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每周育儿方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3:46:50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0-1岁宝宝每周育儿方案

0-1岁宝宝每周育儿方案试读:

前言

从宝宝出生到1岁,这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为以后宝宝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那么爸爸妈妈是否作好准备了?是否有一系列疑问还没有解答:刚出生的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出现一系列症状是否符合刚出生宝宝的生理特点?1岁前宝宝每周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表现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如何知道这周宝宝发育是否正常?宝宝出现的症状是病吗?如何进行治疗呢?如何为宝宝加强营养呢?如何使宝宝健康快乐聪明的成长呢?本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抛开似是而非的理论,把养育宝宝的经验整理出来,完整地呈现给爸爸妈妈——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我们以多年科学育儿和早期教育的经验知识为总结,同时又借鉴国外先进的早期教育理论编写而成。我们希望爸爸妈妈在看到本书后,能得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先进科学的育儿理念,为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以实际的可操作性为核心,不同于他书以每月宝宝的生长发育为特点,介绍了每周宝宝的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日常护理、疾病处理、早期教育方面的知识。

成长指标:分为身高体重、感官与反射、生理发展、心智发展、社会发展等几部分,让新生爸爸妈妈对宝宝每周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细心、耐心地对宝宝进行引导。

喂养需求及方法:新生爸爸妈妈还不知道如何喂养宝宝吧?不用担心,每周的喂养需求帮你忙。让爸爸妈妈对如何进行正确喂养及喂养中出现的误区一一点明,查漏补缺,一网打尽。让爸爸妈妈防患于未然。

日常护理:对宝宝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给宝宝洗澡、给宝宝合理穿衣、合理布置家居环境等都有介绍,是宝宝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

疾病处理:对于1周岁以内的宝宝容易出现的疾病进行介绍并分析病理,让爸爸妈妈合理做好疾病护理。

早期教育:虽然1周岁以内的宝宝还很小,就像胎教一样,此阶段的教育也必不可少,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那么根据书中介绍的,赶紧开始吧!爸爸妈妈对宝宝用心的栽培,一定会初见成效的。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带来实在的帮助,对宝宝的健康、智慧、快乐地成长有所裨益。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拥有最佳的人生起点!第一章新生儿

婴儿从出生到出生后1周,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此时婴儿的身体内部还要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出生后就要自己进行呼吸,自己摄取营养等等。即便是在很安静地睡觉,其实身体内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段时期对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静、保温、营养和防止感染等等,须精心护理。

出生1周后,母乳分泌会逐渐充足,因此婴儿的体重会明显增加。配方奶喂养的婴儿一般是隔3个小时喂一次,母乳喂养不必确定间隔时间。这一时期,婴儿的个性逐渐彰显。如果婴儿经常啼哭,可能是发生了脐疝现象,鼻子如果堵塞,这一时期也会加重,还会出现吐奶、排便次数增多、绿便等现象,因此,父母尤其是母亲应重视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了解孩子的个性。

这一时期的婴儿,也要须进行新生儿筛检。新生儿筛检可以筛查出一些隐性的疾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疾病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一节 一周宝宝

当医生为宝宝剪断脐带,处理妥当,抱他趴伏在你赤裸、温暖的胸前,和你肌肤相亲时,妈妈是不是已经暂时淡忘了刚刚经历的那段漫长而痛苦的分娩过程呢?刚刚出生的宝宝皮肤红红的、凉凉的,头发湿润地贴在头皮上,四肢好像害怕一样蜷曲着,小手握得紧紧的,哭声响亮。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到宝宝满月,这个小生命已不再叫做胎儿,而叫做新生儿了。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一般在2.5~4千克之间,身长在46~56厘米,头围34厘米,胸围比头围略小,1~2厘米。

新生儿第一次吃奶叫“开奶”,医生会在你产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就让你给宝宝喂奶,最晚一般也不会超过6小时,这样对刺激乳房尽早分泌乳汁,加速子宫收缩复原,帮助宝宝尽快排胎便以避免出现黄疸等,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宝宝生理现象全知道

刚出生的宝宝有一系列特殊状态,所谓特殊状态是刚出生的宝宝出现的似病理或接近病理,但还属于生理性的现象。常见的有: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

宝宝出生后,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应该及时让宝宝吃上母亲的初乳。一般情况下,若分娩的母亲、宝宝一切正常,0.5~2小时就可以开奶。日常护理宝宝洗澡

01 用品准备

给宝宝洗澡前,要准备好浴盆1只、温度计1支、干浴巾及毛巾各2条、宝宝浴皂或者沐浴露、爽身粉、75%的酒精和棉签、替换的清洁衣服1套、尿布1块。

02 宝宝洗澡8步骤

1.洗澡之前应调节好室内温度。以水温计或手肘内侧来测试水温。年轻的爸爸妈妈还应取下手上的戒指、手表等饰物,而且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划伤宝宝皮肤。洗澡可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

2.把宝宝放在大浴巾上,脱掉宝宝衣服,检查宝宝全身状况,如有问题可及时诊治,如宝宝身体无异常,腹部用浴巾遮住,即用浴巾裹住宝宝身体。

3.抱起宝宝,用手掌托住头颈部,并用手臂裹住宝宝的身体,夹于妈妈腋下。

4.先用洗脸毛巾沾湿,准备洗宝宝的脸,这时要注意洗脸的次序。用手掌托住头颈部,固定宝宝,用方巾的两个小角分别清洗宝宝的眼睛、耳朵。用水打湿头发,用宝宝洗发精柔和地按摩头部。

5.去除包巾,左手托住头颈部,右手抱住宝宝的臀部轻轻地放入澡盆。用清水打湿身体上身,微微让宝宝头后仰以香皂清洗颈部,再用清水洗净,再洗腋下、手臂、手掌。用右手手掌抹香皂,清洗会阴部、腹股沟,如为男宝宝,应注意阴囊盖住的部位。

6.用大浴巾擦干头发和身体。洗澡完毕,左手托住头颈部,右手抓住双足踝部,离盆,用浴巾包好、吸干水迹,要特别注意皮肤的皱褶处,迅速穿上衣服,注意保暖。

7.包上尿布,穿上衣服,再做脐带护理,然后扑爽身粉。注意粉不要扑得太多,以防止结成硬块引起皮肤损伤。扑粉时要捂住宝宝的口、鼻,以防止将爽身粉吸入肺中。嘘嘘和便便的正常情况

