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0:21:43

点击下载

作者:娄维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

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试读:

思考篇

第一章 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后来引发多方思考和讨论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而“钱学森之问”这个简短却异常尖锐的问题生生地摆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引发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更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钱老提出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关于中国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其根本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考察北京三十五中,他一方面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另一方面,强调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产业基本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并逐步走向独立创新型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强烈呼唤高端人才。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如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如何帮助中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应该将其作为努力探索实践教育新模式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1.人才成长的生态学思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材与人才的育成时间长短有很大差异,但其成长规律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十年树木”的条件,或许能找到百年树人的规律。

十年育得参天大树需要内外两个必要条件:首先要有健康的种子,这是内在条件;其次要有适宜的环境,这是外在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种子本身没有问题,能否成材就取决于生态环境了。构成生态环境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如土壤、水分、阳光、温度、空气等;生物成分,如周围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外在条件的供给必须恰到好处,合理配置,植物充分吸收利用,才能健康成长。这种满足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外在环境成为参天大树拔地而起的必要条件。如果土壤贫瘠或者遭遇干旱或者洪涝灾害,再好的种子也可能发不出芽,更谈不上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健康的人能否成长为人才也同样取决于环境,这里姑且称之为人才成长生态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学校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学校育人环境的成分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前者由课程体系、硬件设施等组成,后者由师资力量、同学同伴等组成。正如木材生长所需的条件一样,人才成长也要“营养”齐全,比例恰当。所不同的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吸收已有的知识,同时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器官是发达的大脑,这是创新创造能力的物质基础,任何健康的人都具备成才的潜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提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健康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中,从我们祖先进化来的大脑的高级功能能被充分地发掘和发展,而不是被遏制,甚至扼杀。

那么,怎样的教育环境才是健康的、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呢?2.教育现状剖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有着绝对优势;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东方文化的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是中国古代人聪明才智的注解。但一提到诺贝尔奖的数量,就足以令国人气短了。中国人如此之多,为什么在西方科技进步最迅猛的一百多年里,我们只有望“诺”兴叹的份儿呢?

难道中国没有可塑之才吗?

到目前为止有7位美籍华人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些华人科学家有的生在美国,有的生在中国大陆比如上海、安徽、河南以及台湾地区。

通过这一组例子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我们中国人不笨,炎黄子孙可以成为杰出人才,内因不存在问题。

难道是中国人不重视教育吗?

自古以来,国人就非常崇尚读书。古代《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是中国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典范,“孟母三迁”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人居环境,防止“近墨者黑”。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已经到了空前的程度。

怎么重视的呢?

父母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把越来越小的儿童送入各种兴趣班,琴棋书画、唱念做打,真是眼花缭乱!周末父母要陪着孩子奔走于各个兴趣班之间。上学后,“超前班”、“强化班”、“竞赛班”更是此起彼伏,占据了孩子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在各种辅导机构和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们的共同努力下,天才的儿童越来越多了,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会背唐诗,认识很多汉字,这是让父母感到非常荣耀的事情。然而在美国的状况却完全相反。

网上流传着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内华达州的3岁女孩认识了礼品盒上面的“OPEN”的第一个字母“O”,妈妈很吃惊,问孩子是怎么认识的,孩子说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妈妈一面是表扬了孩子,但是另一面一纸诉状把老师告上了法庭。为什么?因为这位妈妈认为女儿没有认识“O”之前她的思维是开放的,她完全可以把它说成好多圆形的东西,而自从老师教会了26个字母后,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她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此事传开之后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幼儿园认为这位妈妈疯了,一些家长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连她的律师认为这场官司没有赢的可能,然而,这位妈妈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坚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开庭后结果出人意料:该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关于动物园饲养天鹅故事感动了。她的意思很明确:过早地教给孩子既定知识相当于把天鹅放在无法起飞的小池塘里或者剪掉天鹅飞翔的翅膀,既定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刚会咿呀学语的孩子童年的天真烂漫、异想天开过早地被唐诗宋词、英文字母、数学计算等标准化的知识所取代,孩子的兴趣和幻想过早地被客观事实给取代了,父母和老师们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直接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但孩子却失去了探索和体会的机会。

在国内,听了这个故事很多人会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这位妈妈那样,不要过早地教孩子。但是,现实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这样做会带来很大问题!如果你的孩子不超前学,等到上学他就落在了后面,就会觉得比别的孩子笨。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小朋友学了这些东西,你的孩子没学。有人可能说了,看来幼儿园的教学有问题。其实幼儿园是这样,到了小学、中学还是这样,因为我们大多数学校的环境就是这个样子。

传统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恶劣的成长成才环境。大多数学校所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谈,演变成智育发展或者说升学率至上的一枝独秀;考试分数成为家长、教师、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失去了发现自己兴趣和发展兴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受到压制;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为获取高分的制胜法宝;“盯”“管”“跟”成为班主任提升班级成绩的工作绝招!

