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方剂歌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5:05:10

点击下载

作者:温长路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方剂歌诀

实用方剂歌诀试读:

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这位方家说的是,学医的要求虽然是多方面的,工具非常重要,其中的利器就是方书,方是治病的重要抓手。“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这位医家说的是,方是为人、为病服务的,医生要掌握变通活用的法则,使方随人、随证,而不能按图索骥,让人随方生病。无疑,他们说得都是对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发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透过他们的话,是否还可以引申出这样的意义:学医必须熟记方剂,只有把那些常用的方剂掌握至滚瓜烂熟乃至倒背如流的程度,才能在实践中成就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老道。说来容易做来难,差不多每个学医者都有过背诵方剂的苦恼和辛酸。于是乎,五花八门的简化记忆方法就不断被发明出来,其中包括最受初学者欢迎的汤头歌诀。历代医家们撰写的这类作品为数众多,都曾为方便、简化记忆提供过有益的帮助。时过境迁,我们不能苛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出的那些歌诀与现行教材的内容完全吻合,新的需求呼唤和催生新的配套作品是顺理成章的事,按时髦的话讲——各种“教辅”应运而生了。我的这本《实用方剂歌诀》,也是缘于这种自学需要、教学需求切入的,难免亦有点赶时髦之嫌了。

这本微不足道的小册子,从1982年7月在湖北医学院医学二系(现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研修期间写完初稿算起,迄今已超过30个年头,可谓拖也!就是从这次静下心来重新修订开始计算,也用了一年多时间,可谓慢也!何也?一是要跟着统编教材走就得不断随变而变,往往要写的本子还没有完备新的教材又面世了。迄今教材已出过十来个版次,如此紧追慢赶仍难免有较大距离;二是因为想写出点新意很难,太多名家们的汤头歌诀早为人们耳熟能详,即使这方面的大家如今想标新立异已属不易,何况我等愚钝之人岂能随意造次。就是这样,本书编写过程走走停停、写写变变,不知不觉中已将我从青春焕发的而立之辈带进了混混沌沌的杖园之年。期间,虽有不少出版社的朋友约我洽商出版事宜,终因自己感到不满意而不敢出手。2013年9月,值拙作《实用中药歌诀》推出第3版之际,与它差不多同时期构思的这本书的出版问题,又一次被周围朋友们提了出来。盛情难却,加上年事已高,恐怕以后很难再有精力去打磨它,于是才下了狠心,决定把它重新梳理一番推向社会。

这本小书主要包括

总论

、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方剂源流、治法、分类、剂型、组方原则、配伍禁忌及煎法等,以七字句为诀,加上适当的注释,以给读者一个初步的方剂学概念。

各论是本书的重点,以六字句为韵,一方一歌,按照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表里双解、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的分类,与教材的顺序基本一致,共为20类。每类的开篇,都有简短的文字综述。每首方歌,均由方名与出处、歌诀、方剂组成、功能主治、方义陈述、临案心语六个部分组成。

方名和方剂出处,原则上遵循教材的意见,对历代分歧较大的成分或带有普遍意义的别名,有个别处做了修改或补充。

方剂组成和功能主治,大都是历代先贤们经过反复实践、研究、锤炼后总结出的至理真言,除局部文字表述或先后排序与现代习惯差异较大而略有调整外,一般都坚守原貌。方义陈述,在保持传统表述方法的基础上,从语言上下了点工夫,应用比喻、对偶、拟人化等手法,力图为早已凝固了的句式和难以区别的雷同构架增添些许文化学意义上的佐料。其中关于方剂的现代用法,针对的实际上只是某种疾病的某个类型或阶段,而不是全部,这是由于西医辨病不分证型的体系所决定的,它们不能、也无法与中医的理念画等号,相信医者不会囫囵吞枣地去机械套用。部分汤头后增设有“简便方歌”一项,是从笔者早年学习汤头时为方便记忆而编写的那些土教材中选取的。原本打算在本书的每首歌诀中都附上去的,但细品旧作,发现许多简便方歌当时只为“偷懒”而作,或俗得太过,或土得掉渣,倘若一概变成书面语把它们晒出来,不仅可能贻笑大方,而且可能会出现有违时宜的过失,故就打消了这一念头,以仅选数首的办法,为那个时期的辛劳留下一点象征性的记忆信号足矣。

临案心语,虽不敢妄用“亮点”“精华”之类的词来形容,个人以为,起码算得上是这本书投入心血最多的部分了,正是它耗去了写作过程中的大量时间,影响着全书的进度。每首方的临案心语虽然不过数百字,却是笔者用心用脑、反复琢来磨去才写出来的,有的一段话竟要费去一两天的工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笔者数十年来学习中医、研讨西医,从事临床实践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部分心得的凝聚:或说经论典,或说病论治,或说方论药,或说学论教,或说己论人,或说感论惑,企图通过对个人经验、教训、体会的回顾和倾诉,与同道产生点共鸣,为学子提供点借鉴,给自己留下点念恋,实际上具有医论、医话、医案的性质。

书后附有方剂索引和主要参考书目,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使用时的方便和体现对所引用文献作者劳动的尊重。其中,所列出的部分文献,仅是参考较多、分量较重的那些;还有不少文献对本书的编写也起到了程度不同的帮助,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出,只能在这里郑重地道一声“谢谢”了!

