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4:48:03

点击下载

作者:黄坤尧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

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试读:

文前彩插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古文观止》导读

黄坤尧

一、古文与白话

古文,泛指古代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书写以方块字为主,称为汉字。古代的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简帛、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字体,一些古老的字体如甲、金、简帛等,很多现代的专家学者都能大致辨认出来。汉代以后楷书流通最广,到今天还是全民日用的字体。五十年代以后汉字虽有繁、简之分,但只是两套并存的书写形式,所谓繁简由之,基本上并不影响沟通和表达。而汉字更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有生命力而又鲜活的文字,连联合国都在使用。欧洲的拉丁文相对来说就显得古老陌生,流通不广了。

古文亦指古典的文章,或指古代文体,又称为文言文。中国古文的历史跟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可以说,有甲骨文的时候,就有了古文;在甲骨文以前,口说流传,后来记录下来的,也是古文。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反对骈文束缚思想,窒碍性灵;主张恢复周秦两汉的古典文风,自由书写,畅所欲言,具有文艺复兴的意义,同时亦有普及教育的意味,因此引起了一代文风的改革,由骈入散,解放文体,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末民初,而这也是文言文最辉煌的历史。中国的古籍文献,例如《文苑英华》、《四库全书》等,几乎全部用文言写成;甚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历代相传的文献,也使用汉字载体及文言书写的系统,以此保存文化,并视为珍宝。

古文跟现代的白话文相对,又称文言文。晚清政府为了救亡,开发民智,面对时代的呼唤,推广国语,提倡白话文。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无锡白话报》创刊,之后杭州、绍兴、苏州、宁波、上海、安徽、广东、西藏、伊犁、潮州、北京、蒙古等地的白话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盛行,文言文黯然失色,也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现在白话文当道,但在个别小众的圈子里,文言文还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而且以一种有内涵、有品位而又高雅的方式存在。此外,随着网络书写的流行,现代人喜欢“我手写我口”,导致口语横流,更因为科技发展及新鲜事物的出现,涌现了大量新创的“潮语”。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一旦“潮语”主导了新闻媒体及书写领域,白话文可能很快也会汇入文言文的系统,成为新一代的古文。没有哪种新文体是永远年轻的,但古文却能够万古长青。

为什么说古文可以万古长青呢?古文也曾年轻过,随着年代的层层累积,就像树干的年轮不断加密一样,焉能不古?古文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载体,运用吸星大法,鲸吞天下,兼包并蓄,无所不容;然后经过集体的吸收和消化,再通过历代作者的反哺锻炼,渐渐定型为一种稳定规范的文体,更变得易学易用了。此外,除了食古而化之外,古文也不断地汲取当代的新词语、新句法、新观念、新思维。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每一篇都深具创意,各有个性,否则陈陈相因,读者早就闷透了,又怎能流传久远,弦歌不绝呢?从

《左传》

第一篇《

郑伯克段于鄢

》开始,里面就有很多精彩的对话,例如“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句,虽是公元前七二二年的口语记录,距今二千七百多年了,听来还是亲切明白,虎虎有生气。其他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背城借一”,“乐而不淫”等,都出于《左传》,现代人读来也没有什么隔阂。由此看来,将来的“古文”仍会不断吸收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法,以及外语翻译等,融为己用,变幻多姿,自然可以万古长青了。

假如说口语是我们的母语,也就是第一语言,那么古文就是我们的第二语言了。第一语言是不学而能的,只要在相应的环境中生活,就不难掌握;而第二语言就得通过学习掌握,例如学好英语要多读多听多讲多写,而学习古文更为简单,古文跟我们有文化上的血缘关系,通过阅读就可以写出简明通顺的文言文。读者不妨做一个小实验,每星期读一两篇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所选的篇章,全书不过四十六篇古文,多读几次,弄懂了字词句法,明白文章大义,那么一年之后,文言文写作自然就会条理清通,而白话文亦得心应手,愈见精进了。至于思维深度、意象芳华、感情意境,那就得看个人的造化和努力的维度了。进一步来说,当代的“潮语”可以说是第一语言,而白话文就跟文言文一样,可能都是第二语言,我们写文章不可能全依口语直录,否则绝无文采可言,有必要通过学习来提炼和修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其实好的白话文还得从文言文中汲取养分,从而传神写意,挥洒自如,将来我们说不定还会回到文言文的母体之中,或文白兼容,或文白由之。但那是后话了,由于古今语言的质变,现在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不必混为一谈。

二、清代《古文观止》的出版

吴楚材(一六五五至一七一一?)、吴调侯选的《古文观止》,与蘅塘退士(孙洙,一七一一至一七七八)的《唐诗三百首》一样,流传广泛,历久不衰,可以说是诗文选集中的双璧,发蒙养正,易于诵读,初学写作,尤为实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章之道,与此相通。读者如果能够精读四五十篇,领略语感,掌握行文技巧,自然也可以驭文有术。《古文观止》初刻于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五月端阳日吴兴祚(一六三二至一六九八)撰《序》,称赞此书:“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又云:“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足见此书的功效,除了选录名篇精品,考订声音点画之外,编者二人更是汲古功深,善于把握运笔技巧。其后康熙三十七年仲冬浙江文富堂刊本,有二吴合撰的《自序》及吴乘权的《例言》,却没有吴兴祚的《序》文。二吴《自序》末段云:山居寂寥,日点一艺以课子弟,而非敢以此问世也。间有好事者,有所许可辄手录数则以去,乡先生见之者必曰:“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宜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余两人默然相视良久曰:“唯唯,勿敢当,勿敢当。诚若先生言,抑亦何敢自私?”退而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付诸梓人,以请政于海内君子云。康熙戊寅仲冬山阴吴乘权(楚材)、吴大职(调侯)氏题于尺木堂。

二吴似未及见吴兴祚的《序》,否则何以删除不录?此外二吴似亦未及见康熙三十四年的初刻本,到了康熙三十七年可能也只有稿本而已,而文富堂本可能就是“付诸梓人”的始刻本了。其后《古文观止》一纸风行,版本亦多,但一般都只录吴兴祚《序》,却没有采用二吴的《自序》,究竟原因何在?或许是吴兴祚官大,名气也大,而二吴只是没有多少人认识的教书先生,说来可能也令人泄气了。《古文观止》集各选本之大成,分量适中,同时也是两位教书先生平日课业的教材,二人精思抉奥,故有“观止”之叹。《古文观止》三百年来灌溉后学,到现在还是合用的,可是二吴的生平却比较简略,所知无多了。

吴楚材,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山阴州山(浙江绍兴巿)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十六岁(一六七○)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在福州辅助伯父吴兴祚之子学习古文;其后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屡试不中。除了与侄儿吴调侯合编《古文观止》十二卷之外,康熙五十年又与周之炯、周之灿编纂《纲鉴易知录》一○七卷(其中包括《明鉴易知录》十五卷),亦是国史入门的普及读本,流传广泛。吴兴祚《序》云:“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气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兼写他们叔侄二人学力深厚,具有编纂《古文观止》的良好基础,足以指导后学。

至于吴大职,字调侯,是吴楚材的侄儿、吴兴祚的侄孙,生平资料传世更少。二吴虽工于举业,指导学生,可是自己却未能考中,功名无望,只能寄意于典籍之中,从事编写教材的工作,最后终以《古文观止》、《纲鉴易知录》二书知名于后世。至于《古文观止》的初刻问题,目前尚有疑点,有待深究。

三、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

三百年来《古文观止》流传久远,版本众多,选本、注本更不胜枚举,网上数据也很普遍,珠玉在前,实在也没有太多的表现空间。不过为了配合新时代的阅读需要,有必要精选篇章,重新加以注释及语译,希望每篇作品都能展示现代的视野,带出新观点、新思维,衡文审美,古为今用,以期有益于世道人心。除了鉴赏名家作品,同时亦可用作中学生学习古文的入门参考书。此外,更希望大家认识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或试笔练习,进而拓展语文的使用空间,深化白话文的思绪神韵,悟识渊微,提升意境。《古文观止》原书十二卷,选录古文二百二十二篇;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选录四十六篇,约占原书四分之一,都是名作中的名作。《古文观止》所选作品,计有《左传》三十四篇,韩愈二十四篇,苏轼十七篇,司马迁及《史记》十五篇,《国策》十四篇,欧阳修十三篇,《国语》、柳宗元各十一篇,《檀弓》六篇,苏洵、王安石各四篇,《公羊传》、陶渊明、苏辙、王守仁各三篇;其他作者各仅得一二篇而已。可见所谓古文,以周秦古籍为主,唐宋八大家作品次之;其中尤以《左传》最多,共占两卷,自是千古文章的典范。卷十二选明代古文十八篇,而不选南宋、金元及清代的作品,反映编者的衡文观点,重古轻今。惟入选作品多属公认的古典名篇,佳作琳琅,长短适中,采掇英华,精彩动人,自然易于为大家所接受。

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选录《左传》九篇、周秦文十篇、汉唐文十三篇、宋明文十四篇,合共四十六篇。《左传》载录春秋列国的史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观点鲜明,议论深刻,重视理性精神,反映人性的复杂,跟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息息相关的,实乃千古常新,令人难以割爱。周秦、汉晋、唐宋各代文章各有精彩表现,只能尝鼎一脔而已。明代文只选四篇,表现时代的风神,亦足以跟古代的名家争胜,限于篇幅,有些无奈。当然,如果不以《古文观止》的作品为限,大家重新选编及评鉴历代文章,可能就不一定是这样的格局了。不过大同小异,很多名篇还是会出现的,只是互有取舍而已。如果真能精读这四十六篇作品,认识文章写作的入门之道,必有进境。

本书所选作品,以古文为主,其他如《滕王阁序》乃骈文作品,对仗工整,流丽华美;而《秋声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属于赋体作品,音韵铿锵,意象高远。此外《读孟尝君传》则是极短篇的作品,全文只有四句,起承转合,干脆利落,论断精辟,显出力度,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说清楚了,就像诗中的绝句一样,难度极高,值得读者注意。

四、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的题材分类《古文观止》内容丰富,牵涉很多不同的复杂话题,其中最古老的《左传》、《国语》,距今二千五百年左右,而最近的明代作品,亦已达四百年以上了。但很多作品都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可以跟现代接轨,跟我们对话。中信国学大典的《古文观止》大概可以分为君道、论战、劝谏、外交应对、史论、史传、德性修养、臣道孝道与师说、抒情写意、名楼与园林、寓言、文艺理论十二项主题。

1.君道:在《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工于心计,明知弟弟共叔段要夺权,搞叛变,更不断地扩充势力,也要让他一步步跌入预设的陷阱之中,认为对方“多行不义必自毙”,动了杀机;然后又怪责母亲偏帮弟弟,把她放逐,后来幡然觉悟,又把她从大隧之中接了出来,母子和好如初。从这两件事来看,郑庄公最后虽然也能流露出孝思,但心胸狭窄,缺乏国君的度量,史书评论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明显是严辞谴责了。至于《公子重耳对秦客》,重耳在流亡途中听到父亲晋献公逝世的消息,哭出了真情,而且巧妙地回避了秦穆公“时亦不可失也”的建议,不谈私事,不肯借此机会谋夺君位,因此连秦国人也赞他“仁夫公子重耳”。重耳与郑庄公相较,高下立判。

2.论战:在《

曹刿论战

》中,曹刿认真考察战场的形势变化,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略,打击敌方的士气,出奇制胜。至于《子鱼论战》,子鱼则主张在楚军尚未完全渡河之际出兵袭击敌人,其后又请求在敌人阵势未成列之时进军,可是宋襄公自称仁义之师,不肯答应,错失了良机,甚至提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泥古之论,善待敌人,其实就是虐杀自己的军队,终于大败而回,连自己也受了伤。曹刿、子鱼的战术运用均因地制宜,可惜遇上的国君不同,结果也就一胜一负了。

3.劝谏:《

宫之奇谏假道

》与《虞师晋师灭夏阳》说的同是假虞伐虢、唇亡齿寒的故事。前者是宫之奇向虞公分析晋人不可信赖,不应为贪图小利而牺牲邻国,自取灭亡;后者则通过荀息和晋献公的对话来析论虞公的性格,荀息认为虞公一定会为了礼物,不听宫之奇的劝谏,并且直言“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可见虞公为人愚不可及,人所共知,最后害人害己,至死不悟。而宫之奇面对这位昏君,只能提早率领家族逃亡到曹国去了。《

召公谏厉王止谤

》中,召公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告,希望厉王尊重民意,但暴君又怎么会听到人民的声音呢?最后还是被人民赶走了。以上两则都讲不肯听信忠言的下场。《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由邹忌照镜爱美,希望听到妻妾及友人的赞美,结果一见到城北徐公,即大愧不如远甚,因而悟出世间赞美很多都是谎言;于是以这个故事劝说齐威王,奖励人民讲真话,结果齐国大治,诸国来朝,原来吏治清明比使用武力更能得到邻国的认同。《

触詟说赵太后

》写赵太后不肯派遣幼子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甚至声明拒谏;触詟入朝跟她闲话家常,希望为少子谋求一份差事,如此从关心子女着眼,谈到培育子女不能过于溺爱的问题,从而打动了这位母亲,令她答应放手让孩子走出去,学习成长。以上两文充满戏剧性情节,语言幽默,生动有趣,并表现出不同的游说技巧。

