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红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该这么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9:04:47

点击下载

作者:付峥嵘,倪维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金融红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该这么活

互联网金融红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该这么活试读:

前言

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共发生193起融资事件,平均投资额达882.12万美元。那么,未来的金融业到底是什么样子?无论是BAT们的狂欢,还是银行家们小圈子的世界,互联网金融都为其带来诸多福利。然而,老百姓如何才能从这场变革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便捷的服务,更人性化的应用,更高的收益?为什么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老百姓却很少?究其原因,即使是对之有所了解的人也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缺乏“行”的方法。

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事件并不是行业巨头们纷纷炒作的结果,而是新时代的颠覆性标志。然而,虽然被冠之“互联网”的前缀,很多老百姓仍然将金融看作高高在上的精英层特权。难道互联网金融只是又一次与老百姓无关的“神仙打架”?

答案当然并非如此。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就开始了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而这一次,互联网的颠覆目标瞄准了有“万行之首”的金融行业。2013年,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大幕,在短短的两年间,互联网金融就已经融入到各个层级当中。

但时至今日,在很多普通人的眼中,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只是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理财“宝宝”而已。事实上,在不知不觉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长为能够与传统金融分庭抗礼的参天大树,并对普通人的生活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今,我们在吃饭时已经习惯了团购和外卖,出行更是会以“滴滴”和“快的”代步,很多人甚至在互联网上买起了房子……这一切其实都是互联网金融极具颠覆性的成功的“行外改造”。而在无处不在的“扫码支付”中,互联网金融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日常金融需求的各种场景;在风生水起的“全民创业”中,互联网金融也成为众多创业者走入“互联网+”的首选之路。

当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完成全方位的落地布局时,被传统金融业所“忽视”的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又到底该如何参与到这场全新的金融盛宴中,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金融福利呢?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中,在各种各样的概念环绕中,普通人又能如何才做到“知行合一”,而不会再次与精英层拉开距离呢?

本书以精练的文字说明,结合生动的图表,对我们身处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进行阐释和对相关实操方法进行讲解。相信通过本书,普通老百姓也能清晰地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能突破传统金融的距离感和高深感,学习到全新的消费、理财、融资与创业模式知识。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Part 1用责任、力量和价值见证互联网金融

金融一直以来作为精英阶层的“专属”,而疏离于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能享受到的,似乎只有简单的金融服务与繁杂的办理流程。然而,金融作为服务于社会、企业、个人的重要内容,它不应当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每个人都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互联网金融让这一权利顺利落地,当互联网开始颠覆金融市场,凭借信息、成本和数据的力量,普通人终于能够介入金融资源配置的行列。依靠看得见的思想、平台和技术,社会财富也得以在更广大社会阶层中进行分配。1.1互联网金融的责任:服务于社会、企业与个人1.1.1 推动民间资本阳光化

对于普通人而言,金融这个词汇总是那样的高端、疏远,但在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后,金融终于不再如往常一般“高大上”,开始走下神坛。而在金融的平民化进程中,民间资本也得以脱离传统金融的束缚,从阴暗处开始走到阳光下。

民间资本原本只是指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集聚于民间的财富规模也越发庞大。但在国内长期的金融管制下,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民营企业或家庭的闲置资产却只能放在银行里,“赚取”微薄的储蓄利息。其实,很多人都明白,银行里不过3%的储蓄利率,相较于通胀率还有很大的差距,将资产放在银行,只是人们减缓资产贬值速度的无奈之举。

在传统金融领域中,可供民间资本选择的投资渠道极为有限,大致可分为如图1.1.1-1所示的三种。图1.1.1-1 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1.银行储蓄

银行储蓄是金融领域最基础的投资选择,也是最稳妥的理财行为,而与之相应的,银行储蓄的投资收益也是最低的。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经济背景下,央行不得不一次次降息以刺激市场经济发展。当降息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策略时,也就意味着,作为一种投资选择,银行储蓄的优势几近为零,稍微懂些理财知识的人都不再愿意将资金放在银行中。

2.实业投资

相比于银行储蓄,实业投资所需的资本量虽然较大,但在社会经济大发展背景下,这不失为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三十多年间,民营企业也得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顺势而起,实业投资更是具有稳健和高收益的双重属性。但在国内,对于民间资本而言,想要进入实业投资领域,还有着不小的市场准入障碍,很多市场还是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甚至禁入的。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复苏之中,大批工厂倒闭,实业投资的创富能力也受到挑战。

3.证券投资

国内证券投资仍然以股票投资为主,也就是所谓的炒股。我们之所以说“炒股”,而不是股票投资,正是因为国内产权制度、市场监管、市场准入等各方面存在着各种制度缺陷,国内的股市更像是投机者的赌场,而非投资者的乐园。尤其是在国内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公众流通股并存,且同股不能同权、同利的现状下,民间资本进入股市所能做的也仅仅是通过炒作,从而赚取股价差价而已。在2008年股市崩盘之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国股市终于在2015年年初迎来“改革牛”,但不过半年时间,我国股市再次“崩盘”,民间资本再次遭到大洗劫——证券投资成为民间资本心中永远的痛。图1.1.1-2展示了2006-2015年我国股市与世界股市的对比情况。图1.1.1-2 近十年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对比

