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8:37:41

点击下载

作者:赵延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

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试读:

前言

一、形成过程《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的产生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过程。探索创业规律的第一个过程,以《民富论》的出版为标志。实践专题研究的第二个过程,以12部实践专题著作和《中国创业学》的出版为标志。教学实践的第三个过程,以清华大学DMC创业教育项目的立项为标志。《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完善与修改的第四个过程,以其出版为标志。

当《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规范、简洁和体系化地得以呈现的时候,我对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心存感激。二、教学实践

中国创业思想体系的第一个转化形式是DMC课程体系。“DMC”是“实教”(didactic)、“实训”(maidan)、“实战”(combat)的英文缩写,来自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高等院校创业师资与创业主管干部培训班立项报告》。

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开设了52期DMC师资培训班,培训了804所高等院校的2421名创业师资。接受培训的高校陆续地把DMC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据2014年12月底的调查,有超过100所高校开设了DMC课程,有超过75%的高校选择了把DMC的部分内容编入课程内容。本科院校中的一些专业和几个职业高中学校,以《中国创业学》的内容为基础编写了十多种适合本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学对象的创业教材。DMC创业教育支撑、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创业教育,为《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奠定了认知基础。三、研究对象《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的内容来自丰富的创业实践并为实践所检验,不同于以“多种学科整合”为内容来源与研究方法的西方创业学。实践,不仅为创业原理提供了思想来源,还为创业学科规定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创造企业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以项目的发生与选择为起点,以标志运转实现的企业的诞生为终点的“两点之间”的过程。揭示这两点之间的规律,回答这一过程中的实践问题是创业研究与教育的内容。创业的实践过程和研究对象的确立自然产生了学科目的:项目的成活即新企业的诞生,并为之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四、基本内容

原理是指科学的某个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原则在学科中表现为认识问题的观点,观点是用规律解释实践问题而产生的结论。基于这样的认识,规律是形成原理的基础,观点是构成原理的内容,解决实践问题是阐述原理的目的。《创业其实很简单——创业原理与案例》以《民富论》揭示的创业规律为理论基础,按照创造企业的客观过程,用规律认识创业不同阶段的实践问题,在对创业实践问题的分析中得出科学结论(即观点),用观点认识具体问题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可见,用规律解释创业实践问题产生的多个观点构成了原理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既能够向读者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能够为实践教学的实训方式与孵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和建设指导。

再次感谢清华大学姜旭平教授对本书的审定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DMC学员们对本书的关注及其提出的宝贵建议。让我们脚踏实地,为创业这个新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为教育对创业的贡献而继续努力!赵延忱第一章创业规律与原理

创业学是世界性的新学科。在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学者在学科的创建中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即研究对象不同,内容界定不同,研究方法不同。

本章介绍对创业规律的探索并以确立创业学的研究对象为核心,阐述创业学原理的知识体系。第一节创业规律的探索

创业同任何事物一样是有规律的,创业规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独立存在,真真切切的特殊存在。这个存在是多样性中的同一性,是变化无序中的稳定与秩序,是纷繁杂乱中的简洁与清晰。揭示这个存在,是创业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的价值标志,是构建创业学的原理基础,是解决实践问题的科学根据。《民富论》等著作在对创业规律的探索中,证明了创业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和基本矛盾三大规律(见图1—1)。创业基本问题

创业是由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创业者的本质是“魂”,创业项目的本质是“根”。“魂”与“根”是对创业起主导作用的问题,是贯穿创业全过程的最稳定和最一贯的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问题的问题,因而是创业基本问题。图1—1 创业基本规律资本之魂“魂”是一种资本形态。它是区别于已知的多种“软”与“硬”资本的独立的资本形态,它是以创业者为载体的、对财富创造和增加起决定作用的、最具资本性质的真正资本。相对灵魂资本而言,我们已知的各类资本都是资本要素。灵魂资本的发现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道”即规律。他认为规律运动的方式是朝着相反方向的。这就启示我们要把创业的失败看做是违背规律的结果。从结果开始向创业发生的过程推进,追问每一个失败的原因和原因背后的原因,层层分析,直到源头。通过追根求源以穷尽其理的思维过程,发现创业同其他事物一样有恒久不变的规律,就像无限时空中的网,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从创业的过程看,创业是成功与失败相互融合、相互包含的过程。在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失败中包含着许多成功的因素。阶段性结果是成功的,但在它成功的路上有无数次失败,在成功的当口就潜藏着失败的因素。成与败是创业过程中的断面,是多种因素在一个时空点的集合而产生的现象。因此,成与败都不具有永恒性与独立性。不具有永恒性与独立性说明其本身不具有自主性和真实性。所以,它一定是被决定的事情。决定成败的那个东西一定是过程之外的某个因素。

再从创业要素看。哪个是成败的关键要素?营销是关键吗?背后是质量和功能。质量、功能是关键吗?背后是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等。营销的基础还有价格,价格的背后是成本,成本的背后是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可见,企业是一个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寻找关键是思想路线的错误,认定其中某个因素是关键是思维不彻底的表现,强调系统中的任何部分的重要性等于什么都没说。

从过程看,成败不具有独立性因而就不具有自主性。从要素看,成败不是任何一个要素可以决定的。对成败的透析把思维引向“过程”和“要素”之外。企业从无到有自始至终都被一个外部力量决定着。这个外部力量是什么呢?

