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大于成功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2:50:22

点击下载

作者:陈荣赋,刘挥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长大于成功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

成长大于成功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试读:

前言

成长大于成功。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成功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成功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是通向成功的旅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很多人一味地追求成功,却忽视了成长。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悟、成熟、收获成功的过程。成功正如大海对岸的一座“金山”,如果想拥有它,唯有用顽强不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来磨炼自己,在成长中掌握横渡大海的本领。这样,最终才能如愿以偿;否则就是遥不可及,空想一场……

成长强调的是过程,成功强调的是结果。没有成长过程,谈何成功?要想破茧而出走向新的发展平台,就要好好把握住成长的每个阶段。唯有成长了,成功才能水到渠成!

选择重于努力。选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智慧,我们在生活中时刻要面临种种选择,选择恋人、选择婚姻、选择工作、选择城市、选择朋友、选择心情、选择幸福……选择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须学会的一门学问。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选择的对与错,对其一生起着方向性的核心的作用,选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选择后的个人努力。选择是带有方向性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努力只是在方向性下的加速或减速。

人生在世,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来到这世上,匆匆忙忙,到人生将达终点的时候,又不免慨叹:忙碌了一生,努力了一生,却一事无成。而另一些人则因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大放异彩,如司马迁、鲁迅、比尔·盖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司马迁在死刑和官刑之间没有选择令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并含羞忍耻地活着;假如鲁迅舍不得放弃医学;假如比尔·盖茨选择了拿哈佛的镀金文凭……那些人生的辉煌还会由他们来谱写吗?

美国前总统林肯就认为: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去选择。作出正确的选择的确需要智力、眼光与勇气,人在选择时,常常要面对很大的变数、超强的诱惑、很多的困难……然而正是因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很难,所以才会有强者与庸夫之间的差别。

本书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人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一个人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为自己的成功积蓄力量;一个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描绘希望。本书不仅可以帮人成就事业的辉煌,还将带人去追寻人生的幸福与完美!

上篇 成长大于成功

第1章 成功不是成长,成长大于成功

看清自己,成功不等于成长

人们都重视成功,追求成功,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是人生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目标,但对于成长却总是有所忽视。事实上,成功只是一个名词,不同的人所定义成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就好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成长却是一个人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加深的圆满和成熟,它前进的脚步永无止息。因此,当你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功时,请看清自己:成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成功并不等于内在的真正成长。

成功是指你的努力有所回报,你的投入产生了效益。什么时候你认为自己成功了呢?你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你的某种愿望实现了,你把事情办成了。也就是说,成功更多是从结果来定义的,比如你想发财,结果你的投资得到了回报,你赚钱的目标实现了;或者你的目标是毕业后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经过努力,你面试成功了。

可是成功真的就是你自身能力、心性达到圆满的证明吗?

池塘边有一个废弃的三层小楼,一群青蛙常去那里玩耍。一天,一只青蛙提出比试一下胆量和技巧,看谁能从顶楼上安全地跳下来。第一只跳下来的青蛙不幸地在泥地上摔伤了脑袋,青蛙们都有点害怕了。这时一只个头比较小的青蛙站到了楼顶,它准备试一次。这只青蛙下跳的时候,正好楼前刮起了一阵旋风,青蛙被旋风裹挟着抛到了楼前的草地上,虽然仍是摔得头晕眼花却毫发无伤。青蛙们都欢呼起来,这个小青蛙也十分得意:“我是真正的成功者!我是一只从三楼上跳下来也不会受伤的青蛙!”一时间小青蛙成了池塘里的英雄。

有一天,青蛙们在恭维小青蛙的胆量和无与伦比的跳楼技巧时,得意的小青蛙决定再当众表演一次。于是它又站到了楼顶,池塘里的居民们都围在楼前等着见证奇迹。小青蛙跳下来了!“啪!”太糟糕了,这一次没有旋风、没有草地,小青蛙摔在了水泥地上,一条后腿也摔断了。

我们不否认小青蛙很有勇气,但小青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了旋风和草地的帮助。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的成功其实需要有很多条件的配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对成功与否产生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从主观上说,有的成功只是因为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坚持,多一份认真,多一份努力而终成正果;有的失败只是因为少一点耐心,少一份认真,少一份坚持,少一份努力而半途而废。

从客观上说,有的成功只是因为多一点运气,多一点天时地利,多一点天生优势和外力支持而运作而成;有的失败只是因为少一点运气,少一点天时地利,少一点天生优势和外力支持而功亏一篑。