落笔之际,忽然想到了杨绛先生在其《百岁感言》中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本经过三十多年磨砺、磨难、磨蹭才得以面世的小册子,也确实使笔者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修养、获得了益处;不过距离她说的那种碎、细、香的程度和境界还相差十万八千里,需要坚持不懈地捣下去、磨下去,力争使它能逐渐香得浓烈些。这或许是笔者不合实际的愿望和祈求,理由是相信自己背后的那支强大的助威团——业内外众多的同道和朋友们,期盼他们能扶持我来圆这个梦的!2014年6月31日 北京总论

一、方剂源流歌

自古有药就有方,单药为方保健康,(1)

辨证求因疾病杂,众药合力添力量。《黄帝内经》剂成型,丸散膏丹配药汤,(2)

东汉医圣张仲景,理法方药趋精当。

民间寻宝葛洪氏,一部《肘后》救膏肓;《千金》两方开新河,承前启后誉“药王”;(3)《外台》集方六千首,前朝文献盛而昌。

宋代方剂大发展,官修《太平圣惠方》,(4)《圣济总录》《和剂局》,妇儿分科立新章。

标新领异四大家,流派特色方中详,(5)

成氏无己深研讨,君臣佐使立纲常。

朱留下《普济》书,汪昂《集解》解秘藏,(6)

有清温病多专著,方剂学科得加强。

红旗指处中医兴,方药发展挺脊梁,(7)

百书千法齐传承,促我国医更辉煌。【注释】

(1)方剂学的进步,是前贤在对单种药物发现和应用的基础上,随着对疾病复杂性和药物协同性认识的加深逐渐实现的,体现了前贤们的聪明智慧,是中医学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黄帝内经》及其近代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记录了中医方剂学的基本雏形和构架,为方剂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方剂学的发展有了划时代的飞跃,其对理法方药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多种疾病设计的系统配方,都达到了前人无法比拟的完美程度。

(3)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和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后来王焘的《外台秘要》,无论是对于民间医方的搜集、整理,还是对前贤医方的汇集、编纂都反映了唐以前方剂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方剂学的传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思邈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药王”。

(4)宋代对方书的整理成就很大,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都可以进入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方书行列。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又把方剂研究向细化、分科的方向推进了一步。

(5)金元时期,学术流派纷呈。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及其他们的代表作中,都体现出对方剂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对方剂内涵研究的深入,还促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性著作,具有代表性的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赵以德的《金匮方义衍义》等,把方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6)明清时期,方剂研究继续沿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不仅表现在书籍的编纂上出现了像朱的《普济方》、汪昂的《医方集解》等这样有影响的著作,而且出现了以温热病防治为主体的专著,如吴瑭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余霖的《疫疹一得》、杨璇的《伤寒瘟疫条辨》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绚丽的春天,方剂学理论、实践和现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新的水平。人才辈出、著作丰硕、成果辉煌、服务广泛,是这一时代方剂学科的基本特征。

二、常用治法歌

中医治法多而广,《黄帝内经》书中详,(1)

寒者热之虚者补,坚者削之劳者帮。

仲景《伤寒》出心法,发汗重剂推麻黄,(2)

承气和胃细分解,温中四逆之辈良。《医学心悟》说八法,后世用之最便当。

汗法宣发调营卫,驱邪解表疗外疮;

吐法涌吐排毒气,立竿见影救急恙;

下法攻逐力量大,瘀积痰水一扫光;

和法通调达表里,不偏不倚骑中墙;

清法清热泻实火,解毒凉血体得昌;

温法温里祛寒气,五脏得安又回阳;

消法消食消痰瘀,气食水停皆可襄;

补法统补气与血,阴平阳秘寿而康。(3)

八法互动求活用,辨证施治效更彰。【注释】

(1)中医的治法,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有系统记载,对人体表现出的阴、阳、气、血、表、里、内、外等的失衡、盛衰、偏颇的征象,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奠定了中医学治法的基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论述尤详。

(2)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许多具体治法,如汗法用麻黄汤、调胃用承气汤、温里用四逆汤等,对方剂学的研究又进了一步。

(3)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开辟了方剂学的新纪元,他总结出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基本概括了历代医家对方剂学研究和应用的成就,成为后世中医人普遍认可并传承的用药法则。但“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医学心悟》),掌握时要灵活通达,不可一味拘泥于文字。

三、方剂分类歌

方剂分类有多种,便于询查便于用。

组方分类为首推,《内经》书中说分明,(1)

君臣佐使共为伍,味有厚薄分轻重;

程氏《伤寒明理论》,“七方”提出为其宗;(2)

明代《祖剂》大发端,组方分类体系成。

病证分类又一法,汉墓汉方有纬经;(3)

唐宋明清皆有说,治病求因方随行。

以治为法列第三,北齐《药对》建首功,

药分“十剂”治法显,后世有减更有增,(4)

宋金时代出新多,明清医家齐发声。

现代分类按笔画,也有音序排列成,(5)

方便简单好查找,分法不同用相同。【注释】

(1)方剂的分类方法历代不一,大致有按组成分的、按病证分的、按治法分的、按笔画或音序分的等。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一书,其中已有君臣佐使之治、轻重缓急之别、气味厚薄之用等论述。

(2)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中,专设《方论》一章,明确提出“大、小、缓、急、奇、偶、复”等“七方”的概念,成为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方剂分类法。明代施沛之的《祖剂》,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组方分类的代表,共载入历代名方800余首。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对此亦有发挥。

(3)病证分类,亦称“病因分类”,也是方剂学中应用较早的方法,在近代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王怀隐等的《太平圣惠方》、明代朱的《普济方》、清代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中,都有较普遍的运用。

(4)方剂按治法分类,源于北齐徐之才的《药对》一书,此书虽已遗失,经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整理后,在《本草纲目》中有所体现,将治法分为为“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后称为“十剂”。后世有增有减,以增益者居多,有代表性的如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加入寒、热两种,明代缪仲淳的《神农本草经疏》加入升、降两种,都变成了“十二剂”。明代徐思鹤的《医学全书》增加更多,计有“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等12种,一下子变为“二十四剂”了。清代陈修园的《时方歌括》、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等书中也多有增改,颇具百花齐放的味道。用减法者,明代的张介宾是个代表,他认为,古人的分法“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故整合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并有详细的解读。

