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经纶(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4:16:12

点击下载

作者:清·吴亦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灸经纶(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神灸经纶(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校注说明

清人吴亦鼎所撰《神灸经纶》,是一部灸法专著,成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仅在咸丰三年(1853)刊行过一次,后世流传不甚广,致使传本稀少。目前可考的版本有安徽李济仁家传本(简称李本)、上海裘沛然家藏本(简称裘本)和南京图书馆藏本(简称南京本)。李本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裘本的蓝晒影印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经比对,三者同为咸丰三年古歙吴氏刻本。

本次整理以裘氏家藏本为底本,以南京本和198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李本为参校本。校注以简明达意为旨,未做繁复考证。校注中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采用简体横排形式,用新式标点,并对原文重新分段。

2.原书中“右”“左”表示前后方位者,径改为“上”“下”。

3.凡底本中有明显脱误衍倒之处,据他本或义理订正,并出校记。

4.凡底本中繁体字、俗字、异体字,以现代简化字律齐,不出注。难字、生僻字酌加注释。

5.对古体字,凡能明确其含义者,均以今字律齐,如藏与脏、府与腑、支与肢等。

6.底本多引他书内容,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置:文中已说明出处者,不出校记;但所引文字与原书有出入者,均予订正并出校记。文中未说明出处者,一般在章节处指明出处并出校记;文字与原书稍有出入一般不出校记,但影响文义者出校记。

7.底本目录与正文有较多出入,均按正文实际内容重新编排目录。

8.底本正文每卷卷首下都有“古歙吴亦鼎砚丞编辑”字样,今一并删去。

9.底本所附穴图有漫漶缺失处,今稍作修葺,基本保持原貌;图中穴名采用简体字重新标注,少数穴名和文中内容不符,按文中名称径改。

书之有叙,叙其书之本末与作书者之意旨,因以俾观者开卷而得其要领也。近世好名之人,每多传书,往往假重名流,赞扬数言,叙于篇首以为荣。意谓非其人则叙不贵,其书亦不为世重。余曰:不然。(1)使其书果切于民生日用,将有不胫而走者矣,何用叙为?兹砚丞集(2)《神灸》一册,皆述古之词,布帛粟菽之言也,无庸待人为之叙。(3)然则予又曷为有叙?正以其书之平淡无奇,不为金玉锦绣,而为布帛粟菽。通其意足以卫生,用其法足以济世。其中辨症论治,按穴指腧,有条不紊,实为寻常日用之不可缺者。考《汉书》载方技三十六(4)家,皆生生之具,此又别为一家言,名之曰《神灸经纶》,代谋授(5)诸剞劂,砚丞恐贻讥大雅,谦让未遑。余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6)昔陆宣公退居闲暇,每好抄录方书,日以自课。子集是编,亦犹行古之志欤!世有同善,当不谓余阿私所好。是为叙。(7)时咸丰三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湘帆老人吴建纲书于他石山房【注释】

(1)砚:原作“研”。

(2)布帛粟菽:又作“布帛菽粟”,喻极平常而又不可或缺之物。

(3)曷:何。

(4)生生之具:指使生命得以保全的技艺。

(5)剞劂(jījué基绝):指雕版刻印,本义为雕刻刀具。

(6)陆宣公:唐·陆贽(754—805),字敬舆,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传世。陆贽曾谪居僻地,感当地疫病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以解百姓疾苦。

(7)吴建纲:吴广杓,字建纲,号湘帆,作者叔祖。

引言

尝闻古之医者,识天时,知气运,通四诊之精微,熟诸经之奇正,(1)洞见垣一方人,神乎伎矣。故自《灵》《素》传书,《难经》发难,(2)其文渊深古奥,义理无不包括,诚为金匮之秘册,寿民之宝箓,后人得其一二意旨,遂以名家。但其书有论无方,特示人以大经大法,令后学心领而神悟。惟针灸之治,语焉必详,以针灸有定穴,不得不(3)辨明经络,指示荥俞,使后之业此者得按经而取穴也。以是知古圣(4)(5)人赞化调元,跻生民于寿域,何其用心之细而立法之密欤!

夫针灸由来久矣。《灵枢》为针灸之宗本,自后明医辈出,殆且百家,如扁鹊、仓公、张机、元化,以及东垣、河间、丹溪诸贤,此皆名之最著者,无不各有著述发明。先圣之经义,秦汉而下,代有传人,至明有越人张会卿,集诸家之要旨,著为《类经》,而针灸之学益显,然犹有未尽者。惟我国朝纂《宗鉴》一书,为医林之总汇,如众水之归宗。其言针灸,审穴分寸,的无差谬。诚哉卓越千古!惜近世医流学焉者寡,治针者百无一二,治灸者十无二三,惟汤液之治,比比皆然。是岂汤液易而针灸难欤?非也。凡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莫不具有经络脏腑,其中病也,或在经在络,入腑入脏,则必待明经络脏腑者,方可以去病,岂为汤液者可舍经络脏腑而别为治乎?吾知必无是理也。然则,何为治此者多而习彼者寡?盖以汤液之治,易于藏拙,其用柔而取效可缓,即彼读汤头记本草者,遂可以医名。若夫针灸之治,苟不明经络俞穴,无从下手,且其用刚而得失易见,人之不乐为此而乐为彼者,由此故也。不知针灸汤液其为用不同,而为医则一也。独是用针之要,先重手法,手法不调,不可以言针。灸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所以古人合而言之,分而用之,务期于中病而已矣。

是编置针言灸,非以针难而灸易,以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6)穴法尚可以度识也。苟能精意讲求,由灸而知针,由针而知道,绍先圣之渊源,补汤液所不及,其功效岂浅鲜哉!爰命孙云路草订成编,以为家藏备要云尔。(7)时咸丰元年岁次辛亥仲秋月古歙吴亦鼎砚丞氏自志【注释】

