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校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7:57:29

点击下载

作者:劉渡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傷寒論校注

傷寒論校注试读:

版权页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傷寒論校注/劉渡舟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

ISBN 978-7-117-17102-1

Ⅰ.①傷… Ⅱ.①劉… Ⅲ.①《傷寒論》-注釋 Ⅳ.①R222.2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3)第047489號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傷寒論校注

主  编:劉渡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102-1

策划编辑:张永太

责任编辑:张永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内容提要《傷寒論》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爲歷代習醫者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朴,爲便於讀者習研,特編本書,名曰《傷寒論校注》。

本書以明趙開美摹宋刻本爲底本校注而成。全書共十卷。卷一爲辨脉法、平脉法;卷二爲傷寒例、辨痓濕暍病脉證、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經病脉證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脉證并治。每卷各專論均有“提要”,鈎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條設“校注”對原文逐條進行校注,正字形,辨訛誤,明字音,釋辭句,訓詁解難。設“按語”,對原文探微索奥,闡發新義。正文前附“校注説明”介紹本書版本和校勘方法;書末附有“校注後記”,文獻豐富,考證翔實,盡其理致,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既保持了宋本《傷寒論》原貌,又體現了近代學者研究《傷寒論》的新成就,是目前學習研究《傷寒論》的最佳版本。重刊説明《中醫古籍整理叢書》是我社1982年爲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組織全國知名中醫專家和學者,歷經近10年時間編撰完成。這是一次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品質最好的中醫古籍整理,是中醫理論研究和中醫文獻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本叢書出版後,《神農本草經輯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黃帝内經素問校注》《黃帝内經素問語譯》《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語譯》等分别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本次所選整理書目,涵蓋面廣,多爲歷代醫家所推崇,向被尊爲必讀經典著作。特别是在《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中《黃帝内經素問校注》《傷寒論校注》等重點中醫古籍整理出版,集中反映了當代中醫文獻理論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在中醫學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將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30年過去了,這些著作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在中醫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著作多成於他們的垂暮之年,是他們畢生孜孜以求、嘔心瀝血研究所得,不僅反映了他們較高的中醫文獻水準,也體現了他們畢生所學和臨床經驗之精華。諸位先賢治學嚴謹,厚積薄發,引用文獻,豐富翔實,訓詁解難,校勘嚴謹,探微索奥,注釋精當,所述按語,彰顯大家功底,是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

中醫古籍浩如煙海,内容廣博,年代久遠,版本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散佚、缺殘、衍誤等爲古籍的研究整理帶來很大困難。《中醫古籍整理叢書》,作爲國家項目,得到了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不僅爲組織工作的實施和科研經費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援,而且爲珍本、善本版本的調閲、複製、使用等創造了便利條件。因此,本叢書的版本價值和文獻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日益凸顯。爲保持原書原貌,我們只作了版式調整,原繁體字豎排(校注本),現改爲繁體字橫排,以適應讀者閲讀習慣。

由於原版書出版時間已久,圖書市場上今已很難見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爲中醫讀者的收藏珍品。爲便於讀者研習,我社決定精選部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名家名著,編爲《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出版,以饗讀者。人民衛生出版社二○一三年三月出版者的話

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强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以及衛生部一九八二年制定的《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要求,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下,我社在組織中醫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依據最佳版本整理古醫籍的同時,委托十一位著名中醫專家,用了七八年時間,對規劃内《黄帝内經素問》等十一部重點中醫古籍,分工進行整理研究,最後編著成校注本十種、語譯本八種、輯校本一種,即《黄帝内經素問校注》、《黄帝内經素問語譯》、《靈樞經校注》、《靈樞經語譯》、《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語譯》、《金匱要略校注》、《金匱要略語譯》、《難經校注》、《難經語譯》、《脈經校注》、《脈經語譯》、《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黄帝内經太素校注》、《黄帝内經太素語譯》、《針灸甲乙經校注》、《諸病源候論校注》、《神農本草經輯注》等十九種著作,并列入衛生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獻研究方面的科研課題。

在整理研究過程中,從全國聘請與各部著作有關的中醫專家、學者參加了論證和審定,以期在保持原書原貌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中醫學理論研究和文史研究的新成果,使其成爲研究重點中醫古籍的專著,反映當代學術研究的水平。因此,本書的出版,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然而,歷代中醫古籍的内容是極其廣博的,距今的年代是極其久遠的,有些内容雖然經過研究,但目前尚無定論或作出解釋,有待今後深入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校注説明《傷寒論》是漢末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撰著的一部偉大的醫學經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藥有機地融滙在一起,在六經分證的基礎上,創立了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和辨證方法,爲祖國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千七百多年來,《傷寒論》一直有效地指導着中醫學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它不但對中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着巨大的影響。

