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梯言系列·冷口味心理学:关键时刻出彩的冷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20:18:33

点击下载

作者:水中鱼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去梯言系列·冷口味心理学:关键时刻出彩的冷知识

去梯言系列·冷口味心理学:关键时刻出彩的冷知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去梯言系列·冷口味心理学: 关键时刻出彩的冷知识作者:水中鱼排版:小不点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ISBN:9787542944481本书由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 言

一谈到心理学,人们往往认为它深奥晦涩,其实不然。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而又玄妙的科学,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的成败和进退都可以用心理学作为指导。

比如,我们游走人间一世,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快乐,的确,实现快乐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那么,快乐是什么呢?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知。快乐与否并不取决于外在的世界,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审视这个世界。如何获得快乐呢?这便是一个涉及心理学领域的命题——快乐法则。

当你刚刚从电影院出来到户外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光线强烈得看不见东西,经过一个短暂的适应期后,才能看清户外的东西。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明适应”。与此对应的是,当你从光线较强的地方进入黑暗场所的时候,你也无法看清周围,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上述现象也是心理学领域之一。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对外表较佳的人怀有好感,乐于与他们交往,为什么美貌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给予我们合理的解释。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如果一旦认可了某一个人的某一方面的优点,就会认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心理学探究被心理所操纵的社交法则,所以一些实用的社交法则能帮助我们在社交中做到知己知彼。

在传统的概念中,纳粹分子都被视为无恶不作之徒,但是他们真的是丧心病狂之辈吗?还是在他们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某种社会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纳粹分子的行为与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关系,而是受到了权威效应的操纵。

当你逛便利店时,你会发现有的便利店把饮料放在商店的最里面。饮料应当是销量比较好的商品,为什么不把它们放在离顾客和大门挨着最近的门口,而是要摆放在最里面呢?原来这种做法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把饮料摆放在店的最里面,当顾客去拿饮料的途中,自然会不自觉地逛一逛,看看其他的商品,从而增加了额外消费。这个有趣的现象反映了心理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为什么灯光昏暗的酒吧会成为爱情的滋生地?原来,这是黑暗效应使然,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很容易减少戒备感,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这就是爱情心理学中的规律,它揭示了爱情的科学性。

心理学所揭示的问题不仅仅上述这些,可以说,心理学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揭示了社会和个体的种种真相。《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第一章你不可不知的最重要的10大心理学常识人格的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08年7月1日,北京籍男子杨佳带着一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用刀连续袭击9名警察和1名保安,导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而后被制服。

被擒后,他没说一句话,只是不断喘粗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低吼声,双眼通红,手上沾满鲜血,白色T恤的左半部已被鲜血浸湿。脚底下,是那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带着血。

在紧急支援的持枪特警出现之前,被多位民警制服的杨佳暂时被反铐在办公室内。一支枪对准了杨佳。他终于开口:“你开枪把我打死吧,我已经够本了。”没有任何忏悔的意思。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在一度拒绝配合警方录口供之后,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人们在感到震惊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评定,杨佳并不存在精神问题,也不是精神分裂,意识也很清醒。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是人格上有问题。据此,心理专家分析,杨佳可能是偏执型人格和攻击型人格的结合体。

专家所说的“杨佳可能是偏执型人格和攻击型人格的结合体”,意思是说,他的人格出了问题,有了障碍。人格有障碍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骂人的话也常常与“人格”搭上边,如:“你的人格不健全!”“人格有缺陷!”“你有人格障碍!”

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这样的评论,我们会不假思索,本能地反击过去——“你的人格才不健全呢!”“你的人格才有问题呢!”很显然,他人说我们人格有缺陷,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我们极力否认的;而当我们听到他人赞扬我们有“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欣然接受,并高兴不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通俗被称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也会根据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摘掉面具后才是真实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欲望。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

然而,“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产生人格问题。

刘薇今年25岁了,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她家教比较严,父母亲不让她在外面胡乱认识男人,他们说,碰到合适的会给她介绍。在他们看来,主动地去找男朋友的女孩都比较轻浮。刘薇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于是刘薇将那些追求者全部打入“冷宫”,不再来往。

但在生活中,刘薇很想引起男性的注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网友,每天他都准时上网。她感觉和这个朋友聊天很放松,生活中遇到的事都给他说,有的时候甚至想打电话。刘薇自己有时候也纳闷:我一面排斥男人一面又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不是我有什么毛病?

