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6:21:3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凯元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交币

社交币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社交币作者:张凯元排版:吱吱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ISBN:9787514349955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社交币,互联网时代最值得拥有的资本

低头刷手机,抬头看电脑,这已然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常态。有人说,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有些人却偏偏从中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这些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率先认识到了社交币的价值与威力。

社交币,简言之就是在社交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这个概念之所以现在才被提出来,是因为近几年来,社交活动的重心开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线上社交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具有非同一般的传播性,这使得社交具备了“流通(传播)的价值”;第二就是更容易被统计,这使得社交币成为一种可以被量化的东西。

流通性+量化性是传统货币的两大特点,当这两个特点在线上社交过程中开始显现的时候,也就顺水推舟地促成了社交币的出现。

上面这段话看起来有些生涩,对于我们刚接触社交币概念的读者而言不是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社交币的意义。

相信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也是微博、朋友圈、博客的使用者,那么,当你在使用这些社交软件的时候,你的身份就是一个“信息发布者”。从现在开始,请你牢牢记住自己“信息发布者”这个身份,因为我们平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或经常会忽视自己的这一身份。

假设你的朋友圈好友有300人,那么作为一个信息发布者,你发布的每一条信息,就可能被300人看到。于是,你作为一个信息发布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你拥有“300普通社交币”。

下一步,你需要牢牢记住关于社交币的第二个概念:社交币不是现金,但是可以引导现金的走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你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刚买了一款XX的手机,没想到刚入手就出现了黑屏。真是烦心,下次决不会买这个牌子的手机了。”

在发布这条信息的时候,你可能只不过是想对别人发发牢骚而已,但事实上,这条信息会被你300个好友中至少10%的好友见到(根据统计,一条信息发布后,至少会被平台活跃用户的10%看到),那么这10%的朋友很可能在下次购买手机的时候就会避开你所抨击的那款手机。如此一来,本来可能会被用以消费这款手机的现金,被用在了别处,这是不是引导了资金的走向?

你可能会觉得,这也说不定啊,那300个朋友可能从来没打算过要买这个品牌的手机,那样的话,就根本没有影响任何事情啊。你说得没错,你的这条信息可能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我们现在假设另外一种情况:你的朋友圈人数不是300人,而是300万人,结果会怎样?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的朋友圈有300万人,你发布了那样一条消息,结果肯定是该品牌的手机供应商马上进入公关模式,在第一时间找到你,希望你删除这条信息。因为你的这条信息一定会对他们的销量造成影响,拉低他们的营收。所以,我们现在要引出第三个概念了,那就是:

社交币的价值随着社交规模的增长呈指数增长。

当你有1~300个朋友圈人数时,你的社交币价值是300普通社交币;但当你拥有了3000以上朋友圈人数时,你的社交币价值并不是简单地乘以10等于3000这么简单,此时它的价值应该是“9000普通社交币+3000优质社交币”之和。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三个事实:

1.每个人都是社交币持有者;

2.社交币不是现金,但是可以左右现金流向;

3.社交币的币值以指数增长。

那么,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三个问题:

1.我的社交币用在了哪里?

2.我怎样才能把我的社交币“折现”?

3.我怎样才能让我的社交币币值获得指数增长的机会?

这三个问题正是本书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正被数据化的便利颠覆,每个人都需要转变传统的社交、传播和金钱思维,了解一个人的网上形象和传播规模具备的价值,以及它与我们的生活以及未来命运的关系。本书正是要对这种关系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便每个人都能掌握社交币的常识,建立社交币思维,一展所长赚取更多的社交币,并将它变为品牌,甚至变为现金。

在书中,你需要知道社交币的基本概念,它是社交活动的价值,包括你的形象、你的话题性以及你的影响力三方面的内容。形象意味着社交币的产生,话题意味着社交币的流通,影响力意味着变现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社交币,互联网时代最值得拥有的一项资本。我们不仅是社交币的获取者,还是社交币的提供者,这是互联网特性决定的。在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上,当你有能力给他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交币时,你的社交币就永远不会匮乏。现在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学习如何把玩社交币于股掌之上。第一章社交币的根本: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话题性”社交币:引爆话题,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成事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分享信息已逐渐成为我们的习惯。商家为了让人们转发自己的产品信息,奇招妙法真是层出不穷。“如果你能拍一张我们花店的照片并发到朋友圈,我们将送你一枝免费的玫瑰。”“转发这条信息,然后把截图发给我们,你即可领取10元红包。”“转发朋友圈并集齐100个赞,送移动电源一个。”

个人为了让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往往会把人情打包廉价送出去。“嗨,哥们儿,看见我今天的朋友圈了吗?帮忙点个赞呗!”“美女,帮忙转一下今天的朋友圈,回头请你吃饭哈!”

其实无论商家也好个人也罢,让人转发信息的目的都一致——为了传递信息。可是,让别人分享传递我们的信息真就这么难吗?需要花很多钱才能诱导分享?需要拉下面子请求别人分享吗?

当然不!其实分享传递信息和吃饭睡觉一样,本身就是人天生的欲望,是不需要金钱激励就会自动去做的事情。至于请求别人分享,自然也不需要。与其花费巨额资金诱导别人分享,或者再三呼唤请求别人分享,不如直接在信息内容上做文章。试想,如果我们创造出的内容能够让别人主动分享,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如果这样,那么可以肯定,我们“不花一分钱、不舍一点面”就能让信息快速传递起来。

于是,社交币适逢其时地出现了。能让别人主动分享传递的自然是有价值的社交币。这样的社交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我们先来介绍其中一种比较实用的信息内容——“话题性”社交币。

姑且先放下“社交币”这个概念,让我们从身边最常见的事情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与别人聊天的经历——这太多了。比如,同学会上,老同学多年不见,当然要聊天;相亲会上,优秀女孩那么多,不聊怎么可以;拜访客户,聊得好才能收获好……即使家人之间,也需要多聊天以增进感情。

可是,这种日常聊天却总是会让人陷入烦恼之中,原因是不知道聊什么。同学会上,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原本应该有很多话聊的,可是三五句寒暄之后,大家却都缄口不语了,或者有人说起一件事却应者寥寥,很快场面就冷了下来。这是多么令人尴尬呀!

