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了解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4:33:47

点击下载

作者:熊敏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从了解开始

爱,从了解开始试读:

作者简介

熊敏,上海熊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熊大教育军团)创始人,大脑领航家多元智能专业分析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婚姻家庭咨询师、亲子沟通师、情商训练师、创业培训师。

倡导“爱,从了解开始”的家教理念。天下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成为一个合格父母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孩子先天特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知道怎样去爱孩子,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在对的时间做对的引导和训练,从而对孩子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

自序:你会爱孩子吗

做父母的都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自己有多爱:给孩子买名牌衣服,吃外国进口食品,送孩子学各种兴趣班,出门车接车送……

那么,这就是爱吗?请问你了解你的孩子吗?清楚他的潜质吗?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吗?懂得如何与他沟通吗……因为不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爱之名,伤害着孩子。真正的爱,不是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是孩子感受到了多少。孩子只想吃一个苹果,我们却给了他整车香蕉……爱,应从了解开始。

我看过一部印度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伊夏的男孩,长着小龅牙很是可爱,但在老师、父母的眼里,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坏孩子”。上课走神、做白日梦、搞恶作剧,所以,他常常被老师批评,被“请”出教室,甚至多次要求请家长过来谈他的问题。不过,伊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喜爱画画,遗憾的是,老师、父母都没有发现他的这个优点。后来,父亲无法忍受伊夏的不争气,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

到了寄宿学校之后,伊夏的性情大变,他由以前的调皮、活泼变得沉默寡言,老师、同学依旧不喜欢他,他几乎成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幸运的是,他后来遇到了尼克老师,一个美术代课老师,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他鼓励伊夏,为他补习功课,使得伊夏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进步非常快,而且还拿到了学校绘画的第一名。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小“伊夏”,只是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遇到像尼克一样的伯乐,去发现他们身上的才华,最终碌碌无为,甚至在老师、父母的斥责声中变得一无是处、自暴自弃。

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都带着自己的使命而来,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而每一块璞玉又形状各异,如何才能让他呈现出不菲的价值,在于雕刻师,即父母如何去雕琢。聪明的雕刻师会因其型而做,顺势而为,既省力又事半功倍,使得璞玉最终抖落了灰石,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美玉;糊涂的雕刻师则按照自己的设计随意雕琢,不顾及璞玉原有的形状与价值,结果使原本价值连城的美玉变成了一文不值的顽石。

请别责怪你的孩子只是一块“顽石”,因为你不是一名优秀的雕刻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刻师,首先你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其次,不要让自以为是的思想伤害到孩子;第三,真正地了解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指南针;第四,用爱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最后,找到孩子身上蕴藏的宝藏,关注他、开发他、成就他。

孩子虽小,但他的世界一点儿也不简单。爱他,就从了解开始!

推荐序: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ONLY 1”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主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获得最佳的发展。学校教育在关注孩子的独特性和培养孩子的多样性方面确有力不能及之处,因而,这个责任就落到了家庭身上。

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家庭非常重视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时至今日,先辈许多富有启迪性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当然应该重视和继承,但也有不少与当今时代脱节之处,这对新时期的父母而言,无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个时代和社会需要多种多样、不同领域的人才,如何做到人尽其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定位,只能碌碌无为。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教育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而言,家长只有重视并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家庭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而且也能随时发现孩子某些方面的闪光点,从而使其扬长避短,逐步发掘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

或许你的孩子不是最棒的,但你的孩子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或者说是潜在的天才,我们要做的是尽最大程度去发掘他们身上的宝藏,不让这些宝藏被荒废或埋没。

现代心理学非常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个体差异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热门课题,生理学、医学的发展也为我们理解个体在认知、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了生物学方面的科学依据。个体差异固然不可忽视,但脱离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个体独特性研究,同样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本书在这两个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兼顾。

本书的作者熊敏是从事一线亲子教育的专家,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很早之前,我就劝她写一本书,将宝贵的教育经验分享出来,可她总是推脱,说要有足够多的真实教育案例才有说服力。她是我的学生,我了解她,她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没有充分的准备,她不会轻易下笔。

本书历时三年时间完成,花费了熊敏大量的心血,我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了她的作品,看得出这是她多年经验和智慧积累的成果,也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综合体现。内容立足于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发掘孩子潜能的独特性为切入点,把家长在了解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同时,行文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令读者倍觉贴切和生动。

相信本书能给当前处于困惑中的父母和教育者提供有用的启发和指导。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 傅安球2016年春第一章你的教育观念更新了吗游戏的力量

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游戏占有重要的分量,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L.辛格说过,“……孩子的游戏……不仅是为了乐趣,而且还是发展其认知和情绪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游戏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开心,还是一种创新有益的教养方式,是孩子用来探索世界的一个主要渠道。

提到游戏,很多家长都会想到玩具,家长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益智玩具等,应有尽有,有些家庭甚至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来摆放孩子的玩具,因为他们认为玩具越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越好,对孩子的潜能开发越有利,其实 不然。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给孩子三个以上的玩具时,他往往不知所措,拿起这个玩一下就丢到了一边,拿起另外一个玩一下也丢到了一边,就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到最后哪个玩具都是摸一下就停下来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

