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花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5:47:10

点击下载

作者:张慈农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丹丹花开

山丹丹花开试读:

前言

中国的西北地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且山高沟深,交通阻隔。满清腐朽王朝被推翻后,军阀混战。天灾、兵灾、匪灾、贪官污吏,纳粮、征税、拉夫、拉差……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1925年陕北有了共产党。他们是一批北京来的大学生,共产党员,他们带来了共产主义思想。在绥德师范、榆林中学、延安中学的学生中传播。一批为中国寻找出路的先进青年接受了。他们在农民中、工人中、赶牲灵苦力中传播。于是有了抗粮、抗捐,有了起义、暴动,有了红军,有了根据地。

关中、汉中、商洛也一样。于是形成了以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西北根据地,1935年成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十多年后成了解放全中国的出发点。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终于成立了。本书记载了1919年至1936年西北人民的浴血奋斗史。

向革命英烈致敬!

向老红军,老干部致敬!

向老区人民致敬!张慈农一、共产党在陕北的起源1.共产党在陕北的起源

陕西首先接受新文化和马列主义的是旅外学生。当时陕西没有高等院校,学生都到京、津、沪、武汉等地去上大学,大多数到了北京。五四运动中,陕西学生魏野畴、李子洲、杨明轩、张学汉、杨钟健、刘含初、呼延震东、王圣域、郝梦久、陈兆枢等还参加了殴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反帝爱国斗争。被捕的32人中就有杨明轩、郝梦久、陈兆枢等陕籍学生。

1921年10月,刘天章、杨钟健、魏野畴、李子洲、杨明轩、刘含初、呼延震东、韩仲范、赵国宾等发起创办了“共进”杂志,1922年10月成立了“共进社”,1923年后负责的人有刘天章、屈武、武止戈、耿炳光、方仲如、王子休、张仲超、魏惜言等。1922年春,武止戈、屈武、崔孟博、刘尚达、白超然、韩志颖、吴森如、王子休等创办了《贡献》月刊,共出6期,热情宣传马列主义和教育改革。

对马列主义在陕西的传播最有影响的是魏野畴(兴平县人,1923年春入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牺牲),曾在榆林中学任国文教员。他努力改革旧学制,改进教学内容,倡导学生成立自治会、读书会。介绍《向导》、《新青年》等革命刊物上的文章。陕北的党团组织是李子洲同志(绥德人,1923年春入党)领导建立的。1923年夏,子洲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于1924年春到榆林中学任教,是年秋任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先后聘请王复生、王懋廷、何寓础、罗端先、杨明轩、常汉三、呼延震东、田伯荫、雷五斋、赵少西、李瑞阳等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任教。1924年秋至1925年初,他们在绥师和榆林中学的师生中,吸收李瑞阳、霍世杰、王兆卿、张肇勤、杜振廷、杨朴、白明善、张承忠、乔国桢、李登霄、霍学光等人为党团员,在绥德建立了党和团的特别支部。子洲、复生、懋廷为负责人。1925年春,又到榆林中学发展党团员,建立了党团支部。先后吸收王子宜、刘景桂(刘志丹)、曹力如、杨国栋、唐登科、董耀卿、周孟雄、曹必达、高子钰、刘景象、武开章、刘文蔚、李含方、庄培、郭洪涛、马云程、柳寿青、王廼平、王俊让、周家干、霍作霖、王怀德、王继民、刘绍让、张训谦、白作宾、焦维炽、周发源等为党团员。支部先后由张肇勤、刘志丹、曹必达、唐登科、周孟雄负责。

绥德党团特支于1925年秋冬,派人去延安省立四中发展党团员,1926年春成立党和团的特别支部,田伯荫任党的特支书记。

1925年绥德支部还派李瑞阳、杜振廷、杨朴去井岳秀部石谦营里协助谢子长、李象九等建立党的军队支部,吸收阎揆要、阎红彦、杨仲远、雷恩钧等同志入党,绥德党团组织归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由李子洲等直接和李大钊联系。

1926年4月17日在直系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及阎锡山的支持下,刘镇华围困了西安,杨虎城、李虎臣率军死守,时人誉曰:二虎守长安。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举行誓师,派兵入陕,很快打垮了刘镇华军,11月28日撤围。1927年1月28日,党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区委,耿炳光任书记,魏野畴宣传,李子洲组织。当时陕西共有党员388名。从此统一了陕西党的组织。

陕北特委历届组织机构:

1924年秋至1925年初成立了绥德党、团特别支部。李子洲、王复生、王懋廷为负责人。

1926年3月中共北方区委派耿炳光(澄城人,北京大学学生,早期中共党员)为陕北特派员,协助整顿绥德党团特支。6月成立党、团地委。蔡南轩任党的地委书记,李子洲、何寓础任委员。团地委书记王复生。

1926年冬,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榆林党团地委成立。马云程任党的地委书记,周家干宣传,刘景象、郭洪涛先后任组织。庄培、刘景象先后任团地委书记。绥德地委辖清涧、安定、定边、佳县四个支部,加榆林、延安地委共有党员339人。

1927年2月25日在西安桃胡巷召开了第一次中共陕甘区委会议,参会的人有耿炳光、李子洲、曹趾仁、黄平万、吴化之、赵葆华等10人。耿炳光为书记,李子洲负责组织,魏野畴负责宣传。3月14日在西安中山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代表了陕甘地区的388名党员,又补亢维恪为农委书记,陈嘉珍为军委书记,刘天章、杜衡为区委候补委员。会议决定成立6个地委。西安(地委由区委兼管),渭南(书记何挺杰,委员张含辉、王观德),三原(书记张秉仁、委员贾怀庚、王鸿俊),延安(书记田伯荫,委员易厚菴、陈俞庭),绥德(书记蔡南轩,委员何寓础、关中哲)。榆林(书记马云程,委员郭洪涛、周家干)。

1927年蒋介石“4.12”对共产党人大屠杀后,党的工作转入秘密。7月上旬成立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耿炳光,组织李子洲,宣传崔孟博,军事魏野畴。省团委书记张金印。成立了绥德县委。1927年上半年,全省共有党员2177人。到9月底降到1681人。

