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应试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20:57:04

点击下载

作者:陈君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应试教程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应试教程试读:

前言

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中文写作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道大题。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测试考生分析给定论证在逻辑上是否有效的“分析能力”,论说文则主要测试考生提供充分有力的理论或事实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劝说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论证能力”。

本书将紧扣考试大纲,并结合作者十多年考前辅导的教学经验以及长期潜心研究古今中外写作技法的深刻心得,秉承“准确、高效”的原则,通过着力强化、提升考生的分析与论证能力,来达到提升应试水平和得分能力的最终目的。

为此,本书分为三编:上编为“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编为“论说文应试技巧”,下编为“论说文经典范文”。

上编“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介绍这种从GMAT和GRE引进的、对绝大部分中国考生来说几乎完全陌生的题型的性质、规则和应对策略。“论证有效性分析”,顾名思义就是要对给定的“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种“望文生义”的肤浅理解上,是很难写出标准意义上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文章的。

自从十多年前接触这种文体和思维方式以来,我自己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它很简单,误以为不过是“找几个逻辑错误、写成一篇小文章”而已。但何谓逻辑错误?怎样去寻找最重要的逻辑错误?找到之后又如何把这些逻辑错误分析清楚?这些问题,可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回答。

经过多年潜心的研究和教学相长之后,我越来越认识到,论证有效性分析其实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它的精妙,笨拙的我至今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如果非要描述,颜回对老师孔子的“赞词”大概是比较合适的: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正因为它的“精妙”,所以一般人很难摸准它的门道,很难真正地入门。对于中国的初学者来说,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最容易出现这样两种偏差:

一是撇开题干结论,仅仅攻击题干论据和论证过程,这是为找逻辑错误而找逻辑错误,忘记了结论是整个题干论证的核心。这个偏差就像下象棋的新手不知道“将军”,而只是“为吃子而吃子”一样。

二是没有进入题干的逻辑空间,撇开题干论据和论证过程而仅仅攻击题干结论,这是驳论文的写法。对于标准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这种写法有隔靴搔痒、泼妇骂街的嫌疑。

为了能够写出真正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文章,我们必须要能有效地防止以上两种偏差。为此,我们就要准确地了解构成论证的三要素——结论、论据和论证过程,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是核心,整个论证都是围绕结论而展开的,都是为了证明结论的成立。

据此,我们就可以确定,全面准确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就应该是:一手抓题干论据,一手抓题干结论,在尽量接受题干原始事实论据和前提的基础上(“一肯”),通过分析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逻辑问题(“二否”),指出题干的结论并不能通过上述论证必然得出,因此结论也很可能不成立(“三疑”)。

概括起来,论证有效性分析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这六个字:一肯二否三疑。把握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把握住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核心和本质。其余的问题,比如怎么去读题、怎么去找错、怎么去析错、怎么写成一篇600字的文章……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对于上述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为此,本书提供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应对策略。由我独创的“图表”型、填空式分析写作法,根据过去十多年、几十万考生的应试经验验证,确实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各位考生快速提高读题、找错、析错、成文的能力,最终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针对历年真题,本书给出了经过许多专家共同讨论、精心修改的经典范文,供考生研究、学习和临摹。我们认为,临摹范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复习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很多考生的备考经验,范文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为了提升复习的效果,我们建议大家,在研读、抄写范文之前,最好先认真研读题干,然后试着自己写一篇文章。自己写了之后,再研读范文,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范文的优点在哪里以及该如何修改和提升你的文章了。

相对于题型全新、思维方式比较陌生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论说文(或曰“议论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因为我们在中小学阶段不仅阅读过很多论说文,而且也写过不少论说文。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大部分考生能轻松应对联考论说文的考试了呢?

回答是恰恰相反。在复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很多考生真正害怕的不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终究有那么长长的一段题干摆在那里等待你去分析和批判,你只要按部就班地读题、找错、析错、成文即可,你不必担心走题,也不必担心没有话可写……

论说文考试至少有两点如拦路虎一样让无数考生望而生畏:一是害怕走题,这样写了也是白写;二是害怕无话可写、无理可说,硬着头皮拼凑,不仅写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劣质的口水话,而且更可悲的是,最后连700字都拼凑不出来。

本书中编“论说文应试技巧”将试图帮助考生解决这两大难题。

第一章 “应试基础”主要试图总结历年真题并概括论说文联考的基本规律和常考主题。根据我们的归纳和统计,联考论说文常考的主题有七类:信念、理想、意志、情感、理智、道德、管理。由于每类主题又进一步可以分为三五个具体的小主题,所以最常考的主题大概有30个。了解了这些常考主题,我们论说文的复习方向和范围也就更加明确了。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大家在理论和写作框架上有个比较充分的准备,本书还给各位考生奉献了一份特殊而丰厚的礼物:一些最常考的论说文主题的写作提纲也已经列在书中了。如果你消化了这些写作提纲,我们相信,你列提纲、搭框架的能力必将大大提升。在论说文的考场上,只要你的提纲和框架搭建好了,接下来的成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轻松事,因为你要做的无非是一些解释、扩充等简单的工作。

