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4:14:2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例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例试读: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与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都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收入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内生要素之一,而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接受教育,所以,研究教育投资及其形成的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在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与收入差异、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做了理论探讨并对中部六省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方面,本书认为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价值,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能传递有利于受教育者求职的某种信号,教育本身推动了社会分层,教育能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受教育者收入增长。实证分析了我国中部六省1995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教育投资变化显著地影响收入变化,增加教育投资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显著途径。无论是从中部六省的个体效应还是把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整体效应,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城乡居民教育投资量与居民收入增长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而且借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教育收入系统的稳定性(即由于外部因素使得居民收入发生偏离后居民收入回到由教育投资量决定的长期均衡值的反应速度)都非常强,除湖北省外都超过了50%。通过建立虚拟变量模型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部居民教育投资对收入递增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即城镇居民教育投资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农村居民教育投资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不同的。

在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与收入差异方面,本书首先分析了教育投资差异影响收入差异的作用机理,引入城镇化系数控制变量的中部六省个体差异模型和面板数据整体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都表明,居民教育投资城乡差异与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差异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缩小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人力资本提升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的提升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事收入较高的行业,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实证分析结论与规范分析结果相吻合,中部地区就业人员教育人力资本提升能有效地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一步地运用路径分析法区分了教育人力资本提升对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论表明,除山西省外,中部其他五省教育人力资本通过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来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间接作用都明显大于教育人力资本提升而带来的直接收入增长。

本书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基础之上得出了依靠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的结论,在大力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保障农村教育稳步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科学推动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提出了依靠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城乡收入差异 劳动力转移

ABSTRACT

The rise of modern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the 1960s and the rise of new growth theory in the 1980s regard human capital as one endogenous factors of the national income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promotio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s to accept education,so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 human capital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literatu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rowth differences with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vestment,education promote the labor transfer of human capital increases the rural residents income three aspects make the theory discussion and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rowth. The paper think that investments in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workforce’s value,educ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can help educatees to apply for a job of some kind of signal,education itself to promote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income gap,education will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workers and so on,promote the educatees revenue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and the central six provinces from 1995 to 2011,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er capita education investment on per capita income growt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capita education investment changes significantly affect income,increase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way to improve people’s income. Both the individual effect from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and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as a whole view of the overall effect,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etween education investment to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residents’ income growth has significant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And us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describe the education incom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e.,due to external factors make residents income after the divergence of income back to determined by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to long-term equilibrium values reflect speed) are very strong,in addition to the Hubei province is more than 50%. By establishing a virtual variable model of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ntra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ole of the residents’ increasing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where urban education investment on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n revenue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f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income disparities. Firstly analyzes the affect the mechanism of income differences,education differences into urbanization coeffici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for control variable model and panel data,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esidents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and education investment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relationship,indicating that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s an effective way of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education of human capital improve labor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o increase social welfare. First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of human capital promo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ring to towns is engaged in the industry with higher income,which increase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 result is consistent,the central region employment education of human capital promo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abor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o increas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concluded on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effective measures,in the rural education vigorously to increase education spending,to ensure steady development of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puts forward the rely on science to promote labor transfer three aspects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Obtain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effective measures,in rural education vigorously to increase education spending,to ensure steady development of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puts forward the rely on science to promote labor transfer three aspects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ywords:Education Human Capital;Education Investment;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Labor Transfer第一章引言第一节选题背景和论题的提出一 理论背景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即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1960年提出来的。当时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舒尔茨教授在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他认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并且对人力资本观点做了非常系统的论述,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经济社会功能。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育,为我们揭示了人力资本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舒尔茨用以下话语来揭示“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令人如此迷惑不解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人力资本存[1]量的增加。”这篇开天辟地的演说震惊了西方整个学术界,自此,人力资本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年轻的学说。

