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南捷径六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0:34:40

点击下载

作者:徐春甫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学指南捷径六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医学指南捷径六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导读

明·徐春甫《医学指南捷径六书》(以下简称《捷径六书》)(1586年),为普及性医学丛书。全书共6卷,按阴、阳、风、雨、晦、明6字名集。卷各一书,即每卷(集)分别独立成书,计有《内经正脉》《雷公四要纲领发微》《病机药性歌赋》《诸证要方歌括》《二十四方》《评秘济世三十六方》。徐春甫乃明代著名医家,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与精深的理论修养。该丛书内容虽然浅近,但却非常实用,充分表述了徐氏的许多临床诊疗见解。所以,此书既适合于初学医者作入门的参考书,也适合于久行医者作临床参考之用。

为了广大读者能更为方便地阅读学习此书,特将六书的内容特点及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述,遵编辑先生所嘱,姑称之为“导读”。

1.《内经正脉》

该子书论脉学。书名“内经”与“正脉”,是表明其中脉论是以《内经》为本的正统脉学。书中将常见脉学问题分别赋予标题,依次罗列。其中既有《内经》中的脉学基本理论问题,也有后世诸家脉学精论及诸多临床实用脉学问题。《内经》的脉学理论包括“《内经》气口诊候”“《内经》三部九候脉法”“四时脉候”等。诸家脉论主要采自《脉经》,也包括宋·庞安常、元·滑寿等医家的脉论。该书论脉以26脉为准,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洪、细、长、短、紧、缓、促、结、代、牢、弦、革、芤、微、弱、动、伏、濡。其内容中的脉察六字(上、下、来、去、至、止),脉明表里虚实、二十六脉主病、统属脉法候病、脉分三部主病、脉病逆顺、脉法部位表里虚实主病提纲等等,都比较切合实用。然该子书也大谈“南北政脉不应”,未免虚玄。

该集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述而不作居多,少有作者自己的临床运用脉诊的心得。

2.《雷公四要纲领发微》

该子书为中医基础知识入门。所谓“四要”,指诊脉、审证、治要、处方,也就是涉及临床的诊脉、辨证、立法、处方四大关键问题。至于雷公,并无实指。明代人崇尚雷公,无论炮制、脉学,都好拉扯上黄帝时臣雷公。

所谓“纲领”,是指整个医学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阴阳、表里、荣卫、三焦、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十二官等人体生理知识,也包括组方、用药等问题。作者强调,学医先要熟谙人身的基本生理知识。临证则重在诊脉、审证、治要(即各种主要治法)、处方。然后设“《内经》《灵枢》纂要”一节,摘取其中关于诊脉、藏象等原文。其后则为临证审表里,以及各种常见的药性歌诀等。其中的“病机略”一节,很少见于他书。

该集采用四言歌诀体裁,讲述诸病病机及治法,乃为方便童蒙而设。本子书内容简要,歌诀甚多,浅近易诵,但新见解不多。

3.《病机药性歌赋》

该子书全为歌诀体裁,主要内容为“病机歌”“药性赋”。“病机歌”中将中风、伤风、痛风、伤寒、伤暑等70多种病证的病机、辨证、治法编为七言歌诀。这些歌诀大多简明扼要,介绍诸证临床诊治的要紧之处。例如:“心痛候:心痛须分久与新,暴婴寒气必须温(理中加萸、桂、良姜)。若还痛久多成郁,郁久因而作热蒸(栀子仁汤)。大实痛时难以按(沉香化滞丸),按之痛减是虚论(六君子汤)。但凡蛊痛能多食,脉涩须知死血因(玄胡索、牡丹皮、郁金之属)。真痛在心无药治,讹将胃脘当心疼。”

短短5联诗句,就将“心痛”(胃脘痛)的寒、热、虚、实、郁、死血等不同病因病机及鉴别要点介绍得一清二楚。最后还点明真正的心痛在当时是难以救治的,一般说的心疼就是胃脘痛。

该子书在“病机歌”之后穿插了“五运六气要略歌”“六气司天在泉主病歌”,接着就是本子书的另一重要内容“药性赋”。该赋分寒药性治(72药)、平药性赋(41药)、温药性治(45药)、热药性治(24药)4类,共介绍182味药物的主要功用,内容非常简要。例如:“人参:益元气以补三焦,肺火颇忌;生津液而止烦渴,热嗽休求。黄芪:补元气而卫表虚,并收虚汗;退火热而实腠理,内托须谋。陈皮:去白消痰理气,留白补胃和中。白术:健脾补胃,君枳实乃消膨妙药;止泻行湿,佐黄芩为安孕良图。”

该子书的病机、药性歌诀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尤其适合初学医者。由于这些歌诀并非抄袭前人著作,可以理解为此乃徐氏根据本人经验所编,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4.《诸证要方歌括》

该子书也是歌诀体裁,按病分门,计43门。每门列举要方若干首(从2首到35首不等),共计276方。每方的歌诀长短不一,但以四句七言为多见。也有的方歌只有寥寥两句。其歌诀的长短取决于能否用最少的字,说清楚该方的组成与作用。例如“喘门”中的两首方歌为:“苏子降气汤(七味,治气急喘嗽,不安卧):苏子降气汤,陈皮厚朴制。半夏与前胡,当归甘草继。定喘汤:定喘原来有妙方,麻黄桑杏草芩良。冬花白果同苏子,半夏先宜制用姜。”

该子书只列方歌,除偶或附出小字注外,大多不谈辨证,所以要与前面的“病机歌”结合起来学习或诵读,可能效果会更好。

5.《二十四方》

该子书本卷原又名“医家关键二十四方治法捷径”。其中经常提到的二十四方,实际上是二十四剂。这里的“剂”也不是药剂学里的剂型,而是24类各具功效的方剂分类法。《捷径六书》除总序外,唯独在该子书中有专门的序跋,可见它完全具备独立成书的条件。徐春甫在该卷序中,提到他的撰书目的:“方书丛出数千百家,汗牛充栋,观者如望海之茫然。方愈多而治愈舛,何也?即一门一证,群方百种,益浩繁无约,四顾无隅,万径千蹊,莫知所适……而欲活人之司命,济人于疾苦,得乎《汤液本草》大约十剂,简而易知,易而易从,余不自惴而益之,为二十四方。俾初学及乡村僻野,所乏明医,藉此而推求之,或亦少为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可见该子书是将方剂由博返约加以归类,而使之便于学习与掌握的一种形式。徐春甫这24剂的来源主要有:见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的“十剂”,金代刘完素的“七方十剂”,徐春甫将之合起来,再加简略,而成本子书的24剂。这24剂又与一年有24个节气对应起来。名目如下: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调、和、解、利、寒温、水、火、平、夺、安、缓、淡、清。其中前十项即古老的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后16剂是作者综合各家之分类以后做出的新归纳。

