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5:44:31

点击下载

作者:王阳明,王程强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王阳明家书作者:王阳明;王程强排版:汪淼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ISBN:9787516814451本书由金文掌阅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家训、家教与家书钱 明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生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阳明先生为明朝一代治世能臣,文韬武略,史称“真三不朽”,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五百多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五千多年,就在于能够一直血脉相连、文脉相续和道统相传。我们的民族在传承着中华血脉,我们的文化在传承着古典精髓,我们的国人在传承着仁义之道。阳明先生以“龙场悟道”闻名于世,他悟得了仁义之道,践行了知行合一,成就了不朽功业。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家国”观念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首先是一个大家庭。分开说,家是国之细胞,家兴则国旺;国是家之屏障,国平则家安。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用历史的眼光看,体现在世代相传的一种家风。家风,往往以文字形式的家训为载体,在家族中代代传承。家训,往往被记载在家谱中,用于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时,就具体化成了家教。

考察阳明先生的家世可发现,从其六世祖王纲开始,历代相传的家风是读书明理、忠义孝悌和精神自由,对其产生过直接重大影响的长辈有:祖父王伦、祖母岑太夫人、父亲王华和继母赵夫人等。

王伦,字天叙,号竹轩,是位私塾先生。他淡泊名利,待人和乐,对学生严肃认真。王伦有陶渊明一样的隐士情结,高风亮节,胸襟洒落,其儒道互补的人生态度,对少年时期阳明先生的品格养成影响至深。

阳明先生13岁时,生母郑夫人去世,祖母岑太夫人承担起对孙子的养育之责。岑太夫人是王家最高寿的长辈,享年近百岁。阳明先生早年沉溺于佛、道两家,但是出于对祖母和父亲的挚爱,终于回归到儒家的圣贤学问,最终成就了影响百世的阳明心学。

其父王华,一生都在忠实地践行儒家的处世之道、正直之气、圣人之学和至孝之心,并把这四项优良品格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了青少年时代的阳明先生,奠定并塑造了阳明先生的圣贤人格。

继母赵夫人,对阳明先生虽督教甚严,却又像待亲儿子一样爱护他。据王华的学生陆深和阳明先生的学生邹守益两人记载,赵夫人孝敬长辈,爱护晚辈,聪慧谦虚,明白事理,公正果敢。

阳明先生继承了这样的家风、家训和家教,然后又直接传递给了后辈子弟。但因常年在外做官,阳明先生更多时候是通过一封封家书,向其家族子弟传递着内容丰富的家风、家训和家教。《王阳明全集》收录有阳明先生写给其家族子弟和姻亲子弟的几十封家书。这些家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寄托着阳明先生对后辈子弟的谆谆教诲。他希望子弟读书明理、进德修业、立志成圣。其中写给长子正宪的《示宪儿》“三字经”,堪称经典家训,整篇家训,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通俗易读,朗朗上口。在阳明先生的数十封家书中,所传达的大都是他的致良知思想,对其家族子弟和姻亲子弟的成长影响至深。

阳明先生的学说被称为阳明心学,其精髓被浓缩在“致良知”三个字中。致良知,是阳明先生通过自己的人生实践摸索总结出的人生智慧,不仅指导他建立了不朽的“三立”功勋,也帮助其家族和姻亲子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更是其众多门生以及后来的践行者走向事业之辉煌的助推剂。由此足以证明它的普适性,同时也意味着谁践行谁受益。

我认识《王阳明家书》的释读者王程强先生并留下较深印象,是从他赠予我《知行合一·王阳明咏良知手迹》(河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和长篇历史传记小说《王阳明》(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开始的。

如今放在我案头的《王阳明家书》,是王先生第三部有关阳明先生的专著。它虽只是一本通俗读物,然带给人的心灵启迪不亚于一些专门研究阳明先生家训、家教的学术著作。本人曾对阳明先生的家训、家教与家书作过一定研究,这也是我愿意为本书写序的起因。

是为序。2017年6月撰于杭州心闲斋礼崩乐坏日,家书抵万金吕 铮《韩非子》里有篇寓言叫“郢书燕说”。

说的是一个楚国人夜里给燕国的相国写信,觉得灯火昏暗,便对仆人道:“举烛。”

他说的时候没停笔,一不留神把“举烛”二字写到了信上。

燕国相国读信时,对与上下文毫无关联的“举烛”大惑不解,竟然强迫症发作,琢磨起其中的含义来。他费尽思量,终于有一天如梦初醒般大喜道:“举烛,就是崇尚光明的意思,呼唤政治清明。而欲政治清明,必须举贤任能。”

于是将心得体会上报给了燕王。燕国据此施政,很快实现大治。

一个笔误居然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韩非总结道:这是信本身的力量吗?肯定不是,而是看信人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另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个喇嘛,一天晚上走山路,四周一片漆黑。突然,他看见一户人家,窗户里透出耀眼的光芒。喇嘛很好奇,认定屋子里住着得道高人。谁知进去一看,只有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婆。

老太婆年轻时,别人教她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 吽”。对方误将“吽”读成了“牛”,老太婆也便错着念了几十年。喇嘛替她纠正了错误,欣然上路。

过了些时日,喇嘛走夜路又经过那间屋子,发现老太婆按照正确的发音在念,周围的光芒却没有了。他想了想,推门而入,对老太婆说,其实你没念错,上次来我只是想试一试你的信心。

喇嘛转身离去,听见背后传来最初的念法。回头一看,只见整个屋子再次光芒万丈……

有个段子,说某人到寺庙游玩,看见“心中业物”四个字,心灵受到撞击,顿悟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业有物,这是人之所以不幸福的根源。我们应该抛掉‘业’,去掉‘物’,回归本心,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他将感悟当做信条,决心过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直到有一天,脱胎换骨的他跟朋友聚会时被问及为何看上去变了,据实回答。

朋友苦笑道:“什么‘心中业物’,明明就是‘物业中心’。”

这三个故事角度不同,但都展现了信仰的魔力。人生几十载,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凡人皆有一死,王朝终有尽时,离了“相信”二字,怕是一天也活不下去。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正是此理。心外之物,只有和你的心建立了连接,才能称之为物。而这个物已不是其本身,它被你的心重新诠释,成了你的物。

比如“清泉石上流”,会发出声响。你在泉水和石头身上都寻不到响的理,只有用心琢磨,才会明白响声是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就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主观意义。

不在事物而在心上寻求理,便是用心。凡事用心,必得其理,是为“心即理”。

心外没有天理,也就没有权威。因此,要勇于挑战权威,打破权威,做一个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人,而不是被条条框框绑住手脚,人云亦云。

王阳明初到庐陵做官时,发现一堆苛捐杂税以法律之名堂而皇之地施行。法律看似神圣,但也是由人制定的。有人凭良知定,有人凭私欲定。私欲的产物过不了王阳明心里那关,所以是错的。王阳明请求上级废除相应的法条,否则宁可不当这个知县。

