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天灸大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7:52:48

点击下载

作者:符文彬,徐振华,刘健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岭南传统天灸大全

岭南传统天灸大全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岭南传统天灸大全/符文彬,刘健华,徐振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647-7

Ⅰ.①岭… Ⅱ.①符…②刘…③徐… Ⅲ.①发泡疗法 Ⅳ.①R2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700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岭南传统天灸大全主  编:符文彬 刘健华 徐振华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7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647-7策划编辑:张科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主编简介

符文彬教授

符文彬,男,1963年11月出生,1987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后留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科工作至今,期间先后在中山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新加坡樟宜医院学习,并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协作组组长,国家针刺类技术协作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和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系名誉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主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和腹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香港针灸学会顾问,荷兰中医针灸协会(NVCA)永久名誉教授,香港医管局2011至2012年度特聘访问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杂志》副主编,《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副总编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针刺类技术执行副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卷)、《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主编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临床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和《推拿学》副主编,卫生部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针灸推拿学高级教程·针灸学》副主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推拿学》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顾问,海南省中医院特聘首席专家,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专业首席专家,中山市中医院客座教授,惠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顾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技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广东省和中山市、清远市、高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2013年1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省中医院设立“全国著名针灸专家符文彬教授工作室”,并于2014年4月挂牌,2014年6月深圳市在宝安区人民医院建立“符文彬教授工作团队”,是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2015年3月三亚中医院成立“岭南学派符文彬教授工作站”。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9名,结业师带徒9人。

符文彬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倡导“整合针灸学”,明确针灸整合作用的重要性,把握针灸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针灸治疗痛症、失眠及抑郁相关病症临床和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得到美国、以色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波多黎各、越南、日本、斯里兰卡、智利、秘鲁等国邀请进行讲学和医疗指导,多次为泰国原三军总司令、印度尼西亚泗水省省长、秘鲁驻华大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波多黎各副总督、泰国王室、文莱王室,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希腊、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驻广州总领事,我国香港、澳门知名人士,广东、海南、湖南、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及自治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均得到好评。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7篇(其中核心期刊109篇,SCI19篇,EI19篇),曾担任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香港)学术委员会主席和“2012国际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广州)”大会主席。著有《针灸奇法治病术》《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选》,主编《针灸临床特色疗法》《汉英针灸治疗手册》《Hand Book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陈全新针灸经验集》《实用电针疗法》(DVD)《颈椎病经络功法》(DVD)《岭南传统天灸疗法》。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009年被评为第十二届“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2010年9月被《广州日报》评为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妙手,2011年2月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2012—2015年连续4年被《中华中医药杂志》社和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评选办公室评为“全国中医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老师”,2013年11月被广东省中医院评为建院八十周年“杰出贡献奖”人物,2014年1月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2015年3月被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评为“岭南名医”,2015年9月被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等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重点项目“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2006BAI12B04-1)1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AMP-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在针刺干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基于胶质细胞介导谷氨基酸循环的针刺抗抑郁机理研究”2项、国家“十一五”支撑外治项目“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规范研究”(2008BAI53B061)子课题1项;主持“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电针治疗严重性便秘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电针缓解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和“电针和普卢卡必利治疗严重慢性便秘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012BA124B01)子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针灸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研究”1项,国家标准“腹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项,“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针灸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失眠的临床研究”“疏肝调神针法标本论治抑郁性失眠的效应规律研究”等省部级课题22项、厅局课题8项;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530503“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合谷穴区和面口部感觉传入信息在猕猴颈髓、丘脑和皮层的汇集研究)”主要成员(排名第三),同时也是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主持“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获2006年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规范化研究”获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教育部201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5年中华中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优秀奖各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7项。主持研究的“天灸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针刺疏肝调神法治疗抑郁、精神压抑”“心胆诊治针灸术”3项成果被纳入国家诊疗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刘健华,男,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效应规律及机制重点研究室主任和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针灸调整作用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华医学会视听教材项目1项。在 在《Pain》《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Brain Research》《Neuroscience Letters》等SCI源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被国外同行引用近百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1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2009年获“首届中国针灸学会华佗奖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徐振华,男,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国家重点针灸专科负责人,世界中医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2年,主要研究方向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痛症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及经络辨证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EI4篇),副主编、编委教材各一部,主编论著一部,副主编论著两部;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省部各级课题20余项;参加课题“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228);参加课题“不同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获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ZL2006011-2-09);博士论文:“针刺不同刺激量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获200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优秀博士论文。