宝宝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约10~30毫升,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尿量会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每日可达250~450毫升。

宝宝第一次排出的粪便呈黑绿色黏冻状,无气味,称为胎粪,胎粪会在3天内排尽。喂奶后粪便会发生变化: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浅棕色固体状,会有臭味。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甚至更多也有可能。疾病疫苗接种

很多妈妈不知道,宝宝出生后,最先要面对的就是接种疫苗。下面介绍计划免疫疫苗的相关知识。卡介苗

预防疾病:结核病。

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1周岁前完成接种。

接种禁忌症:早产儿、明显的先天畸形儿、出生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宝宝,以及正在发热、腹泻及患有严重皮肤病的宝宝。乙肝疫苗

预防疾病:乙肝。

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应尽快给宝宝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支,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称为0、1、6方案。

接种禁忌症:宝宝出生时有严重脏器畸形、宝宝窒息、黄疸或患有急性严重疾病、早产体重不足2.5千克以及Apgar评分低于7分的宝宝都应该暂缓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

接种时间:出生后满2个月、3个月、4个月各口服一次。18个月、4周岁时加强一次。

接种禁忌症:极少数宝宝服用糖丸后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极个别出现轻度腹泻,多数在2~3天自然痊愈。糖丸压碎后必须用冷开水服用,服用后半小时不能喂奶或水。百白破疫苗

预防疾病:百日咳。

接种时间:初次免疫接种应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4个月、5个月时接种,每次接种应间隔4周,共3针,加强免疫接种应在出生后18~24个月龄时加强1针。

接种禁忌症: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宝宝不宜接种,注射第一针后如果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反应的宝宝应不再注射第二针。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的宝宝暂缓注射。麻疹疫苗

预防疾病:麻疹。

接种时间:在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时再复种一针。

接种禁忌症:对药物、血清等有过敏的宝宝(特别是有鸡蛋过敏的宝宝)。甲肝疫苗

预防疾病:甲型病毒性肝炎。

接种时间:宝宝出生后12~1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6~12个月后接种第二针。

接种禁忌症: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流脑疫苗

预防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接种时间:6个月到15岁的儿童,最好在每年10~11月流脑流行之前接种。如果6个月开始接种,则需间隔3个月再接种一次;如果3岁以上接种,以后根据需要每3年复种一次。

接种禁忌症:有癫痫、癔症、抽搐、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乙脑疫苗

预防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时间: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个月的宝宝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5~2岁(18个月~24个月)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国内还使用减毒活疫苗: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接种禁忌症:有神经系统疾病、体质虚弱、过敏体质和急慢性疾病患儿不宜接种。早期教育触觉交流

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妈妈为宝宝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宝宝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宝宝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宝宝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妈妈温暖的乳房,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能起催化作用。妈妈经常抚摸、拥抱宝宝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视觉交流

宝宝出生1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故其可见距离不会超过40厘米,可见区限于45°,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的物体。不过此时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妈妈在授乳时,总会发现宝宝边吃奶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宝宝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当然,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宝宝作对视交流,大多会得到宝宝甜蜜的微笑,从而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妈妈在使用奶瓶授乳时,妈妈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嗅觉交流

刚出生几天的宝宝,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在试验中,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宝宝一端,宝宝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由于宝宝能嗅出是不是妈妈,故有关专家提出,宝宝期由妈妈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专家指出,那些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宝宝,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听觉交流

可别小看妈妈与宝宝间毫无意义的“对话”,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对宝宝说话时,宝宝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宝宝“对话”,可使大脑正处在急剧发育中的宝宝,很快咿呀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节 两周宝宝

这周宝宝正在继续努力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与妈妈的子宫相比,又喧闹又明亮,会有些不习惯。但是你会发现宝宝每天都在进步,他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

这周的宝宝基本上仍是吃饱就睡,睡醒就吃,吃奶及大小便次数多且尚无规律。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

生完宝宝的第二周,不少新妈妈会感到乳房开始发热、变重、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乳房表面看起来光滑、充盈,连乳晕也变得坚挺。这就是很多哺乳的妈妈都会经历的“涨奶”。涨奶的情况不会一直存在,它只是暂时的现象,等到你的宝宝能够很好的含住乳头并吃到需要的奶量时,情况会慢慢有所好转。

涨奶会给哺乳带来一些小麻烦。因为乳晕过硬,宝宝会很难含住乳头。你可以在喂奶前热敷乳房,然后用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吸出些奶水,直到乳晕部分开始变软。

除了涨奶,你可能还会因为宝宝的吸吮动作而造成娇嫩乳头的疼痛感,甚至乳头皲裂。这些都是母乳喂养常见的问题,可以咨询有经验的朋友和寻求帮助。哺乳常见问题

Q 因奶胀而发热应如何治疗?

A  有的妈妈在奶胀的时候感觉不适,会有一些发热现象,因为奶胀引起反复的有规律性的发热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妈妈可以开始记录一下,比如每天喂奶的情况,尤其是发热时的情况。一般来讲发热都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无论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身体的自然防御功能,帮你抵抗未来的入侵物,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奶胀还是应该按时哺乳,这样可以缓解产生奶胀情况。

Q 夜间应如何进行母乳哺喂?

A  夜晚的哺喂姿势一般是侧身对着稍侧身的宝宝,妈妈的手臂搂着宝宝,但这样手臂易酸麻;也可只是侧身,手臂不搂宝宝进行哺喂;也可以让宝宝仰卧着,妈妈用一侧手臂支撑自己俯在宝宝上部哺喂,但不是很清醒时千万不要进行,以免在似睡非睡时压着宝宝,甚至导致宝宝窒息。

Q 哺乳时因乳头皲裂疼痛,能否暂停哺乳?

