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环境科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4:33:0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环境科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17年环境科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环境科学

1.1 考点归纳

一、环境概述

1.环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类型(见图1-1)图1-1  环境类型图

3.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二、环境科学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环境科学中,人和社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决定环境状况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2.环境科学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鲜明地表达了两个观点

①人类要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

②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2)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3)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持续性原则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并充分考虑到资源的临界性,不得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2)公平性原则

①横向的代内公平。各国拥有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会损害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

②纵向的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条件。(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发展的持续性和公平性是一致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山东大学2015年研]

A.聚落环境

B.地理环境

C.地质环境

D.人类环境【答案】D【解析】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及科学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因此,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

二、填空题

1.根据不同原则,人类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时间的范围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研]【答案】星际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聚落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_____。[东华大学2010年研]【答案】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鲜明地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_____,公平性原则、_____。[东华大学2010年研]【答案】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持续性原则,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②公平性原则,包括横向的代内公平和纵向的代际公平;③共同性原则,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4.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人类环境;生物环境【解析】环境类型的划分涉及的范围广而复杂。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按照环境空间,环境可分为星际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聚落环境、特定空间环境等。

三、名词解释

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可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研;杭州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人工环境

答:人工环境是指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与自然环境在形成、发展、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简答题

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点:(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山东大学2015年研;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研;东华大学2010年研]

答: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如下:(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①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许多限制因素,其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离开了这两个基础和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并充分考虑到资源的临界性,不得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因此,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身的消耗标准,不能盲目、过度地生产与消费。

②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a.横向的代内公平。各国拥有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会损害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公平的资源使用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状况。

b.纵向的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③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也各有差异,但是,发展的持续性和公平性原则是一致的。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3.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

答:(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环境科学中,人和社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决定环境状况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2)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

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下:(1)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2)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3)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

第2章 水体环境

2.1 考点归纳

一、水体环境概述

1.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由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部分构成。

①海洋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4%。

②陆地水包括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6%;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冰盖和冰川,80%位于南极地区难以开发利用,其次为地下水。

2.水的循环

在太阳能及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水还在地球的各个部分进行着无休止的运动。如此川流不息,循环往复,被称为水的自然循环。水还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不断地迁移转化,形成了水的社会循环。

3.我国水资源现状(1)我国的水资源特点

①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和亩均少;

②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

③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④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减少了我国水资源的可用量。(2)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3

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缺水上下限(1000~5000m)的中低值,总体上缺水;

②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83

③我国正常年份每年缺水量近400×10m,农业缺水、城市缺水及生态环境缺水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主要问题,北方城市多数为资源性缺水,而南方城市则多为水质性缺水。

二、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与水质指标(1)水质

水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2)水质指标(见表2-1)表2-1  水质指标水质指标具体内容物理性水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质指标透明度等其他物理性状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化学性水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质指标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C)等生物学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质指标

2.水质标准(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见表2-2)表2-2  地面水等级划分等适用范围级Ⅰ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Ⅱ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类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类(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见表2-3)表2-3  污水中污染物的分类分类性质排放要求取样处Ⅰ类在环境或动植不分其排放的方式和方在车间或物体内蓄积,向,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车间处理对人体健康产能级别,一律执行严格的设施的排生长远不良影标准值放口取样响Ⅱ类长远影响小于允许排放浓度可略宽,并在工厂企Ⅰ类的污染物按其排放水域的使用功能业或其处质以及企业性质分为一级标理设施排准值、二级标准值和三级出口取样标准值

三、水体污染与自净

1.水体污染及污染源(1)水体污染概念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2)水体污染源(见表2-4)表2-4  水体污染源污染源具体内容化学性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需氧性有机物污染;营养物污染质污染;有机毒物污染物理性悬浮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污染生物性致病菌及病毒的污染污染

2.主要废水的成分和性质(见表2-5)表2-5  主要废水的成分和性质分类特征生活污水水质比较稳定、浑浊、深色,具恶臭,呈微碱性,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常含植物营养物质,且含有大量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工业废水大多数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其性质十分复杂畜禽养殖、氨氮浓度均高悬浮物、BOD5业废水

3.常用的有机物污染指标(见表2-6)表2-6  常用的有机物污染指标定义指标化学耗又称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量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其值可粗略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COD量,用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生化需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氧量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20℃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以mg/L为单(BOD)位),记为BOD5总有机指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是碳量评价水体需氧有机物的一个综合指标(TOC)总需氧指当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量氢、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TOD)

