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阳光一路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20:34:47

点击下载

作者:王玲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路阳光一路歌

一路阳光一路歌试读:

央行情

年轮,见证着树木成长的历史,镌刻着时间永恒的意义,勃发着生命燃烧的光焰。与树的年轮相比,我的生命年轮曲曲折折,折射出人生的水木年华,印证着我生命存在的必然选择:追求至境,讴歌央行。

讴歌央行,是我生命乐章的主旋律。对我而言,人民银行蕴涵了我太多的情愫在其中。称她是终极目标,说她是此生所求,恐怕也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情。可以说我是在笔耕不辍中走过在央行的无悔岁月。央行的工作是鲜活的,也是充满缤纷色彩的。它是我倾情讴歌的源泉,是我血肉生命升华为另一种高品质生命的存在形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央行,我的心灵被撞击、被净化、被浓缩、被提纯,我深深地沉入其中,衍生出一种清明真实的高尚人格和价值,看到疼痛背后的旖旎和璀璨,看到隐藏的明亮与可贵,感受到一种疼痛过后淋漓尽致的欢畅和尘埃落定的静谧,一种真实纯粹的价值的绽放和喷薄,感觉到生命宣泄后的愉悦和追求与性灵融合后的释放。我用生命体验央行人的高尚品质,力求使我触及的每一个生动的细节都从我的笔尖流淌下来……

我为央行鼓与呼——一个基层央行笔耕者的心语

年轮,见证着树木成长的历史,镌刻着时间永恒的意义,勃发着生命燃烧的光焰。与树的年轮相比,我的生命年轮曲曲折折,折射出人生的水木年华,印证着我生命存在的必然选择:追求至境,讴歌央行。

时不时地有朋友问我,你在人民银行工作了几十年,现在已过知命之年,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写作,这么喜欢写以人民银行为题材的文章?为什么写出的文章还燃烧着激情?我笑着答道——因为我喜欢给予我快乐的工作岗位,我热爱引以为自豪的人民银行,我愿意为央行纵情讴歌。

自打我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人民银行就融入我生命的年轮,渗透在我的骨血里,扎根在我灵魂的沃土上。而讴歌央行,则是我丰富生命乐章的主旋律。穿越激情,迸发思想,人民银行蕴涵了我太多的情愫在其中。称她是终极目标,说她是此生所求,恐怕也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情。可以说,我是在笔耕不辍中走过在央行的无悔岁月的。

人民银行的工作是鲜活的,也是充满缤纷色彩的。它是我倾情讴歌的源泉,是我血肉生命升华为另一种高品质生命的存在形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诚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写作是一件略显清苦的事情。夜深人静之时,我经常独自敲击着键盘,用一个个字符记录下央行人震撼的脚步,任思绪如骏马在想象的草原上飞驰,情感似潮水在记忆的河流中奔涌。在患有严重青光眼、双眼小梁都被切除,如不注意就会失明的情况下,经常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有一次三天两夜都没有休息,最后眼睛疼痛得像个硬木球,手指按上没有一点柔软的感觉……但是我无怨无悔,疼痛并快乐着。因为,在我身边,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一段段震撼心魄的回顾,一次次净化心灵的洗礼,使我的笔耕不能停下,倘若停下我就觉得灵魂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为此,我让自己在疼痛的同时,感受央行人刚性和柔情的融和、无私和无畏的重叠、崇高和纯粹的交织,感悟央行人带来的难以用文字表达的震撼。我的心灵被撞击、被净化、被浓缩、被提纯,我深深地沉入其中,衍生出一种清明真实的高尚人格和价值,看到疼痛背后的旖旎和璀璨,看到隐藏的明亮与可贵,感受到一种疼痛过后淋漓尽致的欢畅和尘埃落定的静谧,一种真实纯粹的价值的绽放和喷薄,感觉到生命宣泄后的愉悦和追求与性灵融合后的释放。

我喜欢用诗一样的语言讴歌央行人,采写过《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中国人民银行先进女职工事迹报告会侧记》,串起心灵之歌,使激情的火燃烧出思想的光,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我喜欢用歌一样的韵律讴歌央行人,采写过《流淌在心中的永恒的爱——“灾区女职工特殊关怀北京行”主题活动纪实》,让真性流淌在笔端,传递出央行人爱祖国、爱人民、爱央行的真挚心语,将送给灾区姐妹的关怀用文字来放大;我喜欢用海一样的内涵讴歌央行人,采写过《情注基层千里行心系职工万重情——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任王洪章“5·12”一周年前夕慰问、调研纪实》,折射出央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沉淀出厚实凝重的感觉,将总行党委对基层职工的关怀点点滴滴载入央行的史册;我喜欢用山一样的伟岸讴歌央行人,撰写过《西部放歌央行魂——人行西安分行央行文化建设巡礼》,将大西北央行人勇于吃苦、甘于忍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通过讴歌央行人、央行事、央行情,我曾从一个边远的多民族地区的最基层央行被借调到人民银行总行和西安分行,参与总行工会大型材料的起草工作。我觉得,我这辈子的物质财富也许不及于人,但是我却有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通过讴歌央行人、央行事、央行情,我丰富了人生,滋养了灵魂,陶冶了情操,升华了境界,用心灵感应、用生命体验了央行人的高尚品质,使我触及的每一个生动的细节都从我的笔尖流淌下来……

