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2:42:20

点击下载

作者:刘遂谦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

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试读:

版权页书名:宝宝喂养7堂课: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作者:刘遂谦著CIP号:第029712号ISBN:978-7-122-33911-9责任编辑:马冰初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推荐序1

营养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基础及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将陪伴一个人终身,深刻影响的,不仅仅是营养状况,还有健康结局和生命质量。这也是《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六项重大行动中,将“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提高孕产妇、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列为第一大行动的原因。

以母乳喂养为例,我们大力倡导母乳喂养至少满6个月,不仅因为母乳就营养成分而言是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食物,还因为母乳在增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儿童及成年后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降低母亲自身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风险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再比如,来自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的饮食习惯的表率作用,会时刻影响一个孩子饮食喜好的形成,并进一步关系到这个孩子进入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乃至成人期的营养和健康。事实上,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提高,就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埋下了隐患。高油高盐、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常常跟家里掌勺人的烹调方式密切相关。中国人钠盐摄入量普遍超标,如果从幼儿和儿童时期就“口重”,则进入成人期后出现高血压问题的概率就会比常人高出很多。

由此可见,做好母婴营养的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件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事。

很高兴能够为遂谦的书写推荐序,欣喜于有如此以循证为基础的科普读物的出现。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优点,在于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循证的母婴营养和饮食教育知识讲给父母听,用不掺水分的趣味干货帮助更多的家庭远离民间误区或已经落后的传统观念。这里既有教科书里的知识点,又有文献和指南中的前沿总结,同时结合了作者大量的临床经验,因而有别于常见的养育类书籍,是难得的真正立足于营养谈喂养且出自专业营养人士之手的专业科普书。

如何用科学武装下一代的身体、用正确的饮食营养观打造新生代的长期健康,这本书给父母们提供了很实用的专业参考意见和解决方向。“营养”到底是什么?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流行的和传统的就一定是对的吗?研究好食谱就等于营养均衡了吗?父母在孩子饮食习惯塑造过程中怎样做才不会矫枉过正?怎样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才是尊重个体特点?读完这本书,相信很多父母会恍然大悟。

认识遂谦,还是2006年3月。那时候,她刚刚从澳大利亚求学归来,为了能够更好地“中西接壤”,紧接着她在协和医院营养科进修,熟悉中国医院临床营养科室的岗位职能、工作流程、科室协作,以及中国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诊治特色。她是我接触过的海外注册营养师中首批回国奋斗的人。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谦虚、勤奋和认真,像个依然在校攻读学业的学生,没有任何骄纵和张扬。

12年过去了,难得的是,她的谦虚、勤奋和认真一如当年。

最后,祝天下的父母们都能成为孩子最好的养者与恩师,愿小朋友们都能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同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更愿作者遂谦可以在科普之路上浇灌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于康2018年8月于北京推荐序2

感谢这样风趣幽默的工具书。

认识遂谦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营养师怎么这么特别,很会说“人话”,再晦涩难懂的营养学知识,经她的口里一讲,就好像特别风趣易懂。平时觉得专家都无比高冷,而遂谦却是这样的热情、善良,哪怕只是闲聊,她都非常愿意将她所知道的一切全盘告知。后来关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都写得十分用心,内容更是干货满满。像遂谦这样的营养师,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朋友”。

作为典型的80后父母,我可以感受到,焦虑好像贯穿于很多人的育儿体验中。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一心想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他最好的一切,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培养,方方面面都希望做到完美。然而这样的心态也让我们的育儿生活凭添了一份紧张,比如说:

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医学书上说的是最早不早于4个月,最晚不晚于6个月,所以是4个月还是6个月?差了两个月呢!根据我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到底要在第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邻居家的孩子比咱们家的还小几个月,长得竟然比咱们家的孩子还要高!怎么回事?是不是咱们的孩子营养没跟上?

老人说辅食不放盐没味道,吃了身上没力气,但我看书上说的是:1岁以内绝对不能加盐!到底怎么做才好?

孩子要不要补钙?怎么连社区医院的医生都叫我们给孩子补钙了?谁说了算?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有太多的机会可以了解到与国际接轨的最新的育儿经验,但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家长们往往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还是有点犯怵,生怕自己没有完全依照“正确答案”喂养孩子,错过了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所幸,有遂谦这样新潮的、经验丰富的营养师出现,用朋友般的促膝长谈把最权威的营养学知识“掰碎了,喂给你”,让你很容易就能把这本书的内容看进去。这本书里金句频出,它不仅是一本关于育儿营养学方面的专业工具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的“鸡汤”书,很喜欢她的那句话——适度放手,也是给自己自由。

很荣幸为遂谦的书作序,我也相信只有足够幸运的父母,才能阅读到这本书。有了正确的营养学知识打底,调整心态,才能真正自信地享受育儿过程。毕竟这段时光十分短暂,并且非常珍贵。作家,知名自媒体2018年9月前 言

人生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可能,有些是惊吓,有些是惊喜,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将引领你成为更丰富的自己。这种丰富,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你人生价值的添砖加瓦,而是经由这些经历,你知道生命中不只有草木,还有山川,不只有天空,还有海洋。

然而,在经历这些之前,你可能做梦都不曾想到你会“卷入”其中,然后“深入”其中,直至“融入”其中。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动笔写书,就如我从未预料到我会致力于母婴营养。

当初学习营养学的时候,我曾经坚定未来择业不选儿科,毕竟,仅是各品牌、各阶段的配方奶粉就足以让我头晕眼花,就更不要说这些只会呱呱发声的小家伙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疾病状况的特殊性。

然而,命运偷偷地给我挖了一个坑,并在里面藏了一个大礼包——求学回国后,我竟然机缘巧合地一步踏入了儿科,“成功”跳进了当初内心中最逃避的领域,一待就是多年。

感谢命运为我准备的礼物,事实证明,它是“完美”的!

