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3:44:32

点击下载

作者:柴铁劬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穴名解

针灸穴名解试读: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事物的“命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当名辨物”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腧穴名称的真正含义日渐被人淡忘。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可见,腧穴命名是建立在古人对穴位作用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是临床正确理解穴位,进而正确应用穴位的前提。药有药性、穴有穴性,正确理解穴名是掌握穴位作用的金钥匙。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广泛,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穴位特定的名称。有鉴于此,本书对人身361个十四经穴的命名逐一加以考证,每一穴均包括【别名】条列古今文献中该穴的所有名称;【定位】按国标注明定位,以方便对穴名的理解;【特点】说明穴位的特性,如五输穴、交会穴等;【主治】讲述临床应用范围;【来源】最早记载该穴的文献;【释词】详释穴位名称中每个词的词义,是穴名的文字学依据;【释义】结合文字学、医理,阐明其命名含义;【提要】阐述穴名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略引现代研究以资佐证。对穴名理解的真正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临床应用。

本书适合中医针灸工作者、对传统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科学技木文献山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木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含性科技山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自序

中国数千年儒家文化,乃一重视“名”的社会。万事万物古人非轻易给予其“名”。凡其“名”务必与其“实”相符。“名”“实”相符乃中国治学、为人之标准。《论语》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穴名亦然。

古人上观天文,七星纬曜,诸宿周旋;下观地理,群山巍峨,江河水涌波起;中悟人事,适天者以生,顺地者以长。顺应天地,人适得生长,其理至朴、至简却至真,惜吾辈未能深明其义。地有江河湖渎,人有正经奇经;天有诸星,人有诸穴。星者,精也,乃宇宙精微之粒子凝聚而成星;穴者,决也,乃地之水决出地面涌出之处也。

在人,穴乃气血输注之隙也。地之隙为地穴,人之隙名腧穴。此实为腧穴之所以为“输”、为“穴”之本义也。

吾名中有“劬”字,乃源于《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句也。哀哀,父母发自内心的凄怆、悲痛之声,缘因生我育我之劳也。劬,劳之甚也。吾祖名吾以“劬”,乃使吾铭记父母养育我之辛劳。吾每闻人呼“劬”,乃实为对已之鞭策也。吾子名“晟霖”,合柴姓,乃“此木成林”之意。“日”,阳光也。“晟”,本义阳光灿烂之谓也。“雨”,水也,水生木也。“霖”恰逢其时的喜雨也。“晟”“霖”实乃“此本成林”之必备条件也。观此可知,凡中国人之名皆有深义。惜岁月淹远,名存而义亡,义亡而忘其实质之意也。由此,穴名岂不值得深究乎?

吾辈临床选穴,常有困惑,肺经十一穴,中府治咳,云门亦治咳,其他九穴亦多能治咳嗽、气喘,何以别之?《内经》尚有言: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穴皆能治咳,何以别之?揭示穴位命名的含义,是深刻理解穴位作用的金钥匙。有鉴于此,余不揣鄙漏,而为是书。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柴铁劬2008年10月20日于羊城应远新居

第一章 督脉

一、督脉的经脉循行

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胞中),下出会阴,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

分支: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素问·骨空论》)

络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

二、督脉腧穴

1.长强【别名】橛骨、气之阴郄、穷骨、骶骨、厥骨、龟尾、尾翠骨、胸之阴郄、尾骶、气郄、龙虎穴、河车路、上天梯、尾闾、尾骨下穴、尾蛆骨、曹溪路、三分闾、朝天岭、骶上、脊骶端。【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特点】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交会穴。【主治】泄泻,便血,痔疾,脱肛,便秘,腰脊痛,痫证。现多用于癔病,腰神经痛等。图1 督脉循行示意图【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说文》:“长,久远也。”段注:“又为多余之长,度长之长。”陈基《裁衣曲》:“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强,有强盛意,《荀子·王制》:“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释义】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

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提要】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

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针刺兔长强穴,可使结肠内压升高时的紧张度明显下降,又可使结肠内压降低时的紧张度明显增高,有双向调节作用。

2.腰俞【别名】髓空、背解、腰户、腰柱、髓俞、髓府、背鲜。【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特点】属督脉。【主治】月经不调,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痔疾,痫证。【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缪刺论》。【释词】胁之下、胯之上为腰,居身之中。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变。输者,通达传送也。【释义】穴在脊椎第21椎节下间腰眼处,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经气注输之处也。《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本穴乃其外线循行之初步。由长强上行越过尾闾,透出荐骨之下,由此而上乃腰之分野,此处为腰之输气处,为全腰之俞。试将腰部扭转,本穴如户下枢轴(腰背督脉诸穴,皆具枢动能力,本穴居下代表全部),以功能而论,本穴能疏解腰部郁滞之气,故名腰俞。【提要】为腰的输气之所,主治腰髋疼痛、腰脊背不得回转等腰疾,有调肾气、强腰脊、明耳目之功。

凡腰疾之转运不利者,可以取此穴。他如沉滞委楚之症,则非所宜,当求其罹病之本也。本穴又与肾经沟通,腰部有疾,求之于肾,故俗称内肾为腰子,因之此穴又名腰户。养生家盘膝运腰时,以本穴为全腰柢础,左右前后反复盘旋,可使两肾生热,添命门之火。

3.腰阳关【别名】脊阳关。【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释义】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

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以别于膝之阳关。【提要】有调肾气、利腰膝、祛寒湿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中医认为大肠有燥粪,甚则症现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躁。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

现代研究证实,电针腰阳关所产生的镇痛作用,以神经生化观察,主要是通过激发下行抑制,对痛觉冲动在脊髓内的传递进行控制和影响。另据报道,针刺腰阳关对于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因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4.命门【别名】属累、精宫、竹杖。【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泄泻,完谷不化。【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说文》:“命,使也。”在此为生之极。门,为出入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

人身命门之处不一。以及此则以《难经·第三十六难》,谓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出入,神之所居,当脐后是也。”

道教名词,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体中心,范围包括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重要穴位。《玉历经》说: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道枢·黄庭篇》认为命门为性命之门,在脐下一寸三分,为下丹田。道教丹书多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呼吸之门、五脏六腑之本、人初生结胎之所,故称为命门。【释义】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横通肾脏之门户。【提要】为培元补肾、固精壮阳、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泄泻,完谷不化,带下。

问足少阴经行下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阳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出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行。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灵枢·根结》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乃是另一命门,非本穴也。

5.悬枢【别名】悬柱。【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腰脊强痛,泄泻,完谷不化。【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悬,通旋,旋转,悬起,为托空不着之处。枢,枢纽,枢要,通上连下为枢,为致动之机。【释义】穴当人身旋转枢要之处,物必悬而能旋,上身为下身旋转之所悬附,故人身之旋动必以腰椎为其枢纽。人当仰卧之时,腰脊处约有数寸悬空,可以探手通过。本穴适当此处之上端,两条膂脊之间,故名之以悬,而曰悬枢。小儿仰卧,悬空最显,老弱疲乏者悬空较微。【提要】有温补脾肾、强壮腰脊之功,治腰脊强直不得屈伸等症。

6.脊中【别名】神宗、脊俞、脊柱。【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胃脘痛,腹泻,黄疸,痫证,腰脊强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脊为椎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注:“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李白《大猎赋》:“或碎脑以折脊。”中,中央之义。【释义】脊柱共有21椎,本穴在11椎之下,适当其中,故名之。【提要】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黄疸,癫疾,痫证,腰脊强痛。与悬枢功用略同。《铜人》禁灸,灸之令人怄偻。因其处肌肤薄浅,易于深灼。髓灼则偻矣。

7.中枢【别名】无。【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胃脘痛,腰痛,脊强。【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释词】中,指方位而言。枢,有枢要之义。【释义】本穴位在脊椎第10椎节下间,近于脊柱中部,为躯体转动之枢纽,故以为名。与脊中、悬枢名义略同,功用亦同。其或取脊中之“中”字及悬枢之“枢”字,而名之为中枢也。【提要】有健脾利湿、清热止痛之功。现代研究报道,针刺中枢、神道、至阳,在X线钡餐透视下,可见食管蠕动减弱,并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

8.筋缩【别名】无。【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痫证,脊强,胃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筋,肉之力也。”为附着在骨上的韧带,引申为肌肉的通称。《荀子·非相》:“筋力百倍,百人之敌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筋骨劲强。”缩,《说文》:“缩,乱也。”纵放掣缩,乃乱之义,挛缩。【释义】穴在第9椎节下间,因其脉气与肝俞相通,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穴治瘈疭、脊强、天吊诸般抽搐筋挛之症,因名筋缩。【提要】有镇惊熄风,通利筋骨作用。能治筋脉挛缩、弛缓诸病,为肝俞之辅助穴。《金针梅花诗钞》筋缩条:“筋缩能教筋不缩。”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筋缩后发现细胞免疫水平随治疗次数逐渐升高,并可调整胃收缩功能。X线摄片证实,胃扭转患者针刺前胃呈虾状,大弯侧在上,小弯侧在下。针刺得气后,麻胀感达胃部,出现胃抽动、挛缩感。针刺20次后,X线摄片显示,胃大弯侧在下,小弯侧在上,使胃扭转解除。

9.至阳【别名】无。【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至,达也,又极也。《说文》:“至,鸟飞从高至地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庄子·至乐》:“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淮南子·时则》:“至阴□□,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广雅·释训》:“□□,风也。”“赫赫,明也。”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释义】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提要】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至阳、神道可使食管蠕动减弱,且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另据报道,用药物注射至阳可改善肝功能,降低黄疸指数。

10.灵台【别名】肺底。【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咳嗽,气喘,疔疮,背痛项强。【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灵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陆游《月下作》诗:“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台指居处,高台与号令之处。

灵台,古代国君有灵台之设,为君主宣德布政之地。《庄子·

庚桑楚》:“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晋·郭象注:“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道经则以心为灵台。喻为心神居住与行使职能之处。《庄子·庚桑楚》:“不可由于灵台。”《黄庭内景经》:“灵台盘固永不衰。”“灵台三寸五云居。”《内日用妙经》:“灵台无动谓之清,一念不起谓之净。”唐·刘禹锡诗《学阮公体三首》之三:“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宋·辛弃疾词《念奴娇·赠夏成玉》:“妙龄秀发,湛灵台一点,天然奇绝。”《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左传·僖十五年》:“乃含诸灵台。”《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后汉书·马融传》谓:“灵台乃望气之台也。”星名。《晋书·天文志》:“明堂西三星曰灵台。”【释义】本穴在第6椎下间,内应于心,喻该穴为心灵至尊之地,即中医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本穴内应神志。《庄子·桑庚楚篇》注文:“灵台者,心也。”凡属有关神志之病,可以取此。俾以加强感通之力,而调性灵之能,故喻本穴为灵台。【提要】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咳嗽,气喘,疔疮,背痛项强,以及心神疾患。《针灸大成》云:“禁针,可以多灸。”治气喘不得卧者,火到便愈,盖以兴奋其阳也。但虚人或多寒湿及精神不振者,宜之。

11.神道【别名】藏输、神通、冲道。【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健忘,惊悸,小儿惊痫,脊背强痛,咳喘。【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神,指精神;道为通道。意其为胸中之神气,又指道路。像其地位高显,如日如心也。《管子·枢言》:“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心之意也。谓其平齐心俞,下接灵台为心神出入之道路。【释义】心俞在椎之两侧,与心气相连,心神仗督阳之气而行,所经之道,名曰神道。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督脉之气,升而上通,行而直达。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喻此为心神通达之道路,主治恍惚、悲愁、心气不畅诸疾。《铜人》曰:“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因名神道。【提要】有宁心化痰、清热熄风之功,其治症,与灵台略同。顾名思义,知其功用专在神机,而非用于气化形质之为病者也。《针灸大成》禁针。

12.身柱【别名】尘气、智利毛、知利气、知利介。【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属督脉。【主治】咳嗽,气喘,痫证,腰脊强痛,疔疮。【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身,《说文》:“身,躬也。”《楚辞·国疡》:“首身离兮心不惩。”柱,指支持之楹柱。【释义】穴处为全身支柱之意。穴位上接巅顶,下通背腰,平齐两肩,两胛骨之间,如肩胛荷重的撑柱,居冲要之地,而有梁柱之用也,故名身柱。【提要】本穴有扶正祛邪、镇静安神之功。本穴所治,因脑力不足而眩晕,因中气不足而喘息,因心神衰弱而癫痫,因大气下陷而脱肛,均属正气先虚,则督阳之气升举无力,以致产生腰脊肩背诸痛。宜取本穴以兴奋之,使督气得充,正立直行,功同柢柱,诸症可愈矣。其能治风者,何也?本穴旁傍风门,与人体内热生风有关。故所治多属摇摆眩晕火极而生之风。若以治外侵之风,及湿滞作痛之疾,非其所宜。

