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6:29: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伟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此去经年诗阡陌

此去经年诗阡陌试读:

前言

这里写下的文字是我在读《千家诗》的时候,因为各种机缘产生的所思所想。当初选择读《千家诗》,是寻思着学习中国文化,没有读过“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应该是一种遗憾。培根亦有言“读诗使人智慧”,于是便开始了这智慧之旅。

读诗的过程中,有些熟悉的作品总是能把我牵回过往,想起以前的人与事和那时的感想。时过境迁,再次读到这些作品,也会产生新的联想和感悟,这种时空产生的碰撞,我觉得很有意思。同时,那些不怎么熟悉的作品,读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像一串珍珠,把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点点滴滴串在一起,通过品读这些作品,犹如徜徉在中国文化的大海之中,每有所得,都觉酣畅淋漓。

所记录的所思所想,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随缘,何时读到哪首诗,结合当时自己的学习情况,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信马由缰,真实记录自己的体会和感想。二是结合所学,挖掘中国文化中或散落、或误解、或有关联的东西,以增加其知识性、趣味性,其中有不少引人深思的东西。

回过头算算时间,一本《千家诗》品读下来,我居然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当然,时间也不能这样简单计算,我有自己的工作,工作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不折不扣地认真工作,才能维系生活,让我有了学习的经济基础。同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哪个角色都需要花时间去尽责任。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同时,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我是把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拿出来,通过“品诗话缘”这种方式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说来只能算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走过这样一个历程之后,我做到的是把书读厚了。历史不再遥远,现实更加清晰,看重了该看重的,放下了该放下的。在生命中的这段时间里,我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更重要的是打水的过程中,不断涤洗,使自己日趋干净。

这些文字中记录的感想和观点不是标准,更说不上是真理。所以,如果您觉得哪些东西不合适,大可不必太认真。我想做好的,和能不能做得好是两回事。变易且具有包容性,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如果有一天,有谁看到这些文字,对其生活有一点点积极的影响,那将是我的荣幸和理想。

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拿出来和亲朋好友们分享。大家没觉得我嘚瑟,还给了我很多鼓励,这样,我才有勇气坚持写下来。感谢那些给我鼓励的亲朋好友,感谢作家出版社姜琳大姐,如果没有你们的鼓励,怕是不会有这样一个善果,这都是缘吧!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夏秋冬,四季而已。如果简单地这样看,也就没有了春的温馨、夏的狂热、秋的收获和冬的冷峻。我说的是一种感觉,是那文人纤细敏感的神经,不断跳动的结果。

正因为文人赋予了春夏秋冬、风雨落花更加丰富的内涵,才使得诗作具有了把玩的价值,像文物一样,具有超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文化的价值。

这首著名的唐诗就是用人们最为熟悉的春、鸟、夜、风雨、花,编织了一幅冷暖画卷,让温馨和寂寥同时跃然纸上,让读者各取所需,增加了诗作的创意空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什么人能有这样的生活和心态?闲人?仙人?总归是有闲心体悟春花雪月的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虽然孟浩然是隐居之人,想来也应衣食无忧,不然怎会这样超脱,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考虑生计问题呢!不过,开车有开宝马的,也有开夏利的,衣食的无忧并不代表富贵,富贵的忙着腐朽,没有咬文嚼字的功夫。

除了物质的无忧,我想,要有前两句诗的心态,可能还得说到修养。该放下的要放下,失眠往往是因为有不该背负的负担。欲念多而得不到实现,往往就沦落到下两句诗的下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很冷,夹杂着风雨,和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白天,夜是让人恐惧的,因为没有光明。人生要是没有了光明,剩下的应该只有寂寥。加之风雨这外在的不利雪上加霜,那可怜的花呀,等不到结果,就无奈地落了下来。多惨!

人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每天都是前两句诗的感觉,欣赏生活的美好。另一种是消极的,每天都是后两句诗的寂寥,感慨生活的无奈。

不知道为什么,读这首诗我就会想起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那时的诸葛亮正应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境界,无欲则刚。可惜到后来,纵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因夜来风雨,不得不发出花落知多少的感叹。

我不得不提的是,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书名用了诗的最后一句。那时这几个字给我的感知就是无奈的悲伤。从三毛的作品中我读到爱情的甜蜜浪漫,也尝到失去爱人的心酸苦涩,但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我的爱情观,我从此知道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爱情,值得一生追求。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初看题目,翻译为:拜访姓袁的人,捡了个东西,没遇到丢东西的人!看了注解,才知道“拾遗”是个官名,差点儿笑掉大牙。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去拜访洛阳的才子袁拾遗,听说犯事被流放了,没见着。诗人那个难受呀。一个才子怎么就被流放了呢?有解释说,那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错,黑暗。我不以为然。任何时代都有规矩,任何统治者都希望国泰民安。自己错了,要认错,要承担犯错的后果。江岭也不错嘛,1400年后是改革开放的特区,经济发达,户口控制得特紧,就当提前移民了。你家那时盖的房,那才几个铜板,现在四五万一平米,平常,你就当提前投资了,还省得“蜗居”。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知道那儿不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花都竞相开放。但想想咱俩的感情,还是守家在地的好。哎,想见也见不着了。

人这一辈子,不知道喝哪口凉水激牙,亲朋好友难免出点儿啥事,天灾人祸,都很正常。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此诗当表此意。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门前溪流,明月当头,手握马缰,离情悠悠。

人们总是用诗情画意表示美好的东西。这诗有溪水、有明月、有人、有情,动静之间,给我们定格了一幅美好的离情图。

先做个测试。你在心里罗列一些这辈子最珍惜的东西,比如财富、事业、爱情、友情、亲情、地位、名誉等,然后一个个去掉,剩下最后的一个,应该是这辈子你最珍惜的东西。据统计,基本上大家剩下的,都是“情”,几乎没有人把财富剩到最后。

情是个无形的东西。看不着,抓不到,但确实存在。用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解释这个东西,似乎不如用唯心主义的理论解释更直接。所有哲学理论都想穷尽宇宙,但苦于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终有不解之谜,终有不通之路,这让世世代代的哲学家苦思冥想,难以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所以,总是有人问:情为何物?