1928年1月4日省委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陕北特委,派杜衡、焦维炽分任陕北党、团特委书记。4月在绥德西川苗家坪(今属子洲县)的南丰寨古庙里,召开了陕北第一次党的代表会议。杜衡、焦维炽、杨国栋、冯文江,白乐亭(明善)等参加。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别委员会。委员有杨国栋、冯文江、白乐亭。辖绥德、榆林、延安、府谷、米脂、清涧、延长七个县委。共有党员360人左右。

1928年9月省委发来《全陕总暴动决议案》,特委决定于28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米脂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暴动计划,但因保密不慎,遭国民党米脂县政府和军警破坏,杜衡、焦维炽、贾拓夫、李文芳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杨国栋、冯文江等特委成员和部分县的代表转移到绥德苗家坪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特委机关迁到清涧折家坪,特委书记由杨国栋代理。

1929年2月,杜衡由西安返回陕北,带来中共“六大”文件和省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于是,特委在绥德县周家硷的张家岔召开了《陕北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确定了陕北党的工作方针,宣布杨国栋继续代理书记。增选白明善、霍世杰为特委委员,谢子长为特委军事委员。

1929年5月在榆林城北红石峡召开了《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批判了杨国栋的右倾思想,并撤销其职务。选举白乐亭为书记,委员有刘志丹、冯文江、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任军委书记。

1929年6月底,陕西省委渭南全委会决定,派吉国桢、张文华分任陕北党团特委书记。苏士杰负责军委工作。9月10日,三人先后来到榆林,改组了陕北特委。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要立即通过武装起义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夺取全国政权。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1930年7月,省委调走吉国桢、张文华。由苏士杰、刘澜涛临时主持工作。

1930年7月1日至9日在蓝田县巩村召开了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派省委候补委员赵伯平任陕北特委书记,北方局也派孔祥祯、高维翰(李杰夫)来到陕北,主要是贯彻“左”倾冒险主义。孔祥祯任军委书记(1926年底党组织保送赴苏联列宁格勒学习,1930年回国)。10月初在绥德城西合龙山古庙里召开《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赵伯平、中共北方局交通杨朴、陕北团特委代书记常黎夫,高维翰、苏士杰、马文瑞、马明方、谢子长、刘志丹、孔祥祯、刘澜涛、常立德、崔田夫、杨重远、惠泽仁、张德生、张承忠、张肇繁、崔玉瑚、霍维德、李文芳等20余人。要求以绥德、米脂为中心发动秋收暴动。会议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成立了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谢子长、刘志丹分任正副总指挥。会议也提出争取全省总暴动的胜利,建立全省苏维埃政权为代表的口号,“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根据“左”的错误精神,把党、团特委和群众组织合并为陕北行动委员会,特别是通过了《对陕北工作决议案》,会议充满了暴动的火药味。会后暴动标语贴满了绥德城,大搞飞行集会,砸掉了国民党绥德县党部的牌子。这些轻率的举动,立即引起敌人的警戒。会议结束,与会的张德生、刘澜涛准备返回榆林,刚走到北城门口即被逮捕。绥德四师召开大会纪念广州暴动三周年,大会尚未结束,国民党军队便包围学校,解散了四师,声言三年不能开学。在安定,冯文江发动党、团员在从县城到瓦窑堡30里路上大贴标语,大投传单,招致身份暴露,县委全体人员不得不离开安定。井岳秀驻神木高志清部一骑兵连已初步为中共所掌握,因为准备不足仓促暴动,也惨遭失败。由于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其他各地所谓暴动和起义也只是到处张贴标语,抛撒传单和群众集会,结果使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特委在绥德的秘密机关暴露,绥德的许多支部都垮了。

1930年11月下旬省委得到了中央纠正“立三路线”的传达,10月18日中央北方局决定陕北特委直属北方局领导。并派王芾(fu)南为特派员于12月来到陕北,向特委传达了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撤销了陕北行动委员会,恢复了陕北党、团特委等组织的正常工作,同时将陕北特委划归中共河北省委领导。

1931年春,王芾南、赵伯平、常黎夫到北方局汇报工作,特委工作由孔祥祯临时主持。“五一”节前夕,团特委印发传单、标语,发动榆中学生公开张贴宣传,暴露了党的组织,使多名党、团员被捕。特委主要领导被迫离开榆林,特委工作处于瘫痪状态。6月赵伯平等人返回,重新组建了陕北临时特委,特委机关迁往米脂县姜兴庄。1932年秋赵伯平调任三原中心县委书记。马明方任陕北临时特委代理书记,特委机关迁到佳县南洼村。1933年2月又迁到佳县乌镇。

经两年努力,到1932年底党员已发展到了1000余人,有2个县委,10个区委,6个特支,74个支部。

1933年3月,上海临时中央局派孔原到天津主持北方地区工作,陕北特委归其领导。

1933年7月22日在佳县高起家洼召开了《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提出了全面发动陕北游击战争的新任务。决定加紧开辟安定、绥清、神府三个游击区,扩大和建立游击支队,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会议选出了特委委员11人:崔田夫、马明方、王兆卿、马文瑞、毕维舟、常学恭、崔逢运、鲁学曾、崔田民、张达志、高长久。书记崔田夫(雇工)。

1933年12月中央北方代表派人主持,在北平召开了陕北问题座谈会,改组了陕北党团特委,任命郭洪涛为党特委组织部长、李铁轮为团特委宣传部长。

1934年1月,特委机关迁往吴堡樊家圪坨和佳县王家畔一带。陕北特委在佳县南洼村召开了党团联席会议,此次会议埋下了在陕北执行左倾路线的根苗。

1934年4月4日,在佳县神堂沟召开了党团联席会议,此后,特委机关在清涧东区及安定西区一带游动。5月2日召开了游击区、游击队代表会议。

1934年9月2日,在清涧惠焉里陕北特委召开了游击队干部会议,正式决定成立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

1935年2月5日在赤源县周家硷召开了陕甘、陕北两特委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惠子俊,委员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崔田夫、郭洪涛、马明方、张秀山。至此不存在陕北特委了。