分数和升学率是评价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一切的计划与课程都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执行。家长当然同样要通过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他们的选择同样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行为走向。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把学生打造成了规格统一、缺乏个性的产品。一颗颗具有创新生命的种子创新灵性被泯灭,成为积累知识的书呆子!

一个生命,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有很多环境因子要求。任何一种环境因子超出生物生长的耐受范围都会制约生物生长或发育。植物如此,动物如此,人同样如此,人才成长的道理依然如此!一个正常人与生俱来是有创造潜质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给具备创造潜质的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

现在我们的问题从“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变成了“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答案很明了,连我们的孩子都清楚!

问题就出在我们目前的教育实质上是功利的、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倡导的是素质教育,教育专家研究的是如何做素质教育,学校喊的口号是素质教育,家长也呼吁素质教育……

然而,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习内容不断超前,课后补习班依然火爆,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素质教育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让学生成绩提高,老师要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疲于奔命,这是素质教育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的成绩下来了,家长着急了,训斥孩子,把更大的压力加在孩子身上,这难道是素质教育?答案还是否定的!大家倡导的、呼吁的、希望的都是素质教育,那为什么我们仍然在“应试教育”上前仆后继?

明知道应试教育有悖于人才的成长,有悖于教育规律,教师还这么做;明知道应试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家长还这么做;明知道目前应试教育不利于人才培养,教育行政部门还要通过分数、通过升学率评价学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根子在于我们的国情!

我们的国情是什么?

其一,人口太多。其二,经济发展还不够发达,社会福利还比较差。

中国很多方面问题的内在原因可能都在于此,比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我们国家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由于我们的国情。由于人口问题加上社会福利无法保障每个人都能够靠国家来养活,我们中国家长第一希望的是孩子能够生存,还谈不上发展。由于人口太多,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巨大。只能让孩子尽快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升学、就业看的就是你对知识掌握多少,你毕业大学的品牌,毕业学校是“985”还是“211”。所以,升学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教育如何评价我们就围绕评价做文章。

很多人呼吁现行的教育评价有问题,我认为不尽然,这不是根本问题(当然它确实是问题表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评价手段和教育目的不是一回事。我们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但评价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创新成果,只能靠答卷来给学生分类,然后进入不同的大学。在中国的国情下,无论如何评价都无法绕开人口多造成的巨大竞争压力。面对这种竞争,你改变评价,家长会随之改变。换句话说,你的指挥棒往哪指,家长跟着往哪走,正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国家也在不断改革大学招生方式,比如自主招生的面试,大家发现还是逃脱不了笔试,还是改变不了现状。那么我们可否借鉴一下美国,开创一个学业水平考试(SAT),再加上大学面试?我认为不可以。为什么?其一,即使像美国那样搞学业水平考试,还是因为国情,我们的竞争依然存在,对现状于事无补;其二,我国的大学都搞自主招生面试,这么多考生如何做得过来,还是国情,假若一个学生可以报考几个大学,全国那么多学生,其工作量何其大也!另外,我们能够保证公平吗?且不说招生是否存在腐败,就拿农村学生来说,其在面试时和见多识广的城市孩子怎么比较?农村孩子还能够享有目前高考达到的公平升入大学的效果吗?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总是想解决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但是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出发,无论怎么做都很难改变目前的现实,因为我们的国情是无法短时间改变的。3.创新教育的呼唤(1)创新教育缘何这么迫切

一个国家是否强盛,首先看的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便是武装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所谓“科教兴国”,正是如此!然而我国的科技实力是否如人意?不如看看以下数据。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差,直接导致全方位的中国经济依赖状态:汽车心脏(发动机)都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电脑中央处理器(CPU)大多是美国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80%是美国在中国制造的(美国只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加工厂”来使用)。如果美国切断中国对美消费品出口渠道,那么中国就难以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因为无法创新,只能模仿,所以假冒伪劣产品肆行,堪称世界第一。