现在人,说哲学的少了,因为太深奥;惜情的人却不少,因为天天都能触得到。人类自进入到文明社会以后,时间长河冲刷不走的可能就只有“情”这个东西了。作为“情”的载体“人”,世代传承,割舍不去的也就是这东西。

在时间面前,物是人非是很正常的事。我们读诗,体会诗人浓浓的离情,不免就会想到自己,想到曾经和现在拥有的朋友。人这一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朋友,厮守一生的友情有,朋友没有。这样,朋友离别总是避免不了的。

离别,总是有不得已的理由;离情,总是有揪人肺腑的感受,如果不是曾经的相伴、爱护、支持、帮助,怎会有“朋友”这掷地有声的称呼。

再见,朋友,就让那绿盈盈的淮水和洁白的明月带着我的思念之情和你上路,真的很想再见,但凡有一点儿可能,我就会创造条件,与你再会,了却我春潮般浓浓的思念之情。

珍惜现在,直面离别,朋友,祝你平安!

洛阳道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能与王维、孟浩然并称的盛唐田园诗人储光羲,我并不熟悉。怪,只能怪自己才薄学浅。但从今天起,我是知道这个人了,还有些话想说。

储光羲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官,经安史之乱受贬至岭南,就是做了“江岭作流人”的那种被流放的人。曾经做过监察御史,那是像现在纪检干部一样的官。

我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流传下来的诗词的作者几乎都是当过官的。平头老百姓几乎看不到。想来应是那时做官的更有机会把诗作留下来。

和现在一样嘛!学而优则仕,能抒发诗情,把文字垒得出色,没准能成为作协一员。现在,“名人”在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追捧着市场经济,流传着自己想要永存的“人名”。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简单的春游图。春天总是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天气好,往往让人的心情也好,宽且直的大路上,富家子弟跃马扬鞭,身上的玉佩叮当作响,配合着暖暖的春意,养眼、悦耳、舒心,多么惬意。

能够春游的,应是小康之家,应有小资情结。我想山里面的村民,大抵是不会春游的。春天来了,忙着耕作应该是头等大事,要说,天天都是春游,但因为缺少那份闲适的心情,春游变春忙了,变了味道。

诗人用“双双鸣玉珂”来描绘春游的事件,确实精妙。如果让我描绘,就是约几个好朋友,带上郊游垫和美食,找一个环境好又安静的地方,狠撮一顿,再和朋友聊聊天,高高兴兴回家去。

这不都是因为咱,没玉嘛!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高中时偶然读到这首诗。初读时,很有味道。就像是大家都走了,就剩下你和我,我看你比较顺眼,感觉你也不讨厌我,这种感觉很好。

那个年龄,少年轻狂,不知深浅。也不知道这是大诗人李白的大作,就胡乱用原诗的字,重新排列了一下。前两句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后两句大概是:厌不两相看,山亭只有敬。后来,再读这首诗,总是能想起当年自己的无知和幼稚,同时也对这首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读诗,往往是读意境。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的山水不仅仅是山水,再加上自己的心境,稍作调配,就形成诗的韵味。就像好的音乐,好的诗也需要能听懂的人去体会、欣赏、感慨、觉悟。

读诗,往往是随着自己的心境而有所体会的,有诗评说这诗是李白失意的时候,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我看可当一家之言,所有的体会都在于读者,每个人读诗的体会不同,往往是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觉。

读诗,往往是奢侈的事情。曲高和寡,总是有诗的境界和造诣的人才能写出好诗,总是有闲工夫且有美好生活意愿的人才会去读诗。这是一种非物质的层次体现。

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谁看了也会明白诗中的含义,如此,千万不要去翻译,非要翻译,就像往清茶里掺水,越来越没有滋味。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后两句。因为熟悉,所以不用画蛇添足地翻译。落日、穷目、登高、远视!

何其自然的描述,每个人每天的经历,每个人每天的觉悟。说觉悟,是因为平实中有些含义,登高远望是常理,能登高远望不一定容易,懒得下功夫,怎会有悦目风景?

这首诗,我每个字都熟。原因在学习书法。读书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书法爱好者,初中的时候,他已经获奖无数,而且在学校展览过。和他在一起,免不了受到书法的熏陶。

记得那时我们也有书法课,老师讲汉字里面最难写的是“气、风、飞”,于是我那同桌满篇写的都是“气、风、飞”,真是年少轻狂、恃才傲物。受他的影响,我也注意学习怎样把字写得好看。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我的首选练习之作,原因很简单,历代的书家写这首诗的太多了,随便找个帖子,都会看到这首诗。

我想,历代的书家之所以喜欢写这首诗,恐怕是因为文人的追求和境界。想要达到某种境界,不去登上那一层楼可能是不行的。简单的诗句,刻画出深深的含义。我想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产生共鸣,欲穷则更上,因果关系。

观永乐公主入番

孙逖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和亲的诗。

北方边塞,花也少,鸟也少,已经是春天了,那里还是看不到春天的景象。美丽的公主从天而降,才把春天带到了遥远的边疆。“和亲”这个词,就有种无奈和凄凉的感觉。但凡和亲,基本上都是把宗室之女嫁到遥远、落后的边疆给异族做夫人,以求得边疆的和睦。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这主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和亲,美其名曰: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也是!如果单纯地看和亲这件事,尤其是在不战的时候,主动和亲,睦邻友好,就像人与人相处,调理矛盾,沟通感情,与人为善,相互融合,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和亲起源于远古,理论成熟于春秋,广泛应用始于汉朝,及唐朝则更有特色。唐朝应该是我们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这不仅是在军事上,还体现在文化上。唐朝在外交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其中就有和亲。和亲的意义不仅是通婚,更重要的是传播文明。唐朝时和亲涉及吐蕃、契丹、回纥等民族,和亲的公主先后有19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文成公主入蕃。我们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17年,唐玄宗时期永乐公主嫁给契丹首领。

总的来看,唐朝的和亲充满国家稳定、民族融合、经济交流等字眼,具有浓厚的汉文化特色,其积极意义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在和亲历史上也有“屈辱”的色彩和事件,但我们也能看到,如果没有和亲的文化基础和必要条件,政治事件的纷争可能不是通过和亲就能解决的。

这样,我们再读这首诗,就会一扫无奈和凄凉,取而代之的是光明,是我们将光明带给了我们朝夕相处的兄弟民族。由此带来的离情,那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罢了。

伊州歌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的作者是盖嘉运。唐朝大将,做过现在新疆的地方官,也算是封疆大吏。镇守边疆和突厥人打仗,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确实不容易。这首诗抓住一个细节,描述一段情节,体现一种思念,透出一番趣味,细品起来还真有些味道。

