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触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3:02:53

点击下载

作者:王瑶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瞬间的触觉

瞬间的触觉试读:

前言

第1章 同一雪橇上的痛苦与欢乐

第2章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第3章 一个孤独者的前行

第4章 古老金字塔与碧绿仙人掌之间的穿越

第5章 印第安文明的诗意化现实

第6章 影像中的魔幻瞬间

第7章 从流动的世界中寻找美

第8章 雪野上前行的女人

第9章 家园小天地大

第10章 古老的城邦引领着现代时尚

第11章 “日落之地”的光影色彩

第12章 爱琴海畔浪漫的诗情画意

第13章 金字塔与尼罗河畔的家园

第14章 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The Touch of A Moment瞬间的触觉王瑶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瞬间的感觉/王瑶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1

ISBN 978-7-115-42801-1

Ⅰ.①瞬… Ⅱ.①王… Ⅲ.①摄影艺术 Ⅳ.①J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44239号

著 王瑶

责任编辑 胡岩

责任印制 周昇亮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顺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89×1194 1/32

印张:10  2016年11月第1版

字数:379千字  2016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128.00元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52号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她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在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作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她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作者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作者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和色彩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还谈到了摄影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作者还把摄影融入到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谈到了她对于影像的展示与传播的思考。作者还对中国摄影人提出在继承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期待。

本书值得广大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学习借鉴。

前言

这本《瞬间的触觉》,是我《家园》系列摄影集的随笔汇结,共有十余篇。主要是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我的某些摄影体会和观点。书中还附有一些照片,以做案例阐释。书名“瞬间的触觉”,是指拍摄者对客观物象的瞬间认知状态,而对特定性物象瞬间触觉的影像定格,我把它称为“特定性瞬间”,对此后文中有专门论述。由于书中有关摄影的看法和观点分散在各篇文章中,因此我想在前言里相对集中地谈几个问题。

什么是摄影?摄影是摄影主体借助某种拍摄媒介,以影像定格的方式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状态的记录。摄影术自1839年公诸于世以来,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有关的摄影史和摄影理论著作,林林总总。这些著述,列举了一些案例和人物,论述了摄影演变发展的沿革,分析了一些现象,总结了某些规律,提出许多理论,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和理解摄影和它的发展。这里,我想提出与摄影直接相关的三个问题作些论述:

1.摄影记录什么;

2.摄影记录的样式;

3.摄影如何更好记录。

这三个问题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如果说还有第四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影像的展示与传播。这也很重要。

第一个问题既涉及所拍摄的客观物象状态,也关系到摄影主体的主观选择。就客观物象而言,有社会现象、人物、事件,也有自然景物,以及宏观和微观世界等等,这些决定摄影的分类;从主观选择来说,取决于拍摄者关注什么内容,聚焦哪些对象。面对一定的客观外在,也包括某种非客观的外在,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反映。记录什么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从客观上来看,整个摄影史,都在反映它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科学技术方面,从摄影术公布之后,湿板、干板、小型照相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以及随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其他新媒介……科技的发展影响到摄影怎么样去记录物象。当然,也还有摄影艺术问题,其中不仅有观点的差异和论争,在实践中,也反映为某些现象风格流派的兴起和衰落。龙憙祖在《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代序”中说:“摄影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在《世界摄影史》中也说:“摄影,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和艺术理念的结晶。”

第三个问题与第一、第二个问题密切相关,甚至是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其中既包含对规律的把握、手法的运用,体现为主题和内容的选择,风格的差异;也涉及技术的开发和工具的运用,同时扩展到影像的构成、编辑处理和呈现效果等。

