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设定集:风起稻香(不附带光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8:52:16

点击下载

作者:西山居剑网3项目组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剑网3设定集:风起稻香(不附带光盘)

剑网3设定集:风起稻香(不附带光盘)试读:

主剑团队

《剑网3》制作人,西山居副总裁,早年游学美利坚,尤喜研究制作游戏。远在他乡偶遇《剑侠情缘》系列单机游戏,大为惊叹,回国即加入西山居,时光荏苒,十年有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年成为了青年,制作好游戏的热情却从未消失。无论《剑网3》是在低谷还是渐露曙光,激情从不间断。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早已将卓越视为理所应当,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游戏。期待总有一天,我们将会在世界的各大展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也有世界一流的游戏!

播州人士,幼居桃源山下,好读书不求甚解。事父母至孝,虽喜文,以理科上第。

幸得西山居士赏识,召为《剑网3》文案,历时数年,终成一作。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七星战十恶,九天化中原。不知是人看武侠,还是武侠看人。

嗟夫!武侠之心何其广也,世人所知其中一二。唯愿中华武侠游戏屹立世界之林,一生足矣。

好友戏之曰:“如此性格,可谓宅男!”答曰:“以静修心,以宅入道,此乃吾之道也。”

走进一段故事,接触一个灵魂,从古老的情境中收获一次次不同的旅程。就像是转瞬千百年逝去,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间。

笔下的字融入念头,化作游戏中的种种,北地风雪,江头杨柳,侠客魔头,名士红颜,带着各自的期待,去寻找偶有灵犀之人,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有时难免抱憾,若文小月未曾死去,若康雪烛停了手,若燕忘情也有情,若无缘人早相逢……

广阔的心灵,通往悠远的世界。我觉得,那些触动人们深刻情感的设计,就隐藏在这些丰富的可能性之中。

我是西山居里的一只乌鸦。我曾描绘过他们,还会描绘更多。

号珞山居士,荆楚人也。腹藏诗书,心悬侠剑,仰西山居之盛名,雅会群英于《剑网3》,去今六载矣。藏剑诗云:秀水灵山隐剑踪,不问江湖铸青锋。逍遥此身君子意,一壶温酒向长空。亦昔时吾辈砺剑之志也。故今游戏界虽群雄竟起,而独《剑网3》为“君子”。何哉?侠为魂,武为骨,情义为经络,华美为肌肤。所愿者,乃传先贤之精粹,开当世之淳风,而与诸君共谱中华之武魂也。

剑网3剧情文案组(杨程、孙乐冬、李相迎、郭曌星等)《剑网3》作为一款拥有完整世界观的游戏,一直在营造一个以剧情为导向、自然演进的游戏世界。

自项目立项以来,剧情文案组经历了风风雨雨,人员更替。但不变的是每一个剧情组成员对《剑网3》的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和谐友爱、力求卓越之精神,还有一个个永远被留在游戏世界中的动人故事。

热心玩家对我们的批评、建议和鼓励,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巨大动力。《剑网3》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努力营造一个更完善、更动人、更武侠的世界,以答谢多年来一直支持我们的最可爱的玩家们。

我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天香国色天生丽质翩若惊鸿一顾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剑网3》文案策划。

粤人孙乐冬,慕古人笔吐星汉之华,也曾悬梁刺股,书蠹诗魔。后为西山居居士,为《剑网3》舞文弄墨,望添江湖儿女对酒当歌之豪情。

爱游戏,爱武侠,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冷知识?出身程序,投身策划,为《剑网3》剧情添砖加瓦,只为实现少时做游戏的梦想。

引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

万物为天地所生,却无一物为天地所爱。天地御万物以自然,万物兴衰,遵循其理。圣人自古就有之,是以人治天下,而天下渐为一人之天下,是以为国。然不知圣人有常无常,难测国运兴衰也无常。圣人为己利而天下乱,或是为平己利乱天下;天下统分轮回不息,苍生皆为刍狗。——《九天兵鉴》李靖

江湖之大如北冥之鲲,故在此仅能以一卷四篇一家之言述大唐百年武林,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自不可一一足言。乾德云:『自强不息乾龙健』,象又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未有他言,以此为序。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 ,大唐盛世,这个时期中华武林进入了第一个兴盛期(第二个兴盛期是数百年后的宋朝) ,各种门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真正在江湖上占有地位的,却只有十个门派,江湖人都尊称它们为『十大门派』。

但,『十大』虽大却未及『九天』。

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正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九天』是个谜一样的组织,没有人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他们的行事踪影难定,而且代代相传,能确定的是他们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历史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掌握在『九天』的股掌之中,其中包括几百年间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直至『安史之乱』平定,历史上每次巨大的变动好像都与他们有关,可是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代代相传的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平衡的大同社会。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无视任何人与准则,他们并不认为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为了换取完美的时代,他们不惜血染神州。

剑侠情缘网络版三部曲第三部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

江湖篇

明教穆萨·哈贾尼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两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自西而来,第一次踏上了大唐的土地,他们互相约定,要在这个世界,为了自己的理念,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两个年轻人虽然一样激动,但是他们的内心想法却并不相同。他们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波斯国教祆教的两大长老,穆萨·哈贾尼与霍桑·阿萨辛。穆萨其实是纯正的中原血统,汉名陆危楼,祖上乃是丝绸之路上的大商贾,为了躲避南北朝的战乱,避难定居在波斯,穆萨也正是在这么一个中西文化碰撞的家庭长大的,他虽然拥有纯正的中华血统,但还是取了一个波斯名字——穆萨·哈贾尼。在异域长大后的穆萨精通中华、波斯、日本等多国语言,自幼学富五车,交友无数,加入祆教后更是凭借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祆教地位最高的三位长老之一。但是穆萨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考虑更深层的问题,祆教的二元论已经不能说服自小接受父亲诸子百家教育的穆萨,正在这时,他遇到了阿萨辛。

霍桑·阿萨辛出生于波斯一个祆教世家,绘画、技击、宗教、医学、幻术、天文、数术诸多才能,旁人专精一门已是极难,阿萨辛心无旁骛,钻研数年后,博古通今,竟能件件冠盖波斯,他年未及三旬,已被波斯人誉为“波斯之宝”。阿萨辛自幼信奉祆教,他称雄国内之后,被祆教奉为三大长老之首,阿萨辛却并未自满,更曾游学中华、埃及诸国。

穆萨与阿萨辛结识后相逢恨晚,互相引为知己,但是在对于祆教的教义上,两人却起了争论。阿萨辛生就非阴非阳之体,与旁人绝然不同,故虽自幼容貌俊美,天赋异禀,才学超人,学算见识,无不远超他人,但私下里对自身却极为困惑,更无法向人言之。他数年来潜心研究各项学问,多是为自身苦恼寻找解脱一因,却是未有所得。苦思之后,阿萨辛竟对祆教的二元教义心生疑惑。

对祆教之本源产生疑虑之后,阿萨辛再不以己身为憾,以为己之存在正是破除教义之明证,阴阳共存,那便是粉碎了祆教万物分阴阳之说,突破鬼魔之惑,便要着于己身了。阿萨辛本是聪颖坚毅并具之人,他认定自己乃是拯救世间之圣者。

穆萨却以为,剔除祆教教义不当之处,增添教徒向上自由之心即可达到目的。他数年谋划,在中原兴建教派,名之为明教,取的也是光明之意。两位好友话不投机,于是不欢而散,更是在心中暗暗赌气,要自己创立新教,证明对方错了。

恶人谷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穆萨和霍桑开始筹备自己理想中的教派之时,中原武林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开元惨变”震动了整个武林,恶人谷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话说恶人谷原本只是昆仑山西麓一个普通的山谷,由于当时大部分的罪犯都要通过丝绸之路发配边疆,偶尔有些罪犯逃了出来就近找了这么一个地方避难。久而久之,凶恶之徒越聚越多,恶人谷的声名竟不胫而走,成为江湖上第一险恶的地方,尤其是在“雪魔”王遗风来到恶人谷之后,恶人谷实力大增。中原武林对于恶人谷的存在也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一直以为那里不过是些下三滥的凶恶之徒聚集之地,不足为惧。紧挨着恶人谷的昆仑派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派出一名弟子前往恶人谷之中,警告他们好自为之,不要逾越雷池半步。孰料此时的恶人谷已经今非昔比,由于十大恶人的加入,恶人谷已经具有和当世第一流高手抗衡的实力,他们极其残忍地杀死了这名昆仑弟子。一向自视甚高的昆仑派怎么可能忍受此等奇耻大辱,于是倾派而出,准备一举消灭恶人谷。岂料恶人谷的实力远远强于昆仑派,昆仑派大败而归,不得不向当时的武林泰斗少林求救。

少林寺身为武林名门,怎能对此坐视不管。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少林发出“英雄帖”,号召天下名门正派,一举消灭恶人谷这股势力。少林寺、天策府、长歌门、霸刀山庄、纯阳宫等名门正派纷纷派出精英,一时间,昆仑山大遥峰上群雄聚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但是出乎天下的预料,恶人谷凭借地形的优势,群雄竟铩羽而归,各大门派元气大伤,史称“开元惨变”。“十大恶人”一举成名,“雪魔”王遗风也一举成为隐元会当年《武林年鉴》的头号风云人物。“开元惨变”之后,正派武林元气大伤,大家深知各门各派不能凭一己之力与恶人谷的众恶人相抗衡,于是纷纷抽调各派精英,建立浩气盟,希望能够压制住恶人谷。浩气盟不是门派,也不是帮会,所以没有门户之见,也不会有势力之争,浩气盟的职责只是联络组织各门派的英豪,以求群策群力。至于各门派、各帮会的事务,一概不许干涉。浩气盟的盟主之位,更不是天下武林盟主之位。

有了浩气盟之后,正派实力大增,一下压制了恶人谷高涨的气焰。虽然恶人谷十大恶人武功高强,毕竟分身乏术,更何况这次浩气盟还请出了许多武林高手助阵,七大高手实力不同凡响,“七星战十恶”更是成为武林佳话。

红衣教唐傲天

不过成立浩气盟已是之后的事了。就在“开元惨变”之后不久,中原武林迎来了它的另一场浩劫——明教进入中原。

这时候的大唐,是个开放的社会。穆萨凭借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明教得到惊人的发展,正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穆萨看来,纷乱的社会不适于明教的发展,于是明教开始逐步向中原武林一一挑战,一统武林的意图昭然若揭。“开元惨变”之后,中原武林元气大伤,以往支撑武林的各大门派实力不复,竟然没有一人能与明教相抗衡。这时候,两个门派站了出来,担负起阻击明教的重任 —— 他们就是唐门和丐帮。

少林发英雄帖时,丐帮才刚刚兴起,谁也没有把这个由乞丐组成的门派放在眼里,所以没有邀请他们参加。而唐门由于天性孤僻,一向被挡于正派之外,得以逃过一劫。幸或不幸,中原唯一能够抵挡明教的门派也只剩下他们两个了,大战在所难免。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不服气的唐门和急于在武林闯出名号的丐帮联合,意欲消灭以长安为基地的明教,但是被明教得知了他们的计划,“枫华谷之战”爆发。

