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0-3岁育儿心理与情绪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8:17:58

点击下载

作者:木紫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0-3岁育儿心理与情绪管理

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0-3岁育儿心理与情绪管理试读:

前言 Preface

“妈妈+超级育儿师”这样的配置对宝宝来讲是多大的幸运啊,宝宝一出生就享受着满满的爱和科学的养育,为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情绪是对外部刺激事件广泛的、功能性的反应,暂时性地整合了生理、认知、现象和行为的渠道,以促进对当前环境形成一个提高适应性的、修饰环境的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情商,是社会化需要,有益于人格发展。

每一个情绪表现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妈妈必须懂得育儿心理,才能搞清孩子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当孩子出现哭闹、分离焦虑、发脾气、逆反、打人、情绪低落等问题时,才能给予恰当的抚慰和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吃饱、穿暖等物质需求外,还有很多精神需求,具体包括父母的陪伴、良好的情绪、社会交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这些需求获得很好的满足后,孩子往往会变得情绪积极、情感正向。

孩子是个丰富的个体,妈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气质与孩子的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0~3岁孩子的成长任务,如何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通过孩子的情绪表现判定依恋类型,哪些情绪与孩子的自我发展有关,如何有效地鼓励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怎样正确给孩子立规矩……这些都是育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基础内容,妈妈只要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既爱孩子、更懂孩子的好妈妈。《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0~3岁育儿心理与情绪管理》是为0~3岁孩子的妈妈量身定制的育儿书,既有科学的理论,又有先进的方法,最可贵的是能够启发妈妈深入思考、活学活用、发展创新,是一本让妈妈的教养更轻松、让孩子的成长更顺利的实用指南。

特别感谢王玉新、张志强、郗玉森、李祥仁、王玉芝、李松敏、魏庆丽、李进科、郗华民、张钊、张振忠、王锁娣在资料收集、文字整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木紫2016年5月Chapter 01喂饱孩子的心灵,让他的内心更强大3岁前,宝宝对爱的需求无比强烈,他们靠主要抚养人,主要是妈妈的爱建立生的自信,一天天强大起来后,从庞大的世界中分离出一个独特的自己。如何满足宝宝爱的需要?一定不仅仅是喂饱肚子,还包括很多科学的抚养方式。养对了,宝宝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为其今后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宝贵的母婴连接

一段新生儿视频曾在社交网络上爆红,刚刚剖宫产的产妇躺在病床上,护士将新生儿抱到她的脸旁,小婴儿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脸躺在那里。护士要带他去洗澡,他更加使劲地抓住妈妈的脸,放声大哭。当护士再次松手时,小家伙又安静地躺在了妈妈身边,反复几次,躺在病床上的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宝宝要和妈妈在一起,这个极度强烈的愿望给小生命带来了无限力量,紧紧抓住妈妈的脸,哇哇大哭以示抗议!亲子之间最重要的情感基础:母婴连接

宝宝出生后,或早或迟地会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妈妈抱着宝宝,宝宝会睡得很踏实,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宝宝就会哇哇大哭,困极了也不睡。那么小的宝宝,何以有这么旺盛的精力?

在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的宝宝和妈妈建立母婴连接的时期,这个连接是宝宝与妈妈之间亲情和紧密关系最重要的情感基础。宝宝本和妈妈一体,脱离母体后,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分离焦虑,靠妈妈的陪伴、爱抚以及母乳喂养来恢复这种母婴的联系,逐步建立胎儿样的安全感。

宝宝想妈妈了,就会撇嘴、哭泣。这时,妈妈抱抱、亲亲、逗逗,宝宝就笑了。亲密接触可以有效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开心起来。妈妈及时地抚慰,宝宝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就愿意与外界建立联系。

在宝宝需要妈妈的时候,及时给予安抚,做出适宜的反应,宝宝就学会了求助。一个情感需要被妈妈充分满足的宝宝,接下来的爬行、站立等能力的发展也会很顺利。

很多幼儿发展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对于宝宝发出的情感需求信号,如果大人经常不能做出及时回应的话,宝宝找不到安慰源,逐渐就会萌发出一种失望与不信任的情绪。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一出生,就和他亲密接触吧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说:“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孩子需要父母足够的拥抱和抚摸,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因为情感空虚而感到孤独,可能变得抑郁、颓废、委屈,甚至愤怒。

心理学家米拉尔德说:“被拥抱和触摸的感觉可使孩子充满活力,并使大脑兴奋和抑制协调,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使他的心态平衡。触摸还可以减少或解除孩子的紧张感、疲劳感和疼痛感。这种天生的情感在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感受到。”

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给宝宝一个健康的吻

抱宝宝时,家长不要与宝宝靠得太紧,大人身上及口腔的病菌很容易对宝宝的娇嫩皮肤构成威胁。

小宝宝非常可爱,大人见了忍不住要亲吻一下,但宝宝免疫力较低,如果大人不注意生活细节,很有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

妈妈从外边回来,看到眼巴巴翘首的宝宝,忍不住了,带着浓妆凑了过去。化妆品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它们很可能通过妈妈与宝宝的接触,导致宝宝出现接触性皮炎等病症。另外,患有感冒、口腔疾病、皮肤疱疹、腹泻等病的时候,为了避免传染给宝宝,大人千万不要亲吻或者和宝宝有太亲密的接触。2.和宝宝安全拥抱

对宝宝而言,妈妈的怀抱最温暖、最安全,妈妈一定要多抱抱宝宝。但是,抱宝宝是有讲究的,否则可能会出问题。新生儿虽然更需要妈妈的爱抚,但是不宜长期竖抱,否则可能会对宝宝的脊椎造成损伤。

宝宝哭闹、睡觉醒来的时候,妈妈会习惯性地抱着宝宝摇一摇,一定要掌控好力度,力度过大,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3.多多抚摸

宝宝出生以前,生活在妈妈温暖、舒服的子宫里,在羊水中渐渐成长,出生后失去了这种环境,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哭闹。妈妈抚摸宝宝的小手、小脚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宝宝会感到温暖、舒适、放松和快乐。4.默默地陪伴

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不论是宝宝玩耍还是睡觉,只要妈妈陪伴在身边,即使没有和他互动,他也会很开心、很踏实。不良情绪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硕硕的妈妈休完产假就上班了,硕硕由老人帮忙带,一直还算顺利。但是最近硕硕越来越难带,还特别逆反,双方老人都感到力不从心。硕硕的妈妈没办法,只好辞职自己带孩子。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其对社会的适应性差。3岁前,宝宝情绪调节能力不强,当出现恐惧、害怕、悲伤、愤怒、不安等情绪时,父母应及时关注,并帮助宝宝应对不良情绪。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从孩子出生到2岁,如果父母培养不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不足,他们就可能无法与父母及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无法表达和经营自己的情感。

