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刊(2016年第1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7:30:35

点击下载

作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杭州学刊(2016年第1期)

杭州学刊(2016年第1期)试读:

汇聚时代智慧 构建新型智库

改刊启事《杭州研究》创办30年来,发挥了智库和决策参考咨询平台的作用,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做出了贡献。为进一步实现“汇聚时代智慧,构建新型智库”的目标,突破刊物自身局限,并逐步与中国集刊标准和南京大学CSSCI标准接轨,实行开放性、专业性办刊,本刊自2016年第1期起改名为《杭州学刊》。

改刊后的《杭州学刊》将秉承《杭州研究》的优良传统,更加注重学术性,力求在基础理论建设上有所突破;更加注重开放性,力求在办刊理念上有所创新,在用稿范围上进一步拓展。

本刊是中国集刊的会员单位,刊发的文章同时被中国知网、中国集刊网及其数据库收录。凡需要《杭州学刊》的单位和读者,可直接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982。自2016年起,本刊一般不再赠送。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详见刊末《杭州学刊》投稿须知)。投稿邮箱:hzyj85811580@163.com;hzyjbjb@sina.cn。QQ群:95723407。

特稿

杭州市“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十三五”时期是杭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世界名城的关键时期,是杭州在

经济

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时期,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机遇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样本,共建共享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建设“人文杭州”和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特制定本规划。一 发展基础和背景(一)发展现状和基础“十二五”以来,杭州坚持观念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扶持力度,使具有国际视野、杭州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一是学科和机构建设水平提升。市属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总数较“十一五”时期增长80%以上,达到91个。新增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市级重点专业,总数分别达到37个、9个、14个。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社会机构培育建设各类研究所(中心、基地)80多个。新增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市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总数均达到8个。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学会(协会)新增3个,总数达到85个。7所市属高等学校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成立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是人才结构较大程度改善。市属高等学校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有17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070人(其中正高级329人)。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为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11人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4人为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26人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会科学学者”,6人为杭州市“五个一批”人才,231人为杭州市“13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选。三是新型智库功能不断强化。杭州市社会科学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重点围绕提高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市属高等学校建设了一批专题数据库、实验室和区域问题研究基地。完成各类研究报告近1000项,其中70多项获中央和省、市领导批示。其他各类学术机构包括社会智库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政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杭州蓝皮书”“杭州都市圈蓝皮书”系列综合研究报告以第三方视角审视研判杭州发展趋势,品牌效应逐步形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育学刊》、《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杭州研究》等形成一定的办刊特色,成为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的重要载体。四是成果和资源储备增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达到87项,较“十一五”时期增长67%,其中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6项。总结题数27项,优良率达到60%。省(部)级立项项目338项、市(厅)级项目1000余项。出版专著30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700多项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其中省(部)级118项。继续出版“杭州全书”、“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含“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专题研究”“博士文库”“文献整理”4个系列)、“元代杭州研究丛书”、“明代杭州研究丛书”、“民国史研究丛书”、“杭州宗教历史文化研究”、“城市学文库”等系列成果,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杭州史料别集》《民国浙江地形图》《清代大运河全图》《杭州百货老字号》等文献整理成果以及《余杭通志》等方志。主办全国(国际)性学术会议17场(次)、省级专业性学术会议50多场(次)。五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层次提升。打造“杭州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丛书”、《钱塘论坛》电视理论宣传栏目、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基层哲学社会科学宣讲点以及省、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载体。举办各种讲座300多场(次)、学术论坛60多场(次)、咨询活动230多场(次),同时举办各类学术年会。开展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和人文社会科学资源调查。杭州市民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测评指数明显高于浙江省整体水平,公共文明指数处于较高水平。