当然了,刘薇没有什么毛病。这只是她在人格上的一种冲突。一方面,她觉得应该听父母的话,自己要做个守规矩的女孩,不能在外面瞎谈朋友,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名誉;另一方面,她希望被异性欣赏与接纳,所以在与男性电话聊天时满足了心理需要,所以她就会出现一方面拒绝男性的追求,一方面又想打电话给他。这就是她的“本我”与“超我”在不断地斗争。

刘薇需要做的是逐步改正自己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社会,女孩子也可以有正常的男女交往;另外,交往中也要自重,避免轻浮。总之,要协调好“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尤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何谓性格:你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声音嘹亮。天亮后,被主人捉来杀了。

第二天,又有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后,又被主人捉来杀了。

邻居感到很疑惑,问道:“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你为什么要杀它们?”

那人说:“早晨我喜欢晚起,它们叫得太早了。”

邻居说:“这不是它们的过错,公鸡报晓是天生的,你难道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上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而杀掉它们却很省事。”“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我是主人,它们应该按照我的要求。”那人说。

于是那人一直保持着杀鸡的习惯。

公鸡很可悲,竟然遇到了一个愚蠢的主人;这个主人更可悲,因为他总期待外在事物都能按自己的需求而改变,愚蠢而不自知。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与麻烦。如何解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都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性格。有许多人遇到麻烦就怨天尤人,总是寄希望于外在的事物发生改变来使事情变得顺利。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幻想一切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意,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学会从自己开始作出变化,才能使人生变得顺利。

我们常听人说:性格决定命运。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皆源于我们的性格。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因而我们在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时候,首先要去认识自己的性格。然而,什么是性格?

翻翻心理学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定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拿一个男人来说,他对信仰忠诚、热爱,对学习工作认真踏实,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表现出和蔼可亲,对自己始终谦虚谨慎。像这种对事业、对学习、对朋友和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如果经常贯穿在他的行为的全部过程中,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这个男人的性格特征。至于那些偶尔表现出来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和一时一事的举动,就不能构成他的行为特征。仍以此人为例,他本是一个勇敢的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丝犹豫和震惊,但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个懦弱者。

反过来说,一个总是畏首畏尾的人,在激怒的情况下,也可能做出冒失的举动,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个勇敢的人。

性格在其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而性格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性格左右着兴趣的发展方向,也制约着能力的发展方向,也制约着能力的发展水准。

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它是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渐发展起来。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自我调整而发展改造的。因此,性格具有可塑性。

晓晶,22岁的漂亮女孩,正在读大三。晓晶最近很苦恼,绝大部分苦恼来自人际关系。

准确地说,晓晶的人际关系问题,恰恰在于几乎没有人际关系。例如,她的宿舍里一共有六个女生,刚来的时候大家互不相识,个个奉行“等距离外交”政策。时过不久,另外的五个女生就扎成了堆儿,晓晶成为孤家寡人。经常的情形是,那五个女生一起去上自习、逛街、看电影,晓晶则一个人待在宿舍里。那五个女生不是有意拒绝晓晶,而是忘记了她、忽略了她,仿佛她是寝室里可有可无的人。

韦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决定与晓晶进行一次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晓晶眼睛不看韦老师,就那样一字一句地说着,仿佛是对着墙壁说话,也好像她的心理咨询老师如空气似的。由此,韦老师就断定:这个女孩正处在严重的心理危机之中。

韦老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决定对晓晶进行心理引导,以期达到性格塑造的目的。

韦老师给自己定的对晓晶的咨询原则是:不要忽略她、忘记她,而要重视她、记住她。在咨询的过程中尽可能认真地听晓晶说话;在手机上设置闹钟,闹钟在晓晶咨询前一小时响;长假期间保持一周两次电话联系;等等。总之,要让晓晶从骨子里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重视她、记得她,她也有一个人可以记住和想念。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晓晶告诉韦老师,她暗恋一个男孩。韦老师听了很高兴,因为,一个人心里能够装着另一个人和已经装了另一个人,那以后的路就会好走多了。她默默地祝福晓晶。