它是一个深藏不露又无处不在的“幽灵”。创业的行为把人与物联结起来。人的灵性渗透到物中成为物的主宰,而物就成为灵性的载体和工具。“灵”决定物的一切。首先决定创业这个事物的过程:孕育、出生、发育和成长;其次决定着要素的存在:有无、配置、组合和效能。总之,“灵”赋予了要素生命,使静止和独立的要素成为在相互关联的运动中发挥功能的有机系统。这个深藏不露又无处不在的幽灵,也就是创业所要投入的真正的资本——“灵魂资本”。灵魂资本的含义

灵魂资本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个“独立存在”。我们已经知道资本的多种存在形式:从牛羊和土地到机器和设备等硬资本,从科学和知识到技术和信息等软资本。而灵魂资本是区别于我们已经知道的多种资本形态的资本,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本形态。

其次,它是一个“特殊存在”。特殊性表现在存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与其他资本不同。就存在形式而言,它是“形而上学”的意识范畴的资本,这种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以人为物质载体的资本。就发挥作用的方式而言,它是超越资本要素之上,渗透于资本要素之内,统领资本要素并主导财富增加过程的资本。

最后,它是“真正资本”。当我们把某些东西称作资本的时候,潜在的标准是这些东西具有增值的属性。灵魂资本的发现使我们知道:被人们称为资本的东西,在其独立存在的状态下并不具有增值的功能,只有在灵魂资本的作用下才具有增值的功能。离开灵魂资本,机器就是机器,技术就是技术,信息就是信息。它们对灵魂资本而言表现为资本的要素。而灵魂资本则是各类资本要素的主导。所以,对于财富的创造与增加而言,灵魂资本是资本要素的灵魂,是具有资本性质的真正资本。灵魂资本的定义

灵魂资本是对创业特殊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表现为创造与整合资源,驾驭资本要素的能力;落实到对具体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上。为了区分以往的资本概念,给它取名“F”。

S=F(AB)

式中,S代表创造企业的过程;A与B分别代表软与硬两种资本要素;F表示A与B相加大于和或相乘大于积的关系。公式表示:创业是F与A和B的关系,成败决定于F的存在和F对A和B的作用程度。

F好比武术的“功夫”,功夫是人与剑术结合而产生的剑魂。有了剑魂,一把普通的剑能天下无敌。没有剑魂,是手中有剑而心中无剑,有其器而不得其意,有招式而不得其精髓。A和B好比武士手中的剑。剑为了杀戮而存在,杀戮的艺术是剑的灵魂,是对剑的超越。同理,资本为了增长而存在,增长的艺术是资本的灵魂,是对资本的超越。F与资本要素的关系《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根。它告诉我们,阴和阳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元素,世界万物都是阴阳相合的结果。

根据万物相合的道理,创业者与资本要素是通过F相互结合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创业者是结合的主体,资本要素是结合的对象。F是主体与要素结合的中介:创业者通过F对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发生作用,以F的能量使要素相遇而合,在合中产生新的功能和价值。

F对资本要素的作用好比是水。水作为一种介质,以其物理的冲击、温度、压力和时间一起,使物质相遇而合成新的结构体。合的根据是天地万物所具有的同一性。合是对自然的顺应,对文明的采集。好比是物理学与数学之合产生计算机,化学与生物学之合产生基因工程一样。F证明了创业的本质

本质是由事物中最基本方面的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创业这个事物的最基本方面是创业者和项目。在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关系中,创业者起主导作用。创业者的主导作用体现为F的作用。F的基础是人在生命长河中积累而形成的素质,F的来源是创业的实践。而创业者增长能力的实践是一个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创业者能力的自我再造的过程”就是创业的本质。“再造”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好比是跳进了八卦炉,炼上49天才有火眼金睛。好比是进入球磨机,经过了粉身碎骨再重新成型后才可坚固耐用。经过了“炼”与“磨”的创业者,是懂得了新企业发生的真实,通透了项目运作的环节,知道了走向成活的步骤,学会了创造盈利模式的企业家。项目之根“根”,是蕴含在项目之中的“生命基质”,是决定项目成活的核心要素。根的存在

创业项目的运作有三种基本状况:有的项目根本做不起来;有的项目能够站住脚却做不大;有的项目做得很顺利且发展很快。三种状况启示我们:项目的差异源自项目中包含的不同要素,其中一两个要素决定着项目运作的状况和结果。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项目运作结果的这个“有”,是被项目基因这个“无”决定的。成功的项目是有一个好的基因被预置了,失败的项目是没有预置好的基因。根的内涵

项目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结构体,把其中一个决定性要素叫做“根”。它好比是种子的胚,受精的卵,孵出小鸡的蛋。根是“有质量的生命基因”,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有没有”,基因的有或无决定这个项目能否生存。二是“是什么”,基因的质量决定这个项目能长多大、活多久。

可见,根是存在于项目要素之中的优秀的物质基因,是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是吸引、影响与制约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战略资源;是项目生存的权利与发展的基石;是争夺市场份额的优势,即别人没有的,先人发现的,与人不同的,强人之处的。根的作用

首先是“未战先胜”的条件。“未战先胜”来自《孙子兵法》,意思是:在战争开始之前,首先谋划不被敌人战胜。创业也是这样,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创业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先创造项目能够生存下来的条件,这就是:创造、发现、培育和抓住项目的根。

其次是坚持不懈的基础。创业失败率高达90%,许多项目做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原因是缺少坚持的信心、决心和条件。而信心、决心和条件都来自项目的根。如果在项目发生的时候抓住了根,就有了坚持的信心、决心和条件;如果经历了根的创造和培育的艰辛历程,就会产生对项目的钟爱。这样,就不会在干的过程中犹豫、动摇、怀疑,更不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一定会坚持不懈,一干到底。