A  喂养时宝宝含吮乳头的方法不当或者宝宝有咬奶头的习惯,会造成乳头皲裂。在哺乳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一下,喂哺后用乳汁涂抹在乳头上,并且暴露几分钟,让乳头保持干燥或戴上乳头保护罩。母乳喂养容易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01 禁止母乳喂养的情况有哪些

乳母为白血病病原体携带者时,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以免淋巴细胞内的病毒随母乳进入宝宝体内;乳母为艾滋病患者,禁止母乳喂养;若宝宝患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特殊遗传代谢疾病,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02 让宝宝吃全奶

贮存于乳房中的奶有前奶、中奶、后奶之分,其营养素含量各不相同:每次喂奶,要让宝宝吃空左右两奶。如果乳母奶水多,或宝宝患病等原因而吃不掉,则让宝宝先吃空一只奶,再根据情况处理;如果宝宝患肠胃疾病,不吃另一只奶的后奶;如果宝宝身体瘦弱,或体重增加过慢,可将前奶另行处理,只吃后奶,以增加脂肪;如果宝宝体重超重,需要控制乳汁摄入量,则将后奶挤出另行处理,减少热量,有利减肥。日常护理睡眠护理

室内温度最好维持在16℃~23℃,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卧室要安静、清洁、通风,但不能有穿堂风。夏季要开窗户,开窗不会使婴儿受凉,相反还能使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能开空调或电风扇。如果小宝宝睡凉席,要注意安全,可在凉席上面铺一层布、薄被、毛巾被等,不要让凉席扎着宝宝。如果是冬天,则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家里没有暖气,一定要采购一些保暖设施,如暖水袋、电热器等。相比较而言,春秋两季新生宝宝的睡眠护理要容易一些。观察排泄的量和次数

排泄护理在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新生儿无法自理自己的排泄问题,而新手父母对此护理的好坏,则对宝宝的生理、心理影响很大,所以新手父母一定要做好新生儿的排泄护理工作。宝宝尿的次数多,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宝宝老尿,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宝宝会出现脱水热。疾病处理宝宝黄疸

宝宝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60%的宝宝在出生72小时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是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释放过多,而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无法将全部胆红素排出体外,胆红素聚集在血液中,引起皮肤变黄。这种现象先出现于脸部和眼白,进而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一般在宝宝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当黄疸过高或者持续不退时,就需要就医以判断宝宝是否是病理性黄疸了。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有:由于妈妈与宝宝血型不合导致的宝宝溶血症、宝宝出生时有体内或皮下出血、宝宝感染性肺炎或败血症、肝炎、胆道闭锁等。黄疸过高有可能对宝宝智力发育产生影响,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就医。宝宝的危险讯号

01 危险讯号1:前囟门凸起、凹陷

①前囟门凸起:一般来说,前囟门忽然凸起,好像鼓起的小球,多半是因为脑内压增大。可能的原因有:宝宝感染脑膜炎,且合并发热、颈部僵硬或是血管病变、颅内出血。

②前囟门凹陷:反过来说,当宝宝脑内压力变低,脑脊髓液不够,使体内水分不够,造成脱水时,前囟门就会呈现凹陷状。但当宝宝有前囟门凸起或凹陷时,妈妈要先找出原因,有无相关疾病,如:脑部是否有轻微的萎缩或是先天性的异常,及其他障碍,再针对病症做处理,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02 危险讯号2:呼吸急促

①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上呼吸道的疾病可能是因为喉头、喉骨发育不完整(即软喉);或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异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另外也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哮吼等。

②下呼吸道感染: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内出生,那么肺部发育可能尚未成熟,有可能患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也可能是宝宝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或是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等,使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只好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早期教育

在这一周里可以给宝宝准备八音盒等发音玩具,图片方面准备一些黑白图案的卡片给宝宝看。

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注视眼睛”的游戏,抱起宝宝的同时注视着宝宝的眼睛。这个游戏不但有助于发展宝宝眼部的肌肉,还会增进亲子感情。小手抓取反射的游戏也是很有趣的,用你的手指轻轻地触碰宝宝的手掌,这时宝宝就会条件反射而抓住你的手指。这个小游戏能够增强宝宝的抓握能力和手部肌肉的发展。宝宝的心理护理

在给宝宝喂奶、洗澡、换尿布时,妈妈要“告诉”宝宝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如“宝宝,妈妈给你喂奶了,你要好好地吃。”“宝宝,我们现在要洗澡了”“洗的干干净净的,多舒服呀”“换换尿布,你就舒服了”等,当然宝宝不可能听懂这些话,但这些声音产生的刺激可使宝宝很快熟悉妈妈的声音,这对宝宝的听觉也是一个刺激,促进听力发展。那种认为“宝宝什么也不知道”的看法是错误的,应当避免。

1.多与宝宝对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宝宝大脑有上千亿的神经细胞渴望着从“窗户”进入信息。被妈妈多加关注的宝宝安静、易笑,易形成良好的性格。

2.多与宝宝说话:耳朵是宝宝的第二个心灵窗户。当宝宝清醒时,可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并温柔地与其说话,经常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会使宝宝感到安全、宁静。

3.多给宝宝温柔的抚摸:皮肤是宝宝第三个心灵窗户。抚摸会使关爱的暖流通过爸爸妈妈的手默默地传递到宝宝的身体、大脑和心里,对宝宝智力及健康的心理发育起催化作用。

4.舒适的环境:充足的睡眠,尤其是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更是极其重要。

5.周到的日常护理:如按需哺乳等,可使宝宝获得生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宝宝具有哪些模仿能力

宝宝在安静觉醒状态,不但会注视你的脸,还有模仿你脸部表情的奇妙能力。当面对面和宝宝对视时,你慢慢地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重复6~8次。如果宝宝仍注视着你,他常会学你的样子,将舌伸到口边甚至口外。宝宝还会模仿其他脸部动作和表情,如张口、哭、悲哀、生气等。不模仿的宝宝也是正常的,只是他们不愿意和你玩这种游戏。

当宝宝觉醒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地说话,当宝宝注视爸爸或妈妈的脸后再慢慢移动爸爸或妈妈的头的位置,设法吸引宝宝的视线追随爸爸或妈妈移动的方向。在宝宝耳边(距离约10厘米左右)轻轻地呼唤宝宝,使宝宝听到你的声音后转过头来看你,在宝宝床头上方挂一些能晃动的小玩具、小花布头等,品种多样,经常更换,可锻炼宝宝视觉能力。第三节 三周宝宝