说到底,冷场不是无话可聊,而是没有找到引发大家兴趣的话题。一个合适的话题,足以激起所有交谈者的兴趣。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学会“投其所好”。

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把自己的内心意愿传递出去,还应主动去发现对方感兴趣的东西,并将其作为进一步交流的切入点。在交流中,我们如果能“投其所好”,就会迅速获得对方的认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让交流更顺畅。

有一次,还未成为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参加了一场在奥马哈举办的宴会。宴会上,身为民主党人士的罗斯福遇到了众多不认识的共和党人士。因为彼此间不熟悉,所以大家之间的交流都是礼节性的招呼,没有实质性的交流。

当时罗斯福正准备参加总统选举,所以他想借机多结识一些共和党人士。可是,他和这些人并不熟悉,如何才能展开实质性交流?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位熟人——罗斯瓦特博士。他同这位博士很要好,这位博士则交友广泛,在政界有相当好的人脉关系。于是,他悄悄凑到博士身边,向他逐一打听这些陌生人的背景和大致情况,还特别询问了他们的喜好。

随后,罗斯福开始游走到他们中间。他与那些人逐一攀谈,并总能根据对方的情况抛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那些人见罗斯福如此了解自己,话题又非常有意思,都觉得非常高兴,大家相谈甚欢。当然,罗斯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获得了这些人的好感与支持。

这就是话题的力量。无论什么时候,合适的话题总能如一束芬芳的玫瑰,引起参与者的兴趣。越有意思的话题,其能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现在,让我们回到“话题性”社交币中来。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手艺人要想把工作做好,准备好工具是关键。我们要想让别人对我们的信息感兴趣,进而把信息传递出去,就一定要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把信息内容包装成色香味俱全的“话题性”美味。这同与朋友面对面聊天一样,只要找准话题“投其所好”,信息传递便不成问题,社交币价值由此产生。

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大疆在2013年初才发布了其第一款产品——大疆精灵。在此之前及发布后的一段时期内,大疆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做广告。大疆产品最大的优势是产品可靠且足够吸引人,因此在关注这个领域产品的爱好者中,它有着不错的口碑。不过大疆显然也清楚,仅仅依靠口碑传播无法在短期内大范围快速度地推广产品。怎么办呢?他们很快就想明白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话题事件的营销推广。

很快,大疆展开了一系列营销行动。例如2014年10月,有新闻报道叙利亚武装人员击落了一架遥控飞行器,称这台飞行器来自政府,实际上它侧面有“Phantom”字样。又如,2015年1月,美国华盛顿执法部门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擅自闯入白宫,而这架小型无人机正是大疆。这些话题事件自然在社交网络上被大量讨论——传递——讨论,从而大疆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也因此骤然飙升。

2015年,大疆又成功地利用热门话题,为无人机营销打了漂亮一仗。2015年2月,明星汪峰在章子怡36岁的生日派对上,通过大疆无人机送来了一颗钻戒并向章子怡求婚。这一消息迅速引爆社交网络,大疆无人机也因此一下子登上了网络热议话题榜。在中国,无人机产品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小众领域产品,但大疆却成功地闯入大众视野,其所引发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大众领域产品。“话题性”社交币的巨大传播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个案例中,大疆把无人机的宣传成功隐藏在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中。试想,如果大疆只是单纯发布无人机信息,会有人愿意关注并转发传播吗?当然会有,但这个群体很可能只会是小部分人。而包装上了“擅闯白宫”、“汪峰向章子怡求婚”等热点后,大疆无人机搭乘这些热点话题,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兴趣,被关注和传递就成为理所当然。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可以“八卦”的信息,会不拎出来嚼一番吗?这就是话题带来的热度!“病毒性”社交币:“传染性”极强,蔓延速度极快

众所周知,无论是生物学病毒还是计算机病毒,都有着“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人们将病毒这个特点嫁接到营销学中,便有了“病毒性营销”的概念。所谓“病毒性营销”,就是利用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让信息在互联网中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这种营销方式常用于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这种传播在用户之间自发进行,因此几乎不需要什么推广费用。“病毒性”社交币自然在“病毒性营销”的范畴之内。如果我们所创造的信息内容,既蕴含了原本传播的真实意图,又具有病毒快速蔓延的特点,那么这些信息就是有价值的社交币。换句话说,“病毒性”社交币,让我们创造的信息能像病毒一样被快速分享和传播。“病毒性”社交币意味着我们创造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感染才会有传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尔·麦格劳曾经说过:“某个信息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并最终扩散到数百人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被不断传递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病毒,对人类或电脑来说都是。”病毒凭借极其强悍的感染能力,把罕见的大规模扩散变成了事实,而“病毒性”社交币同样也能用其非同一般的感染能力,掀起信息扩散的大风暴。

现在,我们来看看“病毒性”社交币具有多么大的能量。

2015年7月14日晚,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一条“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的信息,并附有让人脸红心跳的照片。这是一则视频信息,视频中一对男女正在试衣间做羞羞的事,而从外面的声音可以确定这个试衣间属于三里屯优衣库。很快,朋友圈都被这条优衣库视频刷满了,午夜12点,所有在线的人都为优衣库免费做了市值1200万元的广告。虽然大多数网友认为这条消息只是优衣库的营销策略,但却无人惊讶于其恐怖的病毒式蔓延速度。几乎在瞬间,网络人都知道了这条信息,并以此为讨论话题。

当然,这则不雅视频虽然带来了强大的传播效果,但却突破了法律底线,涉事人也因此被刑拘。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这则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病毒性”社交币恐怖的传播效果。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病毒性”社交币能有这样恐怖的传播效果?或者,“病毒性”社交币为什么能让人产生兴趣并乐于分享传播?

