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全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5:30:5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梦生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家诗全解

千家诗全解试读:

前言

《千家诗》是部什么书?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两则戏曲小说中所载的事:

清初戏曲家李渔的著名喜剧《风筝误》中,写詹烈侯有两个女儿,一名淑娟,美而多才,一名爱娟,丑而鄙俚。才子韩世勋与才女淑娟通过在风筝上和诗,互生羡慕之心。爱娟得知此事,冒名与韩世勋约会。两人在暗室中见面,闹出一通笑话。剧中有这样一段对白。(生)小姐,小生后来的一首拙作,可曾赐和么?(丑)你那首拙作,我已赐和过了。(生惊介)这等,小姐的佳篇,请念一念。(丑)我的佳篇一时忘了。(生又惊介)自己做的诗,只隔得半日,怎么就忘了?还求记一记。(丑)一心想着你,把诗都忘了。待我想来。(想介)记着了!(生)请教。(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生大惊介)这是一首《千家诗》,怎么说是小姐做的?

可见,像爱娟这样胸无点墨,粗蠢无赖之女子,也能背诵《千家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众人掷骰子掣花名签,共掣出八支签,签上诗句,有六支见于《千家诗》: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上高侍郎》):老梅——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苏轼《海棠》);荼花——韵华胜极,“开到荼花事了”(王琪《春暮游小园》);并蒂花——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朱淑真《

落花

》);桃花——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说:“夜宴中行酒令时所玩的象牙花名签子所镌的诗句,极大部分均可在旧时十分流行的《千家诗》选本中找到。因为人们比较熟悉,所以只要提起一句,就容易联想到全诗。”

从以上两则有关《千家诗》的记载,已经可以清晰地知道,《千家诗》是旧时人人皆知的普及读物,不仅是书塾中必备的启蒙书,还深入到闺阁,并跻身于花签酒令等娱乐物品中。《千家诗》旧时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流传极广,版本繁多,今天所见的本子,都不是它的原始面貌。最早的本子,一般认为是南宋刘克庄所编,全名为《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选了唐宋诗人565家的近体诗1281首,大部分是宋诗。全书分二十二卷,依时令、节候、天文、地理、器用、禽兽、昆虫、人品等十四门分类。从清初以来流行的《千家诗》,题《增补重订千家诗》,翟灏《通俗编》记云:“今村塾所诵《千家诗》者,上集七言绝八十余首,下集七言律四十余首,大半在后村选中,盖据其本增删之耳。”这个本子,署谢枋得选,王相注。谢枋得为宋末人,今本《千家诗》收其诗多首。王相是明末清初人,字晋升,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他编过多种蒙学读物,不仅为七言《千家诗》作注,还另外选了本五言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后人将其合刊,就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千家诗》,共收诗226首。《千家诗》的编选者究竟是谁,刘克庄还是谢枋得,或是别人?历来争议不定。对今天来说,斤斤于此项考辨已无意义,我们只要明白以下几点:其一,书的编选应在宋末元初,因为书中宋人诗的比例占了很大,这在宋以后诗界强调唐诗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选本的;其次,书是经历代村夫子、书商不断加工改益而成为今天的样子,所以不仅在书末塞入了两首明人作品,而且因为编本水平不高,所以诗句多错讹,诗的作者也往往张冠李戴。

今本《千家诗》,其七言与五言部分由于成书时间及编者的不同,差异较大。前者偏重于启蒙,诗以俗为主,基本按四季分类,所收为唐宋二朝作家的诗;后者所选以名篇为主,诗以淡雅为主,分类时序不严格,所收皆唐诗。就今本《千家诗》,尤其是七言部分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正如前面所强调的那样,《千家诗》是启蒙的书,给一般村塾子弟或闺阁女子读的,所以诗基本上从俗、从浅上着眼,所选诗,除杜甫《秋兴》等诗外,一般很少用典故。对以用典著称的李商隐的一些名作及江西诗派点化典故的名作,书基本没有选入。因此,书中所选,大都是清通浅显的作品,便于诵读理解。

其二,《千家诗》的编选者选诗又立足于景与情,不注重诗深层的内涵。如著名的朱熹的《观书有感》,诗人是以景物揭示读书的哲理,选者将其归于春季诗内,显然是因为诗表面写的是春景。这点,从选者对诗题的更改也能够看出来,此不举例。

其三,书中所选诗的格调一般都以欢快清朗为主,尤多歌舞升平、颂扬帝王的篇章,风格以温柔敦厚为要,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讽刺现实的作品。为了迎合这一需要,书中还选入了大量内容空洞成就一般的应制诗;或为了追求富贵气息,达到颂圣目的,选了一些艺术并不高明的诗。同时,为配合儒家思想教育,还选了大量道学家的诗,尽管这些诗水平都不算很高。

其四,为配合启蒙教育,使其具有教科书的功能,书中所选均是近体。这样,一方面可使读者由此步入习作阶段,另一方面可为将来应试甚至出仕打下一定基础。

以上四点,主要体现于七言《千家诗》内,五言《千家诗》选诗时也基本以以上四点为准则,只是不像七言那样偏重浅俗,而是尽量追求淡雅;在题材上,也不以景为主,选入了不少抒发真情实感的名作。因此,五言《千家诗》能与七言《千家诗》并行不衰,终于合二为一。

因为《千家诗》具备了以上一些特点,所以成为旧时最受欢迎的启蒙读物之一。今天时代已经变了,《千家诗》已不再是单纯的启蒙读物,转而拥有更广大的读者群,读者可通过本书,由浅入深,步入更为璀璨的古典诗歌宝库,因此整理出版本书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书在整理时,一般都校核了所选诗原文,改正了一些错误。对每首诗除了加以注释外,并作了今译,附以简单的评析。这些工作,希望对读者阅读能有所帮助。

七言

绝句

[1]

春日偶成

程颢[2][3]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作者简介】程颢(1032-1085),字伯淳,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上元主簿,太子中允等。他是宋著名理学家,以讲学闻名,与弟颐并称“二程”,世称明道先生。后人辑其著作为《二程遗书》。【今译】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朵,风儿轻吹,已经是将近中午的时间。我依傍着花丛,沿着柳林,走过了前面的平川。见到我的人,不知道我心中无比的快乐。将会说我是忙里偷闲,在郊外癫狂,强学少年。【评解】春天最宜人的是温暖的太阳,和煦的微风,诗人此刻正沐浴在

春日

春风中,向大自然敞开自己的胸怀,所以心情格外悠闲舒畅。于是,诗人就即目所见,即时所感,抒发自己的情怀。前两句直述生气勃勃的春景,及自己惬意的投入。第三句将前两句的意思直接陈述。言人不识,加一层曲折,突出自己的快乐,使诗味益发浓厚。末句是总结,强调自己的满足。诗前两句以景衬情,后两句以议论写情,表现得纡徐平淡,但感情很丰富,充满真率与恬逸,没有一般道学家诗的鄙俚与陈腐。[1]偶成。偶然所作,即兴之作。[2]川:原野。[3]时人:当前的人。春日朱熹[1][2][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官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卒谥文。他是宋代大理学家,著作等身,诗格清新,富有理趣。著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今译】在这风和日暖的日子,我漫步寻芳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景色,生机勃勃,焕然一新。没想到就在这无意之中,我领悟了春天的真正面目。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这一切不就是所谓的春?【评解】这首绝句写春天蓬勃向上、绚丽多彩的景象。历来写春的诗,有细写,具体描摹花草风月;有浑写,浓笔涂抹,铺设感受。这首诗用的是后一种写法。前两句,写投入到春景中所见,点出寻芳的气候、地点,以“胜日”、“寻芳”、“无边”、“新”数字,移步换景,不断把春天欣欣向荣的景物粗略而又形象地展示。后两句述说春天的感受,“万紫千红”四字,高度概括了美妙的春景,通过议论与渲染,勾勒了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充满浓浓的春意,使人奋发开朗。朱熹是一个著名理学家,诗中所写的泗水当时沦入金人之手,他不可能纵步游览,而泗水正是孔子居住讲学的地方。因此,人们寻绎出诗外之意:诗是以游春暗指自己探索孔门之道,豁然开朗,因此感到触处是春,无比喜悦;诗人是以春天的生意喻指孔学的仁爱育物。于是全诗更显得情景交融,富有理趣而不坠理障。[1]胜日:此指温暖和煦的春日。寻芳:游览赏花。泗水:在今山东省中部,流经曲阜、济宁,循运河入淮。[2]一时:一下子,同时。[3]等闲:不经意,随便。识得:见到。东风面:指春景。[4]总是:都是。[1]

春宵

苏轼[2][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4]。【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宋神宗嘉祐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杭州、颍州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诗豪放雄健,汪洋恣肆;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东坡七集》。【今译】春天的晚上,即使是短暂的一刻,也珍贵得价值千金;散发着清香的花儿,在月光中,投下了重重身影。远处华丽的楼台上,传来了清雅悠扬的乐曲歌声;悬挂着秋千的小院,夜色是那样地深沉。【评解】首句是全诗的提纲。诗将“一刻”这短暂的时间与“千金”这巨大的价值作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春宵的可贵,虽以议论出之,说得直截浅显,但含蕴丰富,因此受到人们的激赏。脍炙人口的好诗,流传久了便成为格言成语,这句诗后来即演化成成语“一刻千金”。以下三句,铺写春晚景色。诗先将春天的代表——花作一番描绘,因为是夜晚,便带出月,突出花香与花影,把夜色写得分外绮丽可人。然后,诗写楼上飘出悠扬的歌声、乐曲及沉沉夜色中的秋千院落,在寂静中点化热闹,以游春表示惜春,突出春宵可贵这一主题。全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春夜的美好,声色俱茂;用语又紧密结合场景,婉约清新,不仅再现了春夜迷人的景色,也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眷恋。[1]诗题《东坡七集》作“春夜”。[2]一刻:古人将一昼夜分成一百刻。一刻指时间很短暂。[3]歌管:歌声与音乐。管,管状乐器,如箫、笛。细细:指声音悠扬清晰。[4]院落:院子。[1]

城东早春

杨巨源[2]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作者简介】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国子司业、河中少尹。诗学白居易,清新明丽。著有《杨少尹诗集》。【今译】诗人最喜欢的清丽景色,正在这万象更新的早春;那垂柳刚吐出黄色的嫩芽,一半深一半浅尚不均匀。如果等到春色秾艳,上林苑中繁花似锦;你才走出门去观赏,见到的只能是游人如云。【评解】这首七绝写对早春的喜爱,好在不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写,而从“诗家”的情趣上来定位,诗便境界全新。诗人采用边议论边写景的手法,前两句强调早春的风光是如何好,以嫩柳吐黄作象征,“才”字及“半未匀”,都突出早春的“早”字,显得生机勃勃,把早春的“清”与“新”表现得很饱满。后两句改变着眼点,从对面着笔,写春光秾艳时的不堪。“花似锦”便过于热闹,无新鲜之感;而满眼游人挨挤,更以环境的嘈杂,点出难以赏玩。这样一对比,反衬了早春的可爱。全诗笔墨轻快,绘景写情中富有情趣:这早春既为诗家钟情,不正是在说诗境及诗句也应该摒除浓妆艳抹,归于平淡清新吗?[1]城东:指长安城东。[2]上林:上林苑,本秦旧苑,汉武帝增而广之,故址在长安西北。这里泛指花园。[1]

春夜

王安石[2][3][4]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时拜相,推行新法。封荆国公。诗风格雄健峭拔,句锻字炼,对偶工整;尤长七绝,被推为宋朝第一。著有《临川先生集》等。【今译】铜制的香炉中香已燃成了灰烬,叮叮咚咚的夜漏也将近尾声。阵阵清风吹进窗户,带来了丝丝侵人的寒冷。明媚的春光挑逗着我,使我整夜难以入睡;明月西下照着窗外的花枝,在栏杆上投下了浓郁的花影。【评解】前两句写夜直,形象地交代了时间地点。金炉、漏声,说明是在宫中;香销、漏残,说明天快亮了;轻风带来寒意,说明是春天。诗结集了各种带有显著特点的事物,表现出诗人造句绘景的精湛技巧。知香销漏残,感受到天亮前的寒冷,诗人自然没有睡着,第三、四句就改变前两句以景作暗示的写法,直接说自己因为春色的逗引而睡不着,痴痴地看月影、花影。第三句是总结上半首,第四句补足第三句。一夜未眠,所以能注意到月光的移动;花本身不高,只有月亮西坠时的斜照,才能使花影投上屋子的栏杆,又暗点天快亮。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春色恼人”以致“眠不得”呢?原来当时正是神宗决定采用新法时,王安石的政治抱负终于将要实现,他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处于紧张而又兴奋的等待中。因此,他借夜直时的情况,隐曲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很含蓄细腻。[1]诗题原作“夜直”。夜直,即在朝中值宿。宋制,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值宿。这首诗作于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时迁翰林学士。[2]金炉:铜制的香炉。烬:成灰。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中滴水的声响。残:将尽。此指天快亮。[3]剪剪:风轻微而有寒意。[4]恼人:引逗、挑动人。[1]

初春小雨

韩愈[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他是唐代著名古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奇崛宏伟,又好以散文句法入诗,对宋诗影响很大。著有《昌黎先生集》。【今译】一场小雨滋润了京城中的道路,雨点儿细细,仿佛给大地洒上一层嫩酥。春草已经悄悄地萌芽,远看一片淡黄,近看若有若无。我最欣赏的就是这种景色,它是一春中最好的时刻;远远超过阳春三月,满城烟柳低拂,游人无数。【评解】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就春天来说,初春与仲春、暮春,也各有一番风味。韩愈生性兀傲脱俗,勇于进取,所以他特别喜欢初春,在这首诗中特意赞扬初春那奋发的初生的朦胧美,那未被人深刻领会的勃勃生气。在诗中,他撇开了人们历来写早春所涉及的垂柳啼莺、呢喃双燕,着眼于滋润万物的细雨及最富有生命力的小草。首句以“润如酥”概括小雨的柔和轻细,非常形象,可与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美,也使人想起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这一名句。次句写小草在雨露滋润下初生时若有若无的情景,刻绘细腻,形神兼备。黄叔灿《唐诗笺注》赞云:“写照工甚,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三、四句由写景转入实赞,对上两句总结,以“最”、“绝”二字领句,通过对比,强烈表现自己对早春的喜爱。全诗写得工细清通,景情相间,体现了诗人铸词炼句的高超技巧。[1]诗题为编者所拟,原集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即诗人张籍,时官水部员外郎。[2]天街:京中的街道。酥:乳酪。[3]烟柳:指柳条浓绿。皇都:京城。[1]

