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小痛一按就好:《黄帝内经》对症经络养生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5:09:54

点击下载

作者:陈廷坚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病小痛一按就好:《黄帝内经》对症经络养生法

小病小痛一按就好:《黄帝内经》对症经络养生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小病小痛一按就好:《黄帝内经》对症经络养生法作者:陈廷坚排版:昷一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ISBN:9787557622459本书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每个人体内都有自己的保健医生《黄帝内经》是一本养生治病的奇书

在中医世界里,《黄帝内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对于日益推崇健康的国人来说,养生自然越来越重要了。《黄帝内经》是这样一本书:它让我们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认识养生,并逐渐深入,进而正确对待养生和健康。

不过,很多人认为《黄帝内经》太精深,普通人看起来有难度。这是事实,因为它问世的时间太早,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借用其中的诸多有效妙方,针对现代生活的弊端进行自我疗治,也是非常可行的。《黄帝内经》中的诸多理论都是有益身心的,尤其是经络理论,几乎没有副作用,比起“是药三分毒”的药物来说,其优点很明显。养生需要的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精神与智慧。寻找最好的方法,变古法为今日所用,才是养生人应有的态度。

其实,《黄帝内经》并没有大家所传的那么难以理解,特别是当白话文普及之后,对此书的翻译层出不穷,自然也就更容易解读了。不过,研读原本时,那种细细斟酌、小心求证的探索过程,那份对养生的敬畏之心,本身也是一种养生。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纷纷捧起这本书看,有的人说:“在仔细阅读《黄帝内经》时,感觉内心变得安静了。”这种感觉对养生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助益吗?《黄帝内经》这样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到九州,小到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是与气相通的;而气衍生五行,阴阳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我们总是违背这种规律,就会损害到自己的寿命。

我们日常所说的“怒伤肝、忧伤脾、喜伤心”等理论正是源于此。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顺应人体的阳气,调节情志以养生,避免因外物的扰动而大喜大悲,使内心纷乱不宁。看书使内心开始变得安静,也就开始了我们养生的第一步:不扰其气。

应该说,在养生这个问题上,《黄帝内经》的作者要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清醒,他不但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存现状,而且深刻地体味到了每个时代的人应有的生活态度。这也是《黄帝内经》时至今日依旧适用的原因。不信,可以看一下《黄帝内经》中对养生的部分阐释,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养生方法。

一、动静相宜。一个人想要养生,始终保持静止是不可行的,适度地运动才能让人从中受益。这是现代人普遍认同的原则。《黄帝内经》早已总结了“形神合一”之说。这种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长寿就必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合二为一,才能达到养生的目标。这种理论与我们今天的劳逸结合是多么一致,而这个方法又是多少人一直遵循的养生之法!

二、四时有别。养生与天气是分不开的,一天24小时,一月30天,一年四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养生的方法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时下盛行的冬病夏治也是源于此的。这种理论早已被《黄帝内经》提及并研究:“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就是顺应自然、顺应四季的养生原则,是依据气候、时间、季节的养生方法总论,也是更符合人体五脏与天地五行的养生大规律。

三、防胜于治。现代人总在谈论养生,那么什么是养生呢?养生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对此,现代医学界已经形成了共识。《黄帝内经》也早已谈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书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告诉我们治病不如防病,养生注重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养,临渴凿井并不是养生的好态度。

当然,《黄帝内经》远不止以上几点养生的理论与看法,它更多地强调的是自我的调养,是小病自治的手法,以及在心、念、体、行等各方面从里到外的休养生息……可说面面俱到。这种以健康为根本的人文之道才是真正的养生大道,也是我们在未病时,应该悉心了解并细心研讨的养生之源。

找出体内养生治病的法宝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死于绝症的病患,70%都是被吓死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很多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等绝症时,并不是积极地去寻找治疗的方法,而是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一种暗示:“完了,我完了,我患上绝症了,我要死了。”结果会怎样呢?一味地担惊受怕,只会令身体失去战斗力,反而让癌细胞更快地侵入你的身体。那么,患了癌症真的就会很快死亡吗?事实并不是那么绝对的,大家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患了癌症并不等于很快就会死亡。现代医学发现,很多长寿老人的身体中都存在癌细胞,有的甚至存在了很多年,但这却并没有对他们的长寿造成不良影响。可见,“患癌症关不等于很快就会死亡”这一观点是有事实依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经过一系列的诊断后,医生宣布她的生命只剩下半年的时间。在死亡面前,这位病人很快处理了手头的事情,放下了家人、孩子、工作,独自去了云南旅行——去完成她此生最大的梦想。在这人生最后的时刻,她希望能放下一切,能自私地只考虑一回自己。在这个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时刻,她终于踏上了前往云南的路,并准备把那里当成生命的最后一站。

到了云南之后,她住进民俗客栈,一天的奔波早已令她疲惫不堪。好心的店主告诉她:可以用中草药泡泡脚。她很自然地去做了,感觉还挺不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每天四处看风景,回来就用中草药泡脚,就这样在云南住了1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家里人担心得不得了,可当她回来时,家人却惊讶地发现,她出发之前的憔悴病态不见了,人还更精神了一些。家人带她去医院复诊,检查后却发现,这个被宣布只能活半年的病人,癌细胞在这段时间居然没有扩散多少。在这一惊喜的事实影响下,她的丈夫决定陪她去云南居住,说:“只要你活得开心,一切都值了。”于是,他们再次去了云南,并在那里定居。最后,这位病人在云南生活了3年,才平静地离开人世。

可见,面对疾病若只是一味恐惧,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若是我们积极面对,则反倒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拥有自己的养生治病法宝,只要精心呵护它,细致调理它,它就会发挥养生治病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意思是说,上古时代那些长寿的人都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他们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并合理运用,调和养生,因此才能长寿。《黄帝内经》是一本内求养生规律的经典之作,它告诉我们如何从身体内部去寻找养生的方法。看过《黄帝内经》的人都知道,全书虽然洋洋数万字,可真正的药方却只有十几个。治病不是《黄帝内经》的根本,它所求的是对身体进行内省,以经络为基础,以气血为根本,调和脏腑,使身体达到内在的平衡——而这才是真正的养生治病的法宝。

