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剿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2:41:29

点击下载

作者:李奎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南大剿匪

中南大剿匪试读:

围歼鄂西残军与湖北剿匪

一、围歼鄂西歼敌

四野战士纷纷下定决心,要把宋希濂残余势力清剿干净,进而解放湖北!

四五一团一营营长田老保、二营营长杨度生冒着敌人的炮火,带领战士们拼命往前冲。

很多战士脚都泡烂了,有的战士还扭了脚,可他们却忍着痛继续赶路,没有一个人埋怨过。1.四野发起二次鄂西战役

1949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下达发起二次鄂西战役的作战命令。

命令如下:

集中第五十军三个师、湖北军区两个独立师、第四十二、四十七军各两个师共九个师的兵力,由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参谋长张才千统一指挥,于月底再次发起鄂西战役,求歼宋希濂集团。

二次鄂西战役的具体部署是:

第四十七军第一三九、一四一师由大庸、桑植一线出发,经来凤迂回恩施,占领利川,截断宋希濂西退道路,如其未撤,第二步即由西向东进攻。

与此同时,湖北独立第一、二师及第四十二军第一五五师(第一二四师未赶到),由秭归渡江向建始、恩施前进。

第五十军全部由湖北宜昌秭归间渡江,由东向西经资丘一带向恩施攻击前进。

在此次二次发起鄂西战役前夕,解放军四野部队曾发起了鄂西战役,并取得了宜昌战役的胜利。当时,宋希濂从宜昌败退到湖北恩施以后,解放军也做了短暂的休整。

为了肃清国民党在鄂西的顽敌,并配合二野打通西进的道路,四野准备在发起广西战役的同时,发动对湖北宋希濂残军的作战。于是,四野指挥部就着手这次继续围剿宋希濂的准备。

战斗命令下达后,战士们纷纷下定决心要把宋希濂残余势力清剿干净,进而解放湖北。

四野做好部署之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二野决定对四野发动的鄂西战役予以配合,于10月29日发出《进军川黔作战的补充命令》。

命令如下:

第三兵团应以现在最先头之一个军,全部轻装,沿四野第四十七军主力之右侧,以快速行动,直出彭水、黔江(要点),截击可能逃跑之宋匪,并协助四十七军歼击右侧顽抗之匪军。

第三兵团主力则依此调整部署,速按原计划分别出遵义及尾先头军跟进。

第五兵团及第三兵团之第十军仍按原计划速出贵州。

四野再次发起的鄂西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军事行动。

四野第五十军、湖北两个独立师及第四十二军第一五五师为右集团,第四十七军主力与二野第三兵团主力第十一、十二军为左集团,把宋希濂集团紧紧包围,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力求把这伙残军剿灭在湖北。

湖北西部的巴东到贵州境内的天柱,两地之间大约有500公里,是国民党“西南防线”上地势最复杂的地段之一,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

在两地的北面,长江水自万县以东经过巫山流入湖北境内,经过西起奉节、东至湖北宜昌长达200公里的峡谷地带,两岸的山高大险峻,是交通的咽喉。而在这些地区的南部,有武陵山,那里山高陡峭、树木茂密,到处是悬崖绝壁,很难通行。

10月28日,鄂西战役打响了。

四野右集团第五十军兵分三路由湖北宜昌、秭归、香秭等地开始渡江,而后向鄂西南进击。

11月3日,五十军击破国民党军第一二四军等部的防守,攻占巴东、绿葱坡、野三关等地。

四野左集团第四十七军主力在10月30日从永顺、大庸出发,11月1日进至龙山以南招头寨一带。

四野作战部队发起的强大攻击,让川湘鄂绥署主任宋希濂、川鄂边绥署主任孙震等人大为震惊,慌忙向重庆请求支援。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也极为恐慌。张群马上叫来自己的秘书,连续发了三份电报。

第一封发给蒋介石,告诉他“西南防线”的情况,请蒋介石尽快返回重庆。

第二封是发给东线三位绥署主任和四个兵团司令官的,并警告他们说:“东线为党国复兴基地命脉所系,必须死守。”

第三封则是发给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命令他由川北前往基江,准备增援宋希濂集团在鄂西作战。

根据张群的指令,宋希濂决心集中优势兵力由永顺方向对我军发动攻势。

为此,宋希濂下达命令:

第一二二军调至鄂西整补;以第一二四军阻击四野右集团;调第一一八军至龙山、来凤,令第二军由咸丰南下,以第十五军进至来凤以北的沙道沟,令第七十九军西移鹤峰,集中四个军于6日起由北向南对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发动攻击。

针对宋希濂准备对第四十七军发动进攻的企图,二野、四野部队密切配合作战。四野首长令第四十七军准备迎接敌人发起的攻击。

根据四野的作战部署,四野左右两路同时向敌人攻击前进,迅速攻破了宋希濂集团的一线防御。

担任右路进攻的第五十军和第四十二军,在曾泽生、吴瑞林两位军长的率领下,迅速攻占建始、恩施等敌人防御要点后,继续向咸丰挺进。

11月7日,已经陷入解放军包围圈的宋希濂方才醒悟过来。眼看自己的部队快要陷入解放军的合围,便急忙部署部队向乌江以西撤退,企图后退至黔江、两河口、龚滩、彭水地区组织防御。

这一带山岭连绵,地形险要,并有唐岩河、郁江做天然屏障,易守难攻,素有“川湘咽喉”之称。

四野首长发现来凤、龙山地区的国民党军于8日晨开始西撤后,遂命令第四十七军发起追击,要求每天以100里以上的速度南进。并强调,此次追击须准备直追至丰都、涪陵一带,在长江与乌江边歼灭全部敌人。

右路军在王宏坤的统一指挥下,于10日占领宣恩,并乘胜南下,在咸丰附近地区截住了宋部第七十九军两个师,第十五、一二四军各一个师。

13日,王宏坤集中第五十军第一四八、一四九师,湖北独立第二师及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主力,将敌人4个师包围于宣恩以西之沙道河、高罗、麻阳地区。

经过6天的激烈战斗,除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军长赖传文率一部乘隙逃跑外,其余的敌人全部剿灭,生俘敌第七十九军副军长肖炳寅。

四野左路第四十七军在白涛全歼其第十四兵团部,俘该兵团司令官钟彬。

到了11月25日鄂西战役结束,湖北全境解放,湖北各界人民群众奔走相告,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胜利的喜悦溢满大家的脸庞。

此次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残军4万余人,从东面打开了进军四川的门户,为二野挺进大西南提供了便利。

鄂西战役是异常激烈的,这期间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吧……2.解放军布网围歼宋希濂

为粉碎蒋介石的“长江中游防线”和西南联防计划,解放军四野于1949年6月底,下达命令。

命令如下:

十三兵团三十八军于6月底进至宜城、钟祥一线隐蔽集结;四十九军至沙洋、马良集结,西渡汉水切断敌军向沙市的退路;7月3日四十七军集结襄阳,截断敌军向湖北宜昌的退路;三十九军为预备队,从云梦出发尾随四十七军向荆沙进击,鄂独兵团一、二两个师在当阳正面吸引敌人。