由于原有基础较薄弱,高等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较少,人才数量和结构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学术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制度供给不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尚被视作一般的社会事业,没有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因素和科学决策的宏观前提来定位,甚至没有将哲学社会科学纳入科学范畴,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扶持与资助的力度偏小,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二是学术研究对杭州发展的支持作用偏弱。没有形成以哲学社会科学论证和确认决策的制度环境与基本规则,学术研究力量分割分散,协同创新能力不强,学术研究对杭州发展拉高标杆、提升层次、转型升级、创新超越的推动作用有限。三是学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整体实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相对薄弱,与沿海地区的广州、深圳、南京以及内陆地区的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相比差距呈扩大趋势,与杭州的经济社会水平不相匹配且差距甚大。缺乏具有学科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学术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且同质化明显。学术根基不够扎实,中外交流或译介能力不强,传统文献校勘整理力量薄弱,客观的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咨询和设计不充分。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创新性成果不多,低水平重复者居多。四是学术管理改革不深入。过程管理不够严密,重立项轻管理、重经费轻质量现象严重,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资源整合力度小,条块分割、单打独斗普遍。总体上处于投入逐渐增加而绩效提高不快的状况。学术风气和人才成长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五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引导和提升市民人文素养的作用有限。缺乏有效的普及载体,现有资源整合不足、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科学普及基地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效机制。普及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与公民的多样性需求对接。各类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内涵,对公共事业和个人事业的评价或推动缺乏人文观维度,未能真正形成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需求机制。(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杭州将迈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一是杭州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功能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挥。二是杭州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回答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杭州经济进入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门槛的新起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发展迈入中高端水平,城市国际化步入新阶段,同时迎来承办2016年G20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未来发展有许多复杂和艰难的问题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以解决。三是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生态的重大影响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予以总体性、高层次把握。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确定为杭州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将杭州打造成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战略。建设“智慧杭州”则是“1号工程”。2015年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2.2%,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3.0%,成为杭州最大的支柱性产业。但目前仍未改变同质化、低层次的基本格局,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创新、价值创新来加以改变。四是杭州进行社会治理理念和模式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推动观念变革。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治理理念的高度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参与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目标价值化,必须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价值重建。五是杭州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基本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5号)将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范畴,科学决策将更高程度地依赖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面临挑战。一是学术理念国际化、现代化的挑战。推进城市国际化,需要用世界眼光看杭州、以国际视野做学问,需要引进先进的学术理念,需要杭州学术“走出去”。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尺度已远远大于传统社会,也必须以先进的学术理念才能比较全面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二是学术研究问题多样化、复杂化的挑战。现代社会问题极具复杂性,复杂性研究因此而成为21世纪重大的学术前沿问题。复杂性研究也是挑战人类思维的学术新范式。三是学术生产机制创新的挑战。传统的人才选拔和课题招标、评价、应用机制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单一的利益激励和简单的考核评价创新机制正在酿成量大质差的学术危机,缺乏问题意识、思想意识和新观点乃至重复抄袭牟取学术利益的现象也成为某种顽疾,不良学术风气正在构成限制学术发展的瓶颈。按照价值逻辑重组资源、重整秩序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以价值目标为核心的学术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学术发展的新突破,并取得先进性。四是学术资源网络化整合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加强资源整合与方法综合,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寻找隐藏在数据中的智慧,揭示社会现象与预知社会发展规律,需要更强的数据洞察力。而学术资源的网络化整合虽然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但由于缺乏专业平台建设、分散投资、资源垄断等问题,在实际中并没有实现。要实现学术信息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优化,必须率先建立功能强大的开放式、共享型综合网络平台。五是新型智库制度建设的挑战。各类智库有所发展,但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独立品格,智库参与决策不是源于法定而是根据渠道,公办机构重复投资建设、民办机构缺乏政府购买支持的现象严重,智库发展没有长期性战略安排。真正建成新型智库有赖于制度性建设。二 指导方针和基本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以建设“人文杭州”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改善人才结构和增强整体学术实力,全面提升基础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水平,在形成大学术、大学科、大团队、大成果上有所作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促进观念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促进杭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共建共享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样本,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先进性方向。学术研究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为立论依据。同时,运用最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并有独立的见解和独创性。坚持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相结合。

坚持基础建设与改革发展并重。加强学术机构、学科部类、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学术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学术能力。同时,通过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坚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应用性研究在短期内即可产生直接的应用价值,基础性研究则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建构具有巨大作用,而且也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在当前应用性研究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既要注重基础性研究,更应提升应用性研究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与广域合作并举。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广域开放合作,发挥在杭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作用,凝聚创新思想,共享学术资源,丰富学术内涵,增强学术活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立足融入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广域合作,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坚持包容性与唯一性相统一。杭州将进入市场化水平和社会开放程度更高的历史时期,学术内部以及学术与非学术领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更频繁,人才流动和新的组织关系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应当致力于包容性学术生态的建设,将地域性学术提升到国家或世界层面,并根据地缘、人才、学科等基础条件发展优势学术,尤其是建立唯一性优势和创建唯一性品牌。(三)基本目标