内容提要

天灸是通过在人体皮肤或腧穴贴敷药物以产生刺激,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本书由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符文彬教授团队组织编写,从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源流、天灸的种类和材料、天灸药物的制作、天灸的作用机制、岭南传统天灸的现代传承与推广应用、病症治疗、预防保健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释岭南传统天灸疗法,适合于中医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前 言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记载用芥子泥敷百会穴来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经过历代医家的探索、传承与发展,天灸疗法已日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病方法。

晋代葛洪、鲍姑是岭南天灸疗法的开创性人物,其著作《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十多种以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泡以治病的验方。唐朝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提出“天灸”二字,这是“天灸”最早以中医传统疗法的形式出现。此后,经宋、明、清代的发展,天灸疗法的运用更加广泛,发灸时所选用的发泡药物也更加丰富。岭南著名针灸大家周仲房、司徒铃教授对天灸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继承,培养了以刘炳权、符文彬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天灸优秀传人。特别是近30年,符文彬教授主持广东省中医院广泛开展“三伏天灸”疗法以来,天灸疗法已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患者遍布全国近20个省份和我国港、澳地区,每年患者达30余万人次,并成功入选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普及、传承、发扬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如何使广大患者感触天灸疗法的临床魅力和价值,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此书共分七章,分别从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源流、天灸的种类和材料、天灸药物的制作、天灸的作用机制、岭南传统天灸的现代传承与推广应用、病症治疗、预防保健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该书介绍的天灸处方和病症的治疗方案,都是在传承近百年岭南天灸经验基础上,通过作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而出,凝聚着古典医家的精华,荟萃了现代学者的智慧。天灸疗法博大精深,五十余位专家学者的勤学苦探,所得也仅是沧海一粟,但期能抛砖引玉,令诸位同仁共勉,亦为足矣。编者2017年3月5日于羊城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图片展示图1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2011年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2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2012年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3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首见“天灸”之名图4 常用岭南传统天灸中药材图5 岭南传统天灸制药用传承药杵图6 传统的手工制作药膏及胶布图7 岭南传统天灸剂型改良后的药膏和胶布图8 广东省中医院三伏天灸盛况图9 广东省中医院三伏天灸盛况图10 广东省中医院三九天灸盛况第一章 岭南传统天灸源流

天灸是灸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通过在人体皮肤或腧穴贴敷药物以产生刺激,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天灸疗法同样以通过热力刺激穴位,又无需借助艾、火等火源,故又称“自然灸”或“冷灸”。天灸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天灸是指穴位药物敷贴疗法。狭义的天灸疗法,特指“发泡灸”“药物发泡灸”或“冷灸”,是采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贴敷在穴位、患处,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起泡,达到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第一节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起源

天灸疗法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蚖……以蓟印其颠……”指用介子泥敷百会穴使局部红赤来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书中还记载了以药物或酒剂“傅”“涂”“封安”于创口的治病方法。秦汉时期集众医家经验成果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由此可见,药物外敷于病灶的治疗方法,很久以前便为人们所广泛应用,虽未明确提出“发泡灸”,但已知道用刺激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可以说是天灸疗法的萌芽时期。第二节 “天灸”的出现及其初步发展

从汉末的三国分立至隋唐的兴盛,随着社会环境由动荡步入繁荣稳定,医学事业也随之发展进步,该时期出现的大量医学著作中不乏对天灸疗法的记载。如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和之,涂背上”,书中还收录许多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青、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又载“治疔、痈、肿毒,以斑蝥一枚,无足、翅,捻破,复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发赤起即揭去。”书中虽未明确提出“天灸”或“发泡灸”之名,但该书对发泡灸疗法方药和应用的记载为后世天灸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宗懍的《荆楚岁时记》中载:“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八月十四民并以朱水点儿额头,名为天灸,以厌疾”。自此正式将该种疗法命名为“天灸”,虽然这种在身体上涂抹朱砂或墨水以消病去灾的方法与现代的发泡灸方法略有不同,但却是目前文献中关于“天灸”一词的最早记录。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有:“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缚疬,帛束之,俟发泡弃之。”又载:“治中恶风头痛方,芥子末醋和,敷头一周时。”孙氏对药物发泡灸治疗颇有研究,在书中描述了天灸需发泡的特点,论述精辟,扩大了发泡灸疗法的敷贴和治疗范围。