就这样,解放军在宋希濂部的东、东北和北面布下一个张开大口的袋子,只待敌人钻进来。东面的四十九、三十九军,北面的四十七军两翼斜插迂回包围收紧袋口,然后全歼宋希濂的十四兵团。

在解放前夕发起鄂西战役时,当时宋希濂盘踞在湖北的鄂西地区,气焰十分嚣张。

南京解放之后,解放军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中南、西南挺进,一路上打得敌人落花流水,让敌人闻风丧胆,而解放军战士却慷慨激昂,向前步步推进。

当时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在鄂西地区负责对国民党军进行作战。战士们下定决心要把敌人赶出湖北,让湖北人民从此获得解放。湖北人民更是早就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国民党南京政府垮台之后,蒋介石企图组织西南联防,“割据西南,反共复国”,特地把宋希濂从新疆调到湖北宜昌,担任华中剿匪副司令兼湘鄂边靖绥司令官和十四兵团司令。

这个时候,盘踞在西南地区内的国民党军队总共约有90万人,其中,作为主力部队的作战兵团主要有:

部署在陕南、川北一带,归川甘边区绥署主任胡宗南指挥的第五、七、十八兵团,共十二个军;部署在川东鄂西地区归川湘鄂边区绥署主任宋希濂指挥的第十四、二十兵团,下辖六个军又四个师。

在鄂西主要是宋希濂的军队,这也是解放军首先要消灭的目标。

宋希濂的名声虽没有胡宗南那么响亮,却也是蒋介石非常看重的人物。

宋希濂字号荫国,生于一九〇七年,湖南省双峰县人,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华中剿匪副司令兼湘鄂边靖绥司令官兼十四兵团司令。

为了加强对湖北的统治,阻击解放军西进,宋希濂从湘鄂各地调来6个军计10万余人,军舰7艘,飞机100架布防于岳阳至巴东沿江两岸,构筑长江中游防线,指挥部就设在湖北宜昌城。

7月9日,我四十七军由南漳冒雨南下,队伍到达当阳东北观音庙附近后短暂休息。

正在战士们纷纷晾晒衣物,在尚未来得及派出警戒分队侦查敌情的时候,宋希濂部第二军九师对我军发起突然袭击。

我军将士奋起迎击。

宋希濂在江北发现了解放军四野的主力部队,马上下令全线收缩,快速南逃。

自7月10日开始不到3天的时间里,敌军就逃回宜昌城及沿江渡口。

在敌人碰巧识破了四野布下的“口袋阵”后,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一边向林彪汇报,一边采取应变措施,将所率部队一分为二,变大口袋为小口袋。

针对敌情变化,四野作出了新的命令:

三十九、四十九军和独二师向荆州沙市挺进;三十八军从南面,独一师从东面,四十七军从北面追击敌人,包围宜昌城;三十八军渡江截断敌军南逃之路,四十七军阻击敌人南渡西逃,在宜昌城全歼宋希濂驻宜主力。

自7月10日开始,解放军像“赶猪进圈”一样,一边追,一边打,一边围,一场追击围城攻坚战在宜昌城的外围激烈地展开。3.四十七军挺进宜昌

1949年7月初,勇敢的四十七军战士们在鄂西山区的崇山峻岭、深涧低谷间快速行进,犹如一道闪电,直插长江沿岸重镇宜昌。

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的军事重地,地理位置很重要。如果我军占领宜昌,那么国民党当地部队的补就会被切断,可见攻占宜昌的必要性。

在宜昌市的东北,是连绵起伏的山地,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远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这里构筑了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工事。

从1948年到1949年,国民党有大量的兵力把守在这里。防守宜昌国民党的队伍又在这些山地增修一些工事,有些重要地带还设置了刺铁丝网等障碍物,是一个利于防守的坚固阵地。

早在1949年5月份,白崇禧曾经突然命第二军驻守长沙,一时间使得宜昌的防御就变得薄弱起来。这种变化让宋希濂感到很不安。在宋希濂的要求下,第二军又奉命返回了宜昌。

那个时候,离秋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宋希濂的军粮供应出现困难。湖北宜昌专员公署就报告宋希濂说,他们发现了在当阳城附近存有积谷10多万石,远安的存粮也很多。

宋希濂为了缓解部队的粮食问题,重新命令正在返回途中的第二军在古老背附近渡江,而主力部队进驻湖北宜昌外围鸦雀岭一带。同时,宋希濂又派出大量兵力进驻当阳地区。

另外,宋希濂六十师以一个团的兵力据守湖北宜昌东北一线阵地,湖北保安第四旅进驻远安。

为掩护兵站机关抢运粮食,宋希濂做好了准备,而且这些部队还奉上峰的命令,负责搜集荆门及襄樊方面解放军的情况。

正当敌人加强防御和部署的时候,四十七军按照四野重新下达的作战命令,开始从北面追击敌人,进而包围了宜昌城,然后发动宜昌战役。

当时的湖北大雨不断,行军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而且宿营和吃饭也是个难题。但四十七军的战士们不畏艰险,很快就进抵当阳、远安地区。并有一部秘密潜入宜昌和当阳之间,以便在宜昌、远安间截断敌人在远安、当阳地区的退路。

解放军的突然出现,让敌人大为惊慌。宋希濂急忙命令自己的队伍迅速撤退。

宋希濂的部队在大路上拼命逃窜,而四十七军的战士们却找近路从小道上急速追击。

由于连日来的大雨,让鄂西一带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山腰里常常弥漫着雾气,而山上的石头也会在不经意间滑落下来。

当时很多战士都泡烂了脚,有的战士还扭了脚,可他们却忍着脚下的痛继续赶路,没有一个人埋怨过。

军政治部主任杨中行长得很胖,走起路来不是很灵便。从松辽平原来到汉水之滨,他几乎都骑着马,可现在是在山上,骑马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刻在山路上,他走起来很艰难,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他却坚持着。

四十七军的一支队伍顺着沮漳河向前迈进。沮漳河在深山峡谷之间蜿蜒而过。赶路部队在一段不过几十里的路上,就要从沮漳河中穿过48次之多,所以人们把这条路成为48道湾,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战士们从这里经过的时候,大雨依然下个不停,沮漳河平常只是流着潺潺的溪水,而现在已经是汹涌澎湃的河面了。

河水已经漫过腰际,水流极快,一不小心就会有被冲走的危险。

由于水流速度太急,战士们纷纷把腿上的绑带解了下来,一根根地连起来,捆到会水的战士身上,然后游到河对岸,再把绑带系到对岸的树上,这样战士们就可以拉住绑带渡河了。虽然有绑带抓着,有的战士还是连人带枪被激流冲走了。

在这次征程中,战士们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可是战士们越挫越勇,他们互相协助,互相鼓励。

咬咬牙,饿顿饭,一气走它一百三!

