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学习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0:11:02

点击下载

作者:爱德华·李·桑代克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学习课

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学习课试读:

前言

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名著之一。当时,桑代克应康奈尔大学之邀,为学生讲授学习的起源的相关知识,后来集而成册,就形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桑代克将其动物学习的理论与技术用于人类学习之中的代表作;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观点以及风格流派,是研究桑代克联结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参考著作。由此而言,翻译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知道了学习是什么。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联结,即在一个情境之中,个体通过尝试会做出的正确反应,这个情境与反应之间就形成了联结,这个联结强度的增加就是学习。当然,学习也意味着新行为的获得,而新行为的获得就意味着一些旧的行为的消失。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喜欢用小勺子吃饭,而当学会了用筷子之后就会丢弃“用小勺子吃饭”的行为,而使用新行为。

其次,我知道了如何增强学习效果。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反复练习,经常进行。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应用于学习,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而通过对该书的翻译或者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几个重要论点,而这些论点则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桑代克认为,联结的不断重复能够加强联结的强度,但是力量并不是很大,即这样单纯的练习起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而只有在每次重复之后给予及时的反馈,这样的重复收效才会更大。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在学习的时候仅仅是反复地重复,无论对错,无论效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如同背英语单词一般,朗读上千遍,其效果也是很微小的。这时候不妨试试桑代克的理论,在每次背完之后,自己在心中想或者写出这些单词,并参照标准,看记忆的是否正确——有了这样的反馈,单词的背诵就要容易很多。

而效果律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所谓效果律就是在个体每次发出一种反应之后给予正确与否定的反馈,使之产生满意的状态或者烦恼的状态。唯有这样才能加强联结的强度。在这里,要区别桑代克的情境刺激与行为主义者的行为刺激。行为主义注重的仅仅是外部可见的行为,或者内在腺体的行为,而不关注个体的心理变化。也就是说,他们所认为的刺激仅仅是外部环境中的刺激。而桑代克认为的情境不但包括外界情境,还包括个体内在的情境。他认为,不但外界环境会影响个体行为,内在环境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甚至外在环境还需通过内在环境的处理才能产生作用。也就是说,桑代克认为的反应不仅包括外部行为和腺体活动,也包括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或者观念的改变等。

效果律和强化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强调在个体做出行为反应之后要及时地给予反馈、鼓励或惩罚等,但是效果律所强调的是给予反馈之后个体的心理变化。桑代克认为,是这种心理变化加强或减轻了联结的强度,而不是强化物或者惩罚物。但强化理论却认为,正是强化物或者惩罚物增加或减轻了联结的强度。再次,我了解了学习、思维的产生过程。在书中,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基础是联结,而联结的神经机制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思维和观念的产生又是在联结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某种角度看,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学科,诸如哲学、数学等都是联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情境,针对每一种情境人们都要做出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和情境就形成了联结,而这些联结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联结,并且一些比较抽象的符号联结还会形成观念。观念在心理方面的活动就是一种思维推理现象。所以就观念以及思维的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一些联结。也许桑代克对于这一点的论述显得有些简单,但是从一定层次上说明了思维的产生过程。

最后,桑代克还对我们的学习进行了一些预测。预测的结果表明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桑代克认为联结是会不断增长的,因为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会不断发展,而导致以后的学习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内容会越来越多。现在的状况确实很像桑代克的预测,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比以前多了许多,而且学习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了。

这无疑是一本极具思想价值的书。在这本书中,充分体现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思想。他以联结主义为主线,论述了学习的产生、效果律的作用,以及联结的一些性质,并与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和科勒的顿悟学习进行了对比,非常精准地指出了条件反射和顿悟学习的缺点。

桑代克否认条件反射是学习的原型,认为学习是联结的特殊状态。他还认为,顿悟学习也是一些特殊动物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进行顿悟学习的,只有那些经过训练的灵长类动物才可以。而联结则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动物与人类所共有的。这种联结是以具有从属性的两个事物为依据的,具有可认可性和可接受性两种性质。

这本书还充分体现了桑代克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科学严谨的精神。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他之前的动物实验的研究方法仅仅是停留在秩事法和推论法。秩事法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缺乏主动性,不能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而推论法是一种解释资料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却受到秩事法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秩事法收集到的资料不够严谨,不能够进行因果推论。在桑代克的动物实验开展之后,秩事法被实验法所替代,这以桑代克的专著《动物的智慧》为信号。本书中所描述的所有的实验例子,无论是以动物为测试者的实验,还是以人为测试者的实验,都很充分地体现了桑代克作为一名实验心理学家的严谨精神。他以严谨的实验解释了动物学习的过程,以及人类学习的部分真相。

人无完人,理论也没有完美的理论,桑代克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他过分强调联结的作用,而忽视人类的独特性。人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其联结也应该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桑代克的联结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行为。例如,对顿悟的解释就不够完整。第一章学会有联结性的思考

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德华·李·桑代克经典之作

在我看来,对本校以及梅森杰讲师资格赠与者我所能给予的最好的服务,就是为大家讲述有关我们的学习性质及其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理论。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个人兴趣的课题。而对于我们来说,影响最深远的就是我们的学习能力——依据这一能力,我们能够改变自身,并且对于我们学习的现代理论进行解释会帮助我们在总体上了解一些心理学理论。这个课题和人类文明进化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梅森杰讲师资格赠与者对我今天所讲的内容的要求。的确,我们学习的主要产物就是文明,无论是群体或者家庭和工具、言语和艺术,还是风俗和法律、科技和宗教,全部是由我们的心理变化所创造出来的,而且它们还由我们的学习能力来维持与运用。假如将我们的学习能力减半,那么后代在学习现在我们所学习的东西时难度也将减半,在大部分人类文明也不能被后代利用,而会很快地在地球上消失。比如,现在就没有人能够将这所大学里所教的大部分内容学会,更不用说全部内容了。就如同药房里库存的药品放久了会使人中毒,而轮船、火车、汽车,如果让它们在同一轨道行驶的话,那么它们的整个运作状态就如同行驶玩具船和玩具火车一样混乱不堪。1.什么是联结性学习

