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绝对很有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9:24: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飞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朝绝对很有趣

唐朝绝对很有趣试读:

前言

这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辉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三百年,其间交织着政治的博弈、灿烂的文化、铁血的浪漫,虽然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边关的笛声业已消沉,但唐朝的荣光依然照耀着我们。

有唐一代,奇人辈出,逸事不断,至今电视屏幕上还有着关于他们的种种传说。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唐帝国的沧桑和辉煌。回望大唐,让我们感动和惊奇。

唐王朝如何崛起于隋末混战的乱世之中,为何又由强盛转向衰落,最终消亡?在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上演了多少或惊心动魄,或残酷惨烈,或可歌可泣,或令人发指的故事?

位重权高的帝王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庞大而复杂的后宫,那些粉黛佳丽,都在做着什么事呢?看似贵不可攀的皇子公主们真的活得骄傲吗?身份低贱的太监宫女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又使过怎样的心机,做过怎样的斗争和努力呢?在犹如大染缸的官场里,那些王侯将相们上演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本书从隋朝开始衰亡写起,通过还原历史细节,将盛世唐朝那些有趣的事儿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人们面前。

这是有点不一样的唐朝,有些不一样的历史!

本书以唐朝正史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期间穿插种种脍炙人口的奇人异事以及民间传说,力求帮助读者在故事中细品历史,在文化中追问当下,在文学中透视人生。

这是一本有趣的历史书,在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第一章太原起兵——炀帝无道,天下伐之

杨广也许是史上背负骂名最多的皇帝,事实上比他荒淫残暴的皇帝并非没有,而之所以他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也许是因为他身处的那个著名的时代吧。隋唐是一个被史学家和文人墨客共同加工了的时代,而那个连死后的谥号“炀”都是贬义的,杨广也许就是被加工最多的。但不管怎么说,杨广都绝对不是好皇帝,一个能让自己的国家在第二代就玩完的皇帝,至少是个很失败的皇帝。是龙是鼠?是福是凶?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民间流传着多部与隋炀帝有关的传奇与野史小说,如《南部烟花录》《炀帝开河记》《隋史遗文》《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清人褚人获集大成为《隋唐演义》等,从唐到清,历时一千多年,主流社会与民间野史异口同声,痛斥其“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事不息”。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然而,隋炀帝杨广确实因其个人性格缺陷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苦难。

在民间传说中,杨广原本是终南山皇甫君豢养的一只巨鼠,因皇甫君念其驯养日久,为其脱去皮毛,为一国人王帝主。所以他几乎集中了人类所能有的全部邪恶品种,淫荡、贪婪、狡诈、阴险、自私、冷血、残暴、血腥,犯下了人类几乎所能犯下的所有罪行,谋兄、淫母、弑父……杨广在位仅仅14年,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因为每项工程均劳民伤财,因而国运渐衰,再加上各地起义烽火连天,最终隋朝覆灭。

据说,杨广还未出生时,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皇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杨广出生当晚,原本皓月当空,明月如镜。当深宫中传来一声婴孩啼哭声之时,突然雷声大作,刹那间天昏地暗,倾盆雨落,雨停,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宫里宫外一齐乱嚷“着火了”。再细看,哪里是着火,却是一道红光,从独孤皇后寝宫顶中透出,直冲于云汉之间,映得满天皆红,就如霞彩一般。独孤皇后得此异兆。满心欢喜。第二天,急忙派人报知隋文帝。文帝大喜,立刻赶到皇后寝宫。独孤皇后奏谢道:“托赖陛下洪福,祖宗社稷之庆,昨夜生了一皇子,并有诸般吉兆。”接着把梦龙及红光之事说了一遍。文帝听见红光、梦龙,知是人君之象,心里乐开了花。当听到“坠下地来,把尾跌断”,又觉得像是大鼠,心下就暗暗有些不愉快了,猜想他可能是个“令终之器”。然而这话又不便说,只得称好。独孤皇后道:“既有异兆,将来必然是个大贵之人,愿陛下赐一佳名。”文帝道:“御妻梦金龙摩天,就取名叫作阿摩如何?”独孤后大喜道:“乳名佳矣!何不并赐一个大名?”文帝道:“为君必须英明,就叫做杨英罢。”又想道,“创业要英明,守成还须宽广,不如叫作杨广。”

杨广三岁时,一天在文帝身边玩。文帝抱着他玩视良久,然后叹气说:“此儿极贵,然而破灭杨家的恐怕也是他了。”心机男谋兄入主东宫

杨广自幼聪明伶俐,到了十岁左右,已饱读诗书,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伎艺、术数,无不通晓。加之他相貌英武,又巧于辞令,故而深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他13岁时,便被委以重任,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被封为晋王。面对如此殊荣,杨广并不满足。从小在争权夺利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塑造了他十分复杂阴险的秉性,他深知自己是次子,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他知道若想日后登基,必先夺下太子的位置,而要坐上太子位,则需要父皇母后的信赖和亲信党羽的辅佐。杨广在自行制定了争夺皇位的策略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向倡导勤俭持家,不喜欢奢华,而皇后则更恨用情不专的男人,她常斥责宠爱姬妾的大臣。杨广最了解这些,他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杨广先是褪去了华服,着上粗衣,接着便把筝弦弄断,制造出一副远离娱乐的假象。为了讨好母后,他只与妻子同出同入。当隋文帝跟皇后到他的府中时,发现屋内没有一件珍宝摆设,筝上落满了尘土,堂前的孩子都是杨广正妻所生,侍奉茶水的几个下人也布衣钗裙,面目憨厚,厨房里除了柴米,更无山珍海味,隋文帝见之大喜,连声赞扬儿子温良恭俭,皇后也不住地夸奖儿子不近声色,可堪大任。