韦老师针对晓晶性格的治疗,也是改变晓晶命运的措施。童年时期家庭关系对人的影响就像是在白纸上描画的底色,要修改真的不容易。好在晓晶、韦老师都做得很好,至少晓晶变得快乐了,而且开始有了一些人际交往。

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影响终身。因此,请相信性格的力量: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生活和命运的,相信我们的性格决定着我们的事业前程与生活质量,相信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改变性格就能改变命运。体液学说:气质的成因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瘟疫为雅典城带来了破坏性后果,很短的时间内,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大家都纷纷求助神灵保佑。就在瘟疫肆虐之际,一位来自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御医来到了雅典城,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他建议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消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学家、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其主要著作为《箴言》和《语言的艺术》。卡斯蒂廖尼在《医学史》中评价:希波克拉底使数个世纪以来的知识理想化。

在希波克拉底有价值的一生中,希波克拉底最大的贡献是把医学从宗教和迷信当中分离了出来。他说,所有的疾病都不是神灵的作用,而是有自然的原因的。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论”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1.多血质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这类人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逝,热情消逝的速度与投身事业的速度一样快。对于这类人,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2.黏液质

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他们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其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3.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4.胆汁质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外向性、行动性和直觉性。这类人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埋头于事业,也准备去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胆汁质人一旦就业,往往对本职工作不那么专注,喜欢跳槽,倾向于经常更换工作单位,渴望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作曲家贝多芬和亨德尔就是此类气质型,这种气质反映在音乐风格中,多有慷慨激昂的激情,有崇高的英雄主义情绪,有突发的强音迸发出强烈的感情。这种类型的人的不足是缺乏自制性、粗暴和急躁、易生气、易激动,因此要注意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角色效应: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现象被称为角色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就读于相同的学校,在同一个班级读书。然而,这对双胞胎的性格却大为不同:姐姐性格开朗,具有自主意识,喜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惯于依赖他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对于这个现象,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他经过研究后发现,双胞胎姐妹之所以会性格迥异,主要原因是她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待双胞胎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她们是孪生姐妹,但是父母对她们进行了不同的角色划分:姐姐应该照顾好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妹妹则必须听姐姐的话,遇事多与姐姐商量。长此以往,姐姐逐渐培养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都扮演着妹妹的“保护人”角色,妹妹则理所当然地充当着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是造成双胞胎姐妹性格迥异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发现,那些有弟弟妹妹的人一般在性格上更加独立,更加有担当性,不经意中就会流露出照顾人的天性。

除了家庭关系赋予的角色外,社会以及团队对个体所赋予的角色的特征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他们在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共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结束后,心理学家们发现这8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另外,他们也观察到这6名新委员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上述现象也是一种角色效应,当人们被赋予某种角色后,为了不辜负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他们便会不自觉地按照角色规范来要求自己,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角色行为。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固然在性格素质方面,这有男人比女人更坚强的因素存在,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男人受限于自己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原因,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软弱罢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男人一直被赋予为强大、敢于承担的形象,为了匹配这种形象,即使遇到挫折和坎坷,男人也常常会强忍着自己的脆弱,至少不会让他人看见自己的眼泪。角色定位:我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塑造我

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

案例中所提到的实验听起来似乎有些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规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我们是一个角色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按照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行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提到:性别的社会化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角色。社会赋予女孩子“根”,赋予男孩子“翅膀”。的确如此,尽管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有时会很大,但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女性都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和养育后代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多地在外面的世界中闯荡。对于我们来说,上面所说的这些已经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事实上,这是我们的社会为男性和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

安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有哥哥姐姐,什么都让着她。家里每个人都把她当成小孩子,安吉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班里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同学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看,很多方面也都让着她,于是她对别人有了很强的依赖感。平时和家人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通常她只是个陪同,很少开口说话。妈妈常常说她太内向,经常发愁她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长大成人了,安吉找了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恋爱、结婚,后来,做了母亲。