其实说到底,还是由信息内容决定的。从“三里屯事件”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吸引人分享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刺激。在社交网络中,常常会有很多“转发有礼”的信息,那样的信息只是单纯的物质刺激而已,虽然会有人转发,但却起不到什么实际意义。原因很简单,那只是利益驱使而并非兴趣所在。“病毒性”社交币提倡的是什么呢?物质也许是一方面,但绝不能是全部,“三里屯事件”中有物质的影子吗?没有。“病毒性”社交币中除了要有物质外,还要有感人、有趣、刺激性的内容。“三里屯事件”显然抓住了人们享受刺激内容的神经,因此得以快速蔓延。

总结起来,“病毒性”社交币中往往隐藏着刺激性内容,它能让接触者像剥洋葱一样,第一时间起反应。当然了,仅仅是刺激还不够,“病毒性”社交币还要求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获得可以有效传播我们信息的个人或组织的注意力。我们要赶紧把这颗洋葱剥开,让辛辣味道第一时间散发出来。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病毒性”社交币了,也清楚其能带来多么强悍的营销效果。但是,明白不代表就能做到。事实上,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真正能让信息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寥寥无几。原因无他,想真正抓住让人们感到刺激的东西,实在太难了。在这里,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读者朋友。

第一,不要以为你的内容足够吸引人,其实还差得远。

这话怎样理解呢?曾经有位导演对朋友说:“我们在拍摄电视剧找群众演员的时候,未必都找那种明眸善睐的人,而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兼顾,高矮胖瘦都会上来一下。原因是,有人喜欢漂亮的,也有人喜欢平凡一点的,更有人喜欢稍微矮胖一点的,要想让更多人喜欢,刺激必须是多倍的。”这位导演的话,可以看成是“病毒性”社交币的金科玉律。

你以为自己的信息内容很刺激很吸引人?或许确实不错,但不要忘记,你的信息是给别人看的,你的感觉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想让更多人传递这条信息,你就必须让它更刺激、更吸引人。所以,我们的要求是,你的信息不仅要新奇,还要独特。就像肯德基的川香鸡腿堡一样,喜欢鸡腿堡的人不会因为有辣椒而排斥它,而喜欢辣椒的人又会特别钟爱它,多重刺激往往能覆盖更大范围的人群,唯有如此,你的信息才能变身为强悍的“病毒性”社交币。

第二,信息内容有争议是好事,但不能过火。

细心观察,你能发现身边的人都喜欢传播什么信息吗?你肯定会发现,“三里屯事件”传播很快,“谁和谁搞到一起去了”之类的信息也传播得很快。这不奇怪,因为在生活中负面信息的传播远比正面的要快。所以,你的信息内容可以用争议推动关注点,让其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但是,要切记,必须保持一个平衡,不能做得过火。

另外,我们创作信息时还要注意,信息内容一定要简短。那些我们认为吸引人的、有一定完整长度的视频、文章等信息,通常很难在网络上进行大范围传播。原因很简单,微信、微博受众的注意力跨度非常短。信息内容太长,观众还未看到重点便已经转移注意力去看其他了,何谈传播?所以,我们的信息内容一定要像新华社的简讯一样,简明扼要地说明一件事,这会比煽情更有效果。

第三,可以适当付一些费用。

虽然“病毒性”社交币能带来免费的快速蔓延,但为了传播效果更好,我们也可以试着付一些推广费用。武侠小说中,一个一流剑客的剑术再高明,也往往敌不过一群二流剑客的围攻。所以即便我们的信息内容有着很强的“传染性”,但由于平台有限,撒网面积太小,也有可能无法取得期望的传播效果。适当付一些费用,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无论我们是想让一些“名微”转发自己的信息,还是想让自己的话题出现在一些论坛社区的主要位置,花些费用都可以办到。我们一定要记住,时间、金钱、创意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传播。

还记得那段“查理咬了我的手指”的小视频吗?它曾像病毒一样疯狂蔓延,被传播3750万次,并且成功地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不要觉得难以置信,如果你的信息内容能同样有趣、同样引起受众共鸣,如果你能有效推广,你也可以让自己的“病毒性”社交币发挥最大价值。

病毒式传播科学家乔纳·伯杰在他的《疯传: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中说:是什么让内容疯传可能并不重要,但一旦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就很有可能成功。记住,新奇独特、刺激有趣、引起共鸣,是“病毒性”社交币的核心所在。“展示性”社交币:怎样“晒”出巨大价值与无穷能量

低头刷手机、抬头看电脑的时代,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各种晒:朋友圈里有人晒风景、晒美食、晒“鸡汤”……微博上有人晒美文、晒感悟、晒心得……就连微信“附近的人”上各种晒也是“琳琅满目”——签名、照片等,应有尽有。

我们不禁要问:大家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晒”?

其实,“晒”也是一种社交行为,我们称之为“展示性”社交币。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形象的需要,我们希望通过巧妙的展示让别人觉得自己睿智、有钱、聪明,或者丰富。晒风景,我们可能想要告诉别人,自己又出国旅游了;晒美食,我们可能想要向别人展示自己丰盛的晚餐……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信息是最直接的展示。

当然,还有一些间接性展示。例如在朋友圈里,有人转发最近美国机票涨价的信息。好奇怪,转发这种信息有什么用?动脑筋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他可能是想告诉别人,他是一个经常飞美国的人。

又如,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这样的信息,“如何识别人性中的聪明人”,里面写着三四种识别聪明人的方法。这类信息,往往会有很多人转发。为什么有人愿意转发这种信息?如果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信息,看一下转发此信息的朋友,你会发现,里面肯定有一两条描述正好符合这个朋友的日常行为。他可能想借助这条信息,向别人展示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形象的需要,但展示形象不能直接发朋友圈说:“大家好,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经常飞往美国。”或者说:“我是一个聪明人。”这样说,未免会让人觉得自己有点神经。

那么,如何优雅大方又不失谦虚地向别人展示自己呢?我们上面所说的各种“晒”,以及那些间接性的展示,都是较好的方法。这是“展示性”社交币,它总能悄悄地帮助我们展示自己的形象。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展示性”社交币了。在社交网络中,我们利用“展示性”社交币展示自己,别人也在利用“展示性”社交币展示自己。这便会出现一种传播——假如我们创造的信息能让很多人觉得可以以此展示自己,那么这些信息岂非价值很大?确实如此!如果运用得当,“展示性”社交信息会是一种能量无穷、价值巨大的社交币。

