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对症自疗奇效方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7:15:24

点击下载

作者:刘昆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对症自疗奇效方全集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对症自疗奇效方全集试读:

特别说明

一、书中的液体药剂或溶济以毫升为单位计算者,每500毫升为500克,个别地方以杯为计量单位者,每杯约200毫升。

二、本书偏方的药量,为推荐药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药物用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出入。另外除特别说明外,药量一律为成人用量。因此,读者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师,尤其是老人、儿童的用量宜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减少。

三、本书所涉及的中药,除文中特别说明用“生”“鲜”药外,均应采用正规中药店出售的中药。因为有的毒性较大的药材,必须经过专业加工炮制,以减少毒性,才能保证安全。中西医具有互补性,在使用中医偏方时,患者也可以结合西医诊疗法,从而快速治愈病症。

四、本书偏方中用到的药物的用量,一般均指1日的用量。未具体指明煎制方法的,均按以下方法煎制:每30克药物一般加水约150毫升,煎取50毫升;第二煎加水约100毫升,煎取30毫升,然后混合,分2~3次服。方中有毒药、介壳类、矿物药如石膏、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砺、生龙骨、磁石、川乌等,应打碎、先煎;带有挥发性的药物如薄荷、藿香砂仁、芒硝等,则应后下;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等要包煎;某些贵重药材,如人参等要另煎;胶状、黏性大的易溶的如阿胶、蜂蜜等要烊化,即先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药液中微煮或搅拌。服鲜汁者,应先将药物洗净,捣碎,加入少量凉开水拌匀,然后用煮沸消毒的纱布压榨取汁。凡外用药会刺激皮肤发红起泡的,以起泡为度,不可久用。

五、本书所录偏方中,过敏体质患者请根据自身条件斟酌使用或请教医师后再使用。

六、对于某些重大疾病,本书虽有收录偏方,但仍建议患者及时接受专业医师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基于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尤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本书所收录的偏方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也就是说,有些偏方或许在某些人身上可以药到病除,在另外一部分人身上或许并无疗效甚至适得其反。总之,考虑到个体生理和病理的差异性,患者在使用时应咨询中医师,根据自身条件斟酌使用。第一章中医方剂基础知识大盘点

中医方剂产生的年代很早,《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内经十三方”。方剂缓疾,是以药味的寒热温凉不同属性,来改善人体不同部位的寒热虚实,从而使人体的阴阳恢复平衡。在选用“方剂”时,要善于辨别分析,酌情用之。本章将详细讲解方剂的发展史、组成原则、用药禁忌等中医方剂基础知识,以此让大家对中医方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医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这一概念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用来描述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更详尽一点儿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缓解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一定的改善作用或改善次要症状,或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作为反佐药使用;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其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制约麻黄、桂枝,以防发汗太过。麻黄、桂枝、杏仁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中医大夫在开好处方以后,往往喜欢嘱咐患者服药时加点药引。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法则进行配伍组方的,“使药”就是常说的药引,即引药。药引的主要作用有:◎引经作用:药引可使各种药物的作用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地黄丸,常用淡盐水送服,因咸能入肾,可引药性作用于肾,以充分发挥缓解病证的作用。◎调味作用:有些中药苦涩难咽或有异味,如治疗小儿百日咳的鸡苦胆,若用红糖或冰糖为引,则可减轻苦涩味。◎增强疗效:如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药中,常加入生姜或葱白为引,可增强发汗解表的功效。◎解毒作用:有些生药有毒,加入药引可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姜能降低生南星、生半夏的毒性。◎护胃扶正:有些药物可影响消化功能,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吸收。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常加粳米或红枣为引,以护胃扶正。如果方剂组成较为复杂,一定要遵医嘱服用,不要盲目服用。药物的特性和作用

药物是方剂的基本组成单位,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除病邪,扶正固本,协调脏腑功能,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能够发挥上述基本的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药物的性能是对药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为“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方剂组方配伍的重要依据之一。

药性的内涵有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早期药性主要指药物的四气和五味。到了金元时期则又增加了归经理论和升降浮沉理论。《中华本草》总结性地说道:“药性泛指药物与治疗、预防疾病有关的性能、性质和属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引经归经、升降浮沉、配伍药性、毒和禁忌等。

四气五味的概念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对四气五味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如在四气中加入大热、大寒、微热、微寒、微温、微凉等,然而这只是对四气的进一步区分,终究没有脱离“寒热温凉”范畴;将涩味附于酸味、淡味附于甘味之中,却仍为五之数。“归”指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代称,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一种定位概念。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确定,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书中已初见端倪。对药物归经理论贡献最大者为金代张元素,其《医学启源》、《珍珠囊》等书中所载药物大多都注明“入某经”、“某经药”。

升降和浮沉是两组相对的概念,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反映了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用来强调药性升降浮沉与四时气候的关系。

金元时期药性理论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刘完素的药物气味厚薄阴阳理论、六气胜复的五味治疗理论以及张元素的药物归经、升降浮沉理论、药类法象理论,这些理论都与临床用药组方密切相关。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性和作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了解其具体特性和作用后,再慎重选用。偏方、验方、经方大揭秘