而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有许多妾侍、珍宝,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独孤皇后相当不满。杨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宠爱,气出了心病,没两天就死了,杨勇随即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独孤皇后认定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杨勇,又派人去暗察。杨广知道母亲对兄长有不满,独孤皇后每次抱怨云氏专宠、感叹元氏夭亡时,杨广也跟着痛心疾首,这让独孤皇后更加喜爱杨广,有意废黜杨勇的太子之位而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为此感到害怕,却又没有办法,文帝知道他内心不安,便派杨素去观察他,结果杨素却故意激怒杨勇,使杨勇说出抱怨的话,从此隋文帝更怀疑他了。隋文帝与皇后常常暗道:“太子品性顽劣,而广儿却仁孝恭俭。”

有一回杨广代父视察兵营,恰逢天下暴雨,兵卒们在雨中操练着,有下人举起了一把油布伞为杨广遮雨,杨广却一把推开道:“士卒们都在雨中淋着,我怎能自己躲在伞下呢。”这件事在当时被众人传为佳话,不仅隋文帝闻之心喜不已,而众大臣们也都对杨广充满了钦佩与敬重。

杨广当上扬州总管后,借入朝还镇的机会与母后道别,装出十分依依不舍、万分可怜的样子,伏地流泪不止。独孤皇后也泣然涕下。杨广趁此机会大倒苦水:“儿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谊,不知哪里得罪太子,一直想杀掉我。每想到我自己不知哪天会被毒死害死,真是恐惧得不得了。”独孤皇后闻言大怒道:“杨勇太过分,我给他娶的元妃他一点也不爱念,专宠云妃,还下毒毒死元妃(其实是心脏病发而亡)。我现在活着他还这样对待你,哪天我死了还不知怎样害你们兄弟呢。等你父皇驾崩以后,想到你们兄弟得向那个云妃小妖精拜跪称臣,为娘我真是心如刀绞!”杨广闻言再拜,呜咽不止。独孤后也抱着儿子大哭。由此,独孤皇后已经下了废掉杨勇的决心,日夜不停在杨坚面前说杨勇的坏话,杨素等大臣也推波助澜,加之杨勇在冬至于太子宫中接受百官朝贺,犯了大忌,隋文帝终于决定废嫡。

公元600年,冬十月,文帝派人召杨勇入殿。如履薄冰心惊胆战的太子闻之大惊,问使者:“父皇不是要杀掉我吧?”进宫后,他发现文帝戎服陈兵,百官肃立。杨坚当众宣布,废掉太子杨勇,押回东宫看管。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并命杨广负责看押杨勇。杨广的一番苦心经营,算是开了花结了果。

杨勇被囚于府内,几次上书申冤,都被杨广命人毁掉,根本送不到文帝那里。杨勇无奈,爬到树顶大声叫屈,希望父皇能够听到自己的冤屈,给自己一个辩白的机会。杨广的心腹大臣杨素趁机上奏说杨勇得了失心疯,胡喊乱叫,不能治愈。杨坚听信谗言,再也没有给杨勇诉冤的机会。深宫辱庶母?弑父夺大统?

据后世正史、野史的记载,开皇末年,年近花甲的文帝偷幸宫女尉迟氏,同样年近花甲、一生独宠后宫的皇后独孤伽罗悲愤交加,在文帝上朝以后将其杖杀,文帝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在左右仆射高颎、杨素的劝解下,独孤皇后又主动请罪,夫妇俩这才和好如初。从这之后,文帝得以有限亲近嫔妃。虽然在文帝看来,妃、嫔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于他们夫妻关系而言并无妨碍,事实上,他对爱妻独孤氏的确一如既往地疼爱和信任,但却没想到痴心一片、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在尉迟女事件后内心受到重创,从此心灰意冷郁郁至死。粗心的文帝却没有察觉和理解到爱妻的失落,空留丧偶后的痛苦不堪和临终前的幡然醒悟、悔恨自责。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宫闱寂寞,遂于后宫嫔妃中选得两个闭月羞花之容常伴左右:一个是宣华夫人陈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那陈氏是南朝陈宣帝的女儿,天性聪慧,明艳不可方物。陈亡后,配入掖庭,后入宫为嫔妃。独孤皇后性奇妒,后宫皆不得进御,惟陈氏受宠。杨广当初谋取太子地位,经常送些金银珍玩取媚陈氏。在皇太子废立一事上,可以说陈氏出了很大的力。独孤皇后离世,陈氏封为宣华夫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粉黛无颜色。

此时的隋文帝已是风烛残年,又夜夜招幸宣华、容华两位夫人。在色欲上面,不免有些过度。不多时日,身体便被掏空了。一次偶感风寒,内外交迫,即致卧床不起。两位夫人见文帝有病,日夜不离,侍奉汤药。而文帝的病却一天重似一天。

文帝患病后,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立刻赶赴仁寿宫,组成临时内阁。同时太子杨广也奉命入住大宝殿侍奉皇帝。杨广眼见父皇的病势一天天沉重,料定他时日无多,决定早做打算,于是写密信给杨素,向他询问朝廷和百官的情况,并命他做出相应部署,防止朝廷在国丧期间出现动乱。杨素按太子的要求回复了一封密函。不料送信的宫人却误把信送到了皇帝手上。杨坚见信勃然大怒。他还没死,太子和宰相就已经暗中联手在左右帝国政局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相当于篡位啊!

杨坚正在气头上,忽见自己最宠爱的宣华夫人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杨坚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推脱不过,流着眼泪说:“太子无礼!”

史料记载:当天文帝见陈、蔡一直侍奉自己没有休息,便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那陈氏,鸦黄半额、腰肢似柳,金步摇曳翠鸣珠;鬓发如云,玉搔头掠青拖碧;春山脉脉,幽妍清倩,婉转轻盈,艳冶销魂。竟动了欲心,见殿上四下无人,他伸手拽住宣华夫人的衣袖,道:“我终日在父皇寝宫视疾,每次见到夫人,心中无限向往,只是不是地方,今日难得机会,望夫人怜见,赐我片刻欢娱,以慰我相思之苦。倘蒙夫人错爱,杨广生死不忘。”杨广不待宣华夫人回答,竟要将她拽到侧殿的寝室里去。宣华夫人又急又恨,一时偏挣不脱身,幸得急中生智道:“太子尊重,那边有人来了。”杨广慌乱中将手一松,回头去看,哪里有什么人来。宣华夫人趁此机会一溜烟地退出了芙蓉轩。

文帝听到这里,顿如五雷轰顶。他断然没有料到这位平时看上去温良恭俭的太子到头来居然是个衣冠禽兽!文帝躺在御榻上,用力拍打着床板,大骂:“这个畜生怎么可以托付国家大事?独孤误我,独孤误我啊!”