因此,成功是让人欣喜、让人兴奋的。但成功不过是一个人的需要在某种场合和某个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并不断被打破。成功在很多时候是难以把握的,因为你的需求永无止境。幸好,就像自然科学复杂的现象后面总是存在着永恒的定律一样,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成功表象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可以掌控的恒在,那就是成长。

与成功更多地依靠外界条件配合不同,成长意味着你自身的强大。它意味着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它意味着你更好地爱自己,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爱,更好地爱别人;它意味着你有更宽广的胸怀来容纳世事,有更睿智的眼光去看清迷途,有更坚定的信念去固守责任……

成长就是要去了解人的本性及社会的本质所在,从生活的苦辣酸甜中不断地提炼人生哲理,让自己更好地立身处世,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欲望。不可否认,欲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个体成功的原动力。可是,人的心灵负荷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心灵被过盛的欲望占领时,他的意念就会模糊,他的目标就会迷离,他的意志就会动摇!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而是听任它蹿出来扰乱自己的心智,蒙蔽自己的心灵,拖累自己的心力,沦陷自己的追求,等待我们的只能是欲望的陷阱。

成长就是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高峰与低谷,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才会这么丰富美妙。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人生的低潮是无法避免的成长代价。考场失利,求职失败,人际关系不顺,被领导或亲朋批评责备,失去恋人,等等,所有这些在过来人看来不过是谁都会遇到的挫折和失意。而对年轻人而言,每一次都是重创。普通人,特别是普通的年轻人,当然很难修养到心如止水、宠辱不惊的境界,但只要人生的大方向还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还有重整旗鼓的希望。面对挫折和失败,只要心中的灯塔不灭,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不改,就能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总之,成功可能是难得的辉煌和荣耀,但是它也常常是短暂的;而成长则是逐步强化的不可复制的独特的生命意识,是人性的逐步回归,是宽容之心的与日俱增,是个人才能的日臻圆满。一个人可以没有成功,但不能没有成长。成功不等于成长,成长远大于成功。

感悟生活,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歌德曾说过:“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他们过于看重成功的荣耀,却忽略了成长的力量。事实上,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之中,连引导和评判成功的主流价值观都会让人无所适从、难以把握。但是成长却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那是我们对自己的承诺。可能有人会阻碍我们成功,却没有人能阻止我们成长。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成功,却不能不成长,因为成长永远大于成功。

人的一生,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而后步入老年,在每一段人生历程中,人都可能努力了、拼搏了,却未能获得成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压力、烦恼、灰心、不满甚至绝望在很多人身上表露出来,一句流行语“痛并快乐着”道出了众人的无奈。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感到无奈和痛苦,都是因为过于看重成功,因此他们总是在生活中不断产生挫败感。其实人应该学会纵比,让自己每一天都有所成长,都比过去进步就好!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丰富的内在,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常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掺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

有一位杂技大师,他的拿手绝活是走钢丝。在一生中他表演了无数次都没有失误过,但是却在最后一次表演的时候,不幸从高空摔落丧命。事后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非常担心他这次会出事。他以前表演都是关注自己走好每一步,而不去想结果怎么样,每次都很成功。可这次是他最后一次演出,他太看重了,临上场时反复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他太关注结果,结果把性命丢掉了。”在生活中,凡事只要尽力就好,何必一定要事事成功呢?重要的是享受成长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都是自我提高、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就好像观看戏剧,如果你直接越过剧情只看结局,会“得不偿失”,因为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戏剧就变得索然寡味;解方程式,如果你直接跳过步骤写出答案,便会失去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推理演算的快乐。实事求是地说,从始至终,人们因为太看重“终”,反而忽视了过程。其实,一切结果都是由过程演绎出来的,结果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凡经历过“过程”的人,都永远难忘享受过的“过程”。他们对结果并不过分关注,因为结果也意味着结束和“谢幕”。没有“过程”的享受,无疑是人生的另一种缺憾。

生活中成功的机会其实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人人都想成功,因此可以说成功是一种博弈的游戏,是一种稀缺品。但是,成长的机会无限,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让自己成长。虽然这种成长未必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或显赫的权势,但它会让你轻松漫步人生旅途,以平和淡定的心态面对种种挑战,展现自身的最佳状态。这是另一种成功,或许是更高层次上的成功。

平衡心态,成长路上伴随好心态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似乎他们的人生就是比别人的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呢?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在于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很多年前,在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则到了贫穷的菲律宾。

