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1:44:55

点击下载

作者:金圣荣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试读:

前言

作为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心理学细分科目,微表情心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持续升温的心理学热潮推动了微表情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有关微表情的影视剧,比如电视剧《读心神探》和电视栏目《非常了得》的热播,也推动了微表情心理学的普及。

事实上,人们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应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如在系列电影“007”及“福尔摩斯”里,主人公往往是通过对他人微表情的细致观察,才化险为夷或使得很多看似离奇的案子最终得到巧妙破解的。这些都彰显出了“微表情”的巨大魅力。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微表情不仅将研究的方向更为细化,而且还使人们在观察的时候更为具象化、实用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如何通过一定的训练或学习,让自己在人际交往或是职场中快速了解对方的心理,已经成为追求办事效率的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只要是与人打交道,微表情就会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它那独有而神奇的作用。

究竟什么是微表情呢?心理学家认为,微表情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意图的流露,是人们通过各种细微的表情变化来传达自己内心变化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人在潜意识或无意识之中所作出的内心反应。虽然有时候人们会试图掩盖它,但科学研究发现,这种微表情是根本无法掩盖的,它至少能够在人的身体上停留1/25秒的时间,这就为微表情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提到微表情,人们总会想到一个人的面部及五官。例如众所周知的眉来眼去、挤眉弄眼、怒目圆睁等,这些词反映了人的眼神和鼻子的细微变化,能够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变化与活动。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他人面部表情做到准确解读,那么就可以明白对方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当中。

其实,微表情不仅仅是指人们的面部微表情,还包含着人们的肢体微表情和行为微表情,比如,一个人突然抖了抖双腿,此时,如果他不是身体上出现了某种突发的疾病,那么就说明他内心的情绪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令他十分意外之事,从而刺激到了他。同理,当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变得滔滔不绝的时候,那么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从而导致他出现了的这种变化。

此外,一个人的习惯性动作,比如人们的“洁癖”或是下意识地咬一下自己的手指,甚至是喝茶时的某种习惯性动作等,所有这些看似漫不经心或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举动,实际上都是微表情,都是一个人情绪的真实反映。

因此,微表情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高兴、轻蔑、惊讶、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七种情绪的特征,由此也可以看出,观察微表情其实就是在把脉一个人情绪变化的过程。

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对微表情心理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去,以此提升人际沟通效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得到了刘霞、李营、陈伟伟、杨玉兰、尹亚东、田丽萍、孔德鹏、李姣、刘文婷、陈龙、郭煜荣、佟雪、王伟、王会琢、滕芳等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Part 01 不会驾驭自己的表情,何以征服世界

在微表情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驾驭自己的表情,才有可能去征服整个世界。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表情,那他就无法做到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就无法在与人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一个人只有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心如止水的状态,才能恰如其分地控制好自己的表情,才能在人际交往或是职场往来中用自己的表情变化去征服对方,从而达到目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很好地驾驭自己的表情,那么他就必须先做到了解和认识这些表情在现实中所代表的不同的意义,以及这些不同的表情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微表情心理学的有效把握和运用。

1.快速眨眼透露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微妙心理

据研究发现,眨眼的频率是由人体内的“眨眼中心”来决定的,眨眼频率的变化不仅是生理需要,同时也是心理状态的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隔2~10秒眨眼一次,如果超出这个频率,出现快速眨眼的状况,在排除疾病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心理一定是受到了某些方面的强烈刺激。

20世纪20年代,苏格兰爱丁堡的两位学者在研究眨眼频率与心境的关系时发现,人在焦虑或精神压抑时,眨眼频率会显著增加。另外他们还发现,人在精神不振或疲倦时,眨眼的次数也会增加。由此可见,快速眨眼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表现。

一个人从平静的情绪状态进入到焦虑或者压抑的情绪状态时,身体上会出现很多变化,例如紧咬嘴唇、紧握拳头、紧锁双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人们会刻意地回避和控制这些表情,因此他们的消极情绪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无论他们如何掩饰,快速眨动的眼睛却不会骗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出现消极情绪,最先触动的就是他的“眨眼中心”,在人的大脑还没能下达对眼睛的控制指令时,眼睛已经在眨动了。

在精神不振或疲倦时快速地眨动眼睛,往往是因为人们想让自己继续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快速眨动眼睛的时候,人们的大脑也因为眼睛的运动而变得更加清醒,以便能够继续从事正在进行的工作。

因此,在社交场合中,只要仔细观察和捕捉一个人眼睛眨动的细节,并对其加以分析,就能够迅速地掌握这个人的情绪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爱德拉在给他的学生讲授有关礼仪方面的课程时,曾经讲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的邻居贝琳达要参加一场重要商业聚会,于是向他请教有关礼仪方面的注意事项。一开始贝琳达还耐心地听着,可是渐渐地她有些焦虑起来,并快速地眨动着眼睛。爱德拉知道她不想再听了,只是出于礼貌没有打断他,以免打击自己的热情。于是,爱德拉停了下来。此时,贝琳达借机说太难了,这些知识与她的生活相差太远。因此,爱德拉放弃了原本想告诉她的一些事情。在这个例子中,贝琳达的快速眨眼使她失去了一次提高自身素质的绝好机会。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种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常常成为影响人们作出决定的关键因素。如古希腊著名的辩论家苏格拉底,在每一次辩论中,他都会以平静的眼神面对他的听众,这种平静中包含的是高度的自信。由此可以确定,此时苏格拉底眼睛眨动的频率应该是在每分钟6~30次的正常状态下,正是这种平静的眼神在心理上给了听众可靠的感觉,才使得他的辩论常常以胜利而告终。

小到一场小小的辩论,大到国家总统竞选,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那个将眼睛眨动的频率保持在正常水平的人,一定能战胜那个频繁眨动眼睛的人。在这方面,克林顿和他的竞选对手戈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克林顿和戈尔竞选总统时,克林顿将眨眼次数控制在平均每分钟八次,看起来轻松自如、充满自信,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而戈尔眨眼的次数则每分钟高达50次,看起来局促不安、异常焦虑,无法带给人们信任感。

由此可见,在观察一个人的面部微表情时,只要仔细观察别人眼睛眨动的频率,就能发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提供帮助。同样,自己想给对方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情绪信息,那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眼睛的状态,将其保持在与自己想表达的情绪相一致的状态下,这样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2.“脸红”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面部是人体中最容易被他人关注的部位,也是人类通过身体语言传递信息最重要的部位。脸色作为人类面部表情的一部分,它的变化通常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情绪的变化。心理学家认为,要想知道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就要学会观察对方的面部微表情,尤其是观察对方脸色的变化。因为一个人的脸色是最不易隐藏的,而且这种变化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

脸红是人类表达情绪最常见的一种表情。心理学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脸红往往表示一个人产生了害羞、尴尬、愤怒或者兴奋的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对方脸色的变化来推断其内心活动。科学研究表明,脸红受大脑神经控制,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都集中在大脑中。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令自己害羞、激动、愤怒的事情时,眼睛和耳朵就会将这些信息传给大脑皮层,大脑受到刺激就会马上作出相应的反应,分泌出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会导致身体的血液更多地集中到面部,所以人们的脸会变得通红。

此外,不同情绪所产生的脸红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心理学家认为,在分析对方脸色、寻找脸红的根源时,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而定。比如,当人们初次见面或者处于不熟悉的环境时,由于对环境陌生或者是因为参加的活动比较重要,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焦虑或者激动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使人心跳加速,面部血液集中,毛细血管扩张,具体表现为脸红。

当人们遭遇尴尬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脸红。当人们遇到意料之外并令人感到尴尬的事时,脸红是一种条件反射。人们紧张所导致的脸红,通常还伴随着其他表情变化,比如脸上冒汗等。人因为害羞而脸红的时候,往往是双颊微红;愤怒时,通常是满脸通红,脸色较深,同时还伴随咬牙切齿的动作。

现实中,很多人在说谎时也会脸红。这时候人们之所以脸红,往往是因为心中的道德底线在发挥作用。人在说谎的时候,心理上就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内心的道德底线警告自己不能作出欺骗的行为、要真诚处事等。当说谎人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时,就会不自觉地脸红。脸红会让说谎者因为紧张而难以继续说谎,或能够继续说谎也难掩心中的紧张,情绪上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会被人识破。所以说,脸红作为一种身体语言,表达了人们在所犯错时所产生的羞愧心理。

因说谎而脸红的反应可以抑制人们踏过自己的心理防线,对维护社会规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人们能够通过脸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发现他人脸红也可以掌握对方的心理,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通常,孩子在犯错后不敢承认时,往往就会脸红,这很好判断。而成人说谎时就不容易脸红了,他们为了伪装得更真实甚至可以做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作出一副真诚的样子来骗取他人的信任。

另外,面部除了变红,还会因为不同的情绪而变成其他颜色。比如,人在情绪低落、郁闷的时候常常会面色灰白;在对别人感到不满而即将发怒时,脸色就会发青;在人们极度气愤时,人的脸色就会在红色、青色之间不停变换,甚至还会变得苍白,让人毛骨悚然。当人们企图隐藏见不得人的事情或者是受到过度惊吓时,脸色大多会变得苍白。因此,通过一个人的脸色变化可以很有效地来判断对方的情绪变化。

3.不同的眼神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对家长说谎时,家长会说“你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遍”,而孩子往往会把眼睛转向脚尖,表现出一副紧张的样子。其实不只是孩子有这种表现,在成人身上,也会发现类似的行为,不过成人往往会做很多掩饰工作。比如,高明的说谎者会直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谎,但其身上和面部的其他微反应和微表情还是会出卖他们的内心。通常,普通人在说谎时,很少能做到直视别人的眼睛,当然,也可能因为他们的性格内向、信心不足,所以不敢直视对方。

