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9:19:23

点击下载

作者:李琼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中央决策

●胡锦涛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温家宝说:“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

●200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出胡锦涛轻抚小朋友脸颊,打糍粑,接受村民赠送的一卷手工织布的画面。

中央决定构建和谐社会

2004年9月16日,正值菊花盛开时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这次会议将构建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会议要求坚持最广、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会议指出: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005年2月7日,温家宝在200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温家宝说:

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10多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实现这一任务,必将极大地推进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中央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后,新华社评论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文章指出: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四条原则性的界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副所长赵子平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既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2005年春节,胡锦涛在贵州省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村民一起庆祝除夕。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胡锦涛轻抚小朋友脸颊,打糍粑,接受村民赠送的一卷手工织布的画面。

在此时,温家宝也正在河南贫困地区与艾滋病患者共度农历新春。他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与艾滋病孤儿吃饺子的画面也出现在电视上。

与普通百姓,尤其是与其中的弱势群体一起过春节,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这本身就向世人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实现和谐社会理想的强烈愿望。

2005年3月,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又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点讲话。

温家宝指出,要从三个方面,全面完成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一是着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三是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温家宝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诸子百家一直在学术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他们对“和谐”却都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希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热爱和平、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因此,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民心,受到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

起草和谐社会指导文件

2006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负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曾经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在当时,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这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12月,胡锦涛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2005年的早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此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

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既在实践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破题”,又在理论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积累新鲜经验,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做出全面部署,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的工作展开半个多月后,来自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工作人员齐聚北京,《决定》起草组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任组长,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永康任副组长。起草组首先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起草工作进行理论准备。

从新年伊始到春暖花开,从炎炎夏日到凉爽金秋,起草组成员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起草工作,起草组的同志们废寝忘食,经常工作到深夜。

在将近8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11次全体会议、36次工作班子会议,连同小组会议在内,各类会议总计100多次,对《决定》稿反复修改。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决定》稿在反复研讨中不断完善。《决定》的起草工作始终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的。《决定》形成的每一稿,胡锦涛都认真审阅,提出重要指导意见。

历时近8个月的起草过程中,胡锦涛先后主持4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和进行研究,并做出重要指示。

随后,胡锦涛多次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决定》起草提供了重要指导。

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深入城市社区、企业车间、民族村寨、田间地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胡锦涛强调: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起草组根据中央要求,努力总结党长期以来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努力从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努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来勾画蓝图和前景。

2006年2月22日,中央专门下发通知,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征求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讨论,向中央报送了124份书面报告,结合各自实际,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3月,为了起草好《决定》,起草组组成6个调研组,分赴全国12个省区,就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调研。与数以百计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并到农村、企业、社区实地调研。在基层的所见所闻所感,极大地丰富了起草组成员的思想认识。

起草组还邀请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组织专题研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起草组还进行了集体研究、联合攻关。

7月31日,中央将《决定》稿下发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党内老同志和部分党外人士对《决定》稿深入研究,共返回了156份书面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2594条。

8月14日,中南海怀仁堂高朋满座。胡锦涛在这里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决定》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起草组对每一份报告、每一条意见都进行了反复研究,共吸收687条意见和建议,然后精心地做了修改。《决定》稿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步完善、成熟。

9月25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决定》稿起草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定》稿提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

随后,文件起草组根据会议精神,对《决定》稿进行了深入修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后,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讨论情况的汇报,并对如何修改做出重要指示。起草组又对《决定》稿进行认真修改。

2006年11日15时,《决定》草案摆在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坐席前。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决定》,获得全会一致通过。《决定》描绘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决定》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施。《决定》强调,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并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等4个方面,提出了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针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决定》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就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6大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决定》着眼于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观点,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出台构建和谐社会决定

2006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这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2007年3月7日,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组委员。委员们争相发言,积极建言献策,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认真听取了海飞、张俊九、莫文秀、冯巩等14位委员的发言后,胡锦涛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胡锦涛强调:

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委员们认为,胡锦涛关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讲话,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认为,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应“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有机地将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在一起,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说,“共建共享”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这一思想的提出将极大地激发社会各界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说,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同时也应充分享受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对于让大家共享建设成果,我理解除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外,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应更加丰富。

