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鑫医学新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4:42:27

点击下载

作者:高尔鑫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尔鑫医学新悟

高尔鑫医学新悟试读: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名医传薪高尔鑫医学新悟高尔鑫 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尔鑫医学新悟/高尔鑫编著.—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名医传薪)

ISBN 978-7-5132-0520-7

Ⅰ.①高… Ⅱ.①高… Ⅲ.①中国医药学-文集 Ⅳ.①R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27948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64405750北京市泽明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5.125 字数134千字2012年1月第2版 2012年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0520-7∗定价 10.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64405720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内容要提

全书分为总叙篇、心脑血管病防治篇、养生篇、肿瘤防治篇、杂病篇、教学研究篇6部分。是作者临床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后学颇多启迪。董 序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是中国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世界医学园地里一株绚丽奇葩。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中医学这份宝贵遗产的研究、发掘、利用的并不充分:她的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的精辟论断和独特理论未能被现代科学加以解释;她的一些切实有效的诊治疾病的经验和手段未能在今人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不断完善。因此当代医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发掘中医的精华,切实用之于临床实践。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中医界同仁都在这方面作过积极探索和潜心研究,高尔鑫同志即是其中的一位。最近尔鑫同志将他十余年来潜心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医学新悟》奉献给医界同道。

这是作者的一本学术论文集,内收作者十余年来写就的30篇学术论文,内容包括临床、保健及中医教育三端。

“临床篇”无疑是作者最为着力之处。这些论文都是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获之作。无论是在选题的新颖、立意的高度、论证的精细、组织的严谨,还是语言的表达上,都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我与尔鑫同志相识于80年代初期,他的机颖敏识、乐道敬业给我印象颇深。尔后,尔鑫同志因工作需要,走上领导岗位,虽工作繁杂,仍拨冗向学,不辍笔耕,殊为难得!

尔鑫同志斯著既成,索序于我。吾欣而允之,特缀数语于卷首,是为序。董建华1997年10月5日张 序

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她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事业已经作出并将继续作出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学,在她形成之始及其发展之中,都始终不断地广泛吸纳当代文化和科学的精华,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门对中华民族惠泽过去、恩及现在、赐福未来的科学。

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振兴和腾飞的时代。党和政府十分关怀和重视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扬工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抓住机遇,努力奋斗,积极吸收当代科学成果,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使之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发挥出更大作用,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医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无愧于这个时代,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中医药界不少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可贵的尝试,所报告的成果和问世的专著也逐渐增多,高尔鑫同志即将出版的专著《医学新悟》即是其中的一种。

这本《医学新悟》是作者的一本学术论文集,所收近30篇论文,内容涉及临床、保健及中医教育。既有对中医理论的透视,又有对临床实践的微观剖析,既有对疑难杂症诊治的学术研究,又有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介绍。可谓雅俗共赏,相得益彰。在这些或持论严谨,或流畅活泼的论文里,作者理性思维的深度、中医理论的素养、临床实践的功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相信读者开卷以后,自当有所体会。

我相信,《医学新悟》的出版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操作都将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故特为序。张文康1997年10月2日前 言

余学医数十载,凡历始涉、探索、知谛、有得四阶段,于中医学习、从医救人、医药科研、培育后学诸方面渐获些许浅陋见解。兹将有关见解胪列成篇,以交流见教于同道。

学医者当首怀济世救人之心志,然步入医学殿堂前,常有茫然无所从之感。盖因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医理隐奥幽微,诸疾千变万化,致使初习者往往无所措手。余经数十年经验与教训,以为熟读精研医学经典著作,是为学医之首要,譬犹构房筑室,无有顶梁宏柱、千瓦万砖,无以成昂然绚丽之殿宇。辨证、察脉、立法、处方者,不深谙医经宝典,岂可拟方流畅,药到病除?故不立苦读医典之志,定难成为良医。胸中不饱揣经论方药者,如同“斗不持械,渴而无水”,终难医人。

苦读经典,尚须苦思瞑求其中深奥学理。若食古不化,不为讲通交流,偏执一方一药,以候阴阳偏颇不一之人群、千般万种之证候、反掌变化之病情,则似盲者履步,蹒跚不定,怎能辨阴阳胜衰、疾之证候,以化裁组方,斟酌剂量,药到病瘳?故熟读经典,须融会胸臆,触类旁通,方能呼之即出,应用自如。

医为治病救人之大学问。其学所涉,旁及天文、地理、社会、人文、人类、人体、物理、化学诸学科。当代勃兴之交叉边缘新学,如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电子学、激光医学、超声医学、电子计算机医学应用及细胞分子学、遗传学、免疫学、器官移植等,今之为医者均须涉猎或掌握。为临证诊治、科学研究、培养后学,尚应养育新思维,举凡现代方法论之信息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等,均可藉以研究中医理论,如“证”之实质;经络、针灸、气功之本质,及其防病治病之作用。故真正良医需知识广博,学力精深。孤陋寡闻、不求进取者,断难成为当代良医。愚以为,医学非仅专门学科之定称,医家乃杂家大家也。

悬壶医林,治学研究,贵在积累。日常须向书堆里钻,在病床边磨,于实践中体验,从学理上推求。听读行思,兼行并施,且就点滴心得反复磨磋,于已得之上研讨新思路新方法,务求思之有新,行之有得,得之有果。如此日经月历,定会由涓涓细流,汇为河海。