在交流活动中,如果对方对他人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对他所说的内容并不关心,那么他们的眼神就会随意地移开。虽然对交谈方提出的问题他们也会作答,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关心交谈方说的是什么,并且没有真正地把交谈方所说的内容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可能正在神游太虚,甚至有时会忘记回话。当交谈方喊了对方多遍时,他们会恍然说:“啊?噢!”足够聪明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时,想必会尽快结束谈话或换个话题。而在日常生活中,下属被领导训话时,转移视线并不是酝酿谎言的表现,而是正常的社交心理,因为领导者的身份,总会给下属一种心理压迫感。所以下属通常在受训时,会下意识地转移视线以缓解这种不适感。

值得注意的是,高明的说谎者在接受警察询问时,是会控制住自己眼神的。他们通常会直视警察的审问,甚至还会专注地盯着警察的眼睛看。不过,他们这种可疑的行为,在心理学家看来,还是会现出原形的。因为,当一个人露出专注的眼神时,他们的瞳孔就会放大,并且,因为强制性专注眼睛的关系,会使得眼球干涩,所以他们就会不停地眨眼,而这个致命的信息则会迅速地出卖他们。当然,高明的说谎者(比如特工)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会尽量减少眨眼的次数,观察者如果通过仔细观察,总会在某个方面发现端倪。

此外,即使说谎者做了近乎完美的掩饰,观察者也可以从对方眼球的转动中发现端倪。因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快速运动时,其眼球往往会转动得很快。比如,当人们在回忆或思考某些事情时,眼睛通常会向左上方转动;而当人们在构想一些画面或未来时,其眼睛通常会转向右上方。眼睛转动的方向是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下意识作出的反射动作,除非受到过严格训练,否则是无法假装的。

很多事实都证明,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瞳孔变化,能有效地分辨出对方话语中的真假。此外,心理学家还指出,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而当他用平缓的语气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如果仔细观察,看到他的瞳孔是扩张的,就可以断定他是在说谎。

心理学家认为,眼神的变化虽然是极其细微的表情,却是了解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最快速、最直接的途径。比如,当一个人表示自己非常开心的时候,通常会微笑,这时,他的眼睛是微微眯起的,而眼神是闪亮的。从这一眼神中,人们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心情以及情绪变化。这远远比对方向自己说一句“我现在很高兴”的话语,更加直接和真实。总而言之,通过他的眼神,人们可以发现很多信息。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或交际场合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的眼神,往往是关注着有地位的人,而那些有社会背景的人的眼睛,却很少会关注别人,因此,他们的目光很少放在他人身上。显然,通过这一点,人们就可以判断出对方身份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眼睛所说的话并不比舌头少,并且它是不需要语言就能了解整个世界的简单“语言”。

4.在小小一只耳朵背后隐藏着多少玄机

耳朵在五官中并不十分起眼,甚至人们往往会忽视耳朵的动作和变化。但是“耳朵”里却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耳朵不仅与健康有关,更与人的性格和心理息息相关。FBI特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解读耳朵里的秘密语言,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心理学家告诉人们,看破耳朵背后的玄机后,即便是初次见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耳朵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心理,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

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耳朵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和性格特点。其中,耳朵的上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智商;耳朵的中部可以折射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耳朵最下方的部分则可以映射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的耳朵,你会发现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它的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耳朵可以被看做是人体的缩小版,它反射着人体的各部位,反映了一个人的天赋和性格特点。”沃特·哈特巴赫教授也曾这样形容耳朵。

通过观察和研究,心理学家认为,耳朵的大小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力和思想深度。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耳朵越大,他就越充满激情和活力,他多半精力旺盛,但也很容易脾气暴躁,比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耳朵中等大小的人,多半思想冷静、理性而客观,比如法国影星苏菲·玛索。而小耳朵的人,多半具有很强的观察力,而且适应能力很强,对待事情也比较有耐心。

不仅如此,耳朵的特性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通常,大耳朵的人多半活力四射,行动力和执行力比较强,有个性,有思想。耳朵外形美观的人,内心相对平静、富有想象力、具有坚持不懈的品质和乐于竞争的精神。耳轮在起始处粗壮,而在走向中间的部位时剧烈变细的人多半比较顽固、敏感,情绪不稳定,容易消沉。如果一个人的耳朵外形粗糙、粗笨或过宽、过厚,那么此人往往比较麻木、缺乏感情,思维不受控制,甚至有时还很野蛮,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中等大小的耳朵为正常的耳朵,这类人虽然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热情,但他们感情稳定,不易出现波动,而且做事更加理智,逻辑性思维很强。他们在做事之前往往喜欢深思熟虑、权衡再三。与人交往时,不会无理争辩,而是作出让人信服的言论。总而言之,这类人在为人处世时,相对比较稳重,并且善于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相对大耳朵的人来说,小耳朵的人通常缺乏强烈的野心、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耳朵小的人多半反应迅速,身体灵敏,并且具有极强的专注力和观察能力。而从性情上来说,耳朵较小的人一般较为敏感,比起一般人来,小耳朵的人更容易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悲观的局面。不过,他们行事严谨,很少出现差错,所以往往也会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

耳朵的特性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而耳朵的各种变化则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心理学家认为,在谈话中,很多人习惯作出扯耳朵或者摸耳垂的动作,通常这种动作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表示他们试图打断对方说话。同时,摸耳垂的动作是一种自我触摸、自我安慰的行为。一般来说,当人们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而产生乏味、无聊的情绪甚至对谈话的内容表示反感时,会作出摸耳朵的举动。一方面这是一种想要打断对方的潜意识,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来安抚自己,消除内心的浮躁和不安。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发言者如果愿意接受这种信号,不妨停下来,让他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显示了发言者的绅士风度,更有利于发言者进一步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

然而,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当人紧张或者内心焦虑不安的时候,往往也会作出拉扯耳朵的动作。而这时,这种紧张的用力拉扯耳朵的行为并不是想要打断别人的信号。就像那些烦躁不安的人,鼻尖上会冒汗珠一样,这时拉扯耳朵的行为是一种紧张情绪和心态的反应。的确,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拉扯耳垂是人在焦虑的时候最常见的一个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在对某一件事或者在为某一个决定而感到十分焦虑时,也总会下意识地作出拉扯耳垂等动作。因为人在焦虑和紧张的时候,耳垂、脖子等敏感神经部位会传递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人们才会不由自主地去触碰他们。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提醒人们,人在说谎和表示反对意见时,也喜欢拉摸耳垂。比如,当一个人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询问对方的意见时,对方如果犹豫片刻后说:“还不错。”接着下意识地拉扯了一下耳垂,此时,他多半是在撒谎,他极有可能对这个人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而他做的拉扯耳垂的动作恰恰暴露了他的真实心理。一方面拉扯耳垂是撒谎时下意识的动作,另一方面这也是拒绝继续倾听的一种潜意识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交过程中,读懂了耳朵背后的秘密语言,人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性格,从而减少在社交场合中遭遇的尴尬。通过耳朵的动作和细微变化,人们也可以有效地掌握对方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从而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社交方式,进而在社交活动中占据上风。

5.嘴巴不说话同样可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心里出现某种压力时,他就会下意识地将嘴唇隐藏起来。在心理学家看来,这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因为紧张情绪的出现会让大脑发出指令“不要讲话,赶快将你的嘴唇藏起来”。这其实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行为,如果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那么一个人的嘴唇通常都会是十分圆满的。

人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更为准确的印证。据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表示,在警察因为某件案件而进行取证的过程中,很多接受过警方调查的人大多都会出现将嘴唇拉紧或是隐藏起来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即将或是已经成为警方证人的人,他们在出庭时或是进入更为深层的被调查时,有的人甚至会紧张到完全将自己的嘴唇隐藏起来的状况。而那些有污点的证人,或是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中,如果出现了挤压或缩拢嘴唇的行为时,说明他们内心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而当这种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时,他的情绪和自信心就会在瞬间跌入低谷,而担心和忧虑的压力会随之迅速被放大。这时候他就会出现嘴唇向下用力拉的情况,其嘴唇就会被完全隐藏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当其出现这种紧缩嘴唇或是把自己的嘴唇完全隐藏起来的行为时,只要能够及时把握住对方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并调整和他谈话的方式,那么就会很快知道他的“心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用来衡量一个人面对压力时的心理承受力。按照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教授的指示,工作人员事先将十几个透明的玻璃器皿放在远离犯罪嫌疑人身后的一张桌子上,然后再叫来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当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出现极度紧张,就会将自己的嘴唇深深隐藏起来。一直站在犯罪嫌疑人身后桌旁的警员便会在那位审讯的警员示意下,突然用铁棍将摆在桌上的玻璃器皿一一敲碎。在此次实验中,一共选取了十位具有重大嫌疑的犯罪嫌疑人参与了此次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十个人中,有三个人在实验还未进行完时便当场晕倒,有五个人出现了极度恐慌的神色,另外两个人出现了惊呆的神情。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教授的实验进一步清晰地证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人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出现的任何轻微的心灵震荡,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那十位接受过实验的犯罪嫌疑人,在随后警方进行的讯问中,无一例外地都如实交代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从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教授的这一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一个人表现出挤压、收缩或嘴角向下拉动而将嘴唇完全隐藏起来的时候,说明他的心理此刻正在经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和恐惧。