元日

王安石[2][3][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今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拂,大伙儿畅饮着屠苏酒,分外快乐。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忙碌碌,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评解】诗写的是过年时常见的情景:人们辞旧迎新,欢快忙碌。诗人捕捉到这一热闹场面,倾注进自己的感情,把各种新事物、新气象引入诗中,于是爆竹迎新,风是新春的风,酒是新酒,连太阳也是初升的,人们忙着换新的桃符。古人说欢乐之辞难工,这首诗恰恰把欢乐的场面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所以特别难能可贵,几乎受到了所有选家的青睐。不少论诗者还注意到,王安石这首诗充满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他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诗是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的喜悦心理,但表现得含而不露,令人回味。[1]元日:即正月初一,春节。[2]除:逝去。[3]屠苏:用屠苏、肉桂、山椒、白术等药浸泡的酒。古人在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相传可以预防瘟疫。[4]曈曈: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转明的样子。[5]“总把”句:句中“新桃”、“旧符”是桃符的互文省略。桃符是古代挂在门边的桃木板,左右各一,上画神荼(shēnshū)、郁垒(yǔlù)二神,用以驱邪,一年一换。[1]

上元侍宴

苏轼[2][3][4]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今译】淡淡的月亮,稀疏的星星,围绕着建章宫;御炉中飘溢的香气,随清风到处吹扬。侍臣们像鹄鸟一样,整齐地肃立在通明殿上;仿佛是一朵红云,簇拥着玉皇。【评解】这首陪侍皇帝开宴的诗,写得场面十分盛大。诗人为表现升平气象,歌颂皇帝的高贵,别出心裁,将富丽堂皇的宫殿比作天宫,将人间的帝王比作天上的玉皇大帝,既达到了歌功颂德的目的,又不显得谀媚。诗属应制诗范围,这类诗照例要说皇上的好话,很难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苏轼这首诗也受到这一局限,因此在他的诗集中算不上佳作,但仍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除比喻恰当外,诗前两句由高处往下写,由星、月、缥缈御香,衬出宫殿的高大;后两句由底下往上看,以红云拥帝暗示红云拥日,比喻帝王的高贵

清明

,都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1]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侍宴:参加皇帝举行的宴会。[2]建章:汉宫名,在长安城外。这里代指宋皇宫。[3]御炉:皇宫中使用的香炉。[4]鹄立:恭敬整齐地排立。鹄即天鹅,飞行及站立时次序井然。通明殿:传说中天上玉皇大帝的宫殿。此指举行宴会的宫殿。

立春偶成

张栻[1][2]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3]。【作者简介】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省)人。历官吏部侍郎兼侍讲。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诗多淡雅之作。著有《南轩集》。【今译】一年过尽,阳气回转,冰霜渐渐稀少;春天悄悄地来到人间,草木感觉到了它的生机。我也领略到眼前的春意,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气。那和暖的东风吹拂着绿水,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评解】这首诗写立春景色。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尽力捕捉了种种典型景物,为人们描摹出一幅完整的初春画图。首句写气象物候,通过大地回暖,冰霜稀少,说明春天的到来。次句以拟人化手法,说草木感到了春天的到来,潜意识地展示草木萌芽变绿的状况,使人倍感亲切。第三句用抒情浑写,由物及己,包融深厚。末句用素描写东风吹拂绿水,景中带情,平淡中透出喜悦。诗写得十分活泼跳荡,本身似乎也充满了春天般的勃勃生机,读后令人振奋向上,而“春到人间草木知”又以其平和细腻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1]律回:传黄帝时伶伦把竹子截成十二支竹管,以比拟一年十二个月。春夏六月属阳,称“律”,秋冬六月属阴,称“吕”。立春是一年之首,阳气回生,故云“律回”。[2]生意:生机勃勃。[3]参差(cēncī):不齐貌。这里形容水波起伏不定。[1]

打球图

晁说之[2][3][4]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5]。【作者简介】晁说之(1053-1139),字以道,号景迂生,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著作郎、徽猷阁待制。他能诗善画,为时所重。著有《景迂生集》等。【今译】深沉的宫殿中,千门万户,次第打开;原来是三郎喝得醉醺醺,打完了球,刚刚归来。张九龄已经衰老,忠鲠的韩休也已去世;明早再不会有谏疏,奉劝皇上收敛悔改。【评解】唐玄宗晚年昏聩糊涂,宠用李林甫、杨国忠,沉溺声色玩乐,置国事不顾,终于酿成大乱。这首诗通过题画,对唐玄宗的荒淫进行讽刺,以作后人借鉴。诗前两句吟咏画面。第一句写背景,描绘皇宫的深邃;次句写主人公唐玄宗打完球喝醉归来的状况。两句将画面写尽,诗中“开”、“回”二字,给画面赋予动态活趣,使形象更为生动真切。后两句即画面展开议论,由唐玄宗荒废朝政,导致国家大乱,诗人想到了玄宗前期的

清明

,想到了张九龄及韩休两个忠诤直谏的大臣,因而得出结论:祸乱的产生,是由于朝廷无人。表面上直指奸臣误国,实质上把矛头指向唐明皇,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诗虽是题画,同时也具有咏史的性质,这是宋诗长于议论的表现。[1]诗题原集作“明皇打球图”。此诗原误题晁补之作,今改正。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前期励精图治,使唐朝中兴,后信任奸邪,宠爱杨贵妃,酿成“安史之乱”。打球,即蹴踘,古代流行的一种游戏。球用皮革缝成,中实以毛,用足踢或骑在马上用棒打。[2]阊阖: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此代指唐长安的宫殿。千门万户:形容宫殿规模盛大,屋宇众多。语出《史记·孝武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3]三郎:唐玄宗,他是睿宗第三子。[4]九龄:张九龄,字子寿,曲江(今属广东省)人。玄宗开元中任相,后为李林甫嫉害贬官。唐玄宗初对张九龄很赏识,九龄多直谏论朝事,曾上“事鉴十章”。韩休: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历官礼部侍郎,开元末任相,敷陈治道,多鲠直。玄宗左右的臣子曾说:“自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殊瘦于旧,不如去之。”玄宗回答说:“吾虽瘠,天下肥,吾用休为社稷耳!”[5]谏疏:臣子劝谏皇帝的奏章。[1]

宫词

王建[2][3][4]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5]。【作者简介】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后官陕州司马。擅乐府诗,风格清新流畅,与张籍齐名。所作宫词百首,为世传诵。著有《王司马集》。【今译】金碧辉煌的宫殿前,朝元阁层叠高耸;阁旁竖立的金铜仙人,掌上高擎着玉芙蓉。太平无事的年代,天子前来朝拜玄元皇帝;华丽的车驾像五色云彩,拉车的马儿神骏似龙。【评解】这首宫词记帝王朝见老子的盛况。前两句写朝元的环境,说金殿巍峨,紫阁重叠,仙人矗立,手擎玉盘,写得既华丽富贵,又雍容肃穆。且以“紫阁”、“仙人掌”,暗点宫中崇尚道教,为下朝元作伏笔。三、四句正面写朝元,通过“五色云车”、“六龙”,写出皇帝车驾的金碧辉煌,而又暗与天神所驾云车相契合,渲染神秘虚无的气氛,与朝元这一宗教仪式合拍。王建的宫词以婉转清丽著称,内容与所咏对象丝丝入扣,这首诗便具有这一特点。全诗只有第三句直写,其余三句从各个角度进行铺设点染,烘托主题,使诗面十分热闹,画面格外鲜明,其为《千家诗》所选中,也许缘由便在此。[1]宫词:写宫内琐事的诗歌,一般为七言绝句。此诗原误题林洪所作。[2]金殿:皇帝的宫殿。此指唐朝建于骊山的华清宫。紫阁:指华清宫中的朝元阁,是唐代皇帝祭祀道教太上老君(即老子)处。[3]仙人掌:朝元阁外有数丈高铜柱,柱上有仙人像,手捧承露盘接天露。玉芙蓉:指承露盘。盘作荷花(芙蓉)状。[4]朝元:朝拜太上老君。唐崇道教,封太上老君为玄元皇帝。[5]五色云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六龙:皇帝车驾用六马拉,马八尺以上曰龙。[1]

廷试

夏竦[2][3][4]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5]。【作者简介】夏竦(984-1050),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省)人。历仕数朝,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迁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文章典雅藻丽,著有《文庄集》。【今译】庄严肃穆的金殿上高坐着天子,衮龙袍上的日月图案光辉灿烂。砚水中倒映着面面旌旗,仿佛龙蛇在飞舞摇晃。我文思如涌,奋笔直书,转眼草就了三千字的文章;独自站在丹墀上回答皇上的提问,太阳还没西斜,尚是中午时光。【评解】关于这首诗写作背景,《宋诗纪事》引《青箱杂记》云:夏竦应制科,廷试结束后,大臣杨徽之见他年龄很轻,对他说:“老夫他则不知,惟喜吟咏,愿乞贤良一篇,以卜他日之志。”夏竦忻然提笔,作了这首诗。诗是实写方才经历的廷试事。前两句把重点放在“廷”上,一是抬头看,殿上庄严肃穆,天子神圣威严;一是低头看,见到砚水中倒映着旌旗。后两句把重点放在“试”上,说自己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对策殿上,从容不迫。诗写得才气纵横,前两句构思尤其巧妙,以衮龙代指帝王,以衣上日月光辉暗颂帝王的威仪贤明,都堂皇得体。“砚中”句取境奇巧,新人耳目,又无意中以“砚”暗逗廷试,造意细密。后两句虽是实写,但沾沾自夸,不免少年气盛,陷入刻露浮躁,是诗家一病。[1]《千家诗》原题作“宫词”,署林洪作,现依《宋诗纪事》卷九改正。廷试,会试中式的举子再由皇帝殿试定名次,称廷试。各特科、保荐之士由皇帝一一面试,亦称廷试。[2]衮衣:古代天子所穿礼服。日月:衣上绣的日月图案。[3]龙蛇:指旗子翻动映在砚水中的影子。也可理解为旗子上画的龙蛇图案映在砚水中。[4]纵横:指才气横溢,随笔挥洒。礼乐:《礼记》、《乐记》,这里指国家典章制度。[5]丹墀:宫中涂成红色的石阶。[1]

咏华清宫

杜常[2][3][4]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5]。【作者简介】杜常,字正甫,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权发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官至工部尚书。【今译】我从遥远的江南来到长安,走过了无数山水,一程又一程;进入这废弃冷落的华清宫,正是冷风扑面、残月在天的清晨。登上高耸山顶的朝元阁,阁上紧峭的西风阵阵;全都吹向了那长杨宫,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萧萧雨声。【评解】诗前两句交代游华清宫的背景,以凄清的格调,为后两句作衬垫。“晓风残月”四字,构铸了孤寂冷淡、令人低回怅惘的意境,邈远落寞,中人肺腑。后两句是登高怀古,通过蒙浑的景语,寄托兴衰的感叹。诗没有正面叙述世事的沧桑变幻,而是以朝元阁上猎猎西风,联想到长杨宫的萧瑟秋景,推论这风吹到荒凉的宫苑废墟中,定会掀起一片如雨声般的落叶声。诗写得含融蕴藉,意味无穷,很容易使人想到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那样令人伤怀的句子,想到诗人此刻登临怀古的幽思与悲从中来的无尽感慨。落叶萧萧,令人疑为冷雨,与唐无可《秋寄从兄贾岛》“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取径相仿,诗人正是通过幻觉,寄托自己渺渺情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地域则从江南到陕西,时间则逆唐达汉,纵横挥洒,毫无局促之感,取景深沉,气势宽广。咏华清宫的诗,唐人便多名篇,本诗虽晚出,却以其独特的意境,为历来评家所脍炙。[1]诗原误题唐王建作,据《宋诗纪事》引《河上楮谈》改正。《宋诗纪事》题作“题华清宫”。华清宫:唐宫殿名,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上,是唐玄宗、杨贵妃经常游乐的地方。[2]数十程:数十个驿站的路程。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设一驿站,供来往官员及旅人住宿。[3]晓风残月:描摹秋天清晨萧瑟气象,与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同一机杼。[4]朝元阁:在华清宫内。[5]长杨:长杨宫,汉宫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宫中种白杨数亩,故名。按:唐朝元阁在长安城东,汉长杨宫在长安城西。因此有人认为朝元阁上的西风不能逆转再吹向西面的长杨宫,如《唐诗别裁》误将杜常当唐人,收入本诗,评说:“末二句写荒凉之状,不求甚解。”也有人认为是“互文见义”,即两地同刮西风,同下冷雨。实际上,雨在此是借指风吹落叶声。[1]

