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4:12:41

点击下载

作者:李宏敏刘楠张春波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试读:

前言

俄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合作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俄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涉及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材和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评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部高教司多次将其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并采取了全国性宣讲、设立专项教改研究项目、确立教改试点单位和遴选教改示范点项目学校等措施。与此同时,全国广大一线教师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令人暇目的成绩。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俄语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不足,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且近年来面临着修读学生减少等问题。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总结近年来俄语教学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俄语教学质量,撰写了《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对高等教育教学及其外语教学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第三章阐述了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差异。第四章对俄罗斯的文化进行了探析。第五章对俄语的语言结构教学进行了探析。第六章介绍了俄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第七章对互联网下的俄语教学进行了分析。第八章为本书的扩展,介绍了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

本书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俄语文化进行了明确、清晰的表述,以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为原则,以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理论依据,用浅显的文字循序渐进地阐释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以求能够给进一步深入实践研究的读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资料。

本书第一章至第三章(约9万字)由第一作者李宏敏撰写;第六章至第八章(约8万字)由第二作者刘楠撰写;第四章至第五章(约7万字)由第三作者张春波撰写。

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人的相关作品,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受水平、能力及视野的影响,加之材料来源及实践感悟的局限性,本书不一定全面准确,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指正,以便今后更加完善。

作者

2015年9月第一章  高等教育教学及其外语教学第一节  高等教育教学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创新,它要求人们不但要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信息素养(一)信息社会的内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发布与获取变得轻而易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的生产、利用和服务为支柱产业的社会,又称信息化社会或后工业(化)社会。它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为动力源泉,用电脑代替和加强人类的脑力智能。

信息社会的核心概念就是信息,而信息不同于物质,是在现实生活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信息作为日常用语,指音信、消息;作为科学术语,广义上指事物属性的表征,狭义上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实际上,任何一种音信和消息(如通知、报道、新闻等),或任何一个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如数据、事实、信号等),都不外乎是关于某一事物的某种属性(如状态、外形、构造、成分、重量、数目、运动、静止、声音、味道等)的反映,因此,信息的日常含义与科学含义、广义与狭义是相通的。

作为特殊形态的客观事物,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和能动性等特征,它可以消除人们在认识上的某种不确定性,其消除不确定性的程度与信息接受者的思想意识、知识结构有关,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时候,信息、物质与能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物质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提供知识和智慧。因而,信息已成为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资源,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不断地揭示客观世界,深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消除人们在认识上的某种不确定性,而且还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生产知识的原料。

信息与物质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与物质不同的是,信息在客观世界的呈现,不是直接的呈现,而是通过符号或数据等形式表达出来。信息以它的间接性作为武器,对工业社会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了信息社会。(二)信息社会的具体表征

1.经济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知识分子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结构中的主导部分。经济的信息化使得社会成为智力密集型的社会,使得人们能够使用基于竞争情报的各种方法对技术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预测和控制,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在未来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经济信息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信息取代物质和资源,成为社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被视为生产力发展、竞争成败和经济繁荣的关键,价值的增长主要透过知识的增长来实现;第二,信息业成为经济中的基干产业;第三,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或“知识经济”,商业性服务机构蓬勃发展,为科技、教育、保健、艺术、消遣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促使价值增长;第四,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五,经济建设中各产业的信息化(如农业、工业企业、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发展也是经济信息化的重要表现。

2.政治信息化

政治信息化具体体现在电子政务(ElectronicGovernment/E-Government)、网络政治、电子社区三个方面。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极大地方便了政务办公的效率和透明度。网络政治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推进器,公民不但通过网络了解政治,还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政治,越来越多的网络见面会成为政治家们与公民沟通的桥梁,同时公民通过“网上发帖”和“人肉搜索”揭露腐败官员的案例,也逐渐显示了网络这个信息传播渠道的巨大威力。基于电子政务和网络政治的政治信息化拉近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促使权力分散化,提高了政府执政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电子社区(ElectronicCommunities/E-Communities)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被钢筋水泥封锁的社区居民人性的活力得以在社区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充分发挥。3.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校园所构建的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远程教学平台和内容丰富的数字学习资源。远程教学模式和数字学习资源使得更多的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终身接受教育。此外,依托于网络也使得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双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施教者有时也是受教者,受教者有时也是施教者。