孩子的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几乎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影响行为,行为又反作用于情绪,形成认知。一个经常被不良情绪包围的孩子,在他的心目中这个世界不够好,缺少信任,其智商、情商发展受到限制,常常表现得不够自信、急躁、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冲动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注,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为良好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爱让宝宝快乐成长

宝宝出生以后,爱是给予他们的最好的教养,能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3岁前,我们该怎么爱孩子呢?1.1岁前,要精心照顾宝宝

宝宝饿了、尿了、拉了、躺的姿势不舒服了……就会以身体语言或者哼哼唧唧的婴语向妈妈抗议,这时,妈妈要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到宝宝身边,满足他的需要。2.1岁前,宝宝最好一醒来就能见到妈妈

宝宝睡觉需要妈妈陪伴。妈妈要理解,即使要做别的事情,也要在宝宝入睡以后,而且在宝宝醒来前回到他身边。这样宝宝会有安全感,有助于下次安心入睡,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3.建立关怀网络:不要只有一个主要抚养人

宝宝的关怀网络主要包括家人、朋友和其他稳定的照料人员。这样,当妈妈有事的时候,宝宝能开心地和另一个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待在一起,不会焦虑、恐惧。4.不要对宝宝发脾气

妈妈及其他照料人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纳宝宝的成长行为,若有负面情绪,要等处理好、心情平复之后再来到宝宝身边。5.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

3岁前,宝宝非常渴望与妈妈亲密接触,无论是陪伴还是游戏,都会让他们内心温暖,充满安全感。可是有些妈妈觉得宝宝有人陪就好,为了躲清闲,把宝宝扔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后就忙自己的了。对宝宝来讲,最高质量的爱,是被妈妈拥抱、爱抚,和妈妈一起游戏、唱歌、看绘本等,因此,妈妈应该抽时间多陪伴宝宝,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6.不要以担心的名义限制孩子的行为

1岁以后,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活动空间变大,活动欲望变强。但是,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磕碰身体,弄乱物品,这个时候,只要在安全范围内,父母就不要过多约束和限制孩子,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7.带宝宝去与人交往

宝宝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份爱不光是父母之爱,还有来自社会的爱。带宝宝走出家门,走到小伙伴之中,积极地去交往吧!8.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妈妈带宝宝到外边跑跑跳跳,抓抓小草、玩玩沙子、拍拍球等,既能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又能促进身体健康。你是“婴儿车控型妈妈”吗

在小区甬路上、菜市场、公园里,被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放在婴儿车里推着走的宝宝随处可见,有不到1岁不会走路的,也有两三岁大能跑能跳的。本是活泼淘气的年龄,却大部分都很听话地坐在婴儿车里。有的宝宝从车里站起来或者往外爬,想挣脱小车带来的安逸和束缚,家长黑脸:“这孩子,坐着还不老实,老实点儿!”被呵斥的宝宝开始哼唧,有的干脆大哭。

也会看到被妈妈抱着的宝宝,小手搂着妈妈的脖子,小脑袋四处看,比比画画,咿咿呀呀,妈妈应和着说几句,那是大风车,在发电;豆腐,是用豆子做成的。宝宝满足地重复妈妈的话。

讲到这里,问题来了,3岁以内的宝宝出行,是该坐在婴儿车里,还是被父母抱着呢?哪种方式更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呢?多个育儿论坛激烈争论过这个问题,有的觉得怎么都无所谓,有的觉得坐婴儿车好,有的觉得抱着好。

从成长发育的角度看,怎么做更利于宝宝良好发展呢?婴儿车限制了什么

3岁前的宝宝,已经有一定的重量,妈妈抱在怀里会觉得很累,尤其是祖辈带孩子,就更抱不动了,于是,婴儿车就成了出行时的必需品。不管去哪里,不管宝宝是否愿意,家长都会把宝宝放进小车里推着走。

婴儿车虽然解放了家长的双手,但是,却无法成为妈妈怀抱的完美替代品。这是因为婴儿车有如下局限性:1.感受妈妈怀抱的温暖

宝宝对妈妈的依恋是最原始的本能,在子宫里感受着妈妈的心跳,内心无比平静。宝宝出生以后,他们特别依恋妈妈的怀抱。

小生命经历了与母亲身体的分离,要想很好地活下来,需要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他们熟悉妈妈的心跳、气味,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会有好的感觉,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自己是被欢迎的,身体才能顺利生长发育。2.看妈妈的脸

妈妈抱着宝宝,宝宝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和妈妈对视,这样可以减少他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3岁前,宝宝的认知处于感知觉阶段,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宝宝喜欢看人脸图,和妈妈对视是一种情感交流,这种活动能让他感受到妈妈真挚的爱。3.宝宝的观察视野

妈妈抱着宝宝的时候,宝宝的目光可以和成人一样看得很远,而且可以自由转动上身去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效地刺激了宝宝的感知觉,促进了宝宝的大脑发育,也有利于宝宝和他人互动。而坐在车里的宝宝看到的除了穿行的自行车、汽车,就是大人的腿,这些物品很难激发宝宝的兴趣,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4.呼吸新鲜空气

孩子坐在婴儿车里,头距离地面较近,很容易呼吸到地面上的灰尘,以及汽车、摩托车等车的尾气,而这些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5.身体安全

宝宝在婴儿车里,有时会由于照顾者的疏忽大意,出现宝宝从婴儿车跌落等危险。6.宝宝的走路机会

很多宝宝八九个月以后,体重达到了10千克,抱起来很重!而宝宝的活动力增强,在家里待不住,总想往外跑。这种情况下,妈妈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推着走,虽然妈妈省劲儿了,但却减少了宝宝四处探索的机会,不利于其成长。

由此看来,婴儿车不能代替妈妈的怀抱,但是,有的时候抱着很不方便,那么,怎么做才能达到既方便了妈妈、又利于宝宝成长呢?巧妙安排,妈妈多抱或宝宝多走

宝宝出生以后,不仅通过看与听了解外部世界,丰富自己的大脑,还要通过闻、尝、触、摸、运动等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获得无穷乐趣,大脑获得发育,与此同时,加深了对自我独立性的认识。