清平调

李白[2][3][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5]。【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徙西域,其父迁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少年漫游,唐玄宗天宝初供奉翰林,不久遭谗去职。后因入永王璘幕,流夜郎,中途遇赦。诗风格奔放自然,色调瑰玮绚丽,想象丰富,意境奇特,与杜甫齐名。著有《李太白集》。【今译】看到了绚丽的彩云,便使我想到了你的衣裳;看到了娇妍的鲜花,便使我想到了你的面容。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栏杆内的花儿沾润着露水,分外艳浓。美人啊,如果不是在那仙境,在群玉山上与你相见,那么一定是在昆仑瑶台,你站在朦胧的月光中。【评解】李白的三首《清平调》,都是夸赞杨贵妃的美貌,用笔则有偏重,这首诗以人为重点,以花烘托衬映。首句七字,写贵妃的衣饰与美貌,着二“想”字,回环交互。见到云、花,令人想到贵妃的衣服、面容,同样,见到贵妃,也令人联想到云、花,二者浑涵相通。次句承“花想容”来,不写人,极力写花。花在春风露华的滋润中盛开,是花最鲜艳、风韵的时候;同样,花美即是人美,从春风拂槛可想见贵妃身姿的绰约,从露华浓可想象出贵妃容貌的芳艳。这样写,把“花想容”三字写得极为酣满。贵妃如此美貌,人间罕见,诗人便把思绪引向仙境,说只能在群玉山、瑶台遇到这样的绝色美人,既赞了贵妃的美,又把她比作仙女,倍加称扬。诗写得浓艳绮丽,音调和畅。把人与花融合在一起,处处用旁衬比拟,在空灵中透出实意,得应制之正。后人认为诗意含讽,恐是附会。[1]原作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韦叡《松窗杂录》载,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牡丹)。花开时,玄宗与杨贵妃共赏,歌手李龟年等侍。玄宗云:“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命宣李白作《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援笔赋之。[2]“云想”句:言见到云彩便想到贵妃的衣裳,见到鲜艳的花便想到贵妃的容貌。[3]槛:栏杆。露华:露水的光华。[4]群玉山:西王母所住的仙山。[5]会:应。瑶台:即瑶池,西王母所住之处。[1]

题邸间壁

郑会[2][3][4]荼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5]。【作者简介】郑会,字有极,号亦山,南宋时人,生平不详。【今译】夜晚,荼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她一觉醒来,感受到阵阵春寒。紧闭的重门被浓郁的绿色掩映,梁上的燕子也无聊散漫。她敲着玉钗,不觉已把钗敲断,眼前的红蜡烛忘了剔,分外黯淡。口中念叨着远出在外的我,算着行程,今夜该住在常山。【评解】旅人思家,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叙述自己思乡思人;一是从对面说起,言家人思己,翻过一层,加深自己思亲情感。这首诗用的是第二种写法,通首从对方着笔,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妻子在家睡不着,在烛下思念自己的情况。诗前两句通过凄迷幽寂的景物,烘托春愁。后两句刻绘动态、心理。无意识地敲着玉钗,活现出她心中的烦闷,钗断了,烛花不能剔,烛光便分外黯淡凄冷,绘事绘景,与宋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句相仿佛,含蓄而耐人寻味。末句写妻子计算行程,是全诗主句,是情意深到极处的表现。唐白居易有《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诗写自己思念在外的朋友,也说到计程事。将两诗对照,白诗质直简朴、真率自然,郑诗设色秾丽、构思灵巧,唐诗与宋诗的风格,于此可以悟出。[1]本诗原署唐郑谷作,据《宋艺圃集》改正。邸:客邸,旅馆。[2]荼(túmí):落叶灌木,花有清香,春末开。怯:畏怯,害怕。[3]翠:指绿色的花、树。闲:闲散,无聊。[4]玉钗:妇女的首饰。[5]常山:今属浙江省。[1]

绝句

杜甫[2][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迁巩县(今属河南省巩义市),晚自号少陵野老。早年漫游,肃宗朝官左拾遗。后避乱入川,佐严武幕,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诗与李白齐名,多伤时忧国、描绘乱离之作,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苍凉雄浑。著有《杜工部集》。【今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阴中欢鸣,一行白鹭振翅飞上蓝天。窗口对着西岭能见到峰顶千秋积雪,门外泊着万里外东吴驶来的舟船。【评解】这首诗打破绝句的常格,全首用对,且一句咏一景,合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表现出勃勃的生机。首句写黄鹂在绿柳中鸣唱,次句写白鹭飞上蓝天,一近一远,一高一低,一动一静,配合对称,十分完美;且将绿柳衬黄鹂,以青天衬白鹭,着色很鲜明,述景很工致,历来受到人们赞叹。宋曾季貍《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老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用颜色字,亦须匹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三、四句,一写窗中所见的远山,寄托自己悠然之思及对景物的热爱,一“含”字,使雪岭似乎成为一幅画,镶嵌定格在窗户这一画框中,格外神似;一写门外东吴来的船只,引发自己远游情怀。虽然都是写景,但均蕴有丰富的感情。诗写于杜甫乱后回家时,生活初步安定,因此他的心情比较愉快,在诗中便将景与心境融成一片,表现一种怡然欢快的氛围,且写得工整而又自然,因此成为千古绝唱。[1]诗为杜甫《绝句四首》之三。[2]西岭:即西山,亦名雪岭,为岷山主峰,在成都西,峰顶积雪,终年不化。[3]东吴:今江苏省南部一带。杜甫在成都的草堂位于万里桥西,濒江。万里桥一带是船舶集中处。[1]

海棠

苏轼[2][3][4]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5]。【今译】东风轻轻地吹拂着,到处洋溢着绚丽的春光;充满香气的烟雾朦胧迷茫,一轮明月悄悄地转过了画廊。我心中深深地担忧:夜深了花儿也会安睡进入梦乡;因此上点起了明亮的蜡烛,在烛光下观赏这艳丽的海棠。【评解】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时诗人贬官黄州。他的住所在定惠院东,山上长着一株名贵的海棠,他常在花下小酌。这首绝句,即抒发对海棠深切的眷恋。前两句写伴随着海棠的环境,说海棠在春风中摇荡,在迷濛的雾气中散发着清香,渲染出一派幽静美妙、温馨清丽的氛围。后两句,诗忽发奇想,以夜深执烛看花,吐露自己对海棠的痴迷,想象新颖,构思奇特,比喻脱俗,令人击节称叹。后两句是众口称赏的名句,《冷斋夜话》卷一推为“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的例证,符合黄庭坚“句中眼”、“妙语”的标准。《冷斋夜话》还指出,此事本《太真外传》:杨贵妃喝醉了,唐明皇召见,“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苏轼在此作变化,改以花喻美人为美人喻花,翻出新意。此外,李商隐《花下醉》有云“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为即苏诗之本。将二诗对比,不难品味出苏诗比李诗更富变化,且韵味深醇。[1]海棠:蔷薇科植物。春天开粉红色花。[2]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二字一作“嫋嫋”,《楚辞·九歌·湘夫人》有“嫋嫋兮秋风”句,当从。崇光:绚丽的光泽。[3]香雾:充满香气的雾。空濛:迷茫朦胧。[4]花睡:杨慎《升庵诗话》卷一“月黄昏”条说,花卉午后转为萎缩,至半夜后才渐渐舒展。因此苏轼以花睡喻指花无力萎缩。[5]故烧:一作“更烧”、“高烧”。高烛:一作“银烛”。红妆:指海棠。清明杜牧[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历官校书郎、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湖州刺史、中书舍人。诗长于七言近体,骨气豪宕,神采艳逸,与李商隐齐名。著有《樊川集》。【今译】清明时节,雨下个不停;我行走在路上,愁肠欲结,魂断神昏。打问一声什么地方有酒店?牧童指点着远处开满杏花的小村。【评解】清明是家家户户踏青扫墓的日子,诗人独自一个,远游在外,自然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时候,纷纷春雨又下个不停,更给人增添了无限愁绪。何以解忧呢?诗人想到了酒,于是向人发问,牧童遥指,杏花盛开处,酒店在望,诗人也就振奋了起来。诗的内容很浅显,但笔下所现的春雨、行人、牧童、杏花村,无一不是清明时节的典型景物,这些景物合在一起,凸现了清幽凄迷而又含蕴无穷的境地,令人神往。因此,本诗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杏花村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1]断魂:指人感情凄伤痛苦的状态。[1]清明魏野[2][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简介】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人。野处不仕,宋真宗曾遣使召之,不应。卒赠秘书省著作郎。诗风清苦,有唐人风格,多警句。著有《草堂集》,其子重编为《巨鹿东观集》。【今译】没有鲜花欣赏,没有美酒浇愁,我就是如此凄凉地度过这清明。我的意念与趣味,竟然寂寞如同山野小庙中的老僧。昨天送走了寒食,我向邻家求来了新火;今天天蒙蒙亮,就赶快点着了窗前读书用的油灯。【评解】清明是古人十分注重的节日,可是魏野这年的清明却过得很不堪,无花也无酒,躲在家中,寂寥孤凄。诗人要想说出这番滋味,可又不想明说,便拈出“野僧”二字作譬,渗透了无可奈何的兴味,又带有几分不忿与调侃。诗人毕竟不是一般的人,他便在孤单贫困、百无聊赖中寻觅慰藉与乐趣,于是举出点燃读书用的油灯一事。“晓窗”二字,内涵丰富,既是说自己爱惜光阴,刻苦读书,表现自己高洁孤清的品格;又说自己碰到清明,无法排解愁闷,只好早早起床,借读书来熨平心中的不平。诗写寒士过节,选取了典型的事例,稍作点染,便再现了自己的清苦与情趣,切合自己隐士身份,用笔很传神。魏野诗学晚唐,这首诗便很能代表他的风格。[1]此诗原误题作王禹偁作。[2]兴味:意趣与兴致。萧然:凄清寂寥。二字一作“都来”。野僧:居住在山野僻地的僧人。[3]邻家乞新火:向邻家乞新火。新火,新的火种。旧俗在清明前的寒食禁火,家家将火种熄灭。到清明前一天重新钻木取火,称“新火”。普通百姓往往一家取火,分给亲邻。[1]

社日

王驾[2][3][4]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作者简介】王驾,字大用,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昭宗大顺元年(890)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原集已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今译】鹅湖山下的稻粱,长势喜人,又壮又肥;庄院里布满了猪圈鸡窝,关掩着柴扉。桑柘在夕阳中投下斜影,春社开始散场;家家户户笑声喧哗,把醉酒的人儿扶归。【评解】这首诗写丰年农民欢度社日的情景。诗全从侧面入笔,先以简约隽永的笔墨,写丰收景象,烘托社日的欢娱。首句点出时间地点,并以“稻粱肥”三字,预示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次句带出农民家中的猪圈鸡舍,暗示禽畜兴旺,用意同陆游《游山西村》“丰年留客足鸡豚”句,说明农民生活的富足,又以“对掩扉”说明家中无人,都去参加春社祭典去了。三、四句,诗一下子跳过春社,而写夕阳西下,春社已散,家家扶着喝醉的人回家这一幕,具体而细微地写出农民的满足,不写春社的热闹而庆典的欢乐气氛已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诗全用白描,写出乡村景物与朴实的世风,反映历来描写农家苦的诗未接触到的另一方面,含蓄有味,意蕴深永,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所评:“极村朴中传出太平风景。”[1]此诗一作张演所作。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二社,这里指春社。在社日,村民要团聚祭神,演社戏等。[2]鹅湖山:在江西省铅山县。本名荷湖山,晋末有龚氏养鹅于此,因名鹅湖山。[3]豚栅:猪圈。鸡栖:鸡舍。扉:门户。[4]桑柘:均为树名,叶可喂蚕。桑柘影斜,谓太阳西下,投下的树影斜长。[1]

寒食

韩翃[2][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4]。【作者简介】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省沁阳县附近)人。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历官驾部郎中、中书舍人。他与钱起等称“大历十才子”,诗婉丽清妙。有《韩君平诗集》。【今译】春意洋溢的京城中,到处都飞舞着落花;寒食节日,东风轻吹,皇宫内苑的柳树迎风夭斜。黄昏时分,汉家的宫殿里,正向近臣们颁赐着蜡烛;一缕缕轻烟升起,飘荡在五侯之家。【评解】诗写寒食节在京城所见。前两句写景,“春城”、“寒食”点明时间、地点,“飞花”、“御柳”总括春城景色,写得非常浓冽热闹。后两句写事实,说宫廷中向权贵们颁赐蜡烛,用笔轻灵,补足上两句。诗不仅气骨高妙,且针线绵密,既紧密围绕寒食,又相互映带,如飞花、柳斜,是东风吹拂的结果,御柳引出汉宫,又作为传蜡烛的先导。从表面上看,诗全写景记事,描摹帝城春浓,宫廷闲暇,帝王大度,臣子霑恩,歌颂了升平气象,所以后来唐德宗见了非常欣赏,特地点名起用韩翃作知制诰。但细品全诗,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及韩翃生平,可以发现诗实际上是借汉言唐,含蓄婉转地对朝廷进行讽刺。正如贺裳《载酒园诗话》指出的:“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杨氏擅权,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盛荣,莫之能比,故借汉王氏五侯喻之。寓意远,托兴微,真得风人之遗。”[1]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这天民俗禁止生火。[2]御柳:皇帝宫苑中的柳树。[3]“汉宫”句:《西京杂记》:“寒食日禁火,赐侯家蜡烛。”[4]五侯:西汉成帝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封,世称五侯。东汉桓帝也曾同日封宦官单超等五人为侯,亦称五侯。此泛指贵族近臣。[1]

江南春

杜牧[2][3][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今译】江南千里,到处有黄莺儿婉转啼唱,绿的柳,红的花,满眼是艳丽春光。水边的村庄,山下的城镇,都可见到酒旗儿迎风招展。南朝时弘扬佛法,修建四百八十所寺庙道场;还有数不清的亭台楼阁,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雨中,缥缈苍莽。【评解】绝句要在短短的四句中包融很大的信息,措笔很难,这首诗描写了整个江南的春景,非大手笔难以做到。诗人将眼光尽量放开,把江南的黄莺啼鸣、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佛寺、亭台楼阁全都收入诗中,不求一时,不限一格,不拘一地,全面地再现了春景,气势开阔,格调明快,色彩鲜明,造成了尺幅千里的效果。因此,历来评家都以“似画”来评论这首诗,如周敬《唐诗选脉会通》云:“小李将军画山水人物,色色争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图。”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说:“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1]杜牧集中题作“江南春绝句”。[2]绿映红:指绿叶红花,互相辉映。按:明杨慎《升庵诗话》认为“千里”当作“十里”,他指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样解释,排斥诗的想象,胶柱鼓瑟,所以多被后人批驳,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说:“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并挖苦杨慎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3]酒旗:古代酒馆用作标志的旗帜。又称酒帘、酒望子。[4]南朝:指建都于南京的宋、齐、梁、陈。南朝帝王多好佛,如梁武帝时,仅南京佛寺便有五百余所。这句中“四百八十”是概举其多。[1]