当以上三种投资渠道都难以发挥作用时,有些民间资本也开始铤而走险,开始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着极大的贷款需求,他们或需要资金用于企业经营,或需要资金以供个人消费与学习,但商业银行却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贷款需求,甚至有些商业银行有意忽视如同鸡肋的小额贷款需求,这就为民借贷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

一边是愿意付出较高利息却借不到资金的贷款需求,一边是手里握着大量资金却找不到投资渠道的民间资本,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二者终于实现对接。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风控手段,民间借贷有着极高的风险,再加上市场监管的缺失,而且民间借贷很容易演变为非法集资。在严重的贷款风险和合规风险下,民间借贷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很多都高于法定的“银行贷款利率4倍”。这使得民间资本最终陷入如图1.1.1-3所示的恶性循环。图1.1.1-3 民间资本陷入恶性循环

民间资本不愿进入银行,银行缩紧银根减少贷款,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无法满足,民间借贷成本过高,实业投资陷入困境,民间资本苦无投资渠道……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民间借贷也愈演愈烈,甚至演变为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成为金融领域的非法搅局者。

这对于我国金融的健康发展而言,无疑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在我国金融改革的浪潮中,“开正门,关后门,堵邪门”的新政策,加上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新形势,使得民间资本终于得以阳光化。伴随着P2P网贷平台的纷纷而起,民间资本得以迅速与资金需求者实现对接,再加上货币基金、保险理财、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在互联网金融市场,民间资本就如同终于奔入大海的巨鲸,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庞大力量。

作为民间资本的重要载体,互联网金融在为社会、企业、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满足各方借贷需求以及投资需求的同时,也让金融变得更亲民,让企业得以享受更多金融服务,让人们能够得到更多金融帮助,真正地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承载了民间资本的互联网金融的责任所在。1.1.2 赋予企业更多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缺乏改革转型的灵活性,很多大型企业陷入困境,大批企业纷纷倒闭。而在互联网引导的创新时代,尤其是随着全民创业时代的到来,众多小微企业反而凭借独特的创新能力以及小体量的灵活性,在这一片寒冬中得以挣扎存活,为市场带来了一抹新绿。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不仅凭借自己的强悍生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丝活力,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品和服务。小微企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小微企业发挥强大作用的背后,却是严重的“融资难”问题。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融资,资本是企业成长与壮大的重要源泉。然而,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大多仍然依靠自筹资金维持运营,甚至有超过80%的小微企业从未在银行贷过款。有专家估计,国内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超过千亿元,其融资成本更是常年居高不下。

所有小微企业主心中都有两大痛点(见图1.1.2-1),其一就是“融资难”,其二则是“融资贵”。图1.1.2-1 小微企业发展两大痛点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与民间资本的“投资难”脱不开关系,正是因为商业银行的低利率,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银行,缺乏足够资金的银行也只好缩紧银根,将贷款发放给抵押物更多、企业规模更大的大中型企业,以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并缩减贷款成本。

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制度都是配额制,其总体配额还不到贷款总额的25%。这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事实上,大中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极为丰富,无论是证券、债券还是基金都能够极大地满足它们的资金需求,而小微企业则难以运用这些融资渠道。商业银行的充足资金以及较低利率,对小微企业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融资来源,但商业银行却不愿服务于规模小、风险大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资金来源渠道极其有限,如图1.1.2-2所示。图1.1.2-2 小微企业资金来源分布

因此,除了个别小微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融资之外,高达80%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都是自有资金。但由于自有资金的局限,小微企业也只能一直停留在小微级。如果想要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只好将希望寄托于民间借贷,以高达20%甚至更高的融资成本,来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供血”。

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甚至选择了赊账的方式来经营企业,这就造成整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流动资金紧缺状态,只有当销售终端将产品或服务兑现之后,整条产业链的资金流才能再次流动起来。这也造就了“现金为王”的时代特征。

事实上,即使是对于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企业而言,繁杂的融资手续以及众多的收费名目,也使得其融资成本不断攀升。对于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的小微企业而言,尤为如此。据统计,很多企业收益的35%都被用于支付各种财务费用,一旦盈利出现波动,企业很可能会面临致命的打击。

直到互联网与金融结合之后,金融对于小微企业的“歧视”终于有所缓解。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一起,为传统行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今,几乎所有行业都无法脱离互联网而独立于线下,甚至很多企业将自身完全搬到了线上。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变革中,互联网也终于开始颠覆有“万行之首”之称的金融行业。

事实上,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初,如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已经开始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但这并没有得到金融行业的重视,传统商业银行也仅仅是开发了银联在线作为抵抗。直到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诞生之后,传统金融产品在线销售、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互联网信用中介服务等新型金融服务迅速发展起来,直到此时,传统金融也只能被迫改革,并进入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客场之战”。

互联网金融一经面世,就迅速赢得市场的认可,在国内迎来众多企业的追捧。互联网金融凭借“大小通吃、无所不在”的优势,让众多企业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各种金融服务,如图1.1.2-3所示。图1.1.2-3 互联网金融服务