由此可见,心即理不是说当个境界很高的自了汉就OK了,更重要的是“此心在物则为理”,落实到具体而微的事上。

世事纷扰,不必奢谈什么改造世界。总盯着外在的目标,往往会导致人格扭曲,误入歧途。而只要“用心”,则必明天理,必有所成。

为什么王阳明对“向内求”的路径如此笃定?因为人人都有一颗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好比《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简言概之,良知就是良心加判断力。它固然有伦理层面的意义,但“致良知”并不等同于“讲道德”,否则勤俭节约的道光也能算千古一帝。事实上,成就王阳明那些璀璨事功的并不是单纯的美德。

南赣戡乱期间,对山贼何时剿、何时抚;何时示诚、何时使诈——王阳明的手段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给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做了完美的注脚。

对人和事迅速精准的洞察与抉择是良知的洪荒之力,它轻而易举地击碎了哪怕最巧妙的伪装,使那些看上去正义凛然实则猥琐不堪的赝品无所遁形,参破万事万物的真相,宛若高悬的明镜,虽魑魅魍魉千变万化,亦一触即溃。

镜子应当“物来能照”,除非蒙尘。私欲之尘是知行合一最大的障碍,因为“良知不由闻见而来,但闻见会遮蔽良知”。

通俗地讲,知行合一就是“如果你在内心决定要做什么,而这个决定是真的,那么它本身便是行为”。比如你被雷劈,不可能被劈到时还想一想要不要倒下,而是立即倒下,没有任何间隔,这叫“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识,而是人的直觉,是与生俱来的良知。它感应神速,无需等待,圣明烛照,妍媸自别,用王阳明的话说便是“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换言之:真实无妄不自欺就是知行合一。

一事当前,按照良知的第一声断喝坚定去做,不过度思虑,优柔寡断。譬如见童子坠楼,正常人条件反射必会冲过去救;见牛被宰割时流泪,也会产生恻隐之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为何现实生活中数见不鲜的恰恰是知行不一?

电影《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说:“如今我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知道。但我从来不走,为什么?因为太难了!”

就像有的毒鸡汤所讲的那样:没有人能让你放弃梦想,你自己试试就会放弃了。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选择,良知会告诉你正确的路。只有把良知奉为信仰,服从到盲从的程度,知行合一才会成为一种本能,继而避免心不在焉甚至天人交战的工作状态,提高人生效率,无论面对什么挫折,都能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而那些知行分离的人,因为想得太多,无视良知的棒喝,饱受私欲的折磨,浪费时间,耗散精力,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中蹉跎了大好的青春。面对理直气壮、斗志昂扬的知行合一者,只能自惭形秽,自叹不如。

当你老了的时候,回首一生,检视有多少时间真正属于自己,你会发现如果你有许多想干又干成了的事,那么这一辈子不管是穷是富,有名无名,你都是最成功的。

而这一切,都自《王阳明家书》始。前 言《王阳明家书》收录有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从侄、妻弟、妻侄、表弟、舅表侄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

明代的《王阳明家书》不同于清代的《曾国藩家书》,也不同于当代的《傅雷家书》,阳明先生以“龙场悟道”闻名于世,《王阳明家书》侧重于帮助子弟等开启良知。《王阳明家书》有以下六个特点:

第一,《王阳明家书》有一个灵魂,三个字,即“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先生一生讲学的核心。明嘉靖六年(1527)农历十二月初五,阳明先生在出征两广的途中,给儿子正宪写了一封家书,家书中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是人心,良知中的真诚、友爱、悲悯、同情,就是仁。如果心中没有真诚、友爱、悲悯、同情,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良知,听起来有些抽象,少年儿童不易于理解和践行。儿子正宪11岁时,阳明先生给他写了一篇《示宪儿》,是一首儿歌,通俗易懂,三字一句,共32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

第二,《王阳明家书》有两个要点,两个要点合起来即孝悌。这两个字是贯穿全书的两条线索,好比是一个人的两条腿。一个人对上要尽孝,对下要爱护。这样说好像遗漏了中间平等关系的夫妻之道,但仔细思考一下就能明白,指挥孝悌这“两条腿”的“心”就是良知呀!规范夫妻之道的也正是良知!没有良知,哪有孝悌呀!孟子说:“尧舜圣人之道也不外乎孝悌。”可见没有孝悌也就没有良知可言。

第三,《王阳明家书》非常强调青少年的“立志”。本书收录阳明先生写给弟弟的《示弟立志说》,是一篇长文。文中详细说明了青少年立志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立志和如何坚守志向。他写道:心中的志,是身上气的统帅,简直是人的命,拿一棵树做比喻就像树的根一样,拿一条河做比喻就像河的源泉一样。立志,这个话题,出现在多封家书中,有对弟弟说的,有对表弟说的,有对太叔说的,往往是三番五次地强调。

第四,《王阳明家书》原作后都附有释读者的点评。点评中提出了家书的要点,并结合现代生活,对其中要点进行了展开论述,目的是对家长教育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对青少年读者进行具体的启发。比如点评《劝谏要讲技巧》,家长规劝孩子时可以借鉴;再如点评《家长要做一个好榜样》,家长指责孩子时可以对照反思。

第五,《王阳明家书》所收录的每篇家书和诗文后,都附有一个“拓展性知识链接”。链接的内容是拓展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历史背景,二是介绍如何“致良知”。如何致良知,才是拓展性知识的核心内容。阳明先生说,致良知简捷易行。如何简捷呢?如何易行呢?在本书的后半部中,在每个“链接”中,结合《大学》“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方法,和“四句教”中“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方法,再结合现代生活,详细介绍了阳明先生致良知的简易方法。

最后,《王阳明家书》还透露出来一个重要信息,即致良知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生命科学。阳明先生在《与弟伯显》中说:“养德养身只是一事。”阳明先生的学问被称为“心学”,又被称为致良知学。致良知学,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实践,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如何变化气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如何开启自己与生俱来的良知,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如何改造命运和生命质量。

这一观点提出的前提是,心学经典是古代先贤修养身心、改造人生的实验报告。如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和“其生色也睟然”,就是本心的仁、义、礼、智被启发出来后,人的气质发生变化的表现。孔子说:我想仁,仁就来了。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又是什么样的人,只要积极努力去修学,我也能成为舜那样的人。阳明先生的心学正是传承了尧、舜、禹三圣依次传承下来的“十六字心传”,传承了孔、孟的仁义之道。尧、舜、禹做得到,孔子做得到,孟子做得到,阳明先生做得到,我们只要愿意,只要方法得当,只要认真践行,我们也能做得到。

另外,本书对家书的释读,不是从学术角度出发,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所以本书对一句话的注释和解释,在对家书的翻译和点评中,与在注释中,文字有些微的差异,因为注释是学术性的,翻译和点评中的解释是为了便于理解和实践。一 上大人书禀父母·起居万福为慰 正德六年(1511)