上刺刀,手榴弹,一举攻下镇境山!

解放军战士响亮的口号响彻在山谷里,在鄂西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

经过艰难的跋涉,四十七军的各支部队,分别于7月14日和15日到达指定地点,从东起土门坯、西至南津关的弧形线上,将湖北宜昌三面包围起来。4.解放军攻克宜昌城

按照四野的作战部署,各作战部队奋力追击敌人。

在我解放军战士们步步推进的情况下,宋希濂的军队望风逃窜,纷纷退到宜昌城内。

他们依靠镇镜山的防御工事,来阻击解放军的进攻。

四十七军很快就到达镇境山地带。

在宜昌的镇镜山,一场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镇镜山位于湖北宜昌西北部,高达1390米,是湖北宜昌外围制高点,成为宜昌城的屏障,更是敌人重兵把守的地方。

解放军只有攻克了镇境山,才可以打开宜昌的大门,从而剿灭城内的敌人。

在这个险要的地带,敌人加大设防,构筑了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大型碉堡,碉堡周围又构筑小碉堡和暗堡,以堑壕互相连接,在堑壕的外面,又加修了一道又一道铁丝网。

有了这样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敌人似乎就可以和解放军抗衡了。为此,宋希濂命令自己的部队一面快速渡江,一面在镇镜山日夜不停地加固工事。

1948年7月15日傍晚,四十七军的战士们开始向镇镜山之敌发起进攻。

一场激烈的交战之后,发现敌人的坚固的工事短时间内难以摧毁。

当时,很多战士都英勇牺牲了,有的连队甚至只剩下20多人了。

一三九师四一五团一连也出现了大量伤亡。这支队伍从松花江打到长江的两岸,可谓是杀敌无数,这次战斗,全连就剩下10多个人了。

然而,解放军不管敌人的碉堡有多么坚固,都决心要摧毁它。

当时一连战士还没有冲进敌人的阵地,在前进中就伤亡过半。

连长倪恩善看到这种情况就慌了,马上跑到师部那里请求支援,结果却被师长训斥了一顿,让他回去继续坚持到底。

倪恩善是一个多次立过战功的战斗英雄,在部队出发前,他就患了疟疾,但还是硬挺着赶上了队伍。在激烈的战斗中,虽然他一直在打哆嗦,却要坚持指挥战斗,战斗结束便昏倒在地。

一连二班长的张连发有“小老虎”之称,他作战勇敢,敏捷而迅速。在这次战役中,他率领自己的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从左翼冲上镇境山。

战士们奋勇杀向敌人,甚至和敌人进行拼刺刀,拼到最后,全班就剩下他和一个受伤的战士。

一三九师作战科长李洪杰,带领一支侦察分队先期到达湖北宜昌城外执行侦察任务,指挥并参加了摧毁敌人坚固工事的战斗。

经过战士们的浴血奋战,解放军战士们终于攻克了镇境山上的碉堡,挺进了镇境山。

李洪杰为了探测宜昌城里的情况,亲自跑步登上镇境山,用望远镜进行观察。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李洪杰开始部署兵力,准备穿过镇境山,快速进攻宜昌城。

经过一番调整后,解放军战士向镇镜山内部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敌人的防御工事被我军攻克后,纷纷逃到了镇镜山里面,依靠山洞作掩护,并在每个山洞里都配备了多挺轻重机枪。

镇境山上长着高大的树木,很难辨清敌人的洞口在哪里,因为他们都隐蔽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即便用望远镜也无济于事。

当时,解放军的阵地与山洞里的敌人被一条深沟阻断。解放军在进攻的时候,战士们必须沿着山坡下到沟底,然后再越过深沟去攻击敌人。

当解放军战士冲到半山腰的时候,镇镜山上敌人在洞口里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登山的解放军战士,勇敢的战士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的下,依然奋勇冲杀。

尽管伤亡惨重,但解放军战士越挫越勇,不摧毁敌人的阵地,就难解心头之恨。

一三九师作战科长李洪杰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异常冷静而坚定,他亲自指挥战斗,命令进攻部队加强对敌人的火力压制。

当时由于山路运输困难,解放军的山炮无法运到阵地上。于是,师部就调集所有的追击炮集中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地攻击,同时调集轻重机枪向敌人的洞口射击,以此来掩护部队向前挺进。

在这次战役中,四一五团一营营长田老保、二营营长杨度生不管敌人的炮火有多么强烈,他们都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带领战士们拼命往前冲。

二营五连的连长和指导员不幸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副指导员李建魁挺身而出,他和二排长宁保祥一起,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冲。

原先作为预备队的三营七连,也在连长杨树鹏的带领下,主动投入战斗。七连战士前赴后继,勇敢地向前推进……

7月15日以前,镇境山上的战役还没有发起时,宋希濂就在常德获知解放军包围宜昌的消息,他马上坐车赶到津市换乘小火轮前往枝江,然后再换乘一艘军舰前往宜昌。

这个时候,枝江北岸的古老背一带,已经被解放军攻占。

宋希濂乘坐的军舰遭到了解放军的猛烈射击,但由于敌舰上的武器装备比较先进,最后还是让宋希濂侥幸逃脱了。

7月15日上午的时候,宋希濂返回了宜昌,他的副参谋长罗开甲立即向他汇报了各方面的战况:

向湖北宜昌东北既设阵地攻击的共军,因国军抵抗较敌方顽强,战况已比较缓和。

据守在南津关(在湖北宜昌上游三四公里)以北高地的六十师,自昨日下午起,受到相当强大的共军的猛烈攻击,该师奋勇抵抗,双方伤亡颇重,共军不断增兵向左翼迂回包围,若干山头均已被共军占领,现仅剩靠江边少数据点继续抵抗,如再失守,南津关被共军占领时,船舶则无法上驶。

自今晨拂晓,共军已在古老背附近渡江成功,在该处防守的第十五军,因兵力单薄,抵抗渐趋不支,如此处共军继续渡江扩大战果,势将绕到湖北宜昌南岸,严重威胁国军湖北宜昌部队的退路;另一路强有力的共军,于13日开始向东陵、沙市进攻,很快就截断了荆、沙之间的联络,据守在该地的第十五军两个团,除被歼灭的外,残部于昨日深夜撤回南岸。

共军分数处在沙市至郝穴间渡江,正向公安以西以南挺进,第十四兵团司令官钟彬已命原驻在石门、渲县的一二二军向大庸转进,命第十五军向石门、慈利以西地区转进,命七十九军及二九八师向渔洋关、五峰一带转进。十四兵团司令部已离开宜都,前往长阳,今后可能转往宣恩附近。本司令部非必要人员及公文行李等,已于今晨乘轮上驶,到三斗坪待命。

听完参谋的汇报后,宋希濂马上召集自己的部下商讨应对之策。宋希濂等人经过分析后,打算退出湖北宜昌。于是他下达命令:

