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幼儿养育每日一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21:33:00

点击下载

作者:范玲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3岁幼儿养育每日一页

1-3岁幼儿养育每日一页试读:

前言

1~3岁的宝宝,弱小却很顽强,天真却很聪明,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掌中宝。怎样去照顾,才能让宝宝身体棒棒不生病?怎样去教育,才能让宝宝活泼聪明学习好?

1~3岁的宝宝,懵懵懂懂,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世界对宝宝来说,是个具有无限吸引力的游乐场。怎样去展示,才能让宝宝眼中的世界更精彩?怎样去栽培,才能为宝宝适应这个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1~3岁的宝宝,如同纯洁的白纸。身体、心理、性格、智力,都处于最可描绘的时期。怎样去引导,才能让宝宝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均衡发展?怎样去塑造,才能让宝宝拥有健康人格的雏形?

世界在宝宝脚下,爸爸妈妈是他的向导,本书,是指引方向的地图;

世界在宝宝面前,爸爸妈妈是他的老师,本书,是开卷有益的参考。

第1章 1岁0~3个月

过了1周岁,宝宝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他开始摇摇晃晃走路,开始牙牙学语,开始对饭菜更感兴趣,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的个体……宝宝的世界,一切都在探索中,一切都在创立中。

宝宝学走路了

宝宝这几天可能有这样的变化——他强烈地希望自己一个人走路,他蹲在地上,会慢慢地试探着站起来,这时他可能高兴地笑着、挥着手,也有可能茫然地不知下一步如何动作,但无论他如何表现、无论他这一次是蹲回去还是摔倒,都意味着他即将迈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了——他摇晃着探出一只脚,好,没有摔倒,调整一下,又迈出另外一只脚,呀,又没有倒。宝宝抿着嘴,呈现一副既认真又紧张的可爱神情,对他来说,这可是一种全新的奇妙体验啊。

•循序渐进学走路

由于个体差异,宝宝学走路的时间有早有晚,一般来说,宝宝在10~18个月期间,从摇摇晃晃站起直到能够掌握身体平衡、独立行走都是正常的,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1. 让宝宝面对爸爸并握住爸爸的双手,左右交替向前迈步。

2. 鼓励宝宝扶着床沿、沙发、栏杆移步。

3. 单手牵着宝宝的手走路甚至爬楼梯。

4. 蹲下,两手伸出作保护状,让宝宝在中间来回学独走。

5. 如果宝宝能走却不敢走时,可以用玩具逗引他独走。经验共享有的宝宝胆子比较小,或是在刚开始学走路时摔了跤,心里会害怕,这个时候积极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妈妈可以蹲在宝宝的对面,告诉宝宝“宝贝,别怕,过来吧”,同时微笑着张开双臂,让宝宝放心地走过来。当宝宝开始独立走了,爸爸妈妈拍着手讲“你好棒哟”“你走得真好”等鼓励的话语,宝宝也会很高兴地笑出声,他还会学着拍手称赞、鼓励自己呢。

必要的安全措施

宝宝一旦学会行走,“到处乱走”是必然的情况,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护宝宝,花时间把家里的“危险区域”清理一下。另外,宝宝的衣服鞋袜也要讲究安全性能。

•周围环境

阳台:没有围栏或栏杆高度在85厘米以下,栏杆间隔过大(超过10厘米以上),或者阳台上摆小凳子、花盆……很容易使宝宝误爬到上面而导致危险,都要避免。

家具:要将所有具危险性的物品放在高处或者干脆移走,并要留意所有家具是否有尖锐的角或者手柄,以防宝宝撞上。

门、窗: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可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宝宝很喜欢走到窗边玩窗帘绳,那样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所以要小心安置。

其他:可能给宝宝造成伤害的各种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或者锁好。不要让宝宝一个人走进厨房或者卫生间,避免受到烫伤、滑倒等意外伤害。

•宝宝着装要点

鞋子:一双好鞋可以带你到最美好的地方……买鞋子最好抱着宝宝去买,这样容易买到适合的。鞋面最好不带装饰物,以免宝宝在行走时被牵绊而发生意外。秋冬季的鞋子鞋帮处最好高于脚踝,既可保暖,又可避免因鞋沉而崴脚。

袜子:棉质、防滑、大小肥瘦合适即可。

衣服:不论什么季节,都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服,让宝宝在不受束缚的状况下活动。爸爸妈妈再忙也要彻底排查家庭环境里的不安全因素,让好动的宝宝尽情玩耍吧。

他开始认识自己了

过了1周岁的生日,宝宝对自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你会发现,宝宝比从前更爱照镜子,更爱和镜子里的自己玩。早在宝宝6个月左右,爸爸妈妈就已经开始教给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到1周岁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反复巩固过去的成果,教给宝宝新的身体名词,并了解这些部位的功能。

•多教新名词

爸爸妈妈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问宝宝:“摸摸耳朵,你会不会摸你的耳朵呀?”如果宝宝照做了,就教宝宝些平日很少听过的名词,如手肘、皮肤、膝盖、背部等等。如果宝宝已经牙牙学语,更要鼓励宝宝多说几次。

•别让宝宝感到太难

宝宝跟着大人做动作,肯定会慢两拍,因为他得先看清楚要指的地方在哪儿,然后学着记忆。注意每次玩的时候,最好只让宝宝学几个新的名词,这样他会记得更快些。即使你认为宝宝是个天才,也不要一次出现太多新名词,否则他会觉得太难,有可能干脆不玩了。身体歌小眼睛小眼睛看妈妈,小鼻子小鼻子闻花花。小耳朵小耳朵听故事,小嘴巴小嘴巴笑哈哈。小手手小手手会写字,小脚丫小脚丫穿袜袜。小屁股小屁股坐车车,小肚子小肚子像西瓜。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宝宝的身上穿新衣,你拍二,我拍二,宝宝的头上扎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宝宝的小脚爬大山,你拍四,我拍四,宝宝的小手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宝宝的肚子圆鼓鼓,你拍六,我拍六,宝宝的鼻子闻“臭臭”,你拍七,我拍七,宝宝的耳朵听歌曲,你拍八,我拍八,宝宝的脸蛋乐开花,你拍九,我拍九,宝宝的眼睛瞅一瞅,你拍十,我拍十,宝宝的嘴巴不挑食。(注:儿歌中的“宝宝”可以换成宝宝的名字)经验共享如果能把身体各部位名称用儿歌的方式唱出来,会让宝宝觉得更有趣。可以听专门的儿歌,也可以即兴发挥,给宝宝编适用的儿歌。这样,宝宝不仅可以认识自己,还可以发展语言能力呢。

蛋白质、蛋白质

宝宝需要蛋白质,就像盖大楼需要钢筋水泥一样,人体的肌肉、骨骼、皮肤,甚至负责生化反应的酶、激素及决定遗传基因的DNA,都必须以蛋白质作为原料,也就是说,人体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小单位的氨基酸所组成的,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中,有8~9种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必须由食物中获得。所以,当宝宝出现体重不足、生长缓慢,甚至出现脸、手、下肢水肿等症状时,爸爸妈妈就应留意蛋白质摄取不足的问题了。

•蛋白质的来源

除了适合宝宝喝的配方奶粉外,瘦肉、鱼类、鸡蛋、大豆都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1岁至1岁半的宝宝,只要每天提供25~50克肉类、50克蛋、25克大豆制品和一些乳制品,基本就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

•不可多补

宝宝的胃肠道很柔嫩,消化器官没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蛋白质的摄取过量的话,容易有副作用,如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代谢时,会增加含氮废物的形成,加重宝宝肾脏排泄的负担等,而长期摄入精细的蛋白质,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

•一日食谱举例早餐 配方奶250毫升、鱼肉粥、饼干午餐 烂面条、炒青菜、虾若干午后加餐 水果、面包片,如果宝宝的饭量太小就加奶一次晚餐 肉菜馅饺子(或包子),粳米粥、水果适量晚点加餐 配方奶适量配方奶是最接近母乳的奶源,不仅营养较全面且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容易被宝宝吸收。经验共享如果宝宝经常放屁而且屁很臭,极有可能是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可以先从帮助宝宝消化蛋白质着手,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制剂或消化酶;并反省每天给孩子吃的蛋白质总量,如果超过孩子身体所需,就要减少一些分量。

宝宝豆腐食谱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蛋白质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维生素B2和膳食纤维,而豆制品中却不含胆固醇,好处多多。但豆腐有一种“豆腥气”,宝宝不一定喜欢,怎么把它做得更对小宝宝的胃口呢?

•芝麻豆腐

碎豆腐2大匙,芝麻1小匙,蜂蜜1/2小匙。把豆腐放开水中煮后控去水分研成豆腐泥,芝麻炒熟后研碎;把豆腐泥与芝麻混合后,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也可将蜂蜜换成少许盐,使其具有淡淡的咸味。芝麻豆腐

•太阳豆腐

取1小块豆腐,与鸡蛋清一起加入少量水搅匀,将蛋黄放在中间,上锅煮7分钟左右,等蛋黄凝固后滴几滴香油即可。太阳豆腐

•什锦豆腐

取切成小块的豆腐,加入煮熟切碎的胡萝卜、绿叶菜各1大匙,肉末1/2大匙,肉汤1大匙,白糖、酱油各少许,在锅中共煮,煮至收汤,再把弄碎的煮鸡蛋1大匙倒入,搅匀后即成。什锦豆腐

让妈妈头疼的“扔东西”

给宝宝一个皮球,宝宝立刻把皮球扔到了地上,你很高兴,你以为宝宝会玩皮球了。但你马上发现,宝宝喝完奶也会顺手把奶瓶扔到地上、玩耍时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你不高兴了,警告他不要乱扔东西。可是,宝宝越来越起劲,他甚至踮起脚把桌子上的东西拿下来向地上扔去,这时,你忍不住想打宝宝的小屁屁。宝宝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一个“破坏大王”啊。

•“扔东西”也是学习

在宝宝的发育过程中,手的探索动作是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岁左右,宝宝的小手伸肌发育已经趋于成熟,可以随意地松手,也可以自然地向前方抛球。

这时,宝宝的大脑思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常常有意识地抛掷玩具和各种感兴趣的东西,观察这些东西落地的情景。宝宝对扔东西太感兴趣了,常常在把手里的东西扔掉后,咯咯大笑起来或者对妈妈得意地一笑,全然没有意识到妈妈已经生气了。

•选择性地让宝宝扔东西

不能不让宝宝扔东西,但也不能让宝宝什么都扔,爸爸妈妈就要帮助宝宝有选择性地扔了。可以把毛绒玩具、皮球、积木块等不同质地的东西给宝宝扔,让他通过自己的尝试和观察,区别这些物体的性质。宝宝扔东西时妈妈的反应不要过于强烈,这反而会使他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游戏。妈妈可以用毛绒玩具把他手里不能扔的物品换过来,让宝宝摔个痛快。经验共享当宝宝爱上扔东西,爸爸妈妈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了,另外,要积极地训练宝宝把奶瓶、水瓶、玩具等东西“乖乖”放好,还要多和宝宝做对抛、接球的游戏,训练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

保护宝宝的眼睛

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不少眼科疾病如果在幼年时就得到及时治疗,就会治愈。而且,随着宝宝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眼外伤的预防也变得更加重要。宝宝应分别在出生时、6个月、1岁、2岁、3岁进行包括眼部在内的全身检查。宝宝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发育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3岁以前是宝宝低视力防治的关键期。

•眼外伤要紧防

妈妈要告诉宝宝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时尖物扎伤眼睛。

在使用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时,妈妈一定要让宝宝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宝宝眼中,造成化学烧伤。

•电视要少看

喜欢看电视的宝宝,与电视的距离应在电视对角线长度的5~7倍以外,并且每次看电视应不超过20分钟。

在饮食方面,也注意给宝宝提供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如鱼类、胡萝卜等。经验共享当宝宝有以下情况时,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1. 发现宝宝经常揉眼睛。2. 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动头。3. 眨眼次数多,常常被小东西绊倒。4. 看东西时靠得很近,不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5. 会说话的宝宝总是抱怨自己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看近的东西时想吐。

宝贝,开口说话

绝大多数的宝宝,在1周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地说出一些单音字或者叠词。虽然宝宝的说话能力相差很大,但如果宝宝在1周岁之后还迟迟不开口说话,爸爸妈妈就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了,这并不一定是宝宝的智力问题,而往往是家长的教育有所欠缺。

•多做示范

1周岁的宝宝,大人说什么,基本上已经可以听懂了。教宝宝说话时,一定尽量让他看清大人的口型,并尽量使用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手势,加深宝宝对语音、语调的感受,逐渐模仿大人的发音。

•追问,“逼”他开口

如果宝宝一直用表情、手势、动作等向爸爸妈妈提出要求,这时爸爸妈妈要“狠下心”故意拒绝他,并问他“要什么?”“做什么?”逼着他使用语言。如,给宝宝喝奶时,即使他很着急地用手指着奶瓶,你也要问他:“宝贝你要什么呀?说出来好吗?”

•不要笑话宝宝

有时宝宝发出的音节大人可能觉得有意思很好笑,但这个时候绝不能笑话宝宝甚至也用含混不清的语言和宝宝对话,那样宝宝就有可能不愿意或者不敢和大人对话了。经验共享如果宝宝到了15个月还没有开口说话,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听取专业的意见。宝宝拿着没见过的玩具朝你看,似乎在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要教她开口:“妈妈,这是什么?”