本書原名《傷寒雜病論》,撰畢後,大約没過多長時間,這部著作就開始散亂了。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曾對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編纂成《傷寒論》,才使得這部不朽的醫學著作流傳下來。從王叔和整理以後,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零六五年)在朝廷的領導下對它再加整理校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長歲月裏,《傷寒論》曾被廣泛傳抄,因此出現了多種傳本。這種情形,在《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裏已有所反映。《傷寒論》傳本的歧出,不利於醫家的研習和使用,也不利於中醫學的發展,因此急需對《傷寒論》加以整理和校勘。於是在北宋治平年間,朝廷命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加以校勘。這部經過北宋政府認可的《傷寒論》校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畢,先後刻成大小兩種字體的本子頒行,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宋本《傷寒論》的簡單來歷。宋本《傷寒論》的出現,在《傷寒論》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宋本《傷寒論》的校訖和頒行,結束了自王叔和以來八百年的傳本歧出、經文訛衍倒奪時有出現的混亂局面,從此我國才有一個官定的《傷寒論》標準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現在,又過了九百多年,宋本《傷寒論》以它隽美的刊刻、整齊的版式、精審的校勘而被無數校勘家和收藏家視爲無上珍品。

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著名藏書家和校讎家趙開美獲得了一部原刊小字本《傷寒論》,他採用摹刻的方法把它刻印下來,收在他輯刻的《仲景全書》中。北宋原刻小字本《傷寒論》雖然早已失傳,但趙開美輯刻的《仲景全書》還有五部流傳下來,其中的《傷寒論》,從字體、版式,到墨色的濃淡,都保存了宋本《傷寒論》的原貌。目前,《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已成人間難得的瑰寳。我們這次校注和整理《傷寒論》所採用的底本,是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的《仲景全書•傷寒論》縮微膠卷本(據臺灣本拍攝)。過去有一些注釋家曾採用趙開美《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作爲底本進行校注,大都只取其中三陰三陽篇進行註釋闡發,對於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并治及諸可諸不可等篇,均予删去。所以,許多讀者看到的并不是《仲景全書》中的全本《傷寒論》,而是節本《傷寒論》。我們這次整理研究《傷寒論》,抱着對底本極爲忠實的態度,不加删裁,以使廣大讀者看到趙開美摹刻的宋本《傷寒論》的全文。目前,學術界對辨脉平辨傷寒例篇及諸可諸不可諸篇聚訟不已,我們認爲,從整理古籍這個特定角度出發,對這部分文字必須加以保留,這對於全面研究《傷寒論》是很有意義的。

本次校注所採用的主校本、參校本如下:《金匱玉函經》(簡稱《玉函》),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一七一六年)上海陳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註解傷寒論》,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汪濟川刊本;《金匱要略》,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刊古今醫統正脉本;《脈經》,一九五六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元廣勤書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簡稱《千金》)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户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簡稱《千金翼》)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户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臺秘要》(簡稱《外臺》)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經居餘堂本影印本、《敦煌殘卷•傷寒論》復制件等。此外在校勘過程中,尚參閲了《太平聖惠方》、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及陸淵雷《傷寒論今釋》等。

這次校注《傷寒論》,有幾個問題需加説明。

根據衛生部中醫司原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制定的《中醫古籍校注通則》的要求,重點中醫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項内容,即提要、按語、校勘、注釋和校注後記。《傷寒論》校注本是這樣處理上述五個問題的:

提要。提要是對有關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趙刻宋本《傷寒論》分爲十卷二十二篇,每篇寫一提要。讀者根據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綱大旨。

按語。按語的作用在於揭示有關條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或解釋歧義,或指出其臨床價值等,從而予人以啓迪。我們深深感到,這部分内容十分難寫。自成無己以來治《傷寒論》者不下數百家,幾乎每家都對《傷寒論》的條文發表過如同按語一類的意見,又由於注家對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見解也往往有不少差異,有時還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看法。我們在寫按語的時候,曾認真研究了前人和時賢的重要論著,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採各家之長的同時而斷以己意。全書共寫按語三百三十餘條,把這些按語聯繫起來看,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們對《傷寒論》的理解和主要觀點。按語寫在有關條文的後面,但不是每條必按,而是當按則按,有時則在幾個條文之後寫一個按語,以反映這幾個條文的内在聯繫。從辨不可發汗,到辨發汗吐下後共八篇,其中許多條文與前面三陰三陽篇是重複的,因此,這八篇的按語校注較少,可參看三陰三陽篇有關按語及校注。

校勘。我們採取的主要校勘方法與原則是:

1.凡需校勘的字句,皆於其右下角加註序號,序號外括以方括號。校語寫在相應的序號下。

2.趙刻宋本《傷寒論》是目前最好的《傷寒論》傳本,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我們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明顯的錯字以外,其餘文字,一律不加改動。改正了的訛字,在校注後記中已作了説明。

3.凡底本與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誤的,我們採取了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校本的字詞具有較大校勘價值的,一般均加收録寫出校語。例本書卷三:“發汗後惡寒者,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氣湯”。又如本書卷四:“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我們在“實”字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實”。寫出這些校語,當然不意味着校本一定對而底本一定有誤,但是校本中的這些文字對讀者確有很大啓發。另一種是對校本中没有什麽校勘價值的某些字詞及某些虚詞,一般不加校勘,以免煩瑣。

4.對某些必須作出選擇和判斷的校勘,我們在認真研究原文和參考各家之説的基礎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們的取捨和判斷。例如太陽上篇桂枝加葛根湯方有“麻黄”,但是根據方意和前人的意見,本方是不當有麻黄的,於是我們在“麻黄”條下寫道:“《玉函》卷七無。是。”又比如太陽上篇芍藥甘草湯方作“白芍藥”,但是在張仲景時代,芍藥入藥,尚未區分赤白,因此我們考慮“白”字可能出於後人增益,所以在“白”字條下寫了如下校語“《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無。是。”