(1)伎:通“技”,技艺。

(2)箓(lù录):书籍,簿册。

(3)荥俞:指五输穴中的荥穴和输穴,此处代指腧穴。

(4)赞化调元:协助教化,调和阴阳。多言治国政功,此处借以言医事。

(5)跻(jī基):登。

(6)绍:延续。

(7)歙(shè社):地名,在安徽省东南部。

卷之一

说原

粤稽古昔,疗民疾病,有医药而无方书。《素问》辨症论治,经络详明。《灵枢》多言针灸,温凉补泻,法密而用神。自秦汉以下,(1)方书出而针灸之治鲜有传人。原针有九,视病之轻重虚实,用以手法,刺浅刺深,呼吸运动之间,须要医者与病人息息相通,方能愈病,非神而明之者,莫能窥其奥旨。灸法要在明症审穴,症不明则无以知其病之在阳在阴,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必精心体究,然后可收灸治之全功,而见愈病之神速也。凡人之血气精神,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有阻逆,则阳脉不和,而神无所守;血有凝滞,则阴脉不和,而精日有亏。内伤于七情,外感于六气,皆足为气血病。

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诚前圣之妙用,而惠人于无穷也。且有风寒卒中,危在须臾,用药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医家取效见功,莫过于此者。后人难在取穴,遂与针法并废而不究心,至病有可生而无生之之法,任其枉死,良可悲也!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学者不可不知也。

蓄艾

凡物多用新鲜,惟艾取陈久者良。以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故必随时收蓄,风干,净去尘垢,捣成熟艾,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取用。用时复以手细揉,坚团作炷,或大或小,临症随宜酌用,庶无有误。(2)

下火

(3)

灸法下火,宜用阳燧火珠承日,取太阳之火。其次用线香火,(4)或麻油灯、蜡烛火,以艾茎烧点于炷,艾润灸疮至愈,不痛也。其(5)戛金击石、钻燧入木之火,皆不可用。邵子云:火无体,因物以为体。金石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肉、吐血,(6)橘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南齐书》(7)载:武帝时有沙门从北齐赍赤火来,其火赤于常火而小,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灸至七炷多验。吴兴杨道庆虚疾二十年,灸之即瘥。咸称为圣火,诏禁之不止,不知此火何物之火也。故灸病下火,最宜选慎,若急卒惊惶,取用竹木之火,非徒无益而反有损,人以为灸无功效,而不知用火之过,误也。坐 向

古法灸病,令病人春坐东向西,夏坐南向北,秋坐西向东,冬坐北向南。后入易要,春向东,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顺迎四时之(8)生气,理为近似。然准此为定向,尽人所同,但人各有定命,各有(9)五行生克制化,不若遵宪书九宫、男女、定命、坐旺、迎生为准的。如一宫立命,乾兑为生,坎为旺,坐坎向乾或向兑,皆为生旺互用。二宫立命,离为生,坤艮为旺。三四两宫立命,坎为生,震巽为旺。五宫立命,男寄于艮,女寄于坤,生旺与二八两宫同。六七两宫立命,坤艮为生,乾兑为旺。八宫立命,生旺同二宫。九宫立命,坤艮为生,离为旺。照此安定坐向,灸之乃有神验。(10)点穴分寸《千金》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度量,准而折之。法以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童稚亦如之。取稻杆心量或薄篾量皆易折而不伸,或以细绳蜡用亦可。凡点穴,皆要平正四体,无使歪斜,灸时恐穴不正,徒坏好肉尔。若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则不得真穴矣。(11)早晚次序

天有阴阳,日分昼夜,阳生于子而尽于午,阴生于午而尽于子。人身之阴阳亦与之应,故灸法从阳,必取阳旺之时,以正午下火为最善。正时既得,次第须分,如上下皆灸,先灸上后灸下,阴阳经皆灸,先灸阳后灸阴。若颠倒错乱,则轻者重浅者深,致多变症。(12)灸病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丁丑、壬午、甲申、丙戌、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己未、壬戌。

成日、开日、执日、天医日。

忌辛未扁鹊死日,男忌除日,女忌破日。(13)四季人神所在禁忌(14)

神常在心,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冬在腰,夏在脐。(15)逐日人神所在

初一日足大趾,初二日外踝,初三日股内,初四日在腰,初五日(16)在口,初六日在小手小指,初七日在内踝,初八日在腕,初九日在尻,初十日在背腰,十一日鼻柱,十二日发际,十三日在牙,十四日在胃,十五日遍身,十六日在胸,十七日气冲,十八日股内,十九日在足,二十日内踝,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外踝,二十三日在肝,二十四日手阳明,二十五日在足,二十六日在胸,二十七日在膝,(17)二十八日阴中,二十九日在胫,三十日在趺。(18)十二时人神所在

子在左右内外踝,丑在头,寅在耳,卯在面,辰在项,巳在乳肩,午在胁,未在腹,申在心主,酉在膝,戌在腰背,亥在股。(19)灸炷大小多寡

生人体质有强弱虚实,皮肉有厚薄坚柔,不可不分别灸之。如头与四肢肌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肢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20)灸之,其炷宜小,壮数亦不宜多;背腹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壮数宜多,使火气充足,始能去痼冷疾也。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壮,艾炷如小麦,恐火气伤心也。古人灸法有二报(21)、三报,以至连年不绝者,前后相催,其效尤速,或自三壮、五(22)壮以至百壮者,由渐而增,多多益善也。灸 忌

灸病,必先候脉辨症。脉得数实,症见躁烦、口干咽痛、面赤火盛,新得汗后,以及阴虚内热等症,俱不宜灸。臂脚穴,灸多脱人真气,令人血脉枯竭,四肢削瘦无力。人有病,欲灸足三里者,必年三十以上方许灸之,恐年少火盛伤目。故凡灸头必灸足三里者,以足三(23)里能下火气也。阴晦、大风、雷雨并人神所在忌日,皆不宜灸,然有病当急遽之时,又宜权变。(24)补泻