问题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我们缺乏创新: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教育——根本在于我们缺乏创新的观念!我们甚至还在沿用应试教育,即便缝缝补补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总量增长得很快,人均却不够快!我们的学生成了才,却成不了顶尖人才!(2)创新教育的价值

创新教育的育人价值主要表现为两点:

其一,有利于迅速提高整体国民的教育素质。特别是在目前中国教育仍处在以落后的应试教育为主旋律,培养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人才阶段,创新教育对于国家之发展、国人之觉醒、新生代之创新、民族文化之复兴均具有扛鼎之效力。

其二,改变国人的学习观念与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可以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教育氛围,顺应人的发展天性,顺应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方向。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每个孩子都是有着创新灵性的生命,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当然,不同的人天赋不同,所以感兴趣的或者说擅长的领域不同,正如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大自然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如果要求所有的植物都变成高大的乔木,这显然是荒唐的,就是一朵怒放的蒲公英也同样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正是多样化的生命组成了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天赋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先天的,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条件,是内因。人才的成长还需要环境,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就是创新教育,这是外因。创新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

能否为人的发展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我们的学校、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我们的家长也是如此。这种正常的环境就是创新教育,只有创新教育才能让这些种子发芽,变成创新的苗子,在未来从事的工作领域中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丰富,创新人才不足,钱老所强调的正是这种一流顶尖的领军人才。目前全球各地都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更是急需大量创新人才。2010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无疑,教育是立国之本,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当今是产业链竞争的时代,“6+1”产业链结构中,中国负责产业链中的“1”那个制造环节,利润少代价高。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也就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我们目前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无疑需要依靠创新教育来实现。只有发掘学生潜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苗子,他们在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类发展同样呼唤创新人才。人口、能源、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垃圾回收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们。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同样遇到人口、住房、医疗、高房价、受教育等系列问题。孩子们是未来地球的主人,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才能面对人类面对的种种挑战。

总之,无论是国家发展战略还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呼唤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的发展。4.教师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国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要改变,也只能靠我们改变教育后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甚至是杰出人才,才能改变我们的国情进而改变我们的教育——这又仿佛是一个死循环:国情不改变,教育不能发展,国情因而更难改善。

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人成才的必要原因,然后根据我国现状找到了缺乏顶尖人才的原因——应试教育破坏了我们的成才环境。我们需要创新教育,因为我们需要创新能力!

难道目前应试教育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了吗?

答案是:能!

怎么做?

改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行为,改变家长观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推动人才成长的合力。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多方互动的问题,不仅教师起作用,家长起作用,媒体网络起作用,同伴也同样起作用。教育专家呼吁教师改变观念,教育行政部门也呼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我们教师应该先做起来,因为我们是教师,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不先改变谁先改变?我们的理念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行为就改变了,教学成果就会大大改观!

国情的改善是百年的事情,然而教育观念的改变可以在几年内就见效,新成长起的一批学生无疑具有更强的实力和适应力,他们可以在改变国情上推波助澜,在长远规划上进一步促动教育的发展。在目前国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下,我们同样能够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

这,才是唯一的办法!

然而,这个担子可不轻啊!这对每一个教师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肩头上一头挑的是国家未来,一头挑的是孩子的未来。我们不能只考虑学生生存问题;现在,我们着眼的是孩子的发展问题,更是关乎到国家发展的问题。第二章 中学阶段创新教育的关键问题1.创新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

前面,我们已经引入了创新教育的概念,并阐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接下来具体探讨实施创新教育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别的素养;第二,我们究竟要怎样来培养这些素养。

杰出的创新人才必备的素养很多,我个人认为核心素养有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结构素养;第二,能力素养;第三,品格素养。

这三方面素养哪个最重要?

都非常重要!

首先是知识结构素养。某一领域的创新人才首先要在该领域具备合理必要而且相对开放的知识结构。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合理必要的知识结构,即使有创新意识等良好的品格以及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也很难有大的创造,很难成为创新人才。况且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正是在学习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的。

其次是能力素养和品格素养。能力素养和品格素养恰恰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力一旦形成则可以迁移。比如在研究中他学会了选题,其实他就是学会了选择,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力;课题实施中他要统筹安排、克服困难,就培养了自己的执行力;课题展示过程中,他学会了交流和表达,这就培养了自己的表达力。课题做完了,能力培养出来后,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工作中。将来做别的工作,他同样需要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方向确定了就是执行,要跟别人打交道,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时练就的执行力就能够发挥作用。做了工作成效如何,你要跟别人交流表达。所以学生未来需要的工作能力在中学阶段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得到系统的锻炼。能力锻炼会对他的人生有很大影响,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可能会忘掉,可是能力不会丧失。