放开孩子,让他们的身体获得自由,让他们的四肢活动起来,会更利于其成长。1.不会走时,婴儿车怎么用

当宝宝不会走的时候,妈妈可以选择用婴儿车推着宝宝走,边走边说,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把宝宝抱起来,坐在长椅上,和大家一起交流、玩耍。玩儿够了,要换地方,再把宝宝放进婴儿车,推着他走一走。

如果几个人一起带宝宝短暂外出,还是尽可能地抱着,这样更利于宝宝看到更多的风景:人脸、花草树木等。当然,如果是外出访友或者踏青等,就要备上婴儿车,父母累了、宝宝困了的时候,就把宝宝放进车里休息一会儿。2.和宝宝积极互动

有一种婴儿车的设计很特别,在车里孩子是面朝推车人坐着的,孩子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或其他照顾者,从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不容易被分离焦虑所困扰。

多逗逗宝宝,和宝宝说说话,给宝宝一个灿烂的笑容,较多的刺激会让他变得积极主动,向你做鬼脸、冲你笑一笑,就是对你最好的回报。3.宝宝会走了,就让他走

当宝宝会走了,就不再让他坐车,这样的方法很能锻炼他的行走能力。当宝宝爱上了行走以后,你想抱他,他都不愿意。哒哒哒跑得快着呢。只要宝宝养成了自己走的习惯,就不会动不动犯懒,让父母抱了。

如果妈妈带宝宝外出购物,最好用婴儿车推着宝宝,并带好水等物品,以便顺利地完成购物活动。“坏”妈妈:无视宝宝的安慰物

嘉宝2岁半,有很多玩具,毛茸茸的兔子、可爱的长颈鹿、造型很萌的河马……好多好多,堆在家里,嘉宝不离手的却是一只憨憨的小灰熊。这个玩具是舅舅给他的。睡觉时小灰熊是一定要放在嘉宝床边的,有时连吃饭都要抱在怀里!

那天,嘉宝抱着小灰熊去公园玩儿,在草地上摸爬滚打,搞得很脏,回来后,妈妈把小灰熊放在了鞋架上,准备明天洗一洗。妈妈忙完了家务,看到小灰熊已经躺在了嘉宝枕边!趁着嘉宝不注意,妈妈拿起来,想放到床头柜上。嘉宝大喊:“拿来,不许到处放!”

几天后,嘉宝对妈妈说:“妈妈,如果你爱我,就应该爱我的小灰熊!它是我的宝贝!”安慰物是宝宝最亲密的朋友

宝宝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是从对妈妈、爸爸等主要抚养人,到对周围环境,对某些或某个物品的熟悉和喜欢开始的。安慰物对宝宝来讲是个特别的存在,它可能是宝宝经常使用的一块毛巾、经常玩儿的一个玩具、妈妈身上的某个部位、天天枕着的一个枕头……在一定阶段内,安慰物是宝宝必不可少的陪伴者、倾听者,能够让情感上具有依赖性的宝宝内心感到安全,很好地实现独立。

宝宝产生依恋行为大多发生在6个月~3岁,2岁时往往最为强烈。如果一直由妈妈陪伴,宝宝的安全感建立得特别好,恋物情结可能比较轻甚至没有。相反,如果宝宝6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出去工作了,早出晚归,宝宝没醒妈妈就走了,等妈妈回来的时候宝宝已经睡了,那么,宝宝对妈妈的依恋就会转移到某个物品上,以此来克服内心的焦虑,使内心感到平静和放松。

聪明的妈妈理解宝宝的内心,会给宝宝准备一个玩具,当自己离开的时候,就让宝宝抱着玩具,出门玩耍的时候也让宝宝带上玩具,这样,宝宝就会大大减轻因思念妈妈而产生的紧张、烦躁情绪,避免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准备了安慰物,就可以不跟宝宝亲昵、不理会宝宝的情感需要。对孩子来讲,安慰物只是父母离开时的一个慰藉物,并不能代替父母来爱他们。我见过一个宝宝,妈妈工作忙,给他买了很多玩具,宝宝把对妈妈的爱转移到了一只小猴子身上,一分钟都不能离开小猴子,否则就会神经紧张,哭闹不已。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将来难以舍弃安慰物,影响其身心独立。

有的妈妈无视宝宝的安慰物,这在宝宝看来是一种伤害行为,宝宝会不开心。在宝宝眼里,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需要爱惜。重视宝宝的安慰物,不要随便乱扔,这也是对宝宝的尊重。引导宝宝恰当地“恋物”

什么叫恰当地“恋物”?简单来说,安慰物能够陪伴宝宝,慰藉宝宝的心灵,不会引发其他的成长问题,等宝宝内心足够强大后,就能看淡安慰物。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找到适合宝宝性别特征的可恋之物

在0~3岁的宝宝眼里,玩具是他们的小伙伴,能够陪他们一起玩儿。在玩具中,那些柔软的、毛茸茸的小动物玩具更贴近现实,等宝宝长大了,更容易把这份对玩具的依恋转移到对真实动物的保护和喜爱上来,所以,动物玩具更适宜做安慰物。

欣欣有一件心爱的玩具,是妈妈亲手做的小玩偶。玩儿了几年,小玩偶旧了,欣欣依然爱不释手,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小玩偶入睡。欣欣把小玩偶当成了妈妈的替身,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有小玩偶陪伴,欣欣就不寂寞了。

男孩的玩具可以是小熊、小狗等,女孩的玩具可以是小兔子、白雪公主等。2.避免让宝宝恋上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

妈妈出差的时候,阳阳跟奶奶睡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为了哄阳阳入睡,奶奶会跟他玩儿一种摸耳朵的游戏,自此,阳阳养成了睡前摸耳朵的习惯。妈妈不在身边,奶奶为了安慰阳阳,就任由阳阳摸着耳朵睡觉。妈妈回来后,阳阳回到妈妈身边,每天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摸着妈妈的耳朵,不让摸就哭,半夜里阳阳翻个身也要摸一下妈妈的耳朵在不在,搞得妈妈很无奈。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要避免让宝宝恋上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否则,不但当时不舒服,还可能导致将来的不方便。比如,有个女孩说,她从小摸着奶奶的胳膊睡觉,读中学以后要住宿,没有胳膊可摸就会失眠。拿到就“吃”

宝宝吃手、啃脚丫、咬玩具,总之只要在手边的东西,拿得起来,他们都有可能送进嘴里“尝一尝”。这类事件对任何一位妈妈来讲都不陌生,她们知道这是宝宝这个成长阶段的发育特点,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如果把细菌吃进肚子里,生病了可不好!于是,很多妈妈阻止宝宝把手或其他物品往嘴里放。

妈妈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呢?真的需要细细分析、权衡利弊,才能得出结论。口欲期抚养原则:满足宝宝的口欲

当小宝宝开始吃手,并逐渐发展到把脚丫、能够拿到的物品往嘴里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阻止宝宝这样做,还是想办法满足宝宝的口欲?