学会分享

给予是一种快乐,学会和他人分享,尤其是分享“好的东西”,对宝宝的成长大有裨益。让宝宝学会分享,宝宝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也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先从家人开始

宝宝吃饼干时,可以对宝宝说:“宝贝,给妈妈吃一口好吗?”大多数的宝宝在这个时候都还是很大方的,会把饼干送到妈妈的口边,这时妈妈千万不要客气,要当真地把饼干咬一口,然后夸奖宝宝,并鼓励宝宝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分享。

•和小朋友分享

爸爸妈妈带宝宝到外面去玩,碰到别的小朋友,要教宝宝大方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当然,1周岁左右的宝宝的自我意识正在“飞速”成长,自己的东西非常不愿意让别的小朋友碰,这个时候妈妈要耐心教育宝宝,让他建立和别人分享东西的意识。例如,宝宝带着皮球出去玩,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带两个,一个让宝宝玩,一个让感兴趣的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宝宝不乐意,要告诉他:“你们是好朋友呢,好朋友要一起玩。”宝宝不是大人,发生抢夺玩具很正常,妈妈少些责备,多些引导,让孩子们学会怎样一起玩才是明智的。经验共享宝宝不愿意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并不是小气,而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所以当宝宝有反对的表情和做法出现时,爸爸妈妈一定不要斥责宝宝,而是耐心地讲道理(其实宝宝可以明白意思哟),不可伤了宝宝的自尊心。

会走路的宝宝吃饭难

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宝宝来说,拒绝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是很常见也很正常的行为。因为他现在正在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他想让妈妈知道,现在他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了。

•太“忙”顾不上吃

宝宝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吃饭。在他出生第一年的时间里,储存起来的脂肪将支撑着他从事学习走路这种令人兴奋的运动,这个时候妈妈不要期望他会长时间地坐下来吃饭。

•不要强迫

不必担心宝宝会饿着,如果他饿了,就会自己要求吃东西。如果总是强迫宝宝吃饭,只是破坏他的胃口,使他厌食。所以,妈妈不用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心理学家也指出,强迫孩子吃饭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容易使孩子变得太过固执。

•妈妈对策

饥饿时再吃

宝宝之所以不能好好地吃饭,是因为他不饿。妈妈可以在宝宝吃了几口就不好好吃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等宝宝感到特别想吃东西时,再把食物端到他面前。

换种吃法

宝宝可能只是不喜欢目前的吃法,而不是这种食物,所以妈妈可以换一种制作方法试试。例如蔬菜,不管你是切碎煮烂还是凉拌,他都不吃,那就做成馅包在饺子或包子里吧。

不要贿赂

妈妈不要因为宝宝吃得多表扬他,也不要因为他吃得少显得失望,否则就会把吃饭这种本来很愉快的事情变成宝宝的压力。更不能引诱宝宝说:“吃一口菜,我就给你糖吃。”坏了,这样做只会让宝宝更加觉得菜是不好吃的,同时也更增加对糖的欲望。这个时期,宝宝有自已掌勺的欲望,妈妈不要怕弄脏了餐桌、地板,一切让他自已来,他也许会对吃饭更感兴趣。经验共享宝宝初学吃饭时,动作不协调,常常一顿饭吃不了几口。这时,妈妈可以一边让宝宝自已吃,一边喂他吃,同时享受到吃饭的乐趣和营养。

来运动吧

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带宝宝做运动,会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帮助宝宝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步行

宝宝还在蹒跚学步,爸爸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小手,一边走一边引导他观察路两边的花草树木、汽车人群。在安全的地方也可以放开宝宝,让他独自行走,自己去发觉道路边有意思的事物——井盖儿、跑来的小狗都是他们着迷的。

•爬楼梯啊爬台阶

爬楼梯或者爬台阶是宝宝喜欢的运动,不仅锻炼宝宝的手脚,还锻炼了1岁宝宝的全身运动协调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先牵着宝宝的手,爬一些矮的楼梯或台阶,然后循序渐进,做好保护措施,为宝宝自己去爬做好准备。扶墙而立、沿墙而走是学步宝宝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初尝“独立”的感觉会增强小宝宝的自信心。经验共享不管宝宝进行什么运动,要注意运动后及时给宝宝进行清洁工作,尤其是宝宝的小手,一定要擦洗干净。另外,在户外活动时,尽量不要让宝宝穿着开裆裤直接坐到地面上,可以看情况给宝宝穿上合裆裤或者带个小垫子让宝宝坐。

推拉玩具

会爬会走路了,小宝贝变得非常爱推东西。看上去,他们以观察物体运动和知道自己能使物体移动为乐。实际上,推东西还能使宝宝感到自己强壮又有力量(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力士和大英雄呢),多让宝宝推东西,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并锻炼身体协调性。

•让他推,使劲推

给宝宝选几种非常轻巧的玩具让他推动,例如小推车或其他小型玩具。等他熟练后,可以给他一个纸箱推一推,如果他还不过瘾,就在纸箱里加点东西增加重量——他肯定会以为自己是可以移山的愚公或者是大力水手,什么困难都挡不住!

爸爸妈妈喊口号:“一二三,推!”然后假装使劲推动其中的一个玩具,这样,给宝宝做一个示范动作。接下来,就轮到宝宝表演了。爸爸妈妈要重复数“一二三”并微笑着鼓励宝宝伸出胳膊去推东西。

如果以后小家伙每天嘴里都嘟嘟囔囔着“三”,那么,他一定是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了。

•推拉玩具

手推车、小汽车、拖拉鸭子,这些玩具都可以拖在地上,用一根绳子拉着一边走一边发出哗哗的声音——有的玩具还有音乐,这些会使宝宝的心情非常愉快。给宝宝准备一个或几个推拉玩具吧,小家伙会爱不释手呢。如果是宝宝正在学习走路,这些玩具会增加宝宝走路的兴趣,他有可能会因此爱上走路哟。推拉玩具可以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当然宝宝初学走路时,重心还不稳,推拉玩具尽可能轻、小,以防宝宝摔倒后被划着、磕着。经验共享研究表明,如果那些与视觉和肌肉运动技能有关的大脑神经在早期得不到锻炼,成年后的“可塑性”要逊色很多,很难产生新的连接。

瘦宝宝健康吗

有些妈妈会问,别人的宝宝胖乎乎、肉嘟嘟的好可爱啊,可是我家的宝宝却这么瘦,是不是营养不良呢?

•宝宝营养不良吗?

从外表上看,宝宝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皮下脂肪变薄、肌肉松弛等。但单凭目测是不够准确的,必须根据宝宝的体重、身高和测量皮下脂肪,才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家长可根据年龄,计算出宝宝的正常体重,再将所测的体重与正常体重进行比较:

1~10岁小儿正常体重(公斤)=(实足年龄×2)+8。

比如,1岁6个月的宝宝,他的正常体重就是:(1×2)+8,也就是10公斤。

如果所测的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25%,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25%~40%,为中到重度营养不良。此外,应考虑身高因素,即一般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儿童身高标准矮1厘米,体重应减200~300克;如果宝宝身高较矮,体重会偏轻一些。

•轻度营养不良靠调理

1. 居住环境,应注意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2. 瘦宝宝在冬季体温偏低,常出现手足发冷,需用热水袋保暖。

3. 做好口腔清洁卫生,让宝宝多喝温开水,多漱口,如发现宝宝有口疮,立即治疗。

4.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抗病能力。

5. 给宝宝吃营养丰富、低渣、少油、易消化的饮食。对消化功能差的宝宝,或者生病后恢复期的宝宝,应先给米汤、奶糕或粥,以后逐渐加用配方奶、鱼泥、豆浆、胡萝卜、菜汤等,待消化功能恢复正常,逐渐调整为健康儿童的膳食结构。

•重度营养不良看医生

如果宝宝太瘦而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只要经济许可,不要认为可爱的宝宝不该住医院受罪,绝大多数的医生在提出住院的建议时,是为了病人的健康,而不是赚住院费。经验共享给宝宝捏捏脊背,有促进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方法是沿脊柱两侧,从颈下到尾骶,用两手指提捏皮肤多次。

开心农场

玩具是宝宝的朋友,好的玩具对宝宝的智力和情感都有启发作用。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积木搭一个“小农场”了。

•精彩玩点

1. 让宝宝用积木为创建自己的小农场当家作主。通过让宝贝搭建农场,充分培养他的建构能力、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让一些小动物玩具参与游戏,比如勤劳的小鸡会打鸣报时,小鸭子会跑来跑去,生活在开心农场的小动物们还能发出欢快的叫声,帮助宝宝认识动物。

3. 几十块(一般是40块)颜色各异的积木可以帮助宝宝熟悉认知各种色彩。

安全提醒:

1. 如果是木制玩具,购买时注意玩具的表面是否光滑,毛糙的地方都要用砂布打磨光滑。

2. 宝宝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让宝宝把彩色积木放到嘴里,尤其是木制的。

宝宝营养课——六大营养素

营养是保证宝宝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要使宝宝体格健壮,智力发育健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妈妈就要科学合理搭配膳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均衡营养

宝宝不仅像成人一样需要各种营养素来维持生命和生理活动,还必须摄入均衡的营养素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宝宝的消化、吸收、代谢、抗感染等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本身又不具备选择和调配食物的能力,爸爸妈妈在宝宝的营养问题上就得下一些功夫了。

•多样、平衡、适度

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这就是说饮食要多样、平衡。另外,喂养宝宝也要把握“适度”原则,使“量”能满足宝宝各种营养素的要求,能吃饱,又不浪费。从这个阶段开始,五谷类、蔬菜水果、肉食蛋类成为宝宝营养素的主要来源。经验共享处于幼儿时期(1~3岁)的宝宝的喂养,主要是少食多餐,一般来说,三餐两点心比较合理。断奶后是宝宝健康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这时期的饮食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给宝宝吃的食物多样化,还可以帮助宝宝从小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另外,给宝宝吃的食物应适合他们的咀嚼和消化能力,1~3岁的宝宝,最好把粮、菜、肉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他自己进食。

不识字也看书

你会担心宝宝长大后不喜欢读书吗?赶快从小就培养他对书籍的爱好吧。

•创造氛围和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吧?环境对宝宝的影响是很厉害的。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喜欢到处摸索,因此首先要给宝宝一个读书的环境。

妈妈可以在家里多摆放些书和杂志,大人有用的书籍就摆放得稍微高一点,只要让宝宝看到你在经常读它们就可以了。凡是宝宝能够得着的地方,摆放的书都应该是可以随便他撕掉而不太心疼的。爸爸妈妈要常常在宝宝的面前读书,还要常常读书给宝宝听,甚至教他去读书。

•教宝宝读书

妈妈要鼓励宝宝多和一些特别的书“玩耍”,比如布做的或硬纸板做的书,比如上面画满了彩色插图的书、能发出声音或者可以动起来、充满立体感的书。

妈妈和宝宝指着书上的图片说出它们的名称;唱书上的儿歌。

在给宝宝读书时,爸爸妈妈经常变换语调或做鬼脸什么的,以激发宝宝对书和故事的兴趣。经验共享要经常为宝宝读书,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为宝宝读书或者讲故事肯定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要鼓励宝宝把书和他最喜欢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说爸爸妈妈的声音、笑脸等等。所以,在给宝宝读书时,妈妈一定注意不要训斥他,否则也许他会因此而讨厌书。

我是一个小司机

爸爸妈妈和家里的大人可以经常和宝宝玩“小司机”的游戏,不仅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还锻炼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在玩的时候要求其他小朋友和家长参加,那就更好了。

•首先爸爸做司机

爸爸做领头的“司机”,双手向后握住宝宝的双手,妈妈“断后”,玩小车快走的游戏,一边带着宝宝向前走,一边说:“嘀嘀嘀,嘀嘀嘀,我是一个小司机,爸爸妈妈上车吧,我送你们上班去。”等宝宝可以独立行走后,爸爸不要握宝宝的手,可以让宝宝抓住爸爸的衣服行走。爸爸作为司机,要逐渐增加路程的难度,从走直线逐渐到走折线,速度要由慢到快。

•最后宝宝做司机

宝宝走得稳当、完全熟悉这个游戏后,可以试着让宝宝做司机,爸爸妈妈跟在宝宝的后面走,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帮助宝宝的行走逐渐和儿歌合拍。经验共享1岁后的宝宝可以玩拖拉玩具了,给宝宝一个能发出声音的小推车或者拖拉小马,让宝宝拉着走,妈妈在一旁拍手唱儿歌,也可以让宝宝玩得兴趣盎然。小宝宝特别是小男生们对车都非常感兴趣,妈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用途的车来开启宝宝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比如车的颜色、车的形状、车的用途等。

自理生活现在就开始

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培养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宝宝小时候是非常愿意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只是因为一开始他们做得不够好,或者是大人嫌麻烦或过于娇宠,才造成孩子长大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差。

•控制大小便

1岁时的宝宝,应该可以训练控制大小便了。爸爸妈妈要耐心训练宝宝,小便时会向大人表达,大便时会自己找便盆。并且,爸爸妈妈最好每天早上定时帮助宝宝解大便,养成固定的习惯。

•脱鞋袜、戴帽子

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做示范,教宝宝脱鞋和袜子,并把它们放到固定的地方。还可以教宝宝戴帽子、脱帽子、把帽子放到固定的地方。多练习几次,宝宝很快就可以学会。

•其他练习

当妈妈梳头发时,宝宝在一旁看着非常感兴趣。妈妈可以拿一把干净的梳子给宝宝,并对他说:“你想自己梳头吗?自己试试看啊。”这时,大部分宝宝会拿着梳子在自己的头上“瞎划拉”。这时,妈妈可以纠正宝宝拿梳子的姿势,教宝宝怎样梳头,锻炼宝宝的动作能力,培养宝宝的自理意识。有些勤劳的宝宝,可能连倒便盆的工作都想一下子学会,妈妈不可以怕脏而强行制止,可以把住他的小手助他一臂之力。当然,倒完便盆的小手,清洁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从奶瓶到水杯

有的宝宝很小就开始用杯子喝水和奶了,但也有的宝宝到了2岁还习惯于抱着奶瓶喝水。其实,当宝宝能够走路、讲话后,爸爸妈妈就可以给他购买方便饮水杯了。

•奶瓶不能长期用

首先,奶瓶中的牛奶、果汁以及其他饮料中的糖分和宝宝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后,很容易形成腐蚀牙齿的酸质,尤其有的宝宝有叼着奶瓶入睡的习惯,这样,他的牙齿就完全浸泡在含有腐蚀牙釉质成分的液体中了。而普通水杯则可减少这些酸质和牙齿的接触和接触时间。

再有,及早使用水杯对1岁左右的宝宝身体发育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作用。经常含着奶瓶不仅妨碍了他的正常活动,还减少了他学语言的机会。

•让宝宝割舍奶瓶

当宝宝感到疲劳或精神紧张时,吮吸奶瓶能使他精神放松。放弃使用奶瓶就意味着宝宝要学会在压力下生活,因为他无法通过奶瓶即刻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安慰。为了帮助宝宝摆脱对奶瓶的依赖,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及早开始

从宝宝1周岁开始,逐渐减少让他使用奶瓶的次数,最晚不要超过1岁半。

选择合适水杯

刚开始,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选用有吸管的学饮杯,然后逐步过渡到普通水杯,还有的宝宝从一开始就很希望用大人的水杯喝水,这是一种好现象。爸爸妈妈可以为他准备一只普通的塑料杯练习。当然,也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宝宝肯定会像洒水车一样把大部分水都泼在外面。

养成习惯

如果宝宝感到口渴,可以让他先用水杯喝水,然后再使用奶瓶。一旦宝宝习惯了新的喝水方式,他就可以完全脱离奶瓶了。午餐时间通常是改变宝宝饮水习惯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候宝宝一般比较活跃,有较强的独立性。经验共享在奶瓶中倒进白开水,而在水杯中倒宝宝喜爱喝的饮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固执的宝宝,也会选择水杯。而且,即使宝宝选择的是奶瓶,白开水也不会对他的牙齿造成损害。方便水杯中吸管的清洗工作要引起妈妈的重视,不要让它成为细菌的发源地。

洗澡歌

洗澡时也不可忽视宝宝的安全问题,切记在整个过程中都要陪着宝宝,哪怕只有一分钟的离开都不可抱有侥幸的心理。宝宝从出生起,就知道洗澡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每天洗澡的时候,是妈妈或者爸爸和宝宝的一个特别亲情时段。如果妈妈愿意用唱歌的方法把对宝宝的心爱之情唱出来,这种愉快的刺激,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边为宝宝洗澡边唱歌,真是其乐无穷。因为通过顺手拈来的歌词,还可以教给宝宝语言技能。

•告诉身体名称

给宝宝洗澡时,妈妈可以用儿歌节奏的曲调唱洗的各个部位:

洗洗你(宝宝名字)的小胳膊,洗胳膊,洗胳膊。

洗洗你(宝宝名字)的小胳膊,洗得干净又舒服。

同样的曲调演唱身体其他部位,尽量说些新鲜的名词,如手肘、膝盖、脚踝等。

•认识物理现象

拿小船、鸭子等洗浴玩具给宝宝玩,可以唱:小船小船水上漂,鸭子鸭子水中游。

把小船灌满水,把鸭子按到水下,可以唱:小船小船沉下去,鸭子鸭子浮起来。

爱自己,爱他人,爱玩具

我们都希望宝宝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有没有想过,爱也要从小锻炼?在这方面,印象中西方的爸妈做得比东方的爸妈要好,但是没关系,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正在相互融合,现在的中国父母都可以给宝宝进行“爱”的教育,效果很好呢。爱的教育是一种无形的传递,父母的爱是宝宝学习的第一个范本,所以为人父母更要爱自己、爱他人、爱玩具……