我们学习的这一课题涉及人类本性与行为的改变,而且人类本性的改变只能通过人类“行为”的改变来研究。“行为”一词指的是人类、动物所做出的任何反应和事情。这个词在后面会频繁涉及。“行为”包括思维和情感的运动,但不涉及它们深层次的东西。我们依据对行为的观察来研究行为与心理。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S→R”联结很好地了解、描述这个人的生活。所谓的“S→R”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一种主张,他们认为一种情境或刺激(S)会引起一种反应(R),而这中间并不涉及任何东西,包括心理活动。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在S和R中间还有一个“O”,即人们面临一种情境或刺激的时候产生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这个心理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反应R。故而我认为所谓“联结”就是由一个人面临的一个情境(S),面对这个情境一个人所做出的反应(R),以及这个情境是如何诱导与引发这个人做出这个反应(O)等三个要素组成的。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人面临一个情境或状况(S)时,这个情境或状况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从而引导这个人做出某种反应(R)。比如当我们看到食物时,会流口水;听到有人叫我们的名字时,就会四处寻找,并做出应答。而人生中的这个情境与相应反应也不是任意或者偶然联系在一起的。假如,有这么一种情境,我们暂称之为S1,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临这个情境S1时,这个人会做出一个反应(R27),但是他的这个反应不是从所有可能做出的成千上万个反应中随便找出的一个反应,这个反应R27是由特定的情境S1引起的。也就是说,S1具有显著的倾向,它能引起少数反应中的某一反应或者是某一特定的反应R27,而不是其他的反应R28或者R29。比如当我们在篮球场看篮球赛的时候,一个球向我们砸来(S1),我们会下意识地拿手去挡,或者将身子斜一下(R27),但是在当时我们肯定还做着很多其他的行为反应,诸如和朋友聊天(R28)、听别人说话(R30)等,而我们“拿手挡”、“斜一下”这个反应(R27)不是在所有的行为反应中随便选出来的,而是由“球砸过来”这一特殊情境(S1)引起的。也就是说“联结”一词表示某一情境引起某一特定反应,而不是其他反应。所以,S1联结R27就表示情境S1倾向于引起反应R27。这种情境与刺激的联结不是任意或者偶然的。

不管在什么情境下,如果有人问:“64的立方根是什么?”这时,人们的反应绝对是相似的,要么是沉默,要么会反问:“这是什么意思?”或者回答:“不知道。”而后,会有人反应过来,回答是“4”。那么,我们可以认为“64的立方根”与“4”之间形成了联结。

当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发生改变时,这个人对同一生活情境的反应或者反应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人同一种联结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强度。比如书写“repeat”这个单词与书写“r-e-p-e-a-t”六个字母之间的联结,对于一个人来说其联结程度可能非常大,以至于这个人在半睡眠的状态下也能够准确地将其拼写出来;但对于另外一个人,它们之间的联结程度可能就没有那么强,只是联结得比较有力而已,以至于这个人在清醒的情况下的十次拼写中只能拼对九次;而对于第三个人来说,这两者之间的联结就非常弱,这就会导致他经常拼写错误,写成“r-e-p-e-t-e”或者“r-e-p-p-e-e-t”。

无论什么特定情境和特定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度都是指这个反应紧随这个情境而产生的可能性程度,比如S1情境下,R27一定发生,这说明它们的联结程度很大。例如,S1表示“7×9等于多少”这一想法,而R27表示“63”这一想法,那么对接受过良好的算术训练的人来说,这两者的联结强度就非常强大,假如重复一千次这种情境。其中就会有990次的反应是正确的,而其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因此,对于这个人而言,这种S1→R27的联结强度就可以看成0.990。但是相同的情境针对的如果是一个刚学算术的孩子,那这种联结强度就会非常弱,正确反应发生的概率可能就只有0.25%。

学习,就其部分而言,就是由S→R之间的联结强度变化而组成的,就像上例中S1→R27之间的联结强度由0.250增加到0.990一样。

当然,学习也包含新反应的获得。比如一个人存储的反应有963728种,现在他获得了新的反应,增加了10种,那他的反应存储量就变成了963738种。但问题是,反应必然和相应的情境相联系,所以新增加了10种反应也即意味着会有10种情境与之相联结,那么这些新反应就会改变原先与这些情境相联结的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学习”这一现象就很好理解了,学习就是习得新的反应并改变其对生活情境的联结强度。同样,把学习看作是将一些反应消除,或者说从反应存储库中去除一些反应也是正确的。完全地消除某种反应就是将它与某一特定情境的联结强度变为零。

一种情境在一个特定的人的身上引发大量的反应中的任何反应,这种情况会很少出现甚至几乎不可能在这个人身上引发我们想象中的那些反应。所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无穷小的概率。就如同拿“7×9等于多少”问一个人,这个人想起的可能不是“63”,而是“莎士比亚”或者“一瓶墨水”,抑或“7×70”。我们说一种联结的强度为零,并不是为了与诸如千分之一这样的无穷小概率事件做出区分,因为这没有意义。

然而,学习却可以将这种小概率事件变为真实事件,即使它改变这种联结的概率为万分之一。但是,有时候这种小概率事件却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假设一种联结S693→R7281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但它如果发生在100万人当中,那问题就很大了——如果在今天发生了一次S693,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这些人中会有100个人做出R7281的反应,而这个反应可能会引发很多凶案,或者战争,也可能是一项重大发明,抑或伟大的慈善活动。也就是说,从万分之一的强度中产生0.99或1.00强度的学习要比在0.0000的强度中产生0.99或1.00的强度的学习容易得多。不过,在第一种情形中,反应却作为一种概率存在着。