凡用火补者,勿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火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用火泻者,疾吹其火,令火速灭。须待灸疮溃发,然后贴膏。此补泻之法也。灸疮七日不发,是气血衰败,症不可治。灸后调养

灸后气血宣通,必须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平心静(25)气,以养正祛邪。《寿世青编》有五养说,可以祛病延年。

一在养心。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相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26)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则五内颠倒,大疾缠身。若夫达士则(27)(28)不然,一心澄湛,万祸消除。老子曰:夫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遗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29)(30)不生,三毒消灭。《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成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来去,应以自然,忿懥(31)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

一在养肝。肝者,魂之处也,其窍在目,其位在震,主春生发动(32)之令也。然木能动风,故《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春气方升,而烦劳太过,则气张于外,精绝于内,春令邪辟之气积久不散,至夏则火旺而真阴如煎,火炎而虚气逆上,故曰煎厥。又曰:肝气失治,善怒者名曰煎厥。戒怒养阳,使生生之气相生于无穷。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结也。怒气伤肝,肝为血海,怒则气上,气逆则绝,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积于上,势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气血之多而盛者也。所以肝藏血,和则体泽,衰则枯槁。故养肝之要,在于戒忿怒。是摄生之第一法也。

一在养脾。脾者,后天之本,人身之仓廪也。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如婴儿初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谷气入胃,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人之所资以为本者也。然土恶湿而喜燥,饮不可过,过则湿重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病由是生矣。故饮食(33)所以养生,而食无厌亦能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34)肥而不寿。养生之术,常令谷食气少,则病不生。谷气且然,矧(35)(36)五味餍饫为五内害乎?甚而广搜珍错,争尚新奇,恐其性味、良毒,与人脏腑宜忌尤未可晓。故西方大法,使人戒杀茹素,本无异道。人能戒杀,则性慈而善念举;茹素,则心清而肠胃厚,无嗔无贪,邪淫不犯。此养脾在于节食,不可不知。

一在养肺。肺者,脏之长也,心之华盖也。其藏魄,其主气,统领一身之气者也。《经》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则耐寒暑,伤之则百邪易侵,随事痿矣。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之害,皆气主之也。直养无害,而后得其浩然之正,与天地相通,与道义相配。先王以至日闭关,养其微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37)也。气之消息大矣哉!(38)

一在养肾。肾者,先天之本,藏精与志之宅也。仙经曰:借(39)问如何是元牝,婴儿初生先两肾。又曰:元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是故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也,莲蕊即两肾也,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原,人资以为始,岂非天地之根乎?而命寓焉者,故又曰命门。天一生水,故曰坎水。夫人欲念一起,炽若炎火,水火相克,则水热火寒,而灵台之焰藉此以灭矣。使水先枯涸,而木无所养则肝病,火炎则土燥而脾败,脾败则肺金无资,咳嗽之症成矣。所谓五行受伤,大本已去,欲求长生,岂可得乎?《庄子》曰:人之大可畏者,不知所戒也。养生之要,首先寡欲。嗟乎!元气有限,情欲无穷。《内经》曰:以酒为浆,以欲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当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木之有蠹,蠹甚则木折,欲炽则身亡。仙经曰:无劳尔神,无摇尔精,无使尔思虑营营,可以长生。智者鉴之。(40)卧时祝法(41)

经云:夜寝欲合眼,以手抚心三过,微祝曰:

太灵九宫,太乙守房。

百神安位,魂魄和同,

长生不死,塞灭邪凶。

祝毕而寝。此名九宫隐祝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然,永获贞吉。治虚痨咒(42)

孙真人云:人病虚痨,阴虚火旺,易生忿怒,莫能自制。昆仑大隐仙师有灭火咒,曰:

上天下地,有我一身,

生气运动,耳目聪明。

神失气散,冥冥一心,(43)

富贵安在,妻孥匪亲。

为荣为辱,任人旦评,

我今现在,有喜无嗔。

灵台仙子,玉阙真君,

祛我烦恼,助我精神。

真丹内结,净扫六尘。

默诵数遍,五脏自觉清虚,内火平熄,久久诵之,虚者实,弱者强,病可不治而愈。(44)用 艾

凡下艾时,必先以蒜切片擦穴上,然后安艾,不然,则运动之间其艾必落矣。如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或着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饮之,以壮其神,复如前法,以终其事。(45)灸疮候发

灸法以阳胜阴,着艾火后,须要疮发,所患即瘥。若见灸疮不发,用故鞋底焙热熨之,三日而发。仍以小鸡、鲢鱼、豆腐等物与食,其疮必发。若气血衰弱者,调之以药饵。又灸后疮未发,宜乌桕树叶贴之。疮发痛不止,用柏叶、芙蓉叶,端午日午时采,阴干为细末,每(46)遇灸疮黑盖平脱,水调少许如膏,着纸贴之即愈。若灸疮出血,用百草霜为末,掺之即止。又洗法,以葱叶、薄荷煎水温洗,可逐风邪。若疮发黑烂疼痛,用桃枝、柳枝、胡荽、黄连煎水温洗。总之,灸后疮发病易已,疮不发病难已,以人之元气胜与不胜也。(47)灸疮膏药

方用

黄芩 黄连 白芷 金星草 乳香 当归 薄荷 淡竹叶 川芎 葱白 铅粉 香麻油

以上药味各等分,用香油煎药,去渣,再下铅粉,熬成膏,专贴灸疮。(48)十二经循行经络

手太阴肺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

(49)(50)(51)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52)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53)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54)

其支者,从缺盆上头,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阳明胃(55)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56)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57)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58)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59)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60)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61)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62)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63)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64)(65)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66)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67)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68)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少阴肾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69)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肚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手厥阴心包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从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从臑内,行太阴、(70)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三焦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71)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72)(73)绕毛际,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74)(75)(76),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77)甲,出三毛。

足厥阴肝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78)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79)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奇经八脉循行经络

任脉《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80)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

督脉《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81)(82)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冲脉《素问·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于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灵枢·卫气》篇曰: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83)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于脑;气在胸者,止(84)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在脐之左右之动脉者;(85)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

