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8:17:49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

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业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人杰地灵的物华天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辉煌灿烂的科技教育、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至善至美的伦理道德、意蕴深邃的古老哲学、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群星闪耀的杰出人物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

艺术之根——民间剪纸与民间年画

民族瑰宝——民间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从题材上,可分为人物、动物、景物及花卉、组字等;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彩色、套色、衬色、拼色等若干种;从形式上分,有剪纸、刻纸、撕纸、烫纸和几种形式相结合等,多姿多彩。

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不但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贵品种。周成王引发的剪纸艺术

那是西周王朝的初期,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幼即位,并由叔叔周公辅佐。

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并说:“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

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也就是说天子说出的话,史官要如实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大夫要传扬它。”■ 周成王(? —前1021),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天子,谥号成王。他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他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被誉为成康之治。

于是,周成王听从了周公的建议,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唐叔虞”了。

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就是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当时称之为“剪彩”。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即公元前6世纪,此前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上,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但是,到汉代发明纸张以后就叫剪纸了。■ 汉武帝画像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后来,发现我国最早的实物剪纸作品,确实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即公元386—581年的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了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李夫人 西汉汉武帝时期人,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她生有汉武帝第五子刘髆,后被霍光追封为孝武皇后。

至魏晋时期,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剪纸的兴起。据记载,那时在东晋时期,每到农历二月初八佛的涅槃日,民间就流行剪通草花以献佛。在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会时,佛教徒也往往把用丝织品剪成的花叶作为佛前装饰,用以招引善男信女,这就是我国民间剪纸工艺的先声。■ 剪纸对猴团花《荆楚岁时记》是记录我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时期梁宗懔编撰。其中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

至南朝时期,晋宜都郡守梁宗懔在他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载,当时我国南方的荆楚地区,就是后来的湖北、湖南一带,流行一种“镂金剪彩”的习俗。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七,家家都用一些薄片剪裁成为人样,或采取镂刻金箔成为人样,用以作为屏风贴,或作为头鬓戴在头上,或把丝绢剪成花卉形的装饰用以赠送人。

特别是在立春这天,所有人都用薄片剪成燕子形状用以佩戴,并在身上贴着“宜春”两个字。这些民俗活动,促使剪纸艺术来到了民间。那时一般人家买不起“彩”或“箔”,就只能以纸代替了。

其中3幅为四面均齐的八角形、忍冬花形、菊花形等几何形团花,变化复杂,很有韵律感。

另外两幅是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团花几何形内圈之外分别剪出12匹相对的马和16只相对的猴,造型非常复杂生动。

唐代以后,“镂金剪彩”的风俗仍然盛行。特别是每逢立春,人们就剪出各式各样的“幡”,就是用丝织品剪成的小幡,又叫“春幡”,或者剪出各式各样的“胜”,就是妇女用的一种首饰。春幡 也就是“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态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社会形成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佩戴春幡,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

人们将人形的胜叫“人胜”,将几何形的叫“方胜”,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蝴蝶,作为节日的礼物,或者簪在头上,或者系于屏风,以示庆贺。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人日即事》诗中写道: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金箔剪纸

在宋元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剪纸艺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剪纸活动,除了立春,人日、元旦、端午、七夕、重阳等节令时也剪“春幡春胜”“钗头彩胜”,并做成艾叶、花朵、仙佛、喜字、影戏、虫鱼、禽鸟、百兽的形状,簪戴悬挂以求平安,或陈列以“斗巧争奇”。皮影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在当时,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生意的小手工业者,他们以剪纸生意为生。城市居民除了把剪纸作为节日的幡胜,还把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

这时的皮影、夹染刻版、陶瓷贴花等也大都用剪纸来做。甚至在民间苦于久雨不晴,人们也用纸剪出手持扫帚的妇女形象以祈求能够晴天,并称作“扫晴娘”。

在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凡是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刺绣的花样,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 扫晴娘剪纸

尤其是在清代,因为满族人有剪纸的习俗,致使剪纸进入了宫廷。

在故宫,历代皇帝举行婚礼用以作为洞房的神宁宫,墙壁都按满族习俗裱纸,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有角花。