上高侍郎

高蟾[2][3][4]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作者简介】高蟾,河朔(今河北省一带)人,一云渤海(今山东省北部)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全唐诗》录其诗一卷。【今译】天上的碧桃沾润着雨露种植,日边的红杏倚傍着云霞栽培。芙蓉生长在秋天的江上,开得虽迟,却不向东风抱怨伤悲。【评解】据《唐才子传》载,高蟾屡举不第,心怀抑郁。这年又下第,作了这首诗给主考官高侍郎,表示不满。诗采用借花设譬的手法。前两句以“天上碧桃”、“日边红杏”喻进士及第的那些人都是权贵子弟、门阀高贵;以“和露种”、“倚云栽”,暗指这些人得到考官的援引曲循,所以才平步青云。写得富丽堂皇,不仅切花的艳丽,更切人的得意。后两句是自我写照。诗人把自己比作寒江中的荷花,与上述人处境有天渊之别,强调了自己的品格,又反映自己生不得地,开不逢时,不怨主考不取中自己。不难看出,诗人在此抒发的是心中的不满,有强烈地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但写得含意深微委婉,比喻切当妥帖,没有低声下气的乞求,也没有剑拔弩张的宣泄,得温柔敦厚、婉而多讽之旨。[1]诗题原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永崇为长安坊名。高侍郎,不详。[2]碧桃:一名千叶桃,春天开花,花瓣重叠。传仙界有碧桃花。[3]日边:太阳边,比喻皇帝。[4]芙蓉:荷花。绝句僧志南[1][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作者简介】僧志南,南宋诗僧,生平不详。《娱书堂诗话》载朱熹曾跋他诗卷,谓其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今译】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地走到桥东,欣赏着春光。丝丝细雨,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淋不湿我的衣衫;阵阵微风舞动着细长的柳条,吹着我的脸,已不觉寒。【评解】诗前两句写游春,款款道来,纡徐容与,使人可以想见诗人从容不迫、恬淡轻松的心情。次两句通过感觉来写景。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刻绘花草春景,而是把春风春雨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濛濛细雨似有似无的情况,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格外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嫩绿的柳条的轻盈多姿的场面,让人越发感到春的宜人。这样,诗既有细微的描写,又有蒙浑而又深切的感受,色彩缤纷,生气蓬勃,读来使人感同身受。因此“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二句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1]古木:古树。系:拴住。短篷:小船。篷指船上的船篷。[2]藜:一种草本植物,其干坚硬,古人用来做手杖。杖藜,即拄着藜杖。[1]

游园不值

叶绍翁[2][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龙泉(今属浙江)人,一说为浦城(今属福建)人。约宋理宗时(1225-1264)在世。诗入江湖诗派,尤工七绝,清新工稳。著有《靖逸小集》。【今译】想来是主人爱惜园内小径的苍苔,怕我的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响园门,许久,许久,也没个人来理睬。那满园热闹的春色,一道柴门又怎能隔得开?你看,一枝繁花似锦的红杏,斜斜地伸出墙来。【评解】诗人去友人家花园游玩,正碰上主人不在,园门紧闭,于是写了这首诗。诗抓住被阻隔在园门外时所见发挥想象。前两句说主人是怕客人的脚印踩坏青苔,所以把门紧闭,不放人进来,说得很有趣,不仅交代了诗题,又写出园主的高情雅致。后两句在出墙红杏上做文章,猜测园内春光洋溢的情况,是“游园不值”的余波,表明自己的心态与情趣。后两句脱胎于陆游《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也有“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还独愁”句。但叶绍翁选取了小园外的局部来写,比陆游诗取景小而意境深。且诗先叙无法入园以作衬垫,然后写红杏出墙;在此前,又串入“春色满园关不住”句,以一“关”字突出春意盎然的活泼景象,与“出墙来”的“出”字呼应,更显得精神百倍。因此,此诗一出,不胫而走,后世因有了“关不住的春光”这一说法,而“红杏出墙”在文人笔下又常赋予多层与原诗不相干的新意。[1]不值:不遇。指主人不在家。[2]怜:爱惜。这是从诗人的角度来揣测。一作“嫌”,似少韵味。屐(jī):木鞋,鞋底前后有齿。苍苔:碧绿的青苔。[3]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简陋的门。此句一作“十扣柴扉九不开”,当为传写之误。[1]

客中行

李白[2][3][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今译】兰陵美酒调入了郁金香,散发着迷人的香味;用名贵的玉碗盛着,呈现出琥珀般美丽的光泽。只要主人殷勤好客,我决不推辞而开怀一醉;这样,我再也无法分辨,故乡与他乡的差别,苦思求归。【评解】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旅居在外的人思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白这首诗有意翻案,说在外旅行,遇上了盛情款待自己的主人,开怀畅饮,便再也不感到故乡与他乡有什么不同。诗写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看似脱口而出,不经斟酌,实际上仍有章法脉络可寻。诗前两句极力写酒与酒具的美,是为下句主人的殷勤醉客作衬。第三句的“能醉客”即承上“美酒”,又点醒题目“客中”,从而逼出末句。“不知何处是他乡”,切合诗人奔放的感情与豪迈的精神,也可视作是有意作旷达语,实际上他仍然思念着故乡,因为欲归不得,所以强作宽解,借酒遣怀,更加表现出心中的深重。[1]诗题一作“客中作”。[2]兰陵:今山东省峄县,以产美酒闻名。郁金香:草名,古代用作香料。酿酒时放入郁金香,使酒呈金黄色,具有特殊香味。[3]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蜡黄或赤褐色,透明而富有光彩。[4]但使:只要。[1]

题屏

刘季孙[2][3][4]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5]。【作者简介】刘季孙,字景文,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神宗时曾任两浙兵马都监,有贤声。苏轼任杭州地方官时,曾上表推荐他,除知隰州,官至文思副使。【今译】那栖息在梁上的双燕,低声地鸣叫个不停;燕子啊,你究竟有什么事,把我悠闲的好梦吵醒?我心中有无限的情趣,说出来谁也不能理解;不如拄着拐杖,带上酒菜,到芝山去观赏美妙的春景。【评解】诗人好梦初醒,听见梁上燕子呢喃,不禁怀疑是它们惊醒了自己,深深地责备起来,回想梦中佳趣,对俗人难以说清,于是只有携酒扶杖,到芝山中去与大自然对话去了。诗写春天的感受,表示自己迥异俗人、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趣。在诗中,诗人把自己的身心投入自然,通过责燕、看山,把心中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作朦胧的暗示,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进入诗中的境界,享受淡泊典雅的意趣。据《石林诗话》,这首诗是刘季孙任饶州酒务时所作。时王安石为江东提刑,巡历至饶州酒务厅,见诗后大为称赏,召刘季孙与语,赞叹不已,不再问酒务事。正巧州学官出缺,王安石即令刘季孙暂摄,一郡大惊,刘季孙因而名声顿起。[1]诗题《宋诗纪事》卷十作“题饶州酒务厅屏”。饶州,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县。[2]呢喃:燕子鸣叫声。[3]底事:什么事。[4]浑:全。[5]芝山:在波阳县北。[1]

漫兴

杜甫[2][3]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今译】我满怀忧思,愁肠欲断,来到了这春江的源头;扶着拐杖,缓缓地走着,又伫立在花红草绿的小洲。癫狂的柳絮铺天盖地,随着风儿上下飘舞;轻薄的桃花落英缤纷,追逐着水波向下漂流。【评解】诗人写这首诗时又老又病,穷苦潦倒,又逢春天,满腔愁思被春光激起,愈加难堪,因此在这首诗中记下了这一重伤时叹已的心态。诗前两句叙事。春光美好,自己却很衰落,只能拄着拐杖,缓步游春,来到了江尽头的小洲。“江尽头”、“徐步”、“立芳洲”,都将惜春、爱春与伤春的感情糅合进去,表现得很深沉。后两句写景。柳絮飞舞,落花逐水,是暮春实景,诗人更在这景物中注入主观感情,说柳絮癫狂,桃花轻薄,诗人便不单是欣赏春光、惋惜春尽,而夹杂了鄙薄之意。他在叹时光蹉跎的悲伤中,显然注以强烈的批判心理,所以仇兆鳌注说“颠狂轻薄,是借人比物,亦是托物讽人。”好在诗人没有明说,使诗具有含蓄的余地。[1]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寓居成都时所作《绝句漫兴九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诗多即景率意所作,表现一时感慨,故名“漫兴”。[2]欲尽头:将到尽头之地。[3]芳洲:长满花草的小洲。[1]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2][3]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作者简介】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历官抚州司户参军、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宋亡,变姓名隐居建宁山中。后被元朝迫至大都,绝食死。诗多寄托亡国之恨,感情深厚。著有《叠山集》。【今译】我找了一块桃花源那样的地方,像躲避暴秦一样躲避新朝;见到门前桃花又一次盛开,才知道又一年的春天来到。桃花的花瓣纷纷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溪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见了,找到这里,把我骚扰。【评解】宋亡后,谢枋得避居建阳,卖卜论学。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盛开一事,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恐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诗首句便宕开,由门前桃花想到桃花源,借此典说明自己避世的心情;第二句陈述自己已没有时间概念,只从桃花的盛开,知道又一年春天来到。这两句写得很平,却隐含着诗人无数伤心血泪。他的避世,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盼望有人起来推翻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三、四句,基调更降低,担心地提出,自己隐居的地方,可千万不要让人发现。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自己的身世与当时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示自己的志向,自然熨帖。不过,他最后还是被人发现,押赴元朝都城,不屈而死,实现了自己与新朝不两立的誓言。[1]庆全庵:诗人避居福建建阳时给自己居所所取的名称。[2]“寻得”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夹岸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行,忘路之远近。最后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时到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朝代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个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3]问津:询问渡口。这里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无人问津”意,指寻访。[1]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2][3]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省定县),迁洛阳(今属河南省)。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历官渭南主簿、监察御史,坐王叔文党贬连州刺史,改贬朗州司马。官至检校礼部尚书。诗沉郁委婉,韵味深醇,尤擅七绝。著有《刘宾客集》。【今译】京城大道上尘土扑面而来,人人都说看花回返,笑逐颜开。玄都观里盛开着千棵桃树,全都是刘郎我离开后所栽。【评解】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官朗州司马。过了十年,被招回朝。他到京后,见到新贵充斥朝廷,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奔走他们门下,心中感慨愤怒,因借咏观玄都观桃花事,对此进行讽刺。诗表面咏观花场面。京城道路,尘土飞扬,写出来往人之多;“无人不道看花回”,只写回而不写去,强调看花人的满足,也暗点花的繁盛美丽,不直接写看花,但已把看花写足,构思巧妙。“玄都观里桃千树”明说一句,渲染气氛,而后迅跌,这样由花及人,吐露自己的失落感。诗人在此的用意很明显,诗是借桃比新贵,以看花人比阿附新贵的小人,虽然没有正面的嘲讽,但讥刺得很辛辣,使局中人一下子即能体会出来,所以他的政敌见了,“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本事诗》)。[1]原集诗题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师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长安道观,在崇业坊。[2]紫陌:京城的街道。红尘:都市的尘埃。[3]刘郎:诗人自指。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今译】百亩大小的庭院,一半长满了青苔;桃花早已不见,只有菜花盛开。种桃的道士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前次来过的刘郎,今天旧地重来。【评解】这首诗是前首的续篇。诗前原有小序,说自己作了游玄都观诗后,触犯权贵,被贬到连州;十四年后,再次回京任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原先如云似霞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摇曳,因此作了此诗。诗人的用意很明白,他写这件事,是有意重提旧事,表示对打击他的权贵绝不屈服妥协。诗仍然用比体,从表面上看,是写玄都观桃花的盛衰。前两句着力表现玄都观的荒凉,与当年的繁华作鲜明对照;后两句由花事的变迁,引出人事的变迁,结合进自己,寄托世事变化与漂泊颠沛的感慨。诗以桃花比新贵,以种桃道士比扶持新贵的权臣,而这些人都不在了,自己却又回京城。这样,诗以冷眼旁观的态度,对自己的政敌投以蔑视,进行嘲笑,格调诙谐轻快。[1]

滁州西涧

韦应物[2][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89),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豪放不羁,唐玄宗时为三卫郎,后中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诗以五言见长,多写山水田园,七绝淡远秀朗。著有《韦苏州集》。【今译】我最喜爱那郁郁葱葱的春草,因此上,在西涧边徘徊游赏;那溪上枝叶茂密的树丛深处,传来了黄鹂阵阵悦耳的鸣唱。春天的潮水,夹带着阵雨,在黄昏时分快速地上涨;郊野的渡口,静悄悄没人,只有那渡船独个儿横在水上。【评解】诗写雨中春景。前两句点染暮春景物,绿肥红瘦,黄莺啼鸣,一片幽静。因为诗人心中十分恬淡,所以对这景色格外会心怜爱,在涧边来往徘徊。这两句是写雨前,点出“涧边”,为后两句蓄势。后两句接写雨中,黄昏时分,春潮涨得很快,郊外没有一个人,只见到小船悄悄地横在渡口。这两句造景极其优美,使人如临其境,从心底赞叹诗人运思用笔之妙。后来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些名句,都从此化出。全诗在沉密中寓意闲雅,通过景物,充分吐露自己淡泊容与的情感,因此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1]滁州:治所在今安徽省滁县。韦应物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任滁州刺史,诗即作于任内。西涧:在州城之西,俗名上马河。[2]怜:爱。[3]野渡:郊外的渡口。[1]

花影

谢枋得[2][3]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今译】花影儿重重叠叠,投满了这华美的露台;多少次,我呼唤童儿去扫,可怎么也扫它不开。它刚随着西下的太阳,收敛了自己的踪迹;那东边升起的明月,又把它悄悄送来。【评解】这是首咏物诗,咏的是花的影子,题目很新颖。首句便著题,说花影密集重沓,把整个露台都投满了。次句承上,点出花影的性质,说它无法扫去,角度新奇别致,令人击节赞叹。通过欲扫去一事,表明自己对花影的厌恶,给全诗定调。三、四句讲花影始终存在,太阳下山,刚刚消除,明月东升,又映现地面。“收拾”、“送将”二词,虽是口语,却十分形象,补足“扫不开”。诗全面描绘了花影,工整妥帖。咏物诗一般都有寄托,这首诗应当也不例外。结合诗人所处时代及他一贯思想,他应当是见到国家日益倾颓,而奸邪小人蒙蔽皇上,蠹政误国,因以花影作比,斥责他们朋比为奸,对他们进行尖锐的讽刺。同时,诗人虽则想扫除他们,可力又未逮,因此,在诗中又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哀。[1]诗原署苏轼作,实见《叠山集》卷一,因改正。[2]瑶台: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仙宫。此代指精巧的露台。[3]扫不开:扫不去。[1]