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认识一下这个阶段宝宝的成长特点和发展任务。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童年都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最初的性敏感区,这些阶段会影响孩子的成年期人格,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1岁以前是口唇期,这个阶段的性敏感区是口、唇、舌。我们必须满足宝宝的口欲需要,否则,宝宝可能会形成口唇期人格,具有口唇期人格的成年人往往会依赖别人、自我中心或者具有特别的攻击性、强求别人等,常常会表现出对婴儿期口唇满足的需要,比如,嗜烟酒、用手抠嘴、啃手指、啃笔头等。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掌握某种技能比较容易,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也相对缓慢。

当孩子进入口的敏感期后,他通过品尝自己的手、脚来认识这些器官,唤醒它们的功能,通过品尝一些物品来认识世界,搞清哪些物品可以吃、哪些物品不可以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口的能力、完善口的功能。如果妈妈嫌脏、怕传播疾病,不让宝宝将各种物品往嘴里送,宝宝在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就会导致口的敏感期延迟或者无法结束。具体表现为,宝宝到了五六岁还吃手、咬指甲等。这可能就是因为在口的敏感期我们阻止或者没有满足宝宝的口欲导致的。

有关专家指出:“这个阶段的宝宝吃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吃手可以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我们没有必要对宝宝的吃手及其他的吸吮行为太过反感。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会发现,当妈妈和宝宝玩儿的时候,他较少把手放进嘴里,当妈妈不在宝宝身边,宝宝独自躺着时,会把手指放进嘴里。这是因为一方面,吃手能给宝宝带来舒适感,降低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宝宝出生后,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还需要继续适当满足。一般来说,宝宝在恒齿长出来之前,吮手指的行为只要不过度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并不需要刻意改掉。到1岁左右,大多数宝宝的吮手指习惯就会消失,到4岁之后,可能会偶尔吮指,如果此时吮指很频繁的话,就需要帮助宝宝改掉。巧妙引导,帮助宝宝度过口欲期

口欲期是宝宝人格结构建构的关键期,宝宝通过品尝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自身能力,每位妈妈都要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1.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对于小宝宝来讲,所谓的安全环境就是洗干净宝宝的手指,同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这样,宝宝的小手能够保持清洁,就不容易把脏东西吃进嘴里了。

当宝宝从吃手发展到品尝周围物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仔细检查周围的环境,要拿走有毒、有害的物品,更要清理掉容易噎住宝宝的小物品。2.巧用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对满足宝宝的口欲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到了1岁左右,就应该引导宝宝逐渐脱离对奶嘴的依恋,否则可能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具体方法是,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睡觉,喂奶后喂少量白开水等。3.绝不武断禁止宝宝的啃咬行为

当宝宝有了啃咬行为的时候,我们先要观察一下宝宝啃咬的是什么,如果对他没有伤害,就不要武断地禁止宝宝吸吮或者啃咬。一旦发现宝宝啃咬的是有危险的物品,也不要大呼小叫,而是立即默默拿开,擦干净宝宝的嘴和手后,给宝宝一些可以啃咬的食物或者安抚奶嘴。4.4岁以后,要转移注意力

一般来说,4岁之前的宝宝偶尔有吮手指的行为并不影响其身心发展,但是如果4岁的宝宝频繁地吮手指甚至伤及皮肤,那么,妈妈就要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怎么做呢?比如,宝宝困了之前,妈妈陪宝宝玩儿一会儿,给宝宝讲故事;宝宝玩儿够了,妈妈可以带宝宝出去走一走。总之,不要让宝宝有独处的寂寞时光,他就不容易吃手了。安全型依恋:打下积极人生的基础

苗苗2岁半了,特别黏妈妈,人称“小跟屁虫”!妈妈走到哪儿她跟到哪儿,玩儿着玩儿着,如果见不到妈妈了,就会号啕大哭!婴儿社会化发展水平:看三种依恋类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依恋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一般发生在婴儿经常接触、关系最密切的人之间。不同的孩子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主要抚养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也不一样。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叫安斯沃斯的心理学家用“陌生情境法”对婴幼儿的依恋做出了研究,选择的被试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

测验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让妈妈与宝宝一起进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然后妈妈鼓励宝宝玩玩具和探索环境。当宝宝玩耍的时候,妈妈陪伴在身边。

第二步,进来一个陌生人,先是保持沉默,再与妈妈交谈,然后接近宝宝。

第三步,妈妈离开,宝宝产生分离焦虑,陌生人努力安慰和引导宝宝继续玩儿。

第四步,妈妈重新回到宝宝身边。

通过对众多孩子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安斯沃斯将婴幼儿的依恋分成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三种依恋关系的核心都是依恋,但反映出的孩子的人格特点、行为表现却完全不同。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和父母的分离表示伤感,但并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他们将妈妈视为安全基地,有妈妈在他们就感到非常安全,即使进入陌生的环境也能情绪稳定、积极探索,当妈妈离开或者陌生人进来的时候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反抗型依恋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妈妈的离开,即使妈妈在的时候玩耍也不尽兴,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极度的伤感和焦虑;与父母团聚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拒绝交流两种相互矛盾的行为。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能自主地探索和游戏,父母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儿自己的。和反抗型依恋相比,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更加糟糕的依恋,孩子没有和妈妈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链接,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最理想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依恋,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乐观、自信,能够与人建立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的能力。他们在情绪情感、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很有能力,社会适应性比较强,更容易享有成功的人生。和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从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讲,“安全型依恋”关系是更好的社会化关系的开始,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和宝宝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呢?1.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对于小宝宝来讲,父母和他们肌肤的亲密接触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爱,他们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孩子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感知来感受爱,当父母经常亲吻、拥抱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爱。2.用积极的情感传递爱

妈妈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偏激、不焦虑、不惊慌,宝宝也因此能够感受到一个祥和、平静的氛围,他们会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充满友爱的,内心就不会惶恐。平时,宝宝有了精彩的表现,妈妈要多冲着宝宝微笑;宝宝表现得特别懂事的时候,抚摸宝宝的头;宝宝有了可爱的举动,跟宝宝贴贴脸;等等。如果能够再适时地赞美几声,宝宝内心的感觉就更好了。比如,说一句:“我爱你,宝贝!”“宝贝,很懂事啊!都知道心疼妈妈了!”3.迅速回应宝宝的需要

