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养在家庭:赵忠心和年轻父母谈科学教养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23:50:31

点击下载

作者:赵忠心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好的教养在家庭:赵忠心和年轻父母谈科学教养观

最好的教养在家庭:赵忠心和年轻父母谈科学教养观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最好的教养在家庭:赵忠心和年轻父母谈科学教养观作者:赵忠心[著]排版:HMM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30ISBN:9787568268424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学前教育不是精英教育1. 孩子成长究竟有没有起跑线“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

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始。近些年来,在一些大众传媒上频频出现一句引人注目的口号:“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显然,该口号是专门喊给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听的。

如果家里正好有学龄前儿童,年轻父母听到或看到这句颇具煽动性的口号,难免紧张起来,“动静”可就大了:“把小孩子的成长比喻成‘赛跑’,比喻贴切,言之有理!”“‘起跑’时要是比别人慢了,哪怕只是一瞬间,也可能在整场竞赛中一输到底。”“要是因为‘起跑’迟了一步而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一败涂地,那可就惨了!”

紧接着,这些紧张的父母马上付诸行动,力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还不到一岁,就开始认字读书;孩子一两岁时,就开始背唐诗;孩子三岁,开始学外语;孩子四岁,开始学习弹钢琴……迷信这句口号会打乱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

被这句口号蛊惑的许多年轻父母,往往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水平于不顾,“任意”对孩子进行超前智力开发,“强行”发展特长,千方百计让孩子“抢跑”,以期先发制人,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早占据“制高点”。

就这样,虽然孩子的身心还很稚嫩、柔弱,却过早地背负了生活的“十字架”,承受着超乎心理承受能力的压力。原本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生活才开始不久,便草草结束了。这不但加重了孩子身体和心理的负担,而且打乱了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虽然当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但父母也没有必要把不谙世事的孩子推到激烈竞争的第一线。

如果说孩子在入学以后,“升级”“升学”带有竞争性质,那么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平静、快乐、无忧无虑的,即使是升班也不需要通过竞争。到了合适的年龄,儿童就可以入托、入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地由小班进入中班、由中班进入大班,无须参加任何的考核、筛选。

年轻父母都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升班,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年龄大小,没有其他附加条件。不管孩子的知识多少、能力强弱,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升班。

孩子一旦到了入小学的年龄,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就应就近入学,无须参加考试,也不能因任何附加条件被筛选和淘汰。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孩子的成长、成才不是“短跑”,而是“长跑”

这句屡屡出现在公众媒体的口号,只要对其稍加琢磨,就会发现它是没有道理的,它传递的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事实上,这是典型的“早期教育产品的商业广告”。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是采取一些“突击性”的措施,就能立竿见影。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并为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必须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科学全面地进行培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可持续发展”,发展才会有“后劲”。

如果要将孩子的成长、发展比喻为跑步,就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一般来说,一个人从上幼儿园,历经上小学、中学、大学,直到读完硕士、博士、博士后,需要二十多年,相当漫长,类似“长跑”。

如果一个长跑教练任意鼓动参赛运动员“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他要么是蒙昧无知的“冒牌教练”,要么是别有用心的“黑心教练”。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长跑运动员如果在起跑时跑得太快,用力过猛,体力就会丧失得很快,速度必定会急速下降,即使在起跑时占有一定“优势”,那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起跑时用力过猛,把“劲儿”都给使完了;到了该“冲刺”决定胜负的时候,却已经筋疲力尽,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如强弩之末。

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这个道理。鼓吹这句口号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

把这句口号喊给年轻父母听的,有以下两类人:

一类是混迹于儿童教育领域的假圣人—冒牌学者。这种人根本没有教育专业背景,往往伪造学历,编造名目繁多的“学术头衔”、没有来头的“职业证书”,招摇过市,一夜“成名”。他们还会打着“教育专家”的旗号,到处“做报告”,发表“讲演”,胡言乱语,夸夸其谈,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主张,“别出心裁”地拼凑一些“计划”“方案”,迎合一些家长的不正常心态,以招揽培训生源。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哗众取宠,以获取不义之财。

另外一类便是一些丧失良心的商人。他们声嘶力竭地吆喝这句口号,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实际上是向没有培养孩子经验的年轻父母推销假冒伪劣的早期智力开发(或儿童保健)“商品”。他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心只想骗取昧心钱,根本不顾对孩子的伤害,充当了孩子的“杀手”。家长要小心上当。

家长必须明白,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作品,是文学创作,不是“新闻语言”。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有些商家将广告词编写得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以迎合一些家长的焦虑心理,引诱家长上当。

各位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切莫轻信这类口号。2. 上幼儿园究竟要打什么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是家长和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基础”?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究竟要打什么“基础”?幼儿园教师究竟要给孩子们打什么“基础”呢?