痛定思痛后,文帝急召柳述和元岩入内,说:“传召我儿。”柳述等人刚准备去传唤太子,忽然听见皇帝加了一句:“是传杨勇!”柳述和元岩面面相觑,顿时明白了什么,连忙入阁撰写复召杨勇的敕书。杨素听说此事,立刻告知杨广。杨广随即矫诏将柳述和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狱;然后紧急调动东宫军队进驻仁寿宫,命左庶子宇文述等人控制宫禁出入,命右庶子张衡进入皇帝寝殿,将侍奉皇帝的所有宫女和宦官全部逐出,关在别殿。

当天,仁寿宫就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随后,杨广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做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就这样,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

而此时的宣华夫人则面无人色,独自坐在深宫里愁肠百结,一任云鬓散乱、花容不整。忽有人报,内侍前来宣读圣旨,赐予宣华夫人锦盒一只。宣华以为盒中定是鸩毒,不觉悲从心来,喟叹自己红颜命薄。当下含了泪,嘱咐内侍稍待,退到里面,更换好了衣服,梳起云鬓,装扮整齐,原想从容就死,成全了清白。谁知接过锦盒一看,盒中不是鸩毒,却是一个红色的同心结。事已至此,本应是庶母的宣华夫人无奈之下,只好收下这位虽然不是亲生、但也应是儿子的同心结了。

事实上,后世关于文帝究竟是怎样死的,说法并不统一。《隋唐演义》《十八史略》《通历》等书,认为文帝是被儿子杨广杀害的。正规的史书《隋书》却没有这样的记载。《隋书》《北史》的记述是:“帝疾甚,与百僚辞诀,握手欷歔,崩于大宝殿。”《炀帝纪》也仅写道:“高祖崩,上即位于仁寿宫。”但《隋书》中关于宣华夫人那部分却隐约其词提到文帝死因蹊跷:“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隋书》此段记载虽未明指文帝被杀,但实际上已给世人留下推猜的余地。

到了近代,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开始为“杨广弑父”一事平反,其主要根据是,就连尽力搜集炀帝反面材料以为批判的唐太宗君臣,也没有一人言辞凿凿地指控杨广弑父夺位。试想,假如果有此说,则李唐起兵之时,何不以为宣传材料?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史书记载隋炀帝逼奸宣华夫人一事,也经不起推敲,原因在于: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起身更衣,身旁当有宫女侍候。当时炀帝尚未即位,仍处于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在此时做出危及其继承帝位的事情。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恐怕是永远也说不清了。骄奢淫逸第一帝?

在中国历史上,淫乱的皇帝并不少见,但隋炀帝杨广在后世人眼中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隋炀帝的淫乱,正史、野史均有涉及,一些小说诸如《迷楼记》《海山记》《大业拾遗记》《隋炀帝艳史》,更是将其渲染得活色生香。

据说杨广即位后,照《礼记·昏义》所说,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杨广最先实行了。

随后,他又开始大兴土木,造方圆二百里西苑,役使民夫超过百万。苑内分十六院,以石头堆成山,凿池为五湖四海模样。又下诏令,凡天下珍异鸟兽草木,全部送至长安。西苑十六院的名称都是杨广亲自所起,每院有二十位美女,选经常幸御之人为首。院里的树叶冬天凋落后,就剪彩绢为花,点缀于枝条。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

据说最令杨广流连忘返的是西苑里的“迷楼”,顾名思义,这“迷楼”就是迷人的楼,所谓迷人,一在建筑风格,二在美女如云。“迷楼”楼有四宝帐,一名曰散春楼,二名曰醉忘归,三名曰夜酣香,四名曰延秋月,杨广诏选十五岁以下有姿色的女子数千在“迷楼”内任意取乐。夜夜恣意为欢,经月不出“迷楼”。还不过瘾,又叫画匠绘制数十副春意图,悬于阁中,一边与女子寻欢,一边观图助兴。更有一人,叫上官时,深谙皇帝的心思,送上乌铜屏三十六面,每面高五尺,宽三尺,磨以成鉴,可以围成屏风,环视于寝所。杨广将其置于“迷楼”,御美人于其中,种种不堪场面一并映入镜面屏风之内。

据说,大夫何稠为了使杨广临幸时保持体力,竟绞尽脑汁制作了一辆专门御女的车。这车正好可以放进一个少女。何稠说:“此车虽然小,却有两层。临幸女子时,只需要将车子推动,上下两层中所设的机关便能自动运行起来,能将女子牢牢固定住,使之不能动弹。这完全是自动的,行房事时一点也不费力气啊。”杨广听了何稠这番话后,兴奋地说:“你开动脑筋设计了这个车,我用来任意取乐,就叫‘任意车’吧!”从此,杨广可在路上随意行房事,车内悬挂着铜饰件,随着车的摇动发声,可以将车内的声音掩盖住。

放纵的时间久了,杨广觉得身体有些吃不消,对身边的人说:“朕刚登基时十分辛苦,却不瞌睡,只有在美人腿上才能合眼,如今是一睡就醒不来,一近女色就疲倦,这是怎么回事?”近臣王义说:“臣听说精气是人的根本,陛下数年来日夜声色,以有限之体而投无尽之欲,怎么会不枯竭呢?”杨广觉得有理,第二天选了一间静室养身,命令所有女人不得进入。结果仅过一天他就熬不住了,大嚷:“像这样活一万岁又有什么意思呢?”说完就进“迷楼”寻欢作乐去了。