在研究微表情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嘴部动作不容忽视,那就是突然将嘴唇缩拢或是嘟起嘴来。心理学家汤姆斯认为,一旦与人们谈话的人出现了上述这种行为或表情时,则说明他对这个人所讲话的内容在心理上出现了反对意见或是不完全认可的态度,他这样做正是在思考怎样转换这个人正在侃侃而谈的话题,或是准备就这个人的话题或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才能真正破解其心灵密码,了解到对方的真实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对方相处和交往。

6.观察一个人,从不会说话的下巴开始

心理学家认为,下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比如收起下巴表示隐忍;紧缩下巴表示驯服;耷拉下巴表示困乏;突出下巴表示攻击;下巴指人表示骄横。

在心理学家看来,收缩下巴的人多半胆小怕事,或者经常处于不安和担忧的状态中。通常他们行事小心谨慎,注重眼前的事情而缺乏长远的打算。这类人不善于接纳他人,也不轻易相信他人,因而往往将别人拒之千里之外;用力缩紧下巴,通常表达一种畏惧和驯服的意味;下巴突出的人多半具有攻击性行为,常常将自己的傲慢、清高凌驾于别人之上,自我意识强烈,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前伸下巴则表示自大,下巴向前伸出,多半表示内心潜藏着愤怒;高昂下巴的人心高气傲,过于自信,从来不认为自己会犯错,甚至于即使出现差错,出于爱面子等原因,他们也会强词夺理地为自己进行辩解。这类人往往具有高度的优越感,他们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功,对别人的成绩和荣誉往往不屑一顾。此外,他们通常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他们不容许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不尊重的行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喜欢用高昂的下巴来展现自己桀骜不驯的个性魅力。刑侦人员在多年的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当人们将自己的头部高高昂起,同时让下巴向外突出的时候,往往是在向他人显示自己的强势、无畏、高傲,甚至傲慢的态度和个性。因此,突出的下巴总是给人以威严和侵略性的感觉。

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在观察人们的心理及情绪变化时,不能单独看下巴,而要以下巴为中心,观察整个下颚的动作。人类与生俱来的下颚形态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判断一个人的一般倾向性。比如,下颚尖细的人多半有些神经质;圆下巴的人,通常性情温和,富有仁爱之心,对待工作十分热心;宽下巴的人,性格略显强硬,对待事情通常抱有执着的心态;方下巴的人大多是行动主义者,他们是行动派,富有强烈的进取心,个性常刚毅果断,一旦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情,就会很坚决地一往无前,并且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方下巴的人多半是理想主义者;双下巴的人通常心地宽大,心态平稳。

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下颚的动作,主要有突出和收缩两种。当人们感到十分疲惫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伸长下颚,以消除身体的疲乏;而下颚突出的动作一般具有攻击性。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下颚的突出行为带有侵略性,表明这个人的自我主张意识强烈。因此,突出的程度越大,自我主张的意识就越强烈,当人们极度气愤的时候,经常将下颚伸向前方,以示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并给人一种试图攻击对方的欲望。通常,下巴突出不明显的男性,常常欠缺自我主张。这类人多半个性懦弱,缺乏主见。

著名肢体语言学家乔·纳瓦罗指出,除了下巴本身的动作以外,还有一些用手触及下巴的动作也能够反映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其中包括用手抚摸下巴的行为。抚摸下巴的行为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当人们丧失自信,处于不安、孤独或尴尬的境地时,会通过自我亲密的动作,如接触自己的身体来安慰自己并掩饰内心的真实情感。

在会议或讨论中,如果人们细心观察会发现,当一个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大部分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都会不约而同地作出同一个动作: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或者用手托着下巴,而这恰恰意味着他们正在认真地聆听你的讲话,并且正处于思考当中。伴随这个人的演讲即将结束,当你请求他们对你的演讲提出意见和建议时,他们往往会立刻停止之前的姿势,原来思考的姿势变成用手抚摸下巴。而这时,抚摸下巴的动作则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做决定。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在停止思考的手势之后都会作出抚摸下巴的动作。比如,有些戴眼镜的人在停止思考之后会将眼镜取下来,并作出用嘴巴咬眼镜架的动作,这时,他们多半处于沉思当中;而那些喜欢吸烟的人在考虑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缓缓地吐出烟圈。如果思考的手势与抚摸下巴的动作同时出现,则说明此人正在一边思考你的演讲内容,一边总结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不难发现,还有一些人喜欢用拇指抵着下巴,这类人通常属于思考型的人。他们善于思考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多半性格比较内向。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他们一般不太喜欢说话,不怎么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很难找到能够和别人一起交流的话题。所以,这类人很容易给人一种性格孤僻的感觉,因而也不容易被周围的人所理解。但是,心理学家提醒人们,这类人虽然有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一般来说,他们多半性情随和,很容易接近,只是在社交中不太主动。但实际上,他们也很渴望和别人成为朋友。因此一旦有人主动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内心,就会理解他们,发现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总之,通过下巴的动作变化可以捕捉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提醒那些经常出席社交场合的人,在初次与人交谈时,要通过对方的身体形态来了解对方的性格,尤其要学会观察其下巴,以判断其个性,推断其心理。

7.别让微笑迷惑了你的双眼

微笑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令对手胆怯;微笑是一种财富,它可以让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世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曾经有一段时间门庭冷落,鲜有顾客光临,原因是饭店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笑容。后来,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员工们用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位顾客,最终希尔顿饭店跻身世界知名饭店的行列。希尔顿是这样,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同样是这样,他们有“三米微笑”的工作原则。即在三米之内,他们就开始了与顾客的眼神交流,并微笑着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希尔顿和沃尔玛今日所取得的地位,是与他们的真诚微笑分不开的。

微笑是一种征服别人的武器,它拥有超强的魔力。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但用自己的微笑征服了自己的政治对手,还征服了民众。他的微笑甚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奥氏微笑”。那么,他的微笑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令全世界的人们倾倒呢?答案就是那一道道的皱纹。那些皱纹就像是雕刻家精心雕刻上去的一样,优美而充满力量。它向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微笑,更是时间和岁月的一种磨砺,它代表了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真诚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和满腔的自信。

微笑还是传递给他人的一种安慰、一种喜悦、一种浪漫。但是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真诚的,通过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一些人的微笑中,你只看到他们的嘴唇动了动,眼神中不是没有表情,就是透露着冷漠,而且他们的脸部肌肉僵硬的就像是一块千年不化的冰。

还有一种微笑是这样的:他的嘴角向上翘起来,却给人一种很僵硬和牵强附会的感觉。这就需要仔细揣摩他的眼神,如果他的眼神迷离,这就表明他的微笑是装出来的,是带有欺骗性的,目的就是要骗得你的好感、信任或是同情。对此,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绝不能被他迷惑。

曼彻斯特都市大学心理学系的戴维·霍姆斯博士研究发现,真诚的微笑需要动用脸部尤其是眼睛周围多块肌肉,这有助于加强感染力,同时,微笑也有反馈效应。如果“深度”微笑,多会取得积极反馈;“淡淡”笑意多得不到回应。所谓“深度”微笑就是指的“奥氏微笑”,即脸上布满雕刻般的皱纹,露出洁白的牙齿。“淡淡”微笑,则是指那种除了嘴角动一动,脸上再没有其他什么表情的微笑。婴儿之所以讨人喜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频繁而不染纤尘的、发自内心的笑(社会调查统计显示,婴儿平均每天会笑600次)。

因此,在社交中,只要仔细观察对方的微笑,就能发现他们的真诚度,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不至于被虚假的微笑迷惑了双眼。

8.习惯埋单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理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习惯在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请客埋单,甚至“今天我请客”已然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而且往往表现得很豪爽大方。当然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请客埋单的经济条件,因为只要自己有钱请朋友们吃饭或者是玩,就会很有面子和满足感,不用担心自己不如他人,重要的是能够在朋友面前彰显自己的实力,让人们羡慕和敬仰。因此,这类人的内心多少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我满足感和表现欲望。

罗威尔·汉德是一家汽车保险的推销员,他在这家并不大的公司里绝对称得上是慷慨的人物,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经常请同事们吃饭或者是出去玩。起初,同事们一起出去吃饭或玩时,大家都主张AA,但是每次在埋单的时候罗威尔都会十分热情地付全额,往往还会带一句“伙计们玩得开心,今天我请客”。时间久了,公司的同事们都习惯了罗威尔的这种行为,因此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是由他来埋单。对此,公司的同事们分为了两类人,一类人是贪小便宜的人,认为有人埋单,于是将罗威尔的这种习惯看得很自然和平常,并且很享受这种被人请客的感觉;另一类是内心自卑的人,认为每次都是罗威尔请客,而自己的内心明显感受到了自卑,认为自己不如罗威尔,于是下次再有这样的场合,这种人就会找借口不参与了。其实这两类人的表现就是受到了罗威尔埋单行为的影响。

其实罗威尔在经济上并没有过多的优势,他只不过是想追求一种满足和虚荣感。像罗威尔这种宁愿在平时节俭一些,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的心理,被称为“虚假满足感”。罗威尔每次都埋单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可以说,这类人内心十分空虚,想要借助外在的表现来填满自己内心,让别人产生自卑,突出自己;另一方面却默默忍受艰苦的日子,但是他乐此不疲,因为他对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欲罢不能。

有时候像罗威尔的这种心理状态还来源于被请一方对他的依赖,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特征。而对于那些乐于享受罗威尔请客的一部分人,罗威尔从他们身上也获得了满足感。