当然,想要进行内省,从身体内部寻找养生治病的法宝,经络是必不可缺的第一法宝。因为“经”是人体血液、营养通行的主干,“络”为分支,联系正经,分布精微。除此之外,还有孙络、奇经八脉等进行汇集、疏通。可以说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皮毛,全部仰仗经络的通畅运行与供养。这也是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的身体的原因所在。“经络”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是真地要去认识它、了解它,并能动手对它进行调和,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饮食起居、日常劳作,都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一种习惯与规律。很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完全违背了《黄帝内经》的养生规律,反而正如其中所反对的那样:“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当我们仗着自己年轻、身强体壮,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恣情纵欲、黑白颠倒时,身体内的养生法宝却正被无情地摧毁。《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经络的通畅必须依靠精、气、行、神辅助运行,打破其中任何一条规则,经络运行都将受到干扰。可惜,太多人却对此全无认知,往往只有在身体出现问题后,才大彻大悟,但已追悔莫及。

所以,现在的我们也就更需要《黄帝内经》的指导了,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地掌握自己体内固有的养生治病法宝,一来做到有节制、有规律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二来,即使我们偶尔身不由己放纵了一下,也可以进行对症调整、防治,保证气血和脏腑的良好运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远离疾病,达到养生、强体并延长寿命的目的。

破解穴位的不传之秘

在我们的生活里,很多人总是存在这样的心态:那些越是不能传人的方式、方法,就越是好的。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态,所以才会有人为了淘得某一味调料的制作方法而偷师几年,也才有人得以用“家传秘法”为由,把自己的产品抬到远高于其他产品的位置上去。但是,这些“不传之秘”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邪乎吗?未必。因为太多时候,这不过都是大家的好奇心作祟罢了。

说起不传之秘,似乎在中医内更为盛行。经常有人说:某某老中医太神了,只用一个小小的穴位就能治好病。说者是满腔的诚挚,听者则是满脸的笃信。老中医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但在这句话里,我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秘方,而是“穴位”本身。老中医之所以“神”,是因为大部分人缺乏穴位治病的知识:一是对穴位不了解,二是对自己的疾病不了解,三是不能对症使用穴位。其实只要多一些对穴位的了解,我们就会知道,人体之所以点外而治内,之所以不吃补药就能强身,效果甚至比西医还立竿见影,那都是因为穴位发挥了功效。同时,它也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只是说起来有些烦琐,听上去有些深奥而已。《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人体内的穴位数如此之多,可见人体通身穴位的划分是何等完备详尽。我国古代的中医先贤们,为了分辨这些穴位,都为它们起了既形象又有意义的名字,这些名字有时候可以从字面来理解,有时可以从内韵寻答案。比如百会穴,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身体百脉交会之处。这样一解释,是不是很简单?简单到你觉得不够深奥。但是,再深入了解下去,我们就会知道百会穴聚集了人体多条经脉,因而可治疗的病症也是很多的,其中包括头晕、头痛、高血压、失眠等常见病症。再深入下去,还会更复杂——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手法,刺激这同一个穴位,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完全不同。比如,低血压患者轻轻按摩百会穴,会促进血压稳定,若能天天按摩,则能让血压趋于平稳;患感冒的人如果轻轻敲击(绝对不可重击,否则易出现眩晕症状)此穴,头痛就可得以缓解,甚至轻松起来;痔疮患者若用点揉的方法按摩此穴,则可以缓解痔疮症状。一个小小的穴位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的作用。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让你瞠目结舌了?这和你想象中的“不传之秘”是不是很相近了呢?

此外,穴位的名字有时也很形象,比如我们身体上的天府穴。所谓“府”,也就是居住之所、容纳之地。这一点,《黄帝内经·明堂》中有明确的解释:“肺为上盖,为府藏之天,肺气归于此穴。”这里正是人体之气(《黄帝内经》称之为天气,即人体所吸收的自然之气)聚结的地方。也就是说,当肺部进行气体的吸引接收时,气体都是在天府穴进行交汇融留的。因此,天府穴有宣散清肺之能,当出现呼吸道方面的不适时,多取此穴。

在我们的足厥阴肝经上有一个穴位叫蠡沟穴,位于脚内踝向上5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对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之前有个女性朋友,总时不时感觉下体瘙痒,看西医就是涂药,没有别的办法,可经常是好了犯,犯了好。于是,我让她自己找到蠡沟穴,每日艾灸10分钟,同时灸曲泉穴。过了没多久,她便告诉我,她已经全好了,那种不适完全不再困扰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非常好理解,从字面上看,“蠡”就是小虫子啃咬木头,而“沟”则是古人一种隐晦说法,实际就是指女性的下体部位,这算是古人意与形相结合的经典注名之法了。我那位朋友之所以经常下体瘙痒,主要是因为湿热侵邪。艾灸这个穴位正是双管齐下的祛除湿邪的好方法。

穴位名称中积聚着古人的无限智慧,不只从意、形上相对应,还要形象又易理解,可谓煞费苦心。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字、很多词出现了变化,现代人再理解起来不免就有些困难,让这些本来很平常的穴位,慢慢成了不传之秘。我们守着身体内部可自行治愈疾病的种种“灵丹妙药”,却不得不经常求助于人,这不仅是对祖国医学的一种怠慢,更是一种对大好资源的极大浪费,颇有几分守着宝山却要饭的遗憾!

轻松找穴位,按摩不用愁

面对着中医穴位治病的神奇疗效,有需要的人总免不了会有几分迫不及待,急欲在自己的身体上试试,在点点按按间,早日解除身体的不适。这种急欲摆脱病痛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人体穴位如此之多,不同的穴位又有不同的针对性,腰酸、头疼、脾胃不适……面对各种不一样的毛病,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应用这些穴位呢?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穴位是治病的“根基”所在,只有找准了对症的穴位,才可能有手到病除的效果。所以,有人说:“知道哪个穴位治哪种病不算什么,难就难在如何正确地找到穴位。”确实,如果能像分辨哪是胳膊、哪是腿一样,轻松辨识位置与功能,那就再方便、再理想不过了。相信无数学习穴位按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好在现在的各种穴位图很多,大家买一张来对着做也能找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毕竟穴位图与人体不是一比一的比例,真的要十分准确地对应起来还是差了些,免不了还会有点点出入。曾经有患者这样问我:“医生,我按你说的方法,回家后在你说的区域寻找又硬又疼的点,可是我感觉周围一片都是这种手感,根本不知道哪里才对呀。”究其原因,还是对穴位太陌生了,所以就算知道了大概的位置,也无法确定真正的点。这该怎么办呢?应对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熟悉”。熟能生巧,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寻找穴位。

