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生保健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9:35:3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少雄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居家养生保健指南

居家养生保健指南试读: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把健康列为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出我们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亦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凝聚起了更加磅礴的力量。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为适应新时代传统养生文化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的需要,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的关心重视下,刘少雄博爱基金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精神的指引下,组织各学科的专家、教授经三年多的精心组稿,参阅了国内大量的医学保健养生资料,结合专家组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经验的总结,编撰了《居家养生保健指南》一书。

本书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念,编写的主题是健康的膳食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和古今保健养生方法。现行的医疗体制是:“以治病为目的,以医生为主体,以医院为中心,以体检为前提,以治愈病灶为结果”。我们认为在现行卫生医疗体制服务中,要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中西并重,发掘民间医技及祖传单验方,整合古今养生保健经验,让人们的健康意识转化为“以健康为目的,以自己为主体,以家庭为中心,以治病为核心,以养护健康益寿为结果”。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现代科学文明社会发展时期,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宝贵财富,亦是人们极力珍惜追求的目标。但是,芸芸众生,大千世界,上苍公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求者何,财富、权力、地位、家庭、名誉、成就……这种种的想法都很诱人,而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去享受。然而,追求目标的旅途劳顿让你疲乏,尽管你不分昼夜地打拼,此时,你却忘记了最珍贵、必须追求的健康将失去!当在本末倒置的忙碌中醒悟时,损失已经难以挽回,甚至还有许多优秀人才坐拥亿万资产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人是“拿命换钱”,一旦身体支撑不住时,倾家荡产“拿钱换命”,但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命,这是残酷的事实。俗语说: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因此,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最大的财富,亦是一种资源。然而,这种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稀缺有限的,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维护好、呵护好,珍惜这有限的健康资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保健养生、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促进和加快居家医药健康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居家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人民健康及千家万户幸福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继承创新,突出特色,把维护人民健康的权益放在首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居家养生保健指南》围绕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安全可操作性进行编写,书中传统医药文化内容新颖,医学保健知识贴近生活,养生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动作简单,所提供的养生方法安全有效,保健应用方便易行,可作为居家生活保健的健康工具书。本书旨在使传统医药文化、医学保健、养生防病科普知识进入农村、社区,走进千家万户,为促进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而努力。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曹云霞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教授的亲切关怀,编委会成员大多是医学保健、养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他们虽诊务繁忙,但都能积极参与本书编写,对他们辛苦劳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深表诚挚的谢意。由于本书涉及面广,所引用的各家资料不再一一标明,在此谨对相关作者致以感谢。本书编写工作量大,难免有不完善或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斧正,以期再版时修正。安徽省人民政府资深参事、文史馆馆员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顾问香港华夏中医学院永久名誉院长刘少雄2017年12月于北京南池子工作室第一篇 居家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一章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 蔬菜营养与保健一、蔬菜的营养特点

1.富含维生素

叶菜的维生素C(V)含量比较高,多在25mg/100g以上。绿色C和橙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进入体内后能转变为维生素A(V),每毫克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成557U(国际单位)的V。AA绿色和橙色蔬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K和叶酸。

2.富含矿物质

雪里蕻、苋菜、茴香、芹菜叶、小萝卜缨、荠菜、马兰头,特别是扁豆、豌豆苗、小白菜、油菜等含钙量均很高(在150mg/100g以上),铁、碘、硅、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

3.富含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使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大大减少有毒物质侵袭人体的机会,有助于降低肠癌的发病率。膳食纤维还能在肠道内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结合成人体不能吸收的复合体,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在维持血糖正常平衡方面,膳食纤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富含水分

一般新鲜蔬菜含65%~95%的水分,多数蔬菜含水量在90%以上。

5.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含量低

蔬菜的蛋白质、脂肪、糖的含量都较低。叶菜的糖含量多在5%以下,根茎类蔬菜在5%~10%,土豆、山药类可达到15%。蔬菜供应的热量很少,大部分蔬菜能量较低,为209kJ(50kcal)/100g,其中,叶菜多在10~40kcal/100g,根茎类可达80kcal/100g。因此,超重和肥胖者多吃些蔬菜有助于减肥。二、蔬菜的保健功能

1.蔬菜的营养成分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这些都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任何一种保健食品、药品都不可能替代食物的营养作用。

2.蔬菜的保健

蔬菜对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保健作用,推荐的食用量为每人每天400~500g。因此,保健要从每天的饮食做起,合理选择食物,多吃些蔬菜水果。

3.具有抗癌功效

研究发现某些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和抗氧化活性等作用,能降低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生率,还能抑制,甚至杀死人类乳癌细胞。异硫氰酸盐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花、西兰花、白菜、卷心菜和萝卜等蔬菜中含量较多。研究发现维生素C、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槲皮素、原花青素、儿茶素、异硫氰酸盐等许多植物化学成分,都可能具有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独立成分,效果都比不上天然的蔬菜水果。专家认为可能是因为蔬菜的联合、共同的抗肿瘤作用。肿瘤的发生涉及非常多的因素,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异硫氰酸盐,或是十字花科蔬菜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因此,蔬菜的抗癌作用关键是各类蔬菜的联合作用,每天应吃不同种类的蔬菜,尽可能吃多种蔬菜,特别注意要摄入深色蔬菜,要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一半,还要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菌藻类食物的摄入。