带脉(86)(87)《灵枢·经别》篇曰:足少阴上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阳蹻脉(88)《灵枢·脉度》篇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89)(90)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91)目气不荣,则目不合。《二十八难》曰: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蹻脉《难经》曰:阴蹻脉者,亦起于跟中。由少阴别脉然谷之穴,上行内踝,循阴股,入胸腹,上至咽喉、睛明穴,亦会于太阳也。

阳维脉《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92)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也。

阴维脉

阴维起于足少阴,经内踝上行筑宾之穴,循腹至乳,上结喉,至廉泉穴,维络诸阴,会于任脉也。(93)周身经络部位歌

脉络周身十四经,六经表里督和任。

阴阳手足经皆六,督总诸阳任总阴。

诸阳行外阴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

督由脊骨过龈交,脐腹中行任脉是。

足太阳经小指藏,从跟入腘会尻旁;

上行夹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脉最长。

少阳四指端前起,外踝阳关环跳里;

从胁贯肩行曲鬓,耳前耳后连眦尾。

大指次指足阳明,三里天枢贯乳行;

腹第三行通上齿,环唇侠鼻目颧迎。

足有三阴行内廉,厥中少后太交前。

肾出足心从内踝,侠任胸腹上廉泉。

太厥两阴皆足拇,内侧外侧非相联。

大阴内侧冲门去,腹四行兮挨次编。

厥阴毛际循阴器,斜络期门乳肋间。

手外三阳谁在上,阳明食指肩髃向;

颊中钻入下牙床,相逢鼻孔迎香旁。(94)

三焦名指阳明后,贴身周回眉竹凑。(95)

太阳小指下行低,肩后盘旋耳颧遘。

还有三阴行臂内,太阴大指肩前配。

厥从中指腋连胸,极泉小内心经位。

手足三阳俱上头,三阴穴止乳胸游;

惟有厥阴由颡后,上巅会督下任流。

经脉从来皆直行,络从本部络他经。

经凡十四络十六,请君次第记分明。十五别络歌

手太阴别为列缺,手少阴别即通里,

手厥阴别为内关,手太阳别支正是,

手阳明别偏历当,手少阳别外关取,(96)

足太阳别号飞扬,足少阳别光明起,

足阳明别曰丰隆,足太阴别公孙止,

足少阴别大钟名,足厥阴别蠡沟纪,(97)

阳督之别号长强,阴任之别为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穴全在此,《内经》平人气象篇,更有胃络名虚里。五脏六腑井荥输经合原穴

井、荥、输、经、合、原者,各经穴名也。手足阳经有原穴,手足阴经无原穴,阴之输穴即阴之原穴也。

所出为井

肺井少商,脾井隐白,心井少冲,肾井涌泉,心包井中冲,肝井大敦,大肠井商阳,胃井厉兑,小肠井少泽,膀胱井至阴,三焦井关冲,胆井窍阴。(98)<

为荥/span>

所溜

肺荥鱼际,脾荥大都,心荥少府,肾荥然谷,心包荥劳宫,肝荥行间,大肠荥二间,胃荥内庭,小肠荥前谷,膀胱荥通谷,三焦荥液门,胆荥侠溪。

所注为输

肺输太渊,脾输太白,心输神门,肾输太溪,心包输大陵,肝输太冲,大肠输三间,胃输陷谷,小肠输后溪,膀胱输束骨,三焦输中渚,胆输临泣。

所行为经

肺经经渠,脾经商丘,心经灵道,肾经复溜,心包经间使,肝经中封,大肠经阳溪,胃经解溪,小肠经阳谷,膀胱经昆仑,三焦经支沟,胆经阳辅。

所入为合

肺合尺泽,脾合阴陵泉,心合少海,肾合阴谷,心包合曲泽,肝合曲泉,大肠合曲池,胃合三里,小肠合小海,膀胱合委中,三焦合天井,胆合阳陵。

所过为原

大肠原合谷,胃原冲阳,小肠原腕骨,膀胱原京骨,三焦原阳池,胆原丘墟。(99)周身骨度尺寸今法《灵枢经》骨度篇文所论长短,皆古数也。今按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100)骨,折为一尺八寸。此为直寸。横寸法,以眼内角至外角,此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依此。督脉神庭至太阳曲差穴,曲差至少阳本神穴,本神至阳明头维穴,各开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各开四寸半。

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主,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歧骨际上中(101)庭穴止,折作八寸四分;自骬上歧骨际,下至脐心,折作八寸;自脐心下至毛际曲骨穴,折作五寸。横寸,以两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横直寸法并依此。

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骶,通折三尺。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节各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第十四节与脐平;下七节各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通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余未尽也。脊骨内阔一寸,凡云第二行侠脊一寸半,三行侠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净以寸半、三寸论,故在二行当为二寸,在三行当为三寸半也。

侧部、四肢折量之法,总以前中指同身寸法为是。(102)周身名位经脉骨度

头 头为诸阳之首,凡物独出之首,皆名曰头。

脑 脑者,头骨之髓也。足太阳膀胱脉络脑,足少阴肾属髓海。脑为髓海,髓海足,头轻多力,不足,脑转耳鸣,目眩,胫酸,怠卧。

巅 巅者,头顶也。足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足太阳膀胱脉交(103)巅,足少阳胆脉亦交巅。巅顶之首,俗名天灵盖。

囟 囟者,巅前之头骨也。小儿初生未合,名曰囟门,已合,名(104)曰囟骨,即天灵盖后之骨。

头角 额两旁棱处之骨也。足少阳胆筋脉皆上头角。

额颅 额前发际之下,两眉之上,名曰额,一曰颡。足阳明胃脉至额颅,手阳明大肠筋上额左角,手少阳三焦筋结额上角,足太阳膀胱筋上额。

发 足少阴肾主发,又为血之余。

面 凡前曰面,凡后曰背。五脏之精气皆上熏于面,故面白应肺,脱气、脱血、脱津液,面皆白。面赤应心,面黄应脾,面青应肝,面黑应肾,故黑者阴气,阳去面为之黑。颧骨之下迎香穴之外为面中央,(105)(106)应手阳明大肠。两颧之内面王之上应手太阳小肠,小肠脉循颊上,斜络于颧。小肠气血盛,面多肉而平,气血少,面瘦色恶。