在一层层打开它的过程中,我从一个青涩无畏的小营养师,逐渐成长为有一定经验且深怀敬畏心和同理心的医务工作者。在与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接触过程中,在帮助一个又一个小生命与环境和疾病做抗争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更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可贵。很多时候,我会感动于新生命对这个世界的选择,感动于他们从第一次接触这个未知世界,到可以直立奔跑着拥抱春风秋雨夏阳冬雪——那些在磕磕碰碰中经由体验学习得以成长和成熟的勇敢和美丽。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早期1000天的重要性——早期发育是个立体的发育过程,是一个需要从长度、宽度、广度、深度多维度去思考、观察、塑造、修葺的过程。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宝宝满24个月,看上去弹指一挥间的三年,其实是一个人类生命体终生健康的关键奠基期。这其中,营养之于生命的意义,与我在学生时代的理解是差异巨大的:营养,不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它是贯穿连接生理代谢、心智发育、性格形成、习惯建立和疾病隐患的主线。而母婴营养,也绝不局限于奶类喂养与辅食选择,它是早期教育不可分割、紧密交织的一部分。早期喂养和饮食教育的框架搭建与心理引导,之于整个人生,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刻的。

如果把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比喻成一栋高楼,生命早期1000天,就是给高楼夯实地基的过程——地基扎实稳靠,地面建筑才能经得住风雨的考验。如若地基未能打牢,再昂贵的后期装修,也无法逆转已经形成的安全隐患。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一点。每当有家长带着一堆已经形成的营养或健康问题,或者已经固定成习惯的饮食行为问题来寻求帮助的时候,我都会暗自期盼能有一台时光穿梭机,可以带着他们回到最初的时刻,把地基重新修筑,让所有的隐患在最初1000天里被清除。

可惜,我们没有时光穿梭机……

也正因如此,有了这本书。

它对于我的意义,既是一份总结,亦是一份告白。

早在10年前,就有很多母婴媒体平台的编辑朋友苦口婆心地劝我写书,希望我可以把那些已经广泛传播于纸媒读者群体中的文字总结集合,形成系统的科普工具,扫除一些家庭混沌的养育观和营养认知。没有让编辑朋友们如愿,是因为那时候的自己“缺了很多”。具体到缺了些什么?当时并没有找到答案。直至10年后,在经历了数万个家庭的求助,体验并总结了自己的成长后,才于知识的海洋和万千的故事中寻觅到自己曾经缺失的那一块拼图——营养全局观,一种基于书本、融合见识、多维度思考的营养观。

感谢曾经信任我的家长朋友们,是他们帮助我补齐了这块拼图。也感谢10年前的自己,没有盲目地将知识碎片拼凑成书。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累积到今天,我才有勇气和底气将自己对食育的体会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给一些家庭送去爱与帮助,让更多的孩子释放天性,拥抱健康。

最后,感谢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朋友们,感谢于康老师倾情为本书写序,感谢陈大咖的美文推荐。你们的鼓励与厚爱,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躬谢!刘遂谦2018年10月于北京第一课 食育从奶娃开始门诊、网上问答、线下讲课,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辅食添加困难,宝宝不好好吃饭。其实,喂养困难这个话题,是包括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既有生理方面的制约,又有心理方面的干扰,后天的养育环境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希望能够引发家长们对于“饮食教育”(以下简称“食育”)的重视,让养育变得更轻松、更有爱,少些焦虑、多些和谐。1 妈妈是宝宝饮食习惯的启蒙老师●饮食习惯会遗传吗

有很多妈妈问我:“饮食习惯会遗传吗?”

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孕期爱吃鸡蛋,则宝宝出生后也爱吃鸡蛋;妈妈吃得太素,则宝宝也不喜欢吃肉。那么,母亲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胎儿吗?宝宝出生后的饮食习惯一定具有“遗传性”吗?

其实饮食习惯是否会“遗传”,以及如果遗传,其影响深度如何,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明确地给出答案。但是,孕妈妈的饮食行为确实会从一定程度上对腹中的胎儿产生影响,原因在于:有些使食物具有某种“味道”的化学成分,经过孕妈妈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后,可以进入羊水及母乳。随着胎宝宝吞咽羊水,这些“味道”会进入他们体内,留下“印象”。而当他们出生后,如果妈妈恰好依然喜欢这类食物,并且经常吃,那么这些“味道”还会经由乳汁传递,强化刺激宝宝的记忆——这些对于宝宝而言,早已经品尝数次、被他们认为是“安全”且“美味”的味道,会在他们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轻而易举地被接受,至少相对于妈妈从来不吃的食物(无论是孕期还是哺乳期)更容易接受。这一结论是有研究证实的。●建立科学的膳食结构是一辈子的财富

早在21世纪初的时候,《儿科学》杂志就刊登过一篇关于婴儿通过妈妈孕期及哺乳期食物摄入来学习接受特殊味道的研究。研究者随机设立了三个组,分别为:孕晚期+最初2个月哺乳期实验组、仅孕晚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内容如下。

孕晚期+最初2个月哺乳期实验组:每周四天,每天饮用300毫升鲜榨胡萝卜汁。

仅孕晚期实验组:每周四天,每天饮用300毫升鲜榨胡萝卜汁,哺乳期饮用白开水。

对照组:所有时间段内,都饮用白开水。

等到宝宝开始添加固体食物的时候,这个实验显示出来的效果令人吃惊:当分别给这些宝宝尝试添加用胡萝卜汁调制的米粉和原味米粉时,他们的表情、反应、接受程度竟然与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接受实验与否完全对应!妈妈在孕期规律饮用胡萝卜汁的,宝宝明显更喜欢用胡萝卜汁调制的米粉,而对照组妈妈生出来的宝宝,则明显更喜欢原味米粉。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将“垃圾”食品(诸如薯条、炸鸡之类的快餐)和新鲜果蔬纳入实验,结果也是一致的:孕期酷爱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妈妈,她们生出来的宝宝也会特别容易喜爱这类食物,原因令人咋舌——高糖、高脂肪食物会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鸦片的活性物质,这种物质继而刺激体内一种让人“感觉很好”的激素即多巴胺的分泌。如果妈妈在孕期大量摄入这些高糖、高脂肪的快餐食品,会导致身体分泌上述一系列物质的阈值被提高,她们的后代出生后,体内对类似于鸦片的活性物质的信号通道变得不敏感(相比于孕期饮食均衡健康的妈妈生出来的宝宝),从而需要通过摄入更多的糖和脂肪来获得这种“快感”。

你也许会认为:宝宝并不需要这些快感,也不会主动要求,不用太担心。遗憾的是,宝宝的身体会自动引导他们“首选”“重视”“热爱”这些垃圾食物,会鼓励他们向家长要求和大量进食这类食物(除非家长永远不让宝宝接触这些食物,包括零食。但即便如此,宝宝也会倾向于爱吃高糖、高脂的菜肴)。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食盐,也是同理。口味重的家庭,特别是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很容易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让宝宝的口味越养越重。

由此可见,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已经开始对宝宝进行饮食的启蒙教育了。

爱自己、建立科学的膳食结构,是每一个妈妈可以给予宝宝和自己一辈子的财富!2 让宝宝学会尊重食物

我们长大后,步入职场,听到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要想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让自己爱上这份职业。