枫华谷是长安与洛阳之间的一个必经之地,明教在这里设下埋伏,唐门丐帮联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丐帮帮主失踪,四大长老折损一半。而唐门也好不到哪儿去,门主唐傲天失去一双腿,下半辈子与轮椅为伴。“枫华谷之战”以后,明教中原第一的地位事实形成,明教的扩张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唐玄宗在长安为明教修建的大光明寺标志着明教发展到了顶峰。然而,所谓强极必反,盛极必衰,被连续胜利冲昏头脑的明教众长老不顾教主穆萨的反对,更加急于扩张,急于毕一役而竟全功。

终于,明教因发展过于迅速引起了唐王朝的不满。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颁布“破立令”,宣布除了名单上的宗教以外全部为邪教,勒令解散。明教自然首当其冲,但是正处在盛头上的明教再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想向唐王朝挑战,甚至筹划了一场活动,借着在朝廷教众的势力进宫逼谏。但这一切很快就被天策府所探知,唐玄宗大为震怒,下令全歼明教,格杀勿论。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九月十三夜,通过明教叛徒的告密,天策府得知明教的主要人物都会在大光明寺聚会。天策府迅速出击,并在少林寺等门派的协助下,一举击杀明教高层数十人,教主陆危楼仅以身免。“大光明寺事件”之后,明教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各地的据点纷纷被剿灭,教徒大量被抓,穆萨不得不举教西迁,重新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大光明寺事件”以后,伴随着明教的大举西迁,中原地区的一些原明教信徒突然形成了短时间信仰上的宗教真空,这时候同属祆教分支的红衣教悄然兴起。同样的信仰使得红衣教接纳了大批普通的信徒,实力急剧扩大。“开元惨变”、“枫华谷之战”、“大光明寺事件”,这些事件的连续发生致使整个中原的武林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许多过往的大门派声势纷纷不如以往,新的势力结构却又没有形成,整个江湖进入了门派其次,个人为主的英雄时代。

藏剑山庄

而在这许多英雄中,第一个站到群雄浪尖的就是来自东海蓬莱方家的方乾。方乾可谓是古今武林的第一奇男子,武功自不必说,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横扫中原武林,无人能敌;而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机关消息、奇门八卦等方面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方乾的传奇之作就是单身独闯少林:他先是车轮大战少林内外五堂首座,接着与众僧论禅,辩得众僧哑口无言,最后就连少林方丈也不得不说了一句“天下第一,名不虚传”。

但是方乾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高傲固执。其实当初方乾是背弃了蓬莱方家凡长门不得踏入中原的祖训,私自逃离出岛。就在方乾认为中原武林已无敌手时,不知是否天意弄人,他在南屏山遇到了年轻的拓跋思南,也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剑圣(当然那时候江湖还不知道有这号人物)。当时剑圣虽然武功已略有小成,但是毕竟还没有名气,方乾怎会将这个无名小卒放在眼里,便放出大话道,如果输了,他方乾从此离开中原,毕生不踏入中原武林半步。

让方乾吃惊的是这个年轻人的武功绝不在自己之下,为了诱出对方全部奇招,方乾大意之下竟然败了半招,虽然稍有相让的嫌疑,但是毕竟败了就是败了,方乾也不得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但是他败得并不甘心,于是在南屏山的某处刻下了自己对剑圣武功的破解之法,以此来证明并不是自己技不如人。在留下自己的宝剑与破解剑圣武功之法后,方乾来到了海外的一个孤岛之上,这个孤岛便是“侠客岛”。

虽然方乾离开中原是因为败在了剑圣的手下,但是那时候的剑圣毕竟还年轻,人们真正熟悉剑圣还是在藏剑山庄举办的第二次名剑大会上。在那次名剑大会上,剑圣力克群雄拿到宝剑“正阳”,自那以后,剑圣的名号才在武林中树立起来。方乾

说起名剑大会,就不能不提到藏剑山庄的兴起。藏剑山庄本是江湖上一个新兴的势力,但只经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与西蜀唐门、长歌杨家、霸刀山庄齐名的“江湖四大家”之一,而且风头日盛,大有盖过其他三大家族之势。这一切,固然有其他三大家族在不久前的武林动乱中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的缘故,更是因为这名剑大会的设立。剑圣

七秀坊

第二次名剑大会的桂冠被剑圣夺取,那第一次呢?不是后来如日中天的方乾——那时候方乾还未踏足中原;而是赫赫有名的公孙大娘。“公孙大娘舞剑器,一曲名动天下闻。”这是当时有名的一句话,公孙大娘的地位,从中可见一斑,当时就连天朝的皇帝唐玄宗也特别下诏宣公孙大娘进宫舞剑。第一次名剑大会时,公孙大娘也理所当然地获得第一,将宝剑“御神”带回。之后不久,公孙大娘厌倦了这种纷杂的武林生活,便决定隐居,将唐玄宗赐与她的一座位于瘦西湖的宅邸设为孤儿院,取名忆盈楼。

开始忆盈楼只是一个收养孤女的地方,但是公孙大娘教徒有方,教育出来的弟子无一不是色艺双修的绝佳女子。无论是当时的达官贵人,还是各大门派的青年才俊,都以能够与她们一亲芳泽为荣。后来忆盈楼更名为七秀坊,成为与万花谷、长歌门齐名的大唐三大风雅之地。

万花谷

说起这大唐三大风雅之地,首屈一指的便是万花谷。万花谷坐落在群山之中,需要穿过一条秘密隧道才能到达。现任谷主东方宇轩游历到此后觉得风景优美,环境适宜,所以决定在这里隐居。东方宇轩建立万花谷后,常常邀请名流雅士以及武林高手到万花谷中下棋品茗,饮酒弹琴。久而久之,万花谷竟成为江湖上第一风雅之地,许多厌倦了武林生活与官场险恶的名士们纷纷选择到万花谷隐居。万花谷之名盛,几乎可以和当时的长歌门相提并论。但是万花谷又与长歌门有所不同。长歌门创立于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隋末,各地起义讨伐隋炀帝。在战乱的时候,民不聊生,然而总有那么些人能在一切时候抓住机会大捞一笔。杨子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那个时候靠倒卖私盐,发了大财。唐朝建立,国家形势逐渐稳定,他遂在浙江千岛湖建了“相知山庄”,大发请柬请各地文人骚客到岛上一聚。那千岛湖风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加上各地文人难得这么一聚,大家互相切磋文采,畅谈抱负志向,更是不忍离去。于是,这“相知山庄”名气日渐大了起来。杨子敬后来又建立了微山书院,广招学生,很多青年学子都到微山书院求学。

可能是因为隋末那场动荡,让很多文人们开始羡慕起那些侠客,正如后来李白写的“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于是,很多文人开始习起武来,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所用。正所谓“学成文武术,货与帝王家”,他们渐渐地自成一个门派,自称“长歌门”。

如果说长歌门是骚人墨客聚集之所,讲究的是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等风雅之事,七秀坊出没的大多是达官贵人,各门各派的青年才俊,那万花谷则可以说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各种奇人异士都可以在万花谷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五毒教

就在中原武林进入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后,一直隐藏在西南一隅的五毒教(五仙教)也开始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对于中原武林来说,五毒教永远是一个最神秘的门派:他们自给自足,一般不涉足中原,但是一旦惹上他们,除非一死,不然五毒教将会把你追杀至天涯海角,再加上五毒教难以解释的施毒之术常常杀人于无形之中,五毒教成为武林人士最不愿意招惹的门派。

而离五毒教最近的唐门为了牵制五毒教的发展(其实这只是个比较好的理由,他们更看中的是五毒教制毒炼蛊的技术),就策划了五毒教的分裂。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五毒教教主魔刹罗失踪(但是当时说是暴毙),之后魔刹罗之女曲云即位,左长老乌蒙贵发动叛乱。但这场叛乱被右长老艾黎镇压,乌蒙贵不得不逃出五毒教,自立了一支天一教。不但如此,乌蒙贵为报前耻,居然勾结南诏,并用偷出来的最高蛊术秘方《尸咒》研制毒人,意欲重夺五毒教。而由于五毒教奉为至宝的《尸咒》失传多年,加之复杂无比的炼制过程,导致第一批毒人炼制失败。

经过后来的几次炼制成功后,乌蒙贵决定要制造更强大的毒人,所以前往中原用武林高手做毒人的原型,这也导致苗人在中原武林的恶名昭彰。但汉人又怎么能分清谁是天一教谁是五毒教的弟子呢?而五毒教弟子痛恨汉人的狡诈加上语言的不便,更是懒得解说什么,如此一来仇恨也越积越深。

虽然唐门成功地引导了五毒教的分裂,但门主也失去了他的一个女儿。话说第一批毒人炼制失败的过程中,便有唐门的唐书雁身受其害。天一教认为的失败是指过程中的差错导致毒人并不受他们的蛊控制,也就是说这批毒人有自己原有的思想、感情与原有的外貌。由于药物的作用,他们的皮肤颜色变成普通人不能接受的绿色或蓝色,同样也是由于药物的作用,他们本身的反应与内力也增长了。不管是已经回不得中原也好,还是由于对自己的改变不能接受也好,或是出于对《尸咒》的憎恨也好,他们以“塔纳”(苗语回忆的意思)自居,攻占了五毒教总坛,并占据了五毒潭,成为了五毒教眼下最大的威胁。

南诏皇宫神剑宫主

南诏本是隋唐时期洱海六个比较大的部落之一,史书上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地处六诏之南,因而简称南诏。蒙舍诏诏主细奴罗传位至第四代皮逻阁时,在唐的支持下,兼并了其余的五诏和其他小部落,并击退了吐蕃的入侵势力。经过十年的南征北讨,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统一整个洱海区域。南诏统一六诏,本由唐朝促成。统一后,南诏向外扩张。唐时设置姚州(今云南洮安北),建安宁城(今属云南),向今云南各地发展势力,与南诏发生矛盾冲突。南诏统一之后自感不可一世,得知天一教掌握五毒教制毒人之法后更是欣喜若狂,认为这是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于是一面训练毒人士兵,一面秘密与吐蕃结盟,意图吞并中原。

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南诏这一秘密的举动并没有逃过别人的眼睛,有三方密切关注唐王朝的势力探知到了南诏的意图,他们就是天策府、神策军、狼牙。同时最神秘的组织九天也发现了南诏的异动。虽然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几大势力反应各不相同。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整个中原即将进入一个大混乱时代。

天策府高力士

天策府是秦王时就设立的组织,伴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打下大唐江山。玄武门之变更是让天策府成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一举把李世民推上皇位。李世民前往长安继位之后,由武转文,在长安建立学士府,笼络天下文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治国方略上面。而天策府则继续呆在洛阳,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隐去,成为默默维持大唐王朝的一支奇兵。

武则天自上台以后,一直忌惮天策府的强大,她不断采用各种手段打压天策府,而且还将原为负责镇守西南一隅的神策军征调入京,精心培养,意欲将其培养成自己的心腹,成为与天策府抗衡的一股力量。神策军也不负所望,在与李敬业的反武之战中表现突出,一举擒获对方主帅,声名大盛。

经历了大周一朝,天策府行事也越来越低调。但是,这不意味着天策府放弃了他们自己的原则。他们仍然默默守护着李姓王朝,“大光明寺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东都之狼”随时会扑向大唐的敌人,将他们撕个粉碎。

同样,虽然武则天下台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神策军的失势,相反,他们找到了更为强大的靠山。早在武周时期,为了便于控制,武则天下令由宫中的宦官来担任神策军的最高指挥。到了玄宗时期,神策军的大权便落到了红人高力士的手里,不但如此,在杨氏得宠之后,高力士更是和杨国忠等人勾结,牢牢地控制住了神策军的大权。