现代研究报道,灸治有失眠症状的精神病患者的身柱、百会24秒后,脑电图显示α波出现显著增强,波幅增高,持续时间长,σ波略有减少。

13.陶道【别名】无。【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主治】脊强,头痛,疟疾,热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陶,《说文》:“陶,再成丘也,言丘上更有一丘也。”《尔雅·释丘》:“丘,再成为陶丘。”郝懿行义疏:“丘形重累似之。”陶即陶冶,引申为治疗,又陶指陶灶。《诗·大雅·绵》:“陶复陶兮。”陶陶,喜悦也。《诗·郑风·清人》:“驷介陶陶。”注:“陶陶,乐而自适之貌。”道,道路。【释义】本穴与任脉之璇玑,前后相应。璇玑在星象为北辰之枢。于此喻督经之气如羊角直升,缘身柱,上巅顶,下前额,循鼻入齿,衔接任脉下行,再缘督经循环不已。在古代观点,物体旋转最速者莫过于“陶钧”。《史记·邹阳传》谓:“独化于陶钧之上。”中国古代谈天地运行称为“运转鸿钧”,即天体运转,阴阳迭更之意也。本穴之取喻于“陶”者,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曰风门。有名医取陶道治眩晕极效,以其有调于人体大气循环也。又见有人用本穴治疟疾,亦本其斡旋大气之理,调解阴阳,使不偏盛也。考其所治诸症,均属全身疾患,如时疫、感冒、发热、恶寒、四肢无力、百节酸痛、烦满、瘛疭,惧皆有效。是其所关者大,所应者普也。譬如旱涝不均,得大气斡旋,则风雨调顺矣。故所治症多关整体,非仅限于局部也。故取譬陶钧之旋转,而名之以陶道。

陶钧:古法制造陶器之转盘机也。其机上设平板,下有机轮,踏动机轮,牵引上板平转,置陶泥于板上,工人以手楷而模之,泥坯随盘自转,可使随意光匀。凡诸盘碗盎盂,埏埴以为器者,皆取制如此。【提要】本穴通窍于上,主清热散风、扶正祛邪。所治之证多关整体,犹如陶冶,为火气所通之道。

临床研究证明,电针陶道、大椎穴治疗慢性气管炎不但能迅速减轻临床症状,而且对肺功能、心电图、免疫功能也有显著改善。

针刺陶道穴为主,治疗间日疟有显著疗效。针刺该穴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血清补体效价普遍升高,并且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可以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14.大椎【别名】百劳、大杼。【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特点】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主治】头项强痛,脊背强急,疟疾,热病,骨蒸潮热,咳嗽,气喘,感冒,癫痫。【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大,与小对言。脊节之谓椎,亦作焦。张介宾注:“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倾,后世作椎。”【释义】穴在第7颈椎下,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是处脊椎较其他脊骨稍大突起。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肘后》有:“大椎在项上大节高起者。”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提要】本穴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为督脉诸穴之在横膈以上者,调益阳气之总纲。又为督脉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故凡阴阳交争一方偏胜不得其平者,多取本穴以调之。

研究证明,针刺大椎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促进凝集素或溶血素以及抗体的产生,使凝集素、溶血素、抗体、补体效价普遍升高,白细胞数增加,并有明显的左移现象。艾灸或电针动物的大椎、足三里等穴,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弱刺激时更明显。在动物移植性实体瘤模型上艾灸大椎,连续14天后,处死动物,剥出肿瘤,结果表明对瘤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使瘤体的重量减少,提高带瘤机体的存活率。针刺大椎穴对肺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可使肺呼吸功能增强;针刺大椎穴对降低体温有着特异作用,且深刺法极显著地优于浅刺法,深刺大椎可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针灸大椎穴对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有双向调节作用。

15.哑门【别名】喑门、舌横、舌厌、舌根、厌舌、舌肿。【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特点】督脉、阳维脉交会穴。【主治】癫狂,痫证,聋哑,舌强不语,后头痛,项强,鼻衄。【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释词】瘖,《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后汉书·袁闳传》:“喑,不能言。”《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蹙、偏枯、握递。”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释义】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提要】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哑门、华盖穴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增加,尤哑门作用突出。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

16.风府【别名】舌本、鬼枕、鬼穴、曹溪、思枕、惺惺、鬼林。【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特点】督脉、阳维脉交会穴。【主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癔病,神经性头痛,感冒。【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风,即六淫之一,为百病之长。府,有聚会之义。【释义】风指阳邪,风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至。本穴在项后发际上1寸,大筋间宛宛中,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犹统领风穴之衙府,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卫气之所应也。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故名风府。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提要】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铜人》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

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

实验证明,针刺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对胃分泌功能有调整作用,针之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

针刺风府、哑门对脑出血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

17.脑户【别名】匝风、会额、合颅、仰风、会颅、迎风、西风。【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特点】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主治】头痛头重,眩晕,面赤目黄,瘿瘤,视神经炎。【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刺禁论》。【释词】脑,指脑髓。户,出入通行之处为户。【释义】此穴在风府上1.5寸,当枕外粗隆上方,督脉上头通脑,本穴为其入脑之门。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当由本穴透出下行也,因名脑户。【提要】有清热散风之功(针刺哑门、风府、脑户之穴时需慎之又慎,不宜深刺)。主治痫证,头晕,颈项强痛。《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素问》云:“刺脑户中脑立死。”

盖谓刺之过深,伤及脑髓也。总观本穴大意,针灸俱不相宜。按脑喜清凉,养生家按摩脑后兼以搓敲,能使头目清爽,乃由脑户穴放出头部郁热也。或问既然不宜针灸,又云能治头目癫痫等症,为针医者何以措手?答凡属针灸俱不宜之穴位,可用按摩法行之。譬如婴儿皮肉娇嫩,全身穴位均在禁例,故古圣创立推拿治法,专为小儿科设也。成人有畏灸畏针者及穴位之禁针禁灸者,均可按摩之。

18.强间【别名】大羽。【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特点】属督脉。【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直,心烦,失眠,癫狂,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强,《说文》:“弓有力也。”有强硬之义,通疆。《吕氏春秋·长攻》:“凡治乱存亡,安危疆弱,必有其遇,然后可成。”间乃间隙。【释义】穴当顶骨与枕骨人字缝之间,因骨质坚硬,穴在其间治头痛项强诸病。《外台》有:“主头痛如针刺,不可以动,项如拔,不可左右顾。”因名强间。【提要】有清神醒脑、舒筋活络之功,主治颈项强直,故而名之。少灸则无益,多灸则不宜,不如勿灸为佳。

19.后顶【别名】交冲。【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特点】属督脉。【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癫狂,痫症,精神分裂症,癔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后,指方位,与前相对。顶端为巅顶。《说文》:“顶,颠也”,即指头上最高部。【释义】穴当头顶之上,百会之后,前顶、后顶两穴一前一后,相对言之,主治后顶部诸疾,因名后顶。【提要】有清头散风之功,其所治症为颈项强急、额颅顶痛、偏头痛、恶风、目眩等。但前顶偏于治额,后顶偏于治项也。

20.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天蒲、巅上、岭上、泥丸宫、维会、涅丸宫、三阳、五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特点】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失眠,健忘,脱肛,阴挺,久泻。【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会,有会合之义。【释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

本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

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中医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明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提要】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

研究证实,针刺百会穴对血压有调整作用,有退热作用。脑电图检查,针刺百会穴可使大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波电位降低,脑电图形趋于规则化。动物实验提示,艾灸百会、肾俞,可升高白细胞、血清总补体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针刺前后差异明显(P<0.01)。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艾灸百会可降低尿素氮含量。

以放免分析技术观察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双向性影响基础上,主要倾向是孕酮和睾酮明显升高,雌二醇偏高。艾灸百会穴还有矫正胎位的效应。

21.前顶【别名】无。【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特点】属督脉。【主治】头晕,目眩,头顶痛,目赤,鼻炎,面赤肿,水肿,小儿惊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偏瘫。【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前,指方位,与后相对。顶,指头之最高处。【释义】与后顶相对,本穴当头顶之上,百会之前,故名之。【提要】有清神志、正厥逆作用,主治痫证,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等。治症略同后顶,只是前顶偏于治额,后顶偏于治项也。

22.囟会【别名】囟中、鬼门、天窗、顶门、囟门、囟上。【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特点】属督脉。【主治】头晕目眩,面赤肿痛,鼻渊,鼻鼽,鼻痔,鼻痈,鼻炎,鼻息肉,惊悸,嗜睡,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热病》。【释词】囟为巅项前之头骨。囟,囟门。囟与□同。《释名·释形体》:“□,峻也,所生高峻也。”会,聚会。【释义】此穴在冠状缝和矢状缝交界处,正当额骨与顶骨结合处,婴儿脑髓未满之时,头骨未合,及长则闭,穴当其处,故名之。【提要】有清头散风之功,8岁以下禁针。胎儿诸窍静闭,惟以脐吞吐母气,促动膈肌为之鼓荡,□处亦为之小颤,是为胎息,胎息为先天之气。迨既生之后,则鼻司呼吸,是为后天之气,而囟乃渐合。《铜人》谓八岁之后,乃可针。凡关头脑之病,以上各穴均可酌用。昔唐高宗患头胀目昏,诸医守至尊头上莫刺之戒,故治之不效,独秦鸣鹤取囟会放血立效。《大成)云:“刺百会出血,盖隐囟会云百会,以防粗工滥用有失也。愚以为凡制此穴须先扪之,觉有突突灼热,乃可刺之,血出亦易。扪之不热者勿刺,乃虚证也。后人多取上星穴以代之。”

23.上星【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特点】属督脉。【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淮南子·说山》:“是以能上之。”星者,精也。《颜氏家训·归心》:“星为万物之精。”《说文》:“万物之精,上为列星。”【释义】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提要】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

24.神庭【别名】天庭、发际。【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特点】督脉、足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释义】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

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

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提要】本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中风患者的神庭穴,观察发现可使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管襻清晰度改善,并且降低患肢的痛阈。

25.素髎【别名】面王、面正、鼻准、准头、面土。【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特点】属督脉。【主治】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糟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素为白色,髎,为骨隙之狭小者。《楚辞·九歌·少司命》:“绿叶兮素华”。《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杨上善曰:“白,肺色也。”【释义】圣而不王名曰素王,为孔子的尊称。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地小而位高,有素王之义,故又称面王、面正。《东坡志林·养生说》引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注谓:“静坐之际,双目微合,垂视鼻端,有些些白影之谓。”是素髎之名,亦与道家学说思想有关。【提要】有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之功,主治昏厥,鼻塞,鼻衄,鼻渊,酒糟鼻。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属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赤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

现代研究证实,素髎穴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针刺素髎穴可增强脑垂体后叶的功能,使休克患者血压回升。针刺动物的素髎、水沟、会阴点时,可引起呼吸即时性的加强。针刺素髎穴对血糖有调节作用,休克病人针后20分钟血糖上升,糖尿病病人针后血糖水平下降。在纤维胃镜检查中,针刺素髎穴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同时胃蠕动明显减弱,幽门呈较长时间开放。

26.人中【别名】水沟、鬼客厅、鬼市、鬼宫。【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特点】督脉、手足阳明交会穴。【主治】癫狂,痫证,脏躁,小儿惊风,中风昏迷,昏厥,牙关紧闭,口眼斜,面肿,腰脊强痛。现多用于虚脱,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晕船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水,指水液、涕水。沟,田间之水道曰沟。【释义】中医有“天食人以五气,天气通于鼻;地食人以五味,地气通于口”之说。该穴正当鼻下口上,亦天之下、地之上,取其人在其中,故名之。陈修园说:“人之鼻下口上,水沟穴,一名人中。取身居乎天地中之义也。”

养生家闭口藏舌,舌舐上颚,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本穴正当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金针梅花诗钞》:“水沟近鼻长流水。”

人中穴恰处鼻唇沟上1/3与中下2/3交界处,为何不居鼻唇沟之中?此一值得深思之处也。拙虑,穴居通天气之鼻与纳地气之口之间,主治神昏恰为天地之气不通之症。刺之则脉气通,天地得以交通,故神清矣。再者心居人身上1/3,人中与之遥对,心主神,神昏亦心之大症也亦现代黄金分割点之一例也。【提要】所谓通天气者,即吸则取之于天,呼则还之于天。籍人心肺鼓荡,膈肌升降,而作吐纳,是与天气作循环也,故亦喻胸廓为天。所谓通地气者,即饮食水谷动植等物,皆取之于地,入之于口,经胃肠消化吸收精华,排出便溺,仍还之于地,合于土壤,又复产生水谷动植物以供口腹。是与地气作循环也,故喻腹腔为地。人中之名,较水沟之名为雅,且显。故后世呼本穴当曰人中,而不言水沟。近今水沟之名,已受自然淘汰,而不常见用矣。又本穴为督脉与手阳明经左右交通之会,故治口眼斜。又以本穴在唇,故治唇动如虫行,又以手阳明之经,内属大肠,大肠吸收水分。本穴既为督脉与手阳明之会穴,故亦能治失水致燥而成之消渴症。

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该穴对呼吸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在呼吸周期的不同时刻针刺水沟穴,可产生不同效果:在吸气末期急刺,引起吸气动作加强;在呼气末期急刺,则引起呼气动作加强。水沟穴的抗休克作用已被实验和临床所证实。电针水沟可使失血性休克的动物血压上升,红细胞压积下降,白细胞增多,血浆皮质酮下降;减少休克所致受损心肌细胞数及受损面积,减轻受损程度;提高休克动物的抗损伤能力,延缓休克发展,降低死亡率。

针刺水沟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迅速改善昏迷、低血压以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全身血量分布。动物实验提示,针刺水沟对胃收缩频率和振幅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27.兑端【别名】兑骨、唇上端。【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特点】属督脉。【主治】口歪唇紧,齿龈痛,鼻塞,癫疾,昏厥。【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兑,八卦之一,通锐。《荀子·议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有锋芒义。兑,锐小也。《晏子春秋·内篇》:“兑上丰下,兑下丰上。”故锐骨,杨上善作兑骨。端,《说文》:“端,直也。”并有始、首之义。兑指口,说的意思,又洞穴也。《易》:“兑为泽,为口,为舌,为刚中外柔(寓唇柔齿刚之意)。”端,正也,绪也,又称事物之尽头为极端。【释义】穴在唇之上端,为督脉之气生发之处,又为督脉末端以其所处部位得名。鼻腔、口舌诸症及有碍发言之病,均可取之。【提要】系急救穴之一,有清热利湿作用。主治癫狂,齿龈肿痛,鼻渊。现代研究报道,单取兑端治疗癫痫发作和晕针疗效显著。

