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3:45:23

点击下载

作者:刘烨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年就业指南

青年就业指南试读:

内容提要

现在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的时候,就知道亚州正在闹金融危机,中国会不免受到冲击,至于金融危机对99年择业有多大影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就业为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敲响一记警钟。国家转型时期社会大环境的一些变革,引起了大中专毕业生供求状况的变化,使人才需求关系在总量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可我们还是要就业该怎么办呢?本书《就业指南》告诉我们了。

第一章 就业形势:让我欢喜让我忧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甘远志

99届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的时候,就知道亚州正在闹金融危机,中国会不免受到冲击,至于金融危机对99年择业有多大影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就业为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敲响一记警钟。

接着就是如年朱钅容基总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进了国务院里,中央40多个部委被精简到29个,大量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下岗分流”。随之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政府机构改革,要使目前全国3673万靠国家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在三年内被精简掉一半。在此之前的1997年迅速增多使得比1996年增加了12万人,政府机构的行政包袱已经不堪重负了。严重超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尚在接受“待岗分流,定向培养,加强重点优化结构”的考验,哪里还有余力再敲开大门,拓宽通道、满面笑容地“欢迎大学生弟弟妹妹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当然知道政府裁减冗员于国与己都有利,但一旦自己碰上这份坏运气时,仍免不了怨天尤人,叹息惆怅一番,谁不希望自己过好日子呢?面对着这道几近关闭的政府机关大门,看着这高高的政府大院的门槛,大多数毕业生望而却步:一部分人在投石问路,还有一些人还在为一点希望去努力……

近几年,国有企业不景气,企业职工大量下岗使得今年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在前几年,国有企业一直是接收毕业生的主流单位。但是近几年,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本身企业尚有大量职工下岗待岗,对大学生只能说“不”了。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工人使出浑身解数,仍显力不从心时,劳动力市场杀来一批需要就业的新军——应届大学毕业生。1998年年底,99届毕业生已开始为叩开就业大门四面出击,去寻找自己的岗位了。然而,拥挤的人才市场似乎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多人才。于是“就业难”这个常出现在下岗工人口中的词语,已与大学生尴尬地联系到一起了。

人才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国家转型时期社会大环境的一些变革,引起了大中专毕业生供求状况的变化,使人才需求关系在总量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生司的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06.7万,建国以来首次突破100万,比1997年增长了17.8%,与改革开放前的十几二十万人更是相去甚远。据有关人士预测:1999年应届毕业生在110万左右。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增长过快,除了国家每年扩大的招生计划外,还有一些因素加速了这种局面的形成。诸如一部分学校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或出于经济目的大量增招,利用成人教育计划或自学考试计划大量录取应届初、高中生,许多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得以进入各类学校,这种情况在金融系统中各高校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学校搞计划外招生,即所谓的“三不一自”生(学生毕业后,身份不变,户粮关系不变,国家不承认学历,人事部门不负责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自主择业)。像这类“三不一自”生无法准确统计人数,更是增添了就业时的麻烦,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源,必然加剧就业现象。

经济的繁荣,理应需要大量人才,然而,国有企业改革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已经显性化,企业在减员增效,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减弱。处于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企业短时间内对毕业生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部分需求甚至有所减少。早在1998年6月初,国务院就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还具体要求,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等部门录用工作人员,除军转指令性安置外,优先从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对金融系统,还特别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要使用自然减员指标补充一批高校毕业生。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吸收高校毕业生,改善人才结构。但对各高校的毕业生而言,捧上“金饭碗”谈何容易,金融体制改革也正进入攻坚阶段,各金融机构员工都是零增长或是负增长。随着政府各类机构改革力度加大,许多事业单位大都采取冻结进入的办法,只出不进,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教育难以适应市场的缺陷开始显现

作为人才的传统培养单位,大中专院校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体制下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教育事业规模的发展相挂钩,致使招生计划很大程度上只能反映院校的培养能力,而不能反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一些学校片面追求规模发展和专业扩张,求大求全,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前几年,金融、外留、外经事业发展较快,学校大量增招相关专业的学生,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和人才供需两难的境界。不可否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所造成的结构性人才浪费不无关系。

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1996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陡然增加到400多所,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扩大了10倍。而到这批金融入才毕业时,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地增加,反而因为金融体制的改革而有所减少,人才的过剩和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了。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江苏省武进市,在1998年对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为20名本科生左右,而仅本地毕业生就达60名,供需比例高达3:1。与此同时,一些基础或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却是另一番天地。另一个百强县金坛市,1998年该市需要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27人,其中本科16人。大专11人,本地生源总共仅3人,且均为大专。毕业生品种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加剧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供需矛盾。

人事制度依然阵营分明

在我国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我国的用人制度还在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而且两者在福利、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直接与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毕业生择业不得不考虑,尤其是现在收费上学,从某种角度上说,上大学是一种投资,有投资就有回报,这就使他们都将眼光盯在回报较高的地方和单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广大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有着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需求,但由于这些企业无法使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信房得到根本保证,本来具有很大潜力的就业渠道遭到梗阻。

用人单位引进入才的种种误区,也使得毕业生就业渠道不能畅通。部分用人单位在吸纳毕业生上盲目追求高消费不恰当地提高学历档次,从而造成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供求矛盾加剧。厦门某幼儿园招2名幼教,结果一名毕业于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和厦门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应聘上了。从人才的合理配置来看,大学生、研究生应该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幼儿园对一名研究生专业水平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浪费。同时,有的招聘单位还存在着招聘标准人情化、招聘过程“暗箱”化,不少单位刚刚准备到人才市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手中的“人情条”已塞满了,这样,一些学业优秀、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也只能大叹走投无门了。

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客观地讲,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还是集中在低层次毕业生的就业上。要妥善解决低层次人才的就业,需要有一个较完善的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发挥作用。

在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政府人事部门办的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层次上的分离和地域上的隔离,一方面,人才市场就业的毕业生具有干部身份,由人事部门办理,而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由劳动部门办理,不具备干部身份。就目前我国的体制而言,无疑将影响就业者今后工作的调动甚至自身长期的发展,必然造成如今的毕业生即使待业也在所不惜,等待人才市场相对为数不多的岗位向自己招手。另一方面,各地人才市场划地为牢,相互隔离,解决低层次毕业生就业基本仅限于本地生源,使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异地不断应聘,割断了异地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互补性联系。另外,人才市场的集市形式和摆摊方式,也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信息开发和传递及服务手段都迫切需要提高水平。

