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融资到企业IPO实施全案:这样做你的企业也可以上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0:12:48

点击下载

作者:何红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创业融资到企业IPO实施全案:这样做你的企业也可以上市

从创业融资到企业IPO实施全案:这样做你的企业也可以上市试读:

前言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曾经广袤无垠、摆摊也能赚钱的蓝海,慢慢地被红海所吞噬。时代的发展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小村子,地域界限、国界等逐渐变得不重要,语言、距离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小。只要你有勇气创业,就有机会写下商业传奇。

近几年,我们北大红杉辅助过无数的创业企业,见过的创业者数以千计。大多数创业者带着满腔激情踏上创业之路,等到缺钱时才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道理。激情无疑是创业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激情还远远不够。

虽然老板的头衔光辉闪耀,但是缺钱的痛苦也是蚀骨难熬。缺少资金貌似永远是创业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对于口渴者,一杯清水胜过无数美食佳肴;对于资金短缺的创业者,资金则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有太多的才华横溢、见多识广的创业者都败在“资本至上”这座独木桥上。

融资,顾名思义,指获得资产筹集资金时所使用的货币手段。这个阶段,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因而产生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活动。

从表面上看,融资并无太高的门槛,好像人人都可以融资。很多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所拥有的资金有限,急需大量的资金来开展业务,这时筹集资金的最好方式就是融资,然而并非人人都能融资成功。

如果创业者对融资知识不了解,缺少经验,对融资方法、投资人所知甚少,只是凭借热情去做,很容易失败。在融资这方面,很多创业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然而,只有融资的热情而没有为成功融资做好准备,尤其没有对融资的条件进行评估、完善,缺少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面对融资过程中的困境,创业者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又因怕麻烦而不肯求助于专业的融资服务机构。这些都是创业融资失败的常见原因。

2014年12月23日,我成立了北大红杉集团,我与投融资也结缘于此。作为北大红杉的创始人、北大红杉资本管理集团总裁,每天接见一个个创业者,耳濡目染着行业内各种鲜活的案例,我从一个参与者逐渐变成了一个研究者。我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创业融资领域,它不仅让我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也呼吸到了不一样的空气。

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在我们的辅助下,融资成功、奔向IPO (首次公开募股),走上资本之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我翻阅了大量关于投融资的相关书籍。我发现,如今市场上的大部分书籍都是为投资人或企业管理者所写,这些书籍大多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进行阐述,而忽略了融资的另一方——创业者。所以,一种“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想法油然而生。既然投融资是双方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站在最需要资金的创业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说实话,为中小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一点帮助,是我写这本书的初心。机缘巧合之下,我获得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在业界有志人士的思想理论滋养下,又结合了我们北大红杉的实践经验,我的这部心得之作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

不得不说的是,从投资者角度到创业者角度的转换,是艰难的,却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在写作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探索实践、整理思维、精练语言,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与读者分享,让我倍感满足。

书籍是一种精神食粮,创业者天天忙忙碌碌,很少有人能坐下来,拿出大量的时间,细细研究一些知识。他们渴求理论工作者及各类专家为他们写出一些深入浅出、一目了然、看了就会、照着就能操作的融资方法和其他经营策略。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的这本书就是创业者的案头必备书。

本书为读者梳理了企业从初创、成长、成熟到上市各个阶段的融资策略、技术和方法,是一本实战实用的融资指导工具书。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一学就会,对企业融资更有针对性。

本书内容翔实,覆盖面广,对创业融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既涉及资本思维、创业项目的选择,又有关于融资措施、与投资人打交道的技巧;既有做大、做强企业的融资策略,又有奔向IPO的实操……为中小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了完整的、可操作的融资策略。

另外,本书在行文上全面抛弃了“假、大、空”的套话,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人们对融资的距离感。

希望本书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壮大起到助推作用,也希望借一己绵薄之力,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垫上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希望本书能对企业的融资事宜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使读者能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融资渠道、掌握融资策略、灵活运作资本奔向IPO,早日实现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

本书不仅适用于创业者,也适用于企业家、私营业主、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及想了解融资知识的读者。Part1创业有道第1章 没有钱如何创业,思维决定出路没有钱如何创业?2016年10月,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专家、知名天使投资人杨栗洋,在资本中国“真会投”的发布会上,给创业者们提了一个醒:用资本的思维去创业。俗话说“思维决定出路”,创业者要想获得资金去创业,只有利用资本思维谋求出路,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让企业实现“资本裂变”。1.1 撬动资本杠杆,让资本带企业一起飞

每个加入北大红杉团队的人,都在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辅助的优秀创业者?