讴歌央行,是我生命历程真实的记录;讴歌央行,是我此生无悔的选择,我把央行人、央行事、央行情刻进了自己生命年轮的每一圈……

让生命的年轮永远勃发着神圣的央行之光,让燃烧的央行之光永远照亮我笔耕不辍的脚步……2010年写于西安,刊登于2013年8月23日《金融时报》,收入中国金融出版社《讴歌央行感悟心灵》一书中。

为了新农村火红的艳阳天——记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新疆博湖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徐常友同志

火红的五月,我们去巴州博湖农村信用联社采访,见到了该社主任徐常友。

就是他,在不到

年时间里,使联社发生巨变并取得可喜成绩——

项经营指标项项超额完成,各项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存款突破7000万元大关,增幅为92%,实现利润总额144万元,增幅为140%,创造了建社以来最辉煌的历史,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后来我在想,当时我们的脸上肯定是写满了由衷的钦佩。

前不久,他在全辖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荣获唯一的全州优秀联社主任称号时,我们曾看见对于他的优秀,在场的联社主任没有一个不服气。

直眼相对,我们感到了他人格魅力的分量。再看他的走路,两手扎奢着,人走过似乎有一阵风。我们想,他一定是个“工作狂”?一问,果然他一年360天,从未好好休息过一天。可能也正因如此,当然还有他那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所领导的社取得社社盈利的骄人成绩。一

2001年3月,按照联社主任异地交流的政策,他由一个存款上亿元的大社交流至一个陌生且存款不足4000万元的小社——博湖农村信用联社任理事长兼主任。

由于历史原因,博湖县小且人口稀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城镇人口不足1万人。长年的农业歉收、农副产品滞销、结算渠道不畅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信用社工作的正常开展,由此带来吸储难度增大,加之贷款质量差,抗风险能力弱,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

徐常友是个急性子。但是,面对现状,急性子的他却不能急。可以说,他的任职真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初到博湖,他用了七天时间,深入各营业网点熟悉情况。当他发现有些社的管理松弛,出现问题影响了农信社的形象时,“慈不掌兵”

个字就在他的脑子里打着“死结”。他对大家说:“规章制度是‘眼’,落实制度是‘板’,我们的工作要出成绩,就要做到有板有眼,不仅需要规章制度,还必须实打实地抓落实。”于是,他亲自动笔,制定出一整套规范实用的、涉及面广的规章制度手册和各岗违章必究的实施办法并力主落实。

一次,他下基层社检查再贷款的情况时,提前半小时出发,到基层社约有十分钟才到上班时间。他发现有几个申请贷款的农牧民在门口等着,可职工因为放贷太忙、连夜加班,没有像以前一样提前上班时,职工来后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可因为加班就不提前上班,让顾客等我们,我们怎么去竞争和发展,如何实现承诺服务?”随后,他严格按制度责成职工自我检讨、提高认识并在全辖通报,对社主任处以罚款。此事,在全辖引起很大震动。

还有一次,一个信贷员严重违反信贷制度,发放跨区、人情贷款还不以为然,他认为“哪里的制度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呀”,一些职工看惯了老皇历,就看初来乍到的徐常友敢不敢动真格的。没想到,他不仅严格按制度责令该职工限期收回贷款,并给予其警告处分,在职工中产生很大的反响。制度在博湖信用社真正发挥了权威作用。

在他的倡导下,该联社向社会承诺全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照常营业不断线并延长服务时间,对县城营业网点中午照常营业。他狠抓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使联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由于博湖县产业结构调整,把养殖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县委召开会议落实资金问题时,他积极表态并多方筹款,急当地党政之所急,利用人行再贷款等满足了养殖业需求的570万元贷款,赢得了当地党政的由衷赞叹,借助当地党政的力量,一下子打开了工作局面,使当地党政看到了农信社的资金实力,强化了金融意识。县里召开各类会议都邀请信用社领导参加当参谋,他们认为信用社是自己的社,所以特别支持信用社的工作。此后,在当地党政的重视下,利用行政手段协助清收各乡社的领导亲自协助收贷款,盘活不良资产,确保了贷款回收率。

为简化贷款手续,减轻农牧民负担,改变农牧民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他组织职工大力推选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送贷上门,吸储到家,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工作。如把贷款转存为活期存折,把存折交给农户并领农户到信用社认门,虽然工作量大,但是普遍赢得了农户的好感,为农民及时排忧解难,使农户贷款覆盖达70%以上,满意率达95%以上。去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2361万元。占发放贷款总额的61.26%,受益农户达2000户之多,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的心是最诚实的心,你给他一份关怀,他就会给你一份非常丰厚的回报,农民纷纷把存款存到信用社,当地党政也非常满意,亲自出面为信用社组织资金来源,使存款得以迅速增长。