这样一位大将能写出这样的诗,想来在诗的背后一定有位幽怨的妇人。唐朝时候,通信并不方便,丈夫在外打仗,在家守候的人内心是多么凄凉。不仅担心家人的安全,而且那种幽怨也很熬人。好容易美梦一场,却被枝头的黄莺给搅黄了,真让人生气。这得是多么有品位的一位贤妻呀。

这首诗如果是李清照写的,也就罢了。我很不解一位戍边大将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样一首诗呢?从字面上看,真的很简单,但仔细琢磨,又不简单。倒叙打鸟,责怪啼叫,正常人不会做这样的事,干吗和鸟过不去呀。原来是搅了好梦一场,说是好梦,却让人如此断肠。这诗有动作,有声音,有幻觉,有怨情。像是在讲故事,又像是发牢骚,这哪能是将军写的呀。

经查,还有另一种说法。《全唐诗》中《春怨》一诗,作者是金昌绪,内容和这首诗内容一样,而且评价极高。可惜的是只知道作者是杭州人,不知道性别,也没有其他诗作,这样,就不好猜想作者是不是他。

在《千家诗》中有很多张冠李戴的事情,不足为怪。好在我们计较的不是作者,品的是诗的韵味。这首诗能够流传下来,而且传播很广,我想自然有其独到的地方,是冥思苦想,还是信手拈来,不得而知。但简单中透出隽永,朴实中蕴含真情,还是让人有些牵肠挂肚。这首诗的魅力,可能就在此吧。

左掖梨花

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上篇写到一首诗有两个作者,这篇是一个题目三首诗作。

据说此诗的作者丘为和王维、皇甫冉是同僚,某天看着省院内梨花,揣着各自的心思,赛起诗来。左掖是部门名,就好像现在的人事部干部管理司监察处一样。

值得一说的是,丘为可能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诗人,活了96岁。但考取功名的时间比较晚,考了好多次才考上。他写的诗说道,我是梨花呀不是雪,非要把我和雪放在一起比,你别说我欺负雪。和雪比起来咱起码是花,还有咱这淡淡的清香,你闻闻,已经渗透到你的衣衫了!春风啊,春风,我这把年纪考个官不容易呀,你能不能再使点儿劲儿,再使点儿劲儿,继续往上吹一吹,说不定皇上还能提拔一下我。

王维的《左掖梨花》是这样写的:“闲洒阶前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意思是:我是高洁的梨花,却被春风随便吹落在门前的草地上。窗外的风啊,你可知道,我其实不想这样浪费生命。黄莺鸟啊,不要总是和我戏耍玩闹,干点儿正经的,我知道,你有能力把我衔到皇帝的面前,让我施展才华。

皇甫冉咏道:“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和王给事禁省梨花咏》)大意是,知足常乐好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已经很不错了。还是趁着春风好好写诗吧,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功名利禄上。

思君恩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如果说古代的嫔妃制度是皇帝的一种特权,那么历代的嫔妃就是这种特权的牺牲品。既然是牺牲品,就不应该有思想,因为有了思想会更加痛苦。

诗说:听到临院热热闹闹的声音刚安静下来,不禁想起那些和我一样得不到宠幸的女人。虽然都是盼望着皇帝临幸,但有谁不是看着似水年华倏然流逝,而空守闺房呢?

这首诗,如果是某位嫔妃所写,我定会因之而哀婉一下。偏偏不是。作者令狐楚是唐代大文学家,骈文写得好。我查到几篇古代著名的骈文,才知道原来汉语是那样说的!据说作者上朝面君,不写草稿,张嘴就是骈文。真可谓是出口成章。

骈文也叫四六文,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挺有意思。在“五四”运动以后,因为提倡白话文,古文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文革”破四旧,远远超过焚书坑儒,实质上,摧残了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几千年来都是用古文记载的,现在的年轻人看不懂古文,等于没有走进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您会说,翻译出来看白话,不是也能看懂吗?我想那是不一样的,看看那么多大家解释的古文,鲜有完全一样的。你可以把这看成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我看实质上这种偏离,比辩证法还辩证。

话说回来讲作者,但凡介绍令狐楚的都会提到李商隐,但凡介绍李商隐的都会提到令狐楚。令狐楚晚年发现并栽培李商隐,引其走入上层社会,后因李商隐娶了政敌的女儿,在政治上备受排挤,虽然政治上不顺,但因此成就了李商隐的诗文。应该说,没有令狐楚,就不会有李商隐。

诗中的“长门”应该是有特指的,是冷宫的代名词。源于汉代《长门赋》,相传是汉武帝的皇后失宠,怎么办呢?于是给了司马相如100斤黄金,“代考”一次,写篇作文交给皇帝,倍述悲愁之辞,皇帝一看,回心转意,又跟皇后和好了。因此《长门赋》流传至今,开宫怨题材之先河,后人效仿者颇多。本诗作者就是这样一位效仿者。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这首诗要从“谩”字品起。“谩”有两个读音mán和màn,都是动词。第一个音是欺骗的意思,第二个音是毁谤、谩骂的意思。都不是褒义。

为什么要从“谩”这个字品起呢?因为其他几句都没有悬疑,非常直白,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而这第三句,因为这个“谩”字,整个诗的含义,可能就要推敲推敲。

诗的大意是说作者和别墅的主人袁氏不相识,见这家别墅里树木、泉水很优美,就坐下来观赏。作者还坦率地向主人表白,可以出钱买酒大家共饮。表现了诗人坦荡豪放的性格,情趣盎然。

我不以为然,就因为这个“谩”字。按照前面说到此字的两个含义,都是贬义,我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是:来到一座宅院,与主人并不相识,看到美景诱人,便坐下来欣赏,主人看我寒酸,怕我付不起酒钱,我拍拍口袋,告诉他,别这样看不起人,我兜里有的是钱。

这样,少了传统理解的那份雅兴,却多了一种宣泄。我有道理可以支持我的论点,您看看对不对。

题目中的“题”字,在古代往往是写在墙上的,叫题壁。要是写在墙上,多少有些泄愤的意思。和主人不认识,就不可能被招待,因为情理上不通。诗中说得很清楚,偶坐是为了看林泉,是欣赏美景,不是为了和一个不相识的人喝酒。如果真是主人好客,有这样美景别墅的人,不会没有酒钱,蹊跷就在这里。兜里有钱,也不用这样炫耀的,除非受到什么刺激。

贺知章流传下来不少名篇,他还是个书法家。据说性格豪爽风趣、好喝酒,与李白、张旭等八位好酒之士并称为“醉八仙”,时常酒后写文赋诗。还有个金龟换酒的故事,讲的是见到李白,相互欣赏,那天却没有带钱,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换酒。这也见证了作者仗义疏财的个性。晚年自称“四明狂客”,足见潇洒。寿86岁,临去世前那年弃官归隐做道士,应该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一直修道,临终开悟。他有一字叫“维摩”,让我想起来诗人王维的字叫“摩诘”,合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里的人物,有《维摩诘经》。所以从这里看出,唐代儒释道是不怎么分家的。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作者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可惜只活了44岁。初看此诗,不知道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关系。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把这个故事放在前面对后面的诗句有什么作用呢?