在我看来,玩具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孩子,你给1岁的孩子玩3岁孩子的玩具,他是不会感兴趣的。孩子是天生的发明家,家里的很多小玩意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如果你家的玩具很多,可能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创造发明的机会。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4岁的儿子正在房间里玩耍,发出很大的声响,我好奇地走过去一看究竟,孩子的“玩具”令我惊叹不已。小家伙在地上摆放了很多空的矿泉水瓶,并将它们摆成三角形,然后拿着一个毽子丢向矿泉水瓶,一下子就打倒了五六个。孩子兴奋地大叫起来:“我赢了,我赢了。”小家伙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阿姨,我的保龄球打得怎么样?”原来,这是小家伙自己发明的保龄球游戏。

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会把孩子这些发明创造行为说成是“捣蛋行为”,不予支持。事实上,这才是最好的玩具、最好的游戏,你不仅要支持孩子,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有趣的玩具,而不是将孩子泡在一大堆玩具之中。一般来说,在某个阶段,适合的玩具有个两三样就够了。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提倡亲子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通过游戏走入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表达和理解深层的情绪,通过游戏,搭建一个亲子沟通的桥梁,而且很多生活中孩子不理解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游戏呈现给他,有助于他的理解。

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发现她对数字很感兴趣,她总是问我:“妈妈,这是几?”她自己也能从1数到20。有一次,我问女儿,“1加1等于几?”女儿思考了一会儿,摇着脑袋说:“不知道。”其实,女儿不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无法理解“1加1”是什么意思。

于是,我拿出两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我来扮演顾客,让女儿来扮演买家。“小姑娘,我想买一个苹果。”女儿就把一个苹果递给了我,我接着说,“我想再买一个苹果。”女儿又给我拿了一个苹果。于是,我问她:“现在我手里有几个苹果?”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然后,我告诉她:“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就是1+1。”女儿很快就明白了加法的含义。

毋庸置疑,游戏对于开发孩子的潜能是十分有帮助的,但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玩伴,所以父母就成了孩子的最佳玩伴,可父母又常常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孩子对游戏的需求。在这里,我想提醒父母们,无论你工作多忙,都应该抽出点时间,陪你的孩子一起游戏,这对他的成长、潜能开发都是有好处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与孩子做游戏呢?你的童心还在吗?很多人把与孩子做游戏简单地理解为陪着孩子一起玩,这是不准确的,与孩子做游戏对父母来说,也是一门功课,做好这门功课,大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不要让自己的想法影响孩子。一些父母在与孩子做游戏时,常常会指导或者指挥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这是非常不妥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他们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想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开动脑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所以,我们在与孩子玩游戏时,一定要将自己的身段放低,你可以问孩子:“宝贝,你告诉我这个玩具怎么玩吧?”“宝贝,我应该怎么做呢?”在游戏的过程中,始终要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父母是配合者,扮演的是配角。

第二,以欣赏的态度进行游戏。对于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父母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我见过这样一个母亲,每次在孩子和她下跳棋的时候,她都会说:“你好笨,又输了吧?”这样的语言是非常不妥的,经常被欣赏、夸奖的孩子才会更自信。

第三,对孩子的游戏要表现出兴趣,并及时地作出回应。对于成人来说,孩子的游戏都是小儿科,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游戏总是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甚至是敷衍孩子。比如,很多父母会边聊微信边和孩子下棋,边看电视边和孩子搭积木。这既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无法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游戏乐趣。正确地做法是对孩子的游戏要表现出兴趣,并及时地作出回应。

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为了促进孩子潜能的开发,平时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既有趣又开发智力的游戏,比如猜谜游戏、扮演游戏、想象游戏、观察游戏等。

在以上的游戏中,适合任何年龄段孩子玩的一种游戏就是观察游戏,这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帮助的。1岁多的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你可以引导他观察,比如,指着一盆花说,这是什么?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回答更好,不能回答的话,你可以告诉他,用手指着观察的物体,来引导他观察。

孩子2岁多了,你可以给他看两张图片,让他观察一下有哪些不同。还可以观察小动物是如何吃东西的,他们喜欢吃什么?再大一些的孩子,你可以和他共同种植一棵小植物,每天让孩子观察小植物的变化,并让他做好记录。

之所以强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因为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才能促进他们智力的提高。鲁迅曾经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因而孩子要学习成长,首先要学会观察。

总而言之,游戏运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是系统地刺激活动感受分析器的有效方法。大脑支配人的各种复杂活动,大脑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所以,让婴幼儿进行适当的游戏运动,对他的肌体锻炼和智力开发都是有相当大的益处。不要错过陪伴孩子的有效期

在开启这一节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孩子的智力发育50%左右是在4岁之前完成的,另有约30%是在4~8岁间完成的。在这个智力发育的关键期,父母能否对孩子进行很好地开发和启蒙,是决定其今后智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从孩子出生到8岁,孩子的智力发育完成了80%,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父母能否进行很好地开发与启蒙,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从孩子出生到8岁这段时间,大多数父母都在干什么呢?