在上述24剂的分类下,除宣剂之外,其他每剂仅列举一方,共计26方。每方分别详细列举适应证、方剂组成,以及颇为详细的加减法。也就是说,该书的24剂下的26方,大致可以看成是26首主方。通过对这些主要方剂的加减,可以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运用主方加减,以适应基本病因相同、兼症不同的各种病证,是明代及其以后常见的现象。徐春甫的24方,实际就是不同主治大法的24剂主方。

本卷最后一部分是“二十四剂药方歌括”,即将前面24剂型主方编为歌诀,以便记诵。从徐氏对24剂主方先详后约的表述方式,可以窥知徐氏对掌握临床主方的重视。该子书之后有其弟子汪腾蛟跋,汪氏在跋中说:“医方之浩繁,而用之者苦无要……如涉海无津。于是徐老师出所集二十四方以示小子,受而细阅之。”可见这是徐氏授徒的教本。汪氏认为这24方“何其简易,详而且明,诚为医家之纲领也,视昔之约方而未尽法者不侔矣”。在汪氏看来,这样将“方”与“法”紧密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作为医家临床用药的纲领。

6.《评秘济世三十六方》

该子书是《捷径六书》最后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子书。该子书前有徐春甫的一则总评,其中提到他“业医五十余年,积久频验”。他反对保密医方,因此只要他遇到秘方,总是用高价买来,再将此秘方刻印,公诸于世。这在以个体为行医单元的古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那时候,秘方往往是取效、致富的捷径。徐氏讲述了两个靠秘方发财的例子:“京师吴柳泉者,制黄连紫金膏一药,点热眼极有效。海内寓京师者,无不求赎,日获数金,辄成富室。盖方药贵精不贵多,从可知矣。

余先族人名第者,病泻痢久之,诸药罔效。人传与香连丸加肉蔻,数服病愈如割。后自制以售人,凡病脾胃湿热腹痛泻痢者,一二剂即愈,自此著名。今子孙世藉此方,以供衣食。”

为了求得秘方,徐氏“每厚赂求之,用梓以公天下”。他认为“医不必禁秘,但能体仁。精制一方,名出便可……而亦不必以多方为贵”。

对于药方,徐氏的观点是求精不求多,如果能“精制一方”,就可以“救贫于世世,胜如积金以遗子孙”。对方剂组成,徐氏认为以简为贵,“药味简而取效愈速,药品多则气味不纯,鲜有效验”。正因为徐氏有这样的思想,所以他将平生所得最有效果的36方集中贡献于世。《评秘济世三十六方》收方36首,另有补遗经验方4首,合计40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徐氏自家效方(眉批作“保元堂方”,10首):大健脾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连丸、斑龙百补丸、八珍益母丸、固本肾气丸、琥珀安神丸、宁嗽琼玉散、加味左金丸、四神消积丸。

诸家名方(20首):即保和丸、驻车丸、参苓散、牛黄清心丸、清气化痰丸(和剂局方)、天王补心丹(道藏经方)、明目益肾还睛丸(启微方)、启阳固精丸、木香槟榔丸(圣惠方)、壮阳固齿散(兵部集方)、奇效肥儿方(幼幼方)、脾泻丸(东垣方)、四神治痢丸(经验良方)、秘验止久泻痢丸(本事方)、上清丸(永类方)、沉香滚痰丸(王隐君方)、沉香至珍丸、十全抱龙丸(百一方)、竹沥导痰丸(丹溪方)、神应万灵膏(奇效方)。

秘传方(5首):秘验血崩丸、秘验带下丸、仙灵酒、定痛太乙膏、内传瘰疬丸。

经验方(3首):明目紫金膏、仙方点白还玄丹、内消瘰疬丸。

来源不明方(2首):金花明目丸、应效酒。

以上诸方之下,详细介绍方剂组成、制备及服用法,并加以评论。最后是一药店仿单,上书“新安徐氏:保元堂”某某方,后列主治、服法用量等。与一般药店的药目相比,这部分内容最有特色的是评论。例如保元堂的“大健脾养胃丸”后有“评曰”:“人之有生,以脾胃为主。脾胃健盛,则恒无病。苟有六气七情,少可侵藉,则亦不药而自愈矣。脾胃虚者,谷气少资,元气寝弱。稍有微劳,则不能胜而病矣。至于六气七情,少有所伤,则病甚而危矣。医不察其虚,顿加攻击之药,鲜有不伤正命而殒生也。余故首集大健脾丸,为医家之主药,人生之根本,不可须臾离也。余寓京师,惟藉此以著名。海内咸知,罔不求赎,缘治未病养生之要药也。”

从此评说,可以知道徐春甫重脾胃的学术见解,也可以知道这是徐氏借以出名的一个看家方。

该卷与众不同的是,36方的每一方之后,都有一广告式的牌记。如“香连丸”方后书:“新安徐氏保元堂制香连丸:和脾胃,除湿热,止泻痢,解宿醒,吐酸嘈杂腹痛,并治男子淋浊,女人带下。空心白水吞八十丸。”说明徐氏的“保元堂”,未必仅是一文人的堂号,而且是一家药店的名称。从这一角度来看,保元堂可能就是徐氏自己的药铺,出售自制的成药。而本子书所载的36方,也可以看成是药家的药目,实际上是徐春甫起家、看家的良方。徐春甫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太医院医官,他所集录并制备的这40首方剂,是遴选出来的效方,值得后人重视。

该子书每一方的体例大致是:方名、出处、方组、制法与剂型、服用法与剂量、徐春甫的评语。评语中讲述该方的适应证、组方意义解说、加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今仍以香连丸为例,以明各方体例:“香连丸【保元堂方】:川黄连(净一斤,切豆大,吴萸用汤泡,良久去汤,以湿萸同连闷过,方炒连,赤色去吴萸),广木香(四两),白芍药(四两,醋炒),平胃散(四两)。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米汤下百余丸。评曰:黄连去湿热,有厚肠胃之功。脾胃受饮食为水谷之海,每每湿热所伤,致有腹痛泻痢胀闷之证作矣。惟黄连、木香之苦辛,佐以芍药、平胃散调中和气,则腹痛泻痢自愈。其不嫌加味以宜方,有加肉蔻者,只宜久痢之人收涩之效矣。”

徐氏保元堂的香连丸,自然不同于《和剂局方》的香连丸。徐氏的先辈族人徐第,曾病泻痢日久,诸药罔效。后来有人让他吃香连丸加肉豆蔻,数服病愈。从此以后徐第就自制此药出售,对治疗脾胃湿热腹痛泻痢者非常有效。后来徐第的子孙就靠这个方子“以供衣食”。徐春甫受此启发,以《局方》香连丸为基础,再加白芍、平胃散,成为新组成的保元堂香连丸。