•爱玩具

妈妈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宝宝喜欢的几个毛绒玩具也放在地板上。

妈妈拿起一只玩具熊,一边爱怜地抱在怀里,一边说:“小熊,和你玩真高兴,我最喜欢和你玩了。”或者“小熊,你棕色的毛好漂亮。”

然后,给宝宝一个毛绒玩具,譬如小熊或小狗,让他抱着,可以贴脸,还可以亲一亲熊宝宝和小狗狗。

•爱的教育

根据一些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那些小时候得不到悉心关爱的孩子,会在长大后的生活中,与亲人间缺乏一种亲密的亲情关系。这一定是所有的爸爸妈妈不希望看到的。

虽然宝宝可能还不能像妈妈那样去对玩具说话,但是妈妈的爱意宝宝可以体会到。教育宝宝爱玩具,不仅增进了亲情,宝宝长大后可能会更“懂事”;而且,这其实也在教育宝宝去爱自己,爱他人,这样的教育多了,宝宝的表达能力会更好,和他人的沟通也会更好。

玩滑梯

玩滑梯是培养宝宝勇敢气质的一个有效游戏。让宝宝独自去滑,而自己默默观察,危险时保驾护航的妈妈是最智慧的妈妈。如果想让胆小的宝宝变得勇敢,或者让“霸道”的宝宝变得懂事,爸妈不妨多带宝宝去玩玩滑梯游戏,也许,宝宝的性格会逐渐改变哟。

•多玩滑梯的好处

可让宝宝变得勇敢;还可以让宝宝明白,玩的时候要遵守秩序,要按先后次序来玩。

•注意安全

公园和游乐场都有小滑梯、攀登架、阶梯等设备结合在一起玩,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玩。一开始的时候,宝宝不会滑,爸爸妈妈要尽量鼓励他尝试一下。在宝宝滑的时候,注意做好宝宝的保护措施,注意减缓下滑速度,让宝宝安全地从滑梯上面滑到下面。

由于玩滑梯的宝宝会很多,爸爸妈妈还要告诉宝宝,玩要排队,要一个个地玩,并且,要和其他玩滑梯的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和他们撞在一起。

宝宝喜欢咬人

老辈人常说,小孩儿像狗,为什么呢?喜欢咬人!妈妈也会发现,宝宝从要长牙开始喜欢咬人,1岁以后,发展为经常咬人。家里的大人,外面的小朋友,常常冷不丁地被宝宝咬一口,难道,宝宝真的是因为牙根痒痒才咬人吗?

•生理性原因

长牙发痒

长牙时期的宝宝会因为牙龈黏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当宝宝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有不少宝宝由于牙痒而咬人。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用来咬的替代品。可以采用让宝宝吃磨牙棒、青苹果等方式,来满足他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

语言贫乏

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快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对策:教宝宝尽量使用语言。如果宝宝是因为想吃东西而咬人,可以教宝宝说“我饿了,我想吃东西”;如果是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有时候宝宝咬人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对方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可以教他说:“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给宝宝进行演示。

•心理性原因

是一种发泄

1岁后,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爸爸妈妈没有满足宝宝的要求,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当宝宝感到紧张、害怕、压力、愤怒等情绪时,也会咬人。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咬人。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爸爸妈妈可以用安静的游戏缓解他的这种不满。

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如果家里的大人爱咬宝宝的小手小脚玩,宝宝看到电视上动物在咬东西吃,宝宝出去玩时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他都会觉得很新奇,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由于这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特别强,就会导致群体中的咬人事件频繁发生。

对策:妈妈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不好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爸爸妈妈和小伙伴都不喜欢。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嘀嗒嘀嗒听表声

绝大部分的宝宝,从一出生就显得听觉灵敏,只要有什么响声,就会马上作出反应。但有时候宝宝也会让爸妈觉得很奇怪,因为即使站在宝宝很近的地方和他说话,他还是会不理不睬。别担心,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因为宝宝听力出现了问题,而主要是因为宝宝在生活中还没有受过很多的听力的训练,还不懂得要专心地去听别人讲话。这时的宝宝,一般最喜欢“收听”他自己感兴趣的声音——电视广告的声音、节奏强烈的音乐声、爸妈说的“出去玩”和“给你好吃的”、路边小狗的“汪汪”叫……还有就是非常大的声音了。如果想让宝宝每次都听懂自己的话,爸妈就要对他进行专门的训练了。放心,这种训练其实很简单,主要是经常用相似的方法训练宝宝。妈妈不仅是宝宝的启蒙老师同时又是宝宝的第一个玩伴,能够拥有童心的妈妈对宝宝来说实在是太美妙了。

•“嘀嗒”在哪里?

首先,妈妈拿一块表(或者是小钟)贴在宝宝耳边,并说:“嘀嗒、嘀嗒、嘀嗒。”

接着,妈妈把表贴在自己的耳边说:“嘀嗒、嘀嗒、嘀嗒。”

然后,把表递给宝宝问:“嘀嗒、嘀嗒在哪里呢?”经验共享除了拿家里能发出响声的东西来训练宝宝外,爸妈也可以专门录一些自然界的如风、雨、雷、动物叫等声音来训练宝宝。如果发现宝宝确实存在着听力困难情况,要在宝宝15个月前及早到医院检查。

吃东西要有规律

宝宝现在可以逐渐从吃辅食过渡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这一时期(甚至更早一些,也包括日后更长一些的时间)特别重要的一项任务。要知道,孩子最初3年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他一生对食物的喜好。有的大人,尤其是爷爷奶奶等老人,出于疼爱心理,会经常给宝宝喂零食。但是宝宝一天到晚吃东西,就会逐渐丧失感觉真正饿的能力。他会机械地想吃,无聊了、紧张了、烦躁了都吃东西,走路时、玩耍时还是在吃东西……这种习惯不仅会导致宝宝发胖,还会使他因为不正常吃饭而营养不良。

•规律的饮食

1岁左右的宝宝,应该每天吃3顿饭,两次加餐,每餐之间相隔3~4小时。每天要按时按顿按量(或适量)给宝宝吃东西。经验共享父母一定不要为了让孩子安静或者让他有事儿做不打搅你,就给他零食吃,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随便给他喜欢的东西吃。这样可能会害了宝宝的一生。如果宝宝的胃一直在忙碌,这样会影响他的身体甚至学习——精力都用于消化食物了,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学习呢?另外很多东西并不是食物能满足和解决的,比如说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食物不可能完全满足,宝宝遭到打击和失败后,吃东西也不可能缓解压力,反而有可能使宝宝发胖。让宝宝拥有固定的餐椅和餐位、固定的进餐时间,尤其是和家人共同进餐的习惯会让宝宝拥有健康的胃和聪明的大脑。

一二三,碰头咯

和宝宝的亲密接触能刺激他的大脑释放出促进成长的的重要激素,爸爸妈妈的爱心是和宝宝之间建立紧密亲情的关键。爸爸妈妈表达的爱,会影响宝宝在大脑中形成连接的方式。经常和宝宝玩碰头游戏,小家伙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好多好多爱哟。每一次亲密接触,宝宝的大脑就会受到一次良性的刺激,大脑细胞间就会建立起更多的连接,使宝宝感到安全和快乐,为宝宝的学习和发育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爸爸妈妈表达自己对宝宝挚爱的一种绝妙方式,而且,爸爸妈妈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开朗、更加健康。

•来,来,来碰头

1. 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妈妈的膝盖上。

2. 妈妈一边微笑一边大声喊:“一二三,碰头咯”,在说“碰头”时,扶着宝宝的头非常轻柔地碰在自己的额头上。

3. 碰三次额头后,开始改碰鼻子,注意一定要轻轻的。

4. 继续这一游戏,每次轻轻碰不同的部位。例如:胳膊肘、膝盖、面颊、耳朵或者下巴,同时还要说出这些部位的名称。经验共享这个游戏不仅加强了亲子关系,还可以灌输给宝宝更多的身体部位的词汇。而且,喊口号也容易帮助宝宝建立对数字的概念。

就是喜欢藏猫猫

什么样的游戏宝宝最喜欢、最能让宝宝乐得咯咯笑?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是捉迷藏——藏猫猫。宝宝对藏猫猫这种游戏好像永远都有兴趣,即使是长大以后,还是喜欢。那种发现目标后的喜悦,是每个宝宝都乐意拥有的体验。

•从简到难的原则

在宝宝婴儿时期,妈妈已经和宝宝玩了很多次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宝宝长大了,会走路了,自我意识也逐步表现出来了,所以游戏的难度也要增加。

宝宝在客厅里玩,妈妈可以躲在窗帘后面,然后叫宝宝:“宝贝,宝贝,妈妈在哪里呀?”有了声音的提示,小家伙会很兴奋地冲过来,一把拉开窗帘,然后看着妈妈咯咯咯地笑。

逐渐地,宝宝的心眼多了起来,他会躲在房门后面,还蹲下去,一动不动的。如果被大人找到,他还想挣脱再藏。同时,宝宝不再满足被动的角色,他会自己主动地躲起来,让大人去找。

捉迷藏这个游戏,可以让大人和小孩都乐此不疲。捉迷藏不仅可以给宝宝带来笑声,它还会锻炼宝宝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

含乳饮料和奶是不同的

现代的妈妈都知道奶类食品对宝宝的发育是多么重要,所以,每天都很重视给小宝贝饮用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奶制品很多,让妈妈挑到眼花,因此很多妈妈会依据宝宝的口感和广告宣传来选择奶制品。

•宝宝爱喝含乳饮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奶,是指鲜牛奶、纯奶、酸奶以及各种奶粉。但宝宝爱喝的主要还是酸酸甜甜的味道,而这正是市场上很多乳酸饮料和乳酸菌饮料的强项。它们在外包装上和饮用奶十分相似,名称上也就一字之差,常常给人以错觉,让妈妈忽略它最能揭示其本质的“饮料”二字。长期喝这种和饮用奶十分相似的饮料,有可能会造成宝宝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营养区别

无论是液体奶,还是和水配制好的奶粉乳液,营养成分都很接近,每100毫升中的蛋白质含量都不低于2. 5克。而含乳饮料就不同了,它虽然也含有奶,但主要成分还是糖、香料和水,每100毫升中的蛋白质含量还不到0.7克,仅仅是奶中的1/3。

•适当饮用

在保证了宝宝对奶类蛋白质的足量摄取后,妈妈当然也要照顾一下宝宝的喜好,让他喝一些含乳饮料,因为它们还是具有帮助消化的优点的。乳酸饮料容易引起宝宝龋齿,在宝宝喝完后,要及时让他喝水漱漱口。

教数数,有规律

从1岁半到5岁期间,是宝宝的数字概念发展的敏感期。教宝宝学数数,是有规律的。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因此,数数羊、唱数数歌谣等对孩子而言,要比抽象的数字加减来得有意义。

•生活中教宝宝数数

数字儿歌“一只猫咪,喵喵喵;两只老鼠吱吱叫;三只青蛙呱呱叫……”,类似的数字歌,轻松、活泼,能让宝宝在边唱边学间,自然而然加深数字概念。扳手指学数数不仅能培养宝宝的数字概念,也能锻炼宝宝对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竖起来再曲下去,对这么大的宝宝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穿衣服学数数

给宝宝穿衣服、鞋子时,教宝宝数衣服上有多少个扣子?鞋面上有多少个洞洞?在轻松的生活中可以形成孩子的数字观念。

•扳手指学数数

虽然是古老的学数数方法,但它符合幼儿智力发展的规律。“手”和“数”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人的双手各有五个手指,加起来共有十指,这和以十为单位的十进位法相同;而且数一个手指,弯曲一个指头,“数”和“手”的感觉又联系在了一起。“数”是个抽象概念,概念一进入思维的领域,就改变了之前感觉思维的模式,思维这时会发生小小的质的变化。这个年龄的宝宝需要知道身边事物的一些概念了。扳手指正好可以加深宝宝对“数”的概念的理解。经验共享在敲小鼓的时候教宝宝数声音,走路的时候数走了几步......教宝宝学数数不必专门拿出时间来学,而且宝宝也不是一学就会的。教宝宝学数数,还是要把数学融于生活之中,这样,大人教得轻松,宝宝学得也快,效果还更好。

早早睡觉长得高

爸妈都希望宝贝能早点入睡,因为睡眠和宝宝的身高关系太大了。可是有不少宝宝每天至少要玩到晚上10点半才会累得撑不住了睡觉,让宝宝早点睡觉是爸妈们的世界性难题。

•睡眠与生长激素

宝宝需要身体内分泌生长激素才能长高。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这个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特别多。而且,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也不平衡,在前半夜(即10点以后)分泌比较多,而到了后半夜,分泌相对要少些。另外就是生长激素分泌受睡眠质量影响,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质量不高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

所以,妈妈想让宝宝长得更高一些,就要尽量让宝宝早点睡觉,并且要睡得很香。

•白天尽量多玩

2岁以内的宝宝基本上不懂事,和宝宝讲道理有时行不通。爸妈最好让宝宝在白天的活动量大一点,比如说带他出去走走,一起做游戏,一起活动,而在晚上,则不要让他玩得太兴奋以至于不想睡觉。制定并坚持固定的睡觉时间,并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宝宝每天都能够在差不多的时间段里睡觉、吃饭、玩耍,那么他就更有可能不费劲地入睡。

第2章 1岁4~6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外面的天与地都装到了他的心中。他需要和外界接触,每天都能从外面的世界学习到知识。这个时候的爸妈,除了特殊的天气外,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训练宝宝独立走、跑的能力。宝宝每天都在“无穷动”,所以他的两只小手也不能闲着。爸妈要鼓励他多玩动手游戏,搭积木、玩套塔,涂涂抹抹、乱写乱画等。

对应说名称

当宝宝开始学说话时,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叫着自己的名字,有时他们还会冲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名字和人是对应的。所以,大人有必要帮助宝宝及时改变这种想法,引导宝宝进行感觉体验,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这个游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且宝宝对这种重复也是“不厌其烦”,妈妈可以随时随地和宝宝玩这个游戏,且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游戏的道具。

•游戏目的

让宝宝知道不同的人和物品有不同的名称,他们是一一对应的。

•游戏方法

把宝宝的手放在桌子上说:“桌子”,接着说:“你(最好说宝宝的名字)在摸桌子”,边说边拿着宝宝的手让他摸。

重复这个游戏,再触摸其他的东西,或者是宝宝身体的部位。

当宝宝熟悉这个游戏的玩法时,用宝宝认识的其他物品或者人来重复这个游戏。经验共享在教宝宝这些名称时,如果你的外语够好,还可以用外语教孩子一遍。教宝宝认识爸爸妈妈和家里其他的成员时,可以同时告诉他大人的名字。教宝宝认识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时,在称呼上最好加上姓,如李爷爷、刘奶奶、王阿姨等,以加强宝宝的认知能力。

大声唱歌

音乐是有魔力的,宝宝越早接触音乐,就越有可能理解和喜欢音乐。尤其是宝宝正在学习语言的阶段,这时候给宝宝多唱些歌听,会帮助宝宝学得更快。

•有机会就唱

只要有机会,妈妈就要享受和宝宝一起唱歌的乐趣:在公园里做游戏,在家里看图画书,在草地上玩耍……都可以轻轻唱或者大声唱。如果歌曲能和眼前的情景结合起来就更好了——只要不打扰别人。

