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简明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3:45:14

点击下载

作者:杨佳梅,张润平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瓷器简明读本

中国瓷器简明读本试读:

引言

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特别是瓷器的生产和使用,曾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地存在了2000多年。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物质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产品之一。

本书着重于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瓷器的前身是陶器,在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均有陶器的制作和使用,但只有中国,古代工匠在陶器的制作中发明了瓷器。瓷器轻便美观、易清洁收纳,是中国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器皿,瓷器的使用让中国百姓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在古代中国,从陶器到原始瓷器经历了3000—5000年的历程。瓷器烧制成功需要三个条件:1.使用瓷土制坯;2.器表施高温釉;3.烧成温度达到1200度以上。从原始瓷器到成熟青瓷又经历了500—600年,成熟青瓷比原始青瓷的胎质更加细密、釉质更加厚润、胎釉结合更加紧密,为后世瓷器工艺技术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制作瓷器的窑场很多,发展到宋代可谓“遍地开花”,目前全国发现的宋代瓷器窑址遍及130多个县市。浙江作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烧制的“圣地”,从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到唐、五代越窑的秘色瓷;从南宋官窑到元、明龙泉窑,生生不息。元、明、清时期,由于官府的参与和掌控,景德镇窑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中国的制瓷业也因此达到顶峰。16—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中欧海上贸易,把中国瓷器大量带入欧洲,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某些生活习惯,同时影响了欧洲的艺术和审美,更重要的是刺激了欧洲制瓷产业的开端和发展,并在工业革命后,引领瓷器制造业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本书撰写的方向是关于中国瓷器发展历史的简明读本,因此在撰写过程中重点放在各个时代瓷器发展的突出特点上,例如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汉末成熟青瓷的出现、六朝青瓷的快速发展、隋代白瓷的出现、唐代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宋代的五大名窑及特色民窑、元青花、明代青花及彩瓷的发展、清代瓷业走向巅峰、明清外销瓷的专业发展等等,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窑址考古资料、墓葬发掘资料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话题方式,让读者了解到更专业的中国古代瓷器知识,为瓷器爱好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一、原始瓷器——商周物质文明的新宠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最发达的时期,青铜器是这个时期最重要、最精彩的器物。青铜器主要是贵族阶层的祭祀及礼乐用器,而漆器和陶器在日常生活用器中所占的比例更大。原始瓷器的出现和使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化中的新生事物,特别是商和西周时期,在今天看来十分粗糙的瓷器也只能在贵族墓葬中有少量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发展呈现出北方缩减南方扩大的趋势。2004年江苏无锡和苏州交界处鸿山东周越国贵族土墩墓群出土了原始瓷器约700余件,这一重大发现,为了解东周时期原始瓷器生产的面貌揭开了新的一幕。这次出土的原始青瓷品种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青铜礼乐器及生活用器的各个种类,可谓是原始瓷器的梦幻组合,它们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中的一项空白,也揭开了中国千年瓷国的序幕。1由陶到瓷的历程

陶器是用黏土塑形,高温烧制而成。陶器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早的陶器显然是模仿其他材料所做成的习见器物——如篮子、葫芦和皮袋的形状,后来才发展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器皿”。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较早的陶器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例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陶器、江西万年仙人洞陶器(图1-1)、广西桂林甑皮岩陶器,距今6000——8000年。图1-1 新石器时代——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陶罐

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烧造温度和釉料的使用。从陶器的出现到商代晚期原始瓷器的出现,经历了3000——5000年的发展历程,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提高技术,在经历了陶器制作的高峰期之后,逐步发展到瓷器时代的原始阶段。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也是陶器文化的发展和高峰时期,以地域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成为这个时期陶器的文化归属,各区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有着自己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色,以艺术特色不同而比较突出的彩陶、黑陶、白陶等是这个时期比较引人注目的产品。

中国新石器文化可以分为六大文化区:1.燕辽文化区(红山文化);2.中原文化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陶寺文化、王湾三期文化);3.山东文化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4.甘青文化区(马家窑文化);5.江浙文化区(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6.长江中游文化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些原始文化分别以多个原始部落或聚落的形式存在,陶器烧制是部落农业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陶器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制陶原料