问题二:我们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些创业者或创业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于辅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集团,我们不但投资创业者,还有不少同事每天专注于帮助创业者进行战略设计、投融资设计、盈利设计、运营设计、资本设计、上市操作及搭建零售平台等工作。我们把每一个创业者都当作朋友来对待,常戏言:创业者的所有事都是我们的事。

然而,令我感到迷惑的是,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经常看见诸如“某创业者被资本抛弃”“创始人被资本逐出”等语句。在这里,他们把“资本”比喻成一个人,而且还经常用“冷酷”“无情”等词语形容。

写这些东西的人,真的了解“资本”吗?为什么“资本”在他们眼中,成了一个“坏人”?前段时间,我们很抱歉地对一位创业者说了“不”。按照这样的逻辑,难道这又要被说成“资本无情抛弃创业者”吗?下面,我们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看这件事的经过。

因为牵扯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这位创业者,我暂且叫他李总吧。李总在找到我们之前,他的企业已经经历过天使轮、A轮融资,并且快速发展了两年的时间。在进行B轮融资时,他遇到了瓶颈,不但没有融到资金,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勉强只能维持半年了。

其实,早在一年前,我们就与李总沟通过,屡次提醒他要注意现金流。那时的他,刚成功完成A轮融资,公司账上有充裕的现金流,所以他自认为“现金流”不是问题。半年前,我们提醒他要精简自己的团队以控制支出,但他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员工士气,不利于业绩增长和下轮融资。一个月前,他提出让我们提供一笔可转债,但问题是他需要在半年内完成B轮融资,要不然他的企业只能维持6个月。

其实,对于创业企业来说,“现金流”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以才会有股权投资这一行,投资人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让创业企业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仍然能进行研发、团队搭建等,为日后实现商业价值打造“引擎”。

我们之所以屡次提醒李总要注意现金流,原因是他的企业采取的并非创新模式,而是对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良。在进行A轮融资的时候,他的“模式验证(他的企业是不是真的能提高行业效果、降低成本)”并没有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不应该进行盲目扩张的。

李总再次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帮他的公司融到一笔钱,他说只要能融到钱,在未来的半年内他就能让企业现金流扭转为正。于是,我们问他:“如何做到现金流为正?”他从行业趋势、客户好评、客户增长率等方面,向我们提供了一大堆数据。看到这位创业者如此煎熬,我们的一位同事帮他搜集了很多国内外同行公司的融资案例供他做参考。但问题是,即使是同一行业的公司融资也不能适用于他的公司。况且,李总公司的毛利率低得吓人,那么他如何在未来的半年内达到现金流平衡?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李总的公司很难达到现金流平衡,但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花了几天的时间,对他公司的各项财务、运营数据等做了分析。结果显示,除非他的公司人效增加十倍,否则不可能实现现金流为正。再来看看他的商业模式,人效增加两倍还勉强可行,但十倍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我们拒绝了李总的投资要求。这就是一个“被资本抛弃”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投资李总的公司,就意味着资本、资源将被继续浪费。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希望下次不会见到类似的错误发生。而这位创业者李总,我们也希望他度过这难熬的创业阶段,可以得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资本“无情”。

通过李总的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创业者无法获得融资,并不是资本无情,而是创业企业没有获得财富快速增长的力量。

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一语道破了借助神奇支点、依赖杠杆原理,以小博大的科学原理。如今,这种以小博大的杠杆原理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样,在资本投融资市场,熟练运用这一杠杆原理,也可以以小博大。充分利用资本的杠杆力量,可以使财富以几何级速度成倍增长。如果不会利用资本的杠杆力量,找不到支点,就很难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说到这里,创业者肯定要问:“如何获得资本的支点呢?”

要找到资本的“支点”,首先创业者自己要明白资本是如何形成、资本倍增的魅力以及资本是如何运作的,下面,我将针对这3个问题着重讲解。资本是如何形成的

资本,通常来说,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在企业的经营中,资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无论企业做到多大,创业者对资本的需求似乎永远难以满足。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创业者在开始成立企业时所具有的创造性,在计划付诸实施并开始融资时便逐渐消失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创业者在寻找资本时碰到了“钉子”。创业者或许非常擅长企业管理,但不了解资本市场的方法和步骤,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最后只能让企业陷入资金困局。

提到资本,就不得不提到金融资本,因为只有了解了金融资本,创业者才能了解如何融资。什么才是金融资本呢?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形成的垄断资本,形成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资本整合体现在3个方面(见图1-1)。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换句话说,金融资本就是投资机构(投资人)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的资本。创业者在融资时,可以在扩建、延伸、收购、兼并和重组等各个环节进行融资。这也是创业企业进行A轮、B轮、C轮等多轮融资的原因。图1-1 资本整合的3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如微商、自媒体、电商、App开发和艺术创作等。而有些电商 、自媒体等正逐步走向资本市场,像罗辑思维、饿了么等,已经为上市做好准备。自主创业市场逐步活跃,带动了投资机构(投资人)的活跃,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加入有潜力的企业中。

国家转型对某些企业来说是优势,对于一些不肯改变的企业来说却是劣势。我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板责怪电商搞坏了市场,让消费者不再去商场消费。在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创业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市场,将新的资本整合起来。

如今的资本形成,不再是简单的金钱资本形成,而是更多的资源、人才、平台的资本形成。当金钱与资源融合到一起的时候,能做成多大的事呢?答案就是资本倍增。下面我们一起透过京东的发展来看看资本倍增的魅力。从京东看资本倍增的魅力