我们都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作《卖油翁》,卖油的老者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是每一个想要学习穴位按摩者都应追求的境界。身为医生,我们也不是天生就对穴位如此了解,但当我们按着书本,按着老师的讲解,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对着穴位“穷追猛打”时,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熟知它们的“家”了。现在,你一个对穴位了解很少,甚至此前完全没有接触的人,想要亲自动手调理自己的身体,怎么说也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才对吧?更何况,穴位在不同体形、体质的人身上的表现又有所不同,比如胖人的穴位相对要藏得深一些,而瘦人的穴位好找但敏感度却没有那么强。所以不熟悉自己的身体,那些穴位自然也就会与你“捉迷藏”了。

除了要熟悉自己的身体之外,我们也应对穴位被触碰后会产生的感受有所体会。要知道,穴位自己也会说话,只不过是以自己不同的语言而已,我们只要学会了解读就完全可以应对了。通常情况下,穴位对我们的回应主要是这样的:身体出现问题时,穴位处的皮肤会有刺痒感,这是因为它应急所起的敏感反应,特别是对轻微的刺激,这种感受会更强烈。当手指触摸到准确的穴位时,会有硬块感(有的地方以硬结呈现),此时用手指按压,穴位就会疼痛,问题越严重,疼得就越厉害。当我们在自己的身体上感受到这样的情况时,你就可以确定这是穴位的准确位置了。

还有一种情况,在穴位的皮肤表面,容易出现色素的沉着,且此部位皮肤的温度与其他部位也不同,或者高或者低,要视具体问题而定。所以想要找穴位,就要做有心人,对自己身体的情况、皮肤的色泽与温度都要有一个详尽的掌握。此外,我们还要对中医常用的术语有所了解,比如医生说三阴交为内踝向上四指宽处,所谓四指就是指“同身尺寸”的四指宽度,即病人自己的手指对自己的身体。因为人与人的身高是不一样的,而穴位又因年龄、体形等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自己才是自己的准绳,四指宽度就应该是病人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合拢后的最宽处,而不是用他人手指为你量出来的位置。如果医生说一指宽,指的则是自己的拇指骨节处的宽度。在中医术语中,还有分和寸的区别,但不能将其与我们常规的尺寸来看齐,具体方法是将中指与大拇指对接成圆,以中指弯曲时第一弯曲处到第三弯曲处的距离为1寸,而1寸等于5分,依此计算。

这种寻找穴位的方法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更容易实现一些,可对老年人来说就不是很方便了。一是身体的灵活度问题,二是身体的敏感度问题,使他们寻找某些穴位时,总是找不准。但这也没什么可沮丧的,因为中医一直提倡:离穴不离经。经络是由一个个的穴位点联结或结合而成的,当你找不准穴位的时候,不妨就以经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穴道为基准,然后沿着穴道进行敲打、按摩,也是会有功效的。相对来说,找穴道就要简单得多了,将手指放在大致的位置上,然后向下边按边注意寻找,遇到相对柔软、似有小小的深陷之处,也就是穴道点了,这时,你只要顺着它按压前行,这一穴道的穴位也就会都被你“照顾”到了。

按摩手法虽多变,适合自己就好

说到按摩,可能不少人都有疑虑:按摩这个说法太宽泛了,手法太不容易掌握了,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按摩手法呢?

过去,按摩靠的就是一双手,但它也分成了点、按、压、捏等不同的操作方式;现在,按摩已经不仅是靠双手了,还多了很多方便又有效的助力工具,方法上,更是敲、打、扣、搓各不相同。那么,到底自己该用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更适于自己的病症呢?对于已经接触按摩一段时间的老手来说,要完全掌握这些尚不容易,那些初学按摩的人就更容易困惑了。就拿我们常用的几种传统的按摩手法来说,不同的手法就有不同的应用,下面我们就以肩部的按摩为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在寻找肩部疼的地方时,多从喙突、肱骨处开始,这时基本以按揉的手法为主,力气从小到大,慢慢增加,将痛的区域做一个全面缓解。接着,就可以开始做有针对性的穴位按摩了,比如可以先从风池穴(位于颈部上端的发际线中)开始,以手指用力往下按,然后轻轻抬起,再下按再抬起,一下一上就是一次,称之为“点按法”。点按时,穴位会感觉到酸胀,时间以不少于1分钟为宜,若只是轻轻按两下,则一般难以起到什么效果。

再然后,是大椎、肩胛等部位,可用掌根部位对它们进行缓慢揉动,当然,也可以配合用手指、指关节等处专门针对小穴位来揉按。这些穴位用手掌难免会揉不到位,而手指则刚好可以按下去,效果会好很多。这种用掌根、手指、指关节来揉按的方法被称为“揉法”,通常以2~3分钟的时间为度。

揉完之后,我们再用手掌在肩部、颈部做来回的推动摩擦,此时,这些部位会感觉到热热的。一部分是来自手掌的热度,一部分则是手与皮肤接触时,产生的摩擦温度。我们将这种来回摩擦的方法叫作“推法”。这个手法在按摩穴位的时候经常会被用到,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穴位周围的温度,让血液流动更加畅通无阻。

推过的肩、颈不仅有火热感,同时,皮肤还会发紧,这时,我们可以握起拳头来进行轻轻的敲打了。敲的时候,一般以单手空拳为主,也可以两掌相合、相握。顺着肩、颈部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来回进行即可,以疏解经络的紧张,这种手法便被称为“敲打法”。敲打之后的经络总是格外通畅,人体会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轻松感。

至此,有关肩颈部的按摩也就差不多完成了,而按摩中点按、揉捏、推法、敲打几种手法也都用到了。当然,这些绝对不是按摩的全部手法,比如我们在专业的推拿中心就经常会感受到不同的掐、抹、滚等特殊的手法。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的,只要可以起到刺激穴位的效果,就都能起到治病的作用。所以,对于那些上班族来说,在上班的时候若是感觉哪里不舒服,又不方便用手按,则不妨借用笔、勺子或是其他手边方便的物品来进行穴位刺激。总体来说,只要把握一个准则——能刺激穴位,又不伤皮肤,就是正确有效的穴位按摩了。