同一时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教授(Gary.S. Becker)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对家庭生产理论和时间价值与分配理论等领域做过重要的研究,并发表了《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时间分配理论》等文章,为舒尔茨理论后期的人力资本的微观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理论分析》和《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从家庭的生产时间价值及收益分配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人力资本的生产、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规律和人力资本与不同职业选择等问题。他提出教育和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在同一年龄组的劳动人口中,一个人的接受教育层次越高,其收入水平也越高。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现代教育经济和增长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使其更具有科学研究性和可操作性。而他本人也“因为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推广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克尔的代表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视为“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舒尔茨应用经济增长余额分析法实证分析得到美国在1929~1957年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这一实证结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ison)应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了1929~1957年美国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即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为23%,如加上“知识进展”中人力资本效应的贡献率12%,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的总贡献率高达35%。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增长理论的两个代表性研究成果——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建立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建立的知识溢出模型都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揭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认为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效应能使现代经济持续增长。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它认为国家(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可以归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如果一个国家(地区)要追赶先进国家(地区),其中最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力资本积累及学习能力。

人力资本是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本是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来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各布·明瑟尔(Jacob Mincer)最早通过函数形式表达了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证明了教育对提高个人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推导出了著名的明瑟尔收益率。萨卡洛普罗斯(G.Psacharopoulos)在197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效益》一书中,观察和比较了53个国家的教育收益,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了计量教育收益方法,提出了教育的“费用—效益”分析计算公式,他发现教育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且所有教育阶段投资收益率都远高于10%。

人力资本差异是影响居民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人力资本是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两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所以不同劳动者之间人力资本初始存量不同导致收入有较大差距,这是人力资本差异对收入差异的加强效应。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的推进和教育公平,人力资本差异逐步缩小,这将使居民收入差异逐步缩小。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贝克尔·墨菲和田村(K.Muphy and M.Tamura)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两种稳态:低人力资本存量、高生育率决定的低水平均衡态,高人力资本存量、低生育率决定的高水平均衡态。人力资本的初始水平及其相应的规模效率,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当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时,父母的收入较低,他们会认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是比较低的,所以其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对较低,此时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一般比较少,这也表明其养育孩子的成本较低,所以倾向于选择较高的生育率,经济发展由此陷入低人力资本存量、高生育率的“低水平陷阱”。相反,在人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增效应使家庭认识到增加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从而出现高人力资本投资、低生育率的社会倾向,使经济进入高增长高收入的持续稳定发展轨道。二 现实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156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9.89%,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把中国的发展模式称为“北京共识”,即通过艰苦和努力、主动和创新以及大胆的实验,坚决捍卫自己国家主权和各项经济利益;有步骤有计划渐进,积聚全民能量。创新以及实验是该模式的灵魂;既很务实,又具有理想化特点,又能灵活应对解决各种问题,因事而异,不强行要求整齐划一是该模式的准则。该模式不仅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高度注重社会演[2]变,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与完善经济管理而不断改善社会整体环境。还有不少学者从市场化、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制度等多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原因。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迅速增长,但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也逐步拉大。在改革开放之初,如何使中国从缺乏市场因素和普遍贫困中走出来,确实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于启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起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中国塑造了不平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产生了一系列有悖初衷的负面影响。非均衡发展机制成为区域失衡加剧和城乡差别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21世纪,在经济起飞之后应逐步退出非均衡发展机制,走上相对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了全面均衡的发展战略。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也特别强调民生问题,提出要坚持民生优先,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公共教育作为“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3]比2010年翻一番”,适时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4]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将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三 论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477.6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10元,按可比价计算201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0年的8.24倍,年均增长7.04%;恩格尔系数也由1980年的56.9%下降到2011年的36.3%,达到相对富裕水平。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91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元,按可比价计算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是1980年的7.65倍,年均增长6.78%;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1.8%下降到40.4%,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2000年公布的基尼系数就已超过警戒线,达到0.412。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指出,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已[5]经达到4.6倍,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