这段时间是父母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新生命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很多生完小孩的妈妈们往往只能休几个月的产假,就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看,之后便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另一方面,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忙于工作,常常使父母们焦头烂额,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经历思考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多年轻的父母都要远离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去谋生,将孩子留在老家,托付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常常是一年半载见不到父母,等到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才把孩子接到身边,结果却发现孩子与父母一点都不亲近,突然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也让孩子无所适从,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我们经常说,陪伴是最好的爱,殊不知,陪伴也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潜能开发的最好方法,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研究指出,如果在学龄前的儿童拥有较多母爱及亲情的爱时,对学习力甚至是智力都有莫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小时候由妈妈或爸爸照顾的儿童,未来身体会更壮,更聪明。

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神经科教授琼·L.卢比的认同。他经过研究发现,适龄儿童早期若由母亲哺育,是拥有较大的海马结构的关键,也拥有较强的学习力、记忆力,大脑的反应力也较快。所谓的大脑海马是掌管学习及记忆系统,它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的所发生的任何记忆,都借由大脑中的海马回馈给神经网路,使记忆保留在大脑中。

所以,在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0~8岁)是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的。错过了春华,何来的秋实?无论你多忙,也尽量抽出些时间来陪陪孩子,一旦错过了陪伴的最佳时期,就将是终生的遗憾,无法弥补。

接下来,我还要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陪伴孩子。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不用探讨的问题,和孩子在一起不就是陪伴了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等一会儿,冬冬》。

冬冬说:“喂,爸爸。”

爸爸说:“等一会儿,冬冬,爸爸现在忙着呢!”

冬冬说:“喂,妈妈。”

妈妈说:“等一会,冬冬,妈妈现在没空。”

冬冬说:“妈妈,花园里有一只怪兽要吃掉我。”

妈妈不耐烦地说:“等一会,冬冬,妈妈现在没空。”

冬冬来到花园里,他对怪兽说:“喂,你好,怪兽!”怪兽一口就把冬冬吃掉了。然后怪兽走到了冬冬的家。怪兽走到冬冬妈妈的背后,大叫了一声。冬冬的妈妈说:“等一会儿,冬冬,妈妈现在没空。”怪兽张大嘴巴,咬了冬冬爸爸一口。冬冬的爸爸说:“等一会,冬冬,我现在正忙着呢!”“吃晩饭了。”冬冬的妈妈说,妈妈把冬冬的晚饭放在电视机前,怪兽把晚饭一下子就吃光了,之后,它又看了一会儿电视。冬冬的妈妈大喊:“冬冬,该上床睡觉了。记得睡前把桌子上的牛奶喝了。”怪兽喝了一口牛奶,大声地说:“喂,我可是一只怪兽啊!”“冬冬,妈妈现在没空,赶快上床睡觉吧!”冬冬的妈妈催促道。

这则故事反映出了很多家庭的现状,父母都在家里,但孩子却得不到有效的陪伴,陪伴不等于待在一起,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完全是两条平行线,这不算是陪伴。如今,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爸爸拿着手机坐在沙发的一端聊微信,妈妈坐在沙发的另一端看用手机追剧,孩子自己坐在一旁玩电脑游戏。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走向冷漠。当他需要你的陪伴时,父母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乐此不疲,冷落他、疏远他,等到哪一天,孩子不需要你了,你再想走进他的世界,他也会排斥你。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的事情了,那么,父母该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呢?

首先,用心地陪伴。陪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你坐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我认为这算不上陪伴,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真正有效的陪伴是和孩子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比如,一起搭积木、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起想办法解决。

陪伴孩子就要一心一意,不可心猿意马。有些父母在陪孩子的同时,总是做着或想着自己的事情,看电视、聊微信,或者和别人聊天,这都算不上有效地陪伴,也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快乐与幸福。

其次,及时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这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需要你在身边安抚他紧张、焦虑的情绪,引导他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这对他的成长进步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保证充足的陪伴时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及格线”为每周21.2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你是否做到了呢?

不要以忙为借口来拒绝孩子,或许你认为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更好,那么,你认为还有什么事情比陪伴孩子更有价值、更重要的吗?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说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他愿意偎依在我们身边,听我们讲故事,和我们一起游戏的时间,就那么几年,等他长大了,他就会飞走了,到时候你想陪伴他,他都不需要了。好好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陪一陪孩子吧,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有父母陪伴更幸福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敏言慧语

艾瑞克森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后来的岁月中,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把握好孩子成长的“花期”

很多人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个叫卡玛拉的狼孩故事。

1920年,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裸体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辛格给他们起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经过检查,发现她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只是有些营养不良。

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和人一样,但生活习惯却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害怕日光,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定时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

两个狼孩被领进孤儿院之后,辛格夫妇非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两个孩子中,阿玛拉比卡玛拉进步要快很多,两个月后,当阿玛拉渴了想喝水的时候,她就会发出水的声音,而且她对其他孩子的活动也表现出了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在孤儿院住了不到一年,便死了。

卡玛拉的教育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辛格博士下了很大的工夫使其“恢复人性”,但进展非常缓慢,进院16个多月后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两年后,卡玛拉终于学会了直立,但需要有人扶着,学会单独直立行走,她用了六年的时间,但不会跑,想走快时,她还是需要四肢并用。