最后,我在这里要说一下艾灸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迷惑:到底是按摩好,还是艾灸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呢?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方法、效果上的优劣之分,不过是因穴位、病症的不同,所需要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有些穴位、有些病症更适于靠手法来打通,而有些穴位、有些病症则用艾灸、用温度来化解会更适用一些。比如气海穴,如果用手按摩,可能就会不便于用力,特别是在用以除湿、调经时,用艾灸提升温度的方法无疑会见效更快一些。这时,不妨就采用艾灸的方法,不但人省力,效果也更好一些。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灸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距离,不能烫伤自己。另外,对于不同的穴位,我们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辅助材料给艾灸添加一些助力,比如,可以在穴位上放一片姜片,然后再施灸,也即中医上常说的“隔姜灸”,这时产生的效果就会更快、更好一些。

按摩为的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至于手法、方法,不过是看穴位和病症的需要以及个人的喜好或方便罢了,实在没有必要纠结于哪种手法最好,哪种手法更有效。一句话——按摩手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穴位按摩这件事上,特别是自己对自己的按摩,你认为管用又用起来方便的,那就是最好的。

经络按摩要注意的事项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按摩穴位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所以在注重养生的今天,大家都希望可以为自己、为家人,学习一点儿按摩的知识,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可是,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由于对按摩缺少一些必要的了解,用了不当甚至错误的做法,因此,效果反而截然相反。前几天,我就听说了一件因错误的按摩而引发的悲剧。

一位新婚不久的女孩,由于体质不是很好,因此家人便格外呵护她的健康。婆婆每天为她做好吃的饭菜,丈夫则每天上班送下班接,女孩别提多幸福啦。有一天,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家人知道后,都非常高兴,那种感觉就好比是在甜甜的水果上又加了一勺蜂蜜,真是甜上加甜。可女孩儿的职务是会计,每天一坐就是几小时,怀孕第一个月还没什么感觉,第二个月起就开始出现水肿的迹象,特别是脚,原本穿着好好的鞋子,都变得有些紧了。到了第三个月,上一天班之后,脚就感觉特别不舒服。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便每天打水帮妻子洗脚。

洗脚时,丈夫对妻子说:“我不如给你按按脚底吧,这样血液循环还快一点儿,肯定能缓解浮肿。”于是,丈夫每天给她洗完脚就会做按摩,男人力气大,每次手上都会用很大的劲儿。这样按了一周多的时间,妻子突然发现下面见红了,这下把她吓坏了,赶紧去医院。在医院保了几天的胎,结果最终还是流产了。医生听说女孩每天都做脚部按摩的时候,生气地对那位丈夫说:“你不知道脚上有多少穴位吗?你不知道女性的子宫、阴道在脚上都有相关的对应点吗?不知道女性怀孕期间是不可以随便做脚底按摩的吗?”丈夫听到这里悔恨交加地说:“我只知道脚下有很多穴位,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和促进血液循环,不知道孕妇按摩是有禁忌的,更没想到竟还会引起流产!”

应该说,这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愿面对的事情,可人体的穴位就是这么奇妙,如果我们对它的认知只是一知半解,那么肯定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所以,要想按摩真正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就必须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以避免因无知而犯下让自己后悔终生的错误。

这件事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有些人群是不适宜按摩的,其中,孕妇就是最主要的禁忌人群。一般来说,怀孕后的前3个月是绝对不宜进行按摩的,否则会刺激孕妇的体质变化,引起流产;同时,怀孕的后期,也不能随便进行按摩,以免造成早产的情况发生。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孕妇就完全不能接受按摩,除了上述两个时期之外的其他阶段,对子宫相对应的穴位以外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也是可以的。总之,孕妇是重要的被保护对象,不能随便进行按摩,否则就容易出现上述那种好心办坏事的遗憾了。

再有,年龄太大、身体又不好的老人,过分虚弱的病人,以及心血管方面存在高危风险的人,都应该对按摩宜忌有所了解并注意适当回避。毕竟,按摩是一个调理的过程,有些人禁得起,而有些人就可能完全承受不住。

经络按摩,除了不适应的人群之外,手法上还有需注意的事项。我们都知道,按摩以手为主要“工具”,按摩时除了手的清洁有所讲究外,留长指甲也是不行的,否则这样在点按时不但会造成指甲疼,也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在按摩的力度上,则要注意轻重适度,比如以补为主时,手劲就不可以太重了;反之,侧重泻的效果时,就得加大力度才会更有效。说到补泻的问题,还要注意,以补为主的按摩是以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如果你用了逆时针的方向,那就是泻而不是补了。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会使心火旺盛,这时,我们采取逆按心包经的方法,可以起到泻火的目的,但若此时我们采用了顺时针的按法,则会越按火越大。

再有一点,自己按摩时,应该尽量与自己的呼吸同步进行,按下去时要正好是呼气,在松开时则刚好是吸气,这样可以起到内外协调的作用。同时,按摩也应该讲究灵活运用,不要死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对经络的表里关系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把握方法。比如,我们刚说顺按为补、逆按为泻,可肾经却与其他经络不同,因为它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只能补不能泻,不然就会出问题了。这是因为肾经的问题一般都是由虚证引起的,自然要以补为主。想要疏通肾经时,也不宜直接从肾经着手,而是最好从肺经、脾经着手。总之,虽然看起来只是小小的轻重顺逆的手法问题,但却关系着身体对症保健的正确与否,因而在操作上绝不能马虎行事。

最直接最环保的养生方式

在很多人的眼里,穴位是与疾病相挂钩的,认为穴位按摩是只有生病的人才做的事。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知,经络通畅、气血充足对身体有多么重要,只有按摩过的人才能体会。可以这样讲,使身体经络疏通、气血旺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穴位按摩了。所以,穴位按摩不仅是一门古老的救疾之学,更是历久弥新的养生法则。它无副作用、简单、易操作、效果良好,是最直接又“环保”的养生防病方式。《黄帝内经•灵枢》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意思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人的出生成长、人体的正常运行,是缘于十二经脉,也是因为这十二经脉,人才会生病染疾。有病要从根源治起,想要健康也就要找十二经脉。人体十二经脉,是身体正常运行、疾病产生、恢复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所在,这也是中医总是要求遵循十二经脉去看病的原因所在。

