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字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5:47:13

点击下载

作者:马显彬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汉字学

现代汉字学试读:

前言

本书主要讨论现代汉字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注重汉字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并以此来描述现代汉字各方面的特征与性质。本书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收集整理了语言文字应用与学习的必备资料,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现代汉字学的教材,又可以作为语言文字应用的工具书,完全满足各行各业语言文字应用的需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需要。

本人多年来从事现代汉字学的教学与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一直试图编写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比较完善的现代汉字学著作。目的是否达到,还请学界同仁甄别判断,不足之处,请多多赐教。

多年来学界出版了许多现代汉字学的研究成果,我借鉴参考了这些数据资料,在此对学界同仁表示感谢。

联系方式:mxb986@163.com马显彬2012年10月10日第一章现代汉字学绪论第一节现代汉字学一、现代汉字学“现代汉字”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1952年丁西林在《中国语文》8月号上发表的文章《现代汉字及其改革的途径》,文章标题出现了“现代汉字”一词。黎锦熙在1952年9月写成的《学习苏联“现代俄语教学大纲”试拟的“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中也提到“现代汉字”。这是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最早提到“现代汉字”的说法。但是,他们并没有阐述什么是“现代汉字”,他们所提的现代汉字与我们今天讲的现代汉字是不同的。

什么是现代汉字?费锦昌说:“秦代小篆和小篆以前的汉字称为古代汉字,秦汉隶楷直到‘五四’以前的汉字为近代汉字,‘五四’以后的汉字为现代汉字。”周有光说:“历史需要断代,汉语需要断代,汉字也需要断代。古今通用的和现代通用的汉字归入现代汉字,文言古语用而规范化的普通话不用的汉字归入文言古语专用字,这就是汉字断代。”“现代汉字应当以什么时候作为‘现代’的起点呢?‘五四’(1919年)是白话文成为正式文体的开始,应当以‘五四’作为现代的‘起点’。”苏培成说:“现代汉字就是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它包括古今汉语通用字和现代汉语专用字。”“现代汉字”有一个关键点,即“现代”。“现代”是个舶来词,最早可追溯到西方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其拉丁词的形式是“modernus”。欧美所指的时间跨度为1936年至1968年,我国“现代”的历史分期是“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文学、历史学都沿用了这个分期,文学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历史学也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但在语言学方面“现代”多指“五四”运动至今天这段时间,也就是包括文学中的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例如“现代汉语”就是跨越了这两个时期。时间断代的归纳如图1-1所示:图1-1 时间断代

我们认为,现代汉字学主要研究的是当代汉字的情况,研究的目的也是为当代汉字的应用尤其是为计算机的应用服务。周有光也说:“现代汉字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服务。”我们没有必要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汉字情况作为现代汉字学的研究任务,至少不是主要的任务。所以“现代汉字”中的“现代”应该指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这段时间,这与“现代化”的提法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汉字学,准确地说应该叫“当代汉字学”。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现代汉字学”的称谓,所以,我们仍称之为现代汉字学。

因此,现代汉字就是指当代正在使用的汉字,它包括内地和港澳台地区整个中国使用的汉字,既包括简化字,也包括繁体字,又包括今天还在使用的文言文用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材料的局限,本书主要讨论内地正在使用的汉字。现代汉字学就是研究当代汉字应用情况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现代汉字学不仅要从传统语言学,尤其是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汉字,而且要从文化学、统计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等方面来丰富汉字研究的内容,更好地为新技术服务,所以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现代汉字学的建立时间并不长。1980年5月周有光在《语文现代化》第2辑发表《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提出了建立现代汉字学的设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发表了高家莺、范可育《建立现代汉字学刍议》一文,更是强调了建立现代汉字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现代汉字学的建立设置了初步的框架。随后很多学校加强了现代汉字的教学与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开设了现代汉字学课程,现代汉字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建立起来了。苏培成的《现代汉字学纲要》是研究现代汉字学的重要著作,正如苏培成所说:“从《现代汉字学发凡》的发表到现在已经过了26年。在这短短的26年中,现代汉字学有了可观的发展,逐渐被学界和社会所认识、所接受,建立了初步的基础,特别是在汉字规范和汉字信息处理方面发挥了作用。”

与古文字研究相比,现代汉字的研究还非常薄弱,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语言学界存在着厚古薄今的思想。应该看到,现代汉字与计算机技术紧紧相连,现代汉字的研究成果必然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和明天。因此,加强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非常紧迫和必要,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研究它,使其更好地为信息社会服务。二、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学界也有不同意见。周有光的《现代汉字学发凡》指出,现代汉字学的内容主要有字量、字序、字形、字音、字义和汉字教学法等。高家莺、范可育的《建立现代汉字学刍议》指出,现代汉字学的内容包括:现代汉字的性质、特点和范围;现代汉字在形、音、义和量、序诸方面的特点;现代汉字在学习、阅读、书写、传输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现代汉字的简化、标准化、拼音化等问题;现代汉字的教学;现代汉字的信息处理。结合他们的观点,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现代汉字的形成,弄清其形成的过程及变化发展的情况。(2)研究现代汉字的性质(类型),弄清其特点,以便更好地为汉字应用服务。(3)研究现代汉字形、音、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字义的情况。字义研究是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内容。(4)研究现代汉字字量、字频、字序、笔顺、结构、教学以及汉字与文化等问题。(5)研究现代汉字在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现代汉字学是新兴的学科,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待完善,任重道远。苏培成在讲到现代汉字学的任务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现代汉字学既以研究现代汉字的应用问题为目标,又肩负着推动现代汉字向前发展的重任。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要进行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要发展教育,要发展科技,这一切都离不开汉语汉字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要不断地得到规范、丰富和发展,现代汉字要成为规范的、记录语言准确而且易学易用的高效率的文字。从社会需要说,现代汉字学要解决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中的汉字问题,还要解决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汉字问题,要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文字政策提供理论支持。这个任务十分重大,也十分艰巨。当前,现代汉字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人们常说汉字有“四难”,就是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正是这“四难”使得汉字难学难用、效率低下。为了变“四难”为“四易”,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和整理,使“四难”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要进一步解决“四难”,就离不开现代汉字学的研究。现代汉字学任重而道远,可是作为一门建立不久的新学科,它人手少、底子薄、成果还不多。要完成它肩负的重大使命,必须有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基地,还必须有一大批学术精英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第二节现代汉字类型一、汉字类型综述