刚开始,安吉总也不愿承认这是个现实:原来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现在一切都围着这个“小不点”转;原来自己经常看看电影,找好朋友逛街,现在只能趁孩子睡觉时看看影碟;自己想回单位上班,因为孩子没法照顾,遭到老公的坚决反对,所以只能窝在家里。

后来,母亲教会了安吉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渐渐地,在上班时,安吉总是念念不忘孩子的感冒好点了没有;下班后,一刻也不耽误,到商场买袋奶粉就打车回家;在平时和同事们的闲谈中,总是请教孩子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到了晚上,和老公一起规划着孩子的未来。

一段时间过后,安吉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角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以前和家人一起,安吉认为自己是个孩子,把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姐姐哥哥,依赖着他们;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安吉成为了母亲的角色,她要去照顾人,将来也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角色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甚至是相反的。社会规定了孩子的角色是受父母照顾,赋予父母的角色是照顾孩子。

一个人不可能凭空出现,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与个性是受社会诸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童年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幼年受到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到他或她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规定性依据,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社会的规范去行动。当身为母亲时,母亲这个角色要求我们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身为丈夫时,丈夫的定义要求我们去承担照顾妻子和家庭的义务。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角色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有什么样权利和义务,有什么样权利和义务同时又标志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一个人承当的社会角色越多,他或她的权利或义务也相应地就越多。人的权利越多,自由度就越大,人实现自己利益和价值的机会就越多。人性定理: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也叫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指的是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人性定理”有如下内涵:1.自我意识

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他物的一种独立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他物的区分和界定。2.自我决策

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无论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5.欲望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有)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能)、自我价值判断实现(善)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种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是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而销熔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像吸毒者一样,为了片刻的虚幻体验,毁掉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于人性理论,马克思在哲学层次对其进行了研究,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宗教的、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真正的、能动的人,并提出了“人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的、‘类’的本质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1.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首先是现实的。在《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态》中,马克思写道:“……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认为“人”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进行了批判。“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在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因而,人也就成了抽象的、“类”的人的本质。2.人是真正的人,能动的人

马克思讲的真正的人是有别于西方的宗教化了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想化了的人。马克思讲道:“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马克思坚决反对将人看成是僵化的、呆板的、不变的、被动的人。被动的、僵化的、没有创新性的人无疑只是动物而已;但人有其独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不仅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认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的个人,人是历史的、社会的、现实中的人。“镜中我”理论:为什么“人言可畏”

关于我们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一个人被上级评价为聪明能干时,都会变得心花怒放,但是如果部门主管指着某个下属的脑袋,做出“朽木不可雕”的负面评价,这名下属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获知自己的形象定位,并从而形成自我概念,这便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形成自我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是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由此获得的关于自我的印象被称为“反射的自我”、“镜中我”。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现象也称为镜像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镜像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1.社会化的结果

所谓的“社会化”,主要是指首属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一个人来到社会后与生俱来的只是生物人,这种生物人要变成思想情感丰富的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主要就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成为合格社会角色的过程。其中影响最大最早的群体就是首属群体,如狼孩的首属群体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其结果在狼孩大脑中只能形成自我的狼孩概念。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属群体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重要的影响人物。库利所言的“镜”,也是各色各样的,其中形成“镜中我”最为重要的“镜”是家庭,有些镜子对个体的作用十分有限。2.个体对“镜子”的认知与评估作用

正如上述所言的,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作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便会作出忽略不计的反应,使之不能进入“自我”。这就是说,从他人镜中反映出来的我,只有经过生理我、本我、或已有自我的想象、评价,才会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可以说,“镜中我”并非个体所照看到的“我”,已被原有“自我”解读过的“我”。3.“镜中我”还与“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有关

按理说,“镜中我”与“镜外我”应是一致的,但是“镜中我”经过这面镜子一照,就有了许多光的折射,使“镜外我”变形,但个体不通过镜子自己又无法看到“镜外我”,即使能去看(如反省、反思等),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原有的自我、经验、认知结构等)的影响,也无法真正看到镜外的我。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许多面镜子来照,这样全方位的照看,会使“镜中我”与“镜外我”逐渐融合。上述可见,“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会对镜像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关于你自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热情如火还是冷漠像冰,是思维严谨还是擅长粗线条思考——如此种种的自我判断,虽然你自身可以形成一套认知态度,但是你会更多地参考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你比较认可的、权威人士的意见。比如,如果你的老板说你在IT行业发展,将难以出人头地,他认为你在交际方面更有天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销售界潜力股,你很可能会质疑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甚至改弦易辙,作出更改职业方向的决定。