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就是要识字、读书、学拼音、学外语……捷足先登,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知识基础。

有的幼儿园为了有足够的生源,违心地迎合一些家长的“超前”心态和要求,甚至违背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提前安排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和培养一些上小学后才该学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以此来吸引家长,扩大生源。

其实,这是对“基础”这个概念的狭窄、片面、肤浅的理解,会给孩子在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根基牢固才会蓬勃发展

早期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工程。

何谓“基础”?基础乃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常以树木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常言说:“根深叶茂。”意思是,树木的根只有扎得深,才能够为树木汲取足够的营养,树木才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比喻事物只有根基牢固,才会蓬勃发展。人的成长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基础”也类似建筑物的根脚。根脚的作用是承载负荷。作为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根脚打得牢固,所承载的负荷才不会动摇、变形,才会坚固、端正。

如果盖的仅仅是平房,根脚挖得浅一些、窄一些,未尝不可;如果盖的是高楼大厦,根脚就必须挖得足够深、足够宽。这样,根脚才会坚实,高楼大厦才会稳固。建筑物根脚的深浅、宽窄与建筑物的高低、牢固程度成正比。

早期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类似建筑物的根脚,不仅要为孩子上小学打基础,还要为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打基础。基础打得是否坚实、牢固,将影响孩子在未来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甚至决定孩子能发展到多高的水平。

如果孩子发展的根脚太浅、不坚实、不牢固,就会缺乏发展、提高的后劲,发展水平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在未来就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为打基础而实施早期教育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把“根脚”夯实。只有发展的根脚打得深,坚实且牢固,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发展的后劲,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孩子发展的根脚打得是否坚固,也是影响(甚至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要受到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究竟最后朝哪个方向发展,是很难预知的。如果基础打得过于狭窄,不但将来的发展水平会受到很大制约,而且发展方向的选择也要受到很大限制。而发展方向如果没有选择的余地,又将直接限制发展的水平。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园安排的学习和活动内容要尽量丰富,要广泛发展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最好不要给孩子过早地定向,因为过早定向往往会以牺牲全面发展为代价,反而得不偿失。

把基础尽量打得“宽广”一些,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就会更宽广一些,就可以有更多选择,成功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一些。把基础尽量打得“厚实”一些,孩子以后的发展资源就会更丰富一些。“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获得的”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取得这样高的成就的。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您认为在您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的?”

很显然,记者所指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与“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有直接关系的。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时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在有些人看来,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必定是在某一所著名的大学、著名的实验室,有幸遇到了有关专业的知名老师,从而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却似乎“答非所问”。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在大学或实验室里学到的,而是在幼儿园学到的;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多方面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令人回味。

在笔者的印象中,科学家善于思考、讲究实事求是,绝不会用假话“忽悠”人。笔者深信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坚信不疑的结论。他虽然似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绝不轻率,这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切身体会。

从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1)早期教育是奠基工程,不仅是孩子上小学的“预科”,还对人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基础打得好,会终身受益。(2)在早期教育阶段,比起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多方面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东西从表面来看,似乎与掌握知识、做学问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实,关系十分密切,不能忽视。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人生的风帆导入正确的航程

父母和老师虽然都喜欢孩子,但喜欢的程度却有所不同。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可以使父母或老师在众人面前炫耀,并给自己脸面添光彩的特长,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很多优点和长处(如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心地善良、团结友爱、谦让大度、乐于助人等),有些父母和老师还是觉得孩子“一无所长”,太“平庸”了,有时候甚至为有这样不“争气”的孩子感到自惭形秽,比别人矮半头。

如果孩子很聪明,智力发展水平比别的孩子高,在某些方面(如唱歌、跳舞、弹琴、书法、绘画、武术等)有一技之长,即使在品行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父母和老师也会将其视为不可多得的“宝贝”“天使”,爱得不得了。一有机会,父母和老师就在人前显摆孩子的才能,以博得别人的“喝彩”。

在有的父母和老师看来,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完人”。虽然这个孩子有明显的缺点或坏习惯,但这些父母与老师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如果有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或坏习惯,这些父母和老师就有可能有意文过饰非,替孩子百般遮掩,大有“一俊遮百丑”之嫌。

古人说过:“吴王好剑客,国人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说,吴王喜欢武艺高强的人,尤其喜欢剑客。吴国的男人为了获得吴王的赏识和重用,就纷纷练习剑术。因此,许多吴国男人的脸上都留下了练剑时被剑刺的伤痕。楚王有一个偏好,特别喜欢细腰的女人。为了迎合楚王的喜好,博得楚王的宠爱,宫女们纷纷节食,以达到瘦身的目的,不少宫女因此活活饿死。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父母和老师作为实施孩子早期教育的教育者,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会心领神会,想方设法迎合父母和老师的喜好,以赢得父母和老师的赏识。父母和老师的好恶,对于孩子来说,就像一根“指挥棒”,它引导孩子发展的方向。