(5)现代出现的按笔画、音序的分类法,更便于检索,其功能基本上是变成一种工具了,已与方剂本身的功能相脱离。

四、方剂剂型歌

中药制剂有多样,酒冲片膏丸散汤。

丹剂注射鲜药汁,各具千秋说端详。(1)

汤剂力宏吸收速,掌握火候与水量。(2)

散剂制法简而便,冲服撒布吹鼻腔。(3)

丸剂蜜药水糊掺,方便制备和贮藏。

膏剂内服好吸收,外治风湿疥疡疮。(4)

酒剂分为热冷浸,贮久不坏是琼浆。(5)

丹剂量小作用大,升华汞矿和硫黄。

片剂携带更适宜,男女老幼都相当。

冲剂随用随溶解,如饮香茶进肚肠。

鲜药捣汁疗效捷,内吃外敷保安康。

针剂注射最直接,争分夺秒救危亡。

根据需要选剂型,推陈出新循规章。【注释】

(1)汤剂,是中药中重要的剂型之一。通过煎煮,可以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大量析出,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2)散剂药,一般呈粉末状,或用温开水、酒类等冲服,或外用撒布于疮伤面,或直接吹于鼻腔、咽部。

(3)丸剂,是将药物碾成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为赋形剂制成的固体剂型。

(4)酒剂,就是一般说的药酒,是用白酒或黄酒浸泡药材而成的。制法上分为热浸和冷浸两种,用法上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

(5)丹剂,多系用含汞、硫黄等矿物经过加热升华而成的化合制剂。习惯上,也有把一些贵重药物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型称为丹的。

五、组方原则歌

(1)

方剂组成有章法,君臣佐使细考察。

君药方中居主位,针对主要矛盾抓,(2)

主病主证主因果,率领大军去征伐。

臣药方中居次位,辅佐君主勤谋划,(3)

加强主方凝聚力,兼扫路上小枝桠。

佐药助君又助臣,周围左右能管辖,(4)

制峻制烈制毒性,相反相成显圆滑。

使药为使引路径,带领群药快到达,(5)

还当称职和事佬,上下和谐结奇葩。

药味多少善加减,体现药力小与大,

药量深含巧妙处,增分去毫有砝码。(6)

多种剂型会调动,才见用者是大家。【注释】

(1)方剂组合的成功与否,与是否能够正确掌握科学的组方原则和灵活变通的应用手段有直接关系。在众多原则中,君臣佐使是最基本的一条。

(2)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而设,地位在处方中是不可或缺的、药力作用最显著的、能起到主导治疗作用的药物。

(3)臣药,是辅佐君药、能加强主病或主证疗效的药物,其作用和药力较君药为小;同时,还具备治疗兼证的效果,使君药的能力得到更广泛的发挥。

(4)佐药,一能协助君、臣之药直接参与对主病、主证或兼夹证的治疗;二能削减或抵消君、臣之药可能产生的毒性或副作用。

(5)使药,也称“引经药”,或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或调和诸药,使药物平稳发挥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6)处方的配伍学问,有很大程度反映于药味的加减、药量的变化和剂型的交替或更换使用上,这正是中医的活法宝和许多名家独特经验的所在,是永远也研究不透的学问。(1)

六、配伍禁忌歌

(2)

1.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2.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芒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煿炙焯莫相依。(3)

3.妊娠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虫。【注释】

(1)本节的3首歌诀均摘自《药性赋》一书,属于中医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2)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药理药效,在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中医书籍上,把它称为“相反”和“相畏”。这些情况的发生,轻则引起患者不适,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实质上,这是先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较早的认识。据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反的药物有18种,相畏的有60种,历代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金元时期,出现的“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基本被普遍接受,并一直传诵至今。

(3)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和孕妇的特殊状况,一些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反应或造成严重后果,如坐胎不稳、堕胎或影响婴儿发育等。先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这些知识加以总结。如,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记载有相关药物55种。泸医周鼎还编写了便于记忆的《产前所忌药物歌》,即后世盛行的《妊娠忌药歌》,用以警示后学。

七、方剂煎服歌

药物煎服很重要,关系效果好与否。

煎药方法多考究,用具选择第一条。

瓦罐砂锅最相宜,搪瓷钢精也有劳,(1)

自古忌用铁铜器,以防反应毒气招。

煎药用水需洁净,自来井泉水中挑,(2)

一剂两煎是常法,水面没药二指高。

煎药时间不尽同,文武火候莫乱套,(3)

药物煎前用水浸,煎中最怕药烧焦。

入锅顺序听医嘱,先后单全知分晓,(4)

包煎溶化和冲服,不同要求细研讨。

服药时段按病情,轻重缓急有纲要,(5)

药后调护学问大,科学掌握增疗效。【注释】

(1)煎药用具的选择,自古就有很多考究,一般以瓦罐、砂锅为首选,近代也有选用钢精、铝制品的。铁器、铜器均在禁用之列,以防发生毒性反应。

(2)煎药用水,自然以洁净卫生为基本要求,常用的如自来水、蒸馏水、井水、泉水等,古人曾经有甘澜水、米泔水之用的,后世基本都不用了。每剂药物的加水量,一般是高于药物饮片的3 ~5厘米,就是歌诀中说的“二指”了,这是老百姓创造的手指简易测量法。普通药物,1剂药可煎煮2次。

(3)药物煎煮的时间,一般半小时左右即可,煎煮前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根据不同药物的不同性质和质地,可分别采取武火、文火不同的火候。如果不慎将药锅里的水煎干,使药物发生了焦糊的现象,就不可服用了。