4.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类型包括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5.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1)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的自净是指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

①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

稀释作用的实质是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因扩散而降低了浓度,稀释并不能改变,也不能去除污染物质。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存在推流(平流)和扩散两种运动形式。

②水体的生化自净

图2-1表示了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变化的情形。在排放口下游的某点终于出现了耗氧速度与复氧速度相等的情况,这时溶解氧的含量最低,此点被称为最缺氧点。根据图中反映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曲线呈现的形状,它常被称为氧垂曲线。图2-1  氧垂曲线(2)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用途和功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四、水污染控制

1.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水污染预防要比通过“末端治理”试图消除水污染更加经济、有效,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1)工业水污染

①优化结构、合理布局;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③就地处理;④强化管理。(2)生活水污染

①合理规划给水排水;②加强公众教育。(3)面源污染

①农村面源

a.发展节水;b.减少土壤侵蚀;c.合理利用农药;d.截流;e.畜禽粪便合理处理;f.加强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处理。

②城市径流

a.充分收集利用雨水;b.减少城市硬质地面;c.增加城市绿化。

2.污水的人工处理(1)污水人工处理的方法

①处理方法的分类(见表2-7)表2-7  处理方法的分类方法具体内容物理处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去除污水中不溶性的呈悬浮态的理法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化学处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理法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处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并采用一定的理法人工强化措施,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净化的方法

②各种污水人工处理方法的工艺及污染物去除对象(见表2-8)表2-8  污水人工处理方法及污染物去除对象(2)污水人工处理的分级(见表2-9)表2-9  污水人工处理分级、方法与污染物去除对象处理程处理方法与工艺处理对象度去除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砂粒及其他较大的物质,预处理格栅、沉砂池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减轻污染负荷一级处物理处理法去除呈悬浮态的固体污染物理二级处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态的生物处理法理有机污染物除残留在污水中的污染物,其中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或三级处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氮、磷及混凝沉淀、过滤、吸理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以满足更严格的附等污水排放或回用要求

3.尾水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尾水处理处置常与污水的资源化相结合,其主要途径包括尾水的生态处理及重复利用。(1)尾水的生态处理

尾水生态处理技术依赖水、土壤、细菌、高等植物和阳光等基本的自然要素,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综合自净能力,完成尾水的深度处理,同时通过对尾水中水分和营养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尾水无害化与资源化的有机结合,主要类型包括稳定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2)尾水的回用

①工业回用经妥善处理的城市尾水和工业废水,一般可回用作冷却水、生产工艺用水、锅炉补给水,以及其他油井注水、矿石加工用水等;

②农业回用再生水的农业回用主要为农田灌溉;

③城市回用经一定处理的尾水还可作为城市低质给水的水源,如冲厕用水、空调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3)尾水的自然处置

尾水的自然处置是指利用水环境自净能力进行尾水江河湖海处置。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关于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东华大学2010年研]

A.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衡,年内年际变化大

B.中国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基本相当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径流深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不多【答案】B【解析】我国水资源特点是:①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能力大大超过供水能力;②我国地表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性较为严重,径流的季节性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而且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我国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下水补给以降雨为主;③而在西北内陆河盆地则主要以河川径流补给为主。

2.废水的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  )。[山东大学2015年研]

A.悬浮物

B.有机物质

C.氮、磷

D.重金属【答案】A【解析】污水人工处理的一级处理采用物理处理法,主要去除呈悬浮态的固体污染物。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法,主要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三级处理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或混凝沉淀、过滤、吸附等一些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残留在污水中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氮、磷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以满足更严格的污水排放或回用要求。

3.在水质指标中,下列不属于物理指标的是(  )。[暨南大学2012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研]

A.重金属

B.悬浮物

C.色度

D.温度

E.可溶性固体【答案】A【解析】水质指标是衡量水质好坏的标准。水质指标项目繁多,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②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C)等。③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4.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当温度为(  )时,微生物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的氧量。[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研]

A.10℃

B.15℃

C.20℃

D.25℃

E.30℃【答案】C【解析】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的氧量。BOD以单位体积污(废)水所消耗的氧量(mg/L)表示。B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越多。

5.关于某河流对污染物P的水环境容量,下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研]