然而能力素养和品格素养相比较来讲,后者更加重要。比如责任感、问题意识、兴趣志趣、行为习惯、毅力意志、认真态度等等素养培育比能力培养还要重要。尤其是责任感的培育,决定着教育的核心价值。能力和责任感的叠加才是最理想的教育结果。如果方向错了,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那么对社会、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另外,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在工作中不拘泥传统,尝试改革;有了兴趣做事就有了热情,有了志趣做事就有了激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用为了做好一件事情而导致痛苦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了毅力和意志力,做事情就会有较强的耐挫力,不至于半途而废;做事认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做事认真的人做什么都会仔细不粗糙。这些品格的培育对杰出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知识素养的养成,或者说知识的学习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太过于关注知识的学习。为什么?前面阐述过了,我们的学习是功利性的,是为了获得高分满足升入大学的需要,没有考虑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从中国人才群体比例来看,更多的群体缺的是能力素养和品格素养,通常来说不缺知识素养。不仅不缺,甚至于已经做到了极致,正因为做到极致,我们的品格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培育被淡化了,应试教育无暇顾及这两方面的素养。《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王宏甲在书中这样描述应试教育:“近几十年来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培养了一大批厌学的孩子。”大家试想一下,事实确实如此。很多家长告诉孩子,熬过中学这几年,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你现在辛苦是为了以后的幸福。所以他们置孩子身心发展于不顾,极力督促孩子学习。学生把自己一生的梦想寄托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大家想,等到了大学他们总算熬出来了,还喜欢学习吗?到了大学,正是一个人身心发育都趋于成熟的时候,应该是找到自己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他们却完全厌恶了学习!再加上很多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大学专业的选择大多是家长的安排或者影响。比如2000年前大家最喜欢选的是计算机专业,为什么?不是大家真的喜欢计算机,而是家长看到学计算机专业赚钱!最近几年炒股票、炒房子,大家又一窝蜂地投入金融专业了,为什么?还是赚钱!功利驱动!所以中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分数的功利性驱动拼命学习,大学专业的选择同样受功利性驱动。学习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他们能够学好吗?未来从事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擅长的专业领域,他们能够把工作做好吗?能走得更高、更远吗?能做出杰出成就吗?显然很困难!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很扎实,毫不夸张地讲,太扎实了!孩子们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品格,缺乏的是兴趣,缺乏的是创新精神,缺乏的是创新意识!

这三方面的素养哪个培养起来最快呢?

知识素养最快,然后是能力,最难、最慢的是品格。而考试考的就是知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掌握鉴别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加上我国就业压力和竞争,所以家长当然想让孩子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应对考试评价。

我们期望的是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将来能够成长为杰出人才。正像果树的生长,我们需要的是它开花结果,果实品质好是我们期望的。未长大的果树又如何评价其价值呢?同样,孩子还没有长大如何评价他能否成才?我们就是靠分数衡量。所以应试教育就是大量的知识灌输。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把人才的培养比喻成种植果树。果树还没有能够结果之前我们如何评价果树未来的产量和质量呢?我们只能通过果树的高度或者分量来预测评价。为了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评价,我们给果树不断地施加氮肥,结果果树个头也长起来了,分量也增加了,可能就会不结果子。因为我们是将它催熟的,它们缺乏某些必要元素!如果是草本植物我们也拼命施肥,结果会导致烧苗现象。花草因施肥过多而被烧死,是因为我们期望太高,忽略了个体差异,期望它长成乔木的高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应试教育下,我们同样是在给孩子“施肥”,灌输大量知识,期望孩子达到足够高的分数,获取暂时进入大学的机会。到了大学,他们厌学了,因为他们缺乏兴趣等品格方面的培育,这同样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们当然也不会“开花”,不会“结果”,不会成为杰出人才!