不仅如此,卡玛拉的语言发展也非常糟糕,她用了25个月的时间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四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七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直到死也没有真正学会说话。15岁的时候,她的智力只相当于2岁婴儿,不幸的是,她在17岁那年因感染伤害热病而死亡,其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水平。

其实,在大脑结构上,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那么,是什么导致卡玛拉智力低下呢?是因为她长期脱离人类社会,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使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从而造成智力低下。相比之下,阿玛拉由于年龄小,她的智力就恢复得较好。

大家都明白春播秋收的道理,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都有规定的节气,错过了节气,就会影响收成,甚至没有收成,就像每种花都有一定的花期一样,孩子的成长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恰当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潜能开发。接下来,我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孩子的成长“花期”。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我喜欢把它称之为“花期”,因为每一次“花期”都意味着孩子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总是能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花期”是由出生后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组成的,在各个时期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会学得更好、更快,使他们的一生受益,相反,如果错过了,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且效果也会欠缺些。

第一个“花期”——感觉发育关键期。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官来了解事物,来学习。当然,不同的感官发育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

0~4个月是听觉敏感期。这时候父母要加强孩子的听觉训练,比如用带声响的玩具逗宝宝,让他寻找声音的来源。睡醒的时候,妈妈用亲切的语调和宝贝说话,逗他发音,有利于促进婴儿听觉与语言的发展。

0~6个月是视觉敏感期。刚出生的婴儿,视觉还不是很发达,他需要看黑白对比的事物;2个月的婴儿,如果你在他的身边来回走动,他的视线也会跟着你左右水平的移动;到了3个月,他又长本事了,可以跟踪上下垂直位的移动,你在他的头上放一个气球,上下移动,可以有助于发展他的视觉;4个月的婴儿最喜欢看的事物就是人脸,你可以做一些脸部表情给孩子看;5个月的婴儿最“臭美”,因为他爱上了照镜子,你把他抱到镜子跟前,他会高兴地挥舞着小手,拍打镜子,乐此不疲;到了6个月,你会发现孩子变得认生了,如果有陌生人抱他,他会感到不安,甚至哭闹。

4~8个月是味觉敏感期。宝宝到了三四个月,你可以用筷子蘸一些菜汤让他品尝,促进他对各种味道的感知能力。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些妈妈们,有些妈妈担心更换奶粉,会让孩子不适应,殊不知,这样做容易导致宝宝的味觉变得不灵敏。

6~10个月是嗅觉敏感期。这时候的宝宝不用看到妈妈,只要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他就会非常高兴,有经验的妈妈会有这样的感触,宝宝即使不睁开眼,他也能找到乳头的位置。此时,应该让宝宝尽可能地接触到各种气味,比如醋、香油、白酒等,还可以带着宝宝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花草树木的气味。此外,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品种尽量不要单一,否则会养成孩子挑食的坏毛病。

1~12个月是触觉敏感期。你会发现孩子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喜欢扔东西,此时他拿东西还是用手去抓,五个手指都用力,但是到了八九个月,他的手指就变得灵活了,只需要用拇指和食指就可以捏住很小的东西。因为这个时期手指尖和嘴巴周围的感官最敏感,所以,他拿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放,还喜欢吃手,这都是正常的。训练孩子的触觉,你可以带他做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促进他触觉的发展。

第二个“花期”——动作发展关键期。

关于婴儿的动作发展,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三翻六坐八爬。其实除了这三个典型的敏感期,每个月的动作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2~3个月是婴儿抬头的敏感期,通常在孩子出生42天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孩子抬头,你可以让孩子的上半身靠在你的胸腹部,双手托着孩子的屁股,这既可以训练孩子抬头,也可以让孩子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很多父母喜欢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样做有两个不利的因素:一是孩子看到的人和物都是向后退的,这会让他感到不舒服;二是孩子的脸部接触成人的衣物,会过敏,还会引发湿疹。

3~4个月是孩子的翻身敏感期,你可以引导孩子去翻身,先用一些带声响的玩具吸引宝宝,这时候宝宝通常会将头部和身体侧向一边,并试着伸手去抓玩具,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只有上半身能翻过去,下半身还不能完全受大脑的控制,无法跟上节奏,你可以稍微移动他的双腿,让双脚呈交叉的姿势,这样他就能顺利地翻身了。

6个月左右是孩子的起坐敏感期,你可以在他4个月的时候,用手支撑他的背部、腰部,让他小坐一会儿;6个月左右,他坐下时已经不需要支撑物,但背肌发育得还不是很好,你可以用枕头给他垫背,以便让他坐得更稳。

7个月左右是翻滚敏感期,你会发现孩子喜欢在床上翻来翻去,此时也是最容易掉到床下的时候,你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尽情地翻滚。

8个月左右是爬行敏感期,一般在5~6个月的时候,父母就要训练宝宝了,让他为爬行做好准备,让宝宝趴在床上,在宝宝的头部上方放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注意,此时,宝宝多会做出爬行的动作,但因双腿力量不够,他还无法大幅度地移动,你可以用双手支撑他的脚丫,在他用力的时候,向前推他一下,助他一臂之力。