(4)药物的煎煮,还要掌握久煎、次第煎煮(分别先后)、单煎、包煎和溶化、冲服等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5)服药时间,一般疾病可分早、晚2次服用,也有急病急用,1日多次服用,和慢病慢用,间日服用1剂的。还有在具体时辰上有特殊要求的,均要按照医嘱去执行。服药后还要注意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的调护,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疾病的康复。

各论

一、解表剂

解表剂,是以具有发汗、解表、透疹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组成的处方,适用于肺卫不固、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的疾病,或温病初起引发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浅。

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是针对感受风寒、感受风热和兼见正气不足证候者而分别设立的,应用时一定要辨明分清,不可误用。

解表剂,多为轻清之品,煎煮时容易挥发,故不宜久煎。服药后应温食、避风、添衣,以助汗出;但不宜出汗太过,造成津液损伤。表里之证,多会交错出现,要互相兼顾,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如邪已入里,则不可复用。

1.辛温解表剂

适应证 风寒表证。

主 症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喘连连,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常用药 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等。

代表方 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解表之首,桂枝杏草齐投,

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必有。【方剂组成】 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者。【简便方歌】 麻杏桂甘,九九六三,首药汤头,解表散寒。【方义陈述】 本方中,麻黄为君药,发汗以驱在表之寒,宣肺而除风寒之喘;桂枝为臣药,既助君药解肌发表,又可通达营卫。俗云:“麻黄加桂枝,发汗力倍增。”杏仁为佐药,与麻黄一宣一降,使肺气趋于平和;甘草为使药,既调和诸药,又缓和麻、桂发汗之彪性,有护正之功。四药汗中以宣,宣中有降,合肺之本性,解病之原因,用之多效。

本方主治对象为风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如属表寒虚证,或亡血、疮疡、淋病者应禁用。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清代医家柯琴有“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之诫(《伤寒来苏集》)。

简便方歌中的“九九六三”,是指四味药物的参考剂量,分别为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甘草3克。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肾炎水肿、麻疹初期和儿童银屑病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麻黄汤,有“感冒第一方”之称。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又为辛温发汗之代表方。因为感冒之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总以感受风寒之邪者为多,具有明显的环境因素和季节性特征。初感之人,可先予以食疗之法,如生姜红糖茶、葱白生姜汤之类,一般都有效果;如要促汗,可用葱白、生姜合而为糊,分别擦拭手心、脚心、前胸和后背处,即有速效。能食不药,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切不可一见寒相,即投此剂。另,感冒之人,多有内热之前因,感寒而发。寒束于外,热郁于内,故有怵怵身冷、蒸蒸心烦之象。治外之时,不可只顾表证而忘却内因,宜把握时机,灵活用药,明其理、对其因,方可奏效迅速。

附方

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杏仁9克,白术12克。

主治 肢体疼痛、心烦无汗的风寒湿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6克,杏仁9克,薏苡仁12克,炙甘草3克。

主治 风湿在表、湿郁化热之一身尽痛、发热之日晡加剧者。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6克,麻黄6克,杏仁6克。

主治 外感风寒、肺气不宣之胸闷咳嗽、鼻塞声重、语音不出者。

华盖散(《博济方》)

组成 紫苏子6克,麻黄6克,杏仁6克,陈皮6克,桑白皮6克,赤茯苓6克,甘草3克。

主治 外感风寒、肺气不宣之胸闷咳嗽、鼻塞声重、语音不出者。

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汤解表,麻桂杏甘石膏,

发热恶寒俱显,除烦不离姜枣。【方剂组成】 麻黄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杏仁6克,石膏18克,生姜9克,大枣6克。【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而烦躁,脉浮紧;或溢饮而见上症,并有四肢浮肿者。【简便方歌】 青龙称大,桂甘杏麻,石膏姜枣,寒热俱怕。【方义陈述】 本方中,麻黄为君药,量大而力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石膏同为臣药,前者解肌发汗,后者清里透热,共助麻黄之力;杏仁、生姜、大枣共为佐药,杏仁协力主药宣降,生姜、大枣和营卫、调脾胃;甘草为使药,一可调和诸药,二又遏制麻、桂发汗峻猛,石膏寒凉伤中之弊。诸药配合,既达发汗散寒之用,又收清泻里热之功。

本方中,麻黄、石膏二味药物具有关键的调节作用,其用量应随症加减:如表寒不甚,应减少麻黄用量;如里热深重,可加大石膏用量。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感冒、高热、咳嗽、哮喘、无汗症、急性肾炎、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针对感冒重证而设,为寒温并用、表里同治之法,重在辛温发汗。外热重而内热深,非汗不能平外,非清不能安内。解外热者,麻黄挂帅;清内热者,石膏担纲。二药用量,是为关键因素。石膏有用至60克者,如能得法,亦不为害;如配以知母(10 ~20克),多有奇效。若遇高热神昏者,可加入石菖蒲12克、朱麦冬(将麦冬9克与朱砂细粉1克放在一起搓滚,朱砂自会与麦冬混为一团)10克同用,效果快捷。此法为师传之法,笔者曾时常用之,几乎未有不效者。发汗适度,是应用本方成败的重要指征,要掌握“得汗即止”的原则,切不可因过汗而造成阴伤之弊。

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用芍药,甘草姜大红枣,

滋阴阳发腠理,治表虚营卫调。【方剂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6克。【功能主治】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寒表虚之证而见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缓或浮弱者。【简便方歌】 桂枝汤,表虚方,白芍草,大枣姜。【方义陈述】 本方中,桂枝为君药,味辛发散,性温通阳,是解肌、发表、祛寒之要药;芍药为臣药,清凉以养阴,酸甘而生津,助桂枝敛固外泄之营阴;君臣有相辅相成之妙,汗中寓补,散中有收。生姜、大枣共为佐药,前者发表而止呕,后者健脾而补血,共收和营调卫、化气生津之效;炙甘草为使药,左右逢源,调和药性。此方组方精悍、结构严谨,被清代医家柯琴誉之为“仲景群芳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来苏集》)。