尽管天灸疗法已初步发展,但天灸在此阶段仍未从穴位敷贴中分离出来,未形成其独有的含义。第三节 逐渐成熟并明确“天灸”的概念

宋至明朝期间,医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敷贴疗法的内容,并促进了天灸技术的发展,发泡灸疗法盛行于民间并详载于医家专著中,以发泡灸疗法治疗时令病,或结合节气扩展到全身各处以防治百病。宋代王执中明确提出“天灸疗法”,他在《针灸资生经》中说:“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这是“天灸疗法”首次被记载于文献中。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治疣痣黑子,斑蝥三枚,人言少许,以糯米五钱炒黄去米,入蒜一枚,捣烂点之,须臾即泡,三五日脱落。”唐代孙思邈曾指出以毛茛发泡,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石龙芮有两种:“水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毛而末锐……陆生者,亦谓之天灸,取少叶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也。”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其所说的陆生者即毛茛。而《本草纲目》又载:“山人疟疾,采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之为天灸、自灸。”可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毛茛是当时常用的天灸药材。至此,无论是从方法还是从药物的使用上,都涵盖了“天灸”的特有定义,为后来天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天灸疗法进入鼎盛时期,发泡药物日益丰富,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朱棣在《普济方》中说:“目赤肿痛,红眼起星,生移星草捶烂如泥,贴内关穴,少顷发泡,揭去。”清朝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载:“治喉痹……独蒜瓣半枚,银珠少许,共捣如泥,摊药膏上,贴眉心印堂穴,如起泡流水无大碍,勿误入目。”清朝张璐的《张氏医通》中记载了天灸治疗冷哮:“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麝香半钱,姜汁调涂”,此方堪称为治疗哮喘的经典方,至今仍被广为应用。

晚清外治专家吴师机《理瀹骈文》的问世是天灸疗法成熟的标志。该书记载了膏、丹、丸、散、饼、栓、泥等多种发泡剂型,发泡验方更是不胜枚举,如“疟疾大蒜天灸方,用大蒜、胡椒、百草霜丸缚于曲泽穴、内关穴……”吴氏对发泡灸的治病原理、药物选择、赋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适应证等方面,均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而”,“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阐明了内治外治法在理、方、药三个方面都是相通的,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并且他认为外治有其优势“治在外侧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黏滞”。吴氏还指出了膏贴亦有补益之效,“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是补,不药补亦可”。吴氏以发泡灸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疾病,扩大了发泡灸的应用范围。清朝名医徐灵胎亦有类似的看法:“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些精辟的论述,不仅代表各医家的学术观点,还丰富了天灸疗法的内涵,使得天灸疗法在前人的经验总结上更加完善,理论更加成熟,对于后世应用天灸疗法具有启发意义。第四节 岭南地区天灸的传承与发展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正式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紧随其后,作为“针灸”中“灸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分别于2011年6月、2012年2月位列在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获此殊荣,得益于多年来岭南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岭南医家对天灸治疗的不断发展与大力推广。一、岭南地区及人文地理环境