2016年初,朋友圈里开始刮起一阵“晒结婚证”风。结婚晒证,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可问题是,很多原本前两天还单着的人,突然间也都开始晒起结婚证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闪婚”已经蔚然成风?自然不是。这是一款H5创意案例,商家抓住情人节“单身狗”容易“受伤”的心理,给了他们一个“晒”的机会。没女(男)朋友不要紧,没结婚也没啥,自动生成一个“结婚证”,在朋友圈里秀秀恩爱也不错。

这个H5创意案例火了,原因是它给单身狗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什么呢?那张结婚证自动生成器生成的“结婚证”虽然是假的,但发在朋友圈里却可以为单身狗们代言:我想结婚了。

这个H5创意案例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就是因为它成功地展示出大多数“单身狗”的心理。这就是“展示性”社交币的奇妙所在,当我们创作的信息内容能够成功地展示出某个群体想要却又难以表达的东西时,这样的信息就能迅速传播。

有些人转发我们创作的内容,可能并不是真正支持我们,或者说并不是我们的粉丝,他们只是借用我们的内容塑造自己的形象。没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想要传播的信息融入这些能让别人借用的内容之中,让他们来传播。

例如,在朋友圈里,很多人没有加自己妈妈的微信,却喜欢在母亲节不断分享有关母亲节的信息。原因很简单,爱可以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形象,转发可以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关心母亲的人,所以即使母亲从来看不到这个,也还是要转发。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母亲节或父亲节,很多公司的市场部都要做一些活动的原因。活动做好了,自然转者如云,这将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还有些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些炫耀性的展示。例如,一个美女想要发朋友圈展示自己迷人的小腹。可是,这个要怎样展示?直接发照片亮出小腹?那岂非成了赤裸裸的炫耀?这多不好意思!别着急,办法有很多。这不,有公司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反手摸肚脐的活动,宣称如果谁能反手摸到肚脐,那就说明她或他有一副好身材。

对于那些想展示自己迷人小腹的美女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机会,而且是一个别人无法诟病的好机会。有人问起,她可以大方地告诉别人,自己是受邀请参加这个活动,拍照也是为了参加活动而拍照,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身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终于为自己展示身材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大量转发就出现了。

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很多俊男美女朋友圈晒照片,从来不会直接晒,而是借助一些活动展示自己的形象。这样既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达到了展示自己形象的目的,可谓一举数得。这些活动就是“展示性”社交币,它的价值不容小觑。合理有效地利用“展示性”社交币,我们往往能收获巨大的传播效果。

如果我们创作的信息内容能够让人在朋友圈含蓄地晒胸却不会遭人白眼、优雅地晒小腹却不会被人耻笑、尽情地晒舞姿却不会被人嘲笑,那么这些信息就是价值巨大的“展示性”社交币。在“展示性”社交币之后,往往紧跟着波涛汹涌的传播潮流。“表述性”社交币:“私密信”令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说服别人,以证明自己是对的。例如在家里,父母想要说服叛逆的孩子,让其明白依照家长安排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孩子也想要说服父母,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自己的选择。又如,在公司里,领导想要告诉下属,他写的报告不走心、不接地气,完全过不了关;下属也想要告诉领导,他对自己的指导才是不走心、不接地气,完全过不了关。无论父母和孩子,还是领导和下属,他们都想说服对方,让对方认同自己的想法。

但是,大多时候这种愿望并不容易实现。父母坚持自己的想法;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领导认为下属工作不用心;下属觉得领导指导不够……在这种情形下,双方虽然有交流,但说了等于没说。这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表述性”社交币了。所谓“表述性”社交币,即想办法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以此去说服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再回到上面的例子,仔细想想父母和孩子、领导和下属,他们应该怎样用“表述性”社交币向对方表述自己的想法。

假如他们使用了“表述性”社交币,我们在朋友圈里或许可以找到。父母的朋友圈里可能会有这样的内容:“怎样做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想对孩子说的话”等,他们会认为此类文章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所以转发。孩子的朋友圈里可能会有另外一类文章:“请给我信心”、“我长大了”等,他们认为这些文章中有自己心里的声音。

老板的朋友圈里有什么呢?他们可能会经常转发一些如“全力完成任务才是好员工”、“细节决定成败”、“员工最让老板感动的八个细节”之类文章,因为这些文章说出了他们既想表达又不好意思直接对员工说的话,转发到朋友圈员工就能看到。而员工的朋友圈可能会是另外一番光景:“70%的优秀员工都被中层管理者逼走”、“过度加班会影响工作效率”、“如何做一个关心员工的好老板”等。这类文章很能表达出员工们的想法,他们当然会希望老板能看到。

我们可以把“表述性”社交币看成是贴好邮票的私密信,可以随时将其邮寄到任何一个我们想让它到达的地方。不用亲自开口,它就能代替我们传递声音。

善于运用“表述性”社交币传递声音,很多难题将会迎刃而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两个案例。

一、夏天到了,由于没有午休时间,办公室里的人经常昏昏欲睡。于是,大家私下商量,想要向老板提一提意见,争取一个合理的午休时间。可是,这件事怎么跟老板提呢?直接对老板说,为了提高下午工作效率,我们中午想休息一会儿。这好像很难说得出口,而且说出来老板也未必会同意。

怎么办呢?大家讨论再三,决定策划一个“让我午休”活动,通过朋友圈转发来间接对话老板。果然,这个以“员工精神不好导致工作频频出错”为主题的“让我午休”活动成功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办公室员工也如愿地拿到了午休时间。

二、陌陌曾发过一组非常有名的文案策划,内容是“就这样活着,不要追求改变,一成不变最好,就这样最好;不要冒险,不要探索新世界,就这样活着”。这组文案火了,大量用户转发,一时间陌陌风头无两。

为什么大量用户会转发这样的文案?它能帮助用户表述什么?其实,这则文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能帮助用户代言,使他们摆脱一种尴尬局面。