4.辅助壮阳作用

某些食物具有辅助的壮阳作用,但不是吃一种食物、吃一次就能有效果,而是经常食用才可能起作用,也不能完全代替药物。常见的壮阳食物如下。(1)韭菜:

韭菜具有温中补虚、补肾壮阳的作用。常用可以治疗脾肾虚寒导致的遗尿、多尿、阳痿、遗精等症。(2)板栗:

板栗具有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尤其适用于肾虚患者。对于腰膝酸软、食欲缺乏、小便频多、慢性腹泻等症,都有良好效果。(3)驴肉:

驴肉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的功效。特别适用于忧愁多虑、紧张失眠,伴有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症状的男士。(4)虾:

虾味甘而咸,属于暖性水产品。它有壮阳益肾、补精通乳的作用,男士常食虾,能强身健体。(5)泥鳅:

泥鳅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的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泥鳅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够促进精子的形成,对防治男性不育有一定效果。(6)鹌鹑蛋:

鹌鹑蛋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男士经常食用能够增气力,壮筋骨。(7)其他补肾壮阳的食物:

包括枸杞子、花生、松子、葵花子、莲子、荷叶、核桃、荔枝、黑芝麻、黑豆、大葱、蒜、蜂蜜、猪肾、猪肚、猪髓、鸽肉、鸡肉、鹌鹑、羊肉、海产品(鲍鱼、章鱼、海参、海藻、生蚝)、鱼类、麦芽油等,经常吃有一定作用。

5.辅助安神作用

某些食物具有辅助安神作用,经常食用可能有镇静安神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药物。(1)鸡蛋:

人在应激状态下,补充足够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脑功能。酪氨酸能减轻疲劳,还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引起的认知能力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色氨酸可缓解应激导致的紧张情绪。鸡蛋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吸收率高达99.7%;且蛋黄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胆碱,在体内生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大脑活动必不可少的介质。因此,吃鸡蛋(包括蛋黄),可缓解紧张情绪。(2)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的功能非常重要,摄取适量的维生素B,1可帮助焦虑的人心态平静、调理情绪,起到镇静安神、舒缓焦虑的作用。维生素B广泛分布在酵母、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牛奶及1大多数蔬菜中;维生素B可维持正常的神经递质水平,包括5-羟色胺、6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组胺和γ-氨基丁酸等,可起到缓解忧愁的作用,维生素B常见于麦芽、啤酒、大豆、动物肝和肾、糙米、燕6麦、胡桃、花生等食物中;维生素B能缓和易怒情绪,改善注意力,12增强机体活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动物肝、牛肉、牛奶、奶12酪、禽蛋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海产鱼和坚果类食物,其中海产鱼富含ω-3脂肪酸,对应激引起的忧郁有良好的改善效果。(3)含锰的食物:

微量元素锰可以缓解易怒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富含锰的食物有豌豆、甜菜、谷类食物、绿叶蔬菜、坚果等。因此,经常食用谷类、坚果等食物,能镇静安神。(4)常见蔬菜水果的作用: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缓解紧张、急躁等应激反应,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其中番茄、山楂、猕猴桃、柑橘中含量最高。维生素E能够帮助脑细胞最大限度地获取血液中的氧气,进而促进大脑的正常活动,维生素E常见于麦芽、大豆、全麦、植物油、坚果及绿叶蔬菜中。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均为重要的抗氧化物质,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其含量较高,如胡萝卜、番茄、葡萄、柑橘等。芹菜具有镇静安神、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多吃。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可缓解紧张应激反应。(5)含锌和镁的食物:

锌是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可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食欲、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防御功能等;应激反应时锌具有保护作用。锌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产品(以牡蛎、蚝含量最高)、肉类、动物内脏、南瓜子、松子、杏仁等食物。镁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常见于杏仁、香蕉、谷类及深绿色蔬菜中。因此,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减轻人的应激性损伤。

6.辅助降血脂作用

某些食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作为高脂血症的基础治疗,但不能完全代替降血脂的药物。鲜果和蔬菜含维生素C、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较多,能够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每周吃2~3次粗粮,多吃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玉米、鲜果和蔬菜等,长期坚持,可降低血脂。

7.养护容颜的作用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绿豌豆、红樱桃、黄小米、白萝卜、黑芝麻,五种食物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中医学认为青色疏肝、赤色养心、黄色健脾、白色润肺、黑色补肾,这些食物可调节脏器功能,经常食用有养护容颜的功效。第二节 蔬菜食用的科学一、挑选优质蔬菜