京东,成立于2004年,当时的市值仅仅为3000万元。然而,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4年,京东的市值达到1255亿元,销售额增长了4000多倍,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10年的高速增长,京东在电子大潮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也因此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2014年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为21.75美元,市值达到297亿美元。

京东资本倍增的秘诀在于:京东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新玩法,改写了电商的竞争格局,最终以后来居上的姿态笑傲江湖。那么,京东是如何玩转资本,达到资本倍增目的的?通过对京东的研究和调查,我认为京东之所以能让资本倍增,主要源于三大技巧(见图1-2)。图1-2 京东让资本倍增的三大技巧

采用优先股策略

京东早期的三轮私募属于“夹层融资”,这是一种长期融资方式,性质介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具件条款由投融资双方灵活商定。关于京东的这三轮融资,我做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见表1-1)。表1-1 京东早期的A、B、C轮融资(续表)

通过以上三轮融资,京东获得了高达1.69亿美元的资本。在这三轮融资里,创始人刘强东使用了优先股策略,牢牢地把企业控制权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投资人之所以接受刘强东的优先股策略,也是有条件的。例如,投资人要非常看好刘强东,还要察看京东的业绩和资金使用情况。事实是,京东以傲人的业绩,让投资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其拿出了1.69亿美元。

投资人排他性策略

优先股策略虽然不错,可是,这种方式的融资额是有限的。于是,京东在2011年开始发售普通股融资。下表(见表1-2)便是我从网上查找的2011年以来的京东股权融资情况。表1-2 京东股权融资情况一览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1—2014年,京东通过历次股权融资,累计发售8亿普通股,获得18.57亿美元现金。在这样大规模股权融资的过程中,刘强东采用了投资人排他性策略,将投票权授予他的两家BVI公司。经过几番博弈,京东在上市前,通过BVI公司控制了13.75亿股投票权,占比55.9%,以微弱的优势又一次保住了控制权。

双层股权结构

在京东上市前,一些投资人不愿将投票权授予刘强东。上市后,11家投资机构将收回7.96亿股的投票权,加上京东将要发售1.38亿新股。这样算下来,刘强东对京东的占股比例只有20.5%。

这时,刘强东巧妙地采用了双层股权结构。所谓双层股权结构,就是京东上市后,刘强东持有5.65亿股将转为B类股票,每股有20份投票权。其他新旧投资人持有的都是A类股票,每股有1份投票权。至此,京东实现资本倍增。

京东资本倍增的例子再次印证:经营一家企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有的企业借助资本,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梦想,创造了商业神话;有的企业和资本牵手后,却矛盾不断,经营受阻,最终不得不分手。要想与资本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关键是把握趋势,采取适合企业的资本策略,如此才能最终实现资本的倍增。资本是如何运作的

知道了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又看到了资本倍增的魅力,很多创业者就会疑惑地说:“我的企业资本已经积累得很多了,但是为什么仍然无法完成资本的跳跃性增长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你还没有做好资本运作!

创业者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完全依靠产品获得利润是不够的,学会资本运作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创业者首先要了解资本运作的概念,熟悉资本运作的模式,积极探索并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本的跳跃性增长。

资本运作的意义

资本运作又称资本运营,指的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资本运作不同于生产制造、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市场开拓等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而是着重于企业资本项目下的活动,如上市、融资、企业兼并及债务重组等。也就是说,资本运作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

资本运作的两大模式

按照资本运作的操作模式来说,资本运作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模式(见图1-3)。图1-3 资本运作的两种模式(1)资本扩张。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大。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即横向扩张、纵向扩张和混合扩张。(2)资本收缩。资本收缩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外,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这种方式是针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而进行的重组,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扩张性资本运营的逆操作,其主要实现形式有4种,即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和股份回购。

最后,我想提醒创业者:资本的形成,既有企业内部的动因,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重视资本运作的战略地位,借鉴成功的运营模式,并在现实的运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创业企业要想完成资本跳跃性增长,就一定要熟悉资本运作的各个关键环节。同时,还要充分把握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资本经济时代,资本之间的配置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无数个驱动力会组成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大势,每家企业都会被卷入其中。因此,应在资本市场撬动资本,充分发挥资本杠杆的力量,让资本带着企业一起飞。1.2 资金短缺并非资本的“瓶颈”,关键看创业者的思维

在走向资本的过程中,很多创业者认为,企业资本的“瓶颈”就是企业资金短缺,以致无法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和进行多元化发展。事实上,企业出现资本瓶颈的根本原因并非资金本身,而是没能对接资本市场。

借力资本市场是创业融资发展的第一要务,而资本市场的最大功能就是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是资本与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知识,忽视了融资技巧,没有金融圈子,要想赢得竞争,是异常艰难的。因此,要想破解企业融资的“瓶颈”,创业者就要拥有资本思维,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那么,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才能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在讲解创业者具备的资本思维之前,我要先向大家说明一下何谓“资本思维”。什么是资本思维

关于什么是资本思维,我可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大家,那就是“天下财为天下人所取,天下财为天下人所用”。这句话包含以下三层具体的含义(见图1-4)。图1-4 资本思维的三层含义