据说,有人用纸剪成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并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呢!■ 万事如意剪纸阅读链接传说在河北省蔚县,早年有个叫王老赏的人,他拜剪纸艺人周瑶为师学艺,很快就赶上师傅了。周瑶动了个小心眼儿,只把染红胡子、白胡子手艺教给了徒弟,并在教染黑胡子时,对王老赏说:“你把染剩的杂色全倒进黑色里,过几天再染。”王老赏挺听话,就按着师傅吩咐,把剩下杂色全倒进黑色里了。过几天,他发现黑色变得浓黑,没有一点杂色了,他高兴地感激师傅又教了他一种兑黑色的绝技。王老赏就用笔蘸着黑色染胡子等干了往下揭时,却怎么也揭不开了。他赶紧跑去问师傅,师傅却已经病逝了。因为周瑶染黑胡子的绝技没有传下来,后来的剪纸艺人只好把黑胡子做成整一块,不敢往细里拉了。杨广巡游带动扬州剪纸

早在隋朝时候,隋文帝杨坚驾崩后,他的二儿子杨广即位。杨广当上皇帝后便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而扬州地处大运河入江要道,是当时南来北往的运输中心。于是,杨广在605年开始营建扬州,在扬州大兴土木,广筑离宫别馆。

扬州营建完工后,杨广三下扬州巡游。当时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国各地的奇花异卉,宝兽珍禽,杨广每在夜间游园时,却从不张灯火,而是让人捕捉许多萤火虫送来,荧光漫山遍谷,照耀得如同白昼。■ 杨广(569—618)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581年立为晋王,600年立为太子,604年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到了冬天,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杨广游兴不减,却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和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并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让人赏心悦目。

杨广这三次巡游和赏玩园苑中由彩锦剪成装扮的美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扬州剪纸艺术的发展,使其在民间不断发展起来了。■ 扬州剪纸

至唐代时,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

据记载,当时每到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或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鲜花之下,相观以为乐。

另外,在扬州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当时的大诗人杜甫就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所说的就是这种民情风俗。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名的“诗圣”。他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在那时,我国的造纸业非常兴盛,扬州也有较大的造纸作坊,并且能够大量生产质量很好的贡纸。作为雄厚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扬州自古多奇花异卉,唐宋时期历代扬州的文章太守、诗人墨客,莫不寄情于花木,他们装饰风雅,演绎故事,写下了许多名篇,这为扬州剪纸提供了充足的题材。■ 扬州剪纸扬州刺绣 和苏州刺绣同属“江苏刺绣”,简称“苏绣”。不过,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

在明清时期,扬州剪纸有了新的发展变化。由于经济繁荣,扬州民众多讲究穿戴,居室之内大小物件都以绣花为美。至于结婚、做寿或年节喜庆,所用绣品花样更多,这些绣品都要用剪纸为底样。

因此,扬州剪纸便与扬州刺绣结合,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这就是著名的“扬州花样”。

扬州的剪纸以圆如秋月、线如胡须、尖如麦芒、缺如锯齿、方如青砖这五个要诀为其风格的标准,无论剪出什么样稿,都必须根据这五种标准,这样剪出的作品才具备扬州剪纸细腻、典雅、玲珑剔透的风格。

在技法上,扬州剪纸多用镂空的技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构图上,扬州剪纸讲究造型的雅致,较多地使用组合的手法,使造型有适度的夸张变形,从而产生图案的形式美。扬州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抓住物象的特征,又做到了线条连接自然。

扬州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技法的求变求新而产生的,许多剪纸因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而形成了扬州剪纸特有的“剪味纸感”。

在清代的扬州城内,以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非常多。其中,在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剪纸艺人包钧就以一剪之巧而声名远扬。在包钧的巧剪下,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因此也就有了“神剪”的美誉。包钧 江苏扬州人,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剪纸艺人,尤其擅长剪山水、人物、花鸟和草虫,在他的剪艺下,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因此被誉为“神剪”。

另外,对扬州剪纸产生广泛影响的还有清代末期著名的剪纸艺人“张三麻子”。“张三麻子”本名叫张永寿,出生于扬州一个剪纸世家。

张永寿从小喜爱剪纸,不过他父亲张金盛因为祖孙几代剪纸,饱尝了人间辛酸,所以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再吃这碗手艺饭。

但是,童年的张永寿却醉心剪纸,凭着潜神默记,他偷偷地学了起来。父亲偶然一次看到儿子剪的几幅兰竹,还真有一种家传的韵味,有所感触地叹道:“这孩子天生是吃剪纸这碗饭的。”不得已开始叫孩子学艺。