但必须指出的是,世易时移,该子书的40个方剂,也并非个个都值得信赖。例如该子书的“仙方点白还玄丹”,据说是“湖广李当该在京以此为秘,每传一人索谢仪数十金。此其原师方士至京传予,仅酧以五金,制之果效”。但从整个方剂的药物及使用方法来看,虽然可能有染黑发的作用,但其用法、日期及“永不白”之类的江湖语气,难以尽信。

总之,此书为徐春甫晚年所著,集中体现其一生行医的实际临床经验。从徐春甫中年所集的大部头医学丛书《医统正脉全书》到《捷径六书》,反映了他晚年由博返约、由人及己的学术取向。因此,可以说《捷径六书》最能简明精要地反映徐春甫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使更多读者能够得睹此书,笔者以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指南本”为底本,综合各版的优势,将全书点校出版,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张志斌2014年10月于北京

校注说明

一、本书的底本情况(含作者、成书年代、卷次、版本、收藏地点等),以及校勘诸书所依据的资料名称,见书后“校后记”。

二、本书采用横排、简体,现代标点。由于版式的变更,原书竖排时为显示文字位置而用的“右”“左”字样,均统一改为“上”“下”,不另出注。

三、原底本中的双行小字,今统一改为单行,字号较正文小一号。

四、本书目录原分散在各卷正文之前,现将各卷目录汇集到书前,形成总目录。凡目录与正文有出入时,一般依据正文实际内容,调整目录,并加注说明。如目录正确而正文有误,可据目录订正正文,并出注说明。本书卷之四略有特殊,目录中每门标题后跟有本门所载方剂数量,而正文则每门标题前有“第×”之序号,现保持原样,不作改动。

五、本书对原书内容不删节、不改编,尽力保持原书面貌。但原书一些与内容无关的文字(如“××书卷第×终”之类),或在校后记中可以反映的内容(如附在目录、书尾等处的“××年××堂刊刻”之类),则径删,不出注。但原书初版所附的徐氏家店药单,因能反映当时徐春甫家族的用药情况,予以保留。

六、本书校勘时,凡底本不误而校本有误者,不出注。底本引文虽有化裁,但文理通顺,意义无实质性改变者,不改不注。唯引文改变原意时,方据情酌改,或仍存其旧,均加校记。

七、凡底本的异体字、俗写字,或笔画有差错残缺,或明显笔误,均径改作正体字,一般不出注。但在某些人名、书名、方药名中,间有采用异体字者,则需酌情核定。或存或改,均在该字首次出现时予以注明。字形(或字音)相似,意义各别,然在句中又皆可通,如经考订选其中之一,则加校注说明。

八、原书的古今字、通假字,一般不加改动,以存原貌。避讳字如不影响意义理解,一般不改。但在一书之中,同样意义的文句中,用字不一(如“藏”“脏”之类),原则上按今通行字统一改正。

九、凡属难字、冷僻字、异读字,以及某些典故、术语,酌情加以注释。

十、本书遇医书,药名、穴位名等书写不规范,属于误名(如药物“防风”误写为“防丰”、“黄耆”误写为“黄蓍”之类)及异写者(如“黄耆”与“黄芪”、“旋覆花”与“旋复花”之类)径改为正名,或按今通行正名统一。

十一、凡底本中的序、跋、题记等全部保留,顺序为序文在前,目录随后。

十二、由于原书之文字图若按现代版式重排,可能导致左右错误,故均用原图并保留繁体图注,不另排。序

夫医,仁术也,生死托焉。精则活人,弗精则毙人,故贵专贵讲。贵专,然后心手相应,百发百利,术斯精而仁斯溥。晚近学者不务讲修,专以奇方搏名寓内,稍侥尺寸之利,遂自满足,嗟嗟!先圣仁术果若是乎?不佞业医五十余年,未敢欺罔。恒思学之不工,误人性命之托。且于先时裒集《医统》百卷,梓行海内,稍为全书。又集《捷径六书》,便于初学。是亦博而约之之意。评定二十四方、三十六方,乃日用秘验,应手取效,济急扶倾,夺奇奏捷之家兵也。计以遗厥子孙,无心就梓,不佞老矣,以此起家矣。复思先圣贤制方发秘,期以寿国寿民。不佞何人也,敢以此自秘而逆先圣贤?庸是付之梓人,公诸天下,俾医业者,体慈仁心,济度无量,则人己兼成,物我两利。不佞一念恻隐,藉此以不朽云。新都七十四叟朱紫里人东皋书卷之一阴集 《内经》正脉