明显这是送别的诗,作者送朋友回乡,或者回去赴任。明月满前川,可以理解为友人的前途光明,也可以理解为凄凉的离别之情。原来,朋友姓赵,和氏璧也姓赵。朋友像和氏璧一样珍贵,朋友像和氏璧一样来了又回去。用这个典故形容这次送别,贴切得不得了。这时,感觉就是一个“妙”字!

古诗中,送别的诗不少。缘于古人的交通和通信不便,所以探亲访友并不容易。现在高速发达,火车提速,航班不断增加,网络也异常方便。但是,打起行囊远行有之,为看个朋友少之。你能说现在朋友之情不如古代浓吗?我想不是,原因可能是现在比以前多了些疏泄的渠道。

毋庸讳言,诗情是文化人的事。现在起码是九年义务教育,文化水平远远超过古人吧。可有多少人还写诗呢?我们在现代文明的浪花里,失落了过去手中的英华,不能不让人有些遗憾。

这种遗憾源于现代人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失落,源于现在的教育对古文的失落。是的,现在越来越多外来的东西冲击着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我不晓得多年以后,现在的孩子们会用何种方式送别自己的朋友。

文明的进步不应该是文化的失落。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王维在陕西蓝田自己的“辋川别墅”里的一个景区。这座别墅据说是从初唐诗人宋之问那里得到的,推想是宋之问被贬桂林,后又被赐死于桂林前,离开西安时,为王维所得,得后又扩建,建20处景点,作为王维中年以后半归隐的居所。听起来挺奢侈吧。(另有一说,这20处景点是辋川别墅周围的自然景点。)

王维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也是中国画开山立派的人物,通音律,擅草隶。这首诗是《辋川集》中的一首,《辋川集》是他用别墅的20处景区名,与诗人裴迪一同作诗,形成的一个诗集。同时还有《辋川图》长卷,唐人的临本现存日本。《辋川集》的思想情感有愤世、遁世、入禅,我们现在看到的《竹里馆》是入禅的那种感觉。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弹琴,唱唱歌,在明月的陪伴下,自得其乐。不知道竹之节和月之洁,是不是也隐喻着作者安静且从容的生活状态。

诗中比较刺眼的几个字,扣问我的心灵,它们是:独、琴、啸、知、月。独是一种孤寂,可以是高处不胜寒,也可以是曲高和寡,人们在追逐前进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到达终点的孤寂,成功的掌声总是暂时的,怀才不遇总是难熬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何必把自己束之高阁!琴是乐器,过去讲琴棋书画,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扇窗,会让人看到更多的风景。我们现在的追逐,似乎多了些功利性的目的,孩子们学音乐在立意上少了些文化的影子。啸,有说是口哨,我觉得是歌唱。唱歌有音乐的元素,同时也是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甚至还是健身的一种方法,没事吼几嗓子,那叫一个痛快。知是一种了解,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是圣人的境界,而到达这个境界的途径必然是从不知到有知,然后不求知。月有阴阳,月是高洁,月寄托了文人墨客太多的情思而浑然不知,只有千古以来的文人,不断地累加着对月的相思。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1)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第三次见到孟浩然的诗。与之前的一首《春晓》风格迥异。与第二首《洛中访袁拾遗不遇》题材相同,格调不同——一首诗送流人,一首是送壮士,一首是绵绵恨,一首是满腔情。孟浩然虽说是田园诗人,年轻的时候也行侠仗义,胸中充满激情,后来因考不上官,游山水之间,诗也田园化了。

这首诗很有意思的是,或有三种理解,都是关于宝剑的。

其一,我送朱大去长安,那里的宝剑很贵呀,为了省点儿钱,还是从这里带上一把吧,在此朋友分手之际,你也别去买了,就把我这把拿上,权当我的一片心。

其二,我送朱大去长安,他把价值千金的宝剑在分手时送给我,真够哥们儿呀!我不看重这宝剑的价值,看重的是咱俩的友情。这样理解有些酸溜溜。即便作者德高望重,值得送价值千金的宝剑,作者也未脱俗呀。

其三,我送朱大去长安,我把价值千金的宝剑在分手的时送给你,以表达我对你深深的友情。

这样理解应该是最贴切的,作者骨子里的豪情有了体现,赠剑送友,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人情理念。但如果只是这样理解,似乎也太肤浅。咱送朋友时,拿些礼物,还得说说值“千金”呀?不合情理。中国人还是比较含蓄的,谁也不会那样说。由此,“千金”的含义可能不仅仅是价值的体现,应该引申为,作者对友人抱着很大的希望,这希望应该是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联想到作者的仕途不顺,一定是托物言志,啊,我是不去干了,留着这宝剑也无用处,宝剑送英雄,就让它随着你去实现抱负,也同时了却我平生的理想。

(1) 注:五陵:指汉朝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位皇帝的陵墓,因都在长安,所以这里以五陵指长安。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但凡题目叫“行”的,都是可以唱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当作歌词来看,而且是流行歌曲的歌词。

长干,是地名,秦淮河畔。长干行,多描写长干一带船家女的生活,诗人李白也有《长干行》,比这首诗似乎更有名一些,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箭之仇,都是言说这一带船女的故事。

除了口音,我想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让摇船的女子认为这面前的男子是自己的同乡。停下船,问哥哥是哪里人,唐突的一问,既体现了乡愁,也掺杂相思。只有用自报家门来掩饰一下这唐突,说说自己是横塘人。

这首诗妙在说了真话。在满嘴仁义道德的那个时代,女子表达自己的心思是有局限的,作者巧妙地用倒叙的方式,凸显船女急于传情的瞬间,反映了男女的平等,尤其是写出了女子与男子同样具有的追求异性的权利。把平等划出先后,有失人性和常理,把主动固化为被动,就让真实变成虚伪。

作者之所以选取这样一个瞬间作歌,可能看点就在女子的主动提问。这种因时代产生的反差,营造的情愫是让人可以睁大眼睛的,嘴里又酸又辣。

崔颢的《长干行》一组有四首,这是第一首,第二首是男子的回答。“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诗中不仅回答了女子的问题,说自己也是长干人,同时用“自小不相识”回应了女子的传情,相见恨晚呀!

