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5:01:55

点击下载

作者:范冠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试读:

前言

中医学具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体系、诊疗实践和教学模式,以及研究范式,并在学科自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成长最关键的环节则是:“读经典,跟明师”。正如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中指出:“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欲见无外而不下堂,必由之乎载籍;欲测渊微而不役神,必得之乎明师。”

中医古籍传载了中医学术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发掘中医诊疗特色优势的巨大宝库。古代医家在勤求古训、精研理论的同时,努力学习前贤的证治方药针术经验,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迅速提高了他们的诊疗能力。不过在某些时候,若非师授家传,要获得高水平的中医典籍,并非易事。如中医大家孙思邈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发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感慨。今天,中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获取中医典籍已经不像以往那么困难。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现代中医文献日益增多,如何更有效率地发掘现代文献和古籍中的知识,加以学习利用,成为了中医临床工作者新的挑战。

目前,专病专科中医特色优势的形成与巩固,成为了继续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有力抓手。同时通过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视角认识疾病,围绕临床关键问题,优化主攻病种的诊疗方案,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临床路径,提高临床综合服务能力,解决群众关注点健康问题,是各中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工作者实践和发展循证中医学的历史任务。

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一直体现着循证医学的理念,只是并未把这种理念完全清晰地表述出来。循证医学创立人之一Dr.David L. Sackett在《循证医学:如何教学与实践》中指出:循证医学理念起源于中国乾隆年间的《考证》一书。宋代的中医古籍《本草图经》中就已经描述了验证人参真伪的人体试验方法。景方建、刘志杰等通过对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汉传中医的深入研究,从中医学的证据筛选、推荐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汉传中医是最古老的循证医学;现代研究循证医学,不承认和参考中医古代综合循证医学理念是不诚实也不现实的”。而近年来,国内外循证中医学研究方兴未艾,发表了大量文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临床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解决措施应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文献研究是证据的主要来源之一,文献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是制订诊疗方案的关键环节。专病专科的现代中医文献中不乏名医大家的真知灼见,设计严谨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报告,以及行业学术组织的标准方案,但从方法学上看,高级别证据来源相对仍比较匮乏,因此进行现代文献研究的同时,有必要进行古籍研究,寻找补充证据。从古文献宝库中挖掘专科专病诊疗过程相关的内容并加以整理,不仅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多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寻找和评价古籍证据,增强诊疗方案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最终达到使诊疗方案具备和凸显中医特色优势的目的。

众所周知,葛洪《肘后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的记载,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国际公认的一类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青蒿一握,切,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有效的方法,在青蒿素发明之前并没有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疟疾时的普遍选择。这一事实警醒我们,古籍中尚有许多珍宝,有待认真发现、甄别、验证,并加以创新,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肩负的发挥中医优势、保护人民健康的伟大使命。

广东省中医院历来重视专病专科建设,把“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作为医院和专科建设的最高目标。在卫生保健领域,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临床路径、中医健康辨识和促进等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经验。本丛书以此为基础,归纳整理了多个专科专病诊疗相关的中医古今证治文献内容,可作为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单位的参考工具,也可作为医学生或对中医学感兴趣之人的读物。

本书编写过程中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国内诸多知名教授、专家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谨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诚然,中医古今文献浩如烟海,临床研究日新月异,虽然该丛书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时间,但仍未能包罗万象。另外,丛书是从专科临床实践角度出发进行整理,属于新的尝试和探索,对古籍实际内容的研究深度、广度相对有限,加上编者对古籍的点校、出版、校勘、辑佚、训诂等学识有限,书中未周、不妥或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诚盼广大同仁及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改正。《专病专科中医古今证治通览丛书》编委会2012年9月10日编写说明

中医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中医古籍及近现代文献浩如烟海,精芜并存,如何能够去芜存真,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研究也是目前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工作者,我们从专科专病的角度出发,以“消渴”、“消中”、“消肾”、“消瘅”等有关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为索引搜罗了上百种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搜索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描述的文段,获得如下病名:周痹、疲瘁、瘦瘁、肢/骨节酸痛/疼、羸瘦。把检索文献、专著、工具书的结果汇总,重点阅读有关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古籍引用及相关病名,并整理。初步获得如下病名:痹证、痿证、血痹、不仁、麻木、络痹、脉痹、消渴病肢痛证、筋痹、肌痹、脉痿。进一步以“糖尿病”、“周围神经”作为中文主题词,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按照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药研究、名医经验综述、名医典型医案等汇编成文。