据说,为了更好地享受风花雪月遍尝世间美女,杨广专修房中术,却一日不如一日,难以尽享。正好这一日,有一名道士觐见,献上特制的固精丹药,杨广大喜,忙服用,片刻之后,便欲火焚烧,难以自持。干脆自己坐上“任意车”,每到一处,专挑那些特别娇嫩的女子,拉上车来,直至筋疲力尽!找到壮阳法子的杨广,在以后的帝王生涯中,除了朝政就是寻欢作乐。天天都要服用这个固精丹,夜夜尽兴为欢。

需要强调的是,隋炀帝的艳史大多出自于野史,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后世有不少人为隋炀帝翻案,其论据大致如下:

其一,隋炀帝正妻萧皇后十四岁嫁给他,到他临死都没有被冷落过,夫妻一直相敬如宾。而且,盛壮之年的隋炀帝,一生也只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是正妻所生。如果隋炀帝真的是一个淫荡之徒,作为身体健康、具有生育能力、出在盛年的他,在登上帝王之位后已经无人能够约束,称帝后14年应该会生育众多的子女才符合常情。可是他没有。以此推断,隋炀帝本人在女色方面并没有传说的那么过分。

其二,后人了解隋炀帝,大多是通过《隋书》。众所周知,李唐王朝是灭掉隋炀帝之后才成立的政权。看历史上新建王朝所修撰的史书,无一不是强调自己的合法性、正义性,无一不是痛斥前王朝的腐朽、暴政、荒淫无道,为自己的取而代之皇位提供合法的依据,来平复民情、收揽人心。这一点,李唐王朝也不能免俗。《隋书》虽然是正史,但是它的编订,也无法避免受到政治的影响,存有不少美唐贬隋的地方,有时候甚至会歪曲事实。

然而,孰是孰非俱已成往事,真真假假至此已再难说清,只希望读书人能以史明智,不要去做那些荒唐事。南下北上,动摇国本

杨广在位14年,其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开凿京杭大运河,不过这件事也被后世传说涂上了很重的香艳色彩。有野史记录,杨广曾得到一幅《广陵图》,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萧后问他:“这是什么图画,皇帝怎么如此挂意?”杨广回答说:“朕不爱此画,只为思旧游之处。”广陵就是杨广待了十年的扬州。萧后听杨广讲了江南风物后,说了一句:“帝意在广陵,何如一幸?”这正中炀帝下怀。

于是,为了便利南北交通,也便于南下扬州巡游,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河南、河北各郡百万人修建通济渠,这样他就可以从洛阳的西苑乘船直接南下到达扬州。在官吏严厉的督建下,隋唐大运河中效率最高的一段——通济渠经过一百七十多多天就竣工了。

通济渠一竣工,杨广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的南巡。这次南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规模宏大的船队。杨广乘坐的船叫龙舟。龙舟分为四层,有六层楼的高度,船上有众多房间,功能齐全。上层完全仿造宫城的布局,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可以举行朝会;中间两层有一百余间房子,供炀帝休息、娱乐之用;下层是宦官、宫女等宫中侍从人员的住处。船上装潢考究、金碧辉煌。皇后、嫔妃、王侯将相、文武百官、僧道术士等,各自乘坐专门的船只。

皇帝出行不能没有护卫,龙舟后一方面有兵船数千艘,另一方面骑兵们在运河两岸跟随龙舟而行,旌旗蔽日。杨广命人建造的这些船只各有名号,等级分明。隋炀帝赋诗《泛龙舟》:“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有统计说,杨广一行大小船只共5191艘,史书说拉船的纤夫就有数万。

显然,为天子拉船的人应区别于众人,那些专拉龙舟的人名为“殿脚”,意即“水殿的脚”,共有1080人。这些人“三班倒”,每班360人,使龙舟得以昼夜行进。对于“殿脚”,在《大业拾遗记》等笔记中说,隋炀帝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炀帝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炀帝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这个故事被明朝文人进一步发挥,在章回体小说《隋炀帝艳史》中,有人向皇上建议用美女拉纤,炀帝疑惑地问:“这样一只大船,百十名柔媚女子,如何牵得它动?除非再添些内相相帮,才不费力。”那人先说“用女子牵缆原要美观,若添入男人便不韵矣。”随后想出一个“妙招”:“古人以羊驾车,亦取美观,莫若再选一千嫩羊,每缆也是十只,就像驾羊车的一般,与美人相伴而行。”

还有一个传说,说江南世族以文化正统自居,瞧不起隋朝开国的那些关陇勋戚,所以杨广下江南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压服他们。又是那个何稠给炀帝出主意,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羽毛装饰仪仗,一切都豪华至极。

为了满足皇室海量的羽毛需求,各地老百姓在水上、陆地布下天罗地网,不管是大的小的,还是美的丑的,鸟类全部一网打尽。在今天的浙江湖州地方有一棵超过百尺的大树,上面没有能让人攀爬的树枝。树顶上有一个鹤巢,人们就想砍树捉鹤。仙鹤为了不让幼鸟受伤,就自己把羽毛拔下来扔到了地上。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大吉兆,所谓“天子制羽仪,鸟兽自献羽毛。”《太平广记》说,各地的飞鸟“殆无遗类”。

杨广还多次北巡边疆。北巡的重点是突厥地区。突厥是北方大漠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隋朝的重要边患。大业三年(607),杨广第一次北巡,命令河北十余郡的男子开凿太行山,修筑到达山西的大道。杨广的北巡,得到以突厥等北方诸部落的高度重视,突厥启民可汗亲自率众迎接。杨广非常高兴,设宴款待了诸部首领。据说在北巡途中,杨广乘坐了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观风行殿。观风行殿就是一坐巨大的车,车子的底部有许多大轮子,上面用木板做地面,而在上面修建宫殿,炀帝白天就坐在移动的宫殿里观风,可谓神气十足。但这车的运行完全都是靠人力,炀帝的舒适是建立在大量人力为其服务的基础上的。突厥人见到这个庞然大物,都吓得跪倒在地,头都不敢抬,他们以为大隋一定有神灵相助,宫殿才会“走”。