其实,每个人最早的依赖关系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习惯向父母撒娇,依赖父母;而这种依赖关系一旦成型,日后在成人的世界中也会很容易出现,尤其是从无意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法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母亲在对孩子的溺爱中除了夹杂着对孩子的真爱之外,还主要是通过这样的行为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而那些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埋单的人与喜欢和接受被请客的人就如同是溺爱孩子的母亲和依赖母亲的组合,可以说在心理上他们是各有所需,最终通过这种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因此,那些像罗威尔一样习惯埋单的人在埋单时大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是他们内心得以满足的表现方式。他们想要从埋单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带给他们心理上的自豪感。有时候明明不需要他请客,或者是人们不想让他请客的时候,他还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来埋单,只是因为他沉浸在这种请客的心理满足中不能自拔。所以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时,要看透他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与之相处。

当然,有些人请客埋单,并不纯粹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的人大多数以男性为主,他们在请客之前往往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计划,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计划来请客。这种习惯请客埋单的人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做事情也很严密和谨慎,但是这种人越是紧密安排,越证明他们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也说明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在突发意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心理素质较差。

由此可见,习惯请客埋单的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一种真实外在的表现形式。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人越是享受那种埋单的感觉,说明他的内心越是存在一种被满足的需求。而对于那些带有目的性请客的人来讲,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分布不均,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惊慌失措,这也是区分对方是否是真心请客的关键。可以说,通过习惯来分析并且抓住对方的内心是一种洞悉人心的有效方式。

8.习惯埋单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理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习惯在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请客埋单,甚至“今天我请客”已然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而且往往表现得很豪爽大方。当然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请客埋单的经济条件,因为只要自己有钱请朋友们吃饭或者是玩,就会很有面子和满足感,不用担心自己不如他人,重要的是能够在朋友面前彰显自己的实力,让人们羡慕和敬仰。因此,这类人的内心多少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我满足感和表现欲望。

罗威尔·汉德是一家汽车保险的推销员,他在这家并不大的公司里绝对称得上是慷慨的人物,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经常请同事们吃饭或者是出去玩。起初,同事们一起出去吃饭或玩时,大家都主张AA,但是每次在埋单的时候罗威尔都会十分热情地付全额,往往还会带一句“伙计们玩得开心,今天我请客”。时间久了,公司的同事们都习惯了罗威尔的这种行为,因此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是由他来埋单。对此,公司的同事们分为了两类人,一类人是贪小便宜的人,认为有人埋单,于是将罗威尔的这种习惯看得很自然和平常,并且很享受这种被人请客的感觉;另一类是内心自卑的人,认为每次都是罗威尔请客,而自己的内心明显感受到了自卑,认为自己不如罗威尔,于是下次再有这样的场合,这种人就会找借口不参与了。其实这两类人的表现就是受到了罗威尔埋单行为的影响。

其实罗威尔在经济上并没有过多的优势,他只不过是想追求一种满足和虚荣感。像罗威尔这种宁愿在平时节俭一些,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的心理,被称为“虚假满足感”。罗威尔每次都埋单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可以说,这类人内心十分空虚,想要借助外在的表现来填满自己内心,让别人产生自卑,突出自己;另一方面却默默忍受艰苦的日子,但是他乐此不疲,因为他对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欲罢不能。

有时候像罗威尔的这种心理状态还来源于被请一方对他的依赖,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特征。而对于那些乐于享受罗威尔请客的一部分人,罗威尔从他们身上也获得了满足感。

其实,每个人最早的依赖关系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习惯向父母撒娇,依赖父母;而这种依赖关系一旦成型,日后在成人的世界中也会很容易出现,尤其是从无意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法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母亲在对孩子的溺爱中除了夹杂着对孩子的真爱之外,还主要是通过这样的行为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而那些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埋单的人与喜欢和接受被请客的人就如同是溺爱孩子的母亲和依赖母亲的组合,可以说在心理上他们是各有所需,最终通过这种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因此,那些像罗威尔一样习惯埋单的人在埋单时大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是他们内心得以满足的表现方式。他们想要从埋单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带给他们心理上的自豪感。有时候明明不需要他请客,或者是人们不想让他请客的时候,他还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来埋单,只是因为他沉浸在这种请客的心理满足中不能自拔。所以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时,要看透他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与之相处。

当然,有些人请客埋单,并不纯粹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的人大多数以男性为主,他们在请客之前往往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计划,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计划来请客。这种习惯请客埋单的人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做事情也很严密和谨慎,但是这种人越是紧密安排,越证明他们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也说明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在突发意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心理素质较差。

由此可见,习惯请客埋单的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一种真实外在的表现形式。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人越是享受那种埋单的感觉,说明他的内心越是存在一种被满足的需求。而对于那些带有目的性请客的人来讲,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分布不均,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惊慌失措,这也是区分对方是否是真心请客的关键。可以说,通过习惯来分析并且抓住对方的内心是一种洞悉人心的有效方式。

9.声调的高低也能泄露“天机”

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沟通必然要发出声音,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尽相同,有人习惯于用高声进行沟通,而有人却习惯用细微的声音进行沟通。或许有人会问:“声调的高低与透视别人心理会有联系呢?”在伦敦大学心理研究学院的教授史蒂夫·马克里看来,声调的高低能够传递出很多信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透视出别人的心理特征。那么事实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吗?

在很早之前,史蒂夫·马克里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大学校园里随机找到300名学生,将他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与他们分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根据这些学生谈话的声调来对其心理进行分析。经过两个小时的观察,史蒂夫·马克里发现了一个规律:说话声调高的学生大多能掌握交谈的主动权,甚至让对方没有机会插上一句话;而声调低的学生一般都是被动地倾听,他们很少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为了进一步读懂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史蒂夫在随后继续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跟踪式研究。研究中发现,那些说话声调低的人大多具有这样的心理特征:冷静、胆怯、不爱出风头等,而那些说话声调高的人则很勇敢、喜欢出风头等。由此史蒂夫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声调的高低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案例能印证这样的结论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件发生在美国加州警察局的案例。

这一天,警察将几名染着红色头发的年轻人带到警局,因为他们怀疑这几名年轻人与加州的一起纵火案有关。当警察讯问他们是否与纵火案有关时,这几个人都摇了摇头,极力否定与此案有关。无奈之下,警察决定对每一个人进行单独问讯以得出结果。在问讯过程中,警察通过回答者的声调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分析。当第一个人回答时,他的声音非常微小,同时眼神飘忽不定。此时,警察意识到这个人一定知道与纵火案有关的细节,同时也分析出这个人胆怯且没有主见。为了验证判断是否正确,警察决定找第二个人进行讯问。当问到第二个人时,这个人说话的声调和前一个人十分相似,声调非常低,以至于回答好几遍才听清。此时警察分析出这两个人声调之所以如此微小,很可能与他们内心的恐惧有关。带着这样的疑问,警察找到第三个人,当向其问起纵火案的问题时,只见这个人用非常高的声调不耐烦地说道:“别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声调大得超乎了在场所有警察的想象。此时,警察从这个人的声调中判断出他是一个争强好胜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人,于是便将在纵火现场拍摄的照片拿到这个人的面前,然后对其说道:“照片里的人是不是你?”“你们一定是搞错了,这根本不是我!如果你们没有证据证明是我,请尽快将我释放,因为我有权提出抗议!”其实通过现场照片的比对,警察早已知道这个人就是纵火案的策划与参与者,但为了让其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过程,警察决定暂时不拆穿他的谎言。当警察拿着照片来到前两个人面前问其照片中的人是谁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声调比此前更低了。经验丰富的警察从两个人的表现中得知他们心里一定有鬼,于是借机问道:“照片中的人是不是你们的头儿?”听完此话后,两个人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回答道:“没错,照片中的人是我们的头儿。”警察得出这样重要的信息后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们事先早已通过这些人语调的高低分析出他们的心理特征,并查明他们就是实施纵火案的犯罪分子。

当警察再次来到那名声调高的犯罪嫌疑人面前时,并没有继续讯问他,而是点燃了一支烟,向其不断地吐烟圈,且来回走动。警靴摩擦地面传出的咚咚声让这个人感到不安,他降低了声调问道:“我的同伴和你们说了什么?”警察从他声调的变化中透视了他极度不安的心理特征,于是便将其同伴出卖他的经过告诉了他。还没等警察说完,只见这个人手捧着脸,低头说道:“既然如此,我愿意交代我的犯罪过程。”就这样,警察通过心理战术的运用让犯罪分子主动交代了犯罪经过。其实警察之所以能准确把握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完全归功于对心理学的研究。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犯罪分子声调的高低中透视出其内在的心理变化。他们坚信,声调的细微变化看似平常,但其中却蕴含了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能有效帮助他们洞悉人心。

10.语速的快慢能展现一个人的心迹

人们之间的交流是思想的沟通,是心理、感情以及态度的真实流露。而说话速度的快慢也往往最能直接反映出说话者心理的真实状态。

丹麦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经表示:“一个人说话速度的快慢是他心理健康最集中的体现。”在他看来,一个心理健康且感情细腻的人在不同场合或不同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说话速度。比如,当一个人面对一桩桩好事时,会加快语速,借机表现出自身的兴奋之情;而在接连遭遇挫折或失败后,这个人就会用一种缓慢的语速来表达内心的压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和语速。有些人天生就是性情缓慢之人,说话不急不躁,就算再着急的事情,他也照样会用其独特的缓慢语速来叙述给别人听;可有些人的脾气非常急躁,说话速度快,让别人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语速慢的人大多比较厚道,老实且性格内向,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木讷的感觉;而说话速度快的人多比较精明,热情外向,偏向于张扬。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说话速度传递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说话速度来判断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比如,一个人平常与人沟通时口若悬河、伶牙俐齿,可当他们面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情时,却变得反应迟钝,甚至吞吞吐吐,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判断这个人一定是隐瞒了什么事情,或者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表现出心虚或底气不足。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德斯曾用恋人之间的案例告诉人们语速快慢背后的心理特征。当一个男子暗恋一个女士时,他可以在其他朋友面前谈笑自如,并保持快速的说话速度。可是一旦面对面和自己喜欢的女士沟通时,他就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要说什么,有时即使有话要说也会含含糊糊,缺乏连贯性。这其实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他喜欢这名女士。