最后是创业程序的设计:创业之始,在时间安排和资金使用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先务“实”,还是先务“虚”?“务虚”是指那些形式上的事情和花钱就能办的事情,诸如办执照、建团队、租房子等。“根”的观念告诉我们:创业之始,首要之首要是抓住“根”。要全力以赴、不遗余力、花大气力、下真功夫创造、寻找、挖掘、培育项目能够生存下来的基因。这是基础的基础,前提的前提,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魂”是从创业的主体——创业者,来揭示创业的本质。“根”是从主体的对象——创业项目,来揭示创业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创业基本问题。创业基本过程

创业,是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企业诞生为终点的具有生物属性的自然过程,呈现出顺序发生、先后承接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不是逻辑推导和主观设定的,而是创业进程中客观存在的,是由目标不同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而相互区别的不同阶段。阶段不可逾越,顺序不能颠倒。遵循过程是创业自觉: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解决是目标的达成。基本过程是循序走向项目成活的路径。选项

创业最直接的问题是要“创”的这个“业”是什么?这是项目选择问题,是创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创业过程的最重要阶段

创业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决定性基础。项目选择是对全过程起决定作用的阶段。因为一个项目能够站住脚的优势,一定要在开始就解决。有了好项目,并不决定你一定会成功。而没有好项目,则决定你一定不能成功!把握了项目的核心优势就是抓住了成功的一半,决定着后两个阶段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魂与根同步生成的条件

魂与根来自实践,首先是选择项目的实践:创业者是在创造、发现和培育项目核心优势——根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对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魂的产生。魂与根同步产生于选择项目的实践过程之中。实践是对项目的理解过程与F生成过程相统一的条件,即在选择项目的实践中获得选择项目的能力。选项进程的三个步骤

在项目选择上,创业者通常的错误是偶然性和随意性,根本原因是创业者不具有认识判断好项目的能力。这是我们认识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的出发点。项目从选择到确定是一个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通常要经过“从接触到理解”、“从理解到通透”、“从通透到把握”三个步骤(见图1—2)。只有经过这样三个步骤,才能看清项目的要素构成,通透每个要素的内涵,发现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并牢牢抓住它。图1—2 选择项目的三个步骤模拟

模拟是创业过程的第二阶段,以探索的方式完成对项目特征的理解,以试验的方式完成对项目可行性的确认,以建立小规模系统模型的方式,完成对动态的项目要素的综合把握,体现了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应对和为了获得能力而对实践的选择。客观性由三个矛盾决定

一是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的矛盾。创业能力来源于实践,而创业者通常是在没有实践,尚不具有能力的情况下开始创业。二是功能创造与功能决定的矛盾。产品功能的创造者不是功能的决定者。而市场规则是创业者先把功能创造出来由市场进行选择。功能的事先创造和市场的最终选择决定了产品的样品性,产品的样品性决定了制造的试验性。三是演习和实战的矛盾。任何产品的制造都是诸多要素的综合:要素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从独立状态到发生要素之间的联系变化中会出现什么情况,若不通过试验,再丰富的想象也无济于事。而这个试验过程本质上是演习。解决三大矛盾的办法

矛盾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存在,如果不知道这个存在而直接有规模地去做,会遇到要素平衡及系统建设问题、技术成熟程度及功能质量问题、工艺合理及成本控制问题、对需求的理解及市场定位问题。如果不能摆脱层出不穷的问题,一个磨合中的不稳定的系统会在混乱中瘫痪,失败像计算机程序一样被预设了。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模拟:用试验的观念,探索的方式,最小的规模,逆向的程序,虚拟的办法运作项目。制约偏执心态的作用

通过把模式设置为程序可以防范风险,并制约具有普遍性的创业者的偏执心态。

偏执心态的存在是根据对创业者心路历程的梳理而发现的心理现象,表现在心理活动由“偏好”向“偏执”的转化。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落实到项目上,追求目标的过程强化着实现目标的愿望。日益强化的愿望通过持续的“注意”(心理活动对特定事物的选择)而产生“心理偏好”。“偏好”的产生是对假定目标的信任,不断加强了的信任是宗教般执着的“偏执”:思维被框在一个圈子里,心路沿着特定轨道滑动。“偏执”表现在对本来不可行的事信心十足,对一切善意的提醒从感情上自发排斥,对呈现出来的危机视而不见。相反,思想像久旱的沙漠疯狂地吸吮与捕捉一切对目标有利的信息,甚至把一个梦想象成神的启示或命运的召唤。

解决的办法:把模拟硬化为程序,用程序限制偏执心态的发生,同时限制高估自己得利的机会和能力,制约投机心态等人性弱点。运转

运转是创业过程的第三阶段。模拟是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要素的联合把握。运转是以销售为核心创造企业成活的条件。模拟是企业的孕育,为生存准备条件。运转是企业的诞生,为发展奠定基础,体现着把生存放在首位的创业理念和实践。特殊意义的运转

这里说的运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循环,而是创造新企业生存条件的项目运作过程。目的是活着,内容是补偿,一切服从运转。为通过补偿实现生存的目的,规模能小则小,投入能少则少,而活着所需要的条件却一个也不能少。

运转是企业生命的存在形式。有了存活的时间,创业者才有认识问题的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一切问题都会在运转中发生,一切问题必须在运转中认识,一切问题只能在运转中解决。大到战略目标,小到业务流程,离开运转,谁都无从猜测有哪些问题存在,也不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一切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的前提条件是运转的存在。创业的第一目标