第二章 “审题立意”非常关键。按照现行大纲的评分标准,如果文章立意不准确,甚至根本就是走题的,那么文章本身即使写得再好,也得不了几分。所以考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必须要特别注意审题和立意。为此,我们特别发明了审题立意“五步曲”来规范你审题立意的方法和程序。随后,本书又列出了大量审题立意的练习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以提升大家审题立意的能力。只要你的文章不走题,你的写作就不会徒劳,700字写完,拿到及格左右的基本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章 “写作技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重点是“论证说理”和“写作模块”这两节。在中学学写论说文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的文章被老师批评为“观点+材料”,而不像论说文。论说文不是论点和论据的简单拼凑,“观点+材料”并不意味着观点就得到了论证,而论说文的重点就在于论证的展开,也即从论据到观点的过渡。一篇好的论说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有力。论证的方法有很多种,“论证说理”一节着重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一是“事例+分析”法;二是“总分总+正反合”法。

如果说“论证说理”是帮助考生写好一个议论段,那么“写作模块”则是试图帮助考生组织段落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这一节里,我们主要介绍了三种简单实用的论说文写作模块:故事分析式、逻辑八股式、框架三点式。借助这些模块,在考场上我们就可以迅速地搭建起一篇论说文的写作提纲和框架,确保我们的论说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避免出现东拉西扯、结构混乱、思路闭塞的现象。

第四章 “借鉴八股”是市场上同类图书中绝无仅有的。虽然“八股文”经常被人们误解成为“陈词滥调”、“死板做作”的同义词,但其实从历史常识的角度看,八股文的出现以及八股文在几百年间成为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选拔知识分子的官方文体,必有其符合汉语言文字、文章规律乃至人们思维规律的原因,因此也肯定是有它的合理性、有值得我们考场论说文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为此,本章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研究和借鉴八股文背后所蕴涵的丰富写作技巧,特别是八股文的结构——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分股、收结,这些更值得在论说文写作过程中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章可循的考生好好学习和模仿。

为了帮助考生借鉴八股文,本书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八股文的文章结构,而且还搜集了一些经典的八股文范文及其现代汉语的译文。希望各位考生认真体会那些八股文的高手是如何审题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展开论证说理的。“范文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仅对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是有效的,对论说文来说也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本书下编“论说文经典范文”秉承了古人学习写作的基本原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毫无疑问,认真地研读一些经典的论说文范文,有意识地分析和学习它们背后的议论技巧、说理方法、文章布局、文气酝酿、措辞造句、修辞手法、事例运用……潜移默化之下,我们的思想就会日积月累变得越来越厚实,我们的视野就会在阅读经典作品、对话名家大师之中变得越来越开阔,我们的写作水平自然也就会随之慢慢提升,直至得心应手的化境。

第一章 “应试佳作”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些针对联考论说文的真题和模拟试题所写的范文。希望各位考生首先认真阅读相应的试题,审题立意,写出自己的写作提纲和文章框架,最后再研读范文。在研读范文时,特别要注意范文和题干材料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展开的,同时还要结合中编“论说文应试技巧”中第三章“写作技法”里的“开篇技巧”,分析材料作文的开篇和结尾。

第二章 “古典论说”选编的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些论说文。论说文作为一种在风格上别具一格的文章体裁,早在先秦诸子的讲学语录和游说辞里就已经蔚然成风了。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一篇题为“论说”的文章专门论述了论说文这种文体。

由于古代论说文浩如烟海,所以我们这里的选编坚守着严格的标准:第一,观点精彩、论证严密、条理清晰;第二,主题贴近我们联考论说文的常考主题;第三,写作技法有特色,特别是有值得我们考场论说文学习和模仿的地方。当然,我们在选编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删节,并且为了扫除现代读者古文阅读的恐惧,我们采取了“文白对照”的方式,这样你不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感受古文的魅力,同时你也可以对照阅读它的译文,提高你阅读理解的速度。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吕氏春秋》在这里占有相当的篇幅。为什么要从《吕氏春秋》里选这么多的文章?主要因为《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为帮助秦王一统天下而召集门客儒士集体撰写而成的,里面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领导思想和治国之道。毫不夸张地说,《吕氏春秋》完全可以看做中国古代“领导学”的经典教科书。研读《吕氏春秋》,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管理境界,而且可以直接有助于我们对管理联考论说文主题的准备,因为其中许多篇目的主题是如此贴近我们联考论说文的常考主题!还有,它深刻透彻的论证说理、井然有序的文章结构、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等,对我们联考论说文的写作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第三章 “哲人絮语”选编了周国平、朱光潜等学者的说理论证文章。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在今年的考试中能写出好文章,考出好成绩,考上你理想的院校!陈君华2014年春于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考试大纲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复习建议