北山

王安石[2][3]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今译】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面,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沟堑,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恬淡,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程中,慢慢地找寻芳草,到家时,已经天色很晚。【评解】王安石的绝句最喜欢将自然界的景物拟人化,让万物都富有生机与活力,这首诗前两句亦是如此。山本是无情的,但春天到来,山上一片浓绿,映现在满陂春水中也是一片绿色,似乎是山主动把自己的绿色输给水塘,又随着水的上涨,仿佛要把绿色满溢出来;水呢,也很多情,或直或曲,以种种秀姿,带着波光,迎接着山的绿色。这联诗,把绿色通过动态写活,十分生动,后来杨万里专学此种。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情,通过数花、寻草二事,吐露淡寂安闲的心理,虽然写得很平静,但意境很深邃,历来为评家关注。吴《优古堂诗话》说:“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荆公晚年闲居诗云‘细数’云云,盖本于王摩诘(王维)‘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而其辞意益工也。”吴可《藏海诗话》云:“‘细数落花’、‘缓寻芳草’,其语轻清;‘因坐久’、‘得归迟’,则其语典重。以轻清配典重,所以不堕唐末人句法中,盖唐末人诗轻佻耳。”[1]北山:即钟山,在江苏南京市北。王安石晚年筑室隐居北山。[2]陂:池塘,也指水边堤岸。[3]堑:直沟。滟滟:水光闪烁貌。[1]

湖上

徐元杰[2][3][4]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5]。【作者简介】徐元杰(?—1245),字仁伯,上饶(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状元,历官国子祭酒、工部侍郎。卒谥忠愍。诗自然流畅。著有《楳埜集》。【今译】湖边的群树,开满了红花,到处有黄莺在啼唱;波平似镜的湖面,湖边绿草繁茂,白鹭在水上翩翩飞翔。在这风和日丽的天气中,游人们个个兴致酣畅;直到傍晚,成群的画船才回返,载满着箫鼓,沐浴着夕阳。【评解】诗写杭州西湖风光。前两句写景,岸上红花满地,黄莺乱啼,湖中水平无波,绿草繁茂,白鹭低飞。描写了一幅十分繁富的景色,有静有动,有高有低,声色俱全,五彩绚烂,一股浓厚的春天的气息仿佛扑面而至,令人振奋,使人不由得想起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名的景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两句转到写人。诗捕捉了夕阳西下,游船群归的一个场面,辅以风和日暖的点缀,把游人的勃勃兴致与快心畅意写足写满。全诗以精练的词句概括了西湖自然景物,又刻绘了游人之乐,意境优美,情调欢快,是历来写西湖诗中的上乘之作。[1]湖:指杭州西湖。[2]红树:开满红花的树。乱莺啼:莺乱啼,即到处是黄莺啼鸣。[3]长(zhǎng):茂盛。[4]人意:游人的心情。[5]箫鼓:吹箫击鼓。此指游船上奏着音乐。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1]

漫兴

杜甫[2][3][4]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5]。【今译】飘飞的杨花洒满了小径,好像铺上了一条白色的地毡;圆圆的荷叶散布在溪中,犹如重重叠叠绿色的铜钱。笋根上长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嫩芽,没有什么人注意到;沙滩上那幼小的野鸭,依傍着母鸭甜甜地安眠。【评解】这首绝句写暮春景色。诗人选择了河边林下一个幽静的场所加以描绘,表现自己恬淡宁静的心情。四句诗分写四个场面。前两句用对句,分别以“糁”、“点”领句,给安静的画面添上动趣。“糁”字状白色的杨花洒在路上,富有新意,道人所未道;以白毡形容满地杨花,以青钱形容初生的荷叶,都十分形象传神。后两句写笋根生出的嫩芽与傍母而眠的小鸭,二者都是暮春特有景物,可见诗人匠心,而以稚子喻嫩芽是活用,与“凫雏”相对,十分工整。全诗是诗人带着平静的心情细致观察的结果,所以四个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虽异而境界相同,显得凝练而充满趣味。[1]本诗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七。[2]糁(sǎn):饭粒。此指白色的杨花洒在地面如饭粒般。[3]点:指零星分布。青钱:青铜钱。[4]稚子:指芦笋根上长出的嫩芽。[5]凫雏:乳鸭。[1]

春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今译】雨前才见到花间的新蕊,雨后只见到绿叶,全然无花。蜜蜂和蝴蝶纷纷飞过墙去,不禁怀疑无边春色藏在邻家。【评解】这是首立意十分新颖的小诗。前两句写雨前与雨后花的变化。雨前见花蕊,雨后已无花,“初见”、“全无”对举,表示春天就在雨中匆匆过去,诗人自然难免产生失望与惋惜,对着园内凋残春景,徘徊感喟。后两句捕捉了一件小事,抒发感想。诗人正在园内踟蹰,忽见一群蜂蝶飞来,见园内无花可采,又纷纷飞过院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是蜂蝶疑,也是诗人见到蜂蝶飞向邻家而生疑。这样一写,顿起波澜,令人耳目一新。诗写得纤巧细致,意新语工,充满活趣。后来宋诗人王安石、杨万里等人的绝句常从此入手,予景物以人性,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景抒发情趣。王安石集中收此诗,并非偶然。[1]诗题原作“雨晴”,一作“晴景”。诗中“全无”原作“兼无”,“蜂蝶纷纷”作“蛱蝶飞来”,“却疑”作“应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王安石集中亦有此诗,想来是王安石爱此诗,“因为改七字,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斧之迹,真削手也。”《丛话》所引王诗,除首四字作“雨来未见”外,余同《千家诗》所录。[1]

春暮

曹豳[2][3]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4]。【作者简介】曹豳(bīn),字西士,号东圳,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历官秘书丞、左司谏、浙东提点刑狱,以宝章阁待政致仕。【今译】没人去注意门外纷纷飘扬的落花;浓郁的绿阴,无边无际,直铺向海角天涯。林丛里黄莺的啼声已渐渐停下;唯独在青草池塘,传来阵阵蛙鸣,一片喧哗。【评解】这首绝句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谢,树阴绿浓,莺啼渐歇,蛙声喧闹。诗人选择四组物象,都是暮春的典型景况,通过这些,组成一幅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全景。最富有特点的是,历来写暮春的诗都不免带上些惜春的愁怨,本诗却一改常格,格外开朗。诗人对逝去的春光不存在伤感,对将来的初夏,充满喜悦。于是,诗人说对落花不必过问,于莺声的消失也不必放在心上,因为繁花有绿阴来代替,莺啼有蛙鸣来代替。这四种景象在暮春是同时存在的,诗人不是把它们简单地列举,而是两两相对,在情感上侧重对后者的赏鉴,诗人的心情便和盘托出,情趣横溢。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云:“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通过议论,表现对节物转换所采取的态度;曹豳这首诗则把这一情感通过写景来表达。宋诗的理趣,正是在这两种艺术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1]诗题一作“暮春”。[2]冉冉:柔弱下垂的样子。[3]莺:黄莺。黄莺在春天啼叫,到暮春初夏,叫声便渐渐稀疏。[4]青草池塘:池塘中长满了绿色的水草。化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句。[1]落花朱淑真[2][3][4]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5]。【作者简介】朱淑真,北宋末人,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才情横溢,工书画,擅诗词。因婚姻不幸,诗多凄苦之音。著有《断肠集》。【今译】那枝条相连的树上,美丽的花朵正在盛开;生性妒花的风雨,便急着把它们摧残伤害。我衷心向青帝祈愿,请您长久地为花儿作主,别让它们遭受风雨,纷纷飘坠,点染翠苔。【评解】诗人见到满树的花儿被风雨摧残,纷纷飘落在地上,产生了无尽的惋惜与伤感,于是她诅咒风雨,说风雨生性妒忌。她祈求青帝,为花作主,让花常开。深情的语言,凄绵的哀伤,将惜花的情感表现得无比细腻,深切地体现出女子之笔特有的风味。诗人是惜花,但不写别的花,特意注目“连理枝头”的花,这份伤怀,又显然与诗人自己不幸的婚姻有着必然的联系,惜花正是伤己,因此诗格外地苦闷、消沉。愿花长久,追求爱情的美满,是朱淑真咏春诗经常流露的真情,如《恨春》云:“惆怅东君太情薄,挽留时暂也应难。”《春归》云:“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立意都与本诗三、四句仿佛。[1]诗题《断肠集》作“惜春”。[2]连理枝:两株树木枝条相连。古人常用以比喻夫妇恩爱。[3]催:同“摧”,摧残。[4]青帝:传说中司春之神。[5]点:点染。

春暮游小园

王淇[1][2][3]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作者简介】王淇,《千家诗》原注云:“字菉漪,宋人。”宋有王淇,字君玉,华阳(今属四川省)人。仁宗时官集贤校理、礼部侍郎。或非同一人。【今译】自从梅花悄悄地凋谢,宛如美人洗去脂粉卸下残妆;春君又把那鲜艳的红色,涂上了盛开的海棠。满架的荼花开了,春天的花事也就过去;只有那伸展着新丝的天棘,把枝儿探出了长满苔藓的矮墙。【评解】诗写游小园所见。时令已是暮春,小园中百花都已凋谢,只有荼开着小花,天棘分外茂盛,已从墙上探出头去。但诗人不是直写所见,而是奋笔追述春景。从早春的梅花写到仲春的海棠,然后才接以暮春的荼与天棘,通过花事的盛衰荣替,衬托暮春的萧条,从而锲入自己惜春的情思。这样的构思,新鲜奇巧,不写情而情自现。宋人的绝句最喜欢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感情,这首诗前两句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诗说梅花凋谢如同粉褪残妆,说海棠盛开是用新红涂抹,把花比成美女,又通过美女化妆,形象地展现春天百花争奇斗妍的景象,生动隽永,饶有趣味。[1]一从:自从。[2]荼:蔷薇科植物,春末夏初开花。[3]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草本攀援植物,叶退化为丝状小枝。莓:苔藓。

莺梭

刘克庄[1][2][3]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省)人。以荫补官,历真州录事参军、江东提刑等,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学士致仕。他是“江湖诗派”大家,诗风轻快流利;写战乱诸作,笔力雄迈。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今译】你在柳枝中树梢头飞快地来往,是那么地一往情深;不时地婉转鸣叫,犹如一连串织布机声。这洛阳城中三月里,百花盛开,灿烂似锦;不知道你施展妙技,用了多少工夫织成?【评解】咏物诗到了宋代,争新出奇,所咏物体,也越来越向细微处着笔。这首诗咏黄莺,但不作泛咏,而是抓住黄莺在绿柳大树中穿行犹如织布机上的梭子的形象,进行描摹,立意新颖,构思别致。诗将实写与想象相结合,层层深入,不断变化角度来写。前两句着题。首句写黄莺穿行树中,用一“掷”字,既写莺飞的迅速,又与掷梭织布相关连;而从柳丝又使人想到织布用的丝,出齐题面。次句即从“梭”字上做文章,将莺啼声比拟成织布声,是艺术上的通感。三、四句拓开,由莺梭想到洛阳的大好春光,于是发问黄莺如何将其织成,想象十分奇特,不写春而春意顿现。全诗四句,有直写、有铺垫、有虚拟、想象,从主体黄莺的吟咏中衬出了热闹春景,生动逼真,令人一新耳目。[1]掷柳迁乔:谓黄莺在柳树中穿行,飞上高大的树木。“迁乔”二字出《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2]交交:鸟鸣声。《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3]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宋时洛阳多园林,尤以牡丹花名闻天下。

暮春即事

叶采[1][2]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者简介】叶采,号平岩,邵武(今属福建省)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任秘书监。【今译】成双成对的小麻雀在屋上跳跃,把它们的影子投上我的书案;满天飞舞的柳絮,有几朵飘进了我的砚池。我悠闲自得地坐在小窗下,津津有味地研读着《周易》;心中全然不曾知道,那缤纷的春光已离开多时。【评解】诗人悠闲自得、全神贯注地研读《周易》,对窗外的春光漠不关心。偶然见到自己书案上小麻雀的影子跳动着,朵朵柳絮飘落在砚池中,分外醒目,这才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了。“闲坐小窗读周易”是全书主句,诗人读得那么专心,心情又是那么闲适,所以不知春天过去,有待于柳絮的提醒。诗虽是将即目所见随手牵入,但已把自己足不出户、埋头书案、淡泊名利的形象和思想活生生地向人们展示出来,写得十分清新别致。一心研读《周易》的诗境与叶采同时的诗人魏了翁的《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也曾写到,诗云:“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二诗可合在一起读。[1]瓦雀:指跳跃在屋瓦上的麻雀。这里指麻雀投下的影子。[2]砚池:砚台。[1]

登山

李涉[2][3]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4]。【作者简介】李涉,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官太子通事舍人,文宗大和中为太学博士,后流放南方。诗多七绝,清新有致。《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今译】我整日无所事事,昏昏沉沉,在醉乡梦境中打发时光;忽然听说春天即将过去,才勉强出门,登山游览。因为赏玩了这座寺庙,与庙中的高僧随意闲谈;才觉得在浮荡扰攘的人生中,享受到了这半天的清闲。【评解】李涉所处的年代,藩镇割据,朝政混乱,他郁郁不得志,多次遭贬,心中十分压抑,所以这首诗首句便说自己终日昏昏沉沉,靠饮酒来自我麻醉,打发时间。次句承接首句,写登山。因为终日昏昏,所以春天不知不觉地过去,诗用了一“忽”字,概括这一情况,用一“强”字写登山时的心情,都很切合。三、四句写山中,因逢僧闲话,所以得到半天的清闲。诗首句便说出终日昏昏,无事可做,这里又说得“半日闲”,可见后者的闲是心情的闲,与前不惟含意不同,正成为鲜明的对照;也以此反衬出诗人对世间扰攘肮脏的厌恶,显示出他心情的沉重。当然,这区区半日之闲,对诗人来说又何济于事呢?正如他在《重过文上人院》中所说“无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话又成空”,他只是在苦恼中寻找到一丝慰藉而已。以平淡悠闲的笔墨道出心中无限烦恼,这就是本诗的成功之处。[1]《全唐诗》题作“题鹤林寺僧舍”。鹤林寺,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2]强:勉强。[3]过:游览。竹院:寺庙。[4]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促,因称浮生。