这周宝宝各种条件反射都已建立,当妈妈分开他紧握的小手,用一个手指轻触他的掌心时,宝宝就会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指不松手;当妈妈把宝宝抱在胸前,准备喂奶的时候,或是宝宝因饥饿而啼哭时,宝宝都会把头左右摇摆,张开小嘴,拱来拱去地找妈妈的乳头;现在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掌握吸乳的要领,小嘴一下一下吸吮得十分有力;当妈妈把手慢慢凑近宝宝眼前,到一定距离时宝宝就会不由自主地眨动眼睛。现在宝宝已经能够和妈妈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

这时的宝宝已经初步出现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好哭好动,不易照料,把妈妈累得筋疲力尽;有的文静乖巧,较少哭闹,特别省心省事。这是由宝宝不同的神经类型和气质类型所决定的,妈妈只能去适应宝宝,而不太可能轻易改变宝宝。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

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哺喂形式,对于宝宝来说,有些宝宝喜欢长时间吃奶进行“亲密”接触,喜欢连续一至两小时吃奶,然后睡一至两小时。由于妈妈的乳汁现在会大大增加,有些宝宝需要喂养的时间便会缩短,但次数却会较为频繁。不过另外一些宝宝好像对吸吮兴趣不大,或者从出生到现在都很嗜睡。

如果妈妈在最初数天已经频繁地喂了宝宝,这时妈妈一般没有乳胀的感觉,会察觉到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增多,表示妈妈的乳汁多了。有些妈妈也会发觉这时的哺喂时间开始缩短,而乳房也会比平常大些和重些,甚至有点疼痛,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你必须有心理准备在产后初期花很多时间哺喂你的宝宝。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有任何乳类无可比拟的优点,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母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的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道及肠道黏膜,使宝宝避免患呼吸道及肠道疾病。

母乳喂养有益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可结合宝宝体内的铁,满足细菌代谢对铁的需要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可以吞噬细菌和毒素。因此吃母乳的宝宝不易患病。但是,年轻的妈妈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就会使母乳喂养的效果大打折扣。

01 宝宝吃饱了吗

如果妈妈有足够的乳汁,喂奶时可听到宝宝的吞咽声,而且妈妈有泌乳的感觉,喂奶前乳房饱满,喂奶后较柔软。两次喂奶之间宝宝非常满足、安宁,宝宝眼睛明亮,反应灵敏。宝宝尿布24小时尿湿6次以上,宝宝经常有软的大便,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宝宝体重每周增加125克。另外,要想母乳充足,每日喂奶至少9次,夜间催乳素的分泌为白天的10倍,千万不要停止夜间哺乳。

02 宝宝为什么吸不到奶

有时候宝宝只吸妈妈的乳头,这是不对的,因为奶都在乳窦里面,乳晕底下有乳窦,所以必须是压迫乳晕的地方才能把奶挤出来。再有,冬天喂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穿的要舒服一些,这样妈妈容易抱,宝宝也容易吃奶。

03 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即不限制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时间,宝宝饿时或需要时即可多次喂奶,并不是宝宝一哭就喂。对于宝宝哭啼是否暗示饿了,还要细心观察,要排除宝宝不舒服或是疾病原因,必要时应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

那么,什么时候给宝宝哺乳呢?比如,宝宝小嘴来回觅食,睡觉时眼球快速运动或小嘴有吸吮动作,哭闹也是饿的表现,这时应该进行哺乳。如果宝宝睡觉超过3小时也应叫醒喂奶,还有妈妈乳房充盈发胀也可以喂奶等等。要做到按需哺乳,必须实行与宝宝同室,24小时在一起,便于妈妈精心呵护宝宝,随时喂乳,从而增强母婴感情,对母婴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新妈妈母乳喂养误区

妈妈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会出现喂奶后宝宝哭闹的情况,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者是奶“不好”,宝宝没有吃饱,继续给宝宝添加奶粉;或是看到妈妈“没有”奶,宝宝饿的直哭,家人就来帮忙,给宝宝直接喂奶粉。有些宝宝的睡眠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醒,有些宝宝的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宝宝迅速,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不仅家里人,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改喂奶粉。

一些宝宝每次吃完母乳后,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断为母奶没有吃饱,需要奶粉。如果妈妈不主张喂奶粉,家人会怪罪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也因为缺乏经验,心里没有底儿,妈妈就屈从了,改喂奶粉,从而导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母乳不是万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宝宝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爸爸妈妈的细心观察、耐心体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完全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为宝宝养育的一切承担责任。新妈妈们要切记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宝宝哭,或者频繁地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宝宝对于一切需求和不满的表示,只有哭闹。所以当宝宝哭起来时,别急着下结论,除了是饥饿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1.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

2.宝宝需要妈妈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3.尿布脏了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4.穿得太多,感觉太热;反之,会感觉冷。

5.妈妈心情过于焦虑,导致宝宝烦躁不安。

6.宝宝身体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适。

7.妈妈吃了某种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即使吃饱了母乳,还能够再吃下去50~100毫升的奶粉。这并不表明他们仍然饿,而是宝宝的一种天性。有些宝宝吃完奶粉就安静了,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宝宝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所以宝宝安静下来了。其实宝宝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热量,最好的满足,依然是妈妈的乳头。另外,有些宝宝睡眠时间长,有些睡眠时间短。母乳原本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日常护理为什么要给宝宝保温

1.宝宝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面积很大,容易散热。

2.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人的脂肪组织有隔热作用,宝宝皮下脂肪薄,容易丢失热量。

4.人体消耗的热量由棕色脂肪产生。但宝宝体内棕色脂肪分布有限,过度寒冷时不能满足产热需要,容易引起皮下棕色脂肪硬肿。

5.宝宝寒冷时无颤抖反应,妈妈不易分辨。如何判断宝宝冷热

只要触摸宝宝颏下颈部,感觉较暖,就说明给宝宝穿戴和覆盖已够。由于宝宝心脏收缩的力量相对成人较弱,正常情况下血液到达四肢末端——手指和脚趾相对较少,就会出现四肢末端稍凉的现象。如果平日四肢末端总是暖热,反而说明给宝宝穿戴或覆盖过度。疾病处理小肚脐异常信号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在两周内脱落。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均属异常,应及时诊治。

