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5:21:15

点击下载

作者:杨忠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试读:

内容简介

《弟子规》是传统蒙学书的一种,是儒家思想的入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本书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范本。

全书涵盖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一章 总叙

【原文】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译文】

这套为人子弟的规范,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编辑整理而成。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做到言语行为小心谨慎而讲信用,广泛地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技能。【注释】①弟子:指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②规:规范、标准。③圣人:指孔子,引申为古圣先贤。④训:教诲,训示。⑤弟:音tì,同“悌”,敬爱、顺从兄长,引申为友爱兄弟姐妹。⑥谨:寡言,这里指谨言慎行。⑦信:讲信用。⑧泛:广泛地。⑨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⑩学文:学习知识和技能。【评解】

古圣先贤的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把他们的遗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合适不过。“百善孝为先”,《诗经》里有一首诗歌:“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不辞劳苦,百般呵护我们长大成人,教育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这种恩德犹如无尽的天空一样浩大,想要报答也报答不尽,因此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兄弟姊妹同样是父母所生,应看作父母生命的一部分,对父母孝顺的延伸,便是要团结友爱兄弟姊妹,不要让父母再操劳费心。

古人云:“人信则立,不信则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可见“信用”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待人处事都要小心谨慎。

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这样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把你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我们还要亲近有仁德的人,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好好地向他们学习。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提升我们的道德和学问。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很少出现错误,即使在出现错误以后,也能够及时地矫正过来。

当我们把这些为人处事,品德修养的事情做得很好,能够做到了上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剩下的时间我们就要尽量多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和谐以至于人类的幸福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圣贤教育“五伦”是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的总纲。所谓“五伦”,是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五项人际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是东方社会自尧舜至今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父子有亲”是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做父母的要慈爱自己的子女,做子女的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人出生后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因此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称为“天伦”,列为五伦之首。“君臣有义”是说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与子女的家庭关系,然后就是君臣关系,所以“君臣有义”被列为第二项。君臣之间应该有义理、讲道义,具体讲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夫妇有别”讲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指丈夫和妻子应该有所区别的意思,即丈夫要遵循作为丈夫的伦理规范,妻子要遵循作为妻子的伦理规范,因为丈夫和妻子的义务不同,所以叫做“有别”。“长幼有序”是指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应该有秩序。具体讲就是晚辈要尊重长辈,长辈要爱护晚辈,而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友爱。只要长幼之间相互遵守秩序就能融洽相处。“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应该守信用、讲道义。年龄相仿、地位相似的人之间的道德要求是信义和信赖,朋友之间讲信誉、有信赖才能建立平等的关系。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则不和,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以至于道德沦丧,国家必然会失去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相关链接】虞舜孝感天地

舜,本姓姚,名重华。舜的父亲叫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对舜很不好。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于是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的人。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甚至几次三番用恶毒的办法想要除掉舜。在这种情况下舜仍然能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希望竭尽全力来使家庭温馨和睦,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虽然这其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始终如一地不懈努力。

小时候,他受到父母的责难,心中所想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便更加细心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高兴。如果受到弟弟无理的刁难,他不仅不因此恼怒,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经常深切地自责,有时甚至跑到田间号啕大哭,自问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让父母高兴。人们看到他小小的年纪就能如此懂事孝顺,没有不深为感动的。

舜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了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曾在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鸟儿,成群结队,吱吱喳喳地帮他除草。人们为之惊讶、感动和钦佩。即便如此,舜仍然那样恭顺和谦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和传颂。不久,全国各地都知道舜是一位大孝子。虞舜

那时候尧帝正为传位的事情操心,于是征求四方大臣的意见,大家都一致推荐舜,因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必定会爱护天下的百姓。于是尧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九个儿子来辅佐他。舜即位之后国号称为“虞”,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董遇“三余”读书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侍讲官(负责教皇帝读书的官员)董遇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对《左传》、《老子》等经典很有研究,因此被当时的读书人称为“儒宗”。

董遇小的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很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后来做了官,他仍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当时有不少人想拜董遇为师,董遇就是不肯收徒,他说:“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你们只要书读百遍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拜我做老师呢?”“为什么要书读百遍呢?”有人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读了一百遍书,难道还不能理解书中的意义吗?”董遇回答说。“我们哪里会有这么多时间呢?”又有人问。

董遇笑着说:“可以利用三余来读呀!”“三余?什么是三余?”几个儒生纷纷问道。“冬天,是一年中最空余的时间;夜间,是一天中最空余的时间;阴雨天,是平时最空余的时间。你们只要好好利用这三余,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呢?”

第二章 入则孝

【原文】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译文】

对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迟缓;对父母交代的事情,应该马上动身去做,不要拖延。对待父母的教诲,要认认真真地听;对待父母的责备,要虚心接受。【注释】①呼:呼唤。②应:回答。③勿:不要。④懒:拖延。⑤教:教诲。⑥责:责备。⑦承:接受。【评解】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教育了我们为人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么尽我们一生去报答、尊敬父母就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必然行为。

如今,原文中所说的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的是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父母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于是喜欢迁就孩子,结果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

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古人的规矩进行适当的改造。如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听从父母的教导和正确的意见,不顶嘴,不发脾气,不让父母生气;平时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地点、时间免得亲人挂念;吃饭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请父母先吃,为父母盛饭;父母下班要为父母倒茶,请父母休息;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些让他们高兴的事;父母不舒服要主动问候,生病时要为他们端水送饭;不向父母提过高的要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中包括对孩子坏行为或不好的行为的责备。叱责确实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但有些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常常等不及孩子申辩,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嘴硬!”“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明知道自己错了,你还敢狡辩!”这种粗暴的叱责并不是妥当的教育方法,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这种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

此外,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委屈沮丧的心情:反正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干脆就不听父母讲话,你骂你的,他做他的,一句也听不进去,更不会有什么反悔。所以厉声责骂,是管教孩子最笨拙的方法。【国学小百科】

古人的名、字、号“名”与“字”,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与礼仪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与礼仪风俗的发展中形成的一套中国文化特有的规则与模式。古人的“名”、“字”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是在家中排行第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他们同辈堂兄弟颜真卿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除了“名”、“字”,有的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寅号六如居士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权贵的蔑视。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装腔作势、沽名钓誉的幌子。另外还有“绰号”,“绰号”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gǔ,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皀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因此被号为“三旨相公”。【相关链接】孟宗哭竹

三国时,吴国江夏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孟宗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并经常教育孟宗勤学苦读。

在母亲的督促下,孟宗终于学有所成。孟宗将母亲对他的点滴教诲都牢记在心,对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年,母亲重病在床,饭食难以下咽,非常想吃鲜笋煮羹。此时正是冬至,天寒地冻,去哪里找鲜嫩的竹笋啊?孟宗想到母亲为自己操劳一生,如今病重在床,想吃鲜笋煮羹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怎能对得起母亲的深恩。

无计可施的孟宗,跑到竹林里,双手抱着毛竹,不禁悲从中来,竟放声大哭起来。没想到他的这份孝心,竟感动了天地,大地开裂,尖尖地露出几枝笋出来,还带着露珠。孟宗高兴地把竹笋拿回家,做了笋羹,给母亲吃。母亲吃完,病竟然神奇般地随之好转,大家都说这是孟宗的至孝感动了上天。孟宗