临证中,本方不拘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于病后、产后之正气不足、体虚身弱病属营卫、阴阳不和者用之亦效。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上呼吸道感染、风寒湿痹、妊娠恶阻、产后虚损及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汗而复汗,是本方立法之妙。无药而汗者,是谓“自汗”(病汗);服药而汗者,是谓“药汗”。“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祛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清·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仲景原方中“啜热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的注脚,即有速助药汗出以排邪的意义。“汗出一身轻”,是老百姓都明了的道理。但且忌温覆过分,一则可能导致汗闭,再则定要伤及阴液。迄今仍有一些地区将感冒患者用棉被全身覆盖强行发汗,直至大汗淋漓、周身瘫软,此做法实不可取。

附方

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9克,大枣6克,葛根12克。

主治 桂枝汤证之兼有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桂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15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

主治 寒水凌心之奔豚证。

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9克,芍药18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生姜9克。

主治 太阳病误下伤中之腹痛。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苍芎,细辛白芷防风,

黄芩生地甘草,外感内热双赢。【方剂组成】 羌活9克,防风9克,苍术9克,细辛3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黄6克,黄芩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口苦而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羌活为君药,辛温气烈,擅于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防风、苍术共为臣药,既善祛风、胜湿、止痛,又长于燥湿、祛风、散寒;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黄芩共为佐药,细辛以止痛著称,白芷健脾燥湿,川芎活血宣痹,生地黄滋阴生津,黄芩清热泻火;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诸药六经兼走,内外兼修,表里同治,是为四时感冒风寒湿邪而兼里热之证的常用方剂。

本方药物,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并用,“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应用中可根据病位之侧重、寒热之程度,增损用之,灵活变通。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感冒、血管性头痛、神经性面瘫、风寒湿痹、肩周炎、外感性牙痛、白癜风等病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中选药九味,不仅体现了数的原理,而且应用了“角药”的配伍法,三点为面、三药成角,隐含中医学平衡、平和的思想于内。羌活、防风、川芎一组,围绕解表止痛主题互功;苍术、细辛、白芷一组,围绕燥湿散寒主题发力;生地黄、黄芩、甘草一组,围绕清泄里热主题作为。三小角,又成一大角,纵横交接、左右交叉、前后交通,成就总体之布局,实现治疗之目的。难怪张元素在本方服法中有“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如效如神”的提示,其义不可不知。

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汤麻黄,辛芍炙草干姜,

桂枝半夏五味,外寒内饮效良。【方剂组成】 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积饮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中痞闷,或见干呕,或痰饮咳喘不能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简便方歌】 青龙称小,化饮解表,姜味桂麻,半芍细草。【方义陈述】 本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同为君药,发汗之外,麻黄又兼宣肺平喘,桂枝彰显化气行水之功;干姜、细辛同为臣药,二者辛温有加,更助君药解表之力;半夏、五味子、芍药共为佐药,使全方升降有序,收散有制,和敛有道;炙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调和部分药物辛散酸收之性。

本方散中有收、开中有合,解表与化饮相配合,能收表里双解之功。

简便方歌中“姜味桂麻,半芍细草”,是一种谐音加会意的记忆法,意思是:将(干姜)喂(五味子)名贵(桂枝)的马(麻黄),使用半(半夏)勺(芍药)子精细(细辛)的草(甘草)料。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脓疡、百日咳、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老年遗尿、过敏性鼻炎、卡他性中耳炎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因寒动饮,是本方设立的主要依据。寒邪为病,或自体有寒,感寒而发;或先受风寒,复及于内,此《难经》之“形寒饮冷”之说者。治当内外兼顾,外解风寒,内消冷饮。去外寒之治,相对较易;化内饮之治,相对较难;内外寒邪胶结之治,显得更难。故每见痰多、喘咳,乃至四肢浮肿之状,奏效不捷。本方之药,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为表里双解之剂,但功偏治表,如里证明显,须加强相关药物。笔者尝在本方基础上加用白芥子10克,陈萝卜缨9克为治,每收速化痰饮、驱痰外出之效果,不妨一试。

附方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组成 射干9克,麻黄9克,生姜12克,细辛3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大枣3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主治 咳嗽上气、候中水鸣之痰饮郁结者。

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桔梗荆前,陈草百部紫菀,

风热犯肺咳嗽,本方治之有专。【方剂组成】 桔梗12克,荆芥12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白前12克,甘草4克,陈皮6克。【功能主治】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用于风邪犯肺之咽痒咳嗽,咳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紫菀、百部,专入肺经,同为君药,无论咳嗽新久,皆可收效;桔梗、白前,一宣一降,同为臣药,止咳化痰之效尤佳;荆芥、陈皮,一解表邪,一化痰饮,共为佐药,甘草既为使药,以调和药性,又具利咽之效而加强处方之药性。诸药配伍,使肺气宣、外邪散、咳痰止、诸症消。

本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而不助热,解表不伤正,“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清·程国彭《医学心悟》)。临床上,凡表邪未尽,肺气失宣之咳嗽,均可用之。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肾病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咳嗽一证,轻则数日,重则兼月,或单独为病,或他病转来,有缠人之恨。如已用抗生素治疗未果而复用中药治疗者,则更为艰难。《黄帝内经》中“关于肺”的病机、“气逆”之病因说,自是至理也。然又有“五脏六腑咳”之论,可见于人之一身有染。逆者,不顺也:当上不上、当下不下、当左不左、当右不右、当前不前、当后不后者也。故绝非“上逆”一端,治当在“关于肺”的基础上,分别病位归属,妥善用药。笔者有杏仁、枳壳药对,配合本方用之,多有奇效:气无明显归属者,二药等量用之;气以上逆为主者(咳而呕逆),重用枳壳引气而下;气有下泄表现者(咳而溺出),重用杏仁宣气于上。气由逆而顺,嗽因此而止。