寓都下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①

前月王寿与来隆去,从祁州下船归,计此时想将到家矣。迩惟祖母老大人、母大人起居万福为慰。

男辈亦平安。媳妇辈能遂不来极好,倘必不可沮,只可带家人、媳妇一人,衣箱一二只,轻身而行。此间决不能久住,只如去岁江西,徒费跋涉而已。来隆去后,此间却无人,如媳妇辈肯不来,须遣一人带冬夏衣服,作急随便船来。

男尔来精神气血殊耗弱,背脊骨作疼已四五年,近日益甚。欲归之计,非独时事足虑,兼亦身体可忧也。

闻欲起后楼,未免太劳心力。如木植不便,只盖平屋亦可。②

余姚分析事不审如何?毕竟分析为保全之谋耳。③

徐妹夫处甚平安。④

因会稽李大尹行便,奉报平安。

省侍未期,书毕不胜瞻恋之至。

五月三日,男守仁百拜。【注释】

①祁州:今河北安国市。

②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明代余姚县属绍兴府。

③徐妹夫:即徐爱(1487-1517),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今慈溪)人,哲学家,阳明先生妹夫,又是阳明先生最早的弟子之一。正德三年(1508)进士,23岁任祁州知州,后升南京兵部员外郎,

转南京工部郎中。

④会稽:明代绍兴府属县,县治与绍兴府同城。【译文】

儿王守仁从北京敬上父亲大人禀告如下:

上上个月,王寿和来隆离开京师,在祁州转水路坐船回浙江,估计现在应该已经到家了。近来,祖母老大人和母亲大人身体健康,诸事顺心,(作为远在京师的游子,我)心里多少感到些安慰。

儿子这里也算平安无事,儿媳妇能因此不来京师那是最好的决定,如果劝阻不住,一定要来,只可带男女两个下人,一两只衣箱装些衣物,不要带太多行李物件。这里绝对不是长住的地方,就像去年儿媳妇去江西(庐陵团聚没有几天,又回浙江),白白地来回奔波一次罢了。来隆走后,儿子这里缺少人手,如果儿媳妇同意不来,只需要派一个人,带上冬装夏服,搭趁方便的船只,尽快来京师。

儿身体近来气血不足,精神衰弱,背脊骨痛疼已经四五年了,这些日子疼得更厉害了。打算辞职返乡,不仅仅是因为朝政(混乱),健康状况令人忧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听说家里准备再建一幢后楼,(这么大的工程)免不了您奔波操劳,费心劳力。(其实)如果建楼的木料不容易置办,就盖一座平房也可以。

余姚老家家族分家的事不知道进展到哪一步了?大产业被分成小产业,(虽然显得薄情)毕竟是保全家产的一个办法。

妹夫徐曰仁那里一切平安。

遇上会稽县李(懋)知县离京回浙的方便,捎回家书一封,向父亲大人禀报平安。

拜望和跟前尽孝的日子一直定不下来,信写完了,对您的依恋之情却更强烈了。

五月初三,儿子守仁百拜。【点评】人生中,选对事业、选对人

此信写于正德六年(1511),阳明先生时年40岁,职务是吏部六品主事。28岁时,入仕后到工部“观政”,做见习官员。29岁时,被分配到刑部做主事。33岁时,被调到兵部做主事。35岁时,因为写了一篇劝谏皇帝的奏疏,得罪了有权势的太监被害入狱,坐过监狱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做从九品驿丞。从九品是当时官员中最低的级别。37岁时,在龙场悟道。第二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39岁时,结束了贬官生涯,被派到江西省吉安府做庐陵县的知县,在任7个月。正德六年,阳明先生升官至京师(今北京)吏部任职。

阳明先生在信中提到,他想辞官回乡,原因有两个,一是脊背骨痛了四五年,精气神虚弱,二是时事令人担忧。当时朝政腐败,皇帝年轻贪玩,干什么事喜欢我行我素,不喜欢和正派人在一起,喜欢和邪恶之人在一起,过分地信任太监,做了很多荒唐事。在皇帝的宠信下,大太监刘瑾专权几年后,大太监张永接着专权。这个时候,东厂、西厂锦衣卫的特务横行,太监到各地监管行政、司法、税务和军事等。皇帝大兴土木,太监肆意盘剥,加重了全国人民的税赋负担。各地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蔓延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官也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结合现实,我们如果不能自己创业,就要跟着别人干。跟什么人,是一定要慎重选择的。跟着坏人难学好,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话,没有上升空间;同流合污的话,有了上升空间,一旦出事,摔跟头也会摔得更高,摔得更很。自己创业,行业的选择同样重要,有的事能做,有的事绝对不能做。

阳明先生说,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本身能知道善恶是非,所以人生中遇到这样的选择时,是必须要果断的。【拓展性知识链接】阳明先生的家人和家族源流

王姓创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前565-前546年)。太子晋因为直言劝谏父王,被废为庶人。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做过司徒,当时人们称这一家为“王家”,这就有了王姓。

到了东晋,王家和谢家两大世家携手辅助朝廷,更是雄才辈出。

到了北宋,王旦做到了宰相,子孙几代都是名臣。

阳明先生在《新安吴氏家谱序》中说:“(家)谱之作也,明千万人本于一人。”(意为:家谱的编制可以让人明白:同姓氏的千万人都来自一个老祖宗)这是从血脉相连上说。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是从修学功夫成熟的境界上说。

阳明先生的六世祖王纲(1302-1373)因为有学问被刘伯温举荐,古稀之年做广东参议,以身殉职。

阳明先生高祖王与准,号遁石翁,精通《易经》《礼记》,不愿做官。

曾祖王世杰(1399-?)南京国子监太学生,一辈子读书不愿做官。

祖父王伦(1421-1490),字天叙,号竹轩,一辈子做教书先生,有著作传世。祖母岑氏享寿98岁。

父亲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海日,又号龙山,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南京吏部尚书任上致仕。母亲郑氏,阳明先生13岁时去世。阳明先生有继母赵夫人。父亲有姨太太杨氏。

伯父王荣,号半严。

叔父王衮(1449-1498),字德章,号易直,18年内6次参加乡试,屡屡失利。王衮的孙子正宪过继给了阳明先生,另一孙子王正思经过阳明先生的指导,总算实现了爷爷王衮一辈子也没能实现的夙愿。

阳明先生,从太原王姓创姓排下来是第74代,大家族中辈分派字为“守”,有弟弟守俭(1496-1562)、守文和守章和一个妹妹。在家族“守”字辈中,阳明先生排行老大,守俭排行第九,守文排行第十。

第75代,正字辈,有阳明先生继子正宪和嫡子正聪(后改名正亿)。

从迁余姚始祖起,王家一直居住在浙江余姚,虽然诗书传家,到了阳明先生祖父王伦时,家境贫困,母亲郑氏“共甘贫苦,起微寒,躬操井臼(亲手打水和舂米),勤纺织”。阳明先生出生时,王华还是租房户。从家书中知道,阳明先生舅舅的孙子保(宝)一、保(宝)三还曾在阳明先生伯爵府内打工。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从家书看出,余姚城北的小户人家郑家有女儿嫁给了并不富裕的读书人王华。