大家试想,有哪些催起来的东西是好的东西?现在种植的蔬菜,尤其大棚里的蔬菜大多是用化肥催起来的,结果没有了正常蔬菜的味道;养猪三个月就出栏,没有了过去肉的香味;养鸡场养出来的肉鸡以及肉鸡下的鸡蛋,断然没有散养鸡的品质,连蛋黄都没有散养母鸡下的蛋黄那种黄彤彤的色泽!自然界的规律是相通的,满腹经纶的书呆子之所以没有创新能力,同样也是因为他们是被“催”起来的!2.创新品格素养的内在关系

创新品格的核心要素很多,不同文献说法不一,在这里不进行理论探讨。笔者把认为比较重要的品格罗列出来,试图把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理出来。

创新人才必需的创新品格素养大致可以包括:好奇心、兴趣、独立人格、自信、质疑品格、问题意识、责任感等。

我认为它们之间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其中有两个线条贯穿:

其一,创新意识、问题意识、质疑品格、独立人格和自信。

创新人才直接需要的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源于问题意识,一个人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就谈不上提出创新的想法;问题意识源于质疑品格,质疑品格是创新人才最核心的品格要素,或者说最为宝贵的品质;而质疑品格又取决于独立人格,人格独立才能保证精神自由,不受制于人,不被权威、上司所压抑,不人云亦云,不落入俗套。然而独立人格往往会被忽略掉。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然后长大了,在工作岗位要听领导的。独立人格一定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一个自卑的人不可能形成人格的独立。

自信就是确信自己所追求目标是正确的,并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品德。越是自信,越能够不畏失败,不怕挫折,不懈进取。越是自信,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排除一切障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说,自信是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的品格!有了自信,人格才能独立,人格独立才会提出质疑,不被别人所左右,有了质疑才能产生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或者改进即创新意识。

其二,好奇心、兴趣和志趣。

好奇心就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有了好奇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兴趣与志向结合起来可以转化为志趣,志趣一旦形成,就有了激情,做事情就会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

爱因斯坦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心和兴趣对创新人才来讲非常重要。

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有两种,一种就是功利心驱动,另一种就是好奇和兴趣驱动,功利心驱动是一种外驱动,或者说是一种被迫的驱动;好奇心和兴趣是一种内驱力,是主动驱动。功利心驱动的科学研究一开始其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获得某种利益,比如说职称、待遇、地位、荣誉等种种好处。就其研究过程来看通常是浅尝辄止,因为功利心驱动之人并不是真正喜欢所从事的研究,很难有持久的耐力和毅力,整个过程是在无奈和痛苦中度过的。研究成果可能很多,但往往不会有大的发现,一旦目的达到后科研马上停止,再也不愿思考研究的问题,懒得去看相关文献,更谈不上在实验室坐冷板凳。好容易咬着牙关混到了学位和职称,就不可能再做下去了。所以功利心驱动的科学研究不会有大的产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每年统计研究成果数量惊人,但是至今没有诺贝尔奖得主出现的原因之一。

好奇心和兴趣驱动的科学研究因为没有功利的期望,其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满足自己的兴趣,有待遇干,没有待遇也愿意干,不考虑成果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其过程来看完全是一种享受,因为就是觉得好玩,他表现出很大的耐心和持久力,甚至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他虽然也会感觉到劳累,往往很快取而代之的是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样一来,科学研究的周期可能很长,他出名也比较晚,甚至有生之年都没有出名(比如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可是一旦成果出现通常是大发现,他也就成为了科学巨匠。纵观诺贝尔获奖者大多是这种研究类型的科学家。

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翟鸿燊说过,“追求名利没错,但是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意识,加之研究的又是他所感兴趣的领域,那么兴趣与志向,兴趣和理想、兴趣和职业、兴趣和事业就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种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产生的合力就会大大推动一个人的研究工作,可以让他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如果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研究的又是自己乐此不疲的志趣领域,就等于有了一对飞翔的翅膀,就可以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根据这两个基本线条,创新品格的发展可以归结到自信和兴趣的培养。这两点是基本的创新品格,是诸多创新品格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品格。3.创新品格的呵护和发展

根据创新品格素养的内在关系,创新品格中最基本的品格是自信和兴趣,所以我们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培育就应该从这两点做起,也就是说创新教育的起点是培养自信和发现兴趣。

目前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缺乏自信和兴趣。自信品格和兴趣品格很难培养吗?