打造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强市。杭州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研究机构总数达到100个以上。通过市场化和政府采购支持等途径,鼓励兴办民办和其他类型的学术机构。争取建设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位于全国同类城市中发展水平最高之列的大院大所。争取将杭州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总体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杭州青年专修学院(杭州市团校)形成一些特色学科,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面形成优势。加快西湖大学、湖畔大学的建设步伐,探索研究型专业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增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力,并争取新增4个以上,总数达到12个以上。新增4个以上市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总数达到12个以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咨询、设计、策划、论证等方面的需要,政府决策基本纳入哲学社会科学咨询论证,推动企业重大决策引入这一程序。市级总体和专项战略设计、规划设计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

构建对杭州发展具有较强支持能力的新型智库。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和民办学术机构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型智库体系。推动省、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向新型智库方向发展。建设5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市级高层次智库,3个以上省级高端智库。造就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智库在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创新机制。通过改革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管理体制,建立包括财政投入、人才引进、创新激励、考核评价、成果推广等在内的内在引导机制,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对包括专业学术机构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总体财政投入比重与自然科学相当,市哲学社会规划课题年度经费达到500万元以上,且每年按财政收入增长率递增。重大或重点项目参照自然科学的投入比进行高额投入。同等人才享受与自然科学人才同等待遇,特殊人才采用特别的引进机制。建立有效的学术发布网络平台,开发新媒体学术发布介质,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遴选优秀成果向国内外推介,并组织应用性推广。

凝练特色鲜明和竞争力较强的学科优势。结合传统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形成若干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学科。专业学术机构形成根据自身条件凝练特色研究学科或研究方向。综合分析全省高等学校和全国同类高等学校的布局,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注重相互融合、交叉或整合重组,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加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以上,增加市级重点专业5个以上,总数分别达到12个和17个以上。增加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个以上,总数达到42个以上。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争取实现零的突破。形成若干实力较强的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研究团队。

构筑可充分整合学术资源的多维学术创新平台。增进各种学术资源的可获得性,建立有充分信息保障系统、有共享制度体系和综合人才集聚的开放式学术研究平台,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以学科、项目或课题为纽带的跨区域、跨层级强势学术智力实体或虚拟半虚拟大学术智力实体。增加7所市属高等学校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研究人员100人以上,总数达到约1170人,其中博士学位人才每年增长3%以上。培养博士生导师5人以上,新增硕士生导师100人以上,总数达到400人以上。其他学术机构人才结构也有较大程度改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会科学学者等比“十二五”时期增加30%以上,分别达到35人、9人、15人、8人、33人、16人、6人、36人以上。

支持市民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建设城市人文教育大学堂,调动学校、群众团体等各种组织资源,宣传学术成果,普及通俗知识,扩充市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容量,并全面提升城市群体的学习力。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知识普及作为“人文杭州”建设的基本内容,作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有机构成,作为市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重视对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观教育。三 主要任务和重点研究方向(一)主要任务

优化战略定位和战略布局。一是明确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基础和新型智库两个基本定位。将哲学社会科学当作指导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给予优先安排和布局,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哲学社会科学。二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形成适应杭州未来发展的学术支撑体系。继续推行以一流学科塑造一流大学、一流学术机构和一流学术,以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一流学术机构、一流学术塑造一流城市的学科建设理念。三是出台《杭州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多点支撑的智库体系。党政部门、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和民办学术机构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智库系统。社会科学院和党校(行政学院)重点围绕提高杭州治理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市情调查和决策咨询研究。高等学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区域问题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智库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智库发展。实施高层次智库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社会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市级专业化高层次或高端智库,创造条件建设省级智库。