通过“镜中我”理论,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人言可畏”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心,多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从而按照他人的评价去认知自己,以致认为自己真的是他人口中所说的样子。假如这些评价是负面的话,自然会导致个体陷入自我怀疑或自我憎恨中,难以排解恶劣的情绪。第六感觉:你所不了解的自己

1998年,《检察日报》的《广角镜》栏目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凭直觉,我断定他无罪”,写的是一个名叫切尔瓦克的人,被一个13岁的“被害人”指控性骚扰。被告也未能通过测谎仪的测验。一位充当本案陪审员的汤姆斯先生,先屈服于其他陪审员的意见和压力,对有罪判决违心地投了赞成票;其后误判的念头萦绕脑海,使他寝食难安,于是走出了令人惊讶的一步:这位生活俭朴的老人自己拿钱,请律师为已被判刑十年的该案被告切尔瓦克提起上诉。最终二审法官否决了原判。而后,所谓的“被害人”也撤回了自己的指控,切尔瓦克无罪释放。

汤姆斯成了当地的英雄,他的良知和勇气为全国称颂。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只是凭他的直觉,他凭直觉感到这像“精心安排的骗局”。事实是,13岁男孩捏造了罪名以避免自己的母亲与被告结婚。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类的一些心理活动和现象是如此的神秘,即使科学也没法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直觉。汤姆斯凭直觉识破骗局,这确实令人感到惊讶。

直觉也被称做第六感觉。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人走进房间,能自觉感受到哪些地方有问题,有差异;从细小的地方,感受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尽管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预料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在进行的时候,真的发生了!

有的人把这种真实感觉当做个人行动的“私人向导”,将其看做智慧的一部分,于是倾听并相信这种给人引导的直觉。

这种感觉超出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范围,似乎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其实,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在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这样。

17世纪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关于直觉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经过三个世纪,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自动的那部分要比主动的多很多,这些自动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这些自动思维的外显,在生活中就构成了直觉,而生活又为直觉提供了“土壤”。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从那些已经得到的“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警告。比如,当我们害怕一个人的时候,身体就会在大脑的支配下,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信号:起鸡皮疙瘩、胸口发冷、恶心、手心出汗等。相反,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人感到安全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得比较舒适,比如肩膀放松、胸口感到温暖,整个身心都会比较轻松。“二战”时期,美国著名超心理人士塞西(Edga Cayce)曾帮助一些人预知他们的亲人在战场上的安危。他能准确感知当事人在战场上阵亡,这曾使塞西感到十分痛楚。这种现象叫做遥感(telepathy)。英国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曾经有过遥感经历:比如正在想某人时,对方来电话了。一项实验显示,遥感不能用巧合来解释,而是统计学上的“真实”。

另外,1948年,苏联的一位超心理人士迈兴(Wolf Messing)到阿什哈巴德(Ashkhabad)作表演。他刚到这座城市,一种强烈的不安就迫使他马上离开。他便放弃表演离开了,三天后,一场大地震降临阿什哈巴德,造成五万人丧生。

有些人天生敏感,他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前感觉到异常的现象,于是,直觉也就能够起到避祸的作用。这种看似传说中的“超能力”,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直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毕竟所有的直觉都不是偶然获得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什么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准确地说,人们往往会把一些非理性的判断统统归结为直觉。英国威尔士大学研究员奥利弗·特恩布尔博士说:“无论你对直觉的态度如何,当你心烦意乱时,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选择,并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真实的。”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有一则笑话:

有一天,教师早自习的时候去教室,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在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另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都在看书!”

另外有一个故事:

一个人说:“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那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女同学今年都三十三岁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谈恋爱的对象,真替她着急。”另一个人马上接口道:“是不是那个女的有什么问题?”