与创业有关的教科书强调新企业必须尽快盈利,否则会破产。如果把盈利当做新企业的首要目的,好比面对一只刚出壳的小鸡说:“你必须马上下蛋,否则就死掉。”对小鸡而言下蛋是不可能的,只有死掉。企业需要盈利,它是以运转为前提的。运转与盈利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在逻辑上是因果关系,在内在联系上是鸡与蛋的关系。理所当然运转是创业的第一目标。运转实现的条件

用销售收入补充耗费是运转的实现。一是减轻运转负荷。减少甚至规避固定成本投入,在必须投入的种类和时间上以实现运转为限度。二是强化运转动力。持续动力来自运转创造的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是销售货款的回流,回流的关键是及时:宁可利薄也要收现,宁可保本也要及时,宁可微亏也要防止呆死。新企业销售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有效的销售模式,这个销售模式是:点规模渗透。点规模渗透

通常的营销理论的潜在前提是“已经存在的”企业如何做销售。而创业的“企业存在”恰恰是以销售的实现为前提的。那么,正在谋求“企业存在”的创业企业该如何做销售?

创业销售的特殊性表现在创业销售与已经存在的企业销售相比较的“十个没有”(参见本书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十个没有”是营销基础。因此,建设新企业的营销基础是创业营销的首要问题。根据“创业中的一切问题都是实践问题”这个规律性结论,建设营销基础离不开销售实践。这就需要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易操作的创业销售的实践模式:点规模渗透。“点”是集中有限资源只做一个城市或区域;“规模”是终端铺货的数量;“渗透”是越过一切中间环节在渠道中完成广度与深度铺货的蚕食行动。点规模渗透是在点的基础上,通过渗透的办法,实现最大程度的终端铺货的规模。

规模达到一定量自然产生虹吸现象。终端铺货的规模与走货的数量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固定概率,比如10∶1。虹吸现象一旦产生,销售就进入续货与结算的流程管理。在销售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设适合自己产品与市场特点的营销基础。

它是创业销售一系列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集中优势所实现终端的数量,使得做透一个点比十个点还多;创造局部优势能够解决资源有限问题;通过“从小做起”解决在实践中学习销售的问题;集中创造的短距离解决有效的客户管理、销售队伍管理和货款及时回流问题;渗透决定了销售环节的减少,解决了降低销售成本进而可持续问题。总之,点规模渗透解决了创业销售问题,也就解决了运转的实现进而企业存活的问题。

创业的三个阶段如同一张路线图,让人们知道创业的“路”怎么走。创业基本矛盾

创业过程中一切矛盾背后的矛盾是创业对创业者F的需要和F生成滞后的矛盾。这是贯穿创业始终又恒定不变的矛盾,因此是创业基本矛盾。矛盾的存在

创业的第一目标是企业的存活,F作为创业者的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F与F的生成之间,在时间上是不同步的,表现在F的生成滞后于达成目标对F的需要,由此产生了目标实现与F生成滞后的矛盾。这是创业困难的总根源,是一切实践问题背后的问题,是贯穿创业全过程的永恒主题。

是先有F还是先有实践?问题的核心是实践,需要F的创业实践同时是F的来源,即实践产生能力,实践又需要能力。解决的办法是让创业的实践与创业所需要的F生成同步,即在从小做起、探索前行的实践中同步生成F。实践的原则

矛盾的存在启示我们,创业中的一切问题都是实践问题。创业者从踏上创业之路起就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所有困难都是具体、特殊和没有现成答案的。怎么办?办法就是做。“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易者亦难矣。”只要积极努力地去做,就一定知道怎么做!不做,就永远不知道怎么做!唯有实践才是解决问题、增长能力、创造F的唯一选择、唯一道路、唯一办法。离开实践说什么都没用。“三无”的前提

矛盾的存在客观地规定了创业研究与教育的前提是创业者的“三无”,即无资金、无资源、无能力。这是初创企业的人们的普遍状况和基本事实,是言说创业一切话语的起点,是探讨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条件,是构成学科内容的既定前提。归根结底,是解决创业研究的目的,是说清楚“从无到有”的科学价值所在。

比如,创业必须“从小做起”和“快不得”等重要观点,都是根据基本矛盾的存在产生的;再比如,点规模渗透的创业销售模式是建立在创业者不懂销售而又必须做销售的这个前提上的;再比如,好项目的14个来源是以创业者没有资金作为谈论项目的前提的。

如果创业理论和教材的内容是以“资金、资源和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尤其是把“融资成功”作为展开全部内容的基础,是未意识到创业者“三无”的普遍事实。第二节创业原理的形成

任何学科都是对特定领域规律的探索。因此,构建创业学的学科体系的前提是明确研究对象。有了研究对象,学科才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成立的基础,才能界定研究范围,规范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创业学的内容应该且必须是:阐释规律作为基础理论;用规律解释实践问题得出结论性观点作为基本内容;用观点解决实践问题产生的办法作为理论的补充。以观点为主要内容的“原理+观点+办法”,是科学、完整、实用的创业学学科的原理体系。研究对象的确立

创业规律存在的条件是创业实践,研究对象已经隐含在阐述规律的条件中: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创业的定义

创业是创造一个企业的过程。创业的内涵与形式

创业的内涵是“弄个东西卖出去”,其形式是“创造一个企业”。因此,创业是“创造一个企业的过程”。只要是从事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销售收入补偿耗费取得盈利的事情,不论是烤肉串还是做电脑,不论是1个人还是100个人,都是创业。这个不言而喻、回归本真的定义,不在概念上纠缠,不把纯理论的思辨当做确立概念的途径与思路,同时意味着只说创业这个事物,不论与创业有联系的诸多问题。创造企业是一个过程