有人说,在“剩者为王”时代,要先剩下来,再持续发展,再为天下人做天下事。然而在资本经济时代,正确地对待财富,正当地追求财富,合理地使用财富,才是正确的资本思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知道了什么是资本思维,那么创业者应该如何构建资本思维呢?创业者构建资本思维的3个维度

通过近几年对创业者的调查及研究,我认为,如果想在竞争中提升企业的盈利率,就要从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和协同思维这3个纬度来构建资本思维(见图1-5)。图1-5 创业者构建资本思维的3个维度

杠杆思维

什么是杠杆思维?所谓杠杆思维就是:以小的资本撬动大的资本,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简单地说,就是负债经营。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弥补创业企业资金的缺陷,做到先发制人,成功抢占市场。例如,你的企业净利润达到20%,你自己拥有的资本投资1000万元,你能获得200万元的净利润。如果你融得4000万元,举债利益率为10%,你需要支付400万元的利息,但这4000万元却能为你带来800万元收益,减去400万元的利息,你还能获得400万元的净利润。外加4000万元的负债经营,你就获得600万元的收益。

这就是杠杆思维产生的作用。一流企业和二流企业的区别,就在于创业者能不能运用杠杆思维。当然,我要提醒创业者的是,在利用杠杆思维时,一定要权衡企业的负债率。如果企业的经营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时,可以适当加大负债经营的比例;如果负债过重,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则会直接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

市值思维

所谓市值思维,就是依靠企业的资本价值来促进扩张。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对于自己企业的资本价值感到困惑。有的创业者是这样计算自己企业的资本价值的,即企业总资产减掉负债以后的资产净值的价值。很显然,这样的思维是错误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相信你一下就能明白:什么是企业的资本价值?例如,你的企业有1亿元的净资产,但这1亿元并不只值1亿元,因为你的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3000万元。如果按照1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的话,你的企业可以卖到3亿元。市值代表了企业未来的赚钱能力,优秀的企业家都不会认为企业的资本价值是虚的。

关于这一点,坊间流传这样一个关于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故事。有一次,李嘉诚宴请公司的客人。吃完饭结账的时候,李嘉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2万元买单。在场的人都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道:“如果这顿饭由我的公司买单,那么公司就多了2万元的支出费用,相应的,净利润就少了2万元。按照现在股市3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我的企业市值无端少了60万元。”

协同思维

协同思维不是以经营资源的共享、交叉销售为目的,而是以各业务间金融资源调配、内部融资为目的的资本运作。纵观如今处于行业顶端的企业,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总部能够掌控金融资源的内部配置,通过不同业务的组合可以重新分配现金流与投资,并且获得比公开资本市场更高的效率。

例如,马云在阿里巴巴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并不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投资,如果投资失败,只会给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带来影响,却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后者却正好相反。

如今,野蛮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是拼真本事的时代。在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创业者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运用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和协同思维来构建资本思维,才能博得一席之地。1.3 如何让你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当你知道了资本的形成及运作规律,并用其构建了自己的资本思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现如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赚钱”的企业不一定能上市,但“亏钱”的企业反而奔向IPO。不少创业者做梦也想让自己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获得资本的青睐。

那么,创业者究竟该如何让你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呢?要想让你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创业者必须做好以下三大关键工作(见图1-6)。图1-6 让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三大关键工作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

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没有可操作的方法,没有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力……这些不确定性,会导致投资人不敢投资你的企业。我经常看到有些创业者找到一个项目后,认为该项目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当投资人问“你打算怎么去做”的时候,他却很难说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将来要达到什么状态,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的话,投资人又怎么会将大笔资金交到你的手里呢?你的企业又怎样走向资本市场呢?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问题,创业者只要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即可(见图1-7)。图1-7 创业者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两个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企业能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要采取哪些步骤和方法。

资本市场最关心的是你的企业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而创业者要做的,就是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告诉资本市场:我的企业是值钱的。创业者在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不是遇到的每一位投资人都对你的企业项目所在的领域谙熟于胸。要想成功地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你就必须拿出可实施的方案,告诉他们你的企业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的。你的战略目标将是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的最有力“臂膀”。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一些项目很难占领完全空白的市场,即使少有人做,项目成功后也会有别人效仿。所以,一个项目不可能是完全没有对手的。在明确战略目标后,创业者就要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通常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五大内容(见图1-8)。图1-8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五大内容

在核心竞争力上,创业者只要占据其中一个,就可以将其变成企业优势,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找到良好的商业机会,就能用“竞争力”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另外,一家企业只有竞争力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让资本市场看到你的企业可预期的高成长性。当然,如果企业刚好是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你也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完善企业结构

不管你的企业处于哪一行业和什么地位,最终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内部管理。在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前,创业者必须根据企业情况,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例如,创业者要将专业人才聚集到团队,使团队战斗力更强;有限责任公司要考虑是否改为股份制公司等。只有内部结构越来越完善,这个团队、企业、项目看上去才更有发展前景,才更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好了,到此本书的第1章关于资本思维的内容,我已经向你做了深入的陈述。这些理念和方法有助于你走出“创业缺钱”的混乱状态,让你的思路更清晰,在创业的道路上得心应手,连创业融资也会变得有条不紊,从而在方方面面获得更高的效率,让你的企业焕发生机。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请告诉你自己:“我可以!”