1.脐炎: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应去医院检查。若有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等情况,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2.脐瘘: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容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常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治疗。

3.脐疝: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环的边缘。此为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有的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手术治疗。

4.脐肉芽肿:脐带脱落后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直径0.2~0.5厘米,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需由医生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一般均可以治愈;若无效则应手术切除。

5.脐茸:脐带脱落后,其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这种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黏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其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6.脐湿疹: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的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吐奶和溢奶

吐奶和溢奶,其实都是指奶从宝宝嘴里流出来的现象,区别在于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较多;溢奶则是指食道或胃内的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况,可能只是宝宝打了一个嗝,从而致使少量奶液从嘴角溢出。一般来说,轻微吐奶和溢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不用采取特别的治疗方式。有时宝宝感冒、生病,可能会出现比平时严重一点的吐奶情况。不过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这种情况将会有明显地改善。如果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喷射性吐奶状况,就需要注意了,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早期教育如何辨别宝宝是否聪明

在出生时,聪明的宝宝可能要比其他宝宝更机警。有些宝宝从一开始就能独自把头抬高一会儿,仿佛在环顾四周,对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一个感觉敏锐、反应迅速的宝宝常常很聪明。在你抱他时,你会感觉到这一点。如果他似乎避开某个东西,那就表明他能区分什么是让他感觉愉快的,什么不是,这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宝宝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满足。宝宝笑得越早,聪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这不是完全可靠的迹象,但是一个象征。很早就开始笑的宝宝常常会成为聪明活泼的宝宝,较重的宝宝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优势,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宝宝更快活。宝宝的某些技能与其身体发育状况有关,有些与经验有关,而有些与两者都相关。在设法判断宝宝聪明的早期迹象时,要把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宝宝体能智能的训练培养

01 不要用襁褓限制宝宝的运动能力

宝宝的运动能力始于胎儿时期。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运动,是在向爸爸妈妈和医生传递着生命信息,我们常用胎动计数的方法,来分析胎儿在妈妈体内的生存状态。

宝宝出生以后,在宝宝期也表现出很复杂的运动能力,这主要是受到来自身体内生物钟的支配。过去人们习惯把宝宝,甚至两三个月的宝宝包在襁褓中,宝宝的胳膊和腿都与身体紧紧地裹在一起,认为这样宝宝的腿在将来才不会弯曲,而且睡得才会踏实。这样做虽然宝宝会很安静,避免了宝宝的肢体和身体抖动,但却会极大地限制宝宝运动能力的正常发育。因此,将宝宝放在襁褓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02 训练宝宝抬头的方法

宝宝只有抬起头,视野才会开阔,智力才可以得到更大发展。不过,由于宝宝没有自己抬头的能力,还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一种方法是当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可以让他把头靠在自己肩上,然后轻轻移开手,让宝宝独立竖直片刻,每天可做四五次,这种训练在宝宝空腹时也可以做。另一种方法是,让宝宝自然俯卧在妈妈的腹部,将宝宝的头扶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逗引他抬头片刻。也可以让宝宝空腹俯卧在床上,用小铃铛、拨浪鼓或呼宝宝乳名引他抬头。

平时,可以在室内墙上挂一些彩画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当宝宝醒来时,爸爸妈妈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看墙上的画及玩具。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宝宝头颈部的肌肉,对抬头的训练也有积极作用。当宝宝做完锻炼后,应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既是放松肌肉,又是爱的奖励。如果宝宝练得累了,就应让他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03 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宝宝的胳膊和腿都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似乎还保持着在妈妈体内的样子。妈妈或爸爸可以利用日常护理的机会,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在为宝宝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妈妈或爸爸可以帮助宝宝伸展一下身体。帮他伸展身体时,只需将关节稍微弯曲,宝宝就会反射性地伸开他的关节。除关节外,轻触宝宝的膝盖内侧、身体、手等,宝宝也会反射性地伸展他的身体。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四肢十分娇嫩,所以不能用力拉他的手、脚,以免弄巧成拙。第四节 四周宝宝

宝宝已经满3周了,现在宝宝的颈部力量已有所加强,可以趴在床上或家长的胸前,以腹部为支撑,把头稍稍抬起一会儿,而且还能左右转动他的小脑袋。如果妈妈把宝宝抱起来,或靠坐在妈妈的身上,宝宝的头已可以直立片刻,但时间不要长,以免宝宝疲劳。现在宝宝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规律及习惯,有的宝宝夜里已能睡4~6个小时的长觉,但宝宝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夜里还需要妈妈喂2~3次奶。

这时的宝宝已能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就会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如果宝宝正因寂寞无聊而啼哭,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也会很快安静下来。现在宝宝已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宝宝的头就会转向这个方向。但声音的距离不能太远,应在50厘米以内。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

宝宝天生具备吸吮能力,但使用奶瓶和奶嘴会导致宝宝产生乳头混淆。这样宝宝会利用错误的方式吸吮乳头,就会花费很大的力气但进食量很少,更会导致妈妈乳头酸痛,有些宝宝甚至对乳头不感兴趣。如果打算使用奶瓶和奶嘴最好在宝宝满月后才开始使用。别让“假象”羁绊母乳喂养

1.每次喂奶要花费1个多小时好像总也喂不饱。宝宝并非吃奶,有时只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说这是坏毛病,实际上宝宝不叼乳头,也会叼着毛巾、被角,那才是坏毛病。

2.别的新妈妈奶水比自己的多。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个新妈妈乳汁的量是不一样的。妈妈的乳汁可能少于其他人,但是对于自己的宝宝来说是足够的。

3.感觉奶水很稀,挤出来好像上面都飘着一层油。宝宝前10分钟吃的奶都属于前奶,比较稀,水分较多;之后的奶称为后奶,后奶有丰富的脂肪,呈乳白色。所以母乳喂养提倡一侧乳房要吃二三十分钟,如果换得太快,宝宝会吃不到营养丰富的后奶。