不管是生理需要还是精神需要,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回应,那么,宝宝就不会产生消极体验,即使有了恐惧、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也能快速地缓解或者消除。4.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

宝宝好动,渴望探索新奇的世界,如果我们满足了宝宝的这一成长需要,多带宝宝到外面的世界去玩耍,容忍宝宝搞破坏、淘气,那么,宝宝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5.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养方式

宝宝和妈妈建立的是什么类型的依恋关系,是可以检验出来的。让孩子置身于有陌生人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的依恋类型。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只是带有警惕性地观察环境,甚至有不安、惶恐出现,还哭泣了,但是一会儿就好了,自己玩儿了起来。妈妈来的时候,能够去妈妈那里寻求安慰,然后接着玩儿,就是安全型依恋了。如果孩子没有构建起坚固的安全型依恋,那么,就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陪孩子玩耍,以增进亲子之情。不要偷偷开溜

产假结束了,妈妈要恢复工作。看看每日相伴的小宝宝,还没离开,心就碎了!分别十多个小时,宝宝得哭成什么样呢?

第一天,妈妈换上衣服,趁宝宝和奶奶玩儿的时候走了。奶奶后来说,当宝宝发现妈妈不见了后,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妈妈如法炮制,成功脱身!

几天后,情况大变,宝宝有了觉察,一直黏在妈妈身上,妈妈不容易脱身了。好不容易走开一会儿,只要妈妈换衣服,宝宝就开始惊天动地地大哭。

最后,妈妈是在宝宝的哭声中走出家门的。一路上,妈妈眼前都是宝宝的哭脸,自己心里也很难过,怎么办呢?开溜不如大方离开

当下,有的妈妈为了避免看到和宝宝分别时宝宝大哭大闹的情景,会趁着宝宝不注意偷偷开溜,以便减少内心的焦虑。无数事实证明,开溜几次后,并不能消除宝宝的分离焦虑,接受和妈妈的分离。有的宝宝大哭大闹后,还可能生病。

趁宝宝不注意溜掉,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妈妈当然知道宝宝看不到自己会哭泣,只是为了避免自己难过、焦虑,就把难题甩给了新的照顾者。

受苦的还有孩子,妈妈突然消失,孩子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会恐慌和不安,妈妈去了哪里?为什么离开呢?即使大人跟他们讲,他们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反而会产生失望情绪。

如果没有锻炼宝宝坦然面对妈妈离开的能力,宝宝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一些安全感建立得并不好的宝宝,妈妈离开后,一整天都快乐不起来,甚至哭闹严重,无法接纳他人的抚慰,其身体、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妈妈顺利离开的几个方法

现实中,全职妈妈很少,大部分年轻女性生完宝宝后要出去工作,发展事业。如何才能和宝宝顺利地分离呢?1.不要一个人带宝宝

一个人带大的宝宝较“独”,妈妈快上班前,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和后来的照顾者多待在一起,以便建立感情,与照顾者的关系更加亲密。2.选择一个好的照顾者

新的照顾者要选择带过宝宝、有经验的人,有责任心、爱心是个特别关键的条件。

曾经听到这么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要去上班,老公的表妹来照顾宝宝,这个表妹二十几岁,贪玩儿,爱看电视。哥哥、嫂子上班走了后,她就把电视打开,看到兴头上,忘了给宝宝喂奶,饿得宝宝哇哇大哭!

妈妈需要离开,谁来接替妈妈照顾宝宝,一定要找好合适人选。3.铺垫不要做太久

有的妈妈做事磨蹭,出发前,干这个干那个,折腾一两个小时也不离开。孩子沉浸在妈妈营造的紧张气氛中,备感焦虑。

该准备的东西提前准备好,要出发了,果断地和宝宝道别,弱化了分别事件,反倒不会引起宝宝过多的注意。妈妈离开后,宝宝心理波动相对较小。4.大大方方地离开

在宝宝和新的照顾者熟悉起来后,妈妈郑重地抱起宝宝,告诉他,妈妈要去工作,宝宝要听奶奶的话,奶奶也很爱宝宝,会把宝宝照顾得很好,妈妈下班了就赶紧回来。

妈妈亲亲宝宝,让宝宝亲亲妈妈,果断地跟宝宝说再见。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回来。妈妈抱着宝宝,说,妈妈现在下班了,可以跟宝宝在一起了。

有一位妈妈采用了“问题解决策略”,很轻松地就战胜了分离焦虑。这位妈妈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场面也很“惨烈”,宝宝伸着胳膊让妈妈抱,很快哭得稀里哗啦,妈妈虽然很心酸,但始终保持微笑,对宝宝说:“妈妈去上班,下午5点就回来!”她亲了亲宝宝,忍着眼泪就走了。几次之后,这个过程用的时间变短了,宝宝也不哭了。妈妈收拾妥当后,就跟宝宝告别,宝宝似乎很期待这一幕,和妈妈亲亲后,还摇着小手跟妈妈告别,后来,宝宝还会主动说:“妈妈开车慢点儿!下班早点儿回来!”

这样一个大大方方的分别仪式,会让宝宝逐渐明白,妈妈去工作了,还会回来。妈妈说话算话!起初,宝宝会哭,慢慢地,他就从情绪上接受了妈妈有一段时间不在的事实,而不会有“我被妈妈抛弃了”的惊惧,哭闹也会越来越少。关注,你给了宝宝多少

平平出生以后,妈妈就患了产后抑郁症,精神很差,对宝宝很淡漠。刚开始,宝宝得不到充分关注会哭泣,眼睛会追随妈妈的背影,妈妈没有回应,宝宝就只是躺着。后来,宝宝对外界刺激反应很慢,很少微笑,喜欢默默地躺在奶奶怀里。被关注的宝宝能够顺利成长

宝宝需要父母的关注,关注越多,宝宝成长得越好。如果父母忽略了宝宝的存在,他们会做出一些离谱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耀耀特别想让妈妈陪他玩小汽车,可是,妈妈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敲打打,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尖叫,妈妈不理会;他故意光脚从沙发上跳下来,妈妈还是不理会;他趴在地上,悄悄地爬到电脑桌底下,按下了插板上的按钮,瞬间,电脑黑屏了!