A.河水对污染物P的自净能力越大,其水环境容量越大

B.污染物P的可降解性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不大

C.河水中污染物P的环境背景值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不大

D.污染物P拟排放的数量越大,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越小

E.河流的用途、功能不影响水环境容量【答案】A【解析】水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用途和功能的关系有:①水体的功能愈强,对其要求的水质目标也愈高,其水环境容量必将减小;反之,当水体的水质目标不甚严格时,水环境容量可能会大一些。②水体本身的特性,如河宽、河深、流量、流速、以及其天然水质、水文特征等,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③污染物的特性,包括扩散性、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越稳定,其环境容量越小;耗氧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比难降解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大得多;而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则甚微。

6.下列物质具有较低环境容量的是(  )。[暨南大学2015年研]

A.重金属

B.好氧有机污染物   

C.氮氧化物  

D.总磷【答案】A【解析】水体的功能愈强,对其要求的水质目标也愈高,其水环境容量必将减小。水体本身的特性,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的特性,包括扩散性、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一般来说,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越稳定,其环境容量越小;耗氧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比难降解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大得多;而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则甚微。

7.沉淀池的主要功能是(   )。[暨南大学2012年研]

A.去除悬浮杂质

B.去除有机物

C.去除胶体颗粒

D.去除色度

E.上述各种功能【答案】A【解析】沉淀法的工作原理是重力沉降。在污水处理厂中通常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沉淀设备,一种为沉砂池,另一种为沉淀池。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水中砂粒、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物,沉淀池的作用是依靠重力使悬浮杂质与水分离。

8.在下列水处理方法中,不属于膜分离技术的是(  )。[暨南大学2012年研]

A.超滤

B.反渗透

C.砂滤

D.电渗析

E.纳米过滤【答案】C【解析】膜分离是指利用过滤性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水中杂质进行浓缩、分离的方法。根据膜孔隙的大小及过滤时的动力,膜分离可分为微过滤、超过滤、纳米过滤、电渗析、反渗透等。砂滤是过滤的一种,过滤是指利用粒状介质层截留水中细小悬浮物的方法。

9.混凝法最适合处理水中处于哪种形态的污染物(  )。[暨南大学2012年研]

A.胶体分散态

B.离子分散态

C.分子分散态

D.悬浮分散态【答案】A【解析】混凝是指投加化学药剂以破坏胶体和悬浮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沉降性能的絮体的方法。混凝所形成的絮体可以通过沉淀法去除。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凝聚指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絮体的过程。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铝盐,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铁盐,以及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等。

10.一般污水处理厂中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  )。[暨南大学2014年研]

A.磷

B.氮

C.有机物

D.SS悬浮物【答案】C【解析】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中溶解状及胶体状有机物质得到氧化分解的方法,即为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是由大量繁殖的悬浮状的微生物絮凝体组成的。活性污泥法就是向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中不断充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同时不断生长繁殖。停止曝气后,活性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从而与水分离,达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11.气浮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  )。[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研]

A.水中的氮磷营养盐

B.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C.水中的乳化油

D.水中砂粒、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物

E.水中的硬度【答案】C【解析】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从水中除去。其主要处理对象是乳化油及疏水性细小悬浮固体。有时需向废水中投加浮选药剂,选择性地将亲水性的污染物改变为疏水性物质。按照产生气泡的方法,气浮设备可分为加压溶气气浮与叶轮气浮两种。

二、填空题

1.TOC指标表示_______。[东华大学2010年研]【答案】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解析】水体中有机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一般常用综合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或总有机碳(TOC)等表示耗氧有机物的含量。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2.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悬浮物质、______和______三大类。[暨南大学2012年研]【答案】溶解物质;胶体物质【解析】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悬浮物质是由大于分子尺寸的颗粒组成的,它们借浮力和粘滞力悬浮于水中;溶解物质则由分子或离子组成,它们被水的分子结构所支承;胶体物质则介于悬浮物质与溶解物质之间。

3.测定污水的COD时,常用的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反应在_______条件下加热回流2小时,还需要加入_______作为催化剂。[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研]【答案】重铬酸钾;强酸性;硫酸银【解析】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量(mg/L)计。常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KCrO),氧化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227回流进行2h,有时还需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是硫酸银。由于重铬酸钾的强氧化作用,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物质(除苯、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以外)均能被氧化,因此化学需氧量可以近似地反映水中有机物的总量。

4.列举三种常用的处理污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沉淀;过滤;吸附【解析】处理污水方法共分为三种:①物理方法,包括截留、沉淀、过滤、气浮、离心分离等;②化学方法,包括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③生物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天然生物处理系统等。