中共陕北特委存在期间,曾先后建立和下辖北起神木、府谷,南到延安、延长;东起黄河西岸,甚至还包括山西北部的几个乡镇,西到三边的18个县委和绥清、三边等7个区委。组建并领导了9个县苏维埃政府、26个游击支队、三个红军团。陕北特委直接指导陕北团特委的工作,是当时地区党、政、军、群众组织的领导中心。2.共产党在陕北的主要创建者

李子洲 名登瀛,笔名逸民。陕西绥德人。生于1892年,由于家境艰难,十五六岁才开始上学。上高小时就刻苦攻读,1912年,他为了深造,徒步单装从绥德出发,日走百余里,历时20多天,来到西安,考上三秦公学。1917年考上北大。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李子洲积极参加示威游行,被举为学生代表。1920年他与魏野畴、刘天章、杨明轩等创办了《秦钟》及《共李子洲进》刊物,发表文章,唤醒民众积极奋起。他提出“革新教育,改革政治,改造社会,打倒统治阶级,铲除贪官污吏”等口号。1923年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李子洲北大毕业后,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及榆林中学教书。

1924年5月间,李子洲接任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校长,聘请杨明轩任教务主任,常汉三任训育主任,先后聘请的教员有王懋廷、田伯荫、韩叔勋、王复生、刘尚达、李致煦(即李瑞阳)、蔡楠轩、关中哲、罗端先、何寓础、雷五斋、王汉屏、赵秉彝、赵少西等。他们有的是“共进”社员,有的是共产党员。

李子洲接任四师校长前,学校死气沉沉,学生除上课读书外,国家大事、人民疾苦,概不闻问。他到任后,陕北23个县有志青年闻知十分仰慕,争先恐后前来投考。更有山西汾阳铭义中学的学生任国梁、赵镈、李临铭等也转到四师上学。四师原来图书、杂志一无所有,李子洲到任后,新购《中国青年》《向导》《政治生活》《共进》等图书、杂志2000多本,供学生自由选读。王懋廷负责领导陕北青年社、四师青年社、工会、农民协会、脚户自保会、学生联合会等,进行各种活动,每月开游艺晚会,备有茶点水果,会上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凡路过绥德的共产党员和知名人士,一定请他们讲话作报告,如刘味东、王子休、徐梦周、王陆一。杨虎城将军路过绥德南下时,也请他报告国内国际形势。教员田伯荫、刘尚达、关中哲每周领导学生召开讲演竞赛会,练习宣传组织及鼓动工作的能力。李致煦、王汉屏指导排演新剧,每月必演一次或两次,在学校大操场,欢迎各界人士参观。剧目有《复活的玫瑰》《一只马蜂》《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结婚前的一吻》《大罢工》等。开幕前和演完后,青年社、学联会指定专人讲话,扩大宣传,唤醒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工农群众认为四师学校是他们的乐园,来去自由,毫无隔阂。

李子洲才能出众,见识高明。先后向黄埔军校输送贾春霖、刘志丹、杨国栋;向农民运动讲习所输送霍世杰、李波涛、乔国桢;向上海大学输送张肇勤、李维勤、柳长青;向甘肃军校、耀县三民军官学校输送丁广智等学员。

1924年下半年到1925年春李子洲和王懋廷等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了中共特支。1926年6月,绥德省立四师建立了中共绥德地方执委会,统一了陕北各地中共组织的领导。四师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派出党团员和学生到绥德、榆林等地帮助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工会,建立妇女协进会,开展群众运动;派党团员到陕北驻军石谦团(不久扩编为旅)做兵运工作,在石部成立了党团组织。到1926年底,石团有百余名官兵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不少连排长都由党团员担任。

1927年2月,李子洲出任西安中山学院副院长兼总务长,和院长刘含初等一起为中国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尔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7年2月下旬,中共陕甘区执委会在西安成立。李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负责组织工作。在他和战友们的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中共和共青团组织在陕甘40多个市县普遍建立,党员发展到2400多人;陕西的农民协会会员达70余万人,仅次于湖南、湖北,成为全国革命运动高涨的省份之一。6月下旬,冯玉祥下令在陕西进行“清党”,共产党人转入地下。7月,中央撤销陕甘区委,成立陕西省委,李子洲当选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受组织委派,他代表省委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接受了张太雷同志代表党中央对陕西工作的指示。返回陕西后,他向省委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同年9月,兼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参与了省委对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的领导决策工作。

1928年11月,省委书记潘自力被捕,李子洲代理书记。1929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李子洲被捕入狱。面对敌人酷刑折磨,他坚贞不屈,入狱前已积劳成疾,加之敌人的残酷折磨,同年6月18日在狱中病逝,时年36岁。1944年2月,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设子洲县,以志纪念。

云南省祥云县,矗立着一尊烈士铜像,这位烈士就是陕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陕北青年团组织建立和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教育家和革命家王懋廷。

王懋廷 又名王德三,字正麟,1898年7月15日出生于云南祥云县王家庄半自耕农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辈都是以舌耕糊口、桃李满门的清贫之士;纯正的耕读家风,培养了他和大哥王儒廷(又名王复生)、三弟王馨廷勤劳正直、力求上进的品格。

兄长王复生于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在李大钊的培育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加入党的组织。王懋廷经常收到王懋廷他的信件,这些信件激发着王懋廷追求进步和革命的思想,于1919年春也去北京大学补学。不久,五四运动爆发,王懋廷投身革命洪流。1921年他考入了北大理预科,参加了由李大钊领导,邓中夏、罗章龙、王复生等19人成立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担任法文翻译。他一边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边走出校园到劳工群众中去。他先后与王复生、王有德(也是云南人,当时北大称他们三人为“云南三王”)裹粮步行,多次到北京郊区门头沟煤矿等地调查,并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人的工作。革命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使王懋廷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他在北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罗章龙时为中共北大支部书记,后来回忆说:“王懋廷是北大支部很活跃的积极分子”。为了发展党的组织,同时也为解决3人(还有弟弟王馨廷)求学的经济困难,1922年王复生在北大休学去陕西华县咸林中学任教。一年后,王复生回到北大复学,王懋廷接踵到咸林中学任教。1924年春,李子洲应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聘请任该校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7月接任了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即今绥德师范前身)校长。开学前,李子洲专程去北大找到当年同窗好友王复生拜访李大钊求助。他们决定王懋廷由咸林中学到四师任教,协助李子洲开展革命工作。时李大钊决定李子洲和王懋廷同为北京党组织直属特别通讯员,任务是在陕北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决定李、王与北京党组织直接往来,并定下秘密通信方法及地址。