众所周知,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交通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其认识周围任意范围内的陌生人。简单来说,陌陌其实是一款聊天交友软件。可是,很多陌陌用户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觉得这很俗。那怎么向别人解释自己手机里装有陌陌APP这一事实呢?陌陌洞悉用户这一心理,及时创造出这样一组文案,让用户可以对外宣称:我用陌陌不是为了聊天交友,而是为了改变与冒险,为了探索新世界,为了尝试新生活。瞧,这理由多高大上,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而这正是陌陌用户所需要的,转发量自然很大。

在这两个案例中,文案内容帮助用户说出了他们想说却难以说出来的话,又符合大量用户需求而广为传播,可以说像金钱一样有价值。所以我们说,在社交媒体爆棚的今天,“表述性”社交币拥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价值。

既然“表述性”社交币蕴含着巨大的传播能量,我们自然要高效地利用起来。怎样创作“表述性”社交币来实现有价值的传播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表述性”社交币的重点是能够巧妙地替用户表述想法。所以,我们在创作信息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去分析用户的需求。我们要不停地问自己,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创作的信息到底能不能帮得上他们?

这样想的时候,我们除了要考虑他们日常生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还要去想他们到底有哪些表达障碍。通常来说,这些表达障碍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巧妙地通过障碍,就将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转发。

例如,我们都有发朋友圈的习惯,每隔几天总要发发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可是某一天,我们想发朋友圈了,却忽然发现,自己没有东西可发。发张照片吗?那些无聊的照片发出来也没意思。写一段文字发吗?如果写不好,那多不符合自己的形象。思前想后,我们最后还是发现,真没什么东西可发。

分析一下: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他们需要表达什么了吗?是的,展示自己。他们需要刷存在感,在朋友圈里展现自己出彩的一面。那么,他们的表达障碍是什么呢?没有素材可发,同时又怕勉强找到的素材不能展现自己的形象。

我们一旦把这些弄清楚,接下来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策划一些活动,让他们“有料”可发;或者像锤子科技搞海报、自己做海报生成器一样,让他们可以自己模仿海报发内容。如此一来,他们既能高逼格地展示自己,又不用费尽心思到处找素材,当然会乐于接受,然后很主动地转发。“比较性”社交币:激发用户好胜心,用户就主动为你推广

对于下列情况,我们一定不会陌生:

小时候,看到隔壁小孩有一个漂亮玩具,我回家对爸爸说想要一个更漂亮的玩具;

中学时,同桌成绩很优秀,我暗下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超过他;

大学时,大多数同学都在用苹果6,我四处打零工做兼职赚钱,打算也买一台。

……

从这些,你看到了什么?很容易看到它们背后隐藏着的共同的两个字:比较。是的,人与人之间有相互比较的需求,而比较之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小朋友为什么想要更漂亮的玩具,中学生为什么想要成绩超过同桌,大学生为什么四处打工赚钱买苹果6?这些行为全都源于和“他”比较的结果。大多数时候,比较不是坏事,它能使我们更有动力。而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习惯比较的社会行为,带来了“比较性”社交币。

通过一个例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比较性”社交币。前一段时间,“微信运动”几乎牢牢霸占了我们的朋友圈。很多朋友戴着智能手环跑步,时不时地展示自己的“步行记录”,有些人甚至为了冲榜而格外努力。这周没有在朋友圈排到好名次?没关系!下周继续“微信运动”,争取排一个好名次。这种比较的社会行为,不仅勾起了大家的兴趣,更带来了继续参与的动力,一时间参与人群迅速扩散。

其实,这个“微信运动”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带来了社交价值。所谓“比较性”社交币,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的心理,加速信息的传播和流通,带来相应的传播价值。简单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比较,那么他们就可能会参加我们的活动,可能会积极阅读或转发我们的信息。如果我们在信息中加入一些活动,给用户设置最佳体验,那么他们可能就会疯狂地使用我们的产品。

媒体上曾报道,有一个50多岁的大妈参加了“微信运动”后,在微信好友中总是排名第一。这很奇怪,一位50多岁的大妈,怎么可能打败很多年轻人,排名第一呢?后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妈为了朋友圈排名更高,直接把自己的智能手环系在小狗身上,这就是大妈排名“第一”的奥秘。这说明了什么呢?让用户比较,给他们设置最佳体验,真的能让他们疯狂起来,而疯狂则会加速传播,创造价值。

因此,如果我们想利用人们的“比较性”社交行为传播信息,带来价值,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用户之间形成对比竞争。我们要明白,这种竞争是人与人之间本来就需要的,我们只不过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便利化的竞争方式,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参加活动。这就好比用户想要选秀比美,我们不仅免费提供舞台,还免费召集参赛者和观众,这样肯定会令应者如云。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很多商家都懂得巧妙地利用“比较性”社交币来创造价值。

支付宝曾策划过一个10周年活动。用户更新最新版支付宝,会发现上面可以显示自己在过去10年中一共花去了多少钱,收入是多少钱。这个收入支出明细还可以发在朋友圈里,形成对比。很多用户原本不想转发朋友圈,但却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想知道自己在朋友圈里排多少名,于是也参加了。当然,他们还不仅自己参加,为了看看朋友的排名,他们也会邀请朋友共同参与。于是,这个活动再次成功宣传推广了支付宝。

美国某航空公司推出过一个活动,声称旅客乘飞机累计飞行10万公里,可以兑换免费机票。对于一些经常乘坐飞机出行的人来说,这个活动可是实打实的优惠,因此很多人报名参与。可是一段时间后,大家却发现,兑换免费机票的旅客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多。甚至,很多旅客积累的里程数完全可以兑换免费机票,但最后却没有兑换。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家航空公司推出的这个活动,除了可以让旅客免费兑换机票外,还可以让他们在朋友圈里相互竞争。有些旅客明明已经飞了15万公里,却不想兑换免费机票,因为兑换一张机票后飞机里程就要下降到5万公里,而朋友圈里朋友晒出的飞行里程是12万公里。他们想要跟别人对比,这种比较欲望甚至超过了金钱的诱惑。因为巧妙地利用了“比较性”社会心理,这家航空公司不仅通过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客户来参与,省去了一大笔广告费用,还省去了不少“免费机票”的费用,一举数得。可见,“比较性”社交币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