岭南,是指五岭以南。现代地理学所称“五岭”,就是南岭山地横贯东西的一组山系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等。古代的岭南涵盖今广东、海南及广西部分地域,原为古越族居住之地。岭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年平均气温较高,高温时间长,四季不明显。俗称“四时常花,三冬无雪”正是岭南气候特点的概括。春夏多雨,天热地湿,人处湿热之气交织中,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岭南从地域上来说,受五岭之隔,岭南与中原内地的交通联系、文化交流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比较,一直是相对落后的。但海洋交通便利,它的对外贸易发达,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吸收外来医学文化较早,也较充分,并对外传播中医学。但岭南地区有经济文化发展多元、不平衡,少数民族聚居和山区经济落后,三角洲、平原发达的特点。由于它的温热湿润环境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等十分丰富,种类繁多,中草药资源也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南药”系统。同时,岭南地区商业气息浓厚,因此,岭南人士作风务实,相对于中原来说,医学理论探讨较少,多追求临床上的疗效,力求“效、廉、便”,所以中医外治、药物敷贴等疗法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受岭南地区气候与地理环境影响,当地人形成了特有的饮食习惯和体质禀赋。因此,岭南医学的遣方用药与治疗方法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黄帝内经》中曾对祖国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有论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释继洪在《岭南卫生方》中说:“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焕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刘赤选主编的《温病学讲义》亦强调:“东南濒海之区,土地低洼,雨露时降,一至春夏二令,赤帝司权,热力蒸动水湿,其潮气上腾,则空气中常含多量之水蒸气,人在其间,吸入为病,即成湿热、湿温,又曰暑湿,此即外感温热兼湿之谓也。”此外,山岚瘴气而形成的某些传染病、脚气等,也是岭南特有的地方病。长期的环境影响使岭南地区形成特有的凉茶文化及药膳文化,良好的中医药基础也是岭南天灸广泛为人们所认可的重要因素。二、岭南医家对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贡献与发展

将天灸疗法融入岭南文化的古代名医,当先属晋代葛洪(284—364或343)、鲍姑(309—363)夫妇。两位既是著名医学家,又是修行得道的高人。葛洪精通针灸术,据说三元宫内原有的针灸经络图碑刻就是他留下的。他的妻子鲍姑发现了越岗所产之艾的功效,为人灸疗赘瘤,可谓是岭南地区灸法体系的创始人。医书记载二人在岭南居住修道期间,用药物贴敷疗法为当地百姓治病,并著书记录。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多个使用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泡以治疗疾病的验方验案,后世也流传有许多二人行医的佳话。两位著名医学家为天灸疗法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推动了岭南医学事业的发展。

清代岭南新兴(今广东新兴县)人叶茶山,三代为医,得高人传灸法,著灸法专著《采艾编》《采艾编翼》两书,其中《采艾编翼》卷三中记载了大量的药物外治内容,二书为岭南灸类医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代表医家为曾天治、周仲房。他们参与创办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广州汉兴国医学校等学校,现存有周仲房民国十六年(1927年)编撰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针灸学讲义》二册,以及曾天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写的广东光汉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针灸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编写的广州汉兴国医学校教材《针灸医学大纲》等,这些著作对岭南天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岭南著名针灸医家司徒铃教授继承其师周仲房教授的学术思想,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将其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他的弟子。广东省中医院刘炳权教授行医期间坚持探索整理中医针灸、子午流注等与时间医学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岭南针灸疗法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司徒铃教授的入门弟子,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教授,在主持本院天灸治疗项目的研究中,传承了司徒铃教授和刘炳权教授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和如今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的特异性,探索总结出一套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优化治疗方案,该方案在支气管哮喘、颈痛、鼻炎、失眠、郁病等疾患的临床治疗中均颇有成效。在药物的使用上也形成了多种复方药物,并开发了药膏剂型,使天灸疗法更为简便、易操作,易于为大众接受和学习。广东省中医院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院之一,享有“南粤杏林第一家”的美誉,一直是天灸疗法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医院致力于将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这一民间医学宝藏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是在岭南地区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天灸流派,历史悠久,民俗传统深厚,是中国传统治疗技术与地方民间经验相融合的产物,其对传统天灸疗法的传承与发展均体现了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异性及岭南医家注重实践、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第二章 种类和材料

一般认为,岭南传统天灸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但是如果考虑到经络的生理物质基础,不难理解天灸疗法可能的功效物质基础,即药物成分从穴位处进入体内,循经络通道到达并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治病疗疾或者辅助温热效应治病疗疾的目的。在日本民间,有类似于天灸的药物灸,如墨灸、红灸、漆灸、水灸、膏灸等。第一节 种  类