5.北宋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的校勘,作了許多工作,但限於當時的校勘體例,校語多寫作“一作某”、“一云某”,而不寫出自何書。本次校勘對宋臣所出校語一一加以核對,并大都找出宋臣引文出處。如卷一辨脈法:“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林億等在“陽氣衰也”下加注説:“一云陰氣。”究竟哪一校本寫作“陰氣”,他没有説,我們在《千金》和《太平聖惠方》裏找到了“陰氣”的出處,并寫了如下校語:“《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作‘陰氣’。是。”考察宋臣校勘用書,對於研究《傷寒論》的不同傳本和它在歷史上發生的影響,以及對我們這次校勘工作,都有許多啓發。

6.明趙開美摹刻宋本《傷寒論》時,把不少俗體字也沿襲下來。如陰作、怪作恠、微作等,當然書中的俗體字不止以上這幾個。我們把書中的俗體字都改成現在通行的規範繁體字,未出注説明,以免繁冗。

7.本書中“鞕”字,《脉經》、《千金冀方》、《玉函》、《敦煌殘卷》均作“堅”,因“鞕”字出現頻率甚高,校不勝校,故僅在本書首見處辨脈法出注説明“下同”,後見則略之。

8.校勘與標點有密切關係。《仲景全書•傷寒論》採用的是圈點斷句法,即古人在自己誦讀的時候,在他認爲需要略作語氣停頓的地方加上一個“○”。這種方法很容易把句子弄得支離破碎,而且帶有斷句者個人的主觀隨意性,我們認爲給《傷寒論》加上準確的標點符號,改變目前《傷寒論》標點混亂的情況,是有重要意義的。我們這次在給《傷寒論》加標點時,曾參考了前人的圈點法,也參考了當代許多使用新式標點的著作,在此基礎上,重新加了標點符號。但有的句子倒底應該加什麽標點才合適,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如太陽上篇:“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癎,時痸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火熏之”後面是加句號好,還是加逗號好,或是加句號逗號都可以,歷來都存在分歧。我們把“若火熏之”一句看作是對症狀的描寫,句意到此已告一小段落,所以加了句號。有的學者認爲“若火熏之”説的是誤治之法,所以這句話的後面應該用逗號。現在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9.底本目録各篇末無“第一、第二……第二十二”序數,今據正文補,不另出校注記。

注釋。注釋以解釋詞義爲主,同時給較冷僻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加注漢語拼音和同音字。解釋詞義力求簡明,適當舉出書證以證明我們所作出的詞義訓詁是有根據的。書證都核對了原書,使用的都是第一手資料。

校注後記。我們原寫了近六萬字校注後記,分八個專題較系統地考證《傷寒論》。這八個專題的題目是:(1)宋臣校定《傷寒論》等重要醫籍之鳥瞰;(2)北宋校定《傷寒論》所據底本考;(3)北宋校定本《傷寒論》從宋至今流傳簡史考;(4)《金匱玉函經》源流四考;(5)《傷寒論》小目考;(6)序例及諸可諸不可概説;(7)《傷寒條辨》《尚論》未復仲景原書概説;(8)《傷寒論》校勘訓詁史略。由於文字較長,今只保留(5)(6)兩部分,以從簡約。另撰寫“底本與校本”、“校勘與注釋”兩節。校注後記與校注説明兩部分前後呼應,詳略互補,讀者可結合參閲。

我們的校注工作,從始至終都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中醫學院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也得到了全國許多專家學者的指導與幫助。這部著作也同樣凝聚着他們的大量心血。我們謹向這些支持、指導和幫助我們的同志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校注小組的全體同志,爲整理這部不朽的古典醫籍,曾對撰寫的初稿逐篇討論,反復修改,真可以説是克盡職守,竭盡努力了。但由於水平所限,缺點不足之處,以及見仁見智之處,肯定是存在的。爲了實現“振興中醫”這個共同目標,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寳貴意見。校注者 劉渡舟 錢超塵毛雨澤 郝萬山孫志潔 裴永清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刻仲景全書序〔1〕〔2〕

歲乙未,吾邑疫厲大作,予家臧獲率六七就枕席。吾吳〔3〕和緩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徧,予家得大造〔4〕