从摄影实践本身来说,处在一定阶段、条件和环境中的摄影人,要解决好第三个问题,关键有二:一是如何运用好记录工具、解决好记录的方式;二是成为一个怎样的摄影人,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意识来呈现这个现实的世界。前一个问题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后一个问题涉及摄影人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而这点常常容易被忽略。正如我在书中所引用的,阮义忠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随着数码相机的普遍运用,摄影艺术里珍贵的人文精神开始稀落。我认为,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这是摄影不能丢弃的灵魂。我们要用双手去呵护它,用这个灵魂之光照射我们的创作之路。以色列

在《家园》的创作中,我用照片讲故事,我着意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反映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真善美爱和人性的光辉。

当今信息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催生出一些新的文化和气象,昭示着未来;同时,一些传统正在消亡,一些珍贵的人文现象正在被侵蚀,还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都需要摄影人进一步去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同仁意识到这些问题中的深层危机,并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些现象,表达了关切和忧虑。这些影像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准则和趋向——人文精神、悲悯情怀。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家园》系列摄影集中遵循的创作理念和所运用的摄影手法,谈谈关于“瞬间的触觉”和“特定性瞬间”的问题。柬埔寨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正因为如此,柯特兹提出“精确的瞬间”,卡蒂埃·布列松提出“决定性瞬间”,伊文·璠提出“珍藏的瞬间”。其实,远在1934年,中国摄影人沈新三就提出过类似的瞬间说,只不过没有卡蒂埃—布列松等系统。他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之语:“摄影贵在当机立断,不容迟疑而失去至美至妙之一刹那。盖当认清目的之后即应静待快门一拨机会之至。人有喜怒哀乐之表情,或紧张安闲之姿态;鸟则飞鸣回旋之一瞥;兽则咆哮跳跃之一瞬;舟方扬帆,车正疾驶;凡此种种,皆是一刹那之景象。此一刹那,时不我待,岂容犹豫?故摄者于此至佳至妙之情状发现之一刹那,必须运用其至敏捷之脑筋,断定为不可错之机会,乃迅下命令,指挥手腕之一拨,而佳构以成。”我在集中说,我达不到前辈们那样的高度,我只是努力去记录那些特定的影像——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我把这个称为“特定性瞬间”。比如《家园·伊朗》中的“雪野上前行的女人”、《家园·俄罗斯》中的“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蜘蛛侠风筝”等。要记录下这种“特定性瞬间”,并非易事。这需要物象出现的机遇,需要你具有敏锐的瞬间触觉,在这个特定时间感受到它,用镜头锁住它,你的内心状态及主观认知与影像所呈现的意象高度契合;并且,你能用适合记录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的方法——独特的光线、结构和影调等,把你瞬间的触觉表达出来,把你期待的效果呈现出来,这个刹那,你的主观认知、感受、想象力与物象的意象状态完全融为一体,于是,“特定性瞬间”就这样产生了!

拍摄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仅从摄影的艺术手法来说,我所追求的“特定性瞬间”影像,大体上包含四方面特点:一是故事性画面;二是意象性内涵;三是纪实性风格;四是诗意化语汇。当然摄影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只要能与内容有机地契合、恰到好处地呈现,都会具有独特的价值。这同时也构成了摄影人的不同风格。《家园》系列中的一些“特定性瞬间”就是这样产生的,它是多个要素的融合。当然,有些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万一你遇到它了呢?或者说,你发现它了呢?你能否运用好瞬间的触觉,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美国

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因此,他总是要近一些,再近一些。可大卫·伯耐特并不同意卡帕的这种看法。之所以有歧见,是因为他们处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当我们去记录某个特定的瞬间时,有时确实需要很近的物理距离。我想卡帕所说的“近”,既包含一定的物理距离,又不单纯指物理距离,而是说更近地看清和把握对象,其间自然包括主体瞬间的触觉状态。对这个问题,贾维尔·瓦翁哈是这样阐释的,“摄影最基本的特质:永远接近现实——而同时能保持一个相当的距离”。是的,可能有时候,我们稍退一步,会更好地看清和把握对象,从而能做到更“近”一点、更好地体现摄影的特质。朝鲜