1924年秋开学前,王懋廷和弟弟到陕北绥德第四师范。李子洲不得不与上层多方周旋,不能较多和公开直接参与校内的革命和建党活动。因此,除了总的领导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外,具体的组织活动就交给了王懋廷。这位年仅24岁的国文教师,于课内课外,结合教学宣讲马克思主义,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吸收“真实努力的分子”入党入团。

英文教师田伯荫192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经魏野畴介绍来四师任教,负责在陕北发展共进社的任务。王懋廷与田伯荫同住一个宿舍,经常向田讲解共产党的性质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并给田介绍《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不久,田伯荫写了申请入党的信,王懋廷报北京党组织,1924年10月间得到回信,批准田伯荫入党,并指示要在陕北成立党的组织。上级指示,王懋廷、田伯荫积极发展党员,到11月成立起共产党小组,组长由田伯荫担任。

1925年春,四师成立党支部,夏季又成立起党的特别支部,王懋廷担任支部和特支最为重要的宣传工作。在驻瓦窑堡的石谦团(石谦团部1925年由绥德换驻瓦窑堡)中,由王懋廷介绍入团旋即转党的该团第三连连长李象九成立起党和团的支部,王懋廷还到榆林帮助由他介绍入党的榆中学生张肇勤和李登霄成立起党和团的支部。党员也迅速增加,四师发展有20多名,榆中和李象九连发展了10多名。陕北1925年有40多名党员,其中有7人是王懋廷介绍入党,许多人是王懋廷介绍入团后转党的。这一批党员,有建国前牺牲的革命烈士白明善、张承忠、乔国帧、刘志丹、王兆卿、高光祖等;有建国后在党和政府部门担任重要职务的马明方、郭洪涛、霍维德、阎红彦、武开章、雷恩钧等。同时,共青团员发展到70多名。陕北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和扩大,是形成陕北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1925年8月,王懋廷离开陕北调回北京,其兄王复生受党派遣来陕北,与李子洲一起继续领导和发展陕北大革命。

陕北团组织是王懋廷亲自建立的。王懋廷在1924年12月上旬发展团员成立了绥德支部。到月底,学生团员发展到14名。为了适应团员增多需成立相应组织的情况,29日,王懋廷给在上海团中央任组织部长的邓中夏写信,要求在绥德成立团地方执行委员会。陕北党组织建立和团组织建立分别走了北京和上海两条线。

团中央指示未来之前,王懋廷又在榆林和佳县发展团员建立了组织,因此于1925年2月成立了“共青团陕北特别支部”,他亲自担任书记,负责领导陕北各县(当时陕北是23县)共青团的工作。

从1925年开始,陕北形成大革命高潮。王懋廷与李子洲一起,从创建和发展陕北党、团组织,到唤醒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陕北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6年王懋廷被调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政治教官,半年后党又派他回云南开辟革命工作。1928年王懋廷赴莫斯科参加了党的六大。在他回到云南的三年多中,先后建立党的特委和省委,在各县成立农民协会、云南妇女解放协会、学生联合会和昆明总工会,在滇越铁路和个旧矿山开展工人运动,在蒙自查尼皮等地建立游击队,并组织了陆良等地的武装暴动。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敌人的酷刑面前,他铁骨铮铮,视死如归,时年仅32岁。魏野畴魏野畴

魏野畴(1898-1928)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宣传活动家,原名凤标,号明轩。陕西兴平人。1913年春入西安三秦公学(后改为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同北京大学杨钟健等人一起创办《秦钟》杂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编写了《中国近世史》。同年夏毕业后回陕西,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历史教员。1922年夏辞职赴北京。

在京期间,与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等组织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应陕北联合县立中学校长杜斌丞邀请,到榆林任该校国文和英语教员,在青年学生中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是年秋,为逃避陕北军阀的迫害,离开榆林回到北京,以共进社为阵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24年春回陕,先后执教于省立第三中学和第一中学。这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群众革命运动和建立党团组织的工作上。同年夏建立了西安市第一个青年团支部。参与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筹建工作,并被指定为临时省党部的负责人之一。这期间他所创办的《西安评论》成为当时陕西宣传革命思想、促进革命运动发展的重要阵地。9月参与领导了西安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整顿工作,担任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委员。

1926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任地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927年1月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不久当选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兼任宣传部长。2月被选为中共陕甘区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负责宣传工作。

魏野畴也是党在西北地区最早从事军事活动的领导人,他指派吴岱峰利用吴与杨虎城的个人关系到杨虎城部创办三民军官学校(吴岱峰任党总支书记),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重要军事干部,为推动陕甘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贡献和准备。7月中共陕甘区委改组为中共陕西省委,任军委书记。8月应杨虎城之邀离开陕西赴安徽太和,任杨部国民党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和该军中的中共军委书记。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促使杨虎城继续同共产党合作。12月任中共皖北特委委员。1928年2月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4月任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指挥,与吴岱峰等人一起组织领导了皖北暴动(即阜阳暴动);4月9日,在率领起义部队转移途中被捕,在临泉老集惨遭杀害。阜阳暴动点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3.陕西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早期党员革命英烈录

李子洲 常汉三 王德三(王懋廷)王复生 钱清泉

徐梦周 苏士杰 (苏醒民)吉国桢 白明善 高光祖

刘正平 冯圣昌 杨重远 贺 牛 蒲子华 刘善忠

张庚飏 拓克宽 丁学浚 刘耀西 乔国桢 赵 镈

孟芳洲 李嘉谟 张承忠 刘光显 马汝骥 刘汉武

马承启 张慕时 田庆丰 王兆卿 李青云 白雪山

吴志祥 高绪祖 田作勤 高尚信 冯崇道 孙兰馥

刘成武 杨凤歧 崔玉瑚 高农斧 胡廷俊 王 文

崔曙光 李成荣 杨岐山 惠泽仁 马子骥 李景波

惠金瑞 许志云 霍世英 延振伦 张继增 薛世丰

蒲政仁 贾仰青 马克昌 慕生桂 王聚德 薛翰臣

杜修杰 马 洛 赵先锋 白万年(白力锋)4.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西安中山学院和陕西党组织为西北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1925年李大钊向冯玉祥提出在国民军军队里进行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冯批准了李大钊的建议方案。并委托李负责领导政治工作。