明·东臬 徐春甫 著

后学 男 良名 正

太学生 孙 本诚 校

金陵门人 顾胤祥 校脉诀要辨

脉自《内经》已下,历周、秦、汉,鲜有得其旨绪者。至晋王叔和氏以脉鸣时,撰有《脉经》,可谓详切。惜其谬以大小肠候之两寸,致有后人乘讹集为《脉诀》,遂致《脉经》几隐晦也。至宋庞安常氏始得经意,而有人迎气口之辨。嗣后论脉,未能或之先也。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脉其可以弗辨乎哉?夫脉之部候尺寸必本乎《内经》,《内经》为轩岐贲典之书,贯彻天人,该博义理,不可以毫发差也。夫何六朝高阳生,窃叔和之名,撰为《脉诀》。以左心小肠、右肺大肠同部位,致使后学乐从,讹承惑固而罔知觉。蔡西山、戴同父氏,力为之辨,而辨之未尽辨也。右尺命门三焦并无经脏可候之理,由辨而知其非者,仅千百之一二。大小肠候之两寸,就以王氏《脉经》,诚为妄谬,又况《脉诀》之妄以诬人乎?分以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夫何为也?以表言之,则实脉非表也;以里言之,则迟脉非里也;而道更不知为何道也。此其所以为妄者一也。又以脉状图之以示人,而弦脉固可图也,而数脉、迟脉、促脉、结脉皆以至数为状,而可以图之乎?此其为妄者二也。夫以言而传之者,亦下学之事耳。上达者,以神领,以心悟,而后得其妙焉。彼以左寸心与小肠同候,不知其祖述何圣,抑不知其祖述何经,既不祖述,必据以理之可准、义之可通,而固可宗。以理言之,则大小肠皆居下部之地,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谓理之可准乎?抑义之可通乎?又谓左寸浮以候小肠之脉,设只单浮,则心脉无矣。经曰:心脉绝死不治。心脉可以一日无乎?予逆推其小肠配于左寸之误也,彼盖因夫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表里,误移于寸口,合而诊之;其大肠配于右寸之误也,因夫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误移于寸口,合而候之。殊不知经络相为表里,诊候自有异同,《内经》以心配膻中、肺配胸中,以肝配膈,以脾配胃,两尺外以候肾、内候腹中。大肠、小肠、膀胱三腑尽属腹中下部之位,故三部寸关尺之配诊,则各因其脏腑之位焉,何常泥于经络而候之也。况且命门并无经脏,三焦亦非一腑,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原夫大小肠,居小腹之下部,今而逆候寸口之上部,恶乎?宜乎?经络表里,部位诊候,各有所属,岂容强合以乱经位?此其为妄者三也。吾之浮以候表,主于外,心部之表候者,目眦汗腠之所属也;沉以候里,主于内,心部之里候者,精神气血之所属也。又谓女人与男子脉相反悖,致后人有以左尺候心、右尺候肺者。殊不知男女之异者不过气血之少异、尺寸之强弱耳,五脏六腑定位,固亦可以异乎?此其为妄者四也。予其容已弗辨乎哉?今述《内经》脉候统属诊法,质疑刊误以正其非。君子观之,当自觉矣。《内经》气口诊候《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此气口通,谓两手而言之,非独指一右手也。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五脏六腑气口成寸图《内经》三部九候脉法《三部九候论篇》: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王注: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动应于手;在鼻孔下两旁,近于巨髎之分,动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于手;在耳前陷中者,动应于手。在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中部地,手阳明也谷之分,动应于手;在掌后兑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中部人,手少阴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大冲之分;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大溪之分,动应于手;在鱼腹越筋门下部人,足太阴也直五里,箕门之分,沉取,动应于手。候胃气者当取足胕之上,冲阳之分,动应于手。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季肋在肋骨之下,带脉上一寸《脉要精微篇》曰:尺内两旁,则季肋也八分,是其候也。两尺脉也,两尺外候肾部,内候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腹里,大小肠、膀胱腑俱在中也。两关部也,《经》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曰:膈为中,集血之原也;两寸部也,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经》曰:胸为上焦气之原也;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是为气海。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此结上文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胻足中事也总言之也。