由此可见,不同的强度保证着联结的有效运作。对处于一般情境下和现在状态下的人们而言,这些联结很可能都具有1.00的强度,但是仍有强弱的对比,其中一种联结的强度可能非常强、非常有力,使得人们在强烈的兴奋或者分心的状态下,甚至一段时间不练习、不实践的情况下,都能够对某一特定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另一种联结可能与之相反,在人们兴奋或者睡眠,抑或一段时间没有运用时就会减弱。很多时候,学习就是为了增强联结的强度,以防止联结因干扰因素或者长期不用而遭到破坏。2.怎样形成联结性的学习“形成联结”或者“联结的形成”,是指一个联结的强度从无或很小到强的增加过程。如果是联结强度从一定的强度向更大的强度增加时,我们称之为“增强联结”或“联结的增强”。当然,它们并没有不同的意义。

有人认为,“联结”就是一个特定反应跟随一个特定情境而发生的概率。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如若不然,就可以用一些诸如“结合”“连接”“关系”等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代替“联结”这一词语。而真正的“联结”除了指一个反应跟随一个情境而发生的概率之外,还应包括与之相平行的生理事件、条件,或者构成联结的生理事件、条件。这样,“联结”这个词才显得没有偏见。

学习,是由情境与反应之间的强度变化、新反应的获得以及对于情境与反应之间变化的敏感性和注意力所构成的。这些强度变化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到现在为止,我对学习所做出的解释是非常简单和肤浅的。很多人会提出以下异议:首先,在一个情境之下,应该包含很多的刺激或者外部情形,除了一个特定的S1之外还有哪些刺激跟这个人有关?很显然,“64的立方根是什么”“7×9等于多少”只是这个人所接触到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其次,这个人当时做出的那些反应占据他全部行为反应的分量是多少?他当时除了“我不知道”“4”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行为反应,比如呼吸、看着发问的人等。再次,一定的情境引发相应的反应,那么是情境S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哪些因素引发了R这个特定的反应呢?毕竟在现实条件下,全部的情境和反应之间是非常复杂的。最后,情境S在什么时候停止,而相应反应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这些问题和其他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限制都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之做出讨论与解释,但是,现在我觉得没有讨论与解释的必要。虽然情境、反应、联结和联结强度这些术语简单和浅显,但对于我所描述的关于学习的事实和理论确实是非常方便和有帮助的。现在,我不想对这些术语进行区别与处理,直到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做出处理。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我们首先予以考虑的:当一个人连续多次面临同一个情境时,会发生什么状况?现在假设这个情境保持不变,然后将这个情境重复多次,比如重复1000次,再要这个人做出反应,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现在希望确定的事情。这个问题就是说当所有因素都不改变的情况下重复这个情境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实验,大家可以想象测试者是你自己:

现在这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现在要求你坐在桌子前面闭上双眼,快速地画出一根4英寸的直线。于是,你闭着双眼一次又一次地在笔记本上快速地画着直线,意图将每条直线都画成4英寸,你就这样一直画下去,日复一日,直到画完3000条为止,而且自始至终你都闭着眼睛。这个实验的情境几乎相同,你对这个重复出现的情境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快速地在笔记本上画4英寸的直线,并且重复了3000次。

表1-2-1就是这个实验的结果。从中可以得出两条原理:(1)多重原理或者叫多样性原理;(2)简单重复情境没有引起学习的原理。

第一次实验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5英寸变化到了6.2英寸;第二次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1英寸变化到了5.5英寸;第三次实验所得出的反应,即从4.0英寸变化到了5.4英寸。后面的实验都类似。在此实验中,直线的变化范围一直处于3.7英寸到6.2英寸之间。面对这种我们基本能掌握的几乎相同的实验情境以及完全由我们控制的、条件几乎相同的测试者所做出的反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种反应是多样的。而在另一个实验中,测试者被要求拼写实验者发出的由三个无意义音节组成的一系列单词中的e的长音,比如“kaca-eed’-aud, weece’-ol-eet, kawl-awteez’”。测试者所做出的反应也是多样的,有时写出e,有时却写成了ee,甚至写出了ei或i。导致测试者反应多重性或多样性的原因是在不同的时刻,测试者的大脑、神经、肌肉活动存在细微的差异。

表1-2-1测试者T每次坐着闭眼画4英寸直线的反应情况(续表)

表1-2-2表1-2-1中反向的反应数据统计(续表)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即使这一情境重复了3000次,也没有引起测试者学习行为的发生。因为测试者第11、12次画的直线与第1、2次画的没有区别。表1-2-2则表明了反向实验的结果。然而,如果人们不了解这一特点,就会认为这一现象是学习的结果,甚至很多心理学专家也会这样认为。

过去,有人认为简单、多次地重复某种情境能够引起学习行为,而对于“如何学习”始终搞不懂。甚至在一个著名的理论中,将“学习”解释为S→R联结强度由低频率向高频率增加的倾向。在我们进行的“闭着眼画4英寸直线”的人类学习实验中,测试者第一次画的直线里面频率最高的是5.0、5.1、5.2、5.3,它们出现的次数为106次,而其他直线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如果根据上述理论推测,那么在第二次实验以及后面的实验中这四种长度出现的频率将得到增加。

然而,这种推测并没有在后面的实验中发生。5.0、5.1、5.2、5.3四种反应出现的频率并没有比4.5或4.7出现的频率高多少。在“拼读长音e和其他声音”的实验中,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比如,我们知道,在单词中发声为“s”的字母中,直接由“s”发声的频率比由“c”或者“ss”发声的频率高得多,在我们的实验中,由“s”发声的频率是其他字母发声频率的12倍。但是,随着情境的简单重复,这个频率没有得到增加。这个s长发音依然是其他发音的12倍,并没有因为情境的重复而变成13倍、14倍。在其他字母发声实验中,比如“拼读长音‘o’”和“拼读长音‘a’”的实验,其结果也是一样的。可见,这些联结频率并没有得到增强而在其他频率中脱颖而出。在我们实验前,这些联结频率的比值为4:1(2064:516),而实验之后,这个比例没有改变,依然是4:1(2020:530)。3.简单的情境重复能否引起学习兴趣