28.龈交【别名】无。【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特点】属督脉。【主治】牙龈肿痛,鼻渊,鼻衄,癫狂病,腰痛,项强。【来源】《灵枢·经脉》。【释词】龈,同“龂”,《说文》:“龈,啮也。”龂,齿本也,指齿根肉也。交,有交会之义。【释义】本穴适当口内门齿齿根部,为任督二脉与胃阳明经交会的地方,故名之。《灵枢·经脉》曰:“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循鼻入上齿中”。本穴有二,在上下门齿正中缝隙中,为唇系带与齿龈相结合处,唇齿相交之所,上者属督,下者属任。【提要】有清热利湿之功。

上下齿缝虽不连接,由于人中、承浆两会穴,手足阳明两经左之右,右之左(手阳明于人中交叉,上至鼻旁。足阳明于承浆交叉,上至额角)两经四线循口环唇,任督两脉之连系,由口角两旁之线,接引交会,而任督两端藉以相连也。简录《灵枢·经脉》原文2段如下:“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颊夹鼻孔。”“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观此两节经文,则任督相交一目了然矣。本穴功用主要为泻头部督脉之气,所治为口齿鼻目巅顶等处之疾,但不及于耳。

第二章 任脉

一、任脉的经脉循行

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络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灵枢·经脉》)

二、任脉腧穴

1.会阴【别名】屏翳、平翳、金门、海底、下极。【定位】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特点】任脉、督脉、冲脉交会穴。【主治】阴痒,小便不利,痔疾,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癫狂。【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相合聚结之处为会。阴,指阴部,在此指前后二阴。【释义】穴居两阴间,为任、督、冲三脉的起点。任脉总摄全身诸阴之脉,为阴脉之海,本穴当本经外循行之发端。冲脉为血海。《大成》载有:“两阴间,任督冲三脉所起,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冲由会阴而行足少阴。”因名会阴。图2 任脉循行示意图

又本穴在处,四翳如屏,故又名屏翳。屏翳之义,遮以蔽也。【提要】有醒神镇惊、通调二阴之功。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惊痫,二便不利,痔疾。

犹言诸阴之会也,穴在两股夹裆,两阴窍之间,故能治谷道、子宫、精室、阴器诸处之病。《铜人》云:可灸。《指微》云:禁针。其他针灸文献有言,凡幽僻掩遮之处,多禁针,皮肉浅薄之处,多禁灸。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会阴穴引起呼吸变化的阳性率为45%,并有一定特异性。针刺会阴、秩边等穴对先天性腰骶椎裂引起的排尿困难有一定疗效。

2.曲骨【别名】尿胞、回骨、屈骨、屈骨端。【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特点】任脉、足厥阴经交会穴。【主治】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疝气。现多用于膀胱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曲即弯曲,骨,指横骨。中医解剖上称耻骨联合为曲骨。【释义】横骨即今之耻骨,其骨弯曲,形同偃月,穴当耻骨上边正中,因名曲骨。耻骨上缘其形弯曲,古称为曲骨或屈骨。《素问·气府论》:“胃脘以下至横骨。”与足部京骨处京骨穴、束骨处束骨穴意同。【提要】系任脉与肝经之会穴,有通利小便、调经止痛之功。主治少腹胀满,遗尿,疝气,月经不调等证。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曲骨穴对膀胱张力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与手法有关。捻针时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上升;捻针停止时,膀胱变为松弛,内压下降。另据报道,针刺公孙、足三里可以有效地抑制宫缩,而针刺曲骨、秩边可使宫缩反应迅速上升。

3.中极【别名】气原、玉泉、气鱼、膀胱募。【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特点】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主治】遗尿,遗精,阳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频数,小便不通,小腹痛,阴挺,阴痒。现多用于肾炎,膀胱炎,盆腔炎,产后子宫神经痛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骨空论》。【释词】中,有方位之义,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与内部。极,指方位,又最也,与急通,有中正之义。《毛诗·周颂》:“莫匪尔极。”【释义】本穴内应胞宫、精室,二者为人体极内之所,犹屋室之堂奥;又居脐下4寸,当人体上下左右之中点,故以为名。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天地之上下四方曰六极。《庄子·天运》:“天有六极。”

而北极星乃天之中极,故北极一名天中。《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胸部之中心。《道经》以脐为中极,言其在腹部之中也。此则指其居于躯体之中正、中线之中央,犹如天中之有北极也。元气是人身的根本,脐下为人身元气藏聚最为重要之处。

本穴内应胞宫、精室。胞宫、精室为人体极内之处,犹房室之堂奥也,乃人体至中至极,故名中极。以外景观之,人体自顶至踵,全身长度,本穴当其折中,亦中极命名之一义也。治病同于曲骨。【提要】系膀胱之募穴,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在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情况下,针刺中极、关元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和交感神经抑制,从而导致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和内括约肌的松弛。针刺中极、曲骨穴,采用泻法,可使紧张的膀胱张力下降,而松弛的膀胱张力增高,对神经系统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有治疗作用。针刺中极、归来、血海穴,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的作用,可使继发性闭经的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动物实验也证实,针刺上述穴位,可见卵巢中间质细胞增生与肥大,卵泡腔扩大,周围多层颗粒细胞增殖,其中有新鲜黄体生成现象。同样,针刺中极、关元、大赫等穴也能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对男子性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疗效。

4.关元【别名】下纪、次门、三结交、丹田、大中极、关原、大海、溺水、大涃、昆仑、持枢、五城、产门、子处、血海、血室、下育、子宫、子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特点】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主治】遗尿,遗精,小便频数,小便不通,疝气,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产后出血,小腹痛,完谷不化,泄泻,脱肛,中风脱证。现多用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寒热病》。【释词】关,是闭藏之意。《周礼·地官》:“关,界上之门。”亦为枢机开合之关。元,气之始也。《易·乾》:“大哉乾元。”元气,天气也。《楚辞·守志》:“食元气兮长存。”《玉篇》引何休云:“元者,气也。”《黄庭中景经》:“方圆三寸名关元。”李注:“关元在脐下三寸,一名关明,一名液门。男子藏精之阁,女子藏胞之宫。”《申鉴》:“善养性者得其和,邻脐三寸谓之关。”均系指此而言。在此关指关藏,关闭,机关。

元,指元气。《春秋繁露·重政》:“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论衡·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旧唐书·柳公绰传》:“公度善摄生……或祈其术,曰:‘吾初元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尝温耳。’”【释义】本穴位居脐下3寸,正当丹田,是处为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呼吸之门,为全身脏腑、经络的根本,以其该处为人之根元,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以生养子息,合和阴阳之门户,《医经精义》云“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故名关元。“关”与“元”喻以重要之意。【提要】现代研究证实,刺灸关元氧摄取率明显降低,氧耗量明显增高,故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针灸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并具有抗癌作用。组织学观察,艾灸关元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可延长接种HAC(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艾灸关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免疫反应增强。艾灸关元,确能改善老年动物的免疫状态,提高免疫力,从而产生抗衰老作用,施灸后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指数稳定增加,动脉血每分钟氧运输指数和混和静脉血氧分压也呈相应增加。针刺关元、中极、大赫等穴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对男子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针刺家兔关元穴,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增加。

5.石门【别名】利机、精露、丹田、命门、端田、精宫、三焦募。【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特点】三焦募穴。【主治】腹痛,泄泻,水肿,疝气,尿闭,遗尿,闭经,带下,崩漏,产后出血。现多用于膀胱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石,坚也。指坚硬与不能生长谷物之处。石通实,不通。门,物之孔窍曰门,经气开阖之处。

石门,古地名。《左传·隐三年》:“盟于石门。”又山名,不能生长谷物的土地称为石田。《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故不能生育的女性称为石女。刺之有使人不孕之说,故名。【释义】《白虎通》谓:“门以闭藏自固也。”如深山蕴玉称为宝藏,储藏货财,大者称宝库,小者称石柜。人之子宫精室,犹蕴椟之藏也。穴在脐下2寸,以此为生命之本,丹田之地,当护之则坚固如石,有此封藏之闭,乃能蕴育种子,以待发生成长,故喻此表面穴位为“石门”,即犹石室之门也。【提要】系三焦之募穴,有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之功。本穴主治腹痛坚硬,大便闭结,经闭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等证,针之可愈。女子及孕妇慎用,可至绝子。《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

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堕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则本穴内应子宫、精室之义,更显然矣。又女子天阉,弥为石女,盖古人先得“石”字之义矣!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成年女性的石门穴,有很高的避孕率。动物实验观察,艾灸石门,未能受孕的雌性大鼠,其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并无明显变化,因此认为针灸的避孕作用是引起孕激素和雌激素的过剩分泌,并借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阻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而实现的。另有报道,针刺心脏病患者石门、心俞穴,可致心电图P-P间期延长,QRS波群变窄,Q-T间期缩短,T波增高、加宽。

6.气海【别名】脖胦、肓之原、丹田、下肓、气泽、季胦、下气海。【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特点】属任脉。【主治】腹痛,遗尿,遗精,阳痿,疝气,便秘,水肿,泄泻,痢疾,崩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产后出血,中风脱证,气喘。【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释词】气,为人体呼吸出入之息,指人身的元气与各种气病。海,广大深远之意。【释义】穴居脐下1.5寸,为先天元气之海。《针灸聚英》:“男子生气之海。”《医学入门》:“主一身气疾。”《灵枢·阴阳清浊》谓“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故《营卫生会》谓:“气出于下焦。”因此人身之生气出于脐下,充塞周身。《管子·心术》:“气者,身之充也。”充,塞也,无处不至也。《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乃是指膻中为上气海而言。上下相应,气有泉源,自然川流不息矣。按海字之义,又可喻为事物广泛,作无边无际解之。试观海水之化云升腾,降为雨露,即天地间之气化循环也。在人身凡属气息升降失调,其治皆以本穴为主。裴廷辅治一气逆患者,呃咯不休,先刺膻中,微取之,以开行气之路,再刺本穴,使引上逆之气下达脐下,立即生效。犹导川入海,则水不横逆矣。古人定膻中为气会者,盖以后天之气鼓荡于胸,以促脐下之气相与送迎,即老子之喻元气升降,犹橐萮也。《道藏》服元气法,略谓气海与两肾相属,肾属水,气与水互为子母。水在人身为阴,独阴不能升化,必须济之以阳。心属火,火在人身为阳。《书经·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合之人身阴阳不可偏盛。人之饮食、呼吸、寐寤、动静,只是调停自身水火而已。故养生家以心意之阳,下降肾宫,而温存以守之,则犹天日之阳下照江海。阴水得阳火之照射,则化气升腾,云行雨施,泽被大地。其于人身则正气流行,邪气自不干搅。视此水火升降,则知地天之所以为泰也。在医理上,亢热之症,得辛凉而汗解者,即水火交而得既济也。亦即《内经》:“身若燔炭,汗出而散”之义也。若稍涉辛温,则犹浇油救火矣,则其为败必可致也。王太仆谓:“寒之不寒,是为无水,热之不热,是为无火。”三复斯言,可发深悟。

养生家以动静调寒热,以寒热平水火,同此一理。宋代大儒邵康节,冬不炉,夏不扇,盖即深得此理,而善调自身水火者也。【提要】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之海。主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各类气证。存调补下焦、补肾益气、振阳固精之功。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根本。苟气海处不作吸引,则中气不能达于脐下。男子腹呼吸,全赖气海为之鼓荡,乃有吐纳也。养生家调息,绵绵若存动而愈出者,全在于此。故养生家以本穴为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又以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畅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故中医常云,气为血之帅。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气海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针刺实验性菌痢猴的气海、关元、足三里,与对照组比较,可使抗体提早产生,凝集效价提高。临床报道针刺急性菌痢患者的气海、天枢穴,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针后3天增高极显著。对垂体-肾上腺素功能有一定影响,浅刺温针气海、关元穴,可使尿17-羟类固醇含量增加,嗜酸性白细胞减少。针刺气海穴对肠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肾脏功能改善较明显,可使肾炎患者的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下降,这种效应一般可维持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隔姜灸气海穴,对精子缺乏症有效。

7.阴交【别名】少关、横户、少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特点】任脉、冲脉交会穴。【主治】腹胀,水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痒,产后出血,脐周痛。现多用于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难经·三十一难》。【释词】阴,指阴阳与阴经。交,指交会与交接。

道家丹田、命门之处不一:《黄庭中景经》谓“脐下一寸名丹田”,李注:“下丹田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交阴,一名命门,三焦右府之命也。”阴交似为从交阴转变而来。【释义】此穴为冲任肾三经之交会也。冲脉循足少阴上行,至本穴相平处,由任脉交叉互过,仍循肾脉上行,以至膈下,其上行冲贯之力尚不只膈下而止。女子至乳而乳房发,男子至口而髭癓须生。因冲任肾三脉俱属阴经,腹亦属阴,至此阴阳之气已相交接矣,故名阴交。又交者,聚也。三脉聚而交会也。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提要】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之功,宜灸不宜针。