后人有诗赞扬孟宗的孝行:“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如今我们孝敬父母,也要效仿古人,不只供给吃穿,更重要的是要让父母感到快乐。除了感到快乐以外,还更要体察父母的心思。父母想要的、想得到的、想听到的、想看到的,为人子女都要善加观察,尽量加以满足,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温暖体贴,享受到人生的幸福美满。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郯子的贤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孝名远近传闻。后来郯子的父母因年老而双目失明,郯子请了医生给父母诊病。医生说需要鹿乳治疗,内服外洗,并叮嘱说,要抓紧时间医治,否则真有双目失明的危险。郯子鹿乳

郯子家里穷,买不起鹿奶。郯子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苦思冥想弄到鹿乳的办法。突然他眼睛一亮,何不自己化装成鹿,去接近鹿群呢?于是他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扮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鹿乳。

人装鹿不能直立行走,全靠在地上爬,还得跑还得叫,那滋味真不好受啊!两天下来,郯子手磨烂了,脚肿胀了,口干舌燥,头晕眼花。但他为了治好父母的眼睛,还是支撑着,有几次遇到了鹿群从他身边经过,他摇头摆尾,嗷嗷啼叫,迎上前去,跟鹿群接近,鹿群近前一看,便扬起四蹄狂奔而逃。

多少天过去了,郯子还是没有弄到鹿乳。这一天他早早进了深山老林。他趴在地上,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傍晚,也没见着鹿的影子。

这时有个猎人举箭要射杀郯子,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站起来,猎人吓坏了,说:“你不想活了?你这样披着鹿皮,被猎人的箭射死怎么办?”郯子向猎人说明装鹿的缘由和苦衷。猎人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对郯子说:“不就是鹿乳吗?你找我啊!”

猎人告诉郯子,他头年打猎猎得一头母鹿,那乳汁可多呢!接着猎人把郯子带回家,给郯子装满一桶鹿乳。郯子千恩万谢,一部分给父母饮用,一部分给父母外用洗眼。几天以后,他父母的眼病果然好了,而且眼睛比原先更明亮了。郯子非常高兴,总算尽了自己的孝心。

郯子后来做了郯国的国君,他几次亲自到猎人家中道谢。猎人说:“用不着谢,您只需把国家治理好就行了。”此后,郯子牢记猎人的话,精心治理郯国,安抚百姓,提倡孝道,使小小的郯国非常富裕,孔子年轻的时候还曾拜郯子为师。

郯子死后,历代帝王都把他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后人还建了郯子庙、郯子墓来纪念他。【原文】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译文】

为人子女,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睡前要帮父亲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当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父母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感到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做事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注释】①温:暖和。②凊:凉爽。③省:音xǐnɡ,安慰,问候。④定:安慰。⑤告:告知,禀报。⑥面:面见父母。⑦居:居住。⑧常:不变,固定。⑨业:事业,学业。【评解】

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从关怀父母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开始,做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不只冬天和夏天,一年四季都应如此。

现今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冬天时,打开暖风让父母感到丝丝暖意,让父母睡得安稳;当夏天夜晚来临时,早早地开冷风让房间凉爽,让父母睡得舒服。平时要有这方面知识的积累,随时注意把日常饮食起居健康的观念带到家庭当中,以“养父母之身”。

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子女还要常常让父母保持愉悦的心情。如果在父母身边,要记得早晨起床、晚上睡前问候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同时,父母要能带领自己的子女向长辈问候。年纪大的长辈往往比较孤寂,比较寂寞,需要晚辈的关心和安慰。如果因为工作或求学等原因,与父母分开居住或远离父母,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父母的生活情形,应该定期打电话问候父母,假日也应回去探望。哪怕给父母做几餐可口的饭菜,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也能让父母很高兴。

子女如果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去的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讲明。子女长大以后如果在外面已经成家立业,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工作,也要让父母知道你居住的地方。做到这些的目的,是一切让父母安心、放心,不为子女所做的事情去担心,寝食不安,这也就做到了“养父母之心”。

居住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不要经常变换,以免让父母担心子女在外面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除此之外,子女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子女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这样才有充沛的精力,去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父母心里自然会觉得很欣慰。这样便做到了“养父母之志”,也就是达成了父母的心愿。【国学小百科】

古代四季的划分在距今3000多年的殷代甲骨文字之中,已有“季”、“春”、“秋”等字样了;在《尚书·尧典》一书中,明确按照天文的情况、鸟兽皮毛情况、人类农事活动等,分别划分出了四季。在这之后的古书之中,通常是根据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各自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四季的划分通常采用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两种标准。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二十四节气划分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为春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为夏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为秋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冬季。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已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对季节采取了科学的划分,以便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吻合。【相关链接】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生活很艰苦。虽然黄香只有9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在母亲生病期间,黄香一直守护在母亲病榻旁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黄香每天都非常思念去世的母亲,常以泪洗面,乡里的人看到他思母心切的情景,都称赞他是个孝子。

他和父亲相依为命,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身上,一心一意服侍父亲。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自己动手去做,尽量不让父亲操心。黄香

夏天天气热,蚊蝇很多。到了晚上,每天只要吃过晚餐,就可以看到邻居们搬出椅子,坐在屋外乘凉聊天,大家虽然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觉得很热。小孩子这时总是会趁机要求大人们讲故事,要不就是追逐着在夜幕下玩耍。入夜了,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却不见了黄香。

原来细心的黄香,担心劳累一天的父亲因天太热,睡不好觉,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每天晚饭后,都拿着扇子,在床边扇枕席。左手扇累了,换右手,右手酸了,再换左手。一直扇到席子已经暑气全消,黄香才会去请父亲上床睡觉,整整一个夏天都这样。

隆冬来临,每到晚上整个屋子就冷得像冰窑一般,要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就更有得受了。但是孝顺的黄香,仍然有办法让父亲每天晚上睡得温暖舒服。他每天晚上读书完毕后,给父亲铺好被子,就钻进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褥焐热,然后再请父亲去睡,这样父亲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9岁的孩童能如此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传千古的孝子,当时对他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老莱斑衣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他把最可口的食物给父母吃,把最好的衣物给父母穿,把最好的用品给父母用。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极尽关怀照顾,非常体贴。父母亲在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老莱子

老莱子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是在父母的面前,他从来都没有提过一个“老”字。因为上有高堂,双亲比自己的岁数都要大得多,为人子女的人,如果开口说老,闭口言老,那父母就更会觉得自己已经走入风烛残年了。

由于父母已90多岁了,身体比较虚弱,而且行动不便,耳聋眼花。跟他们讲话,已经没有办法听得很清楚了;由于腿脚不太灵活,纵使想要带他们到处去走走看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善解人意的老莱子很能体恤父母的心情,为了让父母能够快乐起来,他装出活泼可爱的样子,来逗双亲高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在孝顺父母的方式上,老莱子别有一番与众不同。他有一次特别挑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非常鲜艳,就在父亲生日那一天,他身着这件衣服,装成婴儿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又蹦又跳地跳起舞来。一边嬉戏玩耍,一边迈动轻盈的舞步,真像是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为了让父母亲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老莱子想尽种种办法来体慰父母的心。

一天,厅堂旁边刚好有一群小鸡,老莱子一时兴起,就学老鹰抓小鸡的动作,来逗双亲高兴。一时鸡飞狗跳,热闹不已。小鸡一颠一颠地到处跑,特别地可爱。而老莱子故意装成非常笨拙的样子,煞费苦心,而又无可奈何。看到这番情景,双亲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父母在生活上有喜悦的点缀,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出一些点子,逗父母高兴。有一次,老莱子挑着一担水,一步一晃地经过厅堂的前面。突然扑通一声,做一个滑稽的跌倒动作。“这个孩子真是养不大,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父亲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千百年来,这个幸福的家庭令人称颂不已。【原文】事虽小 勿擅为 築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築私藏 亲心伤【译文】