几十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那时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在旧金山发展得不错,拥有两家餐馆、两家洗衣店和一家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他的衣钵,有些则成为杰出的工程师……

而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兄弟聚头,不免谈起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到了美国后,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当地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当地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奢望太多,唯有安安分分地去做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至于要进入上层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他做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的比较懒惰,于是便接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他经过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以上是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心态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常被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

丰富心灵,成长是一笔宝贵财富

在生活中,人人都渴望获得成功,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怀抱着成功的渴望时,他才会努力奋斗,而一个人努力过了,奋斗过了,就不会愧对自己的生命,毕竟在这个过程中他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收获的。而当一个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外物时,便会使自己陷入一种不可控的焦虑状态中,一种获得前恐惧、获得后空虚的生活当中。他的天花板是别人的地板,而他总在向上看,从来没有留意过窗边的风景。

现实生活中,人们看重的往往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人们只注重成功与否而往往忽略过程中的其他收获。其实,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这不仅对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成长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就生命的价值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是一颗钻石,而成长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很多人为了那一颗钻石而披荆斩棘,却不知享受自己不断超越阻碍奔向成功的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比钻石更珍贵的人生经验。通过这些人生经验,我们甚至可以得到几十颗更大更美的钻石。所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是每个人的目标,我们在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时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能享受到这追逐成功的过程,享受这过程中我们不断成长的痕迹,收获人生的“钻石”。

成长像幼苗,成功像果实。我们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经过自身不断努力而达成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我们寻找成长,就是去追寻自己心里最真切的声音,为自己寻得一个机会,然后让自己奋力拼搏,尽情享受追逐的乐趣,直至成功。

成长像剪刀,成功像小树。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而成功恰恰是追求完美的过程。你应该学会让自己成长,成长是一个久远的过程,也许会有弯路,但你要坚定信念,让自己内心保持愉悦奋进的状态。也许你成功了,但每一个成功仅仅意味着下一个成长的开始。也许你会担心失去成功,因为当你成功的时候,成长就已经消失了。成长却能促使你迈出奋进的步伐,迈向更大的成功。

第2章 书生意气风发,苦学成长本领

勤学还趁黑发时

孔子说,“三十而立”。三十岁建功立业可谓早,至于通常的安身立命,三十才立就嫌晚了一点。年轻人,在二十五六岁时如果还没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会着急的。所以,务必在你刚刚成为成年人的那个年龄就着眼于未来,不要荒废时光,不要贪眼前之乐。年少时尽量多学点文化,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培养智慧,这样年龄稍长后才有在生活的夹缝里游刃有余的资本。不要自卑自贱,也不要好高骛远。人生在世,读透了一部书抑或做精一件事,就不用心慌了,就算有挫折,也是暂时的。社会机制本身必然为学有所专的人提供机会,因为社会的运转需要这样的人。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有一笔资本。年轻人是否想过,自己的资本在哪里?实际上,资本就在你自己身上,就是努力、进取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搞建筑首先应当打图样,筑路不能把材料随地乱铺,搞雕刻也不会随意拿起石头来乱刻一阵就能成功。同样,做任何事,都非要先有一番计划与准备不可,草率从事成就不了大事业。社会上很少有在年轻时没有打好基础,到后来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一般来说,成功者能在晚年获得美满的果实都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好的种子。

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在过去,任何人只要品行不太坏,做事有头绪,就可以做好工作。但是,现在已经不行了。许多人都受过好的教育,处理事情也有经验,似乎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但是他们却仍过着平凡的生活,甚至一败涂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他们从不肯努力求学,无力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到年岁大时后悔已晚。

许多人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好好学东西,以致后来失去良好的工作机会;也有人说,现在虽然积累了许多钱,但因缺乏经验,以致今日没有什么成就。一个人,岁数大了,钱也有了,天资也不笨,只因缺少某方面的学识与训练,而对他想从事的工作不能胜任,多么可悲!更可悲的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到了中年后委靡不振,失去了自信心,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

要知道,平时在学识与经验上的努力,是你在危急关头最有力的支持。一个建筑师,平时他只要拿出一半的经验,就足以应付一般工作,可是到了重要关头时,就必须搬出他所有的技术、学识与经验来应付,他的“资本”到那时才会一显真相。又比如,一个商人,平时他可以随意经营,但不能一直如此,他必须学会更大的本领,好在遇到逆境时搬出来应对。