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享受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另一方面,由收入分配不公而带来的社会矛盾、两极分化加剧等危害正在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只有找到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和造成城乡差距拉大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已有的研究,影响收入与城乡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制度、政策等因素。本书则是从教育人力资本这个内生变量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投资对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以传统农业省份居多的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论述教育人力资本对收入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重大影响及机制,然后实证分析近15年来教育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第二节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一 研究意义

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深化人力资本理论与发展理论的研究。

本书的现实意义来源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要建立增收长效机制,而且要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书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以让经济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投资不仅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还是事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均衡稳定发展的大事,为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等提供了一个努力方向,即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人力资本形成,对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二 研究方法

首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侧重于实证分析。在本书第3、4、5章,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论证教育投资或教育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异缩小、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教育投资是提高居民收入和差异缩小的原因。然后以中国及中部地区的经验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教育是否对社会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实证分析过程中首先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概括出经济计量模型,然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估计,最后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各模型的现实意义做出解释。

最后,静态和局部均衡分析。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异缩小和就业结构优化等社会均衡发展变量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或强或弱的关系,本书采用静态和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逐一分析教育投资与这些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第三节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一 人力资本

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对人进行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体现为人们后天所获得的健康、知识、技能、能力等素质。人们为获得或增强这种后天的素质所花费的时间、所消耗的资金、所做的“牺牲”等都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过程。

舒尔茨指出:“很多被我们称之为消费的东西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用在教育、卫生以及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用就是证明。成年在校生以及通过在职培训的职业劳动者所放弃的就业收入也同样是明显的例子。但是,这些在任何国家都尚未列入国家全局的统计数据。一般而言,利用自有空闲时间去提高专业技术、获取业余知识的现象很普遍,这个数据也没有统计资料在案。利用这些和其他类似的方法,人们的自身质量可以大大改进,生产力[6]可以得到很快的提高。”人力资本形成主要有如下五个途径。

第一,医疗及保健,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寿命、自身力量、身体耐力、身体精力等方面所有的费用、生活保健的活动,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方面的要求,其发展的结果就是必然会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水平。

第二,在职人员培训,也包括传统企业的学徒体制。

第三,普通学校的教育,不仅包括初等教育,还包括中等及高等教育,共三个层次。

第四,企业之外的机构组织为成年劳动者举办的各类学习提高项目,包括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第五,个人和家庭往往会为适应社会就业的不同机会变化而进行不断的流动迁移活动。二 教育人力资本

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五种,由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总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医疗保健、劳动力迁移等途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主要是提高劳动力的质,医疗保健投资主要是提高劳动力的量,劳动力迁移投资能提供充分发挥劳动者才能的机会。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投资形式,传统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事实上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能为受教育者带来某种未来收益。因为教育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生产技能以及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各种生产能力,所以教育被视为一种生产性活动,是一种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生产性活动。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因此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能获得比增加物质投入更高的收益。

在现有劳动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人力资本差异是个体人力资本差异最主要的部分,我们把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称为教育人力资本。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的人力资本一般指教育人力资本。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客观、简便易行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各种计量方法均存在明显的不足和较大的争议。目前研究的具体的计量模式主要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来收益贴现计量法、机会成本法、受教育年限法。(一)历史成本法

1968年,布鲁梅特(R.L.Brummet)、弗兰霍尔茨(E.G.Flamhotlz)和帕利(W.C.Pyle)提出了人力资本计量的历史成

[7]本法,其基本思想是:人力资本价值等于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与人力资本形成有关的所有费用之和,运用到教育人力资本的计量就是人从出生到丧失劳动能力期间接受教育所花费的费用总和,具体包括:人力资本载体为人力资本形成所投入的教育费用。该方法的优点是以历史数据为依据,根据实际投资支出的记录来记录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所提供的信息一般要求客观、准确、可靠,这样就可以让人力资本数量的信息与其他物质资本的数量信息具有可比性;其缺点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即社会投入的部分未予以考虑,这样就无法表现教育人力资本的真实成本与价值。(二)重置成本法[8]