•推荐曲目《数字歌》

1像小棍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空中飘,5像衣钩墙上挂,6像豆芽开口笑,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它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我摔了个嘴啃泥。妈妈在给宝宝唱歌时,可以随意编几个合拍的动作和宝宝一起做,充分享受美妙的音乐时光。《英文字母歌》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PQ、RST,UVW、XYZ。XYZ,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 B C。

类似的儿歌实在很多。如果妈妈会唱的儿歌不太多,可以从网上下载或专门买光盘来学。经验共享不要为了图省事就只是让宝宝听录音机或者DVD里的歌声,虽然它们的确可能比妈妈唱得好听,但在宝宝看来却不是这样,宝宝更愿意听妈妈唱,听妈妈唱歌他会学得更快。所以给宝宝唱歌,其实也是妈妈在学习的过程,妈妈首先要多学会一些儿歌。

吃零食不能算坏习惯

所有的宝宝都喜欢吃零食,但大多数妈妈认为吃零食是个坏习惯。因为零食会抢占小宝贝的胃,影响身体摄取别的营养,并且,零食有很多都是糖分很多的甜食,宝宝吃多了容易发胖。真的是这样吗?水果、各类坚果、奶片好吃又营养,是宝宝不错的零食选择。

•宝宝需要零食

宝宝非常好动,学会走路后更是整天手脚动个不停,要消耗大量热量。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宝宝新陈代谢的需求。科学家研究表明,宝宝适当吃一些零食会营养更平衡,也是摄取多种营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零食的健康吃法

1. 吃零食时间:妈妈可在每天早、中、晚饭之间,给宝宝一些点心或水果,但量不要过多。

2. 正餐为主,零食为辅:零食可选择各类水果、全麦饼干、面包等,但是要少,质要精、花样要经常变换。

3. 适当选择强化食品:如各种强化钙铁锌硒铜等的零食,但选择要慎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某种强化食品可能会引起中毒。

4. 有控制:爸爸妈妈不可用零食来逗哄宝宝,更不能宝宝喜欢什么便给买什么,不能给宝宝养成无休止吃零食的坏习惯。经验共享膨化小食品虽然具有香、酥、脆、甜的特点,比较适合宝宝的“口味”。但可能含有危害宝宝大脑的铅元素,最好还是少给或不给宝宝吃。糖果类零食不仅含糖量高,而且多带黏性,很容易造成蛀牙,因此爸爸妈妈要帮宝宝控制好。

软和硬,轻和重

宝宝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实践出真知”的——和宝宝照本宣科讲所谓的“文化知识”是不现实的,必须帮助宝宝通过游戏等活动去学习知识。

•软硬和轻重的概念理解

1. 拿一些质地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宝宝去体验,如硬东西(积木)和软东西(毛巾、毛绒玩具)。

2. 把宝宝的手放在积木上,说积木的名称时,在它前面加一个“硬”字,如“硬积木”;再把宝宝的手放在其他硬物上,并说它的名称,如“硬桌子”。

3. 做几次以后,再给宝宝介绍柔软的物体,比如:软毛巾,软毛毛熊,软枕头……

4. 说“硬”字时语调也要强硬些,说“软”字时声音要温柔些,柔美些。

5. 在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教宝宝认识“轻”和“重”。经验共享在和宝宝做游戏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和宝宝多对话,这样不仅能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还能加强宝宝的语言技能。一些毛绒玩具会有温暖的感觉,可以让宝宝用小脸碰碰它,然后妈妈说“毛绒绒的”“好舒服”!同时培养宝宝视觉、触觉、语言的能力。

滚球好玩吗

宝宝可能很早就喜欢滚球这个游戏了,爸爸妈妈可以多和宝宝一起玩滚球。虽然在大人看来,不过是简单地把皮球滚给宝宝,再让宝宝把球滚回来,其实这却可以锻炼宝宝的运动神经。每一个新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可加强宝宝的神经回路。这一回路始于大脑的思维区域,进入运动皮质层,再延伸到与肌肉相连的神经。宝宝的运动能力越强,他的大脑得到的锻炼就越多。喜欢球类的爸爸也可以教给宝宝认识不同的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宝宝会因为能推动这些能滚动的庞大圆形玩具而自信满满。

•简单玩法

妈妈和宝宝坐在地板上,喊着宝宝的名字,让他看着你,然后把球向宝宝滚过去;等宝宝接住球后,要求宝宝把球滚回来。

把球滚向宝宝的时候,妈妈唱:“我把球滚给你(宝宝的名字)。”

当宝宝把球滚向妈妈的时候,妈妈唱:“你(宝宝的名字)把球滚给我。”

注意:只在球真正滚动的时候才唱。

•增高难度

妈妈、爸爸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妈妈把球滚给宝宝,宝宝接起来滚给爸爸;爸爸把球滚给宝宝,宝宝再把球滚给妈妈。

在球真正滚动地时候唱:我(指妈妈或者爸爸)把球滚给你(宝宝的名字);你(宝宝的名字)把球滚给我(爸爸或者妈妈)。

•挑战难度

属于宝宝滚球部分的歌,由宝宝来唱。如果他能按玩的顺序交替把球滚给爸爸妈妈并唱出来,说明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醋的好处

想让宝宝胃口更好和身体健康?妈妈总会想,是不是要给宝宝吃些什么营养品?其实,多给宝宝吃一些“醋”,对他是很好的。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才要注意“少吃盐、多吃醋”,这些好的膳食习惯,要从宝宝开始就抓起。

•吃醋的好处

开胃消食

宝宝吃些醋后可以增加胃酸的浓度,可起到生津开胃、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杀菌抗病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可抑制多种细菌。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让宝宝吃些渍醋蒜的汁,既可以开胃,又有一定的抗菌、杀菌功效。

保护营养

维生素C是宝宝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它主要来自于蔬菜和水果。但是维生素C在烹饪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如果妈妈在烧菜时适当地加点儿醋,那么,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有利于食物中的微量元素——铁的吸收。

促进钙吸收

醋可以使家禽和水产等动物体内的钙溶解,可提高钙吸收率70%之多。妈妈在炖排骨、烧鱼时,千万别忘了添加几滴醋。

•醋的选择

市场上的醋有陈醋、米醋、香醋、白醋等几大类,适合宝宝吃的醋,主要是看醋的原料,只要是用谷子、高粱、糯米、大麦、玉米、红薯、酒糟、红枣、苹果、葡萄、柿子等粮食和果品为原料制作的粮食醋,就都可以选择。

另外,现在市场也有很多以醋为原料做成的饮料,也可以根据成分适当给宝宝喝一点。

•其他妙用

在冬春传染病流行时期,将室内门窗关闭后,在火上煎煮食醋,使它形成醋蒸汽,可以起到给室内空气消毒的作用,从而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果小宝贝吃的油腻食物太多消化不良,或者是小肚肚受凉了,妈妈可以把1小勺醋放在温开水里给宝宝喝,可以起到止痛、止泻、帮助消化的作用。

给宝贝一个绿色之家

爸爸妈妈们听说过哪家的小孩子得了白血病、哮喘、铅中毒吗?还有就是宝宝莫名其妙地出现智力下降?这些可怕的病都可能和宝宝居住的环境污染有关系哦。虽然户外的空气污染爸爸妈妈改变能力有限,但是,自己家里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儿童玩具——这些室内环境污染源,爸爸妈妈是可以控制的。

•家庭污染源

室内建筑、装修和家具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氨气、苯和铅等;宝宝房中的装饰、摆设和各种玩具所造成的污染,如地毯、床毯、毛绒玩具中的尘螨污染、木制玩具上油漆的铅污染、塑料玩具的挥发性物质等;家中所饲养的宠物猫、狗等,宝宝与它们玩耍,容易造成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污染;每个宝宝间占有空间过小,容易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污染加重。

•防污建议

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如含甲醛高的人造板、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购买。

新建和新装修的房子必须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以后才能入住。

加强宝宝房间的通风换气。根据专家测试,宝宝每小时所需新鲜空气约15立方,假如每个宝宝占居室空间为5立方,则每小时需要换气3次。粉色、浅蓝色、淡绿色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可以作为宝宝房间的基本色调,而以红、橙、黄等暖色系作为点缀,因为暖色容易使宝宝兴奋、热情而致疲劳,所以不宜作为房间主色调。

什么都能说话

想把宝宝培养成一个口才良好、心地善良、乐观合群、思维活跃的人吗?在宝宝喜欢模仿别人和努力学习语言的时候,妈妈就要抓紧对宝宝这些能力的培养。妈妈教给宝宝什么,宝宝就会学到什么。

•和玩具说话

妈妈把宝宝喜欢的一个毛绒动物玩具(比如玩具熊)举到耳边,假装正在听它说话。然后妈妈告诉宝宝:“你知道小熊刚才和妈妈说什么吗?它说,我们一起玩吧!”

妈妈说“我们一起玩吧”的时候,用一种比较高的声调。

然后,妈妈将玩具熊递给宝宝,让宝宝回答,小熊说了什么。

继续做这个游戏,问问宝宝房间里不同的玩具或是物品都说了什么。比如,妈妈和一个杯子对话后告诉宝宝,杯子说可以拿它来喝水。

强调一点,无论这些玩具和物品说什么,它们说的话(就把它们想像成会说话吧)都要用一种比平时讲话高一些的声调。妈妈还可以用手让毛绒玩具根据说话的内容做出动作,比如,妈妈可以晃晃小青蛙的爪子,然后说:“你好,我是小青蛙,握握手吧”,然后把小爪子放到宝宝的手里。经验共享妈妈慢慢讲话,再加上清晰的发音,能让宝宝分辩出每个词并记住它;强调和重复同样的词,也有同样作用。宝宝的记忆,是需要反复锻炼的。

跟我这样做

你有没有和宝宝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智慧树节目?“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当绿泡泡带着小朋友一起做体操时,有没有发现看电视的宝宝也会把小身体摇来摇去?其实爸妈也可以经常和宝宝这样玩,让宝宝模仿自己的动作,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听力。

•请你跟我这样做

如果宝宝正在爬,那么爸爸也可以爬到房间的不同地方并做些滑稽的动作。

如果宝宝正在走路,那么爸爸就同样走路并喊“一二一”的口号。

当把宝宝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时,爸爸开始一边做动作一边描述所做的事,比如说“爸爸正在围着椅子慢慢走。”

这时,宝宝可能会和爸爸一起做起动作来,爸爸就可以教他开始描述自己做的事情。经验共享宝宝的大脑,通过不断反馈周围的环境而发育,然后在这些不同体验的基础上,大脑将自己“连线”成一个思维和感知器官。爸爸妈妈有意识地让宝宝模仿自己的行动,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因此也要注意,不要让自己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宝宝。这个时期的宝宝是跟着爸爸妈妈学做人的敏感期,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如“对不起”“谢谢”“请”等,爸爸妈妈首先要自己常用;尊敬长辈、和睦友好、不骂人、不吵架也需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一些日常的生活习惯,不挑食、按时吃饭、饭前便后洗手、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等等也需要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做。这样,你就会发现,不用自己苦口婆心地说教,宝宝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懂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妈妈可以让宝宝学自己做鬼脸,宝宝非常感兴趣,这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机会,还可以让终日操劳的妈妈有个好心情。

吃得多,伤食了

宝宝断奶后,对食物特别感兴趣,妈妈好高兴啊,只要宝宝想吃就什么都给他吃,因为宝宝活动量这么大,不吃怎么长身体。可是,几天后,宝宝好像不那么能吃了,这是为什么呢?邻居老奶奶说,可能是伤食了,是这样吗?

•喂养不当导致伤食

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充足,酶的功能也较弱,胃及肠道内黏膜柔嫩,消化功能还比较差。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喂养,什么都给宝宝吃,使宝宝饮食的质和量不当,损伤了肠胃,宝宝就会出现肚子胀、吐奶、厌食、舌苔厚腻、上腹部饱胀、大便稀且有酸臭味等伤食的表现。

•专家建议

宝宝一旦出现伤食症状,可以吃些粥、豆腐乳、肉松、蛋花粥、面条等,同时可服用一些助消化药。但是,高热量、不易消化的脂肪类食物就暂时不要给宝宝吃了,否则会加重伤食反应。如果宝宝配合,最好是能禁食1~2餐。

•辅助食疗

蜂蜜萝卜汤:将白萝卜500~1000克洗净后,切成条状或丁状;在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萝卜放入再烧,至煮沸后即可捞出萝卜,把水沥干,晾晒半日,再把它放入锅内,加入蜂蜜150~200克,以小火烧煮,边煮边调拌,调匀后,取出萝卜晾凉即可,于饭后嚼食30~50克。宝宝生长发育速度快,对各种不同颜色、口味的食物也非常有食欲,往往不知节制,会吃得过饱,使胃肠负担过重,引起各种胃肠疾患,所以妈妈要对宝宝的食量做好监控。

小纸盒,做积木

积木是很多宝宝拥有的玩具,宝宝也很喜欢玩积木。但是买来的积木千篇一律,并且不可能经常给宝宝买最新的积木玩具。勤劳而聪明的妈妈,就要想一些其他办法了。很多妈妈都发现,自已买来许多玩具,宝宝并不喜欢玩,或者根本不按应该的玩法来玩,而家里的板凳、废弃的纸盒、喝完果粒酸奶的小圆筒反而成为他们的至宝。那妈妈就顺其自然,学习变废为宝吧!

•纸盒积木

积木玩具不可能常买,但各种各样的纸盒子家里一定会有很多。妈妈可以挑选大小合适的纸盒子(譬如牛奶盒)做成一次性的积木给宝宝玩。做法非常简单,用胶条把盒子上的所有开口都粘上,再用纸把它们裹起来就可以了。为了美观,妈妈可以鼓励宝宝用蜡笔和水彩笔在积木上画画或者用贴画装饰一下。

然后游戏开始!妈妈和宝宝一起堆这些纸盒积木,宝宝多堆一层,都夸奖他一下。有时,宝宝会觉得将堆好的积木推倒更有趣。这时,妈妈也不要生气或者斥责宝宝,而是鼓励他再重新开始堆,并且,看能不能把这些“积木”的位置调换。

虽然积木是纸盒做的,但宝宝的快乐是一样的。这种积木有个最大的优点,当它们损坏时可以随时丢掉。

•多锻炼动手能力

人的动手能力和整体运动能力赖以发展的身体基础是同一的,但它们的发育却是分别进行的。如果孩子在一周内大量地训练了整体运动能力,就没有机会多锻炼动手能力了。妈妈变废为宝和宝宝玩纸盒积木,装饰这些积木和堆积木,都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经验共享玩具不可能全部都是买来的,自己动手做玩具,宝宝可能玩得更高兴。假如宝宝因此而学习到了妈妈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变废为宝的聪明劲儿,那就是更大的收获!