如果父母和老师认为聪明伶俐是优点,品德好不好无关紧要,那么这种片面的审美观点就会成为评价孩子的标准,会导致孩子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无意中把孩子导入歧途。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感受能力极强,可塑性极大。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教育的起始,属于奠基性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作用非常大。只有基础教育方向正确,孩子的身心才会协调发展;如果基础教育方向不正确,把孩子的成长方向引导偏了,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这样的比喻很贴切。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基础教育的早期教育,稍有一点点偏差,就会造成孩子在未来发展中的巨大偏向或失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慎之又慎。

孩子们将来所面临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有文化、有知识,有一技之长或特殊才能;但是,如果缺乏其他方面的素质(如良好的品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交往、竞争、合作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等),就不会有什么作为。比如,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成就”,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高学历、不上班的“啃老族”现象,与早期教育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不无关系。

孩子长大以后,都要无一例外地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验、审查和考核。父母和教师对孩子可以有各自的评价标准,但不能代替社会的评价标准。社会实践才是最公正、最权威的评价标准,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严格而无情的“筛选”,并由社会实践决定弃取。《左传》中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说,谨慎地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毫不怠慢,就不会有窘迫之患。无论做什么事,开头非常重要。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和生活的最初引路人,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人生的风帆导入正确的航程。3. 过早定向,不宜提倡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策划、设计孩子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早早地就确定把孩子培养成×ד专家”,诸如钢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书法家、画家、舞蹈家、科学家、作家等,并且迫不及待地着手对孩子进行专门化的培养和训练。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成才,这无可厚非。但在孩子还不大懂事的时候,他们自己茫然不知究竟喜欢什么的时候,家长就确定其一生的发展方向,这难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过早“定向”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孩子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简称“定向”。这有点儿类似于过去广泛流传在我国民间的“抓周儿”习俗。“抓周儿”,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儿”这种习俗被越来越重视,在许多地方还会有组织地举行集体“抓周”活动,以此来庆祝孩子的生日。

其实,“抓周”只是对孩子的第一个生日的一种纪念仪式,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风俗习惯,也在客观上检验了家长是如何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抓周”不可能预测孩子的未来,孩子不管抓什么,都预示不了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性格和发展前途。一周岁的孩子抓什么物品,很可能是因为该物品距离近,便“信手拈来”;也有可能是某件东西耀眼夺目,便伸手获取。

刚满周岁的孩子,不可能理解某件物品代表什么职业、预示什么发展方向,其选择的依据也绝不是因为喜欢某种职业或性格如何,所选择的物品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不足为据。以孩子一时的兴趣来确定其一生的发展方向是靠不住的

现在,有很多家长根据孩子一时的兴趣来选择、确定其一生的发展方向,这也是靠不住的。

所谓“兴趣”,即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往往和人的需要相联系。

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兴趣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还是由事物结果所引起的,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依据产生的效能,兴趣可以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依据持续时间,兴趣可以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然而,单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兴趣是暂时的兴趣,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兴趣就消失了,这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孩子三四岁以后,就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选择性的态度。孩子的这种选择性的态度和表现出来的非同一般的热情,便是兴趣的萌芽。

儿童时期的兴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大多是偶然的、突发的。因此也是不稳定的。比如,小明见别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背诵唐诗,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家后他也缠着妈妈教他背唐诗。才过一两天,小明看到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画画画得好,还把那个小朋友的作品贴在了教室的墙上让大家欣赏,于是,小明又要爸爸教他画画。

这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兴趣的转移”,这是很常见的,表现在儿童身上并不奇怪。家长都是过来人,小时候差不多都有过这种经历。

学龄前儿童在心理上发育还很不成熟,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很不平衡,表现在心理上就是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兴趣指向不稳定。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兴趣是在实践中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兴趣会促使人去努力认识和探究。

然而,兴趣所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稳定而持久的兴趣,需要坚持不懈地深入钻研,并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这样的兴趣可以作为个人发展方向的依据;而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不稳定、不持久的兴趣,则不能作为选择发展方向的依据。然而,小孩子的兴趣一般都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认识能力水平比较低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多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受事物的外部形象或显著特征。如果某一事物引起孩子的关注、被孩子选择,那只是出于生理方面的需要,如新奇、新鲜、新颖、好看、好玩、刺激等。这种需要是浅层次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兴趣便即刻消失。

孩子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在对某一客观事物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学龄前儿童的肤浅认识不能作为确定孩子发展方向的依据。鼓励孩子体验多种兴趣爱好,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兴趣尚未稳定,就放任自流、视而不见,让孩子的兴趣自生自灭。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发展多种兴趣,努力扩展孩子的兴趣广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认真观察、审视,及时捕捉孩子兴趣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适当地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引导得当,那么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也有可能发展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要特别注意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更不能以家长的兴趣强迫孩子产生兴趣。强迫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的兴趣是被动的兴趣,即消极的兴趣,不能成为孩子实践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这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不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选择,因势利导,鼓励孩子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努力使之成为孩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积极兴趣。

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多种多样、包罗万象的。究竟哪个方面的智慧和才能会萌发和被挖掘出来,在学龄前是很难辨别清楚的。家长不能盲动。