论证有效性分析

1.了解文体、掌握规则、熟悉模块。

2.与人相互评阅、批改各自的作文。

3.对于历年真题,最好是自己先写一篇文章,然后再抄写相应的范文。如果你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就请你特别重视下面六道最有代表性的真题:2003年1月、2004年10月、2005年1月、2006年10月、2007年1月、2008年1月的真题。

4.养成画题干逻辑结构图的习惯,以提升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

5.寻找和分析本书上编第三章“习题精编”中题干的逻辑问题,努力提升自己“找错析错”的能力。

论说文

1.为论说文常考主题各拟一份三点式提纲。

2.多读一些历经坎坷、最后又取得成功的人(如刘邦、邓小平、马云、乔布斯等)的传记,为你的论据定好位。

3.多做审题立意练习,习题见“审题精练”一节。

4.仔细研究所有历年论说文真题,包括审题立意和列提纲。最近五年1月份的论说文真题最好还要亲自动手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

6.熟悉论说文常见的写作模块,并在自己平常的论说文写作练习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写作模块。

7.了解论说文常考的题型及其应对规则。

8.多读本书上的经典范文,培养优秀论说文的写作感觉。上编 论证有效性分析第一章 应试基础第一节 大纲解读

一、大纲解析

现行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考试大纲是: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对于大纲中的文字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论证”包含结论、论据和论证形式三个要素,所以全面准确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就应该是:一手抓题干论据,一手抓题干结论,在尽量肯定与接受题干原始事实论据和前提的基础上(“一肯”),通过分析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逻辑问题(“二否”),最后指出题干的结论并不能通过上述论证必然得出,因此结论也很可能不成立(“三疑”)。概括起来,论证有效性分析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六个字:“一肯二否三疑”。(2)“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寻找论证过程中的缺陷,也即论据推结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注意,题干中其他非逻辑的缺陷,比如错别字、语法问题等都不是论证有效性分析需要关心的。(3)“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关注和评论的是该论证的有效性,也即主要是对题干中存在的逻辑错误的分析。(4)“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这段文字是在提醒我们该从哪些角度来寻找和分析题干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二、文体定义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什么?下面我们给出一个简短的定义。

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论证无效性分析。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1)找出题干论证中最主要的几个逻辑问题;(2)中肯简要地阐述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

三、测试能力

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测试以下四种能力,你的作文所体现出来的这四种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了评阅者对你的评分。(1)准确全面梳理题干论证的推理过程的能力。(2)寻找和确认题干论证中的逻辑错误的能力。(3)中肯简要地分析这些错误何以为错的能力。(4)条理清晰地写出一篇流畅优美文章的能力。

四、评分标准(1)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给分,占16分。需指出题干论证中所存在的若干漏洞,并加以适当地分析。(2)按论证程度、文章结构与语言表达给分,占14分。分四类卷给分:

一类卷(12~14分):分析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精练流畅。

二类卷(8~11分):分析论证较有力,结构较严谨,条理较清楚,语言较通顺,有少量语病。

三类卷(4~7分):尚有分析论证,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连贯,语病较多。

四类卷(0~3分):明显偏离题意,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语句不通。(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至多扣2分。(4)书面不整洁,标点不正确,酌情扣1~2分。

五、样题解析

下面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里面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样题。显然,样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是命题老师出题,也是阅卷老师阅卷时都必须认真参阅的样本,因此也是我们考生复习迎考时要认真阅读和学习的“文件”。

样题如下: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把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不可思议的环境。

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所得到的结果比有序的努力所导致的衰亡要好得多。

在样题的后面,教育部考试中心又给出了本题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指出,本题的论证中存在若干缺陷:(1)蜜蜂实验只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生物行为实验,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行为类推到企业行为。(2)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总体上是有规律的。在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虽然企业用随机试错的方法也有可能取得成功,但不能用小概率随机试错成功的特例否定理性决策。(3)技术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不意味着技术趋势不可预测,也不能说明进行预测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可预测时间的长短也不能作为否定预测必要性的根据。(4)对规则的突破并不意味着不遵循任何规则,在突破旧规则的同时,要创建并遵循新规则。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不能机械地遵循规则,这个正确的观点被偷换为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不遵循任何规则。(5)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和有序的努力所导致的衰亡并不是两种仅有的选择。不能为了避免有序的努力可能导致的衰亡而提倡混乱的行动。