不过,你要明确这一关键点:你的企业将来如何发展?即你要清楚“你的企业为什么融资”这一目的。如果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就动手,为了融资而融资,是无法产生实际效果的,恐怕过一阵子又会被打回原形。请你现在就好好想想:为什么要融资?

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看,细细品读,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获得你想拥有的一切。第2章 创业,钱从哪儿来——别让融资难成为“拦路虎”对于没有资金而心怀梦想的创业者来说,融资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但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才能走出创业融资的困境,拿到融资?如何才能踢好创业融资的“头三脚”呢?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家知道这些原则,才不会因融资难而“死掉”,不被“拦路虎”挡住,才能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肆意奔跑。2.1 你的创业融资为什么就是这么难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曾经广袤无垠、摆摊也能赚钱的蓝海,慢慢地被红海所吞噬。只要你有勇气创业,就有机会写下商业传奇。然而,创业艰难。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老板的头衔光辉闪耀,但缺钱的痛苦也是蚀骨难熬。缺少资金貌似永远是创业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我经常看到很多创业者带着满腔激情踏上创业之路,然后等到缺钱时才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道理。无疑激情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但光有激情还远远不够。创业路上,也许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任何企业的起步和发展都是需要成本的,如人工费用、办公费用、产品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等。资金是保持企业运转、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在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不具备雄厚资金的前提下,寻找资金就显得至关重要。寻找资金的过程,就是融资。

关于融资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就是融通资金,通俗地说,就是有钱的投资者和没钱的创业者之间在资本市场上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来讲,融资就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其实,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融资方式和融资机构,如风投、并购、IPO、投资公司、中介代理机构,等等。但即使是有如此多的关于融资的方式和机构,融资仍然是让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倍感困扰的问题。

我曾经做过一次关于“困扰你企业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见图2-1)。

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企业家认为“融资难”是企业最大的困扰。那么,为什么创业融资这么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把“融资难”的原因找出,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图2-1 困扰中小企业的几大难题

总结一下,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见图2-2)。图2-2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四大原因企业自身的问题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初创和发展阶段,内部管理都会出现不规范的地方。例如,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内管控制机制,有的企业毫无信用观念,经常偷税漏税,信用缺失,根本无法贷款,导致融资困难。总体来说,由于企业自身问题导致“融资难”有以下三大原因(见图2-3)。图2-3 企业自身导致“融资难”的三大原因

企业资本金不足

与大企业相比,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的现象。创业者在创立企业时,对初始资本的投入,主要源于创始人的资本力量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通常来说,大部分创业者在创立企业时,企业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其初始资本金不会多。

财务管理混乱

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依靠创新成长,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资本周转效率较低、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忽视现金流量管理,导致资本积累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加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创业者视野狭窄

在融资问题上,很多创业者视野狭窄,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事实上,如今有很多新型的融资方式都可以为企业所用,如担保、合并、民间借贷等。所以,创业者要转变思维,意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运用多种方式融资。银行方面的问题

资本都是逐利的,银行也不例外。将资金投入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的中小企业,任何一家银行都会谨慎行事。总体来说,银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见图2-4)。图2-4 银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两大原因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趋于两极分化

在我国,银行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经济形式的严峻,再加上银行对风险收益的谨慎考虑,他们对企业的资金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部分银行的贷款业务都聚集在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是银行大多青睐项目前景好、企业利润高、信用佳的中小企业,为了吸引这样的企业前来融资,银行纷纷建立绿色通道,增加授信额度。但问题是这样的企业大多资金充裕,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反而不大;二是由于银行缺乏准确投资分析,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并没有被银行重视。

银行贷款条件苛刻、程序复杂、成本高

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实行了抵押担保贷款,但此方法对中小企业实施起来,却是条件苛刻,程序复杂、成本高,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意向银行贷款或者贷不到款。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大多规划较小,固定资金也少,能够向银行提供的可供抵押贷款的资产少,有的企业是租赁经营,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

二是银行对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的折扣率较高。据我所知,目前大多数银行对于抵押贷款的抵押率是这样规定的:机器设备为50%;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专用设备为10%;动产为25%~30%。这样高的抵押折扣率,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都不愿向银行贷款。

三是手续烦琐,贷款成本过高。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要承担的成本项目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见图2-5)。图2-5 银行贷款企业所需承担的成本费用

在业内,担保费和审计费被称为“第三方收费”。而第三方收费的项目多达十余项,其中抵押评估费占很大一部分。在实际贷款中,如果中小企业的资产抵押估值不足,企业就必须寻找担保公司的帮助。这时,企业的融资成本又提高了一成。

同时,大多数银行为了规避投资风险,规定中小企业必须把以前的贷款归还完以后才能重新贷款。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资金链紧张、流动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就必须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获得周转资金,这就是上图所说的“过桥贷款”。这种“过桥贷款”是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所必须承担的隐性成本。政策方面的问题