实践操作中,如何看清和把握对象?这取决于摄影人瞬间的触觉的敏锐性。需要调动自身,使瞬间的内心状态、想象力和主观认知与特定物象所呈现的意象高度聚合、契合、融合。于是,在电击火闪之间,你记录了它。这如同马克·吕布所说,“在某个神奇时刻,能看到平常看不见的,或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如同莎拉·梦所说,“突然间,在三分钟之内,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刚好在这个角度,偶然聚成了所有你想表达的”(以上引自法兰克·霍瓦《摄影大师对话录》)。这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特定性瞬间”。

瞬间的触觉,是刹那之间的灵感和应激状态的爆发,反映出摄影人的敏锐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敏锐性,既是瞬间的,又是非瞬间的。它的获得,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需要摄影人不断积淀自身素养,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应变能力,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天份,它的爆发,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则是下意识的。俄罗斯

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毕竟不会很多,更多的时候,还是摄影人对物象的某种感受和想象。这种瞬间也可能不是那么神奇,不是那么震撼,而是一种意境和意象。罗伯特·弗兰克就不太赞同所谓的“瞬间”,他认为读者观看时不太注重瞬间,而是注重摄影家对他所见到的人和事的感受。刘半农曾说:“……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被寄藉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藉上去之后,就变做了活的。”我觉得有时确实如此,因为大多数场合,我们所见到的人和事是平凡和普通的,你要呈现它,应是客观外在触动了拍摄者的心灵,或是整体含有寓意,或是细节较为特殊,或是光影呈现生动,或是具有想象空间……它赋予了我某种感受,启发了我的想象,呈现它,会有一定意义和价值。于是,我便拍下这些非特定性,然而可称之为有必要性的瞬间。摩洛哥

每当拍摄的美妙时刻,我的耳边总会响起与这个时刻同样美妙的音乐,奇特的是,这个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意境与眼前的物象状态是那么协调!每当这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进入了物我相融的状态,彼时,甚至不是我在控制快门,而是相机本身“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是音乐的节奏,我知道,这份感动将会帮我开启三重门:相机的快门、作者的感情闸门和观者的心灵之门。啊,天呀,那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这就是拍摄进入了状态,感受、想象力,就在此刻迸发,甚至思如泉涌。因此,我习惯于每到一个国家,就会找来这个国家当地的音乐,甚至在车上一路播放。这样,拍片时就会笼罩在这种特有的旋律之中。我在俄罗斯拍了一张照片:一个人走在高高的围墙上,四周一片空旷,这引起我无限的遐想。之后,在影集中,我把它排在几张死亡与坟墓照片之后,因而看上去,此人仿佛是在走向天堂。而在拍这张照片时,我耳边回响的音乐是贝多芬的《命运》。俄罗斯

吴印咸说:“光是摄影的父亲,而影子便是摄影的母亲。”光影,是强化“特定性瞬间”记录效果的重要手段。确实,光影很重要,且需要运气。更多的时候,在适宜的条件下,你得自己掌控好它。除非特殊急切时刻,一般我都是手动曝光——根据当时物象的特定状态,来设定感光度、速度和光圈,确定曝光组合,以便更好保证物象呈现效果。可能某些时候,我也会以弱光、失焦等手段来呈现特殊的影像。光影世界,这里有无穷的奥秘,这是我们永远探索不尽的迷宫。在以色列我拍下了一张女子的头像,如同安格尔《宫女》中的人物,她整个身体处在幽暗的光影之中,在朦胧的色调下,她的面容是那么娇媚,展现出璀璨的人性之美。以色列

在以色列,我还拍摄了郊外的野炊,还有孩子的运动。我利用黄昏的光线效果,使得整个画面光影摇曳,呈现出一片朦胧诗画的意境,不只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更是为了表达和平对这个国家的意义。