4.生活信息化

生活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呈现出高科技、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生活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和政治信息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利用网络购物、收发邮件、聊天、获取新闻、观看比赛表演、电影电视、听音乐、游戏、了解养生知识等都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生活信

息化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个人事务和隐私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而遭到侵犯;信息犯罪可能造成范围广泛、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预防和治疗“网瘾”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中的棘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在全社会普及信息文化的理念。

5.军事信息化

军事信息化是相对于军事机械化而言的信息时代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军队的任务是保证国家安全,即政治、经济、领土的安全。一方面,现代战争已经从单纯的领土争夺转向以摧毁敌国的经济、政治为主要手段来达到击败敌国的目的,因此军队必须有足够的力量保证国家的经济、政治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全球的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的趋势,武器装备信息化对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军事信息化涵盖了军事人员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和指挥控制信息化等基本内容,涉及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如信息装备技术的集成链接,官兵的信息化观念、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对数字化装备的操作等。(三)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就是社会成员对信息及其持有者的尊重与重视程度,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及全体社会成员在该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和能力。信息环境是信息的创造、收集、加工、传播、安全、利用的规范和制度,以及每一个信息社会的个体参与信息的创造、收集、加工、传播、安全、利用过程的愿望和对相应的规范和制度的认同程度的总和。

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信息文化常按实体范围划分为企业信息文化、社区信息文化、学校信息文化及其他实体范围的信息文化。各组织的信息文化取决于本组织内部成员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包括本企业信息规范在内的信息法规的完善程度,而高层领导的信息素养水平对本组织的信息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水平信息素养水平的领导者必然会强调信息在本组织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或带领本组织的成员提高信息素养水平,进而形成良好的组织信息文化氛围。(四)信息文化下的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的内涵

在新兴的信息化社会形态中,信息素养即信息社会成员在信息环境中所拥有的修习涵养,这种涵养与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媒体素养及生命素养一起成为当今社会公民必备的七大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人们生活在数字时代必备的生存之道。以往,人们更多地用信息素质的提法来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单单用信息素质来应对信息社会显得力不从心。信息素养恰恰填补了这一缺憾,一个明显的理由就是信息素养更加富有内涵,在包括信息素质的同时,还含有信息文化方面的意蕴。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生产、科研和社会交往中的表现差异,都与对信息工具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关系密切。开展信息教育、提高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课题。

2.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对构建学习型社会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信息素养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1)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有关信息在内的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文献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文献信息的不同类型及层次,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的类型及编排,检索系统的构成及检索语言,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及检索效果的评价等理论知识。(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利用过程的愿望,产生这些愿望的前提是对信息的重要性具有足够的认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关键要素,在信息素养中起决定作用。信息意识是一个人对信息的注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既是反映信息素养的外在表现,又是内在素质的外化和彰显。信息意识的强弱和信息理论、个人爱好、学科专业、文化修养、工作岗位、年龄性别、籍贯经历、所学语言种类、身体状况、外部环境等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信息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社会成员主动参与信息生产、收集、加工、传递、分析、利用及保证信息安全的意识并采取正确措施的能力。信息能力一般应包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信息知识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信息协作的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和信息道德方面的能力等。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入发展,对信息能力的要求也必将会继续提高。(4)信息伦理

信息伦理是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泛化,信息伦理显得异常重要,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伦理是包含信息道德等在内的多方面内涵的一个重要概念。信息伦理是指人们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