再比如,一个平常说话吞吞吐吐、慢慢悠悠的人,面对别人的无端指责时,如果他采用了较快的说话速度并大声进行反驳,那么这就表明别人对他的话语是无端诽谤的,语速快表明的是他与无端诽谤抗击的决心。但如果这个人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语时,那么别人的指责可能就是事实,他自己也会心虚,并缺乏底气。当一个平时说话语速很快的人,或者说话语速一般的人,突然放慢了速度,就表明他是在强调什么,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辩论赛中,语速可以直接反映出对方的心理特征。当双方在进行辩论时,每名辩手都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用尽可能快的语速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如果辩手能够在说话速度上占据上风,不仅可以有效挫败对方辩手的锐气,还能增加自身的信心。可是,当一些人面对对方强势的语言攻击或者别人的伶牙俐齿时,或选择缄口沉默,或选择含糊其辞,表现出一副口讷语迟的状态,这样一来就会给自身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胆怯心理,对自身失去信心,从而让对方抓住自己的心理弱点。如果陷入此类窘境中,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助长对方的气焰。“语速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态,留意他的语速变化,你就留意到了他的内心变化。”这是林肯曾说过的一句话。在他看来,语速的变化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背后隐藏着非常重要的心理策略,而只有抓住并掌握好语速背后的心理策略,才能彻底地分析透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战术。

奥巴马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遭遇到很多挫折。在竞选辩论会上,奥巴马与一名政府议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你的一些治国思路根本与美国国情不相吻合,国民又怎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你呢?”这名议员咄咄逼人地说道。“美国要发展必须要抛弃陈旧的观念,虽然我出身卑微,但我有决心通过改革给美国带来希望!”奥巴马不甘示弱地说道。

此时,台下已经有人对奥巴马说的话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平息后,奥巴马继续说道:“如果美国不改革又怎么期待出现好的结果呢?就算改革失败,也比那些只说不做的人强!”

奥巴马说完这句话以后,只见这名政府议员涨红了脸,此前伶牙俐齿的他竟然变得结结巴巴。此时奥巴马感觉到已经戳中了对方的心理要害,于是加快了语速对他说道:“那你为何要阻止我进行改革呢?我来告诉你吧,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逃避责任,逃避政府对你的信任,更是逃避民众对你的信任!”还没等奥巴马说完,这名议员便面带愧色的离场了,最终奥巴马用打动人心的演讲博得了民众的支持,从而顺利当选为总统。

可能有人会说,奥巴马是凭借优秀的口才才成功当选总统的,显然这是一个方面,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能够从政府议员的语速变化中摸透他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其心理实施“狂轰滥炸”,让其丧失还手的机会,最终败下阵去。

由此可见,语速的快慢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它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更是读懂人心理最不可忽视的因素。“语速快慢背后包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而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这就是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德斯带给人们的最大启示。

11.语气的变化是一个人内心波动的直接体现

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语言沟通是主要途径,而语气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们在谈话过程中总会在无意间加入自己的语气,而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行为人的情感表达。比如在融洽的谈话过程中,语气的加入可以让谈话气氛更加融洽;而如果是火药味十足的谈话,语气的加入很可能使交谈双方陷入冲突。据此,心理学家表示,语气往往是情绪波动的真实外在体现。行为人如果对语气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有足够了解,不仅可以避免使用不当语气,还可以通过对方语气准确捕捉其心理信息,了解对方所思所想,为自己作出合理的言行寻求依据,以求最终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以下提供几种具体的语气类型分析。(1)肯定的语气。习惯于使用肯定语气进行交流的人是非常自信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都十分笃定。即使有人对他们产生质疑甚至反对,他们也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一定可以赢得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这类人也具有一定的客观分析能力,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都能做到准确到位。因此,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可以潇洒自如、信心满满。而最为难得的是,当这类人面对成功和推崇的时候,他们同样是理性并且客观的,正如他们在面对非议、质疑、反对和失败的时候一样沉稳。(2)吞吐、低缓的语气。总是使用这种语气与人交流的人恐怕在第一印象中已经给人不好的感觉,这类人的性格多数比较软弱,缺乏自信。在这类人看来,外部环境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许是因为种种沉重的负担,也许是因为身边人的优秀,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在这种环境中显露自己,是外部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失败。而实际上,无论是自信还是自卑,首先都是来源于行为人的内心。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根本无所畏惧;而一个内心弱小的人,眼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惧怕的对象,如世俗的眼光、失败的痛苦、既得利益的冒险,甚至是一些对他们来说根本无足轻重的人和事。(3)委婉、细弱的语气。钟情于这种语气的人性格中自恋的成分多一点,即使他们本身丑陋,或者才智平庸,他们自己也绝对不会这么看,也不会这么想。如果作为一名女子,这样的语气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很可能是一种高素质和高修养的体现,尽显她们的柔美和温婉。但是在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为数不少的男性说起话来同样像性格温柔的女性一样,这就说明行为人的价值定位和人生追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类人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关注自己的程度也会大大多于别人和整个外部世界,如果情况严重,这很可能是一个自闭甚至略带神经质的人。(4)暧昧的语气。心理学家提示,暧昧的语气绝不仅限于恋人和亲人之间,很多人的暧昧语气是习惯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无论面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都会不加选择地在交谈过程中加入暧昧语气。暧昧语气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消除隔阂,增进双方的感情,尤其是可以增进陌生交流者之间的信任和好感。但心理学家警示人们,暧昧的语气除了具有谄媚、讨好、没立场、无是非观念等负面影响之外,爱用这类语气的人还不愿承担风险和责任。他们努力营造融洽的交际关系,是因为这样可以将风险和责任平摊给每一个人,而当不良后果产生时,这类人往往是逃得最快的。(5)盛气凌人的语气。盛气凌人的语气中虚张声势的成分会比较多一点,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自信,是一种建立在不自信基础上的抗争。当然,这种气势有时候也会起到一点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行为人的预期目的。而他们在实际中取得的胜利也是需要建立在对全盘的了解和掌控之上,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对自己和对手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对事情的发展规律与规则进行深度透析,然后谋而后动。所以,虚张声势无异于铤而走险、孤注一掷甚至以命相搏,即使最终成功,也属饮鸩止渴的范畴。(6)条件语气。所谓条件语气,就是在交流过程中习惯性的加入如果、假如、假设等条件词语的人。这类人的性格中最明显的特性就是不切实际。他们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将事情想象的几近完美,即使是一个细节甚至是旁枝末节也不会放过,不过可惜,这类人的所有设想都是脱离实际的。他们可以将事情在纸上演化得合乎情理,完全在逻辑之内,但一旦应用于实际,他们的失败就在顷刻之间。此外,这类人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能力也有所欠缺,他们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总将责任归咎于别人或环境等客观因素。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类人从事一些停留在书面上的工作,他们的价值还是可以得到实现的。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如果可以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性语气交流,这对于其良好的性格形成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那些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孩,家长和老师在和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语气技巧的运用就会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不过,因为语气形成对于行为人来讲很难察觉,而且随着情绪改变而变幻无常,行为人要想掌握一定的语气交流技巧,就必须对相关的心理知识有所了解。(7)信任性的语气。在行为人的成长过程中,长辈和领导往往会给出一些目标,如果行为人未能按期完成,则会伴随着一定的责备甚至惩罚。殊不知,这种促进成长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对于那些自我约束力强的人来讲,这种方式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很明显,目标引导方式可以使行为人的成长速度加快,但与此同时,也会为行为人带来压力,一旦目标任务未能完成,行为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而这种成长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对于行为人来讲,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在行为人的成长过程中,指导者应该为行为人留出一定的自主成长空间,并对其发展给出一些指引。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行为人抱有信任感,比如当行为人遭遇一些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指导者可以说:“没关系,我相信你的失败只是因为一时大意或者客观原因,只要你能够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就是值得表扬的。”如此一来,行为者更多的经历便放在了总结经验教训上,而且还会用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去迎接下一次挑战。(8)尊重性的语气。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然而,很多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你就是不听话?”通常情况下,问出这个问题的家长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错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家长真的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我们在2~3岁的时候,自主意识开始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逐渐产生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这是一个必然过程,像生老病死一样,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然而,这种意识越是受到打击和压制,其滋长的速度就会越强烈。在16~19岁时,这种自我意识会全面爆发,于是,行为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阶段性反叛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如果不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能使孩子的自我意识增长得到有效排解和疏导,其成长问题根本无从谈起。其实,在沟通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东西很简单——仅仅需要一份尊重,只要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同和尊重,他们一样会认可家长的观点。如果他们的观点一直受到压制、轻视甚至嘲讽,那么他们唯一可以进行反击的“武器”就是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家长的观点,于是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对此,心理学家提示人们,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有充分的尊重意识存在,一些家长也会看一些相关的指导书,但往往不能深刻体悟,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由此可见,尊重在沟通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语气的变化,人们可以迅速调整自己的言语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Part 02 控制自我的内心,影响他人的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表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因此,在研究微表情心理学的过程中,只有详细地了解每一个表情所代表的不同心理之后,我们在人际交往或职场往来中,才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内心情绪,不会因为某些自身情绪上的波动,或是自己的某些不经意间所作出的下意识的小动作甚至是某种小小的习惯性动作,而使得自己将“心事”暴露出来,从而导致一开始便令自己步入到一种失败的境地。所以说,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看他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不良情绪,然后运用微表情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某种影响而去合理利用,这样才能运用微表情去影响周围他人的心理,从而为自己的成功积累足够广阔的人际关系。

1.小小的“洁癖”折射出了怎样的心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讲究卫生是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将“卫生保卫战”做到极致也不是什么好事。德国著名精神病专家埃米尔·克雷佩林在很久以前就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将过度的洁癖当成一种精神疾病来研究,并且为这类人群指出了一定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过分的洁癖是强迫症患者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治疗,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在研究了大量事实之后,克雷佩林表示,那些在生活当中表现出洁癖现象的人,大都和身边人关系不是很紧密,因为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让人难以靠近。与此同时,这些极度敏感的人的性格构成是非常复杂的,而其中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洁癖者或许才是最具牺牲精神的人!