创造企业是一个过程,是过程就一定有它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起点是以确定目标为前提的行动,目标是一个具体项目。所以,项目发生与选择是创业过程的起点。终点在哪里?新企业的“诞生”就是创业的终点,是过程的结束、目的的实现。越过这个点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持续发展过程,是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新企业诞生的标志

新企业不是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发挥功能的系统。系统功能发挥的标志是运转,表现形式是运转,实现条件也是运转。运转是把创业推进到用销售收入补偿耗费这个过程的“点”。它标志着启动项目的资本投入结束,生存条件不再是外部资金的投入,而是系统自身的造血功能与生存环境的能量代换。研究对象在两点之间

可见,创业研究的对象是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这个过程存在于“两点之间”,即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运转实现为终点(见图1—3)。图1—3 创业的研究对象结论的产生

创业是“创造企业的过程”的定义,规定了创业学研究的对象是“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企业诞生为终点”的两点之间的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为认识创业的若干重要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创业学教什么

创业学要教的内容也是学生要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创业实践中要做的事情。创业的内涵是“弄个东西卖出去”。首先是弄个什么东西,然后才是怎么卖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的观念,而正确的观念需要根据企业生成的内在规律形成。

创业学教什么?结论是:阐释创业规律,解决实践问题。前提是揭示规律。创业规律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理论必须包括创业基本问题、基本过程、基本矛盾的证明——新企业发育脉络的描述;创业成败终极原因的结论;通往成功的可复制模式。回答这些问题是对本质的揭示,是学科的使命,也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基础理论。

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征程的时刻,面对的是充满诱惑又颇具风险的旅程,是一片陌生而神奇的领域。规律的作用是需要标出这片天地的脉络,让创业者听到理性的声音,这声音好比是探险者的指南针、旅行者的路线图、三峡的航标灯。可见没有对规律的揭示就无法科学地回答实践问题以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教育为什么

研究对象的“两点之间”和教育内容的“揭示规律,解决实践问题”把教育目的指向一个字——“活”:确定的项目怎样才能站住脚“活”下来。“活”通过“一个激发,三个转化”实现。激发,是激励与引发创业想法或热情;实现三个转化——想法向项目转化,项目向运作转化,运作向成功转化(见图1—4)。图1—4 实现教育目的的三个转化

第一个转化。有了创业“想法”,要向选择“项目”的行动转化。这个转化要让创业者懂得:创业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前进的路线是清晰的,风险是能够避免的,体现规律的成功模式是存在的。这样,创业者就能够增强信心,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完成想法向项目的转化。如果创业之始讲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诸多素质、潜力和办企业的条件,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创业太难了,使得本来有勇气创业的人望而却步。

第二个转化。选择了“项目”后要向“运作”这个项目转化。创业之始,最重要的是花气力去创造、寻找、选择和测试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依靠现有资源和少许资金启动的项目。尤其是找到和确证项目的优势,完成对项目内涵的理解、通透与把握。这样,就能够获得运作这个项目的决心而干起来,完成“项目”向“运作”的转化。如果要求创业者的首要的事是写计划书、找投资人,这违背了创业只能从小做起,在磨炼中增长才能的创业之路。无视职业金融机构的本质,会使创业者的项目越不过资金的门槛而不能启动。

第三个转化。从“运作”向“成功”的转化,是教育创业者按照体现规律的阶段设置循序渐进,运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体系,认识和处理每个阶段的问题。以最小规模起步,探索方式推进,首先完成对项目要素的平衡与掌控,然后创造出实现运转的条件,让项目站住脚,完成“运作”向“成功”的转化。如果教育创业者创业要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会使创业失败于错误的做法。

创业学的研究对象和教育内容共同规定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只能定位在新企业的诞生而不是所谓“提高创业意识”上。差异的来源

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决定了创业学研究的对象、边界和范围,进而规范了内容,决定了目的。可见,创业研究对象的差异是中美创业学一系列差异(见图1—5)的根源。图1—5 中美创业研究对象的差异两点内外

图1—5方框里面是中国创业学的“两点之间”的实践研究对象,方框外面是以管理学为主,包括心理学、行为学、投资学、市场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

方框外面的概念研究包括创业的特征、类型、起点、规模、内涵、外延、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创业者的动机、潜力、素质、特征等。创业概念的延伸是企业的定义、含义、种类、人在企业中的作用、概念的历史沿革、六种语言解释创业的差异等。相关问题

方框外面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包括:创业与经济增长、就业、创新的关系;社会创业与个人创业、主动创业与被动创业、生存创业与发展创业、冒险创业与理性创业的区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创业的影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成人记忆法、自主意识鉴别等。此外,还有思辨性研究:创业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创业的要素数量是三个还是四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规律对实践问题的解释产生了结论性观点,多个观点构成了创业学的知识体系,由观点构成的知识体系即是学科的主要内容。这里,仅用规律认识资金、起步和先后而产生的观点为例,说明构成创业学原理的知识点体系是如何形成的。用规律认识资金产生的观点资金不是创业的决定因素

基本问题告诉我们:主导创业全过程的决定因素是魂与根。资金是F统领的诸多资本要素之一,是根之外的项目构成要素之一。

资金对于魂与根而言处在从属的地位,资金只有在魂与根存在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有多少钱也没用。有了魂与根就具备了无须外部资金介入而依靠自有资源起步的条件。这个认识与古今中外几乎百分之百的创业真实相符合。资金与项目的本质关系