须遵守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伦理规范。信息道德左右着信息素养的方向,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律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如人们在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引用、复制、咨询等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出版发行教学出版物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网络信息规范化管理与应用问题等,这些都需要人们具有规范化管理的信息道德意识。信息伦理还应包含信息免疫力,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不同类型的读者要具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抵制力、自控力,能够积极慎独,不能沉迷于消极的垃圾信息陷阱中,要用积极的心态、理智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驾驭自我,健康向上地利用网络,高效科学地消费信息,开拓创新地创造信息,规范尚真地传播信息。(5)信息美学

信息美学(InformationAesthetics)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信息美学是在信息理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要素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信息的真、善、美,从哲学的高度或视角审视信息,特别是信息内涵的真和善、信息载体或形式的美,并达到真、善和美的和谐统一。(五)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新观念

随着信息素养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它逐渐加入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上看,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势必对大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因此,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培养学生乐于不断获取新知,主动迅速地获取、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要的基本素质。不难看出,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教育旨在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并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充分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显而易见,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科技的综合和相互渗透无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动力。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人类拓展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且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提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技术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教育资源充分共享成为可能,学习的选择性和公平性大大提高。信息交互手段的使用,使教育愈益成为个体化的学习过程,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真正意义上得以贯

彻。由此可见,信息化为教育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远程教育、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迅速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作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信息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与认知工具。高新技术已成为营造新型文化学习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高等教育要大力加强信息技能的培育,使学生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对信息技能的教育,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提高人的信息素养。

二、高等教育的教师素养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力图超越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范式,从而确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性质,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变革。这一变革势必对教师的角色和权责进行重构和重组。这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提高;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境、知识储备以及学习方式的新的挑战。教师将随着高等教育的革命而重新构建自己的素养系统。(一)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教师素养中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航者,其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因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熟练运用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偏离正确轨道,从而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二)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个人有无敬业精神责任的重要标志。职业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应体现出来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修养水平,它以职业道德为基础,以道德修养上的行为示范为表征,是从事任何一项职业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该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中集中体现为:忠于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乐于奉献精神,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己任,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不断进取,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以及对学生公正无私的关爱。(三)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础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密切联系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和核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格素质的必备组合,是人格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崇高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达到健康人格培养的保证,是高质量、高效率工作的保障。因此,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个人事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及早地发现各种问题,并能给予合理的指导;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熏染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宜的宣泄方式,能较好地自我调节和转化不良情绪,善于不断地修正和“平衡”自己。(四)综合文化素质

高校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涉猎的知识领域广,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以便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一个教师而言,综合文化素质是以专业性知识为核心,以相关性知识为辅助,形成的完整的、均衡发展的、高度开放的丰富而广博复合性知识结构。

1.专业性知识

专业性知识主要指适应教师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其他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所教专业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2.相关性知识

相关性知识主要指非所教专业相关的知识,如文学、艺术、美学、哲学、人文科学、现代管理科学、社交礼仪、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各种知识。掌握相关性的知识对教师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师要从事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掌握和运用行为科学和美学等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体育锻炼和组织开展健康的娱乐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习、就业、前途、家庭关系等,就要有信息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学生工作,就要有较高的网络知识。(五)职业能力

国际劳工大会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不同的职业对其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综合来看职业能力应该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各种能力互相影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从业者是否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在岗位上取得进步,作出贡献。

1.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组织者,教师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校风学风。

2.交流沟通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与周围人保持协调的最为重要的心理条件,是在各种具体的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性质的工作,需要深入大学生群体,接触、观察、了解学生。因此,交流沟通能力是教师工作所必备的能力。交往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和辨别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三方面。

3.教学研究能力(1)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在具备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的教育能力应包括以下几点: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备课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辅导能力等。(2)监控能力

教学中的监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学习及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

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将课堂监控和情境监控,集体监控与对小组和个人监控相结合,从多方面对教学活动实施多方位监控。其具体监控行为主要包括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准备,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3)评价能力