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術而若斯之神,因詢之。君曰:“予豈探龍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傷寒論》窺一斑兩斑耳!”予曰:“吾聞是書于家大夫之日久矣,而書肆間絶不可得。”君曰:“予誠有之。”予讀而知其爲成無己所解之書也。然而魚〔5〕亥不可正,句讀不可離矣。已而購得數本,字爲之正,句爲之離,補其脱略,訂其舛錯。沈君曰:“是可謂完書,仲景之忠臣也。”予謝不敏。先大夫命之:“爾其板行,斯以惠厥同胞。”不肖孤曰:“唯唯。”沈君曰:“《金匱要略》,仲景治雜證之秘也,盍并刻之,以見古人攻擊補瀉緩急調停之心法。”先大夫曰:“小子識之!”不肖孤曰:“敬哉。既合刻,則名何從?”先大夫曰:“可哉,命之名《仲景〔1〕全書》。”既刻已,復得宋板《傷寒論》焉。 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書,不啻拱璧,轉卷間而後知成之荒也,因復并刻之,所〔2〕以承先大夫之志歟。又故紙中檢得《傷寒類證》三卷,所以櫽括仲景之書,去其煩而歸之簡,聚其散而彙之一。其于病證脈方,若標月指之明且盡,仲景之法,于是粲然無遺矣,乃并附於後。予因是哀夫世之人,向故不得盡命而死也。夫仲景殫心思於軒岐,辨證候於絲髮,著爲百十二方,以全民命。斯何其仁且愛,而躋一世於仁壽之域也!乃今之業醫者,舍本逐末,超者曰東垣,局者曰丹溪已矣;而最稱高識者,則《玉機微義》是宗,若《素問》、若《靈樞》、若《玄珠密語》,則嗒焉茫乎而不知旨歸。而語之以張仲景、劉河間,幾不能知其人與世代,猶靦然曰:“吾能已病足矣,奚高遠之是務?”且於今之讀軒岐書者必加誚曰:“是夫也,徒讀父書耳,不知兵變已。”夫不知變者,世誠有之,以其變之難通而遂棄之者,是猶食而咽也,去食以求養生者哉,必且不然矣。則今日是書之刻,烏知不爲肉食者大乎!説者謂:“陸宣公逹而以奏疏醫天下,窮而聚方書以醫萬民,吾子固悠然有世思哉。”予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先大夫〔1〕固嘗以奏疏醫父子之倫,醫朋黨之漸,醫東南之民瘼;以直言敢諫,醫諂諛者之膏肓,故躓之日多,達之日少。而是書之刻也,其先大夫宣公之志與?今先大夫殁,垂四年而書成,先大夫處江湖退憂之心,蓋與居廟堂進憂之心同一無窮矣。”客曰:“子實爲之,而以爲先公之志,殆所謂善則稱親與?”不肖孤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注〔1〕歲乙未 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年。〔2〕臧獲 奴婢的賤稱。《方言》卷三:“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荆淮海岱雜齊之間,駡奴曰臧,駡婢曰獲。燕之北鄙凡民男而聟婢謂之臧,女而婦奴謂之獲,亡奴謂之臧,亡婢謂之獲。皆異方駡奴婢之醜稱也。”〔3〕海虞 地名,故城在今江蘇常熟縣東,晉置,隋併入常熟縣。趙開美故籍。〔4〕大造 大功,大成就,後亦稱極大關懹、大恩大惠爲大造。《南史•袁湛傳》附馬仙琕:“蒙大造之恩,未獲上報。”〔5〕魚亥 魯魚亥豕的省稱,指文字形近而傳寫訛誤。《抱樸子•遐覧》:“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虚成虎。”注〔1〕曩(nǎng攮) 從前。〔2〕櫽括 就原有文章的内容、情節,加以剪裁或概括。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櫽括情理,矯揉文采也。”注〔1〕民瘼 民間疾苦。“瘼”(mò莫),病也,此引申爲疾苦。《後漢書•循史傳》:“廣求民瘼,觀納風謡,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寬息。”〔2〕萬曆己亥三月榖旦海虞清常道人趙開美序〔2〕趙開美(1563—1624) 明常熟人,號清常道人。著名藏書家。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有傳。傷寒論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鍼經》云: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爲《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爲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

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録》,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奥,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1〕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2〕修明之。開寳中,節度使高繼冲曾編録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闕於讐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以爲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複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祕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注〔1〕陶景 即陶弘景,爲與葛洪、胡洽對文,略去“弘”字。陶弘景,南朝人,字通明,著《本草經集注》、《肘後百一方》等。《梁書》、《南史》有傳。〔2〕開寳 宋趙匡胤(太祖)年號。公元九六八年至九七六年。〔1〕傷寒卒病論集注〔1〕傷寒卒病論集 “卒”字誤,當作“雜”。見宋•郭雍《傷寒補亡論》卷一《傷寒名例十問》。〔2〕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3〕〔4〕内。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5〕敗。賫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6〕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爲異物,幽潛重泉,徒爲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2〕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 指秦越人治虢太子尸蹷和望齊桓侯之色診斷疾病事,見《史記•扁鵲倉公傳》。〔3〕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此謂人若不能保身全生,則雖逐名利,是猶無皮而冀毛之附,顯然是不能得到的。〔4〕嬰 遭受。〔5〕賫(ji基) 持。〔6〕厥 其。〔1〕〔2〕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衆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録》并《平脈辨證》,爲《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庻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禍半矣。注〔1〕建安 東漢劉協(獻帝)年號,公元一九六年至二一六年。〔2〕稔(rěn忍) 年。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不及五稔。”杜預注:“稔,而甚反,熟也,穀一熟,故爲一年。”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决診,九候曾無髣髴;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别生,實爲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國子監准尚書禮部元祐三年八月八日符元祐三年八月七日酉時,准都省送下,當月六日勑中書省勘會下項醫書,册數重大,紙墨價高,民間難以買置,八月一日奉聖旨,令國子監别作小字雕印。内有浙路小字本者,令所屬官司校對,别無差錯,即摹印雕版,並候了日,廣行印造,只收官紙工墨本價,許民間請買,仍送諸路出賣。