天策府是为了维护李姓皇朝和武林的现状,才会参与剿灭明教的活动。但是神策军不一样,杨国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重情重义的武林人士正是杨国忠心中最大的钉子,所以他才想以神策军之名,消灭任何以后有可能与自己为敌的门派。杨国忠

狼牙

而在天策与神策相斗之时,还有一双眼睛在冷冷地注视着他们。这就是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为首的“狼牙”。安禄山为营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即战斗的意思。

安禄山少孤,后其母嫁给安姓,随继父姓安。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生将,升讨击使,但因讨伐契丹失利,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宰相张九龄洞悉安禄山以后必会造反,请唐玄宗斩之,唯玄宗惜其才,才得不死。

安禄山貌似忠诚,但生性狡诈,常献珍禽异兽给玄宗讨其欢心,亦善事帝的左右,左右多夸其能,并使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而与玄宗应对颇为投机,遂得到玄宗、杨贵妃的喜爱。又加权相李林甫为巩固相位,杜绝出将入相的习惯,劝玄宗用寒微的蕃人为将。天宝元年(公元 742年)安禄山升任平卢节度使(河北),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北京),后更得到玄宗的信任,赐爵东平郡王,兼河东节度使(山西)。安禄山是武将封王的第一人,作为胡人,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安禄山绝不会就此满足,他早就将眼光瞄准中原。他命自己的长子安庆绪设立“狼牙”,笼络天下能人为自己效力,一来为自己打探消息,二来负责暗杀与自己敌对的王公大臣。安禄山与杨国忠素来不和,狼牙和神策军自然也是不共戴天,他把握每一个机会打击神策军,借以削弱杨国忠的势力。这才有后来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的“安史之乱”,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伴随着乱世的征兆,另一股大势力也在悄然崛起。他们并不参与武林中的纠纷,再加上武林中人一般都不齿他们所为,所以任凭他们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实力的增强并不会对武林有什么根本的影响,但是对百姓的生活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就是——十二连环坞。

十二连环坞开始只是长江边上的几股水贼而已,可是自从二十年前“怒翻天”宫傲连挑十二连环坞三十余人,彻底将十二连环坞收为手下之后,十二连环坞先是剿灭以前与自己有过节的长江帮,又将前来剿匪的巴陵官军尽数坑杀,一时间十二连环坞声势大振,隐隐然有中原黑道领袖之势。

渐渐的,十二连环坞不再满足于只是在水上讨生活,他们将目光投上了陆路。一时间各大镖局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这些镖局打些小毛贼还可以,面对十二连环坞这样有规模的势力他们就无可奈何了。

刚开始他们也想到向浩气盟求助,浩气盟当然是义不容辞。但是宫傲十分狡猾,总是避免和浩气盟起正面冲突,但是一旦没有浩气盟的护卫,十二连环坞往往将护镖人员全部击杀,不留活口。

显然不能一直求助浩气盟,但是各大镖局也从浩气盟那里学到了不少,很快,由京畿最大镖局振远镖局牵头,成立了全国十五道镖局联盟。有了联盟的支持,通过统一安排护镖,十二连环坞虽然还有得手之时,但是明显比以前好多了,自此,在恶人谷与浩气盟之下,第二个微妙的平衡就又形成了……

势力篇

少林·禅

秘之卷

现任门主:玄正

人数规模:门下弟子两千余人,俗家记名弟子万余人,不记名者不计其数

势力介绍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中国传授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便在少室山为跋陀立寺。少林寺建立后,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者达数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人。跋陀传法之后,传灯转移,并未继续发展。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寺院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僧侣日益增多,少林寺在那时便成了禅宗祖庭。达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将法传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禅宗乃承袭自大乘佛法,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少林寺就与李唐王朝结下了不解之缘。

隋末唐初,隋将王世充拥兵东都称帝,国号为郑,并命其侄王仁则为大将军,在柏谷庄设重兵建城池,以阻挡秦王李世民东进。王仁则飞扬跋扈,手段狠毒,侵占了少林寺一百顷的封地。少林寺失去了这一百顷土地,僧众的斋粮失去了保证,度日很是艰难。恰逢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高祖李渊命秦王李世民统领诸路军马前往征讨王世充,谁知初战失利。少林寺的寺主志操是位有政治眼光的和尚,他审度天下大势,认为唐王朝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便与众僧商议拿下柏谷屯,献给秦王李世民。于是,志操、惠锡与昙宗等十三名武僧率众以拒伪师,潜入柏谷屯州城内,与唐军里应外合,一举占领了柏谷屯,生擒守将王仁则,献于李世民,为秦王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武僧大加赞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俱受封赏,昙宗为大将军。

唐太宗以后,唐高宗、武则天慕名又多次来嵩山、来少林寺,到唐玄宗时人们对少林寺已有了“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此为胜殿”的评价。

武则天称帝时少林更是千方百计地保存李氏血脉,并与天策府一起,成为李家的坚实后盾。大光明寺事件中,少林众僧大显神威,少林武学正统重现江湖。杨国忠当权之时,欲将少林这个对朝中许多大臣都有影响力的门派铲除。他一面控制神策军打压天策府,一面从天竺请来迦兰僧,大肆讲经说法,以图在信仰层面上将少林击倒。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九月十三夜,少林寺武僧出动,协助东都之狼天策府围剿气焰滔天的明教,明教精锐死伤惨重,这就是震惊武林的“大光明寺之变”。这一战,少林寺擒拿住了明教前四大法王之首血眼龙王,并将其关入了少林寺持国天王殿中。血眼龙王手中掌握了前隋重宝《山河社稷图》的下落,李唐王室怕此等重宝落入有心人手中,特意请少林寺高僧严密看管,追问重宝下落。岂知消息泄露,天竺迦兰僧十二宝树王之一的智慧王计闯天王殿,救出了血眼龙王,携手前往南疆,准备投靠南诏王。

南诏统一之后自感不可一世,得知天一教掌握五毒教制毒人之法后更是欣喜若狂,认为这是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于是南诏一面训练毒人士兵,一面秘密与吐蕃结盟,意图吞并中原。

然而南诏这一秘密的举动并没有逃过别人的眼睛,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各大门派掌门纷纷出山,意欲平息这场浩劫。岂料南诏王狡猾,少林玄正方丈也身陷南疆,不得脱身。少林门中事务暂且由寺中玄字辈的玄钟大师接掌,群雄则各显身手,终于将南诏王的阴谋扼杀在摇篮中,玄正方丈也顺利返回山寺中。无奈方丈身受暗伤,遂仍由玄钟大师代为主持寺中大小杂务,玄正方丈则闭关疗伤,安心静修。血眼龙王智慧王思想信仰少林弟子全部信奉佛教禅宗。天下武功出少林,或许只有少数几位高僧能够看破这名利之关,而大多少林僧人骨子里十分骄傲,对待其他门派也都是表面谦逊,内里自认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七十二项绝技招招能致人死命,但少林又讲究慈悲为怀。要在少林武学上突破同样需要在佛法上有所领悟,佛法越高,武功才能越练越强,不然则会伤筋动骨留下隐患。但能参悟这道理的高僧又无须去练杀人的技艺,所以这样的武学障碍导致能练完七十二项绝技的只得达摩老祖一人。佛藏在人性中呢,还是需要刻意去追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少,如果是佛能说出来的,就已经“着相”了吧。

居住领地

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因其坐落在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北依五乳峰,南望少室山,群峰环绕,松柏迭翠。寺前,迸珠溅玉的山泉汇成一条清泉缓缓东流,正所谓“五里溪声十里山,数许梵刹万松间”。寺内建筑大气恢弘,庄重肃穆,也体现了其武功佛法皆为超然的地位。少林寺周遭是茂密的森林,寺内亦多有苍挺松柏,进寺后有幽隐竹林,甚为静谧,不为俗尘沾染。

少林西有塔林,西北有达摩洞,东边有藏经阁,东北有旧朝寺庙(陟岵寺)。

◆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少林寺主建筑群的中心,是进少林寺山门之后所见的第一座大型建筑,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天王殿也是少林寺处理俗务以及善男信女们上香礼佛的主要场所。

◆罗汉堂

进山门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罗汉堂,这是大多数少林弟子习武修行的地方。罗汉堂主要专研拳、棍、阵法等,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基本的少林内功和招式。随着自己资历的加深和武功的进展,你可以在罗汉堂开始修炼一些中级甚至高级的武技。

◆伙房

少林寺的伙房向来就是一个神秘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伙食的地方,也是所有少林寺弟子入寺后的第一个修习场所。在伙房的新进弟子要通过打柴、挑水、打饭等琐事来见微知著,锻炼耐力、细心和品性,将禅武的修炼融合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来,对于佛学的思考和武学的锻炼慢慢变得像呼吸一般自如。正是因为有伙房试炼的存在,少林弟子虽然不是个个出类拔萃,但是基础素质确实是其他门派有所不及的。

◆证道院

证道院是少林高僧修行佛法的地方,凡是能入证道院之人,一定在佛法上有了相当造诣。证道院不传武功,只传佛法。少林虽然禅武并重,且以武闻名天下,但少林内部最受尊重的往往是佛学修为精湛的得道高僧,因此证道院弟子在少林中的地位颇高,丝毫不亚于那些成名多年的武僧。

◆藏经阁

藏经阁藏有全寺珍贵的武学秘笈和佛学经典。藏经阁弟子的主要职能是在阁外看守经楼。他们每日只有一次机会进入藏经阁,主要负责日常的清洁和书籍整理工作。

藏经阁弟子表面上武功不高,但大多是寺里轻功出类拔萃的弟子。由于他们每日接触浩如烟海的武学书籍,天资极高的弟子往往能够自学成材。

藏经阁对外宣称不传武功,事实上舍利院和藏经阁却往往是寺中高手隐藏的地方。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乃是整个少林寺主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也是少林僧众早晚修持之所,内供释迦牟尼像。寺内重大的活动或者有贵客来访时,方丈都会在大雄宝殿内接待。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服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门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舍利院

舍利院是超度圆寂高僧亡魂的地方。凡是寺中有道高僧,死后都将进入舍利院火化,然后将其骨灰藏于寺后塔林之中。

舍利院弟子还兼负全寺的清扫等勤杂事务,因此院中弟子大都武功低微。

舍利院只有一种武功,那就是“铁帚功”。正因为舍利院不传武功,所以院中弟子只能靠到各院干活时看见的一些招式来自己练习。所以一旦有天资和悟性极高的弟子,往往武功能够独辟蹊径。

◆少林习武场

几乎所有的江湖帮派都会有一个所有弟子共用的习武场,少林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少林的习武场别具一格。少林习武场除了弟子间相互切磋、打木桩练基本功之外,还有大量的木人和铜人来供弟子提升自己的实力,据说还有木人巷和铜人巷供武艺超群的弟子挑战。此外,少林的习武场还会针对性锻炼弟子的轻功、耐力和爆发力,因此即使学艺不久的少林弟子第一次下山都以稳健著称。

◆塔林

塔林是少林历代主持、高僧的葬地,塔内主要葬着得道高僧的舍利或灵骨,少林弟子莫不以身后能入塔林为荣。塔林又分个人塔和公共塔,能够被葬入个人塔的除了是有道高僧,还必须要带有弟子。公共塔就是没有弟子的高僧在圆寂后统一葬入一座塔内,塔的造型和建造都比个人塔简单。由于高僧的舍利子往往有神奇功用,江湖上许多心怀不轨之徒渴望能够取得舍利子,以实现自己的野心。其中不凡武功超绝的高手和聪明绝顶的智者,有的人甚至苦心积虑,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少林潜伏,以取得一颗舍利子。然而这些行动却极少有成功的案例,不能不说少林实力确实深不可测。

