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6:00:09

点击下载

作者:李伯兴,周建龙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学基础(第二版)

会计学基础(第二版)试读:

编写说明

本书是财政部规划教材、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由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审定,作为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类教材使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会计的核算模式和会计准则的框架已经与国际会计非常接近,充分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在现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充当了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角色。本教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突出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务的阐述,侧重会计核算基本业务的训练,除第一章概论外,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分章进行阐述,从第二章开始的每节中分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强化了实务应用的训练内容。在编写结构上,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精华,而且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实际工作的周期规律性,形成了独特新颖的教材构成体系,具体由概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账户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与分析利用和账务处理程序等内容构成。由此可见,本教材与同类教材比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教材结构新颖。本教材与同类教材相比,在结构体例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一是大量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论述与分析,教材除第一章概论外,其他各章都取消了过去开头设概述一节的理论内容,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给出理论知识要点、实务应用目标和引导词的方法来实现;二是对每节的内容作了很大的简化,每节基本上是以会计的主要载体作为名称,看到节名就会对内容一目了然,在每节中只介绍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两个方面的版块,对理论知识要点只作简单分析阐述,而对于实务内容通过大量实例的方式进行强化。由此可见,本教材的结构体系是目前同类教材中独一无二的。

2.教材应用性强。一是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贯彻了“理论够用,实务讲透”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目标要求,以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内容为核心;二是本教材通过列举大量的实务应用案例内容,解释会计的基本技能,帮助读者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是本教材所列举的案例,是一个公司完整的简单经济业务内容,介绍了从经济业务发生开始,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对会计报表信息分析利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学生学习后,就可以懂得会计核算工作的全过程;四是本教材除了主教材外,还编写了配套练习题,供读者选择使用,通过完成练习,以达到对会计工作亲临其境的目的。

本教材主要是为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而编写的,也可以作为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但在组织使用时,可以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如在讲授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时,可以将成本计算的内容结合进行教学;又如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可以把成本计算和会计报表分析两个部分的内容略去不讲,将其放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讲授。

本教材由广西财经学院李伯兴、铜陵学院周建龙两位老师任主编。具体编写分工是:李伯兴负责整个教材的设计和大纲的编写,并编写第四、七、十二章;周建龙编写第一、二、八章;广西财经学院潘洁玲编写第五、十一章;湖南文理学院刘春晖编写第三、六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李国秀编写第九、十章,最后由李伯兴总纂、修改和定稿。本教材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德萍教授主审。

为了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训练,我们还编写了配套的《会计学基础习题集》。用书学校任课老师若需要习题答案,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索取(请注明:学校、全书名、版次),E-mail:chenbing@cfeph.cn。

本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也参阅了有关文献和同类教材,吸收了部分先进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教材建设始终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没有穷尽。我们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您的支持下本教材会得到不断的完善。编者2012年10月第一章概论【理论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明确会计的职能、对象、目标、任务

□熟悉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掌握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会计方法体系与会计循环【实务应用目标】

□会描述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目标、任务

□会运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第一节会计含义与会计目标一、会计含义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本质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2)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的艺术;(3)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4)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

我们认为,将“会计”界定为“会计工作”,将会计视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反映了会计的本质,有助于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倾向于选择“会计管理活动论”。在这种观点下,我们认为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是指会计和其他经济核算的不同点。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

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要反映和监督会计内容,需要运用多种计量单位,包括实物量(如千克、吨、件等)、劳动量(如工时、工日等)和货币量等,而以货币量为主。运用实物量和劳动量能够具体反映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对核算和经济管理都是必要的,但这两种量度都不能综合反映会计的内容,而综合是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会计以货币作为综合计量单位,通过会计的记录就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成果,并计算出最终财务成果。所以,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实物量和劳动量进行记录的,还必须以货币量综合地加以反映。

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会计具有一套科学的专门方法,能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与监督。连续性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地、不间断地进行记录和核算;系统性是指对会计记录要按一定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和汇总,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的、有用的会计信息;全面性是指会计核算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业务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综合性是指会计对各项经济业务以统一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综合汇总,为经营管理提供总括的价值指标。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讲求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凭证,以凭证为依据进行核算。在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严格遵循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二、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一)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任何经济实体要进行经济活动,都需要会计提供相关而可靠的信息,从而要求会计对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工作,形成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的会计资料。