蚕妇吟

谢枋得[1][2]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今译】子规鸟彻夜不停地鸣啼,天色刚到四更时;蚕妇赶快起床探看,怕蚕儿稠密桑叶太稀。她怎么也不敢相信,明月已经西坠到楼头的柳梢,楼中歌舞的美人们,竟然还没有回归。【评解】这首诗采用古乐府的表现手法,即在同一时空中,通过不同的人物的境地遭遇的对比,强烈地表现主体。诗说子规在晚上不停地悲啼,蚕妇挂念着蚕儿,睡不稳觉,四更天就起床去探视,但却发现歌女舞妓还在楼上歌舞卖笑。这样写,蚕妇的辛勤操劳与“玉人”的奢侈享乐成为鲜明的对照,诗人对前者的同情赞美、对后者的厌恶诛伐便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当然,诗人批判的不仅仅是后者,主要的目标在于那些花天酒地、征歌买笑的贵人们。“不信”二字是诛心之笔,惟其不信眼前的事实,两者的差距就显得更大,不合理现象就更为突出,批判的力度也更为深刻。[1]子规:即杜鹃。杜鹃喜欢在夜间啼鸣。[2]玉人:如白玉一样皎洁的美女。此指歌女舞妓。[1]

晚春

韩愈[2][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4]。【今译】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万紫千红,竞相开放,展示着风华。杨花和榆荚没有才思,只知道铺天盖地,像雪花般飞洒。【评解】这首诗用拟人化手法,活泼跳荡地展示了眼前虽近尾声却热闹非凡的春色。诗人把自己沉浸到自然之中,与万物同思同想,于是草木被赋予诗人的自身感受。那繁花似锦的草木,似乎知道春天即将逝去,正抓住最后时机,呈现芳姿,争奇斗妍;连没有才思芳菲的杨花与榆荚,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飞扬。这样从两面写,“晚春”二字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自然界气息。诗人想通过诗反映什么,没有明说。因了诗中“惟解”二字,引来后人各样的猜测。有人以为诗含讽刺,是嘲弃“杨花榆荚”般无才思之人,挖苦他们文章低劣;也有人认为诗劝人要珍惜光阴,以免像杨花榆荚,白首无成。诗无达诂,于此可见。[1]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2]芳菲:花木芬芳艳丽。[3]榆荚:榆树的果实,俗称榆钱。[4]解:知道,会。[1]

伤春

杨万里[2][3]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零陵丞、太常博士、秘书监。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诗从江西诗派入,但摆脱江西诗派束缚,讲究活法、诗趣,跳脱清新,号“诚斋体”。著有《诚斋集》。【今译】原先总以为今年春天,快乐的事定会纷至沓呈。没想到和往时一样,辜负了这和煦的东风。年复一年我都是如此怨苦,似乎没生就一双看花的眼,不是愁绪萦绕,便是疾病缠身。【评解】这首诗是典型的“诚斋体”诗,坦白地陈诉心中凝聚的情愫,语言浅近如话,意思却曲折新奇。诗原题“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但诗人却完全撇开诗题,既不写登川谷,也没一句描写海棠,只是写对花产生的感叹,出人意外,怪不得《千家诗》的编者要把题目改作“伤春”。即使从“伤春”的角度来看,诗也表现得异常地活。诗人要倾吐的是自己逢到春天多愁多病,无法尽情领略春光的愁苦,但诗起首说自己安排好今年要好好看花,次句写辜负春风便更显得失意伤感。第三句又把诗意扩大,由一年到年年,这份伤感就越发得到深化。在造句上,诗力求新奇脱俗,没能赏花,以“枉却一东风”来表达;伤心看到花,以“不带看花眼”作调侃,都似乎脱口而出,实际上极见功夫。[1]诗原误署杨简作,今改正。诗题《诚斋集》原作“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万花川谷为杨万里家花园名。[2]准拟:本打算,事先断定。浓:多。[3]枉却:辜负。东风:代指春天。[1]

送春

王令[2][3]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4]。【作者简介】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他富有经世济时的抱负,深为王安石所赏识,但穷困潦倒,青年早逝。诗风格雄健,构思奇特,追步唐李贺。著有《广陵先生文集》。【今译】暮春三月,百花凋谢,可又有新的花朵绽开;低矮的屋檐底下,燕子天天飞去飞来。半夜里子规鸟仍然鸣着,直流出点点鲜血;它是那么地执著,仿佛深信能把春天唤回。【评解】诗前两句具体描摹晚春景物。第一句写春的代表——花,但与一般强调花落的暮春诗不同,说花虽然大部凋残,却又有新开的,在写残败中呈现生气。次句写春燕飞来飞去,忙忙碌碌,又为画面增添了勃勃活力。写暮春而又不伤悲,戛戛独造,把自己欣欣向上的情感注入景中,不写情而情自现。后两句转换角度,从哀啼的子规上生发议论。写子规啼,密合时令,诗人又把子规人性化,说它的悲鸣是想把春天唤回,在低迷的气氛中,在惜春的缠绵外,仍透出诗人对暮春的喜爱。王令性格奇崛,感情异于常人,因此王安石《思王逢原》说他“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这首诗表现的对暮春的情思,就颇能体现他与众不同的标格。[1]此诗《广陵先生文集》卷十题作“春晚二首”。此为第二首。[2]小檐:犹“矮檐”,低矮的屋檐。[3]子规:即杜鹃。传为蜀望帝失国后所化。于暮春啼叫,声音悲凄,传其不啼到口留血不止。[4]东风:代指春天。[1]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曾为僧,法名无本。还俗后应进士试,不第。唐文宗时任遂州长江主簿。他是著名的苦吟诗人,诗风清奇僻古,尤工五言。著有《长江集》。【今译】今天是三月里的最后一日,春光将要告别我这苦吟的诗人。我们俩今夜用不着睡觉,没到晨钟敲响,还算是春。【评解】诗起得很平拙板重。首句说明时间。次句点出春去,以“苦吟身”表明自己在整个春天的所作所为;也因为耽于苦吟,所以春光不知不觉地流逝,猛然发现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由此,他产生了惜春之情,起了送春之念,便招呼朋友彻夜不眠,因为在明天晨钟敲响以前,还算是春天。“犹是春”三字郑重磨砺而出,呼应前两句浪掷春光,如今最后一点春光就格外显得珍贵,他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留恋也就表现得很充分。对此,黄叔灿《唐诗笺注》评说:“用意良苦,笔亦刻挚。”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以为这首诗写顾况的《山中》诗一样,“以拙起唤出巧意,结语俱堪讽咏”。[1]诗题贾岛集作“三月晦日赠刘评事”。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1]

客中初夏

司马光[2][3][4]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今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历官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翰林学士,哲宗时拜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简朴而见才情。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今译】四月里天气和暖清明,一场雨下过,天刚放晴。巍巍南山正对着我的窗户,雨后的山色格外地葱青。那随风飞扬的柳絮,早已消失了踪影;眼前只有茁壮的葵花,从早到晚朝着太阳,格外殷勤。【评解】时逢初夏,雨后乍晴,天气和暖,诗人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写下了这首诗。诗首句点明节令气候,下三句便写景,点出南山与葵花。诗不仅将这两种景物写得密合初夏、雨后,同时将远景的南山与近景的葵花相参差,将虚景的柳絮与实景的葵花作对比,用笔灵活,形象鲜明,通过恬静的场景表达心中的意趣。司马光在熙宁四年(1071),因反对王安石新法,退居洛阳,这首诗是退居期间所作。因为司马光居洛期间,仍然对国家前途表示忧虑与关心,所以有的论者认为这首诗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表达自己不像柳絮一样,华而不实,癫狂阿附,而是像葵花向日一样,对皇帝一片忠心,“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东皋杂记》),因而诗含蓄委婉,自然天成。[1]宋蔡正孙《诗林广记》收此诗,题作“居洛初夏作”,知诗作于他熙宁中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洛阳时。[2]清和:清明和暖。乍:刚,初。[3]当户:对着门户。[4]“更无”句:用《世说新语》中谢道韫咏雪句“未若柳絮因风起”。[1]

有约

赵师秀[2][3][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5]。【作者简介】赵师秀(?—1219),字紫芝,号灵秀,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高安推官。“永嘉四灵”之一,诗学晚唐贾岛、姚合一派,瘦劲清苦。著有《清苑斋集》。【今译】黄梅时节,家家雨下个不停;青草池塘,处处是热闹的蛙鸣。约好的人儿,半夜还没有来到,我等着,无聊地敲打着棋子,震落了烧尽的灯芯。【评解】诗前两句,以连绵的雨声与喧闹的蛙鸣,一下子摄住读者的心,把人们的思绪引入江南的梅雨季节,一向为评者津津乐道。家家雨,处处蛙,是自然界的天籁。与外面的繁声比,室内却是无比的静寂,只有等客不至,无聊地敲动棋子的单调的声音。前者写闹,闹中显静;后者写静,静中有闹。“闲敲棋子”,写一个小动作,入木三分地表现等人时的心情,是焦急意识不经意地表露。“落灯花”是敲棋子的结果,又与上文“过夜半”呼应,把落寞、不平静的心情细腻地刻画出来,含蓄蕴藉。全诗由黄梅天这一季节缩小到某天的半夜,由家家、处处这些大环境缩小到室内灯下,广泛与局部的有机结合,辅以闹与静的烘托反衬,写尽了诗人待客不至的心理活动。[1]诗题一作“约客”。[2]黄梅时节:江南春夏之间阴雨不断,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因称其时为“黄梅天”,称其时所下的雨为“梅雨”。家家:与下句“处处”为互文,犹言到处。[3]青草池塘:指池塘里长满了绿色的水草,化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句。[4]夜半:即半夜。[5]灯花:灯快熄时,灯芯燃烧得犹如开放的花朵,因称“灯花”。[1]

初夏睡起

杨万里[2][3]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今译】酸酸的梅子,吃了很久,还使我牙齿难受非常;窗外的芭蕉叶,一片浓绿,染映着我卧室的纱窗。

夏日

漫长,午睡方醒,什么也不去想;看着院子里儿童捕捉柳絮,来来往往不停地奔忙。【评解】诗从初夏时令谈起:诗人吃过杨梅,嘴里还带着酸味,芭蕉叶十分肥大,满院浓绿,映照得窗外也一片绿色。这两句以小见大,下语凝练,一个“溅”字,把食梅后牙齿难受劲形象地点明;一个“分”字,变静为动,色彩鲜明。三、四句重点写闲。午睡是闲;睡醒无所事事,便更见闲。于是看着儿童捉柳絮玩来打发时间。这两句,前是因,后是果,一排比,诗人毫无机心、热爱生活的状况,便体现出来。末句尤为人称道。一个“捉”字,把儿童嬉闹稚气的动作再现,密合眼前情态,杨万里对此很自负,认为“功夫只在一捉字上”(周密《浩然斋雅谈》)。杨万里论诗,认为要有味外之味,“诗已尽而味方永”。所以他的一些小诗,善于摄取自然与日常生活中小景,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情感,灵活透脱,逗人喜爱,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1]本诗原为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此诗题为编者所改,并误署作者为“杨简”。[2]溅齿牙:一作“软齿牙”,指牙齿因为梅子酸味而难受。[3]无情思: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1]

三衢道中

曾幾[2]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作者简介】曾幾(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原籍赣州(今属江西省),迁居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以恩起家,历官江西提刑、秘书少监、敷文阁待制。他是江西诗派作家,讲究活法与顿悟,但不为江西诗派家法所囿。著有《茶山集》。【今译】杨梅已经泛黄,正该阴雨绵绵,我却意外地碰上连日天晴。乘着小舟走完了水路,我又行走在山间的小径。路旁的绿阴没有减少,还和来时一样浓郁喜人;只多了婉转的莺啼,一声又是一声。【评解】黄梅天是多雨的日子,曾几却碰上了难得的好天,更何况是在旅途中,因此诗首句便以欢快的语言记下了这少见的天气。接着,诗写旅途经历及所见景物。“来时路”的“来”是关键字,因了“来”字,我们知道诗人此刻是在回家途中,由此,他为什么碰到晴天便于走路会异常高兴就有了着落,对黄莺的啼鸣会产生兴趣也就容易理解了。全诗通过对比,融入情感。将往年的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再现了浙西山区的秀丽景色,同时在景物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曾幾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便专学这种,蔚成大家。[1]三衢: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2]却:又。[1]