当然,一种情境的重复是可以引起学习兴趣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情境重复,我们在不同的联结后面给予了不同的处理,比如在一种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后面给予鼓励或者奖励,而在另一种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后面给予惩罚。对于这些处理,不同的联结我们分别称之为正确或者错误,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称呼,比如赞成或者反对。下面我运用画直线的实验来进行具体的解释。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实验中,每次画完直线后,我将睁开眼睛来观察和测量这些直线,并对自己所画的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这样做了之后,在后面的实验中,3.8、3.9、4.0、4.1长度的出现频率将增加,以致最后我能够将技巧练到极致,成功地画出4英寸的直线。而在后面的发音实验中也是如此,在测试者每次发音完毕之后,实验者将告知测试者其发音是否正确,经过这些处理,测试者正确发出长音的联结频率将得到增加,因此,不论实验前联结频率是高是低,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都将得到增加。我们的问题是:只重复某一情境是否会引起学习兴趣?尤其是高频的联结是否会由于它们的频率更高而以牺牲低频率联结提升其强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简单的情境重复是否会引起学习兴趣”是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因此,我对我们得出这个否定的回答进行了反复的检验。在随后的实验中,我增加了测试者的人数,也运用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在这些实验中,高频率联结也可能被低频率联结所排除。我现在为大家报告其中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就会出现上面所述说的那些情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测试者对结果的满意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烦恼也会表现出来。

在实验前,我们准备了很多词头(也就是单词的开头部分),比如ab、ac、ad、af、ba、bc、bi、bo等,实验时我们要求测试者在这些词头后面补上一个或多个字母,以组成一个单词。这些测试者每天要进行单词填补作业240次,连续实验14天,每次实验的结果都会由实验者进行记录。在实验中,有些词头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达28次之多,而表1-2-3就是测试者C填充el词头的部分作业。

表1-2-3 测试者C填充el的部分结果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说测试者存在着学习的行为。测试者C在填充单词的过程中明显改变了书写方向,他不是通过增加或者降低开始时联结的频率的方式来书写的,而是通过增加短填充(写少字母)的频率,减少长填充(写长字母)的频率的方式填充的。从表1-2-3可以看出这一现象,在开始时长填充“ephant”的频率比短填充“f”的频率要高,而在其后只有短填充“f”了。这是因为短填充要比长填充更容易也更快,虽然我们没有速度要求,但是对于测试者来说能够缩短填充时间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表1-2-3是一个典型,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不管实验前短填充的频率是多少,在实验中它的频率都得到了增加。如果实验中使用的字母数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实验前的高频率在实验中反而没有得到增加。

至于其他的实验的细节,我想没有必要在这里赘述了,因为这些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知道,一个简单重复的情境本身是没有任何选择能力的。因为,一个情境对一个人简单地重复1万次,就这1万次的情境重复所涉及的所有内部行为而言,这个人对这个简单重复情境的前1000次反应与后1000次反应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情境的简单重复对改变一个人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播报机重复播放一篇电文对于播报机里面的电线来说,其影响是非常小的。因此,这种简单的重复本身对于人们的帮助也是非常少的。况且,联结并不会因为其高频率而被选择。

因此,我们说简单的情境反应是不影响学习行为的发生的。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结论,认为只要反复地重复情境就能提高学习。正如我们所遇到的很多人一样,他们在反复地诵读课文、单词,重复了上万遍,可是结果依然不佳。而我们的这个结论就可以指导我们怎样进行课文的背诵学习。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在上面花心思,注意一些特殊的词语段落;诵读完一遍之后,一定要尝试着背诵,对能够背诵的要进行鼓励,不能背诵的多加留意。经过这样处理的诵读远比简单的反复诵读所获效果要好得多。大家可以试试。

在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值得大家记一下:第一个,我们利用排除说明了心理抑制理论比以前更值得怀疑,因为我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对它做出了否定。所有借助经验或活动来表达价值的教育理论,由于没有考虑到方向和结果而让人不能接受。第二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一种情境将引起一种特定的反应,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情境重复,那它的作用将是非常小的,几乎不可能成为有利或有害的主重因素。第二章学习的过程要重视从属关系

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德华·李·桑代克经典之作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一个情境的简单重复对于一个人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那么,现在我们要来讨论一下联结的反复作用是怎样对一个人的学习产生影响的。

一般情况下,在学习实验中,测试者知道他在实验中是要学习一些东西的。测试者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会有自信的自我暗示的,因此,如果要单独对重复的潜在效力进行测量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在记对子实验中(所谓记对子实验,即给测试者呈现成对的单词或数字,抑或单词和数字相继呈现,然后在实验者提示前面的单词或数字时,要求测试者说出其成对的下一个数字或单词),尽管没有要求测试者记忆这些对子,但如果测试者对这些对子进行了一秒钟的注意,那么在后面的测试实验中他们都会因为这一秒钟的注意而产生自信的自我暗示;或者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对这些对子产生了期待,当期待被证实时,测试者的心理也会产生自信和满意感;但如果期待未被证实,测试者的心理就会产生失望和烦恼。因此,我们很难确定重复联结是怎样影响学习的。而重复次数也部分地表示满意感或者烦恼对学习进行影响的次数。1.排除联结的重复学习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排除重复对学习的影响,找出引导学习兴趣产生的因素。对此,我们将设计不同的材料呈现方式,通过某些方式指导测试者,以期对后续的学习行为进行隐藏或伪装。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最常采用的方式是为测试者呈现一系列长对子,比如从500对到4000对,而且有些对子出现的频率非常大。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在指导语中告知测试者只需要轻松安静的听,去体会这些对子,而不需要花心思去想或者记这些对子;而在第二个方案中,我们要求测试者抄写或者听写他们听到的对子。实验时我们将测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一种处理。这个实验被人认为是获得疲劳数据、获得正确与速度的数据以及有关疏漏等数据的手段。