评价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和自我能力的总结和修正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总是要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评价,通过反思和评价,逐步总结出好的教学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能够发现问题;其二能够解决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能够伴随教育科学研究正确评价自己,也能正确评价学生。(4)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教育科研是以教育实践和理论为对象,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对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新思想、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抽象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教学研究能力和课题实验能力两个方面。教育科研能力表现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的反思能力上,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职业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还应该有课题实验的意识。这是一种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客观、具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其操作方式是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的一种研究方法。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以电视、网络、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呈现,将教学所需要的信息以最快、最方便、最完美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发挥视听通感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象直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法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并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便于学生充分感知学生所学的知识。

5.开拓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使教育办成创新型的教育。

教师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工作理念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前者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工作理念,对学生负责,尊重学生,尽一切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发展想象、联想能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后者则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群体特点、个体情况,以及自身优势,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将教师的指引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六)人格素养

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具有健康、良好的人格素养,它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魅力,协调师生关系(包括教学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更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1.兴趣

个人兴趣是一种情感倾向,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一种事业心、责任心。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兴趣是自觉献身教育事业、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之一。教师对其所教专业有浓厚兴趣才能感染、启发、诱导学生对该专业产生兴趣,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造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除应具有对其所教专业的中心兴趣外,还应培养对其他学科的广泛兴趣,目的是在于教育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等。

2.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作为教师应具备丰富健康的内心情感,这是担任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教育价值。在现代教学中,则是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其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情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师还应有正确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人类高级的情感,这些情感体现了高尚的情操,是教师可充分利用的教育力量。因此,作为传递情感艺术的教师,更需要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

3.意志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行动中自觉克服重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明确的动机和目的的兴趣要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意志行为,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1世纪的人应具有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和业务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面的困难,这时,作为教师一定要确立顽强的意志,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的毅力,足够的耐心去克服困难和障碍。坚强的意志是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样,教师的意志也是学生的楷模,并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具备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本素质。

4.性格

人的性格是指其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然而,教育工作的实践,则要求教师尽可能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努力表现出热爱生活、朝气蓬勃、努力工作、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良好性格形成效法的榜样。

5.气质

气质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点的外化,内在体现为聪慧、自信、机敏、幽默、雅致、真挚;外在体现为一种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包括说话时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语言魅力,以及所特有的穿着、步态、手势、面部表情等。教师的气质直接体现教师的气度涵养、精神面貌,是教师为人师表、建立威信的重要方面。在学校中教师应该注意到生活小节,举止要端庄大方,待人要礼貌谦和,注重自己的仪容风貌、行为举止,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建立起自身的威信,用自己的“身正为范”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

6.内涵

内涵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教师的内涵要求其自身要有广博的学识,精通的业务,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遇事有涵养,待人宽厚仁慈,对学生耐心细致,能温和、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俗话讲:没有学不会的学生(除特殊情况),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的涵养决定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往往教师不慎重的一句话,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良好的处事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三、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分析

自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重大举措。2010年12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提出了十大试点任务。其中,高等教育有三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2011年3月,出台《关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大重点项目和十大改革试点。其中,高等教育领域有“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以及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等。2012年3月,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创新高校机制体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改革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进一步清晰。基于以上项目、计划和意见,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等学校管理方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与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探索。(一)职业教育纳入教育类型的范畴,其体系建设将有重大突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并作了题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的主旨发言。他表示,中国职业教育将抓住当前的难得历史机遇,树立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在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努力为推进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袁贵仁强调,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正在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对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力争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和专业设置改革,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和转换制度,发挥行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拓宽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鼓励同一层次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课程互换、学分互认,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扩大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机会。四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和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五是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可见,未来时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有重大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教学活动转向“以学生为核心”的新观念