即景

朱淑真[2][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4]。【今译】绿竹在微风中摇动着,把它的清影映照在幽静的纱窗;成双成对的鸟儿喧闹着,对着那一抹金色的夕阳。海棠花都已经凋谢,柳絮儿也不再飞扬;唉,这天气多么使人感到困倦,白天的时间却越来越长。【评解】长夏来临,诗人独处深闺,百般无聊,默默地打发着时光。窗外,绿色的竹林在风中摇动着,把那翠色映上了纱窗,十分幽静寂寥;夕阳中,鸟儿吵闹着,增加了幽寂,也使诗人烦躁不安。春天已经过去,和暖的气候,令人懒洋洋地,可夏日越来越长,叫人如何打发?诗借景写情,自然流走,情寄词外,缠绵不尽。从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处在孤寂的环境中,心情无比空虚,无可排遣,又无可寄托,充满伤感,不是长期受到索寞抑郁的心情折磨的人,无法表达得如此深至。明钟惺《名媛诗归》评曰:“语有微至,随意写来自妙,所谓气通而神肖也。”[1]诗题《断肠集》作“清昼”,《宋诗纪事》、《宋诗钞补》作“初夏”。[2]时禽:正当这一节令而鸣叫的鸟。[3]谢却:全都凋谢。[4]困人:使人感到困倦。张先《八宝妆》词:“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日初长:指初夏。自农历立夏后,白天逐渐增长。[1]夏日戴复古[2][3]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作者简介】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省)人。终身未仕,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他曾受学于陆游,诗风清健轻快,是“江湖诗派”中重要作家。著有《石屏集》。【今译】在那有深有浅的池塘里,小鸭子欢快地嬉游;正是梅子成熟的时候,天气总是忽晴忽阴。我带上酒去东园畅饮,又往西园中陶然一醉;满树金黄色的枇杷,为下酒不知不觉已被摘尽。【评解】这首诗,写诗人在夏天纵情自然,欢饮陶醉的生活。首两句写景,那水中嬉戏的小鸭,熟梅,半阴半晴的天气,逼真地描绘出初夏的景致,令人如置身画中。后两句写饮酒,但不具体铺设,只以东园、西园作点缀,见诗人饮酒之多,兴致之高;末句写枇杷照应节令,而枇杷又是下酒之物,摘尽枇杷,又反衬饮酒之多。诗用词浅显,色调明快,意境含蓄优美。尤其令人叹赏的是“熟梅天气半晴阴”句,平平而出,却高度概括了江南春夏之交梅雨季节的天气特点,因此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成为人们形容节气气候特点时引用最为频繁的诗句。[1]诗题一作“初夏游张园”,或署戴复古之父戴敏作,题作“小园”。[2]乳鸭:小鸭。[3]金:指枇杷的颜色。[1]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2][3]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英宗治平进士,历官泰和令、校书郎,贬涪州别驾,因自号涪翁;后又流放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又创江西诗派。诗力求避熟就生、夺胎换骨,要求“点铁成金”,所作奇崛瘦硬。著有《山谷集》。【今译】我登上南楼向四面瞭望,眼前是山光接着水光。我悄悄地凭倚着栏杆,晚风吹来一阵阵荷花的清香。我禁不住感叹:这清风明月没有人去拘管,一起来到南楼,化作了这一味清凉。【评解】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被贬官鄂州,登南楼,作诗四首,这是第一首。诗首句直接入题写自己登楼眺望所见。诗将眼前景色做一浑写,布局十分宏大广阔,密合夜景。次句写登楼的感受,也是浑写,说扑鼻而来的是荷花的清香,与上句山水清晖与朦胧的月光组成一个优美静谧的世界。于是诗人深深被陶醉,一切名利得失都抛到了脑后。下半首转入议论,密切关合上半首的景色,感叹自然界赋予人的启示。诗中的“一味凉”的“凉”字,固然是清风明月给人造成的直感,也是诗人抛弃烦恼、融入自然的心境的反映。有的论者以为黄庭坚在这里又接受了佛家以清凉指摆脱俗事缠绕而进入无烦恼的境界的意趣,也有一定的道理。黄庭坚诗以杜甫为标的,讲究章法及用典,但这首诗全用散句,平铺直下,同时又回还照应,与他的其他作品风格迥异,因此被求俗求清的《千家诗》编者选入。[1]鄂州:今湖北武昌。南楼:在武昌南。晋庾亮曾在此赏月,因成登临名胜。[2]芰荷:已出水的荷花。[3]“清风”句:惠洪《冷斋夜话》曾引黄庭坚一段话,大意说:“天下的景色,本意并不选择贤人或愚人予以展现,但是我常常怀疑正是为我们一类人所安排的。”这段话正可作为“无人管”的注解。这一思想,也与苏轼《赤壁赋》所述相同:“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山亭夏日

高骈[1][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作者简介】高骈(821-887),字千里,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人。历官安南都护、剑南西川节度使、淮南节度使。黄巢起兵,他坐守扬州,割据一方,后为部将所杀。《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今译】绿树的树阴是那么地浓郁,夏季的白天又是那么地悠长。层叠的楼阁亭台,把自己的倒影映入了清澈的池塘。一阵微风悄悄地吹过,水晶帘儿轻轻地摇晃;满架繁花似锦的蔷薇,使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幽香。【评解】谢枋得《唐诗绝句注释》说:“此诗形容山亭夏日之光景,极其妙丽,如图画然。”确实,诗前两句便给人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浓郁、景物繁富的图画。因为是夏天,树木特别茂盛,树阴浓密,绿得抢眼,而日光照着楼台,把楼台及周围的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格外清晰。这样组合,岸上景与水中景连成一片,把夏天静穆庄重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前两句是诗人在山亭所见,后两句是诗人把自己置入这似画的景中的感觉。他站在亭阁中,见到悬挂的帘子微微晃动,这才感觉到吹来了一阵清风;由于微风的吹起,满架的蔷薇香气弥漫开来,令人心旷神怡。诗刻绘入微至细,全是夏日独有的感触,在写景中带出了情,写静中渗入了动,读后令人陶醉,丝毫没有暑天的烦闷之感。[1]水晶帘:亦作水精帘,比喻精莹华美的帘子。[2]蔷薇:花名,茎长似蔓,花红、白色。[1]

田家

范成大[2][3][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处州知州、成都知府、参知政事。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所作平淡自然、温丽清新;一些新乐府与田园诗,成就很高。著有《石湖集》等。【今译】白天出门下田除草,晚上在家织布搓麻。村户人家的儿女就是如此,个个勤劳,节俭持家。你看,那稚气未脱的小孙子,还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浓郁的桑阴下,学着挖土种瓜。【评解】一、二句写农民们白天黑夜都在劳作,赞扬了他们的勤劳持家。三、四句由正面转向侧面,写小孩子的勤劳,更衬托正面。全诗用笔朴实,风格与内容完美地统一。尤其是后两句,在原本很平淡的气氛中增入童孙天真的形象,在农家苦的主题中渗入几分乐趣,是神来之笔。汉乐府《相逢曲》有“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句,范成大这首诗先写农家中的成年人,次及未解事小孩,吸取了乐府民歌体的长处,推陈出新,意趣俱到。宋词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下半阕云:“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手法与范成大这首诗相同。[1]诗原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夏日田园杂兴》之七,此题为编者所拟改。[2]耘田:除草。绩麻:搓麻线、织布。[3]当家:担当家务。[4]供:从事,参加。[5]傍:依傍,靠着。[1]

村居即事

翁卷[2][3][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5]。【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约生活于南宋理宗时,终身未仕。他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合称“永嘉四灵”,以苦吟出名,讲究修辞,一些绝句,清新自然。著有《苇碧轩诗集》。【今译】绿色染遍了平原与山峦,河水映着天光,一片白茫茫。濛濛细雨飘洒着,如烟似雾,杜鹃的叫声,是那么地凄伤。农村里四月份是繁忙季节,又有谁会闲散?农民们刚忙完采桑养蚕,又急着下田插秧。【评解】诗写江南景色,坐实在乡村的四月。首句大开大阖,用浓笔涂抹。江南四月,红芳消歇,一片浓绿;正逢雨季,水田湖港,水光渺茫,所以诗用绿、白两种颜色来分染画面。尽管颜色很单调,但具有代表性,且绿后加一“遍”字,白后加一“满”字,不仅切合时地,也扩大了画面,增加感染力。次句点时令,通过有代表性的禽鸟与气候,补足题面,衬出山村的恬淡幽静。三、四句转笔写人,从上文的写景中度出,写农民的忙碌,表现的是一种旁观者的心理。诗人欣赏的是没有被紧张的农活所打破的宁静,肯定紧张的生活也是和谐,是与山光水色相默契的,所以说得很平淡。诗人是把自己沉入到景与事中,所以写得分外传神。[1]这首诗原误题范成大作。翁卷集中诗题作“乡村四月”。[2]绿:指绿色的植物。川:河流。[3]子规:即杜鹃,在春末夏初时啼叫,声音凄凉。[4]闲人:有空闲的人。[5]了:做完。插田:插秧。[1]

题榴花

韩愈[2][3]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4]。【今译】五月里的榴花红得似火,映入眼中,格外鲜明;那茂密的枝条中间,可见到不少初生的石榴结成。可惜它生长在荒僻之地,没有车马往来经过;只好纷纷地随风飘落,杂乱地洒满长着苍苔的野地荒径。【评解】诗写长在荒凉偏僻之地的石榴花,因为没有人赏识,自开自落,抛洒地上,与苔藓为伴。诗人采用前后对照的写法,先将榴花写得格外地美好,它红得似火,令人分外眼明,那枝间的石榴正在结子;然后感叹它长得不当其地,没人欣赏,纷纷飘落的凄凉景况。这样先扬后抑,诗人的感情更深深地表现了出来,无限低回伤心。诗是写石榴,也是在感伤自己满腹经纶而无人赏识,所以格外地感人。托物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如左思著名的《咏史》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就是以松自比,说才高位卑的寒士屈于下僚。韩愈这首诗用的也是这一手法。[1]这首诗原署朱熹作,实为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之一《榴花》,因改正。[2]子:指石榴。[3]可怜:这里是可惜之意。[4]颠倒:杂乱无章。绛英:指榴花红色的花瓣。

村晚

雷震[1][2][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4]。【作者简介】雷震,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今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支短笛,随口吹着,没有固定的声腔。【评解】这首诗给人们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前两句写背景,春草池塘,绿水满溢,落日衔山,倒影荡漾。诗以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清碧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很绚丽。在这样宁静的背景中,主人公小牧童登场了。诗写得很生动活泼,牧童骑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牛背”;吹笛也不是认真吹,而是“无腔信口吹”,活画出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全诗摄取的画面充满乡村气息,又紧扣题“村晚”,令人神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雷震诗比,画面中少了个牧童,代之以牛背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写农村晚景,因诗人的心境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1]陂:水岸。[2]寒漪:带有凉意的水波。[3]横:横骑。[4]腔:曲调。[1]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2][3][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5]。【今译】茅屋的檐下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点绿苔杂草。小园里的花木,整整齐齐,是先生亲手栽培灌浇。门外,一湾碧水维护着农田,将绿色的庄稼环绕。那两座青山,似乎推门直入,把苍翠送进你的怀抱。【评解】这首题壁诗写湖阴先生家的景色。前两句是近景,写庭院内;后两句是外景,写远处。诗以茅舍为着眼处,内容很丰富,设色很鲜明,充满农村生活的情趣。最被人称道的是后两句,诗中用了“护田”、“排闼”两词,把自然风景人格化。河水绕田,说成是有意保护农田;青山对门,说成是青翠的山色推门闯入。通过拟人化手法,把不动的景变成了富有感情的动的形象,诗便富有勃勃生气,带有浓重的主观性。王安石对自己这诗很看重,曾抄给黄庭坚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一水”两句本五代沈彬“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又本许浑“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句,可见王安石饱读诗书,经常融化前人句意,密切眼前景物,而无生造硬扯的痕迹。至于有人因为王安石学识渊博,诗中“护田”二字见《汉书·西域传》,“排闼”二字见《史记·樊哙传》,遂指实这是以汉人语对汉人语,是王安石用典用事高妙的例子。这就太过执著,近于生吞硬剥了。[1]这首诗是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中的第一首。湖阴先生即杨德逢,是王安石住在金陵钟山下时的邻居。[2]茅檐:茅屋的檐下。长:常常。[3]畦(qí):田园中分隔开的土垅。[4]护田:形容流水环绕着田地。[5]排闼(tà):推门闯入。[1]

乌衣巷

刘禹锡[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译】朱雀桥边,遍地的野草开着小花;乌衣巷口,只见到黯淡的夕阳西斜。当年在王谢堂前飞舞的燕子,如今出入的都是普通百姓人家。【评解】这是首怀古绝句。诗前两句通过环境的转变,突出主题,写当年极其煊赫的贵族所居之地,早已繁华消歇,只见到野草开花,凄凉的夕阳照射着这荒凉破败的巷子。诗中“朱雀桥”、“乌衣巷”是互文,写两地实为一地。通过反映荒芜的“野草花”与象征没落的“夕阳斜”,暗示时代变迁,那炙手可热的贵族,早已烟飞云散。后两句,诗人忽发奇想,在燕子身上做文章,说昔日在王、谢家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飞到寻常百姓家去了。诗即小见大,对比鲜明,通过燕子的归宿,概括荣华的结束;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等贵族的后代沦落为寻常百姓,也就不言而喻了。全诗用笔曲折,将怀古之思、沧桑之感融入眼前的平常景物,着意新奇而托兴玄妙,精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因而成为传颂人口的名篇,后人化用其诗句入诗词的,不下数十篇。[1]本诗是作者《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岸。此地原为三国吴国戍守石头城的军营,军士都穿黑衣,故名乌衣巷。东晋初年,豪门贵族王导、谢安都住在这里。[2]朱雀桥:一名朱雀航,在乌衣巷附近,是一座浮桥。野草花:野草开花。[1]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其父迁于蒲(今山西省永济县)。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历官给事中、尚书右丞。他工诗善画,诗与孟浩然齐名,尤善写山水田园,清幽恬淡,超妙自然。著有《王右丞集》。【今译】清晨的一场小雨,滋润了渭城大道上的轻尘;旅舍四周一片葱绿,杨柳抽出嫩芽,空气清新。我举起了酒杯,奉劝你再一次喝尽:从此后你向西行,过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熟人。【评解】这首诗是万口传诵的名作,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专门在送别时演唱。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景色与地点,说清晨的小雨滋润了路上的尘土,客舍四周的杨柳格外葱翠。古人送别有折杨柳的习惯,取其与“留”谐音。诗以清新的环境,与依依杨柳,暗点对分别的眷恋,表现得十分蕴藉,气度从容,风味隽永,为后两句抒情作了极好的铺垫。后两句直接说出,殷殷劝酒,款款叮咛。一个“更”字,写尽了留恋与关切。全诗以浅显的语言,道出心中无比的深情,写得十分感人。因此赵翼《瓯北诗话》评云:“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1]元二:作者友人,生平不详。安西: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县)。[2]渭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浥(yì):湿润。[3]客舍:驿站,旅馆。[4]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道。[1]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2][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4]。【今译】自从获罪流放往海角天涯,西望长安见不到我的家。黄鹤楼上不知谁在吹着笛子,五月的江城回荡着一曲《落梅花》。【评解】诗人在流放夜郎的途中,经过鄂州,与友人登上黄鹤楼。想到自己迁客的身份,他引颈向西面长安的方向眺望,只见到云雾缭绕,见不到自己的家。诗写离家去国之情,流露出心中无限感慨。望长安既是想念留在那儿的妻子,也是眷恋朝廷,希望再次获得报效国家的机会。正在他怅望沉思时,有人吹起了笛子,他听出来吹奏的是《梅花落》曲。于是他眼前似乎浮现出梅花纷纷坠落的情景,听觉与想象融成了一片,飘零之思、迟暮之感,都借诗含蓄地表现出来,词语蕴藉。正如钟惺《诗归》所评:“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诗中写出。”《唐宋诗醇》则云:“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