4.外交应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挑起秦国和晋国的利益冲突,希望保留郑国作缓冲地带,对秦国自然有利无害,其中“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一语中的。《

王孙满对楚子

》则责以大义,指楚庄王不能窥伺国家神器,所谓“在德不在鼎”者,表示周朝仍然得到民心的支持。《

齐国佐不辱命

》一文中,齐国佐宾媚人跟晋国谈判,拒绝晋国不合理的要求,义正词严,最后更表明如不得已只能“背城借一”,拼死一战,除了以武力保家卫国,更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宾媚人在处于下风时仍能说出道理,该文自是一篇精彩的外交辞令。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批评蔺相如外交手法过于拙劣,容易得罪秦国,更予人出兵的借口;最后得以成功,只能说是天意,“天固曲全之哉”,有些侥幸了。

5.史论: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上》及苏辙《六国论》,专论秦国的兴衰及跟六国的关系。李斯反对秦国驱逐六国的人才,建议应善用人才,以史为鉴,成就霸业。所谓“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消除褊狭的民族及地域观念,天下一家,有容乃大,尤能发人深省。贾谊探讨秦国由秦孝公变法崛起,经历长期的艰苦经营,及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威权达于顶峰,却又迅即覆灭的原因,在于倒行逆施,迷信强权和诈术,以致民心尽失,实乃自我摧毁。本文最有意思的是在末段将陈涉抗秦的武装力量,跟六国的整体国力、人才作比较,发现二者根本不成比例,前者却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巨人推倒了,因而得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令人信服。苏辙认为六国的整体力量加起来比秦国大得多,不应该输掉这场战争的,因而推论当时六国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其实六国只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有时采用合纵政策,联合抗秦,只是为势所逼,大家各有盘算,根本就不具备长期合作的条件;苏辙以韩、魏作前线,齐、楚、燕、赵“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即作后方的支持,相信只能短期奏效而已。最后唇亡齿寒,看来六国的覆灭跟假虞伐虢的故事有点相似。

6.史传:《伯夷列传》中,伯夷批评武王伐纣,反对以暴易暴的政权更迭方式,最后以不食周粟表明立场,坚持个人的志节,“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司马迁借题发挥,流露抑郁不平之气,说出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志士仁人的心声。《货殖列传序》纠正传统重农轻商的观念,刻意为商人立传,指出商人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也是一篇深具史识意义的杰作。《释秘演诗集序》写的是北宋的一位和尚诗人,也是欧阳修心中“隐于浮屠”的奇男子,可惜他不遇于时,只能老病以终。《读孟尝君传》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王安石并不认同孟尝君“得士”的观点,末尾只轻轻的点出一句“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可见“士”不等同于“鸡鸣狗盗”之徒,其实也呼吁社会要珍惜人才,跟欧阳修的观点更有冥合之处。《徐文长传》写的是一位奇才的悲剧,徐渭(文长)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甚至精于谋略,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可惜困于科场,仕途不济,只能远引而去;晚年精神失常,杀妻入狱,我行我素,也就无法融入现实的社会了。史传五篇刻画各式的人才,带出不同的观点。

7.德性修养:《

介之推不言禄

》中,介之推批评现实社会“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因而有遁世之意,难得连母亲也认同介之推的价值观念,“与女偕隐”,自是天下贤母的典型。《

叔向贺贫

》认为当政者累积财富并不可恃,修德才能庇荫子孙后代,“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是灭亡的先兆。《

曾子易箦

》写曾子临死前都要换上适合自己身份的床垫,所谓“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言教身教,至死不渝。这几篇都是妙文,表明人要坚持原则和操守,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8.臣道、孝道与师道:《前出师表》中,作者为国效忠,叮咛告诫,希望光复汉室,没有半点私心。《陈情表》中,作者感念祖母抚育之恩,希望照顾老人,所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坦然指出自己的困境所在,因而婉拒出仕,徐图后报。《泷冈阡表》记录父母的嘉言懿行,弘扬家教,自是有益于世道人心。《师说》提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强调终身学习;同时更认为老师和学生永远处于相对互动的关系中,只要努力,相信学生也有机会超越老师的。

9.抒情写意:《卜居》写于作者人生最低迷的时候,他面对一个价值观混乱、是非颠倒的世界,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看来永远都无法解答了。《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大家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看来更不受政治干扰了。《五柳先生传》中,作者向往自然的生活,充分划画内心渴望,跟《桃花源记》互为表里。《醉翁亭记》中,作者与民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追求山水之外更为广阔的人文世界。《秋声赋》众声交响,作者百感交集,将流动的心绪化为生命的乐章,最后回复澄明自在,摆脱哀伤。《前赤壁赋》中,作者将渺小的自我与无穷的浩宇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意境壮阔。《后赤壁赋》距写作前赋才三个月,而国家在对西夏的战役中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轼独自摸黑登山,划然长啸,气氛诡异,抒发了悲愤激动的情绪;其后托意于梦境之中,化为孤鹤,高飞远引,显出超越自由的意趣。

10.名楼与园林:《滕王阁序》描绘秀丽风光,摇曳多姿,江山人物,撑起了大唐盛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句,更是千古佳制。《岳阳楼记》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政府官员的典范。《阅江楼记》写于明朝肇建之初,“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期望寻求长治久安之道,善颂善祷。过去阅江楼只是空中楼阁,纸上烟云,直至二○○一年落成之后,矗立于南京长江边上的狮子山巅,很快就跻身江南四大名楼之列。《书洛阳名园记后》著录北宋官员及名流府第十九处,所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可以借此反映天下兴衰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11.寓言:《杂说四》以马为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呼吁社会珍惜人才,更强调伯乐的重要性。在《祭鳄鱼文》中,韩愈以刺史的身份,奉天子之命来到潮州,守土安民,因此要驱赶鳄鱼远离民居。中唐以后藩镇割据,违抗中央政府,本文更似一篇讨贼的檄文,宣示主权,义正词严。《捕蛇者说》跟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主旨相似,带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主题,抨击现实,发人深省。《种树郭橐驼传》借种树专业户之口,提出“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经验之谈,由此说明要顺其自然,关怀民生。《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说形象鲜明,掷地有声,柑子烂了是小事,而国家、社会病了才是大问题啊!不过更严重的,是大家都选择麻木,不肯发声,就更为可怕了。

12.文艺理论:《

季札观周乐

》中,季札在观看演出之后,发出“观止矣”之叹,誉为盛观。《宋玉对楚王问》明确指出阳春白雪的曲调,“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都是不同凡响之作。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选录精品中的精品,希望也能带出相同的理念,指出向上一路,提升阅读的精神境界。

本书正文全依《古文观止》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同时参考其他不同的版本及古籍原文加以校订,改正若干字句,并清楚交代其中的情况。注释力求简洁明白,而语译则讲求准确流畅。而且上下二三千年之间,人物辈出,我们都尽量注明生卒年份,作为时代的定位,可供对照参考。至于地理区域,则全部依据当前的行政区划,注出准确的县巿名称。典章制度方面,古今的差异较大,只能简单叙述,点到即止,以免繁琐。至于读音方面,为了方便读者需要,我们标了普通话读音。古文源远流长,个别的字词往往会有异读出现,也就是传统的读书音,跟现代普通话的审音不尽相同,我们随文注出,读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喜欢旧读的,可依《新华字典》选读今音。中国幅员广大,南北语音差异太大,《古文观止》原书所注的直音,以汉字注汉字,只能反映清初江浙一带的官话读音,现在读起来不见得准确。至于本书其他不足之处尚多,期望读者诸君不吝匡正。《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本篇导读《左传》三十五卷,相传作者为左丘明(公元前五五六至前四五一),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山东肥城巿)人,任鲁国左史官。或先于孔子(公元前五五一至前四七九),或与孔子同时。或称左氏,可能是古代的史官。相传孔子作《春秋》,以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的史记作基础,严选用字,论定名分,褒贬是非,发挥微言大义,惩戒乱臣贼子,推行治道,修正世道人心。而《左传》为《春秋》三传之一,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四六八)二百五十五年间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外交辞令等,记事下限则终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四六四),叙事详悉,生动活泼,保存了大量的史料,议论纵横,文章琅琅可诵,也是古文写作最佳的典范。《郑伯克段于鄢》有两组情节结构,前半部写宫廷内斗,兄弟相争,步步杀机,刻画人性的阴暗面;后半部则以颍考叔的孝行感动郑庄公,令其跟母亲和好,人性的天良复现,写出欢欣愉悦的感觉。前后两组的文章笔调和感情气氛完全不同,爱恨互见,对比相当强烈,富有戏剧效果,摹写不同的人性,同时更带出了深刻的教育意义。虽然这已是二千七百年前的故事了,读来仍是生动流畅的,并不难懂。《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开篇的大文章,也是历代古文作品中公认的名作。123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45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6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78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9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1011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1314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15曰:『不义不昵,厚将崩。』161718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1920『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以下删去一段。)

注释

1 郑武公:名掘突,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七七〇至前七四四),刚好与周平王同一年即位。郑是姬姓国,周宣王弟友之封国,原在陕西华县西北。后随平王东迁,都于新郑(河南新郑巿西北)。申:姜姓国,故城在南阳宛县(河南南阳巿)。

2 庄公:名寤(wù)生(公元前七五七至前七〇一),十五岁即位,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七四三至前七〇一)。共(ɡōnɡ)叔段(公元前七五四至?):郑庄公元年封于京(河南荥阳巿南),史称京城大叔。共,故城在汲郡共县(河南辉县巿),春秋时属于卫的别邑。共叔段谋位夺权,为庄公所败,逃亡到了共地,称共叔段也就不把他看作郑国人了。《诗经·郑风》之《叔于田》、《大叔于田》二诗都写到了他的事迹。

3 寤生:寤,睡醒。又通作“牾”(wǔ),逆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意为难产。《史记·郑世家》云:“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也是理解为难产之意。

4 遂恶之:恶,厌恶,动词。之,庄公,代词。

5 亟(qì)请:多次游说。又亟(jí),入声训急也,急于请求。去入音义不同。

6 为之请制:为(wèi),为了。之,共叔段,代词。制,古东虢(ɡuó)国地,在汜水县东(河南荥阳巿北上街区)。虢叔是周文王的同母弟,封于东虢。

7 祭(zhài)仲(?至公元前六八二):郑相,以邑为氏,仲是他的排行。或说名仲,字仲足。祭邑在中牟县祭亭(河南中牟县)。祭仲有宠于庄公,先后立昭公忽、厉公突、子亹、公子婴等诸公子为君,专国政。

8 雉(zhì):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侯伯国都的城墙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大都不容许超过一百雉。

9 参国之一:参(sān),通“三”。参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10 焉辟害:焉,句首疑问词。辟,同“避”。

11 厌(yán):同“餍”,满足。又厌(yàn),去声,训憎恶,平去意义不同。

12 贰于己:贰,两属,即同时听命于己,加倍赋税。

13 廪延:郑邑,陈留酸枣县北延津故城(河南延津县)。

14 子封:公子吕的别字,郑国的公族大夫。

15 昵:亲爱。

16 大叔完聚:大(tài),同“太”。建设城郭,屯积禾粟,充分备战。

17 缮甲兵:修治甲冑及兵器。

18 具卒乘:乘(shènɡ),战车,名词用法,读去声,下文“二百乘”音同。具卒乘即训练步卒,准备战车。

19 帅车二百乘:帅,同“率”,率领。车(jū),战车。

20 鄢:郑邑(河南荥阳巿)。郑另有鄢陵(河南新郑巿东南),但《左传》大叔居京及所兼并的西鄙、北鄙都在郑国西北方一带,不可能侵占东南方的鄢陵。

译文

早年郑武公娶了一位申国的贵族女子,她叫武姜。武姜生下了郑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吓怕了母亲,所以母亲并不喜欢他。母亲溺爱共叔段,希望他能够继承王位。她多次游说郑武公,可是郑武公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庄公即位后,武姜请求以制邑之地封共叔段。庄公说:“制邑是一个险要的地区,周文王的弟弟虢叔曾经恃险作乱,并因而丧命,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她改求封共叔段于京邑,让他得以安居,人人就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了。祭仲进谏说:“都城的城墙超过一百雉,对于国家是很危险的。按照先王的规制,大都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只限于五分之一,而小都更只能是九分之一了。现在京邑的都城建设不符合先王的规制。国君看来是难以忍受了。”庄公说:“这是母亲的要求,怎样做可以减少伤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又怎会心满意足呢?不如早作打算,不要让杂草繁生蔓延,繁生蔓延之后就后患无穷了。连杂草繁生蔓延都很难解决,更何况是您尊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坏事做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的。你慢慢看吧!”