希望本书能够对研究中医药者有所帮助,更希望读者能够不吝指教,指出文书错漏之处,以便进一步修正。编 者2013年3月上 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文献研究第一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在中医古医籍中没有明确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在痹证、痿证、消渴、血痹、不仁、麻木、络痹、脉痹、消渴病肢痛证、筋痹、肌痹、脉痿、周痹、疲瘁、瘦瘁、羸瘦等文献中觅其踪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早的描述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通过繁多的中医古医籍文献检索,我们认为“周痹”、“疲瘁”、“瘦瘁”、“筋痹”、“肉痿”、“血痹”、“不仁”、“羸瘦”、“痹证”、“痿证”等病名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现举例做一概述:第一节 周痹《医碥·卷之三·杂症·痹》曰:“若在血脉之中,止随脉以上下,而不左右相移,名周痹(周痹似中风之偏废,然有痛而无口眼斜为异矣)。”而《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这里所描述的症状与今天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相似。《神农本草经读》解释道:“枸杞,气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麻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陈修园曰:“枸杞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五内,即五脏。五脏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阐释了消渴病兼周痹的病机为津液不足,内不能濡养脏腑,外不能灌溉经络。《医方集解》提到了治疗消渴病兼周痹的方药:“七宝美髯丹,治气血不足,羸弱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周痹,周身痿痹也,由气血不足。无子,由肾冷精衰。消渴、淋沥,由水不制火。遗精,由心肾不交。崩带、疮痔,由营血不调)。”《本草求真·上编·卷三·散剂·平散》曰:“如治风与湿,症见疥癣、周痹,止有宜于苍耳子;症见瘙痒、消渴,止有宜于蚕沙。”综上可见消渴病兼周痹的表现与今天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十分相像。第二节 疲瘁《古今医案按·卷二·消渴》中提到:“实宗仲景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之法也。张杲治黄沔久病渴,极疲瘁,劝服八味丸数两而安。”指出消渴病日久会导致患者疲惫憔悴,四肢倦怠无力,并指出用八味丸治疗。第三节 瘦瘁《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八·消渴门》中指出:“论曰久病消渴之人,营卫不足,筋骨羸劣,肌肤瘦瘁,故病虽瘥而气血未复,乃为虚乏,又有缘少服乳石而消渴者,病后津液虚竭,经络痞涩。亦令虚乏,须防痈疽之变。救治之法。所不可忽。”言明久病消渴之人,因其营卫不足,气血两虚,津液虚竭,经络痞涩,易出现“筋骨羸劣,肌肤瘦瘁”等表现,更须防“痈疽之变”。与今天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坏疽等表现十分吻合。《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曰:“人参白术汤治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或为消中,善食而瘦。或燥郁甚而消渴,多饮而小便数。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三焦伤胃燥,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泽,故瘦瘁黄黑而燥热消渴。虽多饮而水液终涸,下焦虚冷,误死多矣。又如周身风热燥郁,或有痈疽疮疡,上为喘嗽,下为痿瘅。或停积而温热内甚,不能传化者,变水肿腹胀也。凡多饮数溲为消渴;多食数溲为消中;肌肉消瘦,小便有脂液者为消肾。此世之所传三消病也。”其中“善食而瘦”、“多饮而小便数”与今日所言糖尿病三多一少不谋而合。究其病因病机,为“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三焦伤胃燥,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泽。”其本在阴精虚损,脏腑经脉失养而致“瘦瘁黄黑而燥热消渴”、“或有痈疽疮疡”、“肌肉消瘦”等表现。《扁鹊心书·卷中·消渴》中指出:“消渴若脉微而涩或细小,身体瘦瘁,溺出味甘者,皆不治之证也,大法以救津液,壮水火为生。”即消渴病久出现身体瘦瘁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属难治之证,治疗应以救津液,壮水火为主。第四节 筋痹

中医对筋痹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这里所描述的临床表现跟今天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类似。第五节 肉痿