善于把握人们惯于比较的社会心理,是我们创造“比较性”社交币的关键。例如,有媒体曾报道,情人节是一种“社会比较性”的节日,这个节日里很多情侣会受到比较的“煽动”而分手。原因很多,或者因为这一天你没有陪伴你的伴侣,而她正好和她单身的朋友在一起,一比较忽然觉得单身很好,所以最终与你分手;或者你送给你的伴侣一束玫瑰,而她的好友却收到了一颗钻戒,比较之下觉得你并没有真心付出,因此分手……

我们想要说的是,人的比较社会心理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从“比较分手”中就可以看出,如果能够驾驭这种比较心理,那么我们创造出的“比较性”社交币,将能带来多大的传播价值啊!“比较性”社交币是创造内容帮助用户满足社交过程中的比较心理。这就好比我们在朋友圈里给用户的某种行为搭建了颁奖台,你第一,他第二,她第三。在这里,“比较性”社交币给用户带来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金钱难以衡量的。当然,在这种满足感的驱动下,我们什么也不用说,用户自然而然就会分享传播。“爆炸性”社交币:信息传播世界里当之无愧的王者

第一次听到“爆炸性”社交币这个概念的人,可能无法一下子理解它的意思——什么是“爆炸性”呢?“爆炸性”新闻我们一定听说过。所谓“爆炸性”新闻,即传播后会引起极大轰动的信息。既然社交活动中产生的价值是社交币,那么“爆炸性”信息引发的社交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就是“爆炸性”社交币。“爆炸性”社交币的发起者是“爆炸性”信息,我们来看一则由“爆炸性”信息引发的社交活动。

2015年8月12日午夜,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各种与大爆炸相关的信息开始在网络上快速传播。网民们不仅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更是通过智能手机记录下了关键一刻。通过微信和微博,天空突现蘑菇云、窗户被震碎、汽车被烧毁等现场情形,全都一览无余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相比之下,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介入的速度就慢多了,反应最迅速的几家媒体在13日凌晨才开始报道此事件。

在这次爆炸事件中,微信、微博成为传播的主力。新浪微博检测显示,“天津爆炸”相关结果达到200.94多万条。新媒体指数搜索相关微信文章显示,“天津爆炸”相关文章超过4.11万篇,总阅读量超过1.17亿。

看到这些数据,你一定会惊讶于“爆炸性”信息惊人的传播效果,而这也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在信息传播世界里,“爆炸性”信息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爆炸性”信息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利用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刺激、意外、震惊等因素,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分享欲望,从而产生爆炸般的扩散蔓延。

例如,在“天津爆炸事件”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震惊、祈祷、悲伤等情绪强烈地刺激着所有受众,同时迫使他们急于向外界传递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心情。人同此心,于是这件事能在微信、微博上快速、广泛传播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说过,分享转发其实和吃饭睡觉一样,本身就是人的天性,是不需要金钱和鼓励就会自动去做的事情。“爆炸性”社交币不但能让人主动分享,还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分享欲望。如果说其他类型的社交币是香醇美酒,那么“爆炸性”社交币就是窖藏多年的珍品,其独特的属性往往能够产生极深极广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信息时代,“爆炸性”社交币的社交价值极高,也就是非常“值钱”。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去创造“爆炸性”社交币呢?其创造的关键点在哪里?

想要创造出“爆炸性”社交币,我们就必须学会寻找信息的“爆炸点”。也就是说,我们要懂得在信息中加入一些“火药”,让产生的社交币能够刺激到人们的神经,从而产生信息爆炸。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2015年9月,徐峥执导的电影《港囧》在全国上映后,成功突破15亿票房,成为国内影史票房最高的2D电影。不论影片整个口碑如何,但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这部电影相当成功。同其他大片一样,《港囧》上映之前,各类宣传也是铺天盖地。这使得电影还未上映,相当大一部分观众已经跃跃欲“观”了。很多赞助商借助这个机会,趁机展开品牌宣传,欲使产品在热潮中脱颖而出。

其中,《港囧》专用的vivo智能手机也借助这个机会,巧妙地策划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爆炸性”营销。

电影上映前一天,一则“徐峥失联,港囧寻人”的消息在朋友圈掀起热潮。点开这则消息,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vivo联合《港囧》片方推出的H5应用,以徐峥真实出演的失踪视频为引子,以vivo手机作为线索,引导参与者一步步找到徐峥,最终赢得丰厚的奖励。

其实,这是《港囧》上映宣传的前奏,它成功地打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上映仪式”。另外,vivo智能手机利用《港囧》这个热点,成功地导演了一场生动的“爆炸性”营销。《港囧》要上映了,徐峥哪儿去了?这让众多网友产生了好奇、兴趣,于是纷纷点击,进而产生了爆炸式连锁反应。《港囧》火了,vivo智能手机也火了一把。据统计,这则广告中午上线,当天的UV就达到40多万,“爆炸力”相当惊人。

vivo智能手机的高明之处还不止于此,它很会利用热点创造出高价值的社交币。例如,继“徐峥失联”H5后,vivo智能手机看准《港囧》热映这个引爆点,再次迅速出手,发动全民找徐峥第二波。《好机友徐峥,你在哪儿》H5中,以徐峥新作《太阳系囧》为噱头,包装了一个在192个光头包贝尔中找出徐峥的经典游戏。更绝的是,这款游戏把新品X5Pro的特色部件,巧妙设计成找到徐峥的通关奖励,集齐所有部件就能找到徐峥。

在《港囧》热映的余温下,网友正沉浸在徐峥带来快乐故事里,忽然去玩“寻找徐峥”已经很过瘾了,而且游戏还非常有趣,那么他们谁会在乎这是不是一个广告呢?毋庸置疑,vivo智能手机再次获得了成功。