在张永寿14岁那年,由于家庭生计困难,父亲一把剪刀养不活一家7口人,于是他就独自外出谋生。

他跑遍了扬州、仪征、六合、天长等地的许多集镇和农村,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仅凭着一把剪刀,一叠白纸,给人们剪来“福寿”,送去“吉祥”,也对付了自己辛苦的生活,年节之际还攒下了余钱来帮助家庭。■ 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门楼子 也就是一家一户的总甬道,又是主人的“门面”,直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门楼的高低大小、砖瓦材质,彩绘文字、和左邻右舍关系等都有规定,应与身份相符。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的匾额。斗框边饰有花卉和蝙蝠、蝴蝶等图案。

张永寿闯荡江湖七八年后,他的剪纸花样便渐渐出了名。因为他在小时候出过天花,没钱医治,和他父亲一样落下了一脸麻子,又因父子俩都是排行第三,所以被人们称为“老张三麻子”和“小张三麻子”。

张永寿经过长期走乡串镇的漂泊生活,不但开阔了眼界和丰富了生活阅历,也练就了一手好手艺。20岁那年,他结束了流浪式的卖艺生涯,在扬州多子街上一家名叫德兴衣庄的门楼子里,摆下桌凳,挂个招牌,算是正式开张卖艺了。

张永寿的摊子与众不同,桌上放一个红木镜框,里面盛放各式花样子,门前一块招牌上写着“张三麻子专剪专描新式花样”,另外还剪了一副对联:

剪成龙飞虎跃,

描就鸟语花香。

其实,这绝非是张永寿的自夸之词,他的剪纸实在是与众不同,就拿所剪的四时八节的鞋花来说,不仅形态各异,而且颇有神采,绣成花鞋后,令人足下生辉。

时间一长,张三麻子的名气大了,扬州城内和四乡八镇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

张永寿曾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先后出版了《张永寿剪纸集》《百菊图》《百蝶恋花图》和《百花齐放剪纸集》等。簸箕 是我国传统生产生活用品,也是工艺品。有三种说法: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用于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是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其中,《百菊图》从整体来看,是一部集剪菊之大全的皇皇画卷。从单幅作品来看,101幅,在统一和谐的韵律中,又各自有着章法上的变化。那“麒麟角”钝角峥嵘,昂扬可喜;那“紫松针”锋芒毕露,俏拔可嘉;“醉红妆”如美人酒后,不胜娇羞;“芙蓉面”似出水芙蕖,分外妩媚。

张永寿的剪纸讲究以“形”传“神”,他剪的菊花,不仅外形美,而且神韵足,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浣纱”力现其“飘”, “柳线”强调其“奇”, “懒梳妆”夸张其“懒”, “万卷书”突出其“卷”,真是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表现了扬州剪纸的无限风采。■ 扬州剪纸■ 菊花剪纸

扬州剪纸艺人张永寿在其漫长的剪纸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剪纸经验。

剪飞鸟要从翅膀剪起;剪游鱼要从头部剪起;剪老虎要从后脚趾剪起;剪花卉则根据不同的花卉特点而异,像“罗汉须”,初开时是直瓣,盛放时就是起卷,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着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特殊、风味别具的菊花。

而“鹭鸶羽”花开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钩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处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线条的粗细大小,要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阅读链接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他经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其主要作品有1950年的《百花齐放》、1970年的《百菊图》和1980年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为之写诗云:“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日本朋友称誉他为“人间国宝”。具有特色的陕西剪纸

陕西位于黄河流域,在这里有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有仰韶、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文化的遗址,并有许许多多的汉代墓群。

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和古丝绸之路也在陕西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在此曾繁荣昌盛,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代的画像石,唐宋时期的雕塑、绘画,等等,都直接对陕西的民间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宋元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加之交通闭塞,致使陕北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发生了隔离,外来的经济、文化对这里的影响在缩小。包括剪纸在内的陕北地区古老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也就在这个特殊的地理及文化环境中,被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陕西民间剪纸傩舞 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者“跳鬼脸”。这种舞蹈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陕西抓髻娃娃