对肉痿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指出肉痿由脾热发展而成。后世对肉痿的病因作出了更具体的描述,如《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六·诸虚门·五痿》曰:“病者脾热,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其色黄,而肉蠕动,名曰肉痿。由渐于湿地,以水为事,居处下泽,濡渍痹痿而不仁。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下也。”《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一痿证》曰:“脾痿者,肉痿也。脾与胃以膜相连而开窍于口,故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脾主肌肉,今热蓄于内,则精气耗伤,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针灸甲乙经》提到肉痿的治法,“脾病者,身重善饥,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疭,脚下痛。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第六节 血痹《华佗神方·卷一·一○三四·论血痹》曰:“血痹者,饮食过多,怀热大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营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故使血不能荣外,气不能养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上,中先枯则下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能流利,或断绝者是也。”这里所描述的症状与今天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相似,并且阐述了其发生的机制是为血不能外荣,气不能养内所致。《本草经解·卷一·草部上·芍药》曰:“气平,味苦,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赤者破血)。芍药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腹者足太阴行之地,邪气者,肝木之邪气乘脾土作痛也。芍药入肺,气平伐肝,所以主之。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芍药入心,苦以散结,故主之也。”阐明了血痹之病因是为血涩不行。《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九·诸痹门·血痹》曰:“论曰:血痹之状,形体肌肤,如被微风所吹者是也。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宜先针引阳气,后以药治之。”《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一·痹证门·病机·痹证有感于六腑之异》中曰:“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其状体常如被风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这些论述均比较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第七节 不仁《医门法律·卷六·消渴门·消渴门方》曰:“金匮肾气丸。本文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即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之方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白茯苓、牡丹皮各三两,肉桂、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其中明确说到了消渴之脚气上入少腹不仁的治疗方药。《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第一(下)》曰:“胫苕苕(一本作苦)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髀关主之。肤痛痿痹,外丘主之。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阳关主之。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西方子明堂灸经·卷六·伏人足太阳膀胱经图·足太阳膀胱经十七穴·承筋二穴》曰:“在胫后,从脚跟上七寸,中央陷中(原注:又名腨肠、直肠)。(灸三壮)主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肢肿,大便难,脚挛脚酸,胫酸,脚急跟痛,脚筋急痛兢兢,足下热,不能久立,胫痹不仁,转筋霍乱,瘛疭,脚痿,腰痛如折,脚腨酸痛重,引小腹。及腰脊痛,恶寒,痔痛,指下肿,鼻鼽衄。”提到不仁的针灸治疗。《三消论·正文》曰:“所谓心肺气厥而渴,《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注曰:心热入肺,久而传化,内为膈热,消渴多饮也。所谓肝痹而渴者,《痹论》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所谓脾热而渴者,《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指出消渴发展为痹、不仁等症的病机。第八节 羸瘦

羸瘦散见于各种关于虚损、痹证、痿证以及消渴等病的论述中,其表现基本符合糖尿病多食、多饮、多尿以及身体消瘦的表现,其往往还有肌肉痿痹无力等伴随症状。唐·王焘著的《外台秘要·卷第十一》:“又有人患消渴,小便多而数,发在于春,经一夏,专服栝蒌及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四升,极差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渐食肥腻,日久羸瘦,唇口干燥,吸吸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故不为气力者,然此病皆由虚热所为耳。”具体阐述了消渴病所致的多食消瘦而渐成羸瘦的机理。其后又在《外治秘要·卷第十七·虚劳羸瘦方五首》中说:“病源夫血气者。所以荣养其身也。虚劳之人,精髓萎竭,血气虚弱,不能充盛肌肤,故羸瘦也。”更从虚劳方面描述了羸瘦的病机,完善了羸瘦的诊断。北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卷第十六》:“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食医心镜》主消渴,口干。牛乳微寒,补虚羸。《广利方》:消渴,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小便多,渐羸瘦。”从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导致的消渴病概括了羸瘦发病原因。《小品方·卷第三》:“消渴疾者,下泄为小便,此皆精气不实于内,则便羸瘦也。”进一步说明了消渴病导致的小便增多,则精气不实于内,从而导致羸瘦。及至《圣济总录·卷第四十六·脾胃气虚肌体羸瘦》中曰:“论曰水谷精微,化为血气,外荣形体,内充脏腑,脾胃气和,则能行其津液而充养肌肉,若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气血减耗,无以灌溉形体,故肌肉不丰而羸瘦也。”进一步赞同了《外台秘要》关于虚损羸瘦的论述,更进一步论述了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机体消瘦,故而形成羸瘦。其后又在《卷第八十九·虚劳羸瘦》中说:“论曰虚劳羸瘦者,五脏之气伤损也。经所谓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然治损之法奈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进一步按照病情的进展与损伤的部位把羸瘦分为了与五脏相应的五种程度等级,并由此制订了“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的治法,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导致的身体消瘦、机体无力疲乏、精神萎靡等症状,均按此治疗法则辨证论治。《普济方·卷三十二·肾脏门》说:“夫肾脏虚损骨痿羸瘦者,盖骨属于肾。肾虚损则髓竭骨枯,阳气既衰,身体无以滋养,所以骨痿肌肤损削而形羸瘦也。经曰: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此之谓也。”认为肾脏虚损导致“髓竭骨枯,阳气既衰,身体无以滋养”,形成骨痿,进一步形成羸瘦。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与阐述,羸瘦的病因病机以及表现症状均较为完善,基本上与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相符。第九节 痹证

中医古文献关于痹证的论述多见关于痿证、痹证、痿痹、消渴等相关内容中,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初步说明了痹证的发病原因并分为行痹、痛痹、著痹三类。《医林改错·卷下》认为:“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提出了痹证的定义及症状。同时认为瘀血是形成痹证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痹证有瘀血说”。痹证的相关表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障碍,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等症状部分符合。第十节 痿证