吃饭,也是这个道理,唯有爱上食物,才有可能对饭菜自觉自愿地产生依恋。而认真吃饭、好好吃饭、科学吃饭,是一个人一辈子健康的基石。●如何让宝宝爱上食物

要想让孩子爱上吃饭,先要让他们爱上食物;而家长,也要在孩子面前和自己心里重新培养自己对食物的尊重。

饮食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无论是对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食物与水的尊重,还是对做饭的人的尊重,这份尊重,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心怀敬畏和感激。

所以,每个家长,尤其是爸爸妈妈,可以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1)每顿饭前,我是否都曾因为自己免受饥饿之苦而心怀感激?(2)我有不爱吃的食物吗?(3)哪些食物因为某些原因给我留下过不好的或者美好的印象?(4)我是根据需要量来采购食物的吗?我有见什么买什么、眼大肚子小的习惯吗?还是每次都很有节制?(5)我每天会因为“不想吃”或“不爱吃”或“吃不了”而扔掉多少食物?(6)我在扔掉食物的时候,是埋怨食物多一些,还是埋怨自己多一些?还是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7)我会因为某个菜不合心意而埋怨做饭的人吗?(8)我曾经因为别人帮我做好饭而认真地对他/她说过“谢谢”吗?(9)我在家里负责做饭吗?我做完饭以后,会不会特别希望大家都能吃得很开心,最好吃得一口都不剩?(10)如果我在家里既不负责采购,也不负责做饭,那么我会主动刷锅、刷碗、擦桌子吗?(11)我会因为上述劳动而将“不开心”或埋怨挂在嘴上、写在脸上吗?(12)我会在吃饭的时候回复手机信息、看手机新闻、看电视、大声说笑吗?(13)我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呢?(14)小时候,我有过种花生、种土豆或者种其他食物的经历吗?这种经历给我带来过怎样的印象?

当逐一回答完这些问题后,相信你已经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如果自己可以从上述问题中找到“尊重”二字的含义和具体表现,并将这些“尊重”身体力行,贯穿到生活中每一个跟食物有关的场景中,无需费力气刻意去“教”,你的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地慢慢培养出“尊重”的品质,并因为这些尊重,而对食物更加热爱。●食育帮助孩子尊重食物尊重大自然

曾经有一段日本小学生的午餐场景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

日本小学生的午餐统一在教室完成,孩子们会在上午最后一堂课结束后,自觉收拾好文具,在课桌上铺好桌布、摆好餐具,等待穿戴好围裙、口罩和餐帽的值日生分发午饭。

值日生不仅要负责分发餐点,还要统计确认有没有腹泻、咳嗽或流鼻涕的同学,并监督大家认真洗手消毒。他们在协助班主任、带领大家取餐后,还会在开饭前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报告领餐后的食物剩余情况。

饭菜是由大家齐心协力带回教室的,所有的同学在取餐和开饭前,都要进行三次很具仪式感的致谢:一谢厨房师傅的辛苦劳动,二谢值日同学的认真工作,三谢在校园农场为大家种植农作物的同学们——日本政府鼓励学校兴建自己的农场,以供学生参与种植和养殖,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劳作之苦,培养对食物的珍惜和感谢之心。

午餐时光很安静,“食不语”是饮食礼仪的一部分,孩子们不会叽叽喳喳,只会低头认真品尝自己劳作的“果实”,感受食物带给身体的满足与幸福。

午餐总有剩下的食物,但绝对不会被浪费——孩子们通过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能把剩下的食物带回家。

不浪费不仅体现在剩饭菜上,还有喝完的牛奶盒需要拆开、摊平,统一交给值日生冲洗干净并整理好,第二天送到学校的回收站处理。用完的餐盒也会被值日生送回厨房。值日生最后还要把围裙、帽子、口罩带回家洗净,第二天再带回学校,交给当天值日的同学。

餐毕,每个同学都会自觉地先用清水刷牙,再互助配合打扫教室、楼梯、老师办公室、洗漱间……直到摆好座位,等待下午课开始。

看似寻常的一顿午餐,却在每个有关饮食教育的细节里,做到让孩子们懂得一菜一饭的来之不易、学会合作与劳动、知晓平等与尊重。

食育,最初起源于日本和韩国,现在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推广。食育被教育界和营养学界公认为是孩子综合教育,包括心理发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会决定孩子的自主能力,无论是对食物本身的选择,还是在决定“怎么吃”这件事上。

食育还会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关系、尊重大自然、尊重任何美好与幸福的来之不易,以及让他们懂得劳动与付出才是换来收获的唯一途径,而不是一味地占有和索取。

人们常说,对一个生命最好的爱,是有效陪伴。具体到饮食教育,我想,最好的陪伴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爱上食物、爱上自然、爱上自己的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在阳台上种水培的小作物,如豆芽、蒜苗、葱;一起择菜,准备午餐和晚餐;让孩子尝试帮你一些“小小的”忙,比如摆筷子、擦桌子;和孩子一起主动感谢为大家辛苦做了一桌子饭菜的家人。试试看,你会收获惊喜的。3 0~3岁养成影响终身的饮食习惯

前文中虽然讲了有关饮食习惯培养与饮食教育引导的重要性,但是依旧少了一些你希望了解的细节,比如:辅食添加阶段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1岁后宝宝的饮食安排应该怎样改变?在这里,我会就这些阶段性的注意“细”项加以讲解。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论是有很大的一致性的。虽说不一定七岁看老,但就健康基础而言,生命最初1000天(从受精卵到宝宝满24个月)确凿无疑是一个人一辈子健康的奠基期,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不仅仅是饮食习惯,还包含了心智发育和疾病隐患等很多方面,在最初的1000天里一旦埋下“种子”,后期是很难逆转的。单就良好饮食习惯培养而言,在婴幼儿时期忽略的或者是错误处理的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促成终身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因此,在“第一时间”对宝宝进行食育,指导他们吃什么、何时吃、怎么吃、吃多少,打牢健康饮食模式的基础,对于杜绝近期健康隐患、预防远期负面影响都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0~3岁中各阶段的“细项”吧!●4~5月龄阶段特点“天生”喜欢母乳和有味道的液体,他们灵敏的味蕾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了分辨甜味、讨厌寡淡的能力。培养重点