考生分析评论的内容超出以上参考答案者,只要言之有理,也应给分。

也许是考虑到文无定法,所以,本题的“参考答案”并没有给大家提供参考范文,而只是列出了上述“逻辑错误”的参考点。我们认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这样做完全是对的,否则考生就会依样画葫芦,结果大家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作文写得千篇一律。

不过,我们这里还是给大家提供一篇“参考范文”,以便大家参考。但千万注意,虽然下面这篇文章写得确实很好,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必须生搬硬套这篇文章,而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

下面是参考范文:

企业经营不要遵循任何规则吗

上文主要通过某次实验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居,来论证企业不应该遵循任何规则。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把企业比做蜜蜂和苍蝇,有机械类比的嫌疑,因为人具有它们所不具有的理性。身处困境时,理性的人不会像苍蝇那样盲目地乱窜,而总是会根据一定的理论和经验预设某种规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样,也不会像蜜蜂那样即使碰壁也不做丝毫的反思和变通。因此,不能根据蜜蜂、苍蝇的行为来简单地类推企业的经营。

其次,上文不仅没有揭示试验环境和企业环境两者之间的真正相同点,而且竟然预先规定了试验的瓶口和光亮处的位置是确定不变的,但后来却又再三强调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居——这不能不说上文的论证已经前后自相矛盾了。

再次,假设瓶口一开始就对着光亮处,那么,遵循“对着光亮处飞”这种规则的蜜蜂很可能要比无规则乱飞的苍蝇更早地逃生。所以,怎能仅仅因为某一次遵循错误规则而失败就以偏概全地建议企业不应遵循任何规则?

最后,环境变化不居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但哲学的原理也表明,运动和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会遵循一定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的。所以,基于客观规律之上的理性预测,对企业的成功经营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其成功的概率通常也要比没头苍蝇一样的混乱行动要高得多。

由于上述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反思地就把这种理论奉为圣典,那么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这很可能都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六、同步练习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自l940年以来,全世界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因此,目前世界上的单亲儿童,即只与生身父母中的某一位一起生活的儿童,在整个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一定高于1940年。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能否在此基础上,参考上述“样题解析”中的“参考范文”,自己再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为此,我们建议你,文章最好写成6~7段:第一段开篇,60字左右;本论部分4~5段,每段100字左右,分别分析题干推理过程中所存在的4~5个最重要的逻辑错误;最后一段结尾,40字左右。

由于联考作文的答题纸是每行20个方格的方格纸(部分如下),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复习和真实的考试能够实现无缝对接,我建议你最好准备每行20个方格的方格纸——一般来说,标准的方格信纸也大都是每行20个方格的,格子的大小也和联考写作答题纸上的格子的大小差不多。大家去文具店买这样的信纸即可。

买好方格纸以后,我建议,将来凡是和作文复习有关的,比如自己写文章、抄写范文或者练字,都务必在方格纸上进行。否则,如果你只是在白纸上或者横格纸上写文章,字的大小、字的工整程度以及字数的多少都很难把握。第二节 推理图解

一、图解的意义

对题干的推理过程进行图解虽然在考场上并不是必需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题干的推理过程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尽量熟练地掌握图解推理的方法。这样在考场上,你就算不动笔去画出题干推理的逻辑结构,也很可能看完题干之后,马上就能在心里画出这样的图来。

要掌握推理的方法,首先要简单了解推理的逻辑构成。

二、推理的逻辑构成(1)前提:推理的陈述性基础,推理过程中支持其他陈述而不再被其他陈述所支持的陈述。(2)推论:推理过程中的中间性产物,推理过程中被其他陈述所支持、同时也支持其他陈述的陈述。(3)结论:推理所要追求的目的和结果,推理过程中不支持其他陈述而只是被其他陈述所支持的陈述。(4)推理链:推理的各个前提、推论、结论及其推理过程之间所构成的整个逻辑关系。(5)推理步骤:构成推理链的最小成分,推理链中的任何单个、不可再分的推理过程。

三、推理图解的一般程序(1)标示结论。(2)标示前提。(3)标示推论。(4)标示推理步骤。

下面看一个例子:“昨天我去系资料室的时候看到××教授在跟管理员调情,看来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建议你,这种家伙写的垃圾就别看了。”

上面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可以图解如下:

四、寻找结论和论据的方法

由于推理图解的前提是准确地找到题干的结论,而且题干的结论是整个题干论证的核心,在没有找到结论之前,我们是很难确认题干的某句话是有用还是没用的或者有什么用。另外,如果我们找错了题干的结论,我们对题干的理解必将会出现方向的严重偏差。所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题干的结论,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阅读和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寻找和确认结论的方法。