此《内经》寸关尺三部候法。至《难经》脉诀易之,以大小肠配于心肺,而此竟鲜有能究之者。然则三部孰有准于是哉?今世言脉之三部则是而其内外之候法。若非心谷汪先生《质疑》之著,其孰从而知之?《质疑》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属阳;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属阴。上至者自后而进于前,阳生于阴也;下至者自前而退于后,阴生于阳也。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细而分之,如两尺内外,前后两旁之交,犹夫季肋之位,界腰腹以分内外者也。两尺前之半部以候肾,附腰脊之阳位者;两尺后之半部以候腹,少之阴位者。自尺而附上为关:在左,则前以候肝之居于左肋近背之阳位,后以候膈之当胃口之阴位者;在右,则前以候胃之近脊之阳位,后以候脾之居于右肋近腹之阴位者。又上自关而附上为寸:在右,则肺居上右之阳位,胸中居膻中穴上之阴位也。故于兹前后分而候之。至若“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云者,则申上意而概言之也。以自关中溢寸,候胸至头之事,以自关中尽尺,候脐至足之事,则承上意而广言之也。此其为尺寸前后内外之候也。夫心、肝、脾、肺俱各一候,惟肾一脏而当两尺之候,何哉?此阳一阴二之理也。夫心、肝、脾、肺居于膈上阳位,其数奇,故各一形一候。惟肾居于膈下阴位,其数偶,故形如豇豆,两枚对附腰脊之右左,而分候两尺,此水润下之理也。《脉经》及刊误并以两尺候肾者得此意也。《难经》《脉诀》乃以左尺候肾属水,右尺候手厥阴,配之命门少阳三焦相火,失之矣。夫命门者,铜人以背脊十四椎下一穴谓之命门。据此内无正脏,外无正经,何以例部?且手厥阴经之脏,命名不一。有以心包络言者,有以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言者,有以代心主病言者,有以两肾静水动火言者,皆无稽之言也。考之《金匮真言篇》曰: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此以十二脏而配十二经,则手厥阴一经无脏之可配矣。考之《灵兰秘典篇》岐伯对黄帝十二脏之问,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观此膻中足十二脏之数,以备十二官之用。然则配手厥阴之经者不在膻中欤。诚以膻中乃心前空虚之处,与心同志为喜,喜笑者,火之司也。则知司火以为心火之相应者也,常藏氤氲之气。《灵枢》谓之“宗气”,又谓之“气海”。其气之余,淫于胸之上焦,由肺布于一身,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经》谓“少火生气”是也。苟一失常,则外暑内热而燔灼脏腑,谓之“相火”、“龙火”,《经》谓“壮火食气”是也。是知膻中者,手厥阴心主相火之脏也。故本文以配心脏君火分外内而同候左寸,此火炎上之理也。原手厥阴之经起于胸中,络之三焦,由腋上行臂手之内,终于手之中指。然经与脏俱值身之上部,当候于寸而以右尺候之可乎?又三焦者,手少阴之腑,上下通焉者也。《灵枢》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以胸为上焦气之原也,膈为中焦血之原也,腹为下焦水之原也,位分不同而主治亦异。此本文所以有胸、膈、腹中之异候。原手少阳之经起手无名指端,行肘臂外,循肩上头,一支下络膻中,属于胸、膈、腹之三焦,则非下焦之可得而专者。而专以右尺候之可乎?且腑不及胆者何也?则于肝寄之矣。腑不及小肠、大肠、膀胱者何也?于腹中统之矣。抑是三腑者,皆居腹之下,宜以两尺后半部而分左右候之。小肠从心例左,大肠从肺例右,膀胱与小肠相通而同其候则是也。《难经》等书舍其脏腑高低,拘之外经表里,以左寸候心、小肠,右寸候肺、大肠,则非也。考之《枢要》等书,亦多以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今以经候前后、外内之法言之,常诊一部之中,上下之至,软滑应时合位者,谓之中和之脉,为平;前后上下之至,有太过不及、失时反位者,谓反常之脉,为病。然必察上至、下至、脉状同异而分统属之候。盖因属之五行,气同则合上升,惟水润下,气异俱有升降以分阴阳。故上下之至同者,以统断之。寸关病在前候,两尺病在后候。上下之至异者,以属断之。上至病在前候,下至病在后候。上下互见,和乖和上,平而乖病也。上下相同,同中之有异者,主异君之候而为病也。上下相同,强弱之有尤者,主尤者之候为病也。涩、滑、长、短、洪、细、芤、迟八脉,有之大法,统属兼审,浮沉虚实阴阳溢覆。浮以候表,通主皮毛、经脉、头项、腰脊、肢节、筋肉之属也;沉以候里,通主脏腑、骨髓、咽喉、二便之属也。虚者不及,以为痒、麻、痿、泄之证也;实者太过,以为胀、壅、疼、秘之证也。上至为阳,以候上升之病也;下至为阴,以候下降之病也。上至出部为溢,下至出部为覆,所候同前。且以涩之,不及一脉。例如:【两尺前之上至】此肾之所候也。诊得浮涩主耳聋。盖肾藏精而寄窍于耳,耳得肾之精气上荣而能聪听。今浮而涩,为肾不足,不能上荣于耳,则耳聋矣。沉涩主腰痛。盖肾附脊而外候于腰,腰得肾之精气内滋而能转摇。今沉而涩,为肾不足,不能内滋于腰,则腰痛矣。【左尺后之下至】此腹中小肠膀胱之所候也。浮涩主足膝冷麻。盖腹中下焦之位也,阳气不足不能外温足膝,故足膝为之冷麻矣。沉涩,男主遗精,女主带下。腹中水精之经也,阳气不足,不能内固前阴,故精带而滑下矣。【右尺后之下至】此腹中大肠之所候也。浮涩与上同断。沉涩主大便难。腹中为大肠之原也,大肠本多气多血之经,今沉而涩,为大肠气血不足,则气滞血燥而大便难矣。【左关前之上至】以候肝。浮涩则主肝血不能上荣而目昏,沉涩则主肝气内郁而肋胀。【左关后之下至】以候膈。浮涩则主中宫之湿,渗入囊中,故睾丸偏大兼急而为痛。沉涩则主中焦之气不能荣精于心肺,故滞于膈为胀,甚为痛也。【右关前之上至】浮涩主恶吐,沉涩主少食,此候胃阳以司纳受者也。【右关后之下至】浮涩主四肢恶寒,沉涩主饮食难化,此候脾阴以司运化者也。【右寸前之上至】所以候肺。浮涩主头痛。肺为气之脏也,其气宜充而不宜减。今浮兼涩,为肺之气不足,不能上充于头,故头无所滋禀而为虚痛耳。沉涩主痰滞。肺为气之脏也,其气宜利而不宜滞。今沉兼涩,为肺之气不利,着而为痰,或由痰遏肺窍而为咳嗽耳。【右寸后之下至】所以候胸中。浮涩主两膺刺痛。两膺俱胸之旁也,今浮兼涩,为胸中之气不足,不能外充两膺,故两膺气滞而刺痛耳。沉涩主短气。胸为上焦气之原也,今沉兼涩,为胸中之气不足,不能给肺之输送,故气短而不相续耳夫。【心候诸左寸前之上至】浮涩主头眩,以心血不能外荣于头,故火因之扇动而头眩耳。沉涩主虚汗,以心血不足,则火因之内蒸而为汗耳。【膻中候诸左寸后之下至】浮涩主两臑恶寒。臑乃膻中手厥阴经过之分也,外经气不足,则腠理失卫,邪因外袭,故近臑之处恶寒耳。沉涩主惊。膻中,宗气之脏也,膻中之气不足,则大耗心血,神不内守,故惊悸不宁耳。此举涩脉以见例,余可类推矣。诊候有三