◆少林寺旧址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这就是著名的“周武灭佛”。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自然难逃此劫,几乎所有的弟子都被强制还俗,寺院充公后赠送给王公贵族。直到周静帝即位,将少林寺改名为“陟岵寺”,修复了殿堂和佛像,选派了惠远、洪遵等120多僧人常驻陟岵寺,这陟岵寺就位于少林寺旧址上。直到隋朝开皇年间,陟岵寺恢复少林旧名,并逐渐恢复了元气。而隋末的一场大火把少林烧得只剩下佛塔若干,直到唐初另择宝地新建少林寺。而原来陟岵寺所在的那边废墟就成为了真正的少林寺旧址,只有老和尚渡法一个人隐居在那里。

◆达摩院

进入达摩院是寺中武僧的最高荣誉。达摩院只有八个席位,集中了全寺武功最高的八位大师,主要研究本派最精奥的武学。一般来说,大部分少林弟子是没有机会修习达摩院武学的。只有那些强大到足以挑战十八铜人的超卓弟子才有机会师从达摩院的武学大师,接触到少林甚至可以说当今武林的巅峰武学。

◆齐华村

少室山下的一个小村落,也是进入少林寺的必经之地。来往少林的游人、客商等大多在这里的驿站休息,少林周遭的交易也大多在这里进行。大概是因为临近少林的缘故,齐华村的村民礼佛之风浓郁,村人都很容易相处,时常会有年轻的村民入少林习武或是修习佛法。流派武学少林内功:《易筋经》《洗髓经》少林武功套路:《罗汉棍法》《龙爪功》《袈裟伏魔功》《达摩武诀》少林独门阵法:《金刚伏魔阵》《天鼓雷音阵》

门派专长

少林弟子练武讲究根基的牢固,由内至外,以内功的修习为主。少林弟子都是阳刚男子,修炼的是阳性内功。阳性内功修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够大大增强武者的体质和元气,最终成就攻防兼备的铁罗汉之身。此外,少林龙爪功套路中的捉影式以及罗汉棍法中的千斤坠都是独步武林的绝技。

少林武学博大精深,七十二绝技更是天下闻名,但并不是每个少林弟子都能够学会这七十二绝技,天资聪慧者也只能学会其中几种,更遑论其他了。上面六种只是经过历代少林武僧的研究,认为这是从入门最浅到稍有所成,习练最易的武功罢了。真正高深的少林武学还需要少林弟子通过种种考验才能够学习。

大事记录神秘盗宝贼

神秘盗墓贼

自从舍利子的神奇功用被外界所知开始,江湖各色人等对它的觊觎就没有停止过,专门供奉高僧舍利子的少林塔林也因此成了藏经阁之外受关注度最高的少林区域。相对于建筑格局紧凑,且拥有许多深不可测的高僧坐镇的藏经阁来说,少林主建筑群之外占地颇大、守卫不足的塔林更多地受到外人的“光顾”。

现在的少林寺塔林就有着这么一群诡异的黑衣人——盗墓贼,他们武艺并不是很高,但是身法诡异,偷盗和挖掘的手法绝对不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地鼠门之下。起初少林僧众以为他们与以前的“客人”们一样,都是来打舍利子主意的,便派出得力弟子进行监视,并随时准备驱逐。后来却奇怪地发现这些人只是四处游荡,并没有在塔林干那些盗墓的勾当。当他们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大,甚至延伸到了达摩洞一带,差点与附近的看守弟子发生冲突时,少林弟子才发现原来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达摩洞历来为少林禁地,除了藏有一些秘典之外,达摩洞后的持国天王殿常用来拘禁江湖上一些凶名远扬的重犯。既然这些“盗墓贼”对舍利子都不屑一顾,那么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持国天王殿里面关押的重犯。现在里面被看守的重犯正是当年“大光明寺事件”中的明教高手,据传他很可能有前隋的藏宝图在手……

一刀流的挑衅

当年谢云流误会吕洞宾和李忘生的对话,击伤师父吕洞宾之后远遁东瀛,被中原武林视作欺师灭祖之人。他亦认为自己被师门背叛,更为中原武林迫害,他以“一击必杀”为追求苦修剑术。他武技初成之后以东瀛流寇试剑,后更在东瀛创立中条一刀流,欲向中原武林复仇。作为中条一刀流赞助者和幕后黑手的藤原广嗣,正希望借助中国的武学壮大自己的力量,重现藤原氏的荣耀,便鼓动谢云流率一刀流向中原各大门派挑战,以学习各门派招式,甚至以武力控制某些门派。

谢云流甫一回中原,便四处挑战成名侠客,未逢敌手的他被中原武林冠以“东洋魔剑”称号。一刀流受此激励,疯狂地扩大自己的“挑战”范围,作为中原一大武林圣地的少林寺自然而然地进入他们的目光。一刀流先是送上战书,要求少林寺派出高僧来与一刀流的高手对战。然而,一向不喜与外人相争的少林寺没有理会他们的要求。恼羞成怒的一刀流便以少室山下的俞村村民和若干少林弟子的性命为要挟,再次逼迫少林出战。少林无奈之下只好派出慧忍等武僧击败田一郎及其麾下的一刀流五番队,一刀流暂时退却。慧忍从一刀流的招式中怀疑他们就是“东洋魔剑”一脉,急将此事回报方丈,以共商对策。谢云流

天竺僧的图谋

唐太宗时玄奘西天取经,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中土的佛学,经过近百年发展,中土佛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反观天竺,内乱不断,大量的经卷在战乱中遗失,僧侣在动荡的环境中也难以静心修佛。那些不甘心天竺佛教就此衰落的天竺菩提会僧侣们来到中原,通过讨好当朝红人杨国忠得建战宝迦兰,准备从少林夺取经藏和武功秘籍运回天竺。

不过天竺僧们也知道少林寺享唐皇恩赐,实力又深不可测,不能力克,只能智取。于是他们派出了佛学医学修为俱臻一流的察贺巴,以毕生不出少林为代价,取得了前往藏经阁抄录经书精研佛学的资格。察贺巴以高超的医术和对佛法孜孜不倦的追求赢得了少林寺上下的信任和尊敬,得以有条件方便实施菩提会的计划。他先是摸清了藏经阁乃至整个少林寺的格局,然后以思乡心切放宝莲灯为名发出信号,通知寺外的天竺僧们以索要察贺巴为由闯入少林。少林当然不能放走察贺巴这个已经遍览了少林所有典籍的外邦人士,更何况他是自愿以终生不出少林为代价来获得这一好处的。不过此时的少林僧众们仍然不知道察贺巴是菩提会成员,他们只当是天竺僧们无理取闹而已。

正当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不下,少林寺大部分僧侣的注意力都被这场辩论所吸引之时,菩提会的高手突袭藏经阁,重伤正在练功的藏经阁首座玄乘,并且偷走了少林寺镇寺秘籍——《易筋经》。狡诈的天竺僧在藏经阁失窃时,以方丈有要事处理不便叨扰为由离开大雄宝殿,待得少林上下反应过来之时他们已经远遁洛阳的菩提会总部——战宝迦兰。少林弟子们为了找回失窃的重宝,不得不去闯一闯战宝迦兰这个龙潭虎穴。

挑选僧军

少林僧军原来是作为太宗皇帝对少林寺的恩赐,允许他们自行编练武僧组成僧军护寺卫国。之前僧军只能由皇帝亲自调遣,可是这次不知道杨国忠用了何种手段,居然使得玄宗皇帝同意让神策军支配僧军的行动。方丈和各位首座一来不敢违抗圣上的旨意,二来认为僧军报国理所当然,便没有深究其理。可是小和尚道衍偏偏认死理,认为这道圣旨有违太宗皇帝本意,并且他还探得神策军居然想驱使少林僧军攻打南诏国的消息。为国效命至上还是恪守戒律为上?少林的僧兵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门派谱系

人物介绍【不老僧】渡法

年龄:745年时95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隐居前辈“不老僧”渡法。少林两大隐居高僧之一,也是渡字辈仅存的两位高僧之一。这个“不老”不仅仅指的是渡法功力精深,年岁近百而面容不老,更指他那闻名江湖的老顽童个性。渡法幼年便受戒入少林,与其他沙弥的沉默寡言不同,天赋极佳的他极是活泼好动,而且遇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令寺内诸僧大为头痛。不过除了好问之外,渡法还是一个勤学之人,因天资过人自幼便跟随罗汉堂首座习武,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及至年事见长,渡法又发展出人生的另一大爱好——美食。他常对寺内的新进弟子灌输自己的荤素观——所谓的荤是指蒜、葱、洋葱这些玩意,而不是肉。寺内上上下下都知道他这个爱好,但是却从未抓到他的把柄,因为看见他吃荤的都跟着他吃过……令人奇怪的是,这么一个性格跳脱的少林弟子在武学上的进展令那些坐了几十年枯禅的得道高僧都感到汗颜。周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携会内风云火三使前来少林寺恃武索经,师子光武学此时已为天竺第一人,以西域青木掌横扫少林,寺中僧人无人能敌。渡法先许以盛宴劝其归去不果,终出手与之相拼,渡法以金刚不坏身法和燃木刀绝学重伤师子光,自己也为青木神掌轻伤,稍事调息即恢复如初,少林藏经因此得全。其一身修为之高,让寺内僧众瞠目结舌。究其原因,除了本身天赋异禀之外,渡法始终保持着童真之心,武学思维不至僵化,或如他自己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成大器者莫不如是”,他一直以一种烹小鲜的心态在进行武学修行。

及至晚年,渡法因为不喜与“假语荤”者一起吃饭,便移居后山,不问世事。后来易筋经失窃,久寻未果,少林上下心急如焚。为了保证易筋经不至失传,有人建议方丈玄正去请少林唯一一个将易筋经融会贯通的渡法将其默写出来。天性不喜拘束的渡法哪里受得了这般“折磨”,每日对送饭和催促的弟子极尽调笑和教唆之能,只为逃脱这一烦人的差使。渡法【白衣僧】渡会

年龄:745年时89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隐居前辈

初唐四杰,“纯阳子虚,翠玉白衣”之一的白衣僧,少林两大隐居高僧之一,也是渡字辈仅存两位高僧之一。

渡会嗜武如命,他少年成名,乃少林寺渡字辈弟子之中武学进境最速几人之一,二十六岁打出木人巷下山修行。渡会性情豪爽,与各路豪杰以武论交,不过数年,便成为当时江湖上有名的“初唐四杰”之一。周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来犯少林之际,渡会也在寺中,目睹举寺高僧一一败在天竺僧人手上,天下武功出少林盛誉将要陨落,渡会痛苦莫名,深感自己武功低微。此时,同辈师兄渡法力挽狂澜,击退强敌,渡会在感叹渡法深湛武技同时,更将师兄视为一生努力追赶之目标,从此戒足江湖,在寺中勤修,无奈由于经历太过繁杂,渡会于佛学上的领悟无法达到至高境界,他始终参不透佛学与武学的联系,是以武功要略逊于渡法。渡会喜着白色僧衣,江湖上称“白衣”渡会。【少林方丈】玄正