是否有兴趣是决定孩子未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决定未来能否成功的“变数”是很多、很复杂的。

也就是说,孩子的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并不由某一个因素起决定作用,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很多变数是家长无法预测、控制和支配的,如环境、条件、时机、机遇等。

家长还要注意到,孩子的兴趣不仅取决于孩子个人的审美取向、价值追求,还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例如,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家庭经济条件、文化氛围、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的传统等,都会对孩子的兴趣产生影响。

过早地为孩子定向,既不能为孩子的专业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也不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

因此,为了孩子将来有更多的选择,家长不宜过早给孩子“确定发展方向”,最好是尽量创造条件,引导、鼓励孩子体验多种兴趣和爱好。4. 当孩子初露才华时

有的孩子,由于具有优质的先天素质——智力发达、聪明过人,再加上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庭环境好,家长对其精心培育,或为其在智力开发、特长发展方面大力投资,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在某个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引人注目的早慧儿童。比如,识字多,读书早,毛笔字写得好,画画画得好,提琴拉得好,钢琴弹得好,歌儿唱得好,舞蹈跳得好,等等。这些孩子往往还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获奖。

如果家里出了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给家长增光添彩,家长能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吗?“捧杀”威胁着才华初露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确是好苗子,若家长能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及时加以科学地培养和训练,大有成材的希望。家长为之自豪,老师为之骄傲,社会各界人士也不遗余力地为之叫好,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孩子大多面临着或经受着一种严峻的考验——“捧杀”。

当今社会上,“小书法家”“小钢琴家”“小画家”“小数学家”“小发明家”“小歌唱家”“神童”“奇童”“天才”等,高帽子头衔满天飞!小小的孩子,今天出席表彰会,明天出席招待会,后天又在电视台当众表演,所到之处,都是掌声、鲜花、奖品、奖状、荣誉。

人们竞相这样做,应当承认都是出于好意,是为了鼓励这些孩子继续努力,促使其更上一层楼。但对年纪小的孩子如此过誉,究竟会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打上什么样的烙印呢?这都值得人们认真、冷静地思索。“聪明过人”“智慧超群”“出类拔萃”“无与伦比”“天才”“神奇”……听多了这些夸耀、恭维的赞誉,孩子们很容易自我膨胀,认为自己的确已经“了不起”了。

假如这些孩子成天陷入盲目地自我陶醉之中,扬扬得意,还会有追求上进的欲望吗?还会继续刻苦学习、训练,不断提高吗?弄不好,还会把这些孩子“吹”得神魂颠倒、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停滞不前、前功尽弃,最终一事无成。“捧杀”就像一把“软刀子”,正在威胁着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们!家长们应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警惕防范!历史的教训值得吸取

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

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不少的“神童”。有的记忆力特别强,善于背书,“读一遍,诵之若流”;有的善于属对、赋诗;有的思维敏捷,言语机智;有的遇事有胆、有识;等等,从小就表现出了特殊的禀赋和非凡的才能。据记载,仅宋朝就出现了几百个。遗憾的是,最后成才者却是寥寥无几。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人们“有情地捧杀”了。

过去的“神童”,绝大多数一生平平庸庸,一无所成。比如,宋朝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提到的方仲永,小时候非常聪明,他家世代务农,家族中没有读书人,可他四五岁时却神奇般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谁见了都夸奖、赞赏他。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写的诗就大不如以前了。到二十岁时,甚至“泯然众人矣”。

有的“神童”,不仅在学业和事业上一无建树,甚至是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潦倒终生。比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被举为神童的蔡伯郗,三岁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受到宋真宗的极大赏识,曾亲自为其赐诗:“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圣时。”并授予这个三岁的孩子“秘书省正字”的官职,让他在东宫伴太子(宋仁宗)读书。应当说,他有很优越的学习进取的条件。但是,当蔡伯郗处于那样高的社会地位时,却不思学习,养尊处优,吃喝玩乐。最终,昔日的才华荡然无存,蔡伯郗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靠向皇帝讨恩赏苟活到八十多岁,最终落得个潦倒不堪。后世人叹之曰:“碌碌无为,乞食终生,三岁之‘神童’安在?”这种凄惨的结局,和人们对其过分地吹捧、皇帝过早地对其赐予官职,不无关系。要紧的是家长不能忘乎所以

年龄尚幼的孩子,心灵是很脆弱的。不论是对其压抑、打击,还是对其过誉、吹捧,他都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具有非凡才能的孩子,还能够经得起过誉的考验,头脑比较清醒;有的则开始流露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思想苗头,心灵受到了污染,荣誉已经成为束缚他们进步的桎梏。比如,有的孩子自以为已经“功成名就”,不是“普通人”,摆起了“名人的架子”,盛气凌人,凡人不理,看不起同学、老师、家长;有的自以为“高人一等”“身价百倍”,滋长了“名人的脾气”,出门要乘小汽车,住高级宾馆;有的盲目自满,不求上进,得家长哄着、求着或用重金“收买”才继续“为家长”学习……这些现象的出现,恐怕是家长始料不及的。