中医关于痿证的文献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痿论》,认为“五脏使人痿”,从而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的治疗法则,现在临床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验方新编·卷八》指出:“凡人腿足无力,不能起立,而口又健饭,如少忍饥饿,即时头面皆热,有咳嗽不已者,此痿症也。”具体论述了痿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腿足无力、不能起立、能食易饥等。《症因脉治·卷三》进一步指出:“唇焦齿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此《内经》脾热痿弱之症也。”进一步丰富了痿证的内容。痿证的临床表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肌肉麻痹萎缩及肌无力具有一定的共同点。(罗广波、孙璐、温建炫、谭春兰、余碧瑜)第二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病机的古代文献研究

中国古代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名虽无确切记载,但古代医家对该病已有一定认识和论述。《灵枢·本脏》:“肾脆,则善病消瘅。”《西溪书屋夜话录》云:“肝风一论,虽多上冒颠顶,亦能旁达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类证治裁》曰:“诸气血凝滞,久而成痹。”《中藏经》概括云:“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又痹病或痛痒,或麻,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举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六腑闭塞,或左右疼痛……种种诸证,皆出于痹也。”宋代《卫生家宝》载肾消“腰脚细瘦,遗沥散尽,手足久如竹形,其疾已牢矣”。金代李杲《兰室秘藏》记载消渴病人有时“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疼,四肢痿弱,前阴如冰”。元代《丹溪心法》载消渴“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明代《普济方》有“肾消口干,眼涩阴痿,手足烦疼”等描述,皆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极为相似。《王旭高医案》载一消渴病人“十余年来,常服滋阴降火……近加手足麻木,血不能灌溉四末,暗藏类中之机”。故可将其称为“消渴痹证”、“消渴痿证”、“消渴痿痹证”。

在古医籍中有关血痹、麻木、不仁的论述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诊疗方面也可借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圣济总录》曰:“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诊其脉自微而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者,为风血痹也。”《伤寒论》曰:“身如虫行,汗多亡阳也。”《外台秘要》曰:“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也,是诊其寸口脉缓。”《医学正传》曰:“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也。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证治准绳》曰:“丹溪又分麻木为二,以麻止习习然,尚无气血攻冲不行之状,木则气血已痹不仁,莫知其痛痒也。”

中医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多责于消渴日久,久病而致虚、瘀,筋脉失养,变生他疾而见肢体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但对于其病机各家论述不一。现归纳整理如下:一、阴虚燥热

阴虚燥热,耗气灼津,津血同源,津亏则血亦虚少,血愈虚则愈瘀,愈瘀则愈虚。两者交相为环,终致阳气不得敷布,津血不得荣畅,而致肢体或麻或痛。

1.《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六·消渴门·总论》:“夫消者,消渴消中消肾也。此由少年服乳石热药,耽嗜酒肉,荤辛热面,炙爆,荒淫色欲,不能将理,致使津液耗竭,元气受克。热毒积聚于心肺,腥膻并伤于胃腑,脾中受热,水脏干枯,四体尪羸,精神恍惚,口苦舌干,日加燥渴,斯皆五脏精液枯竭,经络血涩,营卫不行,热气留滞,遂成斯疾矣。”

2.《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六·消渴门·总论》:“夫消渴者,多变声音疮癣痤痱之疾,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

3.《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消渴》:“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或为消中,善食而瘦,或燥郁甚而消渴。多饮而小便数。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三焦伤胃燥,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泽,故瘦瘁黄黑而燥热消渴。”

4.《验方新编·卷八·腿部·腿足不能起立能食易饥》:“凡人腿足无力,不能起立,而口又健饭,如少忍饥饿,即时头面皆热,有咳嗽不已者,此痿证也。乃阳明胃火上冲于肺金,而肺为火所逼,不能传清肃之气于下焦,而肾水烁干,骨中髓少,故不能起立。而胃火又焚烧,故能食善饥。”

5.《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且消渴之疾,三焦之病,火炎其心则危。邪热熏蒸,渐渍日深,气血凝滞,有患痈疽疮愈渴,止则生疮溃,渴甚则危。”

6.《神农本草经读·卷之二·上品·枸杞》:“五脏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

7.《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发于春,经一夏,服栝蒌、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四升,极瘥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渐食肥腻,日就羸瘦,喉咽唇口焦燥,吸吸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而不为气力者,当知此病皆由虚热所致。”

8.《医心方·卷第十二·治消渴方第一》:“《病源论》云:消渴者,渴而不小便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热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复制于石,石热独盛,则肾为之燥,肾燥故引水而不小便也。其病变多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经络不利,血气壅涩,故成痈脓。”