1.低成本金融服务

依托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将金融生态领域的边界大大拓宽,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融入到金融市场中,享受到自己所需的金融服务。由于互联网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金融也就在无需投入大量网点建设成本的同时,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并在服务成本降低的同时,实现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效率的极大提升。

传统金融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愿意服务小额贷款市场,正是因为小额贷款的额度小、周期短、收益低,而其服务成本与大额贷款相比却相差无几。但由于小额贷款的风险更大,银行反而需要在其信用管理、贷后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技术和精力。有了这样的对比,商业银行自然会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大中型企业贷款市场。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传统金融主动放弃的市场,互联网金融却能够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所实现的成本缩减,以及更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技术,以极大的勇气与底气开发小额贷款这片“蓝海”。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互联网金融中最重要的创新金融产品就是P2P网贷,这也是民间资本阳光化的重要成果。简单来说,P2P网贷其实就是一个金融信息中介平台,通过快速实现融资者与投资者的对接,满足双方的金融需求:民间资本依靠P2P网贷找到更为可靠的投资渠道,而小微企业则通过P2P网贷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融资。在提供中介服务的同时,P2P网贷平台本身也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并依靠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风控能力,这样的共赢自然让P2P网贷赢得了市场的热捧。

2.自助式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源自于其自助式的金融服务。在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企业可以按照标准化的订单模式采购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只需要按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各种操作指引一步步进行,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和证明,就能够下达自己的金融服务订单。在收到这些订单之后,互联网金融首先可以凭借各种风控系统对订单进行初步的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订单剔除在外,接下来则由独立的风控部门对订单进行资料核查,并由当地的信用机构进行现场核查,从而确保订单风险可控。

在这整个操作流程中,企业除了初步的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之外,所要做的就是在家等着审核人员上门进行实地调查。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融资者、投资者、信用管理者、信息中介可以身处世界任何地方。

比如,广州的企业在总部位于上海的某P2P网贷平台上提交贷款申请之后,该P2P网贷平台位于北京的风控中心则会对订单进行资料核查。如果核查通过,广州的信用机构会上门进行实地调查。在确保订单风险可控之后,这笔订单的期限、利率、额度等信息也会得到确认,P2P网贷平台就会将之发布在平台上供投资者选择,而这笔贷款最终的投资者则遍布成都、青岛、哈尔滨、厦门等各个城市。

这就使得资金的供需双方得以在一个无边界的市场内进行配置,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也使得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广州的融资需求能够面向全国各地,而上海的投资需求则能够投向大江南北。

3.纯信用金融服务

由于小微企业大多信用评级较低,在向传统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它们就不得不提供各种抵押物或担保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贷款的难度。想要申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都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并没有符合银行规定的抵押物或担保人,它们也因此被拒之门外。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敢于服务于银行“放弃”的小微企业,正是因为它们拥有更加先进的风控技术。如今,被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引入的德国IPC技术,正是一种轻抵押、重现金流和实时信用管理的风控技术,如图1.1.2-4所示的芝麻信用即是其中的典型。商业银行贷款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的根源就在于抵押物的不足,使得小微企业的高风险无法得到缓解,而轻抵押的IPC技术则让小微企业如鱼得水。

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办法中,企业的银行流水是最被看重的,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正常,能够覆盖每月的还款金额,其风险就被认为可控。抵押物不足、资金周转快的小微企业,则完全适用于该准则,这就让小微企业梦寐以求的纯信用贷款,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变得可行。图1.1.2-4 互联网信用评估体系——芝麻信用分

在金融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创新、完善自身的风控体系,这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金融本身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众多小微企业的参与,以及其所带来的庞大创新能力与动力。

就目前而言,由于监管机制的缺位以及自身发展的迅猛,互联网金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向传统金融业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而且至今仍然有很多企业无法适应完全互联网化的资金来往模式,这些都需要互联网金融以及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然而,凭借在金融创新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无边界的金融交易模式,互联网金融必将赋予企业更多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1.1.3 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帮助

所谓金融,简单来说就是资金的流通。金融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资金需求,无论是消费、学习、创业,还是资产保值与增值,都离不开金融。而从人们关于资金的各种需求而言,金融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大模块:投资、流转与融资。当互联网开始颠覆金融行业时,需要帮助的人也将通过互联网金融得到更多的帮助。

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颠覆也正是从金融的三大模块逐渐展开的,如图1.1.3-1所示。图1.1.3-1 互联网金融的颠覆之路

1.撬动银行利润盲点,从流转支付开始

早在2003年,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就推出了支付宝,以保障消费者的网购安全。在支付宝的发展与扩张中,拉卡拉、汇付天下、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相继崛起,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开始取代商业银行的流转功能,成为互联网交易乃至线下交易的重要支付手段。

然而,由于流转并非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到商业银行体系开始推广银联在线时,一切也都为时已晚。第三方支付平台之所以能够不断取代银行的流转功能,正是因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关注的焦点就在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用户的支付体验不断优化,用户早已习惯在线上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至于网银以及银联在线,则因为烦琐的使用体验而渐渐被用户抛弃。如今,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大力布局O2O,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进入线下支付市场,人们在支付领域享受到的帮助则更多。这从图1.1.3-2中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发展也可以得出相似结论。图1.1.3-2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图片数据来自于艾瑞咨询)