徐常友是个爱动脑子的人。为了解资金的变化,他随身携带笔记,每十天对存贷款做一对比,做到早发现、早准备,力保存款稳中有升;他每天“泡”在基层,脑子里不时闪射火花并将其采撷整理,形成匠心独具的“招数”。比如大力组织存款,针对博湖县的实际情况,他教育职工说:“存款是立社之本,没有存款,我们谈何发展?怎么去发展?拿什么去服务?”当他发现团场农户和对公存款是联社吸储的死角时,就将其作为吸储重点来抓。如博湖县25、27团场有职工几百人,徐常友来后连夜去该团和领导促膝交谈,使70%的农户一下子把存款存到了信用社,同时把该县结算大厅的业务揽接过来。

为做好吸储工作,他是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一次,晚上看电视,他从新闻上了解到自治区给白鹭洲管理委员几十万元专项资金马上到位,于是当夜主动找该单位领导,用他的细心、诚恳与一腔热情,感动了对方,最后此款到位时果真放到了信用社。后来又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得到该单位的赞誉。信用社的优质服务一传十、十传百,此后陆续有不少单位到该社存款,从而使存款数字一个劲地上升,使信用社的增资扩股工作进展迅速。辛勤的付出,使现在对公存款由原来占存款总额的3%上升到的40%。

他注重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每次存款达到一定额度,信用社就挂起横幅,广为宣传,使人们看到信用社的实力;无论是县、乡上的大小会议,只要有他参加,总要抓住时机大力宣传信用社。一次,他下乡工作,正好赶上乡里召开“科技之冬”会议,乡领导邀请他参加,在会上用他纯朴、真实的言语,介绍信用社与农牧民的“鱼”“水”关系,用事实证明信用社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使与会者拍手叫好,当场表态全力以赴支持信用社的工作,使信用社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加深了与农牧民之间的感情,从而赢得了资金来源。

2002年1月份,联社又开办了代发工资、代交电费、代收税款业务,使中间业务又有了新的起点。在金融机构比较健全的博湖县,争取代发工资业务非常不易。为此,他真是跑细了腿,操碎了心,多方协调才争取到这项业务。为取信于民,在准备工作期间,他和职工一起加班至深夜,优质的服务使中间业务得以顺利发展,为大力组织资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吸收存款中,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从来不给职工下达吸储任务。他说:“我不给职工下达吸储任务,就是要职工以优质服务赢得人心。我认为我们信用社的优质服务就是最好的广告,我认为关心职工就是不下任务的任务,职工心里安定,工作就能上去”。

每年的3-6月份,按理说由于季节因素,存款一般都呈下降趋势,但自他来后,往年一贯下降的存款反而上升,这一切,说明信用社投放的贷款资金足额,也体现了他所领导的社优质服务确实赢得了人心。四

作为单位一把手,他负责全盘工作,手中掌管贷款,但他从不把这看成是个人权力,而是视为党和人民的信任,是神圣的职责。他常教育职工说:“人民把钱交给我们管,一定要管好、用好”。他坚持信贷原则,不徇私情,需贷款扶持的不用请客送礼,送款上门;不符合贷款原则的给多少好处,不要也不办。职工们说:徐主任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过头话不说,违心事不做,金钱面前不动心,亲友面前不破例,威胁面前不退缩。当然,这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可他在所不惜。

徐常友刚来博湖不久,有一贷款户来找他并带来高级酒、烟想要贷款。徐常友说;“你不把这东西拿回去,该贷的款我也不能批”,贷款户听了后,很不好意思地把东西拎了回去。过后,徐常友琢磨了半天,决定亲自到该户了解—下情况。次日,他来到该贷款户的小组,了解到该贷款户肯吃苦、为人好、懂技术的特长,便主动来到该贷款户家中,答应贷款3万元,让他发展养殖业。一年过去了,该贷款户发展养殖业成了富裕户,不仅还清贷款,还盖起新圈舍。后来,徐常友下基层检查工作,正好碰上该养殖户,该贷款户再三感谢徐常友,可他说:“贷款是信用社的,不要感谢我。现在你富了,应该带大家一起富起来。”在该贷款户的带动下,该村村民搞发展养殖业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历史原因,博湖辖区贷款质量差,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化解不良资产的任务非常繁重。他认为:信用社既要化解不良贷款,又要管好增量贷款。于是,他组织成立了清收不良资产小分队和审贷审查小组,对各社不良贷款进行清理分类。根据农村季节性的特点,组织进行内部账务核对,采取边对边清收边下发“催款通知书”的方法,对全辖不良贷款进行了详细核对,摸清贷户的底细和生产经营情况,制定还款计划,补充和完善合同内容,充实抵押、担保,使多年无法落实的贷款得到落实。对有些多次催收无效,影响大、有钱不还的“赖账户”、“钉子户”,选好对象,依法起诉,做到“起诉一户,执行一户,收回一户”,突出重点,切实改变“只赢官司,不赢钱”的被动局面。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对贷款“钉子户”、“赖账户”进行清收,采取“家里堵”、“单位找”、“封财产”的方式,经过努力,截至去年年底,依法执行210笔,金额310万元,当年收回本息78万元。对有还款意识,但因疾病、临时资金不足等原因形成欠账户给予充电供氧,以贷养贷,培养还款能力,此举盘活不良贷款50余万元;通过法院和聘请法律顾问参与此项工作、联社主任分片包干追收不良贷款、各乡干部逐户清收贷等措施,该社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六