8.神阙【别名】脐中、气舍、脐孔、气合、维会、命蒂。【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特点】属任脉。【主治】腹痛,肠鸣,中风脱证,脱肛,泄泻不止。现多用于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原称“脐中”,《外台秘要》始名“神阙”。【释词】神,指人之元神与脐神。《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苑·修文》:“神者,天地之本而万物之始也。”阙,宫阙,门观;《说文》:“门观也。”又同缺,空的意思。《释名·释宫室》:“阙在门两旁,中央缺然为道也。”

意为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黄庭内景经》注:“脐中为太乙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释义】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尚存。在内景接近大小二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惧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示显贵也。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穴当脐孔,脐为先天之结蒂,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为命蒂。【提要】针之有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主治水肿,肠鸣泄利,绕脐痛,脱肛,痫证。《甲乙经》卷三谓:“脐中,禁不可刺。”

神为一身主宰,应变无穷,即变化无极之意也。人苟无神,则全身无主,而成不知不觉之呆物矣。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凡属挥霍缭乱,有干神明之外感急证,本穴主之,但以灸熨为佳。按摩者,转运此穴,可以通畅矢气,消化水谷。《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

现代研究表明,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灸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9.水分【别名】中守、中管、分水。【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特点】属任脉。【主治】腹痛肠鸣,水肿,小便不通,泄泻。【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水,指水液,水气。分,指分别,分利。《说文》:“分,别也,从分从刀,刀以分别物也。”【释义】本穴位在脐上1寸,当小肠下口,是小肠分泌清浊的分水岭,《针灸聚英》:“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提要】有和中理气、分利水湿之功,水谷至此,清浊已分。故清浊不分、泄利者,收效甚捷。《金针梅花诗钞》:“水分要在能分水,清浊难分水病推。”但刺之勿深,防消水过甚也。《明堂》用灸。《资生经》亦以不针为是。

10.下脘【别名】下管。【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特点】任脉、足太阴经交会穴。【主治】胃脘痛,腹痛,肠鸣,饮食不化,呕吐,泄泻。【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四时气》。【释词】下,相对于上、中而言。脘,胃也。《说文》:“脘,胃府也。”脘,同管,音义并同,古人多互用,今皆作“脘”。受水谷曰脘,指胃府。《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为下脘。”《灵枢·上膈》:“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释义】本穴位当胃腑的下底大弯处,《类经图翼》:“当胃下口,小肠上口”,因名下脘。【提要】系任脉和脾经之会穴,有和中理气、降逆止呕之功。主治腹胀脘痛,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

本穴为本经与足太阴经之会穴。因足太阴经属脾络胃,由内循行之线与任脉连通也。凡胃病阴沉、下垂下陷之症,均宜取此。《千金方》:治反胃、食不消,先取此穴以开之,后取三里以泻之。《百症赋》取本穴和陷谷,治腹坚而止肠鸣。均以本穴能通胃底,而资以针道抑扬而通利之,故于阴滞之病得速效也。古人采穴配用,简捷灵便,宜其垂法后世也。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下脘穴对肠、胃功能有调整作用,使肠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正常。可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于正常化。针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以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为主穴,针灸治疗猴细菌性痢疾,可使白细胞总数和血浆中游离组胺含量均趋正常化;抗体可比对照组提早4天左右产生,抗体效价比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增加,细菌毒性、毒力显著降低乃至消失;针治48小时后,2/3实验动物粪便细菌培养即可转阴,第4天可全部转阴,而对照组在感染后的第12天仍为阳性。

11.建里【别名】无。【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特点】属任脉。【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水肿,食欲不振。现多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腹肌痉挛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建,筑也,置也;《说文》:“建立朝律也。”《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周易·比》:“先王以建万国”。树立谓之建,顺流而下亦谓之建。建又与健通。《史记·高帝纪》:“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里,居也,止也。《说文》:“里,居也。”《毛诗·郑风》:“将仲子兮,无踰我里。”里与裡通。《灵枢·胀论》:“胃之五窍者,闾里之门户也。”【释义】该穴在中脘下1寸,下脘上1寸,当水谷流入于胃里所由之处,而中焦之里气亦得以建立,脏腑因之而强健,故名之。【提要】有和中理气、消积化滞之功,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腹痛水肿。《内经》云:“胃有五窍者,间里门户也。”张景岳云:“咽、贲、幽、阑、魄”,五者皆胃气之所行也。本穴治腹暴痛、呃逆、不欲食、胸中苦闷等症。后人经验,兼取内关,用以安定闾里,通彻门户而和中也,不愈,则检取他穴,促使吐泻,以逐外邪。但愈后仍须补此,即安内重在善后也。凡属胃中不安之证,本穴皆可为力,俾以奠定闾里,而人得安居也。本穴名义,补意居多。

现代研究证实,在X线下观察,针刺建里、上脘等穴,可对胃下垂患者的胃张力有促进作用,即时性效应尤为显著。据报道,针刺本穴还可促进胃蠕动,增加胃肌收缩,解除幽门痉挛。

12.中脘【别名】上纪、胃脘、大仓、太仓、胃管、中管、胃募。【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特点】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经、小肠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主治】胃痛,腹胀,肠鸣,翻胃,吞酸,呕吐,泄泻,痢疾,黄疸,失眠。现多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释词】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释义】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提要】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刺激促进胃运动,强刺激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有治疗作用。艾灸中脘穴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

13.上脘【别名】上管、胃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特点】任脉、手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主治】胃痛,腹胀,翻胃,呕吐,痫证,失眠。【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四时气》。【释词】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释义】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提要】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针刺上脘等穴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针刺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脘、足三里等穴,可使胃液分泌增加,酸度增高。

14.巨阙【别名】巨缺、心募。【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特点】心募穴。【主治】心胸痛,心悸,翻胃,噎膈,泛酸,呕吐,癫狂,痫证。【来源】本穴最早见于《脉经》。【释词】巨,大也;阙,帝之宫庭。阙为内庭中正之门,俗称中门,又称仪门。古者贵家,门必有阙,所以饰门第,别尊卑也。

巨阙,越王勾践的宝剑名。汉·刘向《新序》:“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器也。”《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王曰:‘巨阙初成之时,吾坐于露坛之上,宫人有驾白鹿而过者,车奔鹿惊,吾引剑而指之,四驾上飞扬,不知其绝也;穿铜釜,绝铁砺,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释义】此穴在鸠尾下1寸,胸骨其形似剑,穴当其端,在胸骨剑突大凹陷之下方,内应腹膜,上应膈肌,为胸腹交关,分别清浊之格界,又为食管及动静脉上下通行之关隘,正当心之外围,为心之宫城,至尊之门,故喻名为巨阙。《针灸问对》:“心为一身之主,至贵不可犯……巨阙,心之宫城也。”【提要】为心之募穴,心为君主之官,本穴居心君至尊之位,为心经脉气聚集最盛之地,有安神宁心、宽胸止痛之功。主治发狂惊悸、恍惚不知人,及一切神不内守诸疾,但刺此穴,患者须仰卧扬手,乃可下针,防止膈肌下沉,或有伤之也。伤膈肌,则呃格不休。

现代研究证实,分别针刺健康人巨阙、膻中、天突各穴或同时针刺以上各穴,用钡餐透视摄片观察,可使钡剂下移加快,食管蠕动增强,管腔放宽,痉挛解除。另据报道,在胆道造影观察下,针刺巨阙、阳陵泉,可促进胆总管的收缩,调整胆汁分泌,对胆道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15.鸠尾【别名】□尾翳、□骭、神府、尾眵、骭鹘、骭骭、臆前。【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特点】为任脉络穴。【主治】心胸痛,翻胃,癫狂,痫证。【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释词】鸠为布谷鸟之别名,性喜聚居,故称多人施工为鸠工。古者仲春献鸠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尾,《说文》:“微也。”乃脊尽处,鸟兽鱼类皆有之。【释义】穴在胸骨剑突下。肋骨分歧,如张两翼,剑突中垂,有如禽尾,不曰他鸟之尾,而必喻以鸠鸟之尾者,以鸠鸟之尾常垂善蔽也。中医称剑突为蔽骨,以其掩蔽膈肌也,《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鸠尾心前穴名也,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提要】有和中降逆、清心化痰之功。先贤有云,凡穴在隐蔽处多禁针。曾有医误刺此穴致呃格不休者,即伤及膈肌也。气化有伤,则传感失常,而为疾矣。如误刺此穴而为病者,非仅伤及膈肌之质,若影响膈肌之气,致气不通畅,亦作格逆,或致呼气不利,吸气作痛者,亦常有之,术者当慎之。

实验研究表明,针刺鸠尾穴对血压有调整作用,对 Ⅲ期高血压效果较好。对失血性休克的动物针刺鸠尾、内关等穴,30分钟血压即上升,大部分上升幅度可超过4.66kPa(35mmHg)。本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并可使唾液的pH值降低。

16.中庭【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特点】属任脉。【主治】胸胁胀满,噎膈,翻胃,饮食不下。现多用于食管炎,食管狭窄,贲门痉挛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中即中间,庭为庭院。《说文》:“宫中也。”天子布政之宫为明堂,明堂之中为中庭。《洪范·五行传》:“于中庭祀四方。”堂下亦为庭。《礼记·檀弓》:“孔子哭子路于中庭。”道经则以心田为中庭。《黄庭内景经》注:“三田者,上天田,中心田,下丹田。上庭受精气于下,中庭受精气于上,下庭受精气于中。”【释义】穴在蔽骨之上凹隙处。蔽骨犹屏门,胸部为庭院,包络为宫城正室,心主居之。本穴两旁为足少阴之步廊穴,犹主室之旁,房廊相对也。如此者,则形成空庭院落。盖古人所譬,心为主人,则胸廓犹其庭院,再进则升堂入室矣。故喻本穴为中庭。【提要】有宽胸消胀、降逆止呕之功,其所治症,为喘嗽、支满、呕逆、噎膈等症。俱属胸廓不舒,神情烦闷之类。以中医理论揆之,凡属内因自乱,而非外邪干扰者,本经膈上诸穴均可采用。用以安内,非以攘外也。中庭之穴,仅是本经入神识门庭之初步,命名之义,可审思之。

17.膻中【别名】元儿、亶中、胸堂、上气海。【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特点】心包募、气会。【主治】气喘,胸痛,胸闷,心悸,乳汁少,呃逆,噎膈。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释词】膻,同袒。《说文》:“肉膻也。”《礼记·祭义》:“燔燎,膻芗。”孙希旦集解:“羊膏,膻。”中,指胸中,指方位言,并有内义。膻中,心包络名。《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释义】穴在玉堂之下,两乳中间。《难经》有:“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考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布命,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提要】系心包络之募穴,任脉与脾、肾、小肠、三焦诸经之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功,主治胸痞气喘,噎膈呃逆,产妇乳少,哮喘,咳逆。

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中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削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紫宫矣,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证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证实,膻中穴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以超声心动图观察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针刺后左室后壁振幅及心搏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针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左室功能。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艾灸膻中等穴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障碍。针刺膻中穴能够显著升高乳少症患者的脑垂体泌乳素,促进乳汁分泌。

18.玉堂【别名】玉英。【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特点】属任脉。【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呕吐。现多用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释词】玉,金玉、贵重之意。《说文》:“玉,石之美。”并有洁白之义,为肺之色。堂,正室也,古之居所为前堂后室。玉堂为宫殿之美称,又泛指富贵之家,借喻其地位之高贵。玉堂,汉代殿名。未央宫、建章宫内皆有玉堂,指宫殿之华丽。道经指其为肺之宫室,《黄庭内景经》注:“肺为玉堂宫。”《老子中经》:“肺为玉堂宫。”《释名·释宫室》:“堂谓堂堂,高显貌也。”【释义】此穴在紫宫下1寸6分陷者中,正当胸前之正中,膻中之上,肺之所在,其上方为紫宫,下通中庭,乃宫殿中之庭堂也。故喻之以玉堂。【提要】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作用,主治胸中满、不得卧、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甲乙经》有:“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

主人治事处也。衙署正厅称大堂,法官审讯称过堂,又称人家长为堂上。古人以心为中主,故尊心之所居为玉堂。此之所谓心者,即胸腔中正之气也。按尊贵所居,同应属阳,然贵之至极,则守卫严肃,反有阴森气象,此亦物极必反之义也。

19.紫宫【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特点】属任脉。【主治】胸痛,咳嗽,气喘。【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紫,尊贵的颜色。《说文》:“紫,帛青赤色。”《汉书·王莽传赞》:“紫色蛙声,馀分闰位。”颜师古引应劭曰:“紫,间色。”宫,王者之所居。《说文》:“宫,室也。”《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紫宫为天帝之居室。《尔雅·释天》:“天宫谓之紫宫。”《淮南子·天文》:“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紫宫,星名,亦称紫微。天帝的居室,也指帝王的宫禁。司马贞《史记索引》引元命包曰:“紫之言此也,宫之言中也。言天神运动,阴阳开闭,皆在其中也。”《淮南子·天文》:“紫宫者,太乙之居也。”此处则指其为心之居室,《管子·心术》:“心也者,智之所舍也,故曰宫。”

赤为紫色,中央为宫,紫宫实指心主。【释义】指穴下为心君常居之处。为心主之宫城。道经称心为绛宫,义亦可通。《管子·心术》曰:“洁其宫。”注:“宫,心之宅,犹灵台也。”与背部灵台相对,更见其地位之高贵。

穴在华盖之下。《黄庭经》华盖注:“华盖之下当清凉……引动肾气上布紫宫。”按《洛书》:“离为力紫。”离属心火,紫为阳极之色。物极则反,而现胜己者之化。故紫色较赤色为黯。黯,近于黑,黑属水,水克火,故曰胜己。宫为尊长之居,因名紫宫。