随着创业者的日益活跃,国家和各地政府、金融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例如,自2016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国家的这一政策旨在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负担。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营改增”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发展能力。

我不得不说,如今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相比以前确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由于过去一系列问题积累严重,导致如今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尚有不如人意之处。总体来说,政策方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以下两大原因(见图2-6)。图2-6 政策方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两大原因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关于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出台专门的信用法规;二是虽然2003年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涉及融资问题的内容较少,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三是对于民间融资没有具体的条文规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资本市场不完善,进入门槛过高

2004年,我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了中小企业板,但其股权融资的限制门槛过高。该条文明确规定: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要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企业要“三年连续盈利”,企业创始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创业能力有限,科研成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的。融资环境恶化,投资人谨慎

自从2016年以来,很多创业者都明显感觉到,融资越来越难,这是为什么呢?除以上原因外,融资环境恶化、投资人变得谨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大原因。

2016年,毕马威和CB lnsights联合出版的全球创投基金趋势报告显示,由于近两年来经济前景不明朗,中国经济放缓,全球风险投资的总金额和投资数明显下降。该报告显示,中国风险投资的下滑趋势显示,2015年中国风险投资交易次数减少到71起,中国风险投资总金额降至73亿美元,下跌29%。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零售领域在互联网冲击下走弱,让各路投资人都持谨慎态度。

融资不是做慈善,投资人的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也决定了融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你的企业还只是一个雏形,投资人又凭什么为你的企业投资呢?所以,创业者要想成功融资,就必须要让投资人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只有如此,才能打动那些想“养鸡下蛋”的人。2.2 如何更好地拿到钱——融资的几个原则

融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业者不能盲目融资,正所谓“有多大的肚,就吃多大的量”,创业者在融资时要考虑企业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抱着侥幸心理进行融资的创业者,不仅会被各种招摇行骗的投资中介或者投资公司所蒙蔽,损失资金,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浪费企业的人力。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摸索并总结出创业者融资的三大原则(见图2-7)。循序渐进原则:小步快跑,层层推进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资金问题具有普遍性,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某个时间段里都会面临资金问题。因此,不少企业将资金问题视为重要的财务课题,并将其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有的企业为获取雄厚资金,一再融资。但是,融资是有策略的,要循序渐进,最忌一口吃成胖子。图2-7 创业融资的三大原则

为什么创业者总是倾向于融更多的资金,我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创业者本身。经过近几年对诸多创业者的分析,我发现创业者急于融资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是创业者对企业估值过高。很多创业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过于乐观,却忘了这一切目前还只是空想。估值其实并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学问,创业者可以参考类似的企业,通过对比,针对自己的企业得出一个合理的估值。企业要发展,就要迈出第一步,先吃第一口饭,再考虑吃第二口饭。先融得急需的资金,再考虑下一步的融资。

二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创业融资难度大,创业者总希望资金一步到位。然而在创业阶段,企业的价值并未明朗,尤其是未来的价值,筹集的资金过多必然会稀释创业者的股权。有些创业者在下次融资前,才发现企业的股权所剩不多。

所以,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融资时,一定要沉住气,抑制资本诱惑,尽量少融些钱,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暴饮暴食”只会导致企业“消化不良”。

事实上,创业企业在第一次获得融资之后,通常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在下次企业估值将会更高。这个条件就是企业基本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和第一位投资人所约定的业绩计划和收益 ,企业发展趋势良好。

北大红杉曾辅助一家创业企业融资,为了帮助该企业成功融资并获得升值,我为这家企业设计了5轮融资。

这家企业先后进行了5轮融资(A、B、C、D、E),融资数额由A轮到E轮逐渐增加,融资的时间周期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即周期越来越长。价值增值方面:每一轮的融资都有相应的增值部分,早期投资人都有获益。每一轮的投资人都是从这样的增值中获得收益的。而企业的价值在每轮融资中也逐步提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快速提高。

这家企业的价值在每轮融资后都得到了提升,为了让大家清晰地看出该企业每轮融资后的升值情况,下面我用一张表格来说明(见表2-1)。表2-1 某企业融资进程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的估值一直在上升,这就是多次融资的好处。当然企业融资并不一定需要5轮,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融资的次数并不是固定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企业融资两轮就够了,有的企业则需要融资六七轮。不管企业进行几轮融资,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要留出与企业一同成长的时间,踏踏实实地一步步提升企业的价值。

如果说这家企业A轮融资就融到足够多的资金,提前把5轮融资的钱都融到了会怎样呢?