始终坚持将白水作为宝宝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饮料”。常见误区

为了让宝宝“喝水”,用果水、果汁、稀释的钙水或奶替代白水。要知道,顺着他们的结果只能是宝宝“得逞”,得到更多“尝甜头”的机会,并从此开始养成挑食偏食的毛病。

绝大多数有甜味的水都会让宝宝摄入“额外的”无营养价值的热量,导致体重超速增加。

家长须知:美国儿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专业团体/组织都明确指出,宝宝在未满12个月之前是不可以添加任何果汁、果水的,无论是鲜榨的还是市售的,只要是液体状态的水果制品,都不可以喂给宝宝。专家提醒

在辅食添加的初始阶段,米糊和蔬菜等口味淡的食物最好在水果之前添加,且应将胡萝卜、绿叶菜等味道淡、涩的蔬菜作为添加初期的首选,其后才是好吃的红薯、南瓜等。如此培养的宝宝,以后不易出现不爱吃青菜的挑食问题。一般来说,建议水果的添加时间安排在宝宝满6月龄之后。●6~8月龄阶段特点

宝宝处于味觉发育最敏感和迅速的时期,对各种食物的接受速度绝对会出乎大人的意料。特别是敏感气质的宝宝,接受新食物是对他们安全感的一项挑战。培养重点

不必过于注重水果的添加,需将重点放在米、面、肉、蔬菜等食材的添加上,让宝宝的味觉“先穷后富”,从小爱上“平淡生活”,不让日后的口味变重,导致饮食结构失衡。常见误区

用水果替代蔬菜——蔬菜中富含的许多矿物质、维生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都是水果远不及的;只因遭到宝宝一两次拒绝就轻易放弃新食物的添加——对待新鲜食物,宝宝需要一个熟悉和接受的过程,添加一种新食物往往需要二十多次的耐心尝试才能“反败为胜”,需间断地反复给宝宝尝试,并适当改变烹调或搭配方式。专家提醒

不用奶瓶喂辅食;不向食物中添加糖、盐等任何调味料,要“原汁原味”。吃辅食的时候,一定要将宝宝安置在他自己的小餐椅中,喂食的大人与宝宝面对面而坐,四目相对,表情温柔轻松,这样有利于宝宝顺利接受固体食物。相反,如果选择让宝宝坐在大人的膝盖上,大人从后面喂宝宝,那就不要怪宝宝不爱吃辅食啦!

家长要做好榜样,跟宝宝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各种辅食,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宝宝的模仿;添加某种新食物的最初几次,大人需要额外给自己准备一个勺子,从靠近自己这边的辅食中挖一小口,吃给宝宝看,表情可以略微夸张,显得非常享受,食物非常可口,同时“认真仔细”地咀嚼和吞咽给宝宝看。完成整个“教”的过程后,再用宝宝自己的小勺子,从靠近宝宝那边的辅食中挖一口喂给宝宝吃。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辅食添加的成功率。

注意你的手腕!当你把勺子递到宝宝嘴边的时候,不要急于送到宝宝嘴里,最好是让他主动将食物从勺子中抿到嘴里,这个过程中,请一直保持勺子处于平行于地面的状态,千万不要因为一着急或一激动,手腕一抬,导致食物从勺子里“倒进”宝宝嘴里。宝宝需要一个主动去吃、去争取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喂养。手腕抬早了,会将主动变成被动,从自己吃变成被“填鸭”,很容易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接纳,导致辅食添加失败。因此,喂食的过程是忌讳“耍手腕”的,勺子平进平出,是对宝宝的尊重,也是帮助宝宝掌握进食技能、爱上食物的重要影响因素。

绝不能当着宝宝的面评价食物或表现出喜恶,否则会让宝宝因为对食物有了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而挑食。哪怕你不喜欢吃,你也要“佯装”平静和享受。●9~12月龄阶段特点

融入进餐过程、自己动手吃食物是此阶段宝宝最津津乐道的游戏,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和培养自我进食技巧和能力的重要阶段。辅食添加顺利的宝宝,此时已经能够吃较为“成型”的食物,并且开始向成人化的饮食模式过渡。培养重点

教会宝宝“嚼”!泥糊状食物已经不能满足这个阶段宝宝的咀嚼要求,更有“嚼头”的食物如磨牙棒、小馒头片、水果条、蒸软的蔬菜条等有助于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对新食物的接受能力。良好的进食技巧和自己动手吃饭的意识,是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误区

因害怕宝宝咀嚼不好或咽不下颗粒、块状食物而继续让他们吃泥糊状食品——这样会因食物营养密度不足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且容易助长挑食、偏食等坏习惯的养成。

因害怕肉类难消化、担心宝宝消化不良而不给或少给宝宝吃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铁、磷、维生素B、维生素B、锌212等营养素的良好来源,不可不吃。

过于注重添加动物性食物,如蛋、肉、鱼、虾等——超量的动物性食物容易“挤”走其他食物(如主食、蔬菜)的摄入量,不仅破坏了均衡的饮食结构,还会造成消化负担,让宝宝营养失衡。

因担心宝宝吃不饱或吃得过于忙乱而阻止他们自己拿食物,甚至加以呵斥——宝宝主动进食的行为有利于他们接受各种食物,呵斥、阻止或批评会增加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恐惧和反感,从此再也无法爱上这种食物。专家提醒

均衡饮食是营养和健康的基础,良好的胃肠功能是均衡饮食的保障。一方面要及时增加食物的硬度和粗糙度,以促进宝宝面部咀嚼肌和胃肠消化功能的发育;另一方面要避免添加过于荤腻或粗纤维过多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负担。

务必及时鼓励和表扬宝宝自己动手吃饭,这是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食育内容,关系到宝宝在1岁以后是否能够老老实实地坐在餐桌旁吃饭。●1~3岁

阶段特点

一日三餐成为饮食重点,奶类退居二线。宝宝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食物喜恶倾向,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饮食心理和饮食习惯,他们变得易挑剔,容易出现偏食和挑食。宝宝在某一阶段甚至只吃单一的食物,任何被混合的或者在形状、颜色上让他们不满意的食物,都有可能被拒之千里。培养重点

训练宝宝自己拿学饮杯喝奶喝水(其实还可以再早一些,10个月左右就可以了,但要根据宝宝具体的发育状况灵活调整),停用奶瓶,否则会影响吃饭、增加缺铁隐患,且不利于牙齿发育。

继续加强对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的动机、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避免被动进餐和环境干扰。养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均衡饭量的好习惯。常见误区