王华做官后把家搬到了府治绍兴,先建“状元府”,状元府后来变成“尚书第”,最后成了“伯爵府”。现在府第已不存在,只留下了府前的碧霞池,以及府后一处南北窄窄的、东西长长的、上下高高的观象台。禀父母·长孙之夭,骨肉至痛,须自宽释

男守仁百拜父亲大人膝下:①

会稽易主簿来,得书,备审起居,万福为慰。男与妺婿等俱平②安。但北来边报甚急,昨兵部得移文,调发凤阳诸处人马入援,远近人心未免仓皇。男与妺婿只待满期,即发舟而东矣。行李须人照管,祯儿辈久不见到,令渠买画绢,亦不见寄来。

长孙之夭,骨肉至痛,老年怀抱,须自宽释。幸祖母康强,弟辈③年富,将来之福,尚可积累。道弟近复如何?须好调摄,毋贻父母、兄弟之忧念。

钱清、陈伦之回,草草报安。④⑤⑥

小录一册奉览。未能多寄。梁太守一册,续附山阴任主簿。

廿八日,男守仁百拜。【注释】

①主簿:明代官名。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县主簿为知县佐官,正九品。

②移文:古代一种公文的文体。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也泛指平行文书。

③道弟:王守俭儿子王正感,乳名二道。

④小录一册:阳明先生抄录、装订自己的诗文成册,名为《上国游》,用于文友之间赠阅交流。此时《传习录》未问世。

⑤梁太守:绍兴府知府梁乔,福建上杭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阳明先生习惯在书信中借用古代的称谓,以显得古雅。

⑥山阴:明代绍兴府属县,与府城同城。以府河为界,河西为山阴县,河东为会稽县。【译文】

儿守仁敬上父亲大人禀告如下:

会稽县易昶主簿来到京师,我收到了父亲大人您托他捎来的家信。从家信中详细了解到了父母亲大人的日常生活情况,父母亲大人诸事平安,这让儿子我心里倍感安慰。儿子与妹婿一切平安。但是,从北部边境传来的警报很紧急,昨天见到兵部抄送吏部的公文,要调凤阳等地的驻军北上增援,因此远到边境、近在京师都免不了人心惶惶。儿子和妹婿只等着任期结束,就立即乘船一路东南(赶回浙江)。只是路上需要人照管行李,王祯却一直见不着面,让他买的画画用的绢布也没见寄来。

长孙夭折,骨肉至亲,伤痛连心,老年人需要自我排解痛苦,自我宽慰。万幸的是祖母健康平安,几个弟弟年轻,将来的福分还可以栽培积累。道弟最近怎么样?小孩子要好好调理保养,不能总让父母亲大人和兄弟们担心、挂念。

钱清、陈伦要从京师回浙江,托他们捎信,匆忙写几句,向父母亲大人报一声平安。

一本小册子,呈给父亲大人看看。没能多寄,一册送梁乔知府,一册附送山阴县任主簿。

二十八日,儿子守仁百拜。【点评】要了解家人生活的细节

此信中有句话,需要引起重视,这句话是“得书,备审起居,万福为慰”。

过去没有电话和视频的通讯条件,要了解远方亲人的情况,只能通过书信往来,要了解细节,只能希望书信写得越详细越好。我们读阳明先生的文章,总觉得有些太琐碎,比如在《示弟立志说》中,一句话重复说,重复得读者想不记住都有些难,想想这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任何事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成的,长江、黄河都是由一滴滴水汇聚成的,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由一个个当下组合成的。

阳明先生详细地了解了祖母和父母的生活细节,知道了家里一切都好,就放心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家人呢?我们的周围是有教训的。比如,有人家里长辈突然出现了问题,往往会感叹道:“这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突然出事了呢?”再比如有人说:“这孩子整天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呢?”其实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是突然的,都是有端倪的,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粗了,粗到没有注意到细节。我们的长辈习惯了含蓄,有些心事不愿意说,我们要了解细节,只能通过观察,察言观色,从神色中,从闲聊中,捕捉存在的问题,才好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也需要我们细心观察,从神色,从闲言碎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孝敬老人和教育孩子,都需要我们的细心,需要“备审起居”。【拓展性知识链接】“大人”有多大?

阳明先生在家书中称呼父母亲“大人”。在明代,读书人称呼本县的知县为“父母”,称呼知府“祖父母”,称呼布政使“曾祖父母”。这是因为有“父母官”这个说法。

明代的官场,“大人”这个称谓并不普遍,也不尊贵。比如有记载,嘉定县丞称巡按御史“大人”,巡按御史竟然发怒了;再比如,夏玉麟参加县试时,称呼知县“大人”,知县很不高兴。

明代官场最尊贵的称呼是“老先生”,不到相当级别和地位是担不起一个老先生称谓的。在京外,只有巡抚才被称“老先生”。巡按御史只能被称“先生”。官场流行雅称,比如御史被雅称“道长”“侍御”,知府被雅称“府台”,府学教授被雅称“掌教”等。

民称官,称巡抚“都爷”,称总兵“总爷”,连孔圣人也成了“圣人老爷”,总之民称官必定称“爷”。

到了清代,看《曾国藩全集》,抬头有“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膝下”,有“少荃世仁弟大人阁下”“春霆仁弟大人阁下”“石卿仁兄同年大人阁下”“吁翁老前辈大人阁下”。由此可见,曾国藩时代“大人”称谓已经相当普遍,但是仍不是最尊贵,否则不会在“大人”前后再加“翁”“老前辈”“阁下”等。

称谓的讲究是尊称别人,谦称自己。“大人”的实际意义有多尊贵呢?《易经》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为:大人,具有天一样高贵、广阔的胸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心地像大地一样卑下、宽厚可以承载容纳万物;德性像日月一样皎洁无瑕;德行既合乎四季分明一样的自然规律,又暗合隐微难见的天地运行规则。)由此可见,“大人”的德能多么厉害。

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意为:大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他把天下(所有家庭)看作一个大家庭,把中国所有人看作是一个整体。如果把人与人因为身体的分别间隔而分成你我,那是小人。大人能与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并非是臆造出来的一个概念,这是大人心中的仁的本来面目,仁心与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哪里仅仅是大人(才这个样子),即便小人的心也无不是这个样子,只是小人自己把自己的心看小了。]这是从道德实践的境界上来说。

怎么能成为这样的大人呢?前贤朱熹说:“《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前58个字给出了方法。58个字有些多,阳明先生把它浓缩成了三个字“致良知”。

怎么致良知呢?格物致知!禀父母·养病致仕皆未能遂 正德七年(1512)父亲大人膝下:①(1)

毛推官来,■大人早晩起居出入之详,不胜欣■。弟恙尚未平,②而祖母桑榆暮■,不能■。为杨公所留,养病致仕皆未能遂,殆亦命之所遭也。人臣以身许国,见难而退,甚为不可。但于时位出处中,较量轻重,则亦尚有可退之义,是以未能忘情;不然,则亦竭忠尽道,极吾心力之可为者,死之而已,又何依违观望于此,以求必去之路哉!