所谓经脉,除了十二正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多个系统,很难一一细分,因为人体的孙络、浮络等系统,就连中医也很难完全说清楚。人的身体就如同一部精密的仪器,它要运转绝不仅仅是靠一部发动机那么简单,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让整台机器罢工。所以《黄帝内经》又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穴位就是这些经脉上的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它们各有各的司守,各有各的职责。虽然它无法用眼看到,但却至关重要。就像我们人生之中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空气、风等一样,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出它们,但不代表它们就可以被忽略,因为它们决定我们生命的太多关键之事。穴位就这样循经而生、依血为活,并主宰我们的身体。

不要小看穴位按摩,它是通过自身的动作来进行力学刺激,让穴位产生一定的反应,有着内外兼治的功效。《黄帝内经》一直都在说“通者不痛,不通则痛”,按摩正是让不通变为通畅的做法,所以对“痛”有着最直接的治疗效果。当我们对穴位进行力学刺激之后,皮肤的表面会产生一定的温度,温度促使身体的血液加快循环、新陈代谢加速,进而让人体各器官的抵抗能力得到加强,身体上一些由不通造成的疾病也就好了。

穴位按摩的作用不仅在于身体本身,它对安抚一个人的情绪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不只在于体内各类脏器的正常与否,还在于情绪控制、情志表达的正常与否。因为不良的情绪和不安的心理,都会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内心的不安及情绪上的躁动。这点在心理学上也可以找到解释。当一个人的皮肤受到抚慰的按摩时,感受到来自于外界的关怀,是非常有助于他从心理上安静下来的。所以,在婴儿大哭时,只要有人轻轻拍拍他,他就会转哭为安静,甚至笑出来。按摩在很多时候,就是对内心的安抚,它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被重视的暗示,从而走出消极、抑郁的心理世界。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做穴位按摩时不用心存自我治疗的观念,因为真正有了病我们还得找医生,若真的人人都是医生,则专业的医生岂不是要失业了?穴位按摩的真正意义在于治未病,其防的功效远大于治的功效。每日抽几分钟为自己做做按摩,使穴位、经络舒畅,不结不堵,就能使身体自然而然地远离疾病,这不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吗?第二章养好十二正经,是身体康健的秘诀

为自己把脉——人体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与我们的身体是否正常运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十二正经分别为: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胆经、膀胱经、肝经、肾经、脾经。十二条正经交错于身体内部,如同川流不息的生命之河,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健康,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养生。我们得学会自己去分辨它们、熟悉它们,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黄帝内经》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体气血的通畅,脏器间的连接,内外上下的合作,都在这十二条经脉的主持与管理之下。所以,它们关系着我们身体的好坏、气息的顺滞。

大家都知道人体都有十二正经,可若细究起来,则可能很多人心中并不是那么明了,比如说,你可知道,所谓十二正经究竟是指哪十二条经脉呢?它们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程度代表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如果这些完全不了解,那么谈及养生,其效果必然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先大概了解一下这十二正经。

我们第一个要说的是手太阴肺经,在传统中医学里,它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十二正经中第一个开始运行的经络。为什么会这样排呢?因为肺经最勤劳,它是人体内每天最早开始运行的经络。肺经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凌晨三四点钟,即古人一天开始的寅时,便进入到最活跃的时刻。这一点经常咳嗽的人会有比较深刻的感受,越是到快天亮的时候,咳嗽就会越加剧烈,其实这正是肺经已经开始运作的体现,表示它已经在为一天的正常呼吸做起清扫、排除垃圾的事前通畅工作了。所以说,肺经是最勤劳的,在天还没有亮起来的时候,已经开始为我们清扫呼吸道了。

紧随其后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它在卯时,即早上5点开始工作。为什么中医一再强调,早起第一件事是大便?这就是为了响应大肠经的劳动号召。大肠经最活跃的时候,排便自然最顺畅。大肠经与肺经有着相互表里的作用。人若上火,肺则难鸣,于是大便干燥,肠经受损变弱。这时,若要清肺火,则只能从泻肠开始治起;但此时若大便稀溏,则得泻肺阴治大肠了。这就是肺经与大肠经相依相偎、相互制约的结果。

排在第三位的是足阳明胃经。胃经的活动从早上7点开始。在这个时间段进早餐,不仅能满足胃的工作欲望,保持其正常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此外,胃经又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所谓脾不健,则胃不清。脾经总是在胃经工作累了之后进入工作状态,它的运动将直接作用于胃经。如果什么时候我们忽然闹肚子,就很可能表示脾经与胃经闹意见了。

手少阴心经是人体内的“血液运输队”,它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段时间最有活力。到了中午,人基本都到了疲劳的阶段,这时如果血液供给不足,则势必会失去精神与动力。因而心经的重要性不在于能消化哪种物质、接收哪种营养,而在于它能将血液不偏不倚地分送到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医常说,“气血不畅走心经”,其依据就在于在这里。

手太阳小肠经虽然与大肠经很像兄弟,又与心经相表里,可是它却又和足太阳膀胱经生死不离。这也怨不得小肠经“见异思迁”,因为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络中最“霸气”的一条,它的长度超过了任何一条经络,从人的头部沿着背一直到脚趾位置。基本来说,膀胱经如果正常工作并态度积极,小肠经就健康无虞,大小便也就绝对没问题;一个大小便正常的人,通常就没有多少大毛病。所以,中医里才会有“膀胱不宁,人体难安”之说。

排在膀胱经后面的是足少阴肾经,肾经也离不开膀胱经,两者互为表里,其经络同样由脊背入肾。只不过它笼络的经脉要多一些,它从肾的直行经脉一分为二,一支经肝,一支入肺,而且绵延于心。这也是为什么说肾经不好,人体就要出大问题——肾经的不作为,会相继引发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发生问题。

晚上7点到9点,手厥阴心包经进入工作状态。心包经有点儿“神”,有人说“心包经可以包治百病”。这话并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的。中医说“经脉所过,主治所病”,它连通上、中、下三焦,自然也就管得多一些。正如《黄帝内经》所载,它可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曲伸不利”等多种、多方面的疾病。