作为人才输送单位的学校,目前也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机构,这就相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市场销售机构一样。在西方国家,如英国的高校内一般都设有服务中心或职业服务办公室,并配备各方面的就业专家。这一机构会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包括定期发布就业简报、不断更新招聘广告及网上招聘信息、介绍各公司情况等。每年还会组织一些就业研讨会、供需见面会、洽谈会等,增进学生与需求单位的相互了解。这种服务机构免费对学生开放,它已成为英国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我国院校虽设有机关机构,但远不能达到这种水准。一般是由学校代表学生和需求单位见面,学生无法了解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只能从应聘书上了解学生。

大学生自身也应找不足

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偏狭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也制约了就业道路。

在普通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意识中,他们往往将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和热门行业作为选择的奋斗目标。据中国青年报载,国家直属院校所在地统计表明,1997年接收毕业生较多的6个省市为:广东、四川、北京山东、江苏和上海,共接收34502人,占全国同类毕业生的53.1%;接收较少的6个省、自治区为;宁夏、青海、西藏、贵州、内蒙古和山西,共接收9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择业时,毕业生普遍对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身份、工资、奖金及其他有关的待遇问题。对已不缺人才的事业单位和待遇较高的金融、外贸、邮电部门等行业始终抱着热切希望,千方百计试图踏进它们的大门,即使抛弃所学专业改行,也在所不惜。而事实上,全国事业单位成员在1997年迅速膨胀,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6.9万人,随着机械改革的进行,裁员已迫在眉睫;而金融等行业部门,人员已经开始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业形势可谓相当严峻了。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由“专业型”趋向“通才型”和“复合型”,即精通多种专业知识的人才类型和既精通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又对相关领域的学科具有广博学识的人才类型;对较低层次的人才要求则侧重于应用能力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对人才的另一普遍要求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些自认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生们也许尚未意识到这种变化或是未能达到这种要求,使得自己与就业的失之交臂。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的起飞需要大量各种人才,我国的第三次人才浪潮即将来临。当前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向人们提供一个虚假的人才资源过剩的信号。解决好今天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我国下一世纪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问题,对当前各类毕业生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妥善安置他们顺利就业,是一件事关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世纪之交,大学毕业生怀揣文凭向哪看

曹殊

一、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就业的一部分。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表明,通过对“八五”期间接的统计资料进行测算,就业与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关关系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67.3万个就业岗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与新增就业机会的对应关系大体是:经济增长7%,新增就业机会709万个;经济增长8%,新增就业机会810万个;经济增长9%,新增就业机会912万个。

总体上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分布在国有集体、个体和非国有集体之间的比例大约为5:2:3。

近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平均每年城镇可以吸纳约700万新增劳动力就业,扣除从事个体劳动的约有150万,其他经济成分吸纳约550万人。今后,高校每年将有100多万(1998年为106万1999年约为110万)毕业生,毕业生一般都不从事个体劳动,这样每年在非个体劳动岗位上就业的人员,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校毕业生。

预计1999年中国净增加的劳动年龄的人口达914万,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约一百万。在净增劳动力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不能及时就业。我们毕业生应当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二、就业政策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正在进行改革,既然是改革就要经历一个改革的过程,在改革的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具体政策。

当前,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规定主要是:除了委培、定向生外,大学毕业生主要是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进行就业。国家对来自边远省区的毕业生除支边子女可以安排一个女子在内地就业外,原则旧边远省区急需专业的毕业生要回边远省区就业。对一些国家的重点的、高科技、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优先保证,鼓励毕业生去这些单位就业。

不同的城市对接纳毕业生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一般规定:本市生源的毕业生在外地上学毕业后可以回本市就业。对外地生源的毕业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一般要求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本市生源不能满足需求的;在学历上,一般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体的接收单位应当取得外地户口的落户指标等等规定。在京、在沪院校的外地生源的毕业生,如果要留北京或上海就业,除了上述条件外,毕业生还要取得学校的留京或留沪的指标,这样方能够在这些城市就业。

毕业生由于毕业院校的隶属不同,还需要了解所在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范围有什么具体的政策规定。按照教育部199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一些中央与地方共管的院校,要求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总的部署,加强对这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一些行业性较强的院校跨省的毕业生,在过渡时期内可以商请原主管部门协助在行业内安排,这些毕业生就业计划由地方审核后报教育部,由教育部统一下达。按照上述意见,1999年对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和过去的规定没有大的变化和影响,只是在计划的审批手续上有变化。

三、就业意向

大学毕业生面对上述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面临着大压力的。压力主要来自就业人口的数量多,机遇主要来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优势,一是年轻,二是在同龄人中,大学毕业生是相对的少数,再就是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因此,毕业生在自我定位时,首先要按照自己毕业学历和所学的专业考虑就业的单位。

各种不同的学历和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根据有关资料,向毕业生提供一些社会需求的概括情况。

近年来社会需求的总趋势是:毕业研究生的需求旺盛,专科毕业生的需求少,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社会需求向高层次毕业生方面转移。

在需求专业科类方面,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科、师范、医药类。特别是工科的社会需求大于毕业生的供给。专科毕业生需求主要集中在师范和工科类。

在社会需求大的专业中,本科需要大的50个专业中,有工科专业32个,师范专业7个,财经专业4个,文科专业3个,医药专业2个,理科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其中工科的专业又以机械类(10个专业)、电气类(6个专业)、电子类(5个专业),土建类(4个专业)为需求集中的专业。

专科需求大的50个专业中,有工科专业23个,师范专业15个,医药专业4个,财经专业4个,文科专业2个,农科专业1个,理科专业1个。其中工科的专业又以电气类(7个专业)、机械类(5个专业)、土建类(4个专业)、电子类(2个专业)为需求集中的专业。

下面是社会需求人类最大专业的部分目录,供大学毕业生参考。

毕业研究生需求人数最多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机械工程、计算机软件、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与通信、通讯与电子系统、会计学、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经济学、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学、自动控制、临床医学、土木、水利、化学工程、建筑学、机电控制理论及应用、化学、电路与系统等。

本科毕业生需求人数最多的专业有:临床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师范)、英语(师范)、计算机技术、数学(师范)、员了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市场营销、英语、物理(师范)、自动控制、电气技术、化学(师范)、化工设备与机械、焊接工艺与设备、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建筑学、政治教育、文秘、无线电技术、体育(师范)、通信工程、企业管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电子工程、电子精密机械、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机、工业自动化仪表、铸造、法学等。