高起点建设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特色学科群。一是正确认识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一般性研究与特色性研究的关系,两轮驱动,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加大对应用性研究的激励。提高基础性研究常规学科的综合度,形成品牌学科。继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体育学、公共管理学、语言文学等优势学科群。构建高等学校、学术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学科共建机制,推进跨地域或跨国界学科共建,形成应用性研究学科建设优势凝聚效应,并争取学术中心内移,形成区域性学术中心或某些学科的学术中心。二是以城市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现实需要为根据,以区位优势为突破口,以代表当代需求的当采学科为方向,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群。大力发展和重点培育具有区域需求的城市学、生态学、创意经济学、服务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历史学、文化遗产学、职业教育学等学科群。鉴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特征,通过“根植基础→形成特色→提升优势→铸造品牌→反哺基础”的机制推动特色学科发展,即以基础培育特色、以特色提升优势、以优势铸造品牌、以品牌反哺基础,实现特色学科的超循环发展。在形成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创建若干一流学科。三是根据当代学科细化而综合程度高的实际,研究学科发展与学术团队的关系,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相结合原则实施创新学术团队建设计划。以相对统一的学术目标、学术价值、学术标准、学术空间、学术规范、学术精神为集合优势,按学科或项目组建优势学术团队,培育和塑造品牌学术团队和品牌学者。

发展开放式创新学术机构,培育重点基地。一是打破学术机构封闭的人才、资金、课题等方面的传统组织格局,实行学术研究无边界外延组织,以小机构整合大资源、开发大项目,提高学术机构的竞争力。基于具有不同知识资源应用逻辑的知识景观,通过战略合作、委托研究、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整合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有效获得所需创新资源,弥补知识和智力缺陷,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支持高等学校与学术机构共建学科和硕士点、博士点,共建博士、硕士实习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推行访问学者制度、学术人才定期进修培训制度,实现有深度的人才交流和培养。发展学术机构与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多方位合作关系,支持学术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促进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使政府、企业、公办学术机构、民办学术机构和其他社会成分以及人才在合作中共享创新价值。二是以学术前沿问题和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为中心,以领先水平的学术人才或学术实体为核心,以重大系列研究课题为纽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形成跨学科、跨单位共建的,持续、系统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加强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选拔和退出机制。推动基地承担特定学术领域重大项目的合作、协作攻关,推出有较大影响的成果,使相关学科达到先进水平,使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领先地位,起到明显的“思想库”作用。推动基地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风、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成为特定学术领域的“人才库”。推动基地建立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网络,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战略设计、咨询策划等服务,成为特定学术领域的“信息库”。三是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加大对基地的财政资助。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由市财政或建设单位按1∶1以上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市级重点研究基地由市财政按每个年度10万元的标准连续资助,建设单位按1∶1以上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本着学术资源配置最优化、学术成果产出最大化和学术组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对现有学术机构和学术力量进行重组,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建立多层次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增强学术团体的自主发展能力。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的要求,建立县(市、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完善相关的组织、经费和职能制度。二是加强对学会(协会)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完善管理制度和组织建制,切实落实人员、经费、场地等办会要素。实施分类指导,加大对先进学会(协会)的扶持力度,对组织涣散、活动不正常的学会(协会)进行改组提升。加强对学会(协会)骨干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学会(协会)的自组织能力,完善自主发展、自主运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创新对学会(协会)的管理模式,逐步通过活动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和管理。丰富学会(协会)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探索社会服务新途径。组织专题学术论坛、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建言献策和决策咨询水平,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系统的咨询、策划和设计服务活动,承接政府有关任务,为企业提供创意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提高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的能力和有效性。

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系列化、完善化配置。一是坚持人才工作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市场建设创新,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区域特点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制度,形成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并重、人才“所有”与人才“所用”并重、“显人才”与“潜人才”并重的人才工作视野,创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流学者、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引入自由竞争与开放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推行“大进”(吸引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大出”(把大批人才送到海外工作、进修和交流)的人才交流模式,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采取外聘、双聘等多种方式更加广泛地集聚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超越性发展。以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为载体开放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拓展领域,形成融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于一体,相互补充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多种类型的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继续实施科研经费、年薪、住房、安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事业凝聚人才,以待遇留住人才,以机制用好人才。以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评价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符合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特性的人才考核制度和充分体现知识价值的分配制度,改变以学历、资历和成果数量确定等级的格局,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特长,形成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局面。推行以研究项目等级高低和内涵大小为衡量标准的分配、奖励和研究经费资助办法。鼓励人才通过创意要素投资参股和参与收益分配,推动低息、无息、贴息贷款和风险投资支持创意型人才兴办企业或项目。

