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4:11:31

点击下载

作者:朱选功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试读:

前言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而科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视。旧中国的科技事业机构残缺、人员不足、经费拮据、环境险恶,现代科学技术几乎一片空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国几代科学家们,在核物理、高空物理、人造卫星、生命科学、高温合金、特殊化学材料、爆炸力学、新型光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绩,使中国科技实力和知识储备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我国科技政策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1956年,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党中央的主持下,成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12个重点任务,对全国科研体制、人才使用方针、机构设置等做了规定。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教兴国成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发展高科技、应用新技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获得长足进步,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95年,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继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第3个重要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06年,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强调了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2.5%。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困难,优化研发资源配置难度在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理论与实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以及依靠什么创新等基本问题。强化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就是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舆论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立体化、全时段地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普及当代创新理论和方法,使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提高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营造浓厚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为引导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凝聚力量。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GDP的世界占比由2.7%迅速提高到目前的近15%,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今非昔比,这就要求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再次转变阶段,我国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作为支撑。而这一切的发展,都要依靠科技方面的投入,2016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均实现较快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总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与位列首位的美国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凭着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河南省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仅仅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能给河南省带来强劲的竞争力,河南省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南省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越来越协调。

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河南省的高校数量不够多且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外地工作,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撑,虽然有足够多的财政支撑,但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配置?在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中,不同类型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河南省目前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如何?在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目前在对相似问题的研究中,虽然有不少的成果,但是研究缺乏系统性,不能为河南省经济与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在《河南省经济发展动因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以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两本书中,笔者系统地介绍了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动因,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2017年,笔者开始了对本书的创作。本书与以上两本书相比,除研究方法与逻辑思维有所传承外,其余的,完全是一本新作。

在对科技投入、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研究。在对河南省科技投入进行宏观把握的基础上,结合2005—2016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河南科技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提供的基础数据,从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财政科技投入、R&D经费投入、R&D经费构成、R&D经费使用情况、科技人力投入与科技投入投向、科技产出情况等维度对河南省科技投入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剖析,同时,笔者还将反映河南省科技投入的相关指标与其他省份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了河南省科技投入的趋势以及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最后根据数据整合得到的结果,总结了河南省在科技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现状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总况、产业结构调整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城镇化发展历程四个方面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进行了梳理。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总况的研究中,通过对1978—2016年全国和河南省GDP增速的研究,笔者得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要高于全国水平的结论。其次,笔者从河南省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变化、人均产值变化三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河南省的经济增长状况。同样,最后笔者分析了河南省在经济增长的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首先,在建立指标海选集的基础上,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GDP、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技术改造经费支出、R&D人员人均劳务费、每亿元GDP使用的R&D人员数、R&D人员全时当量、R&D课题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共九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重要的科技投入指标,并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根据标准化后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河南省科技投入水平指数;其次,分别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测算出各科技投入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最后,在以上实证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的方法测算出科技投入指标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这一具体指标的使用类型、执行机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以及贡献率。该部分得出如下的结论:无论是灰色绝对关联度还是灰色相对关联度,最终算出来的与经济增长关系最小的指标分别是R&D课题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各不同指标对GDP的影响处于波动的状态,高等院校对GDP的影响波动最大,影响也最大,企业对GDP的影响波动范围次之,科研机构对GDP的影响波动最为平缓,影响也最小。

第三,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研究。深入了解协调度的内涵以及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评价方法,建立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两个子系统,选取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水平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会立刻出现,2007—2011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虽然科技投入力度也有所增强,尤其是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科技投入综合指数一度超过经济发展指数,但短期内科技投入仍难以协调经济增长的发展。到2012年,科技投入的后发力量开始显现出来,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达到基本协调的状态,2012—2016年,前两年经济增长综合指数高于科技投入综合指数,后三年科技投入综合指数高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但两者总体相差不大,这也使得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系统达到了协调发展的状态且协调发展指数逐渐升高。

第四,提高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研究。该部分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也是对之前实证研究的总结。遵循全面性、针对性的原则,笔者从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倡导创新精神、加强科技开放与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并且在每个方面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于本书的创新点,笔者归纳为两点:

第一,分析角度创新。目前对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大多是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从定量角度分析的比较少。本书以历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大量的统计方法,对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保证得到的结果针对性、科学性较强。另外,在研究科技投入不同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笔者从科技投入中R&D经费内部支出这一具体指标的使用类型和执行机构出发,研究每一个细小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第二,研究方法创新。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仅仅采用理论研究或者实证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书将理论与实证结合起来并糅合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测算出河南省科技投入水平指数;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测算出各科技投入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接着运用动态计量的方法测算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以及贡献率;最后运用主成分协调度法研究及评价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多种方法融合创新,使得计算更加准确。

在创作本书时,无数的科研人员正为河南省的崛起付出努力,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正在试行,在党中央和河南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步上都走得坚实。2018年4月18日,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郑州成功召开,确定了今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2018年6月27日,省长陈润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本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两个文件,听取了《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修订情况的汇报。正如省长陈润儿所总结:“全省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发展质量高于去年同期,主要指标好于发展预期,突出体现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市场需求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质量效益稳步增长、发展动能加快转化,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基础”,虽然转型困难重重,依然挡不住我们进步的决心和毅力。

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我们的路程很不平凡,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和一系列的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指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和系列讲话,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新时代赋予的大好机遇中,我们干成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科技、经济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河南省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河南省各项战略的实施尽一份绵薄之力。朱选功2018年7月23日于德园第一章 导论

21世纪,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本动力,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科技水平的先决条件,更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立足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考虑到河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机遇期,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投入的认识,加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期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主体战略。然而,河南省目前在科技进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滞后性。因此,全方位深入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可以提高科技投入的水平,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科技引领发展,科技改变世界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科技创新一直存在,19世纪末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成为科学、技术、经济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而之后,主要表现为: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经济的发展。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进入持续低迷状态,各主要国家经济体都把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作为主要策略。目前,各国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第一,全球新旧动能转换促使科技创新步伐在日益加快,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日益显著。随着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科技创新开始逐步活跃起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孕育,给世界发展带来新希望和新契机。2017年全球研发总投入约为2.06366万亿美元,增幅为3.38%,与2016年3.75%的增幅相比略有放缓,并且,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进行,新的科技革命将有可能迅速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际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也将打破传统能源、原材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第二,科技影响力持续加大。科技影响力渗透在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带来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模式蓬勃发展,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模式成为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家之间经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提高本国的科技投入力度可以应对外部经济变化冲击带来的风险。二、科技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理念与时俱进,科技布局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提高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中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指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制约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动能的有序转换,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创新引领作用日渐凸显,新动能加快成长。五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1%,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提高到57.5%。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长,2017年分别为11.3%和13.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三、河南省科技投入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其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好中蕴新的态势。并且,河南省与经济体量大的省份相比,发展速度较快;与发展速度快的省份相比,经济体量较大,区域发展竞争中占据主动;在产业支撑、投资消费、城乡区域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转型发展处于重大关口。在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科技投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多年来备受学者们和政府领导的重视。2012年至2016年我省研发经费投入由310.78亿元增加到494.19亿元,增长了59.02%,年均增长12.29%,高于河南省GDP年均增长8.6%的速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4.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7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4.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全省科技工作以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开放创新聚资源、以协同创新增能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添活力,推动重点关键环节创新不断突破、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断开创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但是,河南省的科技投入水平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在人才方面,存在科技人才资源短缺,创新人才不足,高层次、高技能、高复合的创新人才匮乏,许多领域还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其次,在科研经费和成果方面,表现为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虽然有一些尖端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是不值得一提的,产学研体制不健全,承担国家级项目较少,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最后,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南省目前还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985工程”高校,只有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必要。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一)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本书需要借鉴的理论进行梳理,从宏观上对科技投入、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研究,掌握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探索科技投入的指标体系。(二)结合《河南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数据,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河南省在科技投入及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论证,提出可操作且与河南省科技投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对策。(三)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首先,本书以调研数据和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筛选出来的指标进行赋权,得出各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测度值;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科技投入的具体指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运用动态计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判断哪些科技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有动态影响,影响程度又如何,从而探寻科技投入要素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因此,基于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强省必须解决的难题,本书采用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技投入体制,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