事情无论大小,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若任意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做人的本分。物虽然不大,也不可背着父母私自藏起来占为己有,如若私藏,父母一定会为你的行为感到十分伤心难过。【注释】①为:做,作为。②築:假使,如果。③亏:缺陷,不完美。【评解】“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很多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很多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起来的。

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内心也要存善,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敬别人;只有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你。凡是没有经过同意的事情,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同样事情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父母(师长)的同意,都不要擅自去做,否则会让父母(师长)感到难过,也有损子女(弟子)的品德。

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首先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之后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就私自把东西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偷盗的行为,这是有损自己品德的。

父母(师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弟子)出类拔萃,不但学业要好,在品德修养方面,也要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你不经同意而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地占为己有,这是品德上重大的瑕疵,会让父母(师长)感到伤心难过;事情败露后,因为小偷的名声让父母(师长)蒙羞,这是大不孝。【国学小百科】

举孝廉“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指被举之学子,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是沿用汉朝的。“孝廉”就一地选一地,就一职选一职,汉朝是统共获取入仕,具体由朝廷分配,获取者要凭德识在一定范围内出名,而后地方官有职责把其地域的举荐出来,是很好的选举制,科举是不得已的变通,其本意仍是循此而为。“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予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相关链接】杨震举贤

汉朝有个叫杨震的人,他经邓骘举荐,离开教书生涯步入仕途后,为官清廉,恪尽职守,荐才举贤,鼎力辅政。他常常会帮国家举荐一些德才兼备之人,来为国服务。

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曾经推荐提拔了一个叫王密(王密后来成为杨震的得意门生)的读书人当山东的昌邑令。在杨震任东莱(东莱在今山东省胶莱河以东)太守上任时,需经过山东昌邑县。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怀揣黄金,趁天黑无人时到杨震下榻的驿馆去辞谢。

面对黄金,杨震很伤心,他觉得王密太不理解他的为人处事了。他强压着心头的不快,语重心长地对王密说:“当初举荐你,是我看重你的品行和才学,可你却不知我的心,竟揣着黄金来见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王密以为杨震怕接受馈赠被人知道影响声名,便悄悄地说:“深夜无人,这件事不会泄露出去的。”

杨震就说:“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在哪里看得出来?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显现一个人的节操。”

王密听完之后,深感自己做错了事,觉得很惭愧,抱着黄金羞愧地退了出去。

杨震暮夜拒金的故事很快在当地广为流传,后有“清节能无暮夜私”、“黄金辞故旧,暮夜见平生”等绝句为证。

百姓都为杨震居官清廉、洁身自好的品格所打动,亲切地称他“四知先生”。杨震的后人都以他为榜样,他的儿子秉、孙子赐、曾孙彪,都位列三公。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了纪念他清正廉洁、光明正大、表里如一的高风亮节,各地都纷纷以“四知”来命名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如昌邑县的“四知台”、莱州府的“四知堂”、华阴泉店村的“四知书院”、潼关吊桥的“四知乡”等。

后世为了鞭挞当时那些借用手中权力、索贿受贿、坑害百姓的贪官污吏,文人们在百姓对杨震的赞颂声中,借拒金的故事,提炼创造了“金投暮夜”、“四知金”、“故吏金”、“暮夜金”、“报杨金”等典故,以讽喻那些秘密行贿和非义馈赠的人和事。陶母教子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陶侃因年幼丧父,家里贫困,无依无靠,陶母湛氏只好携陶侃由鄱阳回外祖父家。陶母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育儿子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陶侃。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

为此,陶侃以清贫为乐,发愤进取,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他父亲的好友太守范逵推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官清正廉洁。

陶侃青年时做鱼梁吏(管理鱼梁的县令),曾送一坛干鱼给母亲。母亲并不因儿子如此孝敬而高兴,而是拒绝了。封好鱼干,她交给派来的人带还,并回信责备陶侃:“你是国家的官吏,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这是为政不廉啊!这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此事虽小,但在陶母看来,区区一罐鱼干,却是公家的东西,你把公家的东西拿来孝敬母亲,这便是损公肥私,就是贪污,贪污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从中可以看出陶母教子的严格。身处封建社会时代的陶母,能够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对儿子“吞占公家东西表孝心”的行为给予果断制止,并马上借机教育儿子当官后要廉洁奉公、公私分明,这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陶母

还有一次,正值下大雪,范逵骑马来拜访陶侃。陶母湛氏见家中没有草料喂马,于是就从床上抽下卧垫禾草,切碎喂马;又悄悄把头上的长发剪下卖给店人,换回酒菜,热情款待客人。范逵听街坊邻人道出真情后,赞叹说:“没有这样的母亲教育不出这样的孩子啊!”留下了“截发延宾”的美传。

后来,为纪念湛氏教子读书,县人便在陶母湛氏故宅旁建起陶侃“读书台”、“洗墨池”,旁边还建有“惜阴书院”和“金川望江楼”。【原文】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译文】

父母亲喜欢的,子女都应尽力准备齐全满足他们的要求,父母所厌恶的,子女都该小心去除掉。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以给父母亲带来忧愁;子女的品格如果有问题,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耻,没有面子。【注释】①好:喜好。②具:备,办。③去:除去,除掉。④贻:遗留。⑤德:道德,品行。⑥羞:感到羞耻。【评解】

孟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子女奉养父母,孝敬父母,以回馈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子女也会觉得心中踏实并充满快乐。兄弟姊妹是陪我们人生走得最久的亲人。兄弟姊妹生活、事业都发展很好,没有意外情况出现,并且家庭和睦,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生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每天尽心尽力尽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生活才会过得充实和快乐,活得自在,无愧于心。“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一乐并不是只有当老师的才有。在生活中、工作中、为人处事中懂得去协助、关怀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就是自身价值之所在。【国学小百科】

古代冠礼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到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是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冠礼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20岁行冠礼。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长,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15岁至20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妻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相关链接】蔡顺采桑椹

汉朝有一位孝子叫蔡顺,出身贫苦,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非常孝顺。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王莽篡权,社会秩序混乱,庄稼逢荒减收,百姓生活困苦,加上当时闹“赤眉军”(新莽末年起事的军队之一,因将眉毛染红,示别于政府军,故称作赤眉军),出没不定,四处搜刮粮食和财物,就像强盗一样经常骚扰百姓。

蔡顺在经常食不果腹的境况下,总能想办法找到一些可以充饥的食物,尽心奉养母亲。夏天,树上的桑椹熟了,蔡顺就去采拾桑椹回来给母亲吃。每次去的时候,他都会拎两个篮子。

一天,蔡顺在回家的路上,不幸与一伙儿“赤眉军”迎面碰上。强盗们拦住了蔡顺的去路,本想可以搜点财物,没想到除了篮子里的桑椹外,一无所获。强盗们气愤不已,正要找蔡顺出气,突然一个强盗发现蔡顺拿了两个篮子,他好奇地瞧了一会儿,然后紧锁眉头问蔡顺:“你采的桑椹也不多,为什么要用两个篮子,还将黑色和红色的分开来呢?”