喋喋不休地“劝食”,不断给宝宝添加饭菜,甚至一口一口地追着喂——劝食易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被动吃饭。他们会因压力而产生进食恐惧;或助长依赖情绪,懒于自己吃。当意识到家长对饮食的关注度后,宝宝容易把“吃喝”作为争取玩耍、看电视、吃零食等机会的“交换筹码”。

依然坚持不让宝宝自己拿勺吃饭,担心吃不饱,更不愿收拾凌乱的残局——宝宝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不利于心理发育,更不利于培养对食物的兴趣。

宝宝不跟大人同桌、同时间吃饭——大人先开口、津津有味地享受食物的场面,远比100句劝说的话更能引起宝宝的兴趣,调动他们的食欲。

害怕宝宝饿着,饭后用奶或小零食“补缺”——饼干、蛋糕、糖果等零食会让宝宝没有饥饿感,更不爱吃正餐。同时,宝宝会认为不吃饭能换来偏爱的食物,进而助长挑食习惯的养成。

一旦发现宝宝爱吃什么,就反复给他做——此阶段的宝宝对食物易“喜新厌旧”,同一种食物的反复出现不利于维持他对这种食物的好奇心,应当丰富种类、变换形式。

不停地批评宝宝挑食偏食——当面指责偏食习惯,会成为心理暗示,让他们更挑食;且责备本身也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就餐时的心理压力。

追着宝宝,哄骗着喂饭,规定他们只有吃一口饭才能看一眼电视——一切可能“转移”对食物的注意力的环境因素(比如看电视和玩玩具),都会助长不良习惯的形成。专家提醒

不要给宝宝吃大人碗里的菜肴——口味过重、增加消化负担,容易让他们更挑食。

别怕宝宝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他们强烈地希望“我的食物我做主”,而且需要学习必要的进食技能,过于强调整洁会在进餐时间里给他制造压力,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导致厌食偏食。

中国还有句老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辅食添加阶段的一些小问题,常常因为被低估,甚至被忽视而慢慢积淀成日后的大问题。很多宝宝会在1岁多快2岁时出现令家长们头疼的喂养问题,甚至在已经影响了营养状况之后,家长才来寻求帮助。然而,如果一栋楼的地基没打好,只是修整地面和门窗,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房子结构上的隐患的。

因此,为了你的宝宝不出现“地基”问题,从小抓,很重要!也愿所有的宝宝都能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来培养健康的饮食模式,为日后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4 这几件事要“禁”上餐桌●众目睽睽盯着吃饭

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共性:饭桌上,所有大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数双眼睛聚焦在孩子的饭碗和小嘴上,贯穿整个就餐过程。如果家有二宝或三宝,单个孩子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只承担1/2或1/3的注意力,会轻松不少。

作为家长,你有可能不同意我用的“压力”二字,认为关心孩子吃饭,怎么能说是给他压力呢?我们得督促他啊,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吃饭能力都差,大人不监督肯定吃不好啊!

没错,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关心的“度”,大多数家庭容易自始至终地“监督”,而宝宝是需要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吃饭氛围和心理空间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餐桌上的焦点,一桌子人都盯着,我们每夹一口菜、每咽一口饭,都会有人或点评或鼓掌或表扬或指责,我们能有愉悦的心情吃完这顿饭吗?哪怕是一个极度不敏感的人,也不太可能适应这种紧张的气氛。

一旦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为何有时候在只有一个人带宝宝,手里还要忙别的事情的时候,宝宝反而能够比较自觉地吃东西了。吃得好坏成败先不说,单就吃饭兴致而言,一定是跟被盯着吃时的表现有所不同。

所以该怎么“解禁”呢?

对于已经可以自己动手吃饭的宝宝,家长大可在整顿饭的前半程或前1/3段时间里,先“埋头苦干”填饱自己的肚子。宝宝的餐盘里或小碗里不要放太多食物,有点儿就行,最好是他能用小手捏起来的固体食物。不要管他能不能吃到嘴里,也不要管他会不会撒得到处都是,吃不到嘴里的他会去抓起来继续尝试往嘴里送。等家长吃个半饱了,再去帮助宝宝完成后半程,锻炼吃饭与吃饱两不耽误,宝宝没有了时刻被盯着的压力,家长也可以提前安抚自己的胃。●饭桌上絮絮叨叨

这件事情基本会跟上面说的同时发生:“宝宝真乖,再吃一口肉!”“宝宝好棒,吃一口萝卜!”“宝宝一定要多吃菜,对宝宝身体好!”

如果有人在我们吃饭的过程中没完没了地唠叨这些,一定会觉得烦!

饮食教育,最好是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熏陶、行为引导、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深入,而不是靠餐桌上的说教,因为我们的话语会干扰宝宝吃饭的注意力。有些宝宝不太会受影响,但是对环境敏感的宝宝,是一定会被分散注意力的,这跟吃饭的时候旁边开着电视或收音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大人边吃饭边说话的行为,会给宝宝造成这样的误导:吃饭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说话,可以不认真吃饭,可以不关心饭碗……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培养宝宝的餐桌礼仪呢?●不让宝宝自己吃饭

喂饭是个技术活儿,但凡有能力自己动手拿着食物吃的宝宝,都是希望可以自己吃饭的。但这种学习技能的迫切愿望,常常会在萌芽时就被消灭了,原因多种多样:万一呛着怎么办;吃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太麻烦;自己吃,吃不了多少会饿坏宝宝的;病从口入,手上那么多细菌,可不能吃坏了肚子;宝宝太小了,大点儿再说吧。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如果从一开始就阻止他,以后想要重新激发起宝宝学习自己吃饭的热情,可就难了。

首先,宝宝开始有自主意识的时候,是希望可以自己掌控“吃”这件事情的,这是宝宝最初认知世界的通道和工具,同时也是宝宝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嘴协调能力的重要阶段。当自主意识被剥夺后,还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发育,日后容易形成“不能为自己做决定”“犹豫退缩”“依赖性强难自立”等心理特质。

再者,当吃饭这件事被包办(大人喂代替了自己吃)后,就失去了足够的吸引力。因为,任何事情一旦成了“任务”,就没那么容易认真对待了,然后就会从失去兴趣到乏味、到烦躁、到排斥……

宝宝不能太“干净”,更何况他的口腔和胃是有一定杀菌能力的。要对你做的饭菜和给宝宝洗手的洁净程度有信心,同时,不要太苛求完美,因为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或人!●餐前分散注意力