上古诊法有三者:其一诊十二经动脉,分天、地、人,三部九候以调虚实;其二以喉旁人迎与手寸口参诊,取四时,若引绳大小齐等曰平,偏盛曰病;其三独取气口,分关尺外内以候脏腑吉凶。今废其二,惟气口之诊行于世,而且失其要妙矣。《内经》三部诊候图统属诊法脉状奇偶

求脉之状,奇偶而已。奇者,单求;偶者,对举。单求,无配代劳之类;对举,反证浮表沉里。

浮脉 浮,体泛泛皮毛之位,轻按便得,漂木之义。

沉脉 沉,轻按无,重乃应指,深按有力,犹石沉水。

迟脉 迟,脉来徐,呼吸三至。

数脉 数,脉来亟,呼吸六至。

滑脉 滑,体圆净,往来流利,荷上水珠,圆神不倚。

涩脉 澁,又名濇,迟短蹇滞,来急去散,至至带止,三五不调,刮竹相似。

实脉 实,能克实,举按有力。

虚脉 虚,乃空虚,举按无力。

洪脉 洪者,倍常大而满指。

细脉 细者,减常一线之比。

紧脉 紧者,紧急,坚而转指,如转索状,则弦有力。

缓脉 缓谓纵缓,中软不急,如丝在经,则弦无力。

长脉 长为修长,如弦之直,越于本部,两头出指。

短脉 短为短缩,不及本位,喻之如龟,缩头藏尾。

促脉 促为催促,数中暂止。

结脉 结为交结,迟中暂止。

代脉 代为更代,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至止数有常,非暂之比。

牢脉 牢本坚牢,沉弦大实,不上不下,牢守其位。

革脉 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按鼓皮,内虚外急。

弦脉 弦如琴弦,初中末直,其来挺然,而不转指。

动脉 动乃摇动,短滑数备,上下不分,连动中位。

散脉 散者不敛,浮而满指,按则分散而不团聚,亦类解索,散有或二条三条而至者。无统纪三按者,言浮中沉也,

伏脉 伏为埋伏,骨外筋里,三按俱无推筋而取。

芤脉 芤乃草名,浮大无力,因按而知,中空旁实。

濡脉 濡者不坚,浮大无力,按随指下,减去头尾。

微脉 微为微眇,较细不及,似有似无,蛛丝相类。

弱脉 弱软沉细,比虚不及,全无起伏,扶持不起。诸脉主病歌

浮风虚暑滑多痰,实壅弦劳迟主寒。

洪数热多芤失血,涩为血少缓肤顽。

紧疼沉重濡多汗,促结伏皆痰郁看。

短是气虚长是积,动惊牢弱骨疼酸。

革崩半产细伤湿,散为气耗代将亡。庞安常脉论

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凡平人之脉,人迎大于春夏,寸口大于秋冬。何谓人迎?喉旁取之,《内经》所谓别于阳者也。越人不尽取诸穴之脉,但取手太阴之行,度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而得关格之脉。然不先求喉手引绳之义,则昧尺寸阴阳关格之所起。寸口倍于尺则上鱼际而为溢,故言溢者寸倍尺,极矣。溢之脉,一名外关,一名内格,一名阴乘之脉。曰外关者,自关以上外脉也,阴拒阳而出,故曰外格。阴主于寸动于尺,今自关已上溢于鱼际,而关以后脉伏行,是为阴壮乘阳而阳竭。阳竭则死,脉有是者死矣。此所谓寸口四倍于人迎,为关阴之脉者也。关已后脉,当一寸而沉。过者谓人中倍寸口,至三倍则入寸而为覆,故言寸者。尺倍寸,极矣。得之脉,一名内关,一名外格,一名乘阳之脉。内关者,关已下内脉也;外格者,阳拒阴而内入也;阳生于阴,尺动于寸,今自关已下覆入尺泽,而关以下脉伏行则为阳亢乘阴,而阴竭亦死,脉有是者死矣。此所谓人迎四倍于寸口为格阳之脉也。《经》曰:人迎与寸口皆盛,过四倍则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天地之精气而死。所谓关格者,覆溢是也。虽然独覆独溢,闻补泻以主之。尺部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二盛,泻足太阴,补足少阴;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皆二泻而一补之。四盛则三极导之以针,当尽取少阳、太阴、阳明之穴。脉弱者取三阳于足,脉数者取于手少阳。二当补于阴,一至寸而反之。脉有九候者,寓浮沉于寸关尺也。且越人不取十二经者穴,直以二经配合于手太阴,行度自尺至寸。九分之位复分三部,部中有浮中沉以配天地人也。又曰:中风木、伤寒金、湿水、热火。温病起于湿,湿则土病,土病而诸脏受害,其本生于金木水火四脏之变也。阳浮阴微为风湿,阳数阴实为温毒,阳濡阴急为湿温,阴阳俱盛为温疟。其治也,风温取足厥阴木,手少阳火;温毒专取少阴火;伤寒取手太阴金,手少阴火;湿温取足少阴水。乡人皆为我能与伤寒语,我察伤寒与四温变,辨其疑似而不可乱也。故定阴阳于喉手配覆溢于寸尺,寓九候于浮沉,分四温于伤寒。此皆扁鹊略闻其端,而余参以《内经》诸书,可究而得其张治史方说,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焉。持脉总论

帝曰:诊法何如?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三五,定死生之分。是故诊脉有道,虚静为保。遇仓卒病患不在此论。但自澄神,静虚调息,凝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由方,始按寸尺别浮沉。复视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又如室女尼姑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疾,三四岁者呼吸之间,脉当七至,而鄙夫常人时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人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则顺,女人右脉大则顺。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上为关,得其关位,然后齐下名、食二指。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竟消息之,下竟消息之;推而外之消息之,推而内之消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一一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涩、迟、疾,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察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下之医也。脉分三部五脏

脉有三部,曰寸,曰关,曰尺。寸部法天,关部法人,尺部法地。寸部候上,自胸膈、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脾胃、肝胆皆在中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胻、足也,大肠、小肠、膀胱皆在下也。皆《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而理势之所不容间也。其候岂不易验哉?脉有七诊九候

七诊者,诊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也。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焉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汗腠之属也。沉以候里,脏腑、二便、骨髓之属也。中者无过不及,非表非里而无疾之可议中焉。所谓天下之正道者也,反此者病。滑氏脉诊三要

诊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脉伏于内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取之,其脉应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慝之脉也,六部皆然。脉察六字

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为脉之神机也。不明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毛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脉明表里虚实

表、里、虚、实四字,脉之纲也。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于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肺之间,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留于脏腑之间,不能消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贼之气实,由正气之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正气,实者泻邪气。《内经》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神门命门人迎辨《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又曰:气口者,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化于气口。盖以气口包括五脏六腑之总名也。此气口之所为寸口,而人迎、命门、神门之脉又各有其经也。气口成寸之位,乌可以容三脉之紊?而三脉自有本位,岂可以容牵合也哉?《脉要精微篇》有“尺而附上”,“上附上”之分。自是三部寸关尺之议本于此也。《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愚尝考之《内经》,人迎诊候乃是阳明胃脉,位在结喉两旁动脉是也。《灵枢·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纲目》释谓:气口脉在两手掌后,手太阴之脉也。人迎脉在结喉两旁,足阳明之脉也。盖谓胃为六腑之源,故与气口配诊,以知疾病之端。庞安常论之详矣,兹不复赘。考之神门脉,《内经》有曰:神门绝,死不治。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穴,在掌后侧寸之分,与大渊相对。《脉经》谓两手尺前为神门,误也。又以右尺为命门,抑常考之。命门在督脉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与脐相对,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肾虽属水,而实有相火寓于其中。太极所谓动者静之基,则是静而生水者,本也。动而挟火者,标也。虞天民谓:命门像门枨闑司开阖之象性。其静而阖,涵养乎一阴之真水;动而开,鼓舞乎龙雷之相火。水为常而火为变也。可谓深得命门相火之旨者矣。王氏牵合以配三焦之过,而遂失其大经。弊延后世,无复觉焉。予自业医,问师心谷汪先生,首以此语。初尚未知深契沉潜,于兹二十余年,方有定见。渊乎至哉,经义昭然,但学者不加察耳。传弊日久,乘讹弗觉。今骤语之而不入也,故著脉诀辩,妄以救之。惟其厘革故习,以沐新盘,端有仗于同志君子。人迎神门脉图命门脉图四时脉候《玉机真脏篇》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胠满。

春以胃气为本。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夏以胃气为本。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曰毛,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夹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出血,下闻病音。

秋以胃气为本。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胃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沉而搏,曰石,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脊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冬以胃气为本。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脾脉来如鸡践地,和柔相离。其来如水之流,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长夏以胃气为本。胃惟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洪大,名曰逆四时也。

凡脉顺四时者,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中有和气,软滑而长,乃是不病之人也。得病则易为治疗,盖从和气而生也,用法万痊。如气反脉逆,形气相失,名曰不可治。是形盛气虚,形虚气盛,故不可治也。凡人形气俱虚,安谷者过期而死,不安谷者不过期而死。安鸡峰方谷谓饮食且进,期是八节之气候也。二十六脉主病

浮脉主表证,为风、为虚、为暑。浮而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浮而数者,热也。浮数之脉应发热,反恶寒者,疮疽也。左寸浮,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左关浮,腹胀。左尺浮,膀胱风热,小便赤涩。右寸浮,伤风,喘咳清涕。右关浮,脾虚中满。右尺浮,风燥,下焦大肠秘结。

沉脉主里证,邪气在脏也。沉细为少气;沉滑为宿食;沉而迟者为痼冷,为寒气痛也。寸沉,胃中停冷饮。关沉,胁痛。尺沉,腰寒足痛。疮疽得沉脉,为邪气深也,难治,溃后稍可治。

迟脉主气血不足之证,为寒为虚。新病得之,则正气虚甚。久病得之,可治。寸迟,为气短。关迟,为脾胃虚寒,不食。尺迟,男子为肾虚便浊,妇子不月,总为脏寒泻泄,小腹痛,腰足重。

数主热,为火,为疮疽,为烦渴,为燥结。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燥。数脉见于无病之时,主有疮毒。寸数,头目之火。关数,为脾热口臭,胃火呕逆,目热,肝火所致。尺数,小便黄,大便秘。