4.宝宝吃一会儿奶就睡着了,其实并不是真正睡着了,而是累了在打瞌睡,往往要吃一会儿再睡一会儿,反复两三次才能真正吃饱。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从乳房胀满的情况:喂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

2.宝宝下咽的声音上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若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3.吃奶后有无满足感:如吃奶后宝宝安静入眠,说明宝宝吃饱了。若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说明奶量不足。

4.注意大小便次数:宝宝每天小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这些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稀便或尿呈淡黄色,则说明奶量不够。

5.看体重增减:足月宝宝头一个月每天增长25克体重,头一个月增加720~750克,第二个月增加600克以上。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日常护理要不要给宝宝剃胎毛

我国一些地方,民间一直流传着“满月剃胎毛”的风俗,即给宝宝剃个“满月头”。根据专家的说法,“满月剃胎发”毫无科学依据。但如果宝宝出生时头发浓密,并赶上炎热的夏季,为了预防湿疹,可以将宝宝的头发剃短,但不赞成剃光头,否则已经长了湿疹的头皮更易感染。理发后要马上洗头,用清水即可。在宝宝6个月前,若天气炎热,最好每天给宝宝洗一次头发,若天气寒冷,也应2~3天洗一次头。洗头时用左臂夹住宝宝的身体,拇指及食指将宝宝的耳朵向内盖住,右手抹上婴儿洗发精,柔和地按摩头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传统尿布与一次性尿布哪个好

在家中还是使用传统的全棉尿布好。因为经常更换尿布,不仅可以保持新生儿臀部皮肤干燥,还可在换尿布时查看新生儿皮肤有无尿布疹发生。

从心理卫生保健角度来看,在新生儿每次大小便后需要更换尿布,这样换尿布的次数比使用“尿不湿”更换的次数明显增多,也就是说母亲双手接触新生儿皮肤的机会增多,这种接触对新生儿是一个良好的刺激。还有声音、目光的交流,对新生儿的情感、知觉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当小儿尿湿,不舒服的感觉会刺激婴儿的神经中枢,建立对排尿的反射。等小儿外出时偶用一次“尿不湿”,既方便父母,也不会使宝宝生病。给新生儿挑选内衣要注意什么

1.宝宝皮肤最外层角质层很薄,所以内衣质地要柔软,不要接头过多,翻看里边的缝边是否因粗糙而发硬,尤其要注意腋下和领口处。给小婴儿买到缝边朝外的内衣最合适。

2.要选用具有吸汗和排汗功能的全棉织品,以减少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从而避免发生皮肤病。

3.注意内衣的保暖性,最好是双层有伸缩性的全棉织品。

4.宝宝头大而脖子较短,为穿脱方便,内衣款式要简洁,宜选用传统开襟、无领、系带子的和尚服。

5.内衣色泽宜浅淡,无花纹或仅有稀疏小花图案,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还可避免有色染料对宝宝皮肤的刺激。疾病处理如何防止和治疗尿布疹

下面一些小贴士对于爸爸妈妈怎样预防和治疗尿布疹会有帮助:

1.要经常检查宝宝的尿裤是不是已经湿了或者弄脏了,如果是,请及时更换。

2.每次更换尿裤时最好裸露宝宝臀部几分钟,保持干燥和清洁是最好的办法。

3.更换尿裤时要彻底清洁。

4.请使用宝宝专用的洗涤剂来清洗宝宝衣物,而且冲洗要彻底,在清洗尿布时可以加少量醋,减少碱性物质的存留,然后冲洗干净。

5.如果宝宝对一次性尿裤过敏,可以选择布料尿布,或者及时更换其他牌子的纸尿裤。

6.对于宝宝的臀部,清洁功能好的湿巾和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宝宝的眼屎多是怎么回事

眼屎多是因为宝宝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结膜上皮和淋巴组织还未发育完全,加上缺乏泪液分泌的缘故。一旦被细菌感染,极易发生结膜炎,使分泌物(眼屎)增多。当然,也有一些宝宝患结膜炎是由于妈妈患有子宫颈炎、阴道炎等疾病,在分娩期间因眼部感染而发生结膜炎。在治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对细菌引起的结膜炎去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眼屎涂片化验,确定细菌的种类,并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局部治疗。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做爬行运动

宝宝在宝宝期就有爬行的先天条件反射。所以,适当地进行爬行运动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宝宝的四肢的运动能力,对宝宝日后的大动作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训练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爸爸妈妈们只要用手掌轻轻抵住宝宝的足底,宝宝就会试图向前爬行,尽管开始时爬不了几厘米,但宝宝确实努力了。爬行训练的时间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1~2次较为适宜,注意不要在宝宝吃饱或饥饿的时候进行。经过爬行训练,宝宝颈部及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很好地锻炼,四肢也会越来越有力量,体质自然也会随之增强。宝宝玩悬挂玩具

宝宝睡醒的时候,会睁开眼睛到处看看,所以应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一般宝宝最喜欢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喜欢看条纹、波纹、棋盘等图形。挂图可放在床栏右侧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让他观看,3~4天应换一幅图。爸爸妈妈们可观察宝宝注视新挂图的时间,一般宝宝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会比较长,对熟悉的图画注视的时间比较短。宝宝满月后可以换上彩图。

在宝宝房间悬挂一些能晃动的彩色气球、吹塑球、小灯笼,能发出悦耳声音的彩色旋转玩具等,让宝宝看和听。悬挂的玩具品种可多样化,悬挂高度为30厘米左右,爸爸妈妈还应经常更换种类和位置。宝宝看到这些悬挂玩具后,会安静下来,不哭也不闹,显得很愉快。

室内墙上也可挂一些彩画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当宝宝醒来时,家长可将他竖直抱起,让宝宝看看墙上的画及玩具,宝宝会很高兴;同时竖起来抱还可锻炼宝宝头颈部肌肉,为抬头做准备。第二章出生第二个月

在这段时期内,婴儿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些,醒着的时间增多了,眼睛能看见一些东西,表情也变得丰富了,会时常露出笑容来。手脚的活动增多了,会用力地踢被子。睡觉的时候,大多会朝一个方向。吃配方奶的婴儿,喝配方奶的量会逐渐增加。排泄方面,大、小便的次数会减少一些。