第二军主力逐步向巴东、野三关一线转移,派一支部队到三斗坪及曹家贩以西一带山地,在那里构建防御工事,以此来掩护部队撤离。

一二四军六十师开始沿长江北岸快速向西后撤。如果情况有变,可以撤到长江的南岸。

敌人在宜昌准备了数百艘大小船只,打算往长江以南的鄂西山区逃窜,企图跳出解放军的包围圈。

宋希濂为了掩护自己的兵力渡过长江,他在镇镜山加强了防御,并调集了大量的兵力部署在那里,以此来阻击解放军挺进宜昌城。

宋希濂部署完之后,马上带着自己的家眷准备乘坐长江上游舰队的“永绥”舰离开宜昌。

因当时南津关以北一带高地多半已经被解放军攻占,而且解放军火力范围已能控制江面,所以舰队通过南津关的时候必然会遭到解放军火力的阻击。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宋希濂隐蔽在“永绥”舰的一间房舱里。

事情真的如他所料,当他的舰队通过南津关关口一带时,埋伏已久的解放军开始以强大地火力打击他的舰队,双方就这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这个时候正值长江的汛期,在南津关一带,水流的速度比较大,战斗的声音和汹涌的长江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但是由于无法过河,所以敌人最后还是逃脱了,敌人舰队慌忙离开了南津关。

7月16日天还未亮的时候,解放军就剿灭了镇境山的国民党军队,打开了湖北宜昌的大门,宜昌城内的敌人慌忙逃窜。

解放军随即进了宜昌。5.重兵压境敌人内乱

解放军四野部队攻占湖北宜昌、沙市之后,宋希濂便率领自己的大部队乘坐大小船只,逃窜到巴东、五峰、慈利一带。

这个时候,国民党依然重用宋希濂,他和胡宗南一起,共同担负蒋介石“固守西南”的重任。

宋希濂弃宜昌驻巴东后,便把陈克非的二十兵团设在巴东、野三关之间扼守水陆两路险要。在江防上则配置赵援军的两个师,还在江北兴山、秭归、巴东之间,设立哨卡并构筑工事。

1949年8月中旬,宋希濂又把他的司令部由巴东移到了鄂西的恩施,地点在一所中学里。

一时间,山城恩施瞬间增加了许多军政机构。

清江河东岸地区为边区绥署、干部学校、一一八军及其直属部队和第四补给分区,军政人员的家属也分别住在城区和市郊。粗略估计市区新增加5000人,加上国民党湖北省府的保安团队和边区绥署直属部队等,竟然达到了3万人。“国防部”人事司司长阮祺这时也来恩施为宋希濂打气,说宋希濂是“党国的台柱”,希望他把西南大门看好。

不久,按照宋希濂的命令,钟彬、陈克非两兵团司令官和各军、师长也都先后来到恩施地区。

和宋希濂来到的恩施还有第三兵团司令朱鼎卿,他曾经是湖北省主席,拥有一定的势力。

两个人在湖北虽然表面上很“团结”,就像一根绳子上的两个蚂蚱,但在背地里则是各搞一套,国民党在湖北的军队因此出现了内讧。

朱鼎卿到达这里后,企图扩充势力,并以湖北保安团队为基础,先后扩充成为两个军。国防部人事司司长阮祺离开恩施去重庆不久,马上宣布朱鼎卿为湖北省绥靖总司令。

这样一来,朱鼎卿认为宋希濂是绥署主任,他是绥靖总司令,两个人平起平坐,所以不再害怕宋希濂了。

朱鼎卿还在张振国的策划下,秘密拟设置恩、巴警备司令部,内定张振国为警备司令,打算牵制宋希濂的军事行动,以此增强自己的势力。

宋希濂早就发现朱鼎卿背地里处处和自己过不去,便和自己的高级顾问商筹对策,提出让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出任湖北省主席,并密电国防部和行政院,后以陈希平在湖北省人物中声望太低而不了了之。

后来,宋希濂又想以徐会之继任,因为徐会之与他同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又任过战区政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还担任武汉特别市长多年,在湖北人事中有些分量。

宋希濂征求徐会之的同意后,马上电令徐会之任川湘鄂边区绥署中将副主任作为过渡,待徐会之到恩施后再任湖北省主席。“国防部”很快就同意了宋希濂的决定。

徐会之在重庆一面准备到恩施上任,一面筹划省政的人事安排,因而迟迟未行。

不久,恩施情况有变,宋、徐的阴谋泡汤,直到恩施解放,徐会之还在重庆徘徊。

后来,宋希濂听到朱鼎卿在秘密组织恩、巴警备司令部并内定张振国为警备司令的消息后,大为恼怒,说道:“朱虽是湖北绥靖总司令,但毕竟只是一个省的‘绥总’,而边区绥署则总揽三省军政实权,不言而喻自在一省之上;恩施虽是临时省会,但也是绥署驻地,省府不能撇开绥署而密拟设置恩、巴警备司令部。”

于是,宋希濂就找到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要他把边区绥署第五绥靖分区解散,然后尽快着手组织恩施警备司令部,宋希濂仍要陈希平兼警备司令,负责筹备一切,开办费用全部由绥署拨给。

恩施警备司令部的组成如下:

司令: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兼);副司令:边区绥署高参陈康黎(兼);参谋长:边区绥署高参魏尚武(兼);办公室主任:一一八军参议王彬(兼)。另设置参谋组、副官组、政工组、军法组、经理室、军警督察组、警卫连,附设宪兵区队。

恩施全城从此进入戒严时期,并实行宵禁。

在这期间,每天入夜10点左右,恩施全城马上路断人稀,各街道口岗哨林立,巡逻队到处乱窜,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至于军政机关高级人员的公务往来等,则由警备司令部配发通行证。

宋希濂增设恩施警备司令部的主要企图是为了控制恩施地区民间武力,恩施民训工作做好了可以扩大到鄂西整个山区,警备司令部的区域也可随之逐渐扩展到巴东、建始、咸丰等县。

宋希濂、朱鼎卿到恩施后,各自力求在军政上扩大组织,虽然各不相谋,但在表面上还是虚与委蛇,以求协作,其做法是利用两集团中一些人事关系从中周旋。

如宋希濂的亲信教育长彭迈、绥署总务处长王秉文、副处长范宗义、一一八军五十四师师长董惠、一二四军六十师师长易瑾等,朱鼎卿方面有恩施县长彭某、省银行副行长范遂如等。

这些人既有军校派系关系,又都是湖北人,所以两个的势力有一个短时期的协调合作。

宋希濂又另外派他的副参谋长罗开甲、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每周到湖北省府召开军政座谈会,与朱怀冰、彭旷高(省民政厅长)、孙定超(绥总副总司令)等人纵谈时局。

一天,陈希平到警备司令部对大家说,共军西进宜昌后可能暂时会以守待攻。

虽然敌人内部出现了内讧,但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狼狈为奸,继续打算和解放军进行对抗。6.解放军开始围歼行动