1.选择新鲜和应季的蔬菜

人每天要吃400~500g的蔬菜。应选择新鲜和应季的蔬菜,以防储存时间过长,造成营养物质流失。腌菜和酱菜含盐较多,营养成分及维生素损失较大,应少吃。

2.选择农药残留少或无的蔬菜

南瓜、红薯、胡萝卜、洋葱、茼蒿、大葱、香菜、生菜、西红柿等蔬菜因为无须施药,农药残留少。

3.选择有机蔬菜

蔬菜施用化肥促进生长,如氮肥,能增加植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根、茎、叶的硝酸盐污染程度高于花、果、种子,给健康也带来了威胁。因此,尽可能多吃瓜、果、豆和食用菌,如黄瓜、番茄、毛豆、香菇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吃有机蔬菜。二、科学的烹调方法

1.先洗后切

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因此,应先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切菜,切菜后不宜再浸泡。香菇富含麦角甾醇,这种物质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如果用水浸泡或过度清洗,就会损失麦角甾醇等营养成分。

2.急火快炒、炒好即吃

急火快炒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连汤带菜食用,避免反复加热,防止营养素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防止因细菌污染后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剩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增加,易引起中毒。

3.汤煮菜

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的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或用沸水煮根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蔬菜的口感。

4.焯水后凉拌,或是做成菜汤、菜馅

这些烹制方式既能保全营养,又可减少毒素。如苦瓜所含的草酸可妨碍食物中钙的吸收,在炒苦瓜之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可去除草酸,然后再炒。三、不同颜色蔬果的作用

蔬果可分成红色、橙黄色、绿色、紫黑色和白色5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植物营养素,不同颜色的蔬果其保健作用也不尽相同。红色蔬果有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和稳定情绪等作用;橙黄色蔬果有促进眼部健康、提高免疫力、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作用;绿色蔬果有预防癌症、帮助消化、坚固骨骼等作用;紫黑色蔬果有良好的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白色蔬果有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因此,在进食足量蔬果的同时,还需尽量搭配5种颜色,确保每天中每种颜色的蔬果都能吃到。通常每人每日至少吃蔬菜400~500g(深色约占50%),水果200~400g。因此,每人每天要吃600~900g不同颜色的蔬果,红、黄、绿、黑、白蔬果都是人体健康所需的食物。四、蔬果不能取代主食

人所需要的营养素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人体的主要热能),维生素、核酸、有机物、盐类和微量元素(主要调节功能)。水果和蔬菜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糖、叶酸和矿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少。因此,以水果和蔬菜为主的饮食结构,因其低能量、低脂肪,能使人体保持较好体形,但不健康。健康的饮食,医学、营养学家倡导:膳食“金字塔”的底部是谷类和豆类,第二层是水果蔬菜,第三层是动物性食物,第四层是油脂。按照食品结构“金字塔”理论,食品应该以五谷杂粮为主,其次才是水果蔬菜,而且每餐食品都应是一个“金字塔”形。因为人体的代谢与生命活动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按照科学的膳食比例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身体的供养。如果营养物质不能按需摄入体内,则先摄入体内的物质很可能被排泄掉或被当作能量消耗掉。这样势必造成人体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却营养过剩。因此,蔬菜水果不能取代主食。但在吃马铃薯、芋头、莲藕、山药等含淀粉较多的蔬菜时,要适当减少主食,以避免能量摄入过多,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科学地选择膳食结构调理。五、蔬菜食用注意事项(一)摄入蔬菜的营养素是根据蔬菜的实际食用量来计算

生吃或熟吃得到营养素的多少要看实际吃进去的蔬菜量,但蔬菜在烹饪的过程中会损失一些营养素,如洗、切、加热烹调的过程都会损失营养素。(二)蔬菜的合理搭配

1.蔬菜分类

蔬菜品种多样,可以分成根菜类(如萝卜、马铃薯、胡萝卜等),鲜豆类(如豇豆、绿豆芽、黄豆芽等),茄果类(如番茄、辣椒、茄子等),瓜菜类(如黄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葱蒜类(如洋葱、大蒜、大葱、韭菜等),嫩茎、叶、花菜类(如大白菜、小白菜、花椰菜、青花菜、榨菜、雪里蕻、莴苣、芹菜、菠菜、茼蒿等),水生蔬菜类(如藕、茭白、水芹菜等),薯芋类(如马铃薯、芋头、山药等),野生蔬菜类(如香椿、苜蓿、蕨菜等)。

2.营养特点

不同种类蔬菜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同一种蔬菜叶部的维生素含量一般高于根茎部,如莴笋叶、芹菜叶、萝卜缨比相应茎根部高出数倍。因此,每餐要吃不同种类的蔬菜。(1)叶菜类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瓜菜类,根菜类蔬菜含的膳食纤维比叶菜低。(2)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菜花、卷心菜等)含有植物化学物质,如芳香性异硫氰酸酯。(3)水生蔬菜中(如菱角和藕等)含糖类较多。(4)菌藻类(如口蘑、香菇、木耳、酵母和紫菜等)含蛋白质、多糖、胡萝卜素、铁、锌和硒等矿物质。(5)海产菌藻类(如紫菜、海带)中富含碘。(6)嫩茎、叶、花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西兰花)是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维生素2C在蔬菜代谢旺盛的叶、花、茎内含量丰富。