2.辛凉解表剂

适应证 风热表证。

主 症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渴,咳嗽,舌尖红苔黄,脉浮数等。

常用药 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等。

代表方 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竹草牛蒡,桔梗芥穗相帮,

薄荷豆豉芦根,清热透表首方。【方剂组成】 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鲜芦根18克。【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温病初起之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出而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简便方歌】 银翘薄牛豉,荆芥芦竹甘。【方义陈述】 本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芳香,同为君药,疏散风热,辟秽化浊。薄荷、牛蒡、荆芥穗、淡豆豉,共为臣药,前二味凉而善开,清利头目且可利咽;后二味温而能散,解表散邪能开皮毛。芦根、竹叶、桔梗三味,同为佐药,均有清热生津之效。甘草为使药,兼有利咽止痛之功。

本方为“辛凉平剂”,凡风温初起之证均可用之。方中药物多为轻清走上之品,不可久煎。温病学家吴鞠通曾云:“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过煮味厚而入中焦也。”(《温病条辨》)

简便方歌中,以“银翘”“荆芥”作为两个主体,其动作对象分别为“薄牛豉(剥牛刺)”和“芦竹甘(卤猪肝)”。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风疹、急性化脓性皮肤感染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在临床中上方率极高,为一般热性病之首选。现代常减量后,作为群体预防药物出现,颇受欢迎。方中药物用量虽然较大,但终为辛凉平剂,若肺热盛者,当加入相关药物,以免耽延病情。笔者习惯于在本方基础上加用山栀子、大青叶少许,以增强其解毒搜邪之功。吾师黄天蓉教授(原湖北医学院附属二院医师)有本方之化裁方一首,用之颇佳。方名“三根三花三叶汤”:板蓝根、葛根、芦根、金银花、栀子花、厚朴花、竹叶、大青叶、枇杷叶。一派轻清、芳香之品,做药、做茶均可选择,用量据实际需要而定。

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杏仁连翘,桔梗芦根薄草,

风温初起咳嗽,宣肃通利上焦。【方剂组成】 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生甘草2.5克,苦桔梗6克,苇根6克。【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温初起之咳嗽连连,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者。【简便方歌】 风温初起桑菊饮,桔草翘杏薄芦根。【方义陈述】 本方中,桑叶、菊花,相须为用,同为君药,善走上焦,宣发疏散;薄荷、杏仁、桔梗,共为臣药,宣降相宜,以助君药收功;芦根、连翘,生津解毒,同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中发挥解毒利咽之能。诸药为伍,使上焦风热疏散,肺气宣降正常,表证解而咳嗽止。

本方为治疗风热犯肺咳嗽之常用方,方中药物有轻清疏散表证者,有辛苦宣肃肺气者,凡风温初起之咳均可用之。

简便方歌中的“桔草翘杏薄芦根”,可理解为“用清洁的草(桔草)”去“敲打杏子(翘杏)”,“剥开芦根”(剥薄芦根)”。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荨麻疹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与银翘散同为治疗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之常用方,前者清热解表之力稍大,称“辛凉平剂”;后者肃肺止咳之功稍著,称“辛凉轻剂”。实际应用中,多有增味,以加强其疗效。尤其见气促似喘等气分热盛之象者,不可麻痹,建议用石膏、知母之辈以速解之。咳嗽一证,除为肺所主外,与气机调理有密切干系,而气机与肝之功能联系紧密,特别是久咳不愈者。如适当加入疏肝之品,则效果更彰。笔者习惯于重咳之证,从肝佐治,常用药物如柴胡、木瓜、杭芍、郁金之属,有是证者不妨一试。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麻杏石甘四味,泄热平喘立擂,

妙用宣清并举,巧在温凉匹配。【方剂组成】 麻黄9克,杏仁9克,石膏18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邪热壅肺之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麻黄、石膏,同为君药,论药性,一热一寒;论功用,一宣一清,实乃巧妙搭配,天作之合。杏仁为臣药,助麻黄宣降,共石膏清肃,与君药左右逢源。炙甘草为佐使药,既周旋于寒热剂之间,制其亢奋;又利用自己之长,益气和中。诸药配合,共奏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基础方,只要应用得当,屡有奇效。方中药物用量,石膏倍于麻黄,不在发表而重在清肺,此配伍之奥妙也!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夏季热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麻黄、石膏二药,为本方之柱石。二药寒热相反,却在同一方中配伍用之,实乃仲景活用药物的一大创举。麻黄虽为治外感第一要药,有解表之长,但实质是通过调理肺之宣发功能而达到发表之用。正如著名医家张山雷所言,麻黄“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本草正义》)。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民间亦有广用石膏者,如清朝末年,湖北应城就有民间匠人将石膏制成枕头或方形坐垫的,据称有清热解凉之功,对心烦、神昏有辅助治疗作用。

附方

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12克,石膏24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12克。

主治 风水夹热证。见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柴葛解肌芩草,羌芷芍梗石膏,

风寒郁而化热,配方加入姜枣。【方剂组成】 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药6克,桔梗3克,石膏末3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 解肌清热。用于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之恶寒轻、身热重,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口渴咽干,耳聋、目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简便方歌】 解肌柴葛,草梗清热,姜芍枣膏,芷芩羌活。【方义陈述】 本方中,葛根、柴胡,同为君药,一走阳明,一走少阳,解肌清热之力显著。羌活、白芷、黄芩、石膏,同为臣药,羌、芷辛散发表,芩、膏清里泄热,羌活又有走太阳之功。桔梗、芍药、大枣、生姜,同为佐药,有宣有散,有滋有养,以补君臣之不足。三阳并举,温清为伍,表里同治,确为疏散透邪之良方