纯朴、善良的陕西农民为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为了追求超越自然的力量并征服自然的灾祸,人们崇信巫术,请神汉、跳傩舞。每逢新年佳节,人们会闹起社火、吹响唢呐、敲起锣鼓、接祥纳福。

因此,陕西黄河流域的剪纸从内容到形式同其他地区的剪纸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的功能以自我欣赏和装饰美化自己的环境为主,不受商品价值和政治方面的影响,随心所欲,剪纸的表现手法简练,体现出它的随意性、意象性和抽象性。陕西的剪纸在艺术风格上是单纯、概括、淳朴和庄重,讲究剪纸本身的文化内涵。其中,陕北民间剪纸在内容上,始终围绕生产、生活、生命三大主题,流传在这一带的巫俗剪纸和民间用于招魂辟邪的抓髻娃娃剪纸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抓髻娃娃作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用的叫“招魂娃娃”“送鬼娃娃”“送病娃娃”“辟邪娃娃”“五道娃娃”或“纸人”。它的基本特征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抓髻娃娃有性别之分,一般多为女性,也有不象征性别的。

女性抓髻娃娃头梳双髻或双辫,头立双鸟或戴花冠、花蔓或双手外撇或上举,或双手抓鸟,或一手抓鸟抓兔,或一手抓鸟抓鱼,或双手抓鱼,或双手举莲。还有双襟双鸟、双膝双鸟、双足双鸟、双脚蹬兔等。

男性抓髻娃娃为圆头,或一长辫,或戴圆形尖顶帽。双手外撇或上举。有的腹下垂阳饰象征男性的牡丹、云勾纹等图案。

古时的陕北农村,在其独特的自然地貌和艰难环境中,人们考虑最多的是生存繁衍,所以每当谁家娃娃有病后,家里的大人就剪一个纸人,放在娃娃身上或在娃娃身上绕3圈,再烧着放在盛水的碗里,然后念叨着娃娃的名字,端着碗走出大门口,把烧成灰的抓髻娃娃和碗里的水倒在十字路口,再喊着娃娃的名字回来。■ 抓髻娃娃辟邪 广义的辟邪,或者民俗中的辟邪应该指一种行为以及它所引起的一些礼仪形式。我们在艺术史中说的辟邪是狭义的辟邪,是广义的辟邪行为所寄托的一种实物形式,或者说是辟邪行为的一种工具。所以可将广义上的辟邪称为“辟邪行为”,将辟邪行为中所要使用的工具称为“辟邪工具”,而将辟邪艺术品称为名词“辟邪”。

有钱的人家或者孩子的病比较重的,就请巫师来帮忙,巫师就用黄表纸剪5个或7个手拉手的抓髻娃娃,先放在设置的坛上接受香火,后放置病人身上,在病人身上绕3圈,并诵唱道:

病人姓什你姓什,病人叫什你叫什,你和病人同年同月同日生……

病人禳得笑盈盈,纸人禳得哭吟吟,正魂禳在病人身,一切灾难你带走,我送你到十字口……■ 抓髻娃娃蓑衣 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后来,人们也用棕树皮制作。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披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然后,巫师在盛水碗中焚烧纸人,再到十字路口倒掉。在当时人们的意识中认为病人得病是因为鬼魂作祟,使人的灵魂离开了肉体,剪抓髻娃娃做替身,随着纸人的焚化,病人就会还魂病愈。

另外,还有一种手拉手的抓髻娃娃,用于贴在室内或门楣上,起辟邪和保护平安的作用。

所以,陕北民谚中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抓髻娃娃一把叉”的说法。

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花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窗花是最为普遍的,每逢春节,不论哪里的农村,都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

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跟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一样,陕西的剪纸也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不过其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汉代画像石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其经济、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汉代的图画是汉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绘制在丝绸、陶器、漆器、墓壁上,也雕刻在石块上。雕刻有画像的石头,考古界即称之为“画像石”。

陕西的农村剪纸艺人,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虽然交通闭塞,地处偏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了下来,并代代相传。

如一些剪纸继承了汉代画像石的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像农家过年时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就是用纸剪出的,头是用瓜子代替的。■ 陕西窗花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我国古代,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举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陕北剪纸

相比于陕北的剪纸,关中的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喜爱。陕南的剪纸人数较少,具有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就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在民间,给娃找媳妇,“不问人怎么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就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就是看绣花的本事。

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直至后来的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