在过去,现金用完,不能刷卡,没有ATM,人们就失去了支付的所有渠道。但如今,只需要亮出手机里的“支付码”,人们就能直接消费;只需要对方的手机号,人们就能进行转账;只需要添加好友,发红包都能在线上进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力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人们的支付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捡取银行眼中的“鸡肋”,让小贷焕发生机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贷款市场都被银行所看重。面对国内庞大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更多地是为大中企业提供贷款,而个人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基本也只有房产和车产抵押贷款而已。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个人的贷款需求绝非仅仅购房或买车,事实上,无论是求学、旅游,还是租房、就医,个人同样需要贷款。只是在商业银行眼中,个人只不过几万元,甚至只有几千元的贷款需求,实在如同“鸡肋”。尤其是在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中,个人贷款与企业贷款相比,并没有多少简化。同样的服务成本,是服务于企业还是个人?商业银行自然选择了企业。而面对如此复杂的贷款程序,个人也不愿意去银行贷款。

互联网金融则捡取了银行眼中的这块“鸡肋”,开始进入银行不愿服务的小贷市场。自此,个人在有贷款需求时,也不再需要找亲友借钱,而可以直接从互联网金融中寻求帮助。数以千计的P2P网贷平台能够极大地满足个人的贷款需求,而伴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建设起自己的互联网银行,支付宝中的蚂蚁借呗、微信钱包中的微粒贷等个人小贷产品随之出现,人们寻求贷款帮助也变得更为简便。

3.创新传统金融产品,让理财更亲民

如果说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只是提高人们的支付效率,而小额贷款也只能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那么,理财则真正地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胀压力以及经济下行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那么好过,在这种情况下,将钱放在银行储蓄无异于坐等资产贬值。

通货膨胀这个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很多人却不理解它会给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你去超市采购一趟,你就会发现,随便买点什么就要好几百,钱变得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货膨胀最直观的影响——货币贬值,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将资金放在银行储蓄则是最糟糕的做法。

简单来说,以官方宣布的5%的通胀率来计算,如果你有10 000元放在银行储蓄,这10 000元如今可以买100袋大米。一年之后,因为通胀影响,一袋大米的价格上涨到105元,10 000元就只能买到95.2袋大米。与此同时,经过一年的银行储蓄,以一年期定期存款1.5%计算,你的10 000元变成了10 150元,即使如此,你也只能买到96.7袋大米而已。

也就是说,在通胀时期,银行储蓄不仅不能为我们带来资产增值,反而会让我们的资产在静止不动中贬值。除此之外,在通胀期间,人们大多会限制消费,这就导致经济发展减缓。为了刺激经济,央行还会采取降息政策,不让人们将钱放在银行里,这就造成资产贬值的进一步恶化。

然而,不放在银行里,人们的钱又该投向哪里呢?当然不能将手里的钱都花掉,因此,理财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传统金融领域的理财手段大多有着较高的门槛,还有关于投资期限的诸多限制,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手里的闲置资金并不足以进入传统金融投资领域,也难以将资金“冻结”三五年。而一些门槛较低的投资渠道,如证券、基金等,则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否则只会让资产处于更大的风险中。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1分钱起投的“活期存款”却能够为用户带来比定期更高的收益(见图1.1.3-3),理财由此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场属于民众的金融狂欢终于拉开帷幕。随着余额宝的迅速发展,百度理财、微信理财、京东理财……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进入理财市场,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而当这些互联网理财平台与日益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结合起来,互联网将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理财、消费体验。图1.1.3-3 余额宝收益变化率

当互联网逐步从流转、融资、投资三大模块颠覆传统金融行业时,互联网金融终于展现出其强大的革新作用。众多传统金融纷纷随之改变,但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追随者,传统金融企业已经无法阻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之路。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创新性发展,为所有人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金融生活体验,也让人们得以依靠互联网金融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有啥不一样

在传统金融业里,银行扮演着国家经济的中介人的角色,承担着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的职能。也正是因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介作用,其在维持金融体系以及社会经济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必然使得商业银行需要处于更为严格的监管之中。

在这样的严格监管中,传统金融的发展的重心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这对于普通人或小微企业等看起来不稳定的金融参与主体而言,就等于是将他们直接排除在金融大门之外。因此,为金融脱媒而生的互联网金融则为商业银行减轻了压力,通过让金融参与各方实现直接对接,互联网金融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方便高效的金融服务,如图1.1.3-4所示。图1.1.3-4 高效的金融服务

1.交易成本低

由于在互联网金融中,没有资本金管理、存贷比管理等各种监管,互联网金融的操作空间十分宽阔,资金也得以在互联网中实现自由流通,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成本十分低廉。而完全运作于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也不需要如传统金融一般,设立大量的实体营业网点,运营成本和资金投入因而大幅降低。

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成本降低的同时,其他参与者自然可以享受到更加优惠的金融服务。而当所有金融参与者都聚集在互联网中时,互联网金融参与各方都可以极为便利地找到各种信息,从而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