天灸的种类按照所使用的药物不同,可以分为白芥子灸、墨旱莲灸、蒜泥灸、斑蝥灸、细辛灸、甘遂灸、威灵仙灸等。一、白芥子灸

方药:白芥子净末1两,延胡索1两,甘遂0.5两,细辛0.5两,麝香0.5钱,姜汁调和。

按照上方比例将白芥子、延胡索等研末,加入麝香和姜汁调和,每次用0.3~0.5g,放置于直径约3.5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所需贴敷的穴位之上。此法最早记载于张璐的《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现代运用不必以“三炷香”来计算贴敷时间,每次贴敷30分钟到1小时即可。贴敷过程中会有麻木疼痛的感觉,贴敷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白芥子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过敏性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症。二、墨旱莲灸

方药:墨旱莲适量。

用新鲜墨旱莲捣烂成泥状,挑取适量贴敷于穴位之上,用胶布固定。此法出自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现代运用不必强求必须用古文钱压在穴位之上和以故帛拍打,使用时可在贴敷后用手轻拍所贴敷穴位,以促进药物吸收即可。每次贴敷1~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起小泡为度。墨旱莲灸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等症。三、蒜泥灸

方药:紫皮蒜适量。

用紫皮蒜捣烂成泥状,挑取3~5g贴敷在穴位上,每次贴敷1~3个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充血潮红或发热起泡为度,蒜泥灸可选取不同的穴位贴敷而治疗多种疾病,如贴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贴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贴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四、斑蝥灸

方药:斑蝥、醋或甘油各适量。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以醋或甘油调和,敷在穴位上。斑蝥(主要是其所含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刺激性很强,但其组织穿透力却较弱,因此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瘢痕。每次贴敷以局部起泡为度。主要用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症。斑蝥有毒,皮肤能少量吸收,经肾排泄,肾病患者禁用。五、细辛灸

方药:细辛适量,醋少许。

取细辛适量研末,以醋调为泥状,挑取少许贴敷于穴位。每次贴敷1~2个小时。细辛灸主要用于贴敷涌泉治疗口腔炎,或贴敷于神阙穴治疗胃寒腹泻、脾阳不足之证等。六、甘遂灸

方药:甘遂适量,姜汁少许。

取甘遂适量研末,用温开水调成膏状,敷于穴位上,另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以皮肤潮红充血为度。甘遂灸因贴敷穴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疗效。如贴敷肺俞穴可治疗哮喘和咳嗽,敷中极穴可治疗尿潴留,敷大椎穴治疗疟疾等。七、威灵仙灸

方药:威灵仙适量,红糖少许。

取威灵仙嫩叶捣成泥状,用少许红糖调和均匀,敷于穴位后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以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为度,若局部出现蚁走感后,必须在5分钟内取下,避免过强刺激。威灵仙灸因贴敷穴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功效,如贴足三里穴治疗痔疮下血,贴太阳穴治疗急性结膜炎,贴身柱穴治疗咳嗽,贴天容穴治疗扁桃体炎等。八、吴茱萸灸

方药:吴茱萸、醋各适量。

取吴茱萸研末,加入适量醋调和均匀,贴敷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敷灸1次。吴茱萸灸主要用于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及小儿水肿等,必要时,可取适量黄连研末加入调和成膏状,贴敷涌泉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九、五倍子灸

方药: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醋适量。

取五倍子、何首乌研末,加入醋调和成膏状,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五倍子灸可用于小儿遗尿的治疗,于晚上临睡前将药物敷于小儿肚脐(神阙穴)上,次日起床时取下。十、丁桂散灸

方药:丁香、肉桂各等份,醋适量。

取丁香和肉桂研末后,用适量醋调和成膏状,贴敷于穴位,用胶布固定。丁桂灸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把药物贴敷于肚脐神阙穴中,每次贴敷1~2个小时,自行取下。十一、葱白灸

方药:葱白适量。

取葱白捣成泥状,贴敷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葱白灸可贴敷在患病部位,治疗急性乳腺炎,也可贴敷于肺俞穴治疗咳嗽。对于小儿营养不良,也可在上药中加入生姜及鲜疳积草适量,共捣成泥状,于晚上临睡前敷于涌泉穴,次日起床时取下。十二、小茴香灸