孩子身上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会使人们担心。但是,这并不可怕。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尚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加强教育,就可以逐步改正那些错误的思想,得以继续健康成长。

让人感到可怕的是,有些孩子的父母,面对“捧杀”的危险,失去了应有的警觉,甚至自己先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的孩子的确与众不同,陶醉于“显耀门楣、光宗耀祖”的世俗思想。就像宋朝方仲永的父亲那样,面对初露才华的孩子,不对其继续进行培养,而是得意忘形,每天带领孩子到处去给有钱人家表演作诗。结果,把这个很有才华的孩子的前程给毁了。家长的这种思想情绪是很危险的,应当将其摈弃。

家长要把眼光看得长远一点,清醒地认识到:你的孩子仅仅是“才华初露”,并没有真正成才,还必须继续刻苦努力,更上一层楼。家长必须时刻提醒孩子,正确认识、估价自己,戒骄戒躁,鼓励他们继续进取,当好孩子思想上的“哨兵”“警卫员”。家长一旦发现不好的思想苗头,要及时提醒,立即纠正,把不良的思想消灭在萌芽之中。

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要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培养、训练和刻苦修炼的过程。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满招损、谦受益等道理,不懈地努力追求、进取。父母如果沾沾自喜于孩子的“一得之功”,沉溺于孩子现有成绩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就有可能将本来发展苗头不错的孩子“毁于一旦”。家长头脑清醒是孩子成功的保证

成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清醒的父母。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卡尔·威特的父亲,在威特初露才华时,就头脑特别清醒。小威特当时非常聪明,但他的父亲老威特却非常忌讳别人称他儿子为“神童”,自己也从不当面表扬、夸赞他的儿子。

有一次,一位督学慕名而来,想考一考小威特,老威特同意了。但他跟督学约定一条:“不管考得怎么样,都不要当面称赞我的儿子。”考试时,督学故意出了一些难题,然而,小威特解答得非常顺利。督学大为吃惊,禁不住脱口夸赞道:“啊呀,他简直超过了我们的学者!”老威特一听,赶快纠正说:“哪里,哪里,这是因为儿子这半年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

督学紧接着又出了当时大数学家欧拉考虑了三天才做出来的一道题,小威特只用了一杯茶的工夫,又解出来了。督学更是惊讶不已,竟完全忘记与老威特的约定,激动地向老威特祝贺:“我应该说,你儿子胜过了欧拉!”老威特更不高兴了,在桌子下面狠狠地掐了一下督学的手,非常严肃地说:“瞎鸟有时也能捡到豆粒,他这也是偶然的。”

就这样,小威特在老威特的教育和引导下,一直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避免了某些一度被誉为“神童”的孩子常犯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毛病,从而也避免了常见的“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二十岁成庸人”的厄运。小威特不断进取,做学问的锐气一直盛而不衰,他九岁考上莱比锡大学,十三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被授予法学博士,并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

老威特对小威特的态度,很值得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的家长效法。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最初塑造孩子人格的雕塑师。正所谓“打铁先得自身硬”“课子课孙先课己”,家长要有效地避免那些本来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夭折”,不使他们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家长还应当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地看待孩子得到的荣誉和受到的夸赞,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谨防“捧杀”孩子。5. 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近些年来,不断地有人推出所谓“培养神童”的“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还有人自我吹嘘“揭开了神童之谜”,鼓吹“儿童个个是神童”“儿童个个是天才”,扬言“要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似乎那些人开办的培训班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完全是商家自吹自擂的、根本无法兑现的虚假广告词。家长切莫上当。何谓“神童”?

何谓“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或“圣童”,国外则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如古人所说:“有特禀异质,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册府元龟·总录部·幼敏》)。也就是说,神童是指那些才赋优异、幼而敏慧、绝伦逸群、超凡入圣的孩子。

笔者认为,“神童”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或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还隐隐约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这些孩子之所以特别聪明,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外,似乎还有某种没有被揭示出来的原因,使人感觉有点“神秘”。正如孟子所说:“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也就是说,“神童”中的这个“神”,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出奇聪明的原因高深莫测,使人捉摸不透。

这种既“神奇”又“神秘”的孩子,从古到今,的确都曾经出现过。比如,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说的方仲永,他家祖辈务农,从没有人接触过笔墨纸砚这类文房四宝。但是,方仲永在四五岁时出人意料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并且“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人们感到非常惊讶,不可思议。因为方仲永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并没有提供足以使他成为“神童”的条件。

迄今为止,从所掌握的资料看,那些“神童”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足以使他们具有那么神奇和令人不可思议的本领。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做出的结论:“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神童之谜至今未被解开。

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并不等于不存在。不能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正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有的人吹嘘已经“揭开了神童之谜”,这不是事实,而是欺骗舆论!“神童”是凤毛麟角