关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厚,但是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且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1)通过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发现各种理论和模型的局限性和不足,为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测定方法奠定基础。(2)构建科技投入的指标体系,从多个指标入手,探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以往的文献主要集中在R&D经费等某一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全面系统,本书从科技投入的多个指标出发,试图找到科技投入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3)采用构建灰色关联度及VAR模型的方法,结合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河南省科技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及影响程度的大小。(二)现实意义

首先,对河南省的科技投入现状和经济增长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其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更多的人进行了解;其次,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及VAR模型,深入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准确把握科技的投入产出状况,从而达到科技投入的宣传作用;最后,客观评价科技投入的效果,有利于政府部门把握科技投入的方向、力度,使全省树立起合理进行科技投入的观念,并为河南省相关部门制定科技政策提供依据。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一、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掌握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调查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科技投入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以及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与此同时,本书还贯穿了跨学科研究法和系统科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分析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为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以及有关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策略参考。下面对本书采用的六种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著作的研究目的,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Springer等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文献获取资料,从而全面、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书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分析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历史和现状,掌握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做出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定位,得到与现实情况相比较的一些文献资料,对更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二)调查法

本书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科学方式,对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有关科技投入的部门进行调研,从而对调查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并结合文献资料和非参与观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筛选、赋权,以及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数据说明和图表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多种分析方法论述问题。首先,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概念、科技投入的构成和运作机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定量的灰色关联度和动态计量的VAR模型对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研究。整个著作里面包含对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现状的数据说明和图表分析,以及接下来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四)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本书的实证分析部分,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计量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贡献度,从而提出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合理化对策和建议。(五)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多方向地对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本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注重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管理学等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六)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本书在对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中,以及运用因子分析筛选指标的过程中等,采用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二、研究思路

本书在对以前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掌握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理论,探讨科技投入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和VAR模型实证分析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测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实证分析之前,先运用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然后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测算河南省与其他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为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从而,为提高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

依据研究思路,本书的章节结构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本书的创新点。其中,研究背景沿着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路展开,首先说明当下科技与经济的时代背景,其次是当前中国的形势,最后介绍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背景、特点与问题。

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国外关于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相对成熟,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本书主要从科技投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对国外的研究进行阐述;而国内关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为此,本书在对国内研究的阐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科技投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以及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研究;最后,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即研究述评。

第三章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第一节为科技投入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科技活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投入的概念界定及特点,科技投入的构成和科技投入的运作机理;第二节为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包含经济增长的含义与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第三节为两者之间的结合,即科技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主要包含科技投入促进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图。

第四章为河南省科技投入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该章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河南省科技投入的现状、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其中,第一节主要从五个具体的方面进行介绍,包括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和投入强度分析、财政科技投入情况、R&D经费投入构成及使用情况、科技人力投入与科技投入投向分析、科技产出情况分析;第二节主要是基于科技投入的现状,对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河南省经济增长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第一节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况、产业结构调整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城镇化发展历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是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均产值变化三个方面;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六章为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节内容,分别是河南省科技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技投入指数的测度、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其中,第一节主要包括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权重的设定方法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投入指数的测度模型,测算出科技投入的测评结果;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运用灰色关联度和VAR模型,多角度、定量研究和动态计量相结合地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度。

第七章为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发展及其评价。在第六章实证研究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再次论证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关系及协调度。第一节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内涵,解释了系统协调、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第二节为科技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现行评价方法及评述,主要是以往文献对该方面的研究;第三节为河南省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法律机制、政策机制;第四节为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评价,主要是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协调度测算。