5.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处理按参与作用的微生物的种类和供养特性可分为_________处理和_________处理。[暨南大学2012年研]【答案】好氧生物;厌氧生物【解析】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中溶解状及胶体状有机物质得到氧化分解的方法。根据微生物的呼吸特性,可将其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两大类,生物处理法因此可相应地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

三、名词解释

1.水污染

答: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是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和其他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湖海,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恶化,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水污染会造成鱼类死亡,破坏风景区的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

2.SS

答:悬浮物(SS),又称悬浮固体,是指悬浮在水中的细小固体或胶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黏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物质,直径一般大于100μm。悬浮物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原因,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悬浮物沉积在河床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产生厌氧发酵,使生物需氧量增高,影响水质。

3.POPs[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研]

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又称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环境中难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特点是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积累,在非常低的含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4.耗氧有机物

答:耗氧有机物是指动植物残体和生活污水以及某些工业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它们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我国为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而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6.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BOD和COD)[山东大学2014年研]

答: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需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BOD是反应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通常采用20℃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记为BOD,单位为mg/L。5

化学需氧量(COD)又称化学耗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COD可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说明有机物质越多,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通常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

7.DO

答:溶解氧(DO)是指水体与大气交换或经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后溶解于水体中的氧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同大气压力、空气中氧分压和水温有直接关系,在自然情况下,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氧是评定水质优劣、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8.水体富营养化

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后,水体会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

9.人工湿地

答:人工湿地是指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10.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水的自然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太阳能及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水还在地球的各个部分进行着无休止的运动。例如,海洋、湖泊、河流表面以及土壤植物茎叶上的水,会由阳光照射而蒸发或蒸腾成水汽,上升到空中凝结为云,又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迁移到各处,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或汇集至江河湖泊,成为地面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也是时有交流转换的,最终都会注入海洋的这种川流不息,循环往复的现象。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进入天然水体。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水的性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1.氧垂曲线[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氧垂曲线是指水体中的溶解氧沿程变化的曲线。在排放口附近,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这是因为此时排入的有机物较多,耗氧速度大于复氧速度;随着有机污染物的不断分解氧化,耗氧速度不断降低,在排放口下游的某点终于出现了耗氧速度与复氧速度相等的情况,这时溶解氧的含量最低,此点被称为最缺氧点。

12.废水二级处理[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

答:废水二级处理是指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再加上生物处理的流程,它可以去除废水中悬浮态的污染物和大部分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有时还能除去一部分氮、磷营养物。一般情况下,二级处理的出水可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也可用于农田灌溉。

1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法和絮凝法,去除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的处理方法。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但是水中还存留一定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富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

14.活性污泥[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活性污泥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悬浮状微生物絮凝体。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指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

15.化学混凝[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化学混凝是指通过加凝聚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发生凝聚,产生絮凝物,并发生吸附作用,将废水中污染物吸附在一起,然后经沉降(或上浮)而与水分离的处理方法。

四、简答题

1.列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名称(至少八种),该标准对含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的工业废水采样分别有何规定?[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研;暨南大学2015年研]

答:(1)第一类污染物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第一类污染物一共有十三种,分别是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2)该标准对含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的采样规定

①第一类污染物采样规定

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其排放的方式和方向,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级别,一律执行严格的标准值,并规定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取样检测。

②第二类污染物采样规定

第二类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可略宽,并按其排放水域的使用功能以及企业性质(如新建、扩建、改建企业或现有企业)分为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值和三级标准值,还规定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在工厂企业或其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检测。

2.简述我国《地面水水质标准》的分类。[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研;暨南大学2015年研]

答:1988年国家环保局修订并颁布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面水域。”该标准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具体如下:(1)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3)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4)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按季节划分类别。

3.什么叫做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与水体自净作用和水体功能之间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就是水环境接纳一定量污染物的能力。水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2)水环境容量与水体自净作用和水体功能之间的关系

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用途和功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水体的功能愈强,对其要求的水质目标也愈高,其水环境容量必将减小。反之,当水体的水质目标不甚严格时,水环境容量可能会大一些。

水体本身的特性,如河宽、河深、流量、流速、以及其天然水质、水文特征等,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的特性,包括扩散性、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一般,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越稳定,其环境容量越小;耗氧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比难降解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大得多;而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则甚微。

4.我国水资源特点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水资源一般仅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并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①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②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在年径流量时序变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这种连续丰、枯水年现象,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

③水资源地区分布与其他重要资源布局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2)我国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①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城市人口密度增大,而占地面积小,在城市和城市周围又大量建设了工业区,因此集中用水量很大,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