晚上9点之后,手少阳三焦经进入工作角色,之所以称为“三焦”,是因为人体的主要脏腑,包括肺、心、肝、肾、脾、大小肠以及胰腺,被分为上、中、下三部位。这些脏器的活跃时间都在晚上9点之后,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放松自己,不适合再做太累的事,以满足三焦经对人体的全面协调作用。

足少阳胆经在晚上11点开始工作,若胆经无神,则人的精气不足,往往说谁胆小就说“吓破了胆”,这都是人的底气不足所致的。如果胆经出了问题,那人肯定就没有精力。所以这个时间段要给胆经以充分休息的机会,我们也才能充满能量。

在十二正经中,足厥阴肝经是最吃苦耐劳的。《黄帝内经》把它称为“人体的将军”,任务就是率领“军队”,抵御体内累积及体外不断入侵的毒素。同时,《黄帝内经》还说:“肝主筋,肝者,罢极之本。”这话告诉我们,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抵御毒素,同时还主管运动机能,肝经的重要性也就可见一斑了。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给十二正经分了先后顺序,但其实它们无一不是人体的重要经脉。当我们谈到养生理念时,对这十二经脉的了解与认知都是必不可少的。

手太阴肺经——气息通畅的总管

手太阴肺经主管人的呼吸系统,出现气促、气短、无力、咳嗽等不适都是由肺经受损所致的。按摩肺经的中府穴,就能很快把这些问题治好,既简单又有效。治疗时间选在清晨时分最为理想,因为这个时间正好是肺经最活跃的时段,治疗效果也就更快、更好一些。《黄帝内经》极为重视肺经,因为它认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经是主管咳嗽、心烦气躁以及所有与人体呼吸相关疾病的重要经络。《黄帝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掌管肺部健康,是人体内不能忽视的第一条主要经络。如果若肺经通畅,人体就能气息调顺、呼吸和畅、气血畅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肺经的重要性。

陈伯,一位有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枪”,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吸烟,到现在,也就60岁出头,已经是咳嗽、支气管不适等疾病缠身。为此,他曾痛定思痛,狠下决心去戒烟。遗憾的是,戒烟之后,咳嗽和哮喘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每次支气管炎发作时,陈伯就会出现气短、气促、出虚汗、浑身乏力等症状,若遇上风寒,则会出现哮喘,晚上一直咳嗽,喘不上气来,整宿难以入睡。

后来,陈伯找到我这里来。我查看他的舌苔,发现他的舌苔白薄,再给他把脉,发现他的脉象缓慢延滞,加上他一旦用药就会食欲不振,吃不下饭,因此,我断定他患有肺经不畅、脾肺两虚所造成的支气管炎。人到了陈伯这个年龄,都不免会有脾虚胃弱的症状,陈伯也不例外,因此,我建议他减少西药用量,多尝试经络按摩。

陈伯听我这么一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他和很多病患一样,觉得吃药都没用的病,想靠经络按摩来治好可能就更低了。

我告诉他,经络按摩是我国很早就开始流行的一种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

唐朝的宰相狄仁杰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医者、一位针灸高手。唐代的《集异记》记载了一个他用针灸医瘤的故事:公元688年,狄仁杰调离宁州回京城时,路上遇到一个小孩子,鼻子下面长了一个小瘤子,呼吸很辛苦,气喘不已。他的家人多方奔走为他医治而不得,没办法就在路边设牌寻求神医医治。狄仁杰看到后心生不忍,便下马为小孩子医治。他在小孩子的后脑勺找准穴位,下针一寸左右,又配以按摩。经狄仁杰的这一番施针和按摩后,小孩子说后脑勺又麻又酸,且感觉渐渐从后脑勺传向脸部。不一会儿,酸麻的感觉来到鼻子下面的瘤子那里,狄仁杰随即从药箱拿出一把小刀,轻轻一剔,就除掉了瘤子。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案例,也很好地体现了经络的神奇作用。《黄帝内经》是确定经络按摩医学地位的一本学术著作。它告诉我们,人们患支气管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和肺部有关的,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寒饮壅肺、痰湿犯肺、痰热壅肺等都是易引发支气管炎的原因,形成中医所讲的“喘证”“咳嗽”或“痰饮”等病症。

最后,我告诉陈伯,反正他的病吃了很多药也没有效果,不如就尝试一下经络按摩。

陈伯答应了,我告诉他要缓解他的病症,首先就要对手太阴肺经进行调养,并教他按摩肺经上的中府穴。中府穴,分别位于胸骨两边对开6寸左右的位置。我们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因此,只要我们摊平双手,将左右手的四指分别并拢放于胸骨左右两侧,也就找出中府穴的具体位置了。

找到中府穴之后,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对中府穴来回按压。时间最好选在每天的7~9点,也就是早上起床到吃早餐前的这段时间。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是因为中府穴为脾肺之气汇聚的地方,此时按压可以起到兼治肺经和脾胃、补充肺气和脾气的作用。像陈伯那样,老是觉得食欲不振、中气不足,一旦支气管炎发作就提不上气、咳嗽不断的脾肺两虚患者,就尤其适合按压中府穴。

按照我说的方法,陈伯在接下来的3个月内,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吃早餐前这段时间,都会坚持按压中府穴,每次15分钟左右。3个月下来,陈伯再来找我,说支气管炎发作的次数减少了,自己的气息也好多了,不再病怏怏的了,中气也明显感觉提上去了。

手厥阴心包经——心脑血管的安全卫士

心包经作为人体心脏的保镖,可说是“君主的贴身总管”,它保护着心脏的正常运转,主管着人体的血脉。它若出了问题,则会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等疾病。心包经共连接着9个穴位,平时我们若能经常轻轻地敲打敲打它,则可以促进它正常顺畅地工作。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

当我们对人体十二正经的名字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各经脉之间不但相互表里,且各司其职,俨然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事实也的确如此,为了身体的整体健康,各条经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比如下面说到的手厥阴心包经,就是其中一条默默奉献着的经脉,起着保护心脏正常运转的重大作用。

心包经起于人体的左右乳头外的天池穴,左右各管辖9个穴位,直到中指的中冲穴。正是因为心包经从胸部开始,历络三焦,三焦哪一处出问题都由它来扛着。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上、中、下三焦距心脏很近,哪一处有问题都可能直接危及心脏的安全,而心包经便为心脏承担来自这些区域的危险。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心不受邪,心包代之。”一句话,心包经就是一条在关键时刻可以救人性命的重要经脉。