蔡顺从容不迫地回答:因为母亲喜欢吃甜的,所以就把采得比较黑、比较紫、比较熟的放一个篮子,给母亲吃,母亲身体不好,吃它可以充饥又可以恢复体力;红色的没有熟透,比较酸,放另外一个篮子,是留给自己吃的。

蔡顺话语恳切,面对强盗不仅一点儿也不害怕,神情反而充满着对母亲的孝敬,而且流露出的那种对母亲的由衷的体贴,使在场的强盗们都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他们一时沉默无语,过了一会儿,强盗们的脸上不再那么狰狞,态度也开始软化了,此时的蔡顺也感受到了这批强盗内心有了强烈的触动,尤其在这颠沛流离的环境里,沦为强盗也非得已,任谁也会禁不住想起自己家中年迈的父母,有的缓缓地低下头来,有的甚至悄悄地抹去眼泪,于是强盗们决定放了蔡顺。

这批强盗们将要撤走时,竟然还拿出了一些粮食和财物,要给蔡顺拿回去孝敬母亲。蔡顺深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道理,所以他委婉地谢绝了强盗们的好意。强盗们见此更是汗颜不已,只好羞愧离去。蔡顺

后来,蔡顺的母亲过世了。就在蔡顺最悲痛的当中,邻家却起了大火,眼看着火势直逼到他家里来,就要烧到安放母亲灵柩的房间了。此时,蔡顺根本没有能力把灵柩抬出来,情急之下,他抱住了母亲的灵柩号啕大哭起来,邻里乡亲也不知所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火苗竟然越过他家,窜到邻家去了。事后人们都说:这是蔡顺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与祝融之神。

安葬完母亲后,母亲慈祥的音容,时时萦绕在眼前,思母之情,常常使蔡顺睹物伤情,泪水盈面。

因为母亲生前最怕打雷,所以每到雷雨交加之时,蔡顺都会奔到母亲墓前,跪在那里抱住墓碑,哭泣着说:“母亲不要害怕,孩儿就在您身边。”倘若雷声不断,他就会绕着坟墓,边哭边对上天乞求:“不要打雷了,会吓坏母亲的……”一片至情,犹如母亲就在身旁。董卓的恶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

深知朝廷派系之争的董卓得知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心中窃喜,他密切注视朝廷各派动向,随时准备见机行事。不久,在河东伺机而动的董卓便收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何进是少帝的舅舅,代表外戚势力。灵帝死后,他与司隶校尉袁绍共同谋计诛杀张让,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于是,何进便诱董卓以好处,以圣旨名义召他立即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来威胁何太后。

董卓接到圣旨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并按何进的意思,上书少帝,要求“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奸秽”。可是,董卓却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还没来得及赶到洛阳,何进就在争斗中被张让等人杀死。这时,虎贲中郎将袁术也趁机领兵进入洛阳,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后,便放火烧毁了南宫,并追杀张让等人。张让和中常侍段硅慌忙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至黄河渡口小平津(今河南省巩县西南)。行进中的董卓远远望见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况有变,打听到少帝在北芒,董卓又急忙率兵前往。

少帝被蜂拥而至的大军吓得惊慌失措,泪流满面。董卓威风凛凛,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去参见少帝,并且向他询问事变经过。少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当时,刘协只有9岁,比少帝还小整整5岁。董卓大为欢喜,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又因他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于是,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念头。董卓把少帝奉迎至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首先他迫使朝廷免除司空刘弘的职务,自己取而代之。接着,为了进一步独揽中央政权,董卓决定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废除少帝,另立新皇帝。在一次会议上,董卓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在场官员大多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当面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少帝只是年纪幼小,行为品性根本就不能与太甲和昌邑王相提并论。董卓大怒,没想到卢植如此不敬,胆敢当众反对自己,便立即命令士兵将他推出斩首,幸亏侍中蔡邕极力劝阻,卢植才免于一死。之后,董卓废掉少帝,将他贬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即为汉献帝。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皇帝,董卓不顾朝臣反对,胁迫献帝将都城从洛阳西迁至长安。董卓还无视礼制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筑了与长安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高厚达七丈,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并规定,任何官员经过他的封地时,都必须下马,恭恭敬敬地对他行大礼。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这样,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

董卓专权期间,欺压大臣,残杀百姓,奢侈挥霍,独裁凶残,无恶不作,荒淫无度,令人发指。结果,他的暴行使朝中大臣憎恨不已,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

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多岁了,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也无法尽享天年,实在是可悲!【原文】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译文】

父母爱护我,孝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讨厌我,不喜欢我,还能一样用心尽孝,才显得难能可贵。【注释】①憎:厌恶,讨厌。②贤:有才能,有德行。【评解】

父母将子女带到这个世界,养育教育之恩不能忘记,子女要以感激之心孝敬父母。父母若跟子女相处得很好,子女要尽力奉养父母。

即使父母不喜欢子女,讨厌子女,子女也应该恪尽孝道。人心都是肉长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子女肯用心,发自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父母再怎么不好,也都会有感动的一天。

子女要包容、宽恕父母的错误、偏见、偏爱,千万不要因父母一时的过失而指责父母。

孝顺不分贵贱,不分年龄,只要能做到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就是孝顺。【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孝道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及送终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一级的封建贵族官员,七十岁就要把执掌的政事交还国君而告老还乡。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相传天子有六乡,诸侯有三乡。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贤,敦睦乡里。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实行优惠的政策。《礼记·王制篇》规定,老人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朝廷还根据户口册核查老年人的家庭及其财产情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这是说,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和徭役,九十岁老人全家可以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家服侍老人,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戒条,允许信徒“祭祖”。自秦代以后,历代朝廷也注意从正面引导,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十三经注疏》中惟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宋代,我国的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清代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示其尊老敬贤的教化,推行其以少胜多的统治政策。我国历代的法令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凡需赡养老人者,官府可以减免其徭役和赋税,有罪者可以减轻其刑罚;同时都把“不孝”定为十恶大罪之一,不肯抚养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或祖父母者,都要被官府严厉处治,甚至处以绞刑和腰斩。【相关链接】芦衣顺母

在周朝的鲁国,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个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闵子骞非常不好。

冬天的时候,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却用芦花给闵子骞做衣服,衣服表面看起来确实很大,蓬蓬的,但却不保暖。数九寒天,寒风刺骨,闵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就是在这种极大的差别中,闵子骞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一点都不感到难过,一点也不抱怨他的后母。闵子骞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有一次,闵子骞的父亲叫他驾车,冰天雪地,冷风飕飕吹过来,闵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他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所以一边驾车一边发抖。闵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烈摇晃了一下,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下车呵斥闵子骞,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

他父亲一看衣服都穿那么厚了还在发抖,父亲认为他是故意的,心想:你这个行为很有可能会让你后母的名节受到损害,人家看了还以为后母在虐待你。所以一气之下拿着鞭子就抽闵子骞,结果衣服被鞭子打破了,芦花飞了出来。他父亲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得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冻,是自己没有尽到当父亲的责任啊!这时,父亲也火冒三丈: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恶劣,这么残忍地虐待我的儿子!