从师受学,向谓习医必由之径。古人师承名家,今人求学高等学府,形成虽殊,目的无异。从师贵在敬重师长,吮其学识,行其医道,执其方药,观其疗效,铭记其得。然一人学短,众人学丰,从师一人,惟得一人之长;师承多人,方能集腋成裘。故今人从师,要在兼学。博采众访,吸其所擅,日久天长,蔚然自成一家。

古语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离散无究。”学海浩瀚无涯,医籍汗牛充栋。欲知其要,当先攻古之经典,次读历代巨著,再览今之新学。医学繁衍变革时期之著述,如东汉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之论述及明清温热病学派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等著作,尤需细读。如此则能登堂入室,方可在实践之中,发现蕴含在诸多典籍中之闪光论点、成功苗头、可供发掘之宝藏,进而扩充之,发扬之,定能探求出适新之方法,研究出新成果。

本篇行将付梓,谨向多年来为余指示医学门径之众多师长及同道致以崇高敬意。是篇成书经过,有烦一些同志及后学协助检索核对资料,一并统此致谢。囿于学识浅薄、实践短缺,文中欠当失误之处,谅必有在。斧正之赐,热望于来哲。高尔鑫1997年8月20日总 叙 篇中医学的渊源、现状与未来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历史演进和时代更迭中,中医学渐次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千百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学的特色与传统,促进其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中医学的渊源、现状与未来作一初步探讨与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一、中医学的渊源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基础上,并以古代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作为认识依据,结合长期实践经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在中国自古以来分散的小农个体自给自足经济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滋长的,后被大一统封建社会结构所强化固定。它直接在民族心理意识上构筑了坚固的思想框架,使几千年的文化困囿在这个框架之中,从而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历史的剧烈变更没有使其裂化激变。世界五大古代文化系统唯有中国文化没有被毁灭,始终把握了自我调节。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医学提供了抽象思维的出发点,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制作了最初的框架,并始终指导、控制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医学体系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分析人的生理、病理以及进行辨证治疗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哲学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以及运动规律,对中医学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遗憾的是,它未能随社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特殊规律,造成了中医学思维过程中的封闭性、粗放性。即使金元四大家争鸣以及明清温病学说兴起,也仅可称为一定范围内的革新。总之,由于传统思想的困囿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严重脱节致使中医学始终保持着其独特性和传统性,同时也造成了中医学的诸多局限性。二、中医学的现状

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它的发生、发展与特定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其基本理论、方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上的体现与缩影。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并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观点,明确了阴阳五行学说及其推理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完善、整理,使之逐渐条理化、规律化、理论化,这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融汇。阴阳五行学说之所以可以解释中医的生理、病理、立法、处方、用药,是因为上述精当的立论始终遵循了万事万物间的矛盾、消长、相生、相克的客观规律。如阴病及阳、五脏传变,实质上是“一病影响全身”的必然过程。中医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人类保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中医临床的实用性、传统文化的固有性乃至近500年来我国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决定了中医又是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到当今世界的;其关键在于中医学始终未能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因此,振兴中医意味着中医学将面临一场现代化革命;即用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理论的研究,用现代化手段探讨中医出奇制胜的奥秘。中国传统理论表述的语言更新等,都绝不是对中医理论的取代,因为中医理论的精神实质绝不会因研究与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改变,这只能使中医理论体系更趋于系统、完善,并增强与其他交叉边缘学科的亲和力。

中医学是尚须进一步发掘的肥沃处女地,它尚有许多切实有效的经验未能为现代科学所解释,如脏腑表里关系的实质,针灸、气功的奥秘。许多在生物医学模式中被忽视的中医观点与手段又得到新的重视,如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以及七情致病等学说。由于中医学拥有很多潜在发展优势,这决定了中医学必将在未来的医学的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从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可以断言:未来医学必将建立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基石上。因此,为探索新医学的发展,用现代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去渗透、发展中医是必要的,这样中医将得以生存、发展,中医学这颗古老的东方明珠才能在未来医学体系中大放光彩。

为了认识中医学的全貌,有必要认识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的雷同与差异。各民族传统医学存在共同特征是必然的,传统医学即是人们在历史上得到的,经过选择地沿传到现在,它影响着未来医学体系。由于各个种族的差异,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历史上产生了各个不同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称之为民族医学。尽管各个民族传统医学千差万别,但它们作为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防治疾病、保持健康为共同目的的医学理论体系,必然存在联系和共同特征。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简单来说,东西方两种古医学都带有明显的哲学性质,无论是《黄帝内经》的作者,或者是罗马的盖仑,均强调要首先懂得哲学,即天地的道理。其认识方法都是以整体把握局部,如《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规律;希波克拉底“不认识整体,就无法认识局部”的论点;中国先哲提出可以化生万物的“五行学说”,恩培多克勒提出可以生成新事物的“四元素”等。以上阐述的规律,是古代东西两种医学的最高理论原则,并成为认识人体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认识中,《黄帝内经》、《难经》和《诸病源候论》都提出“心藏神”,亚里士多德和恩培多克勒认为,心脏主管思维、精神和智慧。诊病时,望诊和脉诊备受古代东西方医家重视。中医学的望诊,内容十分丰富,有望神、望舌、望色泽、望络脉等;在脉诊方面张仲景强调“平脉辨证”,王叔和所著《脉经》更是全面系统地论述脉诊的内容。希波克拉底也十分重视望诊,盖仑的脉诊法作为主要诊断方法。从古罗马一直沿用到整个中世纪。《黄帝内经》强调顺应自然以治病,希波克拉底强调促进自然办法治愈病人;华佗开医疗体操之先河,希波克拉底也提倡体育疗法;孙思邈强调食疗,希波克拉底的《论古代医学》将饮食疗法作为最重要问题之一。各个民族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也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特征;阿拉伯人建成萨拉森帝国后,吸收了希腊、拜占庭、中亚各民族以及中国唐代文化,创造了兴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医学也可以说是博采众家之长,也说明了它与上述各民族传统医学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特征。