偏方、经方、验方是历代医家在治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处方用药。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验方是由张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方。偏方、单方是在民间治病的个案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处方。因偏方、单方在形成过程中缺乏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指导,方药组成仅仅局限在经验认识上,所以对偏方、单方的应用要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切不可盲目应用。什么是偏方……………………

偏和正相对,偏方一般没有被正式的药物学或医学典籍收载的方剂。偏方一般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数千年来,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非常简单而又有显著疗效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验方。偏方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经验的积累和家族内部的代代流传,前者主要在民间流传,能被大多数人所知;后者往往是家族内单传。

偏方治大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偏方中可能蕴涵着现代医学所尚未认识到的作用机制。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偏方,只有在医院医治无效或者常规治疗费用较高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偏方。

偏方的治疗效果会因时令、地域和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应用偏方时,要根据地域、时令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方剂。什么是验方、单方……………

验方是指“有效验的方药”,这个概念的范围很大。作为和复方相对的概念,单方是指由单味药或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许多单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效用,也属于验方的范畴。所以,单方、验方常常被相提并论。单方的主要特点为:药味较少,药物价廉易得,方剂用法灵活多样,其中外用法较常见,其治疗范围以日常杂病为主。正是由于单方具有方便实用等特点,在近代才得以被广泛应用。

正式由专门的书籍来记载验方是在近代,这些专业书籍的出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近代社会动荡,疾病丛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医务人员,群众求医问药较为困难,这种问题在偏僻乡村更为突出。单方、验方书籍的编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提供了一些便利。

为改善当时缺医少药的现实,许多医家纷纷著书立说,将自家总结的临床经验或搜集整理的单方、验方公布于众。如谢元庆就曾说过:“是编群方,或征诸古本,或传自良医,或家藏枕秘,或亲验奇方,虽极搜罗,终恐挂漏,尚翼高明,匡不以待。”

近代最著名的验方书当属鲍相的《验方新编》,《验方新编》原书共分为16卷,卷1~8主要论述人体部位30余部及10余种杂症的内外治法及方药;卷9~16,记载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科、急救等各科诸症的治疗方药。这是一部以医方为主、方论合参的验方著作。书中内容丰富,收载了大量民间流行的偏方、单方、验方及其他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所收单方、验方约3000余首,方中用药少,方便易得且价格便宜,便于推广和使用。书中的许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都在实践中被证实有效,如书中就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功效的名方“四妙勇安汤”等。

由于偏方、验方、单方药味不多、材料易得,而且普通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很方便地应用,因此,在本书里,我们将把偏方、验方、单方放在一起来介绍。相信掌握了常用的偏方、验方、单方之后,我们就可以做自己的家庭医生了。什么是经方……………………

经方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验证而行之有效的方剂,亦即经典临床方剂。“经方”最早的含义是对西汉及以前有关医药方书的统称,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记载“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的“经方十一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方的概念已扩展为书籍所收载的临床治病方剂。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因多种原因,只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比较完整地流传至今,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反复验证,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称之为经方。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所记载方剂——经方是相对于宋、元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演变出一系列的方剂。中药组方的禁忌

中药组方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具体指的是:甘草及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及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藜芦及人参、沙参、党参、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水牛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豆脂;人参畏五灵脂。这些药物配伍是应当避免的。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妊娠期间应当避免服用某些会损害胎儿或导致堕胎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性能峻猛的药物,如水银、砒霜、雄黄、轻粉、马钱子、川乌、草乌、巴豆、芫花、牵牛子、三棱等,此类药物孕妇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包括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通腑、辛热及滑利之品,如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姜黄、牡丹皮、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附子、肉桂、冬葵子等,此类药物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一般忌食油腻、腥膻、不易消化及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具体而言,寒性病忌生冷食物;热性病忌辛热油腻之品;胸痹者忌肥肉、油腻、动物内脏及烈酒;肝阳上亢者忌胡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者忌油腻、黏腻、寒冷坚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中药方剂期间,尽可能避免饮用烈酒和牛奶,但可以适量饮用果汁。食物的中医属性