9.《全生指迷方·卷三·消证》:“论曰:消渴之病,其来有二,或少服五石汤丸,恣欲不节,不待年高气血衰耗,石性独存,火烈焦槁,精血涸竭,其状渴而肌肉消。又有积久饮酒,酒性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而血涩,其状渴而肉不消。”

10.《履霜集·卷一·虚痨消渴论》:“手阳明大肠主津液,消则目黄口干,乃津液不足也。”

11.《玉机微义·卷二十一·消渴门诸经论消渴脉证所因》:“《内经·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按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剽悍能助燥热也。”二、瘀血阻络

瘀血不仅是糖尿病的病理产物,还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久病入络,血行不畅,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宗筋失养,就会出现肢体麻疼痛、拘急不适的症状。

1.《神农本草经读·卷之三·中品·葛根》:“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叶天士曰:“葛根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辛无毒,得地金土之味,入足阳明燥金胃。其主消渴者,辛甘以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热者,气平为秋气,秋气能解大热也。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

2.《本草经解卷一·草部上·芍药》:“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三、脾虚气弱

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宗筋失养;脾虚气弱,气虚血滞;脾不健运,湿痰内生,阻滞经络。诸因皆可导致肢体顽麻不仁,感觉异常,甚至痿弱不用。

1.《普济方·卷四·方脉总论·病机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膏粱之疾: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疾病。

2.《普济方·卷二百六十二·乳石门·乳石发脚气(附论)》:“乳石性暴,羸瘠痼疾之人,难以控制,其发动则脏腑否塞,热则引饮,饥则加食,水谷乖度,和气反伤,饮湿下流,攻注腰脚,故令脚气发动,寒热更作,脚膝疼痛,或致肿满,肌肉痿痹。”

3.《华佗神方·卷一·一○三五·论肉痹》:“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气以食,则肉不荣,皮肤不泽,则纹理疏。凡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

4.《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枳棋》:“消渴消中皆脾弱肾败、土不制水而成疾。”

5.《本草备要·木部·黄柏》:“疗下焦虚,骨蒸劳热(阴虚生内热),诸痿瘫痪(热胜则伤血,血不荣筋,则软短而为拘。湿胜则伤筋,筋不束骨,则弛长而为痿。合苍术名二妙散,清热利湿,为治痿要药。或兼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湿痰、死血者,当随证加治),目赤耳鸣(肾火),消渴便闭,黄疸水肿(王善夫病便闭,腹坚如石,腿裂出水,饮食不下,治以利小便药,遍服不效)。”四、肾气亏虚

病至消渴严重阶段,肾气亏虚,阳气不达四肢,筋脉肌肉失养,不仅有麻痛不仁,足膝痿弱不用等症状,必兼其他脏腑损伤。

1.《小品方·卷第三·治渴利诸方》:“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医者多不知其疾,所以古方论亦缺而不言,今略陈其要。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精气,气则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也。其余别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也。臊气者,五脏之气;咸润者,则下味也。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甘味不变,其色清冷,则肌肤枯槁也。犹如乳母,谷气上泄,皆为乳汁。消渴疾者,下泄为小便,此皆精气不实于内,则便羸瘦也。”

2.《本草述钩元·卷五·石部·白石英》:“味甘辛,气微温,手太阴阳明气分药,主消渴,阴痿不足,治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补五脏,下气,疗肺痿并肺痈吐脓,咳逆上气,实大肠,治喘咳嗽血。(诸本草)湿可去枯,紫白石英之类是也。(藏器)色相莹如华萼,质可入肾,色可入肺,中含火气可逐寒,故主肾气不周于胸而消渴,天癸枯竭而阴痿不足,肺不容平而咳逆上气,气无帅制而痹闭不舒。”

3.《圣济总录·卷第八十一·脚气门·脚气痹弱》:“论曰脚气痹弱者,营卫俱虚也。《内经》谓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故不仁不用。其状令人痹不知痛,弱不能举,本由肾虚而得。故苏氏云,脚气之为病,本因肾虚。《千金》曰,肾受阴湿即寒痹。”

4.《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上·序例上·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胻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水液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

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三·虚损证治·宣和赐耆丝丸》:“治少年色欲过度,精血耗竭,心肾气惫,遗泄白浊,腰背疼痛,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脚弱,消渴便利,梦与鬼交,阳事不举。”五、肝风入络

糖尿病燥热内盛,灼伤气津,炼液为痰,精不化气,气不行血,病及肝肾,肝体不足,肝用有余,肝风夹瘀夹痰入中脉络为麻木、刺痛、拘挛、牵掣。

1.《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2.《成方切用·卷六上·祛风门》:“六气风淫为首,故风病最多,其浅而止在皮毛,则为伤风。其久而留于关节,则为痿痹。其最重而入于腑脏,则为中风。《内经》风痹痿厥四证,各有专论,独风论中泛及杂风。”六、肝肾不足