重置成本法是1974年由弗兰霍尔茨教授提出的,该方法强调注意人力资本的价值的变化。重置成本法把具有某技能水平的人力资本值等同于在当前条件下重新获得相同技能水平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或者在当前条件下取得某特定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所发生的全部费用。重置成本法试图反映人力资本的现实价值,考虑了人力资本形成的综合因素,时效性也较强,有利于合理补偿和重置人力资本;但该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人力资本真实价值,对人力资本现实成本的估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三)未来收益贴现法

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是形成人力资本价值,从未来收益角度看,人力资本货币价值为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和。因此,未来收益贴现法是通过估计人力资本载体未来所能创造的价值总和,把这些价值总量贴现来确定人力资本价值。用未来收益贴现法来度量人力资本价值在理论上看似更现实、更可行,但人力资本未来收益很难估计,导致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上非常困难。(四)机会成本法[9]

机会成本法是赫奇曼(J.S.Hekimmian)和琼斯(C.H.Jones)于1967年提出的。机会成本法认为:人力资本既然是被当作一种资本品来看待,人力资本计量就应该和资本品一样考虑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即应把人力资本载体选择接受教育而放弃工作的所得纳入到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成本当中。从理论上看,该方法推理严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本的投入价值,但在实践中机会成本同样很难确定,大大降低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五)受教育年限法

一般来讲,所接受的教育年限越高,其劳动知识和技能就越多。在对总量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时往往采用劳均受教育年限法来计量人力资本,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所需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但也存在严重缺陷,即假定受教育年限相同的劳动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相同的,而且各级教育所积累的知识技能是相同的。第四节本书结构与基本内容

本书共分8章。第1章引出论题;第2章为理论基础;第3章对教育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做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4章对城乡教育投资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关系做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5章对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收入的影响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对教育人力资本进行分析;第6章论述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上,教育人力资本一方面可直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第7章为依靠教育增加居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第8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1章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2章为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收益理论,综述理论基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介绍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和核心观点,并介绍了新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后面着重介绍了舒尔茨、贝克尔和明瑟尔教育经济理论,对教育投资收益进行了理论剖析。

第3章对教育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论述了教育投资对个人收益的作用机理。采用中国及中部六省1995~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与人均收入的经验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得出教育投资支出与收入增长两者是协整的结论,并对中部六省教育收入系统的稳定性和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的城乡差异做了定量分析。

第4章是教育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研究,规范分析了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差异影响收入差异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中部六省的经验数据分别对城乡教育投资差异对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进行了城乡之间的比较。

第5章分析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收入的影响。首先需要对教育人力资本进行核算,收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98年至今的劳动统计年鉴,缺失数据用线性内插与线性外延的方法估计。由于我国该项统计起步较晚,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本书在从原始数据得到的结果的基础上,再运用具有线性趋势无季节变化指数平滑法对时间序列进行修正得出中国从业人员劳均人力资本,对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对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进行了产业分析。

第6章是教育人力资本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研究,规范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理,然后在用“受初等教育等效年”核算中部六省教育人力资本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作用,并用社会学中的路径分析法说明了教育人力资本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而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要明显大于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作用。

第7章阐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均衡,主要通过这几点进行分析:政府应逐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依靠教育均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科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8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具体框架如图1-1所示。图1-1 本书研究框架第五节本书创新之处

本书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已有文献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本书从内生变量(教育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其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大作用。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内生动力,笔者认为人力资本也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内生动力,从内生变量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增收问题。