一是A轮融资过多,远远多于企业所能消化的资金量。要融到这么多的资金,企业需要付出很高的融资成本或股权被稀释得厉害。

二是A轮融资时,投资人投入如此多的资金,那么B轮融资时,下一位投资人该如何投资?很可能根本找不到投资者,因为利润微薄或无利可图。即使B轮有投资人投资,也不过是和A轮的价格差不多,这样在A轮和B轮之间几乎无升值空间。当投资不能获利时,谁还会投资呢?何况还是如此庞大的资金量。

所以,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融资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企业的现状和价值,小步快跑,层层推进,只有这样,企业和投资人才能实现双赢。保持控股权原则:防止大权旁落

我认为融资过度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创业者对企业失去控股权。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很多创业者至今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很多创业者看来,只要能拿到融资,控股权可要可不要,以至于为企业以后的经营埋下了隐患。所以,创业者在融资时,一定要遵循的一大原则就是保持控股权。

所谓控股权,就是创业者(也可称创始人)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能起到绝对的影响力。创业者之所以要保持企业的控股权,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要知道,很多创业者在创立企业时除了想挣钱以外,还投入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但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愿意为你的企业投资,纯粹是为了赚钱。

正因如此,投资人在向你投资时,经常会提出以下4项特殊要求(见图2-8)。图2-8 投资人经常会提出的4项特殊要求

在这几个问题上,创业者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保持对企业的控股权。就拿回购股份来说,如果最后企业的盈利没有达到和投资人的“对赌条件”,创业者就要连本带息回购股份。这对于历经艰难创业、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企业者来说,如同签订了“卖身契”。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企业的控制权就会花落别家,而你多年辛苦的打拼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创业者创立企业可能仅仅为了赚钱,所以在融资的过程中会将眼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控股权。例如,2017年7月18日,国内第一家C2C模式的二手电商平台人人车,出让控股权换取2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滴滴出行。也就是说,自此以后,滴滴出行获得了人人车的控股权。

或许,人人车获得滴滴出行的投资和控股后,会一改之前的衰落局面而继续存活下来,但原来的创始团队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被投资方掌控的创业企业,很难保持创业初心。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不管当初创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在融资的过程中,我们都不能丢掉对企业的控股权。关于融资过程中的控股权,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创业者参考。

保持绝对的控股权

在融资的过程中,创业者要把握住企业的绝对控股权,而不是相对控股权。如果投资人对于这点表示异议,我建议创业者可以放弃这次融资。或是以一个较好的价钱将现在的企业全部转让,然后自己再重敲锣鼓另开张。

分段融资,将股权逐步摊薄

创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绝对的控股权,可以采用分段融资方式,将股权逐步摊薄。这样的融资方式,一来融资容易成功,二来创业者也可以确保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且只要成功融资一次,就可以实现一次股权的溢价和升值。

最后,我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你的企业占据了技术优势,在融资的过程中你就占据了主动地位,只要你不放弃控股权,一般情况下投资方不会拿到的。但如果你的企业在技术或知识产权方面不具备任何优势,这时一味地坚持企业的控股权其实也没太大的益处。所以,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融资时,既要遵循保持控股权的融资原则,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把握最佳融资时机原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创业者要想融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融资时机不对会阻碍融资的顺利进行。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过早融资,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大,市场空间小,会造成资金闲置;过晚融资,则会造成投资机会丧失,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

因此,创业者在融资时还要遵循的一大原则:把握最佳的融资时机,即企业用最小的成本实现融资,并使融资得到较高收益。

创业者把握融资时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见图2-9)。图2-9 创业者融资的时机

要在企业状态最好时融资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企业尚处于初创阶段或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并且还没有核心竞争力时,你的业绩很难达到投资人的要求,这时并不是融资的好时机。投资人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便会保持观望态度。

反之,当你的企业有了小阶段提升,有了能够盈利的项目时,此时便是最好的融资时机。这时你的企业往往会很快地吸引投资人的目光。即使你的企业还处于初创阶段,只要具备高成长潜力,就很容易融资成功。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些成功企业家说“要在企业状态最好时融资”的原因。

关注金融环境,果断决策

创业者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各种利率、汇率等金融信息,当有利好信息时,投资人倾向于投资获利。若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且上升趋势明显,大多数投资人都会投资合适的项目,以便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创业者要合理分析和预测对融资有影响的各种有利或不利信息,以及未来的趋势,这就要求创业者做融资决策时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寻求最佳的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把握融资时机的关键

把握融资时机是融资成功的诀窍之一。把握融资时机除了要关注以上两个因素,还要考虑企业自身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对创业者的影响较大,融资需求源自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孤立地看待,要从整体来看,尤其是在时机选择上。要把握融资时机,创业者要思考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见表2-2)。表2-2 把握融资时机的关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莎士比亚曾说:“好花盛开时,就应采摘。”融资也是如此,创业者要在合适的时机登上融资这趟列车,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创业梦想,让企业实现“高飞”。2.3 融资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作为创业者,如果你的愿景是让你的企业估值达到10亿元,那么在你开疆拓土的道路上一定不能让“弹药”断掉。融资虽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在决定融资时,创业者应该慎之又慎。融资需要策略,而不是融得越多越好,尤其是生死攸关的早期融资。