按中医理论,食物会对机体的某些部位产生特殊的作用,食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下面我们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归经分类,以便于我们可以秉承“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原则,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养生食物。归心经的食物…………………◎粮豆类:绿豆、赤小豆、小麦等。◎蔬果类:甜瓜、柿子、椰子、西瓜、柠檬、桃子、桂圆等。◎水产品类:蛏肉、海参等。◎禽畜类:猪心、兔肉等。归脾经的食物…………………◎粮豆类:蚕豆、扁豆、豌豆、豇豆、黄豆、花生、粳米、糯米、小米等。◎蔬果类:荠菜、大头菜、芋头、茄子、油菜、苹果、枇杷等。◎水产品类:鲢鱼、鳝鱼、泥鳅等。◎禽畜类: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肚、猪肉、猪血、火腿等。归肾经的食物…………………◎粮豆类:蚕豆、黑豆、刀豆、豇豆、小麦、小米、甘薯、粟米、薏苡仁等。◎蔬果类:香椿、韭菜、山药、葡萄、核桃、樱桃、石榴、西瓜等。◎水产品类:黄鱼、海蜇、海参、淡菜、虾、蛏、对虾等。◎禽畜类:鸭肉、羊肉、狗肉、猪耳、猪血、猪肝、猪心、火腿等。归胃经的食物…………………◎粮豆类:绿豆、黑豆、蚕豆、扁豆、豌豆、大麦、黄豆芽、豆腐、豆腐乳等。◎蔬果类:黄瓜、苦瓜、茄子、芹菜、白菜、红枣、山楂、梨、西瓜、甘蔗、甜瓜、栗子等。◎水产品类:银鱼、鲫鱼、鳙鱼、蟹、墨鱼、带鱼、黄花鱼等。◎禽畜类:牛肉、鸡肉、猪肉、猪肚等。归肺经的食物…………………◎粮豆类:薏苡仁、糯米、豆腐、豆腐皮等。◎蔬果类:竹笋、芦笋、洋葱、白萝卜、胡萝卜、香蕉、葡萄、核桃、橙子等。◎水产类:荸荠、海藻、紫菜、鲢鱼、鲥鱼、鳗鱼、泥鳅等。◎禽畜类:猪皮、牛奶、羊奶、鸭肉、猪肺、鹅肉、燕窝等。归肝胆经的食物………………◎蔬果类:茼蒿、黄花菜、西红柿、丝瓜、荔枝、芒果、无花果、金橘等。◎水产品类:蛤蜊、田螺、带鱼、鲳鱼、海蜇、淡菜、蛏肉、蚌肉、鳗鱼等。◎禽畜类:牛肝、猪肝、羊肝等。中药服用常识全解答

很多人在服用中药时普遍存在一些疑惑,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相信大家在以后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会增长许多知识。问 服中药时可以吃糖吗?答 中药汤剂一般来说不太好喝,多有苦味。因此很多患者以调味为目的,喝中药时喜欢用水果糖和奶糖配药,尤其是小儿患者的家长更是普遍如此。但是殊不知,这一做法恰恰违背了用药原则。这是因为:

第一:临床实践表明,糖能抑制解热退热药如安乃近等的药效,并能干扰无机盐和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中药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所以糖会使药效受到抑制。

第二:某些药物如健胃药就是凭借其苦味来达到改善病证的目的的,如擅自加糖会影响药效。

第三:有些中药所含的蛋白质、鞣酸等有效成分会与糖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疾病的改善。问 服中药要忌口吗?答 有些食物会影响甚至改变中药的药性,所以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忌口。以下常见忌口原则我们应当了然于心:◎服补品期间不可食生萝卜、浓茶、海味、生冷和油腻食物。◎服黄连忌食猪肉;服麦冬忌食鲫鱼;服仙茅忌食牛奶;服首乌忌食葱和大蒜;服柿霜忌食螃蟹;服茯苓忌食醋。◎服解表清热、消肿解痛、宣肺化痰、止咳和中的中药时,需要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服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咽止血、润肺止咳的药物时,需忌食酒、生姜、葱、大蒜、咖啡、可可、辣椒、羊肉等辛热食物。◎服用可改善风湿痹症、女性痛经、男性阳痿、梦遗滑精、腹痛久泻的中药时忌食冰棒、冰镇饮料与啤酒、柿子、竹笋、西瓜、生菜等凉性食物。问 什么时候服用中药的效果最佳?答 现代临床实践表明,缓解感冒症状的解表药最好在午前服用。古人有“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为阴之分,不当发汗”的说法。不但发汗药如此,凡是发表透邪的药物,都宜在午前服用。

清晨宜服补阳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滋补肾阳的药物都宜在清晨空腹服用。另外,祛湿药也这样,如改善寒湿证的鸡鸣散,就要求在天亮前服用。

至于益气升阳药,则也宜在午前服用。古代医书中,治疗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益气升阳方,都强调了午前服药。古人认为午前属阳,此时服药,可“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泻下药宜在午后或入夜服用。对此古人有三种说法:一是午后服药;二是日晡时服药;三是入夜服药。三种意见,虽有差别,但都不主张在午前服用。

滋阴养血药宜在入夜时服用。古人用六味地黄丸养阴,就强调此药需在入夜时服用;另外,当归地黄汤是治疗阴虚盗汗的,也主张入夜时服用。

安神药宜夜卧时服用。这一用法始见于宋代。当时的安神药朱砂还志丸、珍珠母丸等都提倡于夜卧时以姜汤送下,之后便成了惯例。

另外,滋补药宜在饭前服用;驱虫药宜空腹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改善肝病、肾病、胃病的药宜在饭前20分钟服用。总之,中药服用时间的具体情况,各有讲究。所以,患者最好遵照医嘱。问 中药汤剂隔夜服用可以吗?答 中药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大部分会溶解在汤液里。一副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是,趁温热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