总而言之,杨广不管南下,还是北上,排场都是空前绝后的。他尽其所能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皇帝的权力,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此时大隋朝国力臻于巅峰,外国人也都见识了隋朝的“富裕强大”。除了高丽以外,各国使臣云集江都,朝拜隋炀帝。就是在这时,炀帝动了征辽东的念头,他要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见识一下大隋的厉害。然而动员天下财力而发起三征高丽,均以失败告终。在四百年的大分裂刚刚结束三十年时,新的动乱就开始了。

率先反隋的杨玄感,其父就是当年帮助杨广夺嫡的权臣杨素之子。他很快被击败,军师李密侥幸走脱,成为隋朝的重要掘墓人之一。

杨玄感虽然很快被击败,但隋统治集团的分裂,却有利于农民起义的发展。此后两三年间,农民起义便席卷全国。先后起义的农民军约百余支,人数达数百万。烽烟四起,以至评书中有所谓“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说法。“隔壁老李”兵起山西

那边农民起义军闹得不可开交,这边隋朝内部又出了大乱子——重臣李渊火上浇油,起兵反隋了!

李渊,其家族是北魏的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北周灭亡后,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李渊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其父李暎,死后谥唐仁公。隋文帝文献皇后也就是孤独皇后,是李渊的亲姨妈,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关系,他也受到了隋朝的重用,七岁即袭唐国公,后为太原留守,高官显爵,位高权重,根本没想过要当皇帝。那么,他为何要在太原起兵反隋呢?

这事要从大业十一年(615)说起,那年,隋炀帝北巡路过晋阳,修建了晋阳行宫。当时晋阳地方官吏为了向隋炀帝献媚,在晋阳地区挑选美女,供其淫乐。尹、张二位美女就是在那时被选入宫中的。隋炀帝拥有美女无数,他在晋阳宫中只停留了几天,临走时抛下这两位美人长守深宫。而李渊,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

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早早就看清了天下大势,知道隋朝必亡,暗中结交豪杰,以图后事。他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商量一起谋举大事,想将实情告知李渊,又怕他不答应,于是便找刘文静商量计策,两人密谋后给李渊设了个温柔圈套,由宫监裴寂安排实施。裴寂早有造反之意,三人一拍即合。

裴寂是管理晋阳行宫的官吏,和空守行宫的众美女很熟悉。于是他找来尹、张二妃说出计策,长年苦守深宫的二妃亦知大隋朝运不久矣,为了给自己找条后路,也为了脱离这深宫寂寞,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裴寂便假借公务之便,在隋炀帝的晋阳行宫内设宴邀请李渊。李渊不知就里,便来到行宫,兴高采烈地与裴寂一边说话聊天,一边推杯换盏,不知不觉间已酩酊大醉。裴寂便安排宫女唱歌跳舞并频频向李渊敬酒,畅饮至深夜,李渊早已醉不成行。于是裴寂又安排两个绝色的“晋阳宫女”扶李渊去床上休息。是夜,如饥似渴的两位美人风情万种,在酒精作用下的李渊也忘了“我是谁”,稀里糊涂地就与他表弟的两个美人发生了不该有的关系。

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恍惚之间,李渊只觉得一股异香扑鼻,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个裸体美人躺在身边,便询问她们的姓名。当他得知这两个美女就是晋阳宫的尹、张二妃之时,顿时吓得脸色煞白,魂飞魄散。李渊急急跑出行宫,却和裴寂撞个正着,裴寂假装正色斥责李渊,说他趁皇上不在晋阳行宫,居然跑进宫中坐龙椅,睡龙床,还淫污皇上嫔妃。这是可灭九族的欺君之罪啊!可怜李渊一世清白,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说出也说不清!

李渊一筹莫展,只得向裴寂求情,裴寂看到时机已到,便劝他起兵造反,这样一可免除这灭九族的大祸,二可得到大隋江山。

这时,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大业十三年(617)农历二月,李渊治下驻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数千人。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炀帝邀功请赏。不料,这一密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告知了李渊。大业十三年(617)农历五月十五日,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指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农历五月十七日,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立刻名正言顺地命人将两人推出斩首。六月,其又遣二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军攻杀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同时,李渊又设下空城计,吓退了突厥的军队。接着,李渊开始做起兵反隋的准备工作。

大业十三年(617)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誓师后,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守霍邑(今山西霍县)的隋鹰牙郎将宋老生、渡黄河,对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围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617)农历十一月间攻入长安。

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有去无回的第三次南巡

隋炀帝三巡江南,可第三次却是有去无回。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是在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在离宫之前,他曾赋诗一首:“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可见江南是让隋炀帝魂牵梦萦一生的地方。

隋炀帝三下江南之前,不得不重新赶造船队,因为杨玄感造反时,把大运河上的龙舟付之一炬。可是圣旨一下,在短短十个月时间里,江都的造船厂就打造出数千艘大船巨舰,而且规模比旧船队还要宏伟,可见当时中国的造船工业的先进水平。

当时,有诸多大臣谏阻,可谏阻者不是被杖责,就是被处死,因为隋炀帝此时心中已有了打算:抛下北方,据守东南。临行前,没法与皇帝同往江都的嫔妃们痛哭流涕。

将洛阳托付给朝臣之后,隋炀帝带着皇室宗亲、后妃宫女、文臣武将以及僧尼道士浩浩荡荡地开始了第三次巡游江南之旅,也是他毕生最后一次下江南。到了江南之后,因为北方局势的变化,隋炀帝不得不滞留江都。