父亲于是气冲冲地回家要把后母赶出门去。情急之下,闵子骞跪到父亲面前,向父亲哀求不要赶后母走,他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假如离去,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闵子骞讲出这席话,父亲听了很感动,气也就消了,于是就不再赶他的后母了。这个行为更感化了闵子骞的后母,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从此,闵子骞的后母对待他就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王祥解怨

晋朝有个叫王祥的大孝子,年少时没有了亲生母亲。他的后母朱氏,屡次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破坏他跟父亲的关系。王祥受尽了委屈,但他并没有和后母作对,反而愈加谨慎。王祥

王祥的后母很喜欢吃新鲜的鱼,就叫他去抓鱼给她吃,但是那时候天气很冷,河水都冻成坚硬的冰了,冰天雪地当中怎么可以得到鱼呢?王祥便脱下衣裳,预备剖开冰冻去求鱼。由于这份诚心,天地都感动了,忽然冰冻自己消解了,有两尾鲤鱼跳出冰上,王祥拿了两条鱼回去,烹调给后母吃。后母又想吃烤黄雀,忽然间又有数十只黄雀,飞到王祥的帐篷里来。

后母在很多事上百般刁难王祥,王祥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王祥家里有株丹柰树,结了果,后母叫他守着。后母跟他说:假如果树上的果子掉下来,我就要处罚你。逢着有风雨的时候,王祥就跑出去抱着这棵果树哭泣,祈求它们不要掉下来。这些丹柰仿佛也有知觉,竟不跌落下来。

后来王祥长大娶了妻子,后母不止虐待他,连他的妻子也一起虐待。不过他的德行已经感动了他的弟弟王览,王览是他后母亲生。因为王祥的德行,弟弟对他非常尊敬,每次后母虐待王祥和他妻子时,王览都会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帮助兄长。

王祥的德行愈来愈好,后母因为嫉妒他,居然要拿毒酒毒死他。结果弟弟王览事先已经知道了,情急之下,王览把那杯酒夺过来,当场要帮哥哥喝下去。朱氏觉得很惭愧,她的亲生儿子居然能以死来保护兄长,于是朱氏就把毒酒打翻了。朱氏从此幡然悔悟,不再虐待王祥了。【原文】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译文】

父母犯错,要心平气和,柔声细语,态度诚恳劝勉让他们改正。

父母不听劝导,要耐心等待时机,如父母情绪好转或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执意不听,甚至生气,此时子女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还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毫无怨言,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注释】①过:过失。②更:改变,变换。③色:神情声色。④入:接受。⑤悦:高兴,愉快。⑥怨:责怪。【评解】“亲有过”这个“亲”字不光指父母双亲,也包括所有的亲人、朋友,若他们有过失,我们也要去规劝。规劝时要用真诚的心,把握好时机,并注意态度、方法、方式,同时还要有耐性。在劝诫对方时千万不要用生硬的口气和强加于人的蛮横态度,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劝诫人的时候,首先要以尊重对方为基础,选择在对方心情好时,而且尽量要避开人多的场合,要注意言语适度,不然会有伤对方颜面,造成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尤其是对长辈劝诫的时候,要和颜悦色,用婉转的言语给他们建议,不能义正词严,脸色凝重,否则会很难让长辈接受。

如果父母长辈不能接受,我们可以委婉地再劝谏。如果劝谏三次之后,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过,甚至于伤心落泪。

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李世民劝父的故事。在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带着军队南征北讨。有一次,李渊要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考虑到这样做很危险,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这是非常不利的。李世民就一直劝他的父亲不可以这样做,接连劝了三次,李渊都不采纳。第二天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渊突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大哭,他很是奇怪,李渊出帐一看,原来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李渊就问李世民出了什么事,李世民这个时候就对他父亲做最后一次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伤心,非常难过。李渊一看如此情景,看到儿子坚持劝诫他,便听了儿子的劝告,改变了行军计划,这才使军队不至于造成危难。

再三劝谏之后,父母长辈可能会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但也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变通。曾子的父亲有一次觉得他有过失,于是就拿手杖打他,结果可能用力大一些,就把曾子打昏过去了。孔子就批评曾子说:万一你被父亲打死了,不是害了父亲背负杀人的罪名吗?所以也应该注意被打的时候,要衡量当时的情景,应该躲避的时候,也要赶快躲避。【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南朝建立了专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4.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局面。5.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6.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这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具体内容,它表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1.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议复,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监察效果有赖于皇帝的贤明,监察官有赖于皇帝的保护。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自魏晋御史台脱离少府后,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地方监察机构和监察机关一般也不隶属于地方衙门。这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即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要求监察官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中国封建统治者根据实绩对监察官进行考核,并采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促使监察官尽职尽责、积极上进,减少察与不察一个样的虚监现象。5.允许风闻言事。监察官可以风闻言事,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非常有益的一项规定。它可以使监察官大胆广泛地行使监察权,以利于提高监察效率,加强君主对群臣的控制。【相关链接】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战国时代的齐国人,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甚远。齐王纳谏

邹忌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因为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您受蒙蔽非常厉害。”

齐威王说:“是这样!”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黄泉相见

周朝有个君主叫郑庄公,他与弟弟发生了冲突。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弟弟比较宠爱,甚至于支持弟弟,并帮着弟弟跟他作对,所以郑庄公对他母亲非常生气,在气头之下就讲了一句话:“我跟我母亲不到黄泉不相见。”郑庄公这句话一讲完,就很后悔,因为收不回来了。他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说话要算话,结果后来真的都不再跟他母亲相见了。

郑庄公这样的情况,被他的一个孝子大臣叫颖考叔的看在眼里。颖考叔考虑到如果一国的国君都不孝母亲,那全国的风气很有可能变坏,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进行劝谏。

这一天,颖考叔拿着礼物送给郑庄公。按照当时的礼仪,臣子只要送国君东西,国君一定要回礼,一定要请他吃饭。

吃饭时,颖考叔就坐在那里把很多很好的食物都放到另外一边去。郑庄公愈看愈觉得好奇,就问他:“我赐给你的食物,你为什么不吃?”颖考叔就说:“我从小到大,所有好的食物一定是我母亲先吃,我才吃;而我的母亲从没有吃过君王您赏赐的食物,所以我要把它包回去,我母亲吃剩了我再吃。”颖考叔的这一片孝心,使郑庄公很感动,他就说:“唉!你都有母亲可以孝敬,寡人现在都没有母亲可以孝敬。”

颖考叔就说:“大王您绝对可以马上孝敬您的母亲,因为我已经找到一个地方,它有个山洞通往地底下,那个地名就叫‘黄泉’。您跟您的母亲只要相约在那里相见,你再把她接回国内来,那就可以了。”

于是郑庄公就跟他母亲在这个“黄泉”相见了,之后就用很隆重的礼节把母亲接回国都。【原文】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译文】

父母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子女一定要先尝,是否太凉或太热,而且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的床榻。

父母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在此期间,因思念父母常常悲伤哭泣,自己住的地方要简朴,并戒除酒肉的生活享受。【注释】①疾:疾病。②侍:陪伴侍候。③丧:守丧。④绝:断绝。【评解】

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给父母请医生,为父母端水送药,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若父母生病严重,要时刻守在床前服侍父母,听父母的召唤,并细心观察父母的情况,防止发生意外。这个时候正是子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恰恰能反映出子女是否真的孝顺。

如果父母不幸离开了人世,子女在给父母办丧事时,一定要尽到为人子女所应尽的礼节。这体现在要用父母所信仰、所期待的丧礼来置办,而并不体现在花钱的多少和形式的隆重上。按照父母的遗愿去办理,才最能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追思。