方药:小茴香 100g,干姜 50g,醋糟 500g。

将上药炒热后装入布袋中,待温度合适,敷于穴位或病患处,每次10~15分钟。小茴香灸可用于治疗脘腹寒痛、寒痹等寒性疾病。第二节 材料和常用药物

天灸所用的药物一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皮肤发红或发泡。现就相关药物有否毒性作进一步介绍:一、无毒(一)蒜

又称蒜头,古代称作葫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干燥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5月叶枯时采挖。【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辟邪恶,破冷气,健脾开胃等功效。用于岭南传统天灸,主治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不安,消积食,温中调胃等,敷贴皮肤有发泡的作用。【本草文献】《简要济众方》鼻血不止,服药不应:用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浓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立瘥。《摘玄方》脑泻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二)生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本草文献】《梅师集验方》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贵州中医验方》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易简方》治跌扑伤损: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三)葱白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近根部的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时采收。【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本草备要》:轻,发表和里;宣,通阳活血……治伤寒头痛,时疾热狂,阴毒腹痛。阴证厥逆,用葱白安脐上熨之。(四)胡椒

又名玉椒、浮椒、古月。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之果实成为黑胡椒,果实全部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泡后晒干的果实,称之为白胡椒。外服可使皮肤发红、发泡。【性味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本草文献】《多能鄙事》治蜈蚣咬伤:胡椒,研末调敷。(五)醋

苦酒(《伤寒论》),淳酢(《本草经集注》),酰(《别录》),米醋(《食疗本草》。为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性味归经】

酸苦,温。入肝、胃经。【功能主治】

内服:入汤剂或拌制药物。外用:烧热熏嗅、含漱或和药调敷。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治产后血晕,痃癖癥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本草文献】《千金方》治霍乱转筋入腹:酢煮青布搨之,冷复易之。(六)白砂糖

本品为食糖的一种,是由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inn.和甜菜Beta vulgaris L.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性味归经】

甘,平。《本草衍义补遗》:“入脾。”【功能主治】

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本草文献】《河北中医药集锦》治汤火伤:白糖一两,梅片一钱。用砂锅将白糖炒黑,成块为度,加冰片研细末,用香油调涂伤处。《内病外治敷贴灵验方集》:鲜地龙数条,白糖适量,将地龙洗净,放入碗内,撒入白糖,地龙溶解再加面粉适量,共调捣成膏,纱布包裹,敷头顶百会穴和肚脐,干后取下,加水调稀再敷。可降温退热。(七)地龙

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 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 Pheretima 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

外用时,鲜品捣烂敷或取汁涂敷;研末撒或调涂。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八)白芥子

为十字花科一至二年生草本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夏末秋初时采收。【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经。【功效主治】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胃寒吐食,肢体麻木,寒湿痨痛,瘰疬,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本品刺激性较强,孕妇不宜施用。【本草文献】《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生生编》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补缺肘后方》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孙天仁集效方》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圣济总录》治疗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熟,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九)延胡索

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夏初挖采。【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主治】

活血,行气,止痛。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痛经、经闭、产后瘀腹痛,跌打损伤,孕妇慎用。【本草文献】《本草纲目》: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治心气小腹痛。《普济方》鼻出衄血:玄胡索末,绵裹塞耳内,左衄塞右,右衄塞左。(十)甘遂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主治】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喘咳,大小便不通。【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瘕坚积聚、利水谷道。(十一)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多在冬季至次春割取香囊,阴干,俗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性味归经】

辛、温。归心、脾经。【功效主治】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主治神昏热病,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疽,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辟恶风,杀鬼蛇物,温疟,蛊毒,痫疰,去三虫。(十二)鹅不食草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aun 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我国南北多数地区均有分布。5~6月采集,洗去泥沙。鲜用或晒干生用。【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

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本草文献】《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止痢。以于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跌打肿痛:鹅不食草适量,捣烂,炒热,敷患处。(十三)墨旱莲

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草本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浙江、江西、江苏、广东等地。花开时采割。【性味归经】