后来大叔插手兼管郑国西边、北边的边地,要他们同时听命于己,加倍征税。公子吕说:“国家是不能长期听从两边指令的,国君会有什么打算呢?如果决定要让位给大叔,那么我就请求做他的臣子了。如果不打算让位给他,就请早日除掉大叔,以免人心思变。”庄公说:“不用担心,他会自食其果的。”大叔又将双方共管的边邑完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势力伸展到了廪延。子封说:“够了,再加大实力人民就会支持他了。”庄公曰:“不守君臣正道,不讲兄弟亲情,实力再大也会马上倒台。”

大叔建设城郭,囤积粮食,修治甲冑兵器,训练军队,准备好战车部队,打算偷袭郑国的国都,而武姜还准备打开城门接应他。庄公探知了日期,说:“好了,起兵。”就命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攻打京邑,京邑民众叛变大叔段。大叔段逃入鄢邑。庄公亲自领军攻打鄢邑。五月二十三日,大叔逃到共地去了。赏析与点评《左传》以叙事为主,除了交代事实的本末之外,还要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即以本文为例,为了争夺权力,郑庄公手足相残,但他并没有杀弟,反而让他逃到邻国去了,给他一条生路。但《春秋》却清楚记载说“郑伯克段于鄢”,而《左传》则提出“不言弟”、“曰克”、“称郑伯”、“不言出奔”四个不同的角度,解释《春秋》写法的准确含义。所谓“克”就有置弟于死地之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要知道,孔子作《春秋》,就是要判别历史的是非,下笔谨慎,每一个字都具有分量,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下),明显具有诛心的效应。共叔段不守弟的本分,目中无君,也没有尽臣子的本分,一定要加以鞭挞的。《春秋》直接叫他的名字“段”。《左传》记事,先是称他“共叔段”,因为他投奔共国去了,也就把他视为外人了,下文复述事件时再沿用他在郑国任职时“京城大叔”的称号,可见内外有别,也还是各有喻意的。至于郑庄公,《春秋》贬之为郑伯,就是怪他“失教”,没有好好教导弟弟,更没有尽国君的责任,在公在私,都是失职了。其实也是庄公处心积虑所致。至于叙事到鄢为止,不提大叔后来出奔共国之事,自然更是加强责备的意味了。“难之也”一句带有歧义,“之”究竟是指庄公、大叔,还是兼指二人呢?有时也不好理解。《古文观止》在《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公元前七一二年)一文中还提到大叔说:“寡人有弟,不能和谐,而使其口于四方。”可见十年后大叔仍然在世,而庄公还有点内疚。后人看不懂《春秋》“克”字的意义,望文生训,硬说共叔段给郑庄公杀了,看来也是十分冤枉庄公的。1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23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4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56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78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以下删去一段。)

注释

1 寘:放逐、禁锢。城颍:城,高墙;颍,郑地(河南临颍县)。

2 颍谷:郑地(河南登封巿西南),颍水所出。封人:典封疆者,即地方长官。

3 舍(shě):同“捨”,留下。

4 遗(wèi):馈赠,去声动词用法。下句“尔有母遗”音同。

5 繄(yī):语首助词,无义,只有构句作用。

6 语(yù):告诉,动词,旧读去声。普通话音yǔ,没有两读的区别。

7 融融:和乐也。

8 其乐也洩洩:洩(yì),原作“泄”,唐石经避太宗讳世民改。洩洩,舒散也。庄公及姜氏赋诗都是自己的个人创作,言为心声,抒发喜悦之情。“融融”、“洩洩”各为一诗,并不叶韵。

译文

事变之后,庄公放逐姜氏到城颍居住,更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不会再见你的。”不久他就后悔了。颍考叔是颍谷的官员,知道庄公的心意。有人献上美食给庄公,庄公赏赐给颍考叔吃。颍考叔将肉留下来,庄公问他有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小人家中有母亲,我送给她的食物都吃过了,但从来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羮,希望能够带回去给她品尝一下。”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奉养孝敬,怎么就我没有呢!”颍考叔说:“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说明原因,并说自己感到后悔了。颍考叔回应说:“国君又何必担心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就在地道里见面,谁又敢说不对呢?”庄公认同他的意见。庄公进入地道,高兴地赋诗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走出来,也很高兴地赋诗应和:“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母子也就和好如初了。赏析与点评本文一直没有正面描写大叔的言行,只是通过祭仲及公子吕两个角色,单方面指控大叔骄纵任性,目无法纪,除了年轻人“失教”之外,可能也是政治迫害所致。大叔并没有作任何的申辩,甚至没有太多的反抗,就被庄公兵不血刃赶出郑国了,说不定他还是一位受害人呢!庄公工于心计,欲擒先纵,布置周密,出手狠而准,二十二年来不动声色,一心置段于死地;同时又有赖贤大臣的辅政,从仇恨走向包容,母子和解,可能也还是教育的成效。但爱与恨是两个极端,能在一念之间,完全化解二十余年的恩怨,说来亦深具戏剧效应。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前二十二年专门对付共叔段的挑战,巩固国君的地位;后二十一年蔑视天子的权威,侵占周室的土地,还不断挑起列国之间的争端,玩弄欺诈的手段,自是一代奸雄。母子和好的场景,不免给人伪善的感觉。这些都有待读者的思考和论证,读书有得,自有见地。曹刿论战

本篇导读《曹刿论战》一事发生于鲁庄公十年(公元前六八四年)正月。曹刿只是一位普通的国民,眼见齐国入侵,鲁国多次战败,而在位者又多庸碌,因此自荐为国效力。其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振聋发聩,最能振奋人心,同时也带出国民的责任感。曹刿认为战争是民心建设工程,小恩小信,未足以笼络民心,一定要国君公平地对待国民,察狱执法,讲求实情,不使有冤枉个案,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此外,曹刿又能掌握两军对阵时的战争心理,小心考察战场的形势,其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论断尤为精彩,打击对方的士气,相对来说就是提振我方的实力,曹刿心思缜密,表现出大将之才。123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56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789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0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12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13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15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

1 齐:姜姓国,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于营丘(山东淄博巿),据有今淄博巿、东营巿、滨州巿等地。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六八六)为公孙无知所弑,齐人杀无知。公子小白入齐即位,是为齐桓公(公元前七一六?至前六四三)。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失败,齐桓公逼鲁国杀公子纠,并送还管仲(公元前七二五?至前六四三)。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为春秋五霸之首。我:鲁国自称,姬姓国。周公旦获封于鲁,不就封国,留佐武王。而其子伯禽则受封为鲁侯,都于曲阜(山东曲阜巿),据有今泰安巿、济宁巿等地,传十三世至于隐公,也就是《春秋》纪年的开始。公指鲁庄公,名同,在位三十二年(公元前六九三至前六六二)。

2 曹刿:鲁人,《左传》二见,除了主持长勺之战外,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七一)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一事,曹刿出言谏止。《史记》另有曹沫,以勇力著称,尝于鲁庄公十三年柯之盟上劫持齐桓公归还侵地。或以为是同一人,但性格各异,曹沫不像曹刿缜密持重,明义守礼。请见:见(xiàn),特指晋见国君或尊长,有现身之意,表示谦卑;下文“遂入见”,音同。又见(jiàn),指一般相见,看见。两读同为去声,意义略有区别。

3 肉食者:指公卿在位者,享有俸禄的官员。

4 又何间焉:间(jiàn),指参与其间,去声,动词。又间(jiān),中间,平声,方位词。平去两读音义不同。

5 牺牲玉帛:牺牲指牛羊猪三牲,玉帛则指玉琮、圭璧、币帛之类,皆祭祀礼神之物。

6 孚:取信于天地鬼神。

7 小大之狱:小狱指争讼之类,大狱则为杀伤之类。

8 情:指实情,没有冤枉。

9 战则请从:从(zònɡ),训为随行、从行,去声。又从(cónɡ),训为服从、听从等,例如上文“民弗从也”。平去两读音义不同。

10 乘:兵车,去声。

11 长勺(shuò):鲁地,商民六族聚居于此,在今山东莱芜巿东北。《古文观止》注“音酌”,本为入声字,地名。现代汉语音sháo,即勺子,指有长柄舀东西的餐具。

12 辙(zhé):车轮的轨迹。

13 轼:车前横木。

14 竭:尽,用尽。

15 旗靡:旗帜颠倒歪斜的样子。

译文

齐国的军队攻入我鲁国,国君准备迎战。曹刿是鲁国人,请求谒见国君。他同乡的友人说:“当官的享受高薪厚禄,自然要想办法了,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官的都是浅陋的庸才,完全没有谋略和远见。”于是获准谒见国君。曹刿问:“国君凭什么条件可以跟齐国打仗呢?”国君说:“我节衣省食,过着简朴的生活,不敢专享奢华,很多时候还照顾遭受冻饿的穷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微薄的小恩小惠,而且还不普及,老百姓是不会领情听从你去打仗的。”国君说:“我用三牲、玉琮、圭璧、币帛等祭祀神明,没有虚报祭品,完全是一片诚意。”曹刿回答说:“这微薄的小诚小信未必能取信于神明,上天不一定要降福鲁国的。”国君说:“国家各级狱讼和案件,虽然不能事事都明察秋毫,但一定努力探索实情。”曹刿回答说:“这是尽心负责任的表现,人民会支持你的,可以一战了。如果决定跟齐国作战,我希望能随军出战。”

鲁公让曹刿一起坐上战车,在长勺一带布阵作战。两军列阵对垒,鲁公准备鸣鼓进兵。曹刿说:“现在还不能进兵。”齐军击鼓,接连进兵,鲁军严阵以待,齐军无功而还,到第三鼓时,曹刿说:“可以进攻了。”结果齐军大败,鲁公准备乘胜追击。曹刿说:“现在还不可以追敌。”下车察看齐军败亡后战车奔跑的轨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观望敌情,说:“可以追击了。”于是把齐军赶出境外。战胜以后,鲁君问曹刿两次阻止他进兵的原因。曹刿说:“两军对阵,凭的是一时的勇气。第一鼓勇气最盛,第二鼓开始减弱了,到第三鼓就会泄气。敌军击鼓三次,阵脚已乱,而我方才刚刚击出第一鼓,敌方气尽,而我方气盛,所以能打败他们。又,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他们的情况,可能设有伏兵。我察看到他们战车的轨迹散乱,而旗帜东歪西倒的,所以认为可以追击了。”赏析与点评《曹刿论战》记载了一次以小胜大的战例。鲁国连年战败,而齐国又一再大军压境,曹刿在危亡之际,主动请缨,为国分忧。而鲁公亦用人唯才,礼贤下士,肯虚心听从曹刿的意见,充分表现出理性的态度。全文以对话为主,行文简洁,点到即止,我们要翻译为现代汉语,可能还有很多补白的空间,而这也是文言文的优点所在,值得参考。《左传》作者借简洁的文字表现复杂的战争情势,先是思考怎样备战,其后又是怎样作战,赢得胜利。战争场面着墨不多,反而特别着重战争心理的刻画,兼论治国之道,说理清晰,令人耳目一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参考曹刿的处事方式,面对困境,思考内外的因素,运用灵活的技巧,小心应对,相信还是可以成功的。此外,人心的支持也很重要,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呢?本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可能还是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吧。宫之奇谏假道

本篇导读

鲁僖公二年(公元前六五八),晋献公采纳谋臣荀息的建议,给虞公送上了良马与宝玉,利诱虞公联军攻打虢国,攻占了下阳(山西平陆县东)。鲁僖公五年,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第二次攻打虢国。宫之奇看到形势不妙,劝谏虞公不要借路,同时也说出了“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是虞公财迷心窍,贪图礼物,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不久虢国、虞国相继为晋军所灭,宫之奇的忧虑都应验了。123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4567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8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9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1011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12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13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1415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1617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18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1920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21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注释

1 晋侯:晋献公,名诡诸,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一)。姬姓国,周成王封弟唐叔虞于晋,都于绛(山西翼城县东南)。晋国据有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等地,疆域较大。复:再次、第二次,副词。又复,回复,动词。假道:假,动词,借入。假道即借路。虞:姬姓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虢(ɡuó):姬姓国,即北虢,占地约当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县一带,位于虞国的南部,与之隔着黄河相对。虢公名丑,都于上阳(河南陕县李家窑村)。鲁僖公二年(公元前六五八),虞、晋联军攻打虢国,侵夺了下阳(或作夏阳,山西平陆县东)。五年十二月,晋灭虢,攻陷上阳,虢公丑逃往京师洛阳。

2 宫之奇:虞国贤大夫。僖公二年,荀息评论宫之奇的为人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3 表:外表,指藩篱和屏障。

4 启:开启,启动,意即引出野心和贪念。

5 翫(wán):同玩,训玩忽、忽视也。

6 为(wéi):是也,平声;《左传》作“谓”,谓,可说是,去声;两读音义不同,全句的解释也有区别。

7 辅车:辅,面颊;车(chē),牙床骨。辅为外表,车是内骨。

8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tài)伯是大(tài)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是次子,他们都让位于幼子季历。周代的宗庙制度规定,始祖的神主居中央位置,下面的排位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隔代依次排序。大伯、虞仲、季历兄弟按照周代宗庙的排位都在昭的一边。

9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虢仲、虢叔都是季历的儿子,文王的同母弟。虢仲封于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巿;虢叔封于东虢,在汜水县东(河南荥阳巿北上街区)。依周代宗庙的排位,文王及虢仲、虢叔兄弟自然又依次排在穆的一边了。

10 藏于盟府:盟府指司盟之官。凡诸侯封爵受勋,必有盟誓纪录,藏于盟府之内。

11 桓、庄:桓指桓叔,晋献公的曾祖父;庄指庄伯,桓叔之子,晋献公的祖父。晋献公八年,即鲁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六六一),晋献公为免桓叔、庄伯的后代人多势大,诛杀了从祖同宗的群公子。

12 偪(bī):同“逼”,威胁之意。

13 据:依从。

14 《周书》:周代的历史文献,编为《尚书》。本文所引的三则都是逸书,后来见于伪《古文尚书》中。

15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指亲近。二句见伪《古文尚书·蔡仲之命》篇。

16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黍稷同属谷类,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稷又称小米。黍稷代指祭品。二句见伪《古文尚书·君陈》篇。

17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易,改动;物,祭品。繄,同“伊”,是也;伪《古文尚书·旅獒》篇“繄”作“其”。“伊”、“是”、“其”同属指示代词,解为“那些”,意谓只有有德者那些的才算是祭品。

18 冯(pínɡ):同“凭”,依靠。

19 许晋使:使(shǐ),使节代表。旧音shì,现已不用。

20 腊:岁终祭众神,不腊就是不能祭神了,是说国之将亡。

21 举:攻取,举兵。

译文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会跟着亡国的。晋国的野心不可以再启动了,敌寇入侵的危机更不能忽视。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了,怎么可以再让他借路呢?谚语说得好,面颊和牙床骨是互相依存的,没有了嘴唇的保护,牙齿也会受寒的。这刚好说明了虞、虢两国相互依存的关系。”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宗,怎么会害我呢?”宫之奇回答说:“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宗庙神位排在昭的一边。大伯不肯跟从大王,跑到荆蛮去了,没有继承王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宗庙神位排在穆的一边,做过文王的公卿大臣,为王室立下了很多功劳,他们封爵受勋的盟誓纪录还藏于盟府之内。晋国将虢国灭掉了,又何必再爱惜虞国呢?而且虞国能比桓叔、庄伯与晋国更为亲近吗?他们应该是互相亲爱的,但桓叔、庄伯的后代族人犯了什么罪呢?竟然统统被杀掉了。这不就是因为势力做大了而感到逼迫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尚且要杀害他们,何况对别的国家呢?”