昨有一儒生,素不相识,以书抵男,责以“既不能直言切谏,而又不能去,坐视乱亡,不知执事今日之仕,为贫乎?为道乎?不早自决,将举平生而尽弃,异日虽悔,亦何所及”等语,读之良自愧叹。交游之中,往往有以此意相讽者,皆由平日不务积徳,而徒窃虚名,遂致今日。士夫不考其实,而谬相指目,适又当此进退两难之地,终将何以答之?反己自度,此殆欺世盗名者之报,《易》所谓“负且乘,致冦至”者也。

近甸及山东盗贼奔突,往来不常。河南新失大将,贼势愈张。边军久居内地,疲顿懈弛,皆无斗志,且有怨言,边将亦无如之何。兼多疾疫,又乏粮饷,府库外内空竭。

朝廷费出日新月盛,养子、番僧、伶人、优妇居禁中以千数计,皆锦衣玉食。近又为养子盖造王府,番僧崇饰塔寺,资费不给,则索之勋臣之家,索之戚里之家,索之中贵之家;又帅养子之属,遍搜各监内臣所蓄积;又索之皇太后。又使人请太后出饮,与诸优杂剧求赏;或使人绐太后出游,而密遣人入太后宫,检所有尽取之。太后欲还宫,令宫门毋纳,固索钱若干,然后放入。太后悲咽不自胜,复不得哭。又数遣人请,太后为左右所持,不敢不至;至,即求厚赏不已。或时赂左右,间得免请为幸。宫苑内外,鼓噪火炮之声昼夜不绝,惟大风雨或疾病,乃稍息一日二日。臣民视听习熟,今亦不甚骇异。③

永斋用事,势渐难测。一门二伯、两都督,都指挥、指挥十数,千百户数十,甲第、坟园、店舍,京城之外,连亘数里。城中卅余处,④处处门面,动以百计。谷、马诸家,亦皆称是。榱桷相望,宫室土木之盛,古未有也。大臣趋承奔走,渐复如刘瑾时事。其深奸老滑,甚于贼瑾,而归怨于上,市恩于下,尚未知其志之所存,终将何如。

春间黄河忽清者三日,霸州诸处一日动地十二次,各省来奏山崩⑤地动、星陨灾变者,日日而有。十三省惟吾浙与南直隶无盗。近闻■中诸兵颇黠桀,按兵不动,似有乘弊之谋。而各边谋将又皆顿留内地,不得归守疆场,是皆有非人谋所能及者。⑥

七妺已到此,初见,悲咽者久之。数日来喜极,病亦顿减,颜色遂平复。大抵皆因思念乡土,欲见父母兄弟而不可得,遂致如此,本身却无他疾;兼闻男有南图,不久当得同归,又甚喜,其恙想可勿药而愈矣。又喜近复怀姙,当在八月间。⑦

曰仁考满在六月间。曰仁以盗贼难为之故,深思脱离州事。但欲改正京职,则又可惜虚却三年历俸;欲迁升,则又觉年资尚浅。待渠考满后,徐图之。曰仁决意求南,此见亦诚是。男若得改南都,当遂与之同行矣。

邃庵近日亦苦求退,事势亦有不得不然。盖张已盛极,决无不败之理,而邃之始进,实由张引,覆辙可鉴,能无寒心乎?中间男亦有⑧难言者,如哑子见鬼,不能为傍人道得,但自疑怖耳。西涯诸老,⑨向为瑾贼立碑,槌磨未了,今又颂张德功,略无愧耻,虽邃老亦不免。禁中养子及小近习与大近习交构已成,祸变之兴,旦夕叵测。但得渡江而南,始复是自家首领耳。

时事到此,亦是气数。家中凡百,皆宜预为退藏之计。弟辈可使读书学道,亲农圃朴实之事,一应市嚣虚诈之徒,勿使与接。亲近忠信恬淡之贤,变化气习,专以积善养福为务,退步让人为心。未知三四十年间,天下事又当何如也!

凡男所言,皆是实落见得如此,异时分毫走作不得,不比书生据纸上陈迹,腾口漫说。今时人亦见得及,但信不及耳。

余姚事,亦须早区画,大人决不须避嫌,但信自己恻怛心、平直心、退步心,当时了却,此最脱洒。牵缠不果,中间亦生病痛。归侍虽渐可期,而归途尚尔难必。翘首天南,不胜瞻恋。

男守仁拜书。

外:山巾及包头二封。【注释】

①推官:明代官名。专掌刑名。此处指绍兴府推官,是知府佐官,正七品。

②杨公:即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江苏丹徒人。明代名臣,曾任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做到了内阁首辅。受过大太监刘瑾迫害,与大太监张永关系密切。家书中又称邃庵、邃、邃老。明代,对男性父执、祖父辈等尊长一般尊称“公”“丈”“翁”或号,又如下面家书中的“闻(人)姨丈”。

③永斋:即大太监张永(1465-1529),河北保定人,正德朝太监“八虎”之一。正德五年,甘肃安化郡王叛乱,张永做平叛部队监军,与总制军务的杨一清密谋后,借皇帝之手诛杀了刘瑾。平叛部队还在途中时,安化郡王已经被当地驻军擒获。假冒这次军功,兄张富、弟张容分别获封泰安伯爵和安定伯爵。后来阳明先生在江西被诬陷,张永曾帮助澄清。

④谷、马诸家:谷,即谷大用;马,即马永成。正德皇帝宠幸重用太监“八虎”:刘瑾、张永、马永成、谷大用、魏彬、高凤、罗祥、丘聚。诸家即“八虎”各家,各家气势熏天,比如谷大用家,兄谷大容获封高平伯爵,弟谷大亮封永清伯爵,弟谷大中赏官都督佥事。这些都是假冒平定安化郡王叛乱的军功。明代制度,皇亲国戚之外的其他人家,只有太祖朱元璋开国和成祖朱棣靖难的功臣,及平定叛乱的大功才能获

封公、侯、伯爵位。

⑤十三省:明代中期疆域划分为13个省和南北两个直隶省。

⑥七妹:阳明先生就一个妹妹,据传叫王守让,嫁给了徐爱。七妹是在大家族中的排行。

⑦考满:明代对官员的考核,考资历和政绩,三年一考,三考为满,结果分上、中、下三等,决定升降去留。

⑧西涯:即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南茶陵人。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内阁首辅。