这个时候,妈妈不要恼火,应该自我反省,是不是对宝宝不够关注?多久没和宝宝一起玩儿了?多久没对宝宝增长的新本领赞赏过了……

孩子长期以来得到高质量的关怀、鼓励及指导,会对外部刺激表现出更强的注意力,对自己能够做的事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当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时会非常兴奋。从小受到充分关注的孩子,更能成长为成功的、适应力强的人。如果孩子长期缺乏这些基本的要素,将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王伯是一位将近50岁的男人,身体健壮,也很有能力,人生却不怎么成功。日常生活,还需要七十多岁的妈妈接济才不会捉襟见肘。虽然王伯收入不高,却喜欢与朋友喝酒,大部分时间是他请客。早年,王伯的妈妈来到城市,把他放在了姥姥家,童年缺少专注与鼓励是王伯缺少自信、喜欢讨好别人的重要因素。

父母总是为孩子考虑周到,孩子有什么反应都会积极响应,给予鼓励,这样的孩子发展情况会更好。3岁前,如何关注宝宝

关注孩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了解得越多,越能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个性,并为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1.真正重视:关注就是教育

当宝宝做出某些行为,即使呢喃了几句,你回应几声,也是很好的教育。宝宝的自我感觉正在发展,父母的关注有助于他们建构积极的自我能力和价值评价。关注孩子就是给孩子积极的教育,肯定他的成长。2.关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对于一两岁的宝宝来讲,不会因为父母的过分关注而变得骄横霸道、任性无礼。尽可能地关注宝宝生活的点点滴滴,宝宝拿不起重物,伸出大手帮助宝宝提起来;宝宝想让妈妈陪着睡,就牺牲一些时间,躺到宝宝身边,等宝宝入睡后再去做其他的事;宝宝喊妈妈出去玩儿,妈妈应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宝宝一起出去;宝宝自己穿上了小袜子,妈妈应鼓励几句……

时不时地对宝宝的行为给予回应,宝宝感到自己被关注,内心会无比满足。3.赞美宝宝的好行为

当宝宝做了一个好行为,父母给予赞美,就强化了宝宝这样的行为。

什么是好行为?就是利于宝宝身心发育的行为。对于小宝宝来讲,拿笔涂鸦,把盒子里的棉签倒出来再一根一根捡起来,聚精会神地玩沙土,很安静地吃完一餐饭,都是好行为。

宝宝懂得了好行为会获得赞美,就会不断做出好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一个经常做好事的孩子,其情绪、思维、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往往都有较好的表现。宝宝大喊:就不、我能行

宝宝坐在爬行垫上玩积木,垒起来,推倒了,再垒起来,尖叫着,又推倒了,小嘴噘着,看起来很不开心,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妈妈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弄明白了,原来有一块积木用错了,不能再往高处垒,儿子才推倒了积木。

妈妈说:“你这块积木不能用方的,用长条的就能垒高一些了!来,我帮你!”儿子哇地哭了:“不玩儿了!谁要你帮!我自己行!”儿子站起来,积木弄得到处都是。宝宝的独立宣言:我能行

在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己的意志,喜欢用说“不”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不”这个声音让他们感到快乐、陶醉。有时,不管和谁在一起,也不管对方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孩子都会用“不”来回答。

为什么孩子热衷于说“不”呢?这跟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随着宝宝能走会跑,能做一些事情后,心中有个声音在呐喊:我长大了!他们强烈地要求独立,构建自己能够主宰的疆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面对妈妈的安排,他们大声拒绝。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之前,孩子基本上没有自我意识,他们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混为一体。随着孩子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大概在1岁半以后,他们能够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知,他们学会了用“我”“我的”“你”“他”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区分自己和他人。

孩子要求按自己的方式行动,不愿意让别人来干涉他们的事情。当孩子的主观意志受到阻碍后,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执拗、任性。

家长一定要明白,不是孩子的性格执拗、任性,而是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向外界宣告:我独立了!满足孩子的独立需要,给他们做事的机会,他们就很少会执拗、任性了。尊重宝宝的独立需要,他们才不逆反

宝宝遵循内在秩序发展,他们渴望独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他们一个尽情挥洒自我的环境,只有让他们感受独立,他们才会好好成长,不会逆反。1.转换思维视角,易于接纳

妈妈认为宝宝做不好,需要我指点,当孩子想自己做事的时候,妈妈会觉得宝宝不听话,认为宝宝很逆反。

换个角度思考,宝宝长大了,能做一些事情了,他们想自己做。这是宝宝的权利,妈妈要配合,要放手,给宝宝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2.不限制宝宝的行为

1岁左右,宝宝开始拿起自己的衣服往身上披,动作有些不熟练;到了2岁左右,他们就要抢过妈妈手里的袜子、裤子,打算试着自己穿。虽然有时会把袜子底穿在上面,歪歪扭扭,两条腿伸进了一个裤腿里,但不管多么赶时间,妈妈最好都不要代劳,而是教给宝宝正确的穿衣、穿袜的方法。

看着妈妈擦地,宝宝也要干,拿起擦嘴的小手绢就擦,这时,妈妈可以给宝宝找一块抹布,递给他,换下小手绢,夸奖几句:“宝宝真懂事,能帮妈妈擦地了!”你会看到宝宝满脸的笑意,干起来更起劲儿了。3.尽可能不介入宝宝的事情

宝宝玩耍的时候,不想被别人打扰。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危险,不会出现伤害,即使宝宝遇到了困难,也要等宝宝寻求帮助的时候,妈妈再出手帮助。4.提前让宝宝选择

大冬天,宝宝渴了,要喝饮料,而且要去冰箱拿。这个时候,你可以问宝宝:“妈妈有刚煮好的水果饮料,里面有梨、山楂,还有你最喜欢吃的苹果,你要喝哪种?”一般情况下,宝宝禁不住美食的诱惑,还可以自己选择,往往会接受妈妈的建议。小小人,有自尊

一天,一群孩子在妈妈们的陪伴下一起玩儿。大家玩儿得正高兴,突然一个女孩不小心摔倒了,她的妈妈见状没有安慰她,反而责怪她不小心,动作笨。这个小女孩见大家都围过来看她,哭了起来。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自尊心与生俱来,伴随生命开始的第一声啼哭,便有了对生的维护和发展。生的本能指挥着小宝宝进行自我保护,让自我变得更加强大。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恰当的行为,成为一个拥有高尚人格的人。

当孩子觉得自己很棒,有能力,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就拥有了独立型自尊;进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的,确信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有了至高无上的无条件自尊。