颜 颜者,眉目间名也。眉心曰阙上,应咽喉。

眉 属肝。肝脉从目系上额,肝胆相表里,足少阳风热与痰,则眉棱骨痛,此症多伤目,至两耳出脓则危。又应膀胱,足太阳血气盛,眉佳,有毫毛。

目 目者,司视之窍也。肝窍在目,故论目必首肝。

睛窠 眼珠也。脏腑精气皆上注目而为睛,血之精为目窠之总络。

瞳神 骨之精为瞳神,属肾。肾水亏,不能养肝,英华不敛,瞳神散大无光。

黑珠 即瞳外黑轮,属肝,为筋之精。内连目系,目内廉深处为目系,肝火上冲,两轮红痛。

白珠 气之精为白眼,黑轮外四围白处皆属肺。肺火上腾,白有红筋。

两眦 外决面者为锐眦,内近鼻者为内眦,皆属心。小肠、三焦筋脉俱至目锐眦,胆脉起目锐眦,筋亦结目锐眦。小肠支脉至目内眦出,膀胱脉起目内眦。

眼皮 上下皆属脾,肌肉之精,主约束。胃细筋散于目下为目下纲,膀胱细筋为目上纲。目纲即上下目胞之两睑边,又名曰睫,司目之开阖也。

睫毛 属脾。脾胃气虚,目紧皮缩,眼楞急小。睫毛倒入眼中,谓之倒睫拳毛。

目泪 泪为肝液。风行水流,肝风动则泪出。又肝热多泪,如烧竹沥,遇火沥出。迎风出泪,风火合也。悲哀动中,心气与肝气相迫,致泪。

目眵 眵属肺气结硬。

目眶骨 目眶者,目窠四围之骨也,上曰眉棱骨,下即骨,骨之外即颧骨。 目下之眶骨,颧骨内,下连上牙床者也。

頞 頞者,鼻梁,即山根也。

鼻 鼻者,司臭之窍也。(107)

山根 足阳明脉交山根,山根曰下极,应心。

鼻柱 在山根下。相家曰年寿,应肝,年寿左右应胆。

面王 在鼻柱下。相家曰准头,亦曰明堂,属土,应脾。明堂两(108)旁为方上,在迎香上,曰鼻隧,相家曰兰台、廷尉,应胃,胃脉起鼻两旁,筋亦结鼻旁,即此。

鼻孔 大肠脉挟鼻孔,小肠脉抵鼻,膀胱筋结鼻下两旁。

颧 颧为骨本,两颧发赤主肾败。膀胱、胆、大肠筋皆结颧,胃筋合颧,小肠经颧髎穴在頄下锐骨端陷中。

人中 下应膀胱、子宫。平浅无髭,多无子。大肠脉交人中,督脉水沟穴在人中。 内鼻旁间,近生门牙之骨也。(109)

顑 俗呼为腮,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也。

耳 司听之窍也。肾气通耳,肾元足则耳聪,有病当于肾脉推之。

蔽 耳门也。

耳郭 耳轮也。胃脉上耳前,筋结耳前,胆脉、三焦脉俱走耳前,筋从耳前属目;小肠、膀胱筋俱结耳后完骨,胃脉之支、胆脉、三焦脉俱过耳后。

颊 耳前颧侧面两旁之称也。大肠筋脉俱上颊,小肠脉上颊,胃筋循颊而上,胆筋脉俱过颊,肝脉下颊,三焦当曲颊,脉亦交颊,胃颊车穴在耳下分。

曲颊 颊之骨也,曲如环形,受颊车骨尾之钩者也。

颊车 下牙床骨也。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

口 司言,食之窍也,属脾。胃、大肠脉交口,毕竟脾为主,盖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养五脏,故五脏之气皆统于脾,五脏偏盛皆验于口。

唇 口端也,肝、脾、胃三经所主。热则红甚,寒则淡红,实则红活,虚则黄白。脾燥唇干,脾热唇裂,肝风唇瞤动不止,脾寒唇青或揭,七情动火伤血,或心火传脾,或厚味积伤脾,唇肿白,皮皱裂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

吻 口之四周也。口上有髭,大肠主之。

颐 口角后,顑之下也。颐上有须,胆主之。

颏 口之下,唇至末之处,俗名下把壳。颏上有髯,胃主之。

颔 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也。小肠筋结颔,胆筋脉俱过颔。

齿 口龈所生之骨也。内床曰齿,外板曰牙。牙齿,肾之标,齿病宜归肾。而治齿先分病在牙床,病在牙齿。上床属胃,喜寒恶热,下床属大肠,喜热恶寒。床病治齿,齿病治床,诸不应。

舌 舌为心苗,司味之窍也。脾、肾、膀胱、三焦筋脉所系。

舌本 舌之根也。

颃颡 口内之上二孔,司分气之窍也。(110)

悬壅垂 张口视喉,上似乳头之小舌,俗名碓嘴。

喉 通声息之路也。在咽前,通肺,主出气,故曰肺系,又曰喉气通天。肺热甚,喉哑。胃、肾二脉循喉。

咽 饮食之路也,在喉后,通胃,主纳食。胃口在膈膜下,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咽门下有膈膜,咽气通地。心、脾二脉挟咽,令咽干;肝脉循喉后,令咽干。