2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注意周围的世界了。在觉醒的时候,他可以很专注地凝视着爸爸妈妈,高兴的时候还会冲你笑,而且小嘴巴里还会发出“咿咿、呀呀”的语言跟你交谈。

此时的父母应多与宝宝交谈,锻炼他的语言能力;1~2个月的宝宝最佳注视距离是15~25厘米,宝宝眼部肌肉逐步发达,喜欢追随亮光和看鲜艳的东西,也会转头寻找声源,此时期父母应该多给宝宝创造追视和追听机会。

此外,还要给予宝宝富有情感的交流,要用亲切的语气多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婴儿,并引起宝宝的注视;注意观察宝宝不同情况下的哭声,掌握宝宝的生活规律。第一节 五周宝宝

宝宝的四肢和小手已经比刚出生时伸展开许多,但睡觉时还是像一个小青蛙一样蜷着四肢,这种姿势会持续很长时间。

当妈妈拿着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前移动时,宝宝的眼神可以一直追视着眼前的物体。但是最让父母惊喜的是宝宝居然开始“说话”了,宝宝这时会发出“嗯嗯”“啊啊”“咿咿”“呀呀”的声音来表达他的感情和需要,这时妈妈一定要及时回应宝宝,可以模仿宝宝的发音与他“对话”,尽可能多的面对面地和宝宝“交谈”,即使妈妈走开一会儿,到别的房间去时,也可以不停地和宝宝说话,让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这样宝宝的情绪就会平静很多。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何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宝宝方面,部分患有疾病的宝宝不能进食母乳,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半乳糖血症:患此病的宝宝缺少半乳糖—磷酸尿苷转化酶,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可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引发宝宝神经系统病变而发生智力低下、白内障、黄疸、低血糖等病。此种情况,应以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宝宝,禁食母乳、牛乳。

苯丙酮尿症:该病是由于宝宝肝内先天缺乏苯丙氨酸所致,进食母乳可引起宝宝的神经系统损害。患此病的宝宝只能进食苯丙酸含量很低的代乳品。

砚糖浆脲症:宝宝缺乏支酮酸脱羧酶,进食母乳易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此类宝宝只能选用分支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合成氨基酸食物,进食母乳只能占很小的比例。

母体患部分疾病,也不宜喂养宝宝其乳汁,这些疾病患者若强行喂养,会给母体和宝宝都带来危害。比如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严重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均为不宜哺乳,因为哺乳会增加妈妈的负担,造成病情恶化。哺乳期间有病毒感染者,为了宝宝的安全和健康也不宜母乳喂养。如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期、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和HBsAg阳性、结核菌感染、梅毒血清阳性等。哪些疾病仍可哺乳

宝宝唇腭裂常给母乳喂养带来不便,此种情况可将乳汁挤入小杯内,用汤匙、注射器等喂食。若舌系过短,过紧,可让医生剪开系带后喂养。

鹅口疮用制真菌素既可靠又有疗效,治愈后不影响母乳喂养。宝宝若出现母乳性黄疸,只要不是病理性的,胆红素低于340mol/L,仍可母乳喂养。

母体的部分疾病不影响喂养宝宝。部分乳房疾病,如乳头平坦、肉陷,应先将奶挤出,使乳晕变软,再伸展乳头周围皮肤及牵拉乳头,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正常哺乳。

轻度的乳腺炎不影响哺乳,因为炎症是在乳房结缔组织,而不是乳腺管,乳汁不会带菌。除此之外,轻度的糖尿病患者可实行母乳喂养。因哺乳本身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即使在妈妈服药期间,对宝宝也无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妈妈在使用有损宝宝的药品时应减少哺乳次数或者尽可能不哺乳,激素类药物、部分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锂盐、阿司匹林、溴隐亭、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等,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服用。日常护理满月宝宝的抱姿

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头大身子小,颈部肌肉发育不成熟,不足以支撑起头部的重量。如果竖着抱宝宝,他的脑袋就会摇摇晃晃;而且宝宝的臂膀很短小,无法扶在妈妈的肩上,无法取得平衡。

01 试试这样抱

在抱宝宝之前,最好用包被将他的身体裹起来,只露出头部;将宝宝斜抱在你的左(右)肘部,你的一侧手掌展开放在宝宝的腰臀部,护住宝宝下半身,让宝宝的头和肩部位于你的手臂和前胸之间,另一只手自然协助。这样宝宝会感觉比较舒服,你也省力,还便于与宝宝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02 注意事项

①抱宝宝时,妈妈不要与宝宝靠得太紧密,因为你的脸上、头发中及口腔内的病菌很容易对宝宝娇嫩的皮肤构成威胁。

②如果想竖着抱宝宝,最好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抱紧他,以防止宝宝从包被中滑出。

③扩大视野的抱姿:抱宝宝时将他的脸朝外,让他的背靠在你的胸前,一只手抱着宝宝的胸前,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两腿之间的部位,防止他向前翻,造成脊椎腰部扭伤。

03 吃奶时的抱姿

①盘腿喂:妈妈坐在床上,盘起双腿,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然后用手臂扶着宝宝,让他的小手可以自由地碰触妈妈的乳房,这样宝宝会感到温暖和亲近,妈妈也会觉得轻松许多。

②坐着喂:妈妈坐着,将一腿架高10~15厘米,将宝宝搂抱在妈妈抬腿一侧的臂弯中,头放在肘关节内,另一只手托住宝宝背部和臀部。在喂奶的过程中,妈妈一定不能大弧度弯腰或用力向前探身,以免乳头过度送入宝宝口中,引起宝宝呛咳。宝宝吃奶时,颈部过度伸展,常提示乳头离宝宝的嘴巴太远,妈妈可试着让宝宝坐在小枕头或软垫上,然后再连同枕头一起将宝宝放到膝上,再用胳膊的弯曲处托住宝宝的头部。