基本矛盾证明了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自我再造的过程,而不是用资金去组合物质要素的过程。资金的本质是职业金融机构的本质,其本质是“向优秀项目或企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职业金融机构把资金当做血液投入到能够使资金保有和增加的企业机体中,它永远面对优秀的项目或企业,通常不是尚未起步运作的创业项目。

两个本质决定了项目与资金是有条件的相互需要的关系。资金需要项目的条件通常是:有前期投入,在运作过程中显示并证明了项目优势。项目需要资金的条件是:前期是“根”的存在,需要启动资金,后期是“运转”的实现,需要发展资金。而在项目的发生与选择、核心资源培育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资金或不需要很多资金。解决创业资金的现实途径

两个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规定了解决创业资金的现实途径。首先是依靠自有资源:以体力为主的本能资源,以智力为主的累积资源,以环境为主的可借助资源。商业价值源于人对资源有用性的发现。其中,以智力为主的积累资源是指创业者现在就有、有待认识和开发、经过改造与提升后能够与某种需求相契合的本领、知识、技术、特长、经验、兴趣等。

其次是创造项目优势。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把资金需要项目的条件即项目优势创造或证明出来,这就需要把项目做到一定程度,至少是有经过测试的优势证明。项目优势是项目“构成要素”中最具有市场价值的一两个因素的转化或实现:技术先进则要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有市场需求则要有直接用户的证明,模式可行则要有运作的效果或证明效果的试验。

如果把资金作为创业的核心问题,把融资作为创业的起点和目的,这样的认识不懂得创业和资金的本质,不知道项目与资金是有条件的相互需要的关系,因此得出了创业主体是职业金融机构的结论,否定了创业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前提,也否定了创业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这样的认识,无视古今中外的创业者白手起家的普遍事实,违背了创业只能从小做起、依靠自有资源起步的创业之路,使得许多创业项目永远停滞在资金面前不能启动。用规律认识起步产生的观点核心人物是决定因素

要不要先建团队?在魂与根的关系中,魂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魂是由核心人物作载体的,核心人物的魂的有无及其对资本要素作用的程度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团队是核心人物功能的延伸。没有核心人物及其F的含量,有多少人也没用。

F的作用是推动“业”的产生与发展,团队只能随“业”的发生而发生,随“业”的成长而成长。什么时候用人是由“业”决定的。如果“业”还在探索中,团队的发生不仅没有根据,或许还会把事情搞乱。事实证明:没有核心人物的团队是一盘散沙,不是以“业”的发展自然产生的团队是乌合之众。先务实而不要先务虚

根的理论告诉我们:创业起步的首要事情是抓住项目的根,解决好“弄个什么东西”的问题,为做这件事才需要注册公司。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一切形式都是由内容的需要而发生,而不是首先刻意制造出来。这就决定了在创业之始要把精力的分分秒秒、资金的分分角角,用到为了“卖出去”而“弄个什么东西”这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在确定了“业”以后再办执照。创业必须从小做起

创业基本矛盾告诉我们,创业需要的F与F的生成是不同步的。解决的办法是让创业所需要的F产生在从小做起的实践中。从小做起的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减轻目标实现对F需求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为F的较快生成创造条件,以解决基本矛盾。“小”是新企业的常态。创业是事物的初始,初始的东西总是小的。这不仅是因为小的事物中蕴含着生存、发展、强大的基质和成长的无限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小,才易于筹谋、看透和把握,才能在探索的实践中成竹在胸。如果起点规模大,会把创业者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增长的能力,过早地推到了极限而发生混乱与失控,强化了基本矛盾。

从小做起对于“能力增长适应创业实践对能力的需要”是极端必要的。一是对项目内涵的理解,是在项目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加深的。二是开拓市场的能力,是在小规模进而少量产品的销售中锻炼出来的。三是管理的能力,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

在创业中一开始就追求高起点,能够运转起来的企业很少。只有那些从小做起,在生存的压力下备尝艰辛,在残酷的竞争中摸爬滚打,在经受挫折中逐渐成熟的企业,才得以生存并慢慢地发展起来。讲清项目问题

项目的重要性要求创业研究的内容要首先正确回答与项目有关的问题。充分理解项目的发生与选择是一个实践过程。

不要把写“计划书”当做选择项目,也不要把创业起步归结为“创办新企业”的建团队、办执照。这些作为营造创业氛围、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另当别论,但是它不符合企业发生的内在规律,不是创造企业的正确实践。创业之始乃至相当一段时期,要千方百计打造项目优势,这是关键与根本。如果刚迈进创业门槛就先摆阵势、铺摊子,是在“务虚不务实”中把有限的资源消耗了,把失败预先设定了。创业起步的“四要四不要”

要从小做起干起来,不要纸上谈兵;

要花气力选好项目,不要先去注册;

要寻找项目的命根,不要先找资金;

要培育项目的优势,不要先搞形式。用规律认识先后产生的观点

1.先资格,后资本

2.先打工,后老板

3.先探索,后真干

4.先育根,后长叶

5.先配角,后主角

6.先不败,后求胜

7.先务实,后务虚

8.先困难,后容易

9.先市场,后工厂

10.先样品,后批量

11.先试验,后规模

12.先做小,后做大

13.先做专,后做宽

14.先做近,后做远

15.先集中,后分散

16.先运转,后盈利

17.先生存,后发展

18.先利他,后利己“先后”的要义是:从小做起“动”起来,找到根子“干”起来,创造条件“活”下来,稳定模式“转”起来。指导实践的作用

用规律认识实践问题得出了观点,用观点解决具体问题产生了方法。观点和方法一起完成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这里,以“项目运作”为例介绍几种方法。模拟的办法