同样,一个人初入社会时,也要有尽可能多的准备。在初创事业时,或许只要一部分学识就足以应付,但到了他的事业渐渐发展大了的时候,就必须把所有的学识都搬出来应用了。

累积起来的学识与经验是成功的资本,年轻人必须储存这些资本,应当集中精力、毫不懈怠、积年累月地去储存。这样累积起来的资本才是无价之宝。趁年轻时把握机会,努力学习,将来的“收成”一定会很可观。

做事没有进步,是最可怕的。你当初离学校时,可能抱着很大的希望,想尽一切力量,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或者打算努力自修,以求做事进步,准备开始去过愉快的社会生活,或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

但等你刚一开始工作时,一切外界的诱惑就纷纷来到,它们使你不能安心自学、工作,甚至把你拖入堕落的深渊里。若你对工作不再感兴趣,那就糟了,一切人生的愉快、幸福、安乐全都将离开你。除非你翻然醒悟,痛下决心,重新进入一个追求进步的轨道;不然的话,随着你的年纪渐增,才能开始减退,就只好过着失败的生活了。

成长大于成功。请你现在就下定决心!不论你的情况怎样,都不要忘记“求上进”,也不要随意消耗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学识、经验、思想,每一样都要追求进步。若你能这么去做,即使在工作受阻时,你也会有力量求得恢复。

扎扎实实地培养自己的本领

只要具有真才实学,就不怕各种阻挠。即使没有大笔财富,世人也会看重你,因为你的本领是他人无法抢走的。总之,要尽量培养本领,将其积存起来,这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基本功,也是我们成功的前提。

如果在年轻人中问这样的问题: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我想回答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做人难,首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人。世界上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人生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养家要建功立业……

千难万难,第一难确实就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难怪很多人最向往的是它,最怕的也是它——我将来干什么?有位先生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20年过去了,向往已成昨日黄花,恐惧也灰飞烟灭,人生坐标上,我的双脚迂回曲折了那么久,终于立定了。我摸索的太久,付出的太多,从懂得发问‘我将来干什么’到‘我干了什么’,花去了将近20年的时间。20年的生命代价教给我一点诀窍,我愿将它诚告现在的青少年朋友,即:读懂一本书,做精一件事。“18岁或许更早一些,你差不多已经高中毕业,在人类高容量知识库里,你算扫了盲。这个时候,如果你上了大学,很好;没上成,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从书架上挑选适合你胃口的某一类专业性书籍来阅读的能力,也具备了寻师问友的能耐。花上三四年时间,只要真正下工夫,你完全可以把某类专业修习完毕。这时候,你的脚下有了一片坚实的土地。就在你自行修习的同时,你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件谋生的事做,只是你也许不太满意。“你心中的‘将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当然可以对你的现状不满意,完全可以,也应该,因为你还年轻。但你千万别太着急,也不要怨天尤人。记住,你已有一块坚实的土地。因此,你可以一边随遇而安一边在你拥有的土地上‘打井’——将你已有的知识整理一下,选定其中一本最有代表性的书来读。这回你不是记忆性地学了,是钻研!当你把它完全给‘看透’了,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智慧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你甚至可以找出这本书的谬误与纰漏。这时,你在某个学问领域,还具备了讨论、探索、发挥、创造的能力。你可以干点什么了!“不必把专家学者看得太神秘,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的青年会说,我不爱读书,不想做学问,不想做任何一个领域的哪个‘家’,那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去学做一件事,真学。修汽车、煎大饼;画画、养花……可做的事太多了。总之,选一样你喜爱又有相应条件的事一心一意去做,哪怕诸如刻印章之类的‘雕虫小技’,你学会了,做精了,世界的某个位置就是属于你的了。”

培养优秀的学习能力

时间如流水,在许许多多悄然流逝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培养各种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活出自己的精彩。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终有一天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目前,企业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学校里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人适应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自己通过勤奋学习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生动活泼,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需设备,无需书本,无需老师,也无需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的努力就是关键所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土地。而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财富的源泉转为劳动力。到了19世纪末,随着铁路、电话和电报等的出现,财富越来越以资本的形式出现。而在如今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财富和资本就是知识。所以,对财富的追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需要追求者具备不同的能力。

许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说:“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着说:“这些只要翻书一查,不就全知道了吗?”获取知识的能力,仿佛是一个人在选择适当的工具以从事知识开拓,以利于今后的人生。

要记住,知识和技能才是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对于这一点,犹太人的体会可谓是最深刻的,因为这是由血与火锻造成的经验。