一般采用经河水自然淘洗沉淀的黄土、红土、黑土等粘土,一些炊煮器还加入了砂砾、石灰粒、稻草末、碎陶块等以提高陶胎耐热急变性能,防止高温过程中的破裂。陶土的成分影响着陶胎的致密度和颜色,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对颜色的影响较大。仰韶文化晚期出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比较流行的白陶,其原料与制瓷的原料高岭土已经十分接近,而且氧化铁的含量远远低于其他陶器,高温烧制后呈白色。白陶的出现和流行,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重要阶段。

成型技术

陶器器型的制作俗称拉坯,这个时期的陶器成型技术有手捏和轮制两种。手工捏塑,一般在制陶的早期阶段使用,比如有明显手捏痕迹的大口碗、钵、筒状罐等,这些器物相对有厚薄不均、不太规整的特点。另外一些动物造型的器物(如陶鸮、鸟形壶及各种陶塑)也是手制。轮制则包括泥条盘筑、模制和转轮拉坯。泥条盘筑就是把坯泥做成泥条,然后依据需要的器型大小一层层叠加成型,然后将里外抹平;模制有内模成型和外模成型。一般大口圜底的碗、钵、盆等可用内模成型;青海马厂及半山期的彩陶罐有外模成型的痕迹。慢轮,用于陶器制作中手制和修整。最初陶器的制作是在树叶、竹席、木板或织物上完成,是为了便于移动修坯。后来出现慢轮,加快了盘筑、修坯、印纹的速度,而且器型更加规整。快轮拉坯,是指利用轮盘的快速转动提拉泥坯使之成型的制陶技术,这种技术出现并流行于新石器晚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轮制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器型也更加规整且厚薄均匀,是后世瓷器生产的主要成型技术。

装饰

陶器的装饰包括对陶胎表面的进一步加工和装饰纹饰。对半干的陶器表面进行打磨,烧出来的陶器表面十分光亮,素面陶器通过增加光亮度来提升美感。施陶衣,是在陶器表面刷一层细泥浆,泥浆成分的不同,烧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例如氧化铁含量较高的泥浆,陶衣呈红色;加入溶剂的瓷土泥浆,陶衣呈白色。陶衣一般出现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一方面让陶器表面光洁美观,也为彩绘提供了方便。后世瓷器制作中施化妆土再上釉烧制,也是为了表面光洁漂亮,弥补胎质粗糙的缺陷。

装饰纹饰主要有:1.压印或拍印的绳纹、几何纹、方格纹等;2.彩绘,是在磨光的干陶坯上用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后入窑烧造,颜色不容易脱落,主要有红、黑、白三种颜色;3.附加堆纹,用泥条制作简单的纹饰贴附在器身上,也有固定器壁的作用;4.镂空,一般在器足(如高柄豆的柄部)上镂孔,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陶窑

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窑址有100多处,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流域。从目前所发现的陶器来看,黄河流域的制陶水平明显高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陶器烧制经历了平地堆烧、横穴窑、竖穴窑,窑炉温度也从600多摄氏度逐渐提高到1100摄氏度,窑炉温度的提高,是瓷器产生的重要条件,原始瓷器的成功烧制,窑炉的温度必须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因此窑炉设计及窑温控制是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从器型到装饰都代表了陶瓷发展历程中艺术创作的萌芽阶段,其中不乏制作精美、设计独特的作品,其中红陶、彩陶、黑陶、白陶是比较精致的品种。

红陶

红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品种,主要产于今河南、陕西、甘肃一带的仰韶文化圈。早期胎质粗糙,多为夹砂红陶,后期的泥质红陶细腻光亮,器型多样,比较有特色的有小口尖底瓶(图1-2)、大口罐、釜、盆等。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汲水器,其特征为小口、鼓腹、尖底,是利用重心转换原理来调节平衡,便于从河流中汲水。

彩陶

陕甘地区白家文化的彩陶是中国最早的彩陶之一,在公元前5800——前5000年,部分陶器装饰有简单的红彩。其后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代表了彩陶发展的最高成就,红彩和黑彩的使用较多,几何纹和抽象动物纹是各种构图的主要元素,其灵感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并以符号图形方式和行云流水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仰韶文化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图1-3)、人面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就是这个时期彩陶的代表作品。图1-2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红陶小口尖底瓶