模拟是小规模、试探性的运作,是以产品功能实现为核心,完成对要素的联合把握。

物质性产品的模拟方法。把产品的小批量生产交给别人,自己提供标准进行检验;以租赁方式用别人的厂房设备自己干;与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对方管生产,自己做销售。总之,用别人的生产条件生产自己的产品,然后通过直接面对消费者来检验:功能与缺陷,市场容量,目标群体等。当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的时候,再进行自己的产业投入。

非物质性产品的模拟方法(见图1—6)。对别人的通路、平台和品牌,采用借用、租赁与合作的办法,达到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够让目标客户知道、购买和评价你的产品的目的。“借一租—合”分别对应“通路、平台和品牌”产生九种方法。图1—6 非物质产品的模拟方法

虚拟销售的通用方法。把通用的创业顺序颠倒过来,用虚拟销售的办法,从销售开始逆向推进。找到一个与你的市场目标贴近、在功能上可以替代的商品来销售,先解决市场问题。有了对产品的理解和销售经验再开始自己的生产。运转的办法

运转是以销售为核心,创造收入来补偿耗费,以实现运转的条件,达到企业成活的目的。

策略:小、专、点。规模要小,由生产能力的设计所决定的整体规模要小;功能要专,把资源优势聚焦到一个功能上来;只做一个点,为实现最低成本的销售,把销售集中在一个城市,为“两个重点”创造条件。

重点之一:减。一是减轻补偿的负荷,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的条件,减少或规避固定成本的投入;在投入数量和时间上以实现运转为限度。二是减少运营费用,以运转为尺度制定费用标准;设计项目实施的阶段,规定阶段的费用额度。三是抓住费用的最大头,千方百计控制它。

重点之二:增。增加销售收入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以销售为中心的组织建设。要解决产品卖给谁和怎么卖的问题,先要解决谁来卖的问题,即以销售为目标的人员配置、责权利安排和薪酬设计等。第二步:以销售为目标的营销基础的建设。具体到产品介绍、概念、包装、价格、客户资料等。第三步:销售模式的设计与探索。设计几个套路并一个一个地去试,在试的过程中修正和稳定销售模式,建立业务流程。销售的办法

点规模渗透是以一个城市为基础,通过蚕食手段实现终端的最大规模铺货,以产生虹吸效应的销售模式。

操作流程。开拓先行:先开通一条渠道中的销售终端,通过寻找、洽谈签订销售代理协议来实现。两个同步:以协议为根据给代理商送货的同时,开拓市场持续进行。一条渠道做透后再开辟第二条渠道。三个结合:送货、续货、结算相结合。

管理方式。“一点两面”。“点”是老板,负责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拓展的点(合同);铺货的量(收货单);续货的点(电话记录);结算的款(前期收货凭证)。一个面是市场开拓的负责人签订代理协议。另一个面是“两送一结”的负责人“送货一续货一结算”。这种简约式的管理做到了情况明、有效率、管得住。延伸思考

1.实践在创业学思想产生与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创业规律对创业知识体系构建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创业学研究的对象?为什么这样规定?第二章趋势与环境

中国人处在几百年来创业的最好时代。我们拥有自主的经济生活权利和选择自己发展目标的社会条件。这是过去的人们所渴望而不曾拥有的。

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会影响每一个人。21世纪中国的趋势与潮流是什么?新世纪的发展中这会有许多变化,但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不会改变。从人性这个自然的永恒和市场经济这个社会的永恒出发,会发现几个长期起作用的、影响社会生活的矛盾。

这些矛盾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技教育等领域来自民间的创办经济实体的大规模创业活动。这将是21世纪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它是已经初露端倪并将蓄势待发的巨大能量,有着钱塘江大潮般汹涌的气势,是千流归海般的必然。它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命运并影响人类社会的世纪浪潮。第一节创业的社会趋势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选择个人发展目标的前提,预见并跟定大势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趋势是矛盾制约的,发现了矛盾就知道了趋势。大矛盾就是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大问题、大困难。因为这样的矛盾是无论如何也要正视和解决的,解决的方法、过程和后果造就了趋势。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大矛盾?它又是怎样决定趋势的呢?人性与市场结合的必然

怎样增加个人财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共同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选择创业的自然趋势,因为市场经济使得通过创业来增加财富成为可能。

人性驱动创业

什么是人性?多学科的共同结论是: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思维和形体活动的最终目的。什么是利益?利益被经典地概括为“需要的实现”,即得到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人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要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为不同层次,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有最高层次的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至此,可以这样下结论: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本性。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从娘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但怎样改良呢?最显而易见、最具常识性的办法是增加财产。

通过何种途径来增加财产与社会制度相关。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导向,这决定着追求利益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好的制度能够规范人的选择,把它引向增长社会财富,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促进文明的进步。市场经济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渗透力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把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要求引向市场,转化为创业行为。对于一个心理发育正常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特别是那些拥有很强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自主、自立、自尊、自强意识的人,通过创业实现利益几乎是最重要的选择。