还有:

一日,老公回家比较早。到家后发现门虚掩着。于是不由分说地责怪自己的太太这么不小心,出门时不把门锁好。几日后,老公发现家里连续两天都丢东西,这才明白有小偷光顾,太太没有锁门的不白之冤方才得以澄清。

直觉,其实受个人知识、经验、经历所左右,在第一时间形成时往往过于主观。因而在接受直觉时一定要慎重,不然会在处理问题上产生偏激的方法或是犯下更为严重的错误。心理定势:都是思维惯性惹的祸

关于什么是心理定势,在介绍之前,先请你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一个桌子有4只角,砍去1只角,还有几只角?“心理定势”告诉你:3只。正确答案:5只。(2)树上有3只鸟,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有几只鸟?“心理定势”告诉你:2只。正确答案:0只,全吓走了。(3)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1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答案很明显,是“111”。(4)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2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心理定势”告诉你:大概是222。然而,错了!正确答案是2的22次幂。(5)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3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经过前两个题目,这时“心理定势”也许会告诉你:看来绝不是3的33次幂。事实上,你又错了!正确答案恰好是3的33次幂。

如果在回答上述题目的时候,你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便说明你出现了“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在了解“心理定势”之前,不妨先看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人走进商店,对胖老板说:“请给我一品脱蓖麻子油。”

胖老板从里头搬出一个铝梯,架好后爬到上面的储藏间,打开门,拿起一大桶子油将玻璃瓶倒满,关上门,然后爬下铝梯将瓶子交给顾客。

这时,另一个顾客走进商店,说:“老板,给我一品脱蓖麻子油。”

胖老板望了望上头,又爬上铝梯,倒好油,正在这时候,第三名顾客走进了商店,胖老板在梯子上问:“你也要一品脱蓖麻子油吗?”

顾客摇头,胖老板说:“那,请你稍等一下!”

胖老板爬下梯子,然后对第三名顾客说:“您想买点什么?”

第三名顾客说:“老板,请给我半品脱蓖麻子油。”

无疑,笑话中的胖老板就是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根据惯性心理对顾客的购买要求作出判断,结果被现实小小地耍了一下。在现实中,关于心理定势的故事时有发生。

阿西莫夫是一名有着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出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住拳头作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你这笨蛋,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阿西莫夫十分聪明,年轻时曾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但是对于修理工所提出的问题,阿西莫夫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阿西莫夫就因为受限于心理定势,无端地被汽车修理工取笑了一番。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同样,除了消极意义,心理定势也有积极意义。1930年,心理学家迈尔研究过定势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他的实验里,对部分参加实验者利用指导语给以指向性暗示,对另一些参加者则不给指向性暗示。结果,前者绝大多数被试能解决问题,而后者则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再比如说,很多演奏家5岁练钢琴,练到15岁才能登台演出,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定势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仅是人的局部的心理活动,而且是主体的完善的个性状态。只有形成最完备、最全面心理定势的人,才能幸运地成为演奏家。归因: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那张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每当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从高高的墙上掉下来。它一次次不停地往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这时正好有三个人经过这里。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蠢,从旁边干燥的地方就能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开始聪明起来。

第二个人看了,他立刻被蜘蛛这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打动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说:“我要像蜘蛛那样。”于是,他变得顽强起来。

第三个人看见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变得日渐消沉。

为什么这只蜘蛛会不断地往上爬?为什么三个人对蜘蛛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差距?

假如我们对人的一生中所说的频率最高的话做一个总结,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原因是人类天生就有追求事物发展精确性的需求,这是我们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摆脱。

在心理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听上去仿佛很简单,但实际上,归因的过程是很复杂的,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比如上面关于蜘蛛的小故事,面对同样的一种现象,三个人由于各自的心境不同,所以感受也不相同。

在现实生活中,归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例如,在约会时,女朋友迟到了,男方就会猜测她迟到的原因,也就是对迟到这一行为进行归因:是故意的呢,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客观上诸如交通堵塞而造成的,还是主观上对约会不重视?还是她一贯有迟到的习惯?

再比如,我们和家人说好了某日来某地会见,但是那天没来。我们自然也会对家人没来会见这一行为进行归因:是家人不关心自己,不想来,还是临时工作太忙,走不开?还是天气不好,车晚点了?或是没买到车票?还是身体不好,生病了?