应代明代表说,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广大人民的参与和奉献,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才能稳步向前。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陆栋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这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说,建设和谐社会一定要发动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只有这样在享受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时,我们每个人才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咸宁市委书记许克振说,只有人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

胡锦涛、吴邦国等中央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在报告中针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新的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后,首都各界举行各种专题座谈、讨论会,学习胡锦涛的讲话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工委书记李红兵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既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上海市闵行区民政局局长陈志福认为,民政工作,就要像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很多年过古稀的老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共建的先行者。没有他们的工作做基础,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果。我们今天回报他们,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辽宁省抚顺市市长刘强表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是有机地将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起来,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是共建共享的基点和前提。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的历史观和群众观,更加明确了我们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

成都市成华区委书记宋朝华说,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像胡锦涛总书记说的那样,“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直接面对群众,肩上承担着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的重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心履职。

在成都做保姆的金堂县赵镇农民李晓燕,从电视上看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她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一群人,建设和谐社会没有把我们抛在一边,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和鼓舞。3年前,家里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了,当时我们曾为日后的生活发愁。后来,政府替我们办了社保,我55岁之后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每个月“领工资”。经过劳动局的免费培训,我爱人学会了开车,现在在县城里的一家企业当司机。孩子上学的学费也全免了,每年底还能收到集体土地收益的分红,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现在,我们全家人要积极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家住上海阳曲路760弄的彭美娟曾经因为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自从小区开展“知识完善人生、学习改变命运”活动后,彭美娟报名学习服装设计,最终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走上了自主就业的道路。她说:“胡锦涛总书记说,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我的家庭而言,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忘记我们,社区干部经常为我们提供学习、就业等帮助,他们不正是在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吗?”

广州祈福新村居民朱钧镕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创建和谐社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创建和谐社区,除了政府要建章立法,开发商、物业公司要守法依规,实行民主管理外,每一个业主也要努力做一个合格居民,积极参与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积极参与制定社区管理规则,规则定下来以后,要自觉遵守。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也认真学习中央构建和谐的精神,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

安徽省铜陵市小学生张扬在《携手共创和谐社会》这篇作文中写出了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创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来,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辛勤的工作,那我们的社会必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平安幸福的和谐社会。

一个小学生在《创建平安家庭,共创和谐社会》这篇作文中表达了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

创建和谐社会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的事,而是社会中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希望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把自己的事做好、把我们自己家庭建成平安家庭,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量,这样,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就将成为和谐的社会。

一个中学生充满信心地说:“愿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和谐会如阳光下的镜子折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一些学生还主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思想道德建设倡议书,他们在倡议书中说:“我们要明礼诚信、爱国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遵守社会公德,提高公德意识……”

二、贯彻实施

●在上海鲁迅公园,现场设置的“地质与资源、地质与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与城市发展”等内容的宣传展板,是对游客进行的一场地质科普知识教育。

●王玉珍说:“我们今后的创作,要突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孙俪在上台领奖时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爱地球,更爱我们身边的人,更要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陕西政法维护公平正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陕西省政法系统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

陕西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创建平安陕西”破解发展难题,忠实实践“执法为民、管理利民、服务便民”,努力抓好整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陕西省司法厅深入开展了“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为政府、市场和人民群众主体提供法律服务,努力使“司法为民的理念”具体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发挥检察机关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的职能作用,注重维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市场秩序,注重事关人民群众子孙万代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使检察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

陕西省人民法院实行“开放式工作方式”,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法院工作的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

他们建立了节假日值班、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制度,完善假日法庭、农忙晚间法庭、车载流动法庭和速裁法庭等便民措施,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努力实现司法公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此期间,陕西省政法机关十分注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执法公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在公开的内容方面,陕西省重点围绕容易产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容易发生违规办案、执法不文明,容易发生玩忽职守、执法不作为,容易发生地方、部门保护和违法干预案件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进行规范和公开。

法院系统重点推行了立案公开、审判公开、执行公开。检察系统在大力推进“检务10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规则等12项公开内容。公安机关由过去单一的警务公开,向全方位的执法公开推进。