世界传统医学主要发源于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这些古文明的中心。上述古医学除中医学外,均在人类社会不断演变、发展中,渐渐地衰落甚至消亡。古印度吠陀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1000年)即出现了健康医疗和生命学的《阿轮吠陀》,且有一段中兴时期,后因外族入侵,印度文化遭受破坏,医学著作不断废毁,到18世纪英国入侵印度,印度医学则被先进的西方医学所取代。古巴比伦很早就用占星术来推断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治疗上使用植物、动物、矿物药百余种,后来被亚述、马其顿王朝所灭,其医学也随之消亡。埃及人很早就注意到尼罗河的泛滥现象,很自然地把对气象与河流的观察结果与人体现象联系起来;埃及人纸草文中记述了有关心脏及血行,提到“血管系统”始于心脏而通于全身,古埃及后被马其顿王朝所灭,其医学也被希腊医学所取代。

如何理解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差异的缘由呢?恩格斯认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工业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并且因而才造成了古代世界文化——希腊文化繁荣条件。如果没有奴隶制所奠定的基础,也就不会有近代的欧洲。罗马帝国至公元475年以后才进入封建社会,他们孕育了丰富的科学思想。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西方传统思想文化极不稳定,表现在医学上,即可见从古代的亚述医学、埃及医学被希腊医学所取代,发展成为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至文艺复兴而成为近代医学、现代医学。中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长达两千多年之久,中国几乎是唯一拥有连续性的著述传统的国家,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但其传统文化思想根本未变,医学也是以一个模式延续下来,不断发展、完善,直至近代以前的千余年中,一直稳缓前进,居于世界前列。李约瑟从另一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官僚封建制比欧洲封建制或希腊奴隶制要好,中国没有像欧洲封建制那样漫长的黑暗时代。”这也是中医学在古代领先的重要原因。而中医学之所以近代没能像西方医学那样迅猛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其传统文化背景未变,自然科学未能迅猛发展。就中医学而言,古典医学理论起源早,内容丰富,临床实用性强,为其优势;但其持续性、不可变性促成了它的固有性,致使中医学难以与先进的自然科学相渗透,从而发展呈滞后性,所以说近代中医既独具特色,又远离现代医学的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

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结合是产生现代医学的直接因素。中世纪末叶,欧洲封建社会加速崩溃,落后的科学文化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反对宗教的束缚,提倡科学实验,“人文主义”文化兴起,文化科学呈现一片空前繁荣景象,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这一革命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布鲁诺指出宇宙空间无限,伽利略创落体运动实验和显微镜,从此产生了实验科学,医学革新运动也从此兴起,医学解剖学、生理学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更促进了西方传统医学的日新月异。医学发展到本世纪时,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医学体系。现代医学正向着微观化、多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例如冠心病的研究包括,宏观症状、体征,微观病理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时间与季节因素。现代医学不仅涉及各类自然科学,还步入社会科学范畴。三、中医学的未来

中医学理论的独特性、临床的显效性使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展望其未来的前景。我们坚信,中医学将对未来医学作出贡献,这是由中医学以下特色和功能所决定的。(一)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机制上,人体各个脏腑器官都是互相联系、影响的;经络不仅对联络人体周身组织器官起了纽带作用,同时又是输送营养、传递信息的通道。疾病是人体脏腑组织失调、内外环境不协调所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均可致病,如六淫致病,七情内伤等。施治也必须从整体联系中把握局部病变。这种把整体与横向研究人体生命与疾病的观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生物与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的横轴,恰恰补充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表明中医整体观与横向研究人体的理论将融入新的医学模式里,为未来医学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开端。(二)七情致病学说

中医认为不同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从而提出七情内伤的观点,与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的人类第二信号系统的心理活动功能引起机体的内部变化有直接关系。如情绪悲观会影响内分泌的变化,说明病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有能主动地改造生理过程的作用。事实证明许多心理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不理想,而中医却能通过疏肝解郁等治法而使病症消除。这是克服生物医学模式机械唯物观的范例。(三)气功、太极拳养生防病《灵枢·本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站伤骨。”提示有规律地进行体力活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太极拳、气功健身在养生、防病方面是有效的。气功研究表明,长期练功者其基础代谢率比对照者低6%左右,呼吸频率及心率减少,5-羟色胺代谢水平高于一般人2倍以上,而儿茶酚胺水平仅为一般人的60%;故对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皆有作用。(四)对边缘学科建立提供资料与经验1.医学生物钟理论《黄帝内经》很早就发现人类的某些生理功能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痊愈、死亡等都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有规律的改变。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这一论点,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溢血等疾病均以冬季为多。中医子午流注把人体内的气血周流比做潮水一样,表现出周期性的盛衰开合,这一发现说明人体内部存在着“近似昼夜节奏”的重要生理现象。如有人根据子午流注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都在17时30分出现最高值,因此,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将为未来的生物钟理论提供重要资料。2.地理医学

中医认为区域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有别,生活习惯、体质特点等不同,往往使人易患某些地方病。现代医学表明,地方性甲状腺肿多缺碘,克山病多缺硒。可见中医地理学思想将为地理医学研究提供宝贵资料。3.气象医学