黑陶图1-3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高质量的黑陶出现在新石器晚期的山东龙山文化,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之间,并逐步取代了彩陶的地位。山东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中、东部和江苏的淮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诸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其黑陶制造技术更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山东龙山文化已普遍使用快轮制陶法制造陶器,黑陶陶坯成型之后,再经过磨光,入窑烧制的温度达1000℃,陶坯烧透后,减火降温,并往火门中加湿木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撤火后,窑温冷却,陶器器体遇冷收缩,将碳元素密封在器壁中,形成了通体漆黑发亮的黑陶。这种烧制黑陶的方法叫作渗碳法,也是山东龙山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之一。蛋壳黑陶高柄杯(图1-4)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胎壁最薄处达到1——1.5毫米,但其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被称赞为“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虽然素面无华,但其典雅的造型、优美的线条、明亮的光泽,以及细腻的质感都给人一种完美的感受,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图1-4 新石器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

白陶

白陶是新石器晚期出现的品种,主要流行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区域。白陶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经1200℃左右的窑温进行烧制,成品的陶胎内、外部均呈白色,已经接近素胎瓷器,较普通陶器已有大幅度的超越。这种白陶制作工艺被后世商代所继承,是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进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种,是原始瓷器产生的基础。这件白陶鬶(图1-5)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作。

从陶到瓷存在着一个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对原始瓷器的定义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安金槐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关于瓷器的广义定义,他认为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就可以算是瓷器:“1.胎骨是用高岭土作成的,有的胎骨也羼有石英或长石等粉末。2.有光亮的釉。3.质坚硬、火候高,扣之作金石声。4.胎骨不吸水分。”“郑州商城遗址中出土的瓷器,已完全具备了早期瓷器的特征”。安先生还根据郑州附近高岭土和釉料矿埋藏的调查,认为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瓷器很有可能是在附近烧制的。图1-5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关于原始瓷器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仍有不同观点,随着考古发掘新资料的出现,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清晰。关于原始瓷器的定义,安先生的四个条件基本符合目前的定义,所以原始瓷器与釉陶的根本区别是制胎原料的不同,原始瓷器是以瓷石为原料,釉陶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此为标准,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原始瓷器资料最早可追溯到商代中期。2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

瓷器与硬陶、釉陶、泥质陶器共生的时期很长,由于品质的不同,作为商品和生活用品的瓷器、硬陶、釉陶以及泥质陶器,在不同时期流行的阶层是不同的。原始瓷器在商周时期还属于新生器物,是中国青铜文明时期的物质新宠,因此多出现在王族和贵族阶层的墓葬中,其烧制技术的发展与贵族阶层的需求也是息息相关的。

商代的瓷器资料不是很多,一般出自贵族墓葬和城址。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商代中期的瓷片占陶瓷片总量的0.4%——0.5%,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吴城、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有出土资料。吴城商代遗址6号龙窑长近8米,火膛宽约1米,窑口略低,有9个添加燃料的口,能提高窑温,保证陶瓷的烧结度高。

西周时期原始青瓷开始大量出现,北方地区的主要有:洛阳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能识别器形的达398件,其中可以复原的230件。在这230件原始青瓷中,224件出土于北窑西周贵族墓地的墓葬中。”另外还有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陕西扶风召陈村西周建筑遗址、甘肃灵台白草坡、北京房山琉璃河、山西曲沃天马曲村。南方地区主要有黄山——天台山以南地区、太湖——杭州湾地区以及宁镇地区。此区域是南方原始青瓷最发达的地区,且多发现于土墩墓和土墩石室墓中。例如衢州西山村东山墓与大墩顶墓;慈溪一期墓;江苏无锡华利湾墓;安徽南陵千峰山各墓等。江苏句容浮山果园20多座墓中出土原始瓷器140多件,多为豆、碗、罐等生活用器,一些小型墓葬也开始出现少量青瓷,说明青瓷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发展呈现出北方缩减南方扩大的趋势,北方地区仅河南北部、山西南部有发现,而南方地区北到江淮、南到岭南、西到湘江流域、东到舟山群岛都有原始瓷器发现,江浙一带则成为最发达的中心区域,以浙江德清为中心的火烧山、亭子桥窑址;皇坟堆、独仓山与南山王、三合塔山等土墩墓,以及周边余杭、安吉、长兴、苏州、萧山、绍兴等地,湖州的堂子山、妙西独头山等地,安徽南部的屯溪等地,以及江苏无锡鸿山贵族墓等土墩墓都出土了大量高质量的青瓷。南方地区形成以德清东苕溪流域为中心的青瓷烧制中心,生产规模和烧造质量都大幅提高,为后世越窑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越国贵族瓷器的梦幻组合