11个月左右是站立敏感期,你可以让宝宝扶着床沿站立一会儿,或者靠在墙上站立一会儿,并鼓励他向前迈步。

12个月左右是行走敏感期,很多孩子在一岁的时候已经蹒跚学步了,但走得还不是很稳当,此时要加强练习,并保证孩子的安全,防止摔倒。

第二个“花期”也被称之为孩子的第二次降生,应尽快让孩子学走路,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发展大肌肉动作,这有利于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以及智力的发育。

第三个“花期”——语言发展关键期。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出现在6个月左右,6个月左右的孩子经常会一个人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这是在为说话做准备,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简单地“交流”,比如呼唤宝宝的名字,鼓励他多发声。

1~2岁左右出现语言爆发,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养成重复的习惯,一个词语重复几遍说给宝宝听,以巩固他的记忆,增加与宝宝讲话的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和宝宝讲,讲他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无论讲什么,发音一定要清晰,而且一次不能给他太多的信息。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在3岁前听得多说得少,因为3岁前是听的敏感期,过了3~4岁这段时间,孩子说的话明显多了起来,经常会问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等等,因为此时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敏感期。

5~6岁是应用、阅读、理解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应给孩子多买一些适合他阅读的图书,并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四个“花期”——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关键期。

1~2岁的小孩总是喜欢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头发丝,喜欢抠衣服上的小洞洞或者是墙上的钉子眼,因为此时孩子正处于对小事物的敏感期,这些细小的东西在孩子眼中是非常有趣、新奇的,此时你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这些细小的事物。

在女儿1岁半的时候,我经常会往地上放一些小米粒、馒头渣,引一下小蚂蚁过来,然后让孩子观察这些小蚂蚁,看它们是如何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直到现在孩子都喜欢观察蚂蚁,自然观察智能得到了正向的刺激。

1岁半~3岁,对细节敏感期,你会发现孩子常常能够发现一些大人无法注意到的事物,比如有一张老师正在低头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图片,在孩子看来,他或许会认为老师睡着了,因为老师的眼睑下垂,仔细观察,确实有些像睡觉的样子。对于孩子的这一行为,不要给予批评,要引导他多观察,以他的视角去看世界。

3~4岁是质感触觉探索敏感期,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水、玩沙,多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第五个“花期”——秩序形成关键期。

2岁半的彤彤与爸爸从游乐园回来,奶奶听到门铃响,赶紧去开门,彤彤看到开门的是奶奶,说什么也不肯进来,大声地喊道:“我要妈妈开门,我要妈妈开门。”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没有办法,重新为彤彤打开门,彤彤才高高兴兴地一蹦一跳地跑了进来。

2岁的乐乐躺在床上都要睡着了,突然大叫起来,手指着衣橱的位置,妈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问乐乐怎么了,可乐乐还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只是着急地嚷:“关上,关上。”原来,妈妈在给乐乐拿睡衣的时候,忘记关衣橱的门了,妈妈重新关好衣橱的门,乐乐才安心地睡觉。

看过彤彤和乐乐的故事,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这两个孩子真够矫情的,其实不是孩子矫情,而是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从出生到4岁是宝宝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内心的秩序感要求外部的秩序必须与之相符,否则他就会感到不舒服,哭闹,要求父母弄回原来的样子。

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恢复了,他就会平静下来;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固执,支持孩子要求把物品放回原位的要求,因为有秩序的环境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当然,父母也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一特性,帮助孩子建立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第六个“花期”——规范建立关键期。

2~6岁是规范建立的关键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加,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穿什么样的衣服,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喜欢和谁一起玩耍等,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也进一步扩大,学会了与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做事越来越像“小大人”,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孩子们有自己的规则,不愿意成人的介入。

在这个时期,是教孩子懂规矩的关键期,父母要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并逐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养成自律的习惯。

第七个“花期”——阅读、书写关键期。

从4岁开始,孩子由看图发展到识字,这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此时要多陪孩子看看书,认识一些汉字;4~7岁是大量识字的阶段,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汉字卡片,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教孩子识字;8~10岁就进入了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经过前期汉字的储备阶段,此时孩子已经认识不少汉字了,阅读起来基本没有困 难了。

通常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孩子就进入了第一个黄金阅读期,此时父母要多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并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丰富他们的小头脑。

以上为大家讲解了孩子成长的七个重要“花期”,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完成60%,3岁之后大脑发育速度明显转慢,趋于停止。

这一时期是儿童在形成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错过了,后天将很难弥补。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一时期。低声教育与自知智能开发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你通常会怎么做?歇斯底里地朝孩子大喊?还是轻声细语地跟他讲道理?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父母并没有太在意过,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心情来选择采用哪种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怎样不同的结果。

我经常对家长们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我能够看到孩子父母的影子。”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性格温和,做事有条不紊,那么,他们的父母的性格通常也是很好的。相反,有的孩子脾气就很火爆,什么事情做得不顺心了,立马就火冒三丈,那么,他们的父母也一定是个急脾气。

我认识一对双胞胎姐妹,丽丽和娇娇。在她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丽丽和母亲一起生活,娇娇和父亲一起生活。虽是双胞胎,但性格截然相反。

据丽丽和娇娇的班主任反映,丽丽是一个性情活泼开朗,遇事不急不躁的女孩,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她总是想办法解决,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很好,特别遵守纪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做有详细的计划,所以,丽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娇娇则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女孩,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发脾气,有一次考试,娇娇连着碰上两道题目答不上来,一气之下,竟然把试卷撕得粉碎,还使劲地捶打桌子,老师不得不将他请出了教室。