此后,党从北方区委、黄埔军校、上海党中央及留苏学生中派出刘伯坚、邓小平等到冯玉祥部负责政治工作。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小平的帮助下,在五原宣誓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职,并接受国共合作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此后,刘伯坚、邓小平等二三百名共产党员,陆续到国民军中担任各路军政治工作的领导职务。如宣侠父、李林、方仲如、刘志丹、贾从周、李世乐、陶希予、李大章、韩志颖等先后担任各路军的政治处处长。

五原誓师后,根据我党的建议,冯玉祥决定派兵入陕,解西安之围,策应北伐战争(1926年4月7日在直奉系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山西阎锡山的支持下,刘镇华由潼关入陕,此时,李虎臣和杨虎城决心合作守城,即所谓“二虎守长安”。4月17日刘镇华抵西安城下,5月15日将城四面合围)。在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垮了刘镇华军,11月28日刘镇华撤军。1926年12月至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于右任和邓宝珊分任总司令和副总司令,魏野畴任政治部副部长,史可轩任政治保卫部部长,杨明轩为教育厅长。有一百多名共产党员和团员在各部、厅任职。总司令部政治部的卫队有一千多人,队长姚丹峰,下辖三个营,邓重庆为第一营政治指导员,马明方为第二营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武丕谟为第三营政治指导员。

此后,西北地区民主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急需大批人才,在共产党人的倡导和推动下,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决定筹备一所军事学校。1927年2月成立了中山军事学校筹备处,5月12日在西安北院门(今西安市政府大院内)正式开学,中共党员史可轩任校长,李林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邓希贤(邓小平)任政治部主任,许权中任总队长。刘志丹任政治教官。学校主要培养国民军营、连、棑初级干部。教员和干部大部分是中共党员。

学校设三个大队,先后招学员700多名。3月,经杜斌丞介绍,绥德地委及团组织选派各县的共产党员、团员、及进步青年学生,马子敬、杨岐山等62人进入学校学习。

邓希贤负责政治教育,开设社会主义概论、中国革命史、共产主义ABC、国家与革命、新三民主义等课程。李林讲军事条令、战术课。许权中负责步兵操典和队列训练。苏联顾问乌斯曼诺夫和赛夫林等五位教官讲战略战术和游击战课程。每日两操两课,上午三小时操练,一小时上课,下午亦然。

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对学校大力支持,校牌即为他亲笔书写。所需枪支也由他解决。

这是国共合作在西北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学校,被誉为“西北黄埔”、“第二黄埔”。学生中有史唯然、高岗、王曙等共产党员,高岗是1927年2月由陕北党组织送到该校学习的。

可惜,1927年7月冯玉祥倒向蒋介石,7月下旬冯命令该校和国民联军政治保卫部合编为一个旅,共1000多人由史可轩带领开往河南前线,妄图消灭这支革命军队。

史可轩根据中共党组织的决定,率部离开西安,准备赴陕北联合中共控制的石谦旅共同活动。不料在富平美原镇遇地方军阀田生春阻击,史可轩决定拜访田,劝说其让道。但田早接冯玉祥命令,将史扣押。7月29日将史可轩和几个警卫员杀害。

此后,推举许权中为旅长,党组织决定要“找主求生”,就投奔了冯子明的部队,被编为第三旅,许权中任旅长。冯子明妄想吃掉许旅,派许旅参谋主任惠介如策动两个连暴乱,许权中发觉后立即处决了惠介如,将部队开往洛南,利用冯子明和李虎臣的矛盾,经党组织批准,投奔了李虎臣。被编为第八方面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任旅长。终为党保留了这支革命武装。1928年2月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赴上海参加中共六大会议时,邓小平询问了中山军事学校和一些同志的情况,当得知部队仍掌握在党手里时,邓小平高兴地说: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一定要保存好这支革命武装力量。

西安中山学院 在共产党人的推促下,利用国民联军总司令部西北临时政治委员会的名义,于1927年2月间,中共陕甘省委决定开办西安中山学院,共产党员刘含初任院长,李子洲任副院长兼总务长,徐梦周为教育长,王子休为训练处长,任警斋为总队长,吴化之和冯文江先后任党的特支书记,邓小平、刘伯坚都到学院讲授过课程。

设有军事政治训练班(陈玉壁、高锦尚、李万斌任中队长,陈云樵、吴岱峰任区队长)、组党班(金鸿图为负责人)、农民运动班(杜松寿为负责人)、妇女班(杨怀映为负责人)、教育人员养成班(陈云樵为负责人)。

学校招收学生500多人,这批学员(如陈浅伦、张策等)毕业后被分配到党、政军和群众组织中去,在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山学院成立之前,魏野畴、李子洲等同志曾举办了党员骨干训练班和军事政治队(张汉民任中队长,曹力如任秘书)。为党培养了近百名干部,如王炳南、吕剑人、王菊人、陈云樵、王文彬、杨森、吴岱峰、梁俊琪、李恒茂、韩鼎、于达夫、魏书林、张角、崔启敬、李作樑、白景琦、李特生等。

1927年6月中山学院被封闭。学员分散隐蔽。7月中下旬,党组织决定派刘含初去苏联学习,含初送家属回黄陵后,准备从山西绕道寻找党中央,但到家乡后,于8月19日,在宜君县石堡村他的岳父家,被井岳秀的部下杨衮派匪兵杀害。