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为提高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结论与展望。对策和结论是基于实证分析后的结果和问题提出的,展望主要是本书存在的缺陷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据此,建立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图1-1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两方面取得创新:(1)分析角度创新。针对河南科技、经济发展现象,对于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学者是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很少从定量角度分析。本书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事实为依据、用数字说话,对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在研究科技投入不同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还从科技投入中R&D经费内部支出这一具体指标的使用类型和执行机构出发,研究每一个细小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细小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但是,可以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前几期观察每一个具体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从而把握科技投入的重点和方向,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研究方法创新。总结以往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发现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不是采用理论研究就是采用实证研究,很少有学者将这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在实证研究方面也运用了很多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测算出河南省科技投入水平指数;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测算出各科技投入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大小;再次,运用动态计量的方法测算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以及贡献率;最后,运用主成分协调度法研究及评价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多种方法融合创新,使计算更加准确。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第一节 国外研究进展一、关于科技投入的理论研究(一)技术创新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过程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建立的过程。根据创新内容的不同,将创新分为五个类别,分别为:战略上的创新,如将某些产品引入到未被开辟的市场或者特定的产业尚未进入过的市场;产品的创新,制造出性能上、外观上或者使用功能有所改变或者从未出现过的新产品;在工艺上进行创新,生产时采用行业中尚未为人所用的新的生产方法;材料来源的创新,如获得新的供应商提供的新材料或者半成品;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打破员工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的组织形式。

20世纪初,熊彼特论证了变革对经济的非均衡性增长以及对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作为经济学说的核心,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消极论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技术创新理论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首次系统提出,熊彼特从生产要素组合、生产技术进步、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技术经济范式、国家创新体系等具体发展环节阐发对创新问题的经济学理解,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该理论重点强调了生产方法和技术的变革会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熊彼特也对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熊彼特认为处在企业和市场之外的科学发明虽然不受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但会受到潜在市场需求的影响。当这些科学发明可能产生的影响被企业家认识时,这些企业家或者经理人便会冒着创新风险参与其中。一旦创新发明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这批企业家或者经理人将在短期内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这也招致大批的模仿者争先涌入,此时,采用新科学技术的企业的垄断地位将会有所削弱,这就是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此模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把技术当成外生变量,没有对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

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科学技术本身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均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创新与变革再一次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推动了各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规律以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这一时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典型的研究成果有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理论。(二)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大量收集技术创新扩散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并对技术创新进行了专门的定义。在这一时期,除经济学家外,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关注。80年代以后,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政府的管理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是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的基础,早期国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的研究都能看出该理论的影子,后来学者从创新理论中提炼出技术创新扩散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生态学、物理化等多门学科中,关于技术创新扩散的原理主要有罗杰斯的传播论、熊彼特的替代论、曼斯菲尔德的学习论和Geinganum的博弈论。

当前的国际学术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重要成果,首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扩散理论又称为传播论,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罗杰斯对新技术的传播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罗杰斯认为扩散源于创新,扩散过程中未来采用者逐渐减少,直至为零时扩散结束,从新技术本身的特征考虑,新技术的显示性、先进性、兼容性、复杂性以及易用性是影响新技术传播普及速度的五大因素。其中显示性是指新技术被公众了解的程度,兼容性是指新技术与潜在用户过去的经验、现有的价值观等的一致性程度。

曼斯菲尔德认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扩散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扩散是一个学习过程且技术创新扩散受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新技术的相对盈利率、新技术的模仿比例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另外,某项技术被企业初次采用的时间、旧设备置换前的使用时间、工业部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销售量的年增长率,以及该项新技术被初次采用时所处的经济周期为影响技术扩散的补充因素。Geinganum的博弈论认为,垄断博弈均衡会导致潜在采用者在不同的时期采用新产品,从而形成扩散曲线。(三)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理论

市场结构和创新相关的理论实质就是竞争和垄断市场体制下创新的相对动力比较。关于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理论,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垄断的结构更有利于创新,这种观点由熊彼特提出,因此也被称为熊彼特假说,另一种观点认为竞争的结构更有优势,这种观点由阿罗(1962)提出,他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技术创新收益大于垄断市场的收益。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比垄断市场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相反观点的核心区别总结为:对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新技术的能力和速度的不同假设。还有一种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一定的认可,该观点由曼斯菲尔德提出,即认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函数关系是非单调的,而是一种倒“U”形关系,随着垄断势力、企业研发投入或者企业规模的增加,技术创新逐渐达到最高,此时关键性的技术大量输出,但垄断势力、企业研发投入或者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起到的促进作用为零,并且再增加只会抑制技术创新的发展。