喉咙 肺之系也。

嗌 胃之系也。咽之低处曰嗌。小肠脉循咽,令嗌痛;三焦脉由喉,令嗌肿。

会厌 覆喉管之上窍,似皮似膜,上司开合,为声音之户。食下咽不掩则错,凡舌抵上腭则会厌能掩喉,喉、咽、嗌、会厌四者缺一,则饮食废而死。

结喉 喉之管头也。其人瘦者,多外见颈前;肥人则隐于肉内,多不见也。

上横骨 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小湾,横骨旁接拄骨之骨。

拄骨 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内接横骨,外接肩解。

肩解 肩端之骨节解处也。骨 肩端之骨也,即肩胛骨头臼之上棱骨也。其臼接臑骨上端,俗曰肩头,其外曲卷翅骨,肩后之棱骨也,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肩胛 即髃骨之末成片骨也,亦名肩膊,俗名锨板子骨。大小肠、三焦筋脉俱至肩,胆脉至肩上,肩井穴属胆,膀胱筋、肺筋皆结肩髃。

臂 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胳膊。胳膊中节上下骨交接处,名曰肘,肘上之骨曰臑骨,肘下之骨曰臂骨。臂有正辅二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正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

腕 臂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

鱼 在掌外侧之上,大指节后,肥鱼陇起处,其形如鱼,故谓之鱼。

手 手者,上体所以持物也。掌中为手心,手之表为手背。

掌骨 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手大指 属肺。肺脉自腋入臑,至大指出其端。肺筋即起于大指端少商穴之次,穴在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循手掌直上,大指本节后,有鱼际穴,为肺荥;掌后横纹头,有太渊穴,为肺输;太渊后有经渠穴,为肺经;手腕后一寸五分,有列缺穴,为肺络;臂腕曲中有尺泽穴,为肺合;循内侧上臑入腋,其散筋复自腋上肩,结于肩端骨罅中。

食指 属大肠。大肠筋脉皆起于食指端商阳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叶,为大肠井;溜于本节前内侧,名二间穴,为大肠荥;注于本节后三间穴,为大肠输;过于合谷穴,为大肠原;上侧腕中有阳溪穴,为大肠经;腕后三寸有偏历穴,为大肠络;肘曲纹头尽处有曲池穴,为大肠合;由是历三里、肘髎、五里三穴,直上,结于肩之前髃。

中指 属包络。包络之脉自腋循臑入肘臂,至中指出其端,其筋即起于中指内廉之末中冲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叶,为心之井。心为天君,其井输等俱在包络,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劳宫穴,为心荥;掌后两筋之间有大陵穴,为心输;去腕二寸两筋间有内关穴,为心主之络;去腕三寸有间使穴,为心经;上至肘曲中央陷中,有曲泽穴,为心合;上循天泉穴之次,结腋下。

无名指 属三焦。三焦筋脉俱起无名指外廉关冲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叶,为三焦井;溜于小指次指本节陷中,名液门穴,为三焦荥;注于腋下一寸,名中渚穴,为三焦输;结于手腕中之阳池穴,为三焦原;直上腕后二寸,名外关穴,为三焦络;腕后三寸,名支沟穴,为三焦经;结于肘外大骨陷中,名天井穴,为三焦合;上臑至肩髎穴。包络脉之支,别掌中,循无名指,出其端。

小指 内侧属心,外侧属小肠。心脉循臑下肘,出小指之端。心筋起小指之端内侧少冲穴之次,穴去爪甲如韭叶;直上入掌内后廉,历神门穴,在掌后锐骨中;又历通里穴,为心络,在腕后一寸陷中;又历少海穴,在肘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又历极泉穴,在臂内腋下筋间。小肠筋脉俱起小指外侧少泽穴之次,穴去爪甲一分,为小肠井;溜于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名前谷穴,为小肠荥;注于小指外侧本节后,名后溪穴,为小肠输;直上至于腕起骨陷中,有腕骨穴,为小肠原;踝下有阳谷穴,为小肠经;腕后五寸有支正穴,为小肠络;肘下锐骨之后有小海穴,为小肠合;从是上臑,历肩解、肩胛,交肩上。

爪甲 指之甲也,足趾同。肝主筋,爪者筋之余。

岐骨 凡骨之两叉者,皆名歧骨,手足同。

肺 喉下为肺,喉在咽前,主出气,喉系坚空,连接肺管,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形四垂,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为脏之长,为心之盖。又曰:是经常多气少血。《难经》曰:肺重三(111)(112)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中藏经》曰:肺为生气之原,乃五脏之华盖。张介宾曰: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113)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

膺 胸上两旁高处曰膺。胃脉到膺,胆脉系膺。

胸 结喉下曰缺盆,缺盆下曰胸,在膺之下。肺脉布胸中,肺、心筋结胸中,脾筋脉皆散胸中,肝脉上至胸,胆脉下胸中,肾脉入肺,注胸中,包络脉起胸中,筋散胸中。

心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云: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耳,又曰开窍于(114)舌。又曰:是经少血少气。《难经》曰:心重十二两,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张介宾曰:心脏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孔,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115)四脏,心外有黄赤脂裹,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谓膻中也。

心包 位居心之四旁,以捧护心,即两乳之中膻中穴也。凡筋脉由胸下膈,自膈贯胸,如肺、心、脾、肝、胆、肾、心包络七经筋脉皆从此过,三焦脉亦布膻中。张介宾曰:心包一脏,《难经》言其无形。滑寿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灵兰秘典论》有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二句,今考心包,藏居膈上,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此一官,即此经之谓与? 胸之众骨名也。

乳 膺上突起两肉,有头,妇人以乳儿者也。乳房属胃,乳头属肝。

鸠尾 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之下,歧骨之间。

膈 胸下腹上之界,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围着脊,所以遮隔浊气,俗名罗膈。十二经脉,惟膀胱脉不贯膈,余皆能令膈痛。

肝 《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又云:肝居膈下,上着脊之九椎下,是经常多血少气。其合筋也,其荣爪也,主藏魂,开窍于目,其系上络心肺,下无窍。《难经》曰: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胆 《经》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云:是经多血少(116)气。又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难经》曰:胆在肝之短叶(117)间,重三两三铢,长三寸,盛精汁三合。《中藏经》曰:胆者,清(118)净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寒不眠,胆热喜睡。