中医学的运气学说以及六淫学说为气象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经验。它的最根本点就是用五行运行和六气气化相结合来解释天体运行对气候以及人体的影响,并通过五行运行的太过与不足,引起六气的失衡来解释致病的六淫。(五)当前医学中五大难点有望在中医学中找到突破口。1.中草药治疗肿瘤、病毒疾病

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对肿瘤、病毒均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如防己、蛇毒、王不留行、番木鳖及冬虫夏草等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已被证实,而金樱子、南蛇藤、马勃等均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2.活血化瘀药物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

研究表明:大量活血祛瘀中草药如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益母草、当归等有明显的阻止动脉硬化作用,具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等疾患。3.中草药治疗自身免疫、自身感染性疾病

针对自身感染性疾病,目前发现许多中草药如黄芪、人参、刺五加、菟丝子等均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资料还显示:补气温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大多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已证实大量中草药能抑制抗体的生成,并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如当归、桃仁、白花蛇舌草、六月雪等。(六)中药单复方研究价值

对于中草药单复方的研究已成又一个热点,它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如现已了解到补益药有改善物质代谢,改善骨髓功能,增强内分泌等体液调节能力,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对不利因素的防护作用。在复方研究方面,研究显示有的复方有效,但其组成的各单味中药无效;有的中药配伍能相辅相成,提高疗效;有的药物相配,相反相成,调其偏胜,制其毒性,缓和或消除不良反应;有的中药配合,相互制约,作用降低或消失,甚至增加毒副反应。以上研究将为未来药物学提供大量资料。

当前中医面临着两大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中医学如何能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相适应,另一方面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包含三部分内容:欧美文化、欧苏马列主义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这三种文化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激烈斗争、排斥、吸收与改造,最后整合成为新的当代中国文化。上述挑战决定中医学必须要现代化,否则就有丢失宝贵财富的危机,就存在着消亡的危险,这对未来医学也是很不利的,这不是危言耸听。

近百年来关于中医学发展正确道路的问题,一直进行着中医发展该走什么道路的讨论。简单说来有五种代表性的意见:①中西汇通论,学术观点主要是中医自发地、主动地吸收西医学的内容,试图发展、充实自身。②中医科学化论,主张以西医理论来解释验证中医,凡符合者属科学,否则为不科学。③改进中医论,主张以中医学术为主体,借鉴西方医学。④中西医结合论,主张以西医理论解释中医或以中医理论附会西医,创建中西结合的新理论,开创了以西医技术手段帮助诊断疾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和方法。③特色论和优势论,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中国特色说在中医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医特色论主张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医理论,从而形成中医特色的医学体系;特色论偏重于回顾性比较,强调中西医理论上的差异。优势论是特色论的发展,更强调中医的优势而使中医学术得到相应的发展。⑥多学科研究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十分广泛和复杂,需要以各种现代科学文化去研究、探索。包括人体科学、生物学、电磁学、植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环境学、哲学、系统科学、天文学、气象学、控制论等。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并存是必然的,也是可贵的。传统医学将世代延续下去,并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传统中医学以其历史悠久、理论独特和经验宏达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精粹之部分。当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一件件被淹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汪洋大海中时,中医学依然存在,而且将与现代医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同存在;中医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但使自身得到大幅度发展,同时也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如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外孕、硬皮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中医现代化进程也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中医学通过吸收现代医学的科学理论,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等,为进一步揭示中医学的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医“血瘀证”的本质研究已形成了初步的科学概念,此属中医现代化的范例。

具体地说,中医作为传统独特的医疗体系将会产生一场重要革命。首先要在中医学中进行一场语言革命,用更科学的语言去描述中医学理论,将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解决传统中医学体系与当代科学文化相背离的矛盾;其次是对中医学进行多学科的现代科学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使中医学现代化部分脱颖而出。如现代中医学对血瘀症的认识即有:血液循环障碍说、血栓形成说、组织增生变性说、动脉斑块形成说等。以上理论均标志着中医学现代部分的产生。在中医现代化的同时,广泛的民间医疗实践也源源不断地充实、丰富着传统中医学的宝库。如20世纪70年代初的《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了中草药4000余种,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药大辞典》收载中草药5000种左右,两倍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收的品种数量,其数量和对其功用的重新认识尚在不断增长之中。因此,传统中医宝库的不断丰富,不仅为中医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提供源泉,而且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样对建立在现代医学和中医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未来医学的形成也是极其有利的。

医学的延续性、发展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中医学在世界医学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延续性,即指中医学理论绵延不断地流传下来。这里采用“延续性”一词,系指延续不绝的特性,但不能忽略中医学本身也有发展进化的一面,过分强调中医学延续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对立,一方面必然使中医学变得墨守成规,拘泥师承,进而趋于门户之争,逐渐形成强大的凝固力量,这种闭锁性导致了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于缓慢状态。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对传统中医学的全盘否定,造成宝贵遗产的丢失,对未来医学的形成也是不利的。传统医学总是在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时代的科学、文化状态而促成新的医学理论;在这种类似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一方面历代广泛的医疗实践无时无刻不在丰富着传统医学的宝库;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合当代的科技、文化以超越创进,形成现代化部分的新理论。总之,中医学的延续性是借发展性来达到其延伸的目的,没有发展性就没有延续性,发展也是在延续性基础上的创新,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如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就充实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热病学说;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又突破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寒凉、泻下、补土、滋阴四大学术流派;明清时期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创新,从而形成温病学说。以上均说明了传统中医学延续性与发展性的辩证关系。