在饭菜上桌前半小时,如果你为了安抚宝宝而给了他各种有可能让他投入的玩具或书,那么,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了,极有可能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办法让小家伙把注意力从他正在专注的事情上转移到餐桌上。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小朋友的专注力不强,其实这是个大大的误会,他们不是不专注,而是他们专注的事情不是大人在意的。就拿饭前准备来说,家长以为用玩具、书籍、电子产品等让他们提前安静下来非常管用,却不知,小朋友一旦投入进去,任你千呼万唤,他都是“听不见”的,他甚至不会被“饥饿”的感觉打扰玩的兴致——因为,在大人眼里的“玩”,在孩子心中是全情投入的学习和钻研,哪怕他们学习的内容真的不是我们以为需要学习的。见过小猫玩毛线球、小狗追自己的尾巴吗?小朋友们的状态和它们几乎一样。

所以,要想宝宝能够专注吃饭,被餐桌上的食物吸引,最好不要有餐前分散他们注意力的“陪玩”事物,最好给他们闻着味儿扒着厨房门、看大人在干什么、看火炉上在炖什么的机会,最能调动味蕾和食欲的,是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已经飘进鼻子里的饭香。5 喂养需要看气质●气质很奇妙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对宝宝的影响覆盖生活的全方位。家长们凑在一起,最常探讨的就是我家宝宝怎样怎样,你家宝宝那样那样……

问题来了,不是每个宝宝都一样,所以,任何一件事都是无法复制的,不是吗?就算是双胞胎,也常常是脾气秉性完全不同,更何况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宝宝!所以,父母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个概念——气质。

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

气质是各种情形中一个人独特而正常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性之一,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比如一个人做事的快慢,情绪表达的强度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它展现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气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宝宝会突然变成安静、不爱动的宝宝。

家里不只有一个宝宝的父母们会发现,虽然是同父同母,但每个宝宝从出生时就表现出了彼此的差异性。事实上,新生儿身上已经能够体现出他区别于其他宝宝的特点。比如:有的宝宝哭声低微而短暂,相对更容易安抚和哄逗;有的宝宝哭声响亮嗓门大,容易啼哭,哭起来持久难哄。有的宝宝对待吃奶这件事情,绝不分心,认真专注,老老实实地吸空妈妈一侧的乳房后再去吃另一侧;而有的宝宝吸吮母乳时吃吃停停,吃个两三分钟就要“东张西望”一小会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的宝宝在稍长大些后,见到陌生人总是害羞,扭扭捏捏地躲到大人背后,就是不肯叫人;有的宝宝就不认生,永远大大方方地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有礼貌”。

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同宝宝的反应也是大相径庭的。总有一部分宝宝是害怕挑战、很难开始、容易放弃的;而另一部分宝宝则相反,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很有耐性。对于相同的刺激信号,比如光、热、声、气味、味道等,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有极为敏感、容易焦虑的,也有粗枝大叶、不以为然的。这些,就是孩子们的气质差异。●不同气质不同喂养方式

气质只有不同,没有好坏。因材施教和因材喂养,就能趋利避害,降低喂养的难度。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将孩子的气质大致分为四种: 易养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及中间型。易养型

这类宝宝在“吃喝”这件事上基本不用大人费心,他们的喝奶时间、添加辅食时间、进食固体食物的顺从程度、对新食物的接纳速度等都很有规律,且表现积极。他们会因为饥饿、口渴或大小便而哭泣,满足后很快停止哭泣;也会存在不明状况的哭闹,但只要哄一会儿就会好。他们喜欢吮手指,无论你在不在身边都一样。如果你把他的手指拿出来,他不会出现过分的愤怒,不一会儿又会开始吮自己的手指了。

这类宝宝几乎不会让大人因为他的吃喝而发愁,不容易出现挑食、拒食、少食等情况。接触新食物的时候,除非喂养者的情绪太不耐烦或表情太过冷漠,否则他们基本上都是很配合的,往往只需几次甚至一两次就能顺利接受一种新食物。

易养型宝宝的辨识标签:

随和,活跃,豁达,交往能力强。

他们的日常活动很容易形成规律,家长们很容易掌握他们在睡眠、喂养、排便和其他活动中的规律。

他们对陌生人、新玩具等新刺激的反应敏捷、适应性强且适度,积极接近,而非退缩躲避;对新环境适应较快。他们与大人的交流行为反应适度,容易带养和护理;他们性格较为温顺,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绪;他们遇事的时候情绪反应温和,态度积极。难养型

这类宝宝经常“一言不合就不高兴”,辨识他们非常容易。

难养型宝宝的辨识标签:

生活没规律,没法掌握他们在睡眠、喂养、排便和其他活动中的变化。带养困难,尿布稍微有一点点湿或环境稍微有点儿嘈杂,他们就感觉不舒服、哭闹。对待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接受速度和程度都差,情感反应强烈,甚至是害怕、退缩、回避,一到新环境、一见陌生人就哭。他们不喜欢吮手指,或者吮手指时过于专注,一旦被打断就会大哭大闹。他们非常需要陪伴,并且需要你寸步不离地陪着。他们胆小,很难接纳生活中的变化,遇事情绪反应强烈且消极,比如衣服搭配错了,东西换地方了,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去计划好的地方玩了,玩具有一点儿脏了,香蕉有一点儿黑了……就会不高兴、不玩、不吃,甚至不停哭闹,很难哄。

喂养这件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事情,对难养型宝宝而言如同探雷区,摆盘稍微多了一点儿或少了一点儿,面包由方片的变成了圆的,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拒食的导火索。更不要说添加新的食物了,今天觉得干而噎,明天觉得味道奇怪,后天因为颜色不好看,大后天因为恰好听见妈妈抱怨这次买的苹果不够甜……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一点点原因,都有可能让他们不配合喂养。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既然“一言不合”就不配合,那就不要出现“不合”的语言和态度。既然宝宝已经是这种气质,家长不妨学会接纳,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培养他规律进食,有了自己的节奏,发脾气的频率便会降下来。如果需要调整规律,也不要发生突变,而是趁他不备潜移默化地逐渐改变。比如,今天多放两根菠菜,明天把煮饭的水少放那么一点点。

万一恰逢他情绪不好,今天的饭没法愉快地吃完或某种新食物未能成功添加,此时家长要用平和温柔充满爱的语气和表情告诉他:“没关系的,不想吃先不吃,想吃的时候再吃,一会儿妈妈陪你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如果遇上他哇哇大哭,就把他抱在怀里,告诉他有爸爸和妈妈在,不怕。或者,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他心理上的不适。