我们先看自信这种品格,自信是与生俱来的基本品格。小孩子生下来哪有先天自卑的?为什么后来自卑了呢?我们看孩子小的时候,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果学会了一个舞蹈动作,他想表演就表演,从来不害羞、不做作。等上学了,孩子逐渐大了,不自信就表现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非但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反而在教学教育行为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孩子的自信。这种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批评和排名,缺乏赏识和鼓励,师生距离太远。孩子举手回答问题,回答对了,没有得到表扬,回答错了得到的是批评。还有就是排名: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小红花的比赛,表现乖的小红花多些,默写对的小红花多些,到了小学、中学,考试频繁、课业负担不断加重,学生在成绩排名中艰难度日。因为比的是分数,少数孩子名列前茅则自信心依然保持,大多数因为名次逐渐失去了自信,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

第二种最基本的品格就是兴趣,兴趣同样是与生俱来的基本品格。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人类天赋的外在表现。什么是天赋?天赋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兴趣的内在决定因素。只有天赋所在之处,兴趣才能表现出来。在某个领域成长为杰出人才的人通常就是对这个领域最感兴趣的人!

小孩子最喜欢瞪大眼问大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进了小学问题还稍微多一点,等到了中学,问题就变得少多了。到了大学干脆没有问题了!老师讲,学生记,考试及格就停步不前。为什么会这样子?还是应试教育追求分数造成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让你无暇顾及身边的兴趣。如果你不识时务读你喜欢的小说,家长看了会训斥,老师看了会批评。所以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最经常看到的情况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因为学生只顾学习了,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兴趣,我们同样也没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或者说我们没有提供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兴趣,其实就是抹杀了又一个最基本的创新品格——兴趣!

事实证明,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本身就具备兴趣和信心,根本不必培养,只是教育将之抹杀了而已。因而,我们的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呵护创新人才最基本的两个创新品格,不要抹杀它们——这就已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了!

怎样才能呵护而不是伤害学生基本的创新品格呢?

要呵护学生的自信,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下面两条:(1)平等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师生平等,还要生生平等。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教师要民主,不要高高在上,要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正如植物的生长个体差异难以避免,学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开窍有早有晚。我们不能歧视任何一位同学,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独立的、特定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平等地享受教师教育引导的权利,而教师不应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不要以成绩的好坏轻易地给学生的未来下结论。(2)赏识

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不要训斥,要给他面子,可以让他再坐下想想。有些问题只要他敢于发表见解就应该得到掌声。如果回答正确,当然要给他鼓励和赞扬,不要吝啬我们的掌声和微笑。只要学生有进步我们就充分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信;如果学生退步了,不要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我们应该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期望,让他感觉老师是相信他的,同时也在真诚地帮助他提升。

要呵护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下面两条必不可少:(1)尊重

尊重学生的喜好,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越了课本,不要以考试为目标来避开学生的提问。老师如果不清楚,可以和学生一起查阅书籍和文献来弄懂,而不是轻言放弃。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古怪,老师也不要用语言伤害他。(2)支持

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的发现,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提供环境和平台给予其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兴趣是多元的,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兴趣的发现。比如建立社团,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生共同参与兴趣小组或社团的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和指导。

除了呵护基本的创新品格之外,其他的创新品格还需要进一步发展。(1)创新意识的养成

在学生自信得到呵护的基础上,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成为可能,这是独立人格的一种体现。然而独立人格向质疑品格的转化还需要我们下功夫。质疑品格是基于批判思维的一种品格,是一种不随大流、不盲目崇拜,善于在现实中找到不合理之处的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品格非常难得,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一种品格素养。我们要做的就是包容学生,鼓励学生质疑。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活动,只要有疑问并提出质疑,我们都要肯定他。学生就会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质疑品格。这种品格一旦形成,问题意识就会形成,这种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基础,提出问题,再上升到课题,开展研究,大胆尝试解决问题。(2)兴趣向志趣的转化

再谈一下兴趣到志趣的转化。兴趣经常会发生转移,有些孩子对物理表现出很大兴趣。随着课程难度不断加深,学生却逐渐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对他的兴趣适时地加以肯定,并且告诉他这种兴趣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让他知道其兴趣的社会价值,让他的兴趣与志向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兴趣就转化为了志趣。这种志趣其实是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结合,这种结合更是对兴趣的发展。一旦志趣形成,对学生而言便会有一股无穷的力量驱动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走得更远。

对学生来讲,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所长真是很难得、很幸运。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什么,这又是多么遗憾!

对国家而言,如果我们通过责任感的教育将学生的兴趣转化成了志趣,让学生的兴趣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需要、人类发展需要有了共同的方向,那我们国家、我们人类是多么幸运!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责任感是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的品格要素。如果一个人有创造力,但是很自私,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于不顾,反人类、反社会、反国家的话,可想而知,其创造能力越大,其破坏力就越大!可见我们的教育引导有多么重要!