会计核算包括四个环节:(1)确认: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2)计量: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3)记录: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2.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1)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核算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所提供的价值指标。由于单位的经济活动一般同时伴随着价值运动,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减和价值形态的转化,因此,会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相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事后监督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应核算资料进行的审查和分析;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并据此纠正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偏差与失误,促使有关部门合理组织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与要求进行,发挥控制经济活动进程的作用;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前进行的监督,即审查未来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令、政策的规定,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一般认为,会计除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经营过程等多种职能。(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要求和目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义为: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是会计的基本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的各项企业资产基本上均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这些资产。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第二节会计对象与会计任务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由于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而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而只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活动。即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由于单位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所以不同单位的会计对象有不同的特点。

当今最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但即使都是企业,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资金运动均有各自的特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制造企业。下面以制造企业为例,说明企业会计的对象。

制造企业是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再生产过程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统一。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必要的开支等,生产出的产品经过销售后,收回的货款还要补偿生产经营过程中垫付的资金、偿还有关债务、上缴税金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存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构成了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1.资金的筹集。制造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企业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原材料等),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资金的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制造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它又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

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3.资金的退出。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一部分新价值,因此,企业收回的货币资金一般要大于投入的资金,这部分增加额就是企业的利润。企业实现的利润,按规定应以税金的形式上缴一部分给国家,还要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偿还各项债务,另外,还要按照企业章程或董事会决议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这样,企业收回的货币资金中,用于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的这部分资金就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剩余的资金则留在企业,继续用于企业的再生产过程。

总之,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制造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这是企业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二、会计任务

会计任务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其职能作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济信息,帮助企业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借以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地说,会计的基本任务:一是根据会计核算规范要求,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情况,提供会计信息;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所有者的权益;三是加强计划和预算,合理和节约使用资金,改善经营管理;四是检查分析企业经营业绩,参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企业所有者主体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子公司虽然不是法律主体,但子公司需要独立核算,以反映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子公司虽然不是法律主体,但却是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止,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本前提。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会计便可认定企业拥有的资产将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合理地支配和耗用,企业的债务也将在持续经营中得到有序的补偿。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假定价值不变的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这一共同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二、会计核算基础(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制”。它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凡是当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当期,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当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即使应归属于当期,也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款项的收付实际上以现金收付为准,所以一般称为“现金制”。它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当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当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当期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它主要适用于企业。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以列表的方式举例对两种原则加以比较(见表1-1)。表1-1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单位:元

可见,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影响到各个期间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而由于权责发生制比较真实、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广泛用于经营性企业,而收付实现制处理方法相对简单,但显然对各期收益的确定不够合理,主要用于不需要核算损益的行政事业单位。第四节会计计量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金额的过程。对任何一种经济活动的核算和记录,都必须应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否则就无法进行数量反映。而会计上的主要计量单位就是货币。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计量属性是指予以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的重量、楼房的面积等,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能够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原则有四方面的含义:(1)真实性,指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2)客观性,指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不偏不倚,以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左右;(3)可验证性,指有可靠的凭据,以供复查其数据来源和信息提供过程;(4)信息完整,如收入大幅提高是由于国家政策所致时,只用报表提供收入信息是不够的,还应披露国家政策的影响。(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信息利用者的决策有用,因而必须使信息利用者理解会计记录乃至财务报告编报语言、方法的含义和用途。(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同一企业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如企业将存货计价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会对存货发出成本和留存存货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附注中应该说明。

2.不同企业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企业经营的好坏,资产情况如何,依靠企业间会计报表信息的相互比较来反映,如果企业记账口径都一致,无疑可比性增强。可比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并不意味着不能有任何选择,只要这种选择仍然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如为了如实反映应收账款的风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未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会计核算的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六)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损益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如某项资产过少可不单独在会计报告中列报,而在财务报告中合并反映。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能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七)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当有多种会计方法选择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既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八)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及时收集和处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最后编制出财务报告;二是将会计信息及时输送给相关使用者,迟报信息将影响相关使用者对企业的判断以至决策。因此,记账、算账、报账都不得提前或延后。知识链接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出了“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用户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纠正先前的预期,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才视为相关性,其构成要素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同时,将可靠性定义为“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差错、偏见,并能忠实反映其意欲反映事项的信息质量”,并认为构成要素包括“反映忠实、可验证性、中立性”。第五节会计方法与会计循环一、会计方法(一)会计方法体系