假如你们自己是测试者,那么我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我向你们读一系列由名字和数字组成的对子,例如:Amogio(阿默吉奥)29,Barona(巴揉拿)72,Delose(德罗思)68,Delfonso(得尔方索)18,Palesand(帕勒桑德)51,Nanger(南格尔)79,Raskin(诺斯金)60,Geno(根默)15等,我将会读90个不同的名字,并且每个名字后面都会跟随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0到99不等,其中Amogio(阿莫吉奥)29,Barona(巴揉拿)72等对子出现的次数为100次;Delfonso(得尔方索)18,Delose(德罗思)68等对子出现的次数为50次;Palesand(帕勒桑德)51,Nanger(南格尔)79等对子出现的次数为25次;而另外有些对子出现的频率仅有6次或者3次。这样一来,每个对子形成的联结在你们的心中都重复了不同的次数。

在你们听完或者听写完我读的这些对子之后,你们要进行一个测试,我会提示你们这些对子的前半部分,即这些名字,而你们则要在听到我说出每一个名字后写出与之相对应的数字。由于这些数字和名字已经形成了联结,所以当听到Amogio的时候,你们更倾向于联想到29,听到Barona的时候更倾向于联想到72,而不是其他的数字或东西。我们可以说,“听到Barona→想到72”这种联结已经形成,其强度从零变成了一定的强度。但是这种从无到有的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一种情境引起特定的反应联结,这种联结的重复对那个联结又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在解释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确定一下“联结”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这个概念已经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并且有一种理解显得十分模糊。第一种理解是类似我们解释过的那种理解,即我们把“联结”理解成在一种情境下,某种特定反应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即一种联结强度的增强。比如在我们提到的“听到Barona→想起72”这个联结中,在听到Barona的时候想起72的概率得到了提升,也即是说它的联结强度已经从接近零增强到了一定的强度。但是当我们提到“一个联结的重复操作”时,这个概念就有点模糊了。因为这时候的“联结”有多种情况,一种是相联结的两个元素可能具有从属关系,即一个元素是伴随另一个元素出现的,是从属于这个元素的,如72是从属于Barona的;但也可以是这种情况,即这两个事物既有从属关系,而且当一个人面临第一个元素时又会产生另一个元素,或更复杂的事件,诸如“一个联结的操作”“联结中产生的事件”“36等于9×4联结10次”以及心理学的各种表述所涉及的联结。或者只是在心里将两个事物合在一起,以期形成或增强这种联结。其实,严格来说,诸如此类一个事物紧跟在另一事物之后,是不能称之为“联结”的,它只是一种序列上的位置关系。2.序列关系与从属关系

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两种联结的重复运作所带来的潜在效力。我们从序列意义上的联结开始探讨。

如果一个人只是简单地重复连续出现的两个事物A和B,而没有意识到B其实一直是紧随A出现的,或者说没有意识到B其实是从属于A的。就如同我们系好鞋带后才会站起来是一样的,尽管我们重复无数次“系鞋带→起身”这两个动作,但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形成“系鞋带→起身”这种感觉或者意象、观念。也就是说,这两个动作只是前后的序列关系而已,并不能产生学习行为。因此,缺乏适合或从属关系的简单序列对于学习而言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重复联结的运作,都不会或者很少注意一个人在面对这个情境做出反应时其自身发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在实验中很难确定这种联结所产生的作用有多大。仅仅考虑这些事物在序列上的短暂的接近性,而不注意这些事物在序列中的从属性或者接受性,就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些序列并没有给予注意或者说注意的程度非常低。而我们需要测试的其实就是暂时的接近,并对其给予足够的或平均的注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

首先,我们会向测试者朗读以下句子,每个句子读十遍,以期测试者能够听清楚每个句子,我们要求测试者仔细听。这些句子如下:

1.阿尔弗雷德·杜克与他的妹妹在辛劳地工作。

2.爱德华·戴维斯同他兄弟很少争辩。

3.弗兰西斯·布拉格同他堂兄在拼命地玩耍。

4.巴尼·克洛夫特同他父亲热切地对视。

5.林肯·布莱克同他的叔叔高兴地一起倾听。

6.杰克逊·克莱格同儿子时常争吵。

7.夏洛特·迪安同朋友在轻松地学习。

8.玛丽·鲍拉同伙伴在单调地抱怨。

9.诺曼·福斯特同母亲买了很多东西。

10.爱丽丝·汉森与她的老师昨天来了。

当测试者听完十遍后,他们将被要求回答以下8个问题(写在纸上),每题回答所用时间限定在5秒钟内。

1.跟在“很少”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跟在“林肯”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3.跟在“高兴”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4.跟在“单调”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5.跟在“玛丽”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6.跟在“热切”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7.跟在“诺曼·福斯特同母亲”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8.跟在“同儿子时常争吵”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看到这些条件和问题,相信大家对答案已经了然。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还是把答案公布一下。第一题的答案是所有句首的名字中的一部分(因为中英文表达的不同,这题答案有出入——译者注),即阿尔弗雷德、爱德华、弗兰西斯、巴尼、林肯、杰克逊、夏洛特、玛丽、诺曼、爱丽丝;第二题的答案是这些名字后面的姓氏,即杜克、戴维斯、布拉格、克洛夫特、布莱克、克莱格、迪安、鲍拉、福斯特、汉森。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是不会注意这些单词之间的关系的,仅仅是将整个句子看成许多单词的序列,这时如果要人们回答这些问题的话,很多人会对之进行猜测。当然,单凭猜测概率,这十个选项中也有一个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序列重复的次数是一样的:“很少→弗兰西斯,高兴→杰克逊,单词→诺曼”。