美国《华尔街日报》资深撰稿人布隆代尔曾经说过,最适合登在报纸上的新闻就是《我在FBI工作时如何通过与狗熊发生关系而找到了上帝》,这类新闻是最容易引起兴趣、成为谈资的新闻。之所以会被人们阅读、谈论、传播,是因为它与人们日常所见所闻的现象不同,独特的现象能够提供谈资、刺激视听、引发传播欲望。

那么“爆炸性”社交币呢?假如我们想把上述新闻打造成“爆炸性”社交币,那么其标题可能会是《美国总统在白宫工作时如何通过与狗熊发生关系而找到了上帝》。多装一些“火药”,也就是多加入一些“引爆”元素,我们就能创造出“爆炸性”社交币,并用其产生极大的价值。“热点性”社交币: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全民传播

每天都有热点,热点带来话题,热点带来关注,热点带来社交币。

热点有一定的必然性。高考时节,有关高考的一切都是热点;奥运期间,每个运动员的表情都可能是头条;黄金周期间,旅游和相关讯息随之大热;双十一快到了,买什么、怎么买又成了焦点。简言之,一切有大量人群关注的信息都可以称之为热点,与之相关的网络社交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就是“热点性”社交币。“热点性”社交币和“话题性”社交币的区别是什么呢?热点是一时的,它的时效很短,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覆盖。想要利用热点,必须手快脚快反应快,迅速推出吸引人的段子或广告,迅速吸粉。这是每一个深谙网络之道的社交币持有者都具备的常识。

2016年下半年的头等大事无疑是巴西里约奥运会,这个大热点无疑是人们挖掘社交币的好机会:

比赛还没开始,各种话题就已经展开,“安全第一,比赛第二”首先占据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不得不为健儿们的衣食住行操心;击剑队的颜值堪称偶像剧级别;番茄炒蛋的服装又一次让人们大呼“没新意”;对金牌数的猜测已经开始……

在众多热点中,拔得热点头筹的“个人选手”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他在开幕式解说时吐槽中国队队服,吐槽索马里海盗,吐槽里约不安全……俨然由严肃的主持人变成了段子手。而这也让他的个人形象得到了质的提升。

运动员们不但在赛场上展现实力,还在社交网络上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其他方面。有人“晒”自己的好身材,有人展现逗乐的个性,有人“晒”出与赛场上截然不同的美照,有人干脆开了直播。不论输还是赢,粉丝们的目光都已被牢牢吸引。

段子手和P图高手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一套接一套的表情包迅速出炉,一张接一张配上了文字的图片引起了疯转。傅园慧的魔性表情独树一帜,“张氏冷漠”系列引起了一阵阵赞叹,福原爱的哭泣表情我见犹怜。各种对比图、切心图说明奥运不但是比赛,更是一场全民狂欢。

热点带有深度挖掘的特性,围绕热点展开的各种议论,都能轻易成为新的热点。退役的刘翔重新在文章、图片和视频中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并为此贡献点击和评论。

关于主办国巴西的一切都在升温,事故不断的奥运村引发了疯狂的吐槽,巴西的美景和美食则被有心的博主们好好地介绍了一番,也有人借机分析巴西经济衰退的原因,巴西模特的身材也是议论的重点。

每一轮比赛都引起新的高潮,新赛制几乎引发全民心脏病发,所有人都在为结果捏一把汗;为运动员加油点赞成了日常任务;也有人发言不慎引发了骂战,同样上了热搜榜。

奥运相关话题的热度“高烧”不退,就连蚊帐也能成为热点。中国运动员的蚊帐引起了其他国家运动员的羡慕,消息传回国内,网友们纷纷赞美中国人的智慧,晒自己的蚊帐,淘宝商家们马上推出“奥运同款蚊帐”,一切都快得让人来不及眨眼……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热点议论,你的参与就是社交币增值的开始。如果你发布的话题有见地,你的作品让人觉得有趣,你能够发起一个全新的话题,那么你的名气就会随之增加,你会因为一次大规模转发而得到数位粉丝的关注。这就是“热点性”社交币的特点: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可以持有。

任何热点新闻都可能引发这一现象。不过,“热点性”社交币有一个缺点——随着热点过去,有关热点的议论也会变冷,倘若你一直唠叨已经过去的热点,粉丝们就会觉得你在吃老本。

尽管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热点性”社交币,但这种社交币保值性最差,最容易流失。而且,得到它的机会也转瞬即逝。所以,当热点发生,我们一定要尽快参与,趁热打铁,充分收获“热点性”社交币的价值。社交币三原则:社交币的根本是有价值的内容

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社交币的三大原则。

原则一:传播决定价值

在互联网环境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某些传统价值外,互联网上的观点、作品、形象、商品都要接受流通限制,能够顺利传播的那一部分,才能产生影响、实现价值;未能形成传播规模的部分,会在信息大潮里迅速消失、被人遗忘。

传播既要有广度,又要有速度,最好还能有深度。广度决定信息能被多少人接收,速度决定信息能否占据传播高峰,深度决定信息生命的长度,三者的基础都在于信息能否顺利传播。不关注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人,只能实现小范围共鸣;善于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人,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大量的社交币。

原则二:我们不只是社交币的获取者,还是社交币的提供者

社交币的价值在于流通,自愿分享是最常见的流通手段,分享可以策划,无法强制,分享规模由分享内容和粉丝规模决定。这就意味着想要得到更多的社交币,就必须注重分享信息的内容,以内容取胜。

在网络社交中,关注的本质是什么?自己是否能在分享行为中获得社交币。你提供最有内容的社交币,让分享的人能够乐于分享并从中得到关注,这就是社交币的运行规则。换言之,谁能提供最有内容的社交币,谁就能迅速成为分享的焦点,促进更大规模的传播。把自己当成“社交币提供者”,能够提高自身形象和社交币价值,是比“社交币获得者”更高明的定位。

原则三:若不能参与,则社交币无实际意义

社交币在流通中才有价值,流通由用户参与决定。能否激起他人的参与、互动的兴趣,是流通的关键。网络时代,人人想要参与,人人期待分享,社交币倘若缺乏参与性,不能满足他人的期待值,就会失去价值。