3.每餐吃不同颜色的蔬菜

颜色越深的蔬菜营养价值越高,根据颜色深浅可把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两大类,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浅色的。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它们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C含量较浅色蔬菜高,同时含有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常见的深绿色蔬菜有菠菜、油菜、芹菜、空心菜、西兰花、茼蒿、韭菜等;红色、橘红色蔬菜有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紫红色蔬菜有红苋菜、紫甘蓝等。深色蔬菜的量最好能占到每天菜量的一半,同时要搭配浅色蔬菜。(三)西红柿不宜餐前吃

餐前吃西红柿,容易使胃酸增高,会产生胃灼热、腹痛等不适症状。餐后吃西红柿,由于胃酸已经与食物混合,胃内酸度会降低,就能避免出现这些症状。(四)熟蔬菜不宜过餐吃

剩菜,尤其是韭菜等绿叶蔬菜,存放过久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即使表面上视之不坏、嗅之无味,也能使人发生轻微的食物中毒,尤其是体弱和敏感者。因此,对绿叶蔬菜既不要长时间烹调,也不能做好后存放过久。(五)某些新鲜蔬菜要炒熟吃

1.鲜木耳

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敏性物质,生木耳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皮肤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

2.鲜蚕豆

有些人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俗称蚕豆病,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大、呕吐、发热等。

3.四季豆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苷,人食用后会中毒。

4.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有毒物质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5.青西红柿

未成熟的西红柿含生物碱,人食用后可导致中毒。

6.鲜扁豆

鲜扁豆中含有皂苷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因此,应炒熟后食用。

7.豆芽宜炒熟

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要炒熟后食用。第三节 全民健康营养与长寿“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是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强壮一个国家,应从每个国民做起;强壮一个国民,要从改善营养做起。要变吃饱不饿的生存式饮食为有选择、健身的科学饮食,通过营养预防疾病,强体健身,提高民族素质。因此,要大力改善我国全民营养状况。一、全民营养状况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全民营养状况,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营养失衡;二是营养不良;三是危害健康。

1.营养失衡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过多,食物单调,种类偏少,膳食纤维食物、抗氧化食物摄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群体主要是农村和患有长期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长期发烧、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贫血、甲亢、内分泌失调、癌症等,在治病或康复期营养不足,满足不了机体需要。

3.危害健康

因营养失衡,营养不良,易导致体内酸碱度失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削弱肌肉力量,影响新陈代谢,降低性功能,体质虚弱,诱发各类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工程的同时,要把解决饮食存在的问题,重视营养,改善全民营养状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完善营养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法规,在改善全民营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和长寿国家相比尚有不足。营养是健康长寿的核心要素,我们需要广泛借鉴一些长寿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居民营养现状,制定更加完善的立法,靠法规管好全民的饮食,靠专业营养师进行正确营养膳食的指导,增强居家养生营养的科学,以预防营养不良和失衡,提高全民健康的水平。三、加强营养教育

改善全民营养状况,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加强营养教育。目前,我国营养教育工作滞后,与发达国家地区相对而言是有差距。营养学在我国属于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重点是对病人的营养调理和辅助配合治疗,而社会上烹饪技术的培训,多是侧重“色、香、味”,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则很少。应当说,近几年来,我国在健康促进预防服务、国民健康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在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方面,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改进。要有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形成健康教育网络,对全民进行营养教育。在幼儿园、学校、食堂、宾馆、酒店,要配备营养师,普及健康科学的营养知识,使人们重视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形成政府进行科学指导,人人注重生活方式、讲究营养的上下联动机制,树立营养科学的饮食观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膳食平衡,注重饮食方式,靠营养保健,增加有益健康长寿的因素。四、大力发展营养产业

营养产业是世界各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营养产业与基因技术、生物技术非常关联,是一个新兴产业。有数据表明,我国人均健康产业消费是美国的1/108,因此这是我国营养产业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营养健康产业我们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资源和自主权,将是世界各个产业发展中有发言权的一个产业。

目前,我国营养功能性食品开发不够,营养产业还处于需要大力发展的阶段。虽然超市、商店里的各类食品琳琅满目,但食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注重色、香、味、行(方便)阶段,只有普通的食品,离营养食品尚有很大距离。而营养食品要产业化,今后营养产业要向注重营养、增进健康的方向发展。营养食品一要系列化,营养产业从研发到生产,要系列、组合式形成产业链,开发系列化多种营养产品;二要营养化,注重选用天然、绿色食品,多种营养科学搭配,均衡营养,满足人们机体需要;三要功能化,要研发针对儿童、老人、孕妇、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使营养食品大众化。切实通过大力发展营养产业,为全民健身、防病、抗衰老、养生保健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食源性疾病是指人们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摄入体内的病原体,使人发生传染性、中毒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在各地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程度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居家食品选购中要引起重视,加强预防。一、食源性疾病的来源

食源性疾病的来源是病从口入,通过不当饮食诱发的各类疾病。目前,食源性疾病大体上有五类:

1.化学类

化学类危害,主要是指食物中含有化肥、农药、杀虫剂、兽药残留,用瘦肉精、催生剂、抗生素、激素、化学性污染、添加剂等饲养的猪、牛、鱼、蟹,形成食物链传给人。高温油烟含有分解产物,如酮、环氧丙酰低分子脂肪酸;锌器、铝器、铜器使用不当,引起金属溶解,染致食物有毒。这些都含有化学有害成分,摄入体内损害健康。

2.污染食品类

污染类食物在各国普遍存在,主要是指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野生动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洗洁物品污染、水污染等对食物造成污染,使食物霉变、腐烂、变质,成为具有危害性的食物。

3.烹调加工类

烹调加工类危害,主要是指人们在烹调加工食物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的危害。如烧烤食品、烟熏肉、烧焦饭等。还有剩饭菜,加热不够的食物,这类烹调加工的食品含有很多致病、致癌物质,摄入体内后对人造成系列性的危害。

4.天然毒素类

天然毒素类危害,主要是指有毒植物和动物引发的,食物中含有植物毒素、真菌毒素、霉变毒素(如毒蘑、发芽土豆等)、动物毒素(如河豚鱼等)。这些有毒食物,摄入人体后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成损害,诱发系列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食品添加剂类

食品添加剂类危害,主要是指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商贩,在加工食品时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添加剂(种类甚多),坑害人民群众,人体摄入这类有毒有害食物就会严重损害健康。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

1.忌食非安全食品

忌食非安全食品,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加工或半加工食品。包装食品要注意查看有无商标、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罐头类食品要注意有无开裂和鼓起现象;忌食不洁、腐败、变质、霉变食物;正确使用器具,严把病从口入关,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

2.忌食烧焦食品

忌食烧焦食物是保证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烧焦食物指烧烤、肉焦、饭焦食品,食用后会损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增加致病、致癌发病率。

对于高温烹调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添加剂过多食物及剩饭菜等也应注意慎食。三、防止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中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饮食不洁、霉变食物或食物中含有毒素所引起的,其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尤为常见。其表现症状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有:①喝豆浆中毒;②吃贝类中毒;③吃蘑菇中毒;④吃久存蔬菜中毒;⑤吃烂水果中毒;⑥吃未腌透蔬菜中毒;⑦吃未熟豆角中毒;⑧吃烂生姜中毒;⑨吃霉变食物中毒等。

人们应持积极态度,共同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的危害。第二章 膳食养生保健第一节 膳食养生的功效

民以食为天,膳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膳食,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吃掉大量的食物。统计表明,一个健康人在20~80岁的60年间,新陈代谢的物质大约相当于其成年时自身标准体重的1000倍。可以说寿命的长短,能否健康地生活,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难怪爱迪生在20世纪初说:未来的医生将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饮食结构、饮食保养及疾病的病因和预防。人的生命是从健康的生命状态转变到死亡的过程,在很多人的生命过程中会经历包括健康、亚健康、疾病、损伤等状态。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一生只选择完全健康或健康,就一定要把握完全健康时期、健康时期和亚健康时期的养生机会,还要抓住疾病和损伤时期进行及时治疗和养生的机会!膳食养生是所有养生方法中的重要方法。

不管有多么优越的药物和物质条件,如果不注重平素基本的膳食养生,仍会使身体健康逐渐受到损伤。充分利用膳食养生进行身体功能调理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积极意义。一、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膳食

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膳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膳食不可一日废之”之说。日常膳食带来的影响也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或30年才能明显地显现出来。日常膳食失当,会给一些人和一些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由此可见,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对膳食维持健康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受制于当时科技条件,先人们无法解析养生的机理,只能将古来得道者长寿百年的方法和秘诀,总结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养生的原则历代传承。为了将这些养生法真正惠及到民生,经过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的研究、探索、实践,如今我辈才能基本了解膳食“和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懂得如何计算“食饮有节”之“节”的数量。

但是,我们仍对很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膳食养生细节的机理不了解,这部分只能依靠我们的中医智慧来进行研究认识。中医认为:人体通过膳食而化生精、气、血、津液等维持生命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的作用,心系统(心、小肠、脉、舌)、肝系统(肝、胆、筋、目)、脾系统(脾、胃、肉、口)、肺系统(肺、大肠、皮、鼻)和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因此,日常膳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宏量物质和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只有日常膳食能够提供上述五大系统所需的生命物质并保障人体生理活动正常运行,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科学保养身体,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二、科学的膳食养生《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调养原则。食物具有养生作用这一事实家喻户晓,然而对具体的膳食养生方法,人们往往并不清楚。食物种类繁多,成分各异,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其养生作用。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主从性和匹配性,从而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以动物食物补益调养,进食足量蔬菜,兼食水果的膳食结构,这种传统膳食结构非常合理。在此共性基础上,针对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环境、体质等的不同,还需科学拟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膳食养生方案。