借用物理学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创新品格分为两种量:一种是矢量,即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另一种量为标量,即只有大小的量。创新品格中的标量有自信、兴趣、质疑品格、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这些量决定着创造力的大小。而创新品格中的矢量则是责任感、是志趣,这些量在某种意义上讲更加重要,因为它们决定着创新人才的走向。4.中学阶段是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时期

我们探索怎样培养创新人才,那么创新人才的培养什么时候开始最好?笔者认为越早越好!

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事情,笔者觉得这种观点尚需斟酌。打个比方,我们吃三个包子才能填饱肚子,是不是前两个包子都没用呢?这显然是荒唐的。还有人认为如果说中学阶段很重要,这不是把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全揽到我们中学教师身上了吗?我更加不敢苟同。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在高中教学这一环节我们如果推诿责任,那么我们的教育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力却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这两组数据多么惊人!难道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没有问题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尽早开始创新教育吗?

我们在中学阶段还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养;我们还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但是我们可以给创新的种子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它发芽,培育出科学的苗子,这样我们就很欣慰了!

依笔者拙见,中学阶段是创新品格培育的重要时期。

中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很强,身心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接受能力比较强,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思考创新教育,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理论探讨,举例为证:

第一,钱学森。钱老从1923年到1929年就读于北师大附中,在那里度过了6年的学习时光。钱学森曾经回忆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影响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1922年,时任校长的著名教育家林砺儒把北师大附中的办学宗旨概括为四条:培养健康身体、发展基本技能、培植高尚品格、养成善良公民。从中不难看出,北师大附中,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看重的是理解,“分数”在这里不受追捧,“死记硬背”很受冷落。

第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他创造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就去创业了,因此他的中学对他的成长影响最大。他所在的滨湖中学是美国中学中第一所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在那里他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满足。如果当时这个学校没有开设电脑课程,那么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比尔·盖茨。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中学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第三章 中学阶段创新教育的探索1.探索历程

笔者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1991年大学毕业从事教育至今,我已经有近20个年头在讲台上度过。

大学毕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对教学的理解就是知识的传递,就是怎么传授知识,虽然在传授的方法上也曾不断改进,不断追求上课的效率,学生的成绩也不错,经常得到领导的表扬,然而那时对教学目标主要还是定位于教学成绩,局限于对学生分数的关注。那时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只是要管住学生。我还记得我的班主任工作宗旨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即所谓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所谓学风建设。当然宗旨背后的目标就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初出茅庐的我当时还是很有激情的。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90年代初期——应试教育轰轰烈烈的时候,在边远的黑龙江省边境县的一个普通中学的张熙坤书记说的话,“不要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不要给学生排名次”。在那个时候很少听到这些话,总认为他在唱高调,不合时宜,有的老师说他是“老古董”,连学生也称之为“老侃头”(意为能说大道理的老人)。我当时也不理解,不服气,不看成绩看什么?不排名次怎么能促进孩子学习?在学校难道不学习?不学习那不乱套了吗?那个时候我真的不懂,直到现在才感觉到他对教育的理解是那么的深入。二十年来我不断感悟教育的同时,越来越感到他的高大,遗憾的是张书记退休不久就去世了。现在想来非常感慨,在那个年代里身边竟然有这样一位校领导对学校教育的领悟是那么深刻。

我199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内容是昆虫脑神经,师从暴学祥教授。我在他那里学习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科学方法,对科学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做硕士论文课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暴老师的很多点拨和悉心指导。在那三年里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坦诚真挚。2001年毕业时暴老师支持我继续从事中学教育的想法,于是我应聘到了上海这座大城市这所负有盛名的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

在这里,我接受了新的挑战,曾做全国理科班的班主任。我本以为硕士毕业在中学任教绰绰有余,没想到教育对象是全国挑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25名学生中,8名来自其他省份,17名来自上海,当年初三毕业生17万,真是万里挑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这些孩子不同寻常,他们太聪明了!这段时期的教育经历更坚定了我继续读书的最初想法。2004年至2008年我在职攻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学位。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好教授,尤其是我的导师顾福康先生。他老人家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加深了我对科学的理解,更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2007年至今,我参加了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建立的德育实训基地之一,即何晓文校长和张大同副校长主持的理科德育实训基地,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我感觉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通常不会匀速前进,总有那么几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来说,攻读动物学硕士和在职攻读博士的经历对我产生很大影响,夯实了我的“生物学学科专业基础”;参加“上海市理科德育实训基地”的经历又使我的“教学专业”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2008年我又一次报名参加了“理科德育实训基地”。现在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真是收获很多。