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了国家,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他们深感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随身携带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犹太人在父亲和老师一起被海盗抓走时,如果所有的金钱只能赎回其中一个,那么他就会先把老师救出来。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就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段妙语:“如果把我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到大沙漠去。这时只要有一支商队经过,那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他为什么如此自信,因为他拥有知识这无尽的财富,同时他也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所以,尽可能多地拥有知识吧,你的命运也就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有一天,福特公司里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工程师维修了三个月丝毫不见起色,只得请来权威斯坦因梅茨。这位权威人士只在电机的某个部位画了一条线就找出了关键问题,使电机正常运行了。所以有人忌妒地说斯坦因梅茨向公司要1万美元是勒索。因此,斯坦因梅茨在付款单上写道: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画在哪儿——9999美元。

多么巧妙的回答。我们每个人都会画线,然而并不是都知道该画在什么地方,这正显示了知识的价值。

既然知识如此重要,那么平时我们都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知识呢?

1.每天抽时间多读书

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分钟就会有一项新的发明。我国国内每个月出版的新书品种数以万计,一年下来是多么庞大的出版量。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及时补充信息,就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无论是读书,读杂志,还是读网络上的信息,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尤其是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信息补充都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2.利用周末时间多上课

如果你还是在校学生,就要努力把学校里的课本都弄懂,通过你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如果你已进入社会,就要经常参加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等团体组织所举办的各种学习性课程和活动。你要知道,来这种讲台演讲和教授课程的人,表面上一场演讲只有一两个小时的内容,可这些却是他们从过去二三十年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中整理和萃取出来的智慧精华。在学习活动中,你可以当场获得你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这是互动性最强、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

3.学会整合资源

很多人无论是读书、上课还是听演讲,总是从头到尾不断地听写和记录。却没有想到:讲师所讲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应该运用在我工作上的哪一个层面?我可以把哪些重要的观念和技巧立刻运用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上?讲师讲的这一点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要经常整合我们所学的信息,将学到的知识按照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归纳成几类不同的信息(诸如领导类、管理类、时间控制类、生涯规划类、沟通类、团队领导类等),分别整理进不同的档案。这样就可以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了。

4.学完了要去多运用

学问是学了以后要去问,但光是学和问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当我们把成功人士的精彩分享与我们的专业知识整合后加以运用时,才能真正地让这些知识变成可以活用的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益。

5.学着多去检讨

成功和失败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当我们运用学到的知识时,应该把握机会加以自我检讨——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善和加强,如何修正原来没有做好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调整错误的角度,使自己朝一个正确的方向继续努力,而不会始终在原地踏步。常常不断地检讨、思考,不仅要将原来没有做好的地方加以调整、改进、做好,也要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对了,可以往更好的方向扩展。

6.与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多分享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很多东西学会之后,如果只是自己运用、自己得到、自己发展,就仅能运用在自己身上。而知识只有不断地传播运用,才能改造或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这是一个由学习能力决定成败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胜出。无论你在学校受过多少教育,也不管你的家庭背景贫富贵贱,只要你善于学习,就有机会独占鳌头,前瞻趋势。所以,你必须把你所学会的东西不断地分享,你分享知识的速度越快,分享知识的人数越多,你能带给别人的影响也越大,你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非常饱满的谷子总是低着头,毛毛草肚子里没东西,却总是翘着头。”我们要当一颗沉甸甸的谷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掌握真正的本领,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在人生中,我们要读好无字之书,就要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一个人的成长是要不断在实践中历练、磨合、改变和提高的。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实践。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这天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这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天,他在亨达利表店买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了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大功告成。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得了。

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掌握真知,才能让其变成自己的能力。“纸上谈兵”便是个教训。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大,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中箭身亡。

做学问、搞技术研究更是如此。数学上有现成的公式,物理上有现成定理,化学上有现成分子式,但如果不做一定量的练习题,不做一定量的实验,仍然掌握不了这些数理化知识。写文章就更难了,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作家是靠“作文秘诀”而成功的。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没有一定的语言功夫,没有一定的写作训练,任何高明的写作秘诀都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陆游的独到见解,是宝贵的经验之谈,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的人很有启发,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极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人。

顾炎武在明亡后,大部分时间在北方活动。每次出行,他总要考察山川形势、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每次出行,他总是用二骡二马载书,经过边塞、关哨、山川,就向当地老乡询问了解有关知识和情况,如果所听到的跟以前所学的不相合,就打开书籍对勘,并加以观察思考。经过长期积累,他终于有很多新发现,写出了《日知录》这一传世之作。