人类日常膳食涉及的食物有谷类、蔬菜类、果品类、肉蛋奶类、调料类5类400余种。这些食物的属性有阴有阳,有寒、热、温、凉四气,有辛、甘(甘和淡)、酸(酸和涩)、苦、咸五味。每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亦不同。20多年前,医学界公布的由食物供给人体的营养素有25种,目前研究发现这个数字已达100多种,其中必需营养素为59种。可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食物的养生作用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物对人体都有营养性、药性和危害性三方面作用。食物用于养生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营养性,避免其药性,更要严防其危害性。中医日常饮食养生法虽然理论复杂,但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无危害性、个性化、不影响个人膳食喜好等特点。养生专家认为,运用中医日常饮食养生法指导饮食养生,可以强身健体,有效改善体质偏颇,起到调整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是防治慢性病、延缓衰老切实可行的方法。三、膳食养生与预防疾病《养老奉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本草求真》说:“食之入口,等于药主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充分说明了食疗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药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及食养、食疗、食忌之说。《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该书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具体指出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膳食的配合不可或缺,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现代医学来看,药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药物治疗与膳食调养密切结合,使药物与膳食共同为祛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日常膳食的食物,多有养生作用,如各种豆类、粮食、肉类、蔬菜和果品等,其中一些食物也当药物使用,如大枣、黑扁豆、芝麻、薏苡仁、蜂蜜、山药、莲子、桂圆、百合、菌类、柑橘等。正是中医学的这种“药食同源”的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食疗传统。四、健康的膳食养生方法《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调查研究也显示:膳食是某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食物主要依赖脾胃的纳运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所伤,首先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因而称“饮食内伤”。在之后的病理过程中,还可聚湿、化热、生痰或变生他病。

因此,作为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物质的来源,饮食要有“节”。然而饮食不节,并不仅仅包含我们常说的饥饱无常、饮食偏嗜、饮食不洁等,还包含困扰成千上万养生科学工作者的“均衡”问题。“富贵病”让我们明白了不仅饥饱无常、饮食偏嗜、饮食不洁等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营养不均衡日久同样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正气受损而引发疾病。因此,希望读者能学习掌握健康的正确的膳食养生方法获得健康长寿的秘要。

上述可知,营养均衡不仅要求营养素均衡,还要求提供营养素的食物的气味及属性与人的个体体质相合,这使得营养均衡的实现更加困难。辨证施膳技术研究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人类对膳食养生细节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化。第二节 养生膳食保健

膳食与人体的保健就是饮食养生。人依靠膳食维系、维护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依靠饮食提供人体所需各种物质转化为能量,完成各种生命生理的功能活动。因此,膳食养生与其他任何养生形式相比都具有独特性。任何其他形式的养生,只具有强身健体,延长生命的功效。但都不具有如饮食那样为人体生命所依赖的关系,从这重意义上讲,饮食养生是人体生命基础性的保健养生。如果没有科学良好的膳食,就没有基础养生条件,没有良好的基础养生条件,就谈不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说不上长生久视。《汉书·郦食其传》云:“民以食为天”,正是讲饮食与人的生命攸关。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也同样是强调饮食对人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人与饮食的关系,如同植物与水、肥、土地的关系,就如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序的食物链关系。万物同源,万物一理,自然界存在的万物,均受一种看不见、触不着,永恒不变的内在规律所制约、所作用而不可违逆。这种规律体现在,自然界各层次生命在生存活动中对食物的摄取类别和摄取量的稳定性至上。人有着适于人生存的环境和食物链。因人有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均有人生活,人的饮食范围也相应宽泛。尽管如此,适于人生存的规律及条件仍有极限,违反这种规律,轻者会感到不适或发生疾病,严重时则会死亡。所以人的生存活动、摄取饮食,如果任意地违反、突破潜隐的自然规律,必然对自身造成损害。人不仅要遵循气候变化规律增减衣服。在饮食上也要遵循包括饮食范围和饮食量的自然限度。人的潜在自然饮食范围虽然广,仍有明显的限制,很多植物不能食用,更有很多动物也不能食用。如有些有剧毒的草,羊、鹿、野牛等食草类动物将其食用不会中毒,人食之则生病或死亡。一些有毒或携带病毒的动物,人是不能食用的,但有些动物食之则无任何影响。这种潜在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研究、营养学研究的发展常常被打破,人因好奇的心理要到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去住,要吃前人认为不可吃的东西。为显示与众不同和前卫,或完全以营养学作指导而常常忽视毒副作用,超越固有食物范围去食奇少之物。其结果,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我们稍作反思即可发现:那些处处讲求营养价值,食飞鸟、野味、名贵海鲜及奇异动物的人,较之生活在偏僻乡村,粗食淡饭的农民,无论身体状况及寿龄前者与后者均差之甚远。这一客观事实,胜于诸多精确的营养比率数字和养生理论的强调。此论,并非贬损营养在饮食养生中的价值,而是指出,只重视食物营养数字,忽视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功能的认识、忽视人与饮食之间存在的自然规律,会使饮食养生在实践中出现偏颇。这种偏颇的不良影响事例,从婴幼儿到老年的生活过程中俯拾皆是。如性早熟、内分泌失调、痛风病、肥胖病等。因此,如何饮食养生,如何调配营养食物,怎样的饮食养生形式是最佳形式等问题值得认真探讨与科学论证。第三节 饮食有节,养生有方