还有色彩和影调。张印泉认为,色彩是照片中的灵魂,这一条乃金科玉律。色彩,自然包括黑与白。我觉得黑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色彩。当然,我也偏爱黑白片,认为它概括力强,更强烈,更有力度,也更有深度。我的《家园·美国》绝大部分都是黑白胶片拍摄的,这更能传达我的情绪、感受和状态。当然,我也不排斥其他色彩,在某些瞬间,彩色会产生特殊的效果,丰富影像的内涵。我有时甚至觉得,拍出彩色佳作比黑白更难。黑白与彩色,二者各有千秋,最终还是要根据拍摄的主题内容来选择形式。有人说,彩色摄影更接近现实,它更像散文,有许多色彩的词汇;黑白摄影像诗歌,用词更简洁。音乐有调性,摄影也有类似调性的“影性”。“影性”是摄影人风格特征的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识别度。不同的“影性”,反映了摄影人的创作以色列

特点。《家园·以色列》中有一张坐在圣母像前的妇人的照片,我在光影的处理上突出了其色彩和影调,因而看上去她宛如伦勃朗的油画,是光影赋予照光绘画般的特质,同时却又发散着摄影所独具的那种意蕴和气息。

在摩洛哥,我拍下了一个坐在墓地高处的男人,他低垂着头,夕阳在他的头上,构成了一个U形的光影,鬓角边金色的斑点在闪烁,在这种色调笼罩下,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瞬间,这是对生与死的思考,是对命运的感伤……而这种内涵的丰富性,有时候是黑白片所难以呈现的。

再就是结构。魏南昌1937年在《谈摄影的构图》中认为,构图是神出鬼入变幻不穷的,“摄影的美否,大半全凭景物在这平面空间的分割适当与否为定”。在现代摄影中,人们往往更强调影像的结构性。近些年来,我常用一些物象的色块和线条对画面进行切割,以增强影像的抽象感和表达力度。埃及

在我的另一个摄影系列《当代中国》中,我在拍企业和城市时,就大量借用这种色块与线条切割方法。这种手法,对于拍建筑和工厂,尤其适合。在《家园》系列中,我也在结构和构图上做了一点尝试。在《家园·美国》中,我把一个黑人男孩的面部特写与耶稣像做了对称构图,以增强视觉效果。

在《家园·秘鲁》中,我把修女的剪影与背景两个色块组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构成。更多的时候,这种手法体现在宏观的场景中。比如,在《当代中国》中,我在拍工厂时,就利用吊塔和巨轮等对影像进行几何分割,从而强化大工业的表现力度和现代的构成感。我在《家园·俄罗斯》中所拍的一些广场和建筑物,它们或是被建筑物的体块和轮廓线所分割,或是被电缆和立柱所分割,或是利用汽车车窗作为天然的取景框造成一种较为强烈的视觉感受。

还有“巧合”,即运动中的事物被微妙地安置在画面中,并形成某时某地才具有的特定的组合和巧妙的联系。无论美国

是《家园·美国》中的警察与棒球运动员的雕像,还是《家园·哥伦比亚》中男人与牵狗的女人,我总是被动态的物象所吸引,努力捕捉运动中的千变万化和转瞬即逝的巧合,为故事增添想不到的悬念和趣味。