专科毕业生需求人数最多的专业有: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师范)、物理(师范)、化学(师范)、体育(师范)、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音乐(师范)、美术(师范)、临床医学、会计学、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1999年部队要从地方院校招收7名毕业生,有志要参军或还要了解有关参军的其它情况,毕业生可以直接与以下单位联系。

参军报名站的联系电话:

部参谋部:010—66739458;总后勤部:010—66886272;总装备部:010—66350373;海军:010一66966519;空军:010—66988340;空军:010—66988340;第二炮兵:010—66336919;沈阳军区:024—23084312;北京军区:010—历376779;兰州军区:0931—8982330;济南军区:0531—2187076;南京军区:025一3383225;广州军区:020—87174063;成都军区:028—6684412;武警部队:010—6841433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毕业生有工作的热情,希望能够到一个社会地位高、工资福利好、地理位置又是上佳的单位去就业。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但是,世界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很多所谓的“好岗位”都有一定的、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要求,并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符合条件。尤其是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一定要客观地把握自己,把就业的希望值降一降,不要好高鹜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样在出现就业机会时,才能把握住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失掉机遇。

面包还有吗?

杨宜勇

1、从中国劳动力供给形势来看,1999年比1998年更加严峻。

从城乡统算的劳动力自然供给来看,1999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数比1998年减少188万。而1998年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数比1997年增加394万。1999年人口压力带来的就业紧张相对有所缓解。如果劳动力参与率为85%,那么需要增加914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根据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经留委了解的情况来看,1999年国有企业职工新下岗的规模在300万人左右,与1998年基本持平。1998年国家机关分流2万人,1999年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开始进行,人员分流力度将大于1998年。

今后3年中国机构改革的任务很重,初步预计机关(党务、人大、政协系统和社会团体,再加上政府系统)要分流500万人,按三分之一计算,1999年要分流167万人。事业单位(主要是科教文卫)总计为2654万人,如果精简16%计算,大约是400万人。也按三分之一计算,1999年大约要分流133万人。

总之,1999年由于机构改革的因素,要比1998年多分流300万人。这个规模与国有企业新下岗的规模相当。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机关干部下岗是向市场经济转轨第二次失业冲击波。

1998年底中国结转的登记失业人员绝对人数为620万人,比1997年底增加42万人。年底登记失业率为3.3%,比1997年底增加0.2个百分点。1998年底,中国下岗职工中未就业的人员为600万人,比1997年底的450万人增加了150万人。

以上因素综合考虑,1998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为:下岗未变更450万人+登记失业56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净增加新劳动力3x万人+中央政府机关2万人分流+农转非3佃万人=1934万人。而1999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为:下岗未就业600万人+登记失业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净增新劳动力274万人十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300万人=2394万人。显然,19四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压力要比1998年增加23.78%,绝对数要多出460万人。

2、从中国经济增长形势来看,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与1998年基本持平。

1998年GDP增长速度为7.8%。1998年,中国投资增长率超过15%,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在1999年上半年得到更加明显的表现。但是,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深化,1999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些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难度。因此,我们预计199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8%左右。

3、就业机会预测

1998年新增746万个就业机会,从业人员绝对数大约是70346万人。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含结构调整因素)与新增就业机会的对应关系大体是:经济增长7%,新增就业机会709万人;经济增长8%,新增就业机会810万个;经济增长9%,新增就业机会912万个。这时预计从业人员绝对数为71258万人。上述数字,仅消化1999年中国净增的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员914万都不够,根本谈不上消化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就业因素。因此,1999年中国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4、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事实表明,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大。一些部门反映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相对国有企业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这些部门由于改革的原因接收大学生的人数明显下降,但是是许多过去冷僻的非国有经济部门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即使一部分新成长劳动力不能及时就业,其中大多有个人选择性的因素在内,与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问题不可同日而语。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增强还表现在对市场化就业的适应能力上,由于他们没有经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过去经历的传统经济时代,没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那种对新体制的恐惧感和不适应感。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的行为事实上也有教育和影响着他们的父辈。

世纪之交,机会总比困难多

周大平

今年寒假前后,对于百万高校毕业生来说,也许要历经一个比学兄学姐更紧张的求职“热季”。在他们即将跨出学校门槛的前夕,社会就业供求关系的新变动,似乎难以让他们从容选择。“两难”之中看供求“社会的需求信息量下降趋势明显,但总体上还算是供求基本平衡。”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年初的话,概括了高校1999年百万名左右应届毕业生正在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曾是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因结构调整、编制压缩,减少了对大学生的数量需求。据介绍,今年国务院呼部委及其所属在京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为2.4万名,比上年减少3000名。

20年来普通高校已有700万名毕业生就业。许多单位在人员数量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对新招毕业生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例如要名牌校的,要学历高的,要热门专业的之类。同时,数百万名成人高校的在职毕业生,也在客观上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竞争。

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理科长线专业及外语小语种、中医类需求不足。急需人才的农业、林业、地质、矿产等行业难以接收到大学生。高校毕业生中会计类的就占1/10,而中小企业则急需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人才。目前在2500多万家乡镇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100多万人,平均每20多家企业才拥有一人。

需要毕业生的单位、企业招不到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也不想去;毕业生想去的地方去不了,那些单位、企业也不大需要人。近年来出现的这样供求“两难”状况,使每年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数目增加,仅在北京,被转到来年分配工作的毕业生就从1995年的2400人增加到1998年的3800人。

然而,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新生认为,调整并不等于收缩,即使是国有企业,还是需要增加“才源”的。今年,上海生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比在1:1.5。上海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将超过10万人,其中生产一线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占5%。应届大学毕业生如果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台适自己的工作不会很困难。

年初,据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李超钢介绍,高新技术己成为北京对毕业生需求的新的增长点。今年仅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海淀区就需要招聘2600人,还不包括该地区大量的民营企业的需求。人事部门将对北京市新技术开发实验区中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科研成果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在引进非北京生源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适应新的就业方式

时下在一部分大学生中流行“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求职心态,已令不少用人单位深有怨言。“落下户口,拔腿就走”,是大城市一些单位对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抱怨。

一项统计显示,1997年,西部六省区接收的毕业生仅占当年全国毕业生总数的1.5%。即使是出自西部省区的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希望到沿海地区就职。“只想留在大城市而不愿到其它地方‘闯天下’,其实就意味着放弃机会。”一位高校学者认为,应该引导大学生把就业期望调整到使自己的能力与社会现实相吻合的位置,这样,就业的机会更多。