年龄:745年时75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现任方丈

少林方丈玄正,上一代达摩院首座,后来接任住持之位。虽然在少林玄字辈中排行第三,但是为人稳重,性格宽厚又不失威严,是以能够接任少林方丈之位。

玄正本名李夕,乃唐高宗李治之子,唐玄宗之叔。公元670年,高宗以《易经·坤卦》之《彖传》:“含弘广大,晶物咸亨”取年号为“咸亨”,象征“美好”之义。

李夕出生之时,禁宫为红云笼罩,高宗其时小恙在床,听闻此事,当即命仙师占卜吉凶,卦相曰宫内生有妖孽,欲乱中华,正与咸亨之年相冲。高宗深信其言,遂赐死李夕与其母刘妃。其时众妃之中,刘妃待高宗第八子李旦最好,李旦感念贵妃恩义,冒险将李夕救出,连夜差人送上少林。

李夕入少林后,列玄字辈,法号玄正,至此皆在寺中修行。待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旦登基,欲接李夕回朝,却不料玄正是深有慧根之人,他自幼于少林理佛,深受佛法熏陶,年纪虽轻,于俗世繁华却不甚看重,终是未曾恢复皇弟身份。

玄正为人稳重宽厚,佛法修为精深,于寺中声誉渐隆,先是接达摩堂首座之位,又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通过上代方丈渡难考验,继承少林方丈大位。

玄正虽从未想过恢复皇族身份,然当年李旦救命之恩,他从未曾忘记,是以李旦父子但凡有事相求,若是不违侠义,玄正多会出手相助。他乃唐玄宗之叔,是以玄宗对其非常信任。玄正【少林代方丈】玄钟

年龄:745年时74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少林代方丈

白衣僧渡会的大弟子,证道院前任首座,专研佛法多年。玄钟对佛法的悟性极高,见解常常受到研佛多年的高僧赞赏。但唯一让人头痛的便是玄钟研佛时过于执著,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追着师傅们几天都不罢休。所以每当看到玄钟又在那里埋头苦思的话,寺内人就会远远地避开。唯独他的师兄玄正每次都会和他一起耐心讨论佛理,久而久之,师兄弟间的情谊越发深厚。

年少时,玄钟也同不老僧渡法一般性格跳脱,于习武之事不甚挂心。周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天竺菩提会会首师子光来犯少林,玄钟力不能敌,身受重伤,又是羞愧又是歉疚,深知自己不是练武奇才,不能完全继承师父衣钵,从此收心养性,专心培养后辈弟子。他为人和善,甚得寺中众人信赖。卸下证道院首座重担后,常年于少林习武场梅花桩指导弟子。

南诏反唐时期,方丈主持玄正身陷南疆,达摩堂首座澄正率寺中高手前往驰援,寺中群龙无首,各部首座经过商量,请出了退隐多年的玄钟大师暂代方丈之职。玄钟【藏经阁首座】玄乘

年龄:745年时76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藏经阁首座

藏经阁首座。玄乘从小就被父母送入少林,后因悟性出众,被允许入藏经阁观书。由于长年在藏经阁读书,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也比较随和,但是内心认定的事就绝不会改变。玄乘不问世事,平日大部分时间都在藏经阁内研习经书,对书视之甚重。他的武艺高强,是目前少林唯一会“金刚护体神功”之人。菩提会的天竺僧以察贺巴为内应,偷袭当时正在运功的玄乘,趁机盗走《易筋经》。玄乘因此身受重伤,后疗伤时又被剧毒攻心,更因为至宝《易筋经》的丢失而自责不已,修为大是受损。【舍利院高僧】玄壮

年龄:745年时78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舍利院高僧

舍利院高僧,德高望重,但十分啰唆,曾被派往天竺迎取佛骨舍利。玄壮收有三名子弟,分别是慧空、慧戒和慧净。【舍利院首座】玄行

年龄:745年时77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舍利院首座

舍利院首座。玄行从小在少林修行,长眉长须,体型清瘦且弯腰驼背,嘴角下撇,一脸苦相。【证道院首座】澄如

年龄:745年时59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证道院首座

证道院首座。身材矮肥,慈眉善目,整天笑呵呵的,就好似一尊弥勒佛,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早年修习拳术,善使少林金刚拳,后来受了严重的内伤,无法再修习要求内功深厚的金刚拳,转为研习伏魔棍法,最常用的武器是一根大禅杖。【菩提院首座】澄理

年龄:745年时55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菩提院首座

菩提院首座。菩提院主要专研刀法和各类特殊兵器、武功。菩提院首座应是达摩院中佛法最高的一位,他修习的内功是“菩提心法”。因为菩提院不仅要教弟子心法武功,更主要承担着全寺的讲经释禅等佛法活动。【罗汉堂首座】澄实

年龄:745年时58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罗汉堂首座

罗汉堂首座。是少林比较官方的发言人,说话一板一眼,一脸正气,难以接近。年轻时也是性情中人,到了年老之时还是有些许无法克制的骄躁之情,嫉恶如仇,慷慨豪放,少林寺与外界的交流一般都由他处理。不过由于他的年纪越来越大,办起事来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也开始在寺内物色新一代传人。他是少林高辈分长老中唯一一个收俗家弟子的。罗汉堂首座是达摩院八大高僧中拳法最高的一位。【戒律院首座】澄信

年龄:745年时55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戒律院首座

戒律院首座。玄正的弟子,不收俗家弟子。他骨骼清瘦,整天板着脸,一副严师的模样。小时侯曾经遭遇瘟疫,父母双亡。他从小就进寺修行,对外界也不太了解,他为人铁面无私,执法相当严明,一直过着相当刻板的生活,也因此会有些拘于教条而不知变通,是一个相当古板的家伙。【达摩院首座】澄正

年龄:745年时57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达摩堂首座

达摩院首座。达摩院首座修习的内功是“心意气混元功”,又称“少阳神功”,是少林寺除“降龙伏象功”外最高深的内功,另外,在寺中,达摩院首座成为下一代少林方丈的可能性最大。

澄正本人的佛性深厚,待人极为宽厚。明教重返中原时,少林和天策为了促成中原各派和明教的和解,派杨宁和澄正前往明教和谈。和谈遭到了萧沙领导的伪明教一伙的捣乱,少林弟子误伤了明教法王丁君门下弟子。澄正为了化解矛盾,甘愿接受圣火的审判,赤脚走过明教的圣火道。虽然澄正本身的少阳神功功力深厚,但还是受了不小的内伤。【十八罗汉】慧无、慧得、慧说、慧依、慧法、慧出、慧生、慧一、慧相、慧庄、慧严、慧净、慧土、慧为、慧福、慧胜、慧尊、慧重

出身年龄:745年时27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十八罗汉

他们是少林寺内选出的用以修炼十八罗汉阵法的精英弟子。十八罗汉选拔极其严格,当选者有护寺抵御外敌之责。十八罗汉【云游僧】道衍

年龄:745年时27岁

所属势力:少林

地位职位:云游弟子、少林禅宗异数

武周年间,禅宗自六祖慧能开启顿门,嗣后并成为禅宗的正统。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后支派并起,成为大唐禅学的主流。而北宗神秀为保其名位,虽然在长安、洛阳登坛论道,却终究无法领悟禅的至高境界,郁郁而终,他的弟子也日渐凋零。少林寺佛法多传自神秀一支,玄正虽然想一力弘扬佛法,但始终不得要领。相反这数十年间,寺内习武之风高涨,八大首座有五院以武功见长,而佛法不称久已,一些新入门弟子更将少林看作习武之地……方丈玄正一心想要改变现状,无奈禅宗一脉鲜有出类拔萃的人才。

三年前,一个云游僧人投度牒到少林门下做执事僧人,法名道衍,起初倒也平淡无奇,只是入门前就已经有不错的武功,不过少林门下,高手如云,并不起眼。一日,方丈玄正为了考校寺众的佛法,专门在大雄宝殿前设坛讲法,一时间僧众云集,人头攒动,不过能对佛法有见解之人,少之又少,一连三日众人昏昏欲睡,忽然一个执事僧人,飘身登坛,口诵偈语,方丈大奇,与其论法,整整半日,二人语含机锋,或辩、或坐、或动,最后玄正叹服,不避辈分,当场收他为闭门弟子,但仍属道字辈。而这个僧人也是大有来历,他师父本是神秀座下弟子,慧能立南宗之后,他心中不服,就跑到南宗试图和慧能论道,结果听了慧能讲道,他大感惭愧,于是虚心在此听道数载却始终难窥佛法至境,他知道自己资质有限,决定穷自己毕生之力,去寻找一个振兴北派禅学的弟子。这一找就是数十年,最后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深具佛性的孩子,他就是道衍,道衍身负师父的重托,来到少林,果然一鸣惊人。

再说寺内,此举一出,举座皆惊。多年以来,寺众习武之风鼎盛,但一心执于佛法的仅仅方丈、证道院、舍利院首座三人,而下任方丈人选中呼声最高的达摩院首座澄正,武功在寺中除两位渡字辈之外,可谓第一高手,但佛法方面却始终不能登堂入室,只属下品。而澄正以为少林最重要的是武学而非佛法,玄正虽然对澄正对佛法的无视有所不满,但寺众风气如此所以也并不在意。但道衍的出现,让玄正如获至宝,如神秀的弟子一样,他似乎也看到了振兴北派佛学的希望……

数月之后,神策入少林挑选僧兵,道衍以出家人不可杀生,神策领兵又不合太宗旧制为由据理力争。后天竺僧闯大雄宝殿与方丈等人辩法,道衍语含机锋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玄正认为他佛理精通却未曾入理,而且口含锋芒不知进退。适逢少林易筋经丢失,便命道衍与寻经弟子一道出发,出外云游,参悟佛法。

万花·雅

秘之卷

现任门主:东方宇轩

人数规模:门下弟子约百来人,奇人异士约两百人,聋哑仆从约百来人

势力介绍

万花谷坐落在群山之中,入谷之路极为隐蔽,需要穿过一条秘密隧道才能到达,隐有桃源遗韵。现任谷主东方宇轩游历到此后觉得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所以决定在这里隐居。东方宇轩建立万花谷后,常常邀请文人名士以及武林高手到万花谷中下棋品茗,饮酒弹琴。久而久之,万花谷竟成为江湖上第一风雅之地,许多厌倦了武林厮杀、官场险恶的侠客名士们纷纷选择到万花谷隐居。万花谷之盛名,几乎可以和当时的长歌门相提并论。但是万花谷又与长歌门有所不同,长歌门是骚人墨客聚集之所,讲究的是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等风雅之事,而万花谷则可以说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各种奇人异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思想信仰作为一个中立随意的门派,万花可以说是信仰最不统一的门派,他们来到这里最大也最统一的理由就是为了自由,也只有在万花,每个人的个性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诸子百家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信徒。加入万花的名士各个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但是他们几乎都有着同一种缺点,就是不善交流也不愿意交流,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段不愿提及的过去。万花谷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可以逃避过去和自己的地方,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在意自己,虽然孤独,却很自由。但是万花弟子又多是异常忠于自己信念之人,一旦向人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就会完全为对方着想,不管对方是正是邪,一生为友,不离不弃,至死不变。