医学发展与其他科技发展的同步性。医学要创新、发展就必须以多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去研究它、发展它,因此,医学的发展将是与其他科技的发展同步进行。纵观医学发展史、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往往给医学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突破。就《黄帝内经》而言,它就吸收了当时的古代哲学思想、古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历法学、地理学等。这就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现代医学更是与现代科学成就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如人体科学、时间生物学、电磁学、液体流变学、药用植物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环境医学、哲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天文学、气象学等。事实证明,无论是中医学的发展,还是现代医学的发展,都必须与现代的多学科研究保持同步,这样才能使医学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并逐步形成未来新医学。

未来医学的综合性与分界性同步。相对21世纪的今天来说,未来医学是建立在现代、传统医学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在未来的世纪中,依然存在着“传统医学”,未来的“传统医学”包括历史上的传统医学和未来的民间、民族医学,它依然是经验的积累。所谓未来医学的综合性就是未来的现代医学与民间、民族以及传统医学的并存、互相协同,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民间、民族、传统医学将不断地为未来的现代医学提供营养;另一方面,未来的现代医学也将不断地促进民间、民族以及传统医学向着现代理论发展。未来医学的分界性就是指未来的现代医学与民间、民族、传统医学在医学模式、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将存在着彼此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分界性。可见未来医学的综合性与分界性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它们将随着未来医学而同步发展。心脑血管病防治篇心脏疾病中医辨治的理论与思路探析

心脏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传导失常、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是常见病、多发病,并有较高的病死率,为医学界积极防治和研究的重点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诊治心脏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日益增多,但在治疗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中医药治疗仍然有很多独到之处和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笔者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和文献报道,就中医辨治心脏疾病的理论和思路探析如下,以与同道共商。一、辨治理论

心脏疾病属中医胸痹、心悸、痰饮、水肿等范畴。对此,中医很早就有认识和阐述。《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心憺憺大动”,指出了心脏疾病的一些症状。张仲景则理论联系实际,创立了心脏疾病的辨证论治。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伤寒论》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认识则更为深入,辨治理论丰富多样,显示了中医治疗心脏疾病的优越性。1.通则不痛

气血贵乎流行通畅,升降有序,一旦各种因素导致阻滞,不通则痛,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中医常用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通痹等方法,畅其气血,通则不痛。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比较普遍,如丹参、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五灵脂等。然笔者认为“气行则血行”,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应加入足够的行气、破气药,如沉香、乌药、佛手、青皮、香附、苏木、丁香、白檀香、玫瑰花、绿萼梅等,这样可明显提高疗效。至于因痰浊瘀阻而至胸痹,则宜用瓜蒌、薤白、半夏等药,以化痰通痹。2.养血益心

血为心所主,然心本身必须得到血之濡养才能司其所主。心血不足不仅周身得不到营养,同样也造成血不养心。如心脏自养血管病变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冠心病、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即属此列。因此,临床治疗除消除直接因素外,还当投以大剂量养血之品,如制首乌、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阿胶等,养血即是养心。3.水火既济

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应下降于肾,肾水须上济于心,这样才能心肾相交,功能正常,否则就会出现水火失济的表现。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劳损、心源性哮喘、心肌梗死恢复期等病症,常在治心的同时,予以治肾,以达水火既济之目的。治肾的药物有山萸肉、菟丝子、桑椹子、补骨脂、金樱子、覆盆子、女贞子、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鹿角胶、龟板胶等,方剂多以左归饮、右归饮为主。4.和营畅血

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血中之气,营与血可分不可离,常“营血”并称。《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因此,营气和调则血脉通畅,心有所主。而心肌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证常有营血失和之征,如心悸怔忡、自汗出、多梦惊恐等,采用和营治法每能获效。临床多以甘麦大枣汤、桂枝汤、炙甘草汤等投治。5.益气化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然气虚也能致瘀。《读医随笔》曰:“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据此,一些医家提出益气化瘀法。近年来这种治法又被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等,并取得显著疗效,说明益气确实可以祛瘀强心。常用的药物有人参、太子参、党参、黄芪、甘草等,方剂有独参汤(包括人参制剂)、生脉散等。

以上这些辨治理论在临床应用时,可派生出很多治法,使中医治疗心脏疾病的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二、辨治思路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辨治疾病的思路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在辨治心脏疾病方面也不例外,现将目前常见的几种辨治方式概述如下。1.辨证论治

即依据心脏疾病表现的主要证候,进行辨证分型,制定相应治则,然后组方治疗。如刘德恒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肾气虚、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七型,分别用养心汤、参附汤、天王补心丹、肾气丸、理中汤、左归饮和生脉散加减治疗。此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可撇开西医“病”的约束,根据医者的辨证,处方灵活多变,疗效也较满意。然而其辨证的准确性与医者临床经验关系很大,且用药的随意性也较大,疗效难以统计、总结,尤其在心脏疾病症状处于隐匿情况下,则易导致误诊、漏诊。如变异性心绞痛出现脘部嘈杂、胸闷、肝胆和背部疼痛时,往往误为胃、肝、胆疾患,这样治疗效果必然不佳。2.主方加减

即对某一心脏疾病固定一主方(亦叫基本方),然后根据患者具体的中医证型,在主方的基础上予以加减。如丛法滋用活血养心汤治疗冠心病300例,气虚血瘀型仅用基本方;阴虚阳亢型加首乌、玄参、桑寄生、石决明、钩藤、菊花;气虚痰阻型加炒白术、淫羊藿、桂枝、半夏、橘红等;心肾阳虚加人参、附子、桂枝、白术、淫羊藿、车前子、茯苓,结果总有效率达97%。又如刘有泉用黄芪桂枝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虚加炮附子、麻黄、细辛;瘀血痹阻加血竭、三七;痰浊中阻加全瓜蒌、半夏、沉香,结果总有效率为77.1%。该方法组方稳中有变,临床疗效便于观察、总结,基本方中可选入一些疗效确切的药物,使之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不失中医辨证特色,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3.专病专方