给宝宝零压力

宝宝心眼儿越来越多,理解力越来越强,外界的刺激也让宝宝越来越有压力。当感到压力过于强烈时,宝宝就会有痛感,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导致经常感冒或积食。

•零压力“三不”政策

不要频繁更换保姆:频频更换保姆会对敏感的宝宝造成压力。

不要相互比较:在教育宝宝改正错误时,不要拿他与其他宝宝进行对比。这种做法会使宝宝丧失自信,变得颓废不振。

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吵架:如果家庭气氛不和谐,就不要妄想把宝宝培养得明朗、健康;相反,如果爸爸妈妈互敬互爱,宝宝就会从中体会到爱。

•四个关键词

抱:宝宝只有感受到爱时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才不会觉得有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经常抱一抱他。

赞:在称赞中长大的宝宝会充满自信,善于迎接各种挑战,积极向上。因此,即使宝宝失败了,也要鼓励他继续努力。

玩:那些玩起来很投入,甚至大汗淋漓的宝宝往往在做其他事时也会注意力很集中。

吃:压力过大会让宝宝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所以应让宝宝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盐、糖以及加工食品。母爱,可以缓解压力,对于正处于心理快速成长期的宝宝来说,母爱就像营养素之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妈妈要多抱抱宝宝、多和他一起玩、一起笑。

上与下,顶与底

爸爸妈妈是否觉得“上下”是很简单的概念?但是想让宝宝理解可不那么容易。还有“顶”与“底”的概念,有时候意思和“上”与“下”是很相近的。爸爸妈妈正好可以把他们放到一起教给宝宝。

•小鸭子在哪里

妈妈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拿三四块积木(纸盒积木也可以)搭成一座塔。最后,在积木顶端放一个小鸭子玩具,对宝宝说:“小鸭子在上面。”(注意语速较慢,说道“上面”时声音加重。)接着,把小鸭子从顶部轻轻推下来,说:“小鸭子在下面。”这种方位的学习可以培养宝宝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宝宝长大以后从容应对数学等学科。左与右、前与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

重复游戏,让宝宝把玩具从积木塔的上面移到下面。

第二天,妈妈和宝宝再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可以把另外的玩具(比如说玩具小鸡)放在积木的顶端,然后对宝宝说:“小鸡在顶部”,把小鸡轻轻推倒下面时,说:“小鸡在底部。”

宝宝严重便秘

不少宝宝经常出现便秘的情况,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排便时又哭又闹特别费力,结果把小屁屁也给撑破了,而排出的大便,简直像石子一样干硬。便秘看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其实它对宝宝的健康很有影响。香蕉和芹菜都是很好的润肠通便食品,大多数小宝宝爱吃香蕉,炒过的芹菜如果宝宝不吃,你可以将芹菜榨汁给宝宝喝。

•便秘多因消化不良

便秘的发生常常由于消化不良或脾胃虚弱引起,过多地食用鱼、肉、蛋类,缺少谷物、蔬菜等食物的摄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宝宝肠道功能尚不完善,一般不宜用导泻剂治疗,否则容易引发肠道功能紊乱。一般都使用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方法来帮助宝宝解决问题。

•辅助食疗

1. 给宝宝多吃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萝卜等,如果宝宝实在不喜欢,可多吃些苹果、香蕉等水果,并偶尔吃些酸奶。

2. 葱蜜奶:取牛奶100~200毫升,蜂蜜20~40克,葱汁2~4毫升,混匀后,用小火煮熟,每天早晨空腹喝,连服3天就能看到效果了。

3. 注意多给宝宝饮水:清晨起床后给宝宝饮温开水1杯,可以促进肠蠕动;平时炒菜时多加烹调油,利用脂肪的润滑作用,也有助于缓解便秘。经验共享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比如每天早晨训练宝宝排便,但不要强制。妈妈可以试一试玩揉肚子的小游戏,就是绕着肚脐揉搓他的小肚子,宝宝开心,还能刺激排便。

和玩具一起去公园

公园是宝宝喜欢去的地方,在公园里,宝宝总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毛绒玩具有着天然的兴趣,当再次带宝宝去公园玩时,把宝宝的毛绒玩具也带着一起去。在公园里,妈妈还可以教宝宝认识不同的花、草、树、木,宝宝可以看到鱼、鸟、虫,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厚爱,还有助于宝宝审美情趣的培养。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游戏方法

准备带着宝宝和他喜欢的玩具熊一起到公园玩。出发前,妈妈可以问一些能启发宝宝讲话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今天外面的天气怎么样,玩具熊今天应该穿什么?”“如果玩具熊不穿鞋,它的脚会怎样?”

还可以问:“我们今天去公园带什么午餐呀?”“你想给小熊带点什么吃的呢?你知道小熊最喜欢吃什么吗?”

对宝宝的每一次回答都应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可以鼓励宝宝说得更多。

到公园里后,妈妈要不时提醒宝宝不要冷落了他喜欢的小熊,建议他和小熊一起玩,或是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和小熊玩。

猫和老鼠

宝宝的想像力非常丰富,不让宝宝进行各种合理的想像简直是种浪费。捉迷藏和互相追逐也是宝宝喜欢的游戏,可以把他们都结合起来。看似简单的欢快游戏,却可以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勇敢探索的精神。

•游戏目的

培养宝宝的想像力;帮助宝宝进行大肌肉锻炼。

•游戏方法

以神秘的表情告诉宝宝,现在妈妈(爸爸)是一只小老鼠,宝宝是一只正在追妈妈(爸爸)的猫!同时告诉宝宝,老鼠的叫声是“吱吱吱”,猫的叫声是“喵喵喵”。

趴在地板上说:“你抓不到我!”然后快爬让宝宝追你。

宝宝开始乐颠颠地追你了,你要像一只逃命的老鼠那样,爬到家具后面、桌子下或其他房间里,边跑边“吱吱吱”地叫,并提醒宝宝他现在是一只猫,应该“喵喵喵”。

等宝宝完全熟悉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后,再交换角色。宝宝一定非常喜欢做拼命躲藏的小老鼠。

我是一个特别的人

你希望宝宝长大成为一个特别的人吗?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那就在宝宝的幼年时期尽量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吧。而且,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暗示的威力很大哟。宝宝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常常以大人的评价作为标准来评价自己或周围的事物。如果妈妈经常当着外人说宝宝怎么样怎么样,就会对他形成了心理暗示,产生错误的诱导,那他真的就会这样去做。比如,妈妈对着阿姨讲:“我们家的宝宝很害羞,见人不敢说话”,你就会发现,宝宝真的表现出很害羞的样子,而且不敢抬头看人;如果妈妈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宝宝:“我们家的宝宝很讲卫生,玩具总是放在同一处。”你同时会发现,四散的玩具不一会儿就归了位。幼儿教育中妈妈不可小视心理暗示的作用,多用积极的方式来感染宝宝,宝宝的性格就会很阳光。

•游戏目的

锻炼宝宝的听力,并对宝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游戏方法

用戏剧化的表情对宝宝说出下面的话:他认识一个特别的人,他能干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来猜猜他是谁?我转呀转,找呀找,转—呀—转,找—呀—找(让宝宝转圈),我找到了,哇,原来是你(让宝宝停下来,并以惊喜的表情,用手指着宝宝)!

重复儿歌并改变动作,除了转圈之外,还可以上下跳、拍手、学鸟飞等等。记住儿歌内容中“转呀转”这句是要和动作一起改变的,唱什么,就做什么动作,做什么动作,就唱什么。

奶牛“哞哞”叫

人的大脑很神奇,它存储信息的能力是无限的。每当大脑获得了新信息,便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神经网络。3岁前的宝宝大脑发育非常惊人,多给宝宝各种有趣的良性刺激,他的大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育。在语言方面就是这样,他们学得越多,就越有学习的兴趣。

•游戏目的

帮助宝宝了解周围的声音,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游戏方法

给宝宝看动物图画书或者动物图片,然后模仿动物们的不同叫声。当宝宝学会这种叫声后,让他一边模仿一边在书中指出这种动物或者从图片中找出这个动物来。

•奶牛哞哞叫

1. 给宝宝看奶牛的图片,告诉宝宝:“你看,这是一头奶牛,有了奶牛,我们每天就可以喝到牛奶。你知道奶牛是怎样叫的吗?哞——哞——”

2. 让宝宝多联系几次后,再学习其他动物的叫声,比如小狗的叫声是“汪汪汪”,小鸡的叫声是“唧唧唧”,鹅的叫声是“嘎嘎嘎”,小猫的叫声是“喵喵喵”。

3. 问宝宝,“奶牛是怎么叫的,你还记得吗?”“对了,奶牛是哞哞叫,你看这些图片里的动物哪个是奶牛呢?”

•延伸练习

增加更多的声音——汽车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但一次不要太多。

防晒问题

春天和夏天,宝宝在户外到处跑啊跳啊,还尽情地玩水,一天下来就会变成“小黑孩儿”。虽然宝宝的表达还不太准确,但光从他的小脸也能看出来。因为宝宝的皮肤较薄,又细致白皙,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宝宝防晒计划

1. 夏天,妈妈尽量避免在太阳光强的时段(上午10:00到下午4:00)带宝宝出门。

2. 夏天晒太阳时妈妈不要让宝宝在强光下直晒,在树荫下或阴凉处活动同样可使身体吸收到折射的紫外线,而且还能不损害皮肤。

3. 外出20分钟前妈妈在宝宝皮肤的裸露处涂抹防晒品,并注意使用适合宝宝的防晒用品。

4. 外出时穿透气性好的薄长衫和薄长裤,戴太阳帽。

•眼睛的防晒

辐射的紫外线对人眼也会造成伤害,有可能引起中老年后的白内障,太阳眼镜能保护宝宝的眼睛不受紫外线的损害。但麻烦的是大人难以使2岁前的宝宝乖乖戴眼镜,让他们戴上太阳眼镜,而且保持5分钟,几乎是不可能的,宝宝会拿下眼镜放到嘴里又啃又咬,所以给宝宝戴宽边帽或长舌帽是比较好的遮阳方法。贴心提示1. 在使用防晒品的过程中,宝宝的皮肤如果出现过敏现象及不良反应,妈妈应马上停止使用,带着防晒护肤品和说明书到医院就诊。2. 由于夏天宝宝在阳光下运动很容易出汗,所以最好选用有防水功能的防晒品,如果是带着宝宝去游泳或在水中游戏就更需要防水的防晒品了。3. 在烈日下活动,最好每隔一两个小时补充一次防晒品,适时为宝宝的皮肤添加保护。4. 妈妈不能为了防晒而不带宝宝晒太阳。适当的日光浴能满足宝宝长身体对钙的大量需求,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看着我自己

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的感官体验和社交互动,对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最迅速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让宝宝经常照照镜子。镜子是宝宝模仿的好工具,看着镜子里的小家伙,妈妈也一起来照吧,真的很有趣!

1. 妈妈和宝宝一起照镜子,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情。

2. 让宝宝看着镜中的自己,要求做出下面的表情,如果宝宝一下子做不出来,妈妈可以先做示范:微笑;伸出舌头并观察它;张开嘴再合上;看看自己的牙齿。

3. 拿一些吃的东西让宝宝看着自己咀嚼(当然,嘴巴是合上的,这是吃东西的礼仪)。

4. 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甚至是鬼脸和怪相。

保护视力的食物

视力与营养有关,你相信吗?事实上,视力差和宝宝摄入的营养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营养还可以改善视力。

•营养与视力

有的宝宝偏食和挑食,导致吸收的营养不均衡,直接影响到眼球的发育。偏食、挑食会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缺乏,都可导致近视,维生素B 2、锌等元素不足,也会导致视力下降。有的宝宝甚至因为维生素A缺乏而出现夜盲症。

•保护视力的营养要素

与视力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 1、维生素B生素C,以及某些微量元素。2、维

蛋白质是视力发育的基础。眼睛的正常功能、组织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会引起眼睛的功能衰退,视力下降,并发生各种眼疾。肉类、海产品、奶类、蛋类、豆类等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肝脏、奶、蛋、胡萝卜

维生素A是维护正常视觉的最重要营养素。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奶类和蛋类,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红黄色和深绿色蔬菜与水果。每天一个鸡蛋、一至两杯奶、一次红色或黄色的蔬菜或水果,每周一次猪肝,可以很好地预防维生素A缺乏。

•谷类和坚果

维生素B 1是视觉神经的营养素,不足时眼睛容易疲劳。维生素B谷皮和小麦、豆类等粗粮中含量丰富。此外,动物内脏、瘦肉、坚果(如瓜子、花生)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1在1。

维生素B 2保证视网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谢。缺乏维生素B 2,就容易出现流泪、眼红、发痒、眼睛痉挛等症状。维生素B 2以肉、鱼、蛋黄、牛奶中的含量最为丰富。

•瘦肉、玉米和洋葱

进食动物肝脏、瘦肉、玉米、洋葱、大蒜、牡蛎、鱼,都可提高硒的摄入量。硒对视觉器官的功能极为重要。支配眼球活动肌肉收缩,瞳孔的扩大和缩小,保持正常的眼辨色力均需要硒的参与。硒还能除人体(包括眼睛在内)中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使眼睛免受损害。经验共享解密核黄素妈妈会看到很多广告都提到了对眼睛非常重要的核黄素。核黄素可保证眼睛的视网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谢和发育。核黄素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牛奶、干酪、瘦肉、蛋类、酵母和扁豆等都富含核黄素。

•青椒、黄瓜和橘子

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维生素C容易引起晶体浑浊。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尤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梨、橘子、柚子等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为高。

给宝宝一支画笔,别怕脏

当宝宝的手可以勉强握住一只笔时,他显示出了与生俱来的、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但是爸爸妈妈应该等宝宝懂事了再给报个什么“照猫画虎”的儿童美术班。还有的爸爸妈妈觉得不会指导宝宝,只能任由宝宝的天分自生自灭。幼儿认识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有了感觉和知觉,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在各种感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色彩的感知觉在视觉活动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妈妈放手让你的宝宝“涂鸦”吧!

•真正的涂鸦

刚过1岁的宝宝,还不可能会画画,他是在真正的“涂鸦”。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买来颜色鲜艳的24色水笔或蜡笔(笔头太尖的钢笔和圆珠笔都不合适),给宝宝一张纸,任由宝宝乱写乱画。最好,爸爸或者妈妈也拿起笔,教宝宝认识颜色,教宝宝试着画出人生第一条“直线”,如果宝宝在锻炼中可以完成这些,那就是了不起的胜利!经验共享1. 对待色彩教育要“舍得”投资,24色画笔与12色画笔相比较,可以让宝宝对更多的色彩形成早期的认知。2. 如果怕脏,就给宝宝穿一件罩衫,等宝宝“画”完画后再脱去,并给宝宝洗手和脸。3. 要明确地告诉他,哪些地方可以画,比如纸、本子,而哪些地方是不可以画的,如书、墙面。

玩具帮宝宝学习语言

有些玩具对于宝宝学习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们并不神秘,关键看爸爸妈妈怎么利用它们来教育宝宝。

•生活中的玩具

布娃娃、房子、家具、炊具、各种交通工具、医疗用品等这类玩具,可供宝宝玩角色游戏时使用。在角色游戏中,宝宝主要使用语言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因而能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如“过家家”游戏,让宝宝模仿妈妈,一会儿哄娃娃睡觉,一会儿给娃娃喂奶。游戏中的每一个情节的展开和变化,都可以直接让宝宝模仿“妈妈”的语言和动作,这种方法比生硬地教宝宝模仿要好得多。

•表演故事时的玩具

头饰、面具、木偶等玩具,可以让宝宝进行表演游戏,对宝宝语言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表演游戏能让宝宝在表演过程中自然运用作品中的语言,并由此正确地使用语言和富有创造性地使用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语调及表情。在此基础上,爸爸妈妈还可以启发宝宝自己动手制作表演游戏的道具,这对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极有帮助。

•几何形状的玩具

各种块状或片状的积木、拼插玩具,可以进行各种构造游戏。如用积木搭建房屋、公园,用积塑片插接家具、车辆等。在构造活动中,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讲话,搭建前,可先帮助宝宝构思,让宝宝说出要搭什么物体。经验共享将玩具拿给宝宝时,爸妈要适当地指导。另外很多玩具不一定非得去买,可以根据宝宝开展游戏的需要,自制一些玩具,如能让宝宝参与制作就更好了。玩具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引导宝宝在玩乐中成长。

洋娃娃哭了

会照顾人的宝宝是难得的好宝宝哦,让宝宝试着照顾娃娃,了解娃娃的需要,可以帮助宝宝清楚他自己的情绪需要,学会照顾别人。这样培养出的宝宝,将来生活会很成功并且很孝顺。瞧,宝宝在认真喂天线宝宝喝牛奶,妈妈要及时表扬一下宝宝的爱心哦!