他的这种学以致用、追求真知的精神,他的这种把书本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对我们仍然有现实意义。

不在实践中历练的人,是很难学到真正的本领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你将取得很大的进步。有了成长,相信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经验教训是另一种学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展翅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将其推下山崖的痛苦挣扎,才拥有一双凌空的翅膀。瑰丽高雅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之后,才能拥有那么璀璨无比的美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其结局也是一种成功。因此,不要害怕挫折吧!经验教训是另一种学习。让自己能累积和记住每一次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作为下次作决策的参考。

成功的经验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能够鼓舞士气,坚定人的信心;失败的经验则能给人刻骨铭心的教训,有益于使人保持冷静和清醒。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使人在工作中避免重犯老毛病。乐亦鉴之,哀亦鉴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养成总结经验教训的习惯,可使你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一个个错误,取得一个个成功。

如在工作方面,处理一件事情后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就要总结经验教训,有哪些成功经验,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今后就保持和发扬好的经验,克服问题,弥补不足,提升应对能力,提高工作业绩。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点尤其重要。

香港有一位年薪千万的赵先生,他成功的秘密武器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说,这台电脑是他全身上下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里面存有他工作以来所有累积的专业经验与案例,以及超过500家大中型公司和5000个客户、朋友的交往档案。因此,他不准任何人碰这台电脑,连他太太也不行。

又如,在生活方面,身体疲乏或生病,在治疗、休息的过程中或者之后,应分析造成的原因是缺乏锻炼,还是不注意饮食、穿衣,也可以向医生或有经验的人讨教,今后应当如何才能避免。

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是从自身的角度分析总结,有哪些经验、哪些教训,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事情的结果,对不能改变的事物(环境)则改变自己的态度,适应环境。同时,应当注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消极对待的态度,出现问题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无能,不敢面对;第二,只讲客观原因,不从自身去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出了问题怪天、怪地、怪别人,好像事不关己。这两种态度都是要不得的,要注意克服。

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而且失败总要付出代价,况且有的事情是不能失败或者事后难于弥补的。所以,还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人的经验教训。可以通过看书学习、网上阅览、阅读报纸、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社会动态、有关事件、他人情况,从中分析经验教训,使自己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犯他人所犯的错误,做到未雨绸缪。

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是一个过程,虽然布满荆棘、曲曲折折,但它是成功的必经阶段。只有尽情享受这个过程,认真去做,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最终走向成功。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知识的积累、增长以及科技文明的进步,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任何一个人如果仅靠学校阶段的学习或年轻时候所获得的智慧,来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竞争及个人生涯发展的需求,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千万别以为自己现在已经学了很多知识,可以如鱼得水了。因为,成长乃至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做到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不断获得高能力、高素质,才能快速地走向成功。

在谈终身学习之前,先谈另一个话题——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定义,动摇了传统教育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础,给教育事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终身学习就是说每一个人一生一世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它始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末,从摇篮到坟墓。因此,在现代社会,学习正成为各国新世纪的高能武器,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情的减退。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犹如一件艺术品,需要自己精心雕刻,才能永远保值。

有一次,著名演讲家丹尼·考克斯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家公司的总部做客。当他和公司的副总裁一起参观公司时,注意到了写在墙上的一句格言。那位副总裁告诉他,几年前公司的经营十分保守,但是现在已经从衰落走向复苏了,这句话就是成功经验的总结。

是什么话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呢?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无止境”。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改变,包括生活的改变、工作的改变等。只有那些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才能适应种种变化,才不会被生活抛弃,也才会迅速成长!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改变。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当知识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将会使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新的特征,把世界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说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是就世界范围而言。当16世纪英国等少数欧洲国家开始产业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还停留在封建农业经济时代,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成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今天,也将是这样一个局面,少数先进国家的知识经济形态率先成为其经济主导,那么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预计,人类将在2l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人的能力的挑战,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度。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弄潮儿或者领跑者,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做后盾。

而且,由于“知识”概念的扩展,使得学习的环境、目的、方式、内容等都比传统概念大大扩展了。

例如,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不懂外语的人,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走向卓越。在这种新形势下,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学习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短期的功利或长期的悟道。而是边干边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先生做过宣传工作,担任过某电视机厂厂长。离休后,致力于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搞起了“大观园”,先后策划了两部大型电视剧,而且受到了广泛好评。