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会降低,而且由于受空气、温度和细菌等因素影响,药液中的酶会分解减效,细菌会繁殖滋生,淀粉、糖类等营养成分也会发酵水解,药液容易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问中药和西药可以同时服用吗?答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且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使疾病早日治愈。

实际上,中西药物盲目合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中西药同服时,应该遵照医嘱或加长服用两种药的时间间隔,以防不良反应。如出现中毒反应,要及时停药,并做相应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中药的种类很多,而且各类中药的服用宜忌也很多,因此使用时最好先咨询中医大夫,切不可随意服用。第二章呼吸系统病症奇效方让您的呼吸轻松自如

众所周知,畅通的呼吸是人体得以健康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呼吸不畅,你的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畅通与否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不亚于饮食。朋友们,请认真呵护你的呼吸系统吧,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调治感冒的偏方

感冒是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常患的“小病”,多数人都认为感冒只是个小毛病,然而,小毛病也可能变成大问题:久咳不愈,会引发气管病变,严重的感冒会引发肺炎。感冒大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感冒通常发生在温差较大的时候。春、秋两季是较易罹患感冒的季节,身体抵抗力较差者,经常喷嚏连天、流鼻水、咳嗽,要说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有了辣茶方,风寒感冒不用怕【组成】茶叶10克,辣椒500克,胡椒、盐各适量。【做法】将以上材料共研末,拌和均匀,放入瓷瓶内,封口,静置半月。【用法】每次取3克,开水冲泡5分钟,温服,每日2次。【专家提示】偏方里的辣椒、胡椒均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功效,这两种材料单独分开效果并不强,联合起来却可以增强功效,从而达到驱寒解表、开胃之功。萝卜糖水可缓解感冒症状【组成】胡萝卜、饴糖各适量。【做法】将胡萝卜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饴糖2~3匙,搁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萝卜糖水。【用法】频频饮服。胡萝卜鲜橄榄、鲜萝卜煮汤可改善感冒症状【组成】鲜橄榄35个,鲜萝卜适量。【做法】将鲜橄榄劈开,鲜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均可)半个至1个切开,加水煮汤。【用法】代茶饮。麻黄汤有改善感冒症状的效果【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杏仁(去皮尖)各6克,炙甘草3克。【做法】将上述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服用后盖上被子出汗,但不能出汗过多。葱豉黄酒汤可有效缓解风寒感冒症状【组成】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做法】先煎煮豆豉约10分钟,再放入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黄酒。【用法】分2次服。【专家提示】趁热服用。葱姜粥可发汗【组成】糯米50克,葱白7根,生姜末6克。【做法】将糯米烧成粥,起锅前投入葱、姜闷盖煮片刻。【用法】食粥。【专家提示】食后盖被,更利于出汗。荆芥粥可缓解感冒症状【组成】荆芥9克,薄荷3克(后下),淡豆豉10克,粳米100克。【做法】前三药煎煮,沸后5分钟,滤出药汁,去渣,药汁加入粳米煮粥,稍煮即成。【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食。薄荷专家课堂

治疗感冒还需对“证”下药,有人在未辨清寒热前就乱用药,一发热就用清热药,结果不仅没治好病,反而使病情加重。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患热感冒时用薄荷、金银花等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后饮用,可以清凉解毒,缓解身体不适。但患热感冒时,不能吃姜、葱、红糖等食物,否则容易助长体内热气,不利于身体恢复。调治气管、支气管炎的偏方

气管、支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常以感冒症状起病,重者可发生气道阻塞,出现呼吸困难,通常在咳嗽后可闻及哮鸣音。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多见于儿童与老年人,多由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所致。希望本书介绍的这些辅助治疗支气管炎的偏方、验方,能给支气管炎患者带来福音。镇咳止血汤可缓解支气管炎【组成】生地黄、太子参各30克,百合、白及各15克,桑白皮12克,阿胶(烊化)、侧柏炭、鲜藕节各10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海浮石白萝卜可清热化痰【组成】白萝卜丁300克,海浮石20克,甜杏仁15克,川贝5克,黄酒1小匙。【做法】海浮石、甜杏仁、川贝洗净,打碎,加黄酒湿润,与萝卜丁倒入瓷罐内,隔水蒸2小时,离火冷却后,用纱布绞取汤液;将汤液再蒸半小时,冷却装瓶,密封。【用法】每日2次,每次2小勺,开水送服。【专家提示】本方适用于咳痰黄稠、肺火重的慢性支气管炎。白萝卜麻黄石膏方对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组成】麻黄10克,石膏30克(先煎),甘草9克,半夏、红枣各6克,生姜3片。【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川贝党参煮雪梨可止咳祛痰【组成】川贝、杏仁各10克,党参20克,冰糖30克,雪梨2个。【做法】将雪梨用清水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杏仁用开水汆烫后去皮;川贝打碎成粗颗粒;冰糖打碎成屑;党参切碎;将冰糖、川贝、党参、雪梨、杏仁同放炖锅内,加水500毫升,置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35分钟即成。【用法】每日1次,每次1小碗。【专家提示】本方适用于咳痰黄稠的慢性支气管炎。赤小豆百合粥有祛痰利湿的效果【组成】赤小豆60克,百合10克,杏仁6克,白糖适量。【做法】先以水煮赤小豆做粥,至半熟时放百合、杏仁同煮至粥成,加白糖调味。【用法】当早餐食之。茯苓薏苡仁粥可化痰止咳【组成】薏苡仁、茯苓(白茯苓)各50克,糯米100克。【做法】将白茯苓打碎,入沙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去渣;将薏苡仁、糯米,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成粥,兑入茯苓汁,煮开2~3沸。【用法】取适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专家提示】本方必须经常食用,方可起效。黄芪桑白皮饮有益气消炎的效果【组成】黄芪30克,桑白皮20克。【做法】将上药切丝放入铝锅内,加清水750毫升,小火煎沸,沸后5分钟离火,去渣即成。【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黄芪专家课堂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接触染料、排出的烟尘、粉尘和感冒病人,在干冷的天气要穿得暖和些。调治支气管哮喘的偏方