古今中外,能称得上“神童”的只是极个别孩子,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把概念的“内含”和“外延”任意扩大,随意夸大事实;更不能“偷换概念”,把那些通过“强制性”“掠夺式”地超强化训练,从而将具有某种特长的孩子也称之为“神童”。那些孩子只能称之为“比较聪明或很聪明的孩子”,不能称之为“神童”。因为他们既不“神奇”,也不“神秘”。如果把那些比一般孩子“稍微聪明一点”的孩子,都称之为“神童”,说“儿童个个是神童”,能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那就太庸俗化了,实际上也就无所谓“神童”了。

然而,有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急火燎”,在“神童教育”广告的煽动和撩拨下,甚至达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地步;再加上又不大懂得教育和心理科学,在广告词的诱惑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制造神童”的行列,或争先恐后地让孩子报考少年班,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结果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曾经制作过一期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某学生退学的节目,笔者被邀请为嘉宾。那个孩子来自东北某地,在同龄孩子中出类拔萃,进入了少年班。因为在少年班中学生们的竞争十分激烈,他实在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只好中途退学,重新报考了大学的普通班。

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有许多家长醒悟过来,恢复了平和的心境。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神童”的成因?眼下,社会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似乎是“无懈可击”的说法:“人是环境(包括教育)的产物。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神童’当然是培养出来的。”

乍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道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推理”而已,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如果这种推理成立,家长或老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来,那么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神童”来。

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而成为“神童”的,往往在一个家庭里只有他(她)“那一个”,目前也并没有发现所有子女全都成为“神童”的“神童家族”“神童世家”的记录。2003年,由笔者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神童》丛书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神童,没有一个家庭同时出现一个以上神童,充分证明了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19世纪初期,德国乡村牧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八九岁时就能说6国语言,通晓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擅长数学。9岁就考入莱比锡大学,后又转入洛廷根大学。由于学识渊博,14岁便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在瑞士教育家裴斯特洛齐的劝说下,老威特还把他将儿子培养成为真正“神童”的“经验”,写成了一部题为“卡尔·威特之教育”的书,至今还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如果能够“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位老威特先生应当最有资格。然而,在他的后代中,并没有发现他再培养、造就出第二个“神童威特”的记载。如果“成批地制造神童”有可能,老威特何乐而不为呢?看来,不是“不为”,而是“不能”。

由此,笔者大胆地提出一个论断: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神童”的形成,除了有良好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而后者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假设”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并不表示不存在。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在生理机制上的先天差异是微乎其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和搬运夫之间的原始差异”,只不过就像“家犬和野犬之间的差异”。但也不能否认,极个别人的生理机制与一般人的先天差异确实很大。比如,国外就有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确实与众不同。最近,医生对我国“国际象棋皇后”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所以,必须承认、正视这一点。否则,就无法解释“出生于并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接受同样教育的亲兄弟姐妹,智力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甚至相差悬殊”这种非常普遍的事实。

笔者并不否定教育和环境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是反对推崇“遗传素质决定论”“宿命论”,被无所作为的思想所桎梏,从而放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笔者希望普天下所有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不要相信“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无限夸大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完全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甚至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强制性”的所谓“智力开发”。

笔者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赶快从黄粱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中来,把孩子当成普通儿童,从实际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扎扎实实地培养、教育、训练孩子,不要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赶鸭子上架”,做揠苗助长的蠢事。第2章急功近利的思想要不得1. 幼儿学习“奥数”得不偿失

日前,中小学“奥数班”越来越受家长关注,并且日趋低龄化和功利化,这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有关规定或采取相关措施,严令禁止举办“奥数班”,并叫停各种“奥赛”。

然而,在有些城市,“奥数班”却堂而皇之进了幼儿园,吸引了众多年轻家长。何谓“奥数”“奥赛”

许多家长热衷于带领孩子追随“奥数”“奥赛”,但对“奥数”和“奥赛”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种追随有很强的盲目性。

在国际上,确实有“奥数”和“奥赛”,但一般只是在中学生中进行,而且也只有少数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是一项以数学为内容,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国际性竞赛活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大学入学考试。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在“奥赛”中冲到顶峰的人则凤毛麟角。现在,IMO已成为一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也是公认的水平最高的中学生数学竞赛。

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在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倡导下,由中国数学理事会发起,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城市首先举办了高中数学竞赛。

近年来,中国选手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突飞猛进。“奥数”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引导少年积极向上、主动探索、健康成长的一项有益活动。在“奥数”题目中,有许多涉及实际应用的问题,如计数、图论、逻辑、抽屉原理等。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都需要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进行分析、归纳,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一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揭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学概念及其关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奥数”的这一教育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我国出现了各种民办“奥赛”,各种与“奥数”相关的“占坑班”得到猛烈发展,导致大部分学生开始讨厌“奥数”,甚至讨厌数学。学习“奥数”得不偿失

有人说,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奥数”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数学启蒙教育”。果真是这样吗?