心包经一旦出现不适,问题就会表现得比较严重,易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有的人有房颤,病因就是心包经堵塞不通,经络水肿积压于心脏。这样的案例非常多,但却又最容易被我们忽略。如同我们常说的“打是亲,骂是爱”一样,我们平时可以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心包经,这是让它保持畅通的有效手法。

有这样一位病人,他身体一向很好,很少得病,但却突然持续高烧。找到我时,他已经快烧到40摄氏度了,我号脉之后,发现他肝热积郁。这应该是现代年轻人的通病,平时大肆挥霍身体,却从来不曾想到人体像汽车一样,也需要日常的保养。当时刚好是春天伊始,为人体各气生发之时,又恰逢清明小长假,我估计他是熬夜后又出游,直接导致了身体的大幅亏损。于是,我直接给他刮痧退烧,刮的就是心包经,刮出的片片紫红色,让人触目惊心。刮完之后,我又为他点揉劳宫穴。一遍做完之后,我让他坐到一边休息一会儿,没想到他竟很快就沉沉地睡去了。他醒来之后说:“我感觉现在的精神好多了。”我告诉他:“那就回去继续敲打心包经,按劳宫穴,每天拍两次,每次两百下左右。”病人问:“吃点儿什么药呢?”我说:“什么药也不用吃。”他很吃惊地说:“从小到大,从来不知道治发烧还能不用药的。”我让他不妨先回家试试。后来,我接到了他送来的一面锦旗。再后来,这个年轻人逐渐成为中医的忠实信徒。

转回正题,继续说心包经的威力。不管你是不是发烧,又或者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不适,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沿着这条经络轻轻地拍打几个来回,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出现大变化,不妨一试。

心包经的穴道、穴位都非常好找,且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功效。首先找到天池穴,即乳头外侧、腋部下方3寸的地方,这是心包经开始的地方。与它平行的胳膊内侧刚好就是心包经的第二穴位天泉穴。天泉穴向下,肘部弯曲处为曲泽穴,很形象的名字,此穴属水,按它可以去火,也可以解决心头烦闷、头疼头晕的问题。从曲泽穴继续向下,在手腕横纹上方5寸的地方,为郄门穴,它是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穴位。郄门穴之下2寸处为间使穴,向下再1寸则为内关穴,两个穴位很近。有心理压力时,不妨按按内关穴,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再接下来就是大陵穴了,口气不好时,从大陵穴入手效果绝对好;不仅如此,它对于预防口气不好也有很好的作用。再下面就到了手心的位置了,这里是劳宫穴,这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所谓“劳宫”,就是累了入宫休息,这个穴位就如同一个加油站,为人补充心血。最后则是心包经的收尾穴位——中冲穴,指压或浅刺这个穴位,对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病症都有较明显的作用。从天池到中冲,一条完整的保护心脏的救命之脉——心包经就形成了。“学会认识穴位可救自己一命”这话在心包经这里是完全禁得住考验的。熟悉心包经上不同穴位的功效,比如郄门穴,比如劳宫穴,比如中冲穴,紧急之时,你自然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手少阴心经——掌管人体生死的君王

所谓“君王”,即人的心脏,起自人体心脏的心经同样也占据着这样的地位。心经起于极泉穴止于少冲穴,整条经脉共18个穴位,分别与人体的心、肺、眼、胳膊、小肠等器官相连。人体出现手臂内侧疼痛、心口痛、失眠、咽干等问题都是由心经不畅引起的。养护心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中午时分沿着心经的穴道进行按摩。心经畅,人体才会真正地平和。

心脏在人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称它为“君主之官”。在人体十二正经之中,起源于心脏的手少阴心经,其地位也同样很重要,主管着人体的生死。这其实并不奇怪,中医一直将经络看成气血运行的通道,而手少阴心经则是人体唯一一条起于心脏的经络。据《黄帝内经》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之太阳,通于夏气。”手少阴心经处于如此重要位置,其地位和功效不免就超然于其他经络之上了。

说起手少阴心经的厉害,大家应该都曾领教过,比如说日常最常见的咽干、心痛、口内焦渴、心悸、失眠等症状,其实都与这条经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下通膈肌,与小肠相连,而它的分支则从心向上,经食道连接眼目,然后直行主干从心向肺,由腋下沿上肢内侧至肘中,最终由手掌后豆骨突起的地方沿向小指。这一条经络包含9个穴位,分别为:极泉(腋窝处)、青灵(肘横纹向上3寸处)、少海(在肘横纹内侧和肱骨内上髁的中间)、灵道(腕横纹上方1.5寸)、通里(灵道下移0.5寸)、阴郄(通里下移0.5寸)、神门(腕屈肌肌腱桡侧的下陷处)、少府(手掌面第四、第五骨之间)、少冲(小指最后一节指甲外侧)。它们分别连接着人体的心、肺、眼睛、上肢、小肠等器官,上述所说的各种不适症状自然也就与心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

前不久,一位白领来我这里看病,他一进门,我便从神态中看出他神不守舍。我还开口没有问他怎么了,他自己就张口开始痛陈自己的病症了:“医生,我这段时间怎么都睡不好,黑眼圈都出来了,感觉人太吃力了,没有精神不说,心情也不好,还老是忘东忘西,甚至有心悸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他:“平时压力大吗?是不是最近发生什么事了?”他点点头说:“别提了。之前还可以,可前段时间工作上出了问题,那可是事关上千万的合同,吓得我不轻,当时真的上火了,这连惊吓带上火的就睡眠不好了。我以为事情过了会好起来,可没想到现在事情解决了,我的问题却过不去了。”我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焦虑过度引起的心神不安,加上失眠造成内火侵袭心经,进而引起的失眠、心悸,人自然就会不安神了。想要治失眠,就得先收束火气,然后调理心气。于是我给他开了一点儿简单的散火气的中药,然后告诉他:“每天用手指按任脉,以顺时针轻轻揉动,然后上移至胸部,向左揉动,至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一直揉至指尖,这样左右各进行3~5次,慢慢也就好了。”