去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的一名男生,在求职中几起几落,最终选择了市园林局的香山管理处。他说:“如果我一条道跑到黑,也许至今还一无所获。”在今年初北京的一次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一句与用人单位签了约的女生显得很平静,她说:“现在还不可能找到特别合适的,我首先降低了标准,只要是专业对口,小一些的单位也行,结果就如愿以偿了。”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和平说,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综合素质均衡并且具有特长的学生。为了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天大学生,我们建立了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的是追求学生的成才标准与社会的用人标准一致,也是帮助学生打开更多的就业渠道。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国务院去年曾发文要求“积极支持和鼓励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接收毕业生”。据有关方面预测,非国有制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正日益显现出来。广州宝洁公司,面向全国招聘人才不看校牌,不考外语,不分专业,不论性别,特别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和领导才能。摩托罗拉公司刚进中国时不招党员大学生,但后来发现党员大都能力较强,于是把“是否党员”当作了招聘大学生的重要指标。一些三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比较灵活的用人观可见一斑。

高校也能有所作为

来自上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消息,今年有1.2万个工作岗位供毕业生竞争。其中,对计算机应用、通讯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市场营销、电子工程、船舶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而对房地产、外贸、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不看好。

许多高校把这一就业市场当作了解人才需求动向和自我宣传的舞台。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说,这将促进我们在课程设置、学科调整、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中国纺织大学认为,毕业生就业状况是一个学校地位和水平的体现。为搞好就业信息服务,就要深入了解市场,对需求不足的专业,学校将投入更多力量帮助学生创造和捕捉就业机会。

元月15日,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正式投入使用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这一信息网在介绍就业政策、发布招聘消息;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及就业咨询的过程中,将使整个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及工作方法发生重大变化。依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包括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和求职咨询为主要功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我国高校对毕业生注重行政管理,忽视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现象已甩所改变。北京市教委学生处处长甘北林前不久在一次供需见面会上说,今年开始的10多天,我们已在几所高校组织了这类见面会,作为目前毕业生的主要求职形式,也是我们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的一种探索。

一年前建立的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以努力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宣传用人单位情况,为供求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工作宗旨,有效地加强了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年底,在教育部分布的当年直属院校毕业生就业一次到位串的统计结果中,清华大学以98.86%名列第一。

该服务中心认为,要使高校像企业关心自己产品的销路一样关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育部门不仅应对那些只管盲目扩大大招生名额甚至“因神设庙”的做法采取切实的制约措施,还应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深化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才市场的形成,以往依靠户口、档案、报到证、计划控制毕业生就业的办法,显出种种不适应。一些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的教师认为,除了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企业设置、才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外,当前还要鼓励某些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的毕业生大胆改行,用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开拓新的事业。同时,也可考虑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起就主动关心社会需要的变化,并通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位对日本大学生就业情况过专题考察的教育界人士称,日本也存在招生与就业间的时间差造成的失调现象。日本前些年缺少医生,医科学校就增加了招生名额,这些年医科毕业生又过剩了。我国所以对大学生“需求减少”、“就业困难”这类问题比较敏感,主要是我国的某些体制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承受力较低所致。有资料表明,一个国家的高层次人才的就业率与其经济的增长成正比。我国的经济20年来持续增长,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人才市场还不够活跃,说明我国的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已不能正确反映经济与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位人士认为,职业,无非是指担任一种“相对稳定、可以获得一定报酬的正当工作角色”。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一部分人却把职业当成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指标”的同义语。在某种意义上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实际上是拿到“干部指标”困难,决不是国家的发展不需要这些大学生。