1922年8月王尚德接受董必武的指示,在渭南赤水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任书记。1923年上半年华县咸林中学教员王复生和赤水团特支联系后,建立了华县团支部,团员有潘自力、吉国桢等十余人。1925年下半年成立了中共赤水特别支部,王尚德任书记。1923年或1924年夏,武止戈在西安建立了第一团支部。1924年夏秋,吕佑乾、雷晋笙、崔孟博在省立一中,师范学校建立了第二团支部。1925年11月13日由王若飞为书记的中共豫陕区委指示吴化之整顿西安团组织,成立了共青团西安地委,吴化之任书记。而后吴化之、安存真、魏野畴、刘含初、雷晋笙、吕佑乾、赵葆华等一起成立了中共西安特支,吴、安先后任书记。1925年冬,吴化之到三原,成立了党的特支,张仲实任书记。1925年秋,方仲如(正在北京大学预科上学)由北方区委派回陕西到华阳中学任训育主任,数学教员,建立了共青团支部,方仲如任书记,直接和北方区委联系。

1925年冯玉祥所部刘郁芬部由内蒙古进入宁夏,宣侠父、钱清泉等在银川、固原、石嘴山等处做了大量的共产主义宣传,留下了火种。1926年秋,钱清泉到绥师任教,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为冯玉祥部国民军政治干部学校招募学员,11月中共绥德地委派了李麟铭、王兆卿、陶兴畲、贺维新、牛华东等20多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在钱清泉的带领下,由绥德赴兰州,在银川应国民军中的党组织要求,留下李麟铭、陶兴畲、贺维新等人建立宁夏特别支部。1927年五六月间,宁夏有了党组织。

1927年5月1日,陕甘区党委创办了机关刊物《西北人民》,二十人书报社(白超然负责)也正式开始营业。为西北地区宣传革命思想建立了阵地。为进步人士指引了革命方向。

在西安军事学校的影响下,当时西北地区一度出现了军校热,国民军在包头、银川、兰州等地,先后开办了16所军事学校,培养了8000多名各类军官。其中不少人成了我党我军和工农运动的主要骨干。

1932年5月6日,谢子长、焦维炽、张秀山等组织领导了甘肃靖远起义。成立了陕甘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总指挥谢子长,政委焦维炽。曹炳奎、张秀山分任一、二大队的大队长。在海原一带活动。

1932年5月30日,由谢子长主持在兰银公路的咽喉之地水泉堡成立了陕甘游击队一、二、三支队,主要领导人有总指挥谢子长、政委焦维炽、参谋长杜润滋、秘书长邬逸民,杜鸿范、张东皎、王儒林分任三个大队长。经激烈战斗,又和宁夏的李志和、孙绍堂、李天才、梁大钧的200多人联合,有400多人,扩编了第四支队,孙作宾任司令兼政委。7月初受围攻,经殊死战斗,最后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1932年春至1933年秋,常黎夫任中共兰州特支书记。

1932年12月陕西省委派吴鸿宾、王建三到兰州,传达省委指示,成立了中共甘(肃)宁(夏)清(海)特区委员会,吴鸿宾任特委书记,孙作宾任军委书记、常黎夫任秘书长、马豫章任组织部长、李幕愚任宣传部长。

1933年4月初,特委又指示贺晋年等发动了兰州水北门起义。

从上述可知,大革命时期我党已在西北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做了广泛的革命宣传。也组织过多次军事起义,这为共产党创业大西北奠定广泛的、坚实的基础。军校主要人物

史可轩 1890年生,陕西兴平人。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考入太原陆军学堂。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山西新军响应。陆校学生被编成游击营,史任营长,参加了攻克大同府之役。1913年赴日本学习。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回国,到太原筹划革命。1916年,陈树藩任陕西督军,创办成德中学,史被聘为该校事务主任,积极支持进步学生运动。

1918年初,张义安等在三原起史可轩义,树陕西靖国军旗,讨伐陈树藩,史在右翼军指挥部任副官。8月,任靖国军第四路司令部副官。1921年秋冬,靖国军第四路被陕西督军冯玉祥改编为陕西陆军暂编第一师,史任该师第一混成旅副官长兼骑兵营营长。1924年10月,参与冯玉祥等发动的“北京政变”。他曾主动会见李大钊,并响应中共号召,联合邓宝珊等通电全国,欢迎孙中山北上。12月,史任郑州警备司令。在他的支持下,努力恢复“二七”惨案被破坏了的京汉铁路总工会。1926年5月,经王若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兼卫队师师长,不久卫队师改为联军驻陕独立第一师,史仍任师长,所部成为陕西人民革命运动的支柱之一。

1927年春,史任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5月5日,西安军民十万余人集会声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罪行,史任大会总指挥。5月16日,史在西安主持李大钊追悼大会,赞颂李大钊的革命功勋和他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革命精神,号召人民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

7月,史接受中共陕西省委“北上山区,求存生根”的指示,率部连夜出发,计划前往陕北与中共控制的武装石谦旅靠近。他只身拜访驻富平美原镇的原国民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田生春,想说服其同意借道北上。不料田已接国民党新军阀指示,早有预谋,史可轩遂遭杀害。

刘含初(1894-1927)名翰章,中山学院主要人物字含初。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太贤乡备村人。幼读私塾,后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科,在陈独秀、李大钊等影响下,思想日渐倾向进步。五四运动中,其参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爱国行动,被北京政府逮捕,羁押数日,经校方与进步力量营救获释。1920年初,其与刘天章、李子洲、杨钟健、魏野畴等发起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同年毕业后在通州(今北京通县)师范教书,10月与刘天章、李子洲、杨钟健、刘含初魏野畴创办《秦钟》月刊,《秦钟》被迫停刊后又于1921年10月创办《共进》半月刊。1922年10月,他们以《共进》半月刊社为基础建立进步团体共进社,作为团结进步青年开展斗争的阵地,刘担任社务工作,经常为《共进》撰稿。其时,主持陕政的刘镇华在议会选举中实行包办选举,擅减选民,激起陕西人民的反对,刘含初与屈武、杨晓初等130多名陕西旅京学生在北京声讨刘镇华,声援省内民众驱刘斗争。