甘、酸、寒。归肝、肾经。【功效主治】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主治乌须固齿,偏正头痛,疟疾,尿血,痔漏痔发,风牙疼痛。【本草文献】《本草纲目》:乌黑须发,益肾阴。(十四)大黄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茎。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性味归经】

苦,寒,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本草文献】《濒湖集简方》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补缺肘后方》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理瀹骈文》:大黄,芒硝,上药共研细末,用井底泥适量,入药末调匀,加少量水做成年饼状,贴敷太阳穴,主治小儿高热。(十五)斑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虫体。主产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于夏秋时在晨露未干时捕捉。【性味归经】

辛,寒;有大毒。归肝、肾、胃经。【功效主治】

破血逐瘀消癥,攻毒蚀疮散结。主治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症,蛊毒,鼠恶疮,蚀死肌,破石癃。(十六)威灵仙

为毛茛科草质藤本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一种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应用较广。后两种部分地区应用。秋季采挖。【性味归经】

辛、咸,温。归膀胱经。【功效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主治痛风顽痨、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癥疾、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本草文献】《新修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十七)五倍子

为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红麸杨R.punjabensis Stew.val.sinica(Diels)Rchd.et Wils.或青麸杨 R.potaninii Maxim.虫瘿,主要为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形成。主产于四川。秋季采摘置于沸水中略煮,杀死蚜虫,备用。【性味归经】

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功效主治】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泻久痢,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本草文献】《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十八)何首乌

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等地,秋冬叶枯萎时挖采,称“生首乌”;以黑豆汁为敷料,照炖法或蒸法炮制,为“制首乌”。【性味归经】

制何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何首乌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主治】

制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何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血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病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本草文献】《本草纲目》: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十九)丁香

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丁香Eugenia caryophy11ata Thunb.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也有栽培。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收。【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功效主治】

温中降逆,散寒止呕,温肾助阳。主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本草文献】《本草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二十)肉桂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多于秋季采收。【性味归经】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主治】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本草文献】《本草纲目》: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二十一)爵床[金钟茵陈(滇南)]

爵床科植物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Nees.的全草。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全年可采。【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脾、胃、肝经。【功效主治】

清肝消疳,利湿消食。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肝炎、肠炎、感冒、喉痛、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结核、痢疾,外用治疖肿。【本草文献】《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唐本草》:疗血胀下气。《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四爪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疝,解烦热。(二十二)小茴香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主治】

温肾暖肝,行气止痛。主治中焦有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本草文献】《新修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二十三)干姜

为姜科多年生姜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冬季采收。【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胸闷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二十四)明矾

别名矾石,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要为含水硫酸铝钾[KAl(SO)·12HO]。422【性味归经】

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功能主治】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本草文献】《本草蒙筌》: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医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却水。二、有毒(一)土荆芥

又名杀虫芥、火油根。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全草或鲜叶。于秋季采集。【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经。【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本草文献】《福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二)细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 A.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前两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后一种主产于陕西等地。夏季采收。【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功效主治】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寒湿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本草文献】《卫生家宝方》治小儿口疮:细辛末,醋调,贴脐上。(三)吴茱萸

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rutaecarpa(Juss.)Benth var.bodinier(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尚未开裂时采收。【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主治】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主治头痫、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本草文献】《濒湖集简方》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四)天南星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孕妇慎用。【本草文献】《圣济总录》天南星膏:治头面及皮肤生窟,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软或硬,不疼不痒,不可辄用针灸:生天南星一枚(洗,切。如无生者,以干者为末),滴醋研细如膏,将小针刺病处,令气透,将膏摊贴纸上如瘤大,贴之,觉痒即易,日三、五上。(五)巴豆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性味归经】

种子: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根、叶:辛、温,有毒。【功能主治】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本草文献】《仁斋直指方》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五壮。气达即通。

从以上药物可以看出,天灸所选取的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具有辛散走窜、温经通脉的作用,以温阳补气、促进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三、岭南传承天灸方(一)岭南传统天灸1号方

组成: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一起粉碎,以80~100目的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散剂,使用时,将药物与姜汁以4∶3的比例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