虞公说:“我献上的祭品既丰盛又清洁,神明一定会依从我的。”宫之奇回答说:“小臣听到的是,鬼神不一定要亲近哪一个人,只要有好德行的就会依从。所以《周书》说:‘上天不会亲爱什么人的,只要有好的德性就会帮助他了。’又说:‘黍稷祭品并不特别芬芳,只有光明的德性才最芳香。’又说:‘百姓不会改动祭品,有德之人所呈上的都是祭品。’如果这样,对于不道德的行为,百姓不能认同,神祇也不愿安享了。神祇所依赖的,其实都在德行方面。如果晋国占有了虞国,而又能发扬光明的德性,献上芳香的祭品,那么神祇又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意见,答应了晋国使臣的请求。宫之奇带着他的族人远走他方,说:“虞国不会再举行腊祭了,这一次出兵之后,晋国再不用举兵了。”当年冬天,晋国灭了虢国。班师回国途中,在虞国境内住宿,于是乘机袭击虞国,灭了虞国,还俘虏了虞公。赏析与点评本文是一篇奏议类的古文介之推不言禄,叙事比较简单,主要反映了宫之奇的个人观点,以议论为主,层层转折,认为治国之道,首重君德,希望国君能够及时省悟,解救国家的危难。本文指出要认识历史的现实,国与国之间并没有情义可言,强调德治的重要,认为要得到人民的尊重,并要与邻国和平共存;而虞公不听忠言,亡国被俘的下场更成了千秋笑柄。宫之奇的一番苦心,也是一片孤忠,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仿佛就带有一些本文的影子。

子鱼论战

本篇导读

齐桓公后期,宋襄公崛起,希望争霸中原,号令天下。鲁僖公十九年(公元前六三五),宋人执滕宣公;又使邾文公杀鄫子以祭于次睢(山东临沂巿)之社的妖神,招徕东夷诸国的部族参与他的联盟。如此胁逼小国,虐二国之君,以致众叛亲离。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一度被楚人俘虏,冬天才获释。僖公二十二年夏,宋襄公伐郑。十一月,楚人为救郑伐宋。宋、楚二军在泓水对阵。宋襄公以为自己是王者之师,战无不胜,既未能掌握克敌制胜的先机,更为战士订下了严苛的规条,所谓“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自缚手脚,结果大败,身边的护卫全部战死,自己也受了重创,第二年就逝世了。《子鱼论战》就是借子鱼之口逐项评说宋襄公的战术错误,议论透辟;同时也指出宋襄公假仁假义,愚不可及,徒有争霸的梦想,可就是没有本事。123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45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678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91011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121314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5,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1617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18192021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22。』

注释

1 宋:子姓国。商纣王封庶兄微子启于宋(河南商丘巿)。其后周成王亦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

2 宋公:宋襄公,名兹父,或作慈甫。鲁襄公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五一至前六三七)在位,凡十四年。在齐桓公后,史称春秋五霸之一。

3 大司马固谏:大司马即子鱼,原名目夷,宋襄公的庶兄,先为左师,后改任司马,掌军旅之事。子鱼屡进谏言,可是宋襄公不听劝告,刚愎自用,在战事中更受重创。固,坚决,固谏即强谏。固或为人名,固或非子鱼,殆属另一人。但下文司马督战,而子鱼则批评襄公战略错误,可能还是同一人。

4 楚人:芈姓国,周成王封熊绎于楚,都丹阳(湖北秭归县东)。春秋时僭称王,据有今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左传》起句前面原有“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等字,《古文观止》删之。本文补上了主语“宋公”,如此语意才能表达清楚。泓:河南柘城县北,在商丘巿的南部。

5 既济:既,已经,副词。既济是指完全渡河。

6 陈:通“阵”,音义相同。

7 股:大腿。

8 门官:国君的近身侍卫,在国守门,师行则随君左右。歼:歼灭,战死。

9 咎:咎罪,责备。

10 重伤:重(zhònɡ),再也,副词;重伤即再伤。粤语口语“重讲”、“重食”、“重去”、“重嬲”等,“重”还保留着传统的副词用法。下文“如何勿重”、“若爱重伤”二句音同。

11 二毛:头发有黑白二色者,一般指年纪较大的人。

12 阻隘:隘,扼也。阻隘即扼敌于险隘之地。

13 寡人:寡,罕见;谦称或指寡德。寡人乃国君自称。亡国:指殷商故国。

14 鼓:击鼓进攻,动词。

15 勍(qínɡ):强劲。

16 胡耇:耇(ɡǒu),长寿。胡耇乃元老、长者。

17 取之:杀人。

18 三军:军队的通称。古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周制天子六军,诸侯三军。

19 金鼓:金,铙也,是一种铜质圆形的乐器。古时以金鼓号令军队进退,有鸣金收兵之说。

20 利而用之:利指时机。利而用之指伺机而动。

21 致志:达成心愿,意即向着目标前进。

22 儳(chán):参错不齐之貌,指阵势未定。

译文

楚人攻打宋国,以便解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坚决地劝谏说:“上天没有眷顾商代的人民很长时间了,如果国君随意发兵,可能就无法脱身免祸了。”宋襄公就是不听他的忠告。

宋襄公与楚人在泓水作战。宋人布好阵势,而楚人还没有完全渡河。司马说:“对方人多势众,我军人少,最好在他们还没有完成渡河的时候,立刻发兵出击。”宋襄公说:“不行。”楚人都渡了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司马再次促战。宋襄公说:“还是不行。”待楚兵阵势整固之后宋襄公才发兵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还伤了大腿,他的近身侍卫也全都被歼灭了。

宋国国民全都责怪宋襄公。宋襄公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再次伤害受了伤的人,不会擒拿兼有黑白头发的长者。古人带领军队,不会利用对方处于危难之地而求胜。寡人虽是殷商亡国的后人,对方阵势未稳时不会击鼓发动攻击。”子鱼说:“国君完全不懂得作战。碰上了强劲的对手,处于险地阵势未整,其实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敌方遇到障碍,而我们立即击鼓进兵,这不就解决了吗?而且我们还担心不一定能胜。何况现在面对的强敌,都是我们的死对头。虽然对手中有长者,能捕获就俘虏了,为什么又特别优待头发有黑白二色的人呢?我们训练军队,要令他们有责任感,并教他们战术,就是希望能杀敌。敌人受伤还未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杀他呢?如果你真心怜惜受伤的战士,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伤害他们;又怜惜有白头发的长者,那么最好服从他们好了。三军就是要把握时机发动攻势,鸣金击鼓就是要提振军心士气。如果能把握时机,就该在敌人困于险隘时出击;鼓声大作振起士气,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赏析与点评本文跟《曹刿论战》比较,可见战术运用得当与否是胜负的关键,鲁庄公知人善任,信用曹刿;而宋襄公有子鱼在侧而不能用。若跟《宫之奇谏假道》对读,则宋襄公跟虞公一般,愚不可及,自以为是,不肯听别人的意见。介之推不言禄

本篇导读《介之推不言禄》记录了母子二人的对话。介之推不想领功,决意归隐。他的母亲故意提出难题,启发介之推反复思考,最后还是认同儿子的观点,一起归隐。后来连晋文公都找不到他们。介母是古代贤母的典型,跟郑庄公的母亲比较,贤愚自见。1234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5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6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7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89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101112。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131415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注释

1 晋侯:晋文公(公元前六九七至前六二八),名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六五六)杀太子申生,翌年重耳出奔翟,流亡在外,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六三六),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归国即位,时年六十二岁,在位九年卒。尚贤赏功,乃春秋五霸之一。从亡者:跟从流亡在外的家臣,如狐偃、赵衰等。

2 介之推:即介推,之为助词。从亡者之一。

3 禄亦弗及:弗,兼含“不之”二字,此句意为“禄亦不及之”,之为代词,指介之推。

4 献公: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一)。

5 惠、怀:惠,晋惠公,名夷吾,文公弟,在位十四年(公元前六五〇至前六三七)。怀,惠公子,名圉,惠公十四年(公元前六三七)九月一度被立为晋君,未几遇害。

6 诬:谎话。

7 蒙:欺也,蒙蔽。

8 盍:“何不”二字的合音。

9 怼(duì):怨也。

10 身之文也:文(wén),训文采,名词。

11 焉用文之:文(wèn),训文饰、粉饰,动词。注“之”为助词;此处“之”为代词,指身也。两读的词性和读音明显有别。

12 与女偕隐:女(rǔ),同“汝”;偕隐,一起隐居。

13 绵上: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介山之下,近灵石县界。介山,现称绵山。

14 志:记录。

15 旌(jīnɡ):表扬。

译文

晋文公封赏跟从流亡的一班大臣。介之推并不夸说自己有功可以当官,也就没有得到公职。

介之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就只剩下国君一人。惠公、怀公未能得到人心的支持,国外国内都离弃他们。上天不会使晋国走上绝路,一定会有君主的。现在能够主持大局的,不是这位国君又可以找谁呢?看来这都是上天的安排,很多跟从流亡的人认为都靠自己的力量,这不是一派胡言吗?偷窃别人的财产,还可以叫作盗贼;何况那些贪图上天的功劳当作个人成就的人呢?老百姓认为这些罪行是合理的,而国君也封赏了这些奸人。现在上下互相蒙骗,我也很难跟他们相处下去了。”

介之推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求官呢?将来死了又可以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事却还要仿效他们做下去,这样我的罪孽更为深重了。何况现在已经口出怨言了,那就不该再吃这样的俸禄了。”介母说:“你也尝试让他们知道你的状况,如何?”他回答说:“说话,就是我们身躯上的文采。我本身已经打算归隐山林,又何必再用说话来文饰自己呢?如果要跑去对他们说清楚,这样明显就是要宣扬自己了。”介母又说:“你真的要做这样的决定吗?我跟你一起归隐好了。”于是他们隐居至死。

晋文公寻访他们,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就以绵上的田地作为介之推的祭邑。他说:“这用来记下我的错误,而且更要用来表扬好人。”赏析与点评《介之推不言禄》是一篇短文,行文简洁,尤见洗练功夫。本文基本上只是一段文字,但其中语意的层次、转折特多。不过,《左传》的作者究竟是怎样知悉介之推母子的对话呢?可能是介之推临走前对别人说了,表明心迹。但结果还是“求显”了,是耶?非耶?还是留下了很多悬念和想象空间,有待读者思考。

烛之武退秦师

本篇导读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六三〇)九月,秦、晋联军围郑,集结在新郑的北面,可以随时挥军攻入都城。当时烛之武临危受命,要游说秦国退兵。烛之武向秦伯反复陈说利害关系:郑亡固不足惜,但对秦国并没有丝毫好处;存郑可以牵制晋国,否则郑国就会落入晋侯的掌控之中。其后更指出晋国多次食言,不可以信赖。烛之武处处从秦国的利益出发,击中要害。本文主要反映了烛之武的雄辩技巧,开战国以后的游说风气。此外,本文又从对答中反映了晋文公的个性:不会忘恩负义,同时更不会袭击秦军,以免负上不仁、不知、不武的罪名,展现了一代霸主的不凡器度。123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5。67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8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910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11121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者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141516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171819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0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2122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23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 晋侯:晋文公(公元前六九七至前六二八),名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六五八)杀太子申生,翌年重耳出奔翟,流亡在外,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六三六),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归国即位,时年六十二岁,在位九年卒。尚贤赏功,乃春秋五霸之一。秦伯:秦穆公,姓嬴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公元前六五九至前六二一)。春秋五霸之一。

2 无礼于晋: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七),晋文公逃亡到了郑国,郑文公并没有礼待他,因而成为伐郑的罪名之一。