此穴在华盖下1寸6分,其下正当君主之官,并在玉堂之上,如王宫之贵似紫宫之尊,故以紫宫喻之为穴名。【提要】任脉至此,正内合于心,心为血之主宰,穴当其处。《黄庭经》又云:“心为绛宫田。”绛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如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本穴治症为气逆、胸满、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证,多同于玉堂。按华盖、紫宫、玉堂、巨阙等名称,乃道家寓意之言。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勿以其有似迷信,而斥为异端也。考东方哲学始于黄老,中医文献以《内经》为先,其中名词、术语多与道家互借为用。

20.华盖【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平第1肋间。【特点】属任脉。【主治】胸胁胀痛,气喘,咳嗽。【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华,有荣华、光采之义。《淮南子·坠形训》:“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盖,《说文》:“苫也。”《淮南子·说林训》:“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华盖,指古代帝王的车盖,帝王出入的宝伞。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古星名。《晋书·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华盖。”《天文应象》注谓:“华盖七星,其柄九星,列如盖状,以荫帝座。”正与肺脏之覆护心脏意同。《黄庭内景经》:“肺部之宫似华盖。”《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道经以眉与肺均称华盖。《黄庭内景经》天中章:“眉号华盖覆明珠。”注:“眉之名华盖者,以其覆盖守目之精神也。”肺部章:“肺部之宫似华盖。”注:“肺气乃心之保障,一时无间于位,是为心之华盖。”肝气章注:“华盖,肺也。”肺亦名华盖,象其覆于心上也。【释义】《内经》云:“肺者,脏之盖也。”按盖,具覆护之意,犹屋宇之覆护内容也。揆之人体,肺脏居胸腔最上,故养生家喻之为华盖。此穴在璇玑下1寸陷中,正当胸肺之处,以其形象和位置,故以华盖喻之为穴名。【提要】人身五脏,肺喜清凉。《道藏》经曰:“肺部之官似华盖,过华盖下且清凉。”详“过”与“且”字之意,非仅谓其部位处清凉,且此外更须得清凉以济之也。华,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气,行驶至此,为阳之盛极。而本穴两旁为足少阴经之彧中穴。彧,亦繁华茂盛之意也。中医对人体各部均以阴阳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克制约,各应所须以济之。如肺胜多喜清凉,故引致肾水之气上布胸中,以相调济。肾经之神藏平任脉之紫宫,坎之一,肾阴,调离九之心阳也。肾经之彧中,平任脉之华盖,即起阴潜之肾水,滋娇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也。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约,互调寒热,归于清凉。则阴平阳秘,病安从来。养生家巧得此理,施于有为,所以能养生也。观此经气流行,配调相济,人体先天已经奠定,而为后天生生之本。彼养生家守此妙道,调摄之耳。医药家借外界物质,攻补之耳。针灸则就人体自有功能,抑扬之耳。同是养生之道也。

现代研究报道,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针刺华盖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尤以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血液系统有一定影响,针华盖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也可使嗜酸性白细胞增加。

21.璇玑【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特点】属任脉。【主治】胸痛,咳嗽,气喘。【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璇,《说文》:“璇,美玉也。”《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中多璇玉。”又同璿。《史记索引》引马融云:“璿,美玉也。玑,《说文》:“玑,珠不圆也。”《楚辞·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现。”王逸注:“廉隅为矶。”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衡,其中横筩。以璇为机,以玉为衡。璇玑,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黄庭内景经》:“璇玑玉衡色阑干。”注:“璇玑星枢,玉衡斗柄。”又曰:“喉骨环圆,转动之象也。”《黄庭外景经》:“璇玑悬珠环无端。”注:“璇玑运转,无脉流通,无复休竟。”

北斗第二星为璇,第三星为玑,乃北斗七星中天璇天机之合称。北斗自转,而璇玑随之。故测天文之仪器,名曰璇玑,又名混天仪。仪上枢轴,亦名璇玑。其轴总摄全仪,旋转动力之源。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

养生家以璇玑为喉骨环圆动转之象,文学家以璇玑为珠玉之别称,均喻其圆润光滑也。【释义】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本穴居天突之下,胸腔之上,如斗运于天,机运于身,犹璇玑持衡,故名之。【提要】其所治诸症,为喉痹、咽肿、胸满、涩痛等等,是因其功能富于滋润滑利,有通滞去瘀消肿之能,以治干涩枯燥之症。

22.天突【别名】玉户。【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特点】任脉、阴维交会穴。【主治】哮喘,咳嗽,咽喉肿痛,咽干,暴喑,噎膈,呃逆,瘿瘤。【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天,上意,指天气及人身之上部。突,指灶突。灶突,即烟囱,有穿通之义。《淮南子·人间》:“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烟囱,引申为食管、气道。【释义】天气通于肺,穴处犹如肺气出入之灶突也。本穴位居胸腔最上的喉头,既为清气之所入,又为浊气之所出,故以为名。【提要】《甲乙经》有:“在颈结喉下二寸。”主治咽喉疾患。《千金》记载:“血气乏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术者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于痰郁气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按摩术有点天突法。

1948年高式国医师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拟刺回阳九针,甫刺哑门一穴。一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急起针。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后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

临床观察,电针天突穴对呼吸衰竭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外周性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调整作用,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针刺天突、肺俞等穴,无论吸气或呼气阶段的气道阻力,都从增高状态明显下降,特别是呼气时的气道阻力下降最为明显。X线观察,针刺天突、膻中穴,可使健康人食管蠕动增加,内径增宽,也可使食管癌肿瘤部的上、下段食管蠕动呈相同改变。针刺天突穴对免疫细胞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以观察到淋巴母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

23.廉泉【别名】本池、舌本、结本。【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特点】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释词】廉,有清义。《汉书·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为边,为隅。泉,乃水之源也。廉泉,水名。【释义】本穴在喉结上方边缘,内应舌根,以舌搅动口内,津液若泉水源源不断,可以生津润燥,有如涌溢之泉源。《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张注:“玉英谓唇内之龈交穴。”故名之。

舌下孔窍名曰海泉,人之口津出此。本穴在结喉上缘,凹陷处,内通舌之下海泉。刺本穴,口可生津,故喻之以溓。溓,为潮水最胜之词。我国旧习以中秋节后数日,为溓水之期,期间海潮最大,简称溓水。【提要】系任脉与阴维脉之会穴,有清热化痰、通利咽膈之功。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中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甲乙经》有:“舌下肿难以言,舌纵涎出。”

先哲有言:“气道滋之以津,食道济之以泽。”源源为津,沛然曰泽。养生家以口喻海,舌下有穴曰海泉。下颚舌前凹处,喻为天池,又名华池。喻舌为赤龙,以舌搅口中,可以生津液,俗名赤龙搅海。本穴内通喉咽,上达颚池,以舌搅口,可以生津润燥。与手少阳经之液门有同功焉。本穴为阴维脉与任脉之会穴,故其功用偏于阴也。天池之水,源源若泉,经过咽喉,降沥胸腹,内调藏府,外泽肌腠。犹地泉之水,渗透上滋也。《针灸大成》谓本穴治咳嗽、上气、呕沫、难言、舌下肿、舌根缩急、舌涎出、口疮、不食诸症。均取其功用在舌与水也,故名廉泉。曾有某老医,治重舌,灸本穴四五壮,则小舌缩入而愈,观众惊为神奇。古法确有绝妙独到之处,一旦失传,岂不可惜。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廉泉对甲状腺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针刺廉泉可使甲状腺腺体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下降。另有报道,针刺甲状腺瘤患者的廉泉、天突后,红外热像图显示甲状腺局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红外辐射增强。

24.承浆【别名】天池、鬼市、垂浆、悬浆。【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特点】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主治】面肿,龈肿,齿肿,流涎,癫狂,口眼斜。现多用于齿神经痛,癔病性失语,糖尿病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承,有承受之义。《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浆,在此指口涎而言。《释名·释形体》:“口下曰承浆,承浆水也。”浆,指口中津液。【释义】承浆者,指口内承受浆液言也。人口中浆液,养生家称为琼浆玉液,《黄庭内景经》以口中津液为玉液、醴泉、玉浆、玉津。乃由舌下渗透而出,汇于天池,经舌尖向上舐送。由于颚膛翻转向后下方流降,流入咽喉,降至接近廉泉处,受舌咽挤迫而下咽。本穴内通舌下,正应口内的天池。因近天池为存储津液之处,故名为承浆,又名天池,又名悬浆。悬浆则喻口水出天池,由咽后下行也,犹如瀑布之凌空而下,故名之以悬。若徒自表面观之,则仅沾受饮食之余沥耳。【提要】本穴近于任督二脉之交,故治牙疼、口噤等症。又为足阳明经左右交叉及任脉之会,故并治口、牙风,半身不遂等症。穴虽浅小,因居交通要隘,故亦在重要穴位之列。

动物实验证明,针刺承浆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明显提高痛阈。电针承浆、人中后,大脑皮质乙酰胆碱含量均有升高,而脑干的乙酰胆碱变化不明显,顶叶皮质PGE含量和cAMP含量明显升高,这与脑内神经递质,尤其是5-羟色胺的释放和转换增加有关。

还有报道提示,针刺承浆、人中,抑制神经传导一级传入末梢内P物质的释放;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在针刺镇痛中起着一定作用。临床观察,针刺溃疡病患者的承浆、人中等穴可使脾胃虚寒与虚实夹杂型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升高,肝气犯胃型者无明显变化。电针动物承浆、人中可引起应激反应,使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针刺承浆、水沟穴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能有效地调节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提高肺的摄氧率。

第三章 手太阴肺经

一、肺经的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灵枢·经脉》)

二、肺经腧穴

1.中府【别名】府中腧、膺中腧、膺腧、龙颔。【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特点】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来源】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释词】中,内也,里也。有方位之义,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易·坤卦》:“黄裳之吉,父在中也。”《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王地之中以生。”柳宗元《天说》:“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此处指人之躯体内。

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叫府,藏兵车的地方叫库。《商君书·去强》:“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礼记·曲礼》:“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后来府、库变成了同义词,都指藏财物的地方。《吕览·季春》:“府库,币帛之藏也。”募,汇也,聚也。古时招兵曰募兵,即聚集壮丁而拣选之也。图3 肺经循行示意图【释义】《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者,天气也。”又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千金要方·序例》:“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张介宾曰:“中府,藏气也。”此穴在胸中,为胸中肺气结募聚会之处,系手、足太阴之会穴,因名中府。《黄帝内经明堂》:“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

穴位的本义是指脏腑经脉之气汇聚之处,中府意指此穴是肺气汇聚之处,肺是宗气化生之处,宗气是人一身气机之宗,全身气机之始生者,故名宗气。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本穴为手足太阴之会、肺之募穴。募穴乃脏气结聚之处,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

锁下乳上为肺气出入与储藏的中间地带,故又名府中腧、膺中腧。

十月胎成,一朝分娩,人之初啼始于吸入天气,天之清气与水谷精气在肺合而为宗气,胸中为天气与地气交会之所,天与地交其中生人,《素问·经脉别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为宗气化生之处,气为血帅,肺主宗气,方有肺朝百脉之功能,方有宣发敷布水谷精微至全身各部的功能。故中府为宗气灌注之穴,为肺经、十二经脉循环流注之第一穴。宗气聚则人生,宗气散则人亡,故中府的穴性是贵收忌散,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之功。张介宾曰:“中府,藏气也。”肺居胸中,为诸藏华盖,其脉络肠循胃,受中焦水谷之气,故对人身上中下三部之气血,具有调摄之功。《素问·离合真邪论》:“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

古人不知空气中有人生命需要的氧,不知动脉血主要功能是携氧,但古人认识到了空气中有“清气”的成分,而此成分是人生命不可缺的,是化生宗气所必需的,此宗气恰是人生命动力之源。

肺居上焦,但手太阴却起于中焦,实为中焦水谷精微上输所必需,舍其脉不起于中焦,不系于后天生命之本,则中焦之精何由上输?