家里若有父母刚刚过世,子女此时的生活应该简朴,穿着要朴素,要日日为父母祈祷祝福,并时时想到和父母在一起的难忘日子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才不枉父母对子女养育、培养的恩德。【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丧服在丧礼中,晚辈为长辈穿孝服主要是表示孝意和哀悼,这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传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他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称为“钉红儿”。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称为“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只要“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相关链接】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孝皇帝,他侍母尝药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

汉文帝坚持以仁孝治理天下。平日,他身体力行,每天都向母亲问安,如果公务不很繁忙,文帝还要特别抽出时间,陪伴在母亲左右。在文帝心中,始终把侍母尽孝当作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亲身心安泰,他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日月如梭,母亲开始日渐衰老、孱弱,文帝不免担忧起母亲的身体。一天,母亲不幸病倒了,文帝请来最好的医生给太后诊治,宫廷内外也都为尽早医好太后的病而各尽所能。文帝焦急万分,他深恐母亲一病不起,甚至会离自己而去。他时刻牵挂着母亲,已经放心不下宫女们的照顾。只要完成公务,文帝便会来到母亲寝宫,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文帝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他亲自为母亲端水送药,一心想着让母亲尽快好起来。只要母亲感觉好了一些,文帝心中就感到无限的喜悦。汉文帝

在侍奉母亲的三年里,身为一国之君的汉文帝,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在休息时,文帝也从不宽衣解带,生怕在母亲呼唤时,由于自己一时的怠慢而无法应母亲之需。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文帝还学习所用汤药的药效、剂量,而且牢记于心。对什么时候用药,如何熬制才能充分发挥药效等等,他都能恰当地掌握。母亲每次服药前,文帝必会亲自品尝,品一品熬煮的浓度是否适当,温度是否合适,然后再嘱咐进行调制调温,直到适宜母亲服用之后,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母亲在文帝三年如一日的侍奉护理下,终于有了好转。

文帝对母至孝,带动了良善的社会风气。他还广纳谏言,废除因诽谤而处以死刑的惩罚,在收成差的年份减租减税,惠赐天下孤寡。在位二十三年,不管是宫室、苑囿,还是车骑、服御,文帝从来都没有增添过。他仁慈恭俭,以敦伦尽分,崇尚简朴示范天下,自然得到万民爱敬、海内殷富、远者悦服、天下大治的盛景。黔娄尝粪

庾黔娄是南北朝时南齐人,字子贞,被派到孱陵去当县令。可是到任还不到十天,就感觉心里忐忑不安,感觉家里有什么事要发生。黔娄心想一定是家里有不祥之事,便要辞官回家。衙门里的人听说后,觉得辞掉官职很惋惜,便说:“你要是不放心就先派个衙役回家看看,要不然直接把家人接到这里。”但是黔娄一想到家中年迈的老父亲便毅然决然地谢绝了众人的好意,马上启程。他路上不敢耽误片刻工夫,夜以继日地赶路,终于赶到家。庾黔娄

果真不出乎所料,他的父亲生病了,身患痢疾,卧床不起,刚开始两天。他看到卧床的老父亲说:“是我没有照顾好您,都是我的责任啊!”黔娄不顾路途的疲劳立即去找最好的医生来为父亲诊断病情。医生告诉黔娄说:“如果你想要知道病情严重与否,就要去尝尝他的粪便味道如何,到底是苦还是甜。如果是苦的,就很容易医治;如果是甜的就不好了。”在场的家仆都觉得这样很为难。

黔娄听说后,想都不想便尝了。在场的人都深深地被黔娄的孝心感动了,有的还在一旁轻轻抽泣着。黔娄尝到一丝甜味,这说明父亲的病很严重,他忧心如焚。

他更加尽力地侍奉父亲,白天亲自服侍,到了晚上就向着北斗七星磕头祈求,希望能以他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承担病情,希望以他的生命来换取父亲的存活。每天如此,迫切地向上天祷告,头都磕破了。

但是黔娄父亲的病很严重,过了不久,就过世了。黔娄在守丧期间非常哀痛,几乎没有办法承担父亲的过世,身体也变得虚弱,可见他丧亲悲痛之深。黔娄为了能赶快回家看父亲可以放弃官职,完全弃名利,一点儿都不留恋,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可见黔娄对父亲孝敬的至诚。【原文】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译文】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虔诚。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恭敬,才是真孝顺。【注释】①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②诚:真实的(心意)。③事:侍奉。【评解】

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时,要恭恭敬敬,犹如父母还健在,并没有离开自己,绝不要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父母也要这样做给子女看,让子女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礼敬。

人要以感恩的心去对待祖先,感激过世的父母,并深刻提醒自己不要给祖先、给父母丢脸,如果用这样的心去祭拜过世的人才有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要觉得父母的精神常在左右,时刻不忘记父母的教诲,并秉承父母所教,代代相传,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祭祀中国人重视孝道,提倡孝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根本就是教孝、教敬,所以古代人民生活里面,祭祀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个项目。祭礼在古礼里最重要,六种礼第一个是祭礼,祭礼也叫吉礼。中国祭祀的对象是祖先或鬼神。1.祭品的种类祭品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牺牲”,古书只说“用人”,不说“人牲”。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粢盛”。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的常用祭品。(2)玉帛。玉帛包括各种玉制礼器和皮帛,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品。在缺少金银饰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贵的。帛,是丝织物的总称,是贵族用于御寒蔽体的生活资料,帛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正因为玉帛的稀罕与贵重,古人祭祀时以玉帛为祭品。(3)人。以人做祭品,后世称“人祭”。商代人祭之风炽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残,不仅有大量卜辞记述,而且有考古遗迹证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烧、水溺、活埋、刺喉沥血和砍头,甚至把人剁成肉,蒸为肉羹。春秋时代的人祭现象虽不像商代那样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但也并不罕见。此外人祭中还有以童男童女祭祀的现象。(4)血。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2.祭祀的场所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后来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恭敬和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1)平地。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2)坛。《礼记·祭法》有:“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3)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来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4)宫庙。在坛或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5)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3.祭品的处理对于不同的祭品,古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1)燔烧。祭天神使用。在各种天体神灵中,日神最受重视。周代开始,对天的崇拜从自然崇拜中突出来,朝迎夕送日神之礼不再举行,而是在祭天时兼祭日。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2)灌注。祭地神使用。灌祭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达之于神。(3)掩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4)沉没。祭水神使用。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5)悬投。祭山神使用,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相关链接】董永卖身

传说在汉朝的“千乘”地方,有一个叫董永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家境又十分贫寒,同父亲相依为命。

董永自幼非常孝顺父亲,他每天跟随父亲一道去田里耕地,都尽全力去做农活儿,以分担父亲的辛劳,从来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每次在回家的路上,他总是让辛苦了一天的父亲坐在鹿车上,自己却拖着疲软的双腿跟在后面步行。

后来,父亲不幸过世了,没有条件来安葬父亲,孝顺的董永只好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使父亲能够早日入土为安。一位乐善好施的员外听说董永的情况后,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便拿出钱来资助董永办理了丧事。董永也承诺:为父亲守丧后,一定去员外家里做工报恩偿还。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守丧期满的董永遵守先前许下的诺言,前往员外家里去做工。路上,在一棵大槐树下,董永意外地碰到一位女子,自称只身一人无家可归,愿与董永结为夫妻,一同去员外家里做工还钱。面对无依无靠的女子,董永也只好答应带她一同前往员外家里。