关于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早期研究中,有两篇权威文献必然会提到,一篇是Scherer(1965)的《创新产出与市场力量变量并不存在系统关系》,该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创新和市场力量的相关关系;另一篇由Comanor(1967)所写,文章对于集中度与创新关系的研究更为复杂,Comanor重点强调了集中度与产品差异化的互动作用对研发支出的影响。Scherer和Comanor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的技术专用性问题,此后在对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验证中,很多学者也开始引入对不同产业和产品市场的分类。

基于垄断竞争理论,经济学家施瓦茨和卡曼也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的观点如下:①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程度。②对创新最有利的市场结构为:处于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之间。③按照推动技术创新力量来源,可以分为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和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

Aghion等(2005)做了相关的经验研究。他们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竞争会产生逃离竞争效应和熊彼特效应两种效应,逃离竞争效应的意思是竞争带来的创新者利润增加,熊彼特效应是说竞争会使落后者的创新积极性下降。二、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过程就是经济学家寻求经济增长动因的过程。自1776年《国富论》出版以来,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探索就没有停息过,综合来看,国外学者对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经济增长的规律,二是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侧重也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传统增长理论中的外生变量如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技术转让等要素也转变为内生变量来研究,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拉姆齐1928年的经典论文为分水岭,国外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具体的发展状况归纳如下:(一)古典增长理论(1928年以前)

此阶段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奠基阶段。古典增长理论先后跨越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两个范式,所以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包含很多特征完全不同的增长理论。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积累或技术变化的长期结果。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是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将增长理论与经济理论完全结合起来的一代人。亚当•斯密的重要思想主要在《国富论》中体现出来,“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理论是该书的核心理论,斯密认为分工是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国民财富增长的关键起点,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另外,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与国民财富的增加是等同的,而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有两条基本的路径,分别为: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提高劳动技能,基于此观点,斯密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于实际生产领域。他认为提高劳动分工水平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提高劳动效率等同于增加产出,而产出增加又引起了资本利润和劳动者工资的增加,因此可以说劳动分工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财富的增加将转换为更多的资本积累,这进一步促进劳动分工的深化,如此循环,从而推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总之,斯密认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其以资本积累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与斯密不同,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侧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立新的经济理论,找到使国民财富更迅速增长的方法。1817年,李嘉图完成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在本书中,李嘉图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既批判又继承,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的对立关系,从而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另外,李嘉图对经济增长还有如下一些观点:①否认了经济增长是在资源无限供给的条件下进行的。②指出一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国家长期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③承认经济增长过程是利益变动转移的过程。李嘉图增长思想的基础和精髓为:从利益分割变化与增长主体关系分析持久增长的条件,该观点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侧重于论述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两者关系,这是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特点,这种特点在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充分地体现出来,人口陷阱理论传递了这样的思想: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与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生存资料存在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必将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使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达到一种稳定的均衡。将人口增长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是马尔萨斯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之处。人口理论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的协调,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从而成为现代理论的开端。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又被称为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受到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推动而形成。将数量分析与应用社会科学的政策问题相结合是该理论的一大特点。另外,巴罗将经济增长从数量纳入了质量的研究范畴,这也是该理论被称为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的原因。

卡斯—库普曼斯—拉姆齐(Cass-Koopmans-Ramesy)模型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经典模型,该模型的假设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通过构建消费者和企业行为模型,得到在均衡时经济中各人均变量的增长率均等于技术进步率的结论。(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1928年以后)

该阶段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有两个研究起点,如果从研究的内容看,哈罗德—多马模型(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的出现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将凯恩斯的思想动态化的典型例子,它试图将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引入到凯恩斯的短期,这一理论奠定了现代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如果从方法上具备了研究动态问题的角度来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起点开始于1928年的拉姆齐。1928年,英国经济学家弗兰克•拉姆齐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储蓄的一个数理理论”的经典论文并在此论文中提到了拉姆齐模型,该模型分析最优经济增长,推导满足最优路径的跨时条件,阐述了动态非货币均衡模型中的消费和资本积累原理。