李白还作有《春夜洛城闻笛》一首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通过闻笛,巧用笛曲名,寄托自己的情思,因此一向被评家相提并举。黄生《唐诗摘抄》云“黄鹤楼闻笛诗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与《洛城》作同。此首点题在后,法较老”。[1]史郎中:名钦,生平不详。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因传说仙人王子乔在此乘鹤升天而得名。[2]迁客:有罪被流放远方。李白当时因参加永王璘集团以“附逆”罪流放夜郎。去长沙:西汉贾谊因上书论朝政得罪权贵,被贬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以贾谊被贬自比。[3]长安:唐都城,今陕西西安市。当时李白家属留在长安。[4]江城:指鄂州(今武昌),城在长江边。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1]

题淮南寺

程颢[2][3][4]南去北来休便休,白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今译】南去北来,疲于奔走,今天能休息就抓紧时间休。水面上的白已经凋残,正逢上楚江的深秋。道人我随遇而安,不是见到秋景而悲伤的旅客;任凭那两岸的青山,在夕阳中相对发愁。【评解】诗人行旅在外,经过淮南的一处寺庙,在寺中休息,题了这首诗,抒发旅途中的感受,表明自己的处世观。诗人在诗中自称是学道之人,即看破红尘名利,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人,所以诗起句便讲自己随遇而安,能休则休,既表白了自己的豁达,又切题寺,说明自己在旅途之中。次句补满行旅,描写寺庙所在地点及节令景物,写得平稳沉郁。三、四句,就萧瑟秋景,强调自己的旷达,复述江边景色,并赋予晚山以情感,寄托自己的心绪。诗写得抑扬顿挫,一句写情,一句写景,而景中又带情。通过足以表现愁思的秋景,与表示疏放豪迈的情语构成矛盾,在深处暗示自己在怡然中仍挥抹不去的羁旅愁思。[1]淮南寺:地处淮南的寺庙,具体所指不详。[2]休便休:有能歇息的机会就歇息。[3]白:开白花的水上浮萍。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4]道人:有道之人,修道之人。这是作者自称。悲秋客:因秋天到来而引发悲伤的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句,后人因称其为悲秋客。[1]

秋月

朱熹[2][3]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4]。【今译】一道清澈的溪水,流过了碧绿的山头;天空与溪水澄碧鲜明,凝成了这一派美丽的清秋。这清幽的佳境,远离人烟三十里;只有白云与黄叶,远远近近,飞扬飘悠。【评解】这首诗的诗题是《千家诗》的编者所拟,所谓“秋月”就是“秋日”的意思。诗写的是深山中秋天的景色,写得繁富多味,不带有寻常写秋景诗的萧瑟与牢愁。诗人仿佛挥动着一支巨大的画笔,为人们涂抹出一幅空阔明净的画面。在画中,有淙淙的溪水,碧绿的群山,有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金黄的树叶,渲染得十分传神。诗人还把远景与近景相连,清晰与蒙浑交错,静态与动态互配,使景物幽雅多趣。诗别出心裁地将“隔断红尘三十里”镶嵌在三句景句中间,承上启下,看似漫不经意,实际上正突出了诗人欣赏景物的旨趣,是点睛之笔。[1]此诗《千家诗》编者原署程颢作,实为朱熹《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之一,因改正。[2]空水:天空与溪水。[3]红尘:热闹的人世间。此指有人居住的地方。[4]黄叶:原作“红叶”,与上句“红”字重,据朱熹集改。[1]

七夕

杨朴[2][3]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4]。【作者简介】杨朴(约921-约1003),字契元,号东野逸民,新郑(今属河南省)人。五代时隐居嵩山,宋初被荐,太宗授以官,旋辞归。【今译】我不明白牛郎你究竟想些什么?定要邀请织女织锦,抛掷金梭。年年都大度地让人们求得许多灵巧,你可曾知道人间的机巧已经太多。【评解】杨朴是位隐士,崇尚远离红尘、与世无争的生活,厌恶人世间的机变巧诈。他处在动乱多变之世,因此高蹈遁世,所作诗多抒写隐趣及生活琐事。唐宋时七夕乞巧的风气很盛,每到七夕,富贵人家张灯结彩、盛设肴馔,贫家也陈列瓜果,开乞巧会,向织女乞巧。诗人有感于世风不淳,遂从七夕乞巧,想到人们逞智弄巧、尔虞我诈,因此作此诗进行责难,藉以抒发胸中的感慨。诗构思新颖,由节日乞巧引出人间的巧,顺理成章;以设问起,以反诘结,前后呼应,使诗的力度加强,这都是本诗的优点。但诗在追求新意的同时又流于浅俗,含蓄不够,五代、宋初学白居易体的诗人,常犯有此病。[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这天晚上被分离在银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星渡鹊桥相会。[2]未会:不理解,不知道。[3]须:应当。[4]不道:不知。这里是反诘,谓可曾知道。[1]

立秋

刘翰[2][3]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4]。【作者简介】刘翰,字武子,长沙人。约宋光宗绍熙前后在世。工诗词。著有《小山集》。【今译】门外的小鸦啼罢散去,眼前的玉屏,分外令人感到凄空。我躺在床上,新凉逼人,窗外又吹来阵阵清风。一觉睡醒,步出门外,想寻那秋声又无处寻觅;只见到满阶洒落着梧桐树叶,万物沉浸在明亮的月光中。【评解】这首七绝,以清丽明净的语句,着力渲染了初秋夜晚的萧瑟冷清。第一句是从听觉、视觉上写凉,乳鸦停止了啼叫飞去,夜静无声,使人产生凉意;见到屋中洁白如玉的屏风,又使人油然产生空寂凄清的感觉。这句是采用通感的写法,淳净有味。次句从感觉上写凉。初秋之夜,新凉已生,又吹来阵阵清风,便倍感舒适。三、四句故弄狡狯,听到门外秋天的种种声响——风声、落叶声,出门一看,难觅秋声,唯见明月在天,落叶满阶,而实际上,这落叶便是秋声的结果。这样写,诗便平添波折,音在弦外。全诗写得空灵剔透,将初秋的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感受细腻曲折地表现出来,境界高迥,清新隽永,充满雅趣。[1]诗题《宋百家诗存·小山集》作“立秋日”,三、四句略有不同。[2]玉屏:像玉一样洁白的屏风。[3]一扇风:一阵风。也可实解为摇动纨扇,享受清风。[4]“睡起”两句:境同欧阳修《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1]

秋夕

杜牧[2][3][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5]。【今译】秋夜,银白色的烛光与月光,照映着冷冷清清的画屏;她拿着把轻罗小扇,扑打着闪亮的流萤。宫中的石阶夜色迷朦,凉意像水一般凄清;她呆呆地坐着,仰望着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星。【评解】诗用白描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幅幅画面:秋夜,烛光高照,月光皎皎,画屏冷落,一个少女拿着小扇扑打着萤火虫;夜深了,她还不想睡,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诗没说少女是谁,也没说她想什么,但通过“天阶”二字,我们知道她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女子,她得不到应有的爱情,在深夜,孤独幽怨,只好注目星空,羡慕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诗自初夜写到夜深,层层绘出,含蓄深致。末句是点睛,看似写一动作,实质上从侧面衬出了她浓重的愁思。通过这样暗示,前三句所写的凄凉冷清的环境,少女伤怀愁苦与无聊,都有了答案,正如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所评:“诗中不着一意,言外含情无限。”孙洙《唐诗三百首》评论本诗特点说:“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1]诗题一作“七夕”。[2]银烛:白蜡烛。秋光:月光。[3]轻罗:细绢。轻罗小扇,即团扇。流萤:飞来飞去的萤火虫。[4]天阶:宫中的石阶。二字一作“瑶阶”。[5]坐看:一作“卧看”。[1]

中秋月

苏轼[2][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今译】黄昏时的云彩都已消散,月光洒向大地,散发着幽寒。银河横亘天空寂静无声,月亮升起,像转动着一只玉盘。我这一生遇到过多少个中秋月晚,可大多浪迹江湖,心中不安;明年的今日明月依旧,不知我又在何地把月赏玩。【评解】宋人的绝句,往往两句写景,两句抒情,苏轼这首绝句也是如此。前两句擒题写月,但写得很活,在不即不离间。先说云散风轻,清辉满地,铺叙月夜的天空;然后写银汉无声,月轮东上。这样一虚一实,逐次渐进,便使月亮格外精神。“转玉盘”三字,变直述为譬喻,赋予月以形象与动态,十分细致真实。后两句写自己对月情怀,说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多少次遇上中秋,都心境不好,展望未来,明年的今天,又不知流落何地。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至写这首诗的熙宁十年,先后任杭州、密州、河中、徐州等地地方官,漂泊不宁,正如他在次年所作《中秋月寄子由》中所说“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所以感慨极深。由于在前两句竭力描绘的月夜美景的烘托下,这两句便显得格外深沉,使人一唱三叹。同时诗用当句对,更加加重语气,增添曲折,渲染出缠绵哀怨的情致。[1]本诗为诗人熙宁十年(1077)中秋在徐州所作《阳关词三首》中第三首。[2]溢:满溢。这里是散发的意思。清寒:指清幽寒冷的月光。[3]银汉:银河。玉盘:指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江楼感旧

赵嘏[1]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作者简介】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唐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官渭南尉。他的诗以情致见长,笔力纵放,尤工七言近体。著有《渭南集》。【今译】我独自一人登上临江的高楼,思潮滚滚,忧愁无边。月光洒向大地,明净似水,水光澄清,又如同青天。去年同来赏月的朋友,如今不知道流落在何处;眼前所见的空灵明丽的景色,仿佛还是那样,不改当年。【评解】这首诗写登楼思人,笔调纡徐舒缓,语浅情深,婉约感人。首句破题写登楼,“独上”二字点睛。因为独上,又情有所钟,所以思绪翩翩,迷蒙惘然,为后面思人做伏。次句写楼上所见,以月、水、天三者交相辉映,一片空灵明丽,描摹出秋色的感人,秋夜的宁静,反衬登楼时思绪的绵邈。后两句入“感旧”,着重写物是人非,以景的相同与人的不同作对比,诗人抚今感昔之情,便流露无遗了。诗以前后各两句对照,独上之时,便思同来之人;见水月连天,风景依旧,便思去年登临所见。诗就是如此,看似简淡,实际上结构绵密,令人一唱三叹。[1]悄然:忧愁怅惘意。一作“渺然”。[1]

题临安邸

林升[2][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简介】林升,南宋人,生平不详。宋蔡正孙《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收本诗,题作“西湖”,署“林梦井”,或名升,字梦井。明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谓字梦屏,于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曾旅经临安。【今译】青山连着青山,高楼接着高楼;西湖内外,这喧嚣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消停罢休?扑面的暖风熏得游人昏昏如醉,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评解】宋南渡后,偏安一隅,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沉沦奢侈享乐,在西湖上买醉歌乐,一时西湖有“销金锅”之号。一些爱国志士,对此义愤填膺,纷纷指责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这首诗的作者是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由于诗辛辣讽刺了时政,引起了很多人强烈的共鸣,成为传诵最广的咏西湖的诗。原诗题在旅舍壁上,没有诗题,现题为后人所加。诗以景起兴,首句用粗笔浓墨涂抹出西湖天然景色与人工建筑,概括了当时的繁荣景况,被后人指为西湖象征性的品题。“楼外楼”三字,点出了繁盛,因而次句接写人,写山中、楼中、湖中人的歌舞享乐。诗以“几时休”设问,便包括进了自己的爱憎。后两句进一步写人,结合议论。“暖风”是实指,也是影射上句靡靡腐败之风,因此诗人认为,正是此等风使人把杭州当作汴州,忘了国耻;同时也忧虑,这风吹下去,杭州难免会落得与汴州一样的下场。诗虽然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但毫不刻露,巧妙地通过提问、旁述、对举等手法,使诗的底蕴十分深厚。[1]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邸:旅店。[2]休:停止,休止。[3]直:简直。汴州:北宋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2][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译】到底是西湖的六月里,风光与四季中任何时候都不相同。满湖碧绿的荷叶密密地直排到天边,荷花在初阳的照耀下,又是那么地红。【评解】六月的清晨,诗人送好友林子方离开临湖的净慈寺。一到湖边,他被自己素来喜爱的西湖景色所深深陶醉,写了这首诗。诗前两句看上去很率意,几乎像是未经思考,脱口而出,却为后两句作了铺垫,提供了强烈的悬念,又点明了时地。三、四句铺陈不同于四时的六月的独有景色——满湖的荷花。在写时又将叶与花分开写,叶是“无穷碧”,花是“别样红”,以鲜明的色彩,勾成浓艳的画面,表现欢快的心情。尤为可贵的是,诗不仅写出六月与四时的不同,因诗写的是清晨,更有其清晨的特点:太阳刚出来,光线还不强,西湖就显得格外广阔;清晨的荷叶,也比白天更为碧绿、挺拔;初阳的光辉,本带微红,照在红色的荷花上,又布上了一层红晕,便红得“别样”。从这些,都可看出杨万里的匠心。[1]此诗原题作“西湖”,署苏轼作,现据杨万里《诚斋集》改正。净慈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南面,南为南屏山,北为夕阳山,是杭州名刹之一。林子方:名枅,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监司、福建路转运判官。[2]毕竟:到底。[3]别样:非同一般,特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