本方与附方同有柴葛解肌汤之方名,也同有外感风热之治,但出处不同,组成也有较大差异,使用时需要仔细甄别。本方应用的重点是解肌,附方应用的重点是清里,这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

简便方歌中的意思是:具有解肌功能的柴葛解肌汤,用(甘)草(桔)梗就可以清热,再加上(生)姜烧(芍药)的(大)枣糕(石膏)和忠于执(白芷)勤(黄芩)的羌活,治疗就可以收功了。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大叶性肺炎、肺部感染、急性支气管炎、麻疹初起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名实相符,其解肌作用被古今众多医家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是确切可信的,也与现代研究发现具有的解热、镇静、镇痛和诱发体液产生抗体的作用机理完全一致。其中柴胡、葛根具有核心的引领作用,不可不识。“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明·贾所学《药品化义》)可见,用量是个大学问。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曾陪同著名医家董建华教授到某医院考察,当看到有些处方中柴胡的用量达30 ~50克时,董老斥之曰:“此牛药也,非人敢用之!”“葛根,用此者,用其凉散,虽善达诸阳经,而阳明为最,以其气轻,故善解表发汗。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最良。”(明·张介宾《本草正》)葛根的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升举阳气、解肌发表、降脂降糖、降压、抗癌、益智等作用,也被现代研究的结果所证实。

附方

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组成 柴胡6克,葛根6克,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3克,知母5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3克,贝母6克。

主治 外感风寒,里有热盛,症见口渴而不恶寒,舌苔黄,脉浮散者。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升麻葛根四品,草芍辅佐其君,

针对麻疹初起,辛凉解肌效臻。【方剂组成】 升麻6克,白芍6克,葛根9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 解肌透疹。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畅,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咽干,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升麻为君药,辛散透发,寒凉清热,为透疹之要药;葛根为臣药,外可解肌,内除胃热;芍药为佐药,益阴和营,协调君臣;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四药为伍,升散清解并用,酸敛益阴兼顾,清解为本,因势利导,通达内外,共成透解之势。

本方为预防麻疹未发或发而不畅的基本方,若见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之象,则不可用之。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疱疹、水痘、病毒性肠炎、痢疾、中心性视网膜炎、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原为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而立,后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痘疹初期的治疗。痘疹之因,或寒或热,本方均有效验,但须针对病因灵活加减用之,随变施治:因于热者,宜加荆芥、薄荷、蝉蜕、金银花、牛蒡子之类;因于寒者,宜加荆芥、防风、柽柳之属。亦有血热之表现者,宜加紫草、牡丹皮、大青叶等辅之。痘疹之证,总与风、与肝难脱干系,施法用药不能不顾及于此。痘疹之治,归根结底要求其透发,无论如何立法都不能超脱这一条。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专立“痘疹”一节,所论虽为痘疹发展严重阶段的方略,但其诊治原理与该病前期有可联系处。他提出的通过“辨明瘟毒轻重,血之通滞,气之虚实,立救逆痘于反掌之间”的理念,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3.扶正解表剂

适应证 体质素虚而感受外邪,出现表证者。

主 症 具有体虚(阴、阳、气、血之不同虚象)而又有感受外邪的表证表现。

常用药 扶正类如党参、葳蕤、附子;解表类如羌活、麻黄、薄荷、葱白、淡豆豉等。

代表方 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等。

败毒散(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败毒出自《局方》,柴前桔芎担当,

枳苓二活参草,表寒湿邪同亡。【方剂组成】 柴胡6克,前胡6克,川芎6克,枳壳6克,独活6克,羌活6克,茯苓6克,桔梗6克,人参6克,甘草3克,生姜、薄荷煎汤。【功能主治】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用于气虚外感风寒湿证之憎寒壮热,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头项强痛,肢体酸楚,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统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柴胡、川芎共为臣药,退热以解表,活血以宣痹;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同为佐药,分行宣肺、降气、化痰、渗湿、扶正之能。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兼能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表开邪出。

本方以发表为主,佐以益气,适用于体质虚弱而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咳痰声重、脉浮而重取无力者。方中药物偏于香燥者较多,非体虚者慎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所主,感寒之虚人也。“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明·喻嘉言《寓意草》)用人参者,“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喻氏还用此方成功治疗外邪陷里的痢疾证,通过解表透发内陷之邪,使其成为“逆流挽舟”之治的经典之作。给邪以出路,驱邪于体外,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之一。“人之受病,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先抚循,适足以养寇而扰黎民也。”明代医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的这段话,是应当遵循的。

附方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 羌活4.5克,独活4.5克,柴胡4.5克,前胡4.5克,枳壳4.5克,茯苓4.5克,荆芥4.5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甘草1.5克。

主治 用于疮痈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者。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苏夏葛陈草,益气化痰解表,

苓桔枳壳前胡,还有木香姜枣。【方剂组成】 人参9克,紫苏叶9克,干葛9克,姜半夏9克,前胡9克,茯苓9克,枳壳6克,桔梗6克,木香6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生姜7片,大枣1枚。【功能主治】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不同,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苏叶为君药,发表止咳,行气宽中;葛根为臣药,发散风寒,解肌舒筋;半夏、桔梗、前胡、陈皮、木香、枳壳、茯苓、人参为佐药,或化痰止咳,或理气宽胸;或渗湿化痰,或益气健脾;炙甘草为使药,辅佐诸药,调和药性;生姜、大枣为引,以助发表并益脾气。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之证而又见脾虚湿盛痰多者,方中药物发散解表与益气健脾共行,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使气机宣畅,表解痰出。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补散兼行,风痰并解,当病即止,不为过量,制方最佳。”(清·费伯雄《医方论》)其与败毒散有同治之妙,皆借助于人参之功,以治气虚外感风寒之证。