什么是“启蒙”?启蒙是开启蒙昧,使初学的人得到最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何谓“基本”?即基础,事物的起始。何谓“入门”?即学习初级、初步的知识。

然而,幼儿在“奥数”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却既不“启蒙”,又不“基本”。比如:“博弈哥哥有4个苹果,东东姐姐有3个苹果,西西妹妹有5个苹果。博弈哥哥给西西妹妹1个后,西西妹妹吃了3个,这时三个人谁的苹果多?”“动物园里有一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奥数”的学习内容难度是相当大的,绝大多数的题目是成年人(甚至数学家)都做不出来的。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南开大学任教时,有一些孩子手拿着“奥数”题目来请教他,陈省身看了看说:“不会做。”

学前儿童的思维,最初只是直觉行动思维,中期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到后期才具有抽象思维的萌芽。学前儿童的知识学习也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而“奥数”的内容,就像上述两道题目那样,一般都十分抽象、难以理解,幼儿不可能做出这样深奥的题目。即使老师进行讲解,孩子也不一定能够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幼儿阶段的数学课最重要的目的是积累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基本数学概念的感知和初步理解,了解数学方法并形成思维习惯。学前儿童还没有真正学过数学,就一跃进行这样的“奥数”培训,导致其在小学正式学数学的时候却自以为掌握了数学知识,反而降低了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其“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在得不偿失。

迫使学前儿童学习根本不能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会打乱幼儿心理发展的秩序,结果只能导致他们“厌其苦”“畏其学”,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伤害他们的身体与心理。

所以,“让幼儿学习‘奥数’是为了幼儿接受‘数学启蒙教育’”的说法让人难以信服。学“奥数”会使孩子失去快乐童年

据说,在幼儿园进行“奥数”教学,目的是做好“幼小衔接,引导孩子动手学数学,轻轻松松走进数学王国”。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种说法不过是一个幌子,是对不懂数学教学的家长和孩子的误导和欺骗。

学前儿童还没有真正学过数学,就一跃进行“奥数”培训,这显然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超越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典型的揠苗助长。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但是,有些东西学了未必是件好事,“奥数”就属于此类内容。

学过“奥数”的人都知道,小学的“奥数”题中有很多是初中的数学题,初中的“奥数”题中有很多是高中的数学题,而高中的“奥数”题中有很多则是高等数学的题目。依次推理,学前儿童学“奥数”学的是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小学的数学题。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遇到太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间久了,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其没信心学好数学。“奥数”只适合极少数有数学天赋的人学习,而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学习“奥数”只是一段痛苦的经历。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曾在“两会”中给在座的委员们出了一道“幼升小”的数学试题:“1到9九个数,按照规则给它们分类,比如1、3、5、7、9和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么1378、59、246是按照什么规则将它们分为三类的?”

不少委员都给出了答案,但均被孙惠玲否定了。谁也没想到,答案是“按照声调来分。1378都是第一声,59都是第三声,246都是第四声”。孙惠玲说出答案后,现场立刻“炸开了锅”:“天啊,那怎么能想得到?”“为什么要考这样的题目?”这样的考题让在场所有的教育专家都摸不着头脑。

像这样离奇的“奥数”知识,实际上就是“脑筋急转弯”,这跟数学根本不搭界,成年人尚且摸不着头脑,更何况是未入小学的学龄前儿童?只能“如堕五里雾中”。让学前儿童学习这些所谓的“奥数”,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可想而知。

学龄前儿童需要的是快乐地学习、进取地学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正在一刻不停地观察世界,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来学习丰富的感性知识,提升自己认识世界,并与这个世界进行积极互动的能力。为何要为了所谓孩子的“将来”,让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埋首于号称开发智力的“奥数”,而失去体验多彩童年大好时光的机会呢?学“奥数”不利于提升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从小学正式开始的,幼儿园进行的数学常识的学习是结合日常生活随机进行的: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手段探索事物……培养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其进入小学之后正式学习数学打基础。然而,像这样的“奥数”学习,只能削弱孩子对数学学习的期待和兴趣。

著名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说:“孩子应该对自己学的东西感兴趣,应该学得全面。‘奥数’不是很全面和丰盛的,很多本应该学的东西没有涉及。而且那些太难、太刁钻的‘奥数’题目很可能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奥数’不应成为孩子们的噩梦。”他还说:“真正好的数学家对于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有很全面的兴趣和了解,单纯的‘奥数’训练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们总是习惯于解决别人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问题,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

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安德烈·奥昆科夫教授说:“我从来没上过‘奥数’课,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前儿童的“奥数”教育不但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而且违背了数学学习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数学兴趣是一种内在的、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较稳定的学科兴趣,而不是外在的、一时的、好玩的兴趣。数学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它是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前提、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开设“奥数”,并不能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正如中国著名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所说的那样:“‘奥数’强化班可能抹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失去愉快的童年,而且这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一点好处。初中生、小学生低龄学‘奥数’,全体学生的‘奥数’狂热现象不正常,别让‘奥数’阻碍孩子成长。”