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药养生有方提出饮食有节。春秋时期管子强调:“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究竟“饮食有节”的意义是什么,在饮食上哪些方面应该“节”?如何节?多少年来,医家、养生家大多约定俗成地将饮食有节理解为饮食的定时、定量、限制食量,不食生、冷、硬的食物等。现代营养学家,更以各种谷物、肉类、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量化数据,对饮食的定时、定量进行指导。从而使饮食定时、定量具有了科学依据。因此,当每一个养生者(无论其身体状况如何),在向医生或养生家咨询如何饮食养生时,“饮食定时、定量”“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是给每一个咨询者的必然答案。似乎这个答案是金科玉律,可以答复任何身体状况人的饮食问题。然而,一些严格饮食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认真讲究饮食营养配比的城市人,白领阶层,他们的自身健康状况、寿龄,并不明显超过无条件讲求营养条件的农村人。这一现象是只得养生者思考的。至今,一些养生者,甚至养生家,对饮食有节的含义仅理解为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等是不够全面的。饮食有节的含义应是指饮食营养的科学、摄取的量有节制、有规律。有节制、有规律并不是仅指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人对摄入的食物能否完全消化、营养的吸收,取决两个方面,一是进食的质,即食物的营养成分,硬、软、生、冷,以及是否是人类食谱的可食之物,是否是个人饮食习惯接受纳入的食物等。另一方面是进食的量,食入量的多少,是否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等。一味强调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是只重视食物的质与量,而忽视了人自身的消化功能,忽视了人的自身功能具有因锻炼利用而增长,胃肠的功能因废用、失去锻炼而下降的特性,认为人的消化功能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饮食养生中存在以上两方面认识的模糊,才会出现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均嘱其在饮食上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这两方面认识的模糊,常为饮食养生形成误导。一、养生饮食的定时、定量

养生定时、定量的饮食,不是错误的,但不是所有人,任何身体状况都要遵守的。这一方法只是饮食养生的一种方法。定时、定量目的是使人的消化功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将一定量的食物完全消化、吸收。长期定时、定量饮食,人的消化功能趋于规律性、有序化,消化功能也会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有益于胃肠功能的稳定、避免胃肠因超常食量引起功能失调。定时、定量饮食,适于正常体质,正常工作量的人群。限制食量的定时、定量饮食,可以减轻胃肠工作量,即减轻胃肠负担。这一饮食方法更适合于疾病中人。尤其胃肠道疾病的人。但对无明显疾病、体质弱、消化功能差、食量少的人群以及疾病愈后需要恢复饮食量的人,如果也让他们饮食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则会因食量所限,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消化功能难以改善。正如培养一个跳高运动员一样,如果对其起跳限跳一定的高度,每天限跳次数及时间,这种训练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收到一般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培训出的只是一般的跳高者,是永远跳不出超常高度的。而要培训出一个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运动量上不能限制,而应逐渐增加起跳高的高度。生物学意义表明生物的生存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性,人体潜能也需要通过激发才能体现。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同样需要锻炼才能增强。因此,对食少、体弱、大病初愈的人群,饮食不宜定时、定量,而是要通过增减食量和适量进食生、冷、硬食物(如水果、炒货等)的方法,锻炼、增强消化功能。比如:一个无明显疾病或疾病恢复期体质弱、食量少,每顿只吃半碗米饭,半碗汤的人,其饮食调整方法是:第一天,每顿吃小半碗米饭,半碗汤,适宜的菜;第二天,每顿可吃半碗米饭,半碗汤;第三天,每顿吃大半碗米饭,大半碗汤。有可能因第三天饭量加至大半碗,食后稍有饱胀感,但因加量很少,撑胀感不会明显。至第四天返回到第一天进食量,第五天按第二天进食量,第六天,按第三天进食量。之后,仍按此食量循环饮食,直至进食大半碗米饭无任何饱胀感后,重新调整进食量(大约一月时间)。第一天每顿半碗米饭,半碗汤。第二天每顿大半碗米饭,一碗汤。第三天,每顿一碗米饭,一碗或一碗半汤,而后返回第一天食量,如此循环进食。直至在第三天进食量偏大,稍微撑胀感逐渐消失,饭前有饥饿感时,即说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已经增强。如果想继续增加饮食量,或超过一般食量,则需要进一步增强体质,除按上述方法微量递增进食,循环进食外,同时还要加大每天的运动量,如参加某些体育活动、练功活动等。这样则可增强体内能量转化,控制脂肪蓄积,保障身体健康的质量。如果不能增强运动量,饮食量已恢复正常时,则应采取定时、定量饮食法,以稳定消化功能。