奉勑如右,牒到奉行,前批八月七日未時,付禮部施行。續准禮部符元祐三年九月二十日准都省送下,當月十七日勑中書省尚書省送到國子監狀,據書庫狀,准朝旨雕印小字《傷寒論》等醫書出賣,契勘工錢,約支用五千餘貫,未委於是何官錢支給,應副使用,本監比欲依雕四子等體例,於書庫賣書錢内借支,又緣所降朝旨,候雕造了日,令只收官紙工墨本價,即别不收息,慮日後難以撥還,欲乞朝廷特賜應副上件錢數,支使候指揮尚書省勘當,欲用本監見在賣書錢,候將來成書出賣、每部只收息壹分,餘依元降指揮,奉聖旨,依國子監主者,一依勑命指揮施行。

治平二年二月四日進呈,奉聖旨鏤版施行。臣

朝奉郎守太子右贊善大夫同校正醫書飛騎尉賜緋魚袋高保衡臣

宣德郎守尚書都官員外郎同校正醫書騎都尉孫奇臣

朝奉郎守尚書司封郎中充祕閣校理判登聞檢院護軍賜緋魚袋林億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給事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宗正寺修玉牒官兼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兼判祕閣祕書省同提舉集禧觀公事兼提舉校正醫書所臣輕車都尉汝南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賜紫金魚袋范鎮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柱國天臣水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户食實封八百户趙概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柱國樂臣安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實封八百户歐陽修

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功臣特進行中書侍郎兼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廬陵郡開國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實封二千二

臣百户曾公亮

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佐理功臣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上柱國衛國臣公食邑一萬七百户食實封三千八百户韓琦臣

知兖州録事參軍監國子監書庫郭直卿臣

奉議郎國子監主簿雲騎尉孫準臣

朝奉郎行國子監丞上騎都尉賜緋魚袋何宗元臣

朝奉郎守國子司業輕車都尉賜緋魚袋豐稷臣

朝請郎守國子司業上輕車都尉賜緋魚袋盛僑臣

朝請大夫試國子祭酒直集賢院兼徐王府翊善護軍鄭穆

中大夫守尚書右丞上輕車都尉保定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臣袋胡宗愈

中大夫守尚書左丞上護軍太原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實封二臣百户賜紫金魚袋王存

中大夫守中書侍郎護軍彭城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實封二百臣户賜紫金魚袋劉摯

正議大夫守門下侍郎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户食實封九百臣户孫固

太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上柱國高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臣六百户食實封五百户范純仁

太中大夫守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上柱國汲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九臣百户食實封六百户吕大防醫林列傳張機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也,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善於治療,尤精經方。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後在京師爲名醫,於當時爲上手。以宗族二百餘口,建安紀年以來,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傷寒居其七,乃著“論”二十二篇,証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文辭簡古奥雅,古今治傷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書爲諸方之祖,時人以爲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後世稱爲醫聖。王叔和

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洞識養生之道,深曉療病之源,采摭群論,撰成《脉經》十卷。叙陰陽表裏,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痾,纤悉備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又次《張仲景方論》爲三十六卷,大行於世。成無己

成無己,聊摄人,家世儒醫,性識明敏,記向該博,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証。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傷寒者,祖張仲景。但因其证而用之,初未有發明其意義。成無己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素》《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奥,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裏虚實陰陽死生之説,室藥病輕重去取加减之意,真得長沙公之旨趣。所著《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大行於世。卷第一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脉法第一提要

本篇首先闡述了辨别脉象之大法:脉分陰陽。大、浮、數、動、滑,爲陽脉;沉、濇、弱、弦、微,爲陰脉,以此提出辨脉之綱。繼而列舉了陰結脉、陽結脉、浮脉、沉脉、促脉、結脉、動脉、弦脉、芤脉、革脉等諸多病脉之象及其所主之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爲邪實、或爲正虚、或正虚與邪實相兼、或病在氣、或病在血、或病在藏、或病在府。並以寸口脉和趺陽脉相互對比,亦體現“握手必及足”的诊脉方法及其臨證意義。〔1〕

問曰:脉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脉大、浮、數、動、滑,〔2〕此名陽也;脉沉、濇、弱、弦、微,此名陰也。 凡陰病見陽脉者生,陽病見陰脉者死。〔1〕凡脉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洪”字。〔2〕微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緊”字。按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陰陽。”本條即承《内經》之旨,以陰陽爲辨脉之綱。

問曰:脉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爲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 其脉沉而遲,不〔1〕音硬下同。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1〕鞕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堅”。 “鞕”(yìng 硬)同“硬”,堅也。下同。高繼冲進獻本傳自隋,故避隋文帝楊堅名諱,以“鞕”字代之。按語“陽結”與“陰結”,旣指脉,又指證。就脉而言,浮數皆爲陽脉,浮數相合爲陽結;沉遲皆爲陰脉,沉遲相合爲陰結。就證而言,陽結證與陰結證乃陰陽偏盛之證,陽結者,病在陽明,陰結者,病在太陰,所謂“實則陽明,虚則太陰”也。〔1〕〔2〕