1923年,刘先后在苏州中学、岭南大学任教,积极提倡白话文,革新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在岭南大学任国文教员时,以《对国文教员的批评》为作文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各抒己见,大胆抨击时政和教育的种种弊端,被校方以“鼓动”学生闹事为名解职,并勒令立即离开广州。后转任广东信宜县教育科科长,不久又被迫离开。同年刘受于右任聘请到上海大学任教,刘在上海先后结识了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等中共领导人和革命志士,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刘赴河南开封大学任教,年底回到西安,先后在陕西省教育厅任科长,执教于西北大学和杨虎城在耀县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其利用当时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广泛联络各界人士,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革命理论。

1925年8月,刘和李子洲、魏野畴、杨明轩、王授金等根据上级决定,发起成立陕西省国民党党员俱乐部,被推选为俱乐部主席。9月26日,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成立,刘和张含辉、王授金、杨明轩、赵葆华等9人被选为执行委员,并任宣传委员。1926年4月,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城时,刘与黄平万、魏野畴、吴化之、赵葆华、张含辉、王授金、雷晋笙等领导省、市学联主办了学生暑期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壮大党、团组织,并动员各界群众同心协力支持李虎臣、杨虎城坚守西安,进行反围城斗争。

1927年初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省党部,刘含初被选为执委会常委,与赵葆华、魏野畴、杨明轩共同主持党务工作。西安中山学院成立,刘含初任委员长,不久又改任院长。中山学院以“养成指导农民运动,办理党务及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人才”为宗旨,开设军事政治班、农运班和组党班,后又增设妇女运动班和教育人员养成班,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5日刘和李子洲、魏野畴、赵葆华、杨明轩等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名义,向全国发表通电,声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罪行。5月5日刘含初和史可轩、刘伯坚等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五”马克思诞辰为名,在西安红城(今新城)召开西安各界民众10余万人集会声讨蒋介石罪行,号召陕西人民与全国各界齐心协力,“打倒新军阀蒋介石”,“打倒一切反革命”。5月16日刘和李子洲、魏野畴、赵葆华、杨明轩等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名义,向全省各级执行委员会通告详述李大钊等遇难的经过,指示各级执行委员会继承死难烈士的遗愿,为促成中国革命成功而奋斗。6月,冯玉祥附蒋进行“清党”反共,下令封闭西安中山学院,撤销刘的院长职务,中山学院被迫停办。此时,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驻陕总司令部写信给刘,劝其“认清时务”,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并许以高官厚禄,被其断然拒绝。中共组织考虑到刘的处境,决定派其去苏联学习,刘即返回家乡准备赴苏。时军阀井岳秀得悉刘返回家乡,指使部下杨衮前往捕杀,8月18日下午,杨衮部追至宜君县石堡村刘的岳父家,将其枪杀。二、陕北共产党人参与领导的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1.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

清涧起义 1927年10月12日晚发动了清涧起义。

之前,陕西省委派唐澍、白乐亭(明善)到清涧,向谢子长、李象九传达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起义。成立了“陕北军事委员会”,唐澍为书记,谢子长、李象九为委员。当时李任营长,谢子长带的安定民团加入了石谦团,任12连连长。起义部队共4个连,第二天清晨挥师南下,按计划到延川会合了共产党员王有才领导的一个连队。然后进军宜川和参加起义的另外三个连队会师,途经延长时一举歼灭敌驻军两个连和一个营部。敌驻宜川一部抢先向我准备起义的三个连队进攻,激战一昼夜。次晨我起义军主力赶到宜川城下,敌代旅长康子祥率百余人仓皇逃窜。义军胜利会师于宜川县城,已发展到1700余人。此时,义军领导之间对行动方针发生了激烈争论,在宜川城徘徊二十多日,失去了战机。井岳秀于十一月上旬调集了8个营包围了宜川城,部队只得突围。在韩城西庄镇失败,只剩下三四百人。

此时,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改编部队为“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游击支队”,抛开李象九,以唐澍、谢子长为正副总指挥,阎揆要为参谋长。部队立即撤出韩城。1928年1月1日,唐澍、谢子长率军北上,攻打宜川失利,在延长交口镇又遭敌人袭击,加上沿途逃跑、失散,部队到甘肃省合水县的豹子川时,只剩10多人了,只好解散,宣告失败。唐澍、谢子长回省委。这次起义在西北地区打响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沉重地打击了陕北的地方反动势力。它撒下了革命的星点火种。

渭华起义 到1928年3月,全陕西党员已达2900余人。在中央“左”倾路线的指导下,陕西省委(潘自力代理省委书记)也急切地希望搞几次武装起义。决定发动全省的武装暴动。重点放在省东区,以渭华为中心。1928年5月1日开始了渭华起义,在许权中旅学习军事,并领取了枪支的28名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于5月1日回到渭华地区,很快发展到百余人,五六十支枪。陕东特委授予《陕东赤卫队》的番号。任命李大德、薛自爽为正副大队长。

省委急调许权中旅赴渭华参加起义。许权中不赞同起义,认为渭华地区是关中交通要道,离省会西安又近,一百公里左右,很易被敌人包围而无法转移。但多数领导坚持起义。乘许外出视察时带走了部队。

5月16日在华县高塘镇举行了许权中旅的誓师改编典礼。任命刘志丹为西北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总司令唐澍,政委刘继曾,总参谋长王太吉,总顾问许权中。

西北工农革命军共五个大队,一个骑兵分队,谢子长为第三大队大队长。敌人极大恐慌,6月19日调三个师疯狂围攻,19日义军撤离高塘地区,进入秦岭的三个峪口,20日敌人分三路进攻,赤卫队副大队长薛自爽为掩护主力撤退,坚守阵地,多处受伤,最后光荣牺牲。许权中后来追上部队,参加了起义。任骑兵队长。他带领骑兵分队与敌展开恶战,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掩护全军退入南山。至此,起义军脱离了渭华地区。6月25日到洛南,7月1日李虎臣部进攻我驻洛南县保安镇的一个大队,唐澍率一个大队前去救援,结果两个大队全军覆没,唐澍总司令和第一大队长赵亚生牺牲。省委决定部分同志离开部队,其余由许权中带领,改编为刘文伯师的第九旅,8月上旬在河南邓县被土匪及反动民团解除武装,渭华起义完全失败。渭华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军阀的反动统治。表现出了农民赤卫军的伟大的革命精神,许权中带领的骑兵分队在紧急时刻,驰骋渭华,挥刀杀敌,掩护全军转移。革命者的精神将永载史册。后来,刘志丹向许权中作了检讨,说:“还是你老兄有经验,你的主张对,不该在这个地方起义”。他体悟到了,应该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去搞武装斗争。2.清涧起义中的主要领导者