3 且贰于楚也:贰,怀有二心。此句指郑国同时讨好晋、楚二国,甚至更与楚国结盟。

4 晋军函陵:军,驻守,动词。函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巿北。

5 氾(fán)南:氾水之南,在今河南中牟县南。氾南与函陵相距不远。氾(fàn),或读去声,亦可。

6 佚之狐:郑大夫。郑伯:郑文公,名踕,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六七二至前六二八)。

7 烛之武:郑大夫,以邑为氏。烛邑在今河南新郑巿西南。又介之推、佚之狐等,亦有类似的命名方式。

8 缒(zhuì):悬绳滑出城外。

9 执事:负责公务的人,指代秦军。

10 陪(péi):或作“倍”,增益,动词。

11 东道主:省称东道,即主人。此句原指郑国是秦国东向发展路上的补给站,也是可以提供服务的人。

12 行者:行人之官,负责外交工作。

13 共(ɡōnɡ):同“供”,供应。

14 焦、瑕:晋地。焦在今河南三门峡巿西郊。瑕在今山西芮城县南,或说在河南陕县南。

15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zhāo)济,渡河;设版,筑城备战。

16 何厌之有:厌(yán),同“餍”,满足。又厌(yàn),憎恶。平去两读音义不同。

17 既东封郑:向东边开疆拓土,侵占郑国。封为动词。

18 肆其西封:肆,扩张。拓展西边的疆土。封为名词。

19 阙(quē):损害,削弱。

20 说(yuè):通“悦”,高兴。

21 子犯:即狐偃,文公之舅,晋大夫。

22 微夫人:夫(fú),此也,指示代词。微夫人,没有这个人。

23 不知(zhì):欠缺智慧。

译文

晋侯、秦伯联军包围郑国,理由是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又怀有二心,勾结楚国。晋国在函陵驻兵,秦国则在氾水之南集结部队。

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十分危急了!如果能请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军一定会退兵的。”郑伯依从了佚之狐的建议。可是烛之武却推辞说:“小臣壮年的时候,都比不上别人的才干。现在年纪大了,大概也没有什么作为了。”郑伯说:“不能早点重用你,这是寡人的过失。但郑国灭亡了,你也不会好过的。”烛之武答应了,晚上暗中用绳索吊出城外去了。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二军包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快要灭亡了。如果亡郑对秦国有利,就请你们的部队动手了。但是秦国中间隔了晋国,才能到达这块远方的边地,君王也该知道在管理上是有难度的,何必要灭了郑国而增加强邻的实力呢?强邻获益愈多,那么君王的利益就会愈少。如果能放过郑国,就可以将其作为秦国向东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友邦,官员往来经过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足够的补给,对秦国也没有害处。而且君王曾经厚待晋君,而晋君也答应了送上焦、瑕二城给秦国,可是早上渡河回到了晋国境内之后,晚上就立即加建防御工事,君王是一定记得的。唉,晋国又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向东边伸展侵占了郑国,自然又想向西边拓土了。如果不损害秦国,又怎能取得具体的利益呢?损害秦国而使晋国获益,请君王考虑清楚吧。

秦伯听了很高兴,于是就跟郑国订了盟约。下令杞子、逢孙、杨孙协防郑国守备,然后就撤兵回国去了。

子犯请求截击秦军,晋侯说:“不行,没有这个人的帮忙我也回不了晋国。利用别人帮忙之后又去伤害他,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得罪了友好的盟国,实在是不智的表现。恃武力去解决问题,打乱了两国正常的秩序,实在算不上勇武。我们也回国吧。”于是也撤兵走了。赏析与点评本文的文字极度精炼,连对话都可省则省。例如烛之武对秦伯的一番说辞,翻来覆去,几经转折,其实都只是烛之武自言自语,秦伯不作任何回应,最后只有一个“说”字作了断。晋文公响应子犯出兵的主张,里面蕴含着仁、智、勇的大道理,表现他的器识和远见,最后说完了,就仅以“亦去之”作结。烛之武就凭这一番话连退二国的雄师,你说奇怪不奇怪呢?至于佚之狐怎么知道烛之武有能力解围,而郑伯在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之下,只能全盘信任了,中间作者完全没有作任何的交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情势、剑拔弩张的杀戮战场,烛之武寥寥几句话,就化解了一场战争的浩劫,而秦晋各取所需,也都欢欢喜喜撤军走了。不过,秦穆公谋郑之心不死,两年以后,以杞子为内应,潜师袭郑,过殽,为晋伏击致败,则属后话了。王孙满对楚子

本篇导读

楚庄王崛起于春秋中期,任用贤才伍举、苏从等人,灭庸伐宋,国势渐强。楚庄王八年(公元前六〇六),攻伐陆浑戎,挥兵抵达洛阳城郊,并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陈兵演习,有意挑战周室的领导权威,借以重建春秋时代的国际秩序,争霸中原。

相传夏禹收了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绘刻了九州世界的丰富图像,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代代相传。九鼎为古代传国的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了。周室将九鼎置于成周洛阳,楚庄王觊觎周室的传世宝鼎,表面是查询九鼎的大小轻重,其实却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在兵临城下之际,周定王派王孙满跟楚庄王当面交涉,提出了“在德不在鼎”的观点,就是以德服人,才能得到天下的拥戴,并不是单凭武力夺得九鼎就可以耀武扬威的。王孙满的说辞辨识神奸,义正词严,遏止了楚庄王的野心,同时更叫他安守本分。1234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5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6789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10111213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1415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16171819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20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1 楚子:楚庄王,名旅,或作侣,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一三至前五九一)。春秋五霸之末。陆浑之戎:古代戎族的一支,姓允氏,原居秦晋西北瓜州(甘肃酒泉巿瓜州县)一带,迁往伊川陆浑(河南嵩县、伊川县)。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五)为晋所并。

2 雒(luò):同“洛”,东周王城洛阳(河南洛阳巿西)。洛,东汉改为“雒”,三国魏以后恢复用“洛”。

3 观兵:观(ɡuàn),训展示。观兵读去声,有展示军容、检阅军队及彰显军威之意。又观(ɡuān),平声,训观察。两读平去不同,都是动词,有辨义作用。

4 定王:周定王,名瑜,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六〇六至前五八六)。王孙满:周大夫,或说周共王的玄孙。据《左传》载,上距二十二年之前,幼年的王孙满看到秦军车乘经过天子王城时免冑而不卸甲,下车后又马上跳跃上车,不守礼制,因而预见秦军纪律不严,败象毕现,彼时即目光如炬,论断精确。劳楚子:劳(lào),慰劳,去声。周天子派人以郊劳礼迎接楚子,慰劳楚子勤王,表示感谢。又劳(láo),劳苦,平声。两读平去不同,都是动词,有辨义作用。

5 鼎:相传是大禹所铸的九鼎。

6 贡金九牧:金,指青铜。九牧,即九州,牧是州的行政长官。传说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泛指中国。

7 铸鼎象物:将各方不同的物象铸于鼎上。

8 百物而为之备:备,具备。图写山川鬼神及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形态,十分详尽,可供备览及参照,颇有早期百科全书的意味。

9 使民知神奸:使百姓知所避忌,趋吉避凶。神奸指神鬼怪异之物。

10 不若:若,顺也。不若即不顺,指不吉利的事物。

11 螭魅罔两:螭,或作魑,传说螭魅是山林里的妖怪,罔两则是河川中的邪灵。

12 用:因也。

13 天休:休,赐也。天休就是上天的赏赐或保佑。

14 载祀六百:载、祀都是年的别称。载祀同义连言,构成复词,指殷商立国六百余年。

15 休明:休,美也。休明同义连言,构成复词,即美善光明。

16 奸回:奸,奸恶;回,邪僻。奸回同义连言,构成复词,泛指奸邪。

17 天祚明德:祚,福也。天祚指赐福或保佑。明德,美德,亦指明德的人。

18 厎止:厎(zhǐ),定也,至也。厎止同义连言,构成复词,有固定之意。

19 成王:周成王,名诵,少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当国,七年后归政成王。成王在位二十年(公元前一〇二四至前一〇〇五)。郏鄏(jiá rǔ):成周王城,今河南洛阳,周武王迁九鼎于洛阳,而成王就在洛阳建都了。定鼎即定都。

20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汉书·律历志》云:“周凡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岁。”而竹添光鸿则云:“九鼎之定为成王二十年甲寅,九鼎之沦于泗,为显王之四十二年甲午。自定至沦,凡七百有一年,正合七百年之岁。”颇见巧合。

译文

楚庄王攻打陆浑的戎人,于是就顺道领军来到洛阳城郊,在王城的土地上展现军容,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九鼎象征以德服人的精神,本身并没有任何具体意义。过去夏朝刚得到天下,远方送来了很多图像和各地物品,九州的行政长官又献上金铜之类的贡品,于是铸成了九鼎,绘画各种物象,图写山川鬼神及世间事物,十分详尽,使百姓能辨识神鬼怪异之物,趋吉避凶。所以百姓进入河川沼泽、深山密林之中,不会再遇上灾难。就是山林里的妖怪、河川中的邪灵,也不会再碰上了。因而能够协和上下,使大家都得到上天的福佑。夏桀无道,失德败行,九鼎就转移到商汤去了,计有六百年之久;商纣残暴,虐杀人民,九鼎又传送于周了。天子的德行美善光明,国力虽小,九鼎还是重宝,不可迁转;如果天子奸邪失德,国力虽大,九鼎还是会轻易转移。上天赐福于光明德性,必然十分明确,不会随意改变的。周朝自成王在王城郏鄏定鼎以来,经过占卜,确定会传承三十世代,更会有七百年的国祚,这是上天的命令。现在周朝的威望稍为衰落,可是上天的命令还没有改变。至于九鼎孰轻孰重,现在还不是该问的时候吧。”赏析与点评《史记·楚世家》在王孙满答“在德不在鼎”之后引楚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就是说:“你不要阻挠我取走九鼎,楚国用戟之钩口尖有折者,就足以铸出九鼎了。”可见志在必得之意,十分狂妄。而王孙满在回应之前先说:“呜呼!君王其忘之乎?”然后才追溯“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铸鼎的故事。双方唇枪舌剑,气氛比较紧张。而《左传》没有写出他们的对话及神态,只是王孙满一人的说辞,楚庄王没有响应对方的责难,可能还有点理亏,自动退兵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好处,文章取舍,存乎一心,全在作者之善用了。齐国佐不辱命

本篇导读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夏六月,晋国与鲁、卫联军同齐国爆发了历下(山东济南巿历城区)之战,齐军败绩,晋军攻至马陉。齐顷公派国佐宾媚人出使谈和,但晋将郄克提出了两个苛刻条件,就是以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为人质,并要齐国垄亩全部改为东西走向。宾媚人从容不迫地逐条加以驳斥,前者以不孝令于诸侯,即是失德的行为;后者只求戎车之利,而忽略了田地的特性,用非其所,更是不义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此外,他更指出齐国备战的决心,如果谈判不成,则背城借一,不惜再战。宾媚人词锋犀利,扭转弱势,不辱使命。同年七月,齐晋在爰娄(山东临淄区西)签订了合约,而鲁、卫二国也取回了失地。1234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56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7其亩。』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9『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10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11『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12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13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14『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1516171819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202122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23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注释

1 从:追逐。

2 丘舆:齐邑,在今山东青州巿西南,邻近淄博巿一带。

3 马陉(xínɡ):或作马陵,齐地,亦在今山东青州巿西南,邻近淄博巿一带。

4 齐侯:齐顷公,名无野,在位十七年(公元前五九八至前五八二)。宾媚人:即国佐,主齐国之政。纪甗(yǎn)、玉磬:纪甗是齐灭纪国时所得的铜器;玉磬则是乐器。纪,姜姓国,在今山东寿光巿。地:指归还鲁、卫的侵地。后来鲁国即取回汶阳田,在今山东泰安巿西南。

5 晋人:指郄克(?至公元前五八七),晋国中军将,略有瘸腿,谥号献子。

6 萧同叔子为质:萧,国名,灭于楚。同叔,萧君之名。子,女子,齐顷公的母亲。质,人质。《左传·宣公十七年》:“春,晋侯使郄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郄克登,妇人笑于房。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妇人即萧同叔子,从帷中偷窥外国使臣。齐顷公以残疾之人分别接待郄克等,而妇人的笑声传于外,失礼于人。郄克怀恨在心,蓄意报复,因而挑起日后晋鲁卫联军攻破齐国的兵祸,甚至更提出以萧同叔子为人质的要求。

7 尽东其亩:尽(jìn),全部,去声;又尽(jǐn),尽量,上声;俱属副词。去上两读意义不同。亩,即垄亩,农田间的高畦地带,多依地势高下及河川走向制定。齐国垄亩多依南北走向,而郄克则要求全部改为东西走向,以便晋国战车顺利通行。

8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的诗句,《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亦见引用。

9 疆理:疆,划分经界;理,管理田地,即审视土地的特性。

10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经·小雅·信南山》的诗句。

11 四王(wánɡ)之王(wànɡ):王有平、去二读,平声训王者,名词;去声训兴起、兴旺、统一天下等,动词。四王指虞、夏、商、周四代,故以舜、禹、汤、周文武为四王。或说禹、汤、文、武为四王。

12 五伯之霸:五伯(bó、bà),伯读如字入声,普通话音bó,统领一方的长官;五伯指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或读去声,普通话音bà,通作“霸”,诸侯国的盟主,勤于王事,为天子效命。战国以后则以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为春秋五霸。《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可见王霸以道德与力征为别。《左传》所称的五伯,当以前说为准。