2004年江苏无锡和苏州交界处鸿山东周越国贵族土墩墓群的发现,为了解东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面貌揭开了新的一幕。在此之前,原始瓷器在贵族墓葬中仅零星出土,一般为几件,多则几十件,鸿山越墓出土了原始瓷器约700余件,数量和质量远远超出任何一个墓葬和遗址。该墓葬群的发现,也是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鸿山越墓的年代在公元前473年——前468年,是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最强盛的时期,墓主人是王以下的贵族阶层。我们知道商周礼乐制度下的墓葬随葬是有等级划分的,贵族阶层以随葬青铜礼乐器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而鸿山越国贵族墓的礼乐器均是仿青铜礼乐器的原始青瓷、硬陶器和泥质陶器,青瓷的品种有盆形鼎、甗形鼎、兽面鼎、盖豆、壶、三足壶、扁腹壶、盒、盖盒、盆、三足盆、鉴、匜、罍、罐、盉、温酒器(图1-6)、冰酒器、酒杯、吊釜、盘、三足盘、钵、碗、小豆、虎子、角形器、璧形器等礼器;甬钟(图1-7)、镈钟、编磬、句耀、錞于、丁宁、悬铃和鼓座等乐器,器类极其丰富。这些瓷器是仿青铜礼乐器用于随葬,属于明器,但其鼎、豆、壶礼器组合,编钟、编磬等乐器组合仍按照青铜礼乐器的组合,明示身份等级。下表为鸿山7座越墓出土的原始青瓷、硬陶器、泥质陶器的数量统计表,这7座墓属于家族墓,从上往下分属六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邱承墩属于仅次于诸侯王的大夫,其青瓷数量远远高于陶器数量和其他等级墓葬的青瓷数量,因此原始青瓷虽然比成熟青瓷质量稍差,但是在春秋战国之际仍然属于贵族阶层的用品。邱承墩墓的青瓷品种如此丰富,几乎涵盖了青铜礼乐器及生活用器的各个种类,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原始瓷器的梦幻组合,它们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中的一项空白。图1-6 春秋越国原始瓷温酒器图1-7 春秋越国原始瓷甬钟

如此大规模的仿制青铜礼乐器,先进的制瓷技术和大规模陶瓷作坊是必不可少的。2006——2007年,浙江德清火烧山、亭子桥、冯家山等东周窑址的发现,为鸿山越墓的青瓷找到了制作源头。特别是亭子桥窑址发现的青瓷甬钟标本,经成分测试和标本比对,与鸿山越墓的青瓷基本一致,因此亭子桥窑场可能是专为贵族烧制青瓷的带有“官窑”性质的陶瓷作坊。4战国窑址及瓷器特点

原始瓷窑的发现对研究原始瓷器的烧制水平和地域发展趋势有重要作用。目前考古发现的战国时期制陶窑场很多,如河南洛阳周王城的西北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窑场,山西侯马的陶窑遗址面积约有1平方里,山东临淄、河北石家庄、陕西咸阳等地都发现有陶窑作坊的遗址。南方越国故地的浙江萧山、绍兴等地保存着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窑址20多处,浙江德清的战国窑址就有30余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材料来源和技术条件不同,生产的陶瓷制品胎釉特点、产品质量均有差异。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百越地区。2008年浙江德清亭子桥战国原始瓷窑址的发掘,是官方烧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乐器窑址的首次发现。火烧山窑炉是全国迄今发掘的最早利用山坡斜度筑窑烧制原始青瓷的窑炉,为探索龙窑的起源提供了早期证据。龙窑在后世瓷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至战国时期,中国陶器的烧制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拉坯技术成熟,因此瓷器制作中成型技术已十分成熟。战国原始瓷器制作是快轮制作,线割器底,并不精修,器型不是很规整。而釉料的制作和使用、窑炉的改进、窑温的控制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这个时期高品质的瓷器仍然是奢侈品,硬陶器和泥质陶器仍是生活中的主流产品。