居住领地

万花弟子大多在谷中修习武学和医术,他们也常常为了寻找合适的草药和增加阅历而出谷闯荡江湖。

◆云锦台

万花谷为悬崖绝壁环围,云锦台是入谷的必经之地,此地设有工圣集谷中大师名匠精心布置的奇巧机关。谷中弟子由万花谷秘道进入云锦台之后,乘坐绳车降下,再沿索道前行,方能进入谷中。云锦台高数十丈,从上至下分为登云、摘月、抱日三台,三台以靠崖山路相连,做工精致,上雕花鸟日月,华美异常。自云锦台上俯瞰万花,雾气蒸腾,深不见底,极目四望,可以一览万花美景。万花弟子乘坐台上吊栏飘然直下,车中人仅微觉震颤,实乃夺天地造化之工。

◆生死树

生死树是位于晴昼海边缘、万花谷东南处的一颗古树,此树高三十余丈,十余人方能合抱,不知何年何月曾为天雷所击,半边树身早已完全毁损,焦黑难辨其形,而另半边树身却生机盎然,仍是枝叶繁茂,一派欣欣之相。此树周围生长之花,尤为艳丽夺人,然鸟兽吞食其果后皆暴躁烦恶,凶猛异常,连毛色肢体也有奇异变化,花圣宇晴多年取木本琢磨,至今仍不明其因。

◆晴昼海、落星湖“万花晴昼海,南疆五毒潭”并称天下奇景,两地皆为奇花异草聚集之地,奇异之处却绝然不同。晴昼海乃是一片花海,落星湖被花海所围,湖水清澈,在万花映照下呈现七彩琉璃之状。

数年来,万花弟子足迹遍于天下,将关山万里、西域北疆的花草之种采撷到谷中,万花谷气候甚合万物滋长之道,数年来再经花圣宇晴亲手栽种培植,花红叶绿,锦绣若海。这里另有一桩奇处:白日之中一眼望去是万花相拥的纷繁花海,一到夜间,花色无法为人所见,却又将许多夜间闪烁异光的花草凸显出来,再与落星湖中湖水交相辉映,真宛如有人以绝大神通将天上星河移到人间一般,此地所以得名。

◆“一间小”刹

云锦台下的“一间小”刹,乃工圣僧一行所建,每逢僧一行心中又有奇思妙想,就来此处想方设法将之制作成物,供谷中众人赏玩,此处聚有当世一流能工巧匠及各色精制器具。此屋落成之际,众人皆道工圣技艺之精,早已超绝当世,制造之技艺,臻至无上境界,此居当可名之为“不二居”,然而僧一行自己却极尽谦虚,总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处只能命名为小刹而已。这缘故却与昆仑“掌上乾坤”李文山有关。李文山本是昆仑匠石坊史上年纪最轻的主人,技艺之精,前无古人,工圣之名尽人皆知。然昆仑融入江湖未久,阅历不广,李文山弟子罗睿岩行走天下,忽闻竟有敢妄称“工圣”之人,便回山取出坊中师父所刻之“女童坐莲雕”,连日赶路,送上万花。万花谷中众人听得竟然有人挑战工圣之名,轰然作笑,齐聚观之。却见那石雕只有巴掌大小,雕的是一个女童,舒臂屈足坐于莲台之上,手中却有一根竹竿伸向前方,万花谷众人或前或后,围住端详,一看到那童儿双眼,竟都觉河风阵阵,吹动衣襟,众人相顾赞叹。僧一行手抚石雕良久,竟不忍离手,目光不能稍转,已然潸然泪下,口中言道:“掌上可作乾坤舞,天下竟有如此高士,快快带我去见!”,遂随罗睿岩远赴昆仑。山中一会,僧一行与李文山二人引为知己,促膝长谈,经月方返。工圣多年来隐居万花,未出一步,一出竟是远赴雪域昆仑,此事不过一日便已遍传江湖,“掌中乾坤”李文山之名享誉天下,僧一行从此愈加自谦。

◆三星望月

三星望月乃万花谷内一奇,在万花谷中心低谷之中本有三座石针,三个石针以品字型排列,高耸入云。东方宇轩在各个石针之巅分置建筑。由于石针陡峭难登,两百余工匠耗费三载时光方始建成。在最高的石峰建有摘星楼,该楼高有四层,直入云端。次高的便是觅星殿,这里乃是谷主东方宇轩的居室。再次则是赏星居,谷中人可由觅星殿和赏星居下的吊栏登上,石针之间用吊桥和绳车往来。觅星殿之侧,最高的摘星楼只能乘坐楼旁缆车登上。万花谷夜晚天空若宁静无雨,人在楼顶常有贴近天穹之感,真如随手即可摘下星辰一般。

◆万花仙境

这里天空格外的明亮,与繁花锦簇的花海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翠绿色,空气中虽然没有百种香气,却特有一缕清新之气。初次到这里的人,往往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惊为人间仙境。然而,这里却有一种全身雪白的鹿,性情温顺,但过了一定的岁月之后,它们鹿角就会变红,性情变得异常凶猛,甚至拒绝与同类接触,有时更会互斗相残。在仙境深处,有桑木之林,传闻林内生有寒蚕,体蕴剧毒,生人难近。

◆聋哑村

聋哑村地处万花谷西北,地势颇高,四面环水,东北角池塘中则置有水力驱动的练功木人,西侧则是名人雅士聚集的万花仙境,乃是万花谷待客之所。在聋哑村内有万花谷接待的远客和侍奉他们的仆人,武功精强的武林高士和通晓奇门八卦的奇士在这里都会被奉为上宾。聋哑村之名因此间仆人而得,这里有东方谷主从侠客岛方家带来的下仆,以及犯下谷中禁忌而被谷主“留”下来的客人,为了保守万花的秘密,他们共通之处便是又聋又哑。

◆仙迹岩

仙迹岩是谷中精通琴棋书画的名人雅士通常聚集之所,位于一小谷之中。仙迹岩中间置有一奇大棋盘,几乎布满山岩,似是有人以极高内力在山岩之上刻画而出,但仙迹岩通体皆为花岗石岩,坚硬无比,竟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夺天之威,委实不可思议,故被谷中人奉为仙踪所至之处。谷主东方宇轩常常在此布下珍珑棋局请人拆解,或是在此与高人对弈。棋盘两旁是书圣与画圣所居之地。仙迹岩景色宜人,北、西、东三方所临皆是飞流瀑布,岩旁池内栽满荷花,谷内经年烟雾缭绕,据说乃是东方宇轩根据八阵图布下的迷阵,其中暗藏甲兵、机关无数。

◆揽星潭

揽星潭乃是万花谷西南方一潭,潭内龙龟特别多。龙龟是食肉龟,性情凶猛。此处乃是谷内众人心血精华凝聚之地,揽星潭中建有拟星台,上置黄道仪,据说仪上可以推算得出前后万年之内的朝代更替,时运气数之变。揽星潭此时正被司徒一一所据,此人似有心与僧一行一较工匠之术,竟自号匠神,并在水月宫的木甲人上做了手脚,东方谷主对于此事很是恼火,但却对司徒一一之能甚为看重,因此默许司徒一一居于揽星潭。

◆绝情谷

当年方碧玲离开东方宇轩之后,在万花谷附近建有绝情之谷,然此谷隐蔽之深,尚在万花之上,据江湖传说,万花谷实有秘路与绝情谷相通,具体如何却无人得知。

◆水月潭

水月潭为瀑布环抱,背山面水,瀑布流泻之处水花四溅,但丈许之外却水波不兴,若是到了夜间,天上明月与潭中映月经由飞瀑流泉相连,直是蔚为大观。谷主东方宇轩当年入谷之时,水上正有半间宫殿背山而处,应是前人所建,不知何因,中途乃止。东方宇轩观宫殿所处地势,实乃风水极佳之所,待到僧一行入谷后,他决意在这里重起楼宇,将之续成水月宫。僧一行以巧技造出木甲之士,力大手巧,建造速度迅速异常,然施工之后,方才发现瀑布之后竟有广大建筑被土木填塞,此时尚在挖掘修补之中。流派武学万花内功:《花间游》《离经易道》万花武功套路:《养心诀》《太素九针》《点穴截脉》《百花拂穴手》万花独门阵法:《七绝逍遥阵》《落星惊鸿阵》

门派专长

制药

江湖传说,没有孙思邈不能医的病,万花谷药庐中品目之盛,江湖中无处可比。

奇花异草

宇晴熟稔草木之性,对于花草种植之术有独到见解。晴昼海遍植奇花异草,蔚为大观。

机关

僧一行在万花谷多处修建了机关,谷中四处可见的凌云梯便是其中一处,巧夺天工,冠绝当时。

琴谱

尤善谱曲的苏雨鸾门下收集了许多传说中已经失传的琴谱,譬如嵇康的《广陵散》。这些琴曲偶尔会在你途经仙迹岩时听到。

棋谱

嗜棋如命的王积薪以及弟子收藏了很多罕见棋谱。

书画

各大家的书法绘画均被收藏在万花谷中。

组织结构

机构体制

谷主统管,弟子自治:高阶弟子组成弘道部,由东方宇轩直属,负责谷中的日常事务,包括:弟子课业的安排(代课)、分级考核、巡逻、人事等。另设正意、归德、尚贤、执礼四弟子部,主管弟子的日常修行和进阶。四弟子部是并列机构,由弘道部管理。七圣是一个松散的教学团队,除了授业以外,一般不会介入管理。

考试体制

五月初五,端阳试:主考孙思邈,考医学。

九月初九,重阳试:主考颜真卿,考武学。

万花七试:大凡修行比较久的弟子,可以申请直接参加万花七试。这原本是谷中弟子之试,后东方宇轩亦让此试对外开放,据说除万花弟子外很少有人能通过的。

晋升体制

普通晋升:弟子入门后即为正意弟子,一年一度的端阳试和重阳试考试通过后,名单报送弘道部并谷主,擢升为归德弟子;归德弟子则擢升为尚贤弟子;

高端晋升:尚贤弟子由大师遴选或考核成为执礼弟子。执礼弟子中优秀的则由谷主遴选为弘道弟子,进入管理阶层。

保卫体制

由弘道部安排,以执礼弟子为队长,尚贤弟子为队员。队长一般为东方宇轩的执礼弟子,紧急事件可直接向东方宇轩通传,平时的小事则可由弘道弟子代为处理。

学习体制

必修:医道、武功。

选修:琴、棋、书、画、工、花。

各种课程都需要同时修行,但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有不同偏重。平时的修行无人管理,七圣在不同的地方授课,或由嫡传的弘道弟子代授。只需要准时到各自所在的地方即可。但每个等级学的东西等级不一样,因此要学到更为精深的技艺,必须通过考核。

正意弟子(刚入门,应当正心正意,以为基础):主要聚集在落星湖,研习初级的技能。

归德弟子(稍有成就,应当涵养德性):主要聚集在仙迹岩,研习中级的技能。

尚贤弟子(略有成就,应在同门中多加磨炼,见贤思齐):主要在谷中游历磨炼。

执礼弟子(可更精进,在大师身边执弟子礼):主要集中在七圣身边,研习高深的技能。

后勤体制

后勤由总管统一管理,图部、工部、藏药都属于后勤部门,由总管王伯统一调度,安排不同弟子负责。

历练(出师)体制

由东方宇轩主持考核,获得七圣联合肯定,方能得到师门信物,以万花弟子的身份出谷。万花谷进出自由,但万花弟子的身份却并不容易获得。

大事记录

离东海

东方宇轩原名方宇轩,侠客岛主方乾之子,因在婚姻之事上与父亲方乾见解不合,决意离开蓬莱岛,前往中原,以摆脱这段婚姻。

万花谷建立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刚过而立之年,三十二岁的东方宇轩离开东海,游历中原,在青岩的一个美妙山谷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风雅之士共同建立了万花谷,从此有了万花一脉。