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以主动公开为主,申请公开为辅,全面、及时、真实地将依法管理事项向社会公开,把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外的所有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陕西省政法委书记宋洪武说:

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在推进执法公开工作中,陕西省始终遵循并坚持这一衡量标准,采取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公开测评等办法,对群众满意率低的单位下发警示通知书,真正做到了公开到位不到位,由群众说了算。

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实现了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的转变,执法公开工作规范了执法程序,保证了各个执法环节的公开、透明,更加注重实际,更加贴近群众。

经过努力,陕西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许多群众反映,执法公开真正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密切了警民关系。现在到政法部门办事方便多了,办事流程、时限和规定都公开上墙了,一目了然,干警的服务态度也好了,效率也高了。2008年全省公众对政法队伍整体形象给予了充分肯定,持肯定评价的达到了77%以上。

在陕西省众多的执法单位中,渭南市临渭区检察院表现得尤其出色。在渭南市检察院系统,每个案件从开始受理到结案全部在网上办公,杜绝了人情办案。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陕西省涌现出无数深受人民爱戴的优秀检察官。西安市临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书田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书田用“生活只求过得去,工作必须过得硬”、“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价值”的人生誓言和闪光足迹,震撼了八百里秦川。

王书田说:

只有公正查处百姓身边的蛀虫,群众才会对法律有信心,对党和政府有信心!

王书田关心的,不是案值大小,而是法律的公正、农民的切身利益一次,临潼区零口镇某村庄的村民举报,该村村支书潘某贪污村里两万多元收益款,举报信言辞激烈。王书田接到报案以后,他连夜组成工作组驻村办案。

当时正值天寒地冻,有的人不理解:为两万元一个小案,着急上火地赶去,值得吗?

王书田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十分严肃地说:“两万元案值不大,但对贫困农民来说,可是个很大的数目。老百姓最关心对身边腐败的查处,只有公正查处他们身边的蛀虫,才能使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案子有大小,公正无大小。案小意义未必小啊!”

工作组进村后,村里管账的提来一个编织袋,“哗”地一倒,存了8年的各色单据,堆了满满一床。

王书田和他的同事们面对这种情况,丝毫没有退缩。他们十分认真地投入到了调查工作中。

当时,王书田等人住在镇政府的简易平房里,他们每天步行10多公里山路,在一堆乱账中,上下对接,重建账目,并走访村民。

终于,潘某收取村窑场发包收益款未入账的事实,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此时,王书田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关键是找到承包窑场的人取证。但是,春节临近,人们忙着过年,加上承包人怕得罪人,避而不见,他们几次登门,都扑了空。

王书田十分坚定地说:“必须在年前给群众一个说法!”

偶然一个机会,办案人员得知证人在家,于是连夜从镇上向村里赶。当晚大雪纷飞,山路阻断。王书田说:“今天就是下刀子也要找到人!”

于是,王书田等人用塑料布往脚上一包,在漆黑的夜里顶风冒雪,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村中。

证人见到王书田和他的同事,又是吃惊,又是感动,他不但主动提供证言,还热情地推荐另一个窑场承包人帮助作证。

因为证据充分,潘某主动交待了贪污事实。

案件突破后,不少在旁观望、占欠集体款项的干部,主动将手中的公款上交,30多万元公款回到了镇政府手中。

大年三十当天,尚未领到工资的老师领到了工资,村民们也扬眉吐气,过了一个舒心年!