2.交易效率高

基于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互联网金融的边界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广。在金融的发展中,互联网出现的意义甚至能够与货币等同,二者的出现都大幅提高了金融的效率。而事实上,互联网所带来的效率提升远大于货币。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人们带来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而依托于这些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得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模型,从而快速对用户风险进行评估,将金融服务完成的时间大幅缩短,如阿里巴巴小贷甚至能够在商户申请贷款的几秒钟内,完成审核工作。

3.交易范围广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得以在国内迎来巨大的发展,甚至能够挤压银行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所服务的对象大多不被银行所重视。传统金融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多是具有良好信用基础的大中型企业或是有足够抵押物的个人,这就使得传统金融业存在一定的服务盲区。

基于互联网金融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互联网金融则能够进入传统金融的服务盲区,将金融服务带进所有人的生活中,使得金融的服务范围大大拓宽,也使得金融资源得以在优化配置中实现效率最大化。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有着各种各样的强大优势,能够为传统金融带来巨大的革新和弥补。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就是完美的,它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网络安全和风险监督问题,更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迎来了极大的改善空间,但如果聚焦于安全与风控领域,具有几百年发展史的传统金融业则有着更加成熟的控制手段。而且银行还拥有互联网金融所没有的银行征信体系,这就使得银行能够对客户的信用情况有着更为详尽的了解。虽然阿里巴巴针对于此也推出了蚂蚁信用分系统,但想要与央行征信相提并论,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最为关键的则是,互联网不可避免的病毒入侵、盗号等风险都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无法根除。一旦遭到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就可能受到影响,更何况互联网金融还存在着跑路、诈骗等诚信风险。

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如图1.1.3-5所示。图1.1.3-5 有待完善的互联网金融

1.风控能力弱

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其健康发展的核心都离不开风控能力的不断完善。然而,由于缺乏如银行征信这样的信用评估体系,互联网金融对于用户的信用评估只能基于其互联网消费数据以及其他数据,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难以完善。在P2P网贷发展的几年间,除去一些有意诈骗、跑路的P2P网贷平台之外,大部分倒闭P2P网贷平台都是由于风控不善而无法应对高违约率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2.行业风险大

因为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还缺乏相应的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没有合适的准入门槛或行业规范,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同样面临极大的管理难题。很多人正是看中了互联网金融的低门槛和少监管,使得互联网金融出现大量恶意骗贷和卷款跑路事件。如何在发挥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人的高效金融服务作用的同时,降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各种风险?这对于政府和行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急需一条平稳健康发展的道路。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极为突出,作为新兴的金融形式,在与互联网的结合中,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服务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低成本、宽范围的金融服务也让享受金融福利的门槛得到大幅降低。但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并非尽善尽美,相比于有着几百年发展史的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2互联网金融的力量:通过信息、成本和数据说话1.2.1 谁都可以介入金融资源配置的行列

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机构就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媒介。举例而言,银行是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媒介;基金和证券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媒介;保险的功能十分复杂,但也承担着相当重要的媒介功能。

金融媒介的出现,正是为了协调各种金融参与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除了证券之外,大多数金融服务的运作都离不开银行这一重要媒介。因此,当提到传统金融企业时,银行往往成为传统金融的代表者。

在传统金融领域,金融媒介承担着资源配置和信用担保的重要作用,也因为此,在与传统金融的合作过程中,人们都不会怀疑其安全性:你的资金放在银行、保险、证券市场肯定不会不翼而飞——投资失败的正常亏损不在此列。但在充当金融媒介的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也利用自身优势,凭借信息不对称和稀缺牌照资源,赚取了大量的高额无风险收益。

然而,在传统金融机构“躺着赚钱”的同时,在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等多种管制环境下,再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居民存款开始进入负收益时代。此时,人们开始寻找更高的回报率,也开始想办法实现资产的多样化配置,以提高资产安全性和灵活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脱离那些受到管制的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束缚,如商业银行,开始投资股票、证券、基金等直接证券,希望能够借此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受到较强管制而且融资成本也较高,很多大中型企业开始寻求更为便利和便宜的融资渠道,比如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票据等直接证券来融资。而对于原本就不受商业银行待见的小微企业而言,它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发行直接证券,也无法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它们更加希望能够找到新型的融资渠道。图1.2.1-1 金融脱媒需求的诞生

当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开始无法满足金融参与各方的需求时,金融脱媒自此展开,如图1.2.1-1所示。事实上,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资金需求的大幅度增长,金融脱媒早就开始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居民在配置家庭金融资产时,都开始从银行储蓄为主转变为证券资产为主;企业也开始采取各种直接融资渠道,大批企业追求上市,正是为了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而在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中,金融脱媒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金融领域,互联网可谓改变了一切,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中可以被轻易获得并分析,这就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再利用信息资源垄断获取暴利。

信息不对称的消除,也让人们可以介入到金融资源配置的行列。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某个机构或某个平台,而是每个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的主体。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高效率、广范围,每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金融信息和金融产品,并迅速与之实现对接。而无需到处奔波、支付大量中介费用的互联网金融,也让人们愿意利用互联网金融降低自身的财务成本。图1.2.1-2 百度“余额宝”关键词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无论人们需要怎样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直接搜索找到该产品,并了解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就以余额宝为例,只需在百度中搜索余额宝关键词,我们就可以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如官方网站、收益变化、客服电话以及相关产品信息等,如图1.2.1-2所示。