北大红杉每年进行的项目不少于100起,通过观察过往几年近千次的融资,我发现,有的创业者因为准备充分,善于进行融资布局,为企业前行之路攒下了足够的“弹药”;有的创业者缺乏长远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阶段把握不精准,在融资时冒失前进,从而导致融资失败,让企业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我希望与大家聊聊高效融资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让大家在融资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只待融资的“东风”吹过来,不要成为“越努力越让人心疼”的那个人。图2-10 融资前,创业者要明确的4个问题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早期融资时,快速拿到钱最重要。要想快速拿到钱,创业者在融资前,应该思考几个问题。只有把以下几个问题问清楚(见图2-10),创业者方能开拓前路,迎来更辉煌的未来。问题一:你为什么要融资

创业者融资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钱。然而,关于“为何缺钱”这一问题的答案,创业者却很少有真知灼见的。通常来说,创业融资无非有以下三大目的(见图2-11)。图2-11 创业融资的三大目的

企业要生存

虽然说如今是创业的时代,但“人人都可以创业”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创业成功”,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出现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的状况,有的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这时,要想让企业生存下去,创业者就必须进行融资,这样才能解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存活下来。

企业要发展

当企业经历几年的生存磨难完成起步后,就到了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资金就成了发展的重要瓶颈。实时融资,无疑能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企业高速发展。

企业要扩张

在市场经济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企业要占领市场,与竞争对手拼个死活,进军国际市场,这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企业出现资金不足,市场的“大门”就会关闭,这就是现代商业经营残酷的现实。所以,创业企业要想企业不断扩张,发展壮大,就必须融资,获得充足的资金。

总之,在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处处都需要钱,如引进技术、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并购重组和对外投资等。一句话,企业要谋求发展,就离不开融资。融资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又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资金,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问题二:你需要多少钱

大多数创业者在融资时最先想到这一问题:“我能融到多少钱?”但是一旦问他们想要多少钱时,他们往往算不清楚,只知道越多越好,能多一点是一点。还有一些创业者看到身边的朋友拿了多少资金,就认为投资人也可以给自己投资这么多资金。我必须提醒广大创业者: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融资思维。

某家互联网企业成立不久,由于创业者自身努力,该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创业者决定融资600万元。对于这家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来说,600万元无疑是笔大数目,融资后,企业上下都非常期待企业的进一步扩张。

然而仅仅过了6个月,该企业就倒闭了。其原因在于:一半的融资都用于员工的额外津贴、福利等,员工过于乐观,失去了以往严谨、踏实、认真、高效的工作作风。后来企业进行扩张,但对风险评估不够谨慎,导致资金链断裂,致使企业倒闭。

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企业需要资金,就好比饿肚子的人需要食物。点餐时,饿肚子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食量选择食物,如果很饥饿,那所点的食物可能会多些;如果不是很饿,则可能只点份粥,此时就算服务员一再向他推荐招牌菜,他也不会再点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再点只会造成食物浪费。同样的,融资也是如此,过多的融资会让企业“胀死”。

当你确定企业融资的目的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你需要多少钱。融资融的钱越多,风险往往就越大。所以,创业者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融资方式对融资金额做一个规划。

总体来说,创业者确定融资金额的方法有以下3种(见图2-12)。图2-12 创业者确定融资金额的3种方法

预测资金需要量

预测资金需要量即创业者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对需要的资金进行分析、推测,推算出企业需要多少资金额,然后减去企业现在的资金额,剩下的就是你需要融资的资金额。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企业需要的资金数是一个很难精确推算出来的数字。为了让创业者合理推算出融资的资金额,我向大家推荐两种预测融资金额的方法。

第一种是因素分析法。创业者以企业经营项目的基期年度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要求进行分析,推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所需的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需求=日常资金占用×(1+预期销售增加率)×(1+预期资金周转变动率)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比较简单,创业者推算起来比较容易,非常适合资金用量小且经营品种复杂的企业。

第二种是销售百分比法。创业者根据企业销售增长与资产增长之间的关系,预测企业未来的资金需要量。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创业者在运用销售百分比法时,必须假设某些资产和负债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一旦有关因素发生变动,不能满足某些假设条件,就会使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资金需求产生偏差,引起错误的融资决策。其基本公式为:

外部融资需求=增加的资金-增加的经营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最佳现金持有量

不管是什么企业,其账户上都会有一个留存现金。现金持有量过多会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现金持有量不足,会加大企业的运营风险。所以,创业应该根据实际经营需要,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创业者在推算融资金额时,可以参考这一数据,合理确定融资金额。

确定企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创业者需要考虑企业经营的以下三大需求(见图2-13)。图2-13 最佳现金持有量三大影响因素

总资产报酬率

创业者什么时间需要融资,需要多少资金,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具体分析。企业的资金利用充足,利润大,进行融资的需求就相对较小,当然融资效果也更好。这就涉及“总资产报酬率”的分析计算,总资产报酬率又称“基本获利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越高,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问题三:你要如何融资

创业在融资时,不仅要考虑融资多少,还要考虑如何融资,也就是确定融资结构。所谓融资结构,即企业通过不同融资方式融得的资金的有机搭配以及各种资金所占的比例。

总体来说,创业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融资方式融资(见图2-14)。

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哪种方式对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最有利?这是很多创业者在进行融资时都要考虑的问题。对此,我认为美国经济学家梅耶提出的“啄食顺序原则”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很好的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