支气管哮喘又称哮喘,是一种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其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等。如果患有此病,不妨尝试运用以下方法来缓解症状。金瓜饴糖汁可以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组成】金瓜、饴糖各1500克,生姜汁60克。【做法】将金瓜洗净,切小块,煮透去渣留汁,浓缩后加入饴糖,再熬10分钟,最后将姜汁倒入搅拌即成。【用法】最好在哮喘发作前连服2个月,每日2次,早、晚各服15克,开水冲服。椒目方有除痰平喘的作用【组成】椒目适量。【做法】椒目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或用椒目榨油,加工成胶丸,每丸装油200毫克。也可服用从椒目油中提取的以中性及酸性成分制成的胶丸。【用法】胶囊,内服,每日3次。胶丸,每次4~5丸,每日3次。中性每丸150毫克,每次2~3粒,每日3次。酸性每丸75毫克,每次6~8粒,每日3次。胡椒杏仁外敷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组成】胡椒、杏仁、桃仁、糯米、栀子各8粒,鸡蛋1个。【做法】将上药共研末,调入鸡蛋清。【用法】外敷双足涌泉穴(足心),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敷至鸡蛋清干为止。每日1剂,连敷3剂为1个疗程。醋煮鸡蛋可缓解哮喘【组成】鸡蛋1个,米醋适量。【做法】以米醋煮鸡蛋,蛋熟后去壳,再煮5分钟即可。【用法】食蛋,每日2次,每次1个。白糖鸡苦胆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组成】鸡苦胆2~4个,白糖适量。【做法】取胆汁烘干,白糖拌匀即可。【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5日。薄荷紫苏适用于咳嗽气喘【组成】薄荷15克(后下),橘皮、紫苏各10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桑白蚯蚓汤对哮喘有效【组成】蚯蚓、桑白皮各150克。【做法】将蚯蚓洗净,下锅炒成焦黄色,然后与桑白皮共研成细末。【用法】每日2次,每次服5克。复方麻黄膏可宣肺定喘【组成】麻黄、紫菀、杏仁各33克,川贝15克,鲜姜汁、香油各30克,蜂蜜适量。【做法】将前三药共研细末;将香油煮沸1~2次,加蜂蜜煮沸后,再加姜汁煮沸,最后投入诸药,煮5~6分钟即可成膏,储瓶内密闭备用。【用法】本方剂量为1个疗程量,分14日服完。在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茶匙,每日2次。杏仁专家课堂

哮喘发作时不宜使用可待因、喷妥维林咳必清等镇咳药,误用会抑制呼吸与排痰。另外,镇静安眠药物也应慎用。调治肺气肿的偏方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可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早期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逐渐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随着肺气肿的发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微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伴有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等。化痰燥湿方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成】陈皮6克,法半夏、茯苓、苍术、厚朴、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炙甘草5克。【做法】将上药用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补肺益气方有补肺益气的作用【组成】南沙参、北沙参、仙灵脾、赤芍各12克,补骨脂9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水蛭6克,甘草3克。【做法】将上药用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通肺道活血方可通肺道、活血脉【组成】麻黄5克,杏仁、茯苓、马鞭草各12克,五味子、红花各6克,桃仁、川芎、紫河车各10克,紫菀15克。【做法】将上药用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专家提示】需多服几个疗程才可见效。红花白糖甜瓜子可散结消瘀【组成】甜瓜子仁3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甜瓜子和白糖混匀后捣烂即可。【用法】用开水冲服,每日2剂。百合酸枣仁可缓解肺气肿【组成】百合、酸枣仁各30克,鸡蛋2个(取蛋黄)。【做法】将百合、酸枣仁煎煮,取药汁,将鸡蛋黄搅匀加入煮熟。【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党参、黄芪对肺气肿有效【组成】党参、黄芪、熟地黄、枸杞、补骨脂各10克,制附片2克(先煎),桂枝3克。【做法】将上药水煎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补肺益肾方对肺气肿有较好疗效【组成】生地黄、熟地黄、淮山、丹参、茯苓、山茱萸、泽泻、太子参、麦冬、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甘草5克。【做法】将上药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专家提示】本方具有滋养阴液,补肺益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之肺肾阴虚证。肺呼吸功能不良者坚持练习用鼻深呼吸,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专家课堂