后来,王书田又先后查办10多起类似农村基层“小案”,他的名声响了。当地的群众提起王书田,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王书田和他的同事们努力下,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很大改善,呈现出十分和谐的面貌。

辽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

2005年8月21日,辽宁省政府正式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

要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社会中介机构为载体,逐步确立信用秩序,构建信用文化,改善信用环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

与此同时,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以常务副省长许卫国为组长,有省直50个部门参加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这标志着“诚信辽宁”建设正式起步,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时隔不久,辽宁省又在沈阳召开全省会计诚信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致信慰问全省广大财政干部和会计工作者。他们在信中要求:

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大力推进会计诚信建设。要在全省上下形成重视会计诚信、自觉遵守会计法规制度的社会环境。

要加强政府对会计行业的监督管理,推进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情况。各单位负责人要严格履行会计诚信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支持会计人员依法执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广大会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自律意识,争做诚信模范。

广大财政干部和会计工作者要讲政治、重诚信,清正廉洁、依法办事,为推进辽宁的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许卫国在辽宁省会计诚信建设大会上发表讲话说: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诚信是会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打造诚信辽宁,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迫切要求。

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辽宁省很快形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的良好风貌。

一次,家住辽宁省岭前街61号的谭女士急匆匆来到桃源社区,请社区想办法帮她找回存错的100元手机话费。

谭女士说,昨天下午,她到某银行为家人存手机话费,因为银行柜台排队人较多,谭女士就来到银行自动柜员机前。第一次使用自动柜员机,谭女士比较紧张,但还是按照语音提示完成了缴费。

操作结束后,谭女士立刻给家人发信息让其查询话费,可是家人回信息说预缴费手机根本没有100元话费存入。

谭女士急忙翻查一下自己手里的打印凭条,发现由于对柜员机操作不熟悉,当时又紧张,将自己家人的手机号码输错了。谭女士感到非常懊悔,“怎么就没有看清楚呢!”谭女士为自己的一时粗心深感自责。

谭女士立即又回到银行咨询,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只是代缴话费,无权为她找回话费。

谭女士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又给中国移动辽宁话费服务中心打电话,移动公司表示可以调查,但是何时能找回话费也不得而知。我想试着和对方手机的机主联系看看,希望能把钱找回来。”

桃源社区工作人员张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谭女士输错的手机号码,机主是一位姓张的先生,也是本地用户。

张先生在听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解释后表示谅解,他查询了自己的手机话费后当即表示返还谭女士100元话费。

第二天,在桃源社区工作人员张颖的陪同下,谭女士见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没有贪小便宜,他十分爽快地将100元话费返还了谭女士。

当时,谭女士非常高兴,不仅充错了的手机话费失而复得,她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谭女士说:“100元钱不多,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任,让人觉得心里特别热乎。”

辽宁省青少年也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诚信号召,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诚信建设做贡献。辽宁省的一个高中生向明星为商品代言这件事情提出忠告。他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明星代言的一些看法:

明星代言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诚信。

从商家角度来说,诚信是对广大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叫明星说空话说谎话,昧着良心做生意的商家从来都不可能做大做久;从明星来说,诚信是对其粉丝最起码的负责,因为很多人对明星的话深信不疑,选用明星推荐的产品,如果明知产品有假,为了金钱利益还去代言,这种行为不仅不能为商品加分,还要使自己掉价,掉人格的价……

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利益驱动水深似海,但无论局势怎么诡异,只要存有一颗正直善良诚实的心,做诚信的商家、诚信的明星,强强连手,诚信是一种宝贝似黄金的品质,为产品加分为人格加分。

我们期待每一份明星代言的广告背后都有一颗真诚的心,而这也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以后明星代言商品,如果商品出了问题,明星要连同厂家一样承担连带责任,我认为这个政策很好,有效地加大监管机制也是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强有力手段。

控制外延可以覆盖得更大,那些没有得到审查的发布平台、报纸、电视、网络等,也要在出现问题时承担连带责任。

而明星们也觉得,在微笑着向消费者推荐某一件产品的时候,最美的不是微笑,而是一颗诚信的心。

江苏积极建设新农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江苏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为了建设新农村,江苏省政府提出,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又能做的实事做起,在基础设施建设、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三方面向“三农”倾斜,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力争在5年内,全省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实现翻倍。

二是500万农民转移工程。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出去打工,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创业。

三是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争取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0万人和农民创业培训50万人。

四是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避免城乡一体化和村庄一律化,对旧村进行改造完善,并注意保护古村。

五是乡村道路通达工程。用5年时间建设农村公路4万公里,真正实现“村村通”。

六是农村清洁工程。对县、乡河道进行疏浚,探索简易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大规模种树进行“补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