即一病(证)一方,临床应用一般不作加减。如周云霄用三参稳律汤治疗早搏104例,总有效率为82.7%,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33.3%)。又如邵桂珍等用薯蓣丸治疗心功能减退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专方大多为自拟方,除参考中医组方的一些基本原则外,并吸取大量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这些药物的应用似乎与中医辨证无关,甚至有相悖之处,如不加辨证地在方中使用苦参抗心律失常,葛根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然而由于是针对某病(证)组方,用药目的较明确,故临床疗效也十分明显,目前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中成药多源于此。4.单味药物治疗

即用单味药(包括用其有效成分)治疗心脏疾病或某一症状。如雷德培用黄杨(黄杨宁片)治疗心律失常43例次,总有效率为60%;唐秀民等用川芎(川芎嗪)治疗重症肺心病,结果治愈4例,缓解好转10例,死亡3例;赵熙灼等用人参芦(人参芦皂苷)治疗冠心病294例,心绞痛总有效率为44.6%,心律失常总有效率61.4%,心电图好转率为37.4%。这种方法对症性很强,多根据某药药理研究成果而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说服力也较强。然由于单味药多是提取其某一有效成分制成制剂应用,与西药对症用药已无多大区别,似乎无中医特色了。

以上这些辨治方式各有特色,各有不足,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各种心脏疾病的特点,选择或联合使用,使之既采纳现代科研成果,又具有中医特色。

总之,中医辨治心脏疾病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笔者认为,在坚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重视采用现代医学检查、监测技术,辨证辨病相结合,大胆应用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才能使中医辨治心脏疾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初步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同时为数不少的重点疾病在预防、治疗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就。冠心病已作为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危害程度深的重点疾病列入了医学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国外文献报告道,美国成年人中15%~20%有高血压,5%肯定或疑有冠心病。国内研究证实冠心病在中国已有较长历史,近来的调查指出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也有显著的增高,在死亡的各种病因中,已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因此防治冠心病已成为临床方面的重点工作。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实践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的一些主要症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一些苗头,这里就个人的点滴体会综述于后。由于理论学习不够,临床实践缺乏,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重印,再版时纠正(改正)。一、冠心病的生理病理

冠心病较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患者有明显的心肌供血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症状,而无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炎及主动脉栓塞存在,同时心电图提示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无明显高血压或其他病因者,均可拟诊为冠心病。冠心病在中医学的典籍中是没有记载的,但就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早已列入各个单一的疾病加以辨证施治,《金匮要略》有“胸痹心痛短气篇”,《伤寒论》有“脉结代、心动悸”及其治法,很多著述中以“胸痹”、“真心痛”、“瘀血心痛”、“厥心痛”加以论述,这些疾病中的主要症状即今天我们所认识到的心绞痛、心肌梗死。

西医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是冠状动脉内一些隆起的灰色珠状内膜病变,这种病变影响血液循环,降低心肌的血流供应,使心肌缺氧而产生疼痛以及其他一些临床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依靠气血的濡养和鼓动来完成的,心、脾、肾和气血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当人体内部产生了阴阳失衡,出现了肾水亏耗,脾失健运的情况时,就会出现气血亏损,痰浊内生,脉络阻滞的病理改变,临床上就会出现血不养心、气滞血瘀、心阳受阻的疾病现象。“人四十岁而阳气已半,六十岁心气始衰”,指出了冠心病与年龄的密切关系。此中,特别强调了“不通则痛”的科学道理。这些理论和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认识,存在着通同之处。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

鉴于中西医在病因、病理方面存在着共同的认识,在治疗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西医强调的调节血脂代谢、扩张冠脉、改善冠状循环、改变冠状动脉的阻塞情况和中医从整体出发,从脏腑入手,使用行气活血、破瘀的方法改变血不养心、气滞血瘀、心阳受阻的情况,都是从“不通则痛”改为“通则不痛”这一基本观点着手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脉管腔逐渐狭窄,直至最后阻碍血液流入组织,或因血栓形成导致闭塞的情况即是中医学提出的气血亏损,痰浊内生,脉络阻滞的情况,符合中医学“不通则痛”的致病原理。这样的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即要出现一派心气内郁,血瘀气阻,机能异常亢进或低下的临床症状。由于病理改变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综合冠心病临床的各种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证候群。

1.冠脉供血不足的情况

相当于中医学指出的血不养心,临床主要表现:①心前区不适、灼热、憋闷、麻木、嘈杂感及非典型性的胸痛;②心律紊乱出现各种异常心律,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各种早搏、逸搏、异位节律,在脉象上可以出现结、代、促的现象。