•妈妈要做的

给宝宝一条小毯子和一个小奶瓶,用来照料他的洋娃娃。妈妈要提前告诉宝宝,洋娃娃和他一样,会冷,会饿,会累,宝宝要好好照顾他。宝宝玩娃娃一阵子以后,妈妈可以问:“你的娃娃怎么了?她好像饿了呀。”如果宝宝不会用奶瓶,示范给他看。

妈妈可以给宝宝做示范:“我的娃娃要喝牛奶了,我要用奶瓶喂他喝,你的娃娃要不要喝奶?”“我的娃娃感到冷,你的娃娃冷吗?你说我们给娃娃盖什么好呢?”

•宝宝的反应

宝宝喜欢抱着娃娃到处走,但他的技巧不够纯熟,他的动作看上去也很笨拙。不过,有时候他把洋娃娃当成了真娃娃,在很用心地照顾,这时妈妈要多表扬他。

有时候,宝宝还是会把洋娃娃当成玩具,随便拉着它的膀子或一只脚,拖着走。妈妈这时可以提醒他洋娃娃可能会感到疼,会很不舒服。甚至可以告诉宝宝“洋娃娃哭了,你说怎么办呢?”千万不要训斥宝宝,因为宝宝其实是喜欢洋娃娃的,因为他一直把娃娃带在身边。经验共享也许有人认为男孩子不该多玩洋娃娃,其实让小男孩玩娃娃,并不会使他变得娘娘腔。更何况,学会如何去照顾他人,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的事。

纸杯玩偶

快1岁半的宝宝,脑子越来越灵活了,爸爸妈妈可以用纸杯做个小玩偶,来激发宝宝的想像力。幼儿期是宝宝想像力最丰富的时期,宝宝认为月亮公公每天晚上在看护自己睡觉、小白兔会说话……游戏特别能激发宝宝想像力的发展,因为想像力往往来自于联想,通过游戏,宝宝可以联想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像力的开端。

•游戏方法

首先拿一个纸杯,在杯身剪一个小圆洞。这个洞要能让爸爸妈妈穿过手指。这样,爸爸妈妈的手指就变成了玩偶的鼻子。

然后,在这个洞的周围画出双眼和微笑的嘴巴。

接下来就开始用玩偶与宝宝交谈了。在谈话中,一定说出宝宝讨人喜欢的一面。比如说“我喜欢你”或者“你是个可爱的孩子”之类的话。还可以问一些宝宝能够回答的问题,在宝宝回答后要及时表扬。经验共享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什么都重要,也许他说得过于绝对了,但一个孩子缺乏想像力是不可思议的。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必将有幸福的一生,因为他生性乐观,即使是孤独的时候,还有想像中的朋友陪着他。

小儿流感

每当到了冬天,流行性感冒就成了许多人极力躲避的疾病。小儿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预防流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3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2次疫苗,每次0.25毫升。

•感冒的宝宝好难受

当宝宝不幸被流感袭击时,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但有部分患病的宝宝会突然高热,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还有的宝宝表现为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喘息、喉中痰鸣。

给感冒的宝宝多喝水,也可加一点蜂蜜,因为它有化痰功效;热水加盐,是一种有效的漱口药,可以杀死感冒病菌;鸡汤在缓解鼻塞、喉咙疼痛等感冒症状、提高免疫力上有明显作用,它还能抑制感冒时黏液的过量产生。

•维生素C防感冒,感冒了再吃反不利

在平时,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比如平时可以多给宝宝喝些柠檬汁,可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但如果宝宝已经患病后,由于富含维生素C的大部分水果属性偏凉,容易引起咳嗽,因此患了流感并且有咳嗽症状时,不宜给宝宝多吃水果。父母可以在家中自制蜂蜜和柠檬水缓解宝宝的咳嗽及感冒症状。让宝宝保持凉爽并且大量地喝水。

•辅助食疗

银花饮

将银花20克、山楂1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 5分钟后取药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取汁,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250克搅拌均匀即成。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陈皮姜粥

取陈皮10克、生姜10克,连同大米50克,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以小火慢煲成粥,每天进食两小碗,对于肠胃不适的流感宝宝特别有益。

萝卜蜂蜜饮

新鲜白萝卜250克,榨汁约100毫升,对冷开水200毫升,加蜂蜜两匙,一日2次,连服3日。

感冒宝宝的护理

有句俗话叫“三分病,七分养”,宝宝感冒了很难受,可是这么小的宝宝,一般只会难受地哭,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这就增加了爸爸妈妈看护的难度。

•控制发烧

即使是轻微感冒,为了预防或将并发症减至最少程度,宝宝也应接受必要的治疗。一般,医师会建议让宝宝卧床休息到至少退烧后一天,并应多喝开水和控制发烧。

•注意呼吸

至于什么时候该送宝宝去医院看,什么时候不用看医生,只要在家护理就可以了,最好的判断方法就是数宝宝的呼吸次数。因为不同年龄的宝宝的呼吸次数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宝宝的呼吸越是急促,病情就越重。

•不可盲目用药

宝宝感冒后,一般都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咳嗽、气喘、多痰、发烧等。如果宝宝有以上症状,一定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不可盲目用药。

例如,宝宝咳嗽,就容易气喘,痰就比较多。如果你看到宝宝咳嗽有痰,就马上给他吃药是不对的。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宝宝咳嗽时,所产生的痰等分泌物,可将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带出来。如果你不明原因就给宝宝吃止咳药,反而将他的病毒、细菌积压在肺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呼吸道还没有发育完全,感冒药一般对其作用都不大。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对症下药,要在找出宝宝咳嗽原因的基础上来用药。

又如,宝宝感冒一般都会发烧,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宝宝体温升高了,就表示病情比较重,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宝宝体温升高,有时可以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盲目地让宝宝吃退烧药,则会使宝宝自身无法抵抗病毒,甚至加重病情。一般情况下,5岁以下的宝宝,若夜间体温高于38℃、白天体温高于38.5℃,才可给其用退烧药。否则,不必使用退烧药。宝宝正常体温在37℃以下,37.1℃或37.2℃也属于正常,因为宝宝体温比成人要稍高一些,37.5℃~38℃是低烧,38℃~39℃是中度发烧,39℃~41℃是高烧,41℃以上为超高烧。

普通感冒的种类

季节更替、天气不稳定的时候,宝宝非常容易感冒。除了流行性感冒外,宝宝患的都是普通感冒。这时,很多爸爸妈妈会觉得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自己买点药吃就好了。可是,明明是别人推荐的很有效的儿童感冒药,怎么宝宝吃了不见好转呢?这是因为,普通的感冒也分种类,所谓“对症下药”,如果不根据宝宝感冒的种类来买药,不仅治不好宝宝的病,还有可能事与愿违。

•小儿风寒感冒

一般表现为怕冷、发热较轻、无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痰白清稀、头痛、喉痒、舌苔薄白等症状。动物肝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较多的维生素B,这些维生素12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风寒感冒,可以让宝宝吃些肝脏食品。如果宝宝患上了风寒感冒,就应当忌食葡萄、柿饼、香蕉、西瓜、绿豆芽、芹菜、银耳、百合等性寒凉的食物。

食疗方

香菜黄豆汤:黄豆10克,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香菜30克同煮15分钟后即成。去掉渣,只喝汤,一次或分次喝完都可以,也可加入少量盐,每天1剂。

粳米葱白粥:先煮粳米50克,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段及适量白糖放入即可。每日1次。趁热吃下,达到微汗的效果最好了。

•小儿风热感冒

一般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有汗、鼻塞、流浓涕、咽部红痛、咳嗽、痰黄而稠、口渴、舌质红、舌苔薄黄等。锌元素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吞噬细胞的功能。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此外,各种豆类、坚果类以及各种种子也是较好的含锌食品。患风热感冒的宝宝发热较重,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不能吃姜、红糖、肉桂、大茴香、小茴香、羊肉、桂圆、荔枝等性燥热的食物。否则会助长热势,使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食疗方

绿豆汤:绿豆30克捣烂,放锅中,加水适量煎至半碗,加糖适量服用。

芥菜豆腐汤:芥菜250克,豆腐2块,放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加盐调味趁热饮汤。

梨粥:鸭梨3个,去核,切碎,水煎半个小时后,取汁,与大米适量煮粥,趁热食用。

•小儿暑热感冒

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也称作“肠胃型感冒”,病症特点是发热、身倦无汗、骨节酸痛、头晕、头胀、口渴喜饮,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小便短而黄、舌苔黄腻。妈妈要给患病的宝宝多吃绿豆汤、西瓜汁、冬瓜汤等具有清火作用的食品。同时,宝宝发病期间忌食油腻甜食。并应注意夜间不能长时间用电扇、空调降温,避免再受夜寒。如果体温过高,可以在26℃~28℃的室内洗温水澡。

食疗方

黄瓜蜜条:将黄瓜1500克洗净,去蒂,剖开去子,切成条状,放锅内,加少许水,用中火煮沸后,去掉汤汁,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再煮沸即成。

麦冬粥:将麦冬30克洗净,放在砂锅内,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锅内加水,烧沸,加入洗过的粳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加入麦冬汁和冰糖,再煮沸成粥即可。

苦瓜粥:将苦瓜100克洗净,切成小块;粳米60克淘洗备用;锅中加水烧开,加入粳米、苦瓜煮粥,粥煮至半熟时,加入冰糖100克,糖化后即成。宝宝生病时,因为身体不舒服,常常会黏着妈妈,妈妈要常常安慰他、鼓励他,要知道,妈妈的爱也是疗效非常好的药哦!

把玩具收好

给宝宝买了玩具,就要开始训练他独立收拾自己的东西了,从1岁以后,宝宝萌发了自信心和独立性,不论什么事都想要自己做,这时正可以抓住机会引导他。“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每次宝宝玩乐之后在妈妈的叮咛下收好玩具,会养成很强的秩序感。

•固定的玩具柜

很多爸爸妈妈喜欢给宝宝一个大桶或大盆子(有不少爸爸妈妈准备的是大澡盆),让他把玩具全部丢在里面,这其实很不科学。因为如果宝宝想要玩某种玩具,就必须把整桶整盆的玩具全部倒出来找,这么做就是大人也会感到厌烦的。应该给宝宝准备一个固定的玩具柜,让他专门摆放玩具。

•教宝宝分门别类

当宝宝因为乱放玩具找不到时,爸爸妈妈不要急着帮他找,要让他感受一下不收拾玩具的后果,然后再帮他找,同时趁机教育他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整理、收拾好。

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按照玩具的质地、大小等给玩具分类,把同类的玩具放在一起。比如,毛绒玩具可以放在一起,由于毛绒玩具一般体积较大,还应该放到比较大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可以放在一起。按照这个原则,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整理放置几次玩具后,就让他自己整理。当然,他收拾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可以偷懒,要在旁边“督管”。

•反复提醒,不断鼓励

每当宝宝玩完玩具后能把玩具整理好,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爸爸妈妈都要用和善愉快的口吻表扬他:“收拾得真干净!”偶尔也可以用实物奖励他。如果宝宝一时收拾不好,也千万不要责怪,而是给宝宝做个示范,然后鼓励他:“再来试试,一定会放好的!”

逐步提供故事时间

看影视剧时,经常会发现欧美国家的父母有一种好习惯,那就是在宝宝睡觉前给他们读一段故事。每一个宝宝都喜欢听故事,给宝宝读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想像力,拓宽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读书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和听力技能,也能为将来理解文字做好准备。宝宝的这种阅读习惯其实是从小就要培养的。1岁半的宝宝非常好动,但是每天也会有几分钟的“安静”时间。爸爸妈妈可以抓住这些“安静”时间,来给宝宝读书或者看图片。

•每日必读

午睡后,晚饭后,都是不错的读书时间,重要的是每天抱着他拿书“读一下”,让他慢慢养成习惯。

•分段朗读

给宝宝念书不可能一气呵成,我们得明白宝宝只能静坐2到4分钟。

•选宝宝喜欢的书

立体的、能发出香味的、可以唱歌的书,宝宝会比较喜欢;另外就是书中的故事正好是宝宝自己熟悉的事情,比如吃饭、跑步和睡觉。还有就是宝宝也会很喜欢带有“你好”、“再见”等宝宝每天常说的话的书。

文字简短、情节简单是幼儿读物的重要标准,内容往往就是一句话而已。

•读故事的时机

1. 宝宝用奶瓶喝奶、喝水的时候。

2. 睡觉之前(包括午睡)。

3. 宝宝早上刚醒来,还乖乖躺在床上时。

其他时间,宝宝基本上都在运动状态中。在为宝宝选择书时,可以选择一些能促使宝宝思考的书。比如这种填充式的书,可以让宝宝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图画。

第3章 1岁7~9个月

宝宝一岁半后,进入了语言突发期,开始从过去的说单个字转向说整句话。另外,随着独立意识的萌芽,宝宝的脾气也与日俱增,“不”字说得越来越多,在小家伙的性格管理和品德培养上,爸爸妈妈也要多想一些对策。不过,孩子还是孩子,当宝宝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尊重他,引导他,发展他。

和宝宝聊天

聊天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事情。聊天是人类情感的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主体。通过聊天,我们可以和别人建立联系、交流看法、放松自己和学到知识。对于宝宝来说就更是如此。一个人早期的经历很关键,同样的事情对孩子的影响,在宝宝一两岁时体验比他到10岁时才去体验,影响要大得多,聊天就是这样。经常和小宝宝聊天,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很有帮助。

•宝宝感兴趣的话题

选择宝宝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可以谈玩具、食物或者是爷爷奶奶,只要是他听得懂的,就可以海阔天空地聊。常常,小家伙的思维方式极其古怪和跳跃,会让大人们忍俊不禁,正因如此,这种喜悦感会深深植根于宝宝的灵魂深处。妈妈可以通过向宝宝问问题,比如:你喜欢大车还是小车?这里面哪辆车最漂亮?……让他学会思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饰语会更形象,更生动

当谈到某一特定事物时,爸爸妈妈要使用一些描述性词语,比如说:“妈妈很喜欢这只小兔子,因为它摸起来又柔软又舒服。”说这些话时,顺手把玩具抱起来让宝宝摸摸。

把这句话重复说几遍,并让宝宝抱着小兔子抚摸感受。

无论谈什么话题,都尽量使用恰当的修饰词。

逐渐地,这些描述性的具有修饰作用的词语,也会从宝宝口中说出来。

古典音乐的魔力

你相信吗,听莫扎特的音乐小孩子可以变聪明?还有研究说给小孩子经常听优美的经典音乐,小孩子的长相也会相对好看些——因为这些音乐让他们心情愉快!还有研究表明,听经典音乐能加强孩子用于数字方面的大脑回路,听音乐可以增强大脑用于复杂推理的固有模式。

•音乐的魔力

例如,选择著名的“天鹅湖”,妈妈可以扮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跟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即使不会跳芭蕾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喜爱和感觉。在宝宝的眼中,妈妈也会变得更美。

舒缓和轻柔的曲子非常适合在孩子睡觉前播放,例如著名的“摇篮曲”,无论是舒伯特的,还是勃拉姆斯的,都适合带宝宝甜甜地进入梦乡。

•推荐曲目“蓝色多瑙河”,作者约翰·施特劳斯,极富感染力的旋律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起舞。“动物狂欢节”,作者卡米尔·圣桑,用乐器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威廉泰尔序曲”,作者加西诺·罗西尼,一首熟悉而生动的曲子。“胡桃夹子”,作者柴科夫斯基,非常适合表演。“月光曲”,作者是伟大的贝多芬,一首描绘月光的曲子,你还记得在小学课本里所学过的讲这首曲子是怎么写出来的故事吗?有一项研究指出,在发育阶段的孩子,如能接触适当的音乐训练,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于空间数理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

宝宝每天都在蹦蹦跳跳地走路,也非常喜欢跟着音乐“蹦迪”。不如抓住这个特点,多教宝宝一些儿歌和动作,既训练了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又可以给宝宝强化一下语言训练。

•小白兔

妈妈示范,一边念儿歌一边教宝宝做动作。

蹦蹦跳跳我好累,我好累啊,我要跌倒了(呵呵,顺着话音跌倒在地板上)。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别小看这个古老的亲子游戏,双脚蹦和竖起两只耳朵在头上,对宝宝来说,都是飞跃性的进步呢!