②水体污染

由于污染物的入侵,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致使其可利用性下降或丧失。因此,水体污染是破坏水资源、造成可利用水资源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的水体污染物包括各种有机物、酸污染、悬浮物、有毒重金属和农药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

③用水浪费

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都存在大量的浪费。由于管理不善,工程配套差和工艺技术落后,城市管网和卫生设施的漏水很普遍,是城市生活用水中浪费最大的一项。农业灌溉用水也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大量水资源通过渗透留在土壤中。

5.试述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研]

答:(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①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②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在年径流量时序变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这种连续丰、枯水年现象,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

③水资源地区分布与其他重要资源布局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2)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

①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向低耗水作物转移。

②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强化节水灌溉制度。

③污水重复利用。

④咸水利用。开发利用地下咸水,灌溉耐盐植物以及棉花、甜菜等农作物。

⑤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⑥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⑦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6.简述水的社会循环过程,分析易造成水环境问题的环节。

答:(1)水的社会循环过程

①水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人类社会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抽取附近河流、湖泊等水体,通过给水系统用于农业、工业、生活,这此过程中,部分水被消耗性使用掉,而其它用过的水则成为污废水,需要通过排水系统妥善处理和排放。

②给水系统的水源和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大多是邻近的河流、湖泊或海洋,取之于附近水体,还之于附近水体,形成另一种受人类社会活动作用的水循环,这一过程与水的自然循环相对而言,称之为水的社会循环。它使附近水体中的水多次更换,多次使用,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尺度上影响着水的自然循环。

③水资源在社会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水的性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天然水资源需要经过不同的处理,才能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饮用水需要满足生命对水的卫生和健康需求,某些工业生产需要去离子水或者更为纯净的蒸馏水,绿化和农业灌溉需要含有一定养分的水等。

④经过人类使用的水,会由于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裹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自然水体,可能影响自然水体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因此需要污水处理厂等排水系统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2)易造成水环境问题的环节

易造成环境问题的环节是排水系统,如果使用完后被污染的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而没有达到排水标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对天然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危害,而且还可能很难治理。

7.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与危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研;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1)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①天然水体接纳富含氮磷的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

②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③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④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3)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特别是蓝藻、红藻的个体数量猛增;

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海水中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4)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①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③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并散发恶臭。

④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8.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危害及主要防治对策。[杭州师范大学2014年研;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

①天然水体接纳富含氮磷的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

②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③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④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①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③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并散发恶臭。

④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3)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对策

①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准确调查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②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输入到湖泊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盐的形式溶于水中,或者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底泥中不断积累,或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控制湖泊内部磷富集,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主要方法有:

a.工程性措施

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释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b.化学方法

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

c.生物性措施

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及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9.简述工业水污染、生活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对策。

答:(1)工业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对策

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因此工业水污染的预防是水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任务。工业水污染的预防应当从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就地处理、循环经济,以及强化管理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性整治对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①优化结构、合理布局

在产业规划和工业发展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导向,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低水耗低污染产业,限制发展能耗物耗高、水污染重的工业,降低单位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负荷。工业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规划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区相对集中,为工业水污染的集中控制创造条件。

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是采用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产生的工艺流程、方法、材料和能源,将污染物尽可能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污染物排放减小到最少;循环经济是通过产业链的有机组合,将污染负荷变废为宝,达到削减污染负荷与提升经济效益同步实现的目标。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技术和管理,不仅可从根本上消除水污染,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往往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易于被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所接受。

③就地处理城市污水

处理厂一般仅能去除常规有机污染,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源的就地处理或工业小区废水联合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工业废水中的许多污染物往往可以通过处理回收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也可以部分回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④强化管理

进一步完善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和相关控制法规,依法处理工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积极的刺激和激励机制,如通过产品收费、税收、排污交易、公众参与等方法来控制污染,通过提高环境资源投入的价格,促使工业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生活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生活污水问题逐渐突出。在世界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生活污水已逐步取代工业废水成为水环境主要的有机污染来源。

①合理规划

由于生活污水具有源头分散、发生不均匀的特点,很难从源头上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逐个治理,因此从规划入手实现“居民小区”,引导人口的适度集中,既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生活污水的集中控制。

②公众教育

现代输水系统使公众逐渐对废物产生一种“冲了就忘”的态度,所以应将加强“绿色生活”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作为减少家庭污水排放、降低城市污水处理负担的重要内容,例如节约用水,鼓励选用无磷洗衣粉,避免将危险废物如涂料、石油等产品随意冲入下水道等。

10.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