在互联网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百度贴吧与网友进行交流,或者通过百度的“最新相关信息”了解与余额宝有关的各种新闻,从而决定自身的理财方案。比如在央行不断降息的背景下,银行储蓄利率继续减低,这不仅会影响到银行储蓄用户,对于货币基金市场同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专业判断,那么,只需要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信息,就会有大量的分析文章,从而可以让你进行对比分析。

然而,由于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我们也需要注意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判断,以免接收到无效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因此,在检索信息时,我们应该选择如新浪财经、和讯财经、东方财富等主流财经门户网站。

互联网金融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打破,是金融脱媒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互联网中,信息能够自由地在各个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传递,人们可以直接找到自己的需求所在,甚至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发布信息,让别人来找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者,而无需再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去寻求传统金融中介的帮助。1.2.2 一万元就有一万个投资机会

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在国内早就有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三方支付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它也是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坚实基础。除了第三方支付外,互联网小额贷款也已经在国内发展了许多年。但如果说真正让互联网金融成为市场热点的导火索则只有一点,那就是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理财浪潮。

第三方支付并不能让人们感受到金融的气息,很多人只是将之看作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确实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支付效率,但说到它对互联网金融的深远影响,则没有多少人会去深思。各类网贷平台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满足部分人群的贷款需求,但网贷出现初期还只是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针对商户的供应链贷款,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毫无意义。

直到互联网理财出现,互联网金融才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让所有人为之心动。原因何在?很简单,利益使然而已。第三方支付的便捷并没有为人们省去多少金钱,初级的网贷也只能满足部分人群的资金需求,但互联网理财却瞬间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投资机会——赚钱的机会!

在传统金融市场,投资理财距离普通人很远,股票的高风险、保险的复杂化、基金的不可靠、信托的高门槛……传统金融似乎在将所有普通人拒之于投资门外,人们难以享受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红利。而2008年股灾、2015年股灾的接连发生,也使得原本单纯相信传统金融会给自己一些福利的人们如遭当头棒喝。

然而,当居民普遍处于负收益时代中时,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让自己的资产增值,最不济也得以保值的投资渠道。正是在这样的强烈诉求中,结合互联网而生的互联网理财则为普通人带来了这样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屌丝理财”终于成为可能。“屌丝”是那些“矮、穷、矬”的人们的一种自嘲,这样的形容词看上去很低俗,但在人们纷纷以“屌丝”自称的如今,这无疑揭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性现象——贫富差距。对于所谓的“屌丝”而言,他们可能也并不是无房、无车,也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但身无余财却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民财富不断增长,但人们所能享受到的权利,尤其是金融权利却似乎没有多少增加。因此,作为平民阶层,他们情愿自嘲为“屌丝”。那么,对于同样有理财需求的他们而言,如何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呢?

面对传统理财上动辄上万甚至过十万、百万的投资门槛,普通人总是囊中羞涩。而互联网理财则为人们带来了成千上万的投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只要检索“投资”或“理财”等关键词,我们就可以得到无数的结果,而这些投资项目的起投金额大多不过百元,尤其是以货币基金为实质的互联网宝宝们,其起投金额甚至只有一元。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即使你只有一元钱,你也可以投资。如果你有一万元,那你就能找到一万个投资机会。如图1.2.2-1所示,当我们在百度中以“一元起投”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我们能够得到多达676 000个搜索结果。图1.2.2-1 “一元起投”成为互联网理财标配

为什么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一元钱就可以投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团购的力量。在互联网投资中,每个投资产品都面对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如果一个人投一元钱,一百万人就有一百万元的投资本金,而一亿人就能聚集出高达一亿元的雄厚资本。

基金宝也就是以货币基金为依托的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其购买门槛大多只有一元,甚至只有0.01元。但正是如此低的投资门槛,却将令人难以想象的资金聚集到了一起。

如图1.2.2-2所示,虽然投资门槛极低,但余额宝的基金规模却达到6 039.48亿元,其他基金宝产品也吸引了几百甚至过千亿元的资金。如果说一元钱买不到投资产品,一万元也买不到好的投资产品,那么,这几百亿元甚至几千亿元的资金,是否能够为人们带来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图1.2.2-2 互联网“宝宝”强大的集资规模

依托于信息的高速、广阔传播,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近乎于零,人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也能够依靠更低的成本推出收益更高的产品。而同类投资偏好人群的集聚,所形成的庞大资金规模,也让他们得以在该投资领域中掌握绝对话语权,从而撬动过往难以想象的收益。

这就好像各种团购类的生活服务平台,一个人吃饭想要打折很难,但一群人吃饭就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然而,在过去,你很难号召几十甚至几百人与你一起去吃饭,来享受优惠,但依靠团购,你则可以直接以折扣价消费,而无需考虑更多。互联网理财就好比金融界的团购,你只需要安心享受低门槛后面的高收益即可。这样的收益率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正是因为产品所联结的投资者远非你一个,其所集聚的投资资金更不止几千万元。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密不可分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强大活力,离不开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每个人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但都少不了开放、共享、创新等核心概念。也正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互联网金融才能够凭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人们带来更快、更新、更好的金融服务。