每至腊月天,这里的婆姨女子们便凑在一起相互学习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看样。正月里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也是看谁的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陕西有种“抓钱娃娃”的剪纸,就是一手抓钱、一手抓火的抓髻娃娃,说是“举火是烧百邪疗百病,身上对对双鸟是雀雀吃掉周围的虫子”。

陕西铜川有一种“送鬼娃娃”的剪纸,双手拿钱外撇,说是“哪一个鬼都是要钱的,给点儿钱把鬼打发走了,病就除了”。取以钱送鬼之意。

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时,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这“三边”,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致。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于延安剪纸的粗犷,也不同于江南的工巧与写实。■ 陕西彩色剪纸

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常常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南方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陕西有些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征。阅读链接在甘肃环县,有一种叫“刘海撒金钱”的剪纸,也叫“送钱娃娃”,娃娃手拉手拿着钱,上下两层,并解释为“上边是大神神,下边是小神神”,说是正月二十三这天剪了并烧了送钱的,就能让人富裕,并且收成好、年成好。嫘祖出游发明沔阳剪纸

那还是在几千年前的三皇五帝的时候,在湖北宜昌的西陵氏部落中有一位勤劳、聪慧、俊俏的姑娘名叫嫘祖。后来,嫘祖嫁给了轩辕黄帝。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嫘祖外出游玩的时候,坐在一棵大树下歇凉,她忽然发现,树上的花和叶的影子落在自己的鞋头上很是美丽。于是令随从拿来绸巾和木炭条,将花和叶的影子轮廓勾画出来。■ 龙凤呈祥剪纸

回宫以后,制成了花样子,然后就按这个样子把花绣在了鞋头上。

嫘祖所做的绣花鞋不仅得到了轩辕黄帝和大臣们的赞美,而且绣花鞋经嫘祖一穿,宫娥才女都学着剪影绣花。后来,剪纸从宫内传至民间,流行于荆楚大地。

其中尤其以沔阳雕花剪纸最为有名。

沔阳也就是后来的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了。■ 剪纸双喜图

作为传说嫘祖发明剪纸的起源地和素有“歌艺之乡”美称的沔阳,其民俗剪纸共分为婚俗、丧俗、服饰、宅居装饰、岁时节令五类,而且别具特色。

自古人生重礼仪,在沔阳,人们对婚俗尤为重视。结婚被人们视为终身大事,剪纸在其中应用也最为广泛。

结婚时,男方要举行“告祖”仪式,向列祖列宗禀告,祈求祖上保佑。在大堂八仙桌上摆10碗荤菜,每碗菜上覆盖红双喜字剪纸,再插柏树枝于菜碗之中,意思是:松柏常青,祝夫妻百(柏)年合好,家庭百事顺遂。

堂屋正中墙壁上悬挂巨幅夺目的鲜红双喜字,配以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的剪纸,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喜鹊登梅、金鱼闹莲、凤穿牡丹、连(莲)生贵子等,分别贴于大门、洞房门及玻璃窗户上。八仙桌 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民间雅称八仙桌。八仙桌结构简单,用料经济,一件家具仅3个部件:腿、边、牙板。桌子的名称在五代时方才产生。现在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明清时代盛行。■ 剪纸鸳鸯《梁山伯与祝英台》 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我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可谓在我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此外,男方过礼的猪肉、鱼、酒等一切礼品上和女方陪嫁品上均盖有红喜字。还有衣箱封口和彩轿封门用的红喜花。

传说新娘所乘坐的彩轿,最初的时候是不封门的。自从《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故事出台后,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沔阳民间就兴起彩轿封门来。不仅贴喜花剪纸,还要上铜锁,以保新娘的绝对平安。

新娘在娘家办嫁妆时,绣的垱枕、围裙、袜底、云肩、花鞋等绣品,都少不了剪纸花样的装饰。

一般来说,绣花办嫁妆,姑娘们特别重视,因为它是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见证。

结婚新人入洞房后,亲友们特别是那些大嫂小姑在闹房时,要翻箱拿出新娘自作的绣品,评议欣赏,犹如新娘举办的一次个人剪纸和刺绣展览,使参观者大饱眼福。

昔日,沔阳流行请道士为亡人做道场的陋俗,即为死人超度亡魂。道士身着法衣,手执引路幡,有节奏地摆动,口里念念有词,扬言为死人招魂、引路。

在道士的法衣上绣有寿字和浮云、莲花、万字格等花样;引路幡全系镂空的长条形素色纸剪贴而成,上有三角形纹样,下有两方连续花边及篦齿纹的垂须,中段有宝相花。

妇女死后,家人要给她穿绣花鞋。鞋上绣“一蟾一鹤”,或者是“双狗喝血”。据说,只有如此,才能让死者顺利抵达阴曹地府。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沔阳南部有吃元宵,北部有吃团子的风俗,最热闹的是赛花灯。