在发表自己的成名作《哈利·波特》之前,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尝试过不少工作,其中有一份文员的工作她只干了大约一星期就离开了,原因是那里有一个“特别讲卫生的同事”。

据罗琳回忆说,她刚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就被那名同事好好“修理”了一番,当时对方不停地清扫公共过道,她的周围也显得非常整洁。恰好罗琳就坐在这位同事的旁边,于是她显得坐立不安。尤其是到了快下班的时候,罗琳咬了一口自己中午剩下的面包,结果这位同事马上喋喋不休地教训起她来了:“你这样做很不卫生,看看它都在这里放了多久了,三四个小时了吧?我早就想跟你说,不要把食物放到办公桌上,这样看上去真是太碍眼了。”“没事的,我一直都用塑料纸把它包得很好。”“那些微生物可不是你用塑料纸就能够挡住的,对它们来说,你那点把戏简直就是小儿科⋯⋯现在这里人来人往,传播了多少脏东西?”

听到这样的话之后,罗琳只好将手里的食物又放了回去。

可以说,这样一位同事的存在,让初到公司的罗琳感到如坐针毡。同时,她也发现其他人也一样对这位女士心存不满,整个办公室的气氛显得非常冷淡,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甚至连走路都要尽量小声一点,因为这条路是“洁癖女”来回不停打扫的。

过了一周之后,罗琳就离职了,因为她感觉自己很难和这样一个古板、生硬的人坐在一起。离开那里之后不久,罗琳也就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成名力作《哈利·波特》,并由此登上了世界上最畅销作家的宝座。但是当几年之后她再一次听到那位“洁癖女”消息的时候,却惊人地发现,对方已经升任部门经理了!

实际上,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对于相处时间不长的人来说,有这样一位刻板冷漠的同事待在身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但是如果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实这一类人是最适合为一个集体领航的。而关于洁癖人群的心理解读,克雷佩林也有自己的看法。(1)偏执的完美主义者。克雷佩林表示,带有洁癖倾向的人,实际上反映出了他们潜意识当中执意追求完美主义的一面。可以看到,他们在卫生方面要求绝对“干净”,力求做到一尘不染。很显然,这样的观念和完美主义者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和这样的人相处或许会让人感到“很难受”,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很多优点。对于洁癖者来说,他们很少会出现得过且过的情况,这种认真谨慎的态度,正是一个团队领导者必备的心态。(2)不易觉察的牺牲精神。对于很多人来说,洁癖者往往都是自恋、孤芳自赏的。单纯从行动上来说,洁癖者往往会通过拉大自身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一点当然会对团队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此,克雷佩林分析指出:“这种缺乏团队精神的表现,实际上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洁癖’行为表现出来的潜意识其实是‘希望大家都能喜欢我’。”

事实上,从表面上来看,那个曾经教训过罗琳的洁癖女是一个很难相处的女人,因为她总是不断地清扫公共过道,保持自己的那一片小天地一尘不染。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会令每一个从她身边经过,或者是踩踏在那一片她经常清扫的走道上的人显得小心翼翼,这在洁癖女看来更应该受到鄙视。克雷佩林对此的解读是:“内心自卑或者是具备了强烈牺牲精神的人,往往会通过这些举动来从人格方面抬高自己,以满足自身优越感。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品德是高过其他人一筹的,同时又乐意为其他人服务,所以这样的人为团队牺牲的主动性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从表面上看,洁癖者是难以相处的,但实际上,他们的牺牲意愿才是最让人敬佩的。

最后,克雷佩林还表示,带有洁癖心理的人,实际上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看来,外部世界全部都是无比险恶的,只有给自己造成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恐惧才会逐渐消失。这样看来,那些习惯于将自己表现得冷漠无礼的人,其实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脆弱和无助。而那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示弱、博取好感的做法。

所以说,总是不停洗手、打扫卫生的人,或许在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会让人觉得难以靠近,但是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这些人大都敏感自卑,努力想要赢得别人的好感。在这里,类似那些睥倪傲物的做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带有洁癖倾向的人,70%以上都患有强迫症,这本身就是安全感缺失之后造成的。因此,克雷佩林表示,如果一个人总是不断地清洗周围环境,那么这一行为实际上很可能是一种示弱。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情况却一再被误读。

2.下意识地咬手指,透露出来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吗

在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那么强大的时候,人们同样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小动作”来分辨真假虚实。在此之中,观察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的微小变化,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著名奥地利生物心理学家吉斯勒·古特曼曾经将“咬手指甲”作为解读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标准,他将带有类似癖好的成年人称作是“内心脆弱的羔羊”,认为这是一个人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古特曼认为,这种在儿童身上发生频率极高的做法,同样有很大概率出现在成年人身上,而当某一个成年人也屡屡出现类似行径之后,他就基本上可以被定义为“忧心忡忡”的人了。

可以说,美职篮(NBA)是每一个篮球运动员都梦寐以求的“圣地”,因为这里几乎汇聚了全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但是在高曝光率的同时,这些篮球明星们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素有“小皇帝”之称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在一场比赛的暂停阶段,詹姆斯旁若无人地咬起了自己的指甲,这个镜头正好被摄影师捕捉到,并且迅速传遍了整个美国。

对于整个NBA来说,自己的招牌球星当着电视镜头作出这样不雅观的举动,确实是一件让人非常恼火的事情。克利夫兰骑士队主教练麦克·布朗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在不同的场合向詹姆斯暗示过这样一个问题,但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只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詹姆斯自己的个人调节能力上了。

实际上,当这样一个镜头刚刚传开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还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联盟历史上身体素质最好的小前锋、成熟稳健的詹姆斯怎么会把手指塞进自己嘴里咬个不停呢?这一点显然推翻了人们常规化的逻辑思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幼稚的动作绝对不应该是一名成熟的男人作出来的,那一次镜头抓拍或许正是一个偶然。

然而最后的事实证明,詹姆斯确实有这样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并且总是在一些重大比赛当中情不自禁地展示出来。对于这样一种情况,骑士队管理层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认为球迷会忽视这样一个动作的。但是很快,就有“好事”的心理学专家给这些人提了个醒,按照专家的意思,这是詹姆斯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安抚的表现。

对于这样一种说法,骑士队老板丹尼尔·吉尔伯特感到难以置信,他向球队队医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勒布朗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强壮得可以打倒一头牛。”“我听到有人说勒布朗缺锌,因此他十分喜欢咬手指。但是,这样的举动可以理解成他有些焦躁,并且缺乏安全感吗?”“缺锌或许有,那样的话他就容易烦恼,至于安全感,这个我想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吉尔伯特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他在交易市场上换来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将,希望让这些人以詹姆斯为核心,争取打造出一支冠军球队。当有人向他提到那个“安全感”的话题之后,吉尔伯特总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是为什么?像他这样一个强壮的男人怎么会缺乏安全感呢?”

从表面上看来,吉尔伯特认为自己已经给球队的招牌明星带来了不少东西,但实际上,他做的这些都让詹姆斯越来越恐慌:35岁的矮个中锋本·华莱士、37岁的“大鲨鱼”奥尼尔、33岁的攻击型大前锋安托万·贾米森⋯⋯这些人虽然名声在外,但都已经处于职业生涯的晚期,仅仅依靠这几个老明星肯定是不行的。而自从进入联盟第一天开始,詹姆斯就一直想要夺取总冠军,成为历史上最好的球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却离总冠军越来越远,而这正是造成他焦虑不堪的真正原因。

眼看着詹姆斯的合同马上就要到期,骑士队上上下下都表示要全力留住詹姆斯,吉尔伯特在听到詹姆斯那句“一定要给球队带来一个总冠军奖杯”的言论之后更是喜笑颜开。但是情况在随后的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2010年,詹姆斯率领球队冲击总冠军,此前他们以61胜21负的常规赛战绩笑傲全联盟,但是在关键的季后赛当中,骑士队再一次遭到阻击,被宿敌凯尔特人队击败。连续两年带队获得常规赛第一,却无法赢得总冠军,这一切让詹姆斯原本就有些神经质的内心再也承受不起了。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詹姆斯决定不与骑士队续约,转而投奔了南海滩的迈阿密热火队。

詹姆斯的离去,给骑士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吉尔伯特的球队市场估价一夜之间就暴跌1.5亿美元,而且在詹姆斯离开之后,从前的冠军球队在战绩上也屡屡受挫,成了一支人见人欺的弱旅。