1.位置寻找法

题干的结论一般出现在短文的结尾和开头。所以,在快速浏览完题干之后,你就不妨先看看题干的一头一尾有没有像结论的句子。

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位置寻找法”只是一种常见的经验性方法。虽然对绝大部分题干来说是适用的,但这种方法也不是必然有效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结论也完全可能出现、并且只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而不是一头一尾。所以,在运用“位置寻找法”寻找结论的时候,最好同时还要综合运用接下来说到的其他几种方法,这样才是最保险的。

2.标志词寻找法

一般来说,“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等,这样的标志词的后面很可能跟的就是结论。

不过,同样需要提醒你的是,这些标志词后面跟的也不一定就完全是“结论”,因为也完全可能跟的是“推论”。切不可把推理论证过程中的“推论”错误地当做是整个论证的“总结论”。

3.成分排除法

如果题干比较复杂,结论不是那么一目了然,我们该怎么去寻找结论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试着用“成分排除法”。具体操作如下:先把明显不是结论的一些成分排除掉(比如论据、定义、标准、背景知识等就都肯定不是结论),剩下的很可能就是结论。

4.问题寻找法

结论就是对问题的回答,所以读完题干之后,如果能准确地确认题干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或话题是什么,则可以用这个问题或话题来检验自己所找到的结论是不是对上述问题或话题的回答。如果是,那它就是题干的结论;如果不是,则需要另寻结论。

5.内容总结法

利用“内容总结法”来寻找结论的理论依据是:结论总是对所有主要内容的总结。所以如果你读完题干之后,一时找不到结论,你就不妨先看看题干主要说了哪些内容。毫无疑问,总结和概括这些主要内容的句子,肯定就是题干的结论。“内容总结法”也是检验我们所寻找的结论是不是真正的结论的好方法。找到结论之后我们看看,如果先前找到的这个结论能很好地概括总结整个题干的内容,它肯定就是要寻找的真正结论;反之,题干中的某个或某些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能被先前所找到的结论所涵盖和统帅,它很可能就不是题干的真正结论。

五、同步练习:寻找结论和论据“在森海地区的每座城市,维持由政府主办的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各市政府的税收,但各市对公共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比如,帕森市每年花在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通常是布鲁市的两倍——尽管两市居民人数几乎相等。所以,帕森市居民显然比布鲁市居民更加关注公立学校的教育。”

你找到的结论是什么?如果你找到的结论是“帕森市居民显然比布鲁市居民更加关注公立学校的教育”,那么你就掉进了题干设计的陷阱之中了。

为什么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结论应该是题干中的哪一句话?相信在经过思索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你在正确寻找结论方面,技术上一定会有很大的长进。

我们认为,题干的真正结论是题干中间的这句话:“各市对公共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为什么是这句话,而不是别的?你能说出理由吗?建议你不妨逐一使用前面介绍的寻找和确认结论的五种方法来检查一下你找到的结论对不对。

在找到正确的结论之后,你不妨把上面这段话的逻辑关系图解一下:

六、常见的推理图式

为了帮助大家能画好题干的逻辑结构图,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推理图式。

1.直推型

直推型的推理一般只有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直线推理,经过推论然后抵达结论。比如下面这句话就是一种直线推理:“你今天上课又迟到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又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呢?”

2.手段型

手段型的题干一般是这样的: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所以提出了这样的手段和方法。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手段和方法?理由在于……

如果题干提供的理由只有一个,那么手段型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直推型。不过由于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推理类型,所以我们单独把它提出来介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画手段型推理图式的时候,千万要把“问题”或“目的”当做结论来处理,而把“手段”或“方法”当做“推论”来处理。

例句:“为了解决55路公交车下班高峰期间有人挤不上车的问题,建议公交公司在该时间段大量增加公交车辆,这样就可以让这个方向的市民下班后早些回家。”

这段话可以图解如下:

3.合推型

题干中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这几个前提合起来才能推出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合推型”。

例句:“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这段话可以图解如下:

4.分推型

题干给出多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每个前提都可以单独推出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分推型”。

例句:“苏格拉底有罪,因为他不信神,何况他还教唆青年。”

上面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可以图解为:

5.发散型

题干提供一个前提和多个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发散型”。

例句:“因为你犯了罪,所以你不仅要被开除公职,而且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上面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可以图解为:

上面介绍的是五种最基本的推理图式,而实际思维的推理过程很可能要比上面这五种基本结构复杂得多,不过,再复杂的推理逻辑结构也都可以看做上述五种基本图式的组合和变形。

七、推理图解的基本标准

在对特定的题干进行推理图解时,我们力求要做到:(1)画出题干所有重要的逻辑成分;(2)画出题干所有重要的推理关系;(3)把这些推理关系处理自然顺当。

八、对文本进行加工的主要六种方式

对某个特定的思维文本进行推理过程的逻辑图解是为了对它进行科学的评估,所以是以“标准推理”为参照对象的,但由于具体文本不一定是完全按照标准推理展开的,因此推理图解并不是对原有文本的机械照抄,有时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1)筛选:选留和逻辑推理有关的成分,否则就删除。(2)拆解:将复合分子命题拆解成单纯原子命题。(3)替换:用清楚确切的表达替换隐晦、含糊的表达。(4)简化:用更简短精练的语言或记号简化原有表达。(5)补充:把原先隐含、省略的必要成分加以补充。(6)重组:参照标准推理,对一些语句的先后顺序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九、推理图解的范例