上海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已使上海学生的户籍优势不再。据报道,今年出台的一个对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的具体规定,使一些本来不需要太刻苦也能找到合适工作的上海籍大学生有了一份压力。他们也承认原先的就业制度不太合理,上海学生因户籍“优势”和外地学生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不平等竞争。上海市一集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颜飞更是兴奋不已:这个规定一出台,应聘集就像雪片从各地飞来。过去每引进一个外地大学生,都有种种顾虑,要经过集团党委讨论。现在只要是真正优秀的人才,就可以大胆引进了。附文 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负责人谈针对1999年的新情况,各级人事部门应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做好1999年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要将毕业生接收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各级人事部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总结、推广在帮助毕业生进入市场择业、拓宽毕业生接收渠道、保证毕业生正常接收等方面积累的有益经验,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抓住优化结构的机遇,积极接收高校毕业生。省级人事部门将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和毕业生接收工作统筹考虑、合理安排,达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目的。县市逐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队伍中的比例。结合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建设,有计划地考试录用一批优秀毕业生到乡镇机关工作3公安、检察、法院、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增加人员,尽量从军转干部和高校毕业生中录用。●继续大力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各级人事部门将支持、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多接收一些毕业生,以增强发展后劲。将认真指导国有企事业单位做好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储备工作。将尽量满足国有企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的要求,优先保证教育、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的用人需求;将保证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补充人员时,优先接收毕业生。●积极疏通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渠道,提供配套的人事代理服务。各级人事部门将疏通政策渠道,帮助非国有单位顺利接收需要的毕业生,保证毕业生能够顺利到非国有单位就业;同时提供配套的人事代理服务,注意研究解决毕业生档案管理、转正定级、职称专评等各种实际问题,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接收毕业生工作。要完善和落实鼓励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政策,在职称、培训、奖励、农转非等方面给予倾斜。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他们的人事关系、户口关系可留在城市,并继续实行工资适当高定的政策。将选拔一批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充实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努力拓宽毕业生接收领域,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对要求自谋职业、自办企业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将给予支持。针对部分专业毕业生接收比较困难的情况,将允许部分专业和非本地紧缺专业毕业生跨地区接收。对当年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将允许跨年度接收。对经双向选择仍未落实单位而又服从安排的毕业生,各级人事部门将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切实做好毕业生接收服务工作,推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将制定毕业生待业期间管理办法。将制定毕业生待业期间管理办法,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需要,组织待业毕业生再学习,增强他们在择业中的竞争力。及时准确地收集、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充分发挥各极人事部门人才市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信息传送手段先进、信息更新及时迅速的优点,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推动人才市场调剂的网络化,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人才市场的网络化,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人才市场调剂余缺,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毕业生接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将规范完善接收办法,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政策规定。维护接收协议的严肃性,形成良好的接收工作秩序。委培、定向的毕业生要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委培、定向毕业生到委培单位、定向区地区就业。同时,将严禁向毕业生收取不合理费用,对乱收费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决纠正毕业生接收中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保证毕业生接收工作顺利、健康进行。广东转变观念天地宽刘茜今年1月9日、10日两天,一年一度的深圳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火爆场面让见过大世面的深圳人也膛目结舌——几乎包括全国各名校的约11万多名毕业生如潮般涌来。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带领100多名学生乘飞机来了,兰州大学老师带领100多名毕业生乘火车来了,华南财经大学组织的两辆满载学生的大客车来了,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成群结队地来到了深圳。据了解,今年深圳市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就业职位大约有1万个,而这次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数,比深圳举行过的四届毕业生双向交流会中最高纪录还要高出一倍。目前广州、佛山、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供需见面会还在筹备中。为何大学毕业生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广东?广东省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广东经济发达,另一方面是广东这两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解决得比较好而引发的“广东效应”。据统计,广东省1997年开始安排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数已相当于京、沪的总和。广东高教厅毕业生分配处叶梓效处长说:“其实前些年广东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全国一样不乐观,这两年情况的好转与广东的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分不开。”进入90年代,广东的三资、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发展迅速,企业待遇也十分可观,但广州高校大多数毕业生就是不愿去,因为一进入这些企业就意味着没有了干部待遇。据广东省高教厅毕业生分配处统计,1996年仅回贫困县遂溪待分的毕业生就近200人,给当地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私营、三资企业却不得不大量去外省招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东省教育部门的重视。前年开始,广州市接收毕业生实行了“三优”和“三鼓励”的原则:优先接收广州生源毕业生、优行引进非广州生源生中取得硕士、博士的研究生,优先满足“六大产业”和重点发展集团的用人需求;鼓励毕业生到生产、营销、科研第一线,鼓励毕业生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就业,鼓励毕业生到边远山区、条件较为艰苦的单位就业。在相应的优惠政策中,还规定凡是到三资、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一律保留干部身份,广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优先为其办理挂靠手续。这些政策一出台,一向以进国家机关或大中型国有企业为目标的广州高校毕业生的视野扩大了,去年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共有9875人,广州地区的毕业生需求量为1.22万人,其中有1/5为私营和三资企业,毕业生就业的选择余地大为增加。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顺德市,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但这里以非公有制企业占多。为了让毕业生们了解顺德这些年的改革对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在去年佛山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顺德市政府向前来咨询的毕业生们讲解了有关顺德实行的各种保险制度以及货币分房政策,使毕业生了解到,在顺德没有“公家”身份也没有什么不保险。因此许多毕业生纷纷与私营、三资企业签订了合同。随着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转,全国各大名校毕业生也对广东情有独钟。一位前来求职的北京大学学生说,近几年广东已形成了观念新、机制活、环境好、讲公平竞争的环境,不管是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年轻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面对全国各大名校毕业生的蜂拥而至,广东的企业负责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广东的高校却有些担忧:以后怎么能竞争得过这么多的名校呢?市场经济规则就是这样。四川人才“过剩”只是表象余斌 徐旭忠据四川省有关部门对去年全省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高校毕业生一次到位率为65.87%,处在全国中等偏下水平,有300多人最终沉积在了地、市、州等待二次分配。今年全省高校专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总数有4.23万多人,超出去年5000多人,加上省外院校回川毕业生,预计将调配派遣高校毕业生5万多人,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底,在迄今西南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一位负责人坦率地说,文科毕业的用人签约率仅为20%,工科专业好的能达到80%,往年各用人单位络绎不绝上门要人的情景已不复返。相比,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就业工作一直一枝独秀。该校学生处处长屠火明告诉记者,99届毕业生签约率已在80%左右,预计到3月份可达到95%,其中许多学生将到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省教委学生处处长刘亚琴介绍,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省属院校比部属院校难,专科生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研究生难,农林、文史类比电子、医学、师范类难。她说,从促进经济发展及稳定社会出发,今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基本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省计委、人事、教育等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特别要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设法为大学生排忧,积极为大学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创造条件。