患者看着简单的两味药,听着我说的那个按揉方法,脸上满是怀疑。我知道他对此非常不解,但我不能一点点儿地和他讲《黄帝内经》,也不可能从手少阴心经的9个穴位一一讲起,只能说:“你先回去试试管不管用再说。”1周之后他就回诊了,说:“我真没想到这个方法这么灵验,我现在算是真服了。”我笑而不语。

其实这位患者的问题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就是心神波及身体的意思。心为藏神之处,心不安神不宁,而心又属火脏,所以心经问题多为热证,心火旺盛导致心烦、咽干、情绪不安等症,进而累及五脏,引发失眠。

不仅如此,若心经有邪而不加注意,则病情会加重,由最初的精气无神、眼干心烦发展为器质的病变,比如心绞痛、心动过缓、自汗、心脉痹阻、健忘神衰甚至神志失常。《黄帝内经》中说的“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养生,想要心安体泰,平时不如自己多按揉一下手少阴心经。做法也简单,就是从极泉穴开始,沿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一路按揉,然后换另一条手臂,左右各一次,每个穴位按3~5次就好,不需要太多。另外,在时间上,最好选择正午时分,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这个时间段,此时心经最旺盛,人体阳气最足,经过按摩之后,自然气血通畅、神清气爽。

手阳明大肠经——人体淋巴系统的保护神

淋巴系统是人体自我排毒的重要系统,而主管它、让它正常运作的则是大肠经。人出现上火、牙痛、眼干、大便不爽等症状多与大肠经的不畅有关。保持大肠经的通畅其实很简单,敲敲打打就可以了。

人是靠着气血维持生命的,在我们的身体里,除了足阳明胃经外,手阳明大肠经也是一条多气多血的重要经脉。因此《黄帝内经》才特别指出,“阳明多气多血”。胃经与大肠经,是一进一出的两条多气多血的经络,都不可或缺。只是人们似乎更注重胃经,却往往因大肠经更明显的排毒功效而忽略了它畅通气血的这一重要功用,也让人体这条重要的经络成为十二正经中最不起眼的一条。

说起来,大肠经很厉害,很多问题它不出马,管你是谁,肯定解决不了。比如眼干发黄、牙龈肿痛以及便秘等上火行为,太多人习惯用清火药来灭火,可事实却是治标不治本,今天好了,明天继续再犯。如果大肠经一直不通畅,则即使再多的补与泻也都是徒劳,简直可以用浪费来形容。

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平时对养生很上心,经常花大价钱购买保健品、营养液进补。她还经常得意地对我说:“我这叫防病在先,不用你们医生。”这话倒是没错,可防的手法和效果我是不敢苟同。比如,她长期都大便不好,每次不用个一刻钟、半小时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她自己也说:“每次都得培养情绪才行。”可她坚信自己身体没问题,只是如厕时间久了点儿。

有一次,她与家人拌了两句嘴,自己在外面逛到大半夜才回家,结果感冒了,在家休养好几天,一次大便也没有。这可把她急坏了,她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全身无力,实在没有心情去马桶上培养情绪,你快来救救我吧。”我赶过去为她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她大肠经堵塞,而且相当严重,我说:“这次我必须把你的大肠经给调理好了。”于是,我从她的大椎穴过肩,到手臂,对整个大肠经的各个穴道逐一做了按揉,严重的地方还施了针。

这样一直做了4次,再号脉,我就发现她的脉象明显有力起来,大肠经也基本打通了。她自己说:“我被自己的大便吓到了,每天都是黑色的,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宿便吗?我之前每天都有大便呀,为什么那时不黑呢?”我只能告诉她:“每个人都会有宿便,只是多少不同而已,以你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一点儿也不奇怪,慢慢你就会看到效果的。”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一周多,突然有一天早上,她很早就打电话给我,兴奋地说:“你知道吗?今天我居然看到了自己成形的黄色大便!”我听了哈哈大笑。

这实在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她对大肠经的认知太少,对养生的理解太偏了。一个人想要养生,根本上还是要使经络、脏腑通达,否则营养再多,不吸收又有什么用呢?大肠经原本就有排毒养颜的功效,《黄帝内经》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什么叫传导之官?就是往外排泄的、将人体的糟粕之物排出体外的器官。若是这个器官出现问题,排泄不畅,使人体内聚积太多毒素,则会发生口、眼、鼻、脸等部位的一系列所谓“上火”的症状。

此外,大肠经还有强大的排毒功能,所以又被称为“淋巴系统的保护神”。经常对大肠经进行调理,可以有效预防淋巴结核病的发生。说到大肠经的自我保健,其实也很简单:平时经常敲打一下就行了。大肠经起于大拇指的顶端,由此直线向上到达食指桡侧,然后从食指、拇指之间向手臂上延,一直到肩部与大椎穴相交的地方,这一段都是大肠经。大肠经左右手臂共计40个穴位,我们在敲打的时候不一定要找准穴位,只以穴道为主就可以了。其中有个人人都知道的穴位,叫作合谷穴,也就是我们俗语讲的“虎口”。出现牙痛、头痛、感冒等情况时,自我按摩虎口就非常管用。

当然,大肠经的曲池、手三里、迎香等穴位也都有很好的用途,且各有对症。平时哪怕没有问题,也可以自然下垂手臂,用另一只手来轻轻敲打,从下至上,手握空拳,一下一下地进行。这样做对促进身体内垃圾、毒素的排出也是非常有利的。女性朋友不妨多敲一会儿曲池穴,因为它还是保养皮肤的一大要穴。

最后,敲打大肠经的时间,最好选择大肠经旺盛的时间,即早上5点至7点之间。这时,我们一般刚刚起床,不管是准备日常的健身还是排便,敲打一番大肠经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手少阳三焦经——让你轻松泻内火

三焦经分布于心、肝、肺、胆、肾、膀胱、小肠、大肠等部位,总领人体。所谓“焦”,顾名思义,即火大,意指体内火大与否全取决于它。想要做平和的人,想要身体温顺,就要经常打理三焦经,尤其是女性,三焦经顺,则人体由内而外全顺。打理它可重点按摩消泺穴、丝竹空穴及支沟穴等重要穴位,平日里气不畅、头痛、心烦等小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摩它们来消除。

人们常说:“心脏是人体的总司令,它健康,我们的身体才能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