⑨瑾: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太监“八虎”的首虎,利用正德皇帝朱厚照年少贪玩,把持朝纲,排斥迫害满朝正人君子,在东厂和西厂两大特务机构之外,又成立内行厂,监视满朝文武。因索贿逼死过官员,搜刮的金银富可敌国。被凌迟处死。【译文】

儿守仁禀告父亲大人:

毛(伯温)推官来京师,儿子了解到了父母亲大人近来生活的详细情况,心里得到了安慰。弟弟的病情还没有平复,祖母年迈力衰,自己却不能(跟前照顾)。因为杨一清先生挽留,病假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辞官回家也没能遂愿,这大概是儿子命中注定的遭遇吧。献身国家是做臣子的本分,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很不应该。但是,综合考虑目前的朝政和自己所处的地位,比较衡量之后,还是有打退堂鼓的理由,因此心里一直惦记着请病假甚至是辞官回家。否则的话,就应该全心全意忠于朝廷,来履行做臣子的本分,有多大力出多大力,能做到哪一步就争取做到那一步,死而无憾,(如果能这样的话),又何必像现在这样违背自己的心愿而袖手旁观、无济于事,不得不走打退堂鼓这条路呢?

昨天有一位素不相识的读书人,给儿子寄来一封信,指责儿子:“既然不能直接明白地劝谏君上(的胡作非为),而又贪恋官位不愿意辞去,竟然对朝政混乱和百姓流亡熟视无睹,真不知道您这位官大人现在出来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穷得吃不上饭来混饭吃,还是来履行

劝谏君上行正道和救民水火这样的做官本分?您不把这两点早早判断明白,就会把您平生的追求都要放弃了,等到将来后悔,也是于事无补”等等,读完信,儿子又感叹又惭愧。交往的朋友中,也曾有人用同样的内容讥讽儿子。这些都是因为儿子平日不注意积德,只一心一意地追求一个虚名,这才招致不了解儿子目前实际情况的读书人,对儿子进行错误的指责。遇到现在这个进退两难的处境,最终怎么给这些指责一个答复呢?儿子反省自己,这大概是欺世盗名的报应吧,正如《易经》中说的“卑贱者背着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大量财富,坐在大马车上炫人眼目,就会招致强盗前来抢劫(意为德不配位、才不称职)”。

京师附近以及山东地面,盗贼流寇东掠西杀,往来不定;河南境内一位大将(都督佥事冯祯)刚刚战死疆场,流贼的声势因此更为嚣张;边境部队常年被拖累在内地,被拖得疲惫不堪,纪律松懈,已经丧失了斗志,军中怨声四起,边军将领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更何况军中闹传染病,而且军粮接济不上,饷银发不下来,仓库已经被折腾空了。

朝廷花费一天比一天多,皇上散养着一大群干儿子,皇宫内圈养着大批的洋和尚、演戏的、唱曲的,有上千人,个个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最近既要为一大群干儿子盖造王府,又要为大批洋和尚装修装饰塔庙寺院。钱不够花,就勒索各个功臣世家,勒索各个皇亲外戚家族,勒索各个受宠的权臣。甚至领着一大群干儿子,到各个有权势的太监府邸查抄各家的金银细软。又向皇太后讨要,指使人请太后出宫赴宴,宴会上皇上竟然和一群演戏的唱曲的向皇太后讨赏;或者一边指使人把皇太后骗到宫外游览,一边秘密指使人偷偷到太后宫里翻检箱柜,看到什么拿什么。太后要回宫,竟然命令守门人不让太后进门,并且坚持讨要进门费,交了钱后才放太后进门。太后悲痛万分,抽抽噎噎,又不能哭出来。(后来)用这样的办法,又几次指使人请太后出宫,太后被周围的人挟持,不敢不去,去了就讨要厚赏,一而再,再而三地讨要。(太后)有时候就贿赂周围的人,中间能少请几次已经是万幸了。

皇宫内外,鼓噪声,火炮声,日日夜夜地闹腾,只有赶上大风大

雨,或者害病了,才能消停一天两天。百官与百姓看多了听多了,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惊奇了。(大太监)张永掌权办事,形势发展难以测度。一个太监家里,(寸功未立)竟然封了两个伯爵和两个都督,都指挥、指挥十来个,千户和百户几十个,建造的府邸,圈占的坟园,开办的铺店,京城内外,连绵几里地。城中三十多个地盘,处处都是门面房,门面房成百上千。(大太监)谷(大用)家和马(永成)家等几家,家家这个样子。

京城内,豪华宅邸接二连三,殿阁楼宇鳞次栉比,建筑规模和气派史无前例。

各大臣奔走权门,逢迎巴结,逐渐恢复到了和刘瑾掌权办事时一个样子了。(张永)老奸巨猾的程度,比刘瑾还要厉害,他能把百官和百姓的一切怨恨全部推诿到皇上一个人身上,又能(通过手段)讨好百官和百姓,还不知道他这样做的最终志向是什么?

春天时,黄河(从清河到柳浦一段)水忽然变清了三天,霸州几个地方一天之内地震十二次,各省上报来的山体滑坡、地震、陨石坠落、星象变异等等灾异,每天都有。天下13个省,只有我们浙江和南直隶两个省没有土匪作乱。最近传说■中各部队行迹狡诈,外看似乎都按兵不动,内里实藏有凶险,好像在谋划乘势作乱;各边境部队中胸有谋略的将领,(因为剿匪任务)又都被滞留在内地,不能回到边境把守边疆,这些问题都不是随便什么人(除了皇上)能够谋划解决得了的。

七妹已经到了京师,一见面,就痛哭了一场。这几天,因为很兴奋,病也一下子减轻了不少,气色因此恢复了正常。(妹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念家乡得来的,想念父母、兄弟又见不着面,这才忧思得病,本身上说却没有什么病。加上她听说我正在争取回南方,很快可以与她们同行,又非常高兴,她的病看来不用吃药也要好了。还有一喜,近来妹妹有了身孕,预产期应该在八月份。(吏部)对曰仁任期政务的考评六月份可以结束。曰仁觉得祁州地面土匪猖獗,政务难有作为,因此企盼能够推掉知州的职务,但是如果改任京官,又舍不得浪费掉三年的资历;要升迁的话,他又觉得自己资

历太浅;(具体怎么决定)等他考评结束后再慢慢筹划吧。曰仁铁了心要争取回南方,这个见识是很对的。儿子如果能够被改派到南京,应该可以与妹妹、妹夫一同回南方了。

杨一清前辈最近也一直在争取离职,朝政的局面让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张永的权势已经到了极限,(既然到了极限)就没有不败的道理。而杨一清前辈能够出任(吏部尚书),实际上是由张永引荐给皇上的。有(刚刚发生过的大太监刘瑾败亡而树倒猢狲散的)例子可以比照,(杨一清前辈)能不寒心吗?这中间儿子也有难言之处,就像哑巴见鬼一样,也不能说给旁人知道,但是自己心里总是会紧张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老前辈过去曾经给贼太监刘瑾树碑立传,石碑上的文字还没消损掉呢,现在又忙着为张永歌功颂德了,竟然没有一点羞耻感。(为大太监张永歌功颂德这一点)即便是杨一清前辈也没有避免(这份巴结)。