一个人看低自己,就会自卑;看高自己,就会自大。自卑有时会表现为自轻,但更多的时候却表现为自大,这是因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表现不够好而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所以才会需要不断地通过与他人比较以及压倒他人来衡量、确信自己的价值。

认为自己不够好,感觉不到充分的自我价值,就会自卑,对自己的能力有过度膨胀的看法,例如优越感、自恋,或以自我为中心,就会自负。

真正的自尊并不意味着完美或第一名,它是指用一种积极和真实的态度看待自己。真正自尊、自信的孩子不会强求世界围绕他们而转,即使自己只是浩瀚银河中的一颗小星星,仍然在意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人能够从小时候的依赖型自尊发展到独立型自尊,最后形成无条件自尊。

无条件自尊是自尊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遵从内心,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也不在乎眼下的好坏,会为实现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发展、强化宝宝的自尊心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呵护并发展宝宝的自尊心至关重要。1.3岁前,给宝宝无条件的爱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无条件的爱。3岁前,好好爱宝宝,满足他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不向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指望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开心地生活,对这个世界就会有一种信任感,那是一种可以深刻体验的内心稳定的幸福感,是自尊的基础和核心。

当孩子做错事情后,父母不发脾气,不吼叫,不打骂,陪在孩子左右,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引导他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样,宝宝才会视错误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会因此看低自己。2.让宝宝自由探索

发展自尊需要亲身体验。宝宝稍大一些后,我们会发现,即使妈妈陪在宝宝身边,满足他的一切需要,如果不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不带他出去玩儿,宝宝的身体发育就会变慢,精神也不够愉悦。

宝宝能自由活动后,就顽皮起来了。什么都要摸,什么都要拿,还放在嘴里尝一尝,到处走,到处看,靠着各种活动促进身体成长、大脑发育、心理发展。满足宝宝的好奇心,让他自由探索,调动起身体的各个器官,去认识、去发现、去探索。

很多家长不忍看着宝宝跌倒、受伤,没关系,一些小伤、小挫折,正是锻炼宝宝心理能力的好机会。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亚伦·库珀说:“当我们以守护自尊之名将孩子严密保护,其实孩子是在受害。要让孩子明白人生应当如此:我们不可能总是赢,也没必要事事都做得最好。”

不管做什么、玩什么,这个过程就是成长。3.赏识和鼓励,强化自尊

3岁以内的宝宝不但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对世界的认识也要靠父母来引导。父母赞赏,他便认为好;父母厌恶,他就觉得糟糕。对于宝宝的行为,妈妈要多赞赏、少贬损,宝宝才不会看低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实验,实验者把狗关在笼子里,装上了蜂鸣器,只要蜂鸣器一响,关在笼子里的狗就会被电击中。多次这样的实验后,狗变聪明了,只要蜂鸣器一响,狗就赶紧趴下。实验人员改变了实验过程,他们在对狗进行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可是,等蜂鸣器一响,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后来,人们把这种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的现象叫作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个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宝宝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一定不要斥责、贬低他,宝宝有了新的认识,增长了新的本领,改掉了某个坏毛病,妈妈要表示肯定,宝宝开心了,做事会更有积极性。宝宝看到自身的优点后,就会认可自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自信。Chapter 02栽种积极情绪的根:自主、独立、自信一个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体验中的孩子,自尊水平不高,容易自卑,探索欲望低,缺少积极主动性。如何让宝宝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不悲观,不怯懦,这是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要着力做的事情。支持宝宝自主、独立、自信,栽种积极情绪的根,以后的教育就相对轻松了。积极情绪缔造美好人生

耀耀是一名优秀的小学生,颜值高,成绩好,会画画,擅长运动,有男子汉气概,还很阳光!

有人问耀耀的妈妈:“你怎么养育了这么一个好孩子?”妈妈说:“在他小的时候,我就揣摩他的心思,满足他的心愿,不嫌烦,不嫌乱,只要他感到幸福、快乐,我就支持!”

妈妈还说:“耀耀小的时候吃饭抢勺子,我就多买几个,我一个、他一个,饭也吃了,他也玩儿了,就是餐桌乱,多收拾一会儿不就好了吗……”幸福等积极体验让宝宝快乐成长

3岁前,如果宝宝没有获得好的照料,生活不随心意,或者违背了宝宝心智发展的需要,宝宝会悲伤、痛苦、愤怒、恐惧、焦虑。一个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体验中的孩子,自尊水平不高,容易自卑,探索欲望低,缺少积极主动性。

幸福、爱慕、快乐、希望、同情、自豪、感激等积极情绪,能令生活获得充实的情感,如乐观、友爱、满足、拼搏、进取、勇敢、自信、独立等。

当人们感到幸福时,他们会做什么?他们会表现得更乐观,更有勇气与其他人交往,会更多地进行尝试,也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威胁。

心理学上有个关于“杜乡微笑”的研究。“杜乡微笑”:脸颊鼓起、眼角出现皱纹、嘴巴微翘等面部要素,通常传达的是“真正的”积极情绪。在个人照中展示出较强的“杜乡微笑”的女性,她们的婚姻生活更幸福,离婚的可能性更小。在几十年后,她们对自己的竞争性和社会交往活跃性的评价比那些笑得比较“礼貌”或者根本没有笑容的女性更高。

通常情况下,幸福、快乐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成功。3岁前,宝宝的积极体验来自安全感和自主性

3岁前的宝宝,生活、情感上对妈妈的依赖性都很强,要想让宝宝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妈妈的引导很关键。1.懂得情绪周期,在宝宝情绪低潮时多陪伴他

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到了某个时段,可能会莫名地不安和愤怒起来,甚至大声哭闹。

宝宝闹情绪,有时我们找不到原因。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默默地抱着宝宝,脸贴脸,妈妈的体温、气味、温暖的话语有助于平复宝宝的情绪。

宝宝渴了、饿了、困了比较容易察觉,出现这些情况时,妈妈应放下自己的事情,满足宝宝的需要,以便尽快消除宝宝的消极情绪。

摸清宝宝的情绪周期,在宝宝情绪低潮时多陪伴他,享受美食、出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宝宝情绪高潮时,他能自己玩儿得很好,妈妈则可以放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家务。2.建立安全感,尊重自主性