已过不惑之年的徐常友,来博湖住一间单身宿舍,条件十分简陋,洗漱的水还要靠水桶去提,吃饭更是大难题。平时工作忙,一年365天几乎所有节假日都在忙公事,宿舍也成了办公室,他没空做饭,天天在外面随便吃点,加上患有胃病,身体越来越瘦,但大家从未听到他吭一声。即使他得了病打点滴都是利用晚上,白天还在硬撑着,有时候一天下来,常常累成一摊泥。职工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劝他多休息点,可他却总说,我还能坚持。对自己他是这样,对职工他却倾注了满腔热情,职工有困难都喜欢找他。他认准“培训是对职工最大的福利”,把人才的培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鼓励职工攻读金融电大、函授,报考职称,使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同时还大力开展计算机培训等。目前,该社干部和社领导有大专以上文凭和正在上大专的分别占职工总数的56%和46%。

尽管他忙,与离退休老职工见面机会少,但他还是挤出时间,亲自去看望和慰问老职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得老职工的信任与支持。老职工发自内心感慨地说:“有老徐这样的领导,是我们的福气。如信用社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我们无条件的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老职工反复找他好几次,言明不要报酬,愿为信用社发挥余热。其他职工更是为他所感动,大家说:跟他工作心里踏实。职工们鼓足干劲,争先恐后,各项工作呼啦啦的就上来了。

2002年,徐常友作为博湖县金融系统的代表,荣获了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先进个人的称号;2007年,他被评为全国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他是那种不事张扬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与坚定。

陪同我们采访的博湖信用联社办公室主任董正银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我和徐主任在一块最大的感觉是能跟他学点真本事,和他在一起工作根本没有闲着的时候。但是我觉得我们忙得值!忙得快乐!”

徐常友知道,这一年里,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星期天节假日差不多全搭进去了,整日没明没夜地在基层跑,不是订规划就是跑吸储,常常忙到深夜,欠自己妻儿的实在太多了。这一年里,他没有帮妻子做过一件家务,妻儿生病他没能照看在床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家。即使是匆匆回一次家,都是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又走了。也许有人说,他是个“工作狂”,根本没有“家”的概念。但他却淡淡一笑:“谁不爱自己的妻儿?实在是时间太紧,家里的牵挂再多也只能忍下来了。”

徐常友的述说低缓而沉静,像是在讲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我们却分明看见,他的眼里轻轻眨动了一下,眼圈红了,里面有泪光在闪闪烁烁。

我们知道,徐常友这个有血性的汉子,他给自己加的担子太沉重了,为了农业合作金融火红的艳阳天,他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疏漏和心有旁骛。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2年6月26日《新疆日报》、2008年2月21日《金融时报》

五十年风雨如磐 五十年历程辉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金融业50年发展巡礼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满载着50年的奋斗成果,2004年6月23日,被称为华夏第一州的新疆巴音郭椤蒙古自治州迎来了50年华诞。天山放歌,塔里木起舞,在各民族群众为巴州50年辉煌庆祝之时,更不会忘记深深扎根于这块土地上的金融业50年来立下的丰功伟绩。

改革开放:金融业生机勃勃

在巴音郭椤蒙古自治州成立50周年的今天,当您走进这座驰名中外,被誉为“华夏第一州”的新型城市,很难把眼前所见和50年前的风沙漫漫、戈壁荒滩联系在一起,漫步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高楼耸立的街道,特别是眼望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现代气派的办公大楼和分布在各街道上的营业网点,无不显示出金融业为这座新城所做的贡献和昨天的光彩。

50个春秋岁月,金融业作为经济的核心,在这个少数民族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巴州金融业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拓展金融新领域,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新水平。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洗礼,今天的巴州金融组织体系已由50年前以人民银行为主体大一统的组织体系发展到现在的以人民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银行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城乡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并存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了以首府库尔勒市为中心,所辖8县为支点的金融机构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2003年底,巴州辖内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28个,比1954年增长了14.62倍。其中:人民银行7个,政策性银行5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64个(工行51个,农行51个,农行兵团支行29个,中行13个,建行20个),城市信用社9个,农村信用社103个,邮政储蓄机构40个。50年来,巴州金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由1954年的214人发展到目前的2954人,增长了12.8倍,特别是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在茁壮成长,一大批能适应金融体制改革需要的政治性强、业务素质高多民族的金融职工队伍,使巴州的金融事业充满了新鲜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州金融系统共有总行级文明单位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41个,州级文明单位13个,县级文明单位8个,各级金融红旗手和标兵模范1113人次。

如今,巴州的大街小巷,星罗棋布、装饰一新的金融机构网点给城市增添了现代气息。当您需要存取钱或要办理结算时,面对的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甜美的笑语,特别是除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外,顺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各种新的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崭新金融业务体系呈现在边城人民面前。如今,金融电子化步伐加快,提高了票据清算速度,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缓慢的困难;支票、本票、汇票的使用,满足了企业转账结算的需要;信用卡的推行,避免了各民族群众外出、购物等携带大量资金的不便。

到2003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在2003年度突破100亿元大关,各项存款余额达207.34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63.86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11.69亿元,分别为1957年的2061倍、2838倍和2455倍,为巴州经济建设筹集了雄厚的建设资金。2003年末,巴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1.8亿元,为巴州的经济发展投入了巨额资金,充分显示出金融业的勃勃生机。