四川高校都十分重视在校方、用人单位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用人信息渠道的畅通。今年学校尤其加大了对学生就业的引导,提醒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将自己定位,切不可因期望过高而错守一些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上,学校都设法“推销”自己的学生。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还运用计算机网络介绍本校的毕业生,并帮助学生通过上网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华西医科大学近年遇到的是社会需求热点与毕业生就业期望间的矛盾。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潘霜柏说.去年全校本科生一次到位率为100%,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比为1:2。而99届毕业生的用人签约率至今仅有20%,主要原因是不少学生对现有单位或单位所在城市不满意,希望在今后的几个月能寻找到大城市、大医院工作的机会。刘亚琴处长说,大学生是宝贵人才,对于四川这样一个受高等教育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眼下的人才“过剩”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同时也恰恰是基层和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的大好时机。四川省去年在6300多名毕业生出省工作,约占直接派遣毕业生总数的1/4。今年四川将努力使毕业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要在保证国家和省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部队,以及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人才所需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流向、就业方式等一些具体问题将采取较灵活的政策,以促使今年的毕业生充分就业。尽管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今年的就业竞争激烈或选择困难,但仍有不少大学生期望能到大城市的待遇高或收入稳定的单位工作。目前,合资企业以及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一些知名的国有、民营企业对不少毕业生具有吸引力。也有大学生对今年的择业有另一些认识。四川大学新闻系的高晓梅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凭自身实力和专业优势找个好单位的机会大大增多,意味着我们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正在走向公平合理。浙江把握人才供应的新变化张乐在浙江这个经济意识、市场意识都颇为超前的沿海省份,敢于把自己推向市场,在市场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就业机会的有学识、有胆魄的高校毕业生渐渐多起来。浙江省教委学生管理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韩处长说,过去,浙江生源在本省就读的,一般都愿意留在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浙江生源在外省就读的,大部分流向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的大城市,而内地省份和经济不很发达省份的生源,也都极力想留在浙江就业。然而去年,这种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来自浙江省劳动厅的数据表明,去年浙江省新增国企下岗职工16.9万人,国家机关也开始分流减员。一些合资企业、乡镇企业对吸纳高层次人才的政策都放昨比较宽,实践能力、操作水平及适应能力代替户籍、专业,成为用人单位挑人才的首选因素。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浙江学子寻求新的出路。调整心态、先就业后择业和在市场中需求生存成为浙江学子的一个新动向。据统计,去年浙江省毕业生为3.1万余人,计划需求却仅有2.9万人左右。与1997年相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大幅下降,而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对毕业生需求比例却大幅提高。求贤若渴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一改过去吃不饱的状况,纷纷成为大学毕业生选择的对象。结果,全省最后实际吸纳应届毕业生人数为3.2万人,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一向心气高的浙江学子为何作出了如何的选择?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的陈晓燕在众多的选择中确定了萧山一家乡镇企业。她说,乡镇企业重视人才,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成绩来。原就业于某乡镇企业的浙江大学广告专业毕业生小范却是另外一番打算。他说,机遇并不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就恰好落在你的面前。而需要去等候、去捕捉。他主张“先就业,再择业”。如今,他已成功把握住了机会,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完成了他的再次择业,成为浙江青年报的一名记者。浙江省另有3000名毕业生走得更为超前。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未落实单位,档案被放回到原籍。随后的一份跟踪调查表明:这3000人几乎无一人滞留在家待业,而是抛开户籍和档案,去南方寻找机会。这意味着浙江省去年的毕业生实际已全部被市场消化。今年浙江省大专以上的毕业生约为3.5万至4万人,比去年增加一成半。据悉,今年浙江省将有以下相关的新举措:①公务员考试将停止,代之以预备公务员制度,即毕业生可通过考试获取预备公务员资格。②省教委在行政手段上将进一步把功能转到服务上来。全省将采用毕业生总类简单化的方法,打通环节,导向竞争机制,只要综合测评成绩能脐身前50%的就可以凭实际能力在全省范围内自主择业。⑦鼓励毕业生走向市场,发挥个人创造力,自己独立搞科研、开发,创办公司、承包企业,鼓励毕业生去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并积极为有此意向的学生介绍和联系单位。④全省省、市、县、区各级人才市场陆续做到周周开,日日开,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条件创造机会。韩处长认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前景还是乐观的。总体说,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在生产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不断涌现和飞速发展,使浙江和全国的人才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另外,国务院于去年也曾指出,各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分流的过程中,要遵循低档次分流出去、高层次引进来的原则,这虽然在现在操作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种运行方式终将逐步走入正轨。黑龙江急需的招不来姬云程地处东北边疆的黑龙江省,在80年代曾表现出对高校毕业生的强烈需求:每到应届大学生毕业前,主管副省长总要亲自带队阻团,赴京、津、沪等大城市的高校,劝说本省籍的毕业生回省效力,并保证为每个回省毕业生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到如年代初,大学毕业想得到一个“专业对口”、自己满意的工作已不很容易,而从1995年开始就业竞争激烈起来。1998年,全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计2.8万名,到11月中旬,通过各种途径被用人单位录用的不到一半。由于全省各地、市至今仍采取计划分配的方式,那些毕业时未能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其人事关系将被转回到原籍地、市的人事部门,于是造成无法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各地、市的逐年累积。据省人事厅估算,目前全省如此累积的未就业本、专科生总数已上千人。由于在省竞争激烈或是选择困难,许多毕业生便想方设法到省外就业。在开始的1992年到1994年,出省就业的黑龙江籍毕业生总计不过400人,此后逐年大幅度增加:1995年700多人,1996年1500多人,1997年和1998年分别达到2000人。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的一位干部称,每年有2000名毕业生出身,相当于黑龙江有两所普通高校是为外省办的。按说,在本省安排在学生就业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毕业生自己到省外找工作,既可避免人才的浪费,又能缓解省内的就业压力,应是一件好事。然而省人事厅一位负责人却道出了另一苦衷:尽管全省大学生就业总的形势是供大于求,但在某些领域仍是供不应求,像计算机、外语、医疗、建筑、市场营销等短线专业的毕业生在省内就十分抢手。遗憾的是,每年出省就业的正是这些省内亟需的短线人才,而留下的多是长线专业的毕业生。从总体上说,出省就业并没有缓解省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出省大学生的首选,多在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城市及沿海省区。与这些地方相比,黑龙江近年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面对本省优秀毕业生的大量外流,省有关部门曾采取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加以挽留却收效甚微。同时,省外相对高的收入,还在某种程度上使不能出省的毕业生对省内一些收入较低的就业岗位失去兴趣。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谈到:“与省内的其它高校相比,哈工大的毕业生还算是受欢迎的,来校要人的单位也比较多。尽管这样,每年总有不少毕业生不能及时联系到工作,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学生要价与当地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条件差距太大。现在已经不是计划分配了,学校虽然为他们着急,但如果他们不去,学校也不能强迫他们。”从目前情况看,黑龙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多数用人单位也拿不出足以吸引其亟需人才的筹码,人才出省的趋势一时还难以扭转。亟需的招不来,留不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困扰全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应对挑战同志1999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毕业生需要冷静分析,迎接挑战。首先,对就业领域要有充分了解。今年,国有单位由于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企事业单位改制减员增效,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受到一定限制;而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急需吸纳毕业生。各极人事部门正在完善服务措施,架通毕业生通往各类用人单位的就业桥梁。因此,毕业生可将就业视角转向非国有单位,转向农村。其次,要适应新的就业方式。中央、国务院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的改革目标。目前实现这一目标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正在形成,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沿海发达地区80—90%的毕业生、中部地区60—70%的毕业生、西部地区5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逐渐被毕业生所认识。毕业生既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要“主动出击、推销自己”,在竞争中调整就业期望,寻找自身价值。第三,重新认识就业素质。原来就业的含义是国家分配,现在用人单位变被动接受调配为能够根据需要择优选用毕业生的专业数量和质量,使毕业生从原来的一毕业即就业,转为用人单位接收了才就业。这就适当延长了毕业生择业时间。面对这种现实,一些地区对于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不再限定择业期限,档案转至生源所在地,落实就业单位后,再办理有关手续。还有一些地方建立“待分”毕业生登记制度。凡愿就业的待分毕业生一律填写求职登记表,获得就业求职卡,参加各种供需见面活动。两年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将其档案转至人才服务机构,自谋职业。有关单位录用后,人才机构开具工作介绍信,凭介绍信到单位报到,从报到之日起,享受当年毕业生同等待遇c毕业生应积极参加各极人才交流机构组织的转岗培训,参加各种人才交流活动,主动争取尽快就业。