13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优优,和缓之貌;遒,积聚。见《诗经·商颂·长发》的诗句。

14 使(shǐ)臣:使节代表。

15 腆:丰厚。

16 以犒从者:犒,犒赏。从(zònɡ),训随从、从属,例如“从者”,去声;又从(cónɡ),训跟从,例如上文“晋师从齐师”。

17 震:威严。

18 挠(náo)败:削弱、摧折。

19 惠徼:徼(yāo),要求。惠徼指赐福。

20 旧好:好(hào),训喜好、友好等,去声,兼隶动词和名词。又好训好坏之好,形容词。上去两读音义不同。

21 敝器:指上文的纪甗与玉磬。

22 余烬:物体燃烧后余下的部分,比喻残兵败将。

23 背城借一:背靠城池作最后的决战。

译文

晋军追赶齐军,由丘舆入境,攻打马陉。齐顷公派遣宾媚人奉上纪甗和玉磬,并归还侵占鲁、卫的土地。“如果和谈不成,那就任凭对方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宾媚人奉上礼品,晋人不肯言和。郄克说:“一定要以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又要齐国境内的垄亩全部改为东西走向。”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普通人,她是齐君的母亲啊。从齐晋相对平等的地位来说,她也算是晋君的母亲了。先生现在号令天下的诸侯,如果一定要将别人的母亲作为人质,这又怎能符合天子的政令呢?而且这是逼人做出不孝的行为了。《诗经》说:‘孝子不会迷失本心,永远都可以感动他人。’如果真的以不孝的行为来号令诸侯,这不就是败德之类的表现了?过去先王划分疆界,治理天下,考察土地的特性,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诗经》说:‘我划分经界,我管理田地,垄亩有南北走向的,也有东西走向的,各适其适。’现在先生规定诸侯划分疆界,管理田地,将垄亩全都改为东西走向,只是方便兵车来往便捷而已,完全不理会土地的特性,这大概都不是先王发布政令的原意吧。“违反先王政令是不对的,又怎能当盟主号令天下呢?其实晋国也有过失的。古代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良好的德性,满足百姓的期望。五伯争霸中原之时,尽心尽力,安抚百姓,为天子效劳。现在先生希望号令诸侯,可以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诗经》说:‘施行政令宽厚和缓,福禄自然就会积聚增多了。’看来先生并不见得宽厚和缓,可能就会自绝于各种福禄了,诸侯又哪会有损害呢?“如果和谈不成,国君派遣我出使之时,曾经有一番叮嘱,他说:‘先生受命带领部队兵临齐国,我国只能拿出并不丰厚的奉献,犒赏先生的部队。我国怯于先生的威势,折损军队受到很大的挫败。如果先生愿意答应我们的要求赐福齐国,不毁灭我们的社稷家园,仍然维持两国的友好邦交,那么我就不会吝啬祖先传下来的珍宝和土地,献给贵国及联军。如果先生不肯应允这项请求,那么我国就会召集残部,背靠城池作最后的决战了。齐国幸而获胜,仍然会听从晋君的安排;万一不幸战败,我们哪敢再不服从晋君的命令?’”季札观周乐

本篇导读

周公辅政,制礼作乐,获封于鲁,并享有郊祭文王及天子礼乐的特权。周室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但鲁国还是管有虞、夏、商、周四代的乐舞,相传不绝。《论语》称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指舞列,八佾六十四人,孔子批评就是连鲁大夫季孙氏都僭用了天子的乐舞。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五四四)六月,吴公子季札来鲁国访问,刻意指定要观赏周乐,每演出一曲,季札就会加以评鉴,并且指出乐舞表演和政治的关系,借艺术评论宣扬治道的理念。如果配合传世的《诗经》文本来看,博览古今,神思细密,悟识治乱兴亡的道理,自然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了。吴季札(公元前五七六?至前四八四?)是春秋时代的贤士名流,传说甚多,而《季札观周乐》更是《左传》中的奇文。12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3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墉》、《卫》,曰:45『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6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7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8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910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11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121314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151617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18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19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20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2122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23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24252627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2829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303132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33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3435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36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37383940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注释

1 吴公子札:吴,国名。商末太伯奔荆蛮,号勾吴。传至寿梦(?至公元前五六一),僭称王。鲁成公六年(公元前五八五),占有江苏淮河、泗水以南至浙江湖州巿、嘉兴巿的疆域,都于姑苏(江苏苏州巿)。公子札,即季札,寿梦的第四子,封于延陵(江苏常州巿),号曰延陵季子。两度让国,不肯即位。吴季札墓在今江苏江阴巿申港镇申港中学内。聘:访问。

2 为(wèi):介词。《周南》、《召南》:周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北,原为周公旦封地。召(shào)南在岐山县西,为召公奭封地。南为乐章之名,亦寓岐周风化自北而南,影响及于江汉一带的南方诸国。《周南》、《召南》乃《诗经》十五国风之首。

3 《邶》、《墉》、《卫》:邶(bèi)武王分纣城朝歌(河南淇县东北)为三监。北谓之邶,封武庚,在今汤阴县东南;南谓之墉(yōnɡ),管叔领之,在新乡巿西南;东谓之卫,蔡叔领之,在淇县。三监叛周,周公灭之,改封少弟康叔,名曰卫。故邶墉卫三国之诗,亦可统称为卫风。卫国疆域约当今河南焦作巿、新乡巿至河北大名县一带。

4 渊:深也。

5 卫康叔、武公:康叔,周公少弟,初封于康(河南许昌禹州巿西北),后徙封卫。卫武公乃康叔九世孙,遭幽王褒姒之难,曾派兵助周平戎。

6 《王》:指东周洛邑王城的乐章。

7 先亡:韩哀侯元年(公元前三七六)灭郑,而韩亦徙都于新郑。

8 大(tài)公:即吕尚,本姓姜氏,又称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八十岁遇周文王于渭滨,被奉为师,并辅助武王灭纣,获封于齐。

9 豳(bīn):周之旧国,在今陕西彬县东北。

10 其周公之东乎:周公遭管、蔡之乱,东征三年,为成王陈述后稷先公创业艰难,不敢荒淫,以成王业。其周公之东当指周公东征一事,引申则有建设成周及东向发展之意,《豳风》说的就是要尽力巩固王业的根据地。

11 夏声:即正声、雅声。夏,或亦训西也,引申则为西声,借指秦声。秦之先为嬴姓,周宣王即位(公元前八二七),乃以秦仲为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放弃夷狄的习俗,接受诸夏的文化。

12 魏:姬姓国,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北,鲁闵公元年(公元前六六一),晋献公灭之。

13 沨(fénɡ)沨乎:形容婉转悠扬的乐歌。象声词,表现流动的状态。现代汉语音fēnɡ,形容水声、风声、宏大的声音等。

14 险:遭遇艰险,杜预云:“险当为俭,字之误也。”则训为节俭了。

15 唐:叔虞初封于唐(山西太原巿)。

16 思深哉:思(sì),训心绪、情思等,名词,去声。又思(sī),训思念,动词,平声。平去两读有辨义作用,普通话只有平声一读。

17 陶唐氏:帝尧,尧本封陶,后徙于唐。相传尧都平阳(山西临汾巿尧都区)。

18 陈:妫姓国,舜之后,都于宛丘(河南周口巿淮阳县),陈国疆域在今河南开封巿以东,安徽亳州巿以北一带。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四七八)为楚所灭。

19 郐(kuài):纭姓国,祝融之后,周初封此,在今河南新密巿,为郑武公所灭。

20 先王:指西周文、武、成、康诸王。

21 倨:傲慢不敬。

22 迩而不偪:迩,亲近。偪,同逼,侵迫,紧迫。

23 携:游离,意即猜疑忌恨。

24 施而不费:施(shì),训施惠、施与。又施(shī),训施行;施(yì),训蔓延。施字三读具有辨义作用,普通话只有平声音。

25 底:停滞,停顿。

26 五声和:宫、商、角、徵(zhǐ)、羽五声的旋律和谐配置。

27 八风平:八风指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制造的乐器。金为钟,石为磬,琴瑟为丝,箫管为竹,笙竽为匏,埙(xūn)为土,鼓为革,柷(chù)敔(yǔ)为木,谓之八音。平指乐曲协调,八音的乐韵协调呼应。

28 节有度:节,节拍。度,尺度。指乐曲的节拍因应尺度。

29 守有序:音阶调和,依次排序,无相夺伦,而谐协得体。指演奏的序列编排得体。

30 象箾(shuò):武舞。象指象舞。箾,竿也。象箾指执竿演出的象舞。南籥(yuè):文舞。南,南乐。籥,管乐器。又可用作舞具,表演籥舞。南籥指配合南乐表演的籥舞。《诗经·邶风·简兮》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翟,野鸡毛,亦为舞具。

31 犹有憾:可是文王来不及见证太平之世的到来。

32 大武:武王之乐。

33 韶濩(hù、huò):殷汤之乐。

34 大夏:禹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云:“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

35 不德:不自以为德,并不夸耀自己的功德。

36 韶箾:亦作箫韶,虞舜的乐舞。《尚书·益稷》云:“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以看出当时演出的盛况。

37 帱(dào):覆盖。

38 虽甚盛德:虽然还有更多精彩的表演。

39 蔑:没有,不会。

40 观止:心满意足得到最佳的享受。

译文

吴公子季札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乐的演出。鲁国使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召南》。季札说:“好啊!这是国家创业之始,还没有到完善阶段,然而就是勤劳工作而没有怨言了。”跟着为他歌唱《邶》《墉》《卫》,他说:“好啊!音调有点深沉了,流露出忧伤之情却没有被击倒的感觉,听说卫康叔、卫武公都德行卓绝,这是《卫风》的乐章吗?”跟着为他歌唱《王风》,他说:“好啊!表现出忧思伤感,却不致退缩畏惧,这是周室东迁以后的歌曲吗?”跟着为他歌唱《郑风》,他说:“好啊!乐音过于琐碎,百姓将难以忍受下去了,这是国家灭亡的先兆吗?”跟着为他歌唱《齐风》,他说:“好啊!很宽宏的乐音啊!表现出伟大的风度,能够作为东海诸侯典范的,看来非姜太公莫属了。”

跟着为他歌唱《豳风》,他说:“好啊!广博无垠的乐音啊!表现出欢乐的情绪而又知所节制,这大概是周公东征以及东向发展的先兆吧!”跟着为他歌唱《秦风》,他说:“好啊!这就是夏声了,代表一种正声,明白正声的意义就会强大,强大到了一个极点,这就是周代故地的音调了。”跟着为他歌唱《魏风》,他说:“好啊!表现出飘浮流动的状态,博大而又婉转,就算遭遇艰险也易于施行,如果得到德教的修养,自然也是英明的君主了。”跟着为他歌唱《唐风》,他说:“思虑深沉啊!相信会有帝尧陶唐氏的遗民在这里吧!否则怎么会作长远的打算呢?如果不是继承了祖先美好的德性,谁能有这样的表现呢?”跟着为他歌唱《陈风》,他说:“国家没有好的君主,这样能够维持久远吗?”从《郐风》以后,季札就不再评述了。

跟着为他歌唱《小雅》,他说:“好啊!表现出忧患之思而没有离异之心,虽有怨愤却不肯明说,这是代表周朝王道政治的衰落吗?还有很多先王的遗民百姓支持他。”跟着为他歌唱《大雅》,他说:“广大得很啊!一片热闹和乐的样子,乐曲抑扬顿挫,而本体则立意端正,这不就是文王德性的表现吗?”