如果问我“理科德育实训基地”做了什么,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带领学员以“理科德育研究”为中心研究了两大命题:第一,哪里有德育;第二,怎样做德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充实的活动内容和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毫不夸张地讲,基地培训使我们所有学员提高了境界,开拓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找到了出路。大家一起探索如何摒弃低级的“标签式”德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态度发生改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无痕”应成为理科教师共同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培训交流中,我深深体会到不同学科的德育各有其学科优势。生命科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生命之美、生命之神奇、生命之价值、生命之意义都是生命教育的范畴。这种生命教育某种意义上具有两重作用:其一,让学生产生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其二,让孩子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自信的建立和保持,关注学生兴趣的发现和发展,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沟通能力,融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理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这里的德育就是育人,理科德育就是在理科教学中育人,就是在理科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尤其是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经历近20年的教学生涯,尤其是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这10年里,专注于对创新教育策略和创新教育途径的探索使我对创新教育有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2.研究综述

因为较多关注于创新人才成长问题,我逐渐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林崇德等人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从观念到体制,从内容到方法,没有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作为核心目标来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运动。虽然目标表述不一,但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几乎成为所有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的国家”,这与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很大关系。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婴幼儿和创造力——美国教育目标小组的经验教训》。文章阐述了创造性和创造力培养的重大意义。他们对创造性与学习方法、创造性与早期儿童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美国在中学和大学课程设置上也十分注重创造性或者创造力的培养。美国戴维斯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的AUTU模式(Awareness, Understanding, Techniques and Self-actualization)是一种创造力培养的新方法。进入21世纪,法国在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培养,试图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日本政府早在1985年和1986年就出台了《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和《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审议报告》,后者明确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1995年5月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讲话,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继出台,对高中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提出的相关要求。

心理学家德雷夫达尔(J. Drevdarl)指出,创造性或创造力是个体产生任何一种形式思维结果的能力。林崇德对创造力或创造性的实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智力品质。吉尔福特(1967)提出八条创新人格特征:①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②旺盛的求知欲;③强烈的好奇心;④知识面广并善于观察;⑤工作中有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⑥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⑦富有幽默感;⑧意志品质出众,专注力强。斯滕伯格(R. T. Sternberg)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一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智力维,第二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方式维,第三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人格特质,其中人格特质中有七个因素。林崇德等提出五个方面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总的来说,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育,所以我们不能把创造性仅仅视为天赋,而更要注重教育培养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性的教育不能仅限于智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

我国现有体制下,青少年的创造性或创造力值得引起关注。2002年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探究学习的活动”的调研发现,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自评具有创造力特征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少。黄小莲的中小学科学素养调查发现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有求实的探索精神。韦楠舟对广西中心城市和边远农村的少数民族高中生的创造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心城区学生高于边远农村,而中心城区学生的创造力也随着年龄增长呈回落现象。因此,青少年创造性随年龄增长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些研究说明目前中学创新素质的培养越来越紧迫。林崇德课题组在创新人才效标群体研究、创新人才测量工具的编制、青少年创造性及教师创造性观念的跨文化比较、学校教育中创造力培养实践、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的研究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探索。其中在学校教育创造力培养实践中,他们发现中学生创造性问题的提出在三个年级维度的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到了高二又有明显的回落。中学生创造力倾向、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维度的发展特点一致,均呈现出波折状的变化趋势。初一至高一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高二有所下降。另外,不同个体之间信息素养、认知风格、性别差异、不同的学校环境等方面都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影响。

我国各地在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索。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了“科教合作: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科技界代表、教育部、省、县各级行政领导、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等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围绕“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与措施”、“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和“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等问题展开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来自科技界与教育界、大学和中学的教育专家围绕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跨领域的深入对话。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杨福家院士、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王延祜主任和中国科技大学蒋一教授等,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就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京沪鲁浙四省或直辖市教育行政领导指出了目前高中教育的问题和弊端,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本地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培养问题上的最新思考和实践举措;来自北京、福建、江苏、辽宁、广东五所著名高中的校长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本校杰出学生培养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惑。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在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