目前发现的战国青瓷资料很多,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少数高质量的青瓷可与东汉成熟青瓷媲美。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战国龙梁提壶(图1-8),1955年浙江绍兴出土,仿青铜器而作,丰肩圆腹,半圆形提梁,底有三只兽形蹄足,胎色灰白,青黄釉薄而均匀,釉面虽薄但很光亮,没有早期青瓷常出现的釉层剥落现象,胎釉结合得很好,是原始青瓷中的佳作。图1-8 战国原始瓷龙梁提壶

大多数战国青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其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都很有特色。釉色多为青绿色、黄绿色和酱色等,与胎体的颜色协调一致。因为战国青瓷胎和釉是用同一种黏土作原料,只是釉里面多加了一种天然熔剂——草木灰。釉层普遍较薄,少量釉厚处有明显橘皮现象,因为这个时期的釉料制作工艺还比较粗糙,草木灰与釉料结合不均匀,只能采用浇釉的施釉方法,表面容易形成聚釉现象,胎釉结合状况良莠不齐,时间长了磨釉和剥釉的现象较多。战国青瓷的纹饰多采用S纹、栉齿纹,也模仿青铜器、玉器上的纹饰。二、走向成熟——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发展

原始瓷器的烧制在战国晚期秦国兼并战争中逐渐衰落,直到东汉晚期成熟瓷器出现,秦至汉经历了制陶业空前发展的时期。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经济逐步繁荣,社会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制陶手工业再次步入繁盛期。我们熟悉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其众多的数量,仿真大小及复杂的姿态、服饰而震惊世界,这些巨大的陶俑,集全国之力而制造,代表了秦王朝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咸阳附近窑址发现的窑炉比战国时期的窑炉有进一步改进,窑床面积增大,且前高后低,防止了前排产品因受热过快而发生倾倒,是一种创造性的技术革新。

秦汉时期陶业兴盛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手工业者的地位提高。秦律规定禁止贵族畜养工匠,从业者可以脱离官府的奴役,成为独立的从业者,并且有一定的迁徙自由。手工业者地位的改善,刺激了包括制陶业在内的民营作坊的发展。2.铁器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制陶的工作效率。铁器自从春秋晚期出现以后,在战国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坚硬而有韧性,不易折断的优点,铁制农具和工具很快普及到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生产工具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各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商品的需求覆盖面扩大,反过来又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3.生活习俗的变化。秦汉时期,漆器和陶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品,随葬习俗也从青铜礼器变更为仿青铜礼器的陶制品。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由来已久,商周时期王侯贵族以生活中的礼乐及实用器随葬,遵循着周王室制定的器物组合等级制度。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贵族阶层尽其财富而厚葬,以保证其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仍能享受富贵。秦汉随葬陶明器习俗的流行,使各种仿青铜礼器的陶鼎、壶、钫、甗及陶俑、陶日用器的需求量大增,陶制品的种类不断扩大,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西汉中期墓中普遍出现陶仓、陶灶、陶灯的模型;西汉晚期还有陶井。东汉时期仿青铜礼器的陶器消失,庄园地主阶层的兴盛,随葬陶器还增加了陶院落、楼阁、车马、水田、池塘、猪圈等。大量陶塑制品的需求,促进了陶工的塑、捏、堆、贴、刻、划等的工艺水平提高,为两晋南北朝瓷器的立体装饰技艺奠定了基础。

西汉中期以后,一种有着玻璃光泽釉面的铅釉陶器开始流行。铅釉陶是一种在釉料中加入铅作为助熔剂的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在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700——800℃火候就可以烧成,同时能增加釉面亮度,使铜、铁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其中以绿釉为多,亮丽如翡翠。铅釉陶器的出现大约与仿青铜礼器的需求有关,铅釉能遮盖陶器粗糙的材质,更接近模仿的效果。铅釉陶器在关中地区率先出现后,便迅速在全国各个地区普及,成为最流行的一种明器,如鼎、壶、仓、灶、楼阁、院落等各类明器。铅釉陶器的大量生产,使工匠们在施釉工艺方面有了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技艺逐步精练。当原料提炼、素胎制作和施釉技法开始完美结合的时候,陶瓷工艺开始出现质的飞跃——成熟瓷器诞生。1成熟瓷器的出现