跟着为他歌唱《周颂》,他说:“这是最高的境界啊!正直无私而不会傲慢不敬,委曲婉约而不肯屈服挠折,亲近体贴并没有紧迫的感觉,距离远了也不会猜疑忌恨,经历迁徙也不会淫乱邪恶,反复往来也不敢厌倦懈怠,哀伤不至于愁困,安乐不敢荒废,适用而不致匮乏,宽广而不必宣扬,施惠不须耗费,收纳不必贪多,安处不同于停滞,运行不等于放荡。五声的旋律和谐配置,八音的乐韵协调呼应。乐曲的节拍因应尺度变化,演奏的序列亦编排得体。最好的音乐应该就是这样了。”

季札参观了执竿演出的《象箾》之舞,以及配合南乐执管表演的《南籥》之舞。他说:“好啊!可是文王来不及见证太平之世的到来,有些遗憾。”看到了《大武》舞容的演出,他说:“好啊!周朝盛世之时,就该是这个样子了。”看到了《韶濩》舞容的演出,他说:“这是圣人宽大的胸怀了,但商汤自惭修德不足,可见圣人还是有难处的。”看到了《大夏》的演出,他说:“好啊!勤劳一生,却不夸耀自己的功德,除了夏禹,谁又具备这样的修行呢?”看到了《韶箾》舞容的演出,他说:“德性修养达至最高境界了,伟大极了!就像上天没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又像大地没有承载不到的地面。可能还有更多精彩的表演,但都不会超越这个演出了!我现在心满意足得到最佳的享受了!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赏析与点评吴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而鲁国则将整套乐曲依照南、风、雅、颂的次序,并从歌曲到舞容演出一遍,可分五段。季札应该早就知道整套乐曲的编排,有些是反映各地风俗的,有些则表现了政治的得失,有些更是历代君主所创制的大型歌舞。季札往往将音乐艺术和政治现实结合起来思考,提出了中庸和平的感情想象,否定过犹不及的表达模式。季札特以古圣先王为法,希望能够移风易俗,通过音乐描绘出治世的蓝图,建设华夏民族共同的审美标准,从而影响到后世的诗文理论,贡献极大,自是文化建设的典范。季札是吴国人,同时也代表了吴文化的成就。季札所论乐曲大部分都见于《诗经》之中,而南风雅颂的排列次序亦大同小异,表现了早期《诗经》编排的基本形态。春秋时代上层社会在交往中引诗极多,季札一定是懂诗的。在《季札观周乐》中,季札以歌舞为讨论重点,基本上完全不讲《诗经》的文本,但诗乐同源,我们可以通过《诗经》的文本了解古乐的演出情况。

周秦

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 (周语上)

本篇导读《国语》二十一卷,相传亦为春秋时代左丘明作,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惟此说尚有争议。《国语》著录了西周末年乃至春秋时期(公元前九六七至前四五三)诸国贵族的史事和辞令,其中以晋语九卷为最多,周语、鲁语、楚语次之,齐语、郑语、吴语、越语又次之,也是最早的国别史,史料丰富,详细而又生动。《国语》与《左传》所记的史实互有同异,惟亦异多同少,二者不可能源出一书。而编辑手法各异,自非同一人所作。《国语》成书约在战国时代,三国时吴韦昭(二〇四至二七三)注。

厉王是一位暴君,施行恐怖统治,还派卫巫监控言论,不让人民发声。以致“道路以目”,就是大家在路上相遇,只能打眼色相互示意,结果积累了不少的怨气。《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召公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旨在规劝厉王要通过不同渠道,聆听民间的声音,斟酌损益,改善施政。同时又指出令人民宣泄言论才是正道,就像河水堵塞了,一旦崩溃爆发,也就挡不住了。召公的谏言情理兼赅,深具卓识,可是昏君就是听不进去,结果自取灭亡。1234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56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789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111213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14151617181920,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212223,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4『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526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27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28口,其与能几何?』29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

1 厉王:周厉王,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八七七至前八四一),是一位暴君,最后激起叛变,被人民赶走。

2 国人谤王:国人,指国都的居民,亦可指国民。国即镐京(陕西西安巿长安区西北)。谤,毁谤,恶意攻击,引申有批评、诅咒之意,动词。

3 召公:即召(shào)穆公,名虎,为厉王卿士。

4 卫巫:卫国的巫(wū)祝,为人祈祷通神灵者。

5 国人莫敢言:莫,没有一个人,指示代词。全句释为国民没有人敢说话,去批评政府。

6 道路以目:在路上碰到了,大家就打眼色示意。

7 弭谤:弭,止息,压制。谤,诽谤,谣言,名词。即压制谣言。

8 乃不敢言:乃,他们,代词。全句释为他们都不敢说话。

9 障:阻碍、防堵。

10 川壅而溃:壅(yōnɡ),堵塞。溃,崩溃,泛滥。指洪水受到堵塞而崩堤爆发,冲破了堤防。

11 为川:为,治也,动词。为川即治水。

12 听政:听朝臣奏报政事。

13 公卿:三公九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列士:上士,天子的上士亦名元氏,受采地视子男。

14 瞽:乐师。

15 史:太史,掌书册文告,以作著录,以为鉴戒。

16 师箴:师,指九卿中的少师,位卑于公,而尊于卿。箴,规谏。

17 瞍赋:瞍(sǒu),瞎子。赋,诵诗,即歌诵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篇。

18 蒙:青盲,指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的人,例如患白内障等眼疾的人。蒙人负责讽诵典书箴刺之语。

19 百工谏:百工,百官,即工艺执事的部门。谏,向国君进言。

20 庶人传语:庶人,百姓。传语,指辗转相传讨论,批评时政得失。

21 近臣尽规:近臣,左右侍从之臣。尽规,尽力规劝。

22 耆艾修之:耆艾,元老师傅。修之,整合各方意见。

23 事行而不悖:事,政事。悖,违背。全句是指施政顺畅,不会背离民意。

24 原隰:原,平原。隰(xí),低下的湿地。原隰即原野。《国语》本文作“犹其有原隰衍沃也”,句式稍异。衍沃:衍,平原。沃,河流旁边可供灌溉的土地。衍沃即平坦肥沃的田地。

25 善败:善恶,指好的和坏的意见。

26 阜:丰富,增进。

27 胡可:怎么可以。

28 几何:多久。

29 流王于彘:流,放逐。彘(zhì),晋地,在今山西霍州巿。

译文

周厉王性情暴虐,国民都咒骂他。召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再忍受这样的生活了。”厉王很生气,找来了卫国的巫祝,派他监视流布谣言的人,一经揭发,就处死他。国民没有人敢说话了,在路上碰到了,大家就打眼色示意。

厉王很开心,告诉召公说:“我能够压制谣言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一种防堵的手法。防范民众的批评,会比防止洪水更难。洪水受到堵塞而崩堤爆发,受害的人会很多,民众的情况就像洪水一样。所以治水的人一定要疏通河道,使洪水顺利地流出去;而管治国民一定要叫他们敢讲话,发表意见。因此天子听朝臣奏报政事,就会让三公九卿乃至上士等献上诗歌了解民情,瞽师献上乐曲辨识邪正,太史献上书册文告以作著录,少师负责规谏,瞎眼的人吟诵献上的诗篇,有眼疾的人负责讽诵典书箴刺之语,工艺执事的部门向国君进言,百姓有很多辗转相传的言论批评时政得失,左右侍从之臣尽力规劝,王室亲族补救阙失考察是非,太师太史教导训诲,元老师傅整合各方意见。然后国君就可以斟酌施行,因此施政顺畅,不会背离民意。

百姓有嘴巴,就像土地上有高山和河流,财富、物资都从这里出来;就像原野上“有平坦肥沃的田地,可以生产出衣服、食物的材料。嘴巴要表达意见,好的坏的自然都会说出来了。好的要施行,坏的也要供参考,这就可以增进国家的财富物资、衣服食物了。百姓心中有很多意见和想法,因而说出了口,合理的就要施行,又怎么可以堵塞呢?如果要堵塞百姓的嘴巴,试问又能维持多久呢?”

厉王不肯听从,于是百姓再没有人敢说话了。过了三年,大家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赏析与点评《召公谏厉王止谤》一文短小精悍,光芒四射。其实这篇文章的亮点并非周厉王,他只是一个起陪衬作用的小角色而已;亮点是召公提出的怎样促进监察君权的主张,就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下情上达,“事行而不悖”,而天子的施政才能有效。此外,召公又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民意就像滔滔的洪水,根本是压不住的。其实往好处想,尊重民意的话,也就是善用民众的智慧,“行善而备败”,可以提升社会效益,共享繁荣。这已经是三千年前的老话题了,到今天还很适用。本文有很多名言警句,例如“民不堪命”,“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等,都是很精炼的句子,言浅意深,形神丰满,三千年前的民间智慧,一看就让人明白,腾播众口,到现在还很管用。叔向贺贫《国语》 (晋语八)

本篇导读《叔向贺贫》通过叔向(?至公元前五二八?)与韩宣子(?至公元前五一四)的对话,以栾武子、郄昭子(?至公元前五七四)两个家族兴衰存亡的事件为例,阐明了财富并不可恃。当政者处于权力中心,面对各方面的冲突,更应重视修德,无德者身死家破,有德者则可以庇荫子孙。本文表面是贺贫,其实却严肃地指向了修德的主题。修德跟当权者生死攸关,不可不慎。本文充满思辨的色彩,带出了战国时代的论辩风气。但假如新年的时候我们不说“恭喜发财”,反而说“恭喜贫穷”,必然招人反感,可能也真的是神经病了。1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23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45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678910,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111213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14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1516罪,以亡于楚。1718『夫郄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192021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郄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2223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24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

1 叔向:羊舌肸(xī),字叔向,晋国的贤大夫,跟吴季札、晏婴(?至公元前五〇〇)等都有交往。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二),叔向被栾盈出奔楚的事件牵连,尝为范宣子(?至公元前五四八)所囚,后来得到晋国贤士祁奚(公元前六二〇至前五四五)出言相救,获赦免罪。祁奚称赞叔向:“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叔向曾跟晏婴谈到晋国季世的情况,说:“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可见叔向为人正直,可惜没有子嗣。韩宣子:韩起,晋卿。

2 实:财富。

3 无以从二三子: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其他的官员、宾客等。从,来往应酬。全句即指难以跟官员宾客来往应酬。

4 栾武子:栾书,晋上卿。贫而有德,以免于难。一卒之田:百人为卒,一夫授田百亩。

5 宗器:宗庙祭祀及礼乐之器。

6 宪则:法制。

7 越:传扬,播扬。

8 怀:归附。

9 正:安定。

10 行刑不疚:行刑,行政执法。疚,内疚,过失,忧苦。全句译为行政执法无愧于心。

11 桓子:栾武子的儿子,名黡,贪而无德。

12 无艺:无极,无度,没有准则。

13 居贿:积累财富。

14 怀子:桓子的儿子,名盈,复修祖德。

15 离:通罹,遭受。

16 亡:逃亡。

17 郄昭子:郄至,晋卿,富而无德。

18 其家半三军:他家里的丁口可以组成半支三军部队。当时诸侯大国三军,合计三万七千五百人。

19 其身尸于朝:遭受刑戮陈尸于堂上以示众。

20 绛:晋国的旧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21 八郄五大夫三卿:郄氏八人,其中郄文、郄豹、郄芮、郄谷、郄溱为五大夫,而郄锜、郄犨、郄至则为三卿。

22 吊:慰唁。

23 稽首:以首贴近双手,叩头至地,谓之稽首。

24 桓叔:晋文侯弟,名成师,生子万,受封韩地为大夫,乃以韩为氏。

译文

叔向见到了韩宣子。韩宣子担心贫困的问题,叔向恭喜他。韩宣子说:“我虽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晋卿的财富,难以跟其他官员宾客来往应酬。我正为此事担心,你恭贺我又有什么原因呢?”

叔向回答说:“过去栾武子没有百夫般的田产,担任祭祀官也没有足够的宗庙祭器。他有仁德操守,遵从法律的规定,得以扬名声于诸侯各国,诸侯各国都来亲近他,戎狄的民族也愿意归附他,因此能够安定晋国,执行法制无愧于心,自然也就不会遇到灾难了。到了桓子,骄纵放肆穷奢极侈,贪图财富欲念无尽,藐视法则任性而为,靠借贷谋利积累财富,眼看就会遇上灾难,幸而托赖栾武子的仁德,最后得到了善终。到了怀子的时候,他改变了桓子的不良作风,秉承栾武子的仁德表现,本来是不会出事的,可是遭承桓子罪责的影响,以致要逃亡到楚国去了。“至于郄昭子,他的财富抵得上半个晋国公家,他家里的丁口可以组成半支三军部队,恃着他的财富和尊荣,在国内放肆横行,结果遭受刑戮陈尸于堂上以示众,连住在旧都绛地的亲人也全都被杀害灭族。可不是吗,那八位郄氏啊,有五位是大夫,三位是卿,当日是何等的尊贵,但一个早上就消灭净尽,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都是因为没有仁德操守。“现在先生刚好就具有栾武子贫困的条件,我认为也一定能够兼具他的仁德操守,所以前来祝贺。如果不担心没有修好仁德操守,而只是担心财富的不够用,将来吊唁都来不及了,还有什么好祝贺呢?”宣子下拜叩头至地,说:“韩起几乎都要保不住了,全靠您的忠言存活。现在并非韩起一人特别感受您的恩情,由祖先韩桓叔以下,整个宗族都要拜谢您的恩赐了。”赏析与点评《叔向贺贫》是一篇议论文,表面是贺贫,其实贫无可贺,却是转而论德了。平心而论,贫困者财用不足,往往能够成就一番大业;富裕者骄奢淫逸,不期然会招致杀身灭族之祸。不过这并不是贫富的问题,而是贫富导致了德行的变异。贫而修德,自然可以建功立业;为富不仁,看来也是自取灭亡了。反过来说,贫而无德,固然是自甘堕落;富而有德,那又有什么不好呢?其实贫富与修德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修德与祸福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春秋时代为了制衡权力的无限扩张,有必要用自觉的德性来约制个人的欲望。叔向以贺贫来论德,在文章作法方面,其实也是反话直说,反过来说,贺贫是假象,而修德才是叔向的立意所在。

虞师晋师灭夏阳

《穀梁传》

本篇导读《穀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鲁人谷梁子作。相传谷梁子名赤,一名俶,字元始,受经于子夏,即与公羊高为同学,故二书的渊源及体裁特点,亦多相似之处。晋范宁作集解,唐杨士勋作疏,清代锺文烝著《穀梁补注》,最为详博。

鲁僖公二年(公元前六五八)及五年,晋国先后两次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师晋师灭夏阳》一文兼写两次的情节,突出虞公的愚昧,为了贪图晋国的宝物厚礼,竟然借道给晋军通过,甚至充当先头部队领路打人,灭了邻近的虢国。最后没有邻国的支持,虞国也难逃一劫,回程给晋国吞并了,而宝物自然又回流到晋国主人的身边。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唇亡齿寒”的故事。