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九月来到江南,到大业十四年(618)三月被杀,他一共在江都待了一年零七个月。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隋炀帝更是把享乐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此期间,江淮一带的官员纷纷借机讨好皇帝,进献礼品。当时的江都郡丞王世充进献了一面精致的铜镜和屏风,马上就被破格提拔为太守。皇帝亲自卖官鬻爵,可见当时的纲纪已经混乱到什么程度。眼看北方形势不断告急,隋炀帝索性不闻不问。当黄门侍郎裴矩向其汇报军情时,他也没有心情听,反而将其遣回京城接待外宾。

再后来,眼见江山不保,隋炀帝的末世情绪越来越强,更加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曾经满怀抱负的隋炀帝彻底成了一个在奢靡中沉醉的“昏君”。天下群雄打成了一锅粥,表哥李渊攻进长安,立代王杨侑做了大隋天子,炀帝自己“被”成太上皇。他不禁对镜自问:“好头颅谁当斫之?”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收复失地,重整朝纲,于是便命人在南京修建丹阳宫,想从此偏安南京一隅,安享晚年。不过,他的美好愿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当时,随从护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可怜这位享尽荣华富贵的皇帝,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

杨广遇弑的消息传到洛阳,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杨侗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农民军领袖窦建德追谥杨广为闵皇帝,同年,李渊逼迫傀儡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不久,洛阳权臣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隋朝正式灭亡。

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在传统史家以道德为基准的评价体系中,隋炀帝是暴君、昏君。但为隋炀帝打抱不平的人从来都有,现代史学家们更在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广。简单地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隋炀帝则进而发明了进士科,仅此一项功绩就足以笑傲古今了。大运河的开通方便了南北漕运、货物流通。隋炀帝修大运河确实有他的私心,但他对河道整体的建设有着科学的规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完结了曹操、桓温、刘裕等人的未竟之功。洛阳在几百年的衰败后再现辉煌。

正如学者袁刚所说:“隋炀帝区别于历史上诸多昏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他不是一个只顾个人享乐而无所作为的君主,他想干好事干大事成圣王之业,想大有作为。但干好事的心太大,结果走向了反面,成为亡国之君。”杨广这位天才,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掏空了大隋的血肉,但为李唐三百年天下留下了筋骨。

假如隋炀帝能在体恤民生的基础上,缓步推进自己的宏图远志,隋朝的历史轨迹或许会向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而今天,我们只有读着皮日休的一首诗来为隋炀帝惋惜了: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第二章天下归一——从此江山姓了李

唐统天下,主要功劳要归于李世民。李世民是那种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军事天才。十八岁就统率千军万马南征北战,鲜有败绩。只是由于后来当了皇帝,治国才能过于突出,后人往往津津乐道于“贞观之治”,而忘了他的赫赫武功。实际上,李世民不仅善于指挥军队,自己也是一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军功卓著平阳昭公主

平阳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皇后所生。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平阳昭公主的夫君就是初唐名将柴绍。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城。

617年5月,李渊秘密派人去河东和长安,召回儿子、女婿,做好即刻起兵的准备。历史从此将平阳昭公主卷入了峥嵘岁月之中。

平阳昭公主自幼有男儿气概,喜欢舞枪弄棒,后来虽然嫁为人妇,却一直没有生疏武艺。在操持家政之余,她常常喜欢练上两招,令家僮婢女们惊羡不已。她和丈夫柴绍举案齐眉的夫妻生活,也有不少是在切磋武艺和纵谈兵法之中度过的。对于随时变化的天下大势和父兄的举动,他们早已谈论过很多,并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这一天,平阳昭公主刚刚在花园里练完一路剑法,当她回到卧房准备擦去鬓角的汗水时,看见柴绍正在若有所思地踱着步子,神情既有些兴奋,又有几分顾虑和焦躁。于是忙问夫君发生了什么事情。

柴绍回答说:“你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平阳昭公主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识大体地说道:“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于是,柴绍立即从小道直奔太原。而平阳昭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

平阳昭公主到达鄂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人下令:将庄园的粮库打开,赈济周围的灾民。这一举措正是她一路上思考的结果。平阳昭公主有着长远的眼光,她料定,父兄一旦在太原起事反抗隋炀帝,那么紧靠长安的鄂县李家庄园必然会招致朝廷的报复。与其到时候束手就擒,不如早做准备。开仓济贫,可算是为流离失所的灾民尽一份心,行一回善,而且既能收买人心,制造声势,又可趁机招募流民纠集武装,从而保全家园,同时还能伺机响应父亲起兵。

开仓放粮的消息一经传开,到平阳昭公主庄园里就食的饥民络绎不绝。平阳昭公主以招收庄客的名义,从中挑选了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组成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平阳昭公主一面派人加紧打造兵器,一面亲自下校场操练军士。在教之以攻战进退之法和骑射搏杀之术的同时,平阳昭公主特别注意申明严格的纪律。她军事方面的天赋此时初露峥嵘。很快,平阳昭公主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不久,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了关中。这边,平阳昭公主在鄂县也公开挑起了反隋的旗号响应。起事那天,平阳昭公主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她历数了隋王朝的苛政暴行,号召人们追随她的父亲李渊,为推翻隋朝统治、恢复天下的太平而战斗。一时间,乡民们欢声雷动。

接下来,平阳昭公主开始四处联络反隋的义军。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昭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昭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昭公主的手下。平阳昭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实力大增。

平阳昭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昭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的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她所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昭公主。接下来,平阳昭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昭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指挥部)。11月他们兵合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攻克长安之后,平阳昭公主再次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劳。因为李渊当时已然拿下了长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稳定长安后,李渊就要立刻掉头对付各路军阀了。平阳昭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昭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昭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据说平阳昭公主率领娘子军驻扎娘子关之后,凭借天险,修筑工事,严密布防,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一次,刘黑闼部大举进攻,平阳昭公主眼见敌人来势凶猛,一面向太原告急,一面指挥娘子军与居民严防死守。由于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娘子关的情况十分危险。面对数倍于其的军队,平阳昭公主心急如焚,在城楼上焦急地踱着步子想着主意,同时极目远眺,等待着援军到来。忽然,她无意中看见远处田野上丰收在望的谷子,顿时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于是,她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收割、架锅、用新米熬制米汤,米汤熬好后,平阳昭公主又令部众乘夜色从关上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次日,娘子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发现后,疑为马尿,急忙报告主帅。主帅出帐观望,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由于害怕中了埋伏,敌人最终不战而退。待得知此乃平阳昭公主的疑兵之计时,太原的援兵已到,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了。