看到董永二人的到来,员外感到十分奇怪,问道:“先前我不是已经给过你钱了吗?”董永赶紧深施一礼回答说:“是的,员外,承蒙您的恩惠,我已经安葬好了父亲,并守丧三年期满。虽然我是一个贫贱之人,但也想尽自己的全力来您家里做事,以报答您的深恩厚德。”听过董永的回答,员外明白董永报恩的用心,但是看到董永身边的女子,不免又疑虑地问道:“你来做事还钱倒是可以,这位女子又能做什么呢?”因为在路上,女子已经告诉董永她可以织布,所以董永便回答说:“她能织布。”员外听过之后非常高兴,也想成全董永报恩的一片真心,便对他们说:“那好,你们二人就为我织百匹布作为偿还,然后就可以回自己家了。”于是,董永二人就留在了员外的家里,开始织布。董永

本来织百匹布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可是没有想到,董永在女子的帮助下,竟然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轻而易举地全部完成了。如此惊人的速度,使员外感到非常惊奇,见他们已经完成了约定,就送他们二人离去。

当董永怀着对女子的无限感恩与喜悦,走到他们原来相遇的那棵槐树下时,只见女子停下脚步,向董永施礼告辞说:“我是天上的织女,是你的至诚孝心感动了天帝,他特让我来帮助你。”说完话,她就凌空而起,瞬间不见了踪影。

第三章 出则悌

【原文】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译文】

哥哥姐姐要友爱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兄弟姊妹能团结和睦相处,父母心中也会很高兴,这就自然尽了孝道。

把钱财之物看得很轻,从不因此而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与人讲话时多包容忍让,不说伤感情的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就会消失不生。【注释】①友:相好,亲近。②恭:恭敬。③睦:和睦。④中:其中。⑤轻:轻视。⑥生:产生,发生。⑦泯:消灭,丧失。【评解】

兄弟姊妹本是同胞,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正所谓是“同气连枝,骨肉相连”,因此兄弟姊妹之间要懂得相互礼让,不要讲伤人的话,更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人生短短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兄弟姊妹之间真挚的友爱,是多么弥足珍贵。人懂得珍惜的时候短,往往都是在失去之后才后悔,所以珍惜亲情是何其重要!

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不要把钱财放在第一位,当你把钱财看轻了,把情谊看重了,你会觉得很快乐;否则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活得很累。

忍让不是怕人,而是一种风度和境界,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人性有转让退折的余地,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过分的精明就是不超脱,事事好强、处处计较个人得失,活得必然紧张沉重。宽容不是软弱,而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有旷达心胸的人,不把宽容看成忍辱负重,而是看作美德和幸福。【国学小百科】

古人之“悌”“悌”是形声、会意字,从心、从弟,本义作“善兄弟”解。也就指弟弟要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哥哥要懂得照顾弟弟,彼此诚心相友爱,是儒家的伦理范畴,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中有:“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他会专心于本职工作,“道”就会产生。《孟子·滕文公下》也提到:“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古人认为,骨肉亲情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往往超过父母,正所谓“手足之情,既长且久”,而且“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因此古人认为兄长、弟妹之情弥足珍贵,敬亲爱亲之情是由心而发的。【相关链接】司马光爱兄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人们除了对他的德行备极推崇之外,他发乎真诚的友爱兄弟的情怀,更是流传千古。

司马光的哥哥,字伯康,名旦,兄弟俩感情特别好。司马光退居在洛阳的时候,对伯康既敬重又倍加关怀。

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岁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尽心尽力。因为伯康体质羸弱,消化不佳,常需少食多餐,所以照顾起来颇为费神。每次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司马光几乎是时时刻刻关心伯康,就如同照顾婴儿般无微不至。

季节交替的时候,气候极其不稳,老人最怕的是着凉。所以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随时注意哥哥的衣服是不是足够保暖。司马光虽然高官显贵,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巨细靡遗,都亲自操持,这种至情至亲的手足之爱,与下人照顾是全然不同的。对于兄长伯康的恭敬,司马光更是做到了极处,正所谓“友爱至极,无以复加”。

温公和兄长间的手足情怀一直是古今美谈。有人称赞司马光是“一代完人”,他的品德、学识、涵养都无懈可击,他的孝顺、友爱、忠诚成为后人的表率。

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继承父亲之志,自幼就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不仅学识渊博,更通晓经史,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参与了父亲《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侍奉父母极其孝顺的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悲痛至极,三天三夜滴水不进,哀痛逾恒,完全可见他父亲的风范。司马光

司马康为人恭敬谨慎,不苟言笑。在路上,人们见到他温文的举止和脱俗的内涵,即使不认识他,也知道他一定是司马光的儿子。因为深厚的学识与严谨的家风,熏陶了他非凡的气质。他能如此优秀,都与父亲的教诲息息相关。和政的德行

和政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为章敬皇后所生。她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一直由韦妃抚养长大。和政公主生性聪明贤惠,侍奉养母非常孝顺。

和政公主的父亲唐肃宗有一次生了病,公主随侍在父亲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非常细致周到。皇上深受感动,就赐给她很多田地财产。但是她想到妹妹宝章公主没有分到田产,所以执意要把这份赏赐让给妹妹,皇上于是就答应了。宝章是和政公主养母的亲生女儿。

安禄山叛乱,皇族的人纷纷逃难。和政公主的姐姐宁国公主,丈夫刚刚过世,看到姐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的内心非常难过。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和政公主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用丈夫柳潭的马,载着姐姐离开京城去逃难。

漫漫长路中,公主把姐姐安置在马上,自己和丈夫一路徒步行走,一天就得走上百里的路,历经了千辛万苦。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姐姐,姐姐渴了,柳潭就上山捡柴火、挑泉水;姐姐饿了,公主就亲自烧火煮饭。二人同心协力,让姐姐衣食无忧,安然度过了灾难。

和政公主救姐姐于危难,并关爱妹妹的深厚德行被后人所景仰和传诵。【原文】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译文】

日常饮食起居中,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居后。

长辈有事呼唤某人,应代为传唤、寻找,如果此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情,能帮忙则帮忙,不能帮忙的则代为告之。【注释】①或:或者。②长:音zhǎnɡ,年纪大。③幼:年纪小,未长成。【评解】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

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深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依然会感受到老人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

这种美德是我们民族的魂,我们要把它代代相传,并将它渗透在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中。人都有老的时候,只有现在去尊敬、礼让长者,将来才会得到晚辈的尊敬、礼让。尊老敬老,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范增)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侍。”这是“鸿门宴”中排的座次。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不惜笔墨详细叙述各人的座次呢?原来我国古代对座次很有讲究的。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物一般分为堂、室、房三类。前面是堂,堂的后面是室,室的两侧是房。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贾谊《过秦论》中就有“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的话。另外,古人尊敬师长,老师座位面南,学生面北,故也把学生尊师的礼仪称为“北面”。“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燕昭王求士》)就是说,国君能尊敬师长,虚心好学,那么,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来辅助自己。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代贵族出行常乘马车。车上座位以左为尊。古人为了迎接尊贵的客人,便让车上左边位子空着,即所谓“虚左以待”。其中最典型的要数信陵君迎接侯嬴的故事了。侯嬴是个看门的,又老又穷,而身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却亲自驾车,“虚左自迎夷门侯生”。隐居多年的侯嬴终于被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诚意所感动,替他出谋划策,以窃符救赵的锦囊妙计,解了信陵君的燃眉之急。【相关链接】张士选礼让遗产