宗气何处可以生成?古人体察生理功能之精细如此。

2.云门【别名】无。【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主治】咳嗽,气喘,胸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属手太阴肺经。【释词】《说文》:“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云回转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会元针灸学》:“云者,云应气也,上焦如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曰云门也。”云乃天地合气,其象如肺。门,出入通达之处,此穴为天地之气升降之门户,而肺脉之蔓延罗络,有云气之象也。《淮南子·墬形》:“炼火生云。”注:“云,金气所生也。”必须肺气清肃,而后才能天地合气。《黄庭内景经》:“肺部之官似华盖……素锦衣裳黄云带。”“肺在五脏之上,四垂为盖也。素锦衣裳,肺膜之色也。黄云带者,肺中之黄脉蔓延罗络,有象云气。”【释义】天之气为云,肺为五脏华盖,居五脏之上,有天之象焉。自肺经而上行至此穴,为本经最高之所,将离胸而入臂之内,必有窍以通于臂,有门之象焉,故曰云门。

云气起于幽谷,袅袅而升,转瞬而飞升流布,笼罩群山,速且广也。“太山之云,不崇朝而满天下”。宗气从此穴而出,宣发敷布于全身各部,润泽皮毛。【提要】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3.天府【别名】无。【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特点】属手太阴肺经。【主治】鼻衄,咳嗽,气喘,肩及上肢内侧疼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释词】周代官名,《周礼》春官宗伯之属官。九府之一,掌财币、宝货。《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群吏之治。上春,衅宝镇及宝器。凡吉凶之事,祖庙之中沃盥,执烛。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媺恶。若迁宝,则奉之;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后泛指朝廷的仓库,又引申为京城所在地。

肥沃、险要、物产丰饶的地方称天府。《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二十八宿中之亢宿与房宿,并称天府。【释义】本穴接于云门,通宣肺气,出于气府,行于肌腠,周遍全身,犹云之漫天匝地,广漠流行也。肺居藏府之最上,天气通于肺,肺气高深,收藏有职,义同天府。《医学原始》载有:“取法用鼻尖点臂上,到处是穴。”穴与男子乳头高下相当,鼻属肺窍,肺借鼻外通天气,肺为人身诸气之府,因名天府。【提要】“天府治中”,即治理内政得失也。补此穴可聚耗散之气,使云集中。宜施于虚不摄气之证,然必用补法。《甲乙经》谓治咳嗽上气,喘不得息,逆气不得卧,汗出,身肿,恍惚,善忘。揆此诸症,俱为气不守中之象,故宜取此,以使集中,引致大气汇于胸廓,犹行政之治中也。治症与中府意同。中府治内症居多,天府治周身外症居多,彼者犹纳,此者犹出也。

4.侠白【别名】无。【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特点】属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嗽、心痛、干呕、胸满、上臂内侧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集韵》:“通挟,傍也。”《说文》:“白,西方色也,阴事物色白。”《素问·金匮真言论》载:“西方白色,入通于肺。”【释义】杨上善说:“白,肺色也。此穴在臂,候肺两厢,故名侠白。”亦有谓穴在上膊臑部内侧,白肉凸起之前方,垂手夹腋之处。【提要】《寿世保元》载取此穴:“先于乳头上涂墨,令两手伸直夹之,染墨处是穴。”天府穴与乳头高下相当,侠白在天府下一寸耳。该穴为手太阴经行气之夹道,有宣散肺气、理气宽胸之功,治心痛、气短、呕逆、烦满等症。必辨其确为气郁所致者乃可用此,盖以本穴能行气也。

5.尺泽【别名】鬼受、鬼堂。【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特点】为手太阴肺经合穴。【主治】咳嗽,咳血,潮热,气喘,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急性腹痛腹泻,肘臂挛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说文》:“尺,十寸也,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脉经》卷一:“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周礼·地宫》:“泽,水之所钟也。”泽宫,是古代习射之处。《礼记·射义》:“必先习射于泽。”尺泽者,言穴居尺部低洼之处,犹如水之有宫城也。【释义】杨上善说:“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口(缺文,疑为‘注’字)而行至此,入五藏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谓从此向口(缺文,疑为‘肘’字)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流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提要】脉诀云:“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人之前膊腕横纹后1寸为关,由关至肘横纹为尺。诊家谓“尺肤热”者,即指此1尺全部而言。见此1尺之热,即知全身俱热也。本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为手太阴经之合穴,合象水之归。水之所归,大则江海,小则沼泽,以泽字立意,治意亦广,大有普及全身之势。如治舌咽干涩、血不荣筋、臂挛喉痹,以及津液失调、四肢拘急、静脉充血,取本穴治之,则甘霖普泽,万物孳生矣。尤其时病拘急,在本穴静脉放血,可以立愈。

6.孔最【别名】无。【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特点】为手太阴肺经郄穴。【主治】咳嗽,胸痛,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痔血,肘臂挛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淮南子·精神》“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广韵》:“最,极也。”【释义】郗穴,乃经气最旺之处。杨上善谓:“孔者,空穴也。手太阴脉,诸脉中胜此之空,穴居此脉之郄,故曰孔最也。”【提要】考,手太阴之气,出于中府,化云行天(云门、天府)降为雨露(尺泽)。诸穴孔窍,以通以达,犹天空大气,周遍寰宇也。又本穴为本经之郄,其功用最能开瘀通窍,为治孔窍病最得用之穴位。其所治证多为身热病,汗不出,头痛,吐血,失音,咽痛,均属有关于窍而取于通者,二字连用,即通窍之极也。针之可以宣通肺气、凉血止血、开泄腠理,犹然通中发汗之功。《外台》有:“主热病汗不出。”

7.列缺【别名】童玄、腕劳。【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特点】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斜,齿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列,位次、行列之义。《国语·周语》“翟无列于王室。”《荀子·议兵》:“散则成列。”《说文》:“缺,破器也。”《孟子·滕文公》:“咸以正无缺。”朱注:“无亏缺也。”

古称天上裂缝为列缺,也称闪电为列缺。汉·扬雄《校猎赋》:“立历天之旗,曳捎星之旃,辟历列缺,吐火施鞭。”唐·颜师古注:“辟历,雷也。列缺,天隙电照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沛。”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丰隆震天冲,列缺挥火旗。”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翻伤列缺劳,却怕丰隆倦。”一说为天门。《李太白全集》一五《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王琦注:“奕劭曰:‘列缺,天隙电光也。’《通雅》:‘列缺,电光也。阳气从云决裂而出,故曰列缺。’”【释义】杨上善说:“列,行列也。此别走络,分别大经,所以称缺。此穴列于缺减大经之处,故曰列缺也。”《会元针灸学》:“列缺者,高骨下缺,位列经穴而生奇络,引肺细络,肺阴生阳,至缺处而交手阳明……故高骨下缺,肺之络穴,故名列缺。”【提要】该穴是四总穴之一,有宣疏肺热、利胸膈作用。雷电在大气中有通上彻下之能,人巅顶有阴沉郁痛之疾,则头重目眩。刺该穴可使清爽,犹霹雳行空,阴霾消散,而天朗气清矣,故喻本穴为雷电之神,而名以“列缺”。于《易经》,在卦为大壮,刚以明也,为无妄,天下雷行,性命正也,皆用阳刚以制阴柔之象也。《席弘赋》:“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寻列缺,列缺头痛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今以列缺名义推之,乳在胸部,胸部犹天之太空也,最喜清明凉爽。倘或温热之雾气弥漫,而仅取渊、溪、池、泽之穴以泻之,何能有济?若得霹雳惊天,则雨过天晴,云收雾敛,而沟渠漾溢矣。故取此之后,宜复取太渊,以疏泻之也。三复此理,则知杂病法歌,太渊与列缺并用,后溪与列缺并用,等等法诀,即此意也。愿同道研究穴名,则能运用多方,而天人合一之义,愈以明矣。

本穴为手太阴之络,为与手阳明经相互沟通之捷经。致本经之气,得过阳明而上达头脑。此下各穴,乃本经梢末之余气耳。在诊断上观察,阴经之气不足,则形成阳经之气偏盛,而感觉手足灼热。若阳经之气不足,则形成阴经之气偏盛,而感觉手足清冷。若二经之气俱不足,则厥逆矣。其他各经之阴阳沟通,亦同此理。倘遇此等证候,可于主客原络诸穴调停处理之。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列缺穴可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呼吸道阻力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使支气管哮喘得以平复。针刺列缺配太溪可引起膀胱的收缩反应,使排尿量增加,同时还可增强肾功能,增加酚红排出量,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这种效应可持续2~3小时,再针刺时仍有效。

针刺列缺穴又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通过血管容积描记法观察发现,针刺该穴可引起小腿血管容积变化,产生血管收缩现象。

8.经渠【别名】无。【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特点】为手太阴肺经经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说文》:“经,织也,从丝,圣声。”段注:“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医学入门》“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又有常义。《左传·宣十二年传》“政有经矣。”《礼·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说文》:“渠,水所居也。”王注:“《史记》有《河渠书》,河者,天生之。渠者,人凿之。”【释义】通路为渠,穴当寸口,为肺经所行的经穴,是处为肺经经气经过的冲渠要道,因名经渠。杨上善说:“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气,从井出已流注此。徐引而行,经谓十二经脉也。渠谓沟渠,谓十二经脉血气流注于此穴,故曰经渠也。”【提要】本穴善能泻热开瘀、调理肺气,犹浚源疏流也。其所治症为胸胀、暴痹、喘咳、气逆、胸背痛、喉痹、掌中热、郁热、汗不出等症。总以开瘀泻热为主,犹分洪流为多渠也。虽曰脉会太渊,本穴有同用焉。

9.太渊【别名】大泉、太泉、鬼心。【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特点】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主治】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无脉症,腕臂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释词】太,古作大,亦作泰,同大而有加甚之义。《说文》段注:“后世凡言大,而以其义形容未尽则作太”。《说文》“渊,回水也。”《诗·邶风·燕燕》“其心塞渊。”疏曰:“其心诚实而深远也。”盖渊亦有深义。又指口中之津。《黄庭外景经》:“还返七门饮太渊。”注:“谓面有七孔皆通达也。饮太渊者,谓咽食口中醴泉也。”又曰:“太渊玉浆甘如饴,近在吾身子不知。”脐之别名为太渊。梁丘子注引《玉纬经》云:“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又名中极、太渊、昆仑、特枢。”

太渊,神话传说中的天池。元·袁裒《求志赋》:“御飚轮以登太渊兮,叩招摇以周旋。”古宝剑太阿与龙渊的并称,后泛指利剑。

清·姚鼐《酬释妙德》:“古说久蒙晦,光明兴舌端;乃知其中利,凛然持太渊。”【释义】口之津与肺之脉内外相应,亦天地合气水津四布之象,为本经原穴。“原”意为“源”,乃生命之源之意,故原穴为本经脉气之源,指脉气深聚之处,因而称为太渊也。【提要】该穴有顺气平喘、化痰止咳之用,治肺胀、喘满、狂言、嗌干、妒乳等症,总以清凉退热之功为多,凡诸郁热之宜以清凉者,皆可取此。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太渊穴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量,使肺的呼吸机能加强。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对血压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10.鱼际【别名】无。【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特点】为手太阴肺经荥穴。【主治】咳嗽,哮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说文》:“鱼,水虫也,象形”。《类经·经络类》:“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注:“手足掌两旁丰肉处皆谓之鱼。”际,合边之义。《说文》:“壁合也。”《易·坎卦》:“刚柔相比而相亲焉,际之谓也。”《淮南子·精神》:“与道为际。”注:“合也。”《素问·气府论》:“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吴崑注:“凡手足黑白肉分之处,如鱼腹色际,皆曰鱼际。”【释义】穴在手拇指本节后,掌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古称此处为鱼,或手鱼。《灵枢·经脉》云:“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因名本穴为“鱼际”。杨上善谓:“水出井流而动也,脉出指流而上行,大指本节后象彼鱼形,故以鱼名之,赤白肉畔,故曰鱼际也。”张隐庵:“有如鱼腹,因以名之。”盖谓鱼处之边际也。杨上善曰:“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以邻近而得名。【提要】有理气利咽作用,主治咳嗽、咯血、失音、喉痹咽干、乳痈、肘挛。

11.少商【别名】鬼信。【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特点】为手太阴肺经井穴。【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指肿,麻木。【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少,幼小,微小之义。商,古代五音之一。金在人为肺,在音为商。《广雅·释乐》“神农琴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又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少商为商之高音。如以肺之经气从脏走手言,则商金之气至此虽达高峰,但已微弱与微小,如以肺之经气初生和所出为井言,则商金之气在此尚属幼小和刚开始发生也。

奇穴名,三商(老商、中商、少商)之一。【释义】《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其类金……其音商。”肺属金,金在音为商,于时为秋。本穴为手太阴之末,交传手阳明之初,出阴经而入阳经。动能通瘀解热,以其具金气肃清之力也,因名之以“商”。商之气令虽属肃杀,但其初令,尚含生意,故为“少商”。杨上善说:“手太阴脉归于肺,肺之所起处,故谓之少商也。”【提要】有泄热开窍、回阳救急、利咽镇痉之功,是急救穴之一。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少商穴有助于CO中毒所致昏迷病人的苏醒,使血中CO性血红蛋白解离,血中CO含量减少。对异常胎位孕妇,艾灸少商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具有一定的转胎作用。

第四章 手阳明大肠经

一、大肠经的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灵枢·经脉》)

二、大肠经腧穴

1.商阳【别名】绝阳。【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手指麻木,热病,昏迷。【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商,金也,阳明之气令也。阳,外侧为阳。【释义】肺与大肠为表里,五行皆属金,肺为阴金,大肠为阳金,本穴为手阳明之始,承肺金清肃之气,递接而来。借少商商金之气,由阴侧转入阳侧,阴金至此已转化为阳金矣,故名“商阳”。图4 大肠经循行示意图

张隐庵曰:“阳明司四时之秋令,而太阴主四时之清秋。”揆之此意,则少商为秋商之初,商阳为秋商之正也,故名本穴为“商阳”。【提要】有开窍醒神、清热消肿之功。有秋商凉肃之意,又以本穴为手阳明之井,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满。又本经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故本穴又能治颈项喉齿诸疾。

2.二间【别名】间谷、闻谷、周谷。【定位】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荥穴。【主治】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间,字本作“閍”,见《正字通》。《说文》:“间,隙也。从门,从月,谓月光从门而入也。”【释义】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所溜,位于“商阳”穴之次,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的间陷中,故名二间。【提要】二间系大肠之荥穴,有清热消肿作用。

3.三间【别名】少谷、小谷。【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眼痛,身热,手背肿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间指容,即居处之意。【释义】穴在本节后方,即第三节之后者,名三间。【提要】系大肠经之输穴,有泄热消肿、消满止泄作用。二间、三间,均与合谷交会,故二穴治病,均与合谷略同。二间别名间谷,三间别名小谷,以其次于合谷也。