汉字的性质问题也就是汉字的文字类型问题。世界文字类型据说是美国学者泰勒1899年提出并划分出来的,苏联比较文字学家伊斯特林也说:“很早以来就确定了把文字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的传统分类法,这三种类型传统上称为‘图画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图1-2)图画文字是初始文字,在线性化后,图画文字消失了,于是就只有两种文字,所以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将世界文字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类。人们把世界文字对号入座进行分析,汉字也不例外。汉字的性质问题是汉字学中最根本的问题,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学界一直在对它进行讨论,主要分类有表意文字、语素文字、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另外还有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表词文字、象形文字、音节文字、形音文字、语素·音节文字、音节·语素文字等。不过,至今谁也说服不了谁,汉字的分类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大问题。图1-2 文字演进说明:西方学者认为文字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存在文字进化论,“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高阶段;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表符文字才是文字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最早将汉字归入表意文字的是索绪尔,他说:“这种体系的古典例子就是汉字。”这种观点传入我国后,对我国的汉字性质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国人便开始了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沈兼士当时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字形义学”时说:“综考今日世界所用之文字,种类虽甚繁多,我们把它大别起来,可以总括为两类:[1]意符的文字,亦谓之意字。[2]音符的文字,亦谓之音字。意字的性质,不以声音为主,而以表示形象为主,用文字来具体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状态,如文字画,楔形文字,中国的象形、指事、会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质以表示声音为主,大都是由意字转变来的,如欧美各国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国的形声字皆是。”沈兼士的“意字”、“音字”即指“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不过,将汉字分属两种类型显然是不恰当的。

20世纪40年代,张世禄在《文字学与文法学》一文中指出:“中国现行的文字——汉字——就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这种观点,至今还颇有影响。在高校中颇有影响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继承了这种观点:“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

语素文字最早是由赵元任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他称之为词素文字,他认为:“用一个文字单位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后来,吕叔湘、朱德熙称之为语素文字。吕叔湘把文字分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和语素文字,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朱德熙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意音文字主要是周有光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汉字由意符、音符、定符组成,“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方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文字的组织原则相同,在有记录的三千多年中间始终是意音制度的文字”。

表音文字是由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古代汉字,就其文字符号的来源说,也就是从其构形原则来说,它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而来的。但是,从它的发展阶段来说,它已经脱离了表意文字的阶段,而进入到表音文字的阶段。也就是说,这种文字,并不是通过它的符号形体本身来表达概念,而是通过这些文字所代表的语音来表达概念。绝大多数的古文字,其形体本身与所要表达的概念之间,并无任何直接的关系。”后来,该文执笔者姚孝遂明确提出汉字是表音文字。他说:“就甲骨文字的整个体系来说,就它的发展阶段来说,就它的根本功能和作用来说,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的阶段,其根本功能不是通过这些符号形象本身来表达概念的,把它说成是表意文字是错误的。”

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是由裘锡圭提出的,他认为,汉字体系的性质是由构成汉字的符号“字符”而不是由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本身来决定的。“字符”可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大类。“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上可以说是西周以前的阶段),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严格说应该称为借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的形成可以看作这种演变完成的标志)。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阶段分别安上名称的话,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学者那样把它简称为意音文字,后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考虑到这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由意符和音符变来,以及大部分字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它为后期意符音符文字或后期意音文字。”

最早明确提出表词文字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20世纪30年代,他在其《语言论》中提出:“用一个符号代表口语里的每一个词,这样的文字体系就是所谓表意文字(ideographic writing),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名称。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字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的特征(‘观念’),而是代表写字人的语言的特征,所以不如叫做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word-writing或logographic writing)。”

象形文字是吴玉章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1940年)一文中认为“中国的汉字注重在形体,表示一个物件的词,就是这个物件的图形”,“每一件事情也按照事情的意义表示出来”, “这种表示事情的词也像那事情的样子,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张志公认为汉字是音节文字,他说:“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在汉语里,没有用某个音素表示某一种或某几种语法范畴的形态标志这种现象(英语 books, looks, my brother' s letter里的 [s] 音素)。因此,汉语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表示音节(包括单元音或复元音形成的音节)的符号,不需要只表示音素的符号。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与汉语的非形态性相适应。”

刘又辛认为汉字由形符和音符构成,所以是形音文字。他说:“文字大体上可分为两个体系,一种是拼音文字,一种是以汉字为代表的形音文字。拼音文字的特点,是用几十个表音符号(字母)记录词语;汉字则是兼用表音和表形的符号记录词语。从符号和信息(词语、句子)的关系看,拼音文字和词语的关系只有语音一个方面的联系;汉字则除了表音以外,还有表形方面的联系。”

语素·音节文字是叶蜚声、徐通锵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汉字由于种种原因始终维持着意音文字的格局。它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即每一个汉字基本上记录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语素;少数语素不止一个音节,只能用几个字表示,但每个字记录一个音节,如‘玻’、‘璃’、‘彷’、‘徨’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