04 抱宝宝3要点

①不要摇晃宝宝:宝宝哭闹、睡觉或醒来的时候,妈妈都会习惯性地抱着宝宝摇摇,如果力度过大,很可能给宝宝头部、眼球等部位带来伤害。

②端正抱宝宝的态度:经常抱抱宝宝,每次抱3~5分钟即可,让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使他有安全感。千万不要长时间搂抱,甚至睡着了还抱在身上,这样会养成宝宝不抱就哭的不良习惯,也会给你在今后的养育过程中增添不少困扰。

③时常观察宝宝:抱宝宝时,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的手、脚以及背部姿势是否自然、舒适,避免宝宝的手、脚被折到、压到、背部脊椎向后翻倒等,给宝宝造成伤害。穿着照顾

宝宝整天处于衣被控制的温度下,不利于形成耐受力,一旦遇到外界环境变化就会生病。如果穿盖太厚,保暖过度,宝宝身体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加之如果喂水量不足,宝宝会出现发热、脱水症状。此外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其健康发育。爸爸妈妈应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疾病处理如何预防宝宝发生眼外伤

这需要全家人格外小心。对于此时的宝宝,爸爸妈妈不要拿任何带有锐角的玩具给宝宝摸或者玩。宝宝长到1岁左右就会走,会跑了,这时候更要小心预防眼外伤。千万不要给宝宝拿刀、剪、针、锥、弓箭、铅笔、筷子等尖锐物体,以免宝宝走路不稳摔倒而让锐器刺伤眼球。如何发现眼部异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眼睛晶莹明亮,眼球大小适中,活动自如。要观察宝宝的眼睛发育是否异常,可从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几个方面观察,能尽早发现一些问题。眼珠变白,多系眼珠生了“白翳”;瞳孔区内有白色物,可能患了“白内障”;若宝宝眯着眼睛看东西,要注意是否近视;眼球变大,多系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若眼球向左右(或上下)来回摆动,则系患有“眼球震颤”;若眼球偏向一侧,则说明患有“斜视”;若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而宝宝无动于衷,不去拿取,则说明宝宝很可能视力差,患有“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疾患;若夜间在暗处发现宝宝瞳孔内有白色的反光物,形同猫眼,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视网膜细胞瘤”;若眼球突出,特别是单眼眼球突出,要警惕“球后肿瘤”。早期教育

本周可以准备一个颜色鲜艳而且宝宝容易看得到的球,玩滚球游戏。让宝宝躺在大床上,妈妈坐在宝宝的身旁,慢慢地滚球,有些宝宝只是看着球,有些宝宝会试图去抓住球。也可以跟宝宝说一些童谣,最好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儿歌童谣,宝宝一定会很喜欢听。说童谣的时候最好用一个手偶套在妈妈的手上,让妈妈的手偶跟着儿歌的韵律一起互动,这样能更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训练宝宝做迈步运动

宝宝在婴儿期就有向前迈步的先天条件反射,如果宝宝身体健康,情绪良好时,就可以进行迈步运动的训练。

做迈步运动训练时,爸爸或妈妈托住宝宝的腋下,并用两只拇指控制好宝宝的头,然后让宝宝光着小脚丫接触桌木地板等平整的物体,这时宝宝就会做出相应而协调的迈步动作。尽管宝宝的脚丫还不能平稳地踩在物体上,更不能迈出真正意义上的一步,但这种迈步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无疑是有益的。所以,在进行训练时,爸爸或妈妈要表现得温柔一点,时间控制在每天3~4次,每次3分钟较为适宜。如果宝宝不配合,千万不要勉强,以免弄伤宝宝。要把宝宝当成懂事的大宝宝

当妈妈说话时,正在吃奶的宝宝会暂时停止吸吮,或减慢吸吮的速度。当爸爸逗宝宝时,他会露出喜悦的表情,甚至微笑,这是宝宝与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的过程。宝宝对爸爸妈妈及周围亲人的抚摸、拥抱、亲吻,都有积极的反应。但当宝宝听到妈妈说话时,别人再和他说话,宝宝也不会理会其他人了。

在对宝宝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无论做什么,都要一边做一边对宝宝讲解实际操作过程,同时告诉他你的感受和心得,语调要轻缓,并且充满柔情。比如当宝宝哭闹的时候,你可以把宝宝抱起来,问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或者是哪里不舒服了?然后再根据你的判断,一边喂奶、换尿布或者按摩,一边给宝宝讲解你正在为宝宝做什么,让宝宝能够感受到你所做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要夸赞宝宝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宝宝,或用拥抱、亲吻、抚摸、对视等动作不断表示出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喜爱。慢慢地,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宝宝似乎能听懂话,而且宝宝也可以用更加灵敏的动作和热情的表情回应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所做的这一切,都能够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与心理成长。第二节 六周宝宝

宝宝的笑逐渐从原来的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他知道自己的笑会让妈妈也开心的笑起来,妈妈高兴,宝宝也更开心,也会更主动地笑。这样的笑称之为社会性微笑,宝宝是在用自己的微笑告诉妈妈“我现在很快乐”。

尽管在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主动笑,但是妈妈也可以把宝宝逗笑,比如冲宝宝扮个怪样,挠宝宝的痒处,都可能把宝宝逗笑。

如果宝宝头颈力量有所加强,父母可以尝试将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他们的肩上,看看周围的环境,告诉他看到的一切,宝宝会很有兴趣的。这不仅对锻炼宝宝颈部力量有帮助,还能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成长指标喂养需求及方法

给宝宝使用配方奶喂养的妈妈要学会科学正确的冲奶方法:洗净双手准备好喂养用的奶瓶,把约5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一定不要先放奶粉再放水)奶粉的比例请按配方奶要求添加,不宜过浓或过淡,也不要在奶粉里加糖、果汁或药品。宝宝喝剩的奶粉一定倒掉不要留到下一顿。人工喂养分解程序

01 工具与材料

奶粉、温开水、奶瓶、奶嘴、消毒锅、奶瓶刷。

02 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①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②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宝宝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

③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匙取奶粉(刮平,不要压实匙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

④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不凉便可以给宝宝食用。

03 喂养中正确操作方法

①给宝宝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宝宝头部靠着妈妈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②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宝宝嘴唇,刺激宝宝吸吮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入宝宝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③中断给宝宝喂奶,妈妈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04 喂养后的操作方法

与母乳喂养方法相同(参照母乳喂养)。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配方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