起初,老师也感到奇怪,这两个孩子为什么在性格上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原来她们的爸爸是个火爆脾气,而且爱喝酒,喝酒之后,脾气就更糟糕了,娇娇的学习成绩退步了,爸爸总会严厉地批评她,甚至是打她,久而久之,娇娇也和爸爸一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

丽丽的妈妈是一个十分谦和温顺的女人,她非常关心丽丽的生活、学习,用丽丽的话说,妈妈是她的闺蜜,有什么事情她都会和妈妈讲,每次妈妈都会耐心地倾听,然后和她一起想办法解决,即便是丽丽犯了错误,妈妈也从来没有大声地吼过她,所以,丽丽的性格和妈妈很像,做事有条不紊,遇事不急不躁,积极向上。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低声教育比粗嗓门教育更有效果,更能让孩子接受,可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提高说话的分贝,就能让孩子屈服,让孩子听话,同时也能显示出家长的威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也早有研究,他们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父母在批评孩子时,用温和的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因为低声调不容易激怒人,使人的情绪更加的平和,更加的理智,也不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逆反的心理,这样一来,与孩子沟通起来就会很顺畅,这是其一。

其二,心理学中有一个踢猫效应,就是当你心情不好时,你会不由地把不良情绪传导给别人,如果父母无法控制情绪,就会把这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孩子,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大喊,孩子大声哭泣的场景。这样一来,就起不到教育的目的了,低声批评孩子,就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你说什么,孩子听进去了,才会改正错误。而且你平和的情绪,也会让孩子心情平静。

其三,父母的粗嗓门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不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遇事不冷静,脾气暴躁,那么,他的孩子就会“遗传”父母的这一特性,对孩子的性格必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感到疑惑,这低声教育与潜能开发有什么关系呢?两者似乎毫无联系呀?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潜能开发包含的内容,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潜能开发就是智力开发,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根据现代的研究,孩子的潜能开发应该包含8个方面的内容:音乐智能、运动智能、语言智能、社会交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自知智能和自然智能。在这一节,我强调低声教育,其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好性格,这对于他的自知智能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自知智能指的是一个人自我认知和控制的能力。一个自知智能较高的人,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认识自己的情绪、动机、兴趣与愿望,以及自尊、自知、自律,能够做出适当的行为,表现自我觉察能力。

在丽丽与娇娇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娇娇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对自己的情绪无法把控,这就是自知智能低下的一个表现,丽丽则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主,自律性非常强,所以,她的成绩能够名列前茅。

现在言归正规,经过讲解,大家已经明白了低声教育的益处,那么,该如何进行低声教育呢?首先,就是将你说话的分贝降下来,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误,都不要试图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解决,与孩子沟通最合适的分贝是40分贝。

其次,警惕语言暴力,所谓的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比如,有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是笨死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除了哭,还能做什么,你就是个窝囊废”……

当孩子做错了事,很多时候,父母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批评孩子的,但是,请你在说话前,一定要想一想,你即将说出的话,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父母应该明白一点:我们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改正错误,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更不能说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言语。

最后,在孩子犯错误之后,你要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下次应该怎么做。我们在超市、商场经常看到有的小孩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坐在地上大哭,令父母十分的尴尬。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次我都会在去超市之前,提前告诉女儿,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什么,其他的东西都不能买。如果你不听妈妈的话,大哭大闹,那么,下次妈妈就再也不带你去超市了。因为提前打好了预防针,所以,女儿从来没有出现过不买她要的东西,就大哭大闹的情况发生。

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现哭闹的情况之后,只会大声斥责、打骂孩子,但下次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把你所期望孩子做到的要求告诉他。俗话说,无规矩不方圆。而规矩不是事情发生时才制订的,你要提前就要有一个预期,早点告诉孩子。

学会低声教育孩子,不仅有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修养的一次升华。用挫折激活潜能

我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小调查,我问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你们每天回去会经常问孩子什么问题?多数爷爷奶奶的回答是:“你今天在幼儿园吃的是什么,吃饱了吗?”年轻的父母问得最多的则是:“你今天学习了什么,有没有小红花?得了几个‘优秀’,是不是班上小朋友得的最多的?”

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代人教育观念的差异,爷爷奶奶关心的是孩子的物质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年轻父母则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看似年轻父母的做法很合理,其实不然。因为他们关心学习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足够优秀,是不是比其他孩子强。现在的孩子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争强好胜,输不起,做游戏也好,参加比赛也好,只能赢,不能输,一旦输了,就哭闹、发脾气,以下的两个场景我们并不少见。

情景一:4岁半的乐乐与父亲下象棋,平时父亲都是让着乐乐,这次父亲故意赢了乐乐,乐乐非常生气,一把就把棋盘推倒在了地上,哭着喊着:“你为什么不让着我?”