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64岁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他写的硕士论文《孙中山第二次到北京》,引起海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应邀到美国讲学。2003年,他已经73岁高龄,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中国年龄最大的博士生。

黄先生说:“学海无涯,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

年轻的你应该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同时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跟上时代的节拍。从现在起横下一条心,确定一个远大的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塑造一个完善的新的自我。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可以使自己多学一些知识,更在于可以使自己不断地与时俱进以开阔人生视界,令自己的个人生涯规划与发展有更多的机会。

总之,通过终身学习可以使每个人在面对自己的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卫生、职业工作、人际相处、家庭生活、两性关系、休闲运动、生命意义的追求等个人生涯发展相关课题时,都能有更好的规划、更正确的认知、更多元的探索、更充分的准备、更有效的实行、更良好的调适,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其结局也必将一步步走向成功。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先成长,后成功!

第3章 走出青春困惑,拨开成长迷雾

跨过羞怯的门槛

羞怯,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是一种美,犹如刚刚绽放的月季,振翅欲飞的小鸟,自然清新。但是过分的羞怯毕竟不是一个优点,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缺点。比如在公众场合,需要你落落大方,而你却不敢动不敢言,鼓起勇气说话时又结结巴巴,这样或许就容易让人把你看扁了。

总的来说,现在人们显得比以前大方和自然,敢于在人生的舞台上表现自己,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或多或少的羞怯心理。有人做过调查,在1000名女孩中,约有35%的人都认为自己有胆小怕羞的心理。相较之下,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羞怯情绪的困扰。不过,即使是男孩,也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羞怯心理而感到烦恼。

造成羞怯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少年时期与外界接触少,社会实践少,本来脆弱的神经系统没有得到足够锻炼,缺乏控制能力。另外,女孩子比男孩子对安全感有更多的需要,因此在别人面前便也多了几分羞怯。

羞怯的本质是保护自己,过分的羞怯可能源于过分地看重自己,过分地保护自己,过于“自我”。

我们承认有些人天性害羞,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见识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这种心理会逐渐减弱。当然,老年人也有害羞的。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简单的方法来克服羞怯心理。

1.松弛训练法

当你感到心理紧张、心跳过快的时候,可以转换一下视线,变换一下姿势,说两句寒暄的话,这样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2.认知平衡法

羞怯大多是由自卑等心理不平衡状况所致。在由自卑导致胆怯的时候,可以从内心进行认知的自我平衡,不要对自己全盘否定;相反,应多想想自己的长处,从而让自己更自信。

3.气氛转换法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对某些事难于启齿,从而导致心理紧张。这个时候你可以转换一下话题,使气氛得以缓和,等到气氛融洽,有利于说出真相时,我们再心平气和地加以说明。

4.模仿法

经常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模仿一些善于交际、活泼开朗的人的言谈举止,对照自己的弱点加以克服,并根据自己的气质形成自己的风格。

只要我们勇敢一些、坦白一些,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生活、面对困难,就能克服在与人打交道时的羞怯心理。成长大于成功,只要你愿意改变,就可以一点点走向成熟,塑造自己的翩翩风度。

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很多人平时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有时甚至会言语尖刻、态度孤傲。不要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性格”,以免导致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封闭、忧闷的情绪,对其成长十分不利。一个人要想让自己形成很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从以下几点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生活。(1)对不良的人际关系冷静分析。当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正确的分析可以让自己产生信心,并选择更适当的方式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2)检查第一印象的正确性。人的第一印象对日后的交往影响很大,我们要对第一印象多加分析,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偏见,并主动与他人沟通。如果有人误会了你,你一定要主动接触对方,消除误会,不要碍于脸面而不愿沟通。(3)选择适当的称谓。对他人的称呼要合适,更好地体现与对方的关系。(4)向对方请教。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相互学习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多向你周围的人学习请教吧。(5)要乐于助人。只有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才会为你赢得真正的友情。增加交往的频率。经常在一起学习和工作,交往多了,相互的了解就更透彻,关系就会更融洽。(6)避免产生不公平感。朋友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是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要想形成很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保留意见

过分争执无益,且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要谨慎地沉默,精明地回避。

2.认识自己

知晓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他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所有的人都能具备自己的一技之长。

3.决不夸张

过分地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智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过分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有时会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有损你的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

不要花太多精力在琐事上,要维系好人际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有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

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做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会显示你的睿智诙谐。

6.言简意赅

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话语,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

把自己的长处常挂在嘴边,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中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但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

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圆满。适度地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