之后的两首诗,《唐诗三百首》和《唐诗鉴赏辞典》都没有收录,也没有查到其他的注释,说来也很奇怪,为什么不把四首诗品读完整呢?另两首是:“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和“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我的理解是:第三首是女子发出盛情的邀请,因为多风浪、舟渐稀,欲留男子吃个饭、聊聊天。第四首是男子的婉言拒绝。哪有人家请客就上船去吃的道理?所以,这次不论风多大,浪多高,我都得回家呀。

那么下次呢?诗中没说。我们不好妄想。都在不言中,自然而然。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品这首诗,不得不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因为这是作者高适读这段历史而发出的感慨。

范叔,就是范雎,商鞅之后、李斯之前秦国的名相。说其是名相,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商鞅和李斯,但是对范雎并不熟悉。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远交近攻”这个词,这是范雎提出的秦国外交政策。

范雎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同须贾一同出使齐国议和。到齐议和时,齐王尽述魏国不是,须贾无言以对,范雎则从容辩驳,为须贾挽回了面子。齐王不待见须贾,却觉范雎是个人才。晚上齐王派人找范雎,想让范雎留在齐国,被范雎严词拒绝。齐王因此更加敬重范雎,送范雎黄金和牛酒。范雎请示须贾,须贾让收下牛酒,退还黄金。他们回到魏国,须贾却向相国魏齐检举范雎收受齐国贿赂,魏齐听信诬告,把范雎打得很惨,范雎装死侥幸脱逃。

范雎后改名张禄逃至秦国,经人推荐,也凭着自己的才学做了秦相。秦国强大后欲攻魏国,魏国派须贾到秦国求见秦相张禄议和。范雎穿着破衣烂衫去见须贾,看着面前落魄之人,须贾顿生怜悯之心,请范雎吃了饭,还送了范雎一件“绨袍”。后来须贾知道范雎就是秦相张禄,袒肉请罪,范雎念赠袍之情,未杀须贾。

知道了这个故事,诗的前两句就明白了。后两句是作者发出的感慨,说须贾有眼不识人才,还拿范雎当作一介“布衣”来看,既为前因而恨,又为后事而怜。人呀,不做正事,必遭天之戏谑。

读史总是使人通达的。作者高适读这段历史,写诗抒怀,与我们现在很多人读史是一样的。我们或许会发现,历史是个轮回,世间90%的人都在重复前人的生活,只有10%的人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而精神生活,不过是那10%的人把一个个故事涟漪开来。

高适50岁才得以出仕,之前并不如愿。历经贫困、失意和战争,对人生应该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与范雎先坎坷后得志的情况相比,这首诗是否也有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呢?艰辛了50年,这才得到自己施展抱负的位置,而这样的人生,前人范雎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这难道不是历史的轮回中,一丝不经意的邂逅,一种不期而遇的共鸣吗?

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作者李适之,在玄宗时斗法不及李林甫,丢了相位,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内容很简单,做官与不做官很是不同,刚刚才“罢相”,门厅就变得寂寥。原因也很简单,你都不是官了,还找你干什么!

就诗本身而言,颇为影射。避贤,实质上是为人所害;乐圣,实质是闷酒;门前客是叹世态炎凉。

李林甫和李适之同为唐宗室,都有些才气。李适之为“饮中八仙”之一,诗不错,喜欢喝酒,生性多坦荡。据说李林甫写得一手好字,画也不错,但为人奸诈,口蜜腹剑。“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就是说李林甫的。

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要是开采出来,那是不小的财富。李适之就告诉了唐玄宗,唐玄宗很高兴,就去问李林甫。李林甫说,这事儿我早就知道,但我不想告诉您,因为您属鸡,酉为西,五行为金,华山之金是西岳之金,那不是挖您的风水吗?皇上一听,很生气,心想还是李林甫有学问,李适之不行!于是将李适之贬为太守。

我想李适之不一定知道被贬的真正原因是为人陷害,官丢了,酸溜溜地发牢骚,让后人也为他不平的同时感叹世态炎凉。

此诗后两句为人之常情,见怪不怪,无可厚非。接受是明智之举,不接受是空自惘然,伤害身心。倒是前两句,让我有窥探作者内心的欲望。有人说,“避贤”和“乐圣”是对比着讽刺奸臣,明志喻己。我看没有那么复杂,说李林甫是奸臣,那是后世评说,当时的李林甫还是干了不少正事的。李林甫较之李适之城府极深,嫉贤妒能而已,这也是李林甫专权和李适之罢相的真正原因。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李林甫确实要比李适之更合适从政,这样李适之说避贤也是情理之中。“乐圣”是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是嗜酒的意思。读古诗不可不查典故,古为今用,古已有之。本诗疑似打油诗,打油诗起源于唐朝民间,不讲平仄韵律。

逢侠者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夏侯审。

唐朝自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向前数,包括武则天在内共7位皇帝。这段历史为世人所熟知,但之后的14位皇帝及其历史却少有人清楚,大抵是国运不佳,鲜有称道之事。唐代宗是唐玄宗之后第二个皇帝,是唐玄宗的孙子,他父亲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开始的第二年接了唐玄宗的班,在位六年历经“安史之乱”,因宫廷之乱而“吓死”,唐代宗继位。唐代宗用了四个年号,大历(公元766—779年)是最后一个,杜甫(公元712—770年)去世在这个时期,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出生在这个时期。

如果您对唐代宗不熟,《打金枝》一定听说过吧。故事大概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因郭子仪过寿,升平公主不去,郭暧打了公主。公主告状,郭氏父子请罪。代宗明事理、顾大局,不责罚反加封郭暧,调和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打金枝应该在我们知道的主要剧种都有演出,还拍过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30年前大红大紫的歌唱家郭兰英演出的晋剧《打金枝》,影响程度很大,颇为老百姓所喜爱。

书归正传,再说本诗。

作者在燕赵之地遇到一名像“剧孟”一样的侠客,还没有把心里话都说完,夕阳西下,就要到不得不分手的时候了。前两句写遇到侠客之喜,后两句写马上分离之愁,前后形成的落差,使人揪心。