滑脉主痰,气痰呕逆之证。妇人太阴脉滑,主有胎孕呕吐。平人脉滑以弱,是有胃气,无病。

涩脉主不足之证,为虚,为伤精,为败血,为耗气。寸涩,为阳虚头痛。关涩,为腹痛,脾气不运行,而饮食不化。尺涩,为脚寒,胻膝沉困,无力以行。女子脉涩,无孕,主血少。有孕,主胎痛。

虚为不足之脉。血气俱弱,为饮食少,为四肢倦,为自汗盗汗。寸虚为惊怖恍惚之证;关虚为脾胃不食;尺虚为肾水不足,精滑之病。

实为有余之脉。实脉主气壅,食积内痛,伏阳在内,燥粪狂言。平人脉大实,主有痢疾来,宜先下之。平人脉实者不病,病人脉实为气盛。《经》曰:邪气盛则实。久病脉实者,凶。疮疽人脉实者,急下之,以邪气在里故也。

洪脉主血实积热之证,为疮疡,为燥热,为火盛,为口干渴,大小便难。平人脉洪大,为病至,宜先清利之。

细脉为不足之证。为元气虚,为濡泻,为脱精,为骨痿、寒湿。痰火病人脉细数者,凶。

长脉主气有余。为内实,为身热有汗。伤寒得长脉,欲汗而自解也。长而缓者,百病皆愈。

短脉主气血不足。为内虚,为气短不足以息,为宿食壅滞,为胃气弱。短则气病,诸病脉短皆难治,为真气不足故也。

紧脉主邪气盛,为诸痛。浮紧身痛,可汗之。沉紧腹痛,可下之。紧亦主癖积,凡紧多是痛与积。

缓脉为胃气之脉,主安和无病。浮缓,为风邪,皮肤不仁。中缓,为胃气平和。凡病见缓脉,为不治自愈。诸病脉缓者,将愈,为胃气回也。

促脉为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也。为火炽,为痰塞,为怫郁,为血气不疏通。不已,为疮疡发癍疹。促,为阳盛故也,退者佳,不退者危。

结脉为阴盛而阳不能入也。为思虑过多,为脾气不足,为宿食积滞,为四肢不快,为气所妨。阴凝则结。

代脉为一脏之气,绝不能动,每至本脏一歇,而余脏代动。此为元气绝,为必死之人也。妊娠亦有代脉者,此必二月余之胎也。痛甚之脉得之者,不可准也。

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之名。牢为元气将绝者,凶。为气喘息促,为皮肤着肿,为七情六极。牢而疾,为发热。牢而迟,为发寒。迟疾不常,寒热往来。见牢脉者,危。

弦脉为邪盛。弦缓者,平脉也。弦紧者,痛也。弦脉主疟、主积。寸弦,为头痛。关弦,为胁痛、腹痛。尺弦,为疝痛。

革脉为不足。沉伏实,大如鼓皮曰革。革易常度也,为阴阳不交之否,为崩为陷。有妊为坠。为胀满,为下脱,为中风感湿之疹。

芤脉为不足,为失血。寸芤,主吐衄血病。关芤,呕血。尺芤,下血。

微脉为气血不足。久病人脉微,易治。平人脉微,为虚。微脉见者,可补益。寸微,心虚少气恶寒。关微,脾胃虚,食少,四肢乏力。尺微,为泄泻,少精,崩漏。

弱脉为气血不足。犹愈于微脉。弱脉见者,亦宜补。形气盛而脉弱者,危,不尔为殃,二脉皆不足也,为虚之甚。

动脉为神气不安,主惊恐悸怖。为脱血,虚劳。

伏脉为积癖,气不通畅。为宿食痞气。女人为癥瘕。为真气不行,邪气积伏。

濡脉为血气不足之证。为表虚多汗,气怯力乏。濡泻为伤湿。寸濡,惊悸。关濡,少食。尺濡,为泄下,元气虚惫。统属诊法候病知肺应皮毛,

候病所在,逐部诊视,合位应时,软滑者吉。合位:心应血脉,脾应肌肉,肝筋,肾骨之类是也。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四应时:季软滑是也。软滑,如《经》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也。病脉反之,大小独异。上下之至异同,候分统属为式。六部脉属五脏,应乎五行之气。气同如左寸主心,属火。气同则则合上达,惟水下趋。气异俱有阴阳升降之义合上炎,气异则分阴阳。右寸主肺,属金。气同则合上光,气异则分明暗。左关主肝,属木。气同则合土达,气异则分春秋。右关主脾,属土。气同则合上升,气异则分寒温。两尺主肾,属水。气同则合下流,气异则分溢覆。故脉前后状同,统候兼主其如左寸,前以候心,后候膻中。右寸,前以一。寸关病在前候,两尺病在后取候肺,后候胸中。左关,前候肝胆,后以候膈。右关,前以候胃,后候脾宫。两尺,前以候肾,后候腹中之类是也。前后之状异者,属候歧之为二。上至病在前同中候,下至病在后位,前后互现和乖。乖病和平,前后有异,异者

如上下之至俱弦,或弦兼涩,则取兼涩之候为病。病拟前后强弱相同,尤者之候。病及前阳后阴,候病阴降阳升。前溢、后覆,出部。升降仿此。洪细长短,濡芤滑涩,统中未详,属相出入,统属兼审。浮沉虚实:浮表,经脉、皮毛腠理、四肢百节、头面背膂;沉里,口舌、咽喉、骨髓、五脏六腑、大便小水。两旁外内亦分表里。侵外身热,侵内积《经》云: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滞是已。虚为不足,痒、麻、泻、痿。实为有余,胀、壅、痛、秘。统汪氏诊候常属变,法稽经旨,附以管窥,条陈大意。统 候

浮以候表,诸阳之位。浮实为邪,浮虚少气。浮盛按衰,里虚表实。浮有按无,无根之喻,平人寿夭,患者不起。心肺浮盛,风寒外郁。左关脉浮,腹胀溲涩。右关脉浮,胃虚停食。肝肾并浮,则为风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曰石水。水

沉以候里,诸阴之位。沉实为积,沉虚少气。寸沉气郁,尺沉本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位喘嗽。肺浮转陷,不吉。肝肾并沉,则为石水面目肿大,有热,或身体反肿,而或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皆曰风水。