社交币是一种外向型资产,它要求持有者具备外向思维,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积极策划、展示、宣传、推动信息的流通,它的内在诉求则是资源互补和资源交易。社交币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换,要求我们本身积极参与,并唤起其他人的参与兴趣。没有参与,社交币体系就会崩溃,社交币再也没有意义。

在本章里,我们详细介绍了7种社交币,这些社交币价值不一,但其根本只有一点:有价值的内容。普通人增加社交币的办法不外乎参与话题、参与比较、发表意见、回应热点;想要增加社交币,就要设计内容、不断互动、展现才华、适当营销;想要社交币爆炸式增加,则要制造病毒性话题,或者有惊艳的内容表现……社交币思维看似复杂,实际操作并不困难,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手机亲身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接受一整套新思维,包括尊重时代和技术的互联网思维,遵守包容和多样的网络社交规则,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甄别有效有用的信息,打通线上线下交际圈,关注自己的社交形象,打造个人口碑,学习并利用社交币常识……这是一种思维颠覆,是一场生活变革,是一次个人挑战。

新时代,新想法,新做法。作为一种新型资产,社交币将显示越发重要的作用,将成为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无形价值不可估量。

想要持有社交币,就要了解社交币的价值,掌握社交币的流通规律,避免社交币的贬值风险,之后才能发挥社交币的真正价值。

掌握原则,重视类别,遵守规律,开发创意,重视营销,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社交币的投资高手!第二章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流通!流通!流通!多元、迅速的传播,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

近年来,互联网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在这个“全民皆播”的时代,以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甚至个人电子杂志为代表的自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角色。自媒体携带着庞大的信息量,正悄无声息地演变成一种社会时尚,悄悄释放着平民大众斑斓的人性。

自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平民化,即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的主角。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给自己的专著《自媒体》起了“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的副标题,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自媒体平民化的最根本特点。在自媒体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旁观者”转变成“当事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在上面“想写就写”、“想说就说”。当然,我们在自媒体上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观点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平民化的自媒体,给了我们“想说就说”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蔓延。在自媒体世界里,由于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话语权,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便捷与高效,因此大量的新闻、故事、新鲜事被迅速地传递与传播。于是,一个丰富、生动、开放、全面、多元的精彩世界,以近乎透明的方式,快速出现在我们所有人面前。多元、迅速的传播,是自媒体最大的特点,而这个特点能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

是的,传播带来了价值。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说:“媒介即资讯。”在人们的理解中,媒介只不过是传播工具,而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媒介即是资讯。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新闻价值、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有价值的传播才算是活着的传播。

在自媒体世界里,我们更容易看到传播的价值。微博、朋友圈一经转发,各种信息、舆论就从四面八方而来。这就好比大街上发生了一件热闹事,只要消息传播得快,看热闹的人肯定就会越来越多。

传播价值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是宣传品牌,或是推销商品,或是展示个人等,这些消息传播范围越广、速度越快,那么我们想要“推”出去的东西就会被越多人知道,这就是价值。

当然,在信息时代,传播的价值不能够简单地以有多少客户会买东西来进行衡量,它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宏观方面包括品牌扩大、口碑宣传、文化弘扬等;微观方面包括点击率、广告植入等。总而言之,信息传播能从很多方面带来价值,前提是我们的信息传播速度要快、传播范围要广。

例如,前段时间,有个90后建筑工人频繁出现在网络上。这名被网友称为“搬砖小伟”的小伙,的确是一名建筑工人,但他凭借一身肌肉、魔鬼身材,以及高难度的健身动作,迅速在网上走红,并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然后,“搬砖小伟”在网络上拥有百万粉丝,而这个庞大的粉丝群体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六七千块钱的工地收入,加上广告收入,他每个月可以赚到两万多块钱。

在上面的案例中,信息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最直接的价值就是金钱,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例如,“搬砖小伟”的个人品牌、人气等,这些都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但分量却挺重。在这个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除了价值还是价值。

现在我们再回到社交币上来。前面我们所说的信息传播,其实就是社交币最根本的流通方式。就像人民币需要流通才能实现价值一样,社交币也需要通过流通才能够实现价值。只不过在今天,社交币流通的最大场所是社交网络,是自媒体。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交币在其他地方没有流通价值,价值依然是存在的。如我们和朋友聊天、同客户谈生意,都是需要用到社交币的,也都是要依靠社交币来帮助我们创造价值的。我们只是想说,因为在自媒体上无可比拟的流通性,社交币才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或者说,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是信息流通。

在自媒体时代,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交币的创造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有些人创造出来的信息内容,无法实现信息流通,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假如我们把人民币一直锁在保险箱里,那它同白纸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这个道理。流通赋予社交币价值,而我们要想创作出高价值的社交币,就必须让它拥有传播的物质。

如果没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

某人在做微商,总是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信息。可是,由于创作信息不得要领,他发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人愿意看,更没有人搭理他。可他还是不死心,每天继续坚持拍照、写鸡汤发到朋友圈里。就这样整整坚持了3个月,他终于有了回报——朋友圈里大部分人都把他给拉黑了。

显然,这个人做微商是非常失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他失败的原因:信息内容创作不合格,无人阅读传播,货物自然也就卖不出去。重点在哪儿,我们找到了吗?信息内容创作不合格是因,无人阅读传播是果,而这个结果是他做微商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有句谚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这里也是很合适的。“酒香”为什么不怕“巷子深”,因为香味它能够自动传播啊!酒藏在巷子深处,酒香可以传播很远,所以外面的人能闻着酒香找到美酒。假如酒无香味,且又藏在巷子深处,那恐怕永远都无人问津了。传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社交活动中,既然信息传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让信息活起来并广为传播呢?原因无他,我们的信息内容要符合传播的条件,也就是说“酒”必须要香。

总结起来,我们想要“酿出好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心去创作,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想着一味地刷存在感;打破传统思维,以新鲜手法包装信息;持续不断地输出精品;定位清晰,特色鲜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