問曰:病有洒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 答曰:陰脉不〔3〕〔4〕足,陽往從之,陽脉不足,陰往乘之。 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一作微發熱也。陽脉浮,陰脉弱者,則血虚,血虚則筋急也。其脉沉〔5〕者,榮氣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6〕〔7〕加燒針,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1〕洒淅(xiǎn xī顯吸) 寒慄貌。 《素問•調經論》:“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王冰注:“洒淅,寒貌也。”〔2〕復 反也。〔3〕從 隨。陽在上,陰在下,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以上就下,故曰從。〔4〕乘 凌也。陽在上,陰在下,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以下凌上,故曰乘。〔5〕榮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營”。〔6〕燒針 即火針,燔針。〔7〕更 再,又。按語

上條言陽結、陰結邪實之脉證,本條則以寸尺之脉而論陰陽從乘之虚證。陰陽從乘之義所包甚廣,不可拘泥於句下。〔1〕一云秋脉。

脉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1〕藹藹(ǎi矮) 盛大之貌。 《爾雅•釋訓》第三:“藹藹、濟濟,止也。”郭璞注:“皆賢士盛多之容止。”〔1〕〔2〕一云夏脉。

脉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1〕累累 强直而連連不斷貌。〔2〕陰結也 《玉函》卷二此條下有“脉聶聶如吹榆莢者,名曰散也。”〔1〕〔2〕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1〕瞥瞥(piē撇) 瞥通潎,虚浮貌。《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潎潎”。〔2〕羹上肥 肉汁上漂浮的脂沫。《爾雅•釋器》:“肉謂之羹”。郝懿行《義疏》:“古者名肉汁爲羹”。〔1〕〔2〕一云陰氣。

脉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1〕縈縈(yíng 營) 纖細貌。〔2〕陽氣 《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皆作“陰氣”。〔1〕〔2〕

脉綿綿如瀉漆之絶者,亡其血也。〔1〕綿綿 連綿柔軟貌。〔2〕瀉漆之絶 謂脉來如漆汁下落的狀態,前大而後細,連綿柔軟之狀。 《離騷》:“雖萎絶其何傷兮。”王逸注:“絶,落也。”

脉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脉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1〕一作縱。促。脉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脉。〔1〕促 《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縱”。〔1〕

陰陽相摶,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2〕此三焦傷也。若數脉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摇〔3〕者,名曰動也。〔1〕摶 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今存五部皆作“”,與“搏”形近而訛爲“搏”,今正。〔2〕厥厥 動摇不定貌。〔3〕名曰動也 《敦煌殘卷》作“名爲動脉”。

陽脉浮大而濡,陰脉浮大而濡,陰脉與陽脉同等者,名曰緩也。

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緊者,〔1〕如轉索無常也。〔1〕轉索無常 謂脉來如正在絞動的繩索,緊而有力。《小爾雅•廣器》:“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常”,恒也。“無常”,謂轉動不定。〔1〕〔2〕

脉弦而大,弦則爲减,大則爲芤,减則爲寒,芤則爲虚,〔3〕〔4〕〔5〕寒虚相摶,此名爲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1〕减 减少。弦爲陰,陰盛則陽虚。〔2〕芤 芤脉。《本草綱目》卷二六《菜•葱》:“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脉象之。”〔3〕摶 宋版《傷寒論》作“摶”,後世訛爲“搏”,今正。〔4〕此名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脉即”。〔5〕革 革脉。弦而芤曰革。如按鼓皮,外堅而内空。《瀕湖脉訣》:“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爲本虚,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發戰,以脉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按語

傷寒病解有“戰汗”和“汗出”兩種形式。戰汗而解者,爲正氣本虚;直接汗出而解者,則爲正氣不虚。根據臨床觀察,汗後病有解者,亦有不解者。戰而不解者,仍可再戰,汗而不解者亦同。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1〕〔2〕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1〕若 或。〔2〕無 通“亡”。按語

承上條又論不戰、不汗而病解之理:待正氣恢復,陰陽自和而病解,即太陽病中篇所云“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義。〔1〕

問曰:傷寒三日,脉浮數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2〕此爲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1〕身 《玉函》卷二“身”下有“自”字。〔2〕濈 (jí吉)然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和而汗出貌”。〔1〕

問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脉陰陽爲和平,雖劇當愈。〔1〕脉 診也。按語

寸、關、尺三部之脉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反映陰陽已趨平和,故病雖劇而當愈。〔1〕〔2〕一作浮

師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3〕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4〕

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時脉,故使然也。四時倣此。〔1〕洪 《敦煌殘卷》作“浮”。〔2〕本位 弦洪毛石之脉分别在春夏秋冬出現,即是本位脉象。因其爲四時所見的應時之脉,故其下亦稱“時脉”。〔3〕須 《太平聖惠方》卷八“須”下有“大”。〔4〕濈濈 汗出和緩暢快貌。按語

病得“時脉”,謂時旺之候,正氣得助,故其病易解。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按語

由病何時得而推知病在何時愈,其理在於陰陽相得而自和。然臨床中,影響病愈與否的因素甚多,不可據此條刻舟求劍,當以四診合參爲貴。

寸口脉浮爲在表,沉爲在裏,數爲在府,遲爲在藏。假令脉遲,此爲在藏也。〔1〕

趺陽脉浮而濇,少陰脉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虚也。今趺陽脉浮而濇,故知脾氣不足,〔2〕一作沉。胃氣虚也。以少陰脉弦而浮纔見,此爲調脉,故稱如經也。〔3〕《玉函》作溺。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 〔1〕如經 如常。〔2〕浮 《太平聖惠方》卷八、《敦煌殘卷》作“沉”。是。〔3〕屎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溺”。按語