下面提供一些推理的题干以及相应的推理图解。希望你看完题干之后,最好不要马上去看它的推理图解,而是先自己思考思考,动手画一画,等自己完成图解之后再看下面的参考答案。这对提高你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更有帮助。

题1

在最近的一份调查中,超过80%的回答者表示渴望减少食物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如今,低脂肪食品已经充满了许多食品店。目前,由于益民公司所出售的许多食品都富含脂肪和胆固醇,该公司的销售量可能会大幅度下降,利润也无疑会减少。因此建议持有益民公司股票的所有者应该卖掉他们手中的股票,同时其他投资人也不要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题2(2007年1月联考真题)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题3(2003年1月联考真题)

把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不可思议的环境。

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所得到的结果比有序的努力所导致的衰亡要好得多。

十、推理图解练习

请仔细阅读以下各题的题干,然后画出相应的逻辑结构图。参考答案参阅题8之后。题1 巴塔亚牛奶

1美制加仑=3.78541立方分米。题2 黄市长连任题3 2004年10月联考真题题4 2006年10月联考真题题5 2007年1月联考真题题6 2009年1月联考真题题7 2010年1月联考真题题8 2013年1月联考真题

下面我们给大家提供以上推理图解练习各题的参考答案。题1 巴塔亚地区逻辑结构图题2 黄市长连任逻辑结构图题3 2004年10月真题逻辑结构图题4 2006年10月真题逻辑结构图题5 2007年1月真题逻辑结构图题6 2009年1月真题逻辑结构图题7 2010年1月真题逻辑结构图题8 2013年1月真题逻辑结构图第三节 找错析错

一、找错析错很重要

在阅读完题干、全面准确地把握了题干的推理结构之后,论证有效性分析接下来要求我们拿一把剪刀去剪断它成问题的推理过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见,寻找和分析题干推理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找错析错”——原本就应该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核心。如果你找不到题干推理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或者即使找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去分析,那你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章肯定无话可写。

还有一些同学也能找到一些逻辑错误,但就是找不到准确而重要的逻辑错误,或者即使找到了也说不清楚,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是难以得到比较好的分数的。

因此,训练自己找错析错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案例1 艾德熊案例2 限速问题

1英里=1609.344米。

二、帮你打开思路

案例 达达运动鞋

请寻找和分析下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逻辑问题。

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

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在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

下面是我们对这份材料的逻辑问题的分析。读了这些问题之后,你或许会惊讶我们日常的思维是多么的漏洞百出,并且这么漏洞百出的思维我们很多人竟然半点都看不出来!

当然,原材料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是在考场上具体写作的时候,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分析。我们的建议是,你最好能挑选四处比较重要的逻辑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和批驳。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只要在逻辑推理上是需要的而材料中没有提供的信息,我们都可以把这种信息的缺乏称为逻辑错误。我们不能站在同情和理解材料作者的立场上,而必须站在挑剔材料作者的立场上来对材料文本进行逻辑分析。

现在我们来看它究竟有哪些逻辑问题。

我们认为,要使上面的结论严格成立,就必须要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对象是否有代表性“研究”显示,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是对某一个国家、地区,或是对某一城市、农村的所有人或部分人的研究?在年龄阶段上是对某一特殊年龄段的人还是对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对象是否能够代表达达运动鞋公司以及全球电视公司的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如果它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达达运动鞋公司和全球电视公司的消费者,那么基于这种研究结果的推论就很可能不能成立。

2.“研究”结果是否有预测性

该“研究”的结果与将来20年的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如何?即这种研究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今后20年的客观事实?如果不能代表今后20年真正的发展趋势,而今后20年真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人由于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增多,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减少,那么更加科学的结论就似乎应该是:增加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减少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

3.“一般人”究竟是多少人“一般人”究竟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或许“一般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仅是20%~30%,那么上文的结论自然就难以成立;就算“一般人”占总人口的70%~80%,但如果其余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时间的增加量以及用于看电视的时间的减少量大大多于“一般人”运动时间的减少量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加量,那么我们认为更好的结论很可能就是:增加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减少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

4.“一般人”是不是消费者“一般人”就算是99%以上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少,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也并不一定就会影响达达运动鞋公司和全球电视公司的销量,因为很可能它们都不是针对这些一般人的,比如前者是针对专业运动员的,而后者则是针对大型电视会议系统的。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一般人的那种变化趋势是不会导致前者销量下降以及后者销量上升的。

