2018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20:01:5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2018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指南

第1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大纲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二)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三)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四)学科知识

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4.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五)教学设计

1.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4.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5.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

6.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7.能够依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六)教学实施

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4.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5.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七)教学评价

1.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

2.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三、试卷结构表1-1(注:可根据当前小学教师培养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具体情况,在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分别设置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选考内容,考生可任意选择一个科目作答)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2)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接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温故导入

2简答题(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可是,有的教师却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2)一位初任教师在进行《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要求学生归纳课文中描写猎人猎熊果敢的词句,但是,有一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归纳,反而说猎人很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猎熊行为是违法的。

原本课文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而气恼或回避,而是因势利导,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

请结合所选择的材料谈谈你对小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及其关系的理解。

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三:(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第2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较多,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几乎遍及教材各有关章节,要记住全部内容,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巩固知识,做好应试准备。(一)做好复习笔记的要点

1.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提纲挈领,提炼出全书的内容和逻辑结构,同时,还要结合教材的详细内容,依据考试大纲,认真研读,真正吃透,抓住重点。

2.在教材的相应位置做好眉批笔记,可圈可点,可增可减,边看边做。这一过程既是读书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对比、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二)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攻略

1.复习计划

有必要制定一个适宜的复习计划,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攻克所有难点,背熟重点笔记,牢记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大家的标准解题格式、标准解题内容和标准解题方法。

提示:背资料方法——背资料要长期背才能记住,短期背大量信息是很难记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第一天猛背,第二天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然后埋怨自己笨的原因。“少而精”是人类大脑记忆信息的方式。世界最新记忆科学研究再次证实,即使短期记忆也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因此不是笨的问题。

2.强化总复习

临考前几周,根据复习计划,对照考试大纲和笔记,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复习过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再回忆一遍。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以前没有发现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对新发现的难点、疑点尽可能攻克,但由于离考试时间很近,不要钻进牛角尖儿出不来,费时太多,贻误“战机”。

3.考前准备

考试前一天,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将考试必需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等)集中到一起,以免赶考时忘带,同时要记得考点地址、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导致迟到而影响考试情绪。

4.稳定情绪

进入考场以后,首先要稳定情绪,认真填写卷头,检查试卷印刷质量,如遇字迹不清、错印、漏印、破损等情况,举手报告监考老师。

5.审明题意,弄清答题方向

审题对于回答各类试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式答题前,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搞清题目的含义,尤其是对那些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不同含义,要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弄清题意后,确定答题方向,再认真按要求作答。

6.答题要规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对主观题型,切忌动笔就写,信口开河。应在答题前理出思路,拟定一个结论性的要点,然后才动笔作答,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得不到分数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答题时,注意规范和条理,答案要准确、简洁、明了,并注意逻辑顺序。

书写也要规范,不可用网络字,忌潦草、勾勾划划,保持卷面整洁。

7.先易后难,尽量少留空白

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容易的题目先把分数拿到手,做完整个试卷后再回头将难题攻克,不轻易放弃是拿高分的关键,能解几步就写几步,争取分步得分。但注意不要仅仅为了填充空白而漫无边际乱写一通(胡乱作答,会影响判卷老师对你的水平的判断且浪费时间)。

8.认真检查,确保无误(1)认真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2)字母、符号是否准确无误;(3)计算结果是否正确;(4)整个试卷是否有会做而忘了做的漏题,等等。

总之,在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及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勤奋、刻苦地学习,在应试答卷考场操作过程中必须沉着、冷静地应对,始终态度认真,作风严谨,这样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部分 核心讲义

第1章 教育基础

【考纲解读】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核心讲义】

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概述(1)定义

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形态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3)教育要素

教育要素是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学校教育制度(1)定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各级”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2)内容

学制中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由于古代学校教育是由古代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此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①出现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②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具有与封建主义教育不同的特点:

①从对人的崇拜出发,要求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把他们培育成为体魄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富于进取精神、善于处理公私事务的人;

②主张恢复古希腊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③在教学方法上,反对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主张启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有维多里诺、埃拉斯谟斯、拉伯雷、蒙田、康帕内拉等。(3)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①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②教育的全民化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向人民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

③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1)儒家的孔子

①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②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

③孔子强调忠孝和仁爱,重视因材施教,同时也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2)墨家的墨翟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前468~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3)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①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其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绝圣弃智”论;人性“复归”论。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否定文化教育价值。

②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4)《学记》

①概述《学记》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②教育原理《学记》是《礼记》中的的一篇,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述了许多重要教育原理:

a.设计了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b.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c.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d.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e.主张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

f.主张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g.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5)其他