彼时是剪纸艺人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花灯上多有剪纸吉祥图案,尤其是走马灯上,四季花鸟、各种人物故事,如刘海砍樵、八仙过海、文王访贤等,百看不厌。

农历三月清明节,俗称“踏青”,家家上祖坟。在坟上插吊钱,这种吊钱是用白纸剪成镂空的长条形状,近似引路幡,中间剪有内方外圆的铜钱图案,表示对先辈亡人的怀念。

在古时人们的心目中,凡是坟上插有吊钱的,说明死者家里有后人,而且讲孝心。否则即是后人无孝心或绝了后尘。民间曾流传道:“养儿不祭祖,犹如喂猪狗。”可以说,沔阳清明节祭祖一直非常盛行。

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是城隍菩萨的生日,每到这一天沔阳县城一带民众做城隍会。前面抬城隍菩萨游街,后面紧跟狮子、龙灯、高跷、采莲船以及各店铺扎出的故事人物和不戴面盔的“急脚子”。■ 剪纸■ 剪纸采莲船 又叫“划彩船”“跑旱船”,是湖北沔阳(也就是后来的仙桃市)城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为沔阳湖区人民模仿驾船采莲而创作的一种歌舞形式。采莲船与仙桃所处的地域有关,江汉平原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采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广为流传。仙桃采莲船又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于荆楚大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举天星,即用5米长竹竿,底部用棍棒扎成架子,以防止倾斜。竹竿顶部置一小座椅,上面坐有不足一岁的婴儿两名,穿古戏服,扮演戏剧和故事角色等。多雇用贫穷人家的小孩装扮,由人们抬着出游。坐在上面的婴儿穿的古戏服以及踩高跷的人物服装上均有绣花,采莲船及各种故事人物中均有剪纸图样。

在沔阳民间,有“农历五月端阳,诸神下凡带来灾难,毒气大”的传说,必须高度重视驱邪避灾,因此给孩子们额上擦雄黄,家里门角落竖艾草,煮粽子的锅里放蒜,以之解毒、消灾、去疾。

还给孩子们胸前挂香包。香包上绣有五毒。意在以毒攻毒,可以抵御一切毒气。表达了家长愿孩子庆吉平安的审美意识。

俗话说,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各家各户都要给亡人烧纸钱和“袱包”“叫饭”。据说那些孤魂野鬼若无人管,就会在四乡害人。

为保一方平安,那些有钱人家出钱,请道士做斋。煮稀饭泼洒在野外,供野鬼们吃。夜里,还要放路灯与河灯,将扎的纸船和蜡烛、纸钱在河边一起烧掉。“纸船明烛照天烧”,意即为孤魂野鬼照路,送他们回阴曹。

这时,道士穿的法衣上面有绣花用的剪纸宝香花、万字格,以及寿字等图案;河灯、路灯,也是剪成荷花瓣形状,中间点上油灯;扎的纸船上也少不了剪纸花样。踩高跷 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也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总的来说,沔阳剪纸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具有荆楚特色、宗教特色、水乡特色、工艺特色、江湖特色等与众不同的地方。

传统的楚文化崇凤、尚赤,因此,沔阳民俗剪纸也多有以凤凰为主体的花样,如丹凤朝阳、双凤朝阳、凤戏牡丹、双凤双喜、龙凤呈祥、凤凰展翅、龙凤双全、百鸟朝凤、龙飞凤舞、彩凤双飞、凤凰于舞、凤凰来仪、凤友鸾交、鸾凤和鸣。

剪纸中凤凰的姿态或亭亭玉立,或翘首挺立,或健步跨越,或展翅高翔,表现出一种自信、向上、健美及生机勃勃的活力,其神态和造型,保持了楚文化的风格。■ 剪纸橘榴富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