打造学术品牌,扶持系列学术精品生产。一是增强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开发的计划性,实施“借脑工程”,定期推出系列项目招标计划,面向国内外组织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学术成果。继续实施“杭州全书”“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元代杭州研究丛书”“明代杭州研究丛书”“民国史研究丛书”“杭州宗教历史文化研究”“城市学文库”等系列研究项目,组织城市学、生态学、创意经济学、杭商以及西湖文化、西溪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湘湖文化、良渚文化等系列课题研究。出版《杭州通史》《杭州文化通史》等综合性研究项目。推出“杭州学人文库”“杭州研究文库”“创意城市文库”三大丛书,分别收录杭州学者专著、杭州研究专著、创意城市研究专著。二是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建立学术精品评价机制,定期进行学术精品评选,做好评介、宣传和推广工作。倡导学术批评和学术论辩,提升学术质量,提高学术创造的社会影响力。完善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加大资助力度,力求以系列化、丛书化的形式组织学术精品出版。强化学术译介和文献整理工作。组织向外译介古代和当代杭州学术精品,校勘出版《武林掌故丛编》等杭州历史文献,系统展示标志性成果。三是继续实施“开放文库计划”,基于开放存取理念的机构知识库,形成全面开放的学术成果信息库,加大学术成果交流和应用推广力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建立国内外多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一是以发展一流学术为目标,全面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领域,尤其是实施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积极构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实现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常态化。与国内外一流学术机构或大学开展长期合作,突出以项目、学科、基地等为重点集聚合作优势。定期召开杭州学术年会、中国南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支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开发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提高杭州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积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优秀学者,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参照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学术机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会聚优秀人才,形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施中长期外籍教师或访问学者聘用计划,提高学术机构和高等学校国外学者、国际师资的比例。与国外著名学术机构或高等学校联合培养专门人才,资助著名学者或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到国外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支持发展外语专业,实施全外语授课专业建设辅助支撑计划和全外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辅助支撑计划,提升学术人才和在校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交往能力。三是综合运用合作式、引进式、混合式的境内外合作模式,吸引和鼓励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到杭州兴办分支机构。探索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需要、民间资本进驻的中外合作机构或项目的有效开发模式。争取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建立3个以上中外合作学术机构。资助国外杭州研究以及杭州国际投资咨询服务研究,资助杭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促进全要素整合,构建学术资源网络体系。一是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市资源,特别是综合利用人才、资金、文献资源、基础设施、管理和政策等要素资源,通过全要素整合有重点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通过网络凝聚更多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或特色学科、项目,淘汰落后学科、项目。二是建立由图书馆、学术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其他各类智库共构的杭州社会科学综合资源网络平台,整合文献、人才、资金、项目、场馆等各种信息资源,构成信息容量大、查询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形成全国首个大容量、多功能的城市学术研究综合服务网。三是开发能够系统化发现、大规模整理网络学术资源并提供浏览和搜索等信息服务的大型软件平台——网络学术资源整合系统,高效地应用于数据源管理、数据处理、人工标引、系统索引、前台服务。开发哲学社会科学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过程管理、评审结题、优秀成果评审、成果推广以及专家管理、基地管理等一切可能领域的网络化管理。

提升学术发布媒体质量与构筑新媒体学术发布机制。一是提高传统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扩大发行面,增强杭州学术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的办刊层次,使《美育学刊》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序列。《杭州研究》改名为《杭州学刊》,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序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争取进入期刊序列。提升《现代城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的办刊层次。二是借助新的网络和终端技术的发展,建立新媒体学术成果发布机制,探索新媒体学术交流新方式,建立微信等公众平台,提高学术交流的有效性,努力实现知识价值的充分利用。

打造多样化载体和平台,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一是与时俱进地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方法。进一步打造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宣讲团、“钱塘论坛”等特色主体,增设宣讲点,培育优秀讲坛,形成覆盖度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体系。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分为较高层次、一般层次和初级层次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对象普及不同层次的知识。二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共同体、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NGO)和公众五个主体的建设,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资源库,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学术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从单向普及到双向理解,再到协商互动对话,更好地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再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需求。重视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互动,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公众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性的优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实效。三是建立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评估体系,按照效果、效率、效益“三效”统一和综合评估的原则开展制度化绩效评估。在完善社会科学普及周等传统形式的同时运用现代传播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传播机制,利用新媒体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网络化。根据联通主义学习观大力发展网络学习,推广微课式教学,探索慕课(MOOC)式教学,逐步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纳入现代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体系。