其实造成这种糟糕结局的,吉尔伯特需要担负很大的责任,他早就应该从詹姆斯的一些微妙习惯中看出端倪了。太多人告诉他詹姆斯正处在焦虑之中,已经失去了对球队的信任,但是吉尔伯特依然保持着盲目的乐观,他虽然做过不少引援工作,但都没有命中要害,当詹姆斯已经逐渐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甚至连所谓的“B计划”都没有!在詹姆斯离开之后,ESPN专栏作家奥利奥·拉辛曾对吉尔伯特大加指责:“骑士队本赛季简直糟糕透了,他们既不能做好自己的引援工作,又不能让当家球星感到满足,到最后人家单方面宣布离开,而骑士队什么都没有得到。”

实际上,吉尔伯特早就应该认真分析詹姆斯的内心世界了,从对方习惯性咬指甲这一点上,他就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当家球星早已经心怀不满,想要脱离这一个困境了。这倒不是说吉尔伯特执意挽留,詹姆斯就不会抛弃母队,只是说在这个时候,他没有读懂对方内心所想,盲目自大,最终准备不足,甚至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早在几十年之前,古特曼就指出:“咬手指甲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心孤独无助的表现,当一个人感到恐惧、害怕的时候,他们就会习惯性地将手指放进口中。”古特曼认为,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不自觉地将自身幻想成从前那个总是受到保护的幼儿时代,而婴儿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咬住母亲的乳头。具体到詹姆斯身上,他无奈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恐惧,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咬起了自己的指甲。这实际上是一个人对于孩童时代留恋、向往的感情流露。

而且,美国前资深FBI探员、畅销书作家乔·纳瓦罗则从肢体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类似这样的举动:“当一个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画面时,他就会本能性地眨眼,这是一种‘隔断效应’。就好比是有人用手指向了你的眼睛,你不由自主地将其闭上了一样。”纳瓦罗进一步指出,这种“隔断效应”,实际上不光包含了视觉层面,其实它在精神、形体距离等方面都有体现。对于那些习惯性咬自己指甲的人来说,这个横贯在他们脸上的手,就等同于“隔断效应”当中的障碍物——眼皮,它实际上对一个人起到了“我很安全”的暗示性效果。这种动作给人的主观感受就是:我已经和外界隔绝开了,正处于一个封闭的个人空间之中。

与此同时,专家们从生理学的角度也分析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是,咬手指的人是一种体内缺锌的表现。而这种微量元素的缺失,同样会让一个人表现得惶恐不安、焦虑紧张。

所以说,通过咬手指这一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这个人很可能已经陷入了一种潜在的恐慌之中。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实际上和一个人内心紧张、慌乱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发现某一个成年人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时,这个人并不是所谓的“幼稚”,而是说他正被内心的恐惧包围着,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

3.忠诚型人格的“投射”微表情

投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名词,由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L. K. Frank)于1939年首先明确提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点(如个性、爱好、观念、情绪和欲望等)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而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投射效应”。通过投射效应的研究,人们往往能够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了解和推测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真正意图。

投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通过投射人们可以推测出别人心底的一些想法和意图,由于人们具有一定的共性,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都会有一些相同的意愿和要求,因此,通过推测人们能够正确地预见人们的这种意愿和要求,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以实现良好的社会交往。人之所以会利用投射来实现心理防卫机制,也正是基于这种投射效应的积极方面。

通过投射,人们能够将别人的想法和意图提前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以做到心中有数,无论这种投射正确与否,都能够使他们获得一种暂时的心理安慰,这种心理的安慰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比珍贵的,而且,是他们精神支柱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投射作用也确实能够使自己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人进行认知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对他们作出精准的评价和合理客观的定位。

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不一样的,就是对待同样的一件事情,处于同样的境遇,受过同样的教育,不同的人对同一样事情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观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单单的通过投射的作用是不能够每次都能准确地把握人们的心理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仅仅通过投射会常常错误的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投射到别人的身上,由此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或是疑神疑鬼的想法,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必然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的影响可小可大,可能只是他人对自己的错误观点提出质疑,也可能是让人们失去名誉、权威、财富。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武田信玄,与一名叫戒休的和尚是好朋友,武田经常去戒休那里听他讲解佛法。有一次武田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很糟糕,于是他就命人将戒休请到自己家里,想听他讲讲佛法,以解心中之闷。等戒休来到以后,他发现武田的情绪不对头,但他没有直接询问武田情绪低落的原因,而是像往常一样接着上次讲述的内容平静地讲解着,他希望武田能在听他说法的过程中自觉地解开心中的“结”。武田的性子比较急,但又不愿意诉苦,此时他在等待戒休在说法过程中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他,因为以前他经常用这样的方式与戒休和尚交流,从而不断地顿悟一些生活中的玄机。可是今天时间过去了很久,他却没能等到戒休将话题引到他身上的时刻,武田开始有些心不在焉,但是戒休似乎并没有发现武田的心不在焉,依然喋喋不休地讲述着。最后,武田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戒休的讲解,将心中的不快一吐而尽。他的一名得意将领在与他军中对手的一名得意将领比武时,大败而归,这令一向骄傲的武田很没有面子。于是,武田狠狠地批评了他的得意将领,却没想到他的得意将领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虽然那些辩解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武田还是很恼火,认为他的得意将领无论如何也不该失败。

听了武田的讲述,戒休终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结到底是什么了。但戒休并没有马上去开导他,而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以为我的讲解能够让你自己顿悟,但是你并没有做到,看来你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自我顿悟的程度啊。”武田无奈地笑了。戒休看着武田吐出心中不快后稍稍放松的心情说道:“‘佛心自现’是我去年就讲过的,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吧。”武田静心想着,但是他太繁忙了,哪里能够记得那么清楚呢。于是,他不是很肯定地回答道:“应该是有这么一回吧。”戒休何等聪明,他完全理解武田的心理状态,于是温和地说道:“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这便是‘佛心自现’的本质。反之亦然,你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常常也会认为别人也应该是什么样的。你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从来不允许自己有失败的时候,但是你却将自己的这种优秀和不允许失败的心思,强加在了你的得意将领头上,认为他们也应该是最优秀的将领,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将领,结果你发现自己错了,于是你就感到愤怒和恼火。”作为久经沙场的著名将领武田也是很聪明的人,于是他接过戒休的话茬:“师傅说得不错,错在我的心里先有了灰尘。”事情至此,武田完全解开了心中的“结”。

通过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投射有时候是正确的,但是很多时候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如果不能够认识到投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更不能明白这种错误带来的影响,那么损失将是非常惨重的。设想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武田没有解开心中的结,而是按照自己原来的认识将他的爱将惩罚一番,甚至是认为他无能而贬低他的职位,那么武田将会失去很多东西,一方面是失去手下人对他的信任,甚至会对他的权威产生质疑,这无疑是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另一方面是失去一名优秀的将领,常言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失去一名重要的将领,等于失去了千万名士兵,这一点对于一支军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投射绝不能随意运用。

然而,由于人的性格是在其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且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要企图去改变他人性格中这种采用投射手段来进行心理防卫的人格特质,刻意地改变只能打乱他们原有的人格秩序,毫无有利结果可言。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会不自觉地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投射,这就要求人们在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这种投射可能是错误的,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绝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固定在自己投射出来的印象上。只有这样,人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够稳固,才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4.“V”形手势所代表的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心理

“V”手势指的是将拇指、无名指和小指握紧,食指和中指作伸出状,掌心向外,意在表明“胜利”、“成功”以及对自己的肯定。这个“V”字是由英文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演变而来的。“V”可以说是在世界范围内一个通用的手势,东西方绝大多数的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尤其是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以及自我肯定的心理状态下,都会作出“V”字手势。心理学家认为,作出这个“V”形手势的人,表示他们拥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而这同时也将他们自我肯定的心理展露无遗。总之,这是一个能够鼓舞人心的动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迅速占领了西欧,许多不愿被纳粹统治的仁人志士纷纷流亡到英国,继续抵抗法西斯。当时有一个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他逃到英国后,每天都利用电台向比利时进行广播宣传,号召他的同胞们和他一起奋勇抵抗法西斯侵略者。1940年的某个夜晚,他在广播里号召比利时人在大街小巷以及其他地方都写上“V”字,以此表示他们对世界同盟反法西斯战争获得最终胜利的决心。因为在欧洲各国民众心中,“V”字就代表着胜利。比利时人积极响应德拉维利的号召,于是几天之内,在比利时的首都以及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电线杆上、墙壁上以及影剧院等地方,全都可以看到众多的“V”字。甚至在法西斯纳粹的军营、军官的住宅等地方也出现了“V”字,更重要的是,它还搅得纳粹心神不宁。后来,欧洲反法西斯的军民纷纷效仿比利时人,在各个地方尤其是被纳粹占领了的地方写上诸多的“V”字,而就是这个“V”字起到了重创纳粹侵略者的作用,并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反法西斯人们的希望和决心。

从此,“V”形手势不胫而走,传遍了欧洲各国。一时间,欧洲人就连见面也互用“V”字手势,而且这还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的一种时尚,且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现今人们在拍照时,也喜欢做“V”形手势,并且面带笑容,摆出一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样子。当然,“V”形手势在这里就不是“胜利”的意思了,而是“喜悦”、“开心”等意思。由此可以看出,“V”形手势的意思也是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意义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V”形手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在警察接到一个任务,抓捕一名藏在某幢楼里的罪犯,而到了楼外后,一名打先锋的警察向负责这次抓捕行动的长官请示,是否要冲进楼里时,长官们通常会用摇头或“V”形手势来作为回答,摇头则表示不要往里冲,而“V”形手势则表示长官同意往里冲。