长安之战后,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李渊反驳他:“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昭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昭公主为“昭”。这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平阳昭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关于平阳昭公主的死因,后世有两种猜测:一种可能性是在与突厥作战时身亡。当时中国内乱,北方军阀包括李渊在内都和突厥结盟。利用突厥攻击自己的敌人。突厥也不把结盟当一回事,经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经常侵犯的地区。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在消灭刘黑闼作战时身亡。622年11月,李渊派李建成统兵讨伐刘黑闼,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直到12月25日才将其彻底击溃。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就在前线,当然会率部参战。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于此时,则其尸体运回长安差不多要半个月。由于是公主,下葬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半个月。则时间上也吻合。李世民三棋平陇西

隋大业十三年(617),金城县(今兰州市)民众在中原各地反抗暴政的影响下,自发而起,攻据村、堡。县令郝瑷欲将其剿灭于初起之时,即招募数千人,由金城校尉薛举统率镇压。

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

当日,郝瑗分发铠甲,大集官民,置酒飨士,薛举和儿子薛仁杲及其徒党于座中劫持郝瑗,假称收捕谋反之人,随即起兵,囚禁郡县官员,开仓散粮以赈济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别处贼寇宗罗睺率其众归附,封为义兴公。继而招附群盗,劫掠官马。兵锋甚锐,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下。

隋将皇甫绾率兵一万人屯驻枹罕,薛举选精兵二千人前往袭击,与皇甫绾在赤岸相遇。战前风雨突至,起初薛举一方逆风,而皇甫绾不出击。不久反风吹向对方,天色又很昏暗,军中队伍不整,薛举骑乘甲马率先出击,皇甫绾兵队大败而逃,薛举乘势攻陷枹罕。岷山羌钟利俗率众两万人归降,薛举兵势大振。进封薛仁杲为齐王,授职东道行军元帅,宗罗睺为义兴王,以辅佐薛仁杲;薛仁越为晋王,兼领河州刺史。接着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过十天,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人。

兵强马壮之后,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飨士卒,派薛仁杲围攻秦州(即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薛仁越前往剑口,攻掠河池郡,被河池太守萧瑀击退。薛举又派遣部将常仲兴渡过黄河进击李轨,与李轨部将李赟战于昌松,常仲兴战败,全军陷没于李轨。薛仁杲攻克秦州,薛举便将都城从兰州迁至秦州。

随后,薛举派薛仁杲进犯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汧源贼寇唐弼抵御,兵不能前进。起初,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号称拥兵十万。薛举派遣使者诏谕唐弼,唐弼杀害李弘芝依附薛举。薛仁杲趁唐弼不备,袭破其军,尽收其众,唐弼仅率数百名骑兵逃走。薛举军势益盛,号称有二十万之众,筹划攻取长安。时逢李渊拥立隋朝代王杨侑为隋帝,入据长安。薛举便留兵攻打扶风,李渊派遣李世民率军击讨薛仁杲,双方及战,薛仁杲大败,唐军斩首薛仁杲军数千首级,薛仁杲撤回陇右,唐军追击至陇坻而还。

薛举畏惧李世民,便越陇逃走,问其属下说:“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黄门侍郎褚亮说:“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已归附薛举做了卫尉卿的郝瑗则说:“褚亮这话说得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作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薛举听了,也后悔自己所说的话,便说:“不过是试试各位而已。”接着重赏郝瑗,用他做谋主。郝瑗建议与梁师都连兵,送厚礼给突厥,合兵并力,东逼京师。薛举接受此议,与突厥莫贺咄设共犯京师。时逢都水监宇文歆出使突厥,劝说莫贺咄设停止出兵,因此薛举的计划未能成功。

李渊称帝后,派丰州总管张长逊进击宗罗睺,薛举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并进击泾州,屯驻于析墌(今甘肃泾川县东)城,派出游军劫掠岐州、豳州。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进驻于高墌(陕西长武北)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而薛举多次挑战。

李世民的部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示兵于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设防范,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唐军死者达十分之六,并俘唐朝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大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薛举于是夺取高墌城。八月,薛举命薛仁杲进逼宁州(今甘肃宁县),郝瑗设谋说:“现在唐兵刚被击破,将士多被擒获,人心动摇,可乘胜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将出兵时生病,征召巫师看视,巫师说是唐兵作祟,薛举恶闻此事,不久就去世了。其子薛仁杲继立,谥薛举为武皇帝,未及安葬,薛仁杲就被唐军灭了。

薛仁杲做太子时,和大多数的将领都有矛盾;等到即位后,众人心里疑忌不安。薛举去世,郝瑗伤心过度而患病,并且一病不起,薛氏的势力也从此逐渐衰落。

薛举刚死,李渊就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征讨薛仁杲。

其时,骠骑将军刘感镇守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薛仁杲包围了泾州。泾州城中粮食吃光了,刘感把自己骑的马杀了分给将士们,自己没有吃一点肉,只用煮马骨的汤拌了木屑吃。城池几次濒临陷落;恰好长平王李叔良带兵至泾州,薛仁杲于是扬言粮食吃完了,带兵向南而去。随后,薛仁杲又派高墌人假装以城池投降唐朝。李叔良派遣刘感率部下奔赴高墌。刘感到高墌城下,高墌城里的人说:“贼已经走了,可以翻城墙进城。”刘感下令烧高墌城门,城上人倒水浇下来,刘感知道城里人是诈降,让步兵先回师,自己带领精兵走在最后。一会儿,城上点燃三座烽火,薛仁杲的军队从南原大批涌来,与刘感军在百里细川交战,唐军大败,刘感被薛仁杲抓获。薛仁杲又包围了泾州,命令刘感向城中喊话说:“援军已经被打败了,不如尽快投降。”刘感答应了,到城下却大声喊道:“反贼没粮食挨饿,很快就要灭亡了,秦王率领几十万军队从四面赶来,城里的人不要担心,努力守城!”薛仁杲很是恼火,捉住刘感,在城旁把刘感活埋到膝盖,骑马跑着用箭射刘感,一直到死,刘感声音愈来愈高、态度愈来愈愤怒。李叔良环城坚守,仅能保全自己,无力援救刘感。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李世民到达高墌。