东汉晚期成熟瓷器出现之前,原始瓷器的烧制一直在延续,规模和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改进,但是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与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还是有很多区别:1.胎质不同。对胎土原料的处理不精细,烧制后器物胎质比较疏松;胎土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氧化铝提高了器物在高温中的烧结度,使器物不易变形;氧化铁能改变胎体的颜色,氧化铁含量越高,胎体的颜色就越深。2.釉质不同。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施釉较厚,釉料是以铁作为着色剂的石灰釉,氧化钙含量高,高温环境中易稀释流动,容易形成泪痕和聚釉现象。釉色偏深,多青绿色、黄褐色,上釉的部位也缩减为口部、肩部、内底等局部,采用刷釉的方法施釉。3.成型工艺采用器身和器底分制,然后粘接成器。4.器型以仿青铜礼器的鼎、盒、壶、钫等为主,少有碗、盘、盅等生活饮食器。这些特点说明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主要还是随葬用器而不是实用器,所以对胎釉的质量要求不是很高。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宁波、上虞、永嘉及江苏宜兴一带。特别是浙江上虞的窑场众多,是原始青瓷的主要产地。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这一区域开始出现。浙江地区瓷石矿产丰富,丘陵山坡地貌广阔,水系发达,为窑炉的建造和制瓷原料的开采加工提供了便利的外部条件,具有发展瓷业的地利条件。成熟青瓷烧制成功除了胎料的选择外,窑温的提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战国时期已经有龙窑出现,东汉晚期浙江地区普遍使用龙窑,并且窑炉结构被改良。首先这种长条形的窑炉一般建在山坡上,利用山坡的斜度顺势修筑,窑身前后形成高度差,火膛同时也是烟囱,氧气充足使火焰温度提高到1200摄氏度以上。窑身加长,扩大了容量,装烧产量大幅增加。同时窑工在实践中学会了通过控制窑温来调节烧成过程中氧化、还原和冷却的时间,以达到预期的釉色和品质,使瓷器釉色青翠、少流釉和开片,胎釉结合紧密,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东汉成熟青瓷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随后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的瓷业逐渐成为商品经济中重要的一项,瓷器也逐渐成为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活用器,并延续至今。

目前有明确纪年墓葬所出土的东汉青瓷有: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墓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联罐、熏炉;绍兴出土刻有“永安三年”(260年)铭青釉谷仓罐等,这些有纪年判定的青瓷就是早期成熟青瓷的实例。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生产这些瓷器的窑址也逐渐浮出水面,墓中出土的瓷器产品和生产的窑场可以对应上,其基本来自上虞地区的窑场。

东汉晚期的青瓷窑址主要在浙江地区,目前的考古资料有:上虞小仙坛、帐子山、倒转岗;宁波郭塘岙、玉缸山;绍兴车水岭;慈溪上林湖周家岙、桃园等窑址,其中上虞小仙坛窑址在当时是产品质量最好的中心窑场。当时生产的器物主要是生活用器,如罍、壶、钟、罐、熏炉、碗、洗、盘、碟、五连罐等。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也出现很多烧制青瓷的窑址,形成以越窑为先锋的南方瓷器产区。北方地区因长期战乱,生活不安定,青瓷的烧造开始较晚,目前推测始于北魏晚期,因为这个时期南北方瓷器烧制的水平和产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后面我们会分别介绍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瓷业的特点和发展脉络。2南方瓷窑

东汉晚期瓷器制造业在浙江地区的出现和发展,带动了江南地区制瓷业的迅速发展。浙江省博物馆陶瓷专家李刚在其《古瓷发微》一书中指出:“任何一类手工业制品总是包含着生产与消费两个因素,并且,这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两者间的平衡而协调的关系的维持,决定着它的存在与发展。”即生产者注重营利,而消费者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因此社会生产力和需求量决定了制瓷业的发展。越窑的规模和发展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三国东吴时期窑址的数量增加了4——5倍。两晋时期,政局动荡,北方地区战事频繁,大批贵族士人纷纷南迁,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在统治相对稳定的江浙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安定,贵族阶层生活用器的需求促进了瓷器制造业的繁荣。这个时期,窑址逐渐遍布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南方广大地区。浙江宁绍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即后世称为越窑的瓷窑体系,也是六朝时期中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窑场。西晋时期,越窑窑场集中在绍兴、上虞一带,仅上虞境内的窑场就有六七十处。东晋、南朝时期,越窑窑址主要分布于绍兴、上虞、诸暨、萧山、余姚、慈溪、鄞县、临海等地。越窑窑场众多、分布区域广、产品风格一致。南朝晚期,随着厚葬习俗的衰退,陶瓷明器的生产大大削减,窑场数量和规模开始萎缩。