在后面这一系列细致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答案在这些句子的开头时,其正确作答率为2.75%;当在同一个句子的第一和第二个单词的时候,正确作答率为21.5%。第八题“‘跟在同儿子经常争吵’后面的单词是什么?”的正确作答率仅为2%;而第七题“跟在“‘诺曼·福斯特同母亲’后面的单词是什么?”的正确作答率却达到了81%。

现在描述一个更大一点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向200名大学生朗读了“从属A的句子”里面的一系列句子,一共朗读6遍。我们的指导语(实验心理学中的术语,是指一个实验或问卷开始之前测试者对这次调查的性质及要求的描述——译者注)是:“请仔细听我朗读的内容,以保证自己听清并听懂这些内容。”同样的,在这些句子读完后会要求测试者对后面的一些问题作答。这些问题以每题10秒钟的速度朗读。

从属A的句子:

阿尔弗雷德·杜克与朗纳德·巴纳德工作辛苦地。

爱德华·杜克与朗纳德·福斯特工作轻松地。

弗兰西斯·杜克与朗纳德·汉森工作在这里。

巴尼·杜克与朗纳德·库蒂斯工作今天。

林肯·戴维斯与斯宾塞·拉姆森争辩很少。

杰克逊·戴维斯与斯宾塞·伊文思争辩单独。

夏洛特·戴维斯与斯宾塞·兰迪斯争辩昨天。

玛丽·戴维斯与斯宾塞·拉姆森争辩木讷地。

诺曼·布拉格与杜鲁门·阿斯托游戏拼命地。

爱丽丝·布拉格与杜鲁门·邓尼斯游戏温和地。

丹尼尔·布拉格与杜鲁门·马森游戏在那里。

加内特·布拉格与杜鲁门·纳皮埃游戏分别地。

玛莎·克洛夫特与罗斯特·本特利注视热切地。

诺拉·克罗夫特和罗斯特·亨特注视欢快地。

安德鲁·克洛夫特与罗斯特·彼德森注视呆滞地。

艾伦·克洛夫特与罗斯特·格内特注视密切地。

肯尼斯·布莱克与托马斯·罗林斯聆听高兴地。

奥威尔·布莱克与托马斯·杜仑特聆听到处。

阿瑟·布莱克与托马斯·洛浦聆听那时。

亨利·布莱克与托马斯·尼克尔聆听长时。

马克思维尔·克莱格与理查德·艾伦争吵经常。

大卫·克莱格与理查德·富兰克林争吵大声。

罗拉·克莱格与理查德·科拉维斯争吵总是。

帕特里克·克莱格与理查德·科斯特争吵迅速。

波特兰姆·笛安与文森特·爱丽丝学习轻松地。

诺里斯·笛安与文森特·戈尔登学习狂热地。

霍拉思·笛安和文森特·维尔德学习很少。

刘易斯·笛安与文森特·沙克特学习容易地。

彼得·鲍拉和莎拉·埃尔登抱怨阴沉地。

埃德加·鲍拉和莎拉·霍根抱怨从不。

拉琪尔·鲍拉和莎拉·莫里斯抱怨现在。

伦道尔夫·鲍拉和莎拉·比肖普抱怨一起。

1.跟在“很少”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跟在“密切”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3.跟在“大声”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4.跟在“狂热”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5.跟在“布莱克与”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6.跟在“鲍拉与”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7.跟在“布拉格与”后面的单词什么?

8.跟在“克莱格与”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9.跟在“阿尔弗雷德”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0.跟在“伯特兰姆”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1.跟在“肯尼斯”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2.跟在“林肯”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3.跟在“阿斯托”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4.跟在“艾伦”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5.跟在“埃尔登”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6.跟在“巴纳德”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7.跟在“理查德”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8.跟在“朗纳德”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19.跟在“罗斯特”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0.跟在“莎拉”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1.跟在“争辩”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2.跟在“抱怨”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3.跟在“聆听”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24.跟在“游戏”后面的单词是什么?

第1~4题是为了测验上下两句之间的联结强度。这几道题目有些难度,虽然每个句子都重复出现了6次(读了6遍),因为很少有人会将这些句子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不明显,只能当作序列来看待。当然,这几道题的正确率也非常低。在800个答案中(听者200人,每组四个句子),正确答案所占比例为0.6%,这一概率和猜测水平(即凭猜测回答正确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认为无人回答正确。

第21~24题则是为了测试一个句子中动词与副词的联结强度。在这些句子中,每个动词后面的副词都出现了6次,这次的正确率比较高,因为每个句子的动词和副词都有了从属关系。在3200个选项(每个测试者给每个问题写出4个答案)中,正确数为265个,比率为8.3%,这已经超出猜测水平了,因为仅凭猜测的话,最多只能得出80个正确答案,除去一些变数,那每个人得出的正确答案将更少,事实表明很少有人能够给出8个以上的答案。

第5~8题和第9~12题分别显示了低从属关系和强从属关系两个极端的对比。在第5~8题中,联结的从属关系是由同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名字组成的,其从属关系很低。而第9~12题中的从属关系是由第一个句子中的名字和姓氏组成的,其从属关系很强。但是它们的联结重复次数有很大的差异。第5~8题中每个联结都出现了24次,而第9~12题中每个联结只出现了6次。

结果或许会出乎你们的意料。因为你们会觉得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记住,然而结果却是,第5~8题的正确作答数为55个,而第9~12题的正确作答数却达到了94个,几乎是前面的一倍。现在可以看出,并不是联结的重复次数越多就可以得到更强的联结强度,相反,尽管它们的重复次数很少,但是只要从属关系越强,就能得到更强的联结强度。所以说,序列并不能导致更强的联结,而从属关系却可以。