祝秀侠曾这样评价沙飞的作品:“每一张照片,都足以抵得住一部文学作品。”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确实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和力量,比如沙飞的那张《战斗在古长城上》。对于摄影人来说,如何创作出精品力作,如何更好地记录现实,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无尽的难题。也正是如此,它赋予摄影以诱人的魅力,召唤着我们去叩问,去探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那第四个问题——影像的展示与传播。这看上去似乎不是摄影的本体问题,但实际上,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展示与传播已越来越与摄影紧密相关且尤显重要。在今天,影像的展示与传播不仅仅是通过出版物、广告、展览等传统渠道,更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各类终端。读图时代已经到来,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图像学,图片语言、图片媒介……影像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广泛进入互联网世界。光场相机、多维意识……将打破传统摄影概念。有人甚至说,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等等。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不仅仅改变着摄影的展示与传播方式,而且也形成了一个影像生态系统,正在改变摄影的记录方式、内容和功能。“互联网+摄影”将预示着一个新的未来,那是前人不曾见过,甚至未曾想象到的摄影新天地。可以想见,摄影在那样崭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下,将会呈现出与传统迥然有异的风貌和特征;可以想见,许多东西将被打破和突破,许多未见的将会出现,那是一个令人有几许疑虑而又有几分期待的前景;可以想见,摄影,正在面临一场新的变革,摄影的深层发生嬗变,新的趋势和格局将应运而生。当然,这只是一种预测和假设,也许,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一切依然故我;也许,也许变化并不那么剧烈,只是与历史的长河一起向前奔涌。

无论如何,虽然只是预测和假设,但是我想,变,总会发生。

摄影的内核在177年前达盖尔发明摄影术时已经形成,但是它的外延在不断裂变中无限延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变化之大,是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想象的。

随着人类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摄影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鲍昆在《观看再观看》中论及摄影功能,说它的存在方式更有力量。是的,摄影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见证、传播、教育作用。人类文明的进步再也离不开摄影了。

习近平主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这为中国摄影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传播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们要为此做出努力,在继承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优秀文化。

中国摄影人要构建自己的摄影体系,需要把一百多年的摄影演变放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和社会史的长河中去思考,要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去观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中国摄影的独特坐标。中国摄影界前辈陈传霖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知道自己在中国摄影界中所负的责任,是要替这黑与白的艺术在中国开辟一条广平的大道,是要使这艺术也成为中华的民族艺术。”面对现在和未来,我相信,中国摄影将成为世界摄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今天,我们仍在探索,不言而喻,探索是长期而艰难的。有时候,似乎觉得自己有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可是最终却发现,我们不过是在走前人已走过的路,难脱前人的窠臼。比如,近年来,我自觉在光影意象和结构分割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的样式和风格,可是有一天,当我看到约翰·杜利·约翰斯顿在《利物浦印象》中通过朦胧传达意象、当我看到弗里德里克·H·伊文思用廊柱和楼梯对画面进行分割、当我看到欧文·布鲁门菲尔德那张运用光的折射而使影像变形的《看起来新鲜的》照片时, 可以想到,我沮丧到了何种地步!原来我的这些所谓突破和“看起来新鲜的”手法,只不过是与它们大同小异而已,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并且,让我感叹的是,这三张照片中,前两张甚至拍摄于100年前!

近日偶翻旧书,看到一本发黄的小册子,那是我17岁时阅读的《美术史文选》(阿尔巴托夫、罗斯托夫采主编)。在《罗丹的〈青铜时代〉和〈施洗约翰〉》这篇文章后面,幼稚无知的少女王瑶在一侧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狂妄的话:“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来到世界上,带着使命使世界发生变化,创造新的生活。完成这项使命的人,会悄然离去,就像苹果,它的种子在每一个春天获得新生。”今天读起来,不免有些好笑。大科学家牛顿说过,在科学浩瀚的海洋边,我们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沾沾自喜的捡贝壳的孩子。摄影也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在它面前,过去我们是个孩子,现在依然是个孩子。

每次翻阅摄影史,之后都会掩卷长思,怀着礼赞和向往之情,对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辉和人文关怀的摄影前贤和经典佳作致敬。我们要秉承他们的精神。虽然我们每每发现自己重复着前人的航道,然而,那也是自己的路;即便我们仅有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那也是一种探索。人类,就是这样在前行;摄影,就是这样在发展。2016年1月29日第1章 同一雪橇上的痛苦与欢乐《家园·俄罗斯》拍摄随笔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从父母那里知道了俄罗斯,父亲最爱唱的一首歌是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冰雪、伏尔加河、老马……苍凉忧郁的歌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荡起阵阵涟漪,一种莫名的惆怅伴随着稚嫩的思绪在脉动,向往着那古老的国度和神秘的辽阔。