金融业:经济核心地位日趋凸显

如果说,20多年前,在旧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业只是财政的出纳,金融对经济宏观调控和经济核心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的话,如今,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巴州金融业恪尽职守,认真执行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积极灵活的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努力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

50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大一统国家综合性银行逐步发展到以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为职能的中央银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重心,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增加对巴州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信贷资产使用效益为目标,通过窗口指导、信息疏导、督促劝导、工具引导、市场传导等途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拓展信贷市场,加大了对新型工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力的协调发展。2003年末,巴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1.8亿元,是1957年的560倍,年平均增长率15.1%,贷款年均增幅高于2003年全州GDP增幅和物价上涨之和3.5个百分点,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日益显现,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得以确立。

50年来,巴州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始终坚持“存款立行”的经营观念,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设置储蓄机构,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储蓄网点;进一步严格结算纪律,加强现金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项目,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等措施,使存款业务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储蓄存款余额在2003年度连续突破9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为巴州经济建设筹集了雄厚的建设资金。截至2003年年底,巴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98.17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67.19亿元,储蓄存款余额98.8亿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了482倍、504倍和978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72%、14.84%和16.54%。人行巴州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适时发放了商业银行头寸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和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及时办理了再贴现,有效缓解了商业银行临时头寸不足、融资困难,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紧张,城市信用社头寸不足等问题,确保了巴州金融业健康、稳健运行。

金融监管:确保一方金融平安

在巴州金融业发展50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银行依法有效的金融监管,维护了经济稳定和金融业安全运行,确保了一方金融平安。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金融改革,在过去的实践中,全州人民银行系统依据审慎监管原则,认真执行与巴州经济金融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关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市场退出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形成了以金融法律法规为标准,以中央银行监管、金融机构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金融监管体系。其中,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金融业务操作规范,金融会计统计操作规范,金融机构同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以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机构风险监管体系,对违规金融机构及责任人的查处,对支付危机金融机构的救助方案及市场退出程序,外汇监管程序等监管制度都在实践中日趋成熟。1993年以后,人行巴州中心支行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金融“三乱”、“两非”和金融违法违规行为,为全辖经济金融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维护了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经济发展:金融业功不可没

50年来,巴州作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亿元,比1957年增长572倍;实现农业总产值38亿元,比1957年增长210倍;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比1957年增长1024倍。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1954年增长35倍。巴州州长深有感触地说,金融业已经成为支持巴州城乡建设的重要力量。

50年来,巴州金融部门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自治州经济建设的重点,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扩大消费、助学、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新增贷款主要投向短期工业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等领域。2003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84亿元,比年初增长14.12%。累计发放非农业贷款7552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3%。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1.3亿元,比年初增长6.40%;建筑业贷款余额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73.27%;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5.74亿元,比年初增长13.33%;个人消费信贷余额210921万元,比年初增长75.54%。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余额为53.2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比年初上升6.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贷款主要支持了星美石油管道、凯进苇业、香梨产业化、塔河管理局、热力公司、314国道、和——库段高速公路、农村电网、重点防护林、排污处理等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巴州经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50年来,巴州金融机构坚持支农不动摇,不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人行巴州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实施对区域货币资金运营的调控,适时发放支农再贷款20728万元。巴州农村信用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良好的服务质量为优势,以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创建信用村镇。库尔勒市农村信用联社率先在全疆进行了利率市场化和统一法人改革试点工作。巴州城市信用社坚持大众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方向,发展迅速,由1987年的一家发展为了四家,为自治州两小经济发展和再就业工程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和巨额的信贷资金支持。截至2003年底,巴州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22.50亿元,是1960年的513倍,各项贷款余额8.45亿元,是1960年的105倍。经济效益位居全疆各地州农村信用社之榜首。继第一个“信用村”建立后,截至2003年底,全辖农村信用社共创建信用村22个,占全辖行政村个数的5.68%。累计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0643个,评定信用户3893户。2003年末,全州农业贷款余额为20.70亿元,比年初增长19.79%。全州发放农业贷款174860万元,是2002年的1.66倍,是近年来农业贷款增加较多的一年,有力地支持了巴州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末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18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10元,金融部门的功劳不可或缺。巴州城市信用社各项存款总额达到12.20亿元,各项贷款总额达到5.25亿元。巴州城乡信用社为全方位地支持巴州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巴州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各家银行积极支持和促进巴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外汇管理实现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售汇制,从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到顺利实现可自由兑换。同时外汇管理工作按照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现了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督,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监管,不断提高外汇服务和监管工作效率。通过政策引导、检查督导、规范经营行为,积极与地方党政经济管理部门协作,配合公安、海关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外汇交易活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巴州外贸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巴州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从无到有,涉外企业大量入住巴州,结售汇总额持续增长的现状,为巴州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汇支持。截至2003年末,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有25个,是1987年的25倍,涉外企业55家,各项外汇存款余额2021万美元,结售汇总额2513万美元,实现顺差2325万美元。