增强亲子互动,给宝宝轻松的生活环境。避免拿他跟周围的孩子比较,避免制订太多的条条框框。绝不能用教条的方法决定宝宝每天应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宝宝拒绝喂哺时停止让其进食。可在宝宝不拒绝的情况下反复尝试,让他逐渐适应和接受,不能强迫其立即接受。

给予这样的宝宝足够的宽容、耐心、陪伴,就是给予他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宝宝只是因为敏感而缺乏安全感,一旦他觉得没有威胁,就会逐渐接受家长反复尝试给他的食物。另外,将进食环节融入游戏和故事场景中,可以帮助他培养对食物的好感。

切记:父母表现出的责怪、批评、烦躁、埋怨等行为及消极的情绪,只能增加宝宝的焦虑和不安,不仅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还会埋下更多的隐患。这样的宝宝需要心理支持,给他成长的时间,给予他足够的耐心极其重要。

难养型宝宝往往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或者对宝宝产生讨厌、仇恨等消极情绪。这些都会使宝宝变得不耐烦或者困惑,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些宝宝养育起来也就更加困难。启动缓慢型

用两句话形容这类宝宝就是:总是慢半拍!很省心是假象!

启动缓慢型宝宝的辨识标签:

生活很有规律,但相对来说不够活泼。对新刺激(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的最初反应不强烈,倾向于退缩回避,适应较慢,反应消极或迟钝;对刺激的反应很难让人觉察到,比如被惹恼了,顶多皱一下眉头。适应新环境的速度较慢,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很难激发兴趣,活动量小,不积极,也不喜欢探索。不太敢与人接触,表现为胆小、孤僻;时刻对周围保持警惕,除非很有把握。1岁以内比较安静乖巧,不会大哭大闹,也不怎么大笑,表情淡漠,被逗时也不会立即高兴起来。

那么,面对食物他们会如何表现?还是两句话:

他们的辅食添加适应期比较长。

他们吃饭进餐的速度比较缓慢。

怎么应对呢?辅食添加初期,他们接受新食物的速度一定是让家长着急失望的。所以,就请多些耐心吧。不要因为宝宝一两次没有表现出来“很待见”一种食物,就误以为他不喜欢吃。请多尝试几次,其实他只是还不能完全确定自己到底有多喜欢这种食物。

请不要“包办”他的进餐,即便他会细嚼慢咽到让你觉得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你要做的只是比别的宝宝多给予10分钟的就餐时间标准,而不是着急地赶紧把食物塞到他嘴里。永远要遵守前半场他自己吃、后半场你帮他完成的原则。

进食技术掌握不好的他们,是很怕被家长误认为“迟钝、笨拙”的,一旦他们知道自己被扣上了这顶帽子,就会更加退缩、胆怯、淡漠、孤僻、自卑。这类宝宝其实具备做事情认真、思想集中、不露声色的特点,只不过接受和适应新东西较慢。所以,请给足他时间。千万别因为你觉得他们没吃饱,而补上太多加餐或零食,这种过度保护会对他们接受新环境、新事物造成障碍,进而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对待这些“慢慢的”小家伙,耐心等待是最好的方法。要关注他们的需要,而不是试图快速纠正和改变。中间型

中间型的宝宝,介于以上三者之间。根据其特点还可细分为中间偏易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

喂养对策:参照前三,判断并对症。相信你自己,只要足够有耐心,你一定能陪宝宝画出一张属于他自己的美丽画卷。6 宝宝的“胃”谁做主

经常会有妈妈问这个难度系数极高的问题:宝宝的饭(奶)量多少算够?以及,因为这个问题而衍生出来的各种与饭量有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宝宝前几天吃饭挺好的,这几天饭量明显下降了呢?怎么才能让他多吃点儿呢?宝宝同班的小朋友一顿饭能吃一大碗,怎么才能让我家宝宝赶上别人呢?宝宝吃着吃着就开始各种扔、各种玩,他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呢?●宝宝胃容量分析

作为一个正常人,从出生到成人期,胃容量大小的变化从下面这张图上一目了然。虽然说每个宝宝、每个人都不可能用同一张图上的同一个量来量化,人和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是大体上我们可以了解一个自然规律——没有天生的“大胃王”。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一个问题,当我们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看待宝宝的奶量和饭量的时候,我们容易犯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高估了小家伙们的胃容量!

在上图中,重点看数字,以7天~6个月的量为例,60~90毫升,应该至少是一个鸡蛋的大小,图中的草莓应该是体形较大的那种,而不是我们常吃的小草莓。所以,为了避免误解,以数字为参考标准。

既然说有个体差异,那么,到底多少奶量/饭量才合适呢?

上图里的各阶段的量是家长们的一个参考基础,而具体到每个宝宝自己的胃容量和饭量,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宝宝自己——他们的胃,他们做主!换句话说,既然我们不能准确地知道宝宝的胃容量是90毫升还是100毫升,那就不要替他们做决定。

你要相信一点:宝宝的身体是非常精妙的,会通过一系列神经传导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来获得饱腹感。当奶或其他食物进入宝宝的胃里后,会让本来很小的胃发生膨胀,随后刺激神经,并将信息传达至大脑的饱腹中枢,产生逐渐增强的饱腹感。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进食,像个橡皮球一样的胃还可以继续膨胀到更大的体积,这种“过量喂养”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容易人为地“撑大”宝宝的胃。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过量喂养会给宝宝未来的健康埋下太多隐患,很多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以及因为肥胖引发的一系列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因为过量喂养造成的。别看每次就是那么几小口,但是,积少成多。●让宝宝自己做主

事实上,1岁以内的婴儿有一种绝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的“特异功能”——他们能够自己判断吃饱没有、饿了没有,他们可以在这一顿吃得很多、热量摄入很高之后,下一顿自然而然地少吃,处于一种“自我调节”的饮食能量摄入状态。这一切,他们不是靠“想”或“判断”,而是“本身就知道”!就像他们知道自己去找妈妈的乳头一样,是一种本能,是人类在开始学习掌握各种“技能”之前尚未“被驯服”的本能。而这一能力,在人类满1周岁以后就会慢慢“退化”——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了,有了学习就有了判断标准,而且我们能够慢慢辨别自己的欲望了,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慢慢形成了,我们会因为各种饮食习惯(怎么吃、吃多少、在哪儿吃,等等)的形成而倾向于多吃或少吃哪些食物。

这也是为什么1岁以内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更不容易在以后的日子里因为吃得太多而出现超重肥胖——因为宝宝的饥饱信号更容易被妈妈识别,从而不容易出现过量喂养。而奶瓶喂养的、定时定量喂养的宝宝则不然,他们的饥饱信号相对不那么清晰,有时候会被大人误识或忽略,他们的食量更大程度上是被掌控的,而非自己决定的。同样的情况容易出现在产后情绪不稳定、焦虑、烦躁的妈妈身上,因为不能及时捕捉宝宝的饥饱信号,而导致宝宝“被”决定喂养量。

有研究发现,奶瓶喂养的宝宝,他们在1岁多以后更容易“一口干掉”杯子里或碗里的牛奶或汤,相比之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就没那么容易迅速让汤碗见底,这也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非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更有可能被“过量喂养”。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家长充满疑虑:问题的关键是,我怎么知道宝宝吃饱了没有,吃多了没有。如果宝宝就是奶瓶喂养或者就是各种信号不明显,一不小心喂多了,“揣”大了,怎么办?