但败毒散偏于风寒夹湿之治,重用羌活、独活;本方偏于风寒有痰之治,重用半夏、陈皮。方中的紫苏叶,味辛性温,芳香可人,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和中安胎、止呕解毒等功能,药用之外,可作为蔬菜食用,对预防感冒、调理胃气、排解体内秽浊之物有一定帮助。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紫苏叶对冠心病和高脂血症有一定的辅助效果。邻国日本,对紫苏叶也情有独钟,其是多种料理,尤其是吃生鱼片时必不可少的辅料。

再造散(《伤寒六书》)

再造参芪桂草,附辛川芎白芍,

姜枣羌活防风,益气助阳寒消。【方剂组成】 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1.5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大枣2枚,炒白芍1撮。【功能主治】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用于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之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桂枝、羌活为君药,防风、细辛为臣药,君臣共主发散风寒之事。附子、黄芪、人参、白芍为佐药,连手鼓舞正气,又具敛阴避燥之功;又加煨姜、大枣,更添健脾益胃之力。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兼有扶正之用。诸药解表散寒与助阳益气药物合用,汗不伤正,补不碍邪,有表里同治之长。

本方以阳气虚弱为辨证要点,临床多见寒多热少、面色苍白、声音低微、倦怠嗜卧、无汗肢冷、脉细无力之表现。清代医家费伯雄谓:“此方但可施于常时之不能作汗者。若在冬月,而脉见浮紧,便是太阳之寒伤营,此方断不可用。”(《医方论》)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偏于温热之性,适应于感寒而阳气虚弱者。方中细辛之用,历代皆有说法。通常认为,量大有毒,固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本草经疏》说:“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本草新编》则说得更严重:“细辛,只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只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现代研究亦指出,细辛中的黄樟醚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每日用量如超过20克,就会出现口唇、舌尖、趾(指)发麻感等现象。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

麻黄细辛附子,外感风寒用之,

助阳解表退热,素体阳虚最适。【方剂组成】 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3克。【功能主治】 助阳解表。用于素体虚弱,外感风寒表证之发热一般,恶寒明显而难解,神疲欲寐,脉沉微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麻黄为君药,用其辛温以发汗、散寒、解表;制附子为臣药,用其大辛大温以助阳鼓邪外出;君臣相辅相成,既有发汗解表之用,又避猛峻伤阳之弊,成为助阳解表剂的巧妙配伍。细辛为佐药,芳香走窜,通透表里,协调君臣之药,共奏助阳解表之功。

本方为表里俱寒、太少两感之剂,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发表、里虚怯弱之阳气得以振奋,从而使恶寒发热、神疲身困、脑混欲寐、脉沉而微的征象得到改善。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体虚感冒、寒性哮喘、阳虚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与再造散,皆有比较明显的助阳解表功能,与它们共同使用附子、细辛有密切关系。方中的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在中药中有“回阳救逆第一品”之称。《本草汇言》说它是“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需要高度重视的是,生附子的毒性很大,因应用不当而发生中毒乃至死亡的案例并不罕见。因此,必须经过一定程序的炮制,并严格掌握使用剂量。慎重起见,煎煮时应先煎1小时左右。经验证明,附子如与甘草或干姜同煮,其毒性则大为降低。近年来,有人提倡将附子作为养生食材长期应用,对此应加强研究,正确引导,减少盲目趋利避害。

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加减葳蕤豉草,白薇梗薄葱枣,

证对阴虚外感,主功滋阴解表。【方剂组成】 葳蕤9克,桔梗4.5克,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葱白6克,红枣2枚。【功能主治】 滋阴解表。用于阴虚外感风热之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不多,心烦,咳嗽,口渴咽干,舌红脉数者。【方义陈述】 本方中,葳蕤(玉竹)、薄荷共为君药,前者味甘性平,滋阴润燥;后者轻清芳香,清热利咽。葱白、淡豆豉共为臣药,有助阳发表之长。白薇、桔梗、大枣共为佐药,有益阴、止咳、养血之助。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并有滋养清热之用。

本方用辛凉以解表邪,用甘平而养营阴,清养合法,使汗不伤阴,滋不碍邪,是素体阴虚、外感风热之常用方。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老年人和妇女产后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复发性口疮、胃炎等的治疗。【临案心语】 本方滋阴解表,作用平和,尤适于老弱、他病之人复感外邪者。方以葳蕤为名者,足见它在其中的地位重要,张锡纯说它是“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医学中中参西录》)。后人对其名字比较生疏,故应用和发掘也相对不足。葳蕤,“其叶如竹”(《本草纲目》),故又名“玉竹”。其根系发达、茎枝四布、叶花壅蔟,代表了具有强大生命力植物的形象,在古今文人笔下时常被提及。作为中药,它“能补益五脏,滋养气血,根本既治,余疾自除。夫血为阴而主驻颜,气为阳而主轻身。阴精不足,则发虚热;肾气不固,则见骨痿及腰脚痛;虚而火炎,则头痛不安,目痛眦烂泪出;虚而热壅,则烦闷消渴;上盛下虚,则茎中寒,甚则五劳七伤,精髓日枯,而成虚损之证矣。以一药之所主多途,为效良伙,非由滋益阴精,增长阳气,其能若是乎?”(《本草经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

葱白七味生姜,葛豉麦冬地黄,

病后失血阴虚,扶正解表上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