唐澍(1903-1928)字东园,易县南贾庄(今徐水县)人。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历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兼模范大队大队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主任教官。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等职务。是西北著名的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幼入私塾,1922年考入河北省唐澍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因参加反对反动校长的斗争而被迫辍学。民国十三年(1924)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四年(1925)3月毕业留校,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当年秋,受中共广东区委调遣担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兼模范大队队长。

民国十五年(1926)秋,奉命到冯玉祥部工作,先后任冯部军官学校教官兼队长、政治部主任。民国十六年(1927),唐澍参与中共陕西省委军委领导工作,任军委委员。同年10月,受省委派遣到陕北组织“清涧起义”,民国十七年(1928)初,省委又派唐与周益三一起到洛南三要司许权中旅工作,任旅党委委员、参谋长。唐一到“许旅”就传达了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对“许旅”的指示。接着协同许权中对全旅进行思想组织整顿和军事训练,把优秀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同时,对部队进行了扩编。还亲自动员当地贫苦青年参军,使部队由入洛时的1290多人发展到2000余人。在大练兵活动中,唐澍每天带队操练,为渭华地区培训了一批农民运动的武装骨干。其间唐通过查访,处决了三要司龙头罪大恶极的何豹子、寺坡罗沟劣绅罗云秀,击溃了三要司、灵口一带的土匪武装,深得民心。

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调许权中旅参加“渭华起义”,唐澍、刘志丹等人率部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兼军委常委、军党委委员,后率部直奔华县高塘镇,打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发动群众,攻打地主武装,截夺国民政府辎重物资,成立基层苏维埃政府。

工农革命军的成立,给国军以巨大威胁。国军调集大量兵力,在当地民团的配合下,接连三次发动进攻,唐澍指挥西北工农革命军打败国军两次进攻。6月20日,国军集中3个师的兵力,在国民政府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的亲自指挥下,分三路向起义地区疯狂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唐澍果断地命令部队向秦岭山中撤退。6月25日,部队一部撤到洛南县两岔河街,在街上召开的追悼渭华起义死难烈士大会上,唐澍说:“革命并非一帆风顺,难免有牺牲和失败,即使还有一兵一卒,也要血战到底,决不半途而废。”

6月30日,驻守在保安镇的第一大队突遭军阀李虎臣部四个残旅的包围,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刚到保安街西雷家院,国军从四面压来,唐澍带队冲入阵地,掩护部队突围。大部队突围后,唐率部向碾子沟方向撤退时,又遭民团截击,唐身边仅剩警卫员许天洁一人,国军步步逼近,嚎叫“抓活的”。这时一粒子弹射中警卫员右手,唐澍命令警卫员卧倒,自己举枪向国军射击,不幸中弹阵亡。年仅25岁。唐澍阵亡后,国军割下唐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身躯被当地群众葬于保安碾子沟。

80年代初,洛南县人民政府在唐澍牺牲地立碑,上书“唐澍殉节处”,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地区行政公署于1989年3月在商洛地区烈士陵园为唐澍建墓立碑,1991年4月5日迁葬,并隆重地举行了安葬仪式暨唐澍遇难63周年纪念大会。

李象九(1897-1954)原名李瑞鼎。陕西白水人。同州师范肄业。1919年到保安(今志丹)县投军,后去北京游历,结识了陕西旅京学生李子洲、魏野畴、刘天章、刘含初、耿炳光、呼延震东等人,受他们的革命思想影响很大。

同住一室的李子洲,唤起了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书刊的兴趣,对革命始有认识,参加了陕西学生进步社团共进社并担任基金委李象九员;同年李子洲动员他回陕北搞武装,他从瓦窑堡拉了数十人,配备枪械,到黄龙山从事保商保民。1924年,李复返石谦部队,在绥德经魏野畴、李子洲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石谦升任团长,委任李为第三(补充)连连长。这一年,李象九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他在连队建立团的特支和中共特支,任中共特支书记。这期间,经李推荐,谢子长民团也编入石谦团为第十二连,谢任连长,使部队的中共党员人数增加。

1927年春,陕西大革命进入高潮,井岳秀部被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九路军,石谦升任步兵第六旅旅长,李象九升任该旅二营营长。李与谢子长在部队中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共组织,有些连队的班、排长全部由共产党员担任,士兵中亦有相当数量的党、团员。李、谢的革命思想对石谦有较深的影响,使其逐渐倾向国民革命。

冯玉祥附蒋反共后,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派唐澍、白乐亭到清涧石谦部队,与李、谢一起领导军队党的工作,并传达了省委关于在该部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在此期间,有人向井岳秀密告石谦部赤化;井要石谦交出李、谢等人,石拒不执行。井遂以为自己祝寿为名,将石谦诱至榆林杀害。

石部官兵得知旅长被杀的消息群情激愤。中共军队组织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在石被害后制定的行动方针,决定利用“为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以李营、谢连为骨干,联络其他由共产党组织掌握和受党的影响的六个连共1000多人,发动武装起义。10月12日(一说14日或10日),李宣布起义和南下攻打宜川的命令,部队随即挥师南下。10月15日到达宜川,与驻宜川的三个连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起义部队在宜川改编为旅,李任旅长。由于井岳秀派大军“围剿”,起义部队寡不敌众,且指挥失当,损失很大,遂于突围后退至韩城西庄镇。

12月,中共陕西省委二次派唐澍和阎揆要等来到部队,先组成以唐澍、白明善、史唯然、阎揆要为成员的军事委员会,又将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一支队,唐澍、谢子长任正副指挥,率部向清涧、安定开进,然而攻打宜川再次失利,起义终归失败。

李没有参加北上行动而离开部队,去了山西绛州,和中共组织脱离了关系。1930年李回到西安,经共产党员杨晓初介绍,去河南邓宝珊部,被任命为第三旅旅长。次年返回家乡,任澄白区保卫团指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