呼吸训练:用鼻深吸气后,从收成圆筒状的口唇间缓慢呼出。呼吸动作力求柔和舒适。时间多少随意,但初练时宜短。呼吸深度和频率据自己的习惯及体力调整,以后吸收深度逐渐增加。这个方法对肺气肿等肺呼吸功能不良者尤为适宜。调治肺炎的偏方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腔的炎症,分泌凝固性的渗出物,充塞于肺泡、细支气管及肺泡细胞的一种严重疾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此病初起时有轻微感冒症状,数小时后出现高热、咳嗽、呼吸急促、面红、胸痛症状,或咯出铁锈色样脓痰。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感头痛昏沉、倦怠无力、下痢、蛋白尿等,儿童患者有时会发生痉挛。肺炎容易并发胸膜炎、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千万不可轻视。罗汉果桔梗饮清肺又止咳【组成】干桔梗片30克,罗汉果20克,白糖50克。【做法】罗汉果洗净,捏碎;将桔梗片、罗汉果放入炖锅内;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煮28分钟,加入白糖即成。【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专家提示】罗汉果可用西瓜、苹果、枇杷、柿子中任何一种代替。秘制白果可缓解肺炎症状【组成】生白果(银杏)、麻油各适量。【做法】生白果(银杏)去壳,置于罐中,麻油煎沸冲泡,封罐;埋于地下2尺深处,一月后即成。【用法】取白果食用,第1天吃1粒,第2天吃2粒,逐渐增加到30粒,温水送服。夏枯草猪肺饮祛痰又止咳【组成】夏枯草50克,猪肺1具,料酒15毫升,盐4克,味精3克。【做法】将夏枯草洗净,去杂质;猪肺入锅,汆烫去血水,切块;将夏枯草、猪肺块、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烧沸,用小火炖煮45分钟,加盐、味精调味。【用法】佐餐食用。清肺汁可改善肺炎症状【组成】梨3个,藕1节,荷梗1米,橘络3克,甘草2.5克,生姜3片,莲子心2克,玄参6克。【做法】将梨、藕及姜分别去皮捣汁;荷梗切碎;玄参切片,与荷梗、橘络、甘草、莲子心一起加水共煎半小时,放温,滤出药汁,与梨、藕、姜汁混合即可。【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鹿衔草炖冬瓜可消肿止咳【组成】鹿衔草20克,冬瓜500克,姜10克,葱15克,盐、味精各3克。【做法】将鹿衔草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块;姜拍松;葱切段;将鹿衔草、冬瓜块、葱段、姜同放炖锅内,加水2500毫升,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炖煮4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用法】佐餐食用。仙草炖鸡可改善肺病久咳【组成】新鲜仙草150克(干品90克),半只土鸡。【做法】仙草中加入10碗水,以中火煮成5碗,再用该药液炖半只土鸡(或充分洗净的猪肺1/4个),约炖40分钟即成。【用法】每1~2天吃1剂,连吃3~5剂。百合薏苡仁粥可辅助治疗肺炎【组成】百合(干品)30克,薏苡仁100克。【做法】将百合和薏苡仁加水5碗煮成3碗。【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食。薏苡仁专家课堂

肺炎属急性热病,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因此肺炎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肥甘厚腻之品。调治肺结核的偏方

肺结核在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肺结核已经不是当年人们闻风丧胆的绝症了,同时,人们发现有些偏方验方可治疗肺结核。补益肺阴方适用于肺结核肺阴不足证【组成】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各10克,百部12克,仙鹤草15克。【做法】将上药用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玉竹蒜泥膏敷贴可改善肺结核症状【组成】大蒜泥10克,硫磺末6克,肉桂末、冰片各3克。【做法】将鲜大蒜捣成泥,冰片研末,将各药末与蒜泥混匀。【用法】将蒜泥膏分别涂于两块纱布上,敷贴于双侧足底涌泉穴,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专家提示】为防止局部皮肤发红、起疱,敷前可在足底擦少许石蜡或其他油类。蛤蚧丸助你远离肺结核【组成】蛤蚧3对,黄连500克,百部、白及各1000克。【做法】先将蛤蚧去头、足,切成长条,用黄酒浸后,焙干研粉末;再将另3味药用水洗净晒干,与蛤蚧粉混匀,用凉开水泛水为丸,干燥即得。【用法】每袋9克,约分装成300袋。每次1袋,每日3次。白及人参糖适用于肺结核【组成】人参30克,白及20克,远志、地龙各90克,鱼腥草100克,白糖、熟菜油各适量。【做法】将人参、白及、远志、地龙、鱼腥草洗净,装包扎紧口,入锅加水烧开,熬20分钟,取第1次药液;再加水熬20分钟,取第2次药液;如法取第3次药液,最后将3次药液入锅煎熬至药液稠厚时,加白糖拌匀,继续煎熬至药膏可拉丝时,停火;将熬好的药膏倒在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放冷即可。【用法】适量食用。冰糖黄精汤可养心补肺【组成】黄精30克,冰糖50克。【做法】冷水泡发黄精,加冰糖小火煎煮1小时。【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罗汉果猪肉汤对肺结核有一定疗效【组成】罗汉果半个,陈皮6克,淮山9克,猪瘦肉100克。【做法】先将陈皮浸泡刮白,和罗汉果、猪瘦肉、淮山一起共煎汤。【用法】每日2次,连服半月以上。大蒜白及粥对肺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组成】大蒜30克,白及粉10克,粳米100克。【做法】大蒜去皮,入沸水中煮2分钟捞出;粳米加入蒜水中,煮至米开花,加入白及粉煮至粥熟。【用法】每日早、晚温服,10~15日为1个疗程。大蒜专家课堂◎患病者要养成不对着人打喷嚏、咳嗽,不随地吐痰、吐痰入盂的良好习惯。◎要加强营养,宜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病人服西药时不要用牛奶、糖水送服。第三章消化系统病症奇效方养好肠胃不生病