在教学活动上,应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新观念。21世纪,人类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增长和科技创新的连续性和无限性,决定了“学无常师”“学无止境”。整个高等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朝着“宽口径、长用性、复合型”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这样一种被动的育人方式,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启发式、讲座式、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倡教学互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三)深化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需要的适当的各类课程。课程设置、课程体系首先要考虑的目标是人才全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单一门类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规格需求,设计成为开放式课程,即课程设置是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灵活的,课程功能是全面的。这样才能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合理安排取决于教学计划的制订,它既体现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制约着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因而,教学计划的制订,仍然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计划还不尽合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考虑,课程开设的顺序、衔接方面仍有问题。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确定调整的依据,每个学科专业都应根据实际需要更新调整,以便指导课程体系的更新。近些年,一些新兴的学科专业,在课程设计方面,由于市场变化等影响,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都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深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大发展趋势。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中央统一部署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来华留学工作,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保障来华留学规模稳步扩大,学生结构不断优化,生源国别日益多元的良好发展态势。未来时期,随着《留学中国计划》的落实,来华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据2012年3月召开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人员总数达224.51万,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81.84万。截至2011年6月,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6所,举办中外合作项目694项。同时,实施“走出去”办学战略,2011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苏州大学在老挝筹建“老挝苏州大学”。“走出去”办学,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对提升我国高校的竞争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走出去”办学将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这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应坚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进一步端正教风和学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力争让教学的声音更响一些,教学改革更实一些,教学建设更快一些,教学管理更硬一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节  高等教育外语教学

外语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格局的形成,高等院校外语本科专业多年所形成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依附的“经院式”单科型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外语作为一种技能,更多地依附于其他各种应用型专业。高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外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对外语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目标

外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运用外语这一媒介,准确获取和转化信息。但在对未来职业的设想中,仅仅有外语知识方面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有关商务、贸易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拓宽学生就业口径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能够系统地接受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培养能够运用外语进行流利而得体交流的能力。(2)注重人文意识的培养,掌握相关人文基础知识,重视中国和外国文化之间的比较,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得体交流的能力。(3)掌握科学技术、经济贸易、人际交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增强复合型人才特色。培养学生对相关科技领域的了解,使之胜任相关领域的业务往来。(4)强化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尤其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处理事务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原则

高等教育外语教学原则是依据大学生外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其客观规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施外语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它是外语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并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是制定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确立教育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正确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科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正确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大学生外语教学目标的前提与保证。(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展外语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讲,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他们在接受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外语教学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语教学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内化,才能真正起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是影响外语教学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强调主体性原则,并不是要否定和取消外语教学者的主导作用,相反,是要更好地发挥外语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受教学者的主体能动性就越能得到充分调动。充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是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内在要求。为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外语教学者的培训,以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应提倡并督促外语教学者加强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为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奠定牢固基础。

其次,要着力培养受教学者的自我教学能力。著名教学家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学使受教学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学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学实现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而这正是主体性原则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学者在引导受教学者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要引发其自我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教学能力。为此,要引导受教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外语的自我教育,科学地设计自我,合理地调节自我,自觉地规范自我。

最后,要注意将每个人的自我教学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外语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既强调每一个受教学者的自我教学,又提倡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教学、相互帮助。这是因为自我教学和相互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个健康集体的自我教学实际上既包括集体成员个体的自我教学,又包括集体成员间的相互教学。外语教学者应善于通过集体力量去教育每一个人,着力提高整个集体的自我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此促成每个个体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二)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层次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外语教学的实践来看,受教育者能力和素养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性,决定了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只有坚持层次性原则,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同时,个性、兴趣、爱好、才能也得到和谐发展,才能使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多方面的要求。

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只有准确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并将其放到一定时间、场合等特定条件下加以考察,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每一个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分清层次,区别对待,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此,就必须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其既能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共同要求,又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体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开放性原则就是在开放的形势下,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有利的时机,去研究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开放性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特点,国家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考虑这个特点

外语教学的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外界保持密切的、全方位的联系,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地获取信息,把握信息,紧跟时代潮流,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外语教学。

面对开放的世界,应调整充实外语教学的内容,增强其开放性,把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对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分析,在看到它消极性的同时,也看到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历史的进步性,分离出它的合理“内核”,通过比较发现国外值得学习的方法,充分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借鉴和开拓外语教学的方法,增强教育方法的开放性。(四)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外语教学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学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他们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学习行为反应,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行为准则。