停止蹦蹦跳跳以后,问宝宝小兔子为什么会这么累?小兔子长什么样?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进一步讲小兔子可能出现的地方,是院子里、石头下面、灌木丛后面还是花园里、草地上?

让宝宝爱上蔬菜

•激发欲望

妈妈买菜时尽量带上宝宝一起去,宝宝不喜欢吃的蔬菜也要买,并告诉他吃这些蔬菜可以让他长得更高更漂亮。回家后给宝宝择菜的机会。这样,等饭菜做好后宝宝会特别关注有自己参与的这顿饭,会尽可能地多吃。

•好奇心

妈妈在装有宝宝不喜欢吃的蔬菜盘底下,贴上一张很可爱的粘贴画。然后告诉宝宝,如果把这盘菜吃光了,就会在盘底发现一个秘密。这样,会使宝宝很好奇,尽管眼前的饭菜他们不喜欢,但也会尽力去吃。经常变换这些小“花招”,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蔬菜快乐地吃了进去。

•改变花样

想让不爱吃蔬菜的宝宝接受蔬菜,妈妈要尽量变一些花样。宝宝大多喜欢吃带馅的食物,把胡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剁成馅,加入肉馅中做成小水饺、小包子、小馅饼或小馄饨,或把蔬菜添加到汉堡的碎肉中,制成汉堡包或其他食物,不但宝宝爱吃,从心理上也乐于接受。

•凉拌菜

有的宝宝不喜欢吃炒菜、炖菜等做熟的蔬菜,喜欢吃一些生蔬菜,如西红柿、水萝卜、黄瓜等。这些蔬菜妈妈都可以做成凉拌菜,或是让宝宝洗干净小手,放一长条黄瓜在他手里,他是很乐于“咔嚓咔嚓”地去咬的。

•及时鼓励

对宝宝不爱吃或从未吃过的蔬菜,让宝宝尝一尝。虽然宝宝可能仅尝一点点,但这样能让他们发现更多喜欢吃的东西。宝宝做得好妈妈一定要及时鼓励,用夸张的手势或表情赞扬他,过几天妈妈可以要求宝宝再多尝一点,逐渐增加量,由此使宝宝逐渐接受蔬菜。

•榜样的力量

吃饭时,爸爸妈妈要积极带头多吃蔬菜,并做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切不可在宝宝面前随意议论什么菜不好吃或自己不爱吃什么蔬菜之类的话题,以免对宝宝产生误导。吃蔬菜时,心理暗示也很重要。做菜前,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这是菠菜,这是西兰花,很好吃,妈妈喜欢,宝宝也喜欢。”做好后,妈妈自己津津有味地吃,并不住地说:“真好吃”,大多数宝宝是经不起妈妈这样诱惑的。

做个弹出玩具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的陪伴,但是玩具不一定都要花钱去买。玩具的作用是让宝宝开心,如果能从玩玩具中得到智力和身体上面的锻炼就更好了。尝试利用手头的简单材料给宝宝做个小玩具,也能逗宝宝开心。这个时期是宝宝接受各种事物的最佳年龄,形象知觉敏感期,机械记忆能力也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发展,好奇心、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肌肉的灵活性及用眼的协调性增强,运动量及注意的持久性加强,玩玩具也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爸爸妈妈和宝宝自己做玩具,从确定做什么,到找材料、尝试、不断修改、补充,最后完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玩的过程,可以促进宝宝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启迪宝宝好奇心的游戏,妈妈的儿歌很重要,你可以试着让小宝宝动手弹一弹“脸”。

•材料准备

一个纸杯,一根吸管,一小块硬纸板。

•玩具做法

1. 在纸杯底挖一个小眼,将一根吸管从中穿过。

2. 在吸管一端粘一片圆形硬纸板,再在纸板上画出一张脸。

•玩具玩法

1. 拉动吸管让“脸”进到杯里,推动吸管让“脸”露出来。

2. 边玩边唱下面的歌:“我知道你藏在哪里,我知道你藏在哪里。……哦,你好!”当唱到“哦,你好”时,猛地推动吸管让“脸”露出来。

你能找到我吗

早就说过了,宝宝是非常喜欢捉迷藏游戏的,爸爸妈妈要经常和宝宝玩“藏猫猫”。不过,也要经常换换花样,这样,不仅更吸引宝宝,而且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哦。隔着小凳子,妈妈可以模仿小熊的声音:“我在这里,你来找啊!”宝宝追来,小熊再躲,不过两次之后,妈妈就要让宝宝追上小熊,不然,宝宝自信心受到打击,他就不玩了。

•你能找到我吗

1. 拿一个宝宝喜欢的毛绒动物玩具(譬如玩具熊),让宝宝看着你把玩具熊藏在小柜子里。

2. 用戏剧性的语调对宝宝说:“小熊在哪里?它会在哪里?我们快快找到它,来,一,二,三!”然后走到藏小熊的地方把它拿出来,夸张地说:“哇,小熊在这里!”

3. 藏起别的玩具来继续做这个游戏,在找玩具之前仍然朗诵上面的儿歌(改变玩具的名称),不同的是让宝宝自己去把玩具找到拿出来。

4. 让宝宝也藏一个玩具,重唱儿歌并和宝宝一起去找玩具,比赛谁的动作快!

宝宝自己大小便

宝宝学会了走路,向自己大小便的路途上迈出了一大步。在孩子18~22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可以从储藏柜中拿出便盆给宝宝用了。最好选择样式简单的、稳固的、不带太多小玩意儿的便盆。当然,不要期待会出现奇迹,宝宝是不太可能第二天就自己坐在便盆上大小便的,爸爸妈妈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辛苦地加以引导,教小宝宝早日把程序编好。

•认识便盆

刚开始,宝宝会以为便盆是个新鲜的玩具,别担心他不坐便盆,有可能他坐上不愿意下来,并且带着便盆到处走。或者,他在便盆上一坐就没完没了,甚至要坐在上面吃点心。这时爸爸妈妈就要干预了。从一开始,就要让他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工具,大小便的时候,不玩玩具,不吃东西。特别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坐在坐便器上,从而形成习惯性便秘。

•语言表达

妈妈细心观察宝宝大小便前的信号。信号来时,问一下宝宝然后带他坐在坐便器上。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大小便的意愿。

教宝宝自己脱穿裤子,在训练期间,不要给宝宝穿背带裤。

•及时表扬

及时表扬宝宝,让宝宝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

应就事实本身肯定宝宝的努力,不要过于夸张。宝宝是否能大小便自理,和宝宝的智力无关。所以,妈妈也不要因宝宝不能自己大小便而苦恼,耐心引导就好了。经验共享训练宝宝大小便,爸爸妈妈的态度很重要,无论如何不能因此多责备宝宝,不要给宝宝太多的压力。

妈妈宝宝摇木马

从出生6个月到两岁,是宝宝情感发育所在的大脑前部皮层活动日益增加的时期;这个时期,妈妈和宝宝一起多做游戏,不仅充满乐趣,还培养你和宝宝之间的信任感和亲情。

•一起摇木马

1. 妈妈与宝宝站在地上,妈妈弓下身来,从宝宝背后抱着宝宝的腰,让宝宝的后背贴在妈妈的胸上。

2. 然后,妈妈和宝宝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摇呀摇,摇木马(妈妈轻抱着宝宝一起慢慢走,同时把宝宝前后晃动)。

摇呀摇,木马跑(妈妈抱紧宝宝跑几步)。

摇呀摇,摇木马(再重复第一个动作,轻抱宝宝一起慢慢走)。

你是我的甜面包(把宝宝高高举向天空,还可能用头顶他的后背——他一定会笑得很大声)!在一个专门的时间中(可以是星期六或星期天的没人打扰的时间

知道宝宝会偷吃药吗

你有没有看到过宝宝去翻家里的小药箱?或者他拿起自认为能吃的东西就往嘴里放?有机构做过专门调查,1~3岁的宝宝中,有接近40%的宝宝曾偷吃过药物!发生这样的意外,相当比例是由于家长的粗心所致,这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你可不能做粗心的爸爸妈妈,很危险呢。宝宝小药箱中一般都存有小量的常用药以备用,方便的同时不要忘了把它放在宝宝看不见、取不到的地方。

•预防是大计

许多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为避免宝宝药物中毒,爸爸妈妈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1. 药品不可和其他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他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2. 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贴上标签,使用时需对照标签。

3. 药品需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如果你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

4. 平时喂宝宝吃药时,妈妈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真的相信是糖果,而随时想吃。

5. 宝宝模仿力强,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要尽量避免在他面前吃药。

6.要注意药品使用的有效期限,必须定期清理药箱。过期的药物要及时丢弃。

•补救措施

如果发生宝宝误服药物的情况,妈妈最好先查清所吞药品的性质、剂量,给予适当的催吐剂,如误服碘酒等应选米汤;误服强碱药物应选食醋、橘汁等中和。然后,带上药瓶,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救治。

锻炼协调能力

•独自上台阶

这个时候的宝宝,行走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有意识地让他自己练习上台阶或者爬楼梯了。可从较矮的台阶开始,让宝宝不扶人只扶物自己上,熟练后再逐渐训练宝宝自己下台阶。

•跑

和宝宝玩捉迷藏、找妈妈等游戏,有意识地让宝宝练习跑和停。渐渐地让宝宝学会,在停下来之前要放慢速度,让自己站稳。通过游戏的锻炼,宝宝可以放心地向前跑,不至于因为速度快而头重脚轻面朝前摔倒。

•踢球

爸爸妈妈分别站在宝宝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边喊口令“把球踢给妈妈”或“把球踢给爸爸”,边鼓励宝宝踢球。如果宝宝踢对了,马上给予鼓励。

•走“独木桥”

在宝宝行走自如的基础上,玩一些走步的游戏。如在地上画一座桥或者把地上的几块地板比作桥,让宝宝练习从桥上走,以训练他的平衡能力。

•双脚跳

爸爸妈妈拉着宝宝的手,站在他对面。爸爸妈妈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跟宝宝一起跳。开始练习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拉着宝宝的双手。逐渐要变为一只手牵着宝宝让他跳,最后放开宝宝,让宝宝自己跳。这样反复练习,对宝宝脑平衡系统的协调发展十分有利。瞧,这个小宝宝,一举一动都有了运动健将的味道,体育运动最能锻炼协调能力,爸爸妈妈要让宝宝从小爱体育。

语言的突发期

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只能说出一个字,如“爸”“妈”“不”“吃”“走”等,还有的宝宝可以说“再见”“回家”“奶奶”等词语。到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逐渐会说整句子了,并能用两个词重复地讲,能把眼前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宝宝一下子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语言突发期。男孩子要和爸爸多在一起玩,会使他像爸爸一样坚强、勇敢。爸爸可以鼓励宝宝清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如“宝宝喝水”,“我要”,“我喜欢”以及“我不要”,“不喜欢”等。

•做好榜样

语言是先要听然后才能学会的,因此,爸爸妈妈和家里的成年人,在说话时一定尽量注意使用正确的语言,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学习教材。

•把握规律

宝宝语言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从单个字到词语,再到完整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爸妈就是要结合宝宝的这一发育规律,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引导。

大多数宝宝是从他当时见过、听过和接触过的东西中学习语言。爸妈要把握时间,对1岁半后的宝宝进行耐心的教育。通过图画、实物等,反复教宝宝认识事物,增加词汇;给宝宝多讲故事,利用想像力和音调让宝宝跟着模仿。例如,下雨地时候教宝宝说:“下雨了,哗,哗”。

•纠正错误

有的宝宝口齿不清,爸妈要用标准语音给他纠正,要反复教他念,使宝宝逐渐说话清楚起来。

一双巧手这样练

俗话说:心灵手巧,想让宝宝的双手更灵巧?没问题,多做做下面的活动就可以了。

•模拟穿珠子

1. 穿珠子是手-眼-脑协调训练的好方法,也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一种训练方式。但是,目前的宝宝还不大可能会自己穿珠子,所以首先进行的只是类似于穿珠子的训练。妈妈准备一些塑料绳和小铁环,教宝宝用塑料绳穿过小铁环。

2. 等宝宝学会把绳子放入铁环内后,妈妈再教宝宝用比较细的塑料绳学穿一些小孔,比如运动水壶瓶盖上的圆环等等,最后训练宝宝拿棉线穿大的别针后面的圆孔。

3. 逐渐让宝宝学穿算盘珠子,手巧的宝宝甚至最后可以教他穿扣子。

•捡核桃

1. 抓一把核桃放在宝宝面前,让他只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核桃,准确地放到旁边备好的盆里。

2. 宝宝常常喜欢和妈妈呆在厨房里,为了宝宝的安全,妈妈要想办法给宝宝找点事做,正好可以让宝宝捡核桃。

3. 捡完后,把核桃从盆里倒出来,教宝宝把它们数一遍,激发宝宝对数数的兴趣。在锻炼宝宝捡东西的游戏中,注意不要让宝宝捡像豆子这样小的食品,以免宝宝将其吞食,引发危险。

咕噜咕噜

从宝宝还不会说话起,爸爸妈妈就教他数数了,虽然他那时还不懂。但宝宝1岁半后,简单的话和1~10的数字已经会一些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他一起玩咕噜咕噜的游戏,教宝宝认识数量词,并且还能把宝宝的思维能力锻炼得更准确、更敏捷。宝宝这时不一定能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字概念,对他们来说这时数数有点像背儿歌。这种咕噜咕噜的数数方法,会让宝宝先有数字顺序的概念。对宝宝的启蒙教育,妈妈要从生活中做起,从游戏中做起,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只要你是个有心的妈妈,就会有一个聪明的宝宝。学习正着数数是加法的基础,而学习倒着数数是减法的基础。数字游戏对宝宝对数字的认知、判断和比较都非常有好处。

•咕噜咕噜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下(站着做点小动作也可以,比如说扭腰什么的),双手握空拳。

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伸出1根手指)”,爸爸说:“一头黄牛”。

两个人再双手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伸出2根手指)”,宝宝说:“两只小鸟”。

依次说数字组词一直到10。

继续开始,从宝宝开始念“一个苹果(或其他)”,妈妈接下句。

再次开始,宝宝可以引用前几次爸爸说过的词语,但爸爸只能用新词。

宝宝“吃”被子

宝宝入睡困难吗?他在睡觉前都有哪些动作呢?在床上滚来滚去?必须喝一瓶奶或者咬住奶头入睡?“吃”被子或者抱着自己的小浴巾?如果没有这些行为,他就很难睡着觉,这是为什么?妈妈该怎么做?干涉他吗?