这里面又用到典故!所以我说,如果不了解典故,有时很难理解诗的含义,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到和作者同一知识结构上去品诗。剧孟是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史记·游侠列传》都有记载,杜甫有诗:“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说的就是剧孟武艺高,司马相如文章好。我们这诗里的“剧孟”也有说是用来指代洛阳。

江行望匡庐

钱珝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先说这诗的名字,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反正很多版本的书都在用。按照我查的资料,这是《江行无题一百首》中的一首,应该是第68首。

再说诗的作者。我看到有说是钱起,有说是“前人”,似乎说不清楚。我是在查阅了《江行无题一百首》和钱起、钱徽、钱珝的资料后,才断定这首诗应该是钱珝所写的,所以我在诗名的后面作者处,写上了钱珝,与不知谁起的《江行望匡庐》一名放在一起,有些不伦不类,但因我不能将错就错,只好这样修改一下。《逢侠者》的作者钱起,是钱徽的父亲,本诗的作者钱珝是钱徽的孙子。《新唐书·列传一百二·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记载钱徽时说,“子可复、方义。可复死郑注时。方义终太子宾客。子珝,字瑞文,善文辞,宰相王抟荐知制诰,进中书舍人。抟得罪,珝贬抚州司马”。本诗是钱珝赴任抚州司马时,途中所作。

诗的意思是,因为受风雨所阻,近在咫尺的庐山,我不能去登了,看着云雾缭绕的庐山,心慕那些高僧,或许还在洞中修行吧。因为诗有一百首,所以只能断章取义地如此理解,如果说此诗写得好,不如通篇读过一百首后,更会对作者的才情叹为观止。古人在写诗方面的功力是如此深厚,为今人所仰止。

需要说一下钱徽,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有其传,而钱起和钱珝没有。钱徽其人以廉著称,官至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也就是这样的人才可以当这个官,他有几个故事,说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钱徽考过进士后,跟着县官干,县官经济上犯了错误被查,涉案人数很多,但没有钱徽,办案的官很欣赏钱徽。很快钱徽因才干和为人得到皇帝的欣赏,进国务院当了“秘书”。有个地方官为日后晋升送礼,给钱徽20万,他不要,说道,“取之在义不在官。”当时流行进贡,各地搜刮财宝往宫里送,钱徽进谏,不能这样搞,皇上舍不得,又不好说什么,就让进贡的人绕开钱徽进贡,这事说起来挺好笑。后来,钱徽做了专门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宰相给他写条子,让钱徽录取一个给他送礼的人,钱徽不听,秉公办事,结果得罪了宰相,被贬官。有人让钱徽拿宰相给他写的条子找皇上鸣冤,钱徽说:“不然。苟无愧心,得丧一致,修身慎行,安可以私书相证耶?”还让人把条子给烧了!因为钱徽德高清廉,后来做到吏部尚书,到死皇帝都不让退休。

答李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没有见到李浣给作者的诗,就无从评论这首诗答得怎么样。就本诗而言,前两句对仗工整,描述作者的闲情逸致,看看《易经》,溪头对鸥静思,一幅文人骚客与自然的悟道图画。之所以说是悟道,是因为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文化根基不外乎儒释道,《易经》作为儒家的群经之首,用在惜字如金的诗作中,自然可以代表作者对文化根基的追寻。而对鸥于溪上,恰恰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反衬,闲字背后是思,不然你就闲着吧,哪还有后两句的提问。楚地多文人,请问你与谁来往最多呀?如果李浣再答,应该是下一个文化单元,让人引发想象。

作者韦应物(公元737—792或793年)。韦氏家族是隋唐时期的大户人家,其十五岁“门荫”入仕,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注作者,就要说说“门荫”制度。

我们知道,隋唐开启了科举制度,是古代入仕的一种方式。一千多年后,现今的高考,仍然摆脱不了历史的痕迹,历经变革,仍不失为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大家也要知道,除了科举制度,从汉朝开始至唐宋,入仕的途径还有“门荫”和“流外铨”。“门荫”就是你家有大官,像树一样,其“树荫”可以保你为官。唐朝的时候,三品以上的官可荫及曾孙,五品以上的官可荫及孙。“门荫”是在服役一段时间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入仕的,当然这个考试不是科举考试,有点像后补的学历,内部出题。这是让“树荫”发挥作用而为之。“门荫”制度的副作用,当然就是选才不公平和官员泛滥、素质低下。宋范仲淹曾经严词批评过这种制度。但是,时至今日,是不是还有类似的这种现象?有人称,一个人生下来一睁眼,这辈子的命运基本就定下来了。三国时袁绍、袁术打不过曹操,为什么,才不行。曹操是唯才是举的。

顺便说一下“流外铨”,“流外铨”也是科举之外的一种选官制度。古时官是官,吏是吏,吏不是官,没有品级。但也有晋升为官的途径,就是“流外铨”。大概是年度考核三次,经考试入仕,成为下级官员。

现在孩子们都去挤独木桥,其实成材的道路有千万条,只要看你是否有“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的求学状态,韦应物小时候也淘气,后来不是也成文人了吗?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文人有根神经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没有这根神经,我相信就不会有这诸多的辞章。文人的这根神经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花鸟鱼虫、春夏秋冬,自然界的林林总总,总是可以撩拨起来文人对生活的感伤和喜悦。

这首诗就是一缕秋风,一行南雁,勾起了作者的一泓忧愁。

我说不清作者刘禹锡为何烦忧,但我知道他在官场多次被贬。想来每一次被贬都有说不尽的烦忧。世事往往就是这样,有谁不愿把事情做好?又有谁可以把每件事情做好?被贬总是有缘由的,多为立场不同或目的相左,其结果不管是不是自己愿意和认可的,我们只能面对,继而感慨一番,或调整方向、方法,或逆风飞扬、我行我素。

看到很多的诗人是为官的,也看到很多的诗人都曾遭遇过贬官。有人说:“倘或想读点古文,除了贬官们留下的东西最可阅读外,还真不太容易找到更为可读的文章。”或许不能这样绝对说,但有些贬官的文章确实好。或许绝对好的文章不一定是被贬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否认,被贬的经历的确可以激发创作的冲动。

我似乎有一种错觉,好像被贬了官的人都是好人,都是才子。答案肯定是不对的。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官员的考核制度,而且蔚为大观。《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能是比较早的考核标准,在唐朝有“二十七最”,在宋代有监司七事考 (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案察,六曰校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在金有“十七最”,这些都是考核官员的依据和标准。