在我人民解放军多路围剿之下,敌人在鄂西做最后的挣扎,试图继续负隅顽抗。

1949年秋的一天晚饭后,宋希濂在绥署院内草坪上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参会的有十四兵团司令官钟彬、绥署参谋长顾葆裕、副参谋长罗开甲、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和副军长方墩、第四补给分区司令罗文山等,恩施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陈康黎也参加了。

在这次会议上,宋希濂说他对宜昌、沙市的失守早已料到,所以早早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因此,部队转移损失不大。

甚至说他放弃宜昌的目的,是为了集结兵力依险设营,诱敌深入。

接着,宋希濂他要大家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陈希平分析了他的看法:

鄂西山地毗连川湘,西接云贵,地势险要,是一个很好的反攻根据地,绥署应即召集各军、师参谋人员和各团团附等组织一个参谋旅行演习,实地熟悉鄂西山川形势,针对解放军将西进的路线,依据地形部署兵力;这些人员演习完毕后,即赋予实地训练部队的任务,这样才能长期应战。绥署兵力分散在这广阔的山地,只能作重点的防御,建始方面对巴东、野三关这一线应配置有力兵团扼守其间;来凤方面是湘西入川的孔道,咽喉之地,不可不预为防范。

钟彬很同意陈的说法,并认为各兵团初退入山地,须给以养精蓄锐和整训的时机。

顾葆裕也在会议上做了分析:

与共军作战必须在政治、经济上与军事密切配合,恩施警备司令部要搞好地方治安和民众组训,经济上除了设法开拓财源外,还应尽量筹积物资,做到自足自给,以便长期打算。

最后,宋希濂让罗开甲依据座谈情况拟订实施方案。

会后,宋希濂于8月9日飞往重庆。

当晚,宋希濂拜见了西南军政长官张群,又在10日拜访了钱大钧与杨森,然后和胡宗南通了电话,约定11日在汉中见面,商讨和解放军对抗的策略。

11日下午3时,宋希濂飞抵汉中,胡宗南亲到机场迎接。

11日晚,从20时开始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两人就当前局势和应对之策进行密谋。

和胡宗南商量了之后,宋希濂又回到了山城恩施,经常去干校对受训学生讲话,向他们灌输反共思想。

1949年10月中旬,宋希濂集团留在湘西的张绍勋一二二军和谢师在桑植、大庸一带被解放军全部剿灭,而且张绍勋被俘。

紧接着,湘西龙山瞿伯阶来电称,解放军在歼灭一二二军后,随即沿龙山进袭来凤,瞿伯阶无力抗击,已转入深山打游击去了。

这都是宋希濂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果解放军攻占了来凤,那么他们逃往四川的退路就会被全部切断,虽然在鄂西恩施只有一一八军,但宋希濂也只好把一一八军抽调过来一部分,马上到来凤去支援瞿伯阶。

宋希濂送走一一八军没有几天,某天夜里,他又接了二十兵团陈克非的电报:

电文称:

解放军江汉军区李人林部由巴东绕道麻沙坪奇袭野三关后,迂回到兵团驻地高店子右后方的花草坪,有进窥建始和恩施之样;沿公路线龙潭坪、大茅田的一二四军顾葆裕部也被解放军阻截,情况不明。

宋希濂接到陈克非的电报后,心里十分忧虑,他一个人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唉声叹气。“怎么办……怎么办……”

宋希濂不知所措。

他马上让副参谋长罗开甲赶快与陈克非通电话,了解那边的具体情况,然而电话一直都没有接通。

宋希濂一夜未眠,变得更加惶恐不安。

野三关失守的消息传到恩施后,全城一片恐慌。

一天晚上,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魏尚武来到司令部说,解放军部队马上就要到了,省府和绥总准备向利川方向撤退,军用物资和眷属必须在当晚撤离。

前线的情况越来越让宋希濂担心:建始、巴东的电话一直没人接,国民党一二四军顾葆裕部从龙潭坪、大茅田撤走后,两天没有与绥署取得联系。

宋希濂焦急万分……

宋希濂准备让顾葆裕的军队开到恩施接防,这样,绥署才好撤离湖北转移黔江,并要陈康黎将城防交顾葆裕接替,在未离开之前继续维持恩施治安。

正在宋希濂要离开恩施的头一天,国防部新派到边区绥署任参谋长的陈以忠,由重庆飞来湖北恩施。

陈以忠向宋希濂转达了蒋介石的命令,要宋希濂守住湖北恩施,万一不行也要在黔、彭一带依险设防,不能再退。

陈以忠与宋希濂见面后,看到绥署已作好撤退准备,便感叹道:“早知是这样,我大不该来了。”

而在这个时候,解放军四野的各路大军已经开始了围剿行动。

至11月8日,将宋希濂集团之第十四兵团4个师围歼于恩施以南、咸丰东北地区。

尔后,乘胜前进,解放了川南广大地区。

此役,计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

二、肃清土匪势力

李先念在湖北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上作《剿匪反霸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对剿匪作重要的指示和部署。

根据土匪活动呈现出的新情况,王树声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商讨,提出剿匪行动的方法与对策。

连指导员严肃地对梁老四说:“你过去欺压百姓,现在又隐藏枪支勾结土匪,你知罪吗?”1.湖北联合清剿土匪

1949年5月16日,武汉获得了解放。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任命李先念为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同志主要任务是管理政府的日常工作。

1949年8月,李先念在湖北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上,作了《剿匪反霸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对剿匪作了重要的指示和部署。

1950年5月2日,中南军区奉中央军委4月29日的命令,下发命令,45岁的王树声被任命为湖北军区司令员,负责军区的工作。

鄂西战役之后,湖北就获得了解放,人民群众奔走相告,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紧接着,湖北成立了新政府,人民解放军也开始接管城市,建立军事分区。

王树声和李先念两位同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革命道路上携起手来了。

王树声同志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刚刚获得解放的湖北省,湖北军区有很多任务亟待解决,当时匪乱猖獗、百业待兴,地方又要建立基层组织,还要进行土地改革……

当时,虽然王树声的担子很重,但他的激情却很高。那时他的妻子正在难产,可王树声却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在1949年,王树声从大别山剿匪前线回到湖北武昌后,就在做好其它工作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剿匪行动。

中央对湖北军区提出了明确地要求,要他们务必在短时间内清除匪患,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到了1950年4月份的时候,除鄂西匪乱猖獗外,其他地区的土匪基本上被剿灭,另有少数顽匪在省、县、区交界的偏僻地带活动。

由于鄂西处于湖北的边缘地带,是四省交界处,所以人员流动频繁,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而且鄂西境内多山,地形复杂,其它省份的土匪常常会流窜到这里作案,弄得当地老百姓忧虑万分。

当时,鄂西的土匪主要有以下几股:

盘踞在竹溪、保康地区的股匪主要有“川陕鄂游击纵队”柯愈珊部、新编湖北保安第十七旅温而理部;兴山、房县、巴东边缘地区有股匪湖北保安第十八旅夏俊卿部、“川鄂人民自卫军”宋大香部以及兴山匪首张华堂部;龙山、来凤、酉阳地区有“川湘人民反共救国军”瞿波平部。