客观地讲,“奥数”之所以侵入一些幼儿园,这其中有家长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社会原因。如果社会上没有把“奥数”考分、“奥数”培训与入学挂钩,恐怕就没有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去报名学习“奥数”。

在社会上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懂得幼儿数学教育的人。但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刻意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编写很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的广告,使许多家长难以抗拒诱惑。

一些幼儿园为了招生,标榜所谓的“办园特色”,曲意迎合某些家长不正常的心理需求,也加入幼儿“奥数培训”的队伍中,成为推波助澜者,实在不应该。2. 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一半的教育”难以承担“奠基”的重任

近年来,儿童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好现象。但是,有些儿童早期教育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其突出的表现是: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何谓“一半”?就是二分之一。“一半”对于一个完整事物来说,就是不全面。

所谓“一半的教育”,就是对孩子实施的教育不全面,“单打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顾此失彼”,教育内容片面,只偏于某一个方面。

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协调发展。那么,教育的内容就应当是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实施全面的教育,不可偏废。如果只进行“一半的教育”,舍弃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另一半”,置“另一半”于不顾,就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畸形。畸形的发展是不正常的,势必导致孩子缺乏发展的后劲,就不可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起始,是儿童一生身心发展的奠基工程。

孩子在小时候,“心之未有所主”,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对教育和训练的接受能力也相当强。在这个时期,无论对孩子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和训练,无论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而早期教育造成的影响和留下的烙印,是很难改变的。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早期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会有益于孩子终生的发展。如果在早期教育的方向上出现小的偏差,就会使孩子以后的发展中出现巨大的偏向。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应当慎之又慎,千万不能盲目,不能搞片面性。一定要“全面抓”“抓全面”,不能有任何偏颇。只抓智育,忽视德育

一提到早期教育,有的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智力开发,把早期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智育”,眼睛只盯着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要求很高、很具体,也舍得投入时间、精力,抓得紧,毫不放松。

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家长往往把幼儿园的智力开发、知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幼儿园为了有充足的生源,也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狠抓幼儿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家长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在班里的名次等,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不仅是孩子开发智力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极好时机,还是对其进行道德启蒙和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家长如果只抓智育这“一半”,而错过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就很容易养成不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孩子一旦养成不良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将来纠正就会费很大的气力,甚至会毁掉孩子的终生。

孩子如果知识学不好就是“废品”,而在道德上如果出了问题就会是“危险品”,不仅危害自己,还危害社会。

品德和智力是儿童整体素质的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好,就会促使孩子智力的发展;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好,就会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中小学,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一般来说,文化学习成绩都很好;而学生文化学习成绩的退步,往往都是由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滑坡引起的。

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家长应当同样重视,两手同时抓。只抓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

有的家长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抓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而对孩子的能力(如动手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很不重视,事事都是由家长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

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促使孩子的智力发展,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这不是唯一的任务。

发展孩子的智力,学习文化知识,其目的不仅是使孩子有聪明的头脑,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而是最终要将智力和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能力”,就是能够用智力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这个转化不能实现,那么培养出的人只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脱离实际的“书呆子”。这种人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更谈不上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冲突。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养的,而实践反过来会促使孩子开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文化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能力强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能吃苦,头脑灵活,会动脑筋思考问题。

家长和教师要创造机会,支持、引导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把智力和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抓书本知识学习,忽视生活知识的学习

有的家长和教师认为知识全在书本上,或者认为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知识,将读书视为唯一的学习途径,因此只关注孩子早识字、早读书,不支持、不引导孩子走出家门,到社会上和大自然中学习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自然常识。

书本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间接经验,属于理性知识。书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形象思维,学习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该是学习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为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属于感性知识,对儿童来说是直接经验。学习感性知识是为学习、掌握理性知识打基础的,掌握直接经验是为掌握间接经验打基础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理解、掌握理性知识;直接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理解、掌握间接经验。这是唯物的认识论。

学龄前儿童兴趣广泛,富有探索精神,是掌握大量具体形象的生活常识和自然常识的极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让孩子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

实践证明,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自然常识孤陋寡闻、知之甚少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往往很难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理性知识。

中国的古人向来都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长既要督促孩子读有文字的书,也要引导他们“读”社会和自然这“无字的书”,向实际生活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感性知识,为将来学好理性知识奠定基础。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不能偏废。只抓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总和。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有的家长和教师平时只是注重培养、训练孩子的聪明头脑,而忽视了培养、训练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做事有始有终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这对孩子智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同等重要。二者就好比是一只鸟的两只翅膀。鸟儿如果只有一只翅膀,就不可能远走高飞。

智力因素又好比“资源”,非智力因素就好比“能源”。丰富的“资源”要靠充足的“能源”来开发。如果没有充足的“能源”,“资源”再丰富也难以开发利用。

要想孩子将来学习好,只是靠“小聪明”是不行的,还要有顽强进取、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果缺乏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将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同时进行培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