对越窑产品的认识一方面来自于窑址发掘中对瓷片的分析,另一方面对器物的整体认识则来自于大量六朝墓葬出土的瓷器实物。这些墓葬主要集中在江苏南京、镇江、金坛;浙江绍兴、宁波一带。南京是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镇江是京畿区域,这一带是六朝王室贵族、豪门士族、达官显贵的墓葬聚集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大中型墓葬被发现,出土了大量高品质的越窑青瓷。绍兴、宁波一带是越窑的中心产区,也是大地主、豪族的聚居区,各家族墓地出土了大量越窑青瓷。这些越窑青瓷种类齐全,质量上乘,是六朝越窑产品的实物代表,为我们了解越窑当时的产品面貌提供了资料。这些瓷器虽然都是墓葬陪葬品,但仍可分为生活实用器和明器两大类。常见生活实用器有碗、盘、碟、钵、罐、洗、盆、盘口壶(图2-1)、尊、扁壶、耳杯、杯、托盘、罍、香熏炉(图2-2)、虎子、唾壶、奁、砚、水盂、灯、烛台、水注等,这些实用器涉及餐饮、文房、盥洗、照明等各个生活领域,也说明了瓷器在生活用器中的地位。明器类有俑、魂瓶、灶、井、鸡笼、猪圈、簸箕、米缸等,营造了墓主人生前富贵生活及庄园经济的立体景象。图2-1 东晋青釉盘口壶图2-2 西晋青釉香熏炉

越窑在东汉晚期至南朝时期,产品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国时期:胎质略松,色偏黄;釉以淡青色为主,少有流釉和剥釉;纹饰简单,多弦纹、水波纹、方格网纹等,晚期出现堆塑造型的谷仓罐(图2-3)。这一时期的主要器型有碗、盘、碟、钵、罐、洗、盆、耳杯、槅、托盘、香熏炉、虎子、唾壶、泡菜坛、水盂等日用瓷器,鐎斗、鬼灶、鸡笼、狗圈、谷仓、磨盘、碓等明器。

长江中游地区也是六朝时期南方青瓷的产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一带。长江中游地区东汉晚期的青瓷发现较少,器形多见于简单的罐和碗,例如湖北当阳、黄冈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青瓷器。三国时期器形增多,有盘口壶、四耳扁腹小罐、泡菜罐、盆、盘、耳杯、唾壶、砚、槅(图2-4)、灯、熏、水盂、虎子、俑、仓、灶、井、磨、房舍、家畜圈等。西晋时期器形多动物等立体造型,例如狮形烛台、鸡首壶、蛙形水盂(图2-5)、人形灯等,出现褐色点彩装饰;东晋时期明器种类减少而生活用器增多,造型和装饰趋于简朴,动物造型明显减少。南朝时期典型器物有:盘口壶、鸡首壶(图2-6)、细颈瓶、五盅盘、多足砚、多足炉等,壶瓶均较修长,莲花图案成为装饰主流。20世纪50——80年代,湖北地区发掘的近400座六朝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青瓷器,主要集中在鄂城地区;江西地区近80座南朝墓葬中出土青瓷400——500件。这些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当时流行于这个地区的青瓷的面貌,其中小部分青瓷产品来自浙江越窑,大部分则是本区域烧制的。湘、鄂、赣三地的产品在胎质、釉色和流行器型上相近,应属同一体系。目前发现的窑场有湖南湘阴窑、江西丰城窑,湖北地区还没有发现这个时期的窑场。长江中游地区青瓷产品与越窑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例如胎土氧化铝含量高而氧化铁含量低,胎色灰白,釉色青绿或青黄,施釉不匀,釉层薄易剥落,整体质量明显低于越窑。图2-3 三国青釉谷仓罐图2-4 三国青釉多层槅图2-5 西晋青釉蛙形水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