会计方法是实现会计职能、发挥会计作用和达到会计目的的手段和措施。现代会计具有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职能。因此,现代会计方法体系是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决策方法、会计控制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组成的。(二)会计核算具体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以统一的货币单位为量度标准,连续、系统、完整地对会计对象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和核算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专门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根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4.登记账簿。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系统的会计数据。

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以确定企业经营盈亏。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在清查中如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通过一定审批手续进行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7.会计报表及分析利用。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特定时点(月末、季末、年末)和一定时期(月、季、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等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不仅是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及编制下期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济决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必要的参考资料。

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所说的“会计循环”。其基本内容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最后对会计报表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二、会计循环

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从取得原始凭证到会计项目的确认、计量、分类、记账直至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依次完成的过程,而且在连续的会计期间,这些工作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进行。人们把企业将一定时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依据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加以记录、分类、汇总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全过程叫做会计循环。具体地说,会计循环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确认经济业务

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确定的过程。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能否进入及何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均由会计确认这一程序决定。会计确认还包括各个会计要素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列示方法,因此,会计确认还直接影响到所揭示和呈报的会计信息质量。

一般说来,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有四项:

•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某个要求;

•可计量,被确认的项目具有足够可靠的相关的可计量性;

•可靠,被确认的项目信息是如实的、可验证的和不偏不倚的;

•被确认的项目信息是与决策有关的。(二)编制会计分录

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应编制会计分录,也就是分析该业务对哪些账户(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影响,影响的数量是多少,影响的方式如何(增加还是减少了该账户的余额),等等。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根据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的。(三)过账

根据记账凭证将每笔会计分录确定的应借应贷金额,分别过入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各有关账户。(四)试算平衡

一般在月末,根据总分类账中的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用以检查会计分录和过账的正确性。(五)账项调整

在将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账户的基础上,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应归属和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账项调整,编制调整分录,过入相应的分类账,以便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六)结账

当试算平衡和账项调整之后,企业就可以结账。结账就是在月末编制结账分录,将各临时性账户的余额转入永久性账户,以便进行下一个会计程序的工作。(七)编制会计报表

在结账程序结束后,就可以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输出,企业外部各界人士主要是通过会计报表来了解企业情况的。主要概念

会计 会计职能 会计目标 会计对象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 会计方法问题与思考

1.会计的本质是什么?你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为什么?

2.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并简要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制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4.比较说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异同。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理论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明确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构成

□掌握会计等式【实务应用目标】

□会判断会计要素的不同类型

□会判断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

□会分析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一节会计要素一、理论知识(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二)会计要素的种类及特征

1.资产。(1)资产的特征。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购置的固定资产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对外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如果企业既不拥有也不控制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就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2)资产的构成。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①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②非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1)负债的特征。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需要强制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予以偿还。

•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制定有一项销售政策,对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售后保修服务,预期将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务就属于推定义务,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当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以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例如,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 300万元,即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负债。企业同时还与银行达成了两个月后借入2 500万元的借款意向书,该交易就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应形成企业的负债。(2)负债的构成。负债通常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的。这样分类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大致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向债权人揭示其债权的相对安全程度。负债按照流动性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①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等。

②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所有者权益有如下特点:

①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所有者在某个企业所享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包括所有者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但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只有负债的要求权得到清偿后,所有者权益才能够被清偿。

②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权利,但这种权利来自于投资者投入的可供企业长期使用的资源。

③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特性。所有者权益作为剩余权益,并不存在确切的、约定的偿付期限。

④所有者权益计量的间接性。所有者权益除了投资者投入资本能够直接计量外,在企业存续期内任一时点都不是直接计量的,而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来间接计量的。知识链接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为企业的权益,都体现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

•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投资者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所有者权益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者。(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所有者权益。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等。

③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1)收入的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当收到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但是在实务中,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企业对于因借入款项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增加,不应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2)收入的构成。收入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标准:

①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②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费用。(1)费用的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费用必须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因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营业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鉴于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当将其排除在费用的定义之外。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例如,某企业用银行存款900万元购买生产用原材料,该购买行为尽管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了900万元,但并不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它使企业增加了另外一项资产(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当将该经济利益的流出确认为费用。(2)费用的构成(见图2-1)。费用按用途不同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图2-1 费用要素的内容

①生产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各种间接费用。生产费用按照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种。

•直接费用是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共同费用和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间接费用等。

②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支付利息等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这些费用应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汇总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6.利润。(1)利润的特征。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有营业活动和非营业活动,其中营业活动是主要因素。利润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利润具有以下特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