情景二:绘画课上,老师让小朋友们画小鸡,小朋友们画的都非常认真,老师表扬了其中的一个小朋友,“你的小鸡画的真好!”坐在旁边的小朋友天天怎么画都觉得自己的画画得不好,先是把画笔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然后又把自己还没有画完的画撕得粉碎。

乐乐与天天都是争强好胜的孩子,同时他们又都是输不起的孩子,乐乐在自己输了比赛之后,就去破坏棋盘,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天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耐心,无法坚持,又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就做出了撕坏自己的画的行为。

那些输不起的孩子通常会表现为在失败的时候大哭大闹,以此来期望别人让着自己;大发雷霆,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如推倒积木、撕烂画纸等;会因为嫉妒或者仇恨他人,对他人大打出手;耍赖,故意违反游戏规则,来使自己赢得胜利;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逃避行为,不愿意接受挑战,“我不和你玩了”。

以上孩子的这些情绪都是正常反应,“想赢”是一种天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儿童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阶段,他们希望在他人面前,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我”能受到关注,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有一个孩子拿到了跆拳道黄带,他非常高兴,就对妈妈说:“我把白带、白黄带、黄带都系在腰上,到小区里走一圈吧。”很显然,孩子的这个行为就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得失往往没有考虑得太多,他们只是觉得输了不开心而已,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首先我们要给予理解,不要去责备他,并逐渐帮助他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正确看待成败。

有些父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害怕孩子承受困难与挫折。殊不知,挫折、困难才是激发一个人潜能的最大动力。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都是经过逆境奋进成功的,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才著《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贝多芬克服了耳聋的折磨,以齿抵琴键,奏出了一曲欢乐的颂歌以及家喻户晓的《月光奏鸣曲》……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输”不起、又想赢的纠结心理,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孩子学会正确地看待成败。首先,我们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输不起”,除了“想赢”是孩子的天性以外,还有很多原因是我们家长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习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今天你们班上谁得的‘优’最多呀?”“你考了99分,班上有几个人考了100分啊?”“为什么你的同学那么快就学会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家长总是习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因为我们好比较,希望孩子比别人强,并把这种思想灌输给了孩子,所以,孩子也开始争强好胜。

最可怕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进取心没有错,但这种不切实际的比较,就会让孩子越比越没有信心,比如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你家孩子根本就不是唱歌的料,你非要让你的孩子和别人一争高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孩子“输不起”, 另一方面又会让孩子感到自卑,种种不良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父母应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其发扬光大,并让孩子学会与自己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拿着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孩子“输不起”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听惯了赞美,缺少适度的批评与惩罚。

很多父母都奉行这样一条定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会夸孩子做得好,做得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一旦遭遇点挫折,或者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就受不了了。

赞美固然重要,但适度的批评与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不轻言放弃,更加努力进取,而不是选择逃避、畏首畏尾。

了解了孩子“输不起”的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改进,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长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让孩子“输得起”的重要性,改变自己的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输得起”的思想。

之所以现在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过得好,什么是过得好呢?将来赚的钱多,像李嘉诚似的,名气要大,和范冰冰、成龙似的。我认为一个人过得好不是看这些外在的东西,光鲜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一颗不健康的心灵,无论他有多少金钱,多大的名气,他都不会过得好。

我认为一个人过得好不好,首先就是他有没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他能时时感到自己是身心愉悦的,那么,他一定过得很快乐,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挫折,他都能坦然地去面对,不解决,不会轻易地被击垮,他活得很自信、很开心、很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其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如果一个人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就说明他的内心是不健全的,他活得也一定不快乐。将来的社会越来越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要想做成一件事,需要与他人的配合才能完成,如果你没有朋友,将来注定会一事无成,那么,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很糟糕。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切都是枉然,这是过得好的最基本的因素。

不过,过得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它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每个人对好与坏的感受、体验都是不同的,但只有比较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甜蜜,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吗?每个孩子都如同一棵小小的树苗,扎根泥土之后,只有经受风吹日晒,雪打冰冻,努力向上,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体验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成功喜悦。

敏言慧语

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发现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得到大家的欢迎、为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等。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我们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了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 自信是潜能的推进器

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一个人如果不自信,哪怕他再有天赋、再有潜能,也会一事无成,因为他没有尝试的勇气,总担心失败,这就会使得裹足不前,当然也就无法成功了。所以,我认为自信是潜能的推进器。

我认识一个叫姗姗的女孩,今年4岁半,很有音乐天赋,也非常喜欢唱歌,她妈妈说从很小的时候,她就会教孩子跟着音乐节奏跳舞,给孩子唱童谣,这与她妈妈是音乐老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会哼童谣了,而且嗓音非常高,父母也有意让她朝音乐的方向发展。

在孩子3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姗姗报了一个舞蹈培训班,和她一起上课的孩子多是五六岁的孩子,姗姗最小,有些动作做得很不规范,姗姗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做得很好,有些自卑。妈妈为了让姗姗能够适应教学节奏,每天回家后都会给姗姗加课,姗姗稍有走神,或者某个动作做不好,妈妈就会严厉地批评她:“你怎么这么笨啊?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就学不会呢?”这更加重了姗姗的厌学情绪,以至于每次到了上舞蹈课的时候,都会哭着说不要去上课,妈妈总是连拉带拽地把她拖去,但效果并不好。

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姗姗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唱爱跳了,幼儿园里有舞蹈表演,姗姗也不愿意参加,一次妈妈问姗姗:“你不喜欢唱歌跳舞了吗?”没想到,姗姗竟不耐烦地说:“你不是说我很笨吗?我又学不会。”“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是父母让他们变成了庸才”,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原本可以把闪光点发扬光大,可是,我们的父母往往急于求成,希望孩子早点成才,取得成绩,或者采用不当的语言行为打击孩子,还误以为这样能够督促孩子进步,结果却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变得自卑,渐渐地,天才就变成了庸才。到头来,我们还会埋怨我们的孩子胆小、不够自信,难道这不是我们一手栽培的结果吗?