本文在故事中也突出了两位人物的形象。一是晋国的谋臣荀息,懂得利用虞公的贪念,同时又掌握了宫之奇软弱的个性,计划周详,虑事准确,当然,这可能也因对手太弱了,荀息尚未受到太多的考验。另一位是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他尽心尽力谏虞公,可是虞公财迷心窍,什么都听不进去。宫之奇感到国事不可为,也就举家逃亡到曹国去了。《穀梁传》的叙事比较简略,删掉了一些情节,比不上《左传》的完备。但文章剪裁得当,也是一篇可以自圆其说的作品。本书另选了《宫之奇谏假道》一文,可以相互补充,俾更了解这一段史事的真相。12〔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34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56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78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910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11。』公曰:12『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1314,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15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1617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1819「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2021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22马齿加长矣。』

注释

1 虞师:虞,姬姓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师,泛指军队。古代军队编制以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师有二千五百人。夏阳:虢都。虢有二都,一为夏阳(山西平陆县东),或作下阳;一为上阳(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2 虞无师:虞乃小国,军队未达师级的编制。

3 晋:姬姓国,周成王封弟唐叔虞于晋,都于绛(山西翼城县东南)。晋国据有山西等地,国力强大。

4 为主乎:为(wéi),作出,动词,宜读平声。为主,作出主动,出主意,引申作了主谋。或训为了,介词,则读去声音(wèi)。

5 塞(sài):边塞,名词。

6 举:拔也,攻破。

7 晋献公:名诡诸,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一)。虢:姬姓国,即北虢,在今河南三门峡巿和山西平陆县一带,位于虞国的南部,隔着黄河相对。虢公名丑,国为晋所灭后,逃往洛阳。

8 荀息:字叔,晋大夫。

9 屈产之乘:屈产,晋地,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或以屈为晋地,屈产即屈地所产。一车四马曰乘(shènɡ),本文指马,音同。垂棘之璧:垂棘,晋地,在今山西潞城巿西南。璧,美玉。

10 币:礼物。

11 中厩:厩,马棚、马槽。

12 宫之奇:虞国的大夫。

13 达:明白。

14 又少长于君:少(shǎo),稍为;长(zhǎnɡ)于君,比国君大一点。

15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玩(wàn)好(hào),“玩”、“好”各有两读,珍玩、爱好都读去声,指马与璧。全句译为那些珍玩爱好的东西只是眼前短暂的享受,但灾祸却要整个国家长时间去承受。提醒做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耽于逸乐,自取灭亡。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一七七四至一八三二)认为“之后”是衍文,可以删去,解为虽玩好在前,也要考虑国家的忧患所在。

16 中知以下:知(zhì),指智慧。中知以下就比较低能了。

17 使者:使(shǐ),出使,使节。

18 其斯之谓与:与(yú),疑问语气词,读平声。全句译为就是这样的情况吗?

19 挈其妻子以奔曹:挈(qiè),带领。曹,姬姓国,武王同母弟叔振铎所封,都陶丘(山东定陶县西北)。

20 五年:史载鲁僖公二年,晋国借道攻占虢国的夏阳。僖公五年,晋国再次借道攻陷虢国的上阳,回程顺道灭了虞国。宫之奇出奔曹国亦在五年。则五年当指鲁僖公五年,而不是灭了虢国五年之后再灭虞国。锺文烝《春秋穀梁经传补注》认为由灭夏阳始计,则灭虞为四年。《穀梁》的文字有些省略,容易引起误会。

21 操璧:捧着美玉。

22 马齿加长:长(zhǎnɡ),老化。马齿由尖而磨平,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些老化。

译文

〔虞师、晋师灭了夏阳。〕不是国都而说灭,就是看重夏阳了。虞国的军队未达师级的编制,《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先于晋国,这不可以不说师的。为什么要先于晋国呢?因为是虞国作了主谋灭夏阳的。夏阳啊,就是虞、虢交界的要塞。灭了夏阳,虞、虢两国都会被攻破。

虞国作主谋灭掉夏阳又为了什么呢?晋献公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国君为什么不用屈产的名马,垂棘的美玉来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国的国宝,如果收了我们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们,那又怎么办呢?”荀息说:“这里牵涉到小国怎样侍奉大国的原则。对方不给我们借路,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收了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内府的库藏里面提出来,而藏在外府的库藏里面,从中央的马房里面拉出来,而放到外围的马房里面。”献公说:“宫之奇在呀,一定不会接受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啊,内心明白,可就是怯懦,稍为比虞君大一点。内心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坚持谏诤,年纪稍微比虞君大一点,虞君就看不起他了。那些珍玩爱好的东西只是眼前短暂的享受,但灾祸却要整个国家长时间去承受,这要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预想得到。我猜想虞君只是中等智慧以下的人。”献公于是就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谏说:“晋国派来的使节,说话谦卑,礼物又很名贵,一定会对虞国图谋不轨的。”虞公不听宫之奇的意见,收下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一再进谏说:“俗语说:‘嘴唇没了,牙齿也会受寒。’就是这样的情况吗?”他领着自己的妻子、小孩投奔到曹国去了。

晋献公灭了虢国。鲁僖公五年,又攻占了虞国。荀息牵着宝马捧着美玉呈上座前说:“美玉还是过去的老样子,但宝马的牙齿就有些老化了。”曾子易箦《礼记》

本篇导读《礼记》四十九篇,汇辑周秦汉初儒家后学所记的说礼文献,西汉戴圣编订。《礼记》专门探讨先秦的政教礼俗、典章制度、学术思想及道德伦理等。跟《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都是重要的经学著作。《檀弓》分上、下两篇,属通论之类,记载了很多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借以反映孔门弟子对礼学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其中有关士丧礼的篇章尤多,反映礼制的变迁及基本精神。具体作者不详。《曾子易箦》记载了曾子(公元前五〇五至前四三五)临终前的一则小故事,他在昏睡病危之际,听到家人的谈话,忽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不合身份的床席上。曾子坚持要马上更换床席,不想留下任何缺失,以求心之所安。床席换过了,未几曾子也去世了。曾子一生坚持正道,以生命见证真理,至死也要践行不殆,无憾而终。1234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5执烛。67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而89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1011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12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注释

1 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山东临沂巿平邑县郑城镇)人,孔子晚年弟子,少四十六岁。能通孝道,相传著《孝经》、《大学》等。

2 疾病:疾,病也,名词。病,疾加也,意即加剧、恶化,动词。疾病是主谓结构的词组。标点或作“曾子寝疾,病”,“病”亦作动词用法,但文意松散。《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疾病”连用,跟本文的语意完全一致。

3 乐正子春:乐(yuè)正子春,曾子弟子。

4 曾元、曾申:曾子的两个儿子。

5 隅:墙角。

6 华而睆:华,华美。睆(huǎn),明亮。

7 箦(zé):用竹片芦苇编成的床垫。

8 瞿然而呼:瞿,惊视貌。呼,吹气声也。

9 斯:此也,指示代词。季孙:鲁国的卿大夫季孙氏,世为鲁卿,执掌国政。《论语》有《季氏》篇,即指季孙氏。

10 未之能易:即未能易之。之,指床席,代词。

11 革(jí):危急。

12 细人:小人。姑息:苟安,即包容和迁就。

译文

曾子卧病在床,病情加剧恶化。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曾子的脚边,童子坐在墙角,手中执掌烛火。

童子说:“多么美丽而又明亮,这是大夫送来的床垫啊!”子春说:“住口!”曾子听见了,很害怕地惊喊出来。童子说:“多么美丽而又明亮,这是大夫送来的床垫啊!”曾子说:“对了,这就是季孙氏赐给我的床垫。我不能起身换床垫,元儿扶我起来,要换掉床垫。”曾元说:“父亲的病情危急,现在不可以移动。最好等到天亮,我会好好地换床垫的。”曾子说:“你爱我的心,不如那位童子。君子爱一个人,以道义为重;小人爱一个人,就只懂得包容和迁就。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能够合乎正礼而死,这就满足了。”曾元就扶他起来,换了床垫,回到床上还没有躺好,曾子就去世了。赏析与点评本文叙事简洁明快,以对话为主。主要围绕着曾子临终前坚持要换掉用错了不合身份的床垫一事。曾子的家人及弟子守护在侧,不想惊动曾子,但童言无忌,最后竟由掌灯的童子一再指出这是一张特别华美漂亮的床垫,其他人也禁止不住了。曾子知道以后,就凭着最后的一口气,一方面表现坚持正道的勇气,同时也教育子弟做事不能姑息,一定要矫正错误。曾子平日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任重而道远”、“临大节而不可夺”等,临死也不能有丝毫松懈,这就是身教了。不过,本文也留下了一些疑点,既然床垫代表了大夫的身份,那么当日季孙氏赏赐给曾子,曾子为什么不拒收呢?收下了又该怎样处理这张床垫呢?从童子惊叫夸张的语气来看,他应该是首次看到床垫,那么拿出来给曾子临终前躺着,这又是谁的主意呢?乐正子春想禁止童子说话,难道这是他的主意,并想借此提高曾子的身份吗?这些疑点我们当然无法一一弄清了,难免会贻人口实,质疑曾子的操守,做人处事不可不慎哉!

公子重耳对秦客

《礼记》

本篇导读《公子重耳对秦客》借吊唁为名,上演了一出秦晋外交的攻防战。公元前六五一年,晋献公逝世,而太子申生亦已自杀早逝,晋国无主,群公子争立。公子重耳是献公次子,地位最为尊贵,可是流亡在外,羽翼未丰,亦不敢借父丧以取国。秦穆公故意派人去试探公子重耳,希望了解他对继位的盘算。而重耳听了舅犯的意见,在使者面前表现出对父亲无私的敬爱,尽孝守礼,并不图谋个人的利益,从而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成就了日后有名的秦晋之好。123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456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7孺子其图之!』8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9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10『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111213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1415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16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注释

1 晋献公:姓姬氏,名诡诸,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一)。丧:丧事。丧(sānɡ),解丧事、丧葬,读平声。丧有平、去两读,解丧失、失去,读去声。

2 秦穆公:姓嬴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公元前六五九至前六二一)。春秋五霸之一。重耳:即晋文公(公元前六九七至前六二八),献公次子。公元前六五五年出奔翟,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六三六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归国即位,时年六十二岁,在位九年卒。春秋五霸之一。

3 寡人:诸侯自称谦辞。

4 亡国恒于斯:亡国,失去权位。恒,往往。斯,此刻。指现在是权位交替的时刻。

5 俨然:神情肃穆的样子。

6 丧亦不可久也:丧(sànɡ),失位,指离开晋国不能过于长久。当时重耳已经流亡在外四年了。下文“丧人”、“身丧父死”亦指失位之人,音同,亦读去声。

7 孺(rú)子:小子,指公子重耳。

8 舅犯:重耳的舅舅子犯,即狐偃,晋大夫。

9 说之:解说清楚。

10 与(yù):参与。

11 辱:辜负。

12 稽颡(qǐ sǎnɡ):古代居丧时跪拜宾客之礼,以额触地,表示极度哀痛。

13 私:私下交谈。

14 子显:显当作韅,即公子絷,秦穆公派来的使者。致命:复命。

15 仁夫(fú):仁爱之人啊。下文“夫”字音同。

16 远利:远(yuǎn),动词,指避开得国嗣位的利益。远有上、去两读,远近之远(yuǎn)读上声,形容词。普通话只有上声一音。

译文

晋献公死了,秦穆公派人吊唁公子重耳,还留话说:“我感觉到,失去权位往往就在这个时刻,得到权位往往也在这个时刻。虽然先生神情肃穆,还穿着忧戚的丧服,但离开晋国不能过于长久,这样的时机也不能轻易失掉,公子您要好好为自己打算了。”

重耳告诉了舅舅子犯。子犯说:“公子您要谢绝秦王啊!失位的人,没有什么本钱,仁爱孝亲就是最重要的本钱。父亲死了又怎样呢?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图谋利益,哪能向天下人解说清楚呢?公子您要谢绝秦王啊!”公子重耳对宾客说:“君王大恩,吊唁流亡在外的重耳,自己失位了,父亲又死了,不能参与丧礼致哀的礼仪,有劳君王为我忧心。父亲死了又怎样呢?哪里还敢有其他意图,以辜负君王吊唁的好意呢?”重耳以额触地,却不拜谢宾客,哭着站起来,起来后不再跟使者私下交谈了。

子显向秦穆公复命。穆公说:“公子重耳真是仁爱之人啊!他以额触地,却不拜谢宾客,明显没有当嗣君的打算,也就不必拜谢宾客了。哭着站起来,这是孝爱父亲的真情流露了。起来后不再跟使者私下交谈,这是为了避开得国嗣位的利益啊。”赏析与点评本文以晋献公的丧礼为场景,分写两个不同阵营的对话,其实也表现出不同的算计方式。全文分三段。首先是秦穆公派人刺探重耳对继位的意图,所谓“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得失之间,在于把握机会,实在是很大的诱惑,重耳确实是有点动心了。次段是舅犯跟重耳的对话,其中“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就是要为重耳塑造“仁君”的形象,所以一再叮嘱重耳“孺子其辞焉”,就是不要在秦穆公面前表现出有任何的图谋。而重耳借丧礼把“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的程序演绎了一遍,一气呵成,无懈可击,真是孺子可教。更妙的是末段秦穆公阵营的解读方式,认同了重耳“仁夫”的永恒形象。戏假情真,亦真亦幻,不但打动了秦穆公,同时也写出了文章的妙谛,游走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活灵活现,多彩多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