大病初愈或胃肠疾患初愈的恢复期患者,待饮食恢复正常后,亦应改为定时、定量饮食法。定时、定量饮食法,目的在于维持、维护人体现有的消化功能,保持这种消化功能的持续稳定,意义是维护和保持人体热量之所需。增减饮食法,是对人体潜在消化功能的激发、调节,使消化功能在现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强和提高,意义是增强和提高与养生。

定时定量饮食法与增减饮食法对人体消化功能产生的作用在两个层面,一是保持,一是增强,两种方法的功能作用相辅相成,单一的采用定时、定量饮食法或增减饮食法,对饮食养生而言都是片面的,均不能真正达到饮食养生目的,两者有机结合,根据人体身体状况调配安排饮食,才是正确的饮食有节,才能取得良好的饮食养生效果。二、养生忌食生、冷、硬食学问

养生要求对体质弱、消化功能差,有胃肠疾患的人,应忌食生、冷、硬食物,这似乎是养生人士的常规,以至这类人群平时连瓜果也不敢吃,或说也不能吃,而吃后的确会出现胃部不适,或病情加重。生、冷、硬食物为什么不能吃,是否要长期禁忌呢?这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找到食生、冷、硬食物发生不适的原因。

对于有胃部疾患,消化功能差的人,因吃生、冷、硬食物后就会出现胃肠不适,或疾病加重,医者嘱其忌食这类食物是疾病所患用药期的禁忌。这类情况的人,为什么吃了生、冷、硬食物就会胃部不适,或疾病加重呢?其他人为什么不会有这类反应?医者对此情况也有答案,总是说消化不好,胃弱。要知道:消化不好、胃弱并不是根本原因,消化系统的调节功能降低,对进食食物的质、量、热、冷缺乏机体的适应性,多吃一点便消化不了,胃部习惯于温度、硬度适中的食品,稍热、稍凉、稍硬都不能适应。由于不能适应,本来很弱的消化功能会进一步降低,使食物在胃肠中滞留,发生腹痛腹胀。正如一个体质弱的人,最适宜28~30℃温度下工作,如果突然让他到15~20℃冷空调工作间去工作,所出现的就不仅是不适应的问题,连工作也做不下去。如果一定要让他待下去则会生病。其原因是人体调节机制对突然变化的温度尚未能进行适应性调节。但这是否就说明这个人不具有对温度适应性调节的能力呢?显然不是,只是因为体质弱,平时对温度悬殊的环境缺乏适应性锻炼,遇到突然的温度变化,也必然缺乏能够迅速调节而适应的能力。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营养的脏腑功能,也是同样道理,我们让忌食生、冷、硬食物的人(严重胃病及病中的人除外)每天一次吃5克鲜苹果,1~3粒花生米,如果不出现胃肠不良反应,按以上方法吃10天后,将鲜苹果加至8克,花生米加至3~5粒,再吃10天,再增加。如此循序渐进,鲜苹果加到100克,花生米加至10~15粒,停止在这一进食量上,另加5克生黄瓜,3克锅巴,10天后按上述加苹果、花生的方法依次加量。当每天可吃100克鲜苹果,30个花生米,100克生黄瓜,30克锅巴时,这位先生(女士)的脾胃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但要提及的是:在渐次增加生、冷、硬食物进食期间,要配合体育活动,加强运动锻炼,如摩腹运动、胃肠功能保健操、健身操、短程跑步、太极拳、散步等。实践证明,以上述方法改变对生、冷、硬食物的禁忌十分有效,这说明对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一概要求其饮食上对生、冷、硬食物禁忌,只能是在一段时间内,如疾病期间,是非常必要的,疾病一旦进入恢复期,即可“开禁”,微量渐次增加进食、生、冷、硬食物,对胃肠功能及适应性进行锻炼,这才是养生之道的功效。以上这种方法进食训练,生、冷、硬食物不仅是食物的意义,还具有类似药物的调理意义。同时,以生、冷、硬食物作为消化功能的激发剂,激发锻炼着胃肠功能,使其循序渐进地增强消化功能。增强与促进着胃肠疾患及身体其他疾患向良性转归,被医者、患者视为禁忌的生、冷、硬食物,如果食用方法得当,可成为健胃、活胃、助消化的良药。第四节 养生膳食的质量应合理选择

养生膳食的质,就是指进食的饮食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种类与性质。量,则是含有营养成分的多少。将饮食所含营养成分及其所含成分的量进行综合认识,便是膳食质量。这样认识从文字上看不出有哪些不正确,但要将这一认识作为主导,以最佳组合方式调整膳食,其养生结果并不如理论那样令人满意,并不能完全体现所认识的质量效果,其原因在哪里?一、营养配比的膳食

现代医学家、营养学家,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对人体每天一定运动量、一定运动时限内所消耗的能量,有着精确的计算,对人所消耗一定量的能量,需要的各种营养进行量化,如对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铁、碘、锌、铜、锰、硒、铬、钼、钴、氟、锶、锡、锌、钡14种微量元素等的认识和量化。并以同样的方法,对各种谷物、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检测、量化,而后针对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的量,选择相应的谷物、粮食、菜品调配饮食。应该说以这样的科学认识进行饮食配方,在组合上应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