脾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云: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又云:脾藏意。又云: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119)俞当十二椎下,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其合肉也,其荣唇也,开窍于口。又云:是经常多气少血。《难经》曰:脾重二斤三(120)两,广扁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中藏经》曰:脾主消磨五谷,养于四旁。

胃 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原,故胃气为一身之本。咽系柔空,下接胃,为饮食之路。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曰咽门。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又云:是经多气多血。《难经》曰:胃重二斤

(121)一两。张介宾曰: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布于诸脉,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曰幽门。

三焦 《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是经少血多气。《中藏经》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左右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腹 膈之下曰腹,俗名曰肚。脐之下曰少腹,亦名小腹。

脐 人之初生胞蒂之处也。脐上五寸上脘穴分即上焦,脐上四寸为中脘,即中焦,肺脉起中焦在此,脐上二寸为下脘,即胃下口,属下焦,是为幽门,传入小肠。旧说分三部,正分此上、中、下三脘。今乃曰中脘痛属脾,当脐痛属肾,小腹痛属肝。肝脾是矣,当脐何以属肾?心、脾筋结脐,胃筋脉挟脐,当脐明属脾胃,若肾之筋脉从腰贯脊,并不及脐,脐痛治肾,舛谬误人。

肾 《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云:肾附于脊之十四椎下,是经常少血多气。其合骨也,其荣发也,开窍于二阴。(122)《难经》曰: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藏精与志。《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张介宾云: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下条趋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许,中有二穴,是肾带经过处,上行脊髓,至脑中,连于髓海。

命门 人身之中有命门,附脊骨,对脐。其右旁一小窍,乃三焦之气所自出,即先天无形之火,曰肾间动气。左旁一小窍,乃真阴水气所自出,亦无形,随相火而潜行周身,以荣四末。命门居中,各开一寸五分,分左右肾,两肾中间一点真阳,乃生身之根蒂,中有相火,代心君行事,故又曰小心。

小肠 《经》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云:小肠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上,左回叠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又云:小肠上口在脐上二寸,近脊,水谷由此而入,复下一寸,外附于脐,为水分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又云:(123)是经多血少气。《难经》曰:小肠重三斤十四两。

大肠 《经》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又云:回肠当(124)脐,左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又云:广肠附脊,以受回肠,乃出滓秽之路,大八寸,径(125)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是经多气少(126)血。《难经》曰:大肠重二斤十二两,肛门重十二两。张介宾曰:按回肠者,以其回叠也;广肠者,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者,又广肠之末节,下连肛门也。

膀胱 《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云: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下口,乃膀胱上际,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泌渗而入,其出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窍而为癃肿。是经多血少气。《难经》曰: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

宗筋 肝筋脉结阴器,络诸筋,脾胃筋聚阴器,肾筋结阴器。溺孔即前阴,督脉起处。

毛际 宗筋上,小腹下,横骨间,丛毛之际也。下横骨俗名盖骨,任脉由会阴上毛际;冲脉起于气街,即气冲;阳明经穴在毛际两旁,阳明血气盛,毛美而长,气血少则无毛;肝筋脉入毛际,胆脉绕毛际。

睾丸 男子外肾,宗筋下,阴囊中两丸也。

篡 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会阴穴,即男女阴气之所也。

脑后骨 俗呼脑杓。

枕骨 脑后骨之下,陇起者是也,其骨或棱或平或长或圆不一。

完骨 耳后之棱骨,名曰完骨。在枕骨下两旁之棱骨也。

颈项 颈之茎也。又曰: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颈前有缺盆穴,属胃,在横骨上,左右各一,为十二经道路。大小肠、胃、胆、三焦脉俱入缺盆,肺、胃、胆、膀胱筋俱结缺盆。缺盆之中即任脉之天突穴,为颈前居中第一行脉;缺盆之上有人迎穴,喉间开一寸五分,属胃,即颈前第二行脉;人迎后一寸五分名扶突穴,属大肠,即颈中第三行脉;扶突穴后名天窗,属小肠,即颈中第四行脉;天窗后为胆脉,颈中无穴,乃第五行脉;足少阳后名天牖穴,属三焦,即颈中第六行脉;天牖后名天柱穴,属膀胱,为颈中第七行脉;颈之中央督脉也,穴名风府,自前中一行至此为第八行。

颈骨 头之茎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

项骨 头后茎骨之上,三节圆骨也。

背 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

脊骨 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督脉主脊,大肠脉挟脊,心脉与脊里细脉相连贯,脾筋着脊,肾筋脉贯脊。膀胱筋脉挟脊,分左右上项。其分左右也,从脊开一寸五分,为第二行,对第三椎曰肺俞,对第五椎曰心俞,对第七椎曰膈俞,对第九椎曰肝俞,对第十椎曰胆俞,对第十一椎曰脾俞,对第十二椎曰胃俞,对第十三椎曰三焦俞,对第十四椎曰肾俞,对第十六椎曰大肠俞,对第十八椎曰小肠俞,对第十九椎曰膀胱俞。从脊开三寸为第三行,魄门对肺俞,故肺藏魄,神堂对心俞,故心藏神,魂门对肝俞,故肝藏魂,意舍对脾俞,故脾藏意,

(127)志舍对肾俞,故肾藏志,膏肓对第四椎。

膂 夹脊骨两旁肉也。膀胱脉、肾脉循膂。

腋 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胳肢窝。肺筋脉入腋,心、小肠筋结腋,胆筋走腋,包络脉抵腋。

胁肋 胁者,腋下至肋骨尽处之统名也。曰肋者,胁之单条骨之(128)谓也。总胁肋之总,又名曰胠。肝、胆脉布胁,包络筋脉挟胁,脾筋结肋,肝脉布肋。

季胁 胁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软肋。肺脉抵季胁,胆筋脉乘季胁。(129),胁下无肋骨空软处也,胆脉乘。