金融电子化:步入发展创新的快车道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完善,巴州金融机构把提升优质服务作为立行之本,以增加科技服务含量为龙头,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及时更新、配备电子设备,初步形成了安全、高效、规范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并实现了业务操作计算机化、支付结算电子化、信息处理网络化和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实现本系统联网运行金融机构185个,实现各类银行卡同城跨行使用金融机构173个。

同时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支付结算方式由原来的票据支付结算、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发展到通存通兑、电子汇兑以及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方式;支付结算手段由原来的手工处理发展到依靠电子化、网络化,出现了柜员机、自助终端、客户服务中心等客户自助设备,“金卡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底全州各金融机构已发行银行卡约7万张,安装自动柜员机(ATM)69台,自助终端机30台。支付结算速度由过去的几天甚至十几天发展到实现了朝汇夕至、适时入账、实时清算、即时清算等;支付结算的范围由原来的货币市场扩大到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由国内支付结算扩大国际支付结算,由客户与客户之间的清算扩大到客户内部资金的划拨清算,由单位支付结算扩大到个人支付结算;支付结算内容由原来的简单资金汇划和清算拓展到单位和个人的理财业务。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50年风雨如磐,50年历程辉煌。整整5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成绩斐然的前50年,巴州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聪明才智,实实在在地以青丝变白发的艰苦创业精神谱写了巴州金融的序篇;在任重道远的后50年,巴州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实施西部的开发战略,为把“华夏第一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做出新的贡献。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4年6月19日《金融时报》,王玲、石润梅

处处留心皆学问

2005年,人行巴州中支党委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调研中提高真知,在实践中丰富经验,在工作中提升水平。用开放的眼光抢抓发展机遇,用改革的胆识破解工作难题,用开拓创新的思维再造佳绩,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实践”。

博弈

拥有242名职工的人民银行巴州中心支行,大学本科学历的有67人,大专学历的有106人,从学历角度看,结构还算相对合理。

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2004年,人行巴州中支获得西安人民银行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后,该中支把“谦”升华为一种真正的自省:尽管56%的职工是大专以上学历,但部分职工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对口;在信息爆炸、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学习,实现自然年龄的平均速度,生理年龄的减速度,知识年龄的加速度,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从工作角度看,工作任务完成得好,主要得力于区域经济发展快。当然,也与人行巴州中支人努力工作分不开。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在履行央行职责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始终是一个绕也绕不过去的坎。

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学习型组织,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努力实现“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整体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成了该中支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飞跃

从数年前一本叫作《学习的革命》风行全国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后,建立学习型组织也就呼之欲出。

这几年来,作为进入南疆的门户和开发南疆的“桥头堡”位置并具有“承北启南”特殊地位的巴州,逐步成为南疆的经济中心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和招商引资,使有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上市公司进入巴州。瞬息万变的新名词让全行就是最拔尖的业务骨干,也有闻所未闻的感觉。

有人把执法者和管理对象比喻为猫和老鼠。在猫鼠游戏中,猫的能力总是要比老鼠的能力略胜一筹,才能在游戏中占据主动。从央行是中央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的本意来说,人行巴州中支人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业务本领,才能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一显身手。

为此,党委不但按照上级行的要求积极派人参加各类培训,而且组织考察学习组去先进行如人行宝鸡支行学习取经。先进行的业务本领和个人素质,让去考察学习的人行巴州中支人,人人感触颇深。有了这样的体会“工作就像人有10个手指,长短不一,我们应该把自己比喻成最短的那个”。

激励

虽然,在人行巴州中支,不缺乏学习的能力和学为所用。

以前,该中支通过学习借鉴先进行的经验,做了不少努力。但问题是管理层的推动和部分人的努力,能否把建立学习型央行活动整体化,使人行巴州中支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央行。

个体是组织的细胞,组织是个体的集合。由既定目标,按一定程序连接的个体,构成组织。组织与个体在目标上有差异的,组织为达成一定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才能命个体向着组织目标努力。中支党委提出创建学习型央行,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你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

结果

有90%以上职工的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首选。通过调查和启发式教育,不仅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还真正体会到“学习就是最大的实惠、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的道理。党委要求有关部门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要求除完成上级行组织的“规定动作”的学习培训计划,鼓励职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更多的高难度“自选动作”,做到学习有计划、辅导有教材、辅导有笔记、考试有档案、效果有奖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再创佳绩”,成了人行巴州中支人争取的目标。对“规定动作”是否“过关”,与相关费用由组织或个人承担是相关的,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到额外奖励,成绩不合格者会受到扣罚。该中支管理层对此的解释是:从人们的心理上分析,“天上掉馅饼”并不是好事情。不是一种说法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尽管钱很少,但毕竟使受教育者的心理上多少有点压力。

激励学习法建立以后,学习有一个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化过程。从少数民族干部过汉语、汉族干部过计算机和向管理型人才过渡并采取送出去培训、请专家讲课、业务骨干授课以及自学等方法相结合。

2005年上半年,人行巴州中支用于人员培训的经费达到十几万元,这还不包括订阅有关业务学习和考察学习等的投入。其中相当部分用于奖励工作人员中学习优异者。结果

经过不长时间的整体推进,人行巴州中支建设学习型央行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过级率达到80%,少数民族干部汉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90%以上少数民族职工能用汉语撰写公文、调研报告等。计算机考试中,有218人取得了证书,过级率达到了90%。学历教育上,大专以上学历占全辖干部的71.4%。预计五年之后将有85%的干部可达到本科学历。