为了把湖北的土匪势力清剿干净,1950年5月份,王树声与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商量后决定,在前期清剿的基础上开始联合清剿行动,主要目标是鄂西的土匪,其它地区的任务是清剿残匪。

在湖北军区的统一指挥下,一场剿匪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战士们摩拳擦掌,下决心一定为湖北老百姓除掉这些无恶不作的家伙。2.湖北打响剿匪战役

1950年5月初,位于鄂西北九道梁地区的独立第一师第三团,在四川巫山友邻部队的协助下,在湖北的边缘地带进行剿匪,把窜于川鄂边境的“川鄂人民自卫军”击溃,然后,又迫使土匪总司令宋大香、参谋长吴顺旺、纵队司令宋彩凡、李殿成等投降,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根据湖北军区和王树声的指示,鄂西北地区的剿匪部队又先后向巫溪、兴山、巴东等地追捕土匪,迫使土匪“江北游击队”司令谭英甫、大队长贾澈贵投降。

鄂西北地区的剿匪部队还组织飞行小组,先后从四川、陕西等地捕回湖北保安第十八旅旅长夏俊卿、政治主任宋秉彝、团长何正元等多名重要匪首。

到6月份的时候,鄂西北一带的主要匪首大部分被捕获。

为了清剿边缘地区的土匪,湖北恩施军分区把6、7月定为“剿匪突击月”,先后在鹤峰、来凤、利川、宣恩、咸丰等县边缘地区组成9个指挥部(所),以全部兵力投入剿匪行动。

为了加强鄂西南地区的剿匪斗争,军区将独立第一师第一团调至恩施军分区,与独立第八团组成南线剿匪部队,清剿对象是“川湘人民反共救国军”瞿波平部。

首先,第八十二团在龙山招头寨摧毁了瞿波平的指挥部,歼灭匪第四支队第一大队队长彭镇南以下70余人,然后又用一部兵力封锁重要路口,防止土匪聚集,用一部兵力反复清剿控制区的土匪,先后将匪第九纵队副司令覃介民和支队长张晓南捕获,击毙匪大队长姚绍茂,沉重打击了鄂西的土匪势力。

在同一时刻,八十二团又把利川、石硅(属四川)交界地区的土匪基本肃清。土匪“鄂西南游击先遣第三支队”支队长在解放军打击下,率部20余人投降。

恩施军分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进行大小战斗38次,歼匪2224人,缴获各种轻重机枪10挺,长短枪800余枝,取得了阶段性地胜利。

与此同时,沔阳军分区组成了3个联防会剿指挥部,在附近省份军区的协助下,捕获边境土匪130多人。大冶、黄冈、荆州、孝感等军分区也先后组织边缘会剿指挥部,共剿灭土匪800多人。

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大量国民党特务潜入内地,这些特务和土匪狼狈为奸,暗地里组织力量和解放军对抗,他们建立“地下军”,大肆进行破坏活动。在这种情况,湖北境内的土匪再次活跃起来。

恩施军分区虽然严重打击了土匪势力,但由于鄂西与川、湘两省相接壤,多山区,很难彻底清剿,所以土匪势力在小股范围内依然很猖獗。

在大别山的匪首周醒民曾被蒋介石任命为“华中剿匪”总司令,现在他又先后搜集散匪组织了上百人的土匪势力。当地的“经门道”、“同善社”等反动会道门,也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迷惑、怂恿、拉拢和操纵,会员瞬间发展到两万人。

这些土匪主要活跃在边境地带、偏僻山区和区乡薄弱的区域,他们聚众闹事,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除鄂西边缘地带匪乱比较猖獗外,其他地区的土匪多为小股袭扰,他们喜好夜间行动,人员又非常分散,用欺骗利诱和杀害等手段控制群众,有的还挑拨人民群众和解放军以及新政府的关系。

在解放军对他们进行围剿的时候,这些土匪便化装成普通老百姓混迹在村野里。

土匪实行“人枪分家”,让解放军很难分辨。在清剿力度放松时,潜伏的土匪又持枪进行骚乱活动,有的跑到外省长期躲避,到那里积蓄力量,并寻找机会继续和解放军对抗。

土匪势力还组织反动会道门,发布谣言,蛊惑群众,甚至操纵并利用群众,向新生的人民政权挑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另外,封建地主土匪武装也逐渐特务化,极具破坏性和危害性。

根据剿匪形势的新变化,王树声要求剿匪部队实行工作队化,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清匪,不要给土匪任何喘气的机会,见到一股,就打掉一股。

7月7日,湖北军区就剿匪行动做出如下部署:

恩施全部、宜昌西部、郧阳南部加强重点进剿和驻剿,两者结合进行,剿匪部队与工作队有机配合,求得基本消灭股匪,部分地区肃清散匪,克服单纯的“保境安民”观点,积极主动地消灭外省侵扰之匪。

在一般边缘区结合部,应加强工作队化,进一步发动群众,运用群众力量配合地方公安部门,在群众中广泛建立情报网、谍报组,做好打入匪特内部工作,加强飞行小组与工作队联系,提高飞行小组的机动灵活性,以便及时了解情况,予以捕捉和消灭,达到肃清散匪、残匪、捉尽匪首的目的。

中心区主要是结合公安武装,组织群众民兵,周密地调查潜伏匪特,捉尽大小匪首,收尽匪枪,巩固群众优势。

部署命令下达之后,剿匪部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剿匪行动。

8月,恩施军分区调整了剿匪部署,并开展“剿匪荣誉竞赛月”来激励战士。军分区确定以歼灭南线股匪为主,重新组织了巴东、建始、恩施指挥部和宜恩、鹤峰、龙山指挥部,以一部分兵力工作队化,组织内线清剿;以一部分兵力由点到面,内外结合,对土匪的展开全面的围剿行动。

8月中旬,剿匪部队在王卯屋基地区剿灭了瞿波平匪部第六纵队第二支队张让生以下70多人。

9月份的时候,剿匪部队又在龙山西南的安抚司、小坳地区反复搜剿土匪。解放军结合宽大政策展开行动,先后争取匪支队长向成先以下300余人投降。

到这里,湖北全省共剿匪8600多人,除鄂西南地区尚有“川湘鄂人民反共救国军”瞿波平、陈士等主要股匪4000多人外,湖北境内的土匪基本被消灭。

在剿匪部队重拳出击下,土匪纷纷逃窜、隐蔽,土匪活动有了新的变化:

一是土匪派人打入解放军、农会、村政权、民兵等组织内部,长期埋伏,替土匪密送情报,取得联系,等待时机,里应外合,拖枪逃跑,或煽动暴乱与组织叛乱;有的以金钱、美女收买革命队伍的腐化堕落分子,为其利用;有的利用解放军的军人家属,要夫索子或造谣生事,动摇军心。