可见,“V”形手势有表示同意和肯定某件事情的含义。当然,“V”形手势也是因环境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的。比如在抓捕犯人时,由于对方甚为狡猾和凶残,特别是身上带有武器或者挟持有人质的罪犯,警察一般在行动时都会选择不打草惊蛇。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就需要警察在行运的过程中,除了走路所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外,口中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就需要依靠身体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指挥行动,而长官们在决定某个重要的举措前,比如蓄势待发冲进屋去,这时,长官往往会作出“V”形手势,而此时的“V”形手势就带着“行动”的意思。

从这一点上来看,“V”形手势在警察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代号,类似于一种行动代号。通过这个行动代号,警察便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会导致错误行动,而且警察还一致认为,“V”形手势比说话实用得多。尤其是在抓捕嫌犯和逃犯的时候,由于犯人都非常谨慎,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想方设法地逃跑,如果在抓捕行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最关键或者近距离(比如警察在门外,犯人就在门内)的抓捕之时,如果用嘴来指挥行动,难免会让犯人有所察觉,如此一来,自然就不利于成功抓捕。

犯罪心理学家托马斯·杰西指出,手势在警察抓捕罪犯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某些行动过程中,比如解救人质的行动中,“V”形手势几乎已经成了关键时刻的一种固定的“行动”代号。因为它比用嘴说出来的命令更具有隐秘性和可靠性,同时促进了警察在抓捕行动中的成功率,而且它还能促使警察在行动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比如在人多的地点进行抓捕行动,长官一般作出的“V”形手势都是很隐秘的,只有警察办案人员才能够注意得到,而如果注意力不高度集中,就有可能看不到长官所作出的“V”形手势,从而造成因自己延误了行动而出现的危急局面或导致原本计划好的抓捕行动落空,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和损失。

除此之外,当警察在审讯犯人时,某长官进来讯问审问犯人的情况时,如果警员在审问中有所大的收获,或问出了什么重要的结果,他们通常都会给长官一个“V”形手势,意思是说“搞定”、“OK”等。值得一提的是,在FBI审讯犯人时,“V”形手势还有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如果在审讯犯人的过程中,“V”形手势还可以起到促进审讯有效进行同时击溃罪犯心理防线的作用。

比如,一名联邦警察正在审问一个犯人,如果另一名联邦警察推开审讯室的门,长官问这名联邦警察是否探听到了最新的消息,或者是否找到了与正在被审讯的犯人的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如果这名探员对长官作出“V”形手势,就代表其找到了相关的线索或信息,而当被审讯的犯人看到这个手势时,内心肯定会突然产生一种不安和恐惧,因为他会想,这名探员到底掌握了什么信息或者证据呢?一旦他这么想,他的内心就会心虚和害怕。而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的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曾经指出:“人一旦产生了心虚、害怕、恐惧和不安等消极心理,其心理防线很快就会被攻破。”

也正是因为如此,联邦警察在适当的时候,都会利用“V”形手势来击溃罪犯的心理防线,就算联邦警察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和证据,他们在罪犯面前有时也会作出“V”形手势,一是为了欺骗罪犯,击溃罪犯的心理防线,从而使其迅速交代案情;二是对自己的一种鼓舞,即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以充分的信心。

其实,“V”形手势在国际上也比较普遍地被使用。比如在东西方不少国家中,当人们在看某场球赛,看到自己喜欢的一方取胜时,便会利用“V”形手势来庆祝自己所支持的球队取得了胜利。而除了“胜利”、“肯定”、“行动”、“庆祝”等含义外,“V”形手势在有些国家还有着别的意思:比如在荷兰“V”形手势代表着“自由”,而在塞尔维亚则表示“英雄”。总之,大多数情况下“V”形手势能将一个人自我肯定的心理展露无遗。

5.不经意的撇嘴动作会将自己的内心暴露无遗

通常,撇嘴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行为人有撒谎的嫌疑,另一方面是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一顾。当然,撇嘴并不一定代表就是在撒谎。为了弄清楚撇嘴这一动作背后的秘密,人们还需要借助其他的动作表情,来看说话者是否在撒谎。

据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或者是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眼睛看,致使眼睛干燥,从而不停地眨眼睛。另外,人的鼻子也会变大。究其原因,就是说谎者紧张而使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从而使脸色变红,鼻子也跟着膨胀几毫米。虽然这几毫米难以被肉眼发现,但是说谎者会因为鼻子不舒服,而不经意地用手触摸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说谎者总是不自觉地摸鼻子。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说谎者还会在说谎的时候摆弄手指,或者是简短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故意回避谎言中提到的人的名字,而代之以“那个人”等。

因此,在发现别人撇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一下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微表情,例如,不自觉地摸鼻子或抚摸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等。如果发现这个人在撇嘴的同时还有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动作,那么就说明这个人一定是在撒谎,不论这种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面对谎言,人们要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于善意的谎言,可以采取置之度外的态度,但是对于恶意的谎言,就要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免受到伤害。

撇嘴除了撒谎方面的含义,还有“不屑一顾”的表示。当一个人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时,常会作出撇嘴的动作,同时还会用斜视的目光看人,有时候还会皱鼻子。所以要正确判断出一个人撇嘴动作后面的真实含义,就要留意他的眼神和鼻子,只要与其他部位结合起来,就能作出准确率很高的判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撇嘴动作都是这两个意思中的某一个。在莫斯科著名的古姆百货商场中有一个专营外贸服装的柜台,由于生意非常火爆,所以老板决定招聘一名临时促销员。后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应聘成功。第一天,女孩的销售业绩很不错,可是在第二天却只卖出了一件小夹克。店长很奇怪,于是就留意起这个女孩的表现。结果发现,这个女孩总在不停地撇嘴,每当她撇嘴的动作被顾客看见后,这些顾客都会在店里匆匆地转一圈,然后两手空空地离去。于是店长就询问这个女孩,为什么总作出一副对顾客不屑一顾的表情。女孩一开始很奇怪,但经过店长进一步的询问她才恍然大悟,于是她向店长解释了撇嘴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嘴里烫了一个大泡,她撇嘴是为了减轻疼痛,并没有丝毫对顾客的不敬之意,听了她的解释店长也无奈地笑了。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撇嘴都代表了撒谎或不屑一顾,有时候,它只是一种生理上的需要。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养成一些不良的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小动作容易给别人造成误解,给自己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甚至是严重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当身体受到损伤而使我们不得不利用一些小动作来调整自己的身体以保持舒适的时候,为了避免给对方造成误解,最好直接表明自己的伤痛,使对方明白,你的小动作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痛苦,并不是对他有什么不敬和不满。这样对方反而会因为你的真诚、细心和坦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令双方之间的交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6.过分的热情说明心里有“鬼”

热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在生活、社会、工作等各个场合,都需要这种性格的人,他们能够热情地对待每位朋友、嘉宾、同事,瞬间点燃气氛。可想而知,在热情的背后往往拥有一颗真诚热忱的心。然而,过分的热情都会让人感到不适。

瑞士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过分的热情,会让对方无所适从。并且很多时候,一个过度热情的人通常是带有某些目的的。”由此可见,一个人不分场合地过分表达热情,显然是不明智的。

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研究院研究发现,为了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人们通常会在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中放一个烟幕弹,来掩护自己的行动。而环境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所以这些人首先要让所有的人放松警惕。使人放松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夏天般的热情对待他们。但是由于他们的热情是带有目的的,所以这种热情是不真诚的。而聪明的人立刻就会发现其中的虚假,洞察到这种人的心理。

温斯顿·丘吉尔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那是在伦敦,丘吉尔去参加一个老友的生日宴会,这位老友也是政界人士。很多政界的朋友聚集在金碧辉煌的酒店之中,大家纷纷举杯庆祝。这时,丘吉尔突然看到一位30岁左右穿着黑格西装的先生面带微笑地向他走来,并且手中端着两杯酒。那位先生亲自将酒杯送到丘吉尔手中,并热情高涨地说:“首相,之前听到您的演讲,真是震撼人心啊。您的演讲简直有一种魔力,能让全部大不列颠的人民为您欢呼!”这时,他们走到了一个座位旁,丘吉尔刚想拉开椅子坐下,那位先生提前一步拉开椅子,请他坐下。此时,丘吉尔感到莫名其妙,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热情。于是,他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察觉到,这位先生虽然一直面带微笑,但是笑意却未达眼底;虽然他貌似在热情地与自己攀谈,但又显得心事重重,感觉在应付什么;还有他的热情并没有感染到他的眼神。所以丘吉尔认为他肯定有什么目的,于是就想问一问他的身份。不料,这位先生开始做了自我介绍。原来这位叫做麦克的先生是将要参加下一届竞选的议员之一。丘吉尔曾经听说过麦克,并且对他的情况也大致了解,他在政治方面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丘吉尔现在知道了这位先生的身份,再加上自己之前的观察,他很快联系起来,分析出了这位热情先生的心理:这位先生显然对自己不够自信,他需要为自己的前途铺好路。当丘吉尔分析出对方的心理之后,就很直接地对他讲:“麦克先生,很感谢您对我热情有加。但是我想您可以找个地方降降温了。”听了丘吉尔的话,麦克脸色一僵,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心想,丘吉尔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想法呢。这时,丘吉尔又说道:“麦克先生在政界也是赫赫有名的,我想以您的能力一定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功。”

麦克先生听了丘吉尔的这句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他也明白,公正的丘吉尔不会因为自己的热情而改变什么的。

从上面的描述可知,麦克先生就是典型的拥有热情性格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有能力,都要先对所有的人展现热情。他们的这种热情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在他们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心理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格。他们一般不会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任何人的承诺或许都不会让他们安心。在他们心里,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去消除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