现代人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非常容易患消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引起威胁生命的重症的发生。很多人往往在遭受消化系统病症折磨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保护消化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消化系统的“保养工作”,同时在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病症时能适当地运用本章的方剂来进行调养。调治消化不良的偏方

消化不良为一组症候群。多因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进食生冷油腻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所致。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消化不良者应该饮食规律,远离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下面这些有效的偏方验方,以有效缓解各种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粱米粥对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组成】高粱米50克,白糖少许。【做法】高粱米洗净,加水煮粥至熟烂,加入少许白糖。【用法】随意服用。白术猪肚粥适用于脾胃虚弱者【组成】猪肚1具,白术30克,槟榔10克,粳米60克,生姜少许。【做法】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一起煮,取汁去渣,用汁同米煮粥。【用法】猪肚可蘸香油助餐,早、晚餐温热服食,3~5日为1个疗程,病愈后即可停服。荷叶、炒山楂对消化不良有效【组成】荷叶20克,炒山楂10克。【做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后放入茶杯中,以500毫升沸水冲泡,焖10分钟即可;或将药材洗净后放入锅内,加500毫升水,用大火煮至开后转小火,再煮5~10分钟即可。【用法】代茶饮。山楂陈皮酒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组成】陈皮50克,白酒500毫升。【做法】陈皮泡白酒中,7日后饮服。【用法】每次1小杯,每日3次。绿茶干橘可理气解郁【组成】蜜橘1个,绿茶10克。【做法】橘挖孔,塞入茶叶,晒干后食用。【用法】成人每次1个,小儿酌减。绿茶叶、红糖可消食【组成】绿茶叶3克,红糖40克。【做法】绿茶叶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焖30分钟,加入红糖即成。【用法】可频频饮用。槟榔焦三仙可健胃消食【组成】槟榔10克,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5克。【做法】将槟榔洗净,与其他药物加水煎汁。【用法】代茶饮。【专家提示】儿童积食时也可用此方。对中老年人来说,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可有效帮助消化。专家课堂

消化不良的中老年人,应多吃高纤维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避免烧烤、煎炸食品及咖啡、碳酸饮料、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胡椒、土豆片、西红柿和辛辣食品。调治呕吐的偏方

中医认为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圣济总录·呕吐》曰:“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明确指出其病机所在。前人以无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一般并称为呕吐。其病多由于邪气所干(风、寒、暑、湿之邪及秽浊之气内侵),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所致。保和丸可和胃止呕【组成】陈皮、半夏、连翘各9克,麦芽24克,茯苓、山楂、神曲、炒莱菔子各12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对呕吐有疗效【组成】党参、茯苓各12克,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各10克,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趁热服食,3~5日为1个疗程,病愈后即可停服。藿香正气散能改善呕吐【组成】藿香10克,紫苏12克,桔梗、白术、半夏、白芷、生姜各6克,茯苓、陈皮、厚朴、大腹皮各9克,甘草3克,红枣3枚。【做法】将以上药材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用。茯苓沉香陈皮可以有效止呕【组成】沉香6克,厚朴、陈皮、乌梅各12克,竹茹、代赭石各20克。【做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法】每次6~9克,用开水冲药,待温后频频饮用,每日2次。陈皮三黄汤可缓解呕吐症状【组成】黄芩、黄连、藿香、苏叶、桔梗、茯苓、枳壳、白芷、生姜各10克,大黄、槟榔、甘草、陈皮、白术各6克,半夏、神曲各12克,红枣(去核)4枚。【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姜夏党参汤能健胃止呕【组成】半夏6克,党参12克,生姜3片,神曲、麦芽各15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苍术香附对呕吐有疗效【组成】苍术(干)、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做法】上药研为细末,做成绿豆大的丸剂。【用法】每次服6~9克,温开水送服。生姜粥对呕吐有疗效【组成】生姜9克,肉豆蔻6克,粳米适量。【做法】前二药捣烂,与米同煮粥。【用法】早晚服用。专家课堂