为落实上述任务,应建立五大工作载体:一是实施科研项目攻关工程,推出“百个重点研究课题”;二是实施社科知识普及工程,建设“百家社科普及基地”;三是实施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培养“百名社科中青年学者”;四是实施学术平台建设工程,组织“百场学术交流活动”;五是实施社团组织提升工程,建设“百个规范社团组织”。(二)重点研究方向

一是以全面推进国际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研究如何办好G20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发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叠加优势,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全力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杭州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的地位,增强集聚辐射全球人才、资源、要素、产业的能力。提升国际合作层次,营造国际化人文和商务环境,强化国际化通道建设,优化国际化人居环境,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和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构筑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二是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创新城市建设的途径,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以建设全国创意中心为目标,建设创意经济学学科,发展创意文化,建设创意城市,形成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地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确立以创意经济统合、引领三次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创意向所有产业环节渗透,使创意经济成为杭州经济或“创意杭州”的纲领,形成包括经创意改造的效益农业、新型工业和新兴服务业等在内的新经济体系。研究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发展的特殊优势,丰富“智慧杭州”的战略内涵,探索“智慧杭州”的形成机理,加速互联网、物联网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深度应用。高起点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智慧物流中心。研究加快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局性、长远性和高端化产业的崛起和形成。探索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是以建设阳光服务政府为核心的政府与市场新型关系研究。研究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核心问题,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研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厘清各种职能,使权力主体权责对等、分工合理。研究办事流程优化的路径和方法,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研究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四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研究高铁等新型交通系统构建下的城市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杭州都市圈城市一体化等问题,促进城市广域融合发展。研究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建设、统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统筹中等城市规划建设、统筹小城镇规划建设、统筹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统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现代农业发展、统筹现代工业发展、统筹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统筹资源要素配置、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建设土地集约利用、使用功能较强、文化内涵丰富、景观品质优良的区域性都市和网络性城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美学等学科。深入研究城市有机更新理论,顺应城市生命肌理实现内在式发展,有效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态。

五是以建设“法治杭州”、实行社会治理为核心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研究。就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保障改革发展、依法保障平安创建、加强依法监督、提高法治能力水平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着力回答杭州社会治理的系列问题,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公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社会复合主体建设,形成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六是以建设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为核心的生态问题研究。开展全面、系统的生态立市战略研究,确立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研究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的发展途径与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环境重点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海绵城市”等问题研究,开发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体制、打造生态政府等研究的系列成果,推动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生态社会化。研究绿色GDP评价体系标准及其推行的可能途径,改革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发展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建设和发展生态经济学、生态文化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等新兴学科,并建设相关的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形成全国性的学术优势。

七是以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品质之城为核心的民生问题研究。按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要求,探索与改革开放阶段相适应的民生问题解决机制。推动建立改善民生的公共财政支付、社会分配和再分配机制,形成健全的民生法律保障体系。研究人权问题,对基本生存权利、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基本社会福利建设提出优化方案,促进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公共卫生和养老事业、充分就业等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革的突破,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构建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促进建构历史遗留和新产生的民生问题解决机制取得突破,建立公平的利益保障机制。

八是以建设惠及城乡居民的健康杭州为核心的生活环境建设研究。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围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研究全面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区”。研究深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九是以打造文化韵味浓郁的书香城市为核心的“人文杭州”建设研究。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打造学习型城市,促进文化自觉。探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新途径,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兴旺。研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开放,促进高标准教育公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机制。深化地域性特色文化研究,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发展机制,更加准确地把握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优势。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为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研究创造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条件。研究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并合理有效利用,促进科学的保护利用机制的形成。以南宋史、民国史、杭州史、杭商研究等具有地缘文化研究优势的学科或研究方向为重点,开发最具完整性的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成果。

十是以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为重点的政策评价研究。研究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咨询功能,探索形成注重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规范本位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各项改革措施和拟议的战略、政策进行预断性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研究建立战略、政策的民主参与和控制程序。

十一是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的党的建设问题研究。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特点、新方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二是以优势学科和前沿问题为主体的特色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全面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形成较为先进的优势学科发展机制,增强承担国家或地方重大研究项目和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竞争实力。参照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的做法,以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或具有基础性优势的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方向为核心,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创新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理论学科或学科群。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检查、监督和激励制度。四 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一)全面加强工作领导