二是基本上依靠边缘区、偏僻区和人民政权工作薄弱的地方,此剿彼窜,骑墙跳跃,隐蔽活动,保存力量,发展势力。

三是采用精干武装,进行小型的、分散的、隐蔽的活动,采取“三组三人三地方”(分成情报收集、实施行动、转移三个组,每组三个人,分头活动)的活动方式,即使被发觉,也不易一网打尽。

四是控制人民群众,威胁与暗杀群众积极分子、爱国人士和基层干部。

五是利用封建迷信组织反动会道门,散布谣言,蛊惑群众,制造暴乱。

六是抢劫物资,破坏交通。

根据土匪活动呈现出的新情况,王树声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商讨,提出了剿匪行动的方法与对策。

对策如下:

进一步深入工作队化,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军区基干武装与公安武装、民兵武装三者密切结合;统一领导,整顿内部。

展开以隐蔽对隐蔽的斗争,加强政治攻势;坚决肃清散匪与潜藏匪特的任务,以此实现以高级的军事战、政治战与群众战,结合更高级捕捉破案的技术斗争的方针,从根本上肃清匪特,并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虽然敌人很狡猾,但解放军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土匪斗争到底,不清剿干净,决不收兵。

剿匪行动依然在激烈地进行中。3.消灭川鄂股匪

1949年12月18日,恩施军分区独八团八连在三营王副营长率领下,奉命从利川小河出发,在小沙溪与利川县大队会合后,立即向刘庄如等土匪聚集的活龙坪奔袭。

匪首刘庄如是国民党的老牌特务,在军统干了10多年,当时任“国防部”保密局鄂西行动组组长,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鄂西解放以后,刘庄如与国民党咸丰县长石宗林勾结起来,搜罗了200多名匪徒,打出“鄂西人民反共救国军”的旗号,由刘庄如任“总司令”,石宗林任“政委”。他们在咸丰、利川一带委任“官吏”,征粮收税,甚至围攻区乡人民政府,劫杀区乡小分队和民兵,妄想在川鄂交界地区建立“青白区”。“青白区”就是悬挂国民党政府“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统治区。

鄂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使得这里早已成为强人草寇的啸聚繁衍之地。刘庄如股匪恩最为猖獗。

因此,恩施军分区决定,立即消灭他们!

可是,就在王副营长率队到活龙坪时,土匪已经跑了。一打听,有的说已经逃到来凤,又有说逃到黑洞。这是,有群众反映说,原国民党乡长梁老四与刘庄如他们曾有勾结。

于是,八连马上对梁老四家进行搜查,结果搜出10多支枪。

梁老四自知问题严重,低着头不敢吭声。

连指导员严肃地对梁老四说:“你过去欺压百姓,现在又隐藏枪支勾结土匪,你知罪吗?”“我有罪,我有罪,求大军宽大。”梁老四吓得不住地点头。“我们的政策是‘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只要你老老实实,协助我们剿匪,立功赎罪,当然可以宽大。但是,如果你要耍滑头……”

还没等指导员讲完,梁老四赶紧表态:“我一定立功赎罪,协助大军。”“好,我问你:刘庄如究竟逃到那里去了?”“这个……这个……”“晤?”指导员冷眼瞪着他:“不想说是吧?”“不,不。我说,刘庄如他已经逃到二仙岩去了。”

这时,部队从群众口中也了解到,昨天还有土匪在去二仙岩路上的水坝宿营。

指战员们抓紧时间召开群众大会,张贴标语,进行一番剿匪宣传后,又匆匆赶路。

19日早晨,部队到达水坝。

街上乱纷纷的,群众讲:土匪昨晚在这里抢劫后,分两股跑了,一股由石宗林带10多人隐藏在附近;刘庄如带着200多人已经上了二仙岩。

王副营长迅速布置,部队继续追赶刘庄如。

他们翻越5公里的猴子灰高山,又急行军40多公里,黄昏时赶到了二仙岩附近。

这里是老苏区,老乡们见到久别的亲人,纷纷问长问短。

有群众报告情况说:“刚才有40多个背着短枪的土匪,往岩下张家街去了。”

根据这个情况,王副营长当即决定三连打张家街;八连从侧面迂回到岩上,并抽出一个排从岩上朝下堵击,不让一个土匪跑掉。

二仙岩耸立在万山丛中,纵横30多公里,只有10户人家。从山上通往山顶只有一条壁陡的山路,其中一段还要爬20来米高的梯子,地形极为险要。

八连勇士们从出发算起已经赶了70多公里路,很多战士鞋走破了,打着赤脚。现在,他们踏着没脚背的积雪,穿过深深的茅草,又一口气爬上坡长10多里的高山,悄悄摸进匪徒们住的郭家湾。“不许动!缴枪不杀!”

匪徒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解放军从天而降,慌忙丢下从老百姓家里抢来的衣服、被子,往茅草中乱窜,结果还是逃不脱被俘的命运,当场有31个匪徒被捉。

这时,岩下也打了胜仗,并俘获了股匪总司令刘庄如。可是后来,狡猾的刘庄如乘隙逃脱。

部队趁热打铁,马上派人送信给石宗林,命令他赶快投降。

石宗林见无路可逃,没两天就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此仗共消灭匪徒200多人,缴获轻机枪、步枪、短枪共计120多支,鼓舞了鄂西剿匪部队的士气,给鄂西顽匪们以沉重地打击。4.降服保康匪首

1949年10月中旬,襄阳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廷发命令刚由八十五团、八十九团整编而成的独立第七团进驻保康剿匪。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荆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有“襄宜咽喉”、“川东门户”之称。襄樊战役之后,国民党鄂北行署主任李朗星及邻县的反动头目都逃到这里,与保康土匪顽敌相勾结,企图凭借大山重整旗鼓,打乱解放军入川作战的战略部署。

要解放保康全境,肃清鄂西北顽匪,必须解决保康县九路寨这只拦路虎。

所谓九路寨,因山下有9条路通向山寨而得名。

九路寨位于保康县西南部的保(康)宜(昌)兴(山)交界处,海拔1700余米,方圆15平方公里,形似葫芦,四周多为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这个山寨几百年来一直是“国中之国”,从来没有外地武装打进来过。

孙秀章在30年前收容土匪霸占山寨后,苦心经营,增修各项设施,现在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由于孙秀章不但长期抗捐抗税,还要在周围抽丁抽税,使国民党政府难堪,因而国民党曾多次派军队前来进剿,但都没有成功。孙秀章因此更加不可一世,他干脆自称“九千岁”,在寨前树立一块“九路国”的石碑。

孙秀章自以为已固若金汤、万无一失,故四处扬言:“国民党军队那么好的装备都攻不上我的山寨,更何况你缺枪少弹的土八路,要送死只管来!”摆出一副与解放军一决高低的架势。

周围的其他匪首也都附和说:“共产党要是能攻下九路寨,我们就自动缴械投降。”

为了防止解放军上山围剿,孙秀章切断了其中的7条路,只留下易守难攻的两条小路。进攻九路寨,不能不选这条路线为主攻路线。孙匪除了布置自己豢养的匪徒外,还向匪首阎世隆借来部分兵力以加强警戒。