趺陽脉浮而濇,知下利緣于脾;太谿脉滑而數,知便膿血因于腎。此乃仲景握手必及足之诊法,以補“獨取寸口”之不逮。〔1〕

寸口脉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2〕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1〕榮 《玉函》卷二作“營”。〔2〕煩疼 劇疼、甚疼。《周禮•司隸》:“則役其煩辱之事。”鄭玄注:“煩,猶劇也”。按語

本條論風寒傷人之病理變化與脉證特點,後世“三綱”分類之説即源于此。

趺陽脉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脉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1〕〔2〕

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爲也。 榮衛内陷,其數先微,〔3〕〔4〕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氣噫而除。 何以言之? 本以〔5〕〔6〕

數脉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鞕,氣噫而除。〔7〕今脉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8〕發渴,數脉當遲緩,脉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脉不時,則生惡瘡也。〔1〕動 猶傷也。 “傷”與”動”對舉,是“動”猶“傷”也。〔2〕榮 《玉函》卷二作“營”。〔3〕氣噫(ài噯)而除 氣機因噫氣而暢通。〔4〕何以言之 《玉函》卷二下有“脾脉本緩”四字。〔5〕本以 《玉函》卷二作“今”。〔6〕治 旺也。《素問•逆調論》:“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王冰注:“治者,王也。”“王”通“旺”。〔7〕殺穀 消穀,消化飲食。《爾雅•釋詁上》:“殺,克也。”引申作消化。〔8〕數脉不時 數脉始終不退。按語

本條當着眼于“趺陽脉遲而緩,胃氣如經”之義,知趺陽脉之常,便可藉以衡其變也。

師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爲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1〕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2〕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3〕〔4〕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虚冷,以陽氣内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内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脉遲濇,故知亡血也。〔1〕複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厚”。〔2〕裸 原作“祼”。據《註解傷寒論》卷一改。露也。〔3〕此醫發其汗 《敦煌殘卷》作“醫數發汗”。〔4〕使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令”。按語

本條論大汗傷陽,大下傷陰之脉證。文中“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之説,應當活看。

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脉遲尚未可攻。按語

文中的“府者”、“藏者”,即表證、裏證之代言。表證當汗,發汗宜透,透則邪解而熱去;裏證當下,下之當慎。古人云:汗不厭早,下不厭遲,其斯之謂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静乍〔1〕亂,此爲命絶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爲肺先絶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摇頭者,此爲心絶也。〔2〕〔3〕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爲肝絶也。 環口黧黑,柔汗發黄者,此爲脾絶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爲腎絶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絶,若陽氣前絶,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絶,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熱也。〔1〕乍静乍亂 忽而安静,忽而煩躁。〔2〕四肢漐習 四肢振顫摇動不休貌。〔3〕柔汗 冷汗。按語

五藏命絶之脉證,乃是決死生預後之方法,當結合臨床進一步研究。〔1〕〔2〕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爲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爲寒,寒氣相摶,則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音噎,下同。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1〕大逆 大錯。“逆”,錯也,謂誤治。《廣雅疏證》卷五下:“逆,錯也。”王念孫疏:“卷三云,逆,亂也。亂亦錯也。”〔2〕浮則無血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浮爲氣,故曰無血。”“無血”猶言血分無病。

趺陽脉浮,浮則爲虚,浮虚相摶,故令氣,言胃氣虚竭也。〔1〕〔2〕脉滑則爲噦,此爲醫咎,責虚取實,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1〕噦(yuē) 呃逆。〔2〕責虚取實,守空迫血 求病爲虚,反以治實證之法治之;對空虚之證,反更劫迫陰血。此泛言誤治。

諸脉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1〕

脉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

〔2〕〔3〕差遲。 遲爲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1〕惕 趙開美本《傷寒論》、日本安政翻刻宋本《傷寒論》、《仲景全書•注解傷寒論》均作“愓”(dàng),動也。作“愓”義長。《註解傷寒論》卷一作“愓”。是。〔2〕差(chāi)遲 病愈的時間延遲。 “差”通“瘥”。 《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謂之差。”〔3〕無陽 猶言正氣虚。

寸口脉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1〕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内慄也。表氣微虚,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强頸攣,腰痛脛酸,所爲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2〕氣爲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虚,裏氣微急,三焦相溷,〔3〕音佛下同。内外不通。上焦怫鬱,藏氣相熏,口爛食齗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爲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黄,與熱相摶,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藏府,熱〔4〕氣所過,則爲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5〕〔6〕乙骨切。内入,嚏而出之,聲嗢 咽塞。 寒厥相追,爲熱所擁,〔7〕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 下焦

〔8〕〔9〕〔10〕一作闔。不盍, 清便下重,令便數難,齊築湫痛,命將難全。〔1〕内慄 内心感到寒慄。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慄者,心戰是也。”〔2〕溷(hǔn混) 混亂也。 《説文•水部》:“亂也。 一曰水濁。”〔3〕食齗(shí yín 蝕齦) 牙齦糜爛。 “食”通“蝕”。 “齗”同“齦”。〔4〕厥 乃。《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5〕聲嗢(wā襪) 出聲不利。亦作“”。 《説文•口部》“嗢”字下段玉裁注:“,咽中息不利也。與音義同。”〔6〕相追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相逐”。〔7〕厥 盡也,竭也。〔8〕盍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一并作“闔”。〔9〕清便下重 大便有後重感。“清”即“圊”用如動詞。“清便”即解大便。本論“清血”“清膿血”之“清”,義皆同此。〔10〕齊築湫痛 《註解傷寒論》卷一“齊”作“臍”。寒氣壅聚而致臍腹疼痛如擣。“築”,擣也,此謂疼痛如杵擣之狀。“湫”(qiū秋),《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杜預注:“湫,集也。”此指寒氣壅聚。按語