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进行重点布局。从战略高度将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系统规划和重点布局,充分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之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工作的领导,加强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系与沟通,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工作精心安排,定期研究和检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按战略安排实现发展目标。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规律,提高学术研究的包容度和自由度,扩大学术研究的领域或范围,扩大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营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优良环境。

通过改革优化管理机制。通过改革突破体制束缚,形成价值与利益并重的激励导向,形成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科学研究机制。建立充分开放的学术交流机制,大胆引进新成果、新学科、新思想、新创意、新方法,鼓励学术表达、学术争鸣、学术辨析,鼓励各种形式的思想或学术试验,鼓励张扬学术个性,鼓励差异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学术竞争态势。打破条块分割和学科壁垒,增强学术机构之间、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凝聚各种优势的学术组织体系。

强化要素资源配置。继续加大人、财、物等全要素投入,充分合理地配置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待遇与自然科学同等。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水平加大对各类研究经费、重点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经费与自然科学发展经费同比例、同步安排和增长。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健全稳定支持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鼓励学术机构通过社会服务筹措研究经费,支持学术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咨询服务、成果转让。成果转化享受与科学技术成果转让或文化创意产业同等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有效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产权,开发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倡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并自愿提供经费资助的风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若干基础设施较优的学术中心。(二)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

强化规划和过程管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水平,严格执行规划管理规定,提高规划管理执行力,切实履行规划任务。加强过程管理,科学测量规划和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水平,有效进行过程控制。强化精品意识,以质量第一的原则配置资源。以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原则完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立项、结题、发表机制。推进科学研究人员业绩考核制度改革,探索形成既能充分体现规划导向又能体现自由创造的学术考评机制,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业绩考评。

探索建立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等效评价标准与推行绩效管理。在完善基础性研究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探索建立客观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基础性研究成果与应用性研究成果等效评价。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制度。形成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

加强网络化、系统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提高资源整合水平,建设服务优质、资源广泛共享、运行安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交互式协调运行。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行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实现科学组织和集约化运行。建立专家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机构管理系统、项目申报系统、成果转化系统、审计留痕系统、基地管理系统等各种专业管理系统,实现人才库和项目库的个性化精确管理,全面掌握学术研究动态,及时处理或解决学术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实现动态发展。

建立有效的成果共享、转化和信息开放机制。增强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社会进步的意识,推进研究过程的社会化、成果发布的社会化、效用价值的社会化。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宣传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决策、贴近学科前沿的原则,建立广域联合的成果应用和宣传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全市一体并与省、国家相应网络系统一体化的成果发布系统。把宣传优秀成果与宣传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扩大优秀人才的社会影响。建立向党委、政府和有关机关报送成果的有效平台,形成畅通的成果报送和反馈渠道。构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形成有效运行的咨询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系统,形成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的机制。开放学术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学术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

加强学风治理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增强学者献身学术、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规范,逐步制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术准则,加强对各种学术行为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建立标准科学、程序正当的学术评审制度,制定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回避评审、异地评审和网络评审制度,确保维护和运用正当的学术权力,提高学术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严肃学术纪律,加大对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行为的治理力度,净化学术空气。(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加大对重点问题研究的资源配置。探索建立重点问题研究的保障机制,加大对重大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以及与杭州历史文化、改革开放有关的重点问题研究的支持力度,组建包括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人才在内的广域学术团队,相对集中各种资源进行合力攻关,形成标志性成果。

加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扶持力度。建立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培育、遴选和提升机制,按照国家、省、市不同等级加大资源配置力度,确保其达到各项建设标准。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增加数量,并促进原有项目层次等级提升。充分利用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吸纳和整合域外或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各种学术中心。

构建多种形式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手段,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研究人才。注重引进或创造先进的用人机制,突破体制界限,构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灵活的用人制度,编制学术人才培养规划,有重点地培养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分布点的人才,培养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梯次结构合理、可持续提升的学术队伍。建立全球人才信息平台和人才储备制度,大力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形成以机制引人、机制用人的优良环境,引进各种体制中可以利用的人才。用“人才共享”替代“人才争夺”的思维模式,突破“单位人”旧体制,探索引进和使用人才的多种模式。深化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和考核机制,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探索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连的薪酬制度。

实施以创新成果为重点的学术奖励政策。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兼顾基础文献整理价值和应用效果,实行学术奖励政策,恢复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按照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