二是研究路径上的创新。从四个方面研究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与收益的关系:①分城乡实证分析了居民人均教育投资与人均收入的协整关系;②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差异的变化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③要在普遍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本书从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村居民收入的间接贡献明显大于直接贡献的结论;④通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书是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尽可能用简单的经济计量模型来刻画教育收入系统中主要变量的量化关系。对教育投资与居民收入增长之间进行了长期均衡与短期误差修正计量分析,建立引入城镇化系数控制变量的中部六省个体差异模型和面板数据整体效应模型,以中部六省为样本定量分析了教育—收入系统的稳定性。还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与收入差异之间的量化关系,借用社会学中的路径分析法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教育人力资本提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间接效应。

[1] 〔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蒋斌,张蘅译,商务印书馆,1990。

[2] 刘桂山:《“北京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消息》2004年6月10日。

[3] 十八大报告。

[4] 十八大报告。

[5]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消除社会鸿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美〕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曹延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7] R.Lee Brummet,Eric G.Flamholtz,William C.Pyle,“Human Resource Measur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1968,43(2),pp.217-224.

[8] Eric Flamholtz,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California:Dickinson Publishing Company,1974,pp.42-57.

[9] Hekimian,S. James,Jones,H. Curtis,“Put People on Your Balance She 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7(1),pp.107-110.第二章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每一个新理论的形成,都源于旧理论不能解释事物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现象,而新的理论不仅能用新的思想理念去解释新的现象,而且能够涵盖旧的理论。古典经济理论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接受之后,经济发展的现实逐渐超越了古典经济理论的解释,出现了所谓“经济增长之谜”。在探索这一现象的过程中,劳动者质量即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促成了以舒尔茨为代表人物的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根本途径,强调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揭开了现代教育经济增长理论的新篇章,成为现代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第一节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Petty)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并充分肯定了人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同时体现在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上。而劳动质量在生产中体现为劳动者所具备的“技艺”。他认为“技艺”是土地、资本、劳动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指出“有的人,由于他有技艺,一个人就能够做许多没有本领的人所不能做的许多工作”。而技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劳动者必须经过教育和培训——“长期而又痛苦”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可见,人力资本的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初就开始萌芽。[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劳动力是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全体国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都应被看作资本的一部分,并且人的劳动技能应被视为资本,这种资本的获得“需受教育,需进学校,需做学徒,所费不少”,并按其劳动成果取得足以补偿其所付资本的报酬,这无疑说明了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倡议由国家“推动、鼓励,甚至强制全体国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这些思想对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Ricardo)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坚持了商品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并把人的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两种。他明确指出,只有人的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分为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李嘉图认为劳动质量的提高才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关键。[3]

德国历史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认为“精神资本”是智力的成果和积累,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精神资本相对应,精神生产工作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工作,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在研究经济增长要素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他们认为土地和劳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种劳动是一种不包含任何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生产运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事实上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产出量的大小的确取决于土地等物质资本及简单劳动的投入。可见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对于当时经济增长要素的提炼是十分准确的。但是其在分析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过程中仅限于一种静态分析,忽视了时间变量的作用,以至其分析结果呈现为简单的算术关系式,复杂的经济问题被简单化了。

尽管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将劳动力数量列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承认了不同质量的劳动力的经济效应是不同的,进而提出了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这已经透露了人力资本的思想。配第提出的“技艺”、斯密谈及的“才能”、李嘉图阐述的“劳动质量”以及李斯特的“精神资本”也都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同时,他们也表达了人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是除基本生产要素以外的另一要素,对这一要素进行投资能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收益,而投资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没有把人力资本看作一种资本,也没有看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其强调的土地和劳动要素作用下的规模效应递减规律催生了马尔萨斯(T.R.Malthus)的[4]“人口陷阱”理论,指出人类的发展面临悲观的未来。而人类现实发展证明人类的未来并不悲观,“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5]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第二节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一 现代经济发展之谜

20世纪中叶,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许多传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统称为“现代经济之谜”。总的来说,传统理论无法解释下述几种经济之谜。(一)经济持续增长之谜