5.从什么年龄阶段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从哪一个年龄段开始的?显然不应该是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的,因为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没有真正的体育运动,怎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少?既然不可能是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的,那么它究竟是从什么年龄段开始的?或许是30岁以上的人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而达达运动鞋公司主要针对的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市场的。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更加可靠的结论似乎应该是:维持现在的投资状况不变,而不是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

6.“运动”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用于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少”中的“运动”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在专门的运动场所进行的体育锻炼才是运动,或许走路上班或者饭后散步也是运动?这就是说“用于运动的时间”究竟应该怎样计算?如果“研究”显示的“用于运动时间”不过是指用于专门的运动场所的体育锻炼的时间,那么很可能就算这种“运动时间”减少了,但是由于用于非正式运动的时间反而大大增加了,上文作者得出的结论似乎就很可能完全颠倒过来了。

7.非运动时间穿运动鞋“运动时间”与“运动鞋”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不是只有在“运动时间”人们才穿“运动鞋”?如果不在运动时间,而是在上班、休闲、娱乐时间,人们也穿运动鞋,那么就算用于运动的时间减少了,但很可能在非运动时间穿运动鞋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同样推不出要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股份的结论。

8.不穿运动鞋的运动时间

就算人们在非运动时间不穿运动鞋,并且总体上用于运动时间减少了,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穿运动鞋的运动时间必然减少。很可能真实情况是,人们用于游泳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了,而用于跑步、打球的时间相反却有所增加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将来达达运动鞋公司的市场前景很可能不是变得更差,而是变得更好了。

9.平均每人拥有运动鞋的数量

就算人们穿运动鞋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但很可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运动鞋功能的日渐细分以及由于追求时尚的原因,每个人很可能同时拥有多双散步鞋、跑步鞋、登山鞋、网球鞋、足球鞋。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说不准达达公司的市场前景反而随大势变得更好了呢?

10.运动鞋更换频率如何

另外,就算人们穿运动鞋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但很可能由于每个人的运动量大大增加而导致运动鞋的损耗量也大大增加。这样,随着人们更换运动鞋的频率大大增加,达达运动鞋公司的市场前景很可能不是不好,而是更好了。

11.“逐渐”究竟是多快“逐渐”究竟是多快?或许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但是真正增减的速度都不过是原来时间的1%,甚至更少,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推出后面结论中的“及时”呢?

12.看电视非得要电视机吗

看电视的人增多是否就意味着购买电视机的人增多了呢?不一定。因为看电视不一定非得要通过电视机。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越来越在一般市民中普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收看电视节目。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就算看电视的人在逐渐增多,但今后20年电视机总的销量仍然很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多。

13.平均多少人看一台电视机

就算假设人们都是通过电视机来收看电视节目的,这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必然地从看电视的人增多推出结论说购买电视机的人增多呢?不一定。因为电视机是非排他性产品,你看的同时别人也可以看。很可能过去是平均每两个人看一台电视机,而现在看电视的人虽然增多了,但是由于房子大了,大家庭多了,平均五个人看一台电视机。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今后20年电视机总的销量很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多。

14.电视机的寿命是否延长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电视的人增多也同样并不就意味着购买电视机的人增多。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每台电视机的平均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延长了,从而导致人们将来更少地对自己目前拥有的电视机去更新换代。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今后20年电视机总的销量很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多。既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去增加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是不是具有很大的风险?

1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如何“城市人”与“一般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城市人口占一般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城市人口仅仅在一般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比如仅占1%,而达达运动鞋公司针对的消费者则是广大的农村人口,那么就算城市中的销量减少了,但如果广大的农村地区的销量大大增加了,那么我们同样推不出所谓的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股份的结论。

16.老年人还是中老年人“城市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这里“城市中老年人”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这里的“中”字究竟该做何理解?对此有两种可能:一是城市中的老年人的比例;二是城市的中老年人的比例。如果仅仅是城市中的“老年人”的比例增长,但是中年人的比例却以更大的超过前者10倍的速度下降,那么电视机的总销量仍然可能是下降的。

17.别的年龄人口比例如何变化

假设上文说的是城市中的老年人的比例增加,但是我们还要问,今后20年城市中别的人口的比例发展趋势如何?或许真实情况是,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5%,可以说是明显增加了,但是热爱运动的青少年的人口比例却增加得更多,比如增加了30%。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就算要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也没有必要非得减少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

18.各年龄段人口消费能力如何

即使老年人的人数和看电视的时间都大大增加了,而年轻人的人数和运动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但是如果老年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消费能力,未来人数量又会大幅下降;而年轻人本来的消费能力就很高,未来人数又会大幅增长。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上述商业计划的投资就很可能会导致失败。