有一次我买了一条鱼放在水盆里,准备晚些时候煲汤用,邻居家里的两个小孩跑到家里来玩,看到水盆里的鱼非常高兴,一个叫莹莹的小女孩小手就去抓,一边抓一边呵呵地笑着说:“真好玩,真好玩。”

另一个叫琪琪的女孩站在一旁,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有好几次她伸手去抓,还没有碰到水盆,手就赶紧地缩了回来。平时里我经常听琪琪的奶奶说,这个孩子很胆小,人多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躲在大人身后,不敢说话。

我鼓励琪琪:“你也可以用手去摸一摸,鱼的身子很滑的,你试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握着她的手向鱼靠近,她轻轻地用手碰了一下鱼鳞,就赶紧缩了回来。“是不是很好玩?”琪琪开心地点点头,显然她对自己刚才的“突破”很欣喜。一旁的莹莹说:“阿姨,你看我敢摸它的嘴巴。”琪琪听后也变得胆大起来,想去摸一摸鱼的嘴巴,这时,琪琪的奶奶走了进来,厉声对琪琪说:“鱼咬手!”琪琪吓得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再也没敢碰鱼一下。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来自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家长给他输入怎样的信息,就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自信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但遇到困难后,就会发生问题。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促进孩子潜能开发的前提,孩子拥有了自信,其潜能开发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做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的父母。有些父母虽然能够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平时在对待孩子时,也多会鼓励他,夸奖他,但是效果却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李娜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卑的害处,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她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总是鼓励孩子,但是她发现孩子还是经常会说:“这样能行吗?”原来,李娜在遇到困难时,总会表现得很不自信,“这样能行吗?”其实是李娜的口头禅,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母亲的缺点。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就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一定来自你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而是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变得有自信,你自己先要有自信,变得积极阳光。

其次,夸奖只是皮囊,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夸奖对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平时也会有意识地多夸奖孩子,“你真棒!”“你有进步了!”关于夸奖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介绍了,在此我不再赘述。但我认为夸奖只是皮囊,并不能让孩子完全地、真正的自信起来,更重要的是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体验到成功。

一次成功的体验远比一百句夸奖都有用得多,这种成功的体验会在孩子身上停留很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对他的人生都有重要影响。现在你来回忆一下第一次考了全班第一是什么时候?是不是记忆很深刻,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把当时的细节以及心情描述得很清楚,这就是成功的体验的力量与美好。成功的体验多了,孩子就会更加自信了。

现在有些父母总喜欢给孩子拔高,阅读一些不符合他们年龄的书籍,或者做一些孩子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本文开头的姗姗就是一个例子,让她与大孩子们一起学习,妈妈又要孩子达到大孩子的标准,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到头来得不偿失。

每个孩子都是小精灵,他们的身上具有无限的潜在的能力,只要经过适当的开发,任何事情他们都可以学会。你要坚信这一点,你才能相信你的孩子,对孩子有信心,孩子对自己才能更加自信。让我们一起来学会等待

大家都听说过方仲永的故事,不到5岁的仲永就能作诗,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待成年后却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王安石说,仲永是因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将聪明才智荒废掉了。

如今,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后天教育,所以,成就了很多少年大学生。王思涵就是其中之一,1987年出生的王思涵,10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初、高中课程。2001年,14岁的他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

然而,四年后,本该毕业的王思涵,却因“除英语及格外,其他科目成绩为0”,被学校“责令退学”。这样的结局令人意外与震惊,但当我了解了王思涵的背后故事后,我反倒觉得让他退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王思涵的学习生活很简单,中学生活=学习+睡觉,大学生活=看书+发呆。学习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虽然他的智力超群,但是他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抗挫的能力都未能得到锻炼,以至于他上了大学之后,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在大学四年里,他拒绝参加一切活动,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深陷父亲等亲人离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最终落得个尴尬退学的境地。

归根结底,王思涵的问题还是出在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的不和谐上。《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意思是说,超负荷的刺激和信息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他在给兄弟的书信里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起早成,恐不为重器而。”意思是说,孩子早慧,很可能有其代价。

以写字为例,很多家长教二三岁的孩子握笔写字,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写字是个精细活,孩子需要一定的模仿能力,手部能够完成正确握笔动作,手眼动作协调性较好时,才能学写字。

从儿童发育的角度来讲,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以涂鸦代表写字;3~4岁时能尝试以点或线写文字或数字;4~5岁左右则进入了直线曲线期,能尝试模仿写自己的名字。所以,5岁才是孩子学习写字的好时候。《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司马光在《与王乐道书》中也说过:“夫欲速则不达,半岁之病岂一朝可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不能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