静下心来想一想,宝宝有时发脾气、不开心,可能是大人招惹的。当宝宝玩耍时,我们抱起他来就走;他要自己操作,我们担心弄坏弄乱,坚决不让。一般来说,宝宝的所有行为都与成长有关,成长具有不可遏制的力量,当宝宝的行为、意愿被阻止或者改变时,宝宝当然不快乐,当然会发脾气。

妈妈要懂得3岁前宝宝的心理特点,这个阶段是宝宝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同时处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阶段,我们除了要给宝宝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要支持他“要自己来做”的愿望。

弗洛伊德曾说:“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一生充满自信。”3岁前,妈妈无条件地爱宝宝,宝宝获得了安全感,拥有做事的自主性,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友爱、自己的能力,充满信任感和自信心,不会自卑和怯懦。妈妈禁语:你不行

妈妈扶着姣姣走路,姣姣站不稳,身体左摇右晃,掌握不了重心,几次要摔倒的样子,都被妈妈扶住了。有人说,你撒手吧,她能站住。摔几次,就掌握住平衡了。妈妈不忍心女儿摔倒,总是一次次地扶住女儿。

姣姣坐在沙发上,突然被地板上的黑色的东西吸引住了。她慢慢地趴下,伸手够那个新奇的东西,眼看着要够到的时候,妈妈进来了,连忙捡起地上的东西,递给了女儿:“你不行,够不到啊!”自信心从哪里来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无条件、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让他感受到了满足。躺在妈妈怀里,被妈妈拥抱着,心底充满了爱的力量。

宝宝喜欢看妈妈的脸,这张脸让他感到安全,还有妈妈的气味、说话和走路的声音,都能消除他的孤单和恐惧。

宝宝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自己是个主观能动体,把自己的需要传递出去就会得到满足,这就是最初的自信。这份自信是宝宝将来成为有贡献的人的最初的基础。有了这份自信,他会更积极主动地与这个世界接触,什么都要摸一摸、看一看,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记在心里,积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发展自己的能力。

不管宝宝怎么捣乱,妈妈都不会责骂,还陪宝宝一起玩儿。和宝宝一起玩游戏、拆开电子产品,制造一个能走路的风车。这样的待遇让宝宝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进而获得很强的成就感。

享受着妈妈的关爱和无限的自由,宝宝的身体机能迅速发展,开始萌发独立感和价值感,当然会更加自信。给宝宝自由,肯定宝宝的行为

宝宝带着生命的热情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旦感到生疏和渺小,就可能会对生活充满恐惧。多给宝宝打气,鼓励他的行为,你会看到一个小小人自信而快乐地成长。1.肯定宝宝的好行为

宝宝渴望父母的肯定,那是最有力量的鼓励。当宝宝搬动了家里的椅子、送给了邻居小哥哥一块巧克力、能够和小朋友换着坐玩具车的时候,妈妈要对宝宝给予肯定,宝宝心中会产生自豪感,以后还会这么做。

什么是好行为呢?对自身成长有利、积极的行为都是好行为。如何肯定呢?当宝宝做出好行为时,妈妈及时对宝宝说:“宝宝真有办法,做得不错!”“哦,很有爱心啊!”“砸手了,都没有哭泣,很勇敢!”2.不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等于囚禁,失去自由的宝宝心智发展受限,难以成就有高度的人生。

宝宝做什么,受生命发展内在秩序的驱使,做,是为了成长,获取生存经验。父母过度保护,宝宝缺少必要的生命历练,身心智能发育都会受到限制,能力低,缺少自信,难以自主。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有一点儿皮外伤,就大呼小叫,心疼落泪,这么做,会带给宝宝心理压力,挫伤其勇气,让他变得缩手缩脚。坚持找到那件玩具:妈妈不阻止

宝宝玩儿着玩儿着就翻箱倒柜起来,沙发角、小柜子里、玩具筐,翻了几遍都翻不到,情绪有点儿急躁!妈妈问:“你找什么呢?”“蓝色的跳跳球!”“红色的不能跳了吗?”“我就想玩蓝色的!”妈妈不说话了,女儿还在找,几分钟后,她开始玩写字板了!尊重宝宝的思维特点—固执

在亲子关系中,0~3岁是重要的服从期,宝宝的能力相对较低,只有求助于人才能吃喝,当然就得服从别人了。妈妈充当了宝宝的“权威人”角色,多数时候,宝宝比较听妈妈的话。有一天,宝宝开始变得不听话了,他要坚持自己的做法。

这是因为宝宝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以一个“独立人”的姿态出现在家庭生活中。这时候,他的角色是家庭成员,而不是“被照顾对象”。这个阶段,父母采用协商的方式更有利于搞好亲子关系。

受思维水平的限制,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宝宝,一边干一边思考,不能事先预测行为的结果,直觉行动思维实际是“手和眼的思维”。思维既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也离不开自身的实际动作,如果离开感知的客体,脱离实际的行动,思维就会随之终止或者转移。

宝宝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行为要绕弯、出错,甚至是做无用功,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劝,试图改变。就像找玩具这件事,找的过程也是玩儿,也是发现,只要在安全范围内,父母就没必要阻止宝宝。顺应,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顺应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保护孩子的选择,不强迫性地用命令去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选择。1.支持合理的要求或行动

举个例子,妈妈带宝宝在公园里玩儿,艳丽的玫瑰争奇斗艳,很吸引人。宝宝拉着妈妈要去看,当然可以!看花可以丰富宝宝的认识,陶冶性情。

宝宝提出一个要求,可能会耽误大人的事情,但为了满足宝宝的合理需要,提高宝宝的自主性,父母有时需要做出一些牺牲。2.不向无理要求妥协

顺应不是妥协。妥协是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父母一味向孩子妥协等于自毁权威,导致孩子目中无人,甚至胡作非为。

还是看花那个故事。满足宝宝看花的需要后,宝宝想要摘一朵花,带回家,在公园里当然不能这么做。妈妈应告诉宝宝,这些花是用来美化环境,供大家欣赏的,私自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一定要杜绝。

有的宝宝不听话,会哭闹,此时,试着抱起宝宝离开,或者去花店买一束花。宝宝心情好起来后,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妈妈绝不会满足。3.不纵容孩子

顺应也不是纵容。孩子做事没轻没重,放任、不加约束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

还是那个例子,宝宝看到美丽的花朵,伸手就摘。如果父母无视、不加阻止,宝宝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莽撞,就不会懂得爱惜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有的妈妈觉得放宽宝宝的自由度,多给宝宝提供一些做主的机会,可以增强其独立性。恰恰相反,在放纵式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时常失控,孩子散漫自由,很难融于社会,独立性较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