被贬官的原因应该很多,为己为公都有吧,“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不敢说皇帝昏庸,只能说异己残暴,被贬的往往行动受到限制,甚至生命也受到威胁,燃尽生命,灿而放歌,您说那文采不是有如天助吗?于是,屈原有了《离骚》、白居易有了《琵琶行》、苏东坡有了《赤壁赋》、范仲淹有了《岳阳楼记》。

被贬的官有几种结果:一是被贬致死,如柳宗元;二是量移改迁,就是到别的地方做官,如韩愈、白居易;还有就是因政局改变,重返政治舞台的。《旧唐书·宪宗纪上》记载宪宗曾下诏曰:“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等于判了刘禹锡的无期徒刑。

政治清明,则可整肃吏治、惩治腐败;政治污浊,则打击正直、迫害异己。生逢其时,尽心竭力,生不逢时,尽早逃离。虽说贬谪文学有其独特的感染力,但那种悲怆和凄凉,不过是反人性的一种无奈。

秋风引,希望这秋风吹来的只是硕果累累,不苍凉。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这是一首秋夜思念朋友的诗。秋天总是有些苍凉,是适合思念人的季节。丘员外叫丘丹,曾官至检校尚书户部员外郎,所以这里叫丘员外,并非庄主的意思。

诗的前两句是写实,天气凉爽的秋夜,作者独自散步时,想起了朋友。后两句是想象,空荡的山里面也许只能听到松子落下的声音吧?我那隐居的朋友应该像我一样也没有睡觉吧?全诗虚实掩映,空灵清爽,一缕思念,袅袅跃然于朴素的诗行。

友情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情愫。一生中,没有一个人可以陪我们一辈子,这是个真理。除了父母、爱人、孩子,可能陪我们一同走路的人,就是朋友。

儿时的玩伴,读书时的同学,工作后的同事,邂逅遇到的朋友等,不同的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朋友,经过大浪淘沙,剩下的往往寥寥无几。只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联系得少了,共事少了,那份友情有的不断走远,有的则像放出的风筝,拽一拽线,又回到身边。

思念朋友有时候是因事,有时候是因情,总体上是分享和共担。一个人总是脆弱的,有了朋友就会坚强很多;一个人总是孤独的,有了朋友就会温暖很多;一个人总是单调的,有了朋友就会丰富很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总是很近的,甚至是同心的。距离的遥远只能加重友情的砝码,丝毫不能阻隔朋友之间相互的思念。这种思念有时是跨过千山万水的欢聚,有时就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的问候,甚至只是你在那边,我在这边的一种“电波”。无论形式怎么样,传递的都是一种情愫,念念不忘。

读诗,勾起一汪思念的清水,我轻轻地打一打,那涟漪带着我的思念是否传递给了你,我的朋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论是松子落下,还是时钟嘀嗒,那都是我穿越时空送去的问候和牵挂。

秋日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斜阳落日,小道人稀,欲诉无语,凄风败禾,秋日,说的是寂寥。

作者耿,“大历十才子”之一。借秋日之景,言乱世凄凉。

我不知道是人赋予了自然某种情愫,还是自然给人以情愫,抑或本来人与自然就是浑然一体。年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历来话凄凉的少有离开秋日的,秋日的风景俨然已经套牢了萧瑟和寂寞。但也有讲秋日收获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秋日又变成一幅美丽图卷,金灿灿成了主旋律。人不逢时花无色,得志岂有阴雨天。不同的心境让相同的一双眼睛,看到了两种风景!

闾巷指街巷,闾,里门。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必有门,称为闾。这个闾字不多见,不常用。我对这个字的印象,一个是屈原做过三闾大夫这个官职,用的是这个字,再有就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号称“战地玫瑰”的闾丘露薇。

禾黍,本来是指庄稼,但这两个字用在一起,就有亡国之悲的意思。所谓禾黍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描写昔日宫殿变为农田的一种伤感。其中还有名言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人在不被理解的时候常用的一句惆怅之言。

这样,这首诗解释起来就很好理解了:秋日夕阳惨淡,欲诉无人空叹,景色无悔无怨,骚人抚心震颤。

诗中“黍”字,让我想到五谷,想起那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实真正搞清楚五谷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不光是认不认得五谷的问题,就是对五谷的定义也有不同。通俗地说五谷是大米、小米、黄米、麦子、豆子,还有说包括高粱、胡麻等。以前吃小米饭、高粱米饭的时候,多么想天天吃大米白面;现在整天吃大米白面了,又被劝多吃五谷杂粮。这一点倒是符合中国的阴阳文化,所谓物极必反。

说到五谷,又让我想起五官,有一次被人问到什么是五官,还真的说不清楚。其实五官和五谷一样,都存在不同的定义,所以容易说不清楚。中医说五官是耳、目、鼻、唇、舌,算命说五官是耳、目、鼻、口、眉,还有身、心之说等。这样,如果再有人问起五官都包括什么,你首先问问清楚,是问哪一种。

这首《秋日》是那个时间,那个景色,那个人心里泛起的寂寥。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这是一首非常有味道的诗,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感慨人生。作者生平不清楚,不然可以更多地把握此诗的写作背景。

之所以说很有味道,从诗中的用词可以看出。落日、烟波、愁、浮沉、千古事、东流,大俗大雅,平实中编排的巧妙精致。

水生雾,实变虚,如果只是水的状态,太实,看得太清楚,就没有了味道。其实,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太实了,就装不进东西,没有了如真如幻的感觉,索然无味。人,总是有非常矛盾的心理,想把事情看得真切,但真的看清楚时,许多细节就成了缺点,倒是朦胧一些好,给人遐想的空间。你看但凡仙境总是云雾缭绕、神秘莫测,若看清楚,就会发现什么都没有,也就成了人间,本来脑海里美好的一点儿寄托,便会像水雾见到阳光,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将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满眼是愁,那是何等的悲哀?从后面两句诗看出,作者的悲是大悲,是忧国忧民,借古喻今的悲。现实的愁与历史的愁联系到一起,产生共鸣,眼不忍视,心无光亮。还好,“浮沉”二字道出变换真理,像一面平静的湖水,总是由波折不平组成的一样,作者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的状态,一声感慨之后,似无奈、似解脱、似大悲之后的释然,将所有的愁揉碎了,付之东流。