流亡公主

开元二十六年,南疆南诏将六诏统一,浪穹诏公主宇晴(八岁)随难民流逃亡中原,来到万花谷居住,成为后来的万花花圣。

东海来客

东方宇轩的未婚妻方碧玲追寻未婚夫来中原,因东方宇轩绝情,而隐居于绝情谷中。后东海方鹤影带蓬莱岛下属前来中原,欲追回方碧玲。

万花谷惨案

天宝元年,万花谷僧一行之外的另一位大师康雪烛以手中刀将忆盈楼中号称琴中圣手的高绛婷双手骨肉剥离,酿成惨剧,康雪烛逃入恶人谷。

门派谱系

人物介绍【万花谷主】东方宇轩

年龄:745年时42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谷主东方宇轩

原名方宇轩,侠客岛主方乾之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因逃婚来到中原。他是万花谷的谷主,也是万花的创始人。

东方宇轩原名方宇轩,出生在东海蓬莱岛。蓬莱方家世居海外,与中原武林鲜少来往,方家先祖甚至定下了祖训 :凡长门子孙者,不得踏入中原。方宇轩从小在海岛上修习诸般精巧至极的技艺和繁复无比的武技,在他幼年之时,其父方乾私自逃离海岛前往中原之地,闯下了偌大的名声。

不料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方乾败于剑圣之手,立誓举家不履中原。后方乾寻到海外一孤岛,并在此携眷隐居,名之为侠客岛。

侠客岛很大,但再大的海岛住了几年也会觉得小,特别是像方宇轩这种心高气傲之人。他隐约从母亲那里得知他们一家从此要常年居于岛上的原因,每当他苦心研习的招式为方乾轻松破去时,方宇轩都会想象什么样的人才能打败如此天才横溢的父亲,中原大地是不是真如那些古书之中所言,辽阔无际,能人辈出。至此,方宇轩对将自己困于岛上的父亲渐生不解,他也曾数次问过方乾为何不重新挑战那个敌手,却大多只是换来一声长叹而已。

公元723年,方乾携方宇轩回蓬莱岛方家为父亲拜寿,在那里,方宇轩遇见了方家家长方艺的女儿方碧玲。

方宇轩便如当年的方乾一般,即使蓬莱仙岛的方家才俊个个皆为人中龙凤,也掩不下他的锋芒。他不忿小儿辈的兄弟们讥刺父亲败走东海缩头避祸,便出手向众人一一挑战,尽败方家年青子弟。席间方宇轩箫声拜寿,方碧玲以琴相和,两人皆感投契。

方乾与方宇轩归返侠客岛后,言道方艺之女才貌兼备,席间见两人甚为和乐,两家都很是满意,已为他二人定下婚约,择日即可赴蓬莱岛完婚。方宇轩听闻此事,又惊又怒,只觉自己自小到大,无一不听命于父,今日若是远赴蓬莱,自己一生所学都要终老于海外小岛了。他心思机巧,虽有不满却决不宣之于口,只说自己所学尚且鄙陋,要随父亲再修习几年才好,心中却决意离岛远去。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他将侠客岛若归阵参详透彻,遂留书一封,飘然出海,远来中原。

方宇轩至中原后,更名为东方宇轩,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河,名士高人。他见识广博之后,一则深感书中所言不虚,中华大地确是辽阔无垠,人才济济,同时也觉世人大多追名逐利,不可理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东方宇轩在游历时,无意发现了万花谷,并得知此谷曾是父亲在中原的居住地,便在此多住了几日,不想竟遇到为给蓬莱方家一个交代,前往中原寻子而打破誓言的方乾。父子二人在万花谷彻夜长谈,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东方宇轩:“父亲,听说你以前和剑圣交过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方乾:“哼,若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这个世上还没有人能够胜过你爹。”

东方宇轩:“那武功呢?”

方乾(长叹一声):“当初我轻敌傲气,这才在南屏山输给他半招,当时我的确颇为不服,那时他才十九岁。一年以后他到侠客岛拜访,我小心应对,还是输了半招。等到第三年,我和他并未交手,在气势上已落了下风,自那以后剑圣就再也没踏足侠客岛半步。”

东方宇轩(大惊):“剑圣武功如此之高?”

方乾:“他心无旁鹜,专一于剑术,再加上天赋异禀,是以进展神速,真是百年难遇之武术奇才啊。

我常常自忖,如果他再来一次,我能抵御几招。后来才觉得,实在是连亮剑的勇气都没了。想我方乾纵横一生,诸艺精通,到头来却还是拿不到天下第一的位置,真是可笑啊。”

东方宇轩:“那他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方乾:“宇轩,你涉世未深还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天下,并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东方宇轩:“怎么说?”

方乾:“其实我颇有些可怜于他。”

东方宇轩:“为何?”

方乾:“至少我还有你母亲,有你,而他,只有剑。”

东方宇轩:“为什么他只有剑?”

方乾:“他和我们的出身不一样,他没有剑,就什么也没有了。”

东方宇轩:“孩儿不懂。”

方乾:“以后你会懂的,希望你能变成我,而不是变成他。”

东方宇轩:“不,父亲,我要做我自己。”

方乾看着东方宇轩坚定的眼神,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方乾把万花谷留给了东方宇轩,让他走自己的路,打自己的天下。

从那之后,东方宇轩遍邀同有出世之心的人入谷,共同经略,众人皆乃世间杰出人物,不出几年,便将万花谷建成了人间圣地,从此来者甚多,万花一脉由此得生。

其后方碧玲追随方宇轩来此,隐居绝情谷中。东方宇轩也常想两人之事,若是他与方碧玲于中原偶遇,两人应是另一番情景,对此深感惋惜,故而不惑之年,尚未婚娶。

巴蜀之乱中,东方宇轩获悉五毒教被天一教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担心同父异母的妹妹曲云,于是前往南疆之地,等待时机出手相助。然而东方宇轩中了奸计,为奇毒软筋散所困,被囚禁于烛龙殿内。后来经过诸多中原侠士出手援救,东方宇轩脱困而出。【琴圣】苏雨鸾

年龄:745年时23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琴圣苏雨鸾

苏雨鸾是七秀坊七秀之一,说她是琴圣其实并不太准确。论琴艺,苏雨鸾比不上高绛婷,但是对于音律的精通,这世上恐怕无人比得上苏雨鸾。她不仅精通各种乐器,在作曲上的造诣更高。七秀坊所奏之曲多出苏雨鸾之手,并在民间、皇宫里流传。

苏雨鸾本是东莱郡人,因家庭变故,十岁被父母卖到兖州青楼。她自小在抚琴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她的琴声,时而清新明悦,时而幽忧娴静,无不道出她内心的声音。旁人听来余音绕梁,怎知她心中的无奈!

雨鸾日益长大,容貌出落得倾国倾城,男人一见之下都是神魂不守。雨鸾凭着她的聪慧和伶牙俐齿,体贴人心,尽力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兖州太守非常喜欢她的琴,当她女儿般疼爱。

天宝元年(742年),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手下一名将军到兖州太守家做客,兖州太守便请雨鸾抚琴助兴。这将军本是好色之徒,见到雨鸾这等容貌怎会放过,兖州太守为了巴结新晋节度使安禄山,更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顺水推舟在雨鸾的饭菜中下了迷药。就在那天晚上,雨鸾被玷污了。苏醒后,雨鸾内心无比绝望,几度求死不得,容颜也日渐憔悴,不甘和怨恨像一把大火在心底燃烧。整整一个月,雨鸾把自己关到房内,抚琴度日。

时值画圣林白轩游历到兖州,某日在探访友人途中偶然听到了雨鸾的琴声,听出了雨鸾的内心痛苦,深深同情这位女子的遭遇。林白轩转身进入楼中,当场泼墨作画,然后让人将画送了过去。雨鸾一见之下,两行清泪止不住地滑落,高山流水待子期,今日她终于遇到了知音人。二人就这样抚琴作画,整整一夜。老鸨看他们俩眉来眼去,生怕摇钱树跟着跑了,严加看管。林白轩允诺雨鸾相守到老,苏雨鸾便与林白轩私奔了。

话说那将军回到营里,念念不忘雨鸾的容貌,命人将她接回府中做小妾。岂料雨鸾已经随白轩离开兖州。将军怎肯甘休,派人前往围追堵截。然而苏雨鸾在琴音上的运用已然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琴音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时而让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动弹,时而让人震耳欲聋,甚至还会让人回想起痛苦、可怕的经历,心痛不已!靠着这样的琴音,他们逃过了一劫又一劫。而林白轩看似文弱书生,手下却是有硬功夫,那将军派来之人吃尽了苦头,始终拿不下他们二人。将军情知夺人不成,便想设法报复。他知道玄宗生性风流,于是暗中画了雨鸾的画像,趁皇上宴请节度使时,献给玄宗。玄宗自然大为心动,私下一打听,才知这女子已然是当时的宫廷御用大画师林白轩的意中人。玄宗为尊者,自然不好开口索人,不过此等美色总是要见一见。于是便借口林白轩所作《梅妃惊鸿舞》画像甚得帝心,设宴梨园宴请林白轩夫妇二人。当时雨鸾和林白轩正在东方宇轩处作客,东方宇轩素闻玄宗之事,连那寿王妃都被他相中,设法送去当了女道士,只怕雨鸾此去多有凶险。他一面嘱咐林白轩拖延进宫时间,一面遣人连夜赶回万花谷,请得老神仙孙思邈配制了一种特殊的药粉,这药粉涂到脸上能让人容颜变色,立时苍老可怖。做好万全准备后,苏雨鸾跟着林白轩入了宫。觐见玄宗时,苏雨鸾依诏抬起了头,玄宗一见之下大惊失色,草草结束了宴席。

苏雨鸾和林白轩商量一番,均觉得洛阳非久留之地,正好东方宇轩诚心相邀,不如避入万花谷中。不料将军仍不肯作罢,继续纠缠,苏雨鸾只好求助于平日交好的七秀坊,公孙幽广发江湖英雄帖,宣告收苏雨鸾为义女,欲动此女即视为与七秀坊为敌,将军此时方才作罢。

就这样,夫妻二人来到了万花谷,在谷中,此二人被尊称为琴画双圣。【书圣】颜真卿

年龄:745年时36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书圣颜真卿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以书法名闻于世。他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神彩飞动。既有以往书法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颜体”。他的书法正体现了他的性格,颜真卿一身正气,忧国忧民,为人沉着刚毅。

颜真卿虽是进士出生,但他刚正不阿,在官场上时有掣肘,受人排挤,空负一身才华。书法之余他也练习武功,久而久之,自成一派,他喜用短剑,挥剑如挥笔,刚劲有力,又游刃有余。可谓“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