说谎会使人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不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

聪明人为未来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并维护好与朋友的关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不要过多抱怨父母

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常会有这样的心理:父母为什么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遍地嘱咐,没完没了,让人心烦。而且父母很固执,根本不听我的意见。无论是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其实,每个青少年都已经觉察到了,自从进入青春期,自己对父母诸如此类的抱怨也多了起来。你可能还会感到,原来熟悉的父母是那么不理解自己!可是,你是否知道,你的父母也会为此感到难过。他们或许会发现,十几岁的你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不满意,那不顺眼,只要他们一说,你立刻就像受了刺激的刺猬,支起了全身的刺儿,准备反抗。当他们发现以前乖巧依顺的小羊,变成了一个桀骜不驯的老虎,他们是多么失望啊!是你不再需要父母了,还是他们做错了什么?是你不再相信父母了,还是父母不尊重你?虽然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都会出现,但是,大多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与父母的冲突都是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致与父母一时难以磨合。

首先,你看待父母的眼光变了。当你进入青春期后,急剧的身心变化打破了儿童期平和安宁的内心世界,从此,你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与以前截然不同。小的时候,你可能很听话。在你的心目中,父母永远是正确的、神圣的。你童年的乖巧温顺曾给父母带来多少欣慰和快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知识增加了,你与外界的接触面扩大了,你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评判事物。于是,在你的眼里,父母不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了。渐渐地,你与父母的关系不像小时候那么亲密无间了,仿佛正在有一条鸿沟不知不觉地横卧在你与父母之间。

其次,你开始有了追求独立的愿望。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应该和成年人一样,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于是,你开始讨厌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的“隐私权”,希望自己决定穿衣戴帽的方式,自己决定与谁交朋友,自己决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希望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希望自己能够参加大人们的讨论……当然,为了表示自己能够独立自主,不想完全受别人摆布,你也会常常故意与父母作对,即使明明知道父母说的话在理,也要自觉不自觉地顶撞。这种追求独立的愿望和努力是你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如果到了青春期,你还要事事依赖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长大后恐怕还要在这方面补课呢!由于青春期的你很难顾及父母的想法和心情,父母也还不了解你的愿望,所以你追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和行动自然会经常与父母的关心发生冲突。

还有,你可能比以前更看重朋友的意见了。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朋友和在意朋友的看法。对你来说,能够被同龄人接纳可能比让父母满意更重要。比如:父母可能不赞同你加入追星族,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可是,如果你让父母满意,可能在同龄人评论歌星的时候,你会感到少了共同的话题,担心被同龄人排斥。于是,父母的干涉很可能会引起一场冲突。

两代人彼此缺乏沟通,也是引起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和子女各自奔波忙碌,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即使父母能够经常与你在一起,保证彼此之间的顺畅沟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当家庭出现经济上和感情上的变化,或者父母之间出现冲突时,青少年也会情绪不佳,心情黯然,从而使得其与父母和睦相处变得更加困难。相信此时你会对自己和父母有些理解,不再那么怨恨父母了。但是,你与父母之间仍可能会发生冲突。不过,你需要知道,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出现冲突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看法并不总是一致的。而且,冲突并非总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冲突是人与人关系的试金石,没有冲突的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肤浅的关系。在你与父母的关系中,重要的不是如何避免冲突,而是当冲突发生后,如何化解冲突。

平稳度过新生失衡期

高中毕业后,我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和很多人的羡慕中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开始苦恼。因为自己在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现在却发现自己是如此平庸,于是很多人开始为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大学生活而失落。从佼佼者到平凡者的适应,其实也是我们必经的一个成长历程。

刚入学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专家将这段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失衡期”。相关研究表明,导致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有差距,从而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并导致心理失调。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他们以前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冲突,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

此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调整,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会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所不同。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试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因长期不能适应,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甚至因此退学。所以,新生入学后应注重对自己的心理调节。

若要安全度过心理失衡期,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调节:

1.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重新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大多数新生在中学阶段,都有心理优越感。而入学后,作为大学中的普通一员,许多人很难接受这一角色,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因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接纳自我。

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形象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因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同时,新的角色定位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会更准确。

2.新生入学后要有目标

经常要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今后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进行角色定位,并适应新环境。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作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弱点,这样会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

3.要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后,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和交往困难而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的一个原因。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要了解自己和同学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这样交往起来就较容易。与同学交往时,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同学。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换位思考,冷静处理。

4.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新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又远离家庭,一般会不适应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