2.心肌明显缺血缺氧相当于中医学指出的气滞血瘀所致典型的心绞痛情况。

3.心肌持久与严重的缺血

能引起部分心肌梗死,往往伴有心区剧痛甚至休克的临床症状,称为心肌梗死,这相当于中医学阴阳离绝的危候。

临床上按照“不通则痛”的致病原理,参合具体的证候表现,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去分别进行治疗。二、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上的粗浅认识,告诉我们中西医关于冠心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原则存在着共同之处,都能抓住临床的主要表现进行治疗。以上述理论作为临床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接收治疗了一些病例,对冠心病的不同阶段的症状进行了分证治疗的尝试,尝到了甜头,发现了苗头,坚定了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的信心。现将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主要症状的概况做以下介绍:(一)中药“祛脂汤”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由于机体脂肪代谢的障碍,促使血中低密度、极低密度的脂蛋白含量增高,形成高脂血症,加以致粥样硬化的组织和血浆介质(血小板、激素、前列腺素、肾素、儿茶酚胺、血清素、组织胺、缓激肽、弹性蛋白酶、蛋白酶类等)的功能紊乱,动脉壁损伤、血栓形成,即出现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因此高血脂是冠脉硬化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了缓解、终止动脉硬化的病变,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是临床的一大重要任务。临床上除使用一般调节脂肪代谢、祛除血脂的西药外,我们使用中药祛脂汤对13例高脂血症进行了临床治疗和疗效的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概况小结于后。

病例选择:13例病员中7例系心电图、生化检查确定,心肌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情况并伴有高脂血症者;5例心电图尚未提示冠脉缺血,但血脂检查偏高,1例疑诊肝脏脂肪变、生化检查高脂血症。

方剂组成和疗程:

茵陈30g 山楂30g 银花18g 丹参30g 虎杖18g 首乌18g 龙须草18g 茶树根30g 广郁金12g

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

治疗标准:服药前先检查胆固醇、β-脂蛋白,经服药1疗程后再行检查以上两项,凡数值降至正常值以下者为显效,数值下降为原来数值的30%以上者为有效;数值不见下降者为无效。

观察结果:13例中有5例下降到正常数值以下;7例血脂下降指数至原来值的30%以上;1例为肝脏脂肪变病员,血脂不见下降。显效率占39%,总有效率占92%,无效率占8%。

典型病例:

周光,男,63岁,退休红军,门诊号:23961。

患者有高血压、心间憋闷疼痛史。心电图检查: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下降0.05mV以上,提示心肌供血不足。生化检查:胆固醇450mg%,β-脂蛋白750mg%,拟诊冠心病高血脂症。经祛脂汤1疗程治疗后,复查结果胆固醇为265mg%,β-脂蛋白360mg%,数值为正常范围,同时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化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院第“八六”医院检查、复查。

芦肇福,男,43岁,芜湖地区交通局干部,门诊号22347

患者有高血压、胸部憋闷、心悸及夜间心绞痛发作史。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频繁室性早搏,S-T段下降0.05mV以上,T波倒置,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冠脉供血不足。生化检查:胆固醇410mg%,β-脂蛋白650mg%,拟诊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脂症。经祛脂汤1疗程治疗后,复查胆固醇250mg%,β-蛋白330mg%,至正常范围,同时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

化验由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并复查。

讨论:祛脂汤方义为:理气健脾,行血逐瘀解郁。中医学认为,通过健脾消食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而行血逐瘀解郁又可以荡涤陈腐,化瘀生新,从而使机体恢复原有功能,此一疗法在治疗高血脂症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祛脂汤中使用的各种草药,均含大量植物固醇,有明显抑制胆固醇吸收作用,对β-脂蛋白可能存在同样拮抗作用,同时此方还具明显的利胆、增加肝血流量的作用;而肝脏是合成、氧化及排泄胆固醇的重要器官,增加胆汁的排泄,加强肝脏对脂肪的代谢机能可能是它们达到降低血脂目的的主要途径。

一例肝脂肪变患者,血脂未见下降,可考虑为肝脏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失去对胆固醇的代谢、排泄作用所造成。(二)中药“宁心汤”对心律紊乱的治疗

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紊乱一般表现出的异位节律、各种早搏,如果是在心肌梗死发生之后的室性快速心率和早搏,其临床意义就更加重要了。因此调整冠心病患者的心律,使其各种失常之心律恢复正常是预防冠心病恶化和猝死的关键。中西医在这方面曾做过大量探讨,取得一定成绩,我们在停服各种西药的条件下使用“宁心汤”对冠心病或高度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小结于后。

病例选择:11例病员中,8例系心电图、生化检查确认明显的心律紊乱,并伴有冠脉缺血情况者(此中包括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症,频繁房性或室性早搏、异位节律的出现,阵发性心动过缓及速-缓综合征患者),3例诊断尚难肯定之心律紊乱者(此中以频繁室早为主)。治疗中要求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停服其他各种药物。

方剂组成及疗程:

牡蛎30g 丹参30g 地龙30g 炒酸枣仁30g(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者忌用)炙甘草9g 大麦冬12g 浮小麦30g 红枣10枚 柏子仁12g 首乌藤30g

上方每日1剂,两煎,每5剂复查心电图1次,30剂为1疗程。

治疗标准:心律失常患者在第一疗程中复查心电图,提示心律恢复正常者为显效;在第一疗程中心律失常现象有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或在第一个疗程内心律开始恢复正常而有复发情况者为有效;服药2疗程,心律失常仍未见好转者为无效。

观察结果:11例心律紊乱患者于服药第一疗程中心律恢复正常者6例,服药期最短者为5天,于第一疗程中心律失常有明显好转者4例,于第一疗程心律开始恢复正常而因停药又复发者1例,显效率占54.5%,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曾德华,男,30岁,芜湖市电机厂工人,门诊号:36834。