李世民一到高墌,便深挖壕沟,高筑城墙,摆出了一心防御、避免野战的战略。这是李世民吸取了上一次战败的教训后下出的第一步棋。要知道秦军的骑兵占绝对优势,野战方面唐军不是对手。何况唐军当新败之余,士气沮丧,气势上就被连连获胜的秦军压倒了一层,还没开打已经输了一半。高墌的秦军由宗罗睺统领,气焰嚣张,三天两头到高墌城门前叫阵,要引唐军出战。许多按捺不住的唐军将领主动请战,都被李世民制止。李世民三令五申:“敢言战者斩!”总算让唐军上下统一了认识,宗罗睺再怎么派人叫骂,也不能引诱唐军出战了。

就这样,两军相持了两个多月。秦军的战斗豪情逐渐变成了屡攻不下的烦躁和焦虑,而唐军由于久不出战,憋的一股窝囊气也变成了越来越强劲的作战欲望。秦军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城,李世民卡在这里正好堵住了前往关中的要道,即使绕道而行也不免被唐军切断退路,逐渐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军粮将近吃完,后方的补给又跟不上,秦军上下越来越惶恐不安。不久,可能由于内部的倾轧,秦军将领凉胡郎、翟长孙等人率部归降,薛仁杲的妹夫钟俱仇也以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带归唐。秦军此时内外交困,对策似乎只有撤军一途了。

此时李世民抓住了战机,走出了第二步棋。他分兵一支给行军总管梁实,命他率部在城南的浅水原上扎营。于是梁实在浅水原的险要处安营扎寨,做出准备野战的姿态。宗罗睺几乎已经要撤军,看到唐军终于“按捺不住”出城,顿时大为振奋。要知道,只要在野战中消灭唐军,就可以扭转这段日子以来的不利局面,清除东进关中的障碍。宗罗睺大喜之下,聚集全军精锐,一起由西向东进攻梁实的营垒。

梁实虽然出了城,战术上仍然严防死守。他凭借地形的优势据险安营,甘做缩头乌龟,决不出战。但野外的营寨毕竟比一座城池容易攻打得多。宗罗睺命令军队日夜不懈围攻梁实营,梁实军中很快就断了水,人马好几天都没有水喝,逐渐难以支持。宗罗睺看出便宜,进一步加紧了围攻。秦军上下像一根绷紧的弦一样,日夜不懈地运转起来。

但梁实也只是李世民谋算中的第二步棋。十一月七日,李世民下出了第三步棋:趁秦军精力消耗之际,派右武侯大将军庞玉率部赴援。庞玉并没有直接开赴梁实的营垒去解围,而遥遥地在浅水原南部摆开了战阵,隐然与梁实部形成了掎角之势,以夹击宗罗睺的秦军。

秦军的战斗力还没有耗尽,当发现在自己南面又有一支唐军出现时,宗罗睺便命四面围攻梁实部的秦军重新并在一起,转向南面,对庞玉军展开了大举进攻。秦军的机动骑兵快速集结起来,向南面推进。庞玉刚刚在浅水原上布好阵势,就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整支秦军的主力。这支军队尽管已经初显疲态,却仍然不失其战斗力。隆隆马蹄声中,秦军铺天盖地而来,庞玉所率的唐军结成防御阵形,但却像脆弱的沙袋一样,难以抵御秦军骑兵潮水一般的攻势,几乎支持不住。

如果李世民只有这三步棋可以走,恐怕最终仍要不免落败。但李世民还有第四步棋,也是最终“将军”的一步,前三步棋实质上都是为这第四步服务的:他亲率两千名骑兵,打开城门,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原来当宗罗睺攻城之时,秦军当然是直接面向城门;而当梁实在原上安营扎寨之时,秦军被吸引向东方,久攻不下之后,南面又出现了庞玉部,于是秦军又转而向南,这样,秦军一步步形成背对高墌城南门的局面,因此李世民得以利用这一契机,从背后直捣秦军软肋。秦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僵持和好几天的强攻之后,已经是强弩之末,机动性和战斗力都已经大打折扣,而唐军的主力骑兵这时才刚刚出动。在李世民的精心安排下,两军优劣之势倒转了。

此时秦军距离高墌城已远,由于思维定式,看到唐军从头到尾一味防御,根本没有想到唐军会突然从背后进攻。唐军骑兵快速穿过空旷的原野,出现在秦军之后,秦军毫无防备,被吓了一跳。宗罗睺的反应还算及时,很快便命秦军调转马头迎战,依然是气势汹汹。李世民当机立断,率数十精骑冲入秦军阵中冲杀,先声夺人,最终在气势上压倒了秦军。看到主将的英勇,唐军大受鼓舞,史称“表里奋击,呼声动地”,配合李世民的攻势,庞玉、梁实各部从各个方向发动反攻。秦军东西南北乱战了好几天,早已士气低落,此时再也扛不住唐军的狂攻猛击,陷入了彻底的崩溃,主将宗罗睺狼狈逃向折墌城,许多骑兵也快马加鞭,向陇西老家溃逃。后来唐朝专门有《秦王破阵乐》的舞蹈,表现李世民亲自披挂杀敌的英姿,据说“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可惜此舞早已失传,后人唯有凭空想象而已。

经此一役,薛仁杲被迫于十一月初八率兵万余出降。唐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唐军平定陇西。李世民把薛仁杲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的闹市将薛仁杲及其党徒数十人斩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