在这两三年间,互联网金融展现出了传统金融所难以匹敌的强大力量。在互联网中,信息得以实现高频率、宽范围的传播,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成本得到前所未有的缩减。与此同时,完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也省去了大量的实体建设、网点维护等运营成本。成本的大幅缩减以及市场的极速拓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够面向更多的用户。

然而,金融之所以能够赢得“万行之首”的称号,并非掌握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就能够掌控。金融业被很多人认为是“虚拟”的行业,因为金融业并不涉及物理生产、仓储、物流等实体流程,而只是涉及金钱的“游戏”而已。殊不知,金融同样涉及生产、仓储、挖掘、传输和集成等多个环节,而其原材料正是数据。

金融与其说是金钱的游戏,不如说是数据的游戏。当我们浏览金融界各个精英人才的简历时,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人才都有着深厚的数学专业背景。而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对传统金融产生巨大的颠覆作用,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的深度结合。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等技术不断更新。这些名词似乎与普通人毫无关联,但当这些技术得到普及之后,人们的生活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于云计算,人们对于数据的处理将不再局限于随机分析这样的捷径,而可以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就为企业带来了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力量正在于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通过信息、成本和数据对话。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能够凭借更多的信息以及更低的成本,对数据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如图1.2.2-3所示,这样的分析成果能为普通人带来以下两种影响。图1.2.2-3 大数据支撑的互联网金融

1.弱化抵押文化,实现对信用的动态评估

金融信贷业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其抵押文化,这一点在国内金融行业尤其根深蒂固。国内传统金融在发展信贷服务时,对于贷款者的信用评估思维十分简单粗暴,那就是评估贷款者能够提供多大价值的抵押物。人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房贷或者车贷,银行不会过多考虑个人的信用情况,只看房产或车产的价值。如果房产价值200万元,那么打个七折,借给贷款者140万元。只要房价不跌太多,银行就不会有多少风险。

但这样的抵押文化对于金融业的发展无疑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并不是每个贷款者都有足额的抵押物,小微企业和个人几乎只有房产能够用来作为抵押物。根深蒂固的抵押文化就将这部分人群排除在了信贷服务大门之外。

然而,在信贷市场上,真正安全的并非抵押物,而是人们的信用。缺乏信用的人,即使拿出再有价值的抵押物,也可能通过各种操作,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透支,甚至会出现200万元的房子从几十家企业贷款1 000万元之后跑路的情况。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投到银行里的资金无法被贷款者所消化,那么,银行自然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

只有将资金贷给真正有信用的人,才能保证信贷服务的安全性。但信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传统金融只能依靠各种实物资产进行评估,互联网金融却能够依靠大数据技术,将用户的资产、收入、消费、个性、习惯、社交等多种因素作为变量,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实现对个人行为特征的动态评估,在挖掘出个人信用与各种行为特征的客观联系之后,最终实现对个人信用的立体化评估。

如此一来,信用贷款在互联网金融中就成为了可能,而投资者也得以将资金提供给这些信用优良的贷款者。由于这些贷款者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而互联网融资的成本又十分低廉,他们自然愿意拿出更为诱人的利率,吸引投资者的资金。

2.提高市场集中度,设计出市场所需产品

在互联网的延伸作用与大数据的分析作用相互结合中,金融服务市场也得以摆脱地域的限制。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中,金融企业的服务更多地针对某一地域的客户,因为他们难以在更大范围中挖掘客户的共性,也就无法设计出面向更多人群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图1.2.2-4 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

然而,依靠互联网的开放化与透明化,大数据却能够将全国范围内的用户数据集中到一起,最终形成对海量用户和优质数据资产的管理,在联动分析中找出市场的真实需求,甚至预测出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而设计出市场欢迎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如图1.2.2-4所示,在信息、成本与数据的对话中,互联网金融将促使金融服务的加速转型,包括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由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转变;更全面的信用体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将会建立;从“利润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从“关注整体”向“关注个体”转型。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并不是要与传统金融分庭抗礼,而是要通过展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突出力量,倒逼传统金融转型,从而在这样的竞争与互补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力量所在。1.3互联网金融的价值:看得见的思想、平台和技术1.3.1 不断放大“普惠金融”理念

普惠金融是近些年逐渐普及的一个新型词汇,实际上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形态之一。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普惠金融即“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而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中,普惠金融的理念也正在不断放大。

普惠金融最初的基本形态就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国内做得较大的普惠金融则要属平安普惠和宜信普惠,而两者的普惠金融目前几乎都是一种小贷业务。图1.3.1-1 平安普惠官网首页

打开如图1.3.1-1所示的平安普惠官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平安普惠专注于“专业让贷款更简单”。用户只需填写姓名、手机号、性别之后,即可提交申请贷款所需的相关材料,从而等着平安客服联系自己,并配合其完成贷款程序。

宜信普惠的金融服务则更为细化,包括无抵押信用贷款咨询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以及针对培训、车产、房产、白领、租赁甚至公益的各类小贷产品,如图1.3.1-2所示。相比于平安普惠,宜信普惠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疑更加细致。但究其本质,宜信普惠所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仍然是一种小贷服务。图1.3.1-2 宜信普惠产品