当初,颜真卿还在范阳节度使手下当差,安禄山刚做了平卢节度使。在宴会上,颜真卿看出了安禄山的野心,忧心天下百姓将遭兵祸,于是他想将此事报告给宫里。由于官位低微,他无法直接面见皇上,所以颜真卿找了在京城当差的老友舒明乾,将此事告知了他。当时舒明乾正是李林甫的一名手下,颜真卿不知道李林甫此时已打算拉拢安禄山。李林甫知道此事后,自然不对安禄山隐瞒,也认为正好可以和安禄山合作篡位。他们当然不能让预先感知此事的颜真卿将事情泄漏,于是花重金雇了恶人谷的猿飞要暗杀颜真卿。恰巧此时,东方宇轩在张九龄家里做客,无意撞上猿飞在客栈正要对颜真卿下手,便将颜真卿救了下来,领他回了张九龄家。于是大家明白了事情缘由,张九龄立即觐见皇上,要求斩杀安禄山,玄宗认为安禄山能干,加上李林甫在一旁煽风点火,不但赦免了安禄山,还大大重用他,撤去了张九龄的职位。颜真卿心灰意冷,随东方宇轩去了万花谷,一心研究书法和剑法怎奈他心系国事,忧国忧民,后来,又做了平原太守,这便是后话了。【画圣】林白轩

年龄:745年时29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画圣林白轩

生于河南,曾任兖州县尉。他自小痴迷绘画,虽然有过人的天赋,但每天不愿意过问外事,专著于作画。温文尔雅,每日不多说话。据说,他当县尉不到一年,由于太痴迷作画而辞官。其实,是另有原因……

辞官后一年,他在各地游历作画,曾在华山脚下偶遇吕祖,为此而画下一副《远眺纯阳三清殿》图,之后不久,林白轩因生活窘迫将此画当掉,这幅画后来又因种种原因流入宫廷之中,竟到了玄宗手上,玄宗看过之后赞不绝口,便派遣李林甫等寻找这个画师。林白轩后来便成为宫廷御用画师。

也是在同年,玄宗手下组建起一支秘密的组织名为“凌雪阁”,曾有江湖密闻讲到林白轩或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江湖上谣言四起。有人说林白轩之所以会进入宫廷乃是得到了商会势力的支持,也有人说林白轩曾在漠北遇到了一位波斯神秘男子,因其指点而得以进入宫廷,还有人说凌雪阁其实才是林白轩进入宫廷的真实原因……这位画师就这么变成了江湖上最为神秘的人物。

三年后,突然传出林白轩离开皇宫的消息,不久,有人发现他出现在了万花谷,东方宇轩称其为画圣。据其本人说道,乃是厌倦了宫廷中的生活,不想为五斗米折腰,此外,还因他遇到了苏雨鸾。

林白轩当年曾悄然返回故乡金水镇,恰逢害他家破人亡的武姓富翁离奇毙命,一度被捕快认为是他出手复仇。后经调查捕快发现真凶另有其人,与林白轩并无关系。【棋圣】王积薪

年龄:745年时30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棋圣王积薪

他本是苏州人士,父亲是苏州辖下一名小县官,母亲则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四岁那年与母亲学会了下棋,从此便迷上了棋艺。可以说,为了下棋,他能几天几夜不吃喝,不睡觉,说话三句不离棋。“正常”的时候嘻嘻哈哈,见人就拉去下棋,走棋中极其投入,雷打不动。十岁那年,在集市看见有人摆下棋局,他在那研究了半天直到天黑才解,嬴了几两小钱。从那以后,他便喜欢上这样的下棋方式——赌棋。他先是在当地天天摆下棋局找人破,后来当地已不能满足他的棋瘾,便开始浪迹天涯,边赌边下棋。不仅是有名的棋痴,还是赌痴,赌起来六亲不认。

一次,王积薪走到昆仑一带,在路旁遇见了一个痴和尚在下一种奇怪的棋,名曰四象数独,积薪感到十分有趣。四象数独棋盘共有四行四列,四四一十六格。其中左上四格为一宫,称为太阳宫,右上四格亦为一宫,称为少阴宫,左下四格称少阳宫,右下四格称太阴宫。填入的棋子共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在棋局的初盘中已经给定了四枚棋子,而下棋的人要选择四种棋子将剩下的十二格填满,才能完成终盘。正确的终盘要满足的条件有三:每一行都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棋子,每一列都有四种棋子,每一宫也都有四种棋子。若在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宫中有重复的棋子则不能破解棋局。

两人便下了大赌注,看谁能最快破解对方所给出的初盘,不一会儿,那痴和尚便输得精光。王积薪赌瘾未尽便借与他银子作为赌注,谁知那和尚技不如人,又输得精光,这次王积薪可不打算那么大方了,便执意要求他还回借出的银子。但那和尚哪里有银子能还给他,两人眼看就要大肆动手。恰巧东方宇轩路过这里,看见此景,便劝积薪放了那和尚,积薪坚持认为愿赌服输,死活不肯让步。无奈,东方宇轩帮那和尚将输的钱给垫上了,又要求与积薪赌一把。不过这次是东方宇轩摆棋局,并且赌的是围棋,东方宇轩给积薪三天时间解。哪知积薪坐在那里三天三夜,还是解不出来,东方宇轩只走了一步,把棋局给解了。积薪这回傻了,认为自己真的不配叫棋痴,从此缠着东方宇轩,要拜他为师。他哪里知道,东方宇轩的棋技并不如他,只是东方宇轩恰巧在一本古书上看过这奇怪的一局而已。就这样积薪住进了万花谷。

为参悟方乾留在天子峰的珍贵棋谱,王积薪曾逗留多日,一边研习棋谱一边摆下机甲棋阵,外来者若不精通棋艺,更是难以通过。【药圣】孙思邈

年龄:745年时164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现已是一百六十四岁,公元六八二年,江湖人都以为药圣死了。孙思邈原是京兆东原人,七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二十岁,更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他为人随性,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世俗之事不屑一顾,曾多次辞谢朝廷的册封。

在医学和药物方面,孙思邈更是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疾病如天气的变化一样,可以在人体的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中体现出来。因为他了解疾病根源,又熟知草药的用法,因此他的医术已达到了可以起死回生的程度,同时孙思邈还主张大夫要有医德,存正直的心,以行医救人为使命。他攻克了数不清的疑难杂症,救回了很多百姓性命,人们景仰他,尊称为药王。同时,他还非常主张养生之道,从太宗到高宗,大得皇帝的赏识。据说,唐太宗见到他之后,还大为感慨地说:“有道之人当尊之!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世上竟是有的,修道又怎能说是虚言?”

但是,过高的医术同时也是他致命的伤害。武后篡位时已六十七岁,对于野心很大的她怎么可能看着自己刚登上的宝座不久就要让给别人坐?所以她信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除了是害怕那些被她残杀的反对者的幽魂,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活得长些,或者说长生不老。太宗在世时,她就记住孙思邈这个人了。当她登基之后,屡次派人请孙思邈炼制不老仙丹。孙思邈则认为,一粒丹药就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养生术得长期坚持。再说,他从来不会与权力有关系。屡请不到之后,武则天发怒,重金悬赏孙思邈。孙思邈与方乾原为好友(江湖却无人知晓),早便向江湖宣布要去侠客岛,实则去避难(后著有医经)。后来,从侠客岛传出他的死讯,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后人们记录他的忌日都不一样。

之后孙思邈随东方宇轩返回江湖,一直待在万花谷,潜心地研究医术,只因他用八卦图算到江湖近年要发生一场大灾难……“安史之乱”时,饿殍遍野,恶疾肆虐,孙思邈于心不忍,不顾自己年老之躯,带着阿麻吕与裴元出谷,这可能是一代药圣最后一次外出悬壶济世了。【药圣首徒】裴元

年龄:745年时39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药圣弟子裴元

孙思邈行医数十年,收有两位弟子。因其年事已高,不宜外出行医,便派两个徒弟出去行医。两位都得了药圣的真传,加上两人勤学好问,医术都是越来越好,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

裴元本是孤儿,他父母是海上商人,一次被海盗劫了船,父母都被抛入海中。当时,母亲已怀他近十月,好在老天有眼,让侠客岛的孙思邈碰到了漂在海上的裴母,遂救下了她。当时裴元的母亲已非常虚弱,撑下最后一口气生下裴元,将半块玉佩塞在孙思邈手中后便归天了。玉佩上镌着一个裴字,孙思邈认为这是他们的家姓,便给婴儿取名裴元。从此,裴元便由孙思邈抚养。裴元虽从小失去双亲,但他一直很乐观,活泼好动,虽然爱搞恶作剧,但也机灵懂事,深得侠客岛的叔叔阿姨们喜欢。

而裴元最喜欢孙思邈,常常跟着孙伯伯爬山下海找药材,自然而然成了孙思邈的徒弟,但他还是喜欢称孙思邈为孙伯伯。孙思邈重返中土后,他自然要跟去。

后来裴元回了中原,在一次偶然情形下因玉佩同姐姐相认,从此有了家的感觉。但可惜好景不长,同姐姐相认后不久,姐姐一家便惨遭横祸,家破人亡。

裴元闻讯之后,连夜赶到姐姐家,只见到了一地断壁残垣。他心痛如焚,以为自此同姐姐一家天人永隔,却在瓦砾中捡回了被吓傻了的侄女谷之岚。谷之岚受惊过度,三年不曾开口说话。裴元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治好了她,却挽回不了她日渐衰弱的体质,为此常常自责,发誓要找到杀害姐姐一家的真凶。

数十年来,裴元一直追查姐姐一家受害的真相。后来安史之乱爆发,裴元不忍见生灵涂炭,出谷行医济世,只得暂时将追查真凶之事放下。【药圣次徒】阿麻吕

年龄:745年时28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药圣弟子

阿麻吕是日本遣唐使之子,随父亲来到大唐。他自幼爱好医术,在日本就听说了中土有孙思邈这样一位神医,就梦想拜他为师。日本男子多霸道,但是阿麻吕却不蛮横,只是非常正直。长得很壮,但内心很温存,他中文不太流利,但是在诊病时总是对病人很有耐心,仔细询问病人的一切情况。按理做孙思邈的徒弟很不简单。阿麻吕在孙思邈门前跪了三天,孙思邈都不允,只因为他是东瀛人,在孙思邈眼里,东瀛人是很粗暴的。但是那次孙思邈看到,阿麻吕诊病时,他为减少病人的痛苦,竟然用嘴吮吸病人的浓疮。非常重视医德的孙思邈大为感动,遂答应收他为徒。【工圣】僧一行

年龄:745年时62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工圣僧一行

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原命张遂。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代到长安拜师求学,研究天文和数学,很有成就。他在制造器械上也非常有名,曾为皇宫做了很多家具、机关。张遂为人沈默寡言,但是非常忠厚老实,只爱钻研他的木工,对于世事不太过问。他在宫中工作的时候看到很多黑暗的事情,只是敢怒不敢言。张遂有一个非常疼爱的妹妹,是大将军黑齿常之的儿媳。武后篡位后,残酷虐待黑齿常之,又杀害了他们一家人。张遂痛心无比,却又不敢做什么。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身居显位,为沽名钓誉,到处拉拢文人名士以抬高自己,几次欲与他结交,张遂当然不愿与之为伍。他愤然离京,东去嵩山当了和尚,取名为一行,故称一行和尚。

东方宇轩早听闻僧一行的才干,遂赶往嵩山。他说,“武后篡位本是大逆不道,又这样滥杀无辜,实在天理不容!”又说,“我们都为大唐子民,怎能眼看朝廷落入奸妇之手,男儿自当以身许国。”僧一行终于被说动,随东方宇轩回了万花谷。

后来据说,万花谷有无数机关,即使武功再强也无法攻破,这都是出于僧一行之手。至于怎么厉害法,没人说得出来,因为进去的人都出不来了。【花圣】宇晴

年龄:745年时15岁

所属势力:万花

地位职位:花圣宇晴

唐初,洱海地区由被称为“乌蛮”和“白蛮”的民族形成六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