4.合谷【别名】虎口、合骨、含口。【定位】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之一。【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上肢疼痛、不遂。【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合,开合、结合、合拢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内经》谓:“肉之大会为谷。”【释义】本穴取意古之山名,以肉之大会为谷,二处相连为合,又有交结、集会之意。食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峰。又本穴在拇指食指歧骨间,大凹隙中,故喻之为“谷”。更有小谷、间谷来与交会,故名“合谷”。【提要】本穴有开窍醒神、清泻阳明、疏风镇痛之功,本穴治症颇多,以面口为主。又合谷、太冲各二穴,名为四关,以其能大开通也。曾有患重感冒者,战而未汗。家人大惊,急延诊。医刺合谷,针甫下,战慄立止,稍捻转,汗大出,言语正常,少时安睡,次日能食,但体弱耳。可知针道之妙,有不可言传者也。

5.阳溪【别名】中魁。【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手足八溪之一。【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溪,同谿。《尔雅·释水》:“水注川曰溪。”《汉书·司马相如传》:“振溪通谷。”有山涧之义。【释义】《内经》云:“肉之小会为溪。”凡经气行至凹隙处,取名溪、谷、渊、池、泉、海。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所行,居手腕的背侧,其位属阳,当伸拇长肌腱与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形似溪涧,故名阳溪。其所治症,略同合谷。【提要】该穴系大肠经之经穴,有清泻阳明、舒筋利节的作用。

6.偏历【别名】无。【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主治】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偏,不平不正之义。《书经·洪范》:“无偏无陂。”《列子·杨朱》:“虽殊方偏国。”含有边义。《说文》“历,过也。”《孟子·离娄》:“不历位而相与言。”有“越”之义。《国策·秦策》:“横历天下。”《论衡·超奇》:“上通下达谓之历。”【释义】当桡骨之桡侧偏背侧处,位于前臂之偏旁,并从此分出旁支,斜络于太阴也。经脉之气由此经历而过,别走太阴,故名偏历。杨上善谓:“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提要】本穴为手阳明之络,与手太阴沟通,前此数穴,乃本经梢末之气。若阳经之气不足,则热力不达梢末,形成阴经之气偏盛,则指端清冷。若阴经之气不足,则形成阳经之气偏盛,则手心灼热。以下诸经,阴阳交变,均同此理。本穴所治以口齿耳目诸疾居多,以其经络所过也。

7.温溜【别名】逆注、蛇头、地头、通注、池头。【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郄穴。【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肩背酸痛,肠鸣腹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广韵》:“温,暖也”。溜,本通流,水流貌。又通留。《国策·韩策》:“成皋石溜之地也。”注:“溜,古作留。”留,止也。《文选·潘岳赋》:“泉涓涓而吐溜。”故温溜也作温留。

温,又为水名。《山海经·海内东经》:“温水出崆峒山。”【释义】喻经脉之气至此穴如温水而溜过,故名温溜。别名蛇头,一名逆注。若握拳视此穴处肌肉(桡侧腕伸肌)隆起如蛇头,此头向下,经脉由此而上。【提要】因本穴具有温经发汗、疏风散寒之功,主治头痛,面肿,咽喉疼痛,肠鸣,腹痛,肘臂酸痛。本穴之气不弛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具有和畅温通之意。观其所治病症,为肘臂寒痛、寒厥头痛等一切寒湿濡滞之症,则知其有温热散通之力也。又治肠鸣哕噫,则知其有决滞通畅之力也。温而不热,通而不湍。

8.下廉【别名】手下廉。【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廉,仄也。”廉,侧也,又隅也,稜也。段注:“此与广为对,谓偪仄也。”《札记·儒行》:“砥砺廉隅。”《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释义】廉者,前臂上段偪仄隆起之象也。下廉、上廉二穴在前膊外侧,肉稜凸起处。在侧稜下端者为“下廉”,在侧稜上端者为“上廉”,以其所在部位而得名也。

9.上廉【别名】手上廉。【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手臂麻木,肩膊酸痛,半身不遂,肠鸣腹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上,高也。”对下而言。廉,有侧边之义。【释义】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臂上廉”穴在此处,故因其所在部位之名“上廉”,而为穴名。【提要】下廉、上廉两穴功能略同,有舒筋活络、理气通腑之功。凡诸偏风、腹痛、尿黄、冷痹不仁等症,但有关大肠者,则更效,似与上、下巨虚作用相近。

10.手三里【别名】三里、上三里、鬼邪。【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齿痛颊肿,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属皆从手。”在此意谓上肢之泛称。《诗·邶风》:“执子之手。”三,数名。里,《诗·将仲子》:“无逾我里”,有居里之义。此言三里,似寓有三穴之意,盖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在肘膝之下各有三穴,其名亦同。即在肘前有本穴及上廉、下廉,在膝以下有三里、巨虚上廉、巨虚下廉。此名同而位异,故三里以手、足别之;上廉、下廉以上、下巨虚别之,其名为一,其治略同。【释义】《内经》言:“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盖谓天地万物主从之气,得其中和之宜,则生长成藏各得其用。失其中和之宜,则交通不表,风雨不节,人物即因之生病。三里之穴,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故名“三里”,以其功用而得名也。本穴在臂,故名“手三里”。

更玩古代中医术语,常以天地人代表上中下,复以天地代表轻清重浊。如头部三节,脑喜清凉而喻天,故穴名曰天冲、通天之类;

口喜和暖而喻地,如称地仓、地阁之类;人居中部而有人中、人迎之类。又在中部以胸廓喜清虚而称天,在腹以浊满充实而称地;在四肢,臂为上肢,穴在臂有天府、天泉;腿足为下肢,穴在腿足,有地机、地五会。如此示意,言简而意深。【提要】本穴定位,多谓曲池下2寸。若于曲肘尖处量之,则为三寸,故名“三里”。另如五里穴,诸书多谓曲池上三寸。若于肘尖处量之,适得五寸,故名“五里”也。

所谓天气者,鼻司呼吸,采太空之气也。地气者,口纳饮食,取水谷之气也。人气者,一为先天元气,一为后天七情变化之气,及饮食补助之气。所谓天枢上下者,即天枢穴位之上下处也。包括全腹上中下三部言也。腹部有病,三里统能治之。《针灸大成·

席弘赋》言:“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又云:“肚腹三里留”,皆不专指“足三里”也。揣诸穴名义,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经病也。《针灸大成·席弘赋》云:“肩上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杂病篇》及《穴法歌》俱云:“手三里治肩连脐”等,据此推测手三里治脐上膈上连及肩背等疾,足三里则可治脐以下至小腹胯膝诸疾也,两三里分工有不同而同,同而不同之异。

11.曲池【别名】阳泽、鬼臣、鬼腿、洪池。【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特点】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主治】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瘰疬,隐疹,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月经不调。【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曲,《书·洪范》“木曰曲直。”有屈曲不直之义,地形弯折处亦名曲。池,《广韵》:“停水曰池。”穿地通水亦名池。

曲池,鲁之古地名,鲁国汶阳县北。《春秋·桓十二年》:“盟于曲池。”【释义】穴在肘外侧,屈肘时当肱骨外侧与肘横纹桡侧端之中点陷凹中,屈肘穴处凹陷,其形如池,故名曲池。【提要】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之功,治偏风、喉咽、肩臂肘腕等处之症,以经络之所过也。

12.肘髎【别名】肘尖。【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肘臂酸痛,麻木,挛急。【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肘,臂节也。”段注:“肱与臂之间曰肘。”髎,有深空之义,或作“窌”。【释义】此穴在肘关节之直上,当肱骨外上髁的上方与肱三头肌之间陷凹中,故名肘髎。【提要】肘为全身关节较大者,本穴有舒筋利节作用,治腕肘屈伸不利,肩臂痛麻。

13.手五里【别名】尺之五间、尺之五里、手之五里。【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肘臂挛痛,瘰疬。【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五,《易·系辞》:“夫天数五、地数五。”里,有居里之义。【释义】在曲池上3寸之处,若自肘尖处向上量之,适得5寸。以古说一寸为一里计之,故名“五里”。

此穴居经隧之要害处,《灵枢·玉版》载:“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穴系五脏之气,故名五里。按五里有2穴:一属足厥阴肝经,“在羊矢下,去气冲三寸”。《甲乙经》卷九称:“足五里。”一指本穴,《甲乙经》卷七始称“手五里”,以别其所在部位。【提要】有行气散瘀之功。五里与五脏有关,故古人有禁刺之说。

14.臂臑【别名】头冲、颈冲、背臑、臂脑。【定位】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肩臂痛,瘰疬,目疾。【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臂,手上也。”自肘至腕称为臂,肘上肩下则称为肱。肱,亦称为臂,故上肢统可称为臂。臑,《说文》段注:“人曰臂,羊豕曰臑。”《礼记·少仪》:“大宰以牛九肩,臂臑折九筒。”注:“臂臑,谓肩脚也。”与今之三角肌相当。【释义】凡肉不着骨之处,可由肉上下通透者,即称“臑”。从此一字,可知古人对人体骨骼、肌肉、乃至生理观察之细。本穴正当上膊肉不着之处,故名之。【提要】不可深刺,凡肉腠大郄之处,其灵感传导功能亦大,须防其影响其他部分也。现代研究证明,臂臑穴对乳腺手术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实验观察提示此镇痛作用是通过下丘脑外侧区实现的。

15.肩髃【别名】髃骨、中肩井、中肩、肩尖、扁骨、偏骨、尚骨。【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特点】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主治】肩臂挛痛不遂,隐疹,瘰病。【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释义】穴当肩角,故名肩髃。【提要】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本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

16.巨骨【别名】无。【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特点】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巨,乃大也。《孟子·梁惠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说文》:“骨,肉之核也,从□有肉。”巨骨指膺上横骨,即锁骨。【释义】此穴在巨骨(锁骨)与肩胛骨所构成的叉形凹陷处,故以“巨骨”而为穴名。【提要】该穴正当锁骨外端,尽管锁骨未必很大,但位居肩端,有荷重之功,能维护胸腔脏器,故不言锁骨而命名为巨骨。本穴系大肠经和阳跷脉之会穴,有理气消痰、镇惊宁神之功。

17.天鼎【别名】天盖、天顶、天项。【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暴瘖,咽喉肿痛,瘰疬,瘿气。【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天,有巅义,至高无上,从一大。鼎,三足两耳,是古代宝器和烹调炊具,其形上有两耳,下有三足。人之颈后正中大椎处有一突起,形似一足。【释义】盖腰以上为天,头颈之位高,在颈项之穴,每以天名之。如手太阳经之天窗、天容,手少阳之天牖等皆是。该穴处两面各有颈肌突显,形成三足之势。头圆在上像天,因而名之,并喻为吸入天气的贵重门户。【提要】按“鼎”字之义,功在水火。养生家借此寓其调和水火之意。本穴功在调和,不事克伐。如药中甘草,俗名国老。谚曰:“三公在朝,君臣和协。”“良相当权,内外安然。”凡消大患于无形,而有裨于社稷者,谓为调和鼎鼐。本穴主治暴喑、气梗、咽肿、喉痹、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等诸般火证之有碍于喉咽者,取此穴以通畅之。更以本穴在颈,接近于头,故以治喉咽颈项之疾,因称“天鼎”。与任脉之天突义近。以炊事言之,“鼎”为炉灶,“突”则烟囱也。均以有关水火,而义则调和也。又鼎乃宗庙重器,虽处尊贵之位,而无显赫之功,常在封闭,故本穴又名“天盖”。针灸不常取用本穴。

18.扶突【别名】水穴、水泉。【定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说文》:“扶,佐也。”《广韵》:“扶,助也。”《论语·季氏》:“颠而不扶。”《国策·宋策》:“若扶梁伐赵。”突,有穿通之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宵突陈城。”或谓灶突,《淮南子·人间》:“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突,泉名,又跳也,冲也凸出,突起之意。又烟囱曰突。【释义】古有“铺四指为扶”之说,扶约当手之四横指,等于同身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之。亦曰本穴抚之突突应手,有如水泉涌突之状,因名“扶突”。【提要】比天鼎如炉灶,本穴犹烟囱也。用其通畅之力,泻除幽郁之火,治暴瘖、气梗、喘息等症,与任脉之天突义同。凡穴下有跳突者,须以指甲深掐,然后下针,防伤动脉也。

盖在颈部之腧穴有三突,天突穴以通天气,水突穴以利水谷之气,本穴在颈,取之有扶天突、水突以利气机而理气化痰、清利咽膈之功,故名扶突。

19.口禾髎【别名】、长频、长颊、长□【定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特点】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鼻塞,鼽衄,口歪,口噤。【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曲头木。髎,现误作“禾髎”,《说文》:“,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读鸡(jī)音,是典型的象形字。“髎”之名最为形象。以“□”为“禾”,传抄之误也。《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凡禾之属皆从禾。”《诗·幽风·七月》:“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髎,深孔貌。【释义】指穴在形如曲头木的鼻唇沟之下方而言,故名髎。本穴在鼻孔下,上颌骨的犬齿窝中,五谷之馨味,由此入鼻,故名禾髎。【提要】以其通于齿根,故治齿痛。又以其近于鼻,故治鼻塞鼽衄。《铜人》禁灸,盖以其处肌肉薄也。

20.迎香【别名】冲阳。【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特点】为大肠经和胃经交会穴。【主治】鼻塞,鼽衄,口,面痒,胆道蛔虫症。【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说文》:“迎,逢也。”“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释义】《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提要】本穴在鼻翼傍五分,主治鼻鼽不利,窒洞闭塞。《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盖肺开窍于鼻,大肠为肺之府,本穴属大肠而位近鼻窍,有宣肺通窍之功,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有伤气道,肺恶热也。