患者曾有风湿病史数年,继感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听诊心尖部和主动脉瓣副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不放射。于1975年9月23日作心电图检查:心律见异位节律,心房率500次/分,心室率138次/分快速房颤,室性早搏呈插入性,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拟诊:冠心病冠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经服用宁心汤21剂后于1975年10月18日复查心电图,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由芜湖中医学校检查并复查)。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李秀华,女,47岁,芜湖地区交通局家属,门诊号:22347。

患者有高血压史,血压在(25.3~20)/(14.7~12)kPa之间,胸闷心慌,自汗、乏力,心前区明显疼痛,各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于1974年6月11日作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112次/分,频繁室性早搏,S-T段轻度改变。拟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经服用宁心汤30剂后于1974年7月11日复查心电图,心律恢复正常,停药3月,随访得知因劳累过度复发后往他院治疗。(心电图由芜湖第一人民医院、弋矶山医院检查、复查)

杨德喜,男,46岁,芜湖搬运公司工人,门诊号:36834。

患者有胸部闷胀、心悸、心区疼痛史。于1975年9月9日作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频繁结性早搏,室性早搏。拟诊冠心病待查,心律失常。服用宁心汤5剂后复查心电图,心律迅速恢复正常,心电图报告各异常现象消失转正常心电图,但因缺乏酸枣仁而停药10日后患者因心前区不适感要求作心电图检查,又出现窦性心律不齐,频发结性早搏、室性早搏,再次服用宁心汤,现正在进一步观察治疗中。

朱正华,女,48岁,芜湖地区机关幼儿园老师,门诊号:36925。

患者胸闷、心悸、嘈杂、心前区疼痛1年左右,常有心脏失落感。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频繁室性早搏,呈二联律,V导联S-T段下降50.05mV以上,提示心肌缺血。拟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服用宁心汤25剂后于1975年10月12日复查心电图与前次比较明显好转,报告偶见室性早搏,S-T段高抬至正常位置,患者临床症状也有明显好转。现正在继续治疗中。

讨论:

1.宁心汤为古方剂甘麦大枣汤化裁加减而成。甘麦大枣汤方义为益心气、安神定志。心悸为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由心失所养而致,宁心汤中重点使用了滋补心血、安神定志的药物,从而可以矫正心神失养、心悸不宁的心律失常情况。

2.宁心汤中牡蛎、麦冬、浮小麦、红枣、甘草等药,含有丰富的糖苷、维生素类及各种电解质,具有稳定机体功能、营养心肌、调整心律的作用。丹参、地龙为活血化瘀、安神定志药,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安定作用和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功能,对心律的恢复具有明显作用;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具有养心安神作用。因酸枣仁具有神经传导阻滞作用,在这里发挥其延缓心电位的传导,抑制异位节律的发生从而达到恢复正常心律的作用,但这种传导阻滞作用有加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故有传导阻滞情况的患者应慎用。

3.在宁心汤治疗心律紊乱的过程中,显效率和有效率较高,无效未见;但复发情况较明显,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是一有益苗头,对宁心汤的方剂组成、药理作用机制及疗效尚难巩固的现象有进一步观察、研究的必要。(三)中药“定痛汤”对心绞痛的治疗

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使冠脉的管腔趋于狭窄、闭塞或痉挛,心肌缺血情况加重即在临床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一阶段病情已比较重笃,对这一类型的患者首先应考虑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前区疼痛;进而使用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中胆固醇,阻止类脂质在血清中的滞留,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药物,使患者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境中解脱出来。我们在中医学“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的科学原理指导下临床应用行血、化瘀、止痛的法则,注意治疗上的个体特征进行辨证论治,使用中药“定痛汤”加减对心绞痛各类型病员进行治疗上的探讨,得到一些体会,小结于后。

定痛汤组成:

罂粟壳12~30g 玄胡索12g 广郁金12g 丹参30g 降香4.5~9g 红花9g 赤芍12g

临床分型:因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当心绞痛发作时临床症状往往也很不一致。一些病员平时即有一般症状的差异,如咽干口燥、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数,胸闷或心绞痛发作时可能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明显烧灼感,脉搏很快(弦数脉),舌红。而另一批病员平时即有口淡、乏力、怕冷、自汗、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的虚寒情况,至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四肢发凉,出虚汗,脸色苍白,脉搏很慢(迟脉)。前一种是“热痛”,后一种是“寒痛”。治疗原则即需在活血化瘀的基本原则上进行对症加减,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特点。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临床心绞痛分成阳虚、阴虚两大类型;根据活血化瘀的法则,在基础方剂中随症加减治疗。

加减情况:(1)阳虚型:具肾阳虚及脾阳虚症状加心绞痛者,使用基础方剂加纠正肾阳虚及脾阳虚的药物,如:附子、肉桂、熟地、淫羊藿、锁阳、补骨脂、胡桃肉、沉香及白术、干姜、党参、茯苓等(以上药物可以随症选用)。(2)阴虚型:具肾阴虚及肝肾阴虚症状加心绞痛者,使用基础方剂加纠正肾阴虚及肝肾阴虚的药物,如:生地、玄参、当归、枸杞子、杜仲、首乌、黑芝麻、地龙、钩藤、菊花、鳖甲、草决明等(以上药物可随症选用)。(3)以上两型除使用中草药外,西药主要使用维生素类、血管扩张剂等。

给药方法:凡接受治疗者,首先使用化瘀活血止痛的基础方剂,然后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照顾个体差异,对症选用各型药物,西药也可随机使用。以下介绍数例典型病例。

吴某,男,62岁,芜湖市十一中学教师,门诊号:23119。

患者明显心绞痛,频繁发作,向左肩及左上臂放射,夜间发作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