市场牵动创业

今日中国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我们已经并正在改革与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合理与永恒以及它永不衰竭的活力,来自它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即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由选择生活与发展的权利。同时它也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进行了规范,即个人需求实现的前提是为社会创造一种需要。于是,为满足个人需求的一切努力,在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不可替代的经济形式。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是人性与制度的结合。这个利益的结合部通常是用创业连接的。不论什么人,哪怕仅仅是出于生计的考虑,也会尽可能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用于增加收入。市场经济的法则使得通过创业谋取利益成为可能。创业,成为个人与社会结合的端口,成为激励和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方式。同时它也是社会回报个人贡献的通道。创业就像连接车厢的挂钩,它把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使经济的列车轰鸣前行。

尤其是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条件下,“在生命财产相当安全的场合,一个人如果不把他能支配的财产用于投资,说他不是疯狂,我是不能相信的”。谁不相信?是那个叫做亚当·斯密的英国人。

财富依赖创业

假设你家的鸡一年下100个蛋,吃掉50个──消费了,另外50个用来孵小鸡──投资了。家庭和国家的情况都是这样:为了增加财富,就要将当年生产物的一部分用于追加来扩大生产,这个追加就是投资。投资的数量一般决定着生产扩大的规模和物品增加的数量,进而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句话:投资决定经济的增长。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直接投资的经济领域是有限的,这是由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投资的资本只能是私人资本,包括私人股权资本、债权资本、各类职业金融资本和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其他各种经济形式。这样,每个单个的人便成为投资主体。“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

可见,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即需求的满足是伴随人生的愿望,而实现的道路则与社会条件有关。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在满足个体需求的前提下为社会创造需求,引导人们为实现个人利益而首先创造社会利益,同时为实现个人利益提供现实的路径。自由人群体的必然走向

今日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上空前的巨大变化。人们从多个角度概括它: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人治走向法治;由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等。在所有的变化中,最基本、最有影响的变化是:自由人群体的持续产生且数量日益扩大。这是一切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一切现象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将影响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

自由人群体来自社会分化

分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渐进的方式扩大着规模,到了世纪相交的当口变得急剧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企改革把将近半个亿人数的职工分离出来,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有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上挣扎出来。在新世纪之初这一分化显现出普遍化趋势。而这还仅仅是开始,更大规模的分化还在继续,但它仍然是自由人群体的一个小的部分。

自由人群体的最大来源是新增人口。分化对历史来说是瞬间现象,是相对记忆中的整体而言的,当对整体记忆淡化的时候,当“新新人类”成为社会的主体,与很久以前曾经有过的整体不再发生联系的时候,也就无所谓分化。可见,分化是相对原有的阶层、原有的身份和原有的稳定板块而言的。放眼未来30年或50年,已经分化出来的个体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代之出现的是无尽的新增人口,是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到了就业年龄的青年人,其总和应该以每年千万人计。

由分化而产生的观念革命

影响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单位观念、上级观念、本职观念、身份观念将随着分化的淡化最终归于由文字记载的历史。代之而生长出来的是对生存的忧患意识;自主、自立和自强的独立意识;寻找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磨合意识;自由选择的目标意识;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责任意识;由对财富的渴望而产生的发展意识;旨在增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积累自己可支配要素的资源意识;根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公平意识;还有竞争意识和机会意识等等。这些观念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来看分化就很像英国学者梅因用来概括世界文明史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们获得财富不再靠与生俱来的身份与地位,而是靠法制和商品经济原则下自由人的后天奋斗。

自由人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靠国企改革吗?从今向后看,国企不可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靠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吗?越过农业和工业实现“跳远式发展”:先不论大家都去搞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这种形式能吸纳的就业是很有限的。靠在流通领域中倒来倒去?靠炒股票?都不行。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等领域中的创业投资。

是什么决定了自由人群体必定走向创业呢?是自由人本身这个巨大存在引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两个问题会在观念的引导下自然地产生创业行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营经济地位的确立,为自由人创业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外,就业问题理所当然是政府施政的永恒课题,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政府同样会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来自民众创业,是不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永恒源泉。政府必然会竭尽全力创造条件,鼓励与支持自由人群体的创业活动,为个人投资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市场经济制度的创造过程和人口基数很大的现实产生了大量的自由人群体。市场经济制度决定了政府解决就业的局限性,同时为自由人群体的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

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经济的增长依靠投资会导致效率递减,单纯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率升高。可持续的增长要靠自主的内生动力创造需求,创业就是这个内生动力。

供求关系的常识

常识告诉我们,供给与需求是“永恒”和“同一”的。“永恒”是指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的现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就像5%的失业率和5%的资金利润率一样,都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同一”是指供给与需求是一个问题,相互依存、相互决定且相互创造对方,这是经典作家说得很透彻的观点。根据这个观点,不能把需求不足和失业看成是由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所致,这是用暂时的观点来理解永恒的问题。不能割裂二者的同一关系,孤立地看待需求,把眼睛盯在老百姓的钱袋上,忽略了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是与供给相联系的收入。没有稳定的收入或预期的收入,储蓄是不能用来消费的。总之,不能离开多数人收入的提高谈论消费需求。

扩大需求的办法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决定和相互转化,可以用图2—1这样一个链条来简单地表示。图2—1 供给与需求链条

从单个人的需求开始,个人需求的总和就是社会总需求。个人需求降低决定了社会总需求降低。社会总需求降低决定了价格总水平降低。价格总水平降低决定了投资激励的减弱。投资激励的减弱决定了居民个人收入的减少。个人收入的减少决定了个人需求的减少。如此循环螺旋下降的趋势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通过增加收入来增加投资。用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来增加投资和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和增加总需求是一种思路。更重要的是来自民间的创业投资。唯有创业投资才是可持续的、不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力量,才能大面积地扩大就业,增加多数人的收入,扩大需求,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产生积极的作用。

增加收入的途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