第五章 足阳明胃经

一、胃经的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灵枢·经脉》

二、胃经腧穴

1.承泣【别名】面髎、鼷穴、鼠穴、溪穴、面髌、面窌。【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特点】阳跷脉、任脉、足阳明之会。【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眼睑□动,口眼斜。【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图5 胃经循行示意图【释词】承,有受义。《礼·礼运》:“是谓承天之祜。”《易·师卦》:“开国承家。”虞翻谓:“承,受也。”《说文》:“泣,无声出涕曰泣。”《六书故》:“呱呱而泣。诗:其泣喤喤,泣非无声也。大约悲者泣而哀者哭,哭泣之声有细大之差焉。”《齐民要术》谓马目下的旋毛为承泣。【释义】《甲乙经》有:“目不明,泪出。”《尔雅·释言》:“泣,泪也”。此穴在目下,当悲泣泪下,此穴处首先受之,故名承泣。【提要】该穴有散风清热、明目止泪之功。《圣济总录》: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医者应详明其局部解剖,针1寸可也。笔者曾多次针此穴深1寸,偶有出针后局部青瘀的皮下出血现象,待二三周后瘀退青消,皆未影响视力。自觉皮下出血应无大碍,仅有碍面部美观,过深刺中视神经实应戒之。

2.四白【别名】面鼽、骨空。【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口眼斜,面痛,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四,数名,倍二为四。《易·系辞》:“两仪生四象。”白,素色,有光明、洁白之义。《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释文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

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释义】本穴在目下1寸,为上下左右四面,平白无饰、光明显见之处,故名四白。又因穴在目下,目能视万物,该穴主治目眩、目赤、目痒生翳,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因名四白。【提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针刺以三分为宜。

3.巨髎【别名】会维、胃维。【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特点】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之会穴。【主治】口眼斜,眼睑□动,鼻衄,齿痛,唇颊肿。【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巨,有大义。髎,有深孔之义。【释义】穴在上颌与颧骨交接处的巨大缝隙处,故名巨髎。【提要】此穴有明目散风、疏经镇痛作用。以上3穴,治症略同,以口眼为主,以其接近五官也。

4.地仓【别名】会维、胃维。【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特点】手足阳明经、任脉、阳跷脉之会穴。【主治】口歪,流涎,眼睑□动。【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地,《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管子·水地》“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意指土地为万物生长根本。《素问·六节脏象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以养五脏”。仓,《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释名·释宫室》:“仓,藏也,藏谷物也。”意指仓为贮谷物之处。【释义】古人相面,以天庭像额,地角像腮。人含食物,常积储腮齿之间。盖脾胃为仓廪之官,地食人以五味……入于脾胃,必以口纳之,此穴在口角之傍,故以地仓喻为穴名。《会元针灸学》:“地仓者,地是地格。因面分三庭,鼻以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以下为下庭,合而为天人地,三格局也。仓者,仓廪也。五谷之精气,上华面兮,冲旋面至此而上,故名地仓。”【提要】有疏风活络、扶正镇痛之功。《太平圣惠方》:偏风口,失音不言,不得饮水浆,食漏落,眼□动。

5.大迎【别名】髓孔。【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颊肿,齿痛,口,口噤。【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寒热病》。【释词】大,与小对。《易·乾卦》:“大哉乾元。”《孟子·梁惠王》:“小固不可以敌大。”迎,逢迎、相合之义。《齐书·陈显达传》:“申司明志节坚明,分见迎合。”【释义】本穴在颌前骨陷中之动脉处。马元台说:“……大迎出足阳明穴,而手阳明则入而交之也。”两阳逢迎相合,故名大迎。又穴正当下颌角前方的大迎骨处,因名大迎。【提要】本穴有清头散风、通利牙关作用,主治牙关紧闭,口渴,颊肿,齿痛,面肿等证。《针灸大成》载本穴主治:风痉,口噤不开,唇吻□动,颊肿牙疼,寒热颈痛,瘰疬,口,齿龋痛,数欠气恶寒,舌强不能言,风壅面浮肿,目痛不得闭。

6.颊车【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鬼林、齿牙、臼关。【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口,齿痛,颊肿,口噤不语。【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释词】颊,古谓之辅。《广韵·释亲》:“辅谓之颊。”《说文》:“辅,颊车也。”《集韵》:“辅骨曰颧。”《释名·释形体》:“辅车其骨强,所以辅持口也;或曰牙车,牙所载也,或曰颔车……车皆取在下,载上物也。”《淮南子·人间》:“车有轮,轮依车,车亦依轮。”合言之,则颊车和辅车是统指上下颔骨。分言之,则颊和辅是单指上颔骨,车是单指下颔骨。颊车穴以下颔骨可以转动处而命名。《说文》:“颊,面旁也。”《急就篇》:“颐,颊,颈,项,肩,臂,肘。”《说文》:“车,舆之总名也。”牙下之骨亦名车。《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注:“辅颊,辅车、辅牙。”《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强,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凡器物借轮轴以助力者,皆可谓车,所以载物。颊车即指下牙床骨,今之所谓下颌骨。【释义】《医宗金鉴》:“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此穴在下颔角之前咬肌中,故因其所在部位之骨名颊车而为穴名。【提要】下齿痛宜取之,若上齿痛,宜取下关。

7.下关【别名】下手、下臂、下砂。【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特点】胃经、胆经交会穴。【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面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下,对“上”而言。《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方言》:“关,闭也。”《后汉书·张衡传》:“施关设机。”意指关键、机捩之处。【释义】此穴在“上关”穴之下,当颧弓下缘,下颔骨髁状突之前方,为口启闭开合之关键处,故名下关。【提要】有疏风活络、开窍益智之功。主治齿痛,面疼,耳聋,耳鸣,牙关开合不利,口眼斜等证。

8.头维【别名】颡大。【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特点】胃经、胆经、阳维交会穴。【主治】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动。【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头,首也。”注:“头者,首之总称也。”《释名·释形体》:“头,独也。于体高而独也。六书故云:首自发以上为头。”《说文》:“维,车盖也。”维与纮同。《说文》:“纮,冠卷维也。”注:“谓冕弁之纮,以一组自颐下而上,属两端于武者也。武者,冠卷也。”《周礼·大司马》“以维邦国。”《诗·小雅·白驹》:“挚之维之。”都是维系连接的意思。又维有维持、隅角之义。《广雅·释言》:“维,隅也。”隅,方也,角也。《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为维。”《淮南子·天文》:“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注:“四角为维也。”系在网四角的绳索也叫四维。头维者,指头部戴冠之维,即维冠而使之端正不落之处也。四维为乾坤艮巽,东南西北也。【释义】头维指头之隅角,头维为头角,最为允当。头维可维护诸阳。《素问·生气通天论》:“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张隐庵曰:“四维者,四肢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气为邪伤,而阳气乃竭也。”清阳实四肢,头维为足阳明脉气之所发,又为足阳明、少阳、阳维之会。四肢阳气不足诸病,取之自有维护之效矣。【提要】《素问·征四失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二阳合明,谓之阳明。”该穴是足阳明脉气所发,并可维护头部及四肢之阳气也,有清头明目之功。主治头痛,眼痛,目眩,视物不明,迎风流泪等症。

9.人迎【别名】天五会、五会。【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特点】胃经、胆经交会穴。【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头痛,眩晕。【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释词】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释名·释形体》:“人,仁也。仁,生物也。”《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形,凡人之属皆从人。”迎,有接受之义。《淮南子·诠言》:“圣人无思虑,无设备,来者弗迎,去者弗将。”【释义】此穴在结喉旁的动脉搏动处,杨上善说:“结喉两厢,足阳明脉,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

本穴又名“天五会”,是天窗、天牖、天鼎、天容、天突之会穴也。【提要】人迎、寸口、趺阳3大动脉,在中医脉诊中居于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脉也。人得天地之气而成,水谷之气而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迎位高可以迎受天气,经穴属胃可以迎受地气。胃为水谷之海,阳明多气多血。五脏六腑既可迎受其气,使“气凝为人”。

10.水突【别名】水门、水天。【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哮喘,瘿瘤,瘰疬。【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水,《说文》:“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突,《说文》:“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并有穿通之义。《左传·襄二十五年》:“宵突陈城。”【释义】穴在人迎之下,结喉两旁,人当饮食下咽时,本穴向上冲动,气向上冲,即突之意也。气水同源,故名“水突”。【提要】本穴有通利降逆、清肺利咽、理气化痰之功,其所治症,多属气分,故治咳逆、上气、咽肿等症。

11.气舍【别名】无。【定位】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哮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气,《说文》:“云气也。”《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舍,《说文》:“市居曰舍。”又有宅舍之义。《鬼谷子·本经阴符》:“神归其舍。”【释义】此穴在“天突”穴之旁,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陷凹中,为治气结、留聚之病的要穴。【提要】《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诸病源候论》:“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喉痹、瘿瘤皆为本穴所主。

12.缺盆【别名】天盖、尺盖。【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释词】缺,亏缺、缺损之义。《说文》:“盆,盎也。”《急就篇》“盎,大腹而敛口;盆,敛底而宽上。”缺盆即指颈下巨骨(亦名“上横骨”,即今之所谓“锁骨”)上凹陷处,以其形缺陷如盆,故名缺盆(今名“锁骨上窝”)。《金针梅花诗钞》缺盆条:“肩下有窝如盆缺,横骨中央缺盆穴。”【释义】穴当锁骨上窝,是处形如破盆状。《新正考》有:“缺盆象其骨间皮肉,凹下如盆。”穴当其中,因名缺盆。【提要】盆之为物而不藏,水火燥湿无所不可,如胃、三焦、大小肠、胆之经络内外循行,多由此出入,即犹贮而不藏也。惟刺则三分,灸则三壮,以其内近肺脏,不宜太过,非如溪谷渊泉之可深入也。因以本穴用宜浅取,使术者心存盆盂之念,先发戒慎之思也。能治喘满胸热,但后人守针刺不宜太深之戒,多不取此。

13.气户【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户,出入居住与谨护闭塞之处。《说文》:“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一切经音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礼记·月令》:“蛰虫咸动,启户始出。”《释名·释宫室》:“谨护闭塞谓之户。”人民居住之处亦谓之户,如户口、户籍。【释义】《甲乙经》:“口鼻者,气之门户也。”鼻为肺窍,口为胃窍,是穴主治咳逆上气、喘不得卧、食不知味,因名气户。又以本穴内通乳腺,故能治乳痈初起。以其治症当属气分,补泻兼宜,犹开之则行,阖之则藏,故名“气户”。《甲乙经》云:“胸胁支满,喘满上气,呼吸肩息……气户主之。”取之有宣肺理气之功,气息出入得利,故名气户。【提要】穴在肺之上部,平云门穴。云门与气户意义相同,本穴治证多属气分,补泻兼宜,犹开之则行,阖之则藏,有消热宽胸之功,主治咳逆上气、喘不得卧、胸背痛不得息、胸胁支满、喘息、食不知味等症。

14.库房【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库,舍也。《释名·释宫室》:“物所在之舍也。”《说文》:“兵车藏也。”指物所藏舍之处为库。房,旁也,室在旁也。《说文》:“室在旁也,从户方声。”段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旁,所谓东房、西房也。”

库房,道观管理机构。专管全观生活用品、经典、传戒用物。

库房有库头,保管斋粮供品及金银器皿等。库头的助手为贴库,料理库房杂事,掌管出入器皿、粮食账目。【释义】《甲乙经》卷三谓:“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本穴治症,多关肺脏,犹肺之储藏室也,故名。【提要】其所治症,为胸胁满、咳逆上气、气不归根,及吐脓血浊沫诸病,均属气分上越之证。乃气逆,非气虚也。所治均属实证,有如宿积者。

15.屋翳【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哮喘,胸肋胀痛,乳痈。【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说文》段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于上者皆曰屋。”《方言·十三》:“翳,掩也。”翳本是大羽毛扇,故用以作为掩蔽之象。“翳,射者所以自隐也。”故防御兵刃的胸胁盾甲即名为“翳”。《国语·齐语》:“兵不解翳。”用以盖屋的草蒿亦名翳。【释义】本穴上有库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犹尾檐之遮翳,故名“屋翳”。其所以名“翳”者,亦含有华盖之意也。【提要】有理气安神、活络通乳之功。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本穴对乳腺增生有显著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实验提示,本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16.膺窗【别名】无。【定位】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释词】膺,锁下乳上曰膺。《说文》:“胸也。”桂注引《仓颉篇》:“膺,乳上骨也。”又引韦昭注《漠书》:“胸四面高,中央下曰膺。”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又有壅塞之意。《释名·释形体》:“膺,壅也,气所壅塞也。”窗,屋上通风采光的洞口。《释名·释衣服》:“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掩心也。裆,当胸当背之衣也。”即与心与膺相平,当胸之衣称膺服或心衣,与今之连裆裤相当。【释义】因该穴主治胸满、肺寒、胁痛胀满,针之结散瘀开,如室之有窗,气通光透,因而名之。《铜人》有:“治胸满缺气。”【提要】穴在乳盘上缘,性善疏利,能泄胸中郁气。凡胸中积闷之证,本穴统能治之。以上诸穴,曰屋、曰房、曰库,喻其容纳储藏也。曰窗、曰户,喻其通利开阖也。

17.乳中【别名】乳首、当乳。【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特点】属足阳明胃经。【主治】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