消渴日久,伤精耗血,气血亏耗,终累及至肾,而致肝肾两亏,精血不能上承于头以濡养目,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虚津涸,血液黏滞不畅而致血瘀,瘀血阻滞脉络而发为此病。

1.《本草备要·草部·狗脊》:“周痹(经曰:内不在脏腑,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命曰周痹)。除风虚,强机关,利俯仰(滋肾益肝,则骨健而筋强)。”

2.《本草经解·卷一·草部上·石斛》:“痹者闭也,血枯而涩,则麻木而痹。”七、气阴两虚

消渴日久,既能耗气,又能伤阴,导致气阴两虚。而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阴虚则营血滞涩,运行不畅,并且久病入络,痰瘀互结,停滞于肢体,影响肢体血脉的运行,从而导致精气不能荣养四肢,故可见肢体麻木、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1.《普济方·卷一百二十二·伤寒门·不仁》:“由邪气壅盛,正气闭伏郁而不发,营卫虚少不能通行,所以然也。《内经》曰:营气虚则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经曰: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而不仁,即是言之。知营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而为不仁者明矣。”

2.《普济方·卷一百八十·消渴门·消渴后虚乏》:“夫久病消渴之人,营卫不足,筋骨羸劣,肌肤瘦瘁,故病虽瘥而气血未复,乃为虚乏。又有缘少时服乳石而消渴者,病后津液虚竭,经络痞涩,亦令虚乏。”

3.《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麻木》:“荣血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不用不仁,即麻木之类欤。”

4.《华佗神方·卷一·一○三四·论血痹》:“血痹者,饮食过多,怀热大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营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故使血不能荣外,气不能养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上。中先枯则下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八、其他(一)营虚卫盛

1.《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六·诸虚门·五痿》:“病者脾热,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其色黄,而肉蠕动,名曰肉痿。由渐于湿地,以水为事,居处下泽,濡渍痹痿而不仁。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下也。”

2.《普济方·卷一百七·诸风门·肉苛(附论)》:“《内经》谓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以营气虚卫气实也。夫血为营,气为卫,气血均得流通,则肌肉无不仁之疾,及营气虚卫气实,则血脉凝滞,肉虽如故,而其证瘰重为苛也。”

3.《普济方·卷九十五·诸风门·风不仁(附论)》:“夫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荣,故为不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二)湿热困脾

1.《症因脉治·卷三·痿症论·内伤痿症·脾热痿软》:脾热痿软之症唇焦齿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此《内经》脾热痿弱之症也。脾热痿软之因或因水饮不谨,水积热生,或因膏粱积热,湿热伤脾,脾主肌肉,故常不仁,脾主四肢,故常痿软。

2.《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一·痹证门·治法·风痿痹三证相类治法不同》:“痹之为证,有筋挛不伸、肌肉不仁,与风证相似。故世俗多类于风痿痹之证混同通治,此千古之弊也。大抵固当分其所因。风则阳受之。痹为风寒湿所感,则阴受之,为病多重著沉痛。痿因血少气虚,火盛克金,肺叶燥枯,宗筋不润,肝木乘胜,脾土受伤,饮食少,四肢倦,为精血虚耗,故筋骨痿而不用。治宜润燥、养血、滋阴,非若痹之气血凝滞,留而不行,或痛而手足为之麻木不仁,治以行气胜湿为主。三证虽大略相似,而所以施治迥然不同。执事者其辨诸。”(三)胃热传肾《医述·卷七·杂证汇参·三消》:“朱麟生,病消渴,后渴少止,反加躁急,足膝痿弱。予用白茯苓丸加犀角。医曰:肾病而以犀角、黄连治心,毋乃倒乎?予曰:肾者胃之关,胃热下传于肾,则关门大开,心之阳火,得以直降于肾。经云:阳精所降,其人夭。今病者心火烁肾,燥不能濡,用犀角、黄连入肾,对治其下降之阳光,岂为倒乎?服之果效,再更地黄汤加犀角,肌泽而起。”(四)气血两虚《简明医彀·卷之三·痹证·麻木》:“经曰:不痛不仁为麻痹,即麻木证。又曰:麻属气虚,木者属死血。此证由气血两虚,风寒湿乘之。病邪入深,荣卫之行既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仁,如绳扎缚初解之状也。治宜先汗后补。或痰滞四肢,或手指麻木,脉浮涩而濡。防为类中风之征,宜预调之。”(五)心肺气厥《三消论·正文》:“所谓心肺气厥而渴,《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又,《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中消,善食而瘦。”第二节 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研究一、阴虚燥热