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普惠金融之所以被单独提出来,并非只是为小贷业务赋予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正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所要求的,所谓普惠金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机构稳健,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由于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问题,尤其是对于农民、工人、失业人员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为家庭或企业提供成本更为合理的广泛的金融服务时,普惠金融也将着力点放在了融资即贷款服务上。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以及普惠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给予小微企业等“融资困难户”以支持,国内融资难题得到一定的缓解,普惠金融的理念也开始不断放大。

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多年发展,普惠金融的内涵已经延伸到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图1.3.1-3所示。每家普惠金融平台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有的侧重提高交易效率,有的侧重改善居民生活,有的则侧重对创业的支持。而国内普惠金融在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之后,则首先将目光投注到了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图1.3.1-3 普惠金融的服务领域

信用体系可以说是普惠金融的基石,由于普惠金融的服务面极广,其对于风控能力的要求又很高,为了向那些没有抵押物的贷款者提供金融服务,也为了提高平台安全性,完善的信用体系自然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提。

宜信普惠在形容自身的普惠金融服务时,首先就提出“让更多人建立、释放、创造信用,并用传递信用,积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社会”的口号,这也是国内普惠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在完善了信用体系之后,普惠金融才可以根据用户的信用情况,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并维护平台自身的安全性。

在普惠金融理念的不断放大中,所有人都将能够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这也是普惠金融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一个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无论你是穷人、富人、普通人还是大中小微企业主,都可以从各类金融机构或组织中找到自己所需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包容性,即惠及所有人的特征,尤其是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以及小微企业。通过建设一个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所有人都能够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1.3.2 改变大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

互联网金融的价值究竟何在?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以及迅猛发展,让大多数人都对之寄予厚望,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将迎来一场“革命”。然而,互联网金融虽然有着太多的优势,但要说“革了传统金融的命”仍然是一种妄语。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依靠理念不断放大的普惠金融,改变大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传统金融市场,说起金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银行,而说到银行,则必然是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对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这五大银行无异于难以超越的庞然大物。无论是何种金融机构、实体企业还是个人,想要绕开五大行办理金融业务近乎是“痴心妄想”。大银行分割占有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存贷款业务,被垄断的各种中间业务也为大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自从互联网金融出现开始,很多人将之形容为金融市场的“狼来了”。虽然这一口号最初还只是一种预警,然而,2014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及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大银行终于陷入了“狼包围”的金融困境,如图1.3.2-1所示。即使大银行的利润仍然可观,但其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改变,其市场强势地位不再。图1.3.2-1 互联网金融改变银行大一统局面

1.存、贷款业务市场被分割

存贷款业务是大银行最主要、最传统也是最强势的金融业务。然而,如今的年轻人却不再习惯于将闲置资金放在银行,想要贷款时,大概也只有房贷之类的大额贷款会找到银行。

在互联网金融以及普惠金融的迅速普及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将闲置资金放在余额宝等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中。毕竟,银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只有0.35%,而“互联网宝宝”的收益却普遍维持在3%左右,甚至更高,几乎达到活期存款利率的十倍!如此大的收益差异,人们自然愿意将资金放在“宝宝”中。

尤其是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与普及,人们已经可以在各种情景下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如今,很多人在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都会在留存一部分资金用于现金支取之外,将所有资金都转入“互联网宝宝”中。如果有现金消费需求,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迅速将“宝宝”中的资金提现到银行卡中并取现。在追逐高存款收益的同时,金融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不便,甚至在很多支持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的场所,使用第三方支付反而更为便利。

互联网理财与第三方支付的结合,使得人们的存款习惯大大改变,大银行的存款也因此面临极大的流失风险。根据五大行2014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2014年的新增存款相比于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五大行2014年合计新增存款不到3万亿元,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为4.16万亿元,同比下降高达28%!交通银行2014年的新增存款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也是该行上市以来的第一次。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五大行人民币存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50.26%,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存款在五大行手中,但到了2014年,这一比例也下降至46.14%。

在存款优势不再的同时,五大行的贷款业务也陷入困局。由于眼下P2P网贷、普惠金融等互联网贷款服务都将目光锁定在了小额贷款市场,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大银行在大额贷款市场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但即使如此,在2013年到2014年间,五大行新增贷款仍然由4.05万亿元下降至3.9万亿元,贷款余额占比也由45.58%下降至43.16%,下降幅度虽然不大,但大银行的贷款业务无疑已经被打开了缺口。

2.金融服务利润空间被挤压

银行的主要利润空间就是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如今,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而一年期贷款利率则为4.5%左右,也就是说,一出一进,银行就能够收获高达3%的收益。

但银行的存款利率并非恒定的,在央行的利率调控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都有一定的浮动空间。在过去,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吸储,都会对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按照央行允许的上限“一浮到顶”,但大银行则对此无动于衷,即使有利率上浮,最多也不过10%。如图1.3.2-2所示,自2014年年底以来,央行连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高存款利率上浮比率后,为了从互联网金融口中夺回存款,五大行也随着中小银行一起“一浮到顶”。存款利率的大幅上调,就使得五大行的利差空间大幅缩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