第二章 酸甜苦辣说就业

就业还是考研?

杨柳枝 首都师大

相对于其它北京地区的高校来说,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是比较平静的。毕业生全都在北京地区中教系统择业,教师这个破饭碗来跟师范生争的人很少,所以,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首都师大始终平静得如一潭死水。

在99年大学毕业生近110万,东南亚闹金融危机、国家机关大量裁员、国有企业纷纷下岗的大不利的形势下,首都师大的毕业生都从从容容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其中的英语、中文等专业供不应求。作为一名就读于首师的外地生,更是有一万个高兴的理由:首先是不要像其它高校的同学一样,为了10%的留京名额费尽心机,伤透脑筋。因为首师的毕业生全部由一份留京指标,这在当年高考报名时就已写得清清楚楚;其次,首师的毕业生不要像其它学校的同学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风风火火地闯九州,至多就在北京地区坐坐公汽转一转,骑辆廉价的自行车到处看一看;再则,师范专业是个相对保守的专业,外界环境的变化,就业局势的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冲击到师范专业。因此,就业前,大家心里就基本有个谱,不管好坏、工作总是有一个的,面包总会有的,首师大每年一次就业率就接近70%,远郊区县的稍稍拖后一些,到了六、七月也都一个个找到了“婆家”了。至于本人,在找工作方面没花上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倒是在兼顾考研和找工作这两件事上让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考研的打算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被逼无奈,不得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同时,面对大城市日益上涨的高学历趋势,读研也是大势所趋。98届作为首师大在外省市招来的第一批毕业生,尽管要比99届优秀,但在尚未完全“并轨”的首师大仍需听行政命令。市教委给这一届同学留市区的指标只有30%,其它同学必须去京城远郊区县工作。虽然,外地同学辛辛苦苦,千里迢迢来京城求学,为的是一张“城市绿卡”,但面对行政命令,个人的痛苦只是徒劳,除了服从分配,没有其它选择。哪怕是宁愿放弃留京指标回家乡的同学面对这一先例,特别是不大甘心的外地同学,纷纷作出选择:考研!考研!99届外地同学有一半准备考研,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想说考研,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我知道。更何况在这追求高学历,考研正成为热潮的90年代末,报上的消息说考研自95年来人数剧增,98年26万人,99年突破30万……这些数字是抽象的,只要从暑假考研辅导班的火爆场面,就不难想象:今年的高研,绝对不亚于当年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困难,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在98暑假报了个英语辅导班,教师是一位在京城极有名气的考研辅导“老专家”,所以他的英语班总是人满为患,据说报名的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就有人冒着大雨,撑着雨伞开始排队,到了第二天早晨八点,排的两路纵队就已长达数百米,辅导班开课的地点设在中财能容纳1500人的大礼堂,不仅光线暗,而且没有电扇和空调,七、八月的北京本来就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再加之这千多号人马挤在一块,光汗臭就足以打人给熏死过去。为了尽可能地占一个光亮、通风一点的地方,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实行轮流值日制,每天派一名同学先去排队占座位。轮到我的那一天早晨还不到六点,就被闹钟吵醒,赶紧爬起来,匆匆洗漱完毕,骑上车就往中财跑,一路上不断地催促自己,快走!尽管这样,等我赶到中财时,入口人也已排好几十个书包,而五人已开始在旁边朗读英语了!我把书包紧挨最后一个放好,也拿出昨天的笔记来看,事实上,汗如雨水般往下淌,能看进多少东西连我自己也感到怀疑。管理员来开门了,“哗啦啦”的一大片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书包主人从四面八方向入口靠拢,马上就排出了一条长龙,管理员一开门,人就一窝蜂似地往里面挤!这时候,再没有谁讲绅士风度,在切身利益,人人都变得自私起来。未进入口就准备好几本书拿在手中,一进礼堂,迅速找一个最佳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把书放在座位上,这才算结束了这一场“占座位”的战斗。记得有一次我的闹钟出了毛病,当我醒来的时候已是七点,匆匆赶到大礼堂,剩下的只有最后几排又黑又热的位置了,同班的几个同学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老大的不高兴。

好不容易熬过那几十天酷热的暑假,到了冬天早冷的时候,又不得不去听个政治辅导班,因为这班针对性更强,很有可能压住几道当年的考题。因此,总是在干冷干冷的冬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哆哆嗦嗦骑到听课的地方,手脚冻得麻木,鼻子也通红通红,嘴里一连串地咕哝:“真他妈痛苦!考什么鬼研?唉……”事实上,更痛苦的在后面呢!一过99年元旦,系里突然放出好消息:今年对择业地区不加限制,只是必须在中教系统内选择?外地同学听到这事欢喜鹊跃,一个个立刻投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但是,对于参加考研的同学学校新加一条规定:说明“参加考研”,让用人单位参考。因为历年有许多和单位签了合同的同学最后却考研走了,影响了用人单位的计划,政府故出此一策。而此时临考研只有一个月时间了,如果考研,那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好单位被其它同学提前抢占;如果不考研,那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假如以前是被逼上绝路,那么现在我们是骑虎难下,进入一个两难境地,当时,大家为此而忧心仲仲,一筹莫展。意志不坚定,认为自己考研希望不大的同学纷纷退出考研阵线,开始一心一意为就业而奔波了。“就业还是考研?”为这事我整整想了一天,最后决定:考,但同时不放弃联系工作单位。于是在考前挪出一周的时间来准备个人简历,找一些合适的学校去投简历,小心翼翼地跟学校领导说,考研也就随便玩玩,没作考上的准备。希望贵校考虑一下,给一个试讲的机会,最好在下一个学期,因为到时考研已经结束。等匆匆忙忙办完这一切,离考研只有最后半个月了,又重新拿起书本来复习准备考研。但结果还真的应了自己的那句话:考研只是玩玩而已。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没有下决心是失败的根本所在,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一心不能二用!

富有戏剧性的是:令我牵肠挂肚的工作一事,竟奇迹般地顺利解决。第一次在学校的试讲便成功了,单位第二天便打来电话让我去签约,而且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市属重点中学。走在去签约的路上,心中百感交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转而一想,不对,谁能料到能有几天?更何况工作也定了,还过了一把考研瘾……唉,不想了,不想了,反正一切都过去了……

孔雀东南飞,流行?