腰骨 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尻上之骨也。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下接尻骨上际。肾脉入腰,膀胱脉抵腰。(130)(131)

胂 腰下两旁,髁骨上之肉也。

臀 胂下尻旁大肉也。膀胱脉贯臀,筋结于臀。

尻 腰骨下十七椎至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长四五寸许,上宽下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名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在肛门后,其骨上外两旁形如马蹄,附着两髁骨上端,俗名胯骨。胆筋结于尻。

肛 大肠下口也。肛门接直肠,直肠接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肺气充足方能传送。(132)

下横骨、髁骨、楗骨 下横骨在少腹下,其形如盖,故名盖骨。其骨左右两大孔,上两分出向后之骨,首如张扇,下寸许附着于尻骨之上,形如马蹄之处,名曰髁骨。下两分出向前之骨,末如楗柱在于臀内,名曰楗骨,与尻骨成鼎足之势,为坐之主骨也。妇人俗名交骨,其骨面名曰髋,侠髋之臼名曰机,又名髀枢,外接股之髀骨也,即环跳穴处,此一处五名也。

股 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小腿。中节上下交接处名(133)曰膝,膝上之骨曰髀骨,股之大骨也;膝下之骨曰胻骨,胫之大骨也。股肉属脾,筋属肝,骨属肾。

阴股 股之内侧曰阴股,脾、肝、肾筋脉俱循阴股。

髀骨 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如锤,接于胻骨。(134)骨 俗名臁,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伏兔 髀骨前,膝之上,起肉似伏兔,故名。

膝解 膝之节解也。膝属脾、肾、肝,凡人逸则痿软无力,劳则痛如针刺,脉洪数有力,皆肝肾阴虚火盛所致,痿软无力,真病之形,作痛如锥,邪火之象。

膑骨 膝上盖骨也。

连骸 膝外侧二高骨也。

腘 膝后屈处,俗名腿凹。 下腿肚也,一名腓肠,俗名小腿肚,属足太阳膀胱。

踝骨 踝者,胻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在外为外踝,在内为内踝。

足 下体所以趋步也,俗名脚。

跗骨 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跗骨者,足趾本节之众骨也。

足心 即踵之中也。

跟骨 足后跟之骨也。

三毛 足大指爪甲后为三毛,毛后横纹为聚毛。

踵 足下面着于地之谓也,俗名脚底板。

足趾 趾者,足之指也。其数五,名为趾者,别于手也。大趾之本节后,内侧圆骨形突者,名核骨。

足大趾外侧属肝,内侧属脾。脾筋脉皆起于足大趾隐白穴,为脾井;溜于节后陷中大都穴,为脾荥;注于内侧核骨下太白穴,为脾输;循大趾本节后一寸公孙穴,为脾络;历内踝前三分陷中商丘穴,为脾(135)经;由是循经骨后,结于膝内辅骨陷中阴陵泉之次,为脾合;从此直上至阴股,结于髀箕门穴之次,臀下曰髀。

肝筋脉皆起于足大趾外侧丛毛之际大敦穴,为肝井;溜于大趾缝中行间穴,为肝荥;行跗上,注于本节后二寸动脉中太冲穴,为肝输;结于内踝前一寸中封穴之次,为肝经;循踝上五寸蠡沟穴,为肝络;直上内辅骨下横纹尽处曲泉穴,为肝合;上阴股五里、阴廉之次。

旧说足中趾属胃,胃筋起于中趾内侧厉兑穴,为胃井;溜于次趾外侧陷中内庭穴,为胃荥;注于内庭后二寸陷谷穴,为胃输;过于跗上,去内庭五寸冲阳穴,为胃原。故胃病足跗肿痛,足中趾不用。自足跗直上,循足胫,历腕上,系草鞋处解溪穴,为胃经;又历外踝上八寸丰隆穴,为胃络;结于膝下三寸三里穴,为胃合;上膝,循伏兔,结于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后为髀关,其脉自伏兔直下,抵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按:足阳明是足大趾之次趾,不是中趾,必传写之误。胃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行至陷谷,陷谷穴在足大趾次趾间,本节后陷中。内庭穴在足大趾次趾外间陷中,厉兑穴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三穴明是次趾,与中趾不属,以是知中字之误。然则,中趾何属?经云: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趾外间。此支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行而下,入中趾外间,与前之内庭、厉兑合,是中趾亦属胃也。

足四趾属胆,胆筋起足四趾外端窍阴穴之次,为胆井;趾歧骨间有侠溪穴,为胆荥;侠溪上寸半有临泣穴,为胆输;侠溪上四寸五分有丘墟穴,为胆原;外踝上四寸阳辅穴,为胆经;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为胆络;循胫至膝外廉,下膝一寸阳陵泉穴,为胆合;从是上走髀,分为两歧,前者结伏兔,后者结于尻,直者上季胁。其脉自髀阳直下,出膝外廉,循胫,抵外踝,至足跗,入第四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贯爪甲后三毛。故足少阳血气盛,胫毛长,外踝肥;血气少,胫无毛,外踝瘦,病则膝胫外踝及大节诸节皆痛。

足小趾趾下属肾,外侧属膀胱。肾筋脉俱起小趾之下,斜趋足心涌泉穴,为肾井;又侧趋内侧内踝前一寸大骨下,有然谷穴,为肾荥;结于跟踵,踵即跟之突出者,跟即踵上硬筋处,陷中有太溪穴,为肾输;自跟别至跟后,踵中大骨上两筋间,有大钟穴,为肾络;踝上二寸复溜穴,为肾经;上腨,出腘内廉,结于内辅骨下阴谷穴之次,为肾合。从是并太阴之筋,上循阴股。膀胱筋起小趾外侧,去爪甲一分至阴穴之次,为膀胱井;历本节之前陷中,有通谷穴,为膀胱荥;本节之后陷中,有束骨穴,为膀胱输;外侧大骨之下有京骨穴,为膀胱原;外踝后骨跟上有昆仑穴,为膀胱经;循跟直上,至外踝上七寸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