根据传统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两个传统要素的投入。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其中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可以实现总产量的增加,但是如果连续增加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的增量将越来越小,这就是“收益递减规律”。但在20世纪下半叶,有些西方国家的发展实践却不符合“收益递减规律”,却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例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美国昔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被经济的持续、小幅波动变化的增长所代替。(二)国民收入之谜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但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要远远大于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和劳动两种传统生产要素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之和。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对美、英及西北欧国家等9国1950~1962年的国民收入增长进行研究,发现产出总量比要素投入总量的增长速度要快,即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劳动与资本两要素带来的增长率。(三)库兹涅茨之谜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S.Kuznets)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相对下降了。也就是说,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却在减少。例如,美国资本与产出之比,1869~1888年是3.2∶1,1909~1928年是3.6∶1,而1946~1955年却只是2.5∶1。“换言之,在最近几十年中,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中由资产所创造出来的份额从大约45%降至25%,而在劳动工时相对降低的情况下,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却由55%提高到75%。那么,这部分贡献是怎样产生的呢?(四)里昂惕夫之谜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G.Ohlin)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E.F.Heckscher)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相对便宜或丰裕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并展开国际贸易,将会有较多的贸易所得。例如,美国是资本丰裕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换回劳动密集型产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W.Leontief)利用美国1947年的经济数据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检验。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从美国国际贸易数据中得到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但数据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相悖,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五)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根据传统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事实证明,在很多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原来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工人工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有大幅度增长。(六)战败国崛起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20年中,一些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的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日本在战后花了约40年时间赶超经济强国美国,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收入提高28倍的世界纪录。(七)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谜

20世纪中后期,一些自然资源条件很差的国家和地区,如丹麦、瑞士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经济之谜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经济学家们对这种经济之谜形成的根源产生了浓厚兴趣,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最能让人信服的就是人力资本理论。二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舒尔茨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做的《人力资本投资》演讲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正式创立。舒尔茨指出用人力资本可以解释现代经济发展之谜:①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使得现代经济增长呈现收益递增的特点;②投入与产出的增长速度之差,一部分源于规模收益(即随着产量的增加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另一部分是由于人力资本提升促进了技术进步;③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比物质资本和收入增长速度都快,所以资本—收入比是降低的;④在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包含更多的人力资本,如把人力资本也看成资本的话,美国出口的这类产品反过来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对于美国来说,出口这些产品具有相对优势,仍然有贸易所得;⑤战后工人工资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其人力资本的大幅提升;⑥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人力资本的普遍提升呈缩小态势,呈倒“U”形分布;⑦战争几乎全部摧毁了战败国的物质资本,但它们却保留着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⑧资源短缺国家可以利用人力资本积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舒尔茨从理论上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为我们揭示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本身的经济价值。他还在实证上定量分析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得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认为一国(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越大,人力资源质量越高,其国内(地区)的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经济增长速度也就越快。因此,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得以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双重基础上建立起来,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教育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舒尔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现代教育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一些人力资本理论学家也为现代教育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J.Mincer) 认为,美国个人收入差别与增长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人的后天质量差别及其变化入手,提出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个人收入水[6]平,重新确定收入分配格局。明塞尔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和培训与个人收入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教育收益率计算模型,全面揭示了教育的另一重要经济功能即教育对个人收入所起的作用。其著名的研究成果“明塞收益率”成为测算教育收益率的重要标尺,被理论界广泛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家庭生产理论和时间价值与分配理论等领域做过重要的研究,其发表的《生育率的经济分析》《时间分配理论》等文章为人力资本微观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从家庭的生产时间的成本价值及收入分配的视角非常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的生产、投资收益分配的具体规律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和职业选择方向等问题,通过数据实证研究分析得出这样一条具体结论:在同一年龄组劳动人口中,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该个体的就业收入水平也会越高。贝克尔的理论为现代教育经济增长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微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