为了使这个结论更具说服力,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某个数字紧随在一个单词后,由此组成一个长的“单词→数字”对子。其形式我们之前也说过,就像这样:面包29、墙壁16、德克萨斯州78等。然后我们向测试者朗读指导语:我将为你们朗读一长串由单词和数字组成的对子,像“面包29”这样的形式,你们只需像平常上课一样认真听我朗读就可以了,但一定要保证听清楚每一个对子。实验时需要朗读1304个对子,其中“残渣91、字谜17、秋千62、羚羊35”这四个对子出现的频率都是24次。于是,我们做了如下安排:

残渣总在42的后面;

字谜总在86的后面;

秋千总在94的后面;

羚羊总在97的后面。

在朗读完这些对子之后,我们要求测试者写出哪些数字是在某些单词的后面的,或者哪些单词是和某些数字一起出现的,即根据提示写出与之对应的部分。

在这个实验中,测试者对于“提示单词写出与之配对的数字”的正确率高一点,平均正确率为37.5%,而这些对子在朗读中的顺序非常分散,每一个对子的出现次数为18或21次。在“提示数字写与之对应的单词”的测试中,其正确率就很低了,几乎和猜测水平一致,为0.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指导语的性质,对子的组成方式,以及人们的一般生活习惯,让测试者产生了一种错觉,使他们认为单词后面跟随的数字从属于该单词,从而产生了一种“单词→数字”的联结;而对数字后面跟随单词的形式却没有产生这种错觉,测试者并不认为数字后面的单词是从属于该数字的,它们仅仅是暂时的接近,没有从属关系,只是位置上的序列而已,这并不是联结。这就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他们也许会认为是对“单词→数字”的关注阻碍了“数字→单词”这种单纯的序列形成的联结得到强化。即他们认为由于测试者对“单词→数字”进行了关注,阻碍了测试者对“数字→单词”的注意,从而使得“单词→数字”这一联结因为有了更多的注意而得到强化;相反,对于“数字→单词”这一“联结”(严格来说不属于联结)的注意则相应减少了,原本可以得到强化,现在却被削弱了。所以才会产生上述结果。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至少可以确定一点,这两种所谓的“倾向”都是非常微弱的。事实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我们取消了测试者对这些对子的注意,那结果就如同前面所讲的一样了,无论这些对子重复多少次也不会对学习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将指导语改成:“你们只要保持清醒的意识能够听到我朗读的东西就可以了,不用付出什么注意。”那么测试者就不会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实验,这样,结果和前面的就是一样的,对于“数字→单词”这一类对子的正确率也依然会和现在这个实验一样,而不会有任何的不同。3.从属关系的证明

现在这个结果被称为所谓的普遍证据,即心中形成的序列是非常微弱和无力的,但是“条件反射”则可能是这一证据的重要反例。“条件反射”是由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并由他的学生和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完善的。所谓的“条件反射”,就是指一个原本不会引起一个人进行行为反应的刺激,由于伴随一个可以引起这个人进行行为反应的非条件刺激,或条件刺激,或同时,或之前,或之后呈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不引起人们反应的条件刺激也会引起这个人的行为反应的现象。“条件反射”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巴甫洛夫是通过他的“狗分泌唾液”的实验提出这一概念的。狗看到食物就会自动分泌唾液,而铃声则不会引起这一现象。于是,巴甫洛夫在每次喂狗时,都会摇响铃声,多次重复之后,当狗仅仅听到铃声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这就说明狗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之后,巴甫洛夫用圆盘的转动或者黑色方块的呈现也可以产生一样的效果。说明狗分泌唾液与这些刺激之间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联结。而这个实验和我们之前描述的实验并不相同,因为狗分泌唾液和铃声、圆盘、黑色方块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当然,这条狗本身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不会控制这一行动,更不用说加以注意或者意识到唾液正在分泌了。

我们将在后面特别说明一下巴甫洛夫、别列托夫、安雷普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谓的学习和我们之前所谓的学习是不太一样的。目前为止,我们将他们的这种理论看作是与普遍证据相反的例证。普遍证据认为,两个事物在位置上的暂时接近,对于这两者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联结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当一个心理学家在谈论联结或者两种事物的时候,他经常会假设这两种事物是有从属关系的,就算是像Barona72这种任意组成的单词→数字对子的学习,他们也会将72看成是与Barona相从属的,并且他们心中形成的这种联结在他们看来是正确、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至少,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联结形成的重要特征了。他会对第二个元素即数字进行联结,并为此做出反应。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有两组对子A、B与A1、B1,并且A与B是相继呈现给我们的,这样就人为地为我们展现了先后顺序;而A1与B1则是同时呈现给我们的,我们自己在心中将第二个词写成是相继的前后顺序。如果这是进行“听到前一个事物A或A1,写出后面的事物”的测验,那么第二种形式,即同时呈现结果会更好。这是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体验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中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体验的,即我们在心中主动将第二个事物B1写在了后面,这时形成的联结强度是比较大的。这种区别在教育学的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引起由从属感伴随的重复、由兴趣和注意伴随的重复、由探索和改正错误与缺点伴随的重复,以及由浪费学习伴随的重复。而这在基础心理学或生理学的学习中并不重要,因为它们必须由更准确的术语来加以解释;类似“消极”“积极”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体验与反应之间的比较并不是有效的基础比较。

现在我们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所谓的“消极体验”中,其中S→R的S是外部环境:听到事物A,而R则是我们听到这个单词之后产生的知觉反应。所以在第一组中其实产生了两个S→R联结:物理声波→听到A,物理声波→听到B。而在同时呈现两事物并主动写出第二个事物的所谓“积极体验”中则产生了三个S→R联结,除了类似“消极体验”的两个联结之外,还有一个联结:听到事物A1→写出事物B1。而在随后的测验“听到前面的事物→写出后面的事物”中,对于第一组对子就又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听到事物A→在头脑中回忆并写出B。这就意味着,在随后的测验中,消极体验的两种知觉反应被暂时接近排列在了一起。