有形的成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更可贵的是无形的进步。通过创建学习型央行,形成“学习—持续创新—建立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单位所定制度的态度。过去这些制度是用来约束每个工作人员的,是组织和个人在博弈,被你查到了算我运气不好,现在制度成了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过去搞调研,最多是一、两个职能部门的事,现在是人人动手搞调研;过去职工的一般业务能力尚可,可文字综合能力不高。在创建学习型央行中,行领导带头写文章,开展了每人撰写一篇高质量文章的活动,职工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放眼人行巴州中支创建学习型央行的实践,我们看到了成功和创新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但我们还应看到,学心永无止境。2005年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5年7月21日《新疆日报》

细节 感动 受益——来自边疆一线基层人行工作者的声音

一年的日子马上就要走到岁末,在快到年底的时候,翻看《西安金融》2005年的每期期刊,总有一种亮点纷呈、异彩夺目的感觉。

——面对浩瀚的信息,《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选择;惑于迷离的表象,《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揭示本质和真相;置身纷繁的思潮,《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传递权威的判断。面对万变的时代,《西安金融》引导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推开樊篱,抛弃任何狭隘的视野和思维,注入一种大视野、一种大思维,彼此交流,携手共进,积极面对腾飞发展的世界。

——《西安金融》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刊物定位在既为宏观服务又为微观服务上。所刊登的稿件对西部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有这么几个特点:稿件结构合理(既有高水平的专家专稿,也有基层一线人行通讯员的稿件;其理论触角既涉及理论风险模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运行、国际资本流动、金融生态环境等,又有对“麻雀”的解剖,大大提升了刊物的层次;加大了对分行和中心支行中心工作的宣传,利用《西安金融》彩页,刊登分支行行长工作活动图片),版面设计新颖(杂志进行了改版调整,页面由64页增加到80页,版面格式逐渐向国际标准看齐;在编辑、设计、制版、印刷质量上推上一个新高),栏目多样纷繁(如分刊首语、专稿、经济金融分析、调查与研究、货币政策、理论探讨、银行业务、外汇管理、农村金融、问题与思考、基层动态、综合、钱币研究),优秀稿件频出(《加强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在深入调查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金融整体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陕西省房地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1978年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变化的一个比较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关于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几点思考》(孙天琦),总结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方式选择和上市动机,从境外上市中存在的关联交易、刺激地下钱庄发展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优势资源与利益分配外流、税收流失、外商直接投资虚增、外汇占款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币值稳定等方面分析了海外间接上市可能的风险,讨论了引申出来的三个问题:国际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激烈争夺上市资源,交易所逐步分层,分工格局逐步明朗,国内证券市场有边缘化的潜在可能;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撤离值得我国企业思考;交易所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间接上市,在货币层面上是货币竞争、货币替代的一种表现方式。给出了一些原则性对策思路:发展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体系中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从两个线路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税收政策并轨,清理各种“外资超国民待遇”政策,封死政策套利空间;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与国际愈加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海外间接上市中的相关监管政策问题。特别是在指导基层一线通讯员写作和提高水平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基层通讯员学习写作从实践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是一种升华。

——《西安金融》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破解矛盾,为央行实施金融调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注重提升调研层次,多创调研精品,增强了政策银行的导向功能,她关注微观层面,注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克服身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制约,择优刊登一些较高层次对金融改革情况、内部治理结构、中间业务发展等具体运营的稿件,富有挑战性和开拓性。注意启迪读者思想、理清思路、突破观念、探索银、监分离后的新航道,为进一步深入改革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她及时传播经济信息,反应金融动态,供领导决策与参考,她注意蕴含最新的金融知识,成为基层一线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使基层一线工作者在不断的钻研中得到提高。

——《西安金融》发挥了领导机关金融专业刊物应有的作用。在落实《西安分行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办法》《西安分行特约研究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强对分行全辖金融研究工作的指导、组织和研究工作的规范性;她集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紧密结合各个金融时期组稿、约稿,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业务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撰写专稿、专论、评论等,增加指导性;针对当前经济金融活动中重大问题,组织研讨科研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增加学术性;不断开辟新栏目,如出刊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国库征文专辑、国库工作专题、团委“青年课题组”专栏、金融改革专栏等,不断挖掘新稿源,不断扩大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增强可读性和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刊物的特色性。

——《西安金融》为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了个性飞扬的天空。本着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约稿制度,加大了《西安金融》的组稿力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使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养成了善于思考,挖掘和捕捉工作焦点、难点和亮点的好习惯,使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注意收集、积累和分析资料;为西北地区广大的金融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对实践再认识的创作平台,引导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正确认识金融改革,正确认识市场的潜移默化。

——《西安金融》提高了央行权威。为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搞好金融服务创造舆论条件,为提高全民族的金融意识、普及金融知识服务。既得到当地党政的好评,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我曾经把《西安金融》不定期的送到我们当地的州、市领导手中,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好评。同时,《西安金融》的编辑们还特别注意感情投入,每年召开通讯员会议,加强了感情联系;2005年春节、中秋都向通讯员送来节日问候的邮件,温馨感人的细节使遥远边疆的基层一线通讯员归家般的感觉。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5年第11期《西部金融》