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等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精辟的教育见解。

①董仲舒

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哲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成为中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

②朱熹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讲究教育方法。

③王阳明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

④王夫之

王夫之既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又能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去揭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他用朴素的辩证法,揭示了教与学的关系,提出“行可兼知”的观点,又提出知行相互为用,不能混淆。

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

①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②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以及教人锻炼身体,增进健康。(2)柏拉图

①柏拉图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提出了胎教的问题。

②柏拉图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③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寓学习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3)亚里士多德

①亚里士多德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②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

③亚里士多德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成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三)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

①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

②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和“教得彻底”的艺术。(2)卢梭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3)康德

康德著有《教育论》一书,其思想精神直承卢梭。书中屡次介绍卢梭的教育思想,如重视儿童青少年身心之养护、发展等,都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灵魂”。(4)裴斯寨洛齐

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②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5)洛克

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①概述

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②《普通教育学》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分三部分:

a.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b.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分别论述了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进程、教学的结果等;提出了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c.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强调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儿童的性格和品德。

③影响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者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更要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他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2)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①概述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②《民主主义与教育》

a.全书共分26章,前7章讨论了教育与生活的社会机能,批判了当时社会学校教育的弊病,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念。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

b.第8~23章对教育的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和课程、教育的价值、教育与职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c.最后3章是将其论述归结到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教育应使学生将知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的生活环境所进行的活动与作业联系起来,这构成了实用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作家虽然没有教育学方面的专著,但他们对教育都非常关心,有许多精辟的教育论述。(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一致性。(3)马克思特别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阶级偏见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主要特点是:(1)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2)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教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1)在多元结构、多元思想、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既体现了学术发展的成果和时代的共同特征,又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实际。(2)面对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国际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社会远大理想,以及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旨在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2)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②小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又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其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的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等差异。这两个方面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学校教育就是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这里教师将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不但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项独特课题。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的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课程学习的特点等。

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③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尤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作出反思。(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教育心理学就可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2.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来自实践,又可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经验互为基础,是学校教育的科学基础,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理论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1)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例证。(2)教育心理学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模式,而是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发展规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开始的。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1)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收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扩充了自己的内容。(2)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迅猛发展,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3)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盛行,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等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4)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变化,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全面,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2)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又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1.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

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并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

3.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1)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名梅溪书院,1902年正名为梅溪学堂,1912年后又改称梅溪小学)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2)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3)1898年5月,清政府下令,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这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4)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

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2)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可单独设立,后2年为高级,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3.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的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阶段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1)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强调在小学阶段必须实施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表明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1)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它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强调:“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年12月12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认为教师资格标志着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知识和能力。(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规定:“发展基础教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要求合理地设置小学,使小学生就近入学。小学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1)2001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通过改革,确立了三维目标,开设了综合化课程,实行弹性课程管理,开发地方课程等。通过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课程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教学观念和行为等的转变。(2)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以有组织的知识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素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3)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一级课程。(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等特征。(二)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1.普及性

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

3.发展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新中国历次课程改革概述(1)第一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②改革特点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

a.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

b.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

c.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

d.模仿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2)第二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

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指出:“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②改革存在问题

这一时期课改存在的问题是:

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苏联的痕迹仍很明显;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3)第三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决定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精神,编写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②改革特点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4)第四次课程改革

①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

②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5)第五次课程改革

①1977年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充分的酝酿。第五次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

②《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③1978年颁布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原则性说明。

④为配合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⑤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6)第六次课程改革

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的竞争与国内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②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

③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对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学大纲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于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7)第七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个别问题上,如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等仍需进一步改革。

②改革历程

a.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b.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试行教学计划》,之后进行了修改,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课程计划”。

c.与此同时,国家教委组织编订各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在教材试验的基础上,对大纲做修改,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于1992年颁布。

③改革特点

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8)1999年至今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①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于1999年

a.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次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试点试验阶段(2001年6月至2004年夏)、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秋至今)。

b.新课程改革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②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内容

a.特点

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广泛性。

b.内容

改革内容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课程范围和领域。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1)基本理念

①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②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③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④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2)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①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a.概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这包括两层含义,即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

b.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内容

第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方便之门。另外,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第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②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a.概述

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

b.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就要使课程生活化、综合化

第一,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

第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使得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与学问,保证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③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a.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

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

b.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新课程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要求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机会。

c.新课程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将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

④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a.学校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b.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正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c.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在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①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②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③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是互动的过程,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