稍大一点后,我接触到普希金、屠格涅夫,在《上尉的女儿》《世外桃源》中,异国情调的新奇强烈地撞击着少女的心扉,让我长久地沉浸在幻想与痴迷之中,希冀穿越时空,披着深色斗篷,在浓浓的晨雾中,沿着矢车菊盛开的橡树小路,前往朋友宁静的庄园……

2010年,我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俄罗斯。此时,我是一个摄影人。可此刻,我却陷于迷茫之中。我怎么才能呈现这个国家的古老与深厚,怎么才能留驻昔日少女心中的憧憬?眼前的情景,与想象是那样的隔膜。俄罗斯有句谚语说:“偌大一个世界不会找不到插根楔子的地方。”可我真的不知聚焦何处。最终,唤醒我灵感的不是宏伟的雕塑和建筑,而是人,是穿梭在我面前活生生的人——俄罗斯人。

唤醒我灵感的是他们的眼睛——坚毅、智慧、深邃,还略带一点忧郁,后者真是令我着迷。在这一双双眼睛中,我读到了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历史与现实接通了,无论岁月如水流逝,无论世事动荡变迁,俄罗斯民族精神的火花,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眼中熄灭。于是,我拍下这样一个画面:一群人聚集在一张巨幅照片下,那张照片是一双眼睛,那是一双女人的眼睛——美丽、纯净、坚韧,充满希望地注视着前方,蕴含着无穷的韵味和魅力……

这双眼睛仿佛是玛莎,是安娜·卡列尼娜,是娜塔莎……

如今,文化传统积淀深厚的俄罗斯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内在的嬗变随处可见,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俄罗斯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

著名摄影人马克·吕布曾说过,他“常常在某些神奇的时刻,能看到平常看不见的,或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是的,那一天,我也遇到了这个“神奇的时刻”,“看到平常看不见的东西。”我看到:一个装饰为“蜘蛛侠”的彩色风筝游弋在红场上,它上下翻飞,恣意翱翔,许多人注目仰望。

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入俄罗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带有政治符号性的克里姆林宫上空飞翔,这其间意味着什么?

紧接着,我们还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军人骑马出征的雕塑前,一个装扮成“蜘蛛侠”的俄罗斯青年,坐在石阶上懒洋洋地打着哈欠。

从这里人们又能体会和领悟到什么呢?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是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体现在套娃商店一旁的可口可乐的巨幅广告上,体现在普希金铜像前人们的英文套衫中。这就是现实生活,这就是当代俄罗斯。记录下这个点,正如法兰克·霍瓦所说:“我们表现的是时间中的一个点,等于为空间打开一面窗。”

但是,文化不会淹灭,传统仍在坚守。它流淌在俄罗斯人的血液中,它体现在深层意识中。那是一种自豪和自信,那是一种气质和风度。郑景康在《摄影初步》中说得好:“要只拍出一张平凡而不能表现主体的特征和情绪,没有力的表现,没有抓住当时的运动,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东西。”当我在河畔拍下俄罗斯乡村女性戴着头巾穿过芦苇丛时,她那优雅的眼神和挥动的手臂,触动了我。这里传达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意象。河水在静静地流淌着,一群妇女和孩子守望着原野。一个年轻的女人从一个石块跨上另一个石块,如同舞蹈般的轻盈步伐,是那么赏心悦目。

我在定格她的瞬间,耳边突然响起柴可夫斯基钢琴曲《四季》中《六月——船歌》开篇优美的旋律和那个美妙绝伦的降B调“升5”音符。

俄罗斯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同一架雪橇上坐的,既有痛苦,也有欢乐。”我的影像所记录的,正是如此。转型的阵痛,广泛地呈现在社会生活中,街头的乞讨,白领的无奈,一种失落的抑郁发散在社会底层。然而,俄罗斯不会颓废,不会沉沦,我用一幅影像传导了这个信念:在电网缆索交错中,一个雕塑高扬着右臂,紧握着剑柄,昂首向前。