•“吃被子”原因

在幼儿时期,宝宝精力旺盛,晚上上床睡觉时,很难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加上宝宝的自我抑制能力又差,上床后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很容易通过“吃”被子或其他一些奇怪的嗜好,以使自己入睡。

•妈妈的对策

1. 告诉宝宝,被子不卫生,会肚子痛。也可以给宝宝一个干净的毛绒玩具,让他抱着入睡,以代替吃被子的不良习惯。这一点上,妈妈一定要耐心,因为宝宝的理解能力和抑制能力毕竟不如成人,他可能不会马上放弃固有的习惯,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2. 在临睡前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每天睡觉前给宝宝讲一些故事,或为宝宝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音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这样,宝宝转移了注意力,可以逐渐忘掉“吃”被子的不良习惯。

3. 适当减少宝宝白天的睡觉时间,增加一些室外活动,加大活动量,使宝宝在入睡时感到一丝倦意,以便尽快入睡。

做家务的乐趣

让宝宝做家务?开玩笑,宝宝才1岁多而已!这是不少妈妈的想法。在宝宝小的时候,许多爸妈总是舍不得让他一起参与家务,认为要等他大了,能帮上忙时再让他干。结果,到那个时候可能会发现孩子根本不想做家务。追根究底就是没让孩子在小时养成良好习惯,或是过去总是在爸妈的催促、吆喝中完成指定工作,毫无乐趣而言,而导致不美好的经验,造成不爱做家务的结果。这时期的宝宝非常想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能力,给他一个展示机会,让他帮助做家务,他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都充满自信和骄傲。

•从生活中培养

让宝宝做家务是帮助他成长的最好机会,它不仅可以增强宝宝做事的能力,更可培养其责任心。不过,在爸妈培养宝宝做家务习惯时,需要时间与耐心及周详的计划,让他能“自主自发”地去学习做些游刃有余且觉得相当有趣的事,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做家务几步曲

1岁半左右的宝宝,正是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爸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宝宝知道家中日常生活用品存放的位置;每天坚持让宝宝模仿爸妈做简单的事,如拿拖鞋,拿书报,搬小凳等。如果宝宝完成得好,要表扬他。

2岁的宝宝可以让他擦桌子、练习洗自己用过的盘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扫地、擦地板,或将同样式、同颜色的衣服叠好放在一起、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内等等。

3岁的宝宝已经要开始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了,可以训练他将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清理自己吃完饭后的桌面等,这些对宝宝来说都不是难事,爸妈可以放手让他学习。

自己编故事

宝宝爱听故事,喜欢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但其实,宝宝也喜欢讲故事,但宝宝讲出的故事,绝不会重复,每讲一次,都可能是新的版本。只要宝宝愿意,就让他随意编故事,因为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是宝宝的无限想像力的诞生,妈妈的倾听会为宝宝的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宝宝编故事

1. 从杂志上剪下宝宝熟悉的东西的图片,比如动物、小宝宝和食物等。

2. 和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讲讲每幅图画。例如:

指着途中的奶牛,问:“奶牛在哪里呀?奶牛是怎么叫的?”如果宝宝不回答,就再重复一下刚才的话。

指着图中的小宝宝,问:“小宝宝在摇篮里干什么?为什么他好像要哭的样子?如果小宝宝饿了,该怎么办呢?”

每描述完一张图片,就把刚才所有的问答都连起来说一说,然后再换张新的图片。

3. 最好让宝宝自己选一张没有说过的图片来描述,也就是说,让他根据图片自己编一个简单短小的故事,完整不完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开始整理自己的语言了。

不乱扔垃圾

有的爸爸妈妈,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言传身教,教宝宝不随手扔垃圾,结果宝宝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但是有的爸爸妈妈由于感到宝宝太小,而没有注意这些问题。等宝宝到了懂一些道理的1岁半,一定要开始教育了。

•小猴子到公园

给宝宝讲“小猴子到公园”的故事,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1. 小猴子到公园去玩,他说:“今天天气真好,我真高兴,我带了香蕉,吃一根吧。”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香蕉来。

2. 吃完香蕉后,把香蕉皮随手往地上一扔,然后到别的地方玩了。

3. 蹦着、跳着、玩着,一不小心踩在了自己扔的香蕉皮上,狠狠摔了一跤。

4. 小猴子大声叫:“是什么绊倒我?”然后看看,“啊?是我扔的香蕉皮!”然后做出非常不好意思的样子。

5. 这个时候,妈妈对宝宝讲:“小猴子乱扔香蕉皮是不是很不对啊?你看,他乱扔垃圾,结果把自己给摔倒了。”

妈妈问宝宝:“你觉得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呀?”宝宝可能不会说垃圾筐,妈妈可以引导宝宝指出家里垃圾筐的位置。“对了,有垃圾应该扔到垃圾筐和垃圾箱里面,不然,就是不摔伤小猴子,也会让别的小朋友受伤的。”

6.问宝宝:“你要是小猴子会怎么做啊?”引导宝宝把香蕉皮捡起来自己扔到垃圾筐里去。

•生活中引导

故事可以告诉宝宝不乱扔垃圾的道理,但是要宝宝养成习惯,还是需要爸爸妈妈每天都有意让宝宝把废纸、果核、糖纸等垃圾扔到垃圾筐里面。多让宝宝做几次,他就会养成一定习惯了。什么样的习惯都来自于父母的教育,爸爸妈妈要让宝宝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做一个有素养的小公民。

小宝宝也有羞耻感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自己的宝宝正拿着彩笔在墙上乱画,你会是什么反应?“不许画,放下!”你会不会忍不住这样对宝宝大吼?如果你这样,宝宝会有什么反应呢?宝宝肯定会一脸惊恐地看着你,好像明白他做错事了。也可能会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这时,在宝宝的心里,已经产生了一种心理学家称之为“羞耻感”的东西。

•解密幼儿的羞耻感

尴尬(羞耻感的成分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跟随着母亲“不可以”的指令,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

但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爸爸妈妈怎么做

宝宝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到很泄气的情境(妈妈“不许画”的警告)中,如果想让宝宝再回到兴奋的情绪中,妈妈只需要这样做——端一盆水,拿一块抹布,然后对宝宝说:“来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

在这个快速的变化过程中,宝宝的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接,使得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与感情部位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宝宝的感情与自律能力有均衡的发展。经验共享爸爸妈妈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即使是大人,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广告中的膳食纤维

有没有看过这样的广告,说是专门给宝宝吃的营养品,特地添加了膳食纤维等等一大堆东西。那么,膳食纤维到底是什么东西,对宝宝真有很多好处吗?有必要给宝宝专门买这些营养品吗?

•膳食纤维确有好处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又叫“肠道清道夫”。还有,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说到它对宝宝的好处,主要是预防便秘、成年后痔疮和降低结肠癌发病率等。

•哪些食物纤维多

茯苓、竹荪(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糙米、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杂粮中的含量也较高;此外,豆类、根菜类和海藻类中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如牛蒡、胡萝卜、薯类、四季豆、红豆、豌豆和裙带菜等。

所以,如果宝宝吃饭好,拉得舒服,不需要专门去买营养品吃。

•摄入有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儿童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美国健康基金会”公布的计算儿童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的方法是:年龄+5(克)。

即,假如宝宝只有1岁半,每日所需的膳食纤维为:1. 5+5=6.5克。一般只要注意给宝宝提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就没有问题,不需要过多补充。经验共享要发挥膳食纤维的作用,就需要水的促进,因此给宝宝吃了含膳食纤维比较多的食物后,要给他多喝水。另外,膳食纤维有妨碍消化与吸附营养的副作用,胃不太好的人,吃了粗粮就会感觉胃不舒服;而不喝肉汤和果汁的人,吃了粗粮就会营养不良。因此,给宝宝吃粗粮,必须在升提胃动力与搭配其他肉食、蔬果的情况之下才可以。

和妈妈一起做饭

如果妈妈一个人在家带宝宝,做饭的时候,他可能总跟在你的后面,让你根本做不成饭。这时不妨给他一些简单的炊具,模仿你的做饭过程,妈妈和宝宝一起做饭,既是一次全面的学习经历,又充满乐趣。

•制作香蕉片

妈妈给宝宝一根香蕉,告诉宝宝香蕉是黄颜色的,像一根粗粗的小棍,还像数字“1”。

建议宝宝把香蕉拿在手里,摸一摸表面是什么感觉?(光滑)和毛巾一样吗?(不一样)建议宝宝闻一闻香蕉的味道,说说和西红柿、苹果一样吗?

把香蕉皮撕个小口,让宝宝把皮完全剥开。然后妈妈帮助宝宝把香蕉切成小片(宝宝还不能动刀),在香蕉片上插上牙签,让宝宝“啊呜”吃掉它!宝宝的天性决定了他喜欢模仿妈妈,特别是对厨房很有兴趣,与其让他跟在妈妈屁股后面添乱,不如随他心愿,让他拿着自己的炊具去做饭。

如果宝宝太黏人

宝宝早在8个月时,就能够辨认熟人的面孔并对陌生人产生戒心。现在,他已经会从爸爸妈妈那里寻求保护,尤其是当他看到陌生人或到了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他会藏到爸爸妈妈身后或是大叫着“抱抱”,同时用警惕的眼光观察陌生人,这都是正常和健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戒心会逐渐减轻,宝宝将在他整个一生中不断提高与生人交往和对付新情况的能力。可是,有些宝宝即使没有生人在场,也总是你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当他意识到妈妈要出门时,他会扑上去抱住妈妈的腿又哭又嚎,弄得妈妈不知该不该狠心把他留下。带着他出门,也只想时时抱着妈妈的腿,或是让妈妈把他抱在怀里。

•先学习独立

宝宝在1周岁以后,自己会出现一些独立意识的萌芽,如:不愿让大人喂饭,不愿意被大人抱着走等。宝宝的这种独立性倾向,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因素。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当爱护这种独立意向,并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爸爸妈妈可以搂搂宝宝,夸赞宝宝等,以此激励宝宝更加大胆独立地去探索,而不要怕他弄脏衣服或跌跟头。宝宝自身独立了,黏大人的时候也就少了。

•试着讲道理

虽然1岁半的宝宝说话还不利索,但是他已经能基本听懂爸爸妈妈经常说的话。妈妈可以在离开他的时候解释一下你正要去做的事情,比如你可以告诉他“妈妈要做晚饭,你自己在床上和小熊玩好不好?等妈妈洗了菜,就来陪你玩一会好不好?”刚开始,宝宝可能还有点不能接受,但妈妈只要坚持几次,宝宝基本就可以离开妈妈几分钟了。

•渐进式的分离

在宝宝独自玩的时候,有意识离开几分钟,接着继续陪在宝宝身边。等宝宝进行下一次的独自玩耍时,可以再离开几分钟,慢慢让宝宝适应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经验共享宝宝非常弱小,对爸爸妈妈的依赖很正常。有时候,这种依赖可能会让爸爸妈妈不太高兴,比如爸爸上班要迟到了,可宝宝非要跟着你、妈妈在做事的时候宝宝非要让抱抱;这个时候,无论多么不高兴,爸爸妈妈还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决不能因为宝宝黏你而大声斥责他甚至打他、处罚他,这些都是伤害宝宝幼小心灵的做法。

饮食仍旧有原则

这个时期的宝宝活动量日渐增多,胃容量可增加至300毫升,其生长、发育虽不像1岁以前那样迅猛,但与成人相比,仍然是非常旺盛的,所以食物的需要量、摄入量继续增多。不过,宝宝的咀嚼和消化功能仍未十分健全,所以不应过早地让他吃一般的家庭膳食。在食物的选择及烹调上仍应注意他是幼儿的特点,给他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最好每餐给宝宝单独烧一个菜,并经常变换花样品种,注意细、碎、软、烂等。

•挑挑拣拣幼儿餐

保证宝宝每天在早晚各进食至少200毫升的配方奶(纯牛奶最好等满3岁以后再尝试)。

食物仍应切碎煮烂,尤其是鱼、肉等动物性食物。因为,尽管宝宝已经可以吃块状食物了,但有些宝宝乳牙尚未出齐,咀嚼能力还较弱,所以不宜吃大块状的食物。

饭菜以低盐食品为好,不吃腌制的食品;食品中最好不放味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不吃带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辣椒、胡椒等。

少吃油炸食物。

烹调时应注意尽量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如:淘米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淘米后不要浸泡;蔬菜应先洗后切、炒菜时应急火快炒、烧汤时应煮开后再加菜叶,煮的时间不能太长。

食物的烹调仍应做到色、香、味俱全。

幼儿爱吃带馅的食品,如包子、饺子、馄饨等,可适当给宝宝多做着吃。

•鼓励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可能早就抢着自己吃饭了,很喜欢弄杯握匙,自取食物,爸爸妈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是从喂食到自食的开端。这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动作发育及手眼协调功能,还可以培养他对饮食的兴趣,增进食欲。

普通咳嗽与百日咳

在温差较大、气温不稳定的日子里,宝宝每天出去玩很容易着凉,除了可能感冒外还可能咳嗽。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有可能伤害宝宝的肺部,还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妈妈要认真对待。宝宝感冒好后的咳嗽传染性比较强,所以户外活动要选择小朋友少的场地,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

•普通的咳嗽

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可引发咳嗽。中医学按其临床主要症状将咳嗽分为两大类,一般继发于感冒之后的称为“外感咳嗽”;没有明显感冒症状,但长久、反复发作的称为“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之分: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如果舌苔是黄、红色,则是风热咳嗽。不过,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能一看到宝宝有点咳嗽就像成人一样喂消炎药,因为用药往往使宝宝的胃口变差。食欲不好,营养就跟不上,宝宝的抵抗力就差,反而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食疗方

烤橘子(适用于风寒咳嗽):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宝宝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橘,一次可以吃1只。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川贝梨(适用于风热咳嗽):川贝母5克、冰糖15克与梨1个,放入瓷碗中同蒸,蒸透后停火,凉后让宝宝吃梨肉,饮碗中的汤。一次服完。

杏仁萝卜猪肺汤(适用于内伤咳嗽):猪肺、白萝卜各1个,切块,杏仁9克,一起炖烂,熟食。可以经常吃。

•小儿百日咳

百日咳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由于病程长达2~3个月,所以称作“百日咳”。生病的宝宝常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鸡鸣样的回声,最后会倾吐痰沫。此病四季都可发生,尤其在冬春季节多见,而且年龄越小病情常常越重。百日咳有传染性,在初患病的半月内传染性最强,应注意患儿的隔离。

如果宝宝得了百日咳,在护理宝宝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内不要吸烟,避免不良刺激,被褥、床单等应经常曝晒或煮沸消毒。

对宝宝态度要和蔼,可以讲故事、做游戏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减少咳嗽的次数。

得病的宝宝通常胃口不佳,所以应该选择营养高、易消化、较黏稠的食物,少量多次地给宝宝进食,以保证营养的摄取。如果宝宝进食时由于咳嗽而呕吐,等吐完后,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另外,由于患百日咳的宝宝咳嗽剧烈,所以父母在给患儿喂饭时,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宝宝窒息。经验共享只发生在清晨的咳嗽,紧张时或运动后的轻微咳嗽,是生理性的,无需用药,平时注意给宝宝多喝水,多吃梨等水果就可避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