对于6个月以内、以奶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小宝宝,他们的各种饥饿和满足信号会在后文中告诉你。而对于已经成功添加辅食的大宝宝而言,一旦他们表现出来无论你怎么喂,他们都会用小手去推勺子和碗,同时把小嘴小脸扭向一边,那么基本上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吃饱了。当然,有些比较贪玩的宝宝,暂时并不拒绝你递向他的勺子,但是他会把食物含在嘴里,既不下咽,也不吐出来,手里自顾自地玩着什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几分钟都没有变化,你就需要跟宝宝聊聊了:“宝宝还吃吗?吃饱了吗?如果不要了,妈妈就把勺子收起来啦,饿的时候再跟妈妈要好不好?……”尽管放心,他一定不会说“不”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担心宝宝们,我更不放心的是父母,或者是家里的老人,常常会因为担心宝宝没吃好,饭后不久就给宝宝偷偷喂零食、水果、奶……这样的“补充”,等同于剥夺了宝宝的“胃”自己做主的机会,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并且,频繁进食也对胃肠没有好处,因为不停地让消化道工作,它们容易“罢工”!

当然,宝宝吃够了没有,最终还是要凭生长曲线图上的“生长轨迹”来定论,具体怎么“看图定论”,下一堂课中会详细说明。第二课 以生长曲线图为指导初为宝爸宝妈,或多或少都会有如下的“迷茫”:宝宝到底吃饱了没有?如何喂养才能保障生长需求?会不会因为喂养不当而给成长拖了后腿?按照现在的身长体重,长势算不算合格,会不会营养不够?在这样一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社会,到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和热心的三姑六姨,要想减少自己对宝宝生长速度的担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此时,生长曲线图的选择与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家长们不可或缺的“解压”工具包,更是宝宝生长速度查缺的重要依据。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生长发育与个体对比

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场面:自己家的孩子,自己明明觉得身高并不落后,但是每当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耍,就会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特别关心地告诉你:“你们家宝宝怎么也没见长个子呢?你看××家的宝贝,现在已经那么高了!”或者对你说:“你们家宝宝怎么看着那么瘦啊,是不是脾胃不和啊?是不是缺什么啊?”再或者,让你找××家长取取经,因为人家的宝宝比你家的孩子高、比你家的孩子胖……再淡定的父母,听到这样的话,也难免暗自嘀咕。

即便是平时不在意孩子生长发育的家长,也躲不开“对比”引发的焦虑。于是,爸爸妈妈们开始通过网络、APP、杂志、微信、自媒体等各种渠道查询有关营养和生长发育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仅多得数不清,还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太多太杂的信息反而让家长们更加无所适从。对于一些并不专业的言论,家长们往往不具备分辨能力,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加重误导。

如今的家长们对孩子的身高和容貌有较高的期待,“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成为了与自己家宝宝对比的目标。

所以,到底要不要比呢?答案是:不比。●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各有不同

不比较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孩子的身高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基础!父母的身高和体型,虽然不是后代身高体型唯一的影响因素,但依旧占据了所有影响因素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父母的身高已经大体决定了孩子成年期的身高范围。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很难长得矮;父母身高都不足1.7米,孩子长到1.85米的可能性虽然不能说没有,但会小很多。

除了遗传,还有环境、气候、饮食、运动等影响因素,如果孩子出现了生长速度不达标,那么确实需要介入饮食和运动调整。但是,前提也是要先去看内分泌科的医生,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身高生长缓慢甚至矮小,而不是盲目地“补”。如果是激素水平导致的生长缓慢,过度“补”除了会让孩子长成小胖墩以外,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反而会增加新的健康问题。

所以,孩子长得好不好,是不是达标,主要还是要跟孩子自己比较。如何比呢?使用生长曲线图就可以。2 选择适合的生长曲线图

前文中我们学习了判断宝宝生长速度的关键方法,不是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而是跟宝宝自己比。接下来,我们来深入学习具体的操作方法。

就生长曲线图而言,家长们从各种途径接触到的图表并不完全相同,有来自各个国家自己的曲线图,也有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的曲线图,究竟用哪个才对呢?

种族和遗传会影响生长速度和结果,如果黄色人种用了白色人种的生长曲线图,有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

对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在2012年就曾经发出过声明:对于2岁以内的非白色人种宝宝,不要使用CDC的生长曲线图,而是建议使用WHO的生长曲线图。

美国以白种人为主,他们早期的生长发育模式跟其他人种是不一样的,所以CDC的生长曲线图上的标准值或者说相对的各个百分位的数值、范围差距等,跟WHO 的生长曲线图是有一定偏差的。如果黄色人种的宝宝用CDC的生长曲线图来评估生长速度,容易被误判为生长迟缓或营养不良。

首都儿科研究所2009年曾颁布过2~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曲线图。另外,不少大型儿童医院和涉外医院的儿科,使用WHO的生长曲线图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将两种来源的生长曲线图共同参考使用。

WHO的这套生长曲线图针对全世界所有种族和地区的人群,基于若干年的研究,基本能够涵盖世界各国宝宝的生长特点。曲线以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和女孩分别进行了描绘,包括身高、体重、头围、匀称度及其他数据。不仅如此,WHO生长曲线图还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了详细划分:0~6个月、6个月~2岁、0~2岁、2~5岁、0~5岁,这样有助于从细节到宏观全面观察和评估孩子的生长趋势和发育状况。这套生长曲线图针对上述年龄段,分成Z-评分、百分位、BMI(体质指数)、数据表等系类图表,以方便家长和不同专业人士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建议家长在宝宝2岁以内按年龄段选择身高体重百分位图、2岁以上结合BMI图,这样更易操作。2岁以内生长曲线图具体如下。男孩0~6个月年龄-身高生长曲线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