皇宫内,皇上的一群干儿子、皇上宠爱的小亲信和大亲信,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都是祸乱的根源,局势难以测度,随时可能爆发。因此只有过了长江回到江南,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朝政恶化到这一步,也是国家的运势。家中所有事务的安排,最好提前做好低调且藏而不露的规划。可以安排几个弟弟读书明理,学习修德,也可以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整理菜园和插秧种田这些实际事务;不能让他们结交街面上那些咋咋呼呼、坑蒙拐骗的混混,引导他们亲近那些心性清净淡泊、忠实可信的有德之人,(这样耳濡目染,可以逐渐)消除他们身心的不良习气,培养他们身心的优良品质,(总之)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启发善心、积累善行,培养他们的福报,(因此为人处事)不能存争强好胜的心,得让人处且让人。未来三四十年,真不知道天下的局势会发展到哪一步!

儿子信中写的这些内容,都是自己亲眼见到的这个样子,对将来局势的预测绝对不会有大的偏差,这不像书呆子,仅仅根据书本上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就信口开河。现在也有人有这样的见识,只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见识。

余姚的事情也要早作打算,请父亲大人不要为了避嫌(而不早作决断),只要自信自己的心是同情心、正直心和退让心,就要立即解决,这才干脆利索。(如果)拖延着不能快刀斩乱麻,这中间会生出很多麻烦。

回家照顾大人的日子虽然渐渐有了希望,但是哪天能踏上归途仍然难以确定。抬头望向天空的南方,心中生起对父亲大人无限的依恋。

儿子守仁拜书。

另外:隐士帽一顶,包头巾两顶。【点评】领导应该亲信什么人?

此信比较长,内容杂乱。核心内容有两点,包括京城在内的天下大乱,乱的根源在于皇帝太荒唐。天下乱到什么程度呢?13个省和两个直隶省,只有浙江省和南直隶省没有匪乱;一个太监家里,因为假冒军功,竟然封赏了两个伯爵、两个都督(正一品),都指挥(正二品)以下的军官就更多了。皇帝荒唐到什么程度呢?搜刮了京城中大臣和大太监家里的积蓄后,千方百计地搜索太后宫里的金银财宝。君道灰飞烟灭,这叫祸乱朝纲;孝道荡然无存,怎能号令天下!蜂王一乱,天下只能乱成一锅粥。

皇帝自己荒唐,如果能亲信正人君子,正人君子还能起个刹车作用。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皇帝豢养了上百个干儿子,这些干儿子就是干殿下、干皇子,干皇子再豢养一帮干皇孙。荒唐到了一起了!派驻天下的太监,监政的、监军的、监税的,因为备受皇帝的亲信,私心大,公心小,更是乱上添乱。所以说,当领导亲信什么人很重要。【拓展性知识链接】正德皇帝怎么这么荒唐?

家书中有一位没有提名的关键人物正德皇帝朱厚照(1491-1521),在位16年(1506-1521),从家书中可以看出,正德皇帝行为荒唐。史书中记载的荒唐行为更多。

他怎么就这么荒唐呢?

首先是接班过早,心智没有成熟。朱厚照两岁被立为太子,15岁出任皇帝。搁现在还初中生呢!胡闹了16年,31岁就去世了。

任凭他这样胡闹,辅助的忠臣都去哪里了呢?他父亲弘治皇帝朱佑樘(1470-1505)是个开明皇帝,可惜36岁就去世了,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了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内阁大学士。正德,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年号,就是三位阁老的期望。忠言逆耳,三位阁老的话一本正经,朱厚照不喜欢,他喜欢身边亲近他又俯首帖耳的人,于是,从小就侍候他的太监刘瑾等八虎成了他的辅国重臣。太监的生理残缺容易引起心理扭曲。心理扭曲的太监八虎为了抓权,故意引诱小皇帝一步一步走向荒唐。

为了清除小皇帝身边的污染源,三位阁老和负责纠察风纪的几十位给事中、几十位御史纷纷上书。几场抗争下来的结果,三位阁老中的两位告老还乡,一位成了墙头草。满朝正人君子,或者纷纷入狱,或者贬官流放,或者被褫夺官籍成了平民,有的干脆自动辞官回乡。阳明先生仅仅因为一封言语温和的劝谏奏疏,就被贬到了七千里开外的深山野岭。

小皇帝的亲戚怎么就袖手旁观呢?朱元璋的规定,明朝皇室的成年男人都要下放到外省藩国,叫就藩。所以,小皇帝身边没有一位爷爷、叔叔辈的亲人,他又没有兄弟姐妹,于是就成了一位真正的孤家寡人。

太子的老师怎么就没教育好他呢?翰林院的二级机构詹事府是教育太子的专门单位。明代礼制规定,太子的老师讲课前要行四拜礼,讲课后要向太子磕头后才能告退。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没有尊严,所谓师不严道不尊,怎么能教得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父亲太溺爱他。

他父亲弘治皇帝的母亲出身卑贱,又早早地离世。没娘的孩子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迫害,曾经东躲西藏,直到6岁才见到亲生父亲。虽然见了父亲,还是要随时防备万贵妃的毒害。童年备尝苦难的弘治皇帝在儿子身上有一个补偿心理,放任儿子在东宫里无拘无束、任情任性、打打杀杀。另外,隔着君臣的名分,虽然是父子,感情上也很生疏。

于是,刘瑾八虎更是气焰熏天,相对于坐着的小皇帝,刘瑾一度被称为“立皇帝”。刘瑾推荐了佞臣钱宁,钱宁推荐了江彬。这是正德朝有名的三位权奸。

短短16年在位时间,先后爆发了两次藩王叛乱,一次是正德五年甘肃安化郡王,一次是正德十四年江西宁亲王。正如家书中说的,天下13个省(另有北直隶、南直隶两个省),仅仅南直隶省和浙江省没有大规模的农民暴动。

荒唐了十几年,仅仅31岁,而立之年,既没有立下一男半女,甚至连命都没能立起来。因为喜欢打仗,身后就有了一个庙号“武宗”。禀父母·洗脱世垢,摄养天和 正德七年(1512)

寓都下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

杭州差人至,备询大人起居游览之乐,不胜喜慰。寻得书,乃有廿四叔,■■■■■■固自有数,胡乃适稽山时,信乎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古之达人所以适情任性,优游物表,遗身家之累,养真恬旷之乡,①良有以也。伏惟大人年近古稀,期功之制,礼所不逮,自宜安闲愉②③怿,放意林泉,木斋、雪湖诸老,时往一访;稽山、鉴湖诸处,将出一游。洗脱世垢,摄养天和,上以增祖母之寿,下以垂子孙之福,庆幸,庆幸。

男等安居如常,七妹当在八月,身体比常甚佳。妇姑之间,近亦颇睦。曰仁考满亦在出月初旬,出处去就,俟曰仁至,计议已定,然后奉报也。④

河南贼稍平,然隐伏者尚难测;山东势亦少减,而刘七竟未能获;四川、江西虽亦时有捷报,而起者亦复不少。至于粮饷之不继,马疋之乏绝,边军之日疲,流氓之愈困,殆有不可胜言者。而庙堂之上,固已晏然,有坐享太平之乐。自是而后,将益轻祸患,愈肆盘游,妖孽并兴,馋谄日甚,有识者复何所望乎!