1.倪氏认为消渴日久阴虚火旺灼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等直接相关。阴虚是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主线,阴虚生内热,热耗阴津,气血津液不足,经脉失养闭阻发为本病。心阴虚火旺,热耗心阴,心阴不足,心火亢盛,心神浮越则可致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出现心慌、心悸症状,甚则神情痴呆,神识昏糊。肝阴虚则动风,头晕头痛,或四肢抽搐,挛急,或肢体麻木不仁。若肾阴虚火旺,则肾关失司,精关不固,性神经病变而出现遗精、早泄现象。甚则肾阴虚亏,虚阳上扰而出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等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病变。

2.张氏等认为:本症候群属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为久病元气亏虚,标实当责之于血瘀为患。元气亏虚、推动无力则血流缓慢,加重血瘀的发展,血瘀又影响气血的流通,血因气虚而瘀阻,气因血瘀而壅滞,互为因果,致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四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治疗当益气扶元固本,祛瘀通络止痛。

3.周氏认为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虽无相应的病名,但《丹溪心法》早有描述。消渴病可出现“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热灼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出现肢体疼痛,麻木不仁等症,治宜益气活血化瘀。

4.梁氏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黏成瘀,阻滞筋脉;或阴损及阳,寒凝血滞,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临床以小有髓纤维受累者以肾虚血瘀,筋脉失养为主要病机,而大有髓纤维受累者是以肝肾不足,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

5.孙氏认为中医属血痹范畴,乃为消渴日久不愈,燥热内生,营阴被灼;病久正气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脉络迂阻所致。

6.丁氏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病机是:其一为燥热或湿热耗气伤阴,伤及脾肾两脏,最终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其间自主神经损伤而出现呕吐不食(糖尿病性胃瘫)、泄泻(糖尿病性腹泻)、癃闭(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微血管病变而发生水肿(糖尿病肾病)。其二是燥热(或湿热化燥化火)既久,精血日耗,病及肝肾两脏,其间阴亏阳亢,风阳上扰而致眩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糖尿病性脑梗死)、风淫末疾而病周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燥热耗津伤血,津不载血,血行滞涩而为胸痹心痛(糖尿病性心脏病)、脱疽(糖尿病足)、视瞻昏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暴盲(视网膜微血管瘤破裂出血)、血灌瞳神(玻璃体积血)。二、瘀血阻络

1.有关瘀血与糖尿病关系的记载首见于清·唐容川所著的《血证论》,文中曰“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今内有瘀血,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内著名医家祝谌予教授首先提出糖尿病夹血瘀症,并率先应用科学研究活血化瘀的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佳效。

2.王氏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疲,不通则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的肢体麻木疼痛,下肢拘挛,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末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微血管障碍理论为“瘀血”说提供了足够的依据。糖尿病神经病变时血流变慢,血小板凝集,血液呈高凝滞和高黏滞状态,患者神经微血管内脂肪及糖类物质沉积,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和闭塞都可用“血瘀”阻络,微循环障碍解释。津血同源,互为资生转化,阴虚燥热煎熬津液,津亏液少,不能载血循经畅行,产生阴虚血瘀;阴虚律亏伤及气使气阴两虚;气为血帅,气虚无力鼓动血行亦为血瘀;七情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津液被耗而成血瘀。

3.对于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王氏认为该并发症系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之痹证。但病因病机却有别于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是由于消渴日久,耗伤气血津液,气血阴阳亏虚,经脉失养而发。是一因虚致实,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在治疗原则上以滋阴、益气、温阳、养血之法治正气不足,肾关不固之本,以活血通络之法治经脉瘀阻之标。

4.金氏指出中医理论存在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认为气滞不行,则有血瘀,下肢疼痛,走路不便,就是由于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川芎为“血中气药”,味薄气雄,性最流通,辛酸走窜作用甚强,能升能散,上升头目,旁达四肢,下行血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定痛之功效。

5.袁氏等研究中指出,近年来,众多学者采用外周微循环观察、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凝固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测方法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证,其中开展最多的是血液流变性检测。结果证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6.董氏在其研究中指出,中医认为物质代谢过程主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及脾的升清降浊,脾肾功能的失职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关键,同时也与肺、胃、肝相关。而血液动力学改变现之于临床便是痰瘀、气滞之征,其实质也是痰瘀之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某脏功能失调为突出表现,如脾虚、肾虚、肝郁或脾肾虚、肝肾虚、肝脾不调。此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性的演变也需动态把握。糖尿病早期一般表现为阴虚热盛,当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血管并发症时,大多已进入气阴两虚阶段。气阴两虚多由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盛、经过气虚及阴或阴虚及气等病理损害动态演变而来,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该病理阶段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持续较长,最后可转化为阴阳两虚而进入疾病的终末阶段。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变化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其本,脏腑代谢紊乱产生的病理产物瘀血、痰浊、水湿常相互交阻,留置于经络,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整个病程的始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认识,不可忽视。