这就是今日俄罗斯。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说过:“如果一个作家,只在他的小说里放入他想放的东西,那就不足观了。”我并不想在照片中注入更多的主观色彩,只是客观地去记录在俄罗斯目击的一切,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理解影像所包含的内容。

在俄罗斯,我为人们的笑容和欢乐所感动,我拍下了一对兄弟挥臂而嬉,拍下了一对新人相拥而吻,拍下了海鸥在手边展翅飞翔……

此刻,我想起了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愿俄罗斯人,愿各个国家的人们,都去体会着那种相似,地久天长。2016年1月16日第2章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家园·美国》拍摄随笔

2002年到2003年期间,我在芝加哥做访问学者,其间走过许多地方,拍摄我所见到的美国。就在我来到美国的前一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 · 11”事件。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然而,这个生活,已与过去不同。在看似恢复平静的表象下,深层的裂变和心灵的迷失仍在延续,那些昔日的优越和荣耀正在悄然离去,在一种忧虑、惶恐和莫名的期待中,人们企图寻求新的生活状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坐标。

贾维尔·瓦翁哈说,摄影的最基本特质是永远接近现实。我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下我在美国所目击的一切,努力使它能忠实地反映现象和现象下的本质。

正如郎静山所言:“摄影可以是很容易的事,也可说很难的事。”能拍出精彩,并非易事。布拉塞曾这样评价柯特兹:“柯特兹具备一位大摄影家的两项素质,对世界、人类和生活的旺盛兴趣,以及对形式的敏锐感觉。”激情与独到的形式,成就了大师,启示着后人。

对于一个专业的摄影人来说,激情通常是具备的,然而,如何巧妙地去驾驭形式,表达内在?

后“9·11”的美国社会,看起来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这只是表象。“9·11”所带来的冲击,更多的不是社会的创伤,而是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冲击。

而这种内心的变化,影像难以表达,尤其是当你面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好在街头就象剧场,一切都在这个舞台上演,街头总是尽显人生百态和时代的变迁。

影像是客观、同时也是主观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机地融合,合理呈现内在的真实与本质。莎拉·梦说过:“我一直觉得摄影是可以安排,可以用画面来诉说一个故事的。”我就是想通过画面、一系列的画面,来诉说“9·11”之后的美国故事。当然,这种安排,是一个顶层设计或者叫总体设想,但不是人为的设置和主观的编造。并且,在具体的实施中,之前的设计或设想常常会被客观现实所否定。这正是因为传统的纪实摄影不是电影,它不能导演,不能排练,这种不可预知和突发性,在拍摄后“9·11”的过程中,我常能体会到。我想,这大概就是摄影的一个魅力。

我的《家园·美国》的影集中,有几张黑人和白人在不同场合下祈祷和呐喊的正面肖像。

在可能的情况下,关注拍摄对象的人性,捕捉人性之美,这已经成为多年来我的一种摄影态度。

这些都是人们对内心焦虑的一种宣泄,一种对命运惶恐的祈福,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普遍的心理状态。这些影像,在强烈的视觉感受下面,体现了深刻的、能被感知的内涵。以影像讲故事,这类影像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戏眼,是高潮,是飓风;缺少它,故事就会陷于平淡,不精彩,缺乏张力。

然而,以影像讲故事,更多的应是那些平淡中的深沉,表象下的内在,呈现它们,不只是机会的等待,更需要理性观察和判断。

美国人确实是比较外向,但那只是一个界面,其实,一些深层的意识,在他们那里并不外露,也是比较内敛的。我的影集中,游弋着某种空茫、失落、惶然、迷惘的情绪,是对一些特定状态和细节的捕捉。这种生命意识的流露,往往是稍纵即逝,不再重现的,你必须调动瞬间触觉,敏锐地抓住它。