迟为阴盛,气血凝泣。迟实为疼,迟虚寒滞。消中夏月,沉迟俱忌。寸迟少气,尺血不给。

数为阳盛,气血燔灼。数实为热,数虚为躁。浮数有力,寒伤经络。浮数无力,伤风痰嗽。浮数振寒,或脉时数,身有痛处,皆主痈作。沉数有力,实火内烁。沉数无力,虚劳为恶。杂病初逢,多宜补药。病退数存,未足为乐。数退证危,真元以脱。数按不鼓,虚寒相搏。微数禁灸,洪数为火,乍数乍疏,魂归岱岳。细数而虚,虚劳阴弱。兼沉骨蒸,兼浮喘作。加之嗽汗喉疼俱恶,数候多凶,匀健犹可,惟宜小儿、伤寒、孕、疟。左寸数兮,恶吐头疼。数紧头痛,数虚口疮,数止肿毒,数健为狂。短数心痛,洪数心烦。右寸数兮,肺金大烁。数紧喉痛,数滑喘嗽。沉滑骨蒸,夏逢难保。左关数紧胁痛,数止多因怒过,数长浑身壮热,数弦则是肝火。右关数兮,口臭,浮数易饥易饱。左尺数而或止,俱主赤尿淋浊。数虚,下部生疮。右尺数临粪燥。

滑为血聚,为妊,为痰,宿食水饮,积热食溢。洪滑热痰,咳喘眩晕。一二部逢,女妊可决。但滑而散,三月之胎。短滑酒伤,或为水逆。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滑杂大小,霍乱吐泻。秋逢浮滑,见扶芴瘥。沉滑反时,逢冬水决。滑数痰多,肌消死例。左寸短滑尺涩,女人血崩。右尺和滑,为妊间滑,阻月。

涩为血少,败血,恶寒,滞下,遗精,泻利,汗泄。浮涩而短,肺之本体。浮涩恶寒,沉涩腹疼,紧数为瘅。弦涩少血,涩甚痰多,最难扶济。数更细涩,虚劳求决。寸涩尺弦,腹痛可决。寸脉浮数,尺涩,下利血清;沉弦细涩,腹疼阴证之例。

实为气壅,胀痛,呕吐。脉实而满,四逆头热,春秋为顺,冬夏为逆。左寸逢实,心热咽干;右寸逢实,气壅痰厥。左关腹胀肋疼,右关食难化克。左尺小便涩难,右尺热凝粪结。

虚为虚候,气血耗散,惊悸恍惚。倦痿汗出。虚大阳虚,病属内伤。夏虚伤暑,身热汗泄。轻按见虚,随位而别。左寸昏运,右寸下血。左关眼花,右关倦泄。左尺阴痿,右尺泻作。尺虚寸搏,血崩可决。肝肾并虚,则死不治。虚候宜补,右气左血。浮阳沉阴,尺寸仿例。

洪为热候,随宜而制。浮洪无力,虚火宜益;沉洪有力,实火宜泻。洪紧痈疽,洪长壮热。洪涩而弦,谓之三克。加以浮沉,随位而决。浮洪沉小,表强里怯。浮细沉洪,反推。洪转细兮,病退。砒伤,洪数暴吐。气弱,暮洪朝细,服药有效,脉形今昨细洪互变。老人六脉浮洪、两寸洪盛,俱逆;一部独洪,病推。少壮逢洪,可济。心微背痛而肺洪盛,左肋一点之疼。心肝浮沉洪,肩因提挈。肺脾浮洪沉涩,食少腹膨;浮细沉洪,睡中汗出。

细为少气不足之候。前细后大气短,前大后细脱血。六脉匀细,男平而女怀胎。洪细不调,病忌泻,兼厥逆。浮沉细,为气虚不足,偏宜虚怯。

紧为疼候。寒邪抟击,浮紧或涩兼之,俱属伤寒之始,无汗寒热,鼻干,头背俱疼强直。左寸浮紧伤寒,沉紧则为心气。右寸浮紧头疼,兼大痰鸣喘急,沉紧滑为咳痰,沉洪紧为喉痹。左关浮紧筋疼,沉紧肋疼寒郁。右关浮紧腹膨,沉紧腹疼吐食。尺逢浮紧胻痛,按涩则为耳闭。沉紧溲涩腹疼,细紧小肠疝气。

缓为风热,肤顽,痿痹。洪缓湿热,细缓寒湿。小儿风热,缓生急死。浮缓伤风,兼大同议,自汗,寒热而鼽,头背俱疼而急。寸逢浮缓,左右俱主伤风。左逢沉缓健忘,右为短气。左关浮缓风运,沉缓气虚。右关浮缓腹膨,沉缓少食,从容和缓为平。尺逢浮缓,足痿。左尺沉缓,溲频,月水多来。右尺沉缓,泄泻,肠风入胃。

长为气治,兼诸濡滑为平。心长神全,尺长期顺可卜。老逢长濡,寿悠,急为胃气不足。浮洪而长,颠狂热深。伤寒热长,阳明热伏。沉细而长为积,高下须分。左寸胸膈虚胀,右寸痰郁。左关肝气肋疼,右关则属脾胃。兼洪伤于肉荤,兼滑伤于酒水,兼涩鸡腐所伤,兼弦菜果之滞,兼濡酒伤则泻,兼急腹疼。左尺经水愆期,右尺疝气。

短为气虚,胀疼虚吐。上短下长,痛在头项。下短上充,清在腰足。

促为阳盛,为狂为怒。五积于中,脉因而阻。渐退则生,渐进不救。病后得之,幽期甚速。

结为阴盛,阳无所附。浮结四肢浮肿,沉结大便下红。一结一升,再结二升。浮沉结而侵内,多阴少阳为蛊。伤寒结代,心悸虚故。

代为气衰,其死可卜。宜于风家,痛极,妊妇。

牢为里实,胃气不足,肋痛疲劳,胀满气促。

革为虚寒,半产崩漏,虚泻失血,精气不固。暴病可生,久病命殂。

弦为气敛,痨疟,拘急,积饮,寒热,阴虚,冷痹。浮弦无力,外伤风邪。弦紧为寒,弦缓为湿,弦滑为痰,弦细少气。春病无弦,失主非宜。秋深弦盛,金虚木实。弦状多同,土逢木抑。弦急而散,杂病不吉。大抵十人九弦,兼之濡滑为胃,兼急则为疼痛,兼洪则为火炽。弦多胃少曰病,但弦无胃曰死。左浮弦涩,夏与秋逢为疟。按之即滑,热多寒少奚疑。弦兼洪盛,先宜解邪散热。右关虚弱,邪轻补剂方施。左浮弦濡,气虚脊痛。浮沉弦涩,痰盛荣亏。沉小弦涩,虚汗无分盗自。右洪弦急,阴虚火旺难医。左寸浮弦沉大,心气之痛。浮弦而大按涩,痫发如痴。右寸浮弦沉大,病因痰火所为。浮大虚为鼻窒。兼弦头痛有时。左关逢弦,顷审浮沉之异。浮阳沉阴,内寒外热之持。浮阴沉阳,寒热及之。右关浮弦,胸膨噫气。浮弦按涩,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