7.张氏等认为:瘀血络损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病机关键,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法则。正确认识瘀血络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丰富和发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8.欧阳氏等指出“久病必瘀”,作为病理产物的瘀血又成为致病因素,互为因果,交互为患,而见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素问·逆调论》言“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亦不用”,《名医类案》又言“麻木,气馁行迟,不能接续也”。李杲指出:“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疏通至填塞经络。”

9.刘氏等认为本病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根据临床多表现为麻木、乏力、疼痛、怕冷的症状特征及手足青紫、舌质紫暗或舌体瘀点、瘀斑,脉细涩等瘀血表现,其病机特点当以气虚血瘀为主。

10.姜氏等认为消渴日久,气阴亏耗,阴虚内热而灼伤营血,血运不畅,致脉络瘀阻,或病久气虚,无力运血,致血行凝滞,脉络瘀阻,机体阳气不达四末,四肢肌肤失养而发为本病。清代《王旭高医案》载曰:“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总之,本病以久、瘀、虚,络脉为病,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

11.吴平等认为“消渴”的基本病因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故消渴多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阴虚燥热之症。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入血”的原理,阴虚燥热日久,致火毒炽盛,热灼津血,致阴血亏虚,血行失常,则见瘀血阻络,络脉失养;故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局部麻木,灼热,刺痛,跳动,后期可见肌萎缩和瘫痪之症。临床上采用活血祛瘀之“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

12.孙氏认为中医属血痹范畴,乃为消渴日久不愈,燥热内生,营阴被灼;病久正气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脉络迂阻所致。

13.余氏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消渴日久,正气日衰,耗气伤阴,燥热内结,瘀血阻络,络脉滞涩,阻遏气血流通,血脉失和,神机失用,致肢体麻木疼痛,肌肤瘙痒或有异常感,肢体运动障碍,舌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沉细弦涩等。三、脾虚气弱

1.气虚气滞瘀血痰浊阻络。糖尿病病程日久,在五脏柔弱的基础上,脏腑愈虚,气虚则血行不畅,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而见肢体疼痛;气虚气滞则痰浊内生,痰瘀交阻肢体疼痛,麻木,重着。气滞血瘀则痛无定处,时轻时重,呈现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2.王氏认为中气虚馁,脾失健运统摄,血糖无以调节利用而积蓄,尿糖无以固摄而外泄,水谷不化气血而化为痰浊瘀血,阻于络脉故见肢体麻木疼痛。正如《内经》所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3.我国古代圣贤早有从脾治疗糖尿病的记载,如《医学入门》指出:“治渴,然心肾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主之。”明代名医王伦指出:“胃阳主气,脾阴主血。”其认为治疗脾胃病既要注意阳气的升发,更须关注脾之阴血亏乏。

4.胡氏等指出脾气虚馁,一则气血生化乏源,津液亏虚无以充养机体,致周身乏力;二则气血运行失常,阻滞气机,使津液无以正常输布,津停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互阻,使脾胃之阳气不能布散四肢,故使四肢发凉、麻木,正如《读医随笔》曰:“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血之源泉涸竭,亦使其运行缓滞而凝结成瘀。这些论证都说明了脾病生痰,也成瘀积。

5.胡氏认为本病为消渴之变证,发病本于脾胃气虚,而肌肤麻木及疼痛为本虚标实、瘀浊内阻之象。《内经》关于麻木指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而清·张璐在《张氏医通·麻木》中进一步指出:麻则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似也。而疼痛多为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四、肾气亏虚

1.王氏等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已有较长病史,尤其是自主神经病变。久消不愈,下损及肾,气阴两虚,阴损及阳,为糖尿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景岳全书》:“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布则有降无升……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阴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早在《灵枢·本脏》即有“肾脆,则善病消瘅”之论。肾气不足,肾阳衰微则阳痿不举,阳不达于四末则四肢厥冷不温,气化不力则膀胱开合失司,则排尿困难,尿流减弱或尿失禁,脾肾阳虚,大肠传导失司则“五更泄”,肾气亏虚、卫气失固则泌汗异常。

2.柳氏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一例,中医证属肾虚湿热下注,开合失司之癃闭。治以清热利湿,佐以益肾。是由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属中医消渴癃闭范畴。消渴日久,终累及肾,肾气亏虚,运化失常,开合失司,湿浊内生,蕴久化热,下移膀胱,水道通调失常而致癃闭。肾主骨,肾虚则见左下肢痿软无力。故此病例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故治以益肾清热利湿为主,助气化而三焦通,病乃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