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王清率排以上干部亲临山寨周围进行实地勘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决定采取偷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术,消灭孙秀章土匪。

11月31日中午,部队分4路纵队冒着滂沦大雨,踏着泥泞的道路,在马良、歇马、店还、百峰等地民兵的参与配合下,日夜兼程60公里,于次日拂晓前抵达预定地点,在走马岭对面的“马场”上架起了重机枪和八二迫击炮。

副营长徐鹏率三连从走马岭东南角迅速向山顶运动,被匪暗哨发现,孙秀章立即命令土匪封锁道路,砍断系着滚木、福石的藤索。

顿时,两米多长的滚木和水桶大的镭石呼啸而下,直向三连砸来。“利用地形,紧贴山崖。”徐鹏副营长赶紧呼喊。

指战员们沉着应战,一次又一次地避过了危险。

在此紧急关头,王清指挥“马场”的10多门八二迫击炮一齐轰击,很快摧毁了敌人的暗堡。

三连趁机发动攻势,扑向敌前沿阵地;二连在营长黄玉发、教导员许金兰带领下,从走马岭另一侧发动攻击,与三连密切协同;一连长杨永太,指导员郭怀兰则带领本连,以孙匪根本想不到、根本没有路的茅家沟另辟溪径,采取搭人梯、抛绳摆渡的办法,抓住从错落叠压的石壁夹缝中伸出的孤松、古藤,攀悬崖,越峭壁,直捣土匪指挥部。

就在这时,三连一排排长李海林、副排长丁宗德和二排战士姜德从、李怀德一起登上了匪炮楼,把红旗插上九路寨。

占领匪前沿阵地后,指挥部向军分区发了电报,军分区立即复电鼓励:“王赵并转全体指战员:悉你们攻占九路寨前沿阵地的胜利消息,给予全体指战员记特等功一次,望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力争全歼敌匪。”

军分区首长的鼓励,更加激起指战员们的杀敌豪情。他们乘势猛攻,直插孙秀章住地老鳖窝。

孙秀章企图率部从南岩突围,被堵截后,只得化整为零,分散隐蔽。

剿匪部队随即展开全面搜捕,从山洞里搜出李宗洋及其小老婆,俘获了100多名残匪和大批武器弹药。

老奸巨猾的孙秀章却带着家眷、武器、烟土和6名心腹,化装后由老湾岩摸下了山寨,并逃到兴山龙口河。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兴山县人民政府缴械投降。

九路寨战斗的胜利,对全县震动极大。

剿匪部队南北集团继而采取“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战术,奔袭石坪、莫家还,接连捣毁匪据点。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保康境内尚存实力的匪十七旅三团团长刘善初和三团副团长阎世隆两股残匪,以及匪十七旅旅长兼保康县伪县长温而理等,也都于1950年1月中旬举起白旗投降。5.王树声指导剿匪

1949年7月,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的王树声,这时又被任命兼任鄂豫皖边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在组织领导湖北军区剿灭土匪的过程中,王树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50年下半年后,剿匪部队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过高估计剿匪肃特成绩,对匪特的新变化、阴谋诡计、社会基础估计不足;

对群众迫切要求剿匪反霸的热忱了解不够;

满足于过去的剿匪清匪与肃特的经验,对匪特的新情况和上级指示了解与研究不够;

某些干部提出要下山,想收兵;

对匪特情况变化多以及形势发展快,感到“有没办法”,产生“怕麻烦”的思想,对是否能够彻底肃清匪特信心不大。

针对以上情况,王树声开展了思想教育工作,打算消除剿匪部队的错误认识,并要求加强剿匪行动中的思想领导工作。

王树声这样对大家说:

没有很好的思想领导,就不会产生很好的实际行动。所以,我们部队要充分认识新的匪特情况及其活动特点,认识匪特的活动已从军事斗争为主转为政治斗争为主,已从公开的斗争为主转为隐蔽的斗争为主。

虽然残存土匪已接近肃清阶段,但斗争并不缓和,反而进入更加复杂、紧张、尖锐与深入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剿匪行动斗争是更复杂的阶级斗争,也是我们准备进行土地改革而敌人要破坏土地改革的斗争。

王树声要求全军战士对此必须要有充分地认识,要求剿匪部队坚定胜利的信心,克服轻敌麻痹思想及一成不变的作战方法。

王树声针对一些地方出现两个工作中心、即地方强调以地方工作为主,部队强调以清匪工作为中心的问题,他向湖北省委建议成立各级“剿匪行动委员会”,统一指挥全省的剿匪战斗。

王树声这样告诫大家:

加强剿匪行动的一元化领导,是有效执行新的剿匪行动方针与任务的关键。剿匪战斗进入了复杂、尖锐的新阶段,斗争就越全面,一元化领导就越重要。

在这场斗争中,如果我们不加强一元化领导,各搞一套,互不帮助,显得无力,敌人就有空子可钻。

在地方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军队在各种工作上要贯彻剿匪行动为主,地方农村工作、公安工作、民兵工作均应强调剿匪行动内容。在各地党委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剿匪行动的部门应取得密切联系,协同动作。

遵照王树声的指示精神,湖北省委和湖北军区于9月12日联合发出加强剿匪行动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定在省、区、县、乡各级成立“剿匪行动委员会”。

这些委员会以党委为领导核心,由军队指挥机关和地方的保卫机关、民兵机关、地方党委调查研究机关、公安机关等主要负责人组成,对当地剿匪行动工作实行一元化领导。

王树声任“剿匪行动委员会”主任,负责抓总。

由于在省、县边缘地带很难进行管理,土匪活动猖獗,很容易造成“三不管”的局面。

鉴于这样情况,王树声组织成立了各级清匪工作委员会,作为统一指挥机构。

王树声要求这些地区在清匪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实行县、区之间的联防,制定了协作制度。

所有军分区之间、县与县之间,要有很周密的布置,统一指挥,让公安部门也加入剿匪行动,有重点有对象地组织会剿、清剿。

为搞好与外省的联合会剿,边缘地区应主动与邻省区密切合作,越界清剿匪特,主动给兄弟省份提供情报,或向邻省区交换情报,以求协作剿匪。

针对散、潜匪采取隐蔽、分散活动的情况,王树声特别强调加强对隐蔽土匪的清剿。

为此,王树声就具体的实施办法做了如下的部署和安排:

一是利用降俘匪特,经过教育,打入匪特内部,给予他们任务,让其立功赎罪;

二是利用匪特家属及与匪特有关的人员瓦解匪特。

三是建立广泛的情报网,做到村村都有情报点,每村至少找10个可靠的农会会员或青年团员作为情报员,或利用可靠的复员人员,建立关系,给予任务,并利用妇女做匪特及其家属的工作。

并在新区与边缘区,发动全体干部通过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建立情报关系,交由公安部门和工作队或飞行组领导使用。对已建立群众优势之地区,给予积极分子以简单的任务,在农会中建立密报箱,对密报要详细研究,不受欺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