守诚妻无可寄托,张妹夫只得自行送回。大娘子早晚无人,须搬⑤渠来男处,将就同住。六弟闻已起程,至今尚未见到。闻余姚居址亦已分析,各人管理,不致荒秽,此亦了当一事。⑥

今年造册,田业之下瘠者,亲戚之寄托者,惟例从刊省,拒绝之为佳。时事如此,为子孙计者,但当遗之以安,田业鲜少,为累终⑦轻耳。赵八旧近因农民例开,必欲上纳,阻之不可。昨日已告通状,想亦只在仓场之列。不久,当南还矣。

九弟所患,不审近日如何?身体若未壮健,诵读亦且宜缓,须遣⑧之从黄司舆游。得清心寡欲,将来不失为纯良之士,亦何必务求官爵之荣哉!

守文、守章,亦宜为择道德之师,文字且不必作,只涵咏讲明为要。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人来,说守文质性甚异,不可以小就待之也。

因便报安,省侍未期,书毕,不胜瞻恋。

闰五月十一日,男守仁百拜书。【注释】

①期功:期,服丧期限;功,按血缘关系远近分为大功、小功;大功服丧9个月,小功服丧5个月。

②木斋:即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状元,曾任内阁大学士。与阳明先生岳父诸让同年进士。受刘瑾迫害后,回到余姚银杏山庄养老。

③雪湖:即冯兰(?-1520),字佩之,号雪湖,浙江余姚人,成化五年(1569)进士,江西按察司副使任上退休,回乡后修建了雪湖别墅,与谢迁银杏山庄比邻。

④刘七:农民暴动的领袖。正德五年(1510)在河北霸州爆发了以刘六、刘七兄弟为首的农民暴动,后来转战河北、河南、山东、湖广等大半个中国,前后持续三年。

⑤六弟:即王守温。

⑥寄托:明代实行民田定期登记造册制度,作为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的凭证。小户人家为了避免和官府打交道的麻烦,就把土地挂靠在有势力的大户人家名下。

⑦赵八旧:即赵八舅。阳明先生继母姓赵。

⑧黄司舆:《明儒学案》作王司舆,司舆是字,又作思舆,又作思裕,名为文辕,号黄轝子。浙江绍兴人。私塾先生,阳明先生道友。曾质疑朱熹对经典的一些注解。后面《与曰仁诸弟书》中的“黄舆”即黄司舆浙东口音“王”与“黄”同音。【译文】

儿王守仁从北京敬上父亲大人禀告如下:

杭州的出差人员到了京师,向他们详细询问了父亲大人的生活情况,知道大人曾经外出游览,日子过得很快乐,儿子感到无限的欣慰。不久收到家信,这才有廿四叔■■■■■■■,■■■■■■,快乐的事情不会永远存在,确实是这样,人这一生就像暂时寄居在世间一样,古代那些悟透人生的人为什么要随顺自己的真性情,出离红尘,潇洒世外,抛舍家庭,扔掉身份、地位、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涵养淡泊闲适的天性,这确实是有原因的。为五服之内宗亲服丧守孝的一些细节,礼制也有说不到的地方。父亲大人年近70,最好是到山水间悠闲愉快地安度晚年,时常到谢迁老前辈,冯兰老前辈等几位老前辈(庄园里)去走动走动;到稽山和鉴湖等名胜风景区去游览散心;别再操心家族中那些琐事和闲事,而要调摄饮食,颐养天年;这样,对上可以为祖母培福增寿,对下又可以传承子孙家门福分。如果能这样的话,真是太庆幸了,真是太庆幸了!

儿子这里一往如常,平安无事。七妹预产期在八月,身体比往常健康多了;姑嫂之间,最近相处得很和睦。对曰仁的考评下个月上旬结束,(至于考评的结果)是出任官职还是不担任官职,是到何处任职,等曰仁到京师后,商量计划好再禀报父亲大人。

河南地面的匪乱稍为平息,但是没有被官府侦知的土匪情势还难以测度。山东地面的匪乱也稍微平静一些,但是大贼首刘七还没有擒获。四川和江西各地不时传来剿匪成功的消息,但是后起的匪乱仍然不少。(剿匪部队)粮饷接济不上,战马缺乏,(剿匪的)边境部队疲惫不堪,流离失所的流民更加贫困,说到这些,恐怕是一言难尽。然而朝堂上,已经恢复到了过去悠闲自得的状况,好像是在享受太平盛世。这次匪乱得以稍微平息,以后(皇上)会更加忽视各种灾难,会越发醉心于四处巡游,(如此一来)各种荒诞不经的事情必将泛滥,谗言构陷、逢

迎钻营的现象将一天比一天严重。有识之士还有什么指望呢!

守诚的妻子没有地方可以容身,张妹夫只得自己把她送回去了。大娘子身边这段时间缺少人手,必须让她搬到儿子这里,将就在一起住着。听说六弟已经动身前来,可是直到现在还没见着面。听说余姚老家大家庭住的地方已经分给各小家庭,现在是各小家庭各自管理,这样才不至于有所荒废,这也是了结了一件事。

今年官府登记土地的时候,我们家那些下等贫瘠的地块,按照以往的例子,最好是处理掉;各亲戚家挂靠在我们家名下的土地,以拒绝继续挂靠为佳。目前局势这个样子,为子孙考虑的人,最应该留给子孙的是平安,如果土地少一些,子孙们遭受土地的牵累也会轻一些。近来官府按照惯例启动了农民出资购买吏员身份的程序,赵八舅一定要缴钱认购,劝也劝不住他。昨天已经放出了通告,想来赵八舅也只能被分派到官府仓场做吏员。很快他就会回南方了。

九弟的病,不知道近来是个什么状况?如果身体还没有恢复健康,读书的事最好先缓一缓。应该派他去跟从黄司舆学习。九弟如果能学会节制嗜欲和心无杂念,将来至少能成为一个纯正善良的人,也没必要一定谋求个一官半职来作为荣耀。

守文和守章两个弟弟,也应该为他们选择一位道德高尚的老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没必要急着写字和作文,重要的是要反复诵读,把诵读内容烂熟于心,并能大体把意思讲说个明白。儿子观察近代以来这些人家的子弟,为什么没能取得显著的成就呢?都是因为各自的父辈和兄长教育子弟的内容太粗劣,因为对子孙根本就没有多高的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