那么,现在我们要思考,这种反应对情境的暂时接近和两个反应的暂时接近有什么优点?假如这两类联结中都存在从属性、可接受性、注意力等,那其优点就不必赘述了。这两类中有一类联结是通过联结的频率、练习、重复来学习的。

其实,这两类联结都能够产生学习行为,只是速度比较慢而已。在去年,我准备了4000多个对子,其中面包27、门16、前进98,这里面有些对子出现了48次,有些出现了24次,等等。我亲自选择并书写下整个系列的对子。一个礼拜之后,我对出现了48次的3个对子、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进行了自测,在选择对子的时候,我反复思考,对于出现了48次的3个对子我仔细思考了不下85次,而对后者则至少思考了43次,但是我自测的结果却非常遗憾——出现了48次的三个对子中,我只写对了1个;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我只对了3个。随后我又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实验。第一次,我要求一名速记员将这些对子抄一遍,10分钟后,我对他进行测验,要求他写出一些单词后面的数字,结果非常意外,出现了48次的那三个对子他竟然一个都没写对,而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他也只写对了3个。同样是记录,为什么此次测试会比我自测的结果还要差呢?因为我自己阅读的时候,在没看到数字之前我会自己进行猜测,猜对了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强化,有时我还会在心里重复这些对子。另外,也可能是在85次、48次或者28次的时候插入的干扰因素对我们的记忆产生了影响。如果排除这些干扰,在重复的间隔期得到充分休息的话,学习的速度会快很多,但总体来看还是非常缓慢的。

第二次,测试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在自然情境(即没有任何处理,一切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给予任何指导语的状态)下,她的上级给她安排了在电脑中输入1208个对子的工作,其中的一些对子出现的次数从3次到21次不等。在她输入完成两小时后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加上出现次数为15次、18次和21次的对子,她的正确率为12.5%,已经远远超出了猜测水平,因为仅凭猜测她的正确率最多为1.1%。

我们的实验运用了疲劳、疏漏的实验伪装将学习进行了掩蔽,当然都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我们甚至对指导语也进行了处理,即要求测试者不要去注意那些对子。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联结的重复加上从属关系可以引起学习行为,但是这种学习行为非常缓慢。我们甚至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进行进一步说明。让14名成人测试者听写3586个五位数,这些数字都是以“21897、43216”的形式呈现,以对测试者产生疲劳效应,并且在指导语中强调测试者不要对这些数字过多地注意与记忆,事实上这些测试者确实没有努力去记这些数字。当整个序列都听写完后,要求测试者进行数字填补实验,即给测试者发一张印满数字的纸,但是这些数字的后面两位数是空缺的,测试者的任务就是根据记忆或者看到这些数字时心中首先想到的任何数字来填补空缺的数字。结果显示,那些出现过30次、36次、42次和48次的数字,填补的正确率为5%、5%、3%和10%,超过了猜测水平:1.24%。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两个事物仅仅是序列上暂时的接近是不能引起学习的,而且联结的重复对学习的作用也非常弱,但从属关系对于联结的重复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们会引起学习,只是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不能成为引起学习的重要原因。这中间似乎还有某种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引起具有重要作用。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第三章实验是最好的学习

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德华·李·桑代克经典之作

现在我们知道了,具有从属关系联结的多次重复能够使这个S→R联结得到强化,即对学习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不过速度非常缓慢。可见学习行为还涉及其他因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开始的时候,一个人对于一种情境的反应是一致的,并且是重复的,然而到了最后这种行为却被另一种不常见的行为所取代。比如,我们初学英语单词时,经常把“about”错写成“aboot”,只有极少的时候能够写对,可是写了一段时间的“aboot”之后就能够正确地写出“about”了,这是为什么?按照前面的说法,“看到about→写成aboot”这一联结已经重复多次了,应该达成了学习行为,后面应该很难改变才对。可是我们也说过,联结的重复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在这里,我们没有考虑到行为结果的不同处理对学习行为的影响。1.一个单词填补实验

为了更好地说明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单词填补实验。实验的材料是一张列了160个单词的单词表,只不过这些单词都或多或少地缺少一些字母,而测试者的任务就是在每个单词空缺处填写适当的字母,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单词。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单词填写,直到把这些单词写完16~24遍为止。部分单词如下:

在这些单词被测试者填写完毕之后,我们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而表3-1-1就是8名测试者对“b_at”填写16遍的字母结果。

表3-1-1(续表)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最初两次填补“b_at”这个单词时,8名测试者填写“o”的次数一共是9次;而在最后两次的填写时却只出现了2次,但是填写“l”的次数却达到了9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实验规则规定只有填写“l”才是正确的,而填写“o”是错误的。于是,在实验的时候,当测试者填写“o”的时候,实验者就做出“错误”的反应;当测试者填写“l”的时候,实验者就做出“正确”的反应。在这里字母出现的频率要和联结以及这种反馈做竞争。

如果理解了这个实验的结论,那么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理解了。比如,面对一个情境,你有五种相同概率(都是20%)的反应出现,但是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你其中的一种反应S1表示赞同,做出“正确”的反馈;对另一种反应S2表示反对,做出“错误”的反馈。那么,不久之后,这五个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S1出现的概率将变为1,而S2及其他的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变成零。如果大家不相信,我还可以再给大家描述另外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材料是200个西班牙单词,测试者是随机挑选的没有学过西班牙语的人,他们的任务是在每个单词下面列出的各个词义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在选择过程中,实验者会对测试者的选择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反馈。实验多次重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确定,测试者对各个选项的选择概率是一样的。现在我将部分实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