在一个地铁车厢里,一个旅客孤独地坐在长椅边侧托腮沉思,他的右手紧紧抓住拉杆箱,右腿横搭在左腿上。

这不是单纯的“人在旅途”状态,他内心的焦虑、孤独、迷茫发散在空寂的四周,就连身后的灯光也是那么的苍白。这就是一个特定性的瞬间,是普遍状态的一个呈现点、爆发点,同时,从表象来看它又显得是那么寻常、平淡。

影集中还有这样的照片,一对黑人情侣在纽约街头相拥而立,背后是巨幅广告——那是一个模特的开怀大笑和一行广告语:每天好好爱自己。一侧是匆匆的行人。相依情侣中的男人,直视前方,他的眼神呆滞而茫然,女伴则搂着情侣的脖子,头歪向一侧,无奈而忧郁。

这幅影像,呈现出尖锐的形式与内在的冲突、环境和主体的不协调。我想,看到这幅影像的人大概都会发问:“这是为什么?”这个特定瞬间,即是对彼时整个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们内在心理的直观呈现。

孙慨在《摄影九章》中论及,9月11日,亦即“9·11”。这三个数字注定已经排列在了人类21世纪史的前列,让后人体会到这些简单而抽象的符号里充满的血腥与硝烟,以及历史从此发生的转折。是的,这种转折是全方位的。而最艰难的历程,是心路。

面对这些平常而又复杂的表象,以什么形式来呈现确实是件难事,更多的时候,不是用手,而是用脑用心去按动快门。正如郑景康所说:“一般地说采用摄影机记录下来的照片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但是摄影机与镜子不同,镜子是见什么就反映什么,这是纯粹的客观。照片是用人工通过摄影机而成,也就是说通过人的思想而成的。”

在这篇《家园·美国》的编辑过程中,也力图展现一种思想的逻辑,反映这种转折和裂变。影集的首页,是一个持枪携狗的影子,映在布满孔眼的铁板上,板上面挂着两个牛仔帽。这张照片之后,是美国国旗和老兵敬礼,第三张是方尖碑前的女巫施法。

之后是两个变形的特警和马头下的人群。第五张是一个黑人妇女举臂呐喊的特写,一个女孩把头深埋在她的怀中。这几张照片贯穿在一起,定格了“9·11”后的社会画面,传导着强烈的骚动、紧张、焦虑、惶恐、无助,还有对未来的惶然。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我在拍下这类照片的同时,也拍下另一类照片,在那些照片中,呈现的是另一个界面。美国民众内心的坚韧、对梦想的坚守,以及对新生活状态的寻求,在那些照片中得到诠释。

有这样一张照片,三个警察荷枪戒备,而前面的顾客却是那么惬意地挑选着商品,背景是一张两个女孩笑逐颜开的大照片。在教堂里,大人们肃然听道,两个躺着的孩子,把耳朵贴在地上,似乎也在聆听上帝的声音。

在乡村俱乐部,两队情侣相互对视,含情脉脉;酒吧间里一个女人搂着戴牛仔帽的男子,陶醉在爱的怀抱中。爱德华·基廷在“9·11”一周后进入世贸废墟现场,在一个商店,拍下了一张灰烬中的茶具的照片。这是他获得普利策奖的其中一张照片。他说,他拍那张灰烬中的茶具,就是想告诉人们:尽管发生了这场恐怖事件,生活仍然是有魅力的。是的,尽管灾难已发生,但情感的花朵仍会在人们心中萌发,传统的力量仍在后“9·11”美国社会发酵……《家园·美国》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人行道上,一个黑人大叔、白人姑娘和一只小狗,都头戴着国旗帽,宛如舞台演员,甩手跨步向前,那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希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