再如,上司近来不愿和自己说话,是对其他同事也是如此,还是仅对自己一人这样?是心情不好还是有什么事情对自己有意见?这些都是归因的运用。

归因一般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部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等。

试想一下,在某一个交通拥堵的早晨,当你发现一辆小车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时,你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都会倾向于认为,小车的司机有问题,因为他的某种不恰当的行为,使得大家忍受着上班迟到而被扣奖金的可能,这个人会在瞬间被我们定义成一个自私的、冷漠的、不为别人考虑的家伙。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归因时,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如前面提到的小车中的司机,很有可能他是遇到了紧急情况,不得已才造成了堵塞。

有意思的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情况可能就恰恰相反了。被降薪的人大多会认为公司“过河拆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总是拿员工开刀,而很少立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因为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的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假如得到的消息是加薪,那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年终会议总结上,肖辉的业绩最差。不仅全年规定的销售任务没有完成,而且每月的任务按时完成的都很少,经理让他说明原因。肖辉说:“今年由于个人的事情比较多,耽误了一段时间。另外,我负责的销售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像我们这种产品大家都觉得有点贵。”

经理说:“你的意思是,我应该把你安排在市中心,你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吗?张琳每天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为什么业绩比你的好?你说的不是主要原因。”

肖辉沉默了半天。终于承认道:“是我自己不努力,每天工作缺乏耐心,到下面跑动得也不够。”

经理说:“有问题,就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会解决问题。”

肖辉先采取一种自利归因的方式,把问题归结为客观因素,而不愿承认自己努力不够,这是肖辉的自尊心在作祟。但是,正像经理说的,不找到根本原因,问题不会很好地得到解决,下次就会犯同样的错误。

一般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人对以后工作的动力;而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对以后工作的动力。如果把业绩不好归因于自身的因素,就会激发自己更加努力;如果归因于外在不可控制的因素,则不会有很强的动力。第二章生活中最出彩的10大趣味心理学现象光明思维术:幸运的人总幸运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只有1元钱了。悲观的一位说:“哎,只剩这1元钱了!”

而另一个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1元钱呢!”

心理状态的乐观与否,导致故事中这两个人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当人生的道路遇到障碍时,用什么样的心态看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人生道路。用消极的心态看问题,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厄运也有可能转化成一种幸运。

积极心态是光明思维的结果。光明思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光明思维——看到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黑了南方有北方);二级光明思维——看到黑暗可以转化为光明(塞翁失马);三级光明思维——无论黑暗与光明都能充实人生(发生即恩典)。

请牢记,只有正向思维,才能有正向行为。光明思维者,从失败中看机会;黑暗思维者,从机会中看失败。

光明思维的理念是“反思维可以改变存在”,我们运用反思维可以改变自己负面的意念和情绪。

例如,在语言对答方面,当别人说你吃亏时,你可以说“人生吃亏是福”;当别人说你长得有点老,你可以说“成熟是一种美”……

你也可以学会改进语言,将遇到问题看成遇到了挑战;将没有机会变做机会可以创造……

你也可以利用引喻切换,把逆境比做学校;把家庭比做港湾……

面对不可逆转的困境,也要尽量进行问题化解,如失恋了,十分痛苦的时候,可以这样想:“与感情不专一的人早分手是件好事”。

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不要说“我不行”,而要说“我很棒”;不要说“我太累了”,而要说“我忙了一天,心情真愉快”;不要说“这事让我碰上了倒霉”,而要说“这事让我碰上对我是个锻炼”……

这就是光明思维,其特点是:亮点思维。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看到亮点,看到事物的光明面,要用正向思维来看待问题。这是成功者的思维特点。

有一个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积累到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的打击,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从头做起。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不仅还清了300个债权人的欠款,而且重新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这很简单,因为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学会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事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地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即使失败了,也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的心里充满了光明,未来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其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个人空间:人们乘电梯时为何总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

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意义,需要的个人空间大小和我们对侵犯的反应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仍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反而会觉得不安,你希望与人能够亲密地交谈,友好地接触。这样看来,人们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