索罗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索罗模型主要对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①人口增长率、储蓄率以及技术进步率等反映国家长期生活水平的指标之间的关系。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经济增长的状态研究。③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说,是否存在贫穷国家赶超富裕国家的经济力量。同时,索罗模型强调了单纯物质资本积累带来的增长极限。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主要考察了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要素衡量经济,他强调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组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把“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从此,技术进步理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学者们将其命名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最大差别在于假设条件的改变,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增长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来研究。相比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视角更加开阔,它在经济增长模式中引入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提出了要素收益递增的假定,从而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做了全面的修正。“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而实现持续增长”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公司培训、正规教育、在职经验等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这些都是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因素。

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完全竞争假设条件过于严格,限制了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二是完全竞争假设无法较好地描述技术商品的特性: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并使一些内生增长模型产生逻辑上的不一致。三、关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

在国外学者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中,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很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20世纪60年代,丹尼森(1962)根据美国的历史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增长速度方程对世界上10个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估计,以期从中寻找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度量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以此研究结果作为美国加速经济增长的参考,该研究对技术进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索罗(1957)提出了中性技术进步假设条件下的索罗剩余,索罗剩余是指除劳动和资本投资贡献外,综合要素生产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即同样数量规模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下,因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出额外增加。根据该理论,索罗计算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索罗剩余认为经济增长的背后有科技进步因素的推动,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函数的研究。

罗默(1990)将技术进步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并将技术进步引入生产函数中,发现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可以大大避免,从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可以得到保持。

格里利切斯(1986)探索了科技投入对生产力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投入的支出对生产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R&D投入对生产力的提高作用尤其明显。

加里•S. 贝克尔(1992)等比较了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科技投入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认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对10个主要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国家的数据,得出R&D投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要来源的结论。而琼斯•查理斯(1998)对10个主要发达国家进行研究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引入了科技进步这一经济要素,用以预测工业产业或大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一种经济数学分析模型。

此外,Guellec(2001)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长期影响。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一、对科技投入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由于信息不对称且科研经费在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易计算,我国在科技投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科技投入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此类问题对策的研究成为学术中的热点问题,本书将近年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总如下:

2001年我国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在此背景下,董书礼、刘彦(2004)和房汉廷、金延新(2003)等研究了WTO规则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认为我国应该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以及共性技术的科技投入,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彭鹏、李丽亚(2003)、郭阳(2003)、王小利(2005)和赵宇、杨宏(2006)均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彭鹏、李丽亚与郭阳侧重分析我国在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结构现状以及在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而王小利、赵宇和杨宏则着重研究了解决我国财政科技投入问题的措施。

王钟伟(2004)对我国科技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指出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在总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科技支出路径不合理、科技投入与我国当前所处阶段不相适应等,建议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强化科技投入法制环境。

余小方、李媚青、余振乾(2004)对陕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政府操作的层面,对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方向、科技投入结构以及科技投入方式进行了描述。

孙红梅、师萍、杨华(2006)基于科技项目管理的角度,对中国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中国科技项目管理中出现监管不严、统筹规划缺乏、条块分割严重、申报程序烦琐等问题。

李志学、井君慧(2007)对我国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强度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科技投入机制改革滞后、企业科技投入低以及固定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

郑小玲(2007)经过分析认为福建省在科技投入中存在R&D投入总量不足、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偏低以及科技投入产出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要推进福建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形成“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融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体系。

李博(2009)将科技投入划分为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科研经费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的现状,指出我国科技投入存在投入强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科技产出效率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教育部门的研发能力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

何瑛、黄婕(2011)基于全国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改善我国科技投入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方东霖(2012)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投入管理不健全、财政科技总投入量不足、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投入方式不科学四个方面。

毛世平(2013)深入剖析了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问题,发现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问题有四点,分别为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水平绝对值低于全国科研机构的人均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水平,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支出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科技经费中非竞争性经费的比例过低,科学事业费中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

陈玉佩(2016)、聂亚丽(2017)梳理了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体系的对策。另外,聂亚丽认为科技支出已经成为中国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要注重完善相应机制体制等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马大勇(2018)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当前我国财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