叶子

八、九十年代的人提起“孔雀东南飞”,都知道其中的特殊含义:指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优秀人才纷纷到东南沿海等开放的,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去择业的现象。这股风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愈演愈烈,使得内地纷纷采取措施,堵截、诱导本地人才服务地方,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内地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有利于知识分子卫展风采的市场环境,营造一个励精图治、蓬勃向上的氛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仅靠硬性地堵截和无奈地收“培养费”,是挡不住这“一江春水向东流”的。

湖南大学英语系的王晨就是湖南人,家也在长沙,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留在本校任教或去上海浦东发展新区工作。选择前者的话,单位马上分给一居室,到结婚时换两居室,而且工资不薄,课时却不多,加之家就在长沙,常在父母身前,多少有个照应,应该是相当令人满意的。而去浦东呢?当然得自己租房,而且刚去工资不会很高,但是却拥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更何况自己是学外语专业的,在开发区可能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上海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历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而“上海发展看浦东”,这也对年青的王晨构成了强烈的诱惑。

最后,他还是含泪和父母告别——到上海浦东去。去上海签约的前夜,他并没有回长沙的家中和父母亲告别,而是给父亲、母亲写了一封信,信的部分内容摘抄如下: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到了上海,去和浦东开发区的那个单位签约了。请恕孩儿不孝,工作的事,最后没有和爸妈一起商量而擅作主张,前去签约,之所以这样做,作儿子自有道理,更有一番不得已的苦衷。能够留校本是一件让人羡慕不已的事,况且各方面的待遇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能和你们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也让你们有一个愉快祥和的晚年。但是,一方面在家乡呆久了,看到地方的种种弊端而又无力改变,有一番雄心却没有尽情发挥的环境,总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感觉。在大学教书一则和我的性格不符,二则也不愿在母校里和熟人磕磕碰碰。所以选择去上海工作。尽管去那儿一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一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正因为有困难,才有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年青人都喜欢干富有挑战的工作,我也一样。我想那里一定有我的一席用武之地。并且很适合我的专业,所以我选择去上海。我之所以没有回家和你们说,一是因为怕见你们内心不愿意,表面上又不得不愿意的难受样子,我当然明白你们的苦心:不愿干涉我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我也怕我自己决定了的事一到见面时心又软了说不出口,因为爸妈的年纪毕竟也大了,需要在儿子的在身边照顾。但愿做儿子聚尽快开创一番事业,能让老爸老妈一起去上海欢度晚年,即使不能,我也无怨无悔,反正我还年青!

像王晨这样工作已算不错的毕业生,尚且不惜代价,冒险“东南飞”,其它工作不满意或者根本就没着落的更是要到东南沿海去看一看。据调查,北京一学校愿意去沿海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仅次于留京人数,占总数的32%,有完全“自由择业”权的毕业生中,亲自去东南沿海找过工作的毕业生总数13%;在回答一问“东南沿海城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认为:“机会多”,“有机会发展”,“经济活跃”,“敢于改革开放”,“政策对路”,“重视人才”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占了天时地利的东南沿海各城市确实在改革开放后已形成气候,对大学毕业生也构成诱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内地虽然地理条件等方面不如沿海,但只要能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工作环境,政通人和,还是能留住本地的人才和吸引来外地的优秀人才,关键就看这方面的努力到没到位。有句俗话说得好:家有梧桐树,不怕招不来金凤凰。

人才高消费,过剩?

吴晓莹

所谓“人才高消费”,通俗的说就是一项工作本可以招学历低一些的人便可胜任,但非要招收高学历者;或者一时工作并不需要高学历者也要招收一些“储备储备”,人才高消费这股风是近几年才刮起来的,毕业生们在名目繁多的人才市场上一天突然发现:怎么,大学生贬值了?”许多招聘单位打出招牌“一律要研究生。”大连市政府在北京的一次人才市场上派出一个招聘团,但要求求职者一律是研究生,有句顺口溜说:“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请靠边站;有个夸张的故事在社会上流行:某乡镇信用社的营业员用的全是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99年春节后的北京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胃口大大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必须在本科以上,而计算机等热门专来起点为硕土,许多本科生都望着那一个个学历高门槛只能摇头兴叹,败兴而去。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发展中的中国更迫切地需要各类人才,但与此极不相称的现实却是:一方面是基层人才奇缺,农村及偏远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受到人才资源不足的制约,而这部分嗷嗷待哺的市场却难以留住人才;另一方是大专、中专生无人问津,几年的分配形势处于低迷状态,一直走下坡路;一方面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却在不惜代价大搞“人才高消费”。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人才高消费是一种畸形现象,它是在人才缺乏的大背景下的严重人才浪费,而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全理也极大影响了人尽其用的效果,人为制造就业难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到5%,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人才短缺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在此大背景下出现人才高消费的不正常现象呢?

首先是我国人才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形成,用人成本差别不大,单位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成本支出没有明显差距,用人单位很容易抬高价码,追求高学历。该用专科生的他用本科生,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用研究生。如果我们用外企来作对比,就发现并非这样,他不同的学历有不同的薪水标准,所以他看重的是在岗位上能否人尽其才,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绝不用本科生。

其次是高校专业和社会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一些学校信息不灵,誉产结构和专业方向设置不均衡造成某些专业人才过剩,形成供过于求的消费市场。例如,几乎所有有文科方向的高校都招收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因为每个硕士授权点假如三年内招不上学生,就将被取消,而社会,其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研究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因此这些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会和历史系的本科生争夺某一个岗位,而另一些人,则是利用其研究生文凭,去找与专业根本不相关的工作。

第三,城乡差别,大、中、小城市东南沿海和西南内地之间的地区差别也导致了求职的相对集中,给用人单位以“百里挑一”的可趋之机。就以北京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北京生源竞争留京户口,“重户口轻职位”的择业观念促使很多高学历人才自愿从事低职位工作,造成“人才高消费”的局面。

第四是求职者的主观原因,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偏高,不愿去基层,农村和偏远地区一味追求高薪舒适的职位。这固然是“人往高处走”的正常心态的反映,但客观上就造成了人才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表现,近几年红红火火的“考研热”就是社会高学历的一个前兆,但我们并不希望形成一个“学历社会”,更不希望看到人才高消费带来的大量的人才浪费。

国企、私企、外企,爱谁,谁爱?

飞天

进入90年代的中国,摆在人们面前的机会多了,挑战也多了。在经历了“从政热”、“经商热”“出国热”等诸多热潮之后,大学生们似乎更冷静也更实际了。据北京某大学所作的一项跟踪调查,我们便能发现这种现实状况。这项调查集中反映了现在大学生们择业的变化轨迹:

1992年大学生择业取则顺序:①科研、文化、卫生部门;②三资企业;③党政机关。

1993年的排序是:①三资企业;②直接出国;③大专院校、科研系统。

1994年的排序是:①沿海特区;②三资企业;③国外。

而大学生们择业最为看重的也由原来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变成经济收入的多少了。

因而,毕业后将去向何处,确实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置关重要的一步。

国企——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国有企业便意味着择上金饭碗,旱涝保丰收,所以,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几乎成了大学毕业生的流向与归宿,那时候人们图的是一份稳定与安逸。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