让我们的心灵充满灿烂的阳光——写在2007年即将到来之际

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个时节,天上飘着晶莹的雪花,心里却落着暖洋洋的欢欣,2006年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心灵里的阳光——站在新年的门槛上,我们心中新的东西在心里萌生,成熟,积淀,收获,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我们相信2007年的第一天注定和往常一样,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北国的雪花,南国的暖阳,还有来来往往人海茫茫,无限的希望憧憬,历史并不常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让一切发生改变,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要永远充满阳光,因为阳光意味着梦想和新的希望。

的确,大自然的阳光总能给人以温暖,沐浴在阳光下的人总能感觉到舒适与祥和。那么,什么是心灵的阳光?那就是在心灵的窗户上有一道光线透进情感的屋子,并让您的心情舒畅起来,那么这道光线就是心灵的阳光了。

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舞台用动人的歌声,演绎各式各样的人生历程,却不可以离开心灵的阳光而独自舞蹈。特别是投身在央行建设大舞台的姐妹们,心灵要时刻充满灿烂的阳光,当明媚的阳光抚摸我们的心灵时,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可以远离尘嚣,隐去悲伤的愁云,寻得一方净土,让我们的灵魂常驻于烟云缥缈的仙境之中,使我们美丽的生命不再脆弱,以健康的心态看现实、看世界,用心灵的阳光普照平凡的人生,亮丽和温暖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炼,演绎现实生活中万紫千红的绚烂色彩;只要心灵的阳光是灿烂的,生活的音符就一定是最精彩的,最具动感的,生命才最接近本质的真实。只有我们拥有呼吸的每一天,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无论如何,相信2007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新的一年,将升腾着新的希望,沉淀着逝远的心情,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珍惜宝贵资源和情谊,继续播种着信念,收获着幸福的希望!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微笑着唱着生命的歌谣,共同去拥抱新的灿烂的太阳,让生命绽放更加有意义的华彩!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女职工工作之窗》

小数点挪位 近亿元国库资金差点儿被错划

200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库局对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中心支库履行国库监管职责,对成功防范和化解国库8260万元资金风险的做法给予通报表彰。通报表彰的典型事例全文为:“2005年11月28日,新疆巴州中心支库在对财政局提交的拨款凭证进行柜面审核时,发现其中17笔拨给州属预算单位医疗经费合计金额高达8260.6万元。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经办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及时与州财政局取得联系后,得知是财政局经办人员粗心,将17笔拨款单金额小数点位置点错,致使金额扩大了100倍,而复核人员也未发现此错误,直接将拨款单送到了国库。由于巴州中心支库的严格审核把关,避免了近亿元财政资金的误拨”。

典型案例:2005年11月28日下午5点左右,国库巴州中心支库受理了巴州财政局国库科提交的100份拨款单。与以往一样,业务人员先是忙于将这些拨款单分类,但在分类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个较反常的现象:拨款笔数不多但额度却很大,用途大多是州属单位的医疗费,最高金额的一笔拨款是拨付州畜牧局的一笔1862万元行政单位医疗费。如同此类拨款单共计17笔,金额为8260.6万元。

为查清款项的真实性,国库科业务人员立即停止了提出清算业务的票据划分工作,及时与巴州财政局国库科的相关办事人员联系。经核对,原来是巴州财政局国库科办事人员由于工作粗心,将17笔拨款单点错了小数点的位置,使每笔票据的金额增长了100倍,在复核人员没有发现错误的情况下,票据直接送到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由于国库巴州中心支库的业务人员高度责任心和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近亿元财政资金的误拨而将导致的国库资金风险。

案例启示:此案例充分说明国库资金风险可能潜藏在资金运转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国库工作人员应彻底消除国库资金无风险的思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资金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加大对异常、大额拨款的柜面审核力度,坚持大额拨款、退库的三级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每日、每旬、每月对账工作和日常交流、沟通工作,做到有风险早发现、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此案例充分说明作为严把财政预算资金的最后一道关口的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责任重大,是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也是加强国库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国库资金支拨环节的柜面监督的必要。办理财政预算拨款时,除按制度规定审查凭证外,对发现资金流向不合理情况要高度提高警惕,及时提醒财政部门改正,有效地发挥国库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在对财政预算单位的拨款在做到及时审核、及时办理、及时划拨的基础上,认真“四个不办”即不符合政策的不办、不提供相关文件的不办、资金去向不明的不办、对大额资金或有异议的拨款的不办国库巴州中心支库在办理预算拨款业务中,认真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国库的监督职责,多次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得益于长期以来支库领导注重组织大家学习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不断增强国库干部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保障地方预算的顺利执行,推动国库业务的向前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6年6月25日《新疆日报》

他心中有一座伟岸的信念大山——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离休老干部杨聚德同志二三事

2006年4月的一天,按照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通知,借调我采访先进典型人物,为即将召开的西安分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做好前期准备。安排我的是采访一位93岁高龄老人——分行机关一个已经离休了30多年的厅局级老干部杨聚德同志的事迹,这位看似平凡弱小的老人,多次受到分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和赞扬,受到广大职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