19.老年人的比例基数如何

现在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是多少?或许现在城市中老年的人口比例仅仅占到了总人口的5%,20年后有明显增长,增长到了10%,但城市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少。相反,青少年原来的比例很可能很大,所以即使有所下降,仍然远远高于老年人的比例。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运动鞋市场很可能仍然要比电视机市场更有利可图,自然就没有多少必要去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而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了。

20.“明显”究竟是多大幅度

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这里的“明显”究竟是多大幅度?1%算不算明显?还是60%才算明显?如果1%也算明显,那么很可能就没有必要马上去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了。

21.以何种方式明显增长

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增长?就算今后20年总共增加了10%,但是前15年城市中老年人的比例却没有任何增加,甚至有些下降,到了第16年开始却大幅增加。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及时”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了。

22.运动鞋行业和企业的关系

运动鞋这种行业的市场前景和达达运动鞋公司的市场前景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知道,很可能整个行业状况不太景气,但是这个行业中的某些公司却生意兴隆。既然如此,就算从前面的前提可以推出运动鞋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不好了,但是达达运动鞋公司生产的运动鞋却仍然可以卖得很火暴。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干吗还要卖出它的股份呢?

23.运动鞋销量和利润的关系

一个公司某项产品的利润不仅是由它的销售情况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它的成本所决定的。就算达达运动鞋的销量减少了,但是如果达达运动鞋公司通过节约成本或提高单价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每双运动鞋的利润,那么达达运动鞋公司总体的利润仍然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岂不是很不明智?

24.具体如何售出股份

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及时”是什么时候?是不是就在明天、下一个星期?它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售出的数量是多少?售出的价格是多少?是不是不管多少价格,只要能及时售出,再便宜也要售出?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这次减股的效益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哪个环节上处理不好,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

25.全球电视公司是什么公司“全球电视公司”是一个传媒公司,还是一个电视机生产公司?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虽然并不直接影响上文的结论的成立,但是我们想想,我们准备增加对它的投资,但我们却搞不清楚它究竟是生产电视机的还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公司,这样的投资岂不太盲目,太具有风险了吗?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下面不妨假设它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公司。

26.电视机行业的利润率如何

就算今后20年随着看电视人口的增加,电视总的销售量增加了,但会不会与此同时,由于同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而导致每个公司售出每台电视机的平均利润率却大大下降了呢?如果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普遍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电视机生产行业的投资也是不太明智的。

27.电视机行业和企业的关系

就算将来电视机生产行业的市场前景很好,但是不是就意味着“全球电视公司”这个企业就能争夺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另外,就算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该公司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成本太高,那么该公司很可能仍然是没有什么利润,甚至亏损的。既然将来有可能亏损,那么还有必要增加对它的投资吗?

28.两公司利润率的高低

就算达达运动鞋公司将来的利润有所下降,而全球电视公司的利润有所上升,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说,就要卖掉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同时增加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因为很可能实际情况是,达达运动鞋公司将来的利润率在下降之后仍然要远远高于全球电视公司利润率上升之后的水平。如果真是这样,上述的做法就是不合算的。

29.具体如何增加投资

就算要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显然更加科学的做法是还应该进一步追问,增加多少投资?以何种方式增加投资?购买别人的股份?购买的价格又是多少?在什么时候购买?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这次投资的效益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哪个环节上处理不好,那么很可能就会导致这次投资的失败。

30.其他逻辑问题

当然,在考场上,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寻找和分析这么多的逻辑问题,而只需要找到四五个比较重要的逻辑问题来加以分析就可以了。

你认为对这个题干来说,哪五个逻辑错误是最主要的、我们最好做出回应的?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在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对全球电视公司的投资。最主要、最好要做出回应的五个逻辑错误: (1) (2) (3) (4) (5)

应该回应的重要的五个逻辑错误是:(1)运动时间减少不等于运动鞋市场就不好……(2)看电视时间增多不等于电视机市场就好……(3)老年人比例增长不等于他们的消费能力就大……(4)整个行业的好坏不等于某个具体企业的好坏……(5)达达运动鞋公司和全球电视公司利润率的高低比较……

三、如何寻找主要的逻辑错误

由于题干推理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太多的逻辑问题,而我们考试的时间和写作的篇幅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考场上我们最好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题干推理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些逻辑错误来加以分析。

如何寻找主要的逻辑错误?下面是一些帮助我们寻找重要逻辑错误的问题,拿着这些问题来审问题干,题干中最主要的一些逻辑错误就很容易被审查出来。(1)概念含混或被偷换?(2)是否存在机械类比?(3)是否存在以偏概全?(4)评价标准是否科学?(5)条件是否已有变化?(6)可否用他因来剪断?(7)会有哪些消极后果?(8)还有其他哪些推理错误?及时练习

森海地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