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的形式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是指奖励,即对人们良好行为及其后果的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保持和增强这种行为,从而强化人们的良好动机;负激励是指惩罚,即对人们不良或不正确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否定,以促使人们中止并转变不良行为,使其原有的行为动机消退,并警示他人,引导人们朝着社会要求的目标迈进。可见,坚持运用激励性原则对教学对象的行为及其动机进行调节,对做好外语教学工作,帮助教学对象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激励原则,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对受教学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基础工作,必须大力抓好。外语教学要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和合理的激励机制。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职位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关怀激励、物质激励等,从而形成多种激励手段并用、优势互补的外语教学激励体系。其次,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与外语教学的目的相一致。在外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是为了通过外部刺激来强化教学对象接受外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都不能违背外语教学目标,而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五)真实性原则

言语活动是交际双方理解和建构话语的过程。通过具有一定信息差的言语活动任务,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话语理解和建构。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到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用性或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紧密,那么当它到达大脑这一中心加工时,便会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真实、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并能激活思维,激发主动探索,建构传递信息的愿望。在言语活动中进行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借助意义或语境对语言形成认知和处理,而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反复在不同的语境中凸现某一特定语言形式。设计交际任务和互动活动时要提出高标准的语言要求,激活学习者的语法能力,而不仅仅是词汇能力。

真实的活动意味着将外语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促进外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积极创造适宜的学习活动环境,对某一语法点,要不断变化其出现的上下文和实际生活场景。(六)交际性原则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是交际。社会语言学家Hmycs(1972)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要能够真正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除了必须具备Chomsky提出的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之外,他还必须具备在什么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以及说什么的能力,也就是交际能力。这一理论明确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事实上,学生往往难以把外语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言语使用相结合,难以从抽象自然走向具体,学与用产生严重脱节。为此,我们要变传统的外语知识体系为外语知识应用体系,应把外语的学习看成是积极的使用过程,要力求准确和熟练,要多进行言语实践,在实践中巩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语法知识、语言规则的掌握要与语言点的实际使用紧密结合。

只有通过对一门语言的使用才能掌握这门语言。语言是在使用中获得的,不宜将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学习完全割裂开来,因为正是在使用中学习才发生了。语言学习者必须得多练,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使用。

三、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方法

外语教学方法是指以外语教育者为主导,外语教育对象参与的外语教育活动,是使外语教育对象具备良好的外语知识和听说能力所施加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根据讲授法在每堂课使用的角度不同,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讲授法又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1.讲述

讲述就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用形象、生动、通俗的词语描述所讲对象。此法多为讲例证、举事实材料和讲社会发展过程时应用。

2.讲解

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定律、公式、原理等,进行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等。讲解理论性很强、内容很抽象的教学内容时多用此法。用此法讲课要尽量有启发性,否则容易形成向学生注入知识的现象。

讲解法与讲述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教学内容而言,讲述侧重于叙述与描绘教学内容;讲解偏重于解释、分析和论证教学内容。就认识顺序而言,讲述侧重于从感知到理解;讲解偏重于从已知到未知。讲述,主要是叙述;讲解主要是解释,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3.讲读

讲读就是把讲和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可以边读边讲,也可以普遍读,重点讲,扫除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讲演

讲演即教师以演说或报告的形式,用较长的时间来口述较多的教学内容。它的显著特点是阐述问题的知识面比较宽,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并注意运用态势语言。

5.讲评

讲评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客观的评论和评价。(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问答形式而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也称“问答法”。采用这种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提问。

按课堂中问与答的不同情况,此法又可细分为提问法、设问法、疑问法、留问法等。

1.提问法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适当时刻,或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或为了明确概念,或为了突出重点,或为了思路,或为了判断听课者的知识水平和听懂与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给予回答,然后视学生问答的情况,教师再决定下一步讲什么、怎么讲。在这样的问与答之中,完成一堂课的预定任务。

2.设问法

在课堂中,教师把要讲的内容通过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具有一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