张士选是五代时候的人,从小父母就过世了,等到他长大了,长辈中,只剩下叔父一个人。而叔父却有七个儿子,有一天叔父就对张士选说:“你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应当将家产一分为二,你一份,我一份,你觉得这样分公平吗?”张士选说:“叔父,我不忍心您家的七个儿子共分一份财产,叔父您可以把家产分作八份啊!”叔父坚持不肯这样分,张士选也坚持不肯那样分。

当年张士选十七岁,就被推荐进京城参加考试,同时被推荐参加考试的有二十几位。那时有位精通相学的术士指着张士选说:“今年高中状元的,就是这位少年啊!”同辈的人听到了,都啼笑不已,并且还反驳相士的说法。

相士说:“做文章这件事情,不是我所能够了解的;但是这位少年,他的满脸充满着积了大德的气象,这一定是他做了大善事的缘故,所以我才敢断定他今年必定高中状元啊!”果然张士选考中了状元。【原文】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译文】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应主动向前行礼问候,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恭敬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先走。

不论骑马或乘车在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长辈,并等到长辈离开约百步之后,自己才可以上马或上车离开。【注释】①尊:地位或辈分高。②见:同“现”,表现的意思。③能:能力,才干。④疾:急速。⑤揖:拱手行礼。⑥恭:恭敬。⑦待:对待。【评解】

家族中的祖父母和祖父母同辈的人,父母和与父母同辈的人都是尊长。父母的朋友是尊长,老师是尊长,凡无家族关系年纪与自己父母差不多的人也当看为尊长。

晚辈在尊长面前,不要直呼其姓名,而要用敬称,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教养、没素质。

尊长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卖弄自己的学识,展露自己的锋芒,这样做很没礼貌。

另外,有才华的人锋芒太露很容易遭到嫉妒,所以在任何场所都要注意保持谦虚谨慎,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卖弄,这样对将来的前途和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

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老师或者长辈亲戚,应该过去跟他打招呼,这是对长辈的尊重。一个人在尊敬长辈的同时也是在尊敬自己,若不懂得尊敬他人,就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可能有急事或没有听见),我们就退后一点,让长者先过去。

今天尊重长辈还表现在,当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要让长辈先上。如果是出租车或私家车就要帮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再轻轻地把门关上,让长辈坐得很舒服。长辈要下车的时候,晚辈要先去开门,让他安全地下来。【国学小百科】

古代对长者的敬称古代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外舅也是岳父之意。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对尊长者敬还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另外还有用“高寿”问老人的年纪;用高龄称老人的年龄。【相关链接】杜环代人养母

杜环是唐中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做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杜一元是位好人,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各地方的知名人士。杜环特别好学,专精书法,个性谨慎而又有节制,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杜环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去世,家庭破碎。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投靠,他看到了您,顾念和常允恭的旧交情,必定不会抛弃您。”常母照那人的话去做,搭船去见谭敬先,谭却谢绝而不肯接纳。

常母处境大为困窘。常母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做过官,那儿也许还有亲戚、朋友活在世上,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再度哭哭啼啼随人到金陵。打听过几人都已经不在了,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哪里,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已经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活着;他家就在鹭洲坊里头,门内有两株橘子树可以辨认。”

常母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杜环正与宾客对坐,他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似乎在哪里曾经见过面。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

杜环扶着常母坐下,向她行礼。再把妻子叫出来拜见她。环妻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休息。常母问起允恭一生所亲近、交情深厚的老朋友近况,也问起她的小儿子常伯章在哪里。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一个在这儿,(常母)不能够托付给他们,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说:“现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后,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如果真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吗?况且先父和允恭交情好得像亲兄弟一样,现在您老人家贫穷困顿,您不到别人家里去,而来了我杜环家里,这真是他们两位老人家在冥冥中引导的啊!希望您不要再多想了。”

当时正是战争过后、饥荒的岁月,百姓连亲身骨肉都难以保全了。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停后,就坚决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他的老朋友。杜环就叫丫环跟在她后面,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找到任何朋友而回来了。这时常母才定居下来。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妻子替常母缝制衣裳。杜环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

常母的个性急躁而又狭隘,只要稍稍不顺她的心意,就发怒骂人。杜环私底下告诫家里人,尽量顺从常母,不可以因为她贫穷困顿,就对她轻视、傲慢,和她计较。常母患有痰疾,杜环亲自替她煎药,还一匙一匙地喂她喝。因为常母的缘故,杜环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过了十年,杜环担任太常赞礼郎的官职,奉诏令去祭祀会稽山。杜环回来路过嘉兴,正好遇到了常母的小儿子常伯章,哭着对他说:“太夫人在我家里头,因为日夜思念你而生病了,你真应该早点儿去看看她老人家啊!”常伯章说:“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是路途遥远不能去。”

在杜环回家半年后,常伯章才来。这天正好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了小儿子,两人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杜环家人认为这样不吉祥,就去劝阻他们。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吉呢?”

后来,常伯章看母亲年纪老迈,怕她无法远行,竟然拿其他事情欺骗常母就走掉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看她。杜环更加谨慎地侍奉常母,然而常母更加想念小儿子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三年之后就过世了。

常母去世前,举起手对杜环说:“是我拖累了你呀!盼望以后杜君您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像您一样的好。”话说完就断了气。杜环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入殓安葬的礼仪,在城南钟家山买块地给她安葬,逢年过节还去那儿扫墓、祭拜。【原文】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译文】

与长辈同处,若长辈还站着,晚辈不应先坐下来,得到长辈的允许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如果低到听不清楚,那也是不合适的。【注释】①闻:听见。②宜:合适。【评解】

如今交通便利,乘坐公交出门比较方便,在乘车的时候经常会遇见长辈或年老体弱的人,此时应主动给长辈或有困难的人让座,不要装作没看见或低头装睡,这样做有违做人的良知。

在家对待长辈也应如此,见到长辈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长辈来做客,要热情招待,主动端茶送水,拿水果。

在回答长辈的问话时要吐字清楚,说话声音大小适宜,说话要有分寸,不能没大没小,随心所欲地回答,这样做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若长辈之间在谈事情,这个时候应保持安静,不要看电视或放音乐去打扰长辈,也不要打断长辈的谈话。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不懂得去尊敬人,目无尊长,长大后在社会上就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会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设置很大的障碍。【国学小百科】

古代椅子的起源椅子的名称最早起源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的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因此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中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应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的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连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如南朝梁庾肩吾《咏胡床诗》: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何如淄馆下,淹流奉盛明。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忌“胡”字,器物涉“胡”字的,都下令改正。宋代《清异录》中提到:“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唐代始有靠背。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胡床最早出现于汉代,比唐明皇早几百年,要说为唐明皇创意显然不妥。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意,应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的逐渐减少,而称为交椅的逐渐增多。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显然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如郎余令《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为四直腿,束腰,上侧安托角牙,棱角处起线,这种装饰在明清时期称为“混面双边线”。坐面上在后部立四柱,中间两柱稍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长出部分雕成龙头,扶手由后中柱通过边柱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扶手与坐面中间空当嵌圈口花牙。扶手尽端亦雕成龙头,与后背搭脑融为一体。坐面附软垫、衬背。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精致的椅子了。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相关链接】曾子避席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与父亲曾点都是孔老夫子的优秀学生。

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曾子的“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一生秉承孔夫子的教诲,依教奉行,成为了后世普遍赞美和效仿的典范。孟尝君说父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

田文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