我们看诗文,总是有喜有悲,心如止水也就没有可言可道的东西。儒家讲中庸,是因为做到不偏不倚不容易。道家讲太极,阴阳转换,也是寻求和掌握变化的规律。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不错的行为标准,但都做到了,也就没有了浮沉千古事,更不会有烟波处处愁了!那只是美好的理想,华而不实,还是给现实披上些雾气,还原现实本来固有的规律,这样的虚才是真正的实,才有味道,像这首诗一样。

宫中题

李昂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我们平时多看到盛唐的辉煌,几乎很少提及唐玄宗以后的皇帝,也很少了解“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历史,似乎从公元762年“安史之乱”结束,一下子就跨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在记忆中只留下唐朝的辉煌,而忽略了289年唐朝历史中将近150年的中晚唐历史,尤其是忽略了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在这150年里是怎样的境况。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文宗,是唐朝倒数第七个皇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晚唐时期皇帝的生活,别样的高处不胜寒,话的是凄凉。

以“安史之乱”为界,从之后的第一位皇帝肃宗到唐朝结束,几乎没有哪位唐朝皇帝是善终的,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权是形成皇帝不得善终的主要原因。以肃宗为例,宦官李辅国杀其皇后,他被吓死了。本诗作者文宗的前四任皇帝中有三位(文宗的太爷爷、爷爷和哥哥)都是宦官杀害的。文宗的父亲是吃长生不老药死的,其实也是宦官间接害死的。从肃宗开始之后的14位皇帝,基本寿命都是二三十岁,鲜有活得长的。

文宗在这些没落的皇帝中还算是不错的,勤俭节约、手不释卷、励精图治,一度想遏制宦官当权,后因甘露之变,被宦官软禁,几年后抑郁而死。这首诗应该就是他软禁期间的作品,充满愤恨悲愁之意。

前两句一草、一花,宛如自己的败落和宦官的专横,作为一个皇帝,那是怎样的悲楚。站在高位,有无限的壮志,可惜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又是何等的凄凉!

世人羡慕皇帝的生活,多是欲望使然。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那该多好!而实际上,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别说皇帝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机遇做,即便有,也不是世人想象的那样。从庄子的《齐物论》透射出的平等思想看,物也好、人也好,都是相对平等的、平衡的。片面地追求物欲和权力,在满足一己之私的同时,自然要耗费掉自己维持平衡的资源,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平衡。泛泛地讲,有能力驾驭自己找到平衡的人可能取得成就,没有能力驾驭自己找到平衡的人一定失败。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大家理解的是注重过程,不计较结果,而我却觉得,世上本来没有成败,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平衡系统,皇帝有皇帝的苦,百姓有百姓的乐。做错了,就是皇帝想着百姓的乐而不能,百姓贪图皇帝的乐而悲苦,那就不能逍遥了。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云遮雾罩得有些神仙的味道。

作者贾岛,是个喜欢找高人的人。正如这首诗中描写的,睁着眼睛找高人或许不遇,但闭着眼睛找到高人的故事却是有的。“推敲”一词有个典故,就是贾岛闭着眼睛遇到高人的故事。

贾岛史称“苦吟诗人”,有多苦?曾经因为“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中,“推、敲”二字的选择,骑着驴,闭着眼,误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其写诗的专注程度可见一斑,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历来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贾岛遇到韩愈,也就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此前贾岛屡试不第,穷困潦倒,为了一口饭吃,遁入空门。他诗中的僧、仙之气,乃至以后的人际圈子,或许都和这段经历有关。经韩愈传授文章技艺,贾岛还俗考取了功名,史书上无其政绩记载,只有“手不释卷”之说,看来不是没有政绩,就是写诗的成绩太高了,其政绩也就显得无足轻重。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贾岛不曾遇到韩愈,没有得到韩愈的赏识,贾岛能考取功名吗?我看很难。如果是这样,即便贾岛“苦吟”,我们也不一定能看到贾岛的诗。为什么这样说?

在我所读过的古代文章中,几乎作者都是做过官的。过去科举制度是庶族阶层唯一的“成功”之路,只有取得了功名,才有可能登上一个平台,交往一群俊友,传播一套文辞,载史一段风流。贾岛如是,其他人也是这样。没有功名,我们就不容易看到他的诗作。

我们再看看贾岛是怎样考取功名的,屡试不第是为了什么?按照贾岛作诗的精神,想必做事也应该一样。既然考取功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他不可能不用功,为什么考不上呢?缺少贵人相助,遇到韩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韵味所在。你别看当今西学涌入,模糊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如果你按照西学的论调“屡试不第”的时候,不妨试着用中国的文化去理解一下,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基因,除了西学的科学化、程序化以外,中国人还讲德,相比较而言,这要比西学更加丰富而有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更容易找到“化解”的办法,使人生更加快乐和精彩。

这些正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味道,像贾岛这首诗中所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据说苏颋的文章写得一级棒,他写的公文,唐玄宗都要留一份放在身边看,不是怕想不起公文的内容,而是作为范文欣赏,可见苏颋的文章有多么好。

苏颋文章好,官至宰相,不是没有原因的。有记载的两个故事可以说明他的聪明和勤奋。一个是过目不忘,千字之内的文章,他看一遍就能够背出来。另一个是借着炉火的亮,马棚苦读。聪明人下了笨功夫,成绩自然是不一般。

这首诗,初读无味,只觉得有瑟瑟秋意而已。品读过后,有些感想。

这是一首用白描的手法,借古讽今的诗。借的是哪个古呢?汉武帝时在汾水一代发现黄帝宝鼎,汉武帝去祭奠,唐玄宗也去祭奠过。这两位帝王当时都处在由盛变弱的转折点上,祈福不会使国运昌盛,怠政必然使国家走向灭亡。苏颋正是看出了这些问题,才慨而作之,有了这样一首诗。

知道了这些,再来品这首诗,就有些味道。第一句没得说,白描;第二句夸张,用“万里”诉说对国运的担忧;第三句把心情形容成飘落的秋叶,凄惨无助;第四句以“不可闻”打住自己的感慨,却激起读者内心的千层浪。

说到这儿,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挺悲壮的,在其位而不能谋其政,这是老百姓不能理解的事情。这首诗写得也挺智慧的,需要读者去体会弦外之音。心绪是可以摇落的吗?秋天是有声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但这些东西出现在作者的诗作里,却显得很真实。

即便是苏颋这样聪明而位高的人,也有“惊秋”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轮回和平衡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