本條論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之脉證,以及三焦之邪相混而使表裏不通之病變。重點指出中焦不治與邪氣内陷之病機,從而説明脾胃之氣對疾病傳變和預後的重要意義。

脉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1〕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温者,此爲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爲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1〕以來 《註解傷寒論》作“已”。按語

脉陰陽俱緊,伴見足冷涕出,爲表裏俱寒,陽氣衰微之徵。如見陽氣復的“手足温”爲欲解,若“反大熱者”,乃真寒假熱也,故難治。〔1〕

脉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脉獨不解;緊去入安,此爲欲解。若脉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爲晚發,水停故也,爲未解;食自可者,爲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2〕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内際黄者,此欲解也。〔1〕入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皆作“人”。〔2〕臉 《傷寒論條辨》卷七作“瞼”。是。

脉浮而數,浮爲風,數爲虚,風爲熱,虚爲寒,風虚相摶,則洒淅惡寒也。〔1〕

脉浮而滑,浮爲陽,滑爲實,陽實相摶,其脉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脉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爲不治。〔1〕陽實相摶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浮滑相摶”。按語

脉浮滑而數疾,症見發熱汗出,此即《素問•評熱論》所言:“有病温者……而脉躁疾不爲汗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故謂不治。

傷寒欬逆上氣,其脉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按語

傷寒欬逆上氣,邪氣實也;脉散,正氣衰也。邪盛正衰,形氣已損,故主死。平脉法第二提要

本篇論述平人之脉、四時平脉、陰陽相等之平脉等。“平脉”亦有辨脉之義,故篇中也闡述了多種病脉,如四時太過與不及之脉,藏府陰陽乘侮之脉,百病錯雜之脉等。

辨脉篇以陰陽爲辨脉之綱,本篇則用五行生克理論以分析疾病縱横順逆及生死預後之法,兩篇合觀,脉法備焉。〔1〕

問曰:脉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2〕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脉,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爲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3〕弦,此自經常,不失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4〕〔5〕〔6〕

,一周循環。 當復寸口,虚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7〕〔8〕相干。風則浮虚,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爲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9〕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别焉。

〔10〕〔11〕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爲子條記,傳與賢人。〔1〕陰陽相乘 即陰陽相依,陰陽互根之意。“乘”,因也。〔2〕經常 “經”、“常”同義,規律。〔3〕漏刻 古計時器,亦稱“刻漏”、“壺漏”。〔4〕百刻 《脉經》卷五作“二刻”,小注云:“臣億等詳水下二刻,疑,檢舊本爲此”。《註解傷寒論》卷一亦作“二刻”。〔5〕一周循環 《脉經》卷五作“脉一周身”。〔6〕當復 《脉經》卷五作“旋覆”。〔7〕牢堅 《脉經》卷五作“緊弦”。〔8〕水滀(chù 搐) 水停聚。 又讀爲(xù 旭),義同。〔9〕終必 《註解傷寒論》作“中必”。〔10〕知其 《脉經》卷五作“知邪”。〔11〕消息 謂進退、斟酌。 “消”,消减。 “息”,增長。按語

本條爲平脉法之綱領。指出脉會寸口,隨呼吸而往來;脉應四時,隨時氣而改變。並闡述了五藏之平脉與病脉,對照合參,使人知常以達變。〔1〕

師曰:呼吸者,脉之頭也。 初持脉,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内虚外實也。初持脉,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内實外虚也。〔1〕頭 源頭。《難經》有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之説。脉隨氣之出入而行,故言“呼吸者,脉之頭也”。按語

氣爲血帥,脉隨呼吸而行。《内經》言:來者爲陽,去者爲陰。出以候外,入以候内。故可據脉來去之疾遲,以測内外虚實之病變。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願聞其説。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卧,師到診其脉,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當浮大,今脉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脉當沉而細,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卧,〔1〕此熱已去也。設令脉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卧,聞師到,不〔2〕驚起而盻視,若三言三止,脉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脉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1〕處言 斷言。《漢書、谷永傳》:“臣愚不能處也”。顔師古注:“處謂斷決也”。〔2〕盻(xì細) 《説文•目部》:“恨視也”。 按,作“盻”疑誤。 古書“盻”與“眄”(miǎn)常混。 “眄”謂斜眼看。 此句作“眄”爲是。

師持脉,病人欠者,無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1〕摇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2〕〔3〕下一脚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1〕坐 古人坐狀,兩膝着地,臀着於足跟。〔2〕脚 《脉經》卷一作“膝”。“脚”,小腿。《説文•肉部》:“脚,脛也”。〔3〕如懷卵物 謂雙手護腹懼人觸碰之狀。按語

欠者、呻者、言遲者、是聞診以審病;摇頭者、行遲者、坐而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