对于呕吐者来说,至少在1~2周内要忌食生冷、冰镇及煎炸、油腻、黏性食品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调治打嗝的偏方

打嗝,中医称之为呃逆。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把呃逆分为三种类型:寒呃型、虚热型、实热型。临床上,有些方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呃逆。竹叶石膏汤可缓解打嗝【组成】竹叶两把,石膏50克(先煎),麦冬(去心)100克,半夏(洗)80克,粳米75克,炙甘草、人参各65克。【做法】以上各药一起加水煎煮,取500毫升,去渣,放入粳米,煎煮至米熟,汤成,去米。【用法】每次温服50毫升,每日3次。人参黄连生石膏饮可清热止呃【组成】生石膏(先煎)、竹茹各20克,黄连、柿蒂各10克,橘皮、炒栀子各15克。【做法】将上药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用法】分次服用,每日1剂。醋麦面丸对呃逆有疗效【组成】小麦面150克,茶叶5克,米醋适量。【做法】将小麦面用醋拌,分别搓成弹丸大小,隔水蒸熟,用时以茶水送服。【用法】每日1次,每次1丸,服至打嗝有所改善。丁香散有祛寒止呃的作用【组成】丁香、柿蒂、高良姜、甘草各10克。【做法】以上各药研细末。【用法】水冲服,每次1克,每日2~3次。猪胆治顽固性呃逆【组成】猪胆1只,赤小豆20粒。【做法】把赤小豆放入猪胆内,挂房檐下阴干后共研细粉备用。【用法】每日服2克,分2次用,白开水冲服。柿蒂酒对脾肾阳虚型呃逆有一定疗效【组成】柿蒂7枚,黄酒适量。【做法】柿蒂烧炭研末,用黄酒调和。【用法】每日1剂,连服2日。冰糖芦根水主治胃热引起的呃逆【组成】鲜芦根100克,冰糖50克。【做法】加水共煮。【用法】代茶饮。橘皮对改善呃逆症状有显著效果【组成】橘皮120克,生姜片30克,开口川椒10粒。【做法】将橘皮用清水洗净,然后将橘皮、生姜片、开口川椒一同放入锅内,兑2大碗水,煎至1碗时即可。【用法】打嗝时饮用。【专家提示】本方中的生姜也可以用老姜代替,功效基本相同。橘皮专家课堂

打嗝时,充分吸气,当欲再打嗝时,用力屏住呼吸,一会儿后再缓缓向外呼气,反复做几次即可止嗝。调治痢疾的偏方

痢疾是指感染痢疾杆菌,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黏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它是由于感受外邪和饮食内伤,大肠气血壅滞,血络损伤,传导功能失司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中医对痢疾的治疗当分寒热、虚实,热痢清之、寒痢温之。马齿苋粳米粥适用于热痢脓血【组成】马齿苋150克,粳米100克。【做法】马齿苋择洗干净,切成碎段;粳米淘洗干净;马齿苋与粳米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用法】不加盐、醋,空腹食用。【专家提示】本方性寒滑利,脾胃虚寒、肠滑便溏者不宜食用。葛根芩连汤可清热止痢【组成】葛根12克,炙甘草5~8克,黄芩、黄连各9克。【做法】以水500毫升,先煮葛根,汤液减少100毫升时,加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葛根木香槟榔丸用于痢疾夹食滞者【组成】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各3克,黄柏、大黄各5克,香附子(炒)、牵牛子各10克。【做法】上药研为细末,做成丸剂,如小豆大。【用法】每次服30丸(共6克),生姜汤送服。醋煮鸡蛋适用于阴虚久痢【组成】鸡蛋2枚,醋100克。【做法】将鸡蛋放入沙锅中,加清水略煮,打碎蛋壳,再加醋,小火煮至熟透。【用法】剥壳蘸醋食之。【专家提示】痢疾初起者不宜食用。马齿苋绿豆汤用于湿热痢【组成】马齿苋120克,绿豆30克。【做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用法】每日1剂,连服3~4剂。羊肉陈皮胡萝卜羹对痢疾有疗效【组成】羊肉250克,胡萝卜1个,高良姜、草果、荜茇、陈皮、胡椒各5克,葱白3根,生姜少许,盐、味精各适量。【做法】先将羊肉去筋膜,洗净,沸水汆烫去血水,捞出后用凉水洗净,切成小丁;胡萝卜洗净切成片后与高良姜、草果、荜茇、陈皮一同用纱布包好,胡椒、生姜拍碎,葱白切段;将全部材料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熟烂,拣出布袋和葱、姜,加盐、味精调味。【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食。乌梅蜂蜜饮可用于改善赤痢症状【组成】乌梅500克,蜂蜜250克。【做法】加水2000克,煎至1000克,取汁加入蜂蜜即成。【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服30克。蜂蜜专家课堂

对于